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628A -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2628A CN101512628A CNA2007800334424A CN200780033442A CN101512628A CN 101512628 A CN101512628 A CN 101512628A CN A2007800334424 A CNA2007800334424 A CN A2007800334424A CN 200780033442 A CN200780033442 A CN 200780033442A CN 101512628 A CN101512628 A CN 101512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data
- discharge
- lin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4—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having more than one switching element per pixe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48—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column electrodes before or after applying exact column voltag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3—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using energy recovery or conserv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显示装置中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并且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中,各像素电极(Ep)通过像素TFT(10)连接于源极线(SLi),并通过放电用TFT(12)连接于保持电容线(CsL)。在一帧期间中,由对应于各显示行的像素电极(Ep)和公共电极(Ec)形成的液晶电容(Clc),通过用像素栅极线(GLj)上的像素扫描信号G(j)使像素TFT(10)接通而进行充电,然后通过用放电用栅极线(GdLj)上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使放电用TFT(12)接通而进行放电。对于源极线(SLi)进行2H点反转驱动,但每隔一个水平期间进行电荷共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薄膜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基板、以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基板正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例如,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及其驱动电路构成主要部分,液晶面板通常由以下构成:将包含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TFT」。)和像素电极等的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的有源矩阵基板;在玻璃等透明绝缘性基板的整个面上依次层叠对置电极和取向膜的对置基板;夹在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粘贴在两个基板各自的外表面上的偏光板。
图23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以往的有源矩阵基板700的构造的平面图,表示相当于一个像素部分的图形结构。有源矩阵基板700具有:多个数据信号线715;与该多个数据信号线715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716;在该多个数据信号线715和该多个扫描信号线716的各交叉点附近形成的作为开关元件的TFT712;以及像素电极717。扫描信号线716还兼作为TFT712的栅极电极,TFT712的源极电极719连接于数据信号线715,漏极电极708通过漏极引出电极707连接于像素电极717。在漏极引出电极707和像素电极717之间配置的绝缘膜中开孔,从而形成连接漏极引出电极707和像素电极717的接触孔710。像素电极717是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的透明电极,使得来自包含该有源矩阵基板700的液晶面板的后方的光(背光)透过。
该有源矩阵基板700中,利用作为提供给扫描信号线716的扫描信号的栅极接通电压,使得TFT712为接通状态(源极电极719与漏极电极708接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提供给数据信号线715的数据信号通过源极电极719、漏极电极708和漏极引出电极707而写入像素电容(由像素电极717和对置电极形成的电容)。此外,在该有源矩阵基板700中,沿扫描信号线716形成保持电容线718,该保持电容线718具有避免TFT712断开期间中的液晶层自放电等的功能。
另外,在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之类的脉冲型显示装置中,若着眼于每个像素,则显示图像的点亮期间和不显示图像的熄灭期间交替反复地进行。即使是在例如进行动态图像显示时,也由于在进行一个画面大小的图像改写时插入了熄灯期间,所以人的视觉上不会产生运动物体的残像。因此,可清晰地区分背景和物体,观看动态图像无不协调感。
相反的,在使用上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保持型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的亮度由各个像素电容中所保持的电压决定,一旦进行改写,则像素电容中的保持电压就维持一帧期间。这样在保持型显示装置中,由于作为像素数据而应保持在像素电容中的电压一旦写入,就会保持到下次改写为止,所以各帧的图像与其前一帧的图像在时间上相接近。由此,在显示动态图像时,人的视觉上会产生运动物体的残像。例如如图22所示,表示运动物体的图像OI产生类似拖尾的残像AI(以下,将该残像称为「拖尾残像」)。
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等保持型显示装置中,由于在动态图像显示时会产生上述的拖尾残像,所以对于主要进行动态图像显示的电视机等的显示器,一直以来一般都采用脉冲型显示装置。但是,近年来,对于电视机等的显示器迫切要求其轻量化和薄型化,从而迅速促进了对上述显示器采用易于轻量化和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保持型显示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309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119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255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3-66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9-243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4-61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等保持型显示装置中,作为改善上述拖尾残像的方法,已知有通过在一帧期间中插入进行黑显示的期间(以下称为「黑插入」)等、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疑似)脉冲化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3-66918号公报)(这对应于美国专利第7,161,576号))。但是,在作为保持型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若想要通过以往的方法来实现脉冲化,则由于黑插入而使得驱动电路等复杂化,并且驱动电路的工作频率也增大,可确保用于像素电容充电的时间也变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结构: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有源矩阵基板中,在各像素形成部设置两个开关元件,除用于对像素形成部传递像素数据的第一信号线外,还另外设置用于传递黑数据的第二信号线(例如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255912号公报))。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不仅仅是有源矩阵基板的构造变复杂,还必须有对第二信号线施加黑显示用信号的电源,因此驱动电路复杂化,功耗也增大。
另外,近年来,由于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因此可确保像素数据写入到像素电容的充电时间有变短的趋势。若充电时间变短,就会因充电不足而产生无法向像素电容写入正确的像素数据的问题。
此外,有时采用电荷共享(charge share)方式,即,在每隔两个水平期间使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点反转驱动方式(以下称为「2H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降低功耗而在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使得相邻的数据信号线间短路(例如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9-243998号公报))。这种情况下,在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之间,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产生差异,有时可看出线形的横条不均匀。对此,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使数据信号在每隔一个水平期间的消隐期间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之间的某一中间电位,而使得充电特性均匀(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4-61590号公报)(这对应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17344号))。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高分辨率化的发展和脉冲化用的驱动频率的增大,而难以确保足够的充电时间和电荷共享期间,则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也不能充分消除上述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之间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之差,可看出线形的横条不均匀。另外,在由于无法确保足够的电荷共享期间而使得各数据信号线电位未达到源极中心电位或公共电位时,上述问题也成为使得充电不足恶化的主要原因。