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5673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5673A CN1915673A CNA2006101100888A CN200610110088A CN1915673A CN 1915673 A CN1915673 A CN 1915673A CN A2006101100888 A CNA2006101100888 A CN A2006101100888A CN 200610110088 A CN200610110088 A CN 200610110088A CN 1915673 A CN1915673 A CN 19156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 cartridge
- ledge
- cartridge according
- wall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224 fore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1872 Body Remai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0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包括:墨水容器,其具有正面、背面、顶面和底部;形成在底部的供墨口,所述供墨口具有轴;设置在正面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突出的啮合部分;突出部分,其位于背面并靠近底部,并从正面向远处延伸,所述突出部分具有一个表面位于与所述轴大体平行的平面内;设置在墨盒上的存储器单元;多个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表面上并与所述存储器单元电连接;其中所述供墨口距离正面比距离背面近。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2003年8月29日、申请号为200410081924.5、发明名称为“墨盒和记录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所述墨盒用于供应墨水并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有记录头,所述记录头用于从喷嘴开口处喷射墨滴以打印诸如图像等数据。
背景技术
可拆卸地安装在与打印头液体相通的支架上的墨盒与流路形成元件(例如供墨针)之间必须具有安全的液密关系,所述流路形成元件本身与记录头相通。同时,要求墨盒容易安装和拆卸以进行替换。在墨盒携带有存储器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存储器单元里存储墨水信息,墨盒设有与记录装置接触的电极,并为了能够与记录装置的接触部件可靠接触,要求此墨盒安装在墨盒固定器中。
例如,如国际专利出版物No.01/54910所述,供墨口制在限定了墨水容器的壁表面。同时,存储器单元和电极群(多个电极)设在面对此壁表面的多个相对壁表面上,并且两个第一突出部分设在此电极群的对面。而且,在铰接打开方向上受偏压的杆设在另一个壁表面上。即,此文献涉及一种墨水容器,其在容器壁上具有电存储装置,所述电存储装置包含与容器中墨水有关的信息并且容器安装在接收站中。突出部分从具有电存储装置的容器壁向外延伸并且突出部分位于存储装置的侧面上。嵌入壁内的存储装置位于两个突出部分之间。容器的侧面上的突出部分向外延伸并超出墨水容器的宽度。
并且,用于与墨水容器配合的记录装置的墨水容器接收器设有两个第二突出部分和凹入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用于在上表面和其侧面部分与第一突出部分啮合,所述凹入部分用于与杆啮合。
通过使用这种结构,容器能够倾斜地装载在墨水容器接收器上,使第一突出部分首先与第二突出部分啮合,并且随后另一侧被推入。在这个过程中,供墨口与流路形成元件邻接以供应墨水。并且,所述杆与凹入部分啮合。因此,在能够供应墨水的状态下,墨水容器固定至墨水容器接收器上。
在墨盒已经被固定至墨水容器接收器的状态下,墨水容器总是通过设在墨水容器接收器上的弹簧向上挤压。因此,墨水容器的两个第一突出部分和墨水容器接收器的两个第二突出部分在两个上-下和左-右方向上彼此啮合。因此,墨水容器的上-下和左-右位置保持在预定的参考位置上,以至于墨水容器的电极群与墨水容器接收器的接触群可靠地接触。
然而,在墨水容器的电极组的两侧需要两个定位突出部分。对这些突出部分的需求所产生的问题在于,墨水容器和墨水容器接收器在结构上很复杂并且宽度上增加。
并且,因为杆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力弯曲成远离墨盒体,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能施加强大的弹性力,即,在杆朝向容器侧变形并紧密地安装在盒子等内部的情况下,杆向外的啮合力将被减小并且墨盒的固定将不会很可靠。
此外,由于当墨水容器连接至墨水容器接收器时墨水容器必须围绕某点枢轴转动,因此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当用于与供墨口啮合的流路形成元件在度很长,大的弯曲力施加于流路形成元件,这能够打碎或损坏流路形成元件并且损坏位于供墨口的包装。
美国专利申请出版物No.2002/0085075披露了一种具有平行六面体外形的墨水容器,其中电极群设置在侧表面上。所述墨水容器通过使用装载杆固定在支架的预定位置上。根据该出版物的披露,由于墨盒通过装载杆的挤压力被保持在支架的预定位置上,必须设计装载杆的结构,以建立电极群的可靠接触,从而导致结构复杂。
美国专利6276780披露了一种喷墨墨盒和支架,在墨盒安装过程中,在墨盒的后下角的突出部分容纳在支架上锁定杆下面的开口处。墨盒围绕突出部分枢轴转动,直到突出部分斜对面的墨盒的上角在锁定装置下面充分移动和滑动。墨盒没有以电子存储装置形式的任何智能。
美国专利6460984描述一种带有锁定臂的墨盒,所述锁定臂具有突出部分,此突出部分与在打印机支架上的结构相配合以紧固墨盒。此外,在安装过程中,墨盒上的突出部分被支架上的相应的孔容纳。而且,墨盒没有以电子存储装置形式的任何智能。
欧洲专利申请0822084说明了喷墨记录头的许多实施例,所有这些实施例都具有容纳墨水槽的固定元件和记录设备基片,所述基片本身包括通过电接触驱动的记录元件。墨水槽通过可移动的臂和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的组合而安装在固定元件上,所述可移动的臂与固定元件上的开口啮合,所述突出部分容纳于固定元件上相应的孔中。参考文献不能具体地解释装配好的喷墨记录头是怎样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的支架上的,也未提及存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它能够简化电极组的位置调节结构并减小尺寸。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它能够至少在安装时间内通过移动与流路形成元件平行的供墨口来安装所述墨盒。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适宜于容纳上述墨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一种墨盒,当使用时,其安装在具有挤压件和接收部分的打印装置上,所述墨盒具有:墨水容器,该墨水容器具有上壁、底壁、与底壁相交的第一侧壁和与底壁相交并与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供墨口,该供墨口设置在底壁上距离第一侧壁比距离第二侧壁更近的偏移位置处;第一突出部分,该第一突出部分设置在第二侧壁上并且位置距离底壁比距离上壁更近,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具有多个侧面部分,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所述多个侧面部分将被限制在位置上;受压部分,该受压部分设置在第二侧壁上,所述受压部分具有由记录装置的挤压件挤压的上表面;锁定件,当所述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所述锁定件可以与记录装置的接收部分啮合;和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分上,并电连接至设置在墨水容器上的存储器单元。
设置了电极的第二侧壁的位置由突出部分在横向上的侧面部分和受压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侧面部分限制,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因此,能够精确地把电极定位在预定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受压部分可以形成为所述突出部分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突出部分的上表面由形成在所述记录装置上的位置限制弹性片向底壁挤压。
根据本发明,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上的电极由位置限制弹性片通过受压部分朝底壁挤压。因此,电极在装载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被可靠并稳定地保持。
并且,所述受压部分可以通过记录装置的墨盒固定安装杆朝底壁挤压。
根据本发明,当墨盒正确对准时,墨盒固定安装杆朝所述底壁挤压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上的电极,从而在插入方向上可靠并稳定地保持电极位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受压部分可以形成为第二突出部分,其位于沿墨盒插入记录装置的插入方向的第一突出部分的后测。
根据本发明,安装杆的旋转运动能够尽可能地转换为直线运动,因此电极可以不承受旋转力而精确地定位在预定位置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导向突出部分,它在所述容器的装载方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杆的下面。
因此,当墨盒被装载时,供墨口侧能够可靠地导向流路形成元件。而且,当安装完成时,墨盒的前部和后部的横向位置能够保持在预定位置。
此外,在与制有突出部分的壁表面相邻的另一个壁表面中可以制成凹入部分。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旋转拆卸墨盒的情况下,墨盒拆卸时的旋转可以被引导至预定位置,并且施加在流路形成元件上并由横向偏移产生的外力可以尽可能地减至最小。
另外,在墨盒被直线地拆卸的情况下,即使发生旋转移动,可以防止所述墨盒受到墨盒支架肋的妨碍,所述支架肋用于在排列方向上限制墨盒的位置。
另外,阀体和弹性密封件容纳于供墨口中,所述阀体通过偏压元件通常保持在封闭阀的状态,所述弹性密封件邻接阀体并与记录装置中形成的墨水供应元件的外周弹性接触。
在记录装置上不需要偏压装置就能够防止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偏移,并且通过容纳于供墨口中的偏压元件,墨盒能够被弹性地固定。当墨盒未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阀体可以防止墨水泄漏,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密封件可以防止墨水泄漏。
另外,所述锁定件可以形成为具有啮合部分的杆,所述啮合部分可以与记录装置的一部分啮合。所述杆具有突出部分,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所述突出部分向外偏压所述杆的上部。优选地,多个突出部分分别形成在杆的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锁定件的弹性可以增加,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啮合。并且,在安装过程中,由此引起的“卡嗒”声可以制作得更易感知。另外,即使当锁定件变形,失去了预定结构,所述突出部分可以将锁定件返回至适当位置,可靠地使锁定件的啮合部分与记录装置的部分相啮合。
本发明还提出,突出部分的宽度比墨水容器更窄。
通过这种方式,墨盒能够与支架紧密接触,并且虽然支架制得很紧密,墨盒仍能够可靠地位于适当的位置。另外,相邻墨盒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至最小。
在本发明中,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用作受压部分上表面的区域形成为平表面。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受压部分与记录装置的挤压件的可靠接触,并且可以精确控制朝向底壁的挤压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排,并且所述排垂直于所述供墨口的轴。
根据本发明,由于所述电极在横向上设置在突出部分上,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位置受到限制,所述电极可以相对记录装置侧的触点可靠地定位。
此外,所述锁定件可以形成为具有啮合部分的杆,所述啮合部分可以与记录装置的部分啮合,并且所述杆能够设置成施加一个弹性力,以把墨水容器向突出部分侧推动。
因此,所述突出部分上的电极组能够朝着记录装置受推动,并可靠地与记录装置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弹性密封件容纳于供墨口中。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弹性密封元件与记录装置的墨水供应元件啮合。
因此,施加在墨盒上的力通过弹性密封件而释放,因此防止局部力施加在记录装置的墨水供应元件上,从而能够避免损坏墨水供应元件。
另外,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夹紧所述墨盒的凹进和突出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
根据本发明,即使每个都具有较窄宽度的多个墨盒设置得彼此靠近,利用锁定件和夹紧凹部或突出部分也可以将需要的墨盒移走。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所述第二侧壁沿墨盒插入方向伸长。
根据本发明,由于所述突出部分和受压部分可以设置在沿墨盒插入方向伸长的侧壁表面上,可以有效地利用侧壁表面。另外,设置了突出部分的表面垂直伸长,用于安装多个相互邻近墨盒的支架宽度(支架在支架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制造得很小。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所述电极和存储器单元设置在安装在所述突出部分表面上的电路板上。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平行于墨盒插入方向,并且电极形成在电路板暴露的表面侧。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可以没有倾斜地适当地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另外,所述电极可以通过电路印刷技术形成,同时有效利用电路板的平面。因此,可以增强接触可靠性。并且,在所述突出部分中可以形成凹进,用来容纳电路板后表面上的存储器单元。这个完全暴露的表面侧可以用作设置电极的区域。
