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3119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23119B TWI223119B TW088121688A TW88121688A TWI223119B TW I223119 B TWI223119 B TW I223119B TW 088121688 A TW088121688 A TW 088121688A TW 88121688 A TW88121688 A TW 88121688A TW I223119 B TWI223119 B TW I22311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substrates
- insulating layer
- substrate
- pai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5—Insulating lay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223119 A7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的背景 1·發明之技術領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詳言之,其係有關 一種於苐1以及弟2透明基板之間封入液晶的液晶顯示裝置 〇 2.相關技術說明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因其薄型,輕量,低驅動電壓 ’低電力消耗之特長而被廣泛運用。尤其是,獲得了如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在每 個像素上形成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陣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 其在顯示品質上能與CRT相匹敵。 然而,LCD的最大缺點是視野角狹窄,這樣使其用途 受到限制。為解決該問題,提出了各種改良方案中,其中 多數方案為透過將電極模式化(patterning)和對在單元(ceu) 内的電場強度分布進行改進,控制液晶分子的傾斜方向使 其呈多方向。但是,將電極模式化的方式會發生如後所述 的諸多問題。本發明適用於所有的這些電極模式化的方式 ,並且可以解決所發生的諸多問題。 首先,就用於一般的顯示裝置的LCD進行說明。現在 ,被最多使用的方式是normal-white_mode之NT(twisted nematic)型LCD。其面板(Panel)構造如第1A圖所示,安裝 有呈90度交叉配向的配向膜(alignment film)10,11的玻璃 基板將TN液晶挾於其中。根據液晶的性質,與配向膜10 ,11接觸的液晶沿配向膜的配向方向排列,其他液晶分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I 1223119 A7 ________ B7 五、發明說明(2 ) 沿這些液晶分子配向,因此,如第1A圖所示,分子的方 向呈90度扭轉的形式配向。而且,將它們用與液晶的上部 以及下部的各自的配向方向平行的兩張偏光板13, 14挾持 。當光線射入如此構造的面板時,通過偏光板13的光線變 成直線偏光並進入液晶12。結果,沿被90度扭轉的液晶12 ,光線也被90度扭轉,如此可以通過偏光板14。這時的顯 示為明狀態。 其次’如第1(B)圖所示,借助在配向膜1〇,u間施加 電壓,使液晶分子直立而除去其扭轉。但是,在配向膜1〇 11的表面上的液晶’因該表面的配向制約力更強,所以 保持沿配向膜的狀態。對於射入這種狀態的液晶的直線偏 光,因為液晶為等方向,所以不會產生偏光方向的回轉。 這時的顯示為暗顯示。而且此後,如果呈不再施加電壓的 狀態,透過配向制約力,顯示返回明狀態。 、接下來,對改進電極構造實現寬視野的IPS(面内切換) 方式進行說明。將與基板平行方向的電場施加於液晶層的 方式例如,在特公昭53-48452號公報,特公平1-12052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说a報等都有兄載。該方式,如第2 a圖之斷面圖所示, 在基板20的一側形成有裂縫電極(3出eiectr〇(je)21 22並且借助橫向電場驅動該裂縫電極21,22之間的間 隙。I5的液晶分子的方式。液晶23使用具有正介質各向異性 的材料’不施加電場的情況下,如第2B圖之平面圖所示 /液日日刀子的長軸,相對於裂縫電極21,22的縱向略微平 H方向均句配向(為使施加電壓時的液晶分子的指向移
1223li9 A7
1223119 五、發明說明(4 ) 為解決該問題,需要第5圖所示多域化(配向分割化) 的技術。該技術是一種控制在一個像素内的液晶分子的傾 斜方向呈多方向的技術。借助該技術,例如,在第5圖中 對於從左下往右上行進的光線,像素左半部的領域發揮 幸乂大的又折射性(黑顯示),右半部的領域幾乎沒有發揮雙 折射性(白顯示),分割尺寸如充分小,人的眼只能看見黑 白平均的灰色,即,中間色調。從正面眺望的情況下,因 為左右領域的液晶分子的傾斜角相等,而且在正面也自然 能獲得灰顯示(中間色調),所以能達到在全方位上有均一 濃淡的顯示。 作為實現該多域化的手法,有如第6圖所示的處理 (mask rubbing法)。當將配向膜用安裝有呢絨或者聚酯纖 維的毛的磨擦滾子磨擦時,利用液晶分子朝磨擦方向配向 的性質,在第6圖中,首先,(1)用磨擦滾子34, 35對基板 30 3 1之配向膜32、33朝右方向施行磨擦處理。(2)其次 ,將像素一半的領域用保護膜(resist)30,37執行掩模 (masking)。(3)接著,朝左方向施行磨擦處理。(4)將保護 膜剝離並將基板30, 31黏合,由此形成具有左右兩方向的 配向方向的液晶單元。 然而,在使用掩模磨擦法的情況下,會發生各種各樣 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有,處理複雜且生產性低,分 割數有限制(處理複雜二分割為界限,但是要將對比度, 色彩,浪淡反轉等所有的問題都解決,至少需要4分割化) ,掩模工程使磨擦的控制性降低(可靠性降低)等。根據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3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訂---------
7 1223119
些理由,以往使用掩模磨擦的多域面板的量產很困難。 作為能回避該問題並且能實現寬視野角的另一技術, 是借助將電極進行模式化,且使電場的歪斜發生在單元内 部來控制配向的技術。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電極模式化 的難度,良率的低下,伴隨處理增加而導致的費用上昇等 問題將會發生。進-步,在IT〇層中形成細微的片狀電極 的情況下,在電極的先端部會發生電Μτ降以及顯示不均 勻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ps方式的特點是,不讓液晶分子立起,而使其沿橫 向切換。如上所述,將液晶分子立起的話,根據視角方向 會發生雙折射性不同㈣題。如執行橫向切換,雙折射性 不會因方向而發生多大變化,可獲得很好的視角特性。然 而,這種方式並不是萬能的,也存在幾個問題。首先,應 答速度非常慢。其理由是,對於通常的71^方式以電極間 的間隙5/zm執行交換,而以上。電極間隙越 窄,應答速度越高,㉟是對&鄰接電極有必要施加逆極性 的電場,在鄰接電極之間,如發生短路將導致顯示缺陷。 而且,因為在ITO形成帶狀電極很困難,故使用帶狀 金屬電極,這樣將帶來開口率損失。為提高應答速度,當 將帶狀電極的節距縮短時,電極部分所占有的面積比率將 增大,無法獲得較佳的透射率(即使目前lps方式的透射率 只有TN型的2/3,將電極節距縮短—半,帶狀電極的密度 將變為2倍,這樣透射率只有TN型的1/3)。 現Ρό ,*顯不動作快的晝面時,會發生晝面流動
