CN1295081C -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5081C CN1295081C CNB2004100313784A CN200410031378A CN1295081C CN 1295081 C CN1295081 C CN 1295081C CN B2004100313784 A CNB2004100313784 A CN B2004100313784A CN 200410031378 A CN200410031378 A CN 200410031378A CN 1295081 C CN1295081 C CN 129508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ion
- restorative
- ink
- recovery
- nozz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一个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一个打印头,其具有多个喷射墨水的喷嘴,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一个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其能够实施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嘴的恢复性喷射;以及一个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其用于根据从前一次恢复性喷射经过的时间,执行多个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控制打印头中喷嘴的恢性喷射时间以便实施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还涉及图像形成设备中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用于在输送如纸张这样的记录介质的同时,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等的图像形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喷墨打印机会因压电元件的压力或热泡沫形成墨滴,并且会从打印头的喷嘴直接将墨滴喷射至记录介质上。
在打印头中每一个墨水喷嘴附近的墨水会因水分等易挥发成分蒸发并且经过长时间后干枯而导致粘度增大。在确定是否根据记录数据喷射墨水的即时应答系统的喷墨打印机中,在不太频繁喷射墨水的墨水喷嘴中特别易于出现以下问题:墨水粘度增大,从打印头进行墨水的喷射不稳定,或不能喷射墨水。
因此,除了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墨水喷射以外,还需要进行被称为冲洗或恢复性喷射的喷射,以便从喷嘴排出粘度增大的墨水。
JP-A-6-15815披露了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的打印纸上进行冲洗的技术。在JP-A-6-15815中披露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当接通电源时,使记录头从待机位置移动至朝向打印纸的位置,并且从所有的喷嘴喷射墨水,从而进行冲洗。
JP-A-6-15815还提供了这样的内容,即,代替从所有的喷嘴喷射墨水,可以打印预定的冲洗图案。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每当进行冲洗时,要从所有的喷嘴喷出墨水,则也会从墨水粘度未增大的喷嘴喷出墨水,从而增大墨水的消耗量。因此,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如果代替从所有喷嘴喷射墨水,为了冲洗而要打印预定的图案,则墨水会在未喷射墨水的喷嘴中干枯,从而不能喷出墨水,随后,必须进行清洗操作;因此,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清洗操作是通过抽吸泵、从喷嘴的内侧驱迫抽出墨水的操作,或者相反,通过抽吸泵对喷嘴的内侧加压以便排出墨水。由于清洗操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使用者在能够形成图像之前必须等待。
另外,如果所使用的打印纸的尺寸、特别是纸的宽度小于打印头的喷嘴宽度,那么在伸出纸张外的部分中的输送机构会被冲洗墨水污染。
本申请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不浪费墨水的情况下,进行打印头喷嘴的恢复性喷射,并且还能够省略清洗。
本申请还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消除因恢复性喷射所产生的墨水对输送机构的污染。
本申请还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该方法按上述那样进行了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一个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一个打印头,其具有多个喷射墨水的喷嘴,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一个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其能够实施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嘴的恢复性喷射;以及一个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其用于根据从前一次恢复性喷射经过的时间,执行多个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根据这种结构,为了独立实施恢复性喷射,将喷嘴分为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以及不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以便能够减小墨水的浪费并且能够延长墨水使用的时限。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实施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的恢复性喷射,从而确保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以便确保所形成的图像的良好质量。由于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在不形成图像的位置处喷射墨水,因此,由恢复性喷射产生的墨水不会附着在所形成的图像上。另外,由于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可以实施不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的恢复性喷射,因此能够防止不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干枯,并且使打印头始终保持在可利用的状态;并且能够消除清洗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以比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的喷射量大的喷射量进行恢复性喷射。