从而,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和驱动频率的增大,充电不足成为问题,这一点在1H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一样。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119346号公报)中揭示了具备在像素电极下延伸的辅助电容电极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由以下构成:设置辅助开关元件,其源极连接于像素电极,其栅极连接于前级栅极线(扫描信号线),其漏极连接于辅助电容电极,利用前级栅极线的栅极信号(扫描信号)将像素电极充电至辅助电容电极的电位(公共电位)。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将像素电极充电至目标电位(相当于显示图像的像素值的电位)之前,通过辅助开关元件使得该像素电极充电至公共电位,因此可以抑制因像素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像素电容的充电不足。但是,在该公报中,一点也没有提到用于消除动态图像显示中的拖尾残像等的显示脉冲化。另外,在该公报所揭示的结构中,由于通过辅助开关元件将像素电极充电至公共电位是在该像素电极将要充电至目标电位之前(最早是在一个水平期间左右之前),因此无法将上述辅助开关元件用于显示脉冲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可实现显示脉冲化并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的有源矩阵基板、以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有源矩阵基板,该有源矩阵基板的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数据信号线;
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
对应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各交叉点而设置的、利用通过对应交叉点的像素扫描信号线进行接通和断开的像素开关元件;
经上述像素开关元件而连接于通过与上述像素开关元件对应的交叉点的数据信号线的像素电极;
在和各像素电极之间形成规定电容那样配置的保持电容线;
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以及
放电用开关元件,该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于各像素电极而设置,利用与像素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和断开,该像素扫描信号线用来接通和断开连接于对应像素电极的像素开关元件,
各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放电用开关元件而连接于上述保持电容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电容线具有沿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是具有漏极电极和源极电极的薄膜晶体管,
上述漏极电极连接于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的像素电极,
上述源极电极通过规定的源极引出电极连接于上述延伸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部和上述源极引出电极构成沿上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呈环状配置的结构体。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与作为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电极和与作为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的电极,是用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相同的材料形成的。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电容线具有环状部分,该环状部分包含:沿上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的部分;以及沿上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上述像素扫描信号线延伸的部分。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配置成与形成上述放电用扫描信号线的电极图形重叠。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电极配置成与上述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重叠。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常黑模式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本发明的第一~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
配置成与上述有源矩阵基板中的各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
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该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有选择地对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施加使上述像素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各帧期间中至少有一次为选择状态;
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该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有选择地对上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施加使得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上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对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从选择状态变为非选择状态的第一时刻到下一帧期间中为选择状态的第二时刻之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选择状态;
生成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多个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水平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并对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对上述公共电极提供规定公共电位的公共电位供给部;以及
对上述保持电容线提供与上述公共电位实质上相等的规定电位的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生成上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电压极性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发生反转。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生成上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极性每隔规定数的数据信号线发生反转,
在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上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上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时,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对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提供规定的固定电位。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中,它的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电位与上述规定电位相等。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是电视接收机,该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有关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是常黑模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常黑模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和配置成与该有源矩阵基板中的各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其中,有源矩阵基板包含:多个数据信号线;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对应于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各交叉点而设置的、利用通过对应交叉点的像素扫描信号线而接通和断开的像素开关元件;经上述像素开关元件而连接于通过与上述像素开关元件对应的交叉点的数据信号线的像素电极;以及在各像素电极之间形成规定电容那样配置的保持电容线,该常黑模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该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有选择地对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施加使上述像素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各帧期间中至少有一次为选择状态;
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该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生成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多个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水平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并对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
对上述公共电极提供规定的公共电位的公共电位供给步骤;
对上述保持电容线提供与上述公共电位实质上相等的规定电位的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步骤;以及
使得各像素电极与上述保持电容线短路的放电步骤,
上述有源矩阵基板还包括:
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以及