本紙張尺度·巾關家標準(咖^4規格(210>< 297公爱)
12231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問題。而且,在實際的面板上,為了改進應答速度,對於 電極I是沿水平方向進行磨擦,而是沿偏離15度的方向進 行磨擦。如果完全沿水平方向進行磨擦,電極之間令間附 近的液晶分子的回轉方向左右難定,導致應答遲緩。將方 向偏離15度進行磨擦將破壞左右靜電引力的均等性(即使 施行該處理,應答速度為NT型的2倍,非常遲緩)。然而 ’借助該處理,視角特性左右不均等,在磨擦方向上發生 濃淡反轉。 為說明該現象,如第7A,7B圖所示,對於基板2〇,Μ ’電極21 ’ 22 ’液晶分子23,確定第7A圖所示之極角0 和第7B圖所示方位角ψ。第8圖顯示面板的視角特性,將 從白狀悲至黑狀態分成8個濃淡執行顯示,將極角和方位 角進行變化,顯示於調查亮度變化情況下發生濃淡反轉的 領域。在圖中斜線所示2方位(φ=6〇_1〇5度,24〇_285度的 各45度的犯圍)上發生反轉。第犯圖有關發生反轉的方位 (Φ=75度),為說明對於極角0的8濃淡顯示的透射率變化 的一個例子。濃淡反轉,因白亮度低下而產生。 這樣,在IPS方式中,有關2方位因白亮度低下而產生 濃淡反轉,以及視角特性降低等問題。視角特性從理論上 說應該有左右對稱的特性,但是為改善應答速度,將其放 棄,也使製造非常困難。借助橫向執行交換,可獲得能與 多域面板媲美的視角特性,但是卻犧牲了透射率,應答速 度,生產性,以及價袼。尤其是,應答速度緩慢導致不適 用於動晝顯示之問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x 297公髮)
-9 12231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之概要說明 3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諸問題的,能 提高視㈣性,抑制濃淡反轉的發生,加快應答速度的液 晶顯示裝置。 一依照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記載之一種將具 有電極的-對基板相對配置,在其間注人液晶的液晶赫 裝置,其中: 至少在一塊基板的電極上,設有絕緣層,該絕緣層比 像素領域狹窄,且形成於像素領域的_半以上的領域,办 施加電壓於上述-對基板„,使在上述像素領域的電^ 方向不同。 如此,藉由設置能使像素領域的電場方向不同的絕緣 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因為液晶分子相對於 電力線成垂直(負型液晶的情況下)或者平行(正型液晶的 情況下),並且電場的方向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方位呈 多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變小,視角特 性提高,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中請專利範 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介電常數不同。 藉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 域的電場的方向不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载之發明,係在中請專利範 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复)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231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厚度不同。 藉此,當將電壓施力^於一對基彳 了丞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 域的電場的方向不同。 一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巾請專利範 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在上述-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上述絕緣層,設置於立 中-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另-塊基板上㈣緣層相 互呈鑛齒狀配置。 如此,將設置於其中的—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 另-塊基板上的絕緣層相互呈鑛齒狀配置,藉此, 壓施加於-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域的電場的方向有 很大的不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巾請專利範 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在上述_基板上各自設置有垂直配向膜,上述液晶 使用負型向列結構液晶。 因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液晶分子相對 於電力線成垂直,並且因電場方向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 方向變為多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小, 視角特性提高,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申凊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只在上述一塊基板上設置絕緣層,使另一塊基板的電 極相對於上述絕緣層幅度狹窄。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1223119 A7 B7 五、發明說明(9 1 局 員 工 消 費 如此,因為只在一塊基板上設置絕緣層,使另 板的電極相對於上述絕緣層幅度狹窄 2基 域的電場的方向妹大的不同。 ^使像素領 申請專利I請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係^請專 圍第6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在上述-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水平配向膜,上述液晶 使用正型向列結構液晶。 曰 如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液晶分子 於電力線成平行,並且電場方向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方 向變為多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小,視 角特性提向,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發明,絲申請專利範 圍第7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一對基板的水平配向膜各自沿相反方向或者同一 方向執行磨擦處理。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使上述絕緣層的電阻大於上述液晶的電阻。 因此從直流特性的觀點來看,可以將所希望的影響 提供給液晶層的電場分佈。 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所記載之發明,係在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其中一塊或者另一塊基板的電極以金屬電極形成