因此,使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的墨水喷射量大于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的墨水喷射量,以便如果一个喷嘴因为干枯而堵塞,也可以使该喷嘴恢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输送装置包括一条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带;以及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在输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实施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根据这一方面,墨水仅会污染输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并且能够避开该位置形成图像,因此,所形成的图像不会被用于恢复而喷射的墨水污染。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在输送带上实施恢复性喷射,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恢复性喷射,并且无需使用将打印头移动至用以实施喷嘴恢复性喷射的输送带的运行区域之外的任意位置的特殊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输送带具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在预定的位置处接收喷射至输送带上的墨水。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用于恢复性喷射的墨水扩散到输送带的其它区域,并且还能够减小输送带的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清洁装置,其用于清除由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喷射的墨水。根据这种结构,通过清洁装置能够清除用于恢复性喷射的墨水,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墨水在输送带上的附着及其污染。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计算预定时间的计时装置;其中,每当经过由计时装置计算的预定时间时,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均实施恢复性喷射。根据这种结构,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以每隔一预定的时间实施恢复性喷射,因此,预定时间被设定为在墨水干枯之前的一段时间,以便能够在喷嘴阻塞之前就可靠地实施恢复性喷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温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温度改变时间。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墨水的特性(如粘度)会根据温度变化,并且喷射量也会根据温度变化,因此,喷射量会响应温度变化,从而能够实施最佳的恢复性喷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探测装置,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湿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湿度来改变时间。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墨水的特性(如粘度)会根据湿度变化,并且喷射量也会根据湿度变化,因此,喷射量会响应湿度而变化,从而能够实施最佳的恢复性喷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温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温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墨水的特性(如粘度)会根据温度变化,并且喷射量也会根据温度变化,因此,喷射量会响应温度而变化,从而能够实施最佳的恢复性喷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设备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探测装置,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湿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湿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墨水的特性(如粘度)会根据湿度变化,并且喷射量也会根据湿度变化,因此,喷射量会响应湿度而变化,从而能够实施最佳的恢复性喷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恢复性喷射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一个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以及一个打印头,该打印头具有多个用于喷射墨水以形成图像的喷嘴,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嘴的第一次恢复性喷射;以及
根据根据从前一次恢复性喷射经过的时间,执行多个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的第二次恢复性喷射。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以比第一次恢复性喷射的喷射量大的喷射量进行恢复性喷射。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实施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每当经过预定的时间时,便喷射墨水。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响应环境温度而改变时间。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响应环境湿度而改变时间。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响应环境温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最好包括响应环境湿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一条输送带,其能够沿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并包括一个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预定方向延伸的凹槽;一个打印头,该打印头具有多个在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的喷嘴;一个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维护装置,维护装置在喷嘴不喷射墨水时位于第一位置处,在喷嘴喷射墨水时位于第二位置处,第一位置位于打印头和输送带之间,第二位置位于相对于第一位置的预定方向;以及一个控制器,其结构能够控制输送带和打印头的驱动,以便执行打印头中喷嘴的恢复性喷射操作,其中,控制器控制输送带和打印头,以便在执行恢复性喷射操作的同时,将墨水喷射至所述凹槽上;以及维护装置,包括一个清洁部分,当维护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该清洁部分能够对所述凹槽进行清洁。
