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0419B - In-plane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In-plane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550419B TW550419B TW087117695A TW87117695A TW550419B TW 550419 B TW550419 B TW 550419B TW 087117695 A TW087117695 A TW 087117695A TW 87117695 A TW87117695 A TW 87117695A TW 550419 B TW550419 B TW 55041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layer
- crystal display
- compensation
- compensation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550419
------i^_87U7695_ 年 五、發明說明(1) 【發明的背景】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LCD) 關於一種平面切換(in-plane switching, 矩陣液晶顯示裝置。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較薄的本_ 輕的重量、與較小的能量消耗。特別地,一種以矩=,較 排列像素且藉一主動元件啟動的主動矩陣液晶顯示卩方式 (AM-LCD),更是目前被預期可提供優質影像的平S ^置 置。在各種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之中,一種薄膜”、員不襄 式液晶顯示裝置(TFT_LCD)受到了許多重視,其、電晶體 薄膜電晶體當作主動元件以切換個別像素。 糸利用 傳統的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係應用扭轉向列 (twisted nematic,TN)式光電效應。亦即,傳統的 矩陣液晶顯不裝置施加一幾乎垂直於基板的電、動^ 包炎的液晶層上,藉以啟動液晶。 ㈣被基板 一種以幾乎平行於基板的電場啟動液晶的平面切換式 液晶顯示裝置揭示於美國專利第3, 8〇7, 831號。其揭示的^ 液晶顯示裝置提供一種電極,其包括複數互相嚙合的凹陷 梳狀物(sinking combs)。 日本專利早期公開特公昭63_2 1 907號揭示一種應用扭 轉向列光電效應之主動矩陣液晶顯像器,其包括一含有複 數互相嚅合之凹陷梳狀物的電極,用以降低形成於共用電 極與汲極匯流排線之間的寄生電容,以及降低形成於共用 電極與閘極匯流排線之間的寄生電容。
550419
- 案號 87117695 五、發明說明(2) 第1圖繪示上述習知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其 包括··一對玻璃基板11和12、一包夾於玻璃基板11和12之 間的液晶層2 0、形成在玻璃基板1 1上且具有互相傷合之凹 陷梳狀物的梳形電極7 0、以及一對分別位於玻璃基板丨丨和 1 2外側的極化板(未顯示)。 藉由施加一電壓流過梳形電極70,產生一液晶驅動電 場E1,其平行於玻璃基板11和1 2的表面,並垂直於電極7〇 之凹陷梳狀物延伸的方向。所產生的電場E1會改變液晶分 子2 1的方位角。因此,便可藉由變化施加到梳形電極7 〇的 電壓而控制光線的穿透度。 、 在第1圖所示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當施加 電壓時必須使得液晶分子21僅朝一個方向旋轉,以"獲取°穩 定而均一的顯示結果。為此,這些液晶分子2丨係經排列以 具有一起始方位角,其稍微偏移一垂直於液晶驅動電場£i 之方向。換5之,現假設液晶具有一起始方位角0 lc〇, 其係基於一(包含電極70之凹陷梳狀物的)平行電極對所延 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來量測的,液晶分子21的方向係經排列 而使得起始方位角0LCO小於9〇度(0LC〇<9〇。)。以下, 在本說明書中,電場方向和液晶的起始方㈣均係基於一 (包含電㈣之凹陷梳狀物的)平行電極對所延伸方 直方向而量測者’且逆時針方向被定義為正值。 F置者,第1圖所繪示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裝$必須紅轉液晶分子21以相對於其起始方位角“度,夢 以獲得足夠的顯示對比度。&此,最好排列液晶分子^
550419 修正
案號 87117695 五、發明說明(3) 方向使其起始方位角0LCO等於或大於45度,但小於9 (45 ° < 0 LC0 < 90。)。 度 在第1圖顯示的液晶顯示裝置中,由於液晶的起始 位角以順時針方向稍微偏離平行電極對延伸的方向, 當從玻璃基板1 2上方觀看時,液晶分子2丨會在施加一, 到電極70後以箭號A所示的方向旋轉。 峻 一在第1圖顯示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假若極化板(未顯 不)具有互相垂直的極化透光軸(稱為極化方向),則光 透度T可以下列方程式(1)表示。 # T = (sin2A X sin2B)/2 (1) A = 2( 0P — 0LC), B = τγ Λπί!/ λ 在方程式(1 )中,0 LC代表當施加一電壓到電極7〇時 液晶分子2 1的方位角,0 ρ代表極化板中光線進入之透I 軸的方位角,An代表液晶的非等向性折射率,d是一顯示 胞(cel 1)的厚度,亦即液晶層2〇的厚度,而λ則代表光$ 的波長。 ' / 極化板中光線離開之透光軸的方位角0 Α的關係式為 0A=(/)P + 9O。,或是0Α=0Ρ-90。。根據上述的方程式 (1 ),液晶的方位角(0 LC)隨平行於基板1 1和1 2的液晶驅 動電場E1而改變,藉此控制光線的穿透度。 作又右極化板之'具有與液晶起始方位角一致的透光轴 方向(0LC二0P或是0LC= 0 A),當未施加電壓到梳形電極 70時係產生黑暗狀態(dark state),而當利用一液晶驅動 電場E1將液晶的方位角旋轉45度時透光度會變為最大,因 2134-2218-PFl.ptc
IHI
第7頁 550419 修正 -^^87117695_年月 日 五、發明說明(4) 二狀;Μ,。或者’藉由改變極化板 暗狀態, 施加電壓到梳形電極7〇上時產生黑 玻璃IS久止的說明中’為了簡化說明均假設(包夾於 子係相: 位於玻璃基板"和12界面上液晶分 子的和12上的’因此該部分液晶分 ⑴可在知使用卢述雙折射效應的顯示模式中,由上述方程式 以最高效率右甬一^、線符合方程式—=λ/2的關係者,可 示裝成能使用白色-彩色顯 非等向性折“和广;C不’必須組合液晶層的 s 等於275nm (△“ = 50°/2 = 275-)。 所述的理由’事際上最好是調整使其 二二t::述的值,也就是說調整一 wooo/iotst 0 ^ ^ " 視角特性方面的缺點提:千液晶 此-優良的視角特性#得=方案。34些日子以來’ 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思’並因而將平面切換式 第2圖顯示一平面置切 = 大曰尺寸監視螢幕。 關係曲線。其中,電壓_ ί =曰曰顯示裝置的電壓-穿透度 穿透度特性係表示隨著觀看液晶 2134-2218-PFl.ptc 第8頁
I 1 550419
顯不裝置的角度變換電壓與穿透度的關係如何變化。觀 液晶顯示裝置的角度係以0 obs和0 〇bs來定義的,其中 obs代表從一(垂直於電極延伸方向之)方向量測的方位 角,而0obs代表從一垂直於基板之方向量測的傾斜角 度0 用於量測的液晶胞被設計成具有必LC〇為85度、 85度、$ A為-5度。該電極具有互相σ齧合的梳狀物,其中 每個梳狀物的寬度為5 # m,且彼此以丨5 # m的距離分隔開 來。所使用的液晶材料具有的非等向性折射率為〇 〇 6 7, 且液晶胞的厚度為4.9 。 ▲從第2圖可以了解到,在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變換視角所造成電壓—穿透度關係的變動很小,表示平面 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優良的視角特性。 然而’上述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存有一問題,在 一般的視角内所顯示的影像往往容易泛藍色或紅色。 :第3圖顯示在明亮狀態下透光光譜如何隨視角變換而 變化。用來量測的液晶胞樣本與第2圖用來量測的液晶胞 相同。在這個液晶胞中,從未施加電壓的起始方位角0 LC0 = 85度,到施加電壓的明亮狀態方位角0LC,液晶分子 的方位角變化了45度。因此,0LC的方位角成= ⑻-45,。如第3圖所示者,在明亮狀態下成的為^晶度胞, 其透光光譜在0〇bs = 4O度之波鋒(peak)具有向較短波長偏 移的趨勢’因此造成所顯示的影像泛藍色。 另一方面,透光光譜在0obs = -50度之波鋒具有向較
2134-2218-PFl.ptc 550419 修正
-^_8ΙΠ7695_ 五、發明說明(6) 長波長偏移的勒 t勢’因此迨成所顯示的影像泛紅色。同梅 的趨j也在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差9〇度的方位上:現门樣 該光级^圖繪示由透光光譜量測之色度變化的轨跡, ^位备曰1择觀測方向的極化角固定在5〇度’且觀測方向的 $ 攸又到36〇度變化時所取得者。第4A圖係繪示介於 :月f狀態之中間狀態下的色度變化,第4B圖則係给 不在明壳狀態下的色度變化。 、、、、曰 對比Ϊ目2止所述者,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在顯示 列式液晶顯示裝置者更為優異。然而,上面所η: 角内所顯不影像泛藍或泛紅的問題仍未解決。 在上述的液晶胞中,當電壓未施加到電極時,八 子係朝向起始方位角0LCO=85度。當一電壓施加到電:刀 以產生明亮狀態時,液晶分子的方位角似自起始方 0LCO變化了45度。因此,0LC的方位角成為4〇产 (85-45 = 40)。在第2圖中,顯示之影像係於^位^^ 0Lc 40度的方位泛藍,並於40度方位角0LC的垂直方位泛紅” 如先前所述者,上述液晶胞的透光光譜係關聯於液晶f的 雙折射量(Δη(1)。在一般視角内顯示之影像泛藍或泛红 程度,係依據與視角内液晶層之表面雙折射量的關聯声= 定,此點將詳述如下。 ΔΝ 當一光線直接進入上述液晶胞時所獲得的有效非等 性折射率ΛΝ係以下面的方程式(2)來定義。 * ne no/C1/2 - no (之) 2134-2218-PFl.ptc 第10頁 550419 修正
Μ 號 87117MR 五、發明說明(7) C = θ2 + n〇2sin2 0 在方程式(2)中,a a* 2 向與液晶分子長軸之y代表一角度,位於光線穿透之方 光線係以垂直於1 一;:1光=表-正常光線的折㈣,該 長軸的方向)振盪:偏的方向(亦即垂直於液晶分子 射率,該光線係以平7Λ’、十而ne曰代表一不正常光線的折 化。 ;上述液晶光軸的方向振盪或偏極 射率直Λ情況時02等於90度,因此非等向性折 ί t Λ Λ ne—η。。此外,在顯示之影像泛藍的 (二:係傾斜向液晶分子的長軸,θ2小於9〇度 1, )因此非等向性折射率ΔΝ變得較小❶在顯示 之影像泛紅的方向’由於視角係傾斜向液晶分子的短軸, 心保持在90度(θ2 = 90。),因此非等向性折射率—等於 △ η (ΔΝ=Δη)。第5Α和5Β圖繪示非等向性折射率變量 與視角的關聯性。 ,由於液晶層的實質厚度D在直接入射的情況下被定義 為D = d/cos( 0〇bs),因此液晶層的實質厚度])變大了, 不論視角傾斜的方向。 隨著液晶層的非等向性折射率Δη和厚度d的改變,雙 折射量(And)也跟著改變,造成顯示之影像隨著視角而改 變色彩。 到目前為止的說明可整理如下。 顯示之影像泛藍的方向係與明亮狀態下液晶分子的長 軸方向相同’於此情況下,非等向性折射率會減小,