社 印 製 ’作為反射板利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23119 A7 五、發明說明(l〇 ) 如此’將上述其中一塊或者另一塊基板的電極用金屬 電極形成以作為反射板利用,藉此,可以構成反射型顯示 器。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和進一步之特徵,將可由下文參照 所附諸圖之詳細說明,而更臻明確。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為一顯示TN型LCD的面板構造圖; 第2圖為一顯示IPC方式LCD的面板構造圖; 第3圖為一顯示IPC方式[CD的面板構造圖; 第4圖為一用來說明習知裝置的問題的圖; 第5圖為一用來說明多域化(配向分割化)的圖; 苐6圖為一說明掩模磨擦(mask rubbing)方法之圖; 第7圖為一說明濃淡反轉之圖; 第8圖為一說明濃淡反轉之圖; 第9圖為一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原理之斷面構造圖; 第10圖為一顯示施加電壓時的液晶分子的動作之圖; 第11圖為一顯示透明絕緣膜的帶狀模式之圖; 第12圖為一顯示本發明裝置的視覺特性之圖; 第13圖為一顯示習知裝置的視覺特性之圖; 第14圖為一顯示本發明裝置的視覺特性之圖; 第15圖為一顯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第1實施例 的斷面構造圖; 第16圖為一顯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第1實施例 的平面構造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ϋ ϋ ϋ I 一否,I ϋ I 1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1223119 五、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L 發明說明(Π) 第17圖為一 I員示透明絕緣膜以及透明電極部分的斜視 圖; 第18圖為一 |員示在透明電極間施加電壓的情況下的狀 態; 第19圖為_示施加電壓和光透射率的關係的圖; 第20圖為一顯示在改變施加電壓情況下的應答時間的 圖; 第21圖為一顯示施加於透明電極間的電壓為可變的情 況下的狀態圖; 第22圖為一顯示施加於透明電極間的電壓為可變的情 況下的狀態圖; 第23圖為一 |員示施加於透明電極間的電壓為可變的情 況下的狀態圖; 第24圖為一顯示本發明的斷面構造的變形例之圖。 第25圖為一平面圖,可顯示本發明的透明絕緣膜的變 形例的透明絕緣祺; 第26圖為一顯示本發明的變形例之分解斜視圖。 第27圖為一顯示本發明的視角特性之圖。 第28圖為一顯示習知的視角特性之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實施例] 第9(A),9(B),9(C)圖,顯示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原理 的斷面構造圖。 如第9(A)圖所示,上面之11:〇電極4〇與下面iIT〇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11--I--訂---------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4 i223li9 A7 B7 五、 發明說明(l2) 極42相對離間配置,其間封入液晶44。在下面的IT〇電極 42上’形成有作為介電體絕緣層的透明絕緣膜46。而且, ΙΤΟ電極40和ΙΤΟ電極42,或者透明絕緣膜46和液晶44之 間’設置有圖中未顯示的垂直配向膜。 在第9(A)圖中,例如,一個透明絕緣膜46在形成上能 覆蓋一個像素的大部分。在ΙΤ0電極4〇,42之間施加電壓 的情況下的電力線用虛線表示,因為設置有透明絕緣膜46 ’所以電力線傾斜於與ΙΤΟ電極40垂直的方向。 這裏,在ΙΤΟ電極40,42之間未施加電壓的狀態下, 如第10(A)圖所示,液晶44的液晶分子45對應於ΙΤΟ電極40 所形成的面呈垂直配向。而且,在第10圖中,顯示有透明 絕緣膜46—側的垂直配向膜50。ΙΤΟ電極40,42之間一旦 施加電壓,如第10(B)圖中所示,首先未配置透明絕緣膜46 的部分的液晶分子45沿電力線的傾斜開始傾斜,進而當施 加電壓增大時,如第10(C)圖中所示,透明絕緣膜46的對 應部分的液晶分子45開始傾斜,經過如第1 〇(d)圖所示之 狀態,當施加電壓增加到充分大時,最終將如第1〇(Ε)圖 所示,所有的液晶分子45相對於由ΙΤΟ電極40所形成的面 幾乎平行,實際上,與電力線垂直。 如此,透過設置使像素領域的電場方向不同的通明絕 緣膜46,當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垂直於電力線,因為電 %方向不同’液晶呈多方向傾斜’從各方向觀看,亮度變 化小,視角特性提高,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在第9(B)圖所示,上面的ΙΤΟ電極40和下面的1丁〇電 ------I 訂丨!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1223119 五、發明說明(l3) 極42相對離間配置,其間封入液晶。在下面的玎〇電極42 上’形成有透明絕緣膜46。在上面的ιτο電極40上,相對 於透明絕緣膜46形成有据齒狀的透明絕緣膜μ。而且,IT〇 電極40或者透明絕緣膜48以及ΙΤΟ電極42或者透明絕緣膜 46,和液晶44之間,配置有圖中未顯示的配向膜。 在第9(B)圖中,例如,一個透明絕緣膜46在形成上能 覆蓋一個像素的大部分。在ΙΤ0電極4〇,42之間施加電壓 的情況下的電力線用虛線表示,因為設置有透明絕緣膜46 ’ 48,所以電力線傾斜於與ΙΤ〇電極4〇垂直的方向。 這樣’透明將設置於一塊基板上的透明絕緣膜46和設 置在另一塊基板上的透明絕緣膜48相互呈鋸齒狀配置,當 在基板間施加電壓時,可以大幅度改變像素領域的電場方 向〇 如第9(C)圖所示,上面的ιτο電極40和下面的帶狀ΙΤ〇 電極43相對離間配置,其間封入液晶44。在上面的ιτο電 極40上’形成有與帶狀ΙΤ〇電極43相對的透明絕緣膜48。 而且’ ΙΤΟ電極40或者透明絕緣膜48以及帶狀ΙΤΟ電極43 ’和液晶44之間,配置有圖中未顯示的水平配向膜。 這裏’在第9(C)圖中,例如,一個透明絕緣膜48在形 成上能覆蓋一個像素的大部分。在ΙΤ〇電極4〇,42之間施 加電壓的情況下的電力線用虛線表示,因為設置有透明絕 緣膜48,所以電力線傾斜於與ΙΤ〇電極4〇垂直的方向。 這樣’透過僅將透明絕緣膜48設置於一塊基板上,並 將另一塊基板上的電極相對於絕緣層形成狹窄的帶狀ΙΤ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 — — — — — ^ ·11111111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6 1223119 A7 B7 五、發明說明(14 ) 電極43,由此可以大幅度改變像素領域的電場方向。 如第9(A) ’ 9(B),9(C)圖各自所示,在將如透明絕緣 膜46,48之絕緣體於像素上模式化之方法中,絕緣體不受 像素之節距大小的限制,總是能以最合適液晶配向的幅度 ,節距形成模式,絕緣體的模式可不必連接起來,可以呈 島狀之獨立形式,具有良好的設計自由度。而且,因具有 在平面的ITO電極40,42上,搭載絕緣體而形成之構造, 即使將模式細微化,也不會發生因電壓降(v〇ltage dr〇p)而 導致的顯示班,能提高顯示品質。 如第9(B)圖所示之構造中,液晶44使用Merk公司的負 型向列(nematic)液晶MJ961213,配向膜使用JSR所製垂直 配向膜JALS-684,透明絕緣膜46,48的幅度分別為55#m ,透明絕緣膜之間隙(空幅度)為5 “爪的情況下,對配向膜 不必執行磨擦處理,能獲得良好的液晶配向,且沒有顯示 斑0 而且,在第9(B)圖所示之構造中,·如第丨丨圖所示,透 明絕緣膜46,48分別呈帶狀,每個所定長呈左右夾叉9〇度 彎曲,顯示特性的測定結果,可獲得如第12圖所示的視角 特性。