最好当维护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清洁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且当维护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清洁部分以预定方向在凹槽内运动。
所述凹槽最好延伸至输送带的一个侧缘。
最好当维护装置处于第一位置处时,清洁部分设置在面向输送带的位置处。
所述清洁部分最好包括一个擦拭所述凹槽的擦拭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可以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的视图;
图2为显示输送带的示意性结构的视图;
图3为夹压辊及其附近情况的放大视图;
图4为框图,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的电结构;
图5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显示图像形成区的尺寸和打印纸的尺寸之间关系的视图;
图7A和7B为显示图像和冲洗图案之间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8为说明一个改进例子中喷墨打印机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为显示维护部分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示意性平面图,其显示了输送带和一个可运动的维护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由一个打印机主体2和一个输纸部分3构成。输纸部分3设有卷筒纸4和一个用于将从卷筒纸4抽出的纸张5输送至打印机主体2的送纸辊6。通过供给马达62使送纸辊6转动(参见图4)。卷筒纸4具有绕一圆柱形纸管卷绕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5,并且支承在一根支承轴上以便转动。为了将扁平的纸张5供给至打印机主体2,输纸部分3可设置一个用于从卷筒纸4除去皱褶的机构。因此,在打印机主体2中形成图像时(后面将进行说明),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打印机主体2包括一个用于输送从输纸部分3供给的纸张5的输送机构7,一个喷墨头部分8,一个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5的排出部分9,以及一个用于维护输送机构7以及打印头部分8的维护装置20(参见图9)。
输送机构7具有两个以预定间隔设置的输送辊10a和10b,一根设置在输送辊10a和10b上作为输送装置的输送带11,一个面向作为从动辊的输送辊10b设置的夹压辊12,以及一个用于驱动作为驱动辊的输送辊10a的输送马达13。如图2所示,输送带11在其外表面上具有类似槽状的冲洗区21。冲洗区21(后文将详细说明)为用作实施冲洗的区域。夹压辊12用于将纸张5压在输送带11上。输送带11形成有一个具有胶粘层的表面并且通过夹压辊12将纸张5压在输送带11上,因此,纸张5粘附在所述胶粘层上并且以此状态,在打印头部分8的下方通过。为了在槽21a到达夹压辊12的位置时,防止夹压辊12落入冲洗区21的槽21a内,用于支承输送辊10a和10b的转动轴的框架32设有用于抵靠夹压辊12的抵靠部分33,如图3所示。当冲洗区21未到达面向夹压辊12的位置时(参见图3左半部分),抵靠部分33在纸张(未示出)夹在输送带11和夹压辊12之间的情况下,提供用于将纸张固定至输送带11上的压力。当冲洗区21到达面向夹压辊12的位置时(参见图3右半部分),抵靠部分33抵靠在夹压辊12上,以便防止夹压辊12落入槽21a内。通过设置在输送马达13的驱动轴和输送辊10a上的皮带14,将输送马达13的转动驱动力传递至输送辊10a上。
为了执行全色打印,打印头部分8包括一个用于喷射黑色墨水的黑色墨水头8K,一个用于喷射黄色墨水的黄色墨水头8Y,一个用于喷射品红色墨水的品红色墨水头8M,一个用于喷射青色墨水的青色墨水头8C。每一个打印头8K,8Y,8M和8C均包括如压电元件这样的驱动元件,这些元件用于从喷嘴喷射出墨滴,并且所述每一个打印头均为整行式,其中,沿与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方向,在整个区域内设有大量墨水喷嘴。打印头8K,8Y,8M和8C沿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彼此平行设置。
在打印头部分8下方设有一个用于导引输送带11的带导引件15,并且在排出部分9中设置一个用于切断纸张5的切纸器16。
在作为从动辊的输送辊10b附近设有一个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以及一个用于探测纸张5的纸张探测传感器18,其中,所述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用于探测在输送带11上形成凹槽的冲洗区21。可以将如反射光敏器件和光电断路器这样的传感器用作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和纸张探测传感器18。
操作状态在图9中示意性显示出的维护装置20包括一个封盖机构以及一个清洁机构,其中,所述封盖机构用于在不进行打印时,利用一个防干燥盖覆盖打印头部分8,所述清洁机构用于与封盖机构的封盖操作保持一致,对输送带11的冲洗区21进行清洁。封盖机构例如由一个以预定距离向上移动打印头部分8以便使打印头部分8离开输送带11的机构部分,一个用于将尺寸能够覆盖打印头部分8的板状盖插入打印头部分8与输送带11之间的间隙内的机构部分,以及一个用于将所述盖压在打印头部分8上的机构部分构成。例如,作为清洁机构,可以使用一个用于擦拭冲洗区21的凹槽的类似毡垫的擦拭器W。
如图10所示,维护装置20可以在第一位置102和第二位置104之间移动。如图9所示,第一位置102位于打印头8和输送带11之间。在不实施打印时(同时喷嘴未喷出墨水),维护装20位于第一位置102处。在第一位置102处,使维护装置20朝向输送带11并且驱动封盖机构盖住打印头8。如图10所示,第二位置104沿预定方向P、相对于第一位置102设置,所述预定方向大致垂直于输送带11输送被打印的纸张的输送方向T。在进行打印时(同时喷嘴喷出墨水),维护装置20位于第二位置103处。预定方向P对应于槽21a延伸的方向。
在将维护装置20设置在第一位置102处时,可以将擦拭器W设置在槽21a中,并且驱动输送带11以便槽21a面向擦拭器W。在这种情况下,擦拭器W可以以预定方向P在槽21a内移动,并且擦拭槽21a,同时维护装置20在第一位置102和第二位置104之间运动。
图4为显示喷墨打印机1中控制部分的结构的框图。控制部分40包括一个CPU41以及一个用于存储CPU41操作程序以及各种数据段的存储器42。在存储器42中存储有恢复性喷射定时数据,该数据表示了执行打印头部分8的喷嘴恢复性喷射的时间。控制部分40经一传感器板51与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和纸张探测传感器18相连,并且还与一个用于探测安装喷墨打印机1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61相连。探测温度和湿度的原因在于:墨水的干燥速度会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因此,冲洗的时间也要根据温度和湿度变化。因此,将作为参数的温度和湿度表示为图形的数据作为恢复性喷射定时数据。通过实验预先得到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将结合使用铂电阻器和电容传感器的装置用作温度和湿度传感器61。