放电用开关元件,该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于各像素电极而设置,利用与像素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和断开,该像素扫描信号线用来接通和断开连接于对应像素电极的像素开关元件,
各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放电用开关元件而连接于上述保持电容线,
在上述放电步骤中,对上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有选择地施加使得上述放电用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上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对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从选择状态变为非选择状态的第一时刻到下一帧期间中为选择状态的第二时刻之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选择状态。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由于从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下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可知,所以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各像素电极通过放电用开关元件连接于保持电容线,该放电用开关元件利用有源矩阵基板中分别对应于像素扫描信号线而配置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而接通/断开。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那样的、用每隔一帧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作为像素数据的电压对像素电容进行充电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本发明的该方面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时,各像素电容在与像素数据写入对应的充电之前,通过对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施加放电用扫描信号而将反极性的充电电荷放电。从而,由于即使分辨率等增大也能抑制充电不足,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质量。另外,当该显示装置是常黑模式时,由于通过对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施加放电用扫描信号而能在每个显示行中插入黑显示期间,因此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通过这样可以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保持电容线具有平行于数据信号线延伸的延伸部,从而可以抑制其它电极的电位变动对像素电极电位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保持电容线的延伸部和作为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引出电极、构成沿像素电极的边缘呈环状配置的结构体,因此可以抑制数据信号线、像素扫描信号线和放电用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对像素电极电位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和作为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电极以及和漏极连接的电极,是用与数据信号线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因此可以在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工序中形成这些电极,而不需要用另外的方法形成这些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保持电容线具有沿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数据信号线延伸的部分、和沿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像素扫描信号线延伸的部分,因此可以抑制数据信号线和像素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对像素电极电位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小像素电极和数据信号线形成的寄生电容、以及由像素电极和像素扫描信号线形成的寄生电容,能够提高显示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放电用开关元件配置成与形成放电用扫描信号线的电极图形重叠,因此可以增大开口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由于将像素电极配置成与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重叠而可确保宽像素区域,因此可以增大开口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常黑模式的显示装置中,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对应于各像素扫描信号线而设置,各像素扫描信号线为了写入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像素数据而在各帧期间中至少有一次为选择状态,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在与之对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从选择状态变为非选择状态的第一时刻到下一帧期间中为选择状态的第二时刻之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选择状态。从而,由于在每隔一个显示行中都插入了黑显示期间,因此能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能使显示脉冲化,从而可以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当本发明的该方面有关的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那样的、用每隔一帧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作为像素数据的)电压对像素电容进行充电的显示装置时,各像素电容在与像素数据写入对应的充电之前,通过对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施加放电用扫描信号而将反极性的充电电荷放电。即,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像素数据的写入意味着对以某一极性的电压充电的像素电容以反极性的电压进行充电,因此用于黑插入的像素电容的放电也起到作为预充电的功能。从而,由于即使分辨率等增大也能抑制充电不足,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与像素数据写入对应的像素电容充电之前,该像素电容中的反极性的充电电荷因黑插入而放电,从而可以抑制像素数据写入中的充电不足。因而,通过每隔2以上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反转各数据信号的极性,可以降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功耗,且能防止因为了上述黑插入的放电而产生的横条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生成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数据信号线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在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仅在规定期间使有源矩阵基板中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从而在数据信号线之间进行电荷移动(电荷共享)。由此,降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功耗,且在与像素数据写入对应的像素电容充电之前,使得各数据信号线为中间电位。由于上述电荷共享动作与像素电容中的充电电荷为了黑插入而进行的放电相结合,确实可以抑制像素数据写入中的像素电容的充电不足,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生成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数据信号线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在每隔一个水平期间的规定期间内,有源矩阵基板上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从而,由于每隔一个水平期间在数据信号线间进行电荷移动,因此,即使是在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像素数据写入中的像素电容的充电不足,且可以使充电条件均匀化,能够确实地防止发生横条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由于在有源矩阵基板上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时(电荷共享期间),对这些数据信号线提供固定电位,因此,紧接电荷共享期间之后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电位都是相同电位,而与显示灰度等级无关。由于上述情况与像素电容中为了黑插入的放电相结合,使得像素数据写入中的像素电容的充电条件均匀化,因此,能够进一步确实地防止在数据信号的极性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反转时发生横条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由于在电荷共享期间对各数据信号线提供与保持电容线的电位相等的固定电位,因此,在为了像素数据写入而进行的像素电容充电的开始时刻,形成该像素电容的像素电极的电位与应该传递用于该像素电容充电的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的电位相等。从而,即使是以任一正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对像素电容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也由于可以使充电条件相同,因此,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抑制在数据信号的极性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反转时发生横条不均匀。此外,作为上述固定电位,可以使用应该提供给公共电极的公共电位,或者使用相当于数据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中间值的电位。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效果,由于可以从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效果以及下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了解到,因此省略其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图形结构的第一例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图形结构的第二例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图形结构的第三例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气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源极驱动器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源极驱动器的输出部的第一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A~G)。