550419 曰 修正 號 87117M5 五、發明說明(8) 而液晶層的厚度d會增加。然而,由於 減小的量多於液晶層的厚度d增加的量, nd)是減小的。 u此雙折射ϊ ( △ 相反的,顯示之影像泛紅的方向係與 分子的短軸方向相同,於此情況下,箄二九心下液日曰 保持不變,而液晶層的厚度d會 。雔斤射率An nd)是增加的。 曰加因此雙折射量(△ 第6圖顯示表面雙折射量(△“)如 的計算^吉果。第6圖的縱座標顯示2^見2角,m ::透光光譜一主要波長。調整用於計算:二 ::△!!和液晶層的厚度d ’使得心“ 2的值的荨向性折 時f於55〇nm。此一計算方式係假設包夾於 液晶係均勻地旋轉而做的。 土板間的 從第6圖可知道,如果視角八 表面雙折射量會變小,結果/透光光曰;#刀的主的長軸傾斜則 =波長偏移,顯示之影像也因此而泛藍;如果 的短軸傾斜則表面雙折射量會變大,結果穿= :紅。要波長會朝向較長波長偏移’•示之影像也因此而 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所;’以解決上述平面 係繪示上述公開專= =染色彩的問題。第7圖 繪示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議:液曰:;示裝置的側視圖。該 匕括·第一補償層2 5、第二補償層 11 第12頁 2134-2218-PFl.ptc 550419 曰 修正 87117695 五、發明說明(9) ^ί —液晶層20,肖包夾於第-和第二極化層15和16之 匕和第二極化層15和16係以雙折射材料製成。根據 =報所j ’雙折射介質25和26的光轴係於表面交錯,藉^ 所得到雙折射量的變化彼此不;介傾斜時 20傾斜時雙折射量的變化。 D 1補彳貝液晶層 然而,根據發明人所作的光學模擬結果已 Γ::示:液晶顯示裝置並沒有那樣優異的視角;性Ϊ 8圖顯不其所建議液晶顯示裝置的穿透度特性 ^第 9B圖則顯示該液晶顯示裝置的色度變化軌跡。第9A和 且具有下列折 第一補償層2 5係由雙折射介質所構 射率: 、 ns-1.5850, nf^l.5800, nz^l.5800 〇 且具有下列折 第二補償層26係由雙折射介質所構成 射率: ns = 1.5845’ nf = l.582〇,nz=1.581〇。 其中,ns和nf代表平行於基板的兩個光 而iiz則代表垂直於基板方向,亦即第一 的折射率, 26的順時針方向,延伸之光軸的折射率:補償層25和 厚度為100 ,第二補償層26的厚 〇〇弟*償層25的 層2 5的調整方式,係使 ''' “m。第—補償 明古壯r 丁 v 保使侍關聯於折射率ns的主杏±補仏 使if晶的光轴,第二補償層26的調整it由—致於 ;仟關聯於折射率ns的主光軸垂直於明亮狀式,則係 軸。 〜下液晶的光 2134-2218-PFl.ptc 第13頁 550419 __案號87117695__年^肖 日_修正 五、發明說明(10) 從第8、9 A、和9 B圖彳艮明顯地發現,上述日本未審查 專利公開特開平9-80424號所建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顯 示之影像不僅無法避免因視角變換而造成色彩暈染,反而 更加擴大了色彩暈染的程度。 並且,從電壓-穿透度特性曲線觀察,也發現有漸層 反轉的現象發生。也就是說,因視角變換所造成的色度變 化留下了很大的軌跡(l〇cus)。在電壓—穿透度特性曲線 中,表面的穿透度在電壓增加時增加,而第一和第二補償 層25和26 —光軸方位角上的穿透度則隨著電壓的增加而^ 小 〇 曰 顯示裝 無法看 顯示影 其 動液晶 括一光 學非等 與一供 傾斜。 缺 Ό、 液晶顯 色彩的 曰 本未審 置,可 到影像 像被暈 建議的 胞,其 學非等 向性元 光線離 查專利 解決所 、或在 染色彩 液晶顯 具有未 向性元 件具有 開之極 公開特 顯示的 簡單式 等問題 示裝置 施加電 件,其 一個供 化板的 而,根據發明 示裝置並不能 問題。 本未審查專利 人所做 解決顯 公開特 開平6-11714號曾建議一液曰曰曰 影像在一般視角内反轉、完全 或主動矩陣式液晶顯示襄置^ 〇 包括位於一對極化板中 壓時呈扭轉方位的液晶,= 具有一連續扭轉的光軸。= 光線進入之平面的光軸, 吸收或透光軸呈一適當角^: 的實驗卻發現,上面所 示之影像在一般賴&出哽歲的 叔視角内被暈染 開平2- 285303、fl69l6、
550419
及5-297233 4-328 1 8、5-27235、 的STN液晶顯示裝置 中至少一方向的折射 角特性並未充分地提 曰本未審查專利 顯不裝置’包括位於 有未施加電壓時呈扭 性元件,其具有一連 具有一個供光線進入 之極化板的吸收軸呈 下: 其中在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大J平^面1 率,藉此提升視角特性。然而',其視 升以解決影像反轉和泛彩的問題。 公開特開平6-11714亦建議^種液晶 一對極化板中間的驅動液晶胞,其09具 轉方位的液晶,並包括一光學非 續扭轉的光軸。此光學非等向性元^ 之平面的光軸’其係與一供光線離開 一角度0作傾斜。該角度0定義如 0 = Δη2 X p x d X 180。/4 入2 在方私式中,An代表光學非等向性元件的光學非等 向率,P代表光學非等向性元件一個光軸的扭轉節距長度 (twisted pitch length),d代表光學非等向性元件的厚 度,而λ代表可見光的波長。 / 然而’其建議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不能充分地提升視角 特性以解決影像反轉和泛彩的問題。 【發明之概述】 有鑑於上述的問題,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提供一 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不論視角如何變換均可顯 示較少暈染色彩的影像。 如上所述者’傳統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並無法 解決一般視角内顯示之影像泛彩的問題。基於許多實驗和
550419 案號 87n7fiQFi 五、發明說明(12) 研究,本案發明人提出一種可以解決這個問顳沾、六曰泥 u. ^ 4崎的液晶顯示 裝置,如下所述者。 提供一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a)相對且 互相分離之第一和第二極化板,(b) —位於第一 4够一上 和弟—極 化板之間的液晶層,藉一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改變此液晶 層的方位角(orientation azimuth),(c) 一位於第一和= 二極化板之間的第一補償層,其具有正的單輛性光學非等 向性,且具有一延伸垂直於基板的光軸,此第一補^層 化自身的雙折射量(1^1'以1^1^611“)以補償液晶層雙 量的變動(fluctuation),以及(d) —位於第_和曰第二 板之間的第一補償層,其具有正的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 且具有一延伸平行於基板而垂直於液晶層起始方向 車由。由於第-補償層雙折射量的變化消除了液晶層 量的變化,目此該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可提供優與 像而較少因視角變化而出現色彩。 、 、心 根,=的液晶顯示裝置,第一補償層的雙折射量且 有正的非專向性折射率,並且垂直於基板的 [ 軸在垂直狀況時等於零,pF 4向性 v 1一丨思先線可射入之角度而鑤外 以消除液晶層雙折射量的變化 ’ 内避免顯不的影像暈染上色彩。 版視角 更進一步提供一種平面1 / 、,批曰石扣八絡 十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a)相對且互相分離之第一和 匕祜· 和第二極化板之間的液晶声,第史二極化板,(\) 一位於第一 改變該液晶層的方位角;(C) ^错一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 鬥,一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之
2134-2218-PFl.ptc 第16頁 550419 修正
且具 i 號一111 17695 五、發明說明(13)
間的第一補償;,甘θ t μ 0口 I 曰 其具有正的早軸性光學非等向付 ::Ϊ Ϊ垂Ϊ於該基板的光軸,該第-補償層變化自ί 置的餐動;以及(d) 一位於第一和第二極 雙折射 補償層,其具有正的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且具H第二 平行於該基板而垂直於該液晶層起始方向的光軸。延伸 根據上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便可在一般視角内 示的影像暈染上色彩。並且,即使是顯示黑色影^免顯 可避免因為以斜角觀看而發生光散失的現象,如此擗名也 對比度降低和漸層反轉的問題。 了 其中,第二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AnF2 ( △ nF2 = nzF2-nxF2,nyF2)與其厚度dF2 之乘積△η” χ dF2,最好是約等於液晶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Δη與其厚度 d之乘積Δη X d的四分之一。 根據上述的較佳實施例,藉由第一補償層所獲得的效 益可以更加增進,亦即避免顯示的影像暈染上色彩,以及 i顯示黑色影像時避免因斜角觀看而發生光散失。 第一和第二補償層可以彼此相鄰設置,但並不一定要 將第一和第二補償層彼此相鄰設置,第一和第二補償層也 可以彼此分開來設置,例如,第一和第二補償層可以設置 在液晶層的兩側上。 第二補償層可以由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層
分離層所構成。 第一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AnF 1 ( △
2134-2218-PFl.ptc 第17頁 550419
nFl-nzFl-nxF1,11巧1)與其厚度“丨之乘 最好是約等於液晶層之非等向性 w 1 x dF1 , 積Δη x d的一半。 ° 折射率Μ與其厚度d之乘 根據上述的較佳實施例,液 (或減少量)相等於第一補償芦雔折::::率的增加罝 旦、 貝續雙折射率的減少量(戎增加 里’因而可以有效地得到光學補償效果。 丨 成。第心貝層可以由位於液晶層兩側分開的兩層所構 單獨一層所構成,或 第一和第二補償層之一最好是由 是由複數疊層所構成。 是與第一和第二極化層之 第一和第二補償層之一最好 整合形成。 最好能限定液晶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Δη與其厚度廿之 朿積Δη X d,第一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與其厚 度dFl之乘積ΛηΡΊχ dF1,以及第二補償層之非等^ 生折 射率AnF〗與其厚度dF2之乘積AnFZx dF2,以符合下列方 程式(A)。 Δη X d · AnF 1 x dF 1 · AnF2 x dF2 = 1 :〇 5 : 0.25 (A) · 依據方程式(A)而組合液晶層和第一、第二補償層的 折射率和厚度,可以於一般視角内避免顯示之影像暈染上 色彩。並且,也可以避免在傾斜觀看時發生光散失,即使 是顯示黑色影像。 乘積AnF2 X dF2可設成小於符合方程式(A)之乘積
2134-2218-PFl.ptc 第18頁 550419
者’以確保防止色度變化的良好效果。 乘積X dF2可設成大於符合方程式(A)之乘積 者,以確保防止在顯示黑色影像時產生光線散失的良好效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a)相對且互相分離之第一和第二極化板;(匕)一位於第一 和第二極化板之間的液晶層,其藉一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 改變該液晶層的方位角;以及(c) 一包含雙軸性雙折射介 質(biaxial birefringence medium)的補償層,其垂直於 f 板的主折射率(Principal indices of regractior〇A、 於平行於基板的主折射率。 如上ϊϊίΐΠ面液晶顯示裝置’補償層成雙有 換視角時液ί 2 公開特開平"°424號已提出變 ^的雙折射率二ϋ 2折射率增加量或減少量,可藉由補償 償層較厚方向i光^來補償的觀念,然:^7本發明藉由將補 的折射率所獲致=折射率,設成大於其他方向主光軸 果。 、力效特性,可確保更佳的光學補償效 【圖式之簡單說明】 為讓本發明之 顯易懂,下文特兴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 細說明如下:、牛出若干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