控制部分40还通过一个马达驱动器52连接至供给马达62、输送马达13以及一个用于驱动维护装置20在第一位置102和第二位置104之间运动的维护马达106。
另外,控制部分40经一个头部驱动器53与打印头8K,8C,8M和8Y相连。
每当终止打印头8K,8C,8M和8Y的恢复性喷射(后面将进行描述)时,控制部分40可以控制输送带11并驱动维护马达106,以使维护装置20从第二位置104运动至第一位置102,以便擦拭器W对槽21a进行擦拭。
图5为用以说明本实施例中喷墨打印机1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将根据图5对喷墨打印机1的操作进行论述。
当CPU41接收到打印信号时,开始图5所示的操作。首先,在步骤S1,CPU41使输送马达13转动,以便使输送带11向前运行。输送带11向前的运行持续进行,直至其在后面所述的步骤S18停止。
在步骤S2,CPU41等待直至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探测到冲洗区21。当从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输出表示探测到冲洗区21的冲洗区探测信号时,在步骤S3,CPU41启动计算器开始进行冲洗和纸张插入时间的计算。对于输送马达13的每一驱动脉冲而言,计算器均会递增。因此,定时计算器的数值表示每次以一个脉冲驱动输送马达13时,冲洗区21变化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4,CPU41驱动供给马达62,以便将纸张5插入输送机构7内。最好在冲洗区21通过夹压辊12的位置时,插入纸张5。因此,在定时计算器的数值为预定纸张插入时间时,才可以插入纸张5。
接着,在步骤S5,CPU41确定对于每一个打印头而言,计算器的数值是否为预定的冲洗时间数值。如果墨水头均达到冲洗时间,则在步骤S6,CPU41进行同步冲洗,以便从墨水头的所有喷嘴喷射出墨水。特别是,在输送带11上的冲洗区21以青色墨水头8C、品红色墨水头8M、黄色墨水头8Y以及黑色墨水头8K的顺序在打印头部分8的下方通过,因此当冲洗区21到达墨水头的正下方时,对墨水头的所有喷嘴进行冲洗。如图6所示,同步冲洗区R1与打印头部分8的图像可形成区L1相匹配。
接着,在步骤S7,CPU41确定对于要求进行同步冲洗的所有打印头而言,是否完成同步冲洗。如果未完成,则CPU41返回步骤S5。另一方面,如果CPU41在步骤S7确定要求进行同步冲洗的所有打印头完成了同步冲洗,则在步骤S8,CPU41等待直至纸张探测传感器18探测到纸张5。无论是存在还是缺少纸张5,均可以进行同步冲洗;如果在纸张5存在时,进行同步冲洗,则可以在探测到纸张5之后,进行同步冲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步骤S5之前,执行步骤S8(纸张探测确定步骤)。
如果在步骤S8探测到纸张5,则在步骤S9,CPU41通过打印头8K,8Y,8M和8C打印图像。此处,打印图像意味着在没有任何中断的情况下,打印连续的图像。如果在无需图像-图像冲洗的情况下不会降低图像质量时进行打印(如后文所述),则可以连续打印出两个或更多的图像。
接着,在步骤S10,CPU41执行图像-图像冲洗。如图7A所示,图像-图像冲洗是指在纸张上的图像P1和图像P1之后的图像P2之间的区域中进行的冲洗。在图7A中,F表示冲洗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之间的时间进行冲洗,以便在连续的图像中进行冲洗时,不会损坏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对在步骤S9中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进行图像-图像冲洗。当在用于图像形成的区域中,从喷嘴喷射出相对少量的墨水时,要进行冲洗,以便能够将喷嘴保持在以良好的图像质量进行打印的良好状态下。为了进行冲洗,从为形成图像而发出的图像信号或在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42中存储的数据确定喷嘴是否为处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区域中的喷嘴。如图6所示,图像-图像的冲洗区R2最大为纸张宽度L2的尺寸,并且如果打印类似框式照片的图像,则图像-图像的冲洗区R2应小于纸张宽度L2的尺寸。在图6中,L3表示输送带11的宽度。
接着,在步骤S11,CPU41确定计算器的数值是否达到喷嘴干枯的极限。如果数值未达到喷嘴干枯的极限,则CPU41进入步骤S17,并且如果CPU41在步骤S17确定打印没有结束,则CPU41返回步骤S8。当探测到纸张时,CPU41重复打印一个图像(步骤S9)并且重复图像-图像的冲洗。
如果CPU41在步骤S11确定数值达到喷嘴干枯的极限,则CPU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12,CPU41等待直至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探测到冲洗区21。在冲洗区探测传感器17发出表示探测到冲洗区21的冲洗区探测信号时,在步骤S13,CPU41启动计算器计算开始进行冲洗的时间。接着,在步骤S14,CPU41如上所述,确定对于每一个墨水头而言,计算器的数值是否为预定的冲洗时间数值。如果墨水头均达到冲洗时间,则在步骤S15,CPU41执行同步冲洗,以便从墨水头的所有喷嘴喷射出墨水。此处,在同步冲洗中喷射出的墨滴的体积为在上述图像-图像冲洗中喷射出的墨滴体积的10~1000倍。喷射更大量墨水(与在图像-图像冲洗中喷射的墨水量相比)的目的在于易于除去粘度增大至干燥极限的墨水。
如果图像形成后冲洗的时间延长,则如图7B所示,在纸张5上从图像结束PE至冲洗图案F的区域中,会形成等待打印的没有被打印的区域RS。为了防止区域RS产生,可以在步骤S11和S12之间使用切纸器16。即,在图像的后端PE操纵切纸器16,以便从卷筒纸5分离形成有图像的纸张5,并且将纸张5排至排出部分9。在操纵切纸器16之后,使输送带11和送纸辊6向后转动,以便将未使用的纸张5收集至卷筒纸4的侧面。在从输送带11上除去纸张5的情况下,在冲洗区中执行同步冲洗。
接着,在步骤S16,CPU41确定对于要求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而言,是否完成了同步冲洗。如果未完成,则CPU41返回步骤S14。相反,如果CPU41在步骤S16确定要求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完成了同步冲洗,则在步骤S17,CPU41确定是否根据打印信号结束打印。如果打印不结束,则CPU41返回步骤S8以及之后步骤的处理。此处,如果在步骤S11和S12之间操纵切纸器16除去区域RS,则CPU41可以在使供给马达6转动后返回至步骤S8,以便再次执行纸张的供给。
另一方面,如果打印结束,则在步骤S18,CPU41停止输送马达13,以便停止输送带11。接着,在步骤S19,CPU41等待直至切断纸张5。当操纵设置在纸张排出部分9中的切纸器16切断纸张5时,在步骤S20,CPU41使输送马达13和供给马达6沿与打印时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便使纸张5反绕,直至纸张5排出夹压辊12,并且结束打印。由于反绕,因此,在纸张5上可能会出现松弛。通过转动安装在卷筒纸4上的手柄4a,能够消除这种松弛。
当打印结束时,由设置在维护装置20中的封盖机构封盖和密封打印头部分8,以防止打印头部分8中的墨水干枯。