优选地,每个电极具有垂直伸长的外形。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可以同心地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附近的区域,用于横向定位所述墨盒,并且具有很高定位精度,因此能够以高可靠性建立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电极和存储器单元形成在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电极设置在电路板上更靠近底部壁表面的偏移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可以放置在墨盒的一个区域中,其中通过供墨口与供墨针的啮合将偏移尽可能地减到最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二突出部分位于一个区域中,所述区域由沿垂直于墨盒插入方向的方向的最外端电极与沿平行于第二侧壁的方向的最外端电极限定在其间。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第二突出部分由记录装置的元件挤压时,所述电极不承受旋转力并且精确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二突出部分从第二侧壁开始的高度小于第一突出部分从第二侧壁开始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墨盒固定器将位于第二突出部分附近的部分可以设置得接近墨盒,从而防止墨盒固定器尺寸增大。另外,第二突出部分的硬度很容易增加到某种程度,使第二突出部分可以承受安装杆的挤压。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错误插入防止识别片,所述识别片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分与第二突出部分之间。
根据本发明,用于挤压第二突出部分的墨盒固定安装杆可以制造得结构简单,否则为了避开所述识别片安装杆的结构将变得复杂。另外,所述识别片可以用作引导,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识别片还有助于对形成在第一突出部分上的电极进行有效定位。
另外,所述识别片可以构造为块状物,所述块状物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墨水容器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可以形成在与墨水容器相比更小和更容易操作的块状物上。另外,由于所述容器能够不管容器中容纳的墨水种类而进行通用,与容器根据液体种类进行制备的情况相比,容器的产品波动可以减小。
并且,所述识别片和第一突出部分可以构造为整体的块状物,所述块状物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容器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识别片和突出部分可以通过单一装配操作同时固定在墨盒上。另外,可以进行制造,同时确保识别片与安装在突出部分的电路板上的存储器单元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放置在所述块状物的后表面和墨水容器的第二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自动装配装置,也能够将所述块状物以高精度装配在墨水容器中。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中,所述第二突出部分的受压部分具有垂直于形成有电极的表面延伸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可以平行于电极形成表面受压,电极可以精确地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侧表面平行于墨盒插入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突出部分的一个或两个侧面部分可以设置突出部分、脊和凹槽其中至少之一。所述突出部分、脊和凹槽能够与打印装置中的相应结构啮合以协助牢固地所述墨盒。
根据本发明,所述突出部分的位置能够得到可靠的限制,因此电极可以精确地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中,杆接收器部分与形成有电极的突出部分制成一体。
根据本发明,杆接收器部分和突出部分可以制成为整体元件,因而结构简单。另外,安装杆的旋转运动可以完全转换为直线运动,因此电极可以精确地定位在预定部分上,不承受旋转力。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中,所述识别片的远端向外延伸超出形成有电极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极形成表面可以得到识别片的防护。在电极形成在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电路板还包括半导体存储元件的情况下,这些元件也可以得到识别片的防护。
优选地,设置多个所述识别片。
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墨盒种类选择识别片的数量、位置等,利用有限空间就可以识别多种墨盒。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墨盒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供墨口,该供墨口在部分限定墨水容器的底壁偏向一侧的位置上制成;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在与底壁相邻的两个相对的壁的一个壁的下部制成,该突出部分具有上表面和侧面部分,当墨盒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所述侧面部分具有确定和预定位置,其中在两个壁中,一个壁距离供墨口比另一个壁远;可弹性变形的杆在另一个壁上制成,所述杆从另一个壁向上延伸以与另一个壁隔开,并在中间位置具有啮合部分,所述啮合部分与记录装置的相应部分啮合;和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在突出部分上制成并电连接至设在墨水容器上的存储器单元。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流路形成元件,在安装墨盒的状态下,该流路形成元件与记录头相通并且在与供墨口的相对位置上制成;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它与突出部分的侧面部分相邻接;和位置调节弹性片,该弹性片与突出部分的上表面相邻接。
突出部分的两个侧面都通过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而调节,并且突出部分的上表面通过弹性片而调节。因此,电极组的位置能够固定在预定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当墨盒被装载时,位置调节弹性片能够被墨盒的突出部分的下部挤压并弹性地变形,其后,当墨盒的安装完成时,弹性片回到初始位置并与突出部分的上表面相邻接。
墨盒也能够通过沿与记录装置的流路形成元件平行的方向向内推入墨盒而进行安装。因此,不理想的高水平的力将不施加于流路形成元件或供墨口。通过这种方式,弹性片与墨盒的移动相应地后退,不会阻碍墨盒的安装操作。而且,当安装完成时,墨盒固定在能够可靠地保持与电极组接触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突出部分在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上与墨盒上制成的旋转辅助凹入部分相应的位置上制成。
当墨盒被拆除时,旋转能够被突出部分引导至预定位置,并且施加于流路形成元件的外部力能够保持尽可能的低。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能够构造成满足下面的公式:L≥H/tanθ+ΔL,其中L是从突出部分的上表面至供墨口中心的距离,其中当墨盒从记录装置拆除时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作为旋转中心,θ是当墨盒从记录装置拆除时所需要的旋转角,H是流路形成元件的进入长度,并且ΔL是弹性密封件的位移允许范围。
根据本发明,通过旋转墨盒就可以拆除墨盒,不会对流路形成元件施加过大的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容纳墨盒,所述墨盒包括:墨水容器,其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壁表面,第二和第三壁表面与第一壁相邻并彼此相对;设置在第一壁上的供墨口;设置在第二侧壁上的锁定件,该锁定件具有啮合部分,所述啮合部分可与记录装置的一部分弹性地啮合;设置在第三壁表面上的压杆部分,该压杆部分适于被记录装置的墨盒固定安装杆所挤压;多个电极,所述电极设置得比所述压杆部分接近供墨口,并电连接至放置在墨水容器上的存储器单元。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流路形成元件,该流路形成元件与记录头相通并且在与墨盒的供墨口相对的位置上制成,所述墨盒容纳于记录装置中;安装杆,该安装杆在杆挤压部分的侧面上具有旋转支点,其中当锁定件的啮合部分正确地与记录装置的部分啮合时,安装杆围绕旋转支点旋转,并将杆挤压部分挤压至杆挤压部分的预定位置,而且保持在安装杆的预定位置内。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锁定件所固定的表面相对的表面能够被安装杆牢固地保持。此外,由于杆挤压部分被安装杆的旋转支点侧面挤压,因此当安装杆被保持时,杆挤压部分在安装方向上的位置能够用较小的力限制。
此外,当墨盒未正确地安装时,安装杆被禁止向安装杆预定位置移动。
按照这种方式,能够可靠地防止墨盒的安装中发生的错误。
本发明披露的内容涉及在日本专利申请号2002-341826(2003.11.20提出申请)、2003-76890(2003.2.20提出申请)、2003-76891(2003.2.20提出申请)、2003-128049(2003.5.6提出申请)和2003-204804(2003.7.31提出申请)的主题,在此一起并入作为参考。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透视图,每一个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部分;
图2是说明图1A和1B所示的墨盒的供墨口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3A和3B是分别说明电路板的前和后部的结构的透视图,所述电路板具有电极并能够安装在图1A和1B所示的墨盒的突出部分上,图3C是说明了将与电极接触的触点的轨迹示意性视图。
图4是说明适于容纳上图所示的墨盒的记录装置的支架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说明墨盒安装在支架上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A是说明图1A和1B所示的墨盒安装在支架上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B是放大视图,说明了限定电路板安装表面的突出部分的附近位置;
图7A是说明触点形成元件和弹性片部件的内置部分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B是说明图7A的凸缘的上末端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8A和8B是分别说明触点形成元件和弹性片部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说明墨盒与支架的预定位置校直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说明墨盒被其突出部分所推进至弹性片变形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说明拆除墨盒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12是说明在拆除墨盒过程中旋转支点的示意图;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盒的修改例的透视图;
图14A至14H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修改的透视图;
图15是说明记录装置的支架的实施例的外部的透视图,所述记录装置适合第二实施例的墨盒;
图16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用正被移去的安装杆安装在支架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说明安装在支架上并被安装杆固定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侧视图;
图18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放入支架并供墨口与供墨针相邻接的侧视图;
图19是侧视图,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被推入至墨盒由一个杆所保持的位置并且墨盒从安装杆中释放;
图20是侧视图,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与供墨针啮合但杆与支架脱离的状态;
图21A和21B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修改的透视图;
图22A和22B是分别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彩色墨盒的透视图;
图23A、23B和23C是第三实施例的彩色墨盒的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24A和24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黑色墨盒的透视图;