這與第13圖所示之習知的TN液晶的視角特性相比 要格外優良。 如此,因為將帶狀絕緣層以每個所定長左右交又90度 彎曲,在一對基板間施加電壓時,能使電場的方向有更大 的不同,進一步提高視角特性,抑制濃淡反轉的發生。 而且,模式的空幅為5#m,模式的幅度為55 #m,不 本紙張尺度剌巾闕家標平(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3119 A7 一· B7 五、發明說明(l5 ) 會發生因電壓降而導致的顯示斑,能獲得良好的晝面顯示 。另外,在第12和13圖中,CR表示對比度的值。 進一步,如第9(C)圖所示的構造中,液晶44使用Merk 公司所製的正型向列(nematic)液晶ZLI-4792,配向膜使用 水平配向膜八1^1054,帶狀1丁〇電極43的幅度為5//111,透 明絕緣膜46,48的幅度分別為55/zm,透明絕緣膜之間隙 (空幅度)為5//m的情況下,對水平配向膜執行帶狀IT〇電 極43的縱向磨擦處理,能獲得第14圖所示之視角特性。在 這種情況下,與IPS類似之切換成為可能。 另外,上述實施例以適合於透射型的情況為例進行了 說明。本發明同樣可運用於反射型顯示器。第9(A),9(B) ’ 9(C)圖所示電極4〇,42中,將其中一方作為金屬電極, 將該金屬電極作為反射板利用,即可獲得反射型面板 (panel) ° 第15圖顯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的第1實施例的斷 面構造圖,第16圖顯示其平面構造圖。該實施例係對應於 第9(C)圖者。如第15圖中,在玻璃基板6〇的一面上,rgb 之彩色濾光片62,63,64借助黑底(black matrix)(BM;)66 相互分離而形成。在該彩色濾光片62,63,64上,形成有 透明電極(ITO電極)68。進一步,在各彩色濾光片上的透 明電極68上,相互離間形成有透明絕緣膜7〇,71,72。 另一方面,在玻璃基板74的一面上,透明電極(或者 金屬電極)76,77,78以與透明絕緣膜70,71,72相對之 狀態形成的同時,數據匯流排線(data bus line)79以與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8 1223119 A7
A7
1223119 五、發明說明(Π ) 黑至白)的應答時間,三角符號表示閉(turn-off)(從白至黑) 的應答時間,四角符號表示開和閉的合計的應答時間。在 此’合計應答時間最遲為90msec以下,最快為50msec左 右’與IPS最遲為100msec以上,最快為60msec相比,得 到大幅度改善。 第21圖顯示在將透明電極76,77,78的幅度設定為3 # m,它們之間的間隙設定為6 # m的情況下,透明電極68 和透明電極76,77,78之間的施加電壓為3.0V,5.0V,8.0V 和10.48V等可變情況下的顯示狀態。而且,第22圖顯示在 將透明電極7 6 ’ 7 7,7 8的幅度設定為5 // m,它們之間的 間隙設定為10 /z m的情況下,透明電極68和透明電極76,
77, 78之間的施加電壓可變化為3.〇V,5.0V,8.0V或10.48V 的顯示狀態。進一步,第23圖顯示在將透明電極76,77, 78的幅度設定為7.5#m,它們之間的間隙設定為15//111的 情況下,透明電極68和透明電極76,77,78之間的施加電 壓可變化為3.0V,5.0V,8.0V或10.48V的顯示狀態。 然而’液晶的驅動一般雖以交流波形進行,但伴隨著 液晶材料面上的應答速度的改善,對一圖框(frame)内(被 施加直流)的影響,即因直流波形導致的影響亦應給予充 分考慮。由此,在液晶的驅動特性中,有交流特性和直流 特性,必須滿足雙方的必要條件。 因此’為了給予液晶驅動特性所希望的影響(降低電 場而使之彎曲),所配置的透明絕緣膜46,48,在交流特 性和直流特性的兩方面,有必要設定於所定的條件。具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A7 B7 五、發明說明(1S ) 2透月、、、巴緣膜46,Μ,無論是作為交流特性還是作為 L特f生有必要進行使電降低的設定。首先,從直流特 性的觀點而言,電阻率々有必要對於液晶層的電阻產生大 的〜響艮P,為了設定和液晶的電阻率(例如,丁FT驅動 用的液曰曰有10 Q cm左右或者更高的值)同等或者以上的 值10 Qcm或者以上的值是必要的。1〇13〇⑽或者以上 的值更好。 從父/现特性的觀點而言,為了使透明絕緣膜46 ’ 48具有降低液晶44層的電場的作用,透明絕緣膜私,钟 的谷置值(以介電常數ε和膜厚和斷面積決定的值卜與液 晶44層的容量值相比,必須是低於1〇倍的值(作為阻抗約 高於i/ίο的值)。例如,因為透明絕緣膜46,48的介電常 數巴約為3,是液晶44層的介電常數ε (約1〇)的大約1/3, 膜厚為約0.1# m的情況下,是液晶44層的層厚(例如,約3.5 #m)的大約1/35。在這種情況下,透明絕緣膜46,48的容 置值,成為液晶44層的容量值的約10倍。即,透明絕緣膜 46 ’ 48 ’因為其阻抗成為液晶44層的阻抗的約1/1〇,所以 可以對液晶44層的電場分布產生影響。 因此,可以獲得對因透明絕緣膜46,48的斜面所帶來 的形狀效果有良好作用的電場分布之影響,進而可以獲得 更安定強固之配向。當電壓被施加時,液晶分子將傾斜, 配向分割領域(於透明絕緣膜上)為充分低的電場,在這當 中’幾乎垂直配向的液晶分子安定存在,起於其兩侧發生 的域障壁(分離壁)的作用。當施加更高的電壓時,分割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 部 智 慧
I i A7 B7 五、 部 智 慧 財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發明說明(l9 ) 域(於透明絕緣膜上)的液晶也發生傾斜。但是這次,剛才 於透明絕緣膜46, 48的兩側形成的域對於透明絕緣膜私, 48上的液晶分子起障壁的作用,分割領域中央部的液晶全 部沿與透明絕緣膜46,48幾乎水平的方向傾斜(獲得非常 強固的配向)。為了獲得這種狀態,分割領域的透明絕緣 膜46,48必須具有位於其正下方的液晶料層的約1〇倍以下 的谷1值。即,小介電常數ε材料為好,膜厚以越厚為好 。好的絕緣膜為介電常數ε約為3,膜厚〇1//m以上。如 使用具有比其更小的介電常數ε和更厚的膜厚的絕緣膜, 可以獲得更好的作用和效果。在本實施例中,以介電常數 己約為3的酚醛清漆(nov〇lak)系的保護膜(resist),對設置 膜厚1.5 // m的突起的情況下的配向分割狀況進行了觀察 ,獲侍了非常安定的配向。而且,透過將這樣的絕緣膜用 於兩側的透明絕緣膜46,48,可以獲得更好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作為透明絕緣膜46, 48 ,上述酚醛清漆系的保護 膜(resist)以外的其他丙烯基(acrylic)系的保護膜(e 2) 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接下來,對第9(A) , 9(B)圖的斷面構造的變形例進行 說明。第24(A)圖顯示與第9(A)同樣的斷面構造。然而, 在第24(A)圖中,顯示有垂直配向膜5〇,52。在第24(B)圖 中所示之變形例中,IT0電極42面上以例如SiN等一律形 成有透明絕緣膜46,其後,實施將紫外線照射透明絕緣膜 46的斜線部47等的處理,使斜線部47的介電常數減小至比 透明絕緣膜46的介電常數(ε=3)低。藉此,使施加電壓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2 - 1223119 A7 B7_ 五、發明說明(20 ) 的電力線如第9(A)圖一樣彎曲。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第24(C)圖所示的變形例中,ITO電極42面上形成有 具有厚度大的部分46A和厚度小的部分46B的透明絕緣膜 46,使施加電壓時的電力線如第9(A)圖所示彎曲。