根据本实施例,在实施图像-图像冲洗时,可以使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的状态保持在最佳,从而能够提高所形成图像的质量。
计算从执行同步冲洗后所经过的时间,并且在超过墨水干枯极限之前再次进行同步冲洗,以便能够防止使喷嘴干枯以及无法进行打印。由于无需进行如清洗这样的强迫墨水排出,因此能够顺利地形成图像。
另外,同步冲洗是在输送带上的凹槽中进行的,以便墨水不会滴落到任何其它的输送带部分或输送机构上,并且能够使输送机构的污物降至最小。
将所述墨水恢复性喷射定时分为图像-图像的冲洗以及同步冲洗,并且可以仅以所需的最少量的次数进行同步冲洗,以便能够避免墨水的浪费喷射。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喷嘴的干枯极限并且在达到喷嘴干枯极限之前,所有喷嘴实施冲洗;但是,当已打印了与图像的规定数量一样多的图像之后,可以对所有的喷嘴进行冲洗。
下面,将参照图8对一个改进实施例的操作加以说明。
当CPU41接收一个打印信号时,开始图8所示的操作。首先,在步骤S31,CPU41使输送马达13转动,以便使输送带11向前运行。
在步骤S32,CPU41等待直至冲洗区域探测传感器17探测到冲洗区21。当从冲洗区域探测传感器17输出表示探测到冲洗区21的冲洗区探测信号时,在步骤S33,CPU41启动计算器开始进行冲洗和纸张插入时间的计算。
接着,在步骤S34,CPU41驱动供给马达62以便将纸张5插入输送机构7内。
接着,在步骤S35,CPU41确定计算器的数值是否为每一个墨水头的预定冲洗时间值。如果各个墨水头均达到冲洗时间,则在步骤S36,CPU41执行同步冲洗,以便从墨水头的所有喷嘴喷射出墨水。
接着,在步骤S37,CPU41确定要求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是否均完成同步冲洗。如果未完成,则CPU41返回步S35。另一方面,如果CPU41在步骤S37确定要求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完成了同步冲洗,则在步骤S38,CPU41等待直至纸张探测传感器18探测到纸张5。无论是存在还是缺少纸张,均可以进行同步冲洗;如果在排出纸张5时,实施同步冲洗,则可以在探测到纸张5之后,进行同步冲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步骤S35之前进行步骤S38(纸张探测确定步骤)。
如果在步骤S38探测到纸张5,则在步骤S39,CPU41通过打印头8K,8Y,8M和8C打印图像。
如果可以在无需图像-图像冲洗的情况下不会降低图像质量时进行打印,则可以连续打印两个或更多的图像。
接着,在步骤S40,CPU41进行图像-图像的冲洗。同样在改进的例子中,对用于在步骤39中形成图像的喷嘴实施图像-图像冲洗。
接着,在步骤S41,CPU41确定是否已打印了与图像的规定数量一样多的图像。如果所打印的图像数量未达到规定的图像数量,则CPU41返回步骤S39并打印一个图像(步骤S39),并且进行图像-图像的冲洗(步骤S40)。
如果在步骤S41中CPU41确定打印的图像数量达到规定的图像数量,则CPU41进入步骤S42。在步骤S42,CPU41停止使输送马达13转动,以便使输送带11停止。接着,在步骤S43,CPU41等待直至切断纸张5。当操纵设置在纸张排出部分9中的切纸器16切断纸张5时,在步骤S44,CPU41使输送马达13以及供给马达6以与打印时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便使纸张5重卷回卷筒纸4。接着,在步骤S45,CPU41等待直至完全从打印机主体2排出纸张5。如果完全排出纸张5,则在步骤S46,CPU41使输送带向前转动。接着,CPU41等待直至冲洗区域探测传感器17探测到冲洗区21。当从冲洗区域探测传感器17发出表示探测到冲洗区21的冲洗区探测信号时,在步骤S48,CPU41启动计算器计算开始进行冲洗的时间。接着,在步骤S49,如上所述,CPU41确定对于每一个墨水头而言,计算器的值是否为预定的冲洗时间的值。如果对于各个墨水头而言,均达到冲洗时间,则在步骤S50,CPU41进行同步冲洗,以便从墨水头的所有喷嘴喷射墨水。接着,在步骤S51,CPU41确定需要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是否均完成了同步冲洗。如果未完成,则CPU41返回步骤S49。另一方面,如果CPU41在步骤S51确定需要同步冲洗的所有墨水头完成了同步冲洗,则CPU41结束打印。
同样在所述变型中,在同步冲洗中喷射出的墨滴的尺寸应大于图像-图像冲洗中喷射的墨滴的尺寸。
同样在所述变型中,能够提供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效果。
已对所述实施例及其变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包括设有输送带的输送系统的设备。例如,图像-图像冲洗可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进行,在这种打印机中,纸张5夹在两个输送辊以及朝向两个输送辊设置的夹压辊之间,并在两个输送辊之间输送纸张5的同时进行打印。为了同步冲洗,可以在朝向打印头部分8的压印部分设置一个快门,并且当快门打开时,可以进行同步冲洗。
虽然在所述实施例中,所有的喷嘴均实现了同步冲洗,但是也可以仅对不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进行冲洗。在进行冲洗时,可以由为形成图像而发射的图像信号或在存储有图像数据的存储器42中的存储数据确定所述喷嘴是否是不用于图像形成的喷嘴。因此,在纸张的宽度(打印区)小于打印头中可打印区域的宽度时,不使用在打印区宽度之外位置处的喷嘴;进行同步冲洗或仅对不使用的喷嘴进行冲洗,从而在无需清洗所有喷嘴的喷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使打印头复原。
可以针对位于打印区域内的喷嘴进行图像-图像冲洗。例如,可以从被发送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信号中或在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42中判断不经常使用的喷嘴。可以针对被判断为不经常使用的喷嘴实施喷射墨水的图像-图像冲洗。这种针对不经常使用的喷嘴的墨水喷射可以与针对位于打印区域外的喷嘴的墨水喷射一起进行。
在步骤S10和S40中的图像-图像冲洗对应于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的操作,而在步骤S6,S15,S36以及S50中的同步冲洗对应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的操作。
虽然已结合以上所述的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如本说明书所披露的那样,许多等同的变型、改进和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均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并不具有限定性。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说明的实施例作出各种改进。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一个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
一个打印头,其具有多个喷射墨水的喷嘴,以便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一个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其能够实施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嘴的恢复性喷射,以及