图25A、25B和25C是第三实施例的黑色墨盒的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26A、26B、26C和26D是说明将安装至图22和23所示的彩色墨盒的块状物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7A、27B、27C和27D是说明将安装至另一种彩色墨盒的块状物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8A、28B、28C和28D是说明将安装至第三实施例的黑色墨盒的块状物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9A和29B是说明在固定至块状物上的彩色墨水支架和黑色墨水支架上制成的固定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A和1B每一个都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墨盒1包括一个平容器,所述平容器包括容器体2a和盖体2b(所述盖体2b也指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和供墨口4,所述供墨口4设在容器体2a的壁表面(底壁)3上并于供墨针啮合,其是记录头的流路形成元件的一部分,以把墨水供应至记录头。此外,供墨口4在纵向上设置在与墨盒的中心面偏离向一侧的位置上,(例如,在制有作为锁定件的杆9的壁表面(侧壁)的侧面上)。墨盒1也具有一个顶表面(顶壁)。供墨口4构造为限定了通过底壁3的墨水流路并接合供墨针以通过供墨针与墨盒1的墨水室之间的墨水流路进行流体相通。在本实施例中,供墨口4的一部分从容器体2a的壁表面3向外突出,如图所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供墨口不局限于这种设计。
如图2所示,墨盒1包括阀体6,所述阀体6通常被弹簧5保持封闭,所述弹簧5向阀体施加一个偏置力。阀体6和弹簧5排列在供墨口4的前末侧。环形的弹性密封元件6a装载在阀体6的外侧,例如前末侧,用于密封地啮合流路形成元件(未示出)。
请再参照图1A和1B,作为可弹性变形锁定件的杆9在壁表面7上靠近两个相对壁表面7、8外的供墨口4的侧面上制成,所述两个相对壁表面7、8实质上与壁表面3正交,壁表面3具有供墨口4。壁表面7可以被认为是前壁,壁表面8可以被认为是后壁(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这个术语也能够颠倒)。杆9向上延伸以至于它的下末端位于壁表面7上,并且它的上部与壁表面7隔开。导向突出部分10在壁表面7的下部制成。
而且,突出部分12具有一个表面12a,例如平表面,所述表面能支撑记录装置的弹性片或挤压件(下面将详细讨论),所述突出部分12在另一个壁表面8的下末端部分上制成,使在宽度上表面墨水容器的宽度窄,所述墨水容器包括容器体2a和盖体2b。如图5所示,突出部分12的表面12a用作本实施例中受压部分的上表面,由记录装置的弹性片或挤压件40进行挤压。请再参照图1A和1B,凹入部分2c在壁表面8的上部分制成,具有适于容纳使用者拇指大小的平面的尺寸。多个电极14在与壁表面8平行的突出部分12的表面13上制成,所述电极14与记录装置(图5所示)的弹性触点41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4以两个交错排制成(在上排三个电极,下排四个电极),从而多个电极14在每个排内水平排列。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电极结构的使用。
设置在上排的中心的电极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平面与供墨口4的中心轴相交并垂直于制有电极14的表面上。其它电极相对这个中心放置的电极而排列。通过本实施例的电极的排列,即使当墨盒安装过程中,墨盒在供墨口周围发出震动,也能够减小电极的位置偏移。
如图3A所示,这些电极14在电路板15的前表面上制成,并且通过把电路板15固定至突出部分12的表面13上来设置。此外,如图3B所示,存储器单元18(例如可读写半导体存储元件,如EEPROM,)安装在电路板15的后表面上,并通过电连接至至少一些电极14上,所述存储器单元18存储与墨水容器内所包含的墨水相关的信息。
由于存储器单元18以这种方式安装在电路板15的后表面上,凹进部分13a(参看图1)通过利用突出部分12的厚度初步形成在突出部分12的表面13上,在其中容纳存储器单元18。这种设置还可以将电路板15的全部表面完全地用作放置电极14的区域。并且,电极14可以通过电路印刷技术制成,同时有效利用电路板15的平面,从而提供增强的接触可靠性。
现参照图1A,设有旋转辅助凹入部分17以帮助将墨盒从支架上拆除,这点下面讨论。凹入部分17与支架的定位元件相匹配,并在制有突出部分12的部分的侧面制成。旋转支撑凹入部分17具有倾斜的表面17a,所述表面17a的下部分定位在壁表面8侧,所述表面17a的上部分向内朝向墨盒1的面对的壁表面7侧成锥形。
杆9设在容器体2a的壁表面7上,从而把支点或枢轴点9a放在杆9的下部分并可弹性变形。爪部分或突出部分19作为啮合部分向外突出支点9a之上,所述啮合部分与支架的适宜形状啮合部分38相啮合或分离。另一个突出部分20在支点9a和爪部分19之间制成,从而从杆体侧向地突出出来,并且优选地一个这样的突出部分在杆体的每一侧制成。
图4和5说明了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架结构,所述记录装置适于容纳上述墨盒。支架30构造成一个墨盒固定器,并大体制成盒形,使多个墨盒能够从上面插入。在支架30的底部分附近的侧表面制有凹入部分31,所述凹入部分31与导向元件啮合并调节支架30的移动通道和导向表面32,所述导向元件通过电镀处理记录装置等的机框而制成,所述导向表面32在第二导向元件(未示出)的平表面上滑动。
如图6所示,支架30的墨盒存储部分通过凸缘33(参见图4)隔开,以把一个墨盒与另一个墨盒分离,凸缘34每一个既作为宽度方向调节元件又作为旋转辅助元件,从而存储多个墨盒。在此实施例中,支架容纳三种彩色墨盒,所述三个墨盒都制成相同的形状,并且黑色墨盒比其它墨盒宽,但是其他方面形状相同。具体地,当凸缘34的下部分是等宽时,每一个凸缘34的上部分的中心侧制成倾斜的表面部分34a,以与墨盒1的旋转辅助凹入部分17匹配(这也能够在图7B中见到)。由于凸缘34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凸缘34的下部的侧表面与墨盒的定位突出部分12的侧表面相邻接以调节墨盒的宽度。而且,当墨盒拆除时,墨盒围绕旋转的点能够被倾斜表面部分34a和旋转辅助凹入部分17的形状和位置所控制。
如图4所示,流路形成元件36(在此实施例中为具有圆锥的前末端部分和从该部分持续的圆柱部分的中空针)位于每一个墨盒存储区域,所述流路形成元件36用于把供应墨水的供墨口啮合至记录头35,所述记录头35设在支架的下表面上。多个细小通孔通过中空的针36的锥形部分的锥形表面而制成,每一个所述通孔能够维持新月形,因此墨水可以从这些通孔通过中空针的圆柱部分供应至记录头。
如图5所示,支架30具有与墨盒1的杆9相对的壁表面,制有凹槽37和啮合部分38,所述凹槽37与突出部分20啮合,并且所述啮合部分38(在此实施例中的凹入部分)用于与爪部分19啮合。可以被认为是锁定件的凹槽37制有倾斜表面37a,所述倾斜表面37a的上部分朝向墨盒侧变宽。在墨盒装载至支架30的过程中,倾斜表面37a与墨盒匹配。在装载墨盒的初始阶段,无论杆9开口多大,在每一侧的突出部分20通过倾斜表面的宽嘴可靠地与倾斜表面37a接触,而且,一旦墨盒被安装,倾斜表面37a把杆9推至枢轴使其朝向支架的壁表面侧开放,进而朝向外侧。特别当突出部分20在每一个侧面制成时,即使当杆被扭曲时,杆能够可靠地导向优选位置。
并且,第二凹槽39在凹槽37下面制成。这个可以被认为是锁定件的第二凹槽39恰恰在装载结束之前与墨盒的导向突出部分10啮合,并且防止安装结束时在宽度方向上墨盒发生偏移。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墨盒的容量,导向突出部分10和凹槽37都分别设在墨盒和墨盒存储部分上,尽管所述墨盒的存储容量可能会被减小。
如图5所示,在支架30的相对表面上的每一个墨盒储存区域都制有定位弹性片40,其也可以被认为是挤压件,所述弹性片的上末端40a作为旋转支点,所述弹性片的下末端40b与墨盒突出部分12的平表面12a相邻接。弹性触点41(其可以包括多个电接触)设置在弹性片40的下面,所述弹性触点41用于电接触电极14,所述电极14在突出部分12上制成。
应该理解,墨盒优选地通过小量的旋转而安装至支架30上,如图5、9和10所示,因为这将限制了施加于墨盒和记录装置的任何一部分的力。
图7A说明了支架30的区域的结构的实施例,所述墨盒30具有弹性片40和弹性触点41。如在图7B的放大视图所示,与墨盒1相对的区域制有一个顶部敞开的开口或切口34c,其限定在相邻凸缘34之间内部,并且每个凸缘34在每一侧面上具有凹槽34b。触点形成元件42在如图8A所示的每一个侧面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爪(突出部分)41a。触点形成元件42包括安装基片弹性触点41地41b,并且触点形成元件被插入每一个切口34c的下侧面,所述基片41b安装。如图8B所示,多个弹性片40分别安装在开口34c的上切口上。在此实施例中,制有四个弹性片40的弹性片部件50安装其上。在弹性片部件50中,用于与凹槽34b啮合的突出部分51在每一个弹性片40的每一个侧面制成,并且爪(突出部分)52限制弹性片40的垂直运动。由于弹性片40设置成分别覆盖触点形成元件42,所以,弹性片40也具有保护触点形成元件42的功能。此外,参考数字53说明导向突出部分。
在此实施例中,当墨盒1与支架30的预定位置校直时,如图9所示,突出部分12与弹性片40相邻。当墨盒1定向地被向下推入时,如图10所示,弹性片10被突出部分12而压缩,并在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变形。因此,墨盒1移动经过弹性片40并继续向下移动。
在此过程中,在墨盒1的杆9的每一个侧面上的突出部分20与形成加宽部分的倾斜表面37a接触。因此,导向突出部分10进入凹槽39。当墨盒1进一步推进时,定位突出部分12的两个侧面被凸缘34所导向,并且供墨针36进入供墨口4以逆着弹簧5的作用力向上推动阀体6。
优选地,突出部分20的宽度与杆9的宽度一起不大于在容器体2a和盖体2b直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用这种方式,由于这个定位结构本身不比墨盒宽,因此能够紧密地排列相邻墨盒,同时相邻墨盒的突出部分不将彼此干扰。
墨盒1因此被推入预定位置。然后,如图5所示,杆9围绕作为枢轴点的区域旋转,所述支点通过支架的倾斜表面37a的作用在预定的向外的位置固定,并且爪19在强施加的弹性力下靠着啮合部分38移动,进而产生一个可感知的喀哒声,所述喀哒声能够被听到和/或感觉到。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定墨盒已经可靠地安装在支架上。
如图1A和1B所示,杆9是通过“活铰链”连接至壁表面上的延长元件。本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通过实例所出示这种结构并不是仅限于此,其它的连接方式也能够不脱离本发明而使用。
而且,目前,弹性片40不再承受支撑力,所述支撑力由突出部分12所施加,并因此通过自身弹性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弹性片40的下末端40b于突出部分12的上部分上的平表面12a相邻接。在此时,墨盒1逆着弹性触点41被推动。因此,电极41能够通过弹性触点41没有在电极14和弹性触点41之间的实际的摩擦而进入电传导状态。这不仅消除电极和弹性触点12的用坏和损坏,而且消除在EEPROM(存储器单元件)内所存储的数据的损坏。
在这种状态下,在垂直方向上,墨盒的后侧面受到突出部分12和弹性片40的下末端的调节,并且墨盒1的后侧面被爪19和啮合部分38所调节。而且,在水平方向上(宽度方向),墨盒的后侧面的位置被突出部分12和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34的两个侧面调节,并且墨盒的后侧面的位置被导向凹槽39和导向突出部分10调节。因为墨盒的位置能够被精确地控制,因此正确地定位电极14以建立于弹性触点41的电接触。
通过这种排列,安装了的墨盒通过在左侧面上的下部和在后侧面上的上部对角地固定。因此,安装的墨盒能够在预定位置没有减小操作性地可靠地被固定。
而且,由于施加在杆9上的强弹性力推动墨盒朝向弹性触点41,因此电极14牢固地挤压弹性触点以保持它们之间的导电的关系。此外,由于供墨口4的弹性密封元件6a的开口直径小于供墨针36,并且由于其弹性,供墨口4的弹性密封元件6a是弹性变形至某种程度,同时保持与插入其中的供墨针36的密封关系,以至于减轻了与供墨针36的局部接触,进而防止由局部力作用在供墨针36上而引起的损坏。另外,优选使用具有这种自动对准能力的弹性密封元件6a,即弹性密封元件6a与供墨针36弹性接触的部分相对密封元件6a固定在墨盒上的部分可以移动。
而且,突出部分12制成具有不大于容器体2a的宽度。因此,即使当在排列方向上在相邻墨盒之间的每一个间隙尽可能地减小,即使当多个墨盒彼此充分地接触地排列情况下被储存,在排列方向上墨盒的位置能够精确地被调节。换言之,因为突出部分12比墨盒本身窄,因此相邻的墨盒能够紧密地排列,由于这些定位突出部分彼此不干扰。
附带提一下,名词“排列方向”指连续墨盒安装在支架上的放置线。如图6所示,所述线平行于支架在打印过程中往复运动的扫描方向。
另一方面,当墨盒1将从支架30拆除,墨盒1例如用杆9上的操纵手的食指和在夹紧凹入部分2c上的拇指固定,并且杆9被挤压并变形以至于向近侧(即容器主体侧)移动(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指)。当杆9弹性地变形时,爪19与啮合部分38脱离。墨盒轻微地向上移动以对由供墨口上的弹簧5所施加的偏置力做出反应,所述墨盒失去了由啮合部分38所提供的支撑,而且移动在杆9上的爪19至啮合部分38的区域外部位置。
供墨口4设置在偏向壁表面7的位置,杆9放置在壁表面7上。因此,在墨盒拆除过程中,用沿在如图12示意地所示的弹性片40的下末端的墨盒的相邻点F周围的箭头G方向沿大旋转半径L转动墨盒,供墨口4能够从流路形成元件(即供墨针36)脱离。这种排列能够减小施加至供墨针36上的任何弯曲力(转矩)的不利影响,所述供墨针36与弹性密封元件6a的缓冲作用配合,所述弹性密封元件6a弹性地与供墨针36的圆柱部分接触。
当在墨盒拆除过程中墨盒被转动时,肋34,尤其是倾斜表面部分34a,将妨碍墨盒的容器主体2a的侧表面,但是凹进部分17在此部分的存在可以防止肋34的干扰,从而能够容易并平滑地拆除墨盒。
在供墨针36和供墨口4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能够表达为:ΔL=L-(H/tanθ),其中L是在相邻点F和供墨口4的中心轴C的下末端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相邻接点F上,弹性片40接触以限制旋转中心,H是供墨针36的进入长度的最大值,θ是拆除过程中所需要的旋转角。
旋转角θ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下所需要的墨盒的旋转角即,从供墨针36与供墨口4啮合的状态至供墨针36的前末端的中心点位于供墨口4端面外部的状态。
H的最大值大致被定义为从供墨口4的下末端至交叉点E的长度,在所述交叉点E,供墨口4的中心轴C与从相邻点F延伸的线交叉(图12参考数字F所示)并且平行于墨盒的底表面(垂直于中心轴C)。
由于墨盒具有供墨针(36),其具有大约5mm的安装长度H,大约28.8mm的旋转半径L和大约10度的旋转角θ,在供墨针36和供墨口4的中心之间的偏移量ΔL计算为0.4mm.
换言之,变形量定义为ΔL,在所述变形量ΔL下,安装在供墨口4上的弹性密封元件6a能够施加供墨针36上并不损坏它的力所变形,旋转半径L能够被设为L≥H/tanθ+ΔL.