图10是用于说明采用电荷共享方式的以往2H点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
图12是表示上述源极驱动器的输出部的第二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3是表示上述源极驱动器的输出部的第三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A~G)。
图15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视接收机用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20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视接收机的包含调谐器部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电视接收机的机械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用于说明保持型显示装置中的动态图像显示的问题的图。
图23是表示以往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图形结构的部分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像素TFT(像素开关元件)
12……放电用TFT(放电用开关元件)
12d……漏极电极
12s……源极电极
14……源极引出电极
16a~16e……(保持电容线的)延伸部
100……显示部
110……有源矩阵基板
120……对置基板
200……显示控制电路
300……源极驱动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302……数据信号生成部
304……输出部
410……像素栅极驱动器(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420……放电用栅极驱动器(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600……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
(公共电位供给部、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
610……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公共电位供给部)
620……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
Clc……液晶电容
Ccs……保持电容
Ep……像素电极
Ec……公共电极
SWa……第一MOS晶体管
SWb、SWc……第二MOS晶体管
SLi……源极线(数据信号线)(i=1、2、…、N)
GLj……像素栅极线(像素扫描信号线)(j=1、2、…、M)
GdLj……放电用栅极线(放电用扫描信号线)(j=1、2、…、M)
CsL……保持电容线
S(i)……数据信号(i=1、2、…、N)
G(j)……像素扫描信号(j=1、2、…、M)
Gd(j)……放电用扫描信号(j=1、2、…、M)
Vcom……公共电位(对置电压)
VSdc……源极中心电位(数据信号的直流电平)
Csh……电荷共享控制信号
Pw……像素数据写入脉冲
Pb……黑电压施加脉冲
Tsh……电荷共享期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结构及动作>
将使用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电路结构的第一例的等效电路图,表示该有源矩阵基板110的一部分(相当于相邻的四个像素的部分)101的电气结构。
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使用有源矩阵基板110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部100;作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源极驱动器300;作为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像素栅极驱动器410;作为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作为公共电位供给部和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的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以及用于控制源极驱动器300、像素栅极驱动器410、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和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的显示控制电路200。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100由夹着液晶层的一对电极基板构成,在各电极基板的外表面上粘贴有偏光板。上述一对电极基板的其中一个为有源矩阵基板110。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有源矩阵基板110中,在玻璃等绝缘性基板上形成:多条(M条)作为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像素栅极线GL1~GLM;与这些像素栅极线GL1~GLM分别交叉的、多条(N条)作为数据信号线的源极线SL1~SLN;分别对应于这些像素栅极线GL1~GLM和源极线SL1~SLN的交叉点而设置的多个(M×N个)像素电路;以及分别对应于这些像素栅极线GL1~GLM的多条(M条)放电用栅极线GdL1~GdLM。各像素电路包括:栅极端子连接于通过对应交叉点的像素栅极线GLj、而源极端子连接于通过该交叉点的源极线SLi的开关元件即TFT(以下称为「像素TFT」)10;以及连接于该像素TFT10的漏极端子(电极)的像素电极Ep。
另一方面,上述一对电极基板中的另一个称之为对置基板120,在玻璃等透明的绝缘性基板的整个面上形成公共电极Ec。该公共电极Ec对上述多个(M×N个)像素电路共同设置。然后,有源矩阵基板110中的各像素电路与公共设置的公共电极Ec以及液晶层共同构成像素形成部,在该像素形成部中,由像素电极Ep和公共电极Ec形成液晶电容Clc。另外,为了在该像素电容中确实地保持电压,与液晶电容Clc并排设置保持电容Ccs。即,在有源矩阵基板110中,平行于各像素栅极线GLj而设置保持电容线CsL,利用该保持电容线CsL和夹着绝缘膜等而相对的像素电极Ep,形成上述保持电容Ccs。因而,为了写入作为像素数据的数据信号S(i)而保持的电容(以下,将该电容称为「像素电容」,用记号“Cp”表示)由液晶电容Clc和辅助电容Ccs构成。即,若也用这些记号“Cp”、“Clc”、“Ccs”表示电容值,则Cp=Clc+Ccs。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有源矩阵基板110中的各像素电路除像素TFT10以外,还包含作为放电用开关元件的TFT(以下称为「放电用TFT」)12。因此,对于像素栅极线GL1~GLM与源极线SL1~SLN的各交叉点,与一个像素电路对应,且与该像素电路中包含的像素电极Ep、像素TFT10和放电用TFT12也对应。因而,对于各像素电极Ep,与一个像素TFT10和一个放电用TFT12对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各像素栅极线GLj,与之对应的放电用栅极线GdLj沿着该像素栅极线GLj而配置。各放电用TFT12的栅极端子连接于和与之对应的像素TFT10的栅极端子上连接的像素栅极线GLj对应的放电用栅极线GdLj,各放电用TFT12的漏极端子连接于与之对应的像素电极Ep,各放电用TFT12的源极端子连接于为了形成与之对应的像素电极Ep和辅助电容而配置的保持电容线CsL。若对有源矩阵基板110中的某一个放电用栅极线GdLj提供激活信号(使TFT12接通的电压),则与提供了激活信号的放电用栅极线GdLj连接的放电用TFT12为接通状态,该放电用栅极线GdLj通过的各像素电路内的像素电极Ep,通过放电用TFT12与保持电容线CsL电连接(短路)。
如图5和图6所示,利用按照后文所述那样动作的源极驱动器300和像素栅极驱动器410,对各像素形成部中的像素电极Ep提供与应显示的图像对应的电位,利用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对公共电极Ec提供规定电位作为公共电位Vcom(该公共电位Vcom称为「对置电压」或「公共电压」)。从而,对液晶施加与像素电极Ep和公共电极Ec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通过施加该电压来控制光对液晶层的透射量,从而进行图像显示。但是,为了利用对液晶层施加电压而控制光的透射量,要使用偏光板,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配置偏光板,使得成为常黑模式。此外,如图5所示,提供给公共电极Ec的公共电位Vcom还提供给保持电容线CsL和源极驱动器300。
显示控制电路200从外部的信号源接收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数字视频信号Dv、与该数字视频信号Dv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HSY和垂直同步信号VSY、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动作的控制信号Dc,根据这些信号Dv、HSY、VSY、Dc,生成并输出数据起始脉冲信号SSP、数据时钟信号SCK、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数字图像信号DA(相当于视频信号Dv的信号)、像素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像素栅极时钟信号GCK、像素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放电用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d、放电用栅极时钟信号GCKd、和放电用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d,作为使显示部100显示该数字视频信号Dv所表示的图像用的信号。更详细地说,在用内部存储器根据需要对视频信号Dv进行时序调整后,作为数字图像信号DA从显示控制电路200输出,生成数据时钟信号SCK作为由该数字图像信号DA所表示的图像的与各像素对应的脉冲构成的信号,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生成数据起始脉冲信号SSP,作为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高电平(H电平)的信号,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生成像素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和放电用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d,作为每隔一帧期间(一个垂直扫描期间)仅在规定期间为H电平的信号,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生成像素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放电用栅极时钟信号GCKd,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和控制信号Dc生成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像素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和放电用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d。