一个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其用于根据从前一次恢复性喷射经过的时间,执行多个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其中所述多个喷嘴布置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并且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对布置在未用于成像的区域处的喷嘴执行恢复性喷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以比第一恢复性喷射装置的喷射量大的喷射量进行恢复性喷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输送装置包括一条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带;以及
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在输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实施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输送带具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在预定的位置处接收喷射至输送带上的墨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一个清洁装置,用于清除由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喷射的墨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一个计算预定时间的计时装置;
其中,每当经过由计时装置计算的预定时间时,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均实施恢复性喷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
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温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温度而改变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探测装置,
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湿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湿度而改变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
一个探测环境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
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温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温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还包括:一个探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探测装置,
其中,第二恢复性喷射装置能够响应由湿度探测装置探测的湿度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11.一种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恢复性喷射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一个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以及一个打印头,该打印头具有多个用于喷射墨水以形成图像的喷嘴,所述多个喷嘴布置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嘴的第一次恢复性喷射;以及
根据从前一次恢复性喷射经过的时间,执行多个喷嘴中至少一个喷嘴的第二次恢复性喷射,其中第二次恢复性喷射是对布置在未用于成像的区域处的喷嘴执行的恢复性喷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以比第一次恢复性喷射的喷射量大的喷射量进行恢复性喷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在输送装置中输送带上的预定位置处实施喷嘴的恢复性喷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每当经过预定的时间时,便喷射墨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响应环境温度而改变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响应环境湿度而改变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响应环境温度而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恢复性喷射方法,其中:执行第二次恢复性喷射的步骤包括响应环境湿度而改变墨水的喷射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88721A JP3800193B2 (ja) | 2003-03-27 | 2003-03-27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リントヘッドの回復吐出方法 |
JP088721/2003 | 2003-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33894A CN1533894A (zh) | 2004-10-06 |
CN1295081C true CN1295081C (zh) | 2007-01-17 |
Family
ID=3282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137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081C (zh) | 2003-03-27 | 2004-03-26 |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98350B2 (zh) |
EP (1) | EP1462260B1 (zh) |
JP (1) | JP3800193B2 (zh) |
CN (1) | CN1295081C (zh) |
AT (1) | ATE465010T1 (zh) |
DE (1) | DE602004026658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87893A (ja) * | 2005-01-04 | 2006-07-20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61233B2 (ja) * | 2005-01-24 | 2011-03-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KR100782816B1 (ko) * | 2005-08-19 | 2007-12-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노즐부 메인터넌스 방법 |