而且, 在第24(D)圖所示的變形例中,ITO電極42面上不形成透 明絕緣膜46,而是直接形成具有厚度大的部分52A和厚度 小的部分52B的垂直配向膜52,並將垂直配向膜52的厚度 大的部分52A與第24(A)圖的透明絕緣膜46相對應,使施 加電壓時的電力線如第9(A)圖所示彎曲。 然而,第24(A)圖所示的透明絕緣膜46,如第25圖斜 線部所示,與閘極匯流排線90平行,且對於一個像素延伸 設置2根。進一步,在第25圖中,各TFT94使閘極與閘極 匯流排線90連接,使源極與數據匯流排線92連接,使汲極 與ITO電極40連接。 再者,如第26圖所示,各自形成有ITO電極42,42以 及垂直配向膜52,50的玻璃基板60,62,用隔離器(spacer) 使二者以所定間隔相對,且在其間注入液晶。而且,為使 吸收軸相互直角交叉配置偏光板64,6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形成有彩色濾光片一側的垂直配向膜52,是將日本合 成橡膠公司製造的垂直配向材料JALS-204轉印印刷燒製 而成。形成有TFT94—側的透明絕緣膜46,是將宇部興產 公司生產的感光性聚亞胺(polyimide)材料litho coatPI-400 轉印印刷,曝光以及現象且模式化。進而將日本合成橡膠 公司製造的垂直配向材料JALS-204轉印印刷燒製,藉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3 12231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21 ) ’形成垂直配向膜50。玻璃基板60,62,借助直徑3.5# m 的隔離器使其對向,其間注入具有負的介電各向異性,即 ,負型的Merk公司生產的液晶mj95785。 發生這種情況下的濃淡反轉的視角領域如第27圖中的 斜線部所示。另外,在習知的TN型液晶顯示裝置上發生 濃淡反轉的視角領域如第28圖中的斜線部所示。在本實施 例令可以明顯看到發生濃淡反轉的視角領域大幅度地減少 了0 在本實施例中,因為使用具有負的介電各向異性的ή 晶,所以沿薄膜法線方向具有光學負的一軸性的相位差表 膜(假設薄膜面内之方向的折射率為Νχ,Ny,薄膜法線2 向的折射率為Nz,則Nx与Ny>Nz)層壓於玻璃基板6〇或者6 上時,可矯正未施加電壓時(黑顯示)的光學狀態,可進一 步改善視覺特性。而且,也可以將具有光學二軸性的相么 差薄膜(Nx> Ny > Nz)或者在薄膜面内具有光學正的一轴伯 的相位差(NX>N户Nz)重疊起來。 另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置 中’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有不同厚度的垂直配向脖 。藉此,當將電壓施加於-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域 的電场方向不同。 而且,在中請專利範圍第a1G項的任—項所記載的 液晶裝置中’上述絕緣層的阻抗為上述液晶的阻抗的心 ^。這樣,從交流特性的觀點來看,可以提供 衫響給液晶層的電場分布。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纟翻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x 297公釐) ^231i9 五、 發明說明(22 ) 進一步’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液晶顯示裝 置中,使上述絕緣層呈帶狀。 並且使上述帶狀的絕緣層多數鄰接配置。 請 會並且使上述帶狀的絕緣層按每個所定長度左右交互 又弓曲b此’因為上述帶狀的絕緣層按每個所定長度左 右交互90度彎曲,所以當將電壓施加於-對基板間時Γ可 以使像素領域的電場方向不同,進而,可以提高視角特性 ’並抑制濃淡反轉。 再者’將多數絕緣層獨立設置。如此,因為多數絕緣 層獨立没置,所以將液晶注人—對基板之間時,液晶的流 入作業容易進行。 訂 以上,對本發明之良好實施例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 月並不限於這些特疋的實施例,不超過專利申請範圍的任 何變化和修改都屬於本發明。 根據上述本發明,能獲得如下效果。 依照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記載之一種將具有 電極的一對基板相對配置,其間注入液晶的液晶顯示裝置 ,其中: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至少在一塊基板的電極上,設有絕緣層,該絕緣層比 像素領域狹窄,且形成於像素領域的一半以上的領域,當 施加電壓於上述一對基板間時,使在上述像素領域的電場 方向不同。 如此’藉由設置能使像素領域的電場方向不同的絕緣 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因為液晶分子相對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23119 五、發明說明(23) 電力線成垂直(負型液晶的情況下)或者平行(正型液曰 情況下),並且電場的方丙(孓液日日的 夕… 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方位呈 夕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變小,視角特 性提咼,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f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介電常數不同。 、藉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 域的電場的方向不同。 '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厚度不同。 藉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 域的電場的方向不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在上述一對基板上各自言免置有上述絕緣層,設置於直 中-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另一塊基板上的絕緣層相 互呈鑛齒狀配置。 如此,將設置於其中一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另 一塊基板上的絕緣層相互呈鋸齒狀配置,藉此,當將電壓 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可以使像素領域的電場的方向有很 大的不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在上述一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垂直配向膜,上述液晶 使用負型向列結構液晶。 因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液晶分子相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餐) -1------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26 1223119 A7 五、發明說明(24 ) ;電力線成垂直並且因電場方向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 方向變為多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小, 視角特性提高,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在上述塊基板上設置絕、緣層,使另一塊基板的電 極相對於上述絕緣層幅度狹窄。 