550419 年 案號jll17哑 五、發明說明(16) 第1圖係一習知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側視圖。 第2圖係顯示在一習知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電壓-穿透度特性變化。 第3圖係顯示在一習知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明亮狀態穿透光線之光譜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變化。 第4 A和4B圖繪示習知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變化的執跡。 & 第5A和5B圖繪示折射率如何隨視角而變化。 第6圖係顯示在一習知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化。 第7圖係另一習知平面切換彳、、右 圖。 刀換式液晶顯示裝置的側視 第8圖係顯示在第7圖所示的習 裝置中,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電 面刀換式液晶顯示 第9A和9B圖繪示第7圖所示=度特性變化。 示裝置中色度變化的執跡。 σ平面切換式液晶顯 第1 〇圖係根據本發明第一 示裝置的側視圖。 也例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 第11圖係根據本發明二每a 示裝置的側視圖。 只⑪例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 第12圖係顯示根據例子!之平“ 第1C{圖係顯示根據、 置,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之化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 2134-2218-PFl.ptc 第20頁 550419 87117695
五、發明說明(17) 第1 4圖係顯示根據例子i之 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化。面刀換式液晶顯示裝 第1 5圖係顯示根據例子1 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化。刀、式液晶顯示裝 第1 6圖係顯示根據例子! 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化。面刀換式液晶顯示裝 第1 7圖係顯示根據例子1 雙折射量如何隨视角而變化。刀換式液晶顯示裝 第1 8圖係顯示根據例子i之 雙折射量如何隨视角而變化。刀換式液晶顯示裝 第1 9圖係顯示根據例子1之单 置,雙折射量如何隨視角而變 刀換式液晶顯示裝 第20圖繪示液晶層如何:匕制 prof i le)的電壓而變化。 列啤線(director 第21A和21B圖繪示根據 裝置中色度變化的執跡。 丁^ <干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第2 2圖係顯示根據例子2 中,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電壓-穿透ϋϊίΓ示裝置 裝置Γ=化 第24圖係顯示根據例子3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 中,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電壓-穿透度特性變化。 示根據例子5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裝置中色度變化的軌跡。 置 置 置 置 置
2134-2218-PFl.ptc 第21頁 550419 -案號8lU769j----年月日__ 五、發明說明(18) " " ' ^~- 第26圖係顯示根據例子5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 中,隨視角變換所造成的電壓—穿透度特性變化。 第2 7圖係根據本發明例子7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 置的側視圖。 ~ 【較佳實施例的說明】 第一實施例 第1 0圖是一側視圖,繪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 裝置。所顯示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丨5和 1 6,一對包夾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1 5和1 6之間且對應於第 1圖所示之玻璃基板11和12的基板(未顯示),一包夾於第 一和第二極化板1 5和1 6之間的液晶層2 0,以及一包夾於第 二極化板1 6和液晶層2 0之間的第一補償層2 5。 液晶層20具有橢圓率(index ellipsoid)20a,第一補 償層25具有橢圓率25a,均顯示於第1〇圖中。 雖然未顯示,對應於第1圖中玻璃基板11的下基板, 係於其表面上形成具有互相延伸嚆合的凹陷梳狀物的電 極。也就是說,該電極具有與第1圖所示之梳形電極7〇相 同的構造,用以產生一液晶驅動電場。 第一補償層2 5可設於上基板和第二極化層1 6之間、下 基板和第一極化板1 5之間、第一極化板1 5和液晶層2 0之 間、或是第二極化板1 6和液晶層2 0之間。第一補償層2 5可 由複數分離層構成,並置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1 5和1 6之 間。例如,第一補償層25可由分別位於液晶層20兩外側的 兩個分離層所構成。
2134-2218-PFl.ptc 第22頁 550419
在第1 0圖中’構成液晶層2 0的扭轉液晶,其具有正值 的折射率An,並隨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變化的方位角。 液晶層20具有可為正值或負值之非等向性介電常數△ & 。 不過,液晶的起始方位角必須依據非等向性介電常數△ ε 的正負值來排列。 第一補償層25具有正值的雙軸光學非等向性,且具有 往垂直於基底之方向,亦即往Ζ軸方向延伸的光軸。換句 話說,形成下列的關係。
NzF > nxF = nyF 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補償層25之非等向性折射率△ nF (△nF^nzF-nxF,nyF)與其厚度dF 之乘積 AnFx dF,係 設為等於液晶層20之非等向性折射率An與其厚度d之乘積 △ η X d的一半。 根據第1 〇圖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由於視角變換所引 起液晶層2 0表面雙折射率的變化量,被第一補償層2 5雙折 射率的變化量所補償,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影像暈染上色 凑。 第二實施例 第11圖是一側視圖,繪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 裝置。所顯示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丨5和 1 6,一對包夾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丨5和丨6之間且對應於第 1圖所示之玻璃基板11和12的基板(未顯示),一包夾於第 一和第二極化板1 5和1 6之間的液晶層2 〇,一包夾於第二極 化板1 6和液晶層2 0之間的第一補償層2 5,以及一包夾於第
550419 修正 曰 號.-^7117695 五、發明說明(20) 一補償板2曰5 :液晶層2〇之間的第二補償層26。 篦一 t ^ Γ °兒’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所不同於 液曰H Ϊ :處在於增設—補償層,亦即第二補償層26。 及日日層20具有橢圓率(index ellipsc)i(n2()a,望. 25具有橢圓率25a,第_輔产麻PS〇ld)2〇a,第一補•層 於第10圖中。 第一補仏層26具有橢圓率26a ’均顯示 下其實施例相似者’對應於第1圖中玻璃基板11的 物“極C示1面上形成具有互相延伸舊合的凹陷梳狀 可避t 3刖:述者’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具有 Ziff象暈染上色彩的優點。然而,根據第-實施 生来2二ί不裝置二卻可能在傾斜角度觀察黑色影像時發 Ί ,導致對比度下降和漸層反轉的問題。第二實 ==!顯示裝置則具有與第二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 失二問題:&且可避免上述顯示黑色影像時發生光線散 y第二補償層26具有正值的雙軸光學非等向性,且具有 方向延伸的光軸。再者,第二補償層26的 先軸係彺液阳層20起始方位角的垂直方向延伸。 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二補償層26之非等向性折射率△ 2ηΓ之與Λ厚/Λ2之乘積△心㈣1設成約等於液晶層 2〇之非#向性折射率與其厚射之乘積& χ d的四分之 〇 液晶層20、第一補償層25、和第二補償層26可以任何 麵 第24頁 2134-2218-PFl.ptc 550419
順序δ又置在第一和苐二極化層1 5和1 6之間。雖然在第二實 施例中,第二補償層26係包夾於第一補償層25和液晶層2〇 之間,然而,例如第二補償層26也可以是包夾於第二極化 層16和第一補償層25之間。 第一和第二補償層25和26分別可由複數分離層構成。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由雙軸性雙折射率介質所構成 的單層補償層取代第一和第二補償層25和26。此單層補償 層即可完成第一和第二補償層25和26提供的雙折射率功 能0 根據第10圖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由於視角變換所引 起液晶層20表面雙折射率的變化量,被第一補償層託雔 射率的變化量所補冑’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影像晕染上色 彩。 最展L: ΐ第t補償層25和26分別可由單獨一層或是複數 且:所構成。並且,第一和第二補償層25和26可與第一和 第二極化層1 5和1 6共同製作或是分開來製作。” 根據本毛明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可 式、簡單矩陣式、或主動矩陣式液晶顯示裝置中。 例子1 (第10 13 ^ 1 弟5A和58圖,係顯示當視角傾斜於 (第10圖中所不第一實施例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的) =阳分子之長軸或短軸時,表面雙折射 ”式。第12至19圖分別顯示第一補償層2 ;向十: 折射率—與其厚度dF之乘積Μ X dF為67_、i 0?1