如上所述,显示控制电路200生成的信号中,数字图像信号DA、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数据起始脉冲信号SSP和数据时钟信号SCK输入至源极驱动器300,像素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像素栅极时钟信号GCK和像素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输入至像素栅极驱动器410,放电用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d、放电用栅极时钟信号GCKd和放电用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d输入至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
源极驱动器300根据数字图像信号DA、数据起始脉冲信号SSP及数据时钟信号SCK,每隔一个水平期间(每隔1H)生成数据信号S(1)~S(N),作为相当于数字图像信号DA所表示的图像的各水平扫描线(各显示行)中的像素值的模拟电压,将这些数据信号S(1)~S(N)分别施加到源极线SL1~SLN。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nH点反转驱动方式,该驱动方式是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压极性每隔一帧期间反转,且在各帧内每隔n条像素栅极线(n为2以上)且每隔一条源极线也反转,那样来输出数据信号S(1)~S(N)。因而,源极驱动器300使得对源极线SL1~SLN施加的电压极性每隔源极线发生反转,而且使得对各源极线SLi施加的数据信号S(i)的极性每隔n个水平期间发生反转。这里,成为对源极线施加的电压极性反转的基准的电位是数据信号S(1)~S(N)的直流电平(相当于直流分量的电位),该直流电平一般不与公共电极Ec的直流电平一致,与公共电极Ec的直流电平相差因各像素形成部中的像素TFT的栅-漏间的寄生电容Cgd而产生的馈通电压ΔVd。但是,在因寄生电容Cgd而产生的馈通电压ΔVd相对于液晶的光学阈值电压Vth为足够小时,由于数据信号S(1)~S(N)的直流电平可看成与公共电极Ec的直流电平相等,因此也可以认为数据信号S(1)~S(N)的极性即对源极线施加的电压极性以公共电极Ec的电位Vcom为基准每隔n个水平期间发生反转。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源极驱动器300的结构方框图。该源极驱动器300由数据信号生成部302和输出部304构成。数据信号生成部302根据数据起始脉冲信号SSP及数据时钟信号SCK,从数字图像信号DA生成分别与源极线SL1~SLN相对应的模拟电压信号d(1)~d(N)。由于该数据信号生成部302的结构与以往的源极驱动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输出部304对数据信号生成部302生成的模拟电压信号d(i)进行阻抗变换,作为数据信号S(i)输出(i=1、2、…、N)。
另外,在该源极驱动器300中,为了降低功耗,采用在各数据信号S(i)(i=1、2、…、N)的极性反转时仅在规定期间(水平消隐期间左右的短期间)Tsh内使相邻源极线之间短路的电荷共享方式。因此,源极驱动器300中的输出部304如图8所示那样构成。即,该输出部304接受根据数字图像信号DA生成的模拟电压信号d(1)~d(N),通过对这些模拟电压信号d(1)~d(N)进行阻抗变换,生成数据信号S(1)~S(N),作为应该用源极线SL1~SLN传递的图像信号,具有N个输出缓冲器31作为该阻抗变换用的电压跟随器。作为开关元件的第一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SWa与各缓冲器31的输出端子连接,来自各缓冲器31的数据信号S(i)通过第一MOS晶体管SWa从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端子输出(i=1、2、…、N)。另外,源极驱动器300的相邻输出端子间,通过作为开关元件的第二MOS晶体管SWb连接(从而使相邻源极线间用第二MOS晶体管SWb连接)。然后,从显示控制电路200输入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提供给上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二MOS晶体管SWb的栅极端子。另外,对连接于各缓冲器31的输出端子的第一MOS晶体管SWa的栅极端子,提供反相器33的输出信号即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的逻辑反转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为非激活(低电平)时,由于第一MOS晶体管SWa接通(成为接通状态),第二MOS晶体管SWb断开(成为切断状态),因此来自各缓冲器31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一MOS晶体管SWa从源极驱动器300输出。另外,在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为激活(高电平)时,由于第一MOS晶体管SWa断开(成为切断状态),第二MOS晶体管SWb接通(成为接通状态),因此来自各缓冲器31的数据信号不输出(即切断对源极线SL1~SLN施加数据信号S(1)~S(N)),显示部100中的相邻源极线通过第二MOS晶体管SWb而短路。
在本结构的源极驱动器300中,如图9(A)所示,生成模拟电压信号d(i)作为每隔n个水平期间(nH)、这里是每隔n=2的2个水平期间(2H)其极性反转的图像信号,在显示控制电路200中,如图9(B)所示,生成各模拟电压信号d(i)的极性反转时仅在一个水平消隐期间左右的短期间Tsh内成为高电平(H电平)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这里,模拟电压信号d(i)的极性是以相当于数据信号S(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中间值的源极中心电位(数据信号S(i)的直流电平)VSdc为基准而决定的。以下,这一点也是一样的,关于数据信号S(i)也以同样的方法决定其极性。另外,如图9(B)所示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成为H电平的期间是为了电荷再分配而将相邻数据信号线短路的期间,被称为「电荷共享期间」。
如上所述,在源极驱动器300中,在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为低电平(L电平)时,各模拟电压信号d(i)作为数据信号S(i)输出,在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为H电平时,切断对源极线SL1~SLN施加数据信号S(1)~S(N)并使相邻源极线彼此短路。在本结构中,由于采用nH点反转驱动方式,使相邻源极线的电压互为相反极性,所以各源极线SLi的电压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中,向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电压与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电压之间的某中间电位变化。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各数据信号S(i)以数据信号S(i)的直流电平即源极中心VSdc为基准而极性发生反转,该源极中心电位VSdc是接近公共电位Vcom的值。然后如图9(C)所示,各数据信号S(i)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中,通过电荷共享动作,变为与源极中心电位VSdc相等。但是,这里描述的是理想的数据信号波形,而各数据信号S(i)的值即各源极线SLi的电压Vs实质上是如后述图11所示的变化,在各电荷共享期间Tsh结束的时刻,变成与源极中心电位VSdc实质上相等的值、即接近公共电位Vcom的电位。此外,关于在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通过将相邻源极线短路、而使得各源极线SLi的电压Vs与数据信号S(i)的直流电平VSdc实质上相等用的结构,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结构。
像素栅极驱动器410根据像素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像素栅极时钟信号GCK、以及像素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为了将各数据信号S(1)~S(N)写入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Cp),在数字图像信号DA的各帧期间(各垂直扫描期间)中,近似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依次选择像素栅极线GL1~GLM。即,像素栅极驱动器410分别对像素栅极线GL1~GLM施加图9(D)及图9(F)所示的包含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的扫描信号G(1)~G(M)。由此,施加了脉冲Pw的像素栅极线GLj成为选择状态,与选择状态的像素栅极线GLj连接的像素TFT10成为接通状态(与非选择状态的像素栅极线连接的像素TFT10成为断开状态)。这里,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在水平期间(1H)中相当于显示期间的有效扫描期间为H电平。
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根据放电用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d、放电用栅极时钟信号GCKd、以及放电用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d,为了使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Cp中存储的电荷放电,在各帧期间近似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依次选择放电用栅极线GdL1~GdLM。即,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分别对放电用栅极线GdL1~GdLM施加图9(E)及图9(G)所示的包含脉冲Pb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1)~Gd(M)。由此,施加了脉冲Pb的放电用栅极线GdLj成为选择状态,与选择状态的放电用栅极线GdLj连接的放电用TFT12成为接通状态(与非选择状态的放电用栅极线连接的放电用TFT12成为断开状态)。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常黑模式进行显示,因此由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j=1、2、…、M)的脉冲Pb引起的各像素电容Cp的放电,意味着对各像素电容Cp施加相当于黑显示的电压(以下称为「黑电压」)。因此,下面将该脉冲Pb称为「黑电压施加脉冲」。