如此,因為只在一塊基板上設置絕緣層,使另-塊基 板的電極相對於上述絕緣層幅度狹窄,所以可以使像素領 域的電場的方向有很大的不同。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在上述_基板上各自設置有水平配向膜,上述液晶 使用正型向列結構液晶。 如此,當將電壓施加於一對基板間時,液晶分子相對 ;電力線成平行’並且電場方向不同,所以液晶的傾斜方 向炎為多數,從任何方向觀看的情況下,亮度變化小,視 角特性提高,並且濃淡反轉的發生被抑制。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上述一對基板的水平配向料自沿減方向或者同一 方向執行磨擦處理。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發明,其中, 使上述絕緣層的電阻大於上述液晶的電阻。 曰因此,從直流特性的觀點來看,可以將所希望的影響 提供給液晶層的電場分佈。 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载之發明,其中, 本紙張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⑵G χ 297公髮 訂 員 工 消 費 社 印 製 1223119 五、發明說明(25 ) ,作—塊或者另—塊基板的電極以金屬電極形成 作為反射板利用。 此將上述其巾—塊或者另—塊基板的f極用金屬 Γ極形成轉歧射板湘,藉此,可以構歧射型顯示 态0 元件標號對照 4〇,42···ΙΤΟ 電極 43···帶狀ΙΤΟ電極 44,80···液晶 45…液晶分子
4Μ8,70,71,72··_透明絕緣膜 ό0,74···玻璃基板 62,63,64…彩色濾光片 66…黑底(ΒΜ) 68,76,77,78."透明電極 79…數據匯流排線 82---TFT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84…閘極匯流排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223119 申請專利範圍 第88121688號申請案申請專利範^正f 創 92年12月1曰 L -種液晶顯示裝置’係將具有電極的—對基板相對配置 ,在其間注入液晶層者,其特徵在於: 前述液晶層包含有在非驅動狀態時對於前述基板 呈略垂直方向配向之液晶分子;
至少在-塊基板的電極上’設有絕緣層,該絕緣層 比像素領域狹窄,且形成於像素領域的_半以上的領域 ,施加電壓於上述-對基板間時,使在上述像素領域的 電場方向不同; 叮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介電常數不同;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厚度不同; 在上述•基板上各自設置有上述絕緣層,設置於 其中一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另一塊基板上的絕 緣層相互呈鑛齒狀配置; 在上述一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垂直配向膜,上述液 晶使用負型向列結構液晶。 2.-種液晶顯不裝置’係將具有電極的一對基板相對配置 ,在其間注入液晶層者,其特徵在於·· 别述液晶層包含有在非驅動狀態時對於前述基板 在略平行的面内朝第1方向配向之液晶分子; 前述液晶分子包含有在驅動狀態時對於前述基板 在略平行的面内朝與前述第丨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配向 之液晶分子; 至少在一塊基板的電極上,設有絕緣層,該絕緣層 1223119 六、申請專利範圍 比像素領域狹窄,且形成於像素領域的一半以上的領域 ,施加電壓於上述一對基板間時,使在上述像素領域的 電場方向不同;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介電常數不同; 上述絕緣層,對於鄰接領域其厚度不同; 在上述一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上述絕緣層,設置於 其中一塊基板上的絕緣層和設置於另一塊基板上的絕 緣層相互呈鋸齒狀配置; 只在上述一塊基板上設置絕緣層,使另一塊基板的 電極相對於上述絕緣層幅度狹窄; 在上述一對基板上各自設置有水平配向膜,上述液 晶使用正型向列結構液晶; 上述一對基板的水平配向膜各自沿相反方向或者 同一方向執行磨擦處理。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使上 述絕緣層的電阻大於上述液晶的電阻。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一塊或者另一塊基板的電極以金屬電極形成,作為 反射板利用。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使上 述絕緣層的電阻大於上述液晶的電阻。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 其中一塊或者另一塊基板的電極以金屬電極形成,作為 反射板利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爱) 3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809298A JP4041610B2 (ja) | 1998-12-24 | 1998-12-24 | 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223119B true TWI223119B (en) | 2004-11-01 |
Family
ID=1849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8121688A TWI223119B (en) | 1998-12-24 | 1999-12-10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13240B2 (zh) |
JP (1) | JP4041610B2 (zh) |
KR (1) | KR100688265B1 (zh) |
TW (1) | TWI223119B (zh) |
WO (1) | WO20000396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90749A (ja) * | 2000-09-11 | 2002-03-27 | Ne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3156731A (ja) | 2001-09-07 | 2003-05-30 |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20030042221A (ko) | 2001-11-22 | 2003-05-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
US6639637B2 (en) * | 2001-12-26 | 2003-10-2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Field spreading layer fo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coatings |
US6707517B2 (en) * | 2001-12-26 | 2004-03-1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Transparent field spreading layer fo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coatings |