2134-2218-PFl.ptc 第25頁 550419 修正 案號87117695 _年 月 日 五、發明說明(22) 121nm 、 134nm 、 147nm 、 161nm 、 174nra 、和201nm 時的計算 結果。限定液晶層2 0之非等向性折射率Λη與其厚度d之g 積 fnd,使得 ΖΧγηΙχ 2 等於550nm ( Δικίχ 2 = 550·)又。這些 。十#都疋假a又液晶層2 0中的液晶分子係在上下基板間^勾 地旋轉而做的。 比較第1 2至1 9圖與第5 Α和5 Β圖,可知道因視角變換所 造成的表面雙折射率變化得到了良好的抑制。也可知道當 第一補償層25的AnFx dF乘積數值約等於液晶層2〇之乘^ △ nd的一半時’亦即在約12〇nms16〇nni範圍内時,雙折射 率變化很小,顯示第一補償層25運作正常。獲致此一優點 的原因在於,(具有正值的非等向性折射率且具有垂直於 基板之光學非等向性軸之)第一補償層25的雙折射率在垂 直狀況時等於零,但是當光線進入液晶顯示裝置的角度增 加時會隨之變化,以消除液晶層2〇的雙折射率變化。又曰 例子2 鑑於表面雙折射率如何隨視角變化已說明於例子1, 另施行例子2之模擬來評估第丨〇圖所示之平面切換式液晶 顯不裝置的光電特性。在該模擬中,一控制曲線 (director profile),亦即液晶較厚方向(z軸方向)的方 位角曲,,係假設平行於基板方向上的電場具有均勻的強 度而計算的。基於此一控制曲線,可計算出互相重疊之液 晶層2 0和第一補償層2 5的光電特性。 第20圖顯示用來計算光電特性之液晶層2〇的控制曲 線。液晶的起始方位角係設在距離電場存在方向(必二〇)75 第26頁 2134-2218-PFl.ptc 550419 曰 號 87117695 —_年 月 五、發明說明(23) 度的方位,而液晶胞厚度(1,亦即液晶層2〇的厚度係4· 5 “ m。該控制曲線共計算了〇v、3v、4V、5V、6v、n、8V、 9V、和ιον等條件的結果。 根據第2 0圖所示每一電壓條件下所算出的控制曲線, 便可以計算出第一補償層25與液晶層2〇之疊層的光電特 性。液晶層20的非等向性折射率Δγι等於〇· 〇67,而非等向 f生折射率△ η與液晶層2 〇厚度d的乘積△ n d係等於3 〇 2 n m。 第一補償層25的非等向性折射率與其厚度叮的乘積△ nF dF 等於I51nm。 、 第2 1 A和2 1 β圖繪示色度變化軌跡的模擬結果,係在例 子^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觀測方向的極化角固定在5〇度, 且觀測方向的方位角從〇度到360度變化時所取得者。又 %第2 1 Α圖係顯示在介於明暗狀態之間的中間狀態時色 度變化的模擬結果,而第2丨B圖則係顯示明亮狀態下色度 變化的模擬結果。第22圖繪示電壓-穿透度特性的模擬結 ^的其係為例子2之液晶顯示裝置在觀測角度變換時所獲 比較第21A和21B圖所顯示依據例子2之液晶顯示裝置 2的模擬結果,與第4A和4B圖所顯示傳統液晶顯示裝置 所作的模擬結果,由第21 A和21B圖之執跡所定義的色产變 化,遠小於由第4A和4B圖之執跡所定義的色度變化。=表 =依據實施例2的液晶顯示裝置可大幅抑制顯示之影、 乐上色彩,即使視角有所變換。 例子3 第27頁 2134-2218-PFl.ptc 550419
在例子3中,藉施行一模擬評估第丨丨圖所示第二實施 例之液晶顯示裝置。 、 液晶層20的非等向性折射率Δη等於〇· 〇67,而非等向 性折射率Δη與液晶層20厚度d的乘積Δη d係等於3〇2nm。 第-補償層25的料向性折射率AnF與其厚獅的乘積△ nF dF等於151nm,而第二補償層26的非等向性折射率△ nF2與其厚度丄F2的乘積dF2等於67nm。 第23A和23B圖繪示色度變化執跡的模擬結果,係在例 子3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觀測方向的極化角固定在5〇度, 且觀測方向的方位角從〇度到36〇度變化時所取得者。夂第 23A圖係顯示在介於明暗狀態之間的中間狀態時色度變化 =杈擬結果,而第2 1 B圖則係顯示明亮狀態下色度變化的 杈擬結果。第24圖繪示電壓-穿透度特性的模擬結果,其 係為例子3之液晶顯示裝置在觀測角度變換時所&得的;、 比較第23A和23B圖所顯示依據例子3之液晶顯示裝置所作 的模擬結果,與第4A和4B圖所顯示傳統液晶顯示裝置所作 的模擬結果,由第23A和23B圖之執跡所定義的色度變化, 約為第4A和4B圖之軌跡所定義的色度變化的一半二這表示 依據實施例3的液晶顯示裝置可大幅抑制顯示之影 ( 上色彩,即使視角有所變換。 ’、 並且,如第24圖所示者, 的電壓介於0和2V之間),即使 生光線散失的問題。此一好處 比較第24圖與第22圖,可確證 f顯示黑色影像時(所施加 疋在傾斜的視角下也不會發 係由第二補償層2 6帶來的。 第二補償層26所帶來的好
550419 __案號 87117695_年月日____ 五、發明說明(25) 處,且特別是在<9 obs等於50度且0obs等於120度時。 例子4 在例子4中,以第一補償層25的乘積△!!? dF與第二補 償層26的乘積dF2在16· 75nm到301· 5nm範圍内每次 變化1 6· 75nm的方式施行與例子3同樣的計算。比較所有計 算結果中彼此的電壓-穿透度特性,以及色度變化的軌 跡’可確認在傾斜角度時的色度變化已獲得充分的抑制, 且顯示黑色影像時不發生光線散失的現象,特別是當液晶 層20之乘積、第一補償層25之乘積ΔηΙ? χ 、以及 第二補償層26之乘積^“2 x dF2具有下列方程式所定義的 關係時。 Δη X d : ΔηΠ x dFl : AnF2 xdF2 = 1:0.5:0.25 、若第二補償層26之乘積^^2 x dF2係設為小於符合上 述方程式所需之乘積AnF 2 x dF2者,則可獲得加強的效果 以抑制/色度變化。相反地,若第二補償層26之乘積 ^dF2係叹為大於符合上述方程式所需之乘積X π2 ,則可獲得加強的效果以抑制顯示黑色影像時的光線散 矢0 例子5 示裝ΪΓ古所提出的液晶顯示裝置與第11圖所示之液晶顯 層25和第-=3造,但卻以單層補償層取代第-補償 估。該=。上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也藉模擬來評 相同於第雙軸性雙折射介質所構成’且具有 彳員層2 5和2 6共同提供的功能。
550419 -麵 87117Μ1·_年月 a 修正_ 五、發明說明(26) " ^曰曰層20的非等向性折射率Δη等於〇· 〇67,而非等向性折 j率ΔΝ與液晶層2〇厚度d的乘積Δι1 d係等於3〇2nm。包含 雙轴性雙折射介質之單層補償層具有由nzF = 1. 512〇7、 nsF-1· 51140、和nf卜丨· 51〇73所定義之主折射率,並且具 有厚度為1〇〇 。調整相關於主折射率之光軸ns以垂直ς 液晶層2 0的起始方位角。 第25Α和25Β圖繪示色度變化執跡的模擬結果,係在例 子%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當觀測方向的極化角固定在μ度, 且觀測方向的方位角從〇度到36〇度變化時所取得者。第 25A#圖係顯示在介於明暗狀態之間的中間狀態時色度變化 的杈擬結果,而第25Β圖則係顯示明亮狀態下色度變化的 模擬結果。第26圖繪示電壓-穿透度特性的模擬結果,其 係為例子5之液晶顯示裝置在觀測角度變換時所獲得的。 根據實施例5的液晶顯示裝置,可在視角變換時抑制 顯示之影像暈染上色彩。並且,當顯示黑色影像時(所施 加的電壓介於〇和2 ν之間),即使是在傾斜的視角下也 發生光線散失的問題。 曰 例子6 與第1圖所示習知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類似, 例子6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對極化層;一 對玻璃基板11和丨2 ; —包夾於玻璃基板丨丨和丨2之間的液曰 層20 ;和一形成於玻璃基底丨丨上的梳形電極7〇。該梳== 極70具有複數互相嚅合的凹陷梳狀物。 L y “ 液晶層20中的液晶分子21具有75度的起始方位角必
550419
__案號87117695__年 月 日 H 五、發明說明(27) LC0,位於玻璃基板1 1和1 2外側的極化板分別具有方位角 0 P為7 5度和0 A為- 1 5度的透光軸。液晶層2 〇的非等向性 折射率Δη等於0· 06 7,而非等向性折射率Λη與液晶層2〇 尽度d的乘積△ n F係等於3 0 2 n m。梳形電極7 〇之凹陷梳狀物 的厚度為3 // m,且彼此以1 0 // m的距離分開。 例子6的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單層補償 層。此一單層補償層具有與例子5中所使用補償層相同的 特性。詳言之,該單層補償層由雙軸性雙折射介質所構 成丄具有由 nzF = 1.5 1 207、nsF=1.51140、和 nfF = 1:51〇73 :定義之主折射率’並且具有厚度為100/zm。該補償層係 二=^基板1 2與上基板1 2外側的極化層中間,藉此使相關 於主折射率之光軸ns有-15度的起始方位角。 愛”艮广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即使在顯示 Π的視角觀察也不會發生光線散失,並且 在顯不白色影像時避免所顯示的影像 例子7 丁工巴杉。 在例子7中 土助矩陣式液晶顯示 尸吓顯不的 極化層15和16 ;第一和第二基板 ,均 和第二基板i2之間。 包失於第二極化板1
550419
^第一基板11係一主動距陣式基板,其上表面形成有一 薄膜電晶體54、一閘極匯流排線55、一汲極匯流排線56、 及一共用匯流排線75。連接至薄膜電晶體54 一汲極的像素 電極與連接至共用匯流排線75的共用電極互相結合,藉此 形成一具有互相嚅合之凹陷梳狀物的電極對,以對應於 一像素。 〜 第一基板1 2係一濾色基板,在其下表面形成紅(R)、 綠(G\、和藍(B)層,以及黑色陣列防止光線通過。 第和第一極化板1 5和1 6、液晶層2 〇、及第一補償芦 25具有與例子6者相同的條件。 曰 、根據例子7的液晶顯示裝置,可在寬廣的視角範圍内 避免發生漸層反轉,並避免所顯示的影像暈染上色彩。 雖然本發明已以若干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本發明所 提:的優點在⑨,以補償層的雙折射率變化量消除液晶層 的雙折射率變化量,藉此使顯示的影像較少泛彩(less tinged Wlth c〇i〇rs),即便是在視角變換時。
第32頁
Claims (1)
- 550419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I 修正 I 30 i· 一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秦龙I為補充 (a )相對且互相分離之第一和第二極化板; .(b )—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之間的液晶層,其藉一 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改變該液晶層的方位角(〇 r i e n t a t i ο η azimuth); (c) 一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之間的第一補償層,其 具有正的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且具有一延伸垂直於該基 板的光軸(〇P t i ca 1 ax i s ),該第一補償層變化自身的雙折 射罝(birefringence),藉此補償因變化視角而造成該液 日日層之雙折射量的變動(fluctuati〇n); 其中該第一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1 ( △ ;F^ZFi^'; nyF1)^^#^Fl^^^AnFlxdFl, 乘積^xd的-ί 非寺向性折射率~與其厚度d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裝置,其中該第一補償層係包括八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液晶層的兩側。 匕分開的兩層,分別位於該 3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丨項 裝置’其中該第一補償層係由1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 蜀—層所構成。 裝置,#中該帛—補償層係由述之+面切換式》夜晶顯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旻數疊層所構成。 裝置’其中該第—補償層係蛊迷*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合形成。 ^^ ~和第二極化層之一整 2134-2218-PF2.ptc 第33頁2003. 04. 30. 034 550419、申請專利範圍 6. 