此外,由于旋转力被施加于杆9的末端,所述杆9对角地距离突出部分12最远,因此墨盒能够容易地拆除。
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旋转,电极41能够通过弹性触点41没有在电极14和弹性触点41之间的实际的摩擦而进入电传导状态。这不仅消除电极和弹性触点12的用坏和损坏,而且消除在EEPROM(存储器单元件)内所存储的数据的损坏,所述数据的损坏由于不适当的接触而产生。
此外,为了提供相同的效果,可以设置能够容易地与使用者的拇指匹配的突出部分,代替夹紧的凹入部分2c。
另一方面,墨盒11的相对侧面的构造使突出部分12被弹性片40的下末端40b限制移动。因此,当杆9侧面被抬起时,如图4所示,墨盒在突出部分12的上表面周围箭头C方向上旋转,如图11所示,突出部分12的上表面作为旋转支点,同时,被作为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的凸缘34所导向。在此时,分开墨盒储存区域的凸缘34进入在墨盒1的侧表面上形成的旋转辅助凹入部分17,使墨盒1旋转至预定角,即突出部分12的平表面12a于弹性片40的下末端40b脱离的位置。因此,在此阶段,墨盒1已经于支架30脱离并能够被倾斜地被台起以从支架30拆除。
图1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墨水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虽然墨盒1的容器体2a在深度D上进而在存储容量上与上述墨盒1的不同,但是墨盒1的其它结构(例如墨盒1的盖体2b)是与上述墨盒1的相应结构具有相同的构造。考虑在墨盒宽度上的差别,突出部分12在宽度方向上偏向容器体2a’的一侧的位置上制成。电极组14的横向中心象上述墨盒1适于设置成在于供墨口4’的中心轴C平行的线C’上定位(线C’对应于将中心轴C垂直地投射在形成电极14地表面上获得的线)。
另外,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操作是有效的,因为它是采用墨盒的线性运动。即使当突出部分12首先被定位,然后墨盒通过旋转带着作为支点的突出部分12的杆9而被安装,然而,弹性片40的下末端40b仍与突出部分12的平表面12a相邻接。然后,用作为旋转中心的相邻区域,在宽度方向上,左侧面被宽度方向调节突出部分34调节,并且后侧面的位置被导向凹槽39调节。通过墨盒位置的精确控制,没有实质的摩擦电极14建立了与弹性触点41的适当的导电关系。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是供墨口4位于杆9侧面并与突出部分12间隔的位置上,所述突出部分12作为旋转支点。由于这种排列,在墨盒安装和拆除过程中,供墨口4尽可能地与供墨针36平行地移动,因此防止不理想的力的产生,所述不理想的力倾向引起放在供墨口4上的弹性密封元件6a不适当的变形。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结构以及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盒的支架。
图14A和14B每一个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墨盒的第二实施例。墨盒101的构造方式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即,墨盒101包括一个平容器,所述平容器包括容器体102a和盖体102b(也可以指第一和第二侧),和供墨口104,所述供墨口104设在容器体102a的壁表面(底壁)103上并与供墨针啮合,配置记录头的流路形成元件以把墨水供应至记录头。此外,供墨口104设置在纵向上与墨盒的中心面偏离向一侧的位置上,(即在由作为锁定件的杆109制成的壁表面(侧壁)的侧面上)。墨盒1也具有一个顶表面。
更详细地,设定墨盒101的尺寸,在与排列了多个墨盒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W1最长,墨盒高度H1略短于宽度W1,并且在与墨盒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厚度(深度)D1设定为高度H1的大约1/5。当排列了多个墨盒时,提出墨盒101的这种尺寸,使排列方向上的全长尽可能地小。
另外,供墨口104设置在从墨盒中心面至一侧沿纵向偏移的位置上(即在制有用作锁定件的杆109的壁表面(侧壁)侧上)。墨盒1还具有顶表面(顶壁)。供墨口104构造为限定了通过底壁1033的墨水流路并接合供墨针以通过供墨针与墨盒101的墨水室之间的墨水流路进行流体相通。在本实施例中,供墨口104的一部分从容器体102的壁表面103向外突出,如图所示,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供墨口不局限于这种设计。
如第一实施例的图2所讨论的,墨盒101包括阀体6,所述阀体6通常被弹簧5维持封闭,所述弹簧5向阀体施加一个偏置力。阀体6和弹簧5排列在供墨口4的前末侧。阀体6的环形的弹性密封元件6a装载在阀体6的外侧,即前末侧,所述环形的弹性密封元件6a用于密封地与流路形成元件(未示出)啮合。
参照图14A和14B,作为可弹性变形锁定件的杆109在壁表面107上靠近两个相对壁表面107、108外的供墨口104的侧面上制成,所述两个相对壁表面107、108实质上与壁表面103正交,壁表面103具有供墨口104。杆109设在容器体2a的壁表面107上,从而使支点或枢轴点109a放在杆109的下部分并可弹性变形。爪部分或突出部分119作为啮合部分在支点109a的上面向外突出,所述啮合部分与支架的适宜形状啮合部分136相啮合或分离。突出部分120在支点109a和爪部分119之间制成,从而侧向地从杆体突出出来,并且优选地这样的突出部分在杆体的每一侧制成。具有导向功能并防止墨盒横向偏移的突出部分110在杆109下面的壁表面107的下部分制成。
杆接收器部分,在此实施例中为突出部分111,在另一个壁表面108的一个位置上制成,在所述位置上,支架的安装杆(下面详细讨论)能够挤压杆接收器部分。具有表面(例如平表面113和平侧表面112a和112b)的突出部分112在突出部分111的下面另一个壁表面108的下末端部分制成。突出部分112被排列成从墨盒的壁表面108处突出,以在安装在其上时通过记录装置来在它的两侧面限制它。突出部分112的表面113、112a和112b平行于墨盒插入记录装置的插入方向(供墨口的轴向)。多个电极114在突出部分112的表面113上制成,所述电极14通过电与记录装置的弹性触点140接触。在此实施例中,电极114以两个交错排制成,上排和下排,从而多个电极114在每个排内水平的排列。
可以对第一突出部分112的平侧表面112a、112b和所述打印装置的接收结构设定尺寸,使这些结构之间存在间隔,因为这会有助于更方便地将墨盒101安装在记录装置的支架上。所述价格可以制成任何适当的尺寸,只要其尺寸不过大,过大尺寸导致墨盒101能够在位置上移动至某种程度,使墨盒上的电极与打印装置上的触点之间的电接触丧失(即,过大尺寸将导致安装误差)。
可选择地,如图14C-D所示,第一突出部分112的平侧表面112a、112b可以设有按照某种方式成形的表面结构,所述方式使墨盒101的安装更精确和可靠。采用非限制性的实例,平侧表面112a、112b可以分别具有在其上制成的适当形状的突出部分112a’、112b’。如图14C-D所示,这些突出部分112a’、112b’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半球形。也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形状,例如椭圆形或矩形。采用另外的选择方式,平侧表面112a、112b可以具有沿其长度延伸的突出的肋或脊112a”、112b”,如图14E-F所示,这些肋或脊可以是三角形外形。也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半球面形、椭圆形或矩形。并且,如图14G-H所示,突出部分112可以制有形成在侧面112a、112b上的凹部或凹槽112a、112b。如上所述,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凹部形状,例如半球面形、椭圆形或矩形。
如上所述,所述打印装置的支架(未示出)可以构造成容纳墨盒101的突出部分112上制成的突出部分、脊或凹槽。例如,突出部分112a’、112b’和脊112a”、112b”可以被接收在适当尺寸的槽口(未示出)中,凹槽112a、112b可以与适当尺寸的突出部分或肋(未示出)啮合。作为选择,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面112a、112b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得小于D2,因而突出部分112a’、112b’(脊112a”、112b”)顶点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等于D2。图14D和14F说明了后一种情况,其中突出部分112a’、112b’(脊112a”、112b”)顶点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等于D2。
并且,可以理解,在打印装置结构与墨盒101的侧面112a、112b、突出部分112a’、112b’、脊112a”、112b”或凹槽112a、112b之间可以设置某个间隔空间,只要所述间隔能够使墨盒上的电极与打印装置上的触点之间能够进行适当的电接触(太大的间隔将导致安装误差)。
由于壁表面108在横向(厚度方向)上较窄,电极114(每个都具有垂直伸长的外形来保证所需区域)在多个行或列中垂直或水平设置,从而电极114可以同心地设置在一个区域中,所述区域位于作为墨盒101左右向定位部分的表面112a和112b附近并以高精度精确定位。这种设置增强了电极114与弹性触点140之间的可靠接触。
与参照图3A所讨论的在其上制成的电路板15和电极14相似,这些电极114在电路板115的前表面上制成,并且通过把电路板115固定至突出部分112的表面113上来设置。此外,如图3B所示,存储器单元18(例如可读写半导体存储元件,如EEPROM,)安装在电路板115的后表面上,并通过电连接至至少一些电极114上,所述存储器单元18存储有关墨水容器内所包含的墨水的信息。
突出部分111设置用来接收施加在墨盒101上的外加向下定位力,位置是从虚构表面未极大偏移(即大体位于其上)的地方,所述虚构表面从设置了多个电极114的电路板115向上延伸。这种设置消除了电极114的定位误差,在墨盒安装时墨盒的转矩可能导致定位误差,并且实现电极114与弹性触点140之间的精确接触。
图15至17说明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架结构,所述记录装置适于容纳上述墨盒。图15说明支架的外观。图16和17说明墨盒正确安装的状态。支架130被墨盒固定器主要部分131和安装杆132所构造。墨盒固定器主要部分131制成盒形,因此多个墨盒能够从上面插入。安装杆132充分制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在其上部分具有开口。安装杆132由在墨盒固定器主要部分131上的轴133(也可以使用单独铰链)所枢轴地支撑,从而墨盒固定器主要部分131的一个末端侧面,即与墨盒101的突出部分111相对的侧面,位于下部分。
墨盒固定器主要部分131被肋134所分离,从而能够容纳多个墨盒。与墨盒101的杆109相对的壁表面制成凹槽135和啮合部分136(在此实施例中是凹入部分),所述凹槽135用于接收位于杆109的两个侧面上的突出部分120并与之啮合,所述啮合部分136用于接收爪部分119与之啮合。
凹槽135制有倾斜表面135a,所述倾斜表面135a的上部分朝向墨盒侧变宽。在墨盒装载过程中,倾斜表面135a与下面的墨盒匹配。在装载墨盒的初始阶段,无论杆9开口多大,在每一侧的突出部分120通过倾斜表面的宽嘴可靠地与倾斜表面135a接触,而且,一旦墨盒被安装,倾斜表面135a推动杆109使其朝向支架的壁表面侧枢轴打开,即朝向墨盒101的外侧。特别当突出部分120在两个侧面制成时,即使当杆109扭曲时,杆109能够可靠地导向优选位置。
并且,第二凹槽137在凹槽135下面制成。凹槽137恰恰在装载结束之前接收墨盒的导向突出部分110并与之啮合,并且防止安装结束时在宽度方向上墨盒发出偏移。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墨盒地容量,导向突出部分110和凹槽137都分别设在墨盒和墨盒存储部分上。可理解到,如果凹槽137在墨盒内制成,突出部分110在墨盒储存部分上制成,则在导向墨盒时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墨盒固定器的另一个壁表面在每一个墨盒储存区域上制有弹性触点140,所述弹性触点140与在电路板115上制成的电极114电接触,当安装杆132接近预定位置时,所述电路板115固定至突出部分112上。
在此实施例中,当墨盒101与支架130的预定位置校直时,如图18所示,墨盒101在预定位置停止,在所述预定位置上,墨盒的供墨口104与支架130的供墨针138相邻接。当墨盒101沿着这个朝向进一步向下移动时,如图19所示,墨盒101的杆109的每一个侧面上的突出部分120与制成变宽部分的倾斜表面135a接触。而且,导向突出部分110进入凹槽137。并且,作为与记录头139相通的墨水供应元件的供墨针138进入供墨口104并逆着弹簧5的作用向上推阀体6。
当墨盒101如此推进入预定位置(图19),杆109在作为枢轴旋转点或支点的区域周围旋转,所述支点通过支架130的倾斜表面135a的作用在预定的向外的位置固定,并且爪119在强施加的弹性力下逆着啮合部分136移动。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墨盒101的另一个侧面,即壁108存在的侧面,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的,因此由弹簧5所挤压的墨盒101围绕支点即与啮合部分136啮合的爪119的触点轻微旋转Δθ。
在这种状态下,当安装杆132旋转并封闭时,如图20所示,安装杆132的可枢轴地支撑的侧面向下移动至预定位置,然后挤压突出部分111,使电极114和弹性触点140建立如图17所示的适当的导电关系。同时,在这样的条件下,下突出部分112的两侧面(都是侧表面)被设置在如图16所示的支架上的肋134所限制(如果所述侧表面具有突出部分、肋或凹槽,则通过记录装置的支架的相应结构),并且正交方向的移动,在此实施例中即为垂直方向,通过突出部分11被安装杆132限制。因此,在多个电极114和多个弹性触点140之间能够保持精确和可靠的接触。另外,在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表面具有突出部分的情况下,如果突出部分112a’、112b’顶点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等于D2(即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略小于D2),如图14D所示,图16所示肋134的平表面能够与突出部分112a’、112b’合作并对之进行限制。即,在本修改方式中,图16所示的不具有适当尺寸槽口的肋134的平表面可以用作记录装置的支架的相关结构。类似地,在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表面具有肋的情况下,如果肋112a”、112b”顶点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等于D2(即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略小于D2),如图14F所示,图16所示肋134的平表面能够与肋112a”、112b”合作并对之进行限制。即,在本修改方式中,图16所示的不具有适当尺寸槽口的肋134的平表面可以用作记录装置的支架的相关结构。在下部突出部分112的侧表面具有凹槽的情况下,图16所示肋134的平表面能够与侧表面112a和112b的部分112aa和112bb合作并对之进行限制,部分112aa和112bb邻近凹槽112a、112b并在其间具有距离D2,如图14H所示。即,在本修改方式中,图16所示的不具有适当尺寸突出部分或肋的肋134的平表面可以用作记录装置的支架的相关结构。
另一方面,当墨盒101将从支架130拆除时,安装杆132从如图19所示的主体部分131释放。由于在壁108上的突出部分111从安装杆132的挤压中释放,因此这个动作使墨盒101的另一侧,即存在壁108的侧面,在垂直方向上处于轻微的自由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墨盒101用例如杆109上的操作者的食指和在夹紧凹入部分102c上的拇指固定,并且杆109被挤压并变形以至于向墨盒侧移动(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指来抓住墨盒101)。当杆109弹性地变形时,爪119与固定器主体部分136脱离。墨盒轻微地向上移动距离ΔL以对由供墨口上的弹簧5(未示出)所施加的偏置力做出反应,所述墨盒失去了由啮合部分136所以前提供的支撑,而且移动在杆109上的爪119至啮合部分136的区域外部位置。在这个阶段,墨盒101能够被向上抬起并从支架130处拆除。
因此,在一个墨盒的替换过程中,其它的墨盒也从安装杆132的挤压中释放。即,墨盒的每一个通过在供墨口104的每一个上的弹簧5挤压而旋转轻微的角Δθ,并且当安装完成时,墨盒再次被挤压并再相反方向上移动。因此,多个电极114在各自的触点140上滑动以防止由于灰尘和铁锈引起的接触误差。
在墨盒未正确安装的情况下,即杆109的突出部分119与啮合部分136不啮合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者企图关闭安装杆132,安装杆132与墨盒101相撞,如图20所示,以至于安装杆132不能移至杆132所能保持的位置。即,在杆109的突出部分119与啮合部分136啮合的情况下,安装杆132能够通过轻微角θ的旋转而与支架产生啮合,但是在杆109脱离的情况下,墨盒抬起ΔL,因此企图旋转在此状态下的墨盒的安装杆132引起墨盒相对支架之间较大的偏移,从而导致墨盒壁表面107和108与支架的邻接。因为这个原因,安装杆132不能用普通挤压力来移动。因此,使用者能够注意到墨盒不能安装至正确的位置的事实,并且再次通过把它移动至听到或感觉到喀哒声的位置上来重新安装墨盒。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材料并减小重量,突出部分111,即将由安装杆132挤压以固定墨盒的杆接收器部分,构造成作为从突出部分112分离的元件,所述突出部分112作为电极形成部分。然而,如图21A所示,为了提供相同的效果,作为电极形成部分的突出部分112可以如此构造,使其上表面111’位于上表面111’接受安装杆132的压力的位置上。
根据本实施例,突出部分112能够延伸至上部分,如图21B所示,从而增加了表面113的尺寸,电极114等在所述表面113上制成,并用更大的空间安排电极114。这能够消除由于墨水存在而引起的短路,并提供于记录装置的弹性接触元件可靠的接触。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上述墨盒。
请继续参照图14A-B,墨盒1、101如此构建,使墨盒1、101安装在墨盒固定器上时将大体平行于排列方向的侧表面8、108沿墨盒安装方向垂直延伸。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每一个的彩色墨盒如此设置尺寸,使高度H1大约是墨盒宽度(厚度)D1的五倍。通过这种结构,用于安装多个墨盒的墨盒固定器在墨盒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制作得很小,如图6和16所示。另外,其他突出部分也得到了使用。
另外,电路板15、115设置在垂直延伸侧表面8、108上,位置尽可能接近底表面3、103,并且电路板15、115的电极14、114设置在电路板15、115的表面上,位置(下部侧面)以偏移方式接近底表面3、103。电极14、114进一步设置在此位置上以相互靠近。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复数电极14、114(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二电极14、114)同心并以交错方式设置,使底表面上电极14、114的下列的长度比电极14、114的上列长。由于复数电极14、114以交错方式设置,当记录装置的弹性触点41、140邻接电极14、114时,将与上侧电极142(上列的电极41、140被称作电极142)接触的弹性触点41、140通过下侧电极141(上列的电极41、140被称作电极141)之间的间隙,如图3C中的轨迹R所示。即,即使当记录装置的弹性触点41、140在接触电路板15、115的同时沿电路板15、115移动,直至建立适当的电连接,在弹性触点41、140移动过程中也能防止用于与电极142接触的弹性触点41、140与电极141接触。因此,可以消除对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8中的数据的损坏,否则的话这些数据将由于弹性触点41、140与电极41、140的接触而遭到破坏。另外,每个电极14、114设计得具有在墨盒插入方向上伸长的形状,以防止邻近的电极14、114之间发生短路,并建立稳定的电连接。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中,大量电极14、114有效设置,在具有狭窄墨盒宽度(厚度)D1的侧表面8、108上相互靠近,并且电路板15、115将位于墨盒固定器最深位置侧,在这里墨盒插入方向上的墨盒位移达到减小。因此,电极14、114能够得到精确定位。在这种设置中,由于墨盒的底表面位于最深位置侧并且供墨口4、104设置在底表面上,为了防止墨水从供墨口4,104粘附在其上,优选地将电极14、114设置在侧表面中的一个之上。更为优选地,考虑到消除墨水粘附问题,将电极14、114设置在侧表面8上,远离供墨口4、104,而不是设置在靠近远离供墨口4、104的侧表面7、107上。
突出部分12、112的侧壁12b、12c、112a和112b分别尽可能地位于靠近电路板15、115的墨盒横向的左端和右端,并且优选地靠近电极列的末端。通过这种设置,电极14、114可以精确地定位在墨盒固定器30、130的弹性触点41、140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作杆接收器部分的突出部分111设置在至少突出部分112之上(突出部分112在墨盒插入方向上的后侧),突出部分112上设置了电极114,以精确地定位电极114,不对电极114施加旋转力。突出部分111优选地位于电极列宽度之内,并更为优选地位于电极列中心并相对电极列中心对称。
确定用作杆接收器部分的突出部分111的尺寸,使突出部分从墨盒侧表面开始的高度h1小于突出部分112的突出高度h2,如图14B所示。这种设置可以使墨盒固定器在突出部分附近的部分更靠近墨盒,从而防止墨盒固定器尺寸增加。另外,可以增加突出部分111的硬度,以保证在通过墨盒固定器的杆定位墨盒时突出部分111不会不适当地变形。并且,突出部分111与盒主体形成一体,从而增加硬度并以很高的定位精度形成突出部分111。
将与所述杆接触的突出部分111的至少表面形成得沿与形成有电极114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采用这种设置,杆的墨盒挤压方向可以设置得平行于形成有电极114的表面,因此可以实现电极114与弹性触点140之间的可靠连接。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盒中,将与所述杆接触的突出部分111的表面设置得大体上与底表面平行,或者大体上与形成有突出部分111的表面垂直,并且形成有电极114的表面设定得大体上与底表面平行,或者大体上与形成有突出部分111的表面垂直。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中,突出部分12、112的宽度D2小于墨盒主体的宽度D1,并且突出部分12、112与墨盒侧表面之间的间距Δd1(参看图6B和图14B)用作插入形成在墨盒固定器30、130中肋34、134的区域,用于定位墨盒的电极14、114,如图6A和16所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元件,用于精确地将电极14、114定位在墨盒固定器30、130上,而不增加邻近墨盒之间的距离L,如图6B所示。
优选地,突出部分112沿墨盒1、101的横向偏移至一侧,这样可以将突出部分12、112的一侧表面12c、112b设定得大体与墨盒主体的侧壁平齐,因此朝向邻近墨盒的侧壁也能够用于定位墨盒。另外,通过这种设置,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墨盒由容器主体2a、102a和盖子2b、102b连接在一起而构成,在容器主体2a、102a上可以形成固定部分,用于固定突出部分12、112,因此突出部分12、112能够以高精度连接或固定在容器主体2a、102a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优选地,突出部分111的位置在墨盒插入方向上大体与杆109的爪部分119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杆109在与形成有突出部分111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形成。通过这种设置,墨盒在旋转方向等方向上不承受不需要的力,尤其是供墨口104,从而防止损坏墨盒固定器的供墨针。