KR20030078355A (ko) * | 2002-03-29 | 2003-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수직 배향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040006555A (ko) * | 2002-07-12 | 2004-0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4279904A (ja) * | 2003-03-18 | 2004-10-07 |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617117B2 (ja) * | 2004-08-25 | 2011-01-1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Pva方式の垂直配向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6317656A (ja) * | 2005-05-12 | 2006-11-24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異方性光学素子 |
TW200827818A (en) * | 2006-12-29 | 2008-07-01 | Tpo Displays Corp | Systems for displaying images |
JP4450043B2 (ja) * | 2007-09-28 | 2010-04-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WO2010137213A1 (ja) | 2009-05-29 | 2010-12-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US8947624B2 (en) | 2009-10-07 | 2015-02-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crystal panel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9329443B2 (en) * | 2010-03-29 | 2016-05-0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dielectric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
US9195104B2 (en) | 2010-08-05 | 2015-11-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KR101806351B1 (ko) * | 2011-02-01 | 2018-01-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3984141B (zh) * | 2014-05-04 | 2015-05-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5174349A1 (ja) | 2014-05-13 | 2015-11-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48542A (en) | 1976-10-14 | 1978-05-02 | Sharp Corp | Guest host effec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4315258A (en) * | 1980-02-15 | 1982-02-09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H01120528A (ja) | 1987-11-04 | 1989-05-1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液晶素子 |
JP3120343B2 (ja) * | 1991-08-09 | 2000-12-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US5309264A (en) * | 1992-04-30 | 1994-05-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having multi-domain cells |
EP0916992B1 (en) * | 1992-09-18 | 2003-11-26 | Hitachi, Ltd. |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3130682B2 (ja) * | 1992-10-22 | 2001-01-31 | 株式会社東芝 | 液晶表示素子 |
JPH06273781A (ja) * | 1993-03-18 | 1994-09-30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素子 |
JP2986310B2 (ja) | 1993-07-27 | 1999-12-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164702B2 (ja) | 1993-07-27 | 2001-05-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EP0636917B1 (en) * | 1993-07-27 | 1998-09-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TW386169B (en) * | 1993-07-27 | 2000-04-01 |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KR100367869B1 (ko) * | 1993-09-20 | 2003-06-09 |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치 세이사꾸쇼 | 액정표시장치 |
JPH07225389A (ja) | 1994-02-16 | 1995-08-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5781262A (en) * | 1994-04-19 | 1998-07-14 | Ne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 |
JPH0850281A (ja) * | 1994-05-31 | 1996-02-2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142739B2 (ja) * | 1994-11-29 | 2001-03-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8179344A (ja) * | 1994-12-26 | 1996-07-12 | Casio Comput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545086B2 (ja) * | 1995-03-23 | 2004-07-21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649818B2 (ja) * | 1996-09-19 | 2005-05-18 | 富士通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AU6912798A (en) | 1997-06-10 | 1998-12-30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wide viewing ang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