一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 (a) 相對且互相分離之第一和^罝,包括: 其藉 (b) —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第二極化板; 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改變今 s 間的液晶層 (C) -位於第-和第二 具有正的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 3的第一補償層,其 板的光軸,該第一補償層變化自^具有一延伸垂直於該基 因變化視角而造成該液晶層之雔的雙折射量,藉此補償 (d) —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斤射量的變動;以及 具有正的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之間的第二補償層,其 板而垂直於該液晶層起始方向的U有-延伸平行於該基 其中纟亥弟一補償層之非蓉6 ^ nFl=nZFl-nXFl,nyFl)與其厚二斤射率 Δηη (△ 係實質上等於該液晶層之非#二 之乘積AnF 1 x dF 1, 乘積^xd的一半;非寺向性折射率&與其厚度d之 其中該第二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 nF2 = nzF2-nxF2, nyF2)^j: m ^ avo ^ ^ 、 ”再;度#2之乘積AnF2 x dF2, 係約等於該液晶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與其厚度4之乘積 △ nxd的四分之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補償層係彼此相鄰設置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該第二補償層係由位於該第一和第二極化層之 間的複數分離層所構成。2134-2218-PF2.ptc2003. 04. 30. 035 第34頁 550419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条 4置,其中該第一補償層係由分別位於该液晶層兩側的、 個分離層所構成。 兩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_广 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補償層奚少有一個係由單獨〜= 所構成。 層 士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戶斤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斤 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補償層I少有一個係由複數疊' 所構成。 ^ ^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補償層i少有一個係與該第一和 第二極化層之一整合形成。 狀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係限定該液晶層之养等向性折射率Δη與其厚 度4之乘積Δη X d、該第一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AnFl 與其厚度dFl之乘積Αηρι x dF1、以及該第二補償層之非 專向性折射率△nFZ與其厚度(JF2之乘積,以符 合下列方程式(A)。Anxd : AnFlxdFl : AnF2xdF2 ^ 1 :0·5 1 0 · 2 5 (A)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3項所述之平面切換式液晶顯 示裝置,包括該乘積x dF2係設成小於符合該方程式 (A)之乘積者。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3項所述之肀面切換式液晶顯2134-2218-PF2.ptc 第35頁 2003. 04. 30. 036 550419 __案號 87117695 __ 年 月曰一-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示裝置,包括該乘積ΑηΡΖχίΙΡ〗係設成大於符合該方程式 (Α)之乘積者。 1 6 · —種平面切換式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a) 相對且互相分離之第一和第二極化板; (b) —位於第一和第二極化板之間的液晶層,其藉一 平行於基板之電場而改變該液晶層的方位角;以及 (c) 一包含雙軸性雙折射介質(biaxial birefringence medium)的補償層,其垂直於基板的主折 射率(principal indices of regracti〇n)大於平行於該 基板的主折射率; 其中,垂直基板之該補償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i (AnF 卜 nzFl-nxF1,nyFl )與其厚度dn 之乘積 AnFi X dFl,係實質上等於該液晶層之非等向性折射率心與 度d之乘積Ληχι!的一半。 ’…、2134-2218.PF2.ptc 第36頁 2003. 04. 30. 03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285697A JP3204182B2 (ja) | 1997-10-24 | 1997-10-24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50419B true TW550419B (en) | 2003-09-01 |
Family
ID=1778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7117695A TW550419B (en) | 1997-10-24 | 1998-10-26 | In-plane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15095A (zh) |
JP (1) | JP3204182B2 (zh) |
KR (1) | KR100307988B1 (zh) |
TW (1) | TW5504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68706A (ja) * | 1995-09-01 | 1997-03-11 | Ricoh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 |
JP3339334B2 (ja) | 1996-12-05 | 2002-10-2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 |
JP3210274B2 (ja) * | 1997-08-25 | 2001-09-1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 |
JP3022463B2 (ja) * | 1998-01-19 | 2000-03-2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982869B2 (ja) * | 1998-04-16 | 1999-11-29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0098385A (ja) * | 1998-09-25 | 2000-04-0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TW522260B (en) * | 2000-04-03 | 2003-03-01 | Konishiroku Photo Ind |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03107438A (ja) | 2000-09-12 | 2003-04-09 | Canon Inc | 液晶素子 |
KR100448046B1 (ko) * | 2000-12-05 | 2004-09-10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반사형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
EP1757961A3 (en) | 2000-12-18 | 2007-03-07 |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film and polyrizing film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ew angle of the polarizing film |
KR100773875B1 (ko) * | 2001-02-14 | 2007-11-0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횡전계모드 액정 표시장치 |
US20030103182A1 (en) * | 2001-11-30 | 2003-06-0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Vertically aligned liquid crystal imaging component with compensation layer |
KR100846628B1 (ko) * | 2001-12-18 | 2008-07-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
JP4002433B2 (ja) | 2001-12-27 | 2007-10-31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US6937308B2 (en) * | 2002-07-26 | 2005-08-3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compensation film |
US7610050B2 (en) * | 2002-08-14 | 2009-10-27 | Tadaaki Chigusa | System for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ing using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
US7289179B2 (en) * | 2002-11-08 | 2007-10-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7132065B2 (en) * | 2003-02-12 | 2006-11-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ic optical film |
US6965474B2 (en) * | 2003-02-12 | 2005-11-1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Polymeric optical film |
US7405784B2 (en) * | 2003-02-12 | 2008-07-2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mpensator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biaxially stretched single film with crystallization modifier |
US20060203158A1 (en) * | 2003-04-08 | 2006-09-14 | Parri Owain L | Compensated lcd of the ips mode |
JP4253259B2 (ja) * | 2003-08-15 | 2009-04-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564795B2 (ja) | 2003-09-30 | 2010-10-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677050B1 (ko) * | 2003-10-22 | 2007-01-3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a-플레이트와 +c-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야각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액정 표시장치 |