对各放电用栅极线GdLj施加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中包含的黑电压施加脉冲Pb,和与该放电用栅极线GdLj对应的像素栅极线GLj上施加的像素扫描信号G(j)中包含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相对应。而且,如图9(D)~图9(G)所示,各黑电压施加脉冲Pb比与之对应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要迟规定期间Tdp来出现。该规定时间Tdp是相当于像素数据的电压在像素电容Cp中保持的期间,其长度比一帧期间(1V)要短,例如是2/3帧期间左右。以下,将该规定期间Tdp称为「图像显示期间」。
各像素形成部中,在利用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使得其内部的像素TFT10为接通状态期间,通过该像素TFT10对像素电极Ep提供与该像素TFT10的源极端子连接的源极线SLi的电位。从而,将作为源极线SLi的电压的数据信号S(i)写入到与该像素电极Ep对应的像素电容Cp中。然后,若经过上述图像显示期间Tdp,则对该像素形成部内的放电用TFT12的栅极端子提供黑电压施加脉冲Pb,从而在该放电用TFT12为接通状态期间,该像素电极Ep通过该放电用TFT12与保持电容线CsL连接(短路)。其结果,使该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Cp的存储电荷放电,该像素电容Cp成为施加了黑电压的状态。
因而,各像素形成部在像素显示期间Tdp的期间,将与通过其内部的像素TFT10而提供给像素电极Ep的源极线SLi的电位相对应的电压保持在像素电容Cp中,从而根据数字图像信号DA形成显示像素。另一方面,各像素形成部在从对其内部的放电用TFT12的栅极端子施加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中出现黑电压施加脉冲Pb起,直到对其内部的像素TFT10的栅极端子施加的像素扫描信号G(j)中出现下一个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为止的期间(从一帧期间中除去图像显示期间Tdp的剩下的期间)Tbk,通过在其内部的像素电容Cp中保持黑电压而形成黑像素。其结果,对应于该放电用扫描信号Gd(j)的显示行在该期间Tbk中成为黑显示(以下,将该期间Tbk称为「黑显示期间」)。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每隔一个显示行中插入黑显示期间,可以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能使显示脉冲化。从而,抑制动态图像中的拖尾残像,改善动态图像显示的性能。
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在显示控制电路200的控制下,将规定的固定电位即公共电位Vcom供给对置基板120中的公共电极Ec,且也供给有源矩阵基板110上的保持电容线CsL。该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具有作为对公共电极Ec提供公共电位Vcom的公共电位供给部的功能,且具有作为对保持电容线CsL提供公共电位Vcom作为保持电容线电位的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共电位与保持电容线电位是同一电位,但也可以如后述那样,这些电位是不同的。
<1.2 作用及效果>
图10是表示采用电荷共享方式的2H点反转驱动的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在该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源极线SLi的电位Vs与电荷共享期间Tsh内的源极中心电位VSdc实质上相等。但是,在利用像素扫描信号G(j)中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进行像素数据写入用的像素电容Cp充电开始之前,对该像素电容Cp写入一帧期间前的源极线SLi的电位即极性不同的数据信号S(i)所表示的像素数据。因此,在利用该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进行充电的开始时刻t1,形成该像素电容Cp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变成与一帧期间前写入的像素数据对应的负极性电位。因此,如果随着显示的高分辨率化而使得一个水平期间变短,则2H反转驱动中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如图10所示,在该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的期间(像素栅极线GLj为选择状态的期间)内无法达到目标电位,从而使得充电不足。
上述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二行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1,i)在利用像素扫描信号G(j+1)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进行充电的开始时刻t2,同样地,变成与一帧期间前写入的像素数据对应的负极性电位。但是,源极线SLi的电位Vs在该第二行的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刻t2已变为目标电位。因此,即使该第二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1,i)在该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的期间未达到目标电位,如图10所示,也比上述第一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要高。
这样,在2H点反转驱动的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采用电荷共享方式,但如果随着显示的高分辨率化等而使得一个水平期间变短,则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与第二行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也会产生差异。其结果,该差异表现为亮度差,有时可看出线形的横条不均匀。
与此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9(C)所示,在2H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除与上述已有例同样地进行电荷共享动作外,还利用图9(E)和图9(G)所示的黑电压施加脉冲Pb,使各像素电极Ep通过放电用TFT12与保持电容线CsL短路。由于对保持电容线CsL提供公共电位Vcom,因此,各像素电容Cp在以相当于像素数据的数据信号S(i)(源极线SLi的电位)进行充电之后,在经过了2/3帧期间左右的像素显示期间Tdp的时刻进行放电。其结果,在利用像素扫描信号G(j)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而开始对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像素电容Cp进行充电的时刻t1,通过在该时刻t1之前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的黑电压施加脉冲Pb而引起的该像素电容Cp的放电,使得该第一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与保持电容线CsL的电位即公共电位Vcom相等。另外,源极线SLi的电位与已有例的相同,通过电荷共享动作而成为与源极中心电位VSdc实质上相等的电位(接近公共电位Vcom的电位)。因而,该第一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如图11所示,在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的期间达到目标电位,从而抑制充电不足。
另外,在利用像素扫描信号G(j+1)的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而开始对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二行像素电容Cp进行充电的时刻t2,也通过在该时刻t2之前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j+1)的黑电压施加脉冲Pb而引起的该像素电容Cp的放电,成为与保持电容线CsL的电位即公共电位Vcom相等。而且,源极线SLi的电位Vs在该时刻t2已成为目标电位。因而,该第二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1,i)如图11所示,也与上述第一行中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相同,在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的期间达到目标电位,从而抑制充电不足。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在作为2H反转驱动中的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虽然在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刻t1、t2,源极线SLi的电位Vs不相同,但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都为公共电位Vcom。因此,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利用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而在该两行中都达到目标电位,在该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和第二行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之间实质上不产生差异,不会看到线形的横条不均匀。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利用黑电压施加脉冲Pb引起的像素电容Cp的放电而在每隔一个显示行中插入黑显示期间Tbk,从而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由此,可以抑制动态图像中的拖尾残像,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作为保持型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通过这样可以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并且通过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抑制充电量之差以及消除充电不足)而提高显示质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是以点反转驱动为前提而采用了电荷共享的方式,但是在不采用电荷共享方式的情况下,或者是不采用点反转驱动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基本相同的效果。但是,从改善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的观点来看,最好是采用电荷共享方式。