图22A、22B、23A和23B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彩色墨盒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基本上采用与参照图14的第二实施例所讨论的墨盒相同的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特征是识别片60,其设置用于防止墨盒的错误安装。
防止错误安装识别片60防止与凹槽匹配的错误的插入,所述凹槽在支架的墨盒插入开口侧面制成。如果使用者试图安装错误的墨盒时,识别片60不能进入凹槽,因此防止墨盒的供墨口移动至供墨针的位置。因此,电极114不能建立与弹性接触元件140的接触。
这些识别片60优选伸出设置了电触点的表面113。这样,如果墨盒101靠着另一表面安装,识别片60可以防止其他表面与电触点发生碰撞,并且因此通过伸出电触点表面,识别片有助于防止物体撞击并损坏电触点。
具有一个或多个识别片60的其他优点是,它们可以设置得位于大体平行于墨盒101的突出部分112的侧面的平面内(平行于所述墨水容器的大侧面的侧面),从而它们有助于将墨盒101固定在理想位置上并防止其侧向偏移。当设置了多个识别片60时这种效果更显著。
图24A-B和25A-C说明本发明的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参照第一实施例讨论的黑色墨盒1’相似,黑色墨盒101’的容器体102a’在深度(厚度)d3上进而在容量上不同于上述墨盒101,当时其它结构(例如,墨盒101’的盖体102b)与上述墨盒101的构造相同。考虑墨盒在宽度上的不同,突出部分112在宽度方向上向容器体102a’一侧偏移Δd2的位置制成。电极组114的横向中心适宜地放置在与上述墨盒101的供墨口104’的中心轴C平行的线C’上的位置。
由于黑色墨盒101’中使用的容器体形状与彩色墨盒101的容器体形状不同,防止错误插入的识别片60对于黑色墨盒101’并不重要,因而该结构可以省略。然而,优选地把识别片60放置在黑色墨盒101’上,因为识别片用作以与突出部分110相似的方式运作的导向元件,因此不仅仅具有十倍功能。
而且,为了实现高质量打印,可以使用两种黑色墨水,黑色墨水和浅黑色墨水。在这种情况下,识别片60能够用做鉴定墨盒中的墨水是黑色还是浅色的元件。
在此实施例中,防止错误安装识别片60和突出部分112制成一个整体块状物61,所述突出部分112具有表面113,上述电路板115固定在所述表面113上。块状物61是一个分离元件,其与墨盒(101)零件即容器主体102a、盖元件103、供墨口104、杆109和突出部分111分离。块状物61安装至突出部分111下面的墨盒上,所述突出部分111被墨盒固定安装杆132挤压。
由于用于固定电路板115的突出部分112和识别片60制成为块状物61,所述块状物61是与在这种方式的墨盒分离的元件,因此,即使当墨水零件,例如容器主体102a、盖元件103、供墨口104、杆109和突出部分111,都通过用相同的模具注射成型而制成具有相同的形状,相应墨水颜色的墨盒能够通过简单的安装在容器主体102a上,而构造成合适的块状物61,所述块状物61从多个与不同墨水颜色相对照的预先制备出的现存不同块状物61中选择出。
突出部分在块状物61上制成,电路板115固定在所述突出部分上,块状物61是分离元件。因此,块状物61能够设在自动装配的设备上,所述块状物61与构造墨盒的容器主体比较是容器固定的,并且电路板115能够在自动方式下连接至块状物61上。
另外,可以校验将写入电路板的存储元件的墨水颜色信息等,同时确定错误插入防止识别片,从而消除识别片与存储元件的数据之间的不一致。
图26A-D说明上述彩色墨盒的块状物61一个实施例。块状物61的一个末端制有识别片60,识别片60在预定位置上,即相应于墨盒上制成凹槽的位置,以指明特定墨水颜色。块状物61的另一个末端制有突出部分62,所述突出部分62确定电路板15固定的表面。
块状物61的后表面63制有定位突出部分63a,所述定位突出部分63a将插入在容器主体102a上的预定位置上制成的相应定位凹槽中。凹入部分64在块状物61的前表面上制成,所述块状物61分别设有啮合孔64a,容器主体102a的突出部分102e(如图29A和29B所示)能够通过所述块状物61。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把定位突出部分63a插入在容器主体102a的定位凹槽102d(图29A和29B)和通过热填缝容器主体102的突出部分102e来固定块状物61,所述突出部分102e从通孔64a处突出。此外,即使块状物的连接通过使用黏合剂或通过突出和凹入部分的压配合,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为了指明墨盒中墨水的颜色,识别片60的数字可以随颜色变化而变化。可选择地,如图27所示,即使识别片60的数字是相同时,在识别片60之间的距离可以随颜色变化而变化,因此每种颜色的墨水具有识别片的特定排列。
如图28A-D所示,用于黑色墨盒的块状物61在其末端制成的识别片60的数字上是不同的,并且识别片60的宽度W大于图27A-D所示的识别片60的宽度。其它的结构构造与彩色墨盒相似,即制成表面113的突出部分62、在后表面63上制成的突出部分63a和通孔64a,电路板115固定制所述表面113上,容器主体102a的突出部分102e与通孔64a相配合。
能够鉴别的墨盒的数字能够通过改变识别片60本身的宽度、改变所放置的识别片的数字和改变相应于不同墨水的种类的彼此相邻的识别片60之间的距离而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中,制成了所述块状物,同时考虑其上的电路板的固定而。在不需要电路板的墨盒的情况下,能够构造块状物成仅具有识别片。明显地这种结构也提供相同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经详细地说明并进行了例证,应该清楚地理解到,实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
Claims (54)
1.一种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具有供墨针的记录装置上,包括:
墨水容器,其具有上壁、底壁、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壁;
供墨口,其用于接收记录装置的供墨针,设置在所述底壁上,距离第一壁比距离第二壁更近;
保持元件,其具有啮合部分,所述啮合部分与第一壁分开并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第一壁移动;
突出部分,其从第二壁突出,所述突出部分具有侧部和设置在所述侧部之间的表面;
设置在所述墨水容器上的存储器单元;
多个电极,其与存储器单元电气通信,所述电机设置在突出部分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能够在所述墨盒被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时防止墨盒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在所述侧部之间的方向上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具有电路板并且突出部分的表面是电路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壁上的挤压部,其中挤压部的上表面的位置在墨盒被安装在记录装置中时使记录装置的结构接触上表面并朝着底壁挤压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挤压部的上表面包括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挤压部是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第二壁突出并且位置距离顶壁比距离底壁更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挤压部被构造为与突出部分分离的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被设置以接收施加的向下定位力,所述向下定位力在大体位于从形成电极的表面向上延伸的虚拟表面上的位置施加在墨盒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尺寸使得距离墨盒的第二壁的突出高度小于突出部分的突出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于沿一个方向由最外部电极限定并位于其间的区域内,所述方向垂直于墨盒插入记录装置的插入方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突出部分距离第二壁的高度小于突出部分距离第二壁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导向突出部分,所述导向突出部分沿墨水容器的装载方向延伸并位于保持元件之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形成在邻近第二壁的另一壁的凹入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第二壁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通过偏压元件被通常保持在关闭阀状态;以及弹性密封元件,所述弹性密封元件邻接所述阀体并弹性地接触所述记录装置的供墨针的外周,所述阀体和所述弹性密封元件容纳在所述供墨口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保持元件包括杆,所述杆具有所述啮合部分,所述啮合部分可以与记录装置的一部分啮合,并且所述杆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时向外偏压所述杆的上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两个侧面突出部分,所述侧面突出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持元件的每个侧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墨水容器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墨盒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被用作在其中插入形成于记录装置的墨盒支架上的肋的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排,并且所述排垂直于所述供墨口的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保持元件包括杆,所述杆具有所述啮合部分,所述啮合部分可以与记录装置的一部分啮合,并且所述杆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沿着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第二壁突出的方向推动所述墨水容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弹性密封元件,所述弹性密封元件容纳在所述供墨口中并且在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记录装置上时与记录装置的供墨针啮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壁具有至少一个夹紧凹入部分和突出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第二壁沿着所述墨盒插入记录装置的插入方向伸长,从而第二壁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壁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长。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电极和存储器单元形成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突出部分上,并且突出部分的表面是电路板的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的每一个被设计为具有伸长的形状,所述伸长的形状在墨盒插入方向比在垂直于墨盒插入方向的方向上更长。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电极被设置在电路板上距离底壁比距离顶壁更近的偏移位置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识别片,所述识别片在所述顶壁与所述突出部分之间的位置上从所述第二壁向外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识别片向外延伸通过所述表面位于的电极设置的平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识别片的外形、宽度和/或长度至少之一与墨水容器中所携带的墨水特性相对应。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识别片形成为块状物。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之一上的突出部分、肋和凹槽至少之一。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形成在侧部中第一个上的突出部分、肋和凹槽中的第一个以及形成在侧部中第二个上的突出部分、肋和凹槽中的第二个。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侧部分别限定平行于所述墨盒插入所述记录装置的插入方向的侧表面。
3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与其上设置电极的突出部分成为一体。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保持元件从所述第一壁向所述上壁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平行于第二壁或者垂直于底壁。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平行于所述供墨口的轴。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垂直伸长的第二壁上接近所述底壁的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第二壁上最接近底壁的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将与所述记录装置的安装杆接触的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形成为至少部分地沿着垂直于其上设置电极的表面的方向延伸。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将与所述记录装置的安装杆接触的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被设置为大体平行于底壁或者大体垂直于其上设置突出部分的第二壁。
4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挤压部的位置在墨盒插入方向上与形成在第一壁上的保持元件的啮合部分的位置大体处于相同水平上。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所述电极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墨盒的插入方向并平行于第二壁的至少一排,并且所述突出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排的宽度内。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还包括突出部分,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于所述至少一排电极的中心并且相对于所述电极排的中心对称。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供墨口的一部分从所述墨水容器的底壁向外突出。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于在横向上向所述墨水容器一侧偏移的位置上。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设置在第一壁上。
48.一种墨盒,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具有供墨针的记录设备上,所述墨盒包括:
墨水容器,所述墨水容器具有上壁、底壁、与所述底壁相交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底壁相交并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
供墨口,所述供墨口设置在所述底壁的距离所述第一侧壁比距离所述第二侧壁更近的偏移位置处;
电路板布置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较低位置,所述电路板布置部分适于在其上设置具有存储器单元及多个电极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布置部分还包括相对两个侧部,用于调节所述墨盒相对于所述记录设备的水平位置;
具有配合部分的保持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较高位置,所述保持元件适于调节所述墨盒相对于所述记录设备的竖直位置;及
位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存储器单元电连接的所述多个电极,
通过上述设置,所述墨盒通过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较低位置处的所述电路板布置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较高位置处的保持元件被对角地保持,并由此可稳定地保持在所述记录设备上的预定位置。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墨盒,其中导引突起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较低位置,所述导引突起部适于调节所述墨盒相对于所述记录设备的水平位置。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墨盒,其中突起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较高位置,所述突起部适于调节所述墨盒相对于所述记录设备的竖直位置。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墨盒,其中通过所述电路板布置部分对所述墨盒的水平位置的调节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所述电路板布置部分的所述两个侧部在水平方向上被位于所述记录设备的一位置处的相应部分所限制,所述记录设备的所述位置相对于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较低位置。
5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墨盒,其中通过所述保持元件对所述墨盒的竖直位置的调节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所述配合部分在竖直方向被位于所述记录设备的一位置处的相应部分所限制,所述记录设备的所述位置相对于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较高位置。
53.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墨盒,其中通过所述导引突起部对所述墨盒的水平位置的调节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所述导引突起部在水平方向上被位于所述记录设备的一位置处的相应部分所限制,所述记录设备的所述位置相对于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较低位置。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墨盒,其中通过所述导引突起部对所述墨盒的竖直位置的调节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所述导引突起部在竖直方向上被位于所述记录设备的一位置处的相应部分所限制,所述记录设备的所述位置相对于所述墨盒的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较高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41826 | 2002-11-26 | ||
JP2002341826 | 2002-11-26 | ||
JP2003076891 | 2003-03-20 | ||
JP2003076890 | 2003-03-20 | ||
JP2003076891 | 2003-03-20 | ||
JP2003076890 | 2003-03-20 | ||
JP2003128049 | 2003-05-06 | ||
JP2003128049 | 2003-05-06 | ||
JP2003204804A JP3624950B2 (ja) | 2002-11-26 | 2003-07-31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3204804 | 2003-07-31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819245A Division CN132670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5673A true CN1915673A (zh) | 2007-02-21 |
CN100513184C CN100513184C (zh) | 2009-07-15 |
Family
ID=2879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100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18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B20041008192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70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2004100819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3791B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CN200610142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47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B031557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6651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U0320800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750924Y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CNB20041008192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976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20061014219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9613B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8192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70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2004100819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3791B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CN200610142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474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B031557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6651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U0320800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750924Y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CNB20041008192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976C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N20061014219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9613B (zh) | 2002-11-26 | 2003-08-29 | 墨盒 |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979079B2 (zh) |