TW200528859A (en) | 2003-11-21 | 2005-09-01 | Zeon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Ⅲ) |
JP4882375B2 (ja) | 2003-11-21 | 2012-02-22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5173585A (ja) * | 2003-11-21 | 2005-06-30 | Nippon Zeon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601916B1 (ko) | 2003-11-21 | 2006-07-1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양의 이축성 위상차 필름을 이용한 시야각 보상필름을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액정 표시장치 |
KR100601920B1 (ko) * | 2004-01-09 | 2006-07-1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음의 이축성 위상차 필름과 +c-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야각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액정 표시장치 |
JP4383903B2 (ja) | 2004-01-23 | 2009-12-16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US7400371B2 (en) | 2004-02-03 | 2008-07-15 |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retardation plate |
KR100642949B1 (ko) | 2004-03-29 | 2006-11-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A-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야각 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면상스위칭 액정 표시장치 |
JP4624129B2 (ja) * | 2004-04-27 | 2011-02-0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383191B (zh) * | 2004-05-07 | 2013-01-21 | Fujifilm Corp | 液晶顯示裝置 |
WO2005116700A1 (ja) | 2004-05-26 | 2005-12-08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0392500C (zh) * | 2004-05-26 | 2008-06-04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TWI380060B (en) | 2004-06-16 | 2012-12-2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hase retard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JP4797468B2 (ja) | 2004-07-07 | 2011-10-1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位相差制御部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4736377B2 (ja) * | 2004-08-25 | 2011-07-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位相差制御層を有する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429122B2 (ja) * | 2004-09-09 | 2010-03-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異方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907881B2 (ja) | 2004-09-09 | 2012-04-0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晶組成物、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WO2006035635A1 (ja) * | 2004-09-27 | 2008-05-15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926824B2 (ja) | 2004-11-29 | 2007-06-0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6189781A (ja) | 2004-12-08 | 2006-07-20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00432785C (zh) * | 2004-12-08 | 2008-11-1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TW200630716A (en) | 2004-12-24 | 2006-09-01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JP4536543B2 (ja) | 2005-02-08 | 2010-09-01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732325B1 (ko) | 2005-02-16 | 2007-06-2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수직 배향 액정 필름을 포함하는 위상차 필름 및 그제조방법 |
JP2006268018A (ja) * | 2005-02-25 | 2006-10-05 | Nitto Denko Corp | 偏光素子、液晶パネル、液晶テレ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954244B (zh) | 2005-02-25 | 2010-07-2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光元件、液晶面板、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装置 |
JP4723590B2 (ja) * | 2005-03-10 | 2011-07-13 |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 +a‐フィルムと+c‐フィルムとを用いた広視野角補償フィルムを有する垂直配向の液晶表示装置 |
TW200700471A (en) * | 2005-03-22 | 2007-01-0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4440817B2 (ja) | 2005-03-31 | 2010-03-2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異方性膜、輝度向上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EP1872160A4 (en) | 2005-04-22 | 2010-11-24 | Fujifilm Corp | OPTICAL FILM, POLARIZATION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EP1715375A1 (en) * | 2005-04-22 | 2006-10-25 | Nemoptic | Bistable twisted nematic (BT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7961275B2 (en) | 2005-06-30 | 2011-06-14 | Lg Display Co., Ltd. |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EP1907825A2 (en) * | 2005-07-25 | 2008-04-09 | Duke University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ptimization of probes for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 in turbid media |
JP4806992B2 (ja) * | 2005-07-29 | 2011-11-02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767210B1 (ko) | 2005-07-29 | 2007-10-1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단순화된 구조를 갖는 면상 스위칭 액정표시장치 |
TWI421597B (zh) | 2005-08-22 | 2014-01-01 | Fujifilm Corp | 光學膜、光學補償膜、與使用它之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
US20070076155A1 (en) | 2005-09-09 | 2007-04-0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Optical film,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07079115A (ja) * | 2005-09-14 | 2007-03-29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偏光板対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321811B (zh) | 2005-11-25 | 2011-12-2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纤维素衍生物薄膜及使用其的光学补偿薄膜、加有光学补偿薄膜的偏振片、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207573B (zh) | 2005-12-02 | 2013-09-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光学补偿薄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7163894A (ja) | 2005-12-14 | 2007-06-28 | Fujifilm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972926B2 (ja) * | 2005-12-20 | 2012-07-11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206112A (ja) * | 2006-01-31 | 2007-08-16 | Nippon Zeon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206605A (ja) | 2006-02-06 | 2007-08-16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225648A (ja) * | 2006-02-21 | 2007-09-06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広視野角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8081655A (ja) | 2006-09-28 | 2008-04-10 | Fujifilm Corp | ノルボルネン系重合体、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249491B1 (ko) * | 2006-12-29 | 2013-04-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광학 보상 필름을 포함하는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