<1.3 有源矩阵基板的图形结构>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实现上述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图形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图形结构的第一例的平面图,表示相当于6个像素部分的图形结构。在像素栅极线GLj与源极线SLi的交叉部附近设置像素TFT10(i=1、2、…、N;j=1、2、…、M)。在该例子中,像素栅极线GLj兼作为像素TFT10的栅极电极(端子)10g,像素TFT10的源极电极(端子)10s与源极线SLi连接,漏极电极(端子)10d通过设置在层间绝缘膜中的接触孔11而与像素电极Ep连接。
另外,沿像素栅极线GLj那样配置放电用栅极线GdLj,在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附近设置放电用TFT12。该放电用TFT12的栅极电极(端子)12g与放电用栅极线GdLj连接,该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端子)12s通过源极引出电极14及接触孔15与保持电容线CsL连接,其漏极电极(端子)12d通过接触孔17与上述像素电极Ep连接。
在图1的例子中,分别与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12s及漏极电极12d连接的源极引出电极14及漏极引出电极13与放电用栅极线GdLj不重叠。若这样,则在因放电用TFT12的沟道部中残留薄膜缺陷等而使放电用TFT12一直为接通状态时(TFT12的短路故障时),能够通过激光照射等来切断源极引出电极14或漏极引出电极13,从而修复该短路故障。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像素电极Ep与放电用栅极线GdLj及放电用TFT12重叠。由于该图形结构能够扩大像素区域,因此可有效提高开口率。
此外,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12s及漏极电极12d、和分别与这些电极12s、12d连接的电极,最好是用与源极线SLi相同的材料形成(图形结构的其他例中也是一样)。这是因为若这样,则可以在源极线SLi的形成工序中形成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12s及漏极电极12d、和分别与这些电极12s、12d连接的电极,而不需要用另外的方法形成这些电极。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图形结构的第二例的平面图,表示相当于两个像素部分的图形结构。图3为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对于该第二例的构成要素中与第一例的构成要素同一或对应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标号,以下省略同一部分的说明。
在该第二例中,平行于像素栅极线GLj(j=1、2、…、M)并通过像素电极Ep的中央那样配置的保持电容线CsL,在各像素电路中,具有沿像素电极Ep的边缘部(边部)平行于源极线SLi而延伸的四个延伸部16a~16d。这些延伸部16a~16d起到作为抑制源极线SL1、SL2的电位变化对像素电极Ep的影响用的屏蔽电极的功能。这四个延伸部16a~16d中面向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延伸部16b、16c的两端部,通过接触孔15利用源极引出电极14而互相连接,该源极引出电极14与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12s连接。
即,如图3所示,在作为透明性绝缘基板的玻璃基板20上,依次形成保持电容线CsL的延伸部16b、16c和由氮化硅(SiNx)等构成的栅极绝缘膜22,在其上形成的源极引出电极14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膜22中的接触孔15与保持电容线CsL的延伸部16b、16c电连接。在该源极引出电极14上,依次形成由氮化硅等构成的作为钝化膜的层间绝缘膜24和由丙烯类感光性树脂等构成的层间绝缘膜26,再在其上形成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构成的作为透明性电极的像素电极Ep。
这样,在第二例中,在接近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位置上形成源极引出电极14,作为不同于该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层。由此,可以抑制保持电容线CsL和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短路。另外,由于保持电容线CsL的一部分形成于不同的层,因此可以降低断线的概率。
另外如图2所示,在该第二例中,放电用栅极线GdLj兼作为放电用TFT12的栅极电极(端子),该放电用TFT12通过绝缘层被放电用栅极线GdLj覆盖。从有源矩阵基板制造时的合格率这一点来看,放电用TFT12及其源极引出电极和漏极引出电极与放电用栅极线GdLj不重叠的上述第一例比较有利,但从开口率这一点来说,该第二例比较有利。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110的图形结构的第三例的平面图,表示相当于两个像素部分的图形结构。对于该第三例的构成要素中与第一或第二例的构成要素同一或对应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标号,以下省略同一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该第三例中,与上述第二例相同,为了抑制源极线SL1、SL2的电位变化对像素电极Ep的电位的影响,保持电容线CsL在各像素电路中,具有沿着像素电极Ep的边缘部平行于源极线SLi而延伸的四个延伸部16a~16d。这些延伸部16a~16d中面向像素栅极线GLj的延伸部16a、16d,通过沿着像素电极Ep的边缘部平行于像素栅极线GLj而延伸的电极(以下称为「水平延伸部」)16e而互相连接,与该水平延伸部16e一起形成作为与保持电容线CsL一体化的图形。该水平延伸部16e起到作为抑制像素栅极线GLj的电位变化对像素电极Ep的电位的影响用的屏蔽电极的功能。另外,面向放电用栅极线GdLj的延伸部16b、16c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二例相同,通过接触孔15利用源极引出电极14互相连接,该源极引出电极14与放电用TFT12的源极电极12s连接。
在该第三例中,如上所述,沿像素电极Ep的边缘部形成的保持电容线CsL的五个延伸部16a~16e与源极引出电极14构成环状结构体。上述环状结构体形成作为保持电容线CsL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减小由像素电极Ep和源极线Sli形成的寄生电容、以及由像素电极Ep和像素栅极线GLj形成的寄生电容,能够提高显示质量。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保持电容线CsL具有水平延伸部16e,因此像素TFT10的漏极电极10d通过漏极引出电极18及接触孔11,在像素电极Ep的中心部与该像素电极Ep连接。另外,漏极引出电极18在该连接位置上具有与保持电容线CsL相对的部分19,该部分19作为保持电容电极,通过绝缘膜而与保持电容线CsL相对,从而形成保持电容Ccs。
<1.4源极驱动器的其它结构例>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如图8所示构成(以下,将图8所示的结构称为「第一结构例」)。在该结构中,各源极线SLi的电位Vs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向着接近源极中心电位VSdc的中间电位变化,但无法保证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完全达到源极中心电位VSdc或公共电位Vcom。但是从图11可知,从提高充电特性的观点来看,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中,最好是使各源极线SLi的电位Vs达到公共电位Vcom或源极中心电位VSdc。
图12是表示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为了使各源极线SLi的电位Vs达到公共电位Vcom的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的结构例(以下称为「第二结构例」)的电路图。对于根据该结构例的输出部304的构成要素中与第一结构例同样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
根据本结构例的输出部304也与第一结构例相同,对各源极线SLi(i=1~N)各设置一个作为开关元件的第二MOS晶体管SWc。但是,在第一结构例中,是在相邻源极线之间各插入一个第二MOS晶体管SWb那样构成开关电路,而不同的是在本结构例中,源极驱动器300具有从其外部接受公共电压Vcom用的输入端子(以下称为「公共电位输入端子」),在该公共电位输入端子与各源极线SLi之间各插入一个第二MOS晶体管SWc那样构成开关电路。即,在本结构例中,应该与各源极线SLi连接的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通过这些第二MOS晶体管SWc中的某一个与公共电位输入端子连接。而且,对这些第二MOS晶体管SWc的栅极端子的某一个提供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
根据上述那样的第二结构例,根据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以外(的有效扫描期间),数据信号生成部302生成的模拟电压信号d(1)~d(N)通过缓冲器31作为数据信号S(1)~S(N)输出并施加给源极线SL1~SLN,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切断对源极线SL1~SLN施加数据信号S(1)~S(N)并将全部源极线SL1~SLN连接于公共电位输入端子。因而,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利用源极线SL1~SLN彼此短路而引起的电荷共享动作和通过公共电位输入端子而提供的公共电位Vcom,使得各源极线SLi变为公共电位Vcom。从而,若使用该第二结构例的源极驱动器,则各源极线SLi的电位在各电荷共享期间Tsh内一直为公共电位Vcom,而与显示灰度等级无关,并且与利用黑电压施加脉冲Pb引起的像素电容的放电相结合,从而确实抑制充电不足,进一步改善充电特性。其结果,与使用第一结构例的源极驱动器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确实地防止2H反转驱动等中发生横条不均匀。
此外,在上述第二结构例的情况下,由于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对各数据信号线提供固定电位(Vcom),该固定电位(Vcom)与提供给保持电容线CsL的电位相等,因此,在用于像素数据写入的像素电容Cp充电开始的时刻,形成该像素电容Cp的像素电极Ep的电位与应该传递该像素电容Cp充电用的数据信号S(i)的源极线SLi的电位相等。由此,即使是以任一正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对像素电容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充电条件相同。其结果,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抑制nH点线反转驱动(n≥2)的情况下发生横条不均匀。此外,作为上述固定电位,也可以像下述第三结构那样使用源极中心电位VSdc来替代公共电位Vcom。