EP (3) | EP2050573A3 (zh) |
JP (1) | JP3624950B2 (zh) |
KR (5) | KR100781426B1 (zh) |
CN (8) | CN100513184C (zh) |
AR (4) | AR041073A1 (zh) |
AT (2) | ATE428565T1 (zh) |
AU (1) | AU2003244220B2 (zh) |
BR (3) | BR0318764B1 (zh) |
CA (5) | CA2569066C (zh) |
DE (5) | DE60318334T3 (zh) |
DK (2) | DK1834789T3 (zh) |
ES (1) | ES2389284T3 (zh) |
FR (1) | FR2943945A1 (zh) |
GB (1) | GB0320296D0 (zh) |
HK (6) | HK1078537A1 (zh) |
MX (1) | MXPA03007822A (zh) |
NZ (3) | NZ527875A (zh) |
PT (5) | PT1834789E (zh) |
SG (3) | SG111998A1 (zh) |
SI (1) | SI1834789T1 (zh) |
TW (3) | TWI30074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1634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82592B2 (ja) * | 2001-04-03 | 2004-10-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A2379725C (en) * | 2001-04-03 | 2007-06-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US7448734B2 (en) * | 2004-01-21 | 2008-11-11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 with pagewidth printhead |
CN101065251B (zh) | 2004-11-30 | 2012-08-29 | 泛达公司 | 基于市场的标签制作系统和方法 |
DE202005020053U1 (de) * | 2005-07-04 | 2006-02-23 |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 Tintenpatrone |
JP2007044936A (ja) * | 2005-08-09 | 2007-02-22 | Oomu Denki:Kk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タンク用スタンド |
US7810916B2 (en) | 2005-09-29 | 2010-10-1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7775645B2 (en) | 2005-09-29 | 2010-08-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s of forming cartridges, such as ink cartridges |
US8025376B2 (en) | 2005-09-29 | 2011-09-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7828421B2 (en) | 2005-09-29 | 2010-11-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rrangements |
US7553007B2 (en) | 2005-09-29 | 2009-06-3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7837311B2 (en) | 2005-09-29 | 2010-11-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JP4539517B2 (ja) * | 2005-09-29 | 2010-09-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7682004B2 (en) | 2005-09-29 | 2010-03-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JP4277850B2 (ja) * | 2005-11-30 | 2009-06-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
US7284848B2 (en) * | 2005-11-28 | 2007-10-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DE202006020615U1 (de) * | 2005-11-28 | 2009-05-28 | BROTHER KOGYO K.K., Nagoya-shi | Tintenpatrone, Hauptkörper und Nachfülleinheit |
UA108344C2 (uk) * | 2005-12-26 | 2015-04-27 | Контейнер з матеріалом для друкування і плата, яка встановлюється на контейнері з матеріалом для друкування | |
JP4144637B2 (ja) | 2005-12-26 | 2008-09-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材収容体、基板、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収容体を準備する方法 |
US7954662B2 (en) * | 2005-12-28 | 2011-06-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
JP4363407B2 (ja) * | 2006-02-14 | 2009-11-1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の消耗品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97434B2 (ja) | 2006-02-22 | 2011-06-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
US7946694B2 (en) | 2006-08-17 | 2011-05-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US7690774B2 (en) * | 2006-12-21 | 2010-04-0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ing device fluid reservoir with gripping features |
CN201009523Y (zh) * | 2007-02-28 | 2008-01-23 | 孙荣华 | 墨盒杠杆式伸缩定位装置 |
US20080204528A1 (en) * | 2007-02-28 | 2008-08-28 | Kenneth Yuen | Ink cartridge |
US7735985B2 (en) * | 2007-09-27 | 2010-06-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artridge holder |
ES2423304T3 (es) * | 2008-05-12 | 2013-09-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cipiente de fluido |
DE102008030530B4 (de) * | 2008-06-27 | 2010-09-30 | Francotyp-Postalia Gmbh | Tintenkartuschenaufnahme |
US8590742B2 (en) * | 2008-07-26 | 2013-11-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supply contact |
US8770106B2 (en) * | 2010-02-25 | 2014-07-0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er component mounting and alignment system |
JP5585154B2 (ja) * | 2010-03-25 | 2014-09-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728959B2 (ja) * | 2010-03-25 | 2015-06-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US8317300B2 (en) * | 2010-03-31 | 2012-11-27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kjet printer |
US20110312674A1 (en) * | 2010-06-17 | 2011-12-22 | Geneasys Pty Ltd | Loc device with integral photosensor for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ased detection of targets |
TWI421170B (zh) * | 2010-06-24 | 2014-01-01 |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 噴印系統 |
JP5720148B2 (ja) | 2010-09-03 | 2015-05-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
JP5569475B2 (ja) * | 2010-09-03 | 2014-08-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5874160B2 (ja) | 2010-09-03 | 2016-03-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を着脱可能なホルダー |
US8556385B2 (en) | 2010-09-09 | 2013-10-15 | Statis Control Component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components having a single row of contact pads |
KR101870852B1 (ko) * | 2010-10-22 | 2018-06-27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유체 카트리지 |
US8651643B2 (en) | 2010-10-22 | 2014-0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artridge |
US8752941B2 (en) * | 2010-11-17 | 2014-06-17 | Funai Electric Company Ltd. | Fluid container having latching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 applications |
US8567932B2 (en) | 2010-11-17 | 2013-10-29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Fluid container having fluid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 applications |
CN102815093B (zh) * | 2010-10-29 | 2016-01-27 |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 一种耗材供应件 |
JP5762028B2 (ja) * | 2011-02-03 | 2015-08-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CN105128537B (zh) * | 2011-03-30 | 2017-10-2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墨盒和记录设备 |
US8857956B2 (en) | 2011-12-06 | 2014-10-1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es |
JP5929168B2 (ja) * | 2011-12-22 | 2016-06-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
JP5929167B2 (ja) * | 2011-12-22 | 2016-06-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
US8708469B2 (en) | 2012-01-12 | 2014-04-2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GB2499105B (en) | 2012-01-12 | 2014-09-17 | Seiko Epson Corp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CN103204006B (zh) | 2012-01-12 | 2017-04-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UA111500C2 (uk) * | 2012-01-12 | 2016-05-10 | Сейко Е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артридж і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і друкуваль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
CN103204005B (zh) | 2012-01-12 | 2016-12-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CN103640338B (zh) | 2012-01-12 | 2016-11-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
US8297739B1 (en) | 2012-03-02 | 2012-10-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
KR101551552B1 (ko) * | 2012-01-13 | 2015-09-08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카트리지,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인쇄 장치, 액체 수용 용기, 인쇄 시스템, 및 단자 접속 구조체 |
JP2013180522A (ja) * | 2012-03-02 | 2013-09-12 | Seiko Epson Corp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14014948A (ja) * | 2012-07-06 | 2014-01-30 | Seiko Epson Corp | カートリッジ |
US20160207322A1 (en) * | 2013-06-28 | 2016-07-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artridge |
WO2015005917A1 (en) * | 2013-07-10 | 2015-01-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ontainer parts including a latch handle and rib |
JP6264083B2 (ja) * | 2013-09-30 | 2018-01-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WO2017115583A1 (ja) * | 2015-12-28 | 2018-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CN107020826B (zh) * | 2016-01-29 | 2019-01-15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墨盒、该盒上的标签剥离方法以及墨盒的再生产方法 |
CN105564039B (zh) * | 2016-03-07 | 2017-11-03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墨盒芯片和墨盒 |
GB201608285D0 (en) | 2016-05-11 | 2016-06-22 |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 Printing |
EP3386724A1 (en) * | 2016-05-12 | 2018-10-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ata units for build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JP6838342B2 (ja) * | 2016-10-06 | 2021-03-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TWI615284B (zh) * | 2016-12-09 | 2018-02-21 |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調校列印頭角度之墨匣機構 |
WO2019074132A1 (en) | 2017-10-13 | 2019-04-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TEM COMPRISING PASTILLE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
US11305547B2 (en) * | 2018-08-30 | 2022-04-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lectrical contacts coupled to guide structures |
JP7111009B2 (ja) | 2019-01-31 | 2022-08-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Icチップホルダ |
JP7322465B2 (ja) * | 2019-03-29 | 2023-08-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2497612B1 (ko) * | 2020-07-23 | 2023-02-07 | 백영기 | 잉크공급장치 |
CN213383525U (zh) * | 2020-07-27 | 2021-06-08 |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 墨盒 |
WO2022196482A1 (ja) * | 2021-03-19 | 2022-09-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N114228345B (zh) * | 2021-10-26 | 2023-09-15 |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 墨盒 |
CN113954528B (zh) * | 2021-11-02 | 2023-04-11 | 极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墨盒安装结构 |
US12096880B2 (en) | 2022-05-13 | 2024-09-24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Flavorant for beverage carbonation system |
US11751585B1 (en) | 2022-05-13 | 2023-09-12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Flavored beverage carbonation system |
US12213617B2 (en) | 2022-05-13 | 2025-02-04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Flavored beverage carbonation process |
US11647860B1 (en) | 2022-05-13 | 2023-05-16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Flavored beverage carbonation system |
US11634314B1 (en) | 2022-11-17 | 2023-04-25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Dosing accuracy |
US11738988B1 (en) | 2022-11-17 | 2023-08-29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Ingredient container valve control |
US12103840B2 (en) | 2022-11-17 | 2024-10-01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Ingredient container with sealing valve |
US11745996B1 (en) | 2022-11-17 | 2023-09-05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Ingredient containers for use with beverage dispensers |