US8226860B2 (en) * | 2007-03-29 | 2012-07-24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having positive birefringen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8821994B2 (en) | 2007-03-29 | 2014-09-02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wavelength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
US8435636B2 (en) * | 2007-03-29 | 2013-05-07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of brominated styrenic polymers and related methods |
US8889043B2 (en) | 2007-03-29 | 2014-11-18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Optical films cast from styrenic fluoropolymer solutions |
US9096719B2 (en) * | 2007-03-29 | 2015-08-04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with mesogen group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9011992B2 (en) | 2007-03-29 | 2015-04-21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based on stretched polymer films |
US8802238B2 (en) * | 2007-03-29 | 2014-08-12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based on fluoropolymers |
US7989036B2 (en) | 2007-03-29 | 2011-08-02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with disk group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8304079B2 (en) * | 2007-03-29 | 2012-11-06 | Akron Polymer Systems |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s with birefringence enhancing substituent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1065916B1 (ko) * | 2007-05-22 | 2011-09-1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중합성 액정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광학 필름 및 장치 |
JP4479928B2 (ja) | 2007-06-15 | 2010-06-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436170B1 (ko) | 2007-06-26 | 2014-09-01 |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셀룰로오스아실레이트 조성물, 셀룰로오스아실레이트 필름,및 그 용도 |
JP2009098605A (ja) | 2007-09-27 | 2009-05-07 | Fujifilm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9092847A (ja) * | 2007-10-05 | 2009-04-30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938632B2 (ja) | 2007-12-07 | 2012-05-2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5378054B2 (ja) | 2009-04-28 | 2013-12-2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US9457496B2 (en) | 2011-03-23 | 2016-10-04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Aromatic polyamide films for transparent flexible substrates |
TWI546597B (zh) | 2011-06-09 | 2016-08-21 | 林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膜疊層體及其製造方法與使用此光學膜疊層體之液晶顯示面板 |
US9856376B2 (en) | 2011-07-05 | 2018-01-02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Aromatic polyamide films for solvent resistant flexible substrates |
CN103987763B (zh) | 2011-08-19 | 2017-12-29 | 阿克伦聚合物体系有限公司 | 热稳定的低双折射共聚聚酰亚胺膜 |
US8780301B2 (en) | 2011-10-07 | 2014-07-15 | Japan Display West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8871882B2 (en) | 2012-02-14 | 2014-10-28 | Akron Polymer Systems, Inc. |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yrenic fluoropolymers |
JP5935394B2 (ja) | 2012-03-01 | 2016-06-15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
KR20130110915A (ko) * | 2012-03-30 | 2013-10-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3364993A (zh) * | 2013-03-22 | 2013-10-23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JPWO2015019962A1 (ja) | 2013-08-09 | 2017-03-02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
WO2015030004A1 (ja) | 2013-08-29 | 2015-03-05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
JP6159290B2 (ja) | 2013-10-31 | 2017-07-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及び該液晶パネルに用いられる偏光子積層体 |
CN111240102B (zh) | 2014-08-28 | 2022-11-15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及相位差材料 |
KR102406797B1 (ko) | 2014-09-08 | 2022-06-10 |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경화막 형성 조성물, 배향재 및 위상차재 |
KR102260874B1 (ko) * | 2014-11-13 | 2021-06-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EP3257872B1 (en) | 2015-02-10 | 2020-04-22 | 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 | Orientation material and retardation material |
WO2016167231A1 (ja) | 2015-04-17 | 2016-10-20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ホメオトロピック配向位相差フィルム |
CN107850808B (zh) | 2015-08-13 | 2021-05-14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7188160A1 (ja) | 2016-04-27 | 2017-11-02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センサ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WO2018101250A1 (ja) | 2016-11-30 | 2018-06-07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円偏光板、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10167980B (zh) | 2017-01-13 | 2022-09-20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及相位差材 |
EP3584630A4 (en) | 2017-02-17 | 2019-12-25 | FUJIFILM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7249271B2 (ja) | 2017-02-22 | 2023-03-30 |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 硬化膜形成組成物、配向材および位相差材 |
JPWO2019159931A1 (ja) * | 2018-02-15 | 2021-02-12 |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 複合位相差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ィルム、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7382801B2 (ja) * | 2019-11-12 | 2023-11-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WO2021131792A1 (ja) | 2019-12-26 | 2021-07-0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吸収異方性層、積層体、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