JP4971770B2 (ja) * | 2005-12-14 | 2012-07-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7618116B2 (en) * | 2005-12-14 | 2009-11-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ternately performing preliminary discharge control of nozzles |
JP5226237B2 (ja) * | 2007-03-30 | 2013-07-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噴射装置 |
US8262196B2 (en) * | 2007-12-27 | 2012-09-11 |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user-customizable flush patterns in an ink-based printing system |
JP5176570B2 (ja) * | 2008-02-01 | 2013-04-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5353599B2 (ja) * | 2008-11-13 | 2013-1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流体噴射装置 |
FR2940178B1 (fr) * | 2008-12-19 | 2011-04-29 | Neopost Technologies | Module d'impression de machine a affranchir a duree de vie optimisee |
JP5338629B2 (ja) * | 2009-11-17 | 2013-11-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流体噴射装置 |
EP2371551B1 (en) | 2010-03-29 | 2018-10-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JP5035377B2 (ja) | 2010-03-29 | 2012-09-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5581855B2 (ja) * | 2010-07-02 | 2014-09-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JP5891731B2 (ja) * | 2011-11-16 | 2016-03-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9179B2 (ja) * | 2012-11-20 | 2017-06-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US8944553B2 (en) | 2013-02-22 | 2015-02-03 | Ricoh Company, Ltd. | Flush line generation in printing systems that utilize control marks |
JP6318747B2 (ja) * | 2014-03-20 | 2018-05-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
JP2015221512A (ja) * | 2014-05-22 | 2015-12-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6309850B2 (ja) * | 2014-07-22 | 2018-04-11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のフラッシング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US11642881B2 (en) | 2019-01-30 | 2023-05-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afety zone for a maintenance task |
JP2022521302A (ja) * | 2019-03-29 | 2022-04-06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 衣服への直接印刷 |
JP7380056B2 (ja) * | 2019-10-11 | 2023-11-1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7408990B2 (ja) * | 2019-10-11 | 2024-01-0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7380057B2 (ja) * | 2019-10-11 | 2023-11-1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7501184B2 (ja) | 2019-12-27 | 2024-06-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
US11667120B2 (en) * | 2019-12-27 | 2023-06-06 | Ricoh Company, Ltd. |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
JP7567275B2 (ja) | 2020-08-19 | 2024-10-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吐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5988A2 (en) * | 1991-07-17 | 1993-02-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615815A (ja) * | 1992-07-01 | 1994-01-25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5805182A (en) * | 1995-03-04 | 1998-09-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nozzles in an ink jet printer |
US20020018097A1 (en) * | 2000-07-26 | 2002-02-14 | Toshihiro Kitahara | Prin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97853A (ja) | 1990-08-14 | 1992-03-30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EP0559122B1 (en) * | 1992-03-02 | 1997-06-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printer,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m |