US12084334B2 (en) | 2022-11-17 | 2024-09-10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Ingredient container |
US12116257B1 (en) | 2023-03-22 | 2024-10-15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Adapter for beverage dispenser |
US11871867B1 (en) | 2023-03-22 | 2024-01-16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Additive container with bottom cover |
US11925287B1 (en) | 2023-03-22 | 2024-03-12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Additive container with inlet tube |
US12005408B1 (en) | 2023-04-14 | 2024-06-11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Mixing funn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62501A (en) | 1977-08-08 | 1979-07-24 | Silonics, Inc. | Ink supply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er |
US4306245A (en) | 1978-09-21 | 1981-12-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jet device with cleaning protective means |
DE3171562D1 (en) | 1980-06-06 | 1985-09-05 | Epson Corp | Ink supply system for a printer |
US4436439A (en) | 1980-08-27 | 1984-03-13 | Epson Corporation | Small printer |
JPS57201682A (en) | 1981-06-08 | 1982-12-10 | Canon Inc | Ink cassette |
DE3227589A1 (de) | 1982-07-23 | 1984-01-26 | Hartmann & Braun Ag, 6000 Frankfurt | Druckkopf fuer einen mehrfarben-punktdrucker |
EP0139508B1 (en) | 1983-10-13 | 1991-07-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Wire dot matrix printer head |
JPS60219060A (ja) | 1984-04-17 | 1985-11-01 | Canon Inc |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
US4771295B1 (en) | 1986-07-01 | 1995-08-01 | Hewlett Packard Co | Thermal ink jet pen body construction having improved ink storage and feed capability |
US4907018A (en) | 1988-11-21 | 1990-03-0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head-carriage alignment an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lock-in mechanism |
US5365312A (en) | 1988-07-25 | 1994-11-15 | Mannesmann Ag | Arrangement for printer equipment for monitoring reservoirs that contain printing medium |
JPH0547647Y2 (zh) | 1988-10-03 | 1993-12-15 | ||
JP2575205B2 (ja) | 1989-01-13 | 1997-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JP2622178B2 (ja) | 1989-01-17 | 1997-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5049898A (en) | 1989-03-20 | 1991-09-1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head having memory element |
US4961088A (en) | 1989-04-20 | 1990-10-02 | Xerox Corporation | Monitor/warranty system for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ing machines using replaceable cartridges |
DE9018060U1 (de) | 1989-08-05 | 1994-09-15 | Canon K.K., Tokio/Tokyo |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Tintenkassette für das Gerät |
EP0550429B1 (de) | 1989-10-03 | 1994-06-2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Druckmodul für eine tintendruckeinrichtung mit einem tintenvorratsbehälter mit integriertem tintendruckkopf |
US4990938A (en) * | 1989-12-04 | 1991-02-0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er nest for positioning ink jet print/cartridge |
JP3222454B2 (ja) | 1990-02-02 | 2001-10-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RE36279E (en) | 1990-02-02 | 1999-08-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apparatus and ink jet cartridge therefor |
JP2877578B2 (ja) * | 1990-09-22 | 1999-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該記録装置に装着可能な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DE9116990U1 (de) | 1990-09-22 | 1994-11-24 | Canon K.K., Tokio/Tokyo | Tintenpatrone und hiermit verwendbare Tintenstrahlvorrichtung |
CA2059198C (en) | 1991-01-11 | 1997-12-16 | Kazuyoshi Takahashi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SG47827A1 (en) | 1991-05-27 | 1998-04-17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US5280300A (en) | 1991-08-27 | 1994-01-1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lenishing an ink cartridge |
US5208610A (en) * | 1991-07-31 | 1993-05-0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en carriage for an ink-jet printer |
US5410641A (en) * | 1991-10-23 | 1995-04-2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cartridge for attachment to a printer to perform image processing tasks in a combinati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
CA2085550C (en) * | 1991-12-19 | 1999-07-06 | Kentaro Yano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ccording to recording head information,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 which the method is implemented |
JP3192456B2 (ja) | 1992-01-20 | 2001-07-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設定装置 |
US5467118A (en) | 1993-12-21 | 1995-11-1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artridge for a hard copy printing or plotting apparatus |
US5359357A (en) | 1992-03-19 | 1994-10-25 | Fuji Xerox Co., Ltd.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US5300959A (en) | 1992-04-02 | 1994-04-0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fficient conductor routing for inkjet printhead |
IT1256844B (it) | 1992-06-08 | 1995-12-21 | Olivetti & Co Spa |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il riconoscimento della fine-inchiostro in una testina di stampa a getto d'inchiostro. |
US5411343A (en) | 1992-07-31 | 1995-05-0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dundant make/break interconnect for a print head |
US5646665A (en) | 1993-04-30 | 1997-07-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ide biased datum scheme for inkje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
EP0622235B1 (en) * | 1993-04-30 | 1997-07-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liable contact pad arrangement on plastic print cartridge |
US5461482A (en) | 1993-04-30 | 1995-10-2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a printer |
US5408746A (en) | 1993-04-30 | 1995-04-2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Datum formation for improved alignment of multiple nozzle members in a printer |
US5519422A (en) | 1993-05-03 | 1996-05-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unintended use of print cartridges |
ES2145074T3 (es) | 1993-05-26 | 2000-07-01 | Canon Kk | Aparato para impresion por chorros de tinta. |
US5623293A (en) | 1993-05-28 | 1997-04-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ontact electrode connector |
JP3227271B2 (ja) | 1993-06-18 | 2001-11-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供給装置 |
JP3133906B2 (ja) | 1993-08-19 | 2001-0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5619239A (en) | 1993-11-29 | 1997-04-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placeable ink tank |
US5610635A (en) | 1994-08-09 | 1997-03-11 | Encad, Inc. | Printer ink cartridge with memory storage capacity |
US5646660A (en) | 1994-08-09 | 1997-07-08 | Encad, Inc. | Printer ink cartridge with drive logic integrated circuit |
EP1621351B1 (en) | 1994-08-24 | 2013-05-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
USD381039S (en) | 1994-10-24 | 1997-07-1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USD378760S (en) | 1994-10-24 | 1997-04-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US6273560B1 (en) | 1994-10-31 | 2001-08-1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 cartridge coupling and reservoir assembly for use in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an off-axis ink supply |
US5980032A (en) | 1994-10-31 | 1999-11-0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Compliant ink interconnect between prin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
US5659345A (en) | 1994-10-31 | 1997-08-19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jet pen with one-piece pen body |
EP0847866B1 (en) | 1994-11-02 | 2003-01-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supply tank for an ink jet type recording unit |
US5956057A (en) | 1996-08-30 | 1999-09-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features enabling plug compatibility between multiple supply sizes |
US5699091A (en) | 1994-12-22 | 1997-12-1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placeable part with integral memory for usage, calibration and other data |
US5812156A (en) | 1997-01-21 | 1998-09-2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pparatus controlled by data from consumable parts with incorporated memory devices |
JP3660382B2 (ja) | 1995-02-03 | 2005-06-15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部 |
EP0728587B1 (en) | 1995-02-21 | 2004-04-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exchangeable recording means, a recovery control method for said apparatus, and a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ain management function |
US6130695A (en) | 1995-04-27 | 2000-10-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US6183077B1 (en) | 1995-04-27 | 2001-02-0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ing ink supply containers |
US5710585A (en) | 1995-05-04 | 1998-01-20 | Calcomp Inc. | Ink source for an ink delivery system |
USD382296S (en) | 1995-05-10 | 1997-08-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JP3248831B2 (ja) | 1995-06-29 | 2002-01-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取付け構造 |
JPH0939265A (ja) | 1995-07-29 | 1997-02-10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ヂ並びにその識別装置 |
EP0812693B1 (en) | 1995-12-25 | 2006-03-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ink cartridge |
JP3288921B2 (ja) | 1996-03-11 | 2002-06-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D390598S (en) | 1996-03-26 | 1998-02-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JPH09314861A (ja) | 1996-06-04 | 1997-12-09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ユニット |
GB2326378B (en) | 1996-06-25 | 1999-06-09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ink cartridge mounting device and detection plates of ink end detector |
US6074042A (en) * | 1997-06-04 | 2000-06-1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a guide feature for insuring reliable fluid, ai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a printing system |
US6464338B1 (en) | 1996-07-31 | 2002-10-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head with separable tank holding member and recording unit |
JP3530684B2 (ja) * | 1996-07-31 | 2004-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 |
US6102508A (en) | 1996-09-27 | 2000-08-15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rinter consumables |
JP3617213B2 (ja) | 1996-10-01 | 2005-02-0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ユニ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5788388A (en) | 1997-01-21 | 1998-08-0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jet cartridge with ink level detection |
US6168262B1 (en) * | 1997-01-30 | 2001-01-0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for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s |
JPH10323993A (ja) | 1997-02-19 | 1998-12-08 | Canon Inc | 検出システム、該検出システムを用いる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と液体収納容器、及び、光量変化受光システム |
US6227643B1 (en) | 1997-05-20 | 2001-05-08 | Encad, Inc. | Intelligent printer components and printing system |
US5949459A (en) * | 1997-06-04 | 1999-09-0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n ink container |
US5992975A (en) | 1997-06-04 | 1999-11-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for an ink container |
US6293662B1 (en) | 1998-01-19 | 2001-09-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tank coupling metho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
US6270207B1 (en) | 1998-03-30 | 2001-08-0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remaining ink volume detection method |