CN115298603B (zh) | 2021-01-29 | 2023-10-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53875A (en) * | 1984-11-02 | 1987-03-31 | Hines Stephen P | Infinity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cylindrical beam-splitters |
EP0425685B1 (en) * | 1989-03-28 | 1995-07-12 |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H0312768A (ja) * | 1989-06-09 | 1991-01-21 | Hitachi Micro Comput Eng Ltd | I/oコントローラ |
US5576867A (en) * | 1990-01-09 | 1996-11-19 |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 Liquid crystal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 parallel electric field and βo which is not 0° or 90° |
DE4042747B4 (de) * | 1990-01-09 | 2009-10-08 | Merck Patent Gmbh | Elektrooptisches Flüssigkristallschaltelement |
JPH04258923A (ja) * | 1991-02-13 | 1992-09-14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素子 |
JPH05257138A (ja) * | 1991-02-28 | 1993-10-08 | Jiesu:Kk | 2層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US5196953A (en) * | 1991-11-01 | 1993-03-23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Compensato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wo types of layers with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ices alternating |
JPH0611714A (ja) * | 1992-06-25 | 1994-01-21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素子 |
JPH06167706A (ja) * | 1992-09-30 | 1994-06-14 | Casio Comput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5585950A (en) * | 1993-04-12 | 1996-12-17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STN LCD device displaying multiple colors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voltages which includes a retardation plate |
JPH0713022A (ja) * | 1993-06-29 | 1995-01-1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光学補償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
KR100367869B1 (ko) * | 1993-09-20 | 2003-06-09 |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치 세이사꾸쇼 | 액정표시장치 |
US5657140A (en) * | 1993-12-15 | 1997-08-12 |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 Normally white twisted nematic LC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tarders |
US6292242B1 (en) * | 1993-12-15 | 2001-09-18 |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 Normally white twisted nematic LCD with positive uniaxial and negative biaxial retarders |
US5619352A (en) * | 1994-04-04 | 1997-04-08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LCD splay/twist compensator having varying tilt and /or azimuthal angles for improved gray scale performance |
US5854665A (en) * | 1994-07-06 | 1998-12-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optical member having a planar extension in parallel with the substrates and non-uniform optical anisotropy along the planar extension |
JPH0933906A (ja) * | 1995-07-14 | 1997-02-07 | Canon Inc | 液晶素子及び液晶装置 |
JP2728059B2 (ja) * | 1995-10-06 | 1998-03-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H09105941A (ja) * | 1995-10-13 | 1997-04-22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5892561A (en) * | 1995-10-18 | 1999-04-06 | Fujitsu Limited | LC panel with reduced defects having adhesive smoothing layer on an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s) |
-
1997
- 1997-10-24 JP JP29285697A patent/JP320418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
- 1998-10-23 KR KR1019980044539A patent/KR10030798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10-26 US US09/177,970 patent/US611509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0-26 TW TW087117695A patent/TW55041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307988B1 (ko) | 2002-07-18 |
KR19990037339A (ko) | 1999-05-25 |
JPH11133408A (ja) | 1999-05-21 |
JP3204182B2 (ja) | 2001-09-04 |
US6115095A (en) | 2000-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550419B (en) | In-plane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5068886B2 (ja)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6987551B2 (en) |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having tinting compensation | |
TW486590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2986756B2 (ja) | 電気光学的表示装置 | |
JP483658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0349412B2 (zh) | ||
JPH1055003A (ja) | ツイステッド液晶装置、アセンブリおよび液晶装置 | |
WO2006030512A1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JPS6353528B2 (zh) | ||
EP0816904B1 (en) | Liquid crystal devices | |
JP281478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04322223A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TWI279628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H0628192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240815B (en) | Scattering fringe field optical-compensated reflective an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3730320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JPS60162226A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JP392201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0219781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94671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9990052811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S6015928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127270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S60178426A (ja) | プラスチツク液晶表示素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K4A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