TW418340B (en) * | 1997-10-06 | 2001-01-11 | Nippon Electric Co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ts driving procedure |
JP3723336B2 (ja) * | 1997-11-18 | 2005-12-0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215905B2 (ja) * | 1999-02-15 | 2009-01-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6657695B1 (en) * | 1999-06-30 | 2003-12-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herein pixel electrode having openings and protrusions in the same substrate |
US6803979B2 (en) * | 2000-04-19 | 2004-10-12 | Lg.Philips Lcd Co., Ltd. | In-plane switching LCD panel with transverse dielectric protrusions |
-
1998
- 1998-12-24 JP JP36809298A patent/JP404161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12-01 WO PCT/JP1999/006737 patent/WO2000039630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9-12-01 KR KR1020017007356A patent/KR10068826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12-10 TW TW088121688A patent/TWI22311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
- 2001-06-21 US US09/886,636 patent/US711324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07-07 US US11/482,474 patent/US798283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041610B2 (ja) | 2008-01-30 |
JP2000193977A (ja) | 2000-07-14 |
US7982836B2 (en) | 2011-07-19 |
KR20020015017A (ko) | 2002-02-27 |
US20010050742A1 (en) | 2001-12-13 |
US20060250561A1 (en) | 2006-11-09 |
WO2000039630A1 (fr) | 2000-07-06 |
US7113240B2 (en) | 2006-09-26 |
KR100688265B1 (ko) | 2007-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11811B2 (ja) | フリンジフィールドスイッチング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TWI223119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022591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0293811B1 (ko) | 아이피에스모드의액정표시장치 | |
US6266118B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high aperture ratio and high transmittance having multi-domain hav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pixel and counter electrodes on the same substrate | |
US6678027B2 (en) | Fringe field switching mode LCD | |
NL1008688C2 (nl) | Werkwijze voor het produceren van twee domeinen in een laag, en vloeibaar kristal-weergeef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daarvan. | |
US20070030428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2000029072A (ja) | 高開口率及び高透過率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3233083A (ja) | フリンジフィールドスイッチング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139051B2 (en) |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high aperture ratio, high transmittance and wide viewing angle | |
JP2002182230A (ja) | フリンジフィールドスイッチング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H1130783A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KR20070001652A (ko)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TW420760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JP374633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956652B2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
JP435762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5529709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282012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low driving voltage | |
KR100675928B1 (ko) |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3982571B2 (ja) | 広視野角の液晶表示装置 | |
JPH08271919A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
JP342780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0321587A (ja) |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