EP0956958B1 (en) | 1998-04-28 | 2004-06-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SG95595A1 (en) | 1998-05-13 | 2003-04-23 | Seiko Epson Corp |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JP2000218813A (ja) | 1999-01-29 | 2000-08-0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ES2247760T3 (es) | 1998-05-13 | 2006-03-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ucho de tinta para impresora de inyeccion de tinta. |
EP1254776B1 (en) | 1998-05-18 | 2004-03-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
US6224192B1 (en) | 1998-10-06 | 2001-05-0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jet printing systems using a modular print cartridge assembly |
JP2000198220A (ja) | 1998-11-05 | 2000-07-18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トリッジ |
JP2001187457A (ja) | 1998-11-26 | 2001-07-10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4395943B2 (ja) | 1998-11-26 | 2010-01-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の管理方法 |
AU3328400A (en) | 1999-03-29 | 2000-10-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ink into ink cartridge |
JP3755755B2 (ja) | 1999-07-14 | 2006-03-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並びに同装置へ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可否判定方法。 |
US6658219B1 (en) | 1999-09-30 | 2003-12-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detecting improper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
US6155678A (en) * | 1999-10-06 | 2000-12-0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Replaceable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en |
JP2001199082A (ja) | 1999-10-08 | 2001-07-24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
US6488369B1 (en) | 2000-01-31 | 2002-12-0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and fluidic connections to a receiving station |
US6431697B1 (en) | 2000-01-31 | 2002-08-1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having a separately attachable latch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container |
US6375315B1 (en) * | 2000-04-11 | 2002-04-23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US6302535B1 (en) * | 2000-04-19 | 2001-10-1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configur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receiving station |
TW505573B (en) * | 2000-01-31 | 2002-10-11 | Hewlett Packard Co |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JP4124975B2 (ja) | 2000-03-30 | 2008-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1293875A (ja) | 2000-04-11 | 2001-10-23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USD440600S1 (en) | 2000-04-28 | 2001-04-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US6276780B1 (en) * | 2000-06-19 | 2001-08-21 | Xerox Corporation | Fail-safe ink tank latching system |
JP2002079690A (ja) | 2000-06-30 | 2002-03-19 | Seiko Epson Corp | 保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のカートリッジを使用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GB2354202B (en) | 2000-08-07 | 2002-09-18 | Dynamic Cassette Int | A printer cartridge kit and method |
ES2276199T3 (es) * | 2000-10-20 | 2007-06-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Un dispositivo de registro de inyeccion de tinta y cartucho de tinta. |
JP3991584B2 (ja) | 2000-12-05 | 2007-10-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記録ヘッドユニット固定構造、キャリッジ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2254673A (ja) * | 2000-12-25 | 2002-09-11 | Seiko Epson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7018014B2 (en) | 2000-12-28 | 2006-03-28 | Xerox Corporation | Printing brand sensing bypass using an emulator |
JP2002234178A (ja) | 2001-02-09 | 2002-08-20 | Canon Inc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A2379725C (en) * | 2001-04-03 | 2007-06-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CA2379717C (en) * | 2001-04-03 | 2006-09-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 cartridge |
EP1669200B1 (en) | 2001-05-17 | 2008-11-1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US6505926B1 (en) | 2001-08-16 | 2003-01-1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k cartridge with memory chi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
US6481829B1 (en) | 2001-09-18 | 2002-11-19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Manually actuated carrier latch mechanism |
JP3596871B2 (ja) | 2001-09-28 | 2004-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 |
EP1512536B2 (en) | 2002-06-11 | 2012-08-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ATE313434T1 (de) | 2002-11-26 | 2006-01-15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patrone und bild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
-
2003
- 2003-07-31 JP JP2003204804A patent/JP362495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26 US US10/649,806 patent/US697907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7 CA CA002569066A patent/CA256906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27 SG SG200304857-6A patent/SG111998A1/en unknown
- 2003-08-27 CA CA002438419A patent/CA2438419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7 SG SG2007037534A patent/SG174627A1/en unknown
- 2003-08-27 TW TW095131368A patent/TWI30074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7 CA CA2642714A patent/CA2642714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7 SG SG200703015-8A patent/SG155771A1/en unknown
- 2003-08-27 TW TW092123638A patent/TWI30287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7 CA CA002616998A patent/CA2616998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7 TW TW096120761A patent/TWI29970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7 CA CA002584703A patent/CA258470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8 AR ARP030103110A patent/AR041073A1/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3-08-29 MX MXPA03007822A patent/MXPA03007822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8-29 BR BRPI0318764-0A patent/BR0318764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CN CNB2006101100888A patent/CN1005131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CN CNB2004100819245A patent/CN132670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BR BRPI0318793-4A patent/BR0318793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KR KR1020030060382A patent/KR10078142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8-29 BR BRPI0303439-9A patent/BR0303439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CN CN200410081925XA patent/CN16237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CN CN200610142323A patent/CN1005934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CN CNB031557198A patent/CN128665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CN CNU032080042U patent/CN275092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29 NZ NZ527875A patent/NZ527875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CN CNB2004100819230A patent/CN1003469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9 GB GBGB0320296.7A patent/GB0320296D0/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08-29 NZ NZ542464A patent/NZ542464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NZ NZ541506A patent/NZ541506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29 CN CN2006101421997A patent/CN19196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01 AU AU2003244220A patent/AU2003244220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09-05 PT PT07012592T patent/PT1834789E/pt unknown
- 2003-09-05 EP EP09152031A patent/EP205057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9-05 PT PT09015955T patent/PT2165834E/pt unknown
- 2003-09-05 DE DE60318334T patent/DE60318334T3/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ES ES09015955T patent/ES2389284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EP EP09010874A patent/EP216113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PT PT05015450T patent/PT1602491E/pt unknown
- 2003-09-05 DE DE60336941T patent/DE6033694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DK DK07012592T patent/DK1834789T3/da active
- 2003-09-05 DE DE10362128A patent/DE1036212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05 PT PT09010874T patent/PT2161132E/pt unknown
- 2003-09-05 PT PT05011681T patent/PT1593518E/pt unknown
- 2003-09-05 AT AT07012592T patent/ATE428565T1/de active
- 2003-09-05 DE DE60327271T patent/DE6032727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DE DE60320038T patent/DE6032003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AT AT09010874T patent/ATE507079T1/de active
- 2003-09-05 EP EP09015955A patent/EP216583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05 DK DK05011681T patent/DK1593518T3/da active
- 2003-09-05 SI SI200331611T patent/SI1834789T1/sl unknown
-
2005
- 2005-11-17 HK HK05110316A patent/HK107853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17 HK HK07108605.3A patent/HK1101153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17 HK HK05110318.9A patent/HK1078539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17 HK HK05110317A patent/HK1078538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3-16 KR KR1020060024540A patent/KR20060032173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3-16 KR KR1020060024539A patent/KR20060032172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7-20 AR ARP060103139A patent/AR057476A2/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
- 2007-05-10 AR ARP070102030A patent/AR061092A2/es unknown
- 2007-05-31 KR KR1020070053116A patent/KR10077785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8-10 HK HK07108699.0A patent/HK110401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8-22 HK HK07109139.6A patent/HK110450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
- 2008-08-29 KR KR1020080085285A patent/KR10102543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27 US US12/258,960 patent/US76864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8-10-30 AR ARP080104768A patent/AR069133A2/es unknown
-
2009
- 2009-07-02 FR FR0954553A patent/FR2943945A1/fr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1634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液体盒和使用液体盒的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15673A (zh) | 墨盒 | |
CN1113754C (zh) | 墨罐、喷墨头总成、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 |
CN1199801C (zh) |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 |
CN1186198C (zh) |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系统,往复式载架以及喷墨设备 | |
CN1310766C (zh) | 液体容器 | |
CN1282261C (zh) |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器及具有电池装载机构的电子设备 | |
CN1197708C (zh) | 打印设备及墨盒 | |
CN1246161C (zh) | 记录装置 | |
CN1370683A (zh) | 液体容器和记录装置 | |
CN1623788A (zh) | 液体容器 | |
CN1939741A (zh) | 墨盒安装/拆除设备、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1052528A (zh) |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 |
CN1990242A (zh) |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 |
CN1202597C (zh) | 具有用于推出卡的杠杆和推板的智能卡的电气连接器 | |
CN1717362A (zh) | 打印机 | |
CN100339223C (zh) | 墨盒组和喷墨打印机 | |
CN1715060A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727200A (zh) | 记录设备及初始化该记录设备的方法 | |
CN2761421Y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791314A (zh) | 电子单元装载机构和磁盘阵列装置 | |
CN1723130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698061A (zh) | 用于具有接线端子的记录介质的装载装置 | |
CN1868750A (zh) | 打印设备及墨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11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011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