JPH11192723A (ja) | 1997-12-29 | 1999-07-21 | Canon Aptex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063088A (ja) | 1999-08-27 | 2001-03-13 | Canon Aptex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回復処理方法 |
JP3994636B2 (ja) | 2000-06-09 | 2007-10-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JP2003039693A (ja) | 2001-07-31 | 2003-02-13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US6802589B2 (en) | 2001-08-29 | 2004-10-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je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JP2003127429A (ja) | 2001-10-23 | 2003-05-08 | Noritsu Koki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
-
2003
- 2003-03-27 JP JP2003088721A patent/JP380019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3-26 AT AT04251761T patent/ATE465010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3-26 US US10/809,463 patent/US719835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3-26 DE DE602004026658T patent/DE602004026658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3-26 CN CNB2004100313784A patent/CN12950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3-26 EP EP04251761A patent/EP146226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25988A2 (en) * | 1991-07-17 | 1993-02-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615815A (ja) * | 1992-07-01 | 1994-01-25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5805182A (en) * | 1995-03-04 | 1998-09-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nozzles in an ink jet printer |
US20020018097A1 (en) * | 2000-07-26 | 2002-02-14 | Toshihiro Kitahara | Print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62260A2 (en) | 2004-09-29 |
JP3800193B2 (ja) | 2006-07-26 |
CN1533894A (zh) | 2004-10-06 |
US20040189737A1 (en) | 2004-09-30 |
DE602004026658D1 (de) | 2010-06-02 |
US7198350B2 (en) | 2007-04-03 |
ATE465010T1 (de) | 2010-05-15 |
EP1462260B1 (en) | 2010-04-21 |
EP1462260A3 (en) | 2005-12-14 |
JP2004291483A (ja) | 2004-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5081C (zh) |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打印头的恢复性喷射方法 | |
JP514393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746784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801652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 |
CN101844444B (zh) | 喷墨记录设备 | |
JP392572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17226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80160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468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64812B2 (ja) | ヘッド洗浄機構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617588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958015A (ja) | 印字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機構 | |
JP6748608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5262365B2 (ja) | 液体吐出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4841386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清掃方法 | |
JP2003211683A (ja) | 保全機構とその保全機構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
JP4630558B2 (ja) | 記録装置及び回復制御方法 | |
JP202103052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4025666A (ja) | シート搬送方法 | |
JP2010069848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39887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007899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2029039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2008062608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 | |
JP2020116737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加湿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