图13是表示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的第三结构例的电路图。该第三结构例的输出部304与第二结构例相同,具备N个第一MOS晶体管SWa、N个第二MOS晶体管SWc、以及反相器33。但是,该输出部304具备供给源极中心电位VSdc的电荷共享电压固定用电压35(以下也简称为「固定电源」),替代公共电位输入端子,各输出端子通过N个第二MOS晶体管SWc中的某一个与固定电源35连接。其它结构与第二结构例相同。
根据上述第三结构例,根据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以外(的有效扫描期间),数据信号生成部302生成的模拟电压信号d(1)~d(N)通过缓冲器31作为数据信号S(1)~S(N)输出并施加给源极线SL1~SLN,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切断对源极线SL1~SLN施加数据信号S(1)~S(N)并将全部源极线SL1~SLN连接于固定电源35。因而,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利用源极线SL1~SLN彼此短路而引起的电荷共享动作和从固定电源35提供的源极中心电位VSdc,使得各源极线SL1~SLN变为源极中心电位VSdc。从而,若使用该第三结构例的源极驱动器,则各源极线SLi的电位在各电荷共享期间Tsh内一直为源极中心电位VSdc,而与显示灰度等级无关,并且与利用黑电压施加脉冲Pb引起的像素电容的放电相结合,从而确实抑制充电不足,进一步改善充电特性。其结果,与使用第一结构例的源极驱动器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确实地防止2H反转驱动等中发生横条不均匀。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将使用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例子作为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除由显示控制电路生成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不同这一点之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同一或对应的部分附加同一参照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以下,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第二结构例),在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为H电平时即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对各源极线SLi(i=1、2、…、N)提供公共电位Vcom。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的信号波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采用2H点反转驱动方式,源极驱动器300的数据信号生成部302生成图14(A)所示的模拟电压信号d(1)~d(N)作为图像信号。这些模拟电压信号d(1)~d(N)提供给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参照图7)。
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控制电路200生成图14(B)所示的信号作为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该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在相当于图像显示的水平消隐期间的期间内每隔一个水平期间变为H电平,这一点与仅在模拟电压信号d(i)或数据信号S(i)的极性反转时变为H电平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图9(B))不同。
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由于采用图12所示的结构,因此根据这样的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从上述模拟电压信号d(1)~d(N)生成图14(C)所示的数据信号S(1)~S(N),并将这些数据信号S(1)~S(N)分别施加到源极线SL1~SLN上。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每隔一个水平期间设置电荷共享期间Tsh,在其电荷共享期间Tsh,各源极线SLi彼此短路,并对各源极线SLi提供公共电位Vcom(i=1、2、…、N)。此外,在电荷共享期间Tsh以外的期间,上述模拟电压信号d(1)~d(N)作为数据信号S(1)~S(N)而分别施加到源极线SL1~SLN上。
像素栅极驱动器41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生成图14(D)和图14(F)所示的像素扫描信号G(1)~G(M),并将这些像素扫描信号G(1)~G(M)分别施加到像素栅极线GL(1)~GL(M)上。放电用栅极驱动器420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生成图14(E)和图14(G)所示的放电用扫描信号Gd(1)~Gd(M),并将这些放电用扫描信号Gd(1)~Gd(M)分别施加到放电用栅极线GdL(1)~GdL(M)上。
通过利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每个显示行中插入黑显示期间,从而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其结果,可以抑制动态图像中的拖尾残像,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根据电荷共享控制信号Csh而进行的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的动作,能进一步改善像素电容Cp的充电特性。下面,对其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有源矩阵基板的动作的详细信号波形图。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隔一个水平期间设置电荷共享期间Tsh,在电荷共享期间Tsh结束的时刻,各源极线SLi变为公共电位Vcom。另外,还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各像素电容Cp在利用像素数据写入脉冲Pw开始充电之前,通过利用黑电压施加脉冲Pb进行放电而使得像素电极Ep的电位也变为公共电位Vcom。这样,对于2H反转驱动中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容Cp以及第二行的像素电容Cp的任一个,在这些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刻t1、t2,源极线SLi的电位都是公共电位Vcom,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也都为公共电位Vcom。因而,可进一步抑制像素电容Cp的充电不足。而且,由于该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的条件(源极线的电位以及像素电极的电位)相同,因此确实消除了对于这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容与第二行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之差。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利用黑电压施加脉冲Pb引起的像素电容Cp的放电而在每个显示行中插入黑显示期间Tbk,从而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作为保持型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可以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并且通过进一步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而提高显示质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采用图12所示的结构,从而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对各源极线SLi提供公共电位Vcom,但取而代之的,其输出部304也可以采用图13所示的结构,从而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对各源极线SLi提供源极中心电位VSdc。在这种情况下,有源矩阵基板110中的源极线SLi的电位Vs以及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在像素电容Cp充电时,按图16所示那样变化。
即,对于2H反转驱动中作为极性反转单位的两行中的第一行的像素电容Cp和第二行的像素电容Cp的任一个,在这些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刻t1、t2,源极线SLi的电位都变成作为固定电位的源极中心电位VSdc,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都为公共电位Vcom。因而,在充电开始时刻t1、t2的源极线SLi的电位与像素电极Ep的电位是虽然稍有差异但实质上相等的电位,在该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像素电容Cp的充电开始时的条件(源极线的电位以及像素电极的电位)一致。因此,即使如上所述,在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采用图12所示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304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采用图8所示的结构(第一结构例)。在提高充电特性(抑制充电不足以及充电条件均匀化)这一点上,相比于该结构,最好是采用图12或图13所示的结构,但即使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该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充电条件均匀化和防止发生横条不均匀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3.其它实施方式及变形例>
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是采用了2H点反转驱动方式,但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也可用于1H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可用于非点反转驱动方式的线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将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用于1H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时,该有源矩阵基板中的源极线SLi的电位Vs以及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在像素电容Cp充电时,按照图17所示那样变化。但是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对各源极线SLi提供作为固定电位的源极中心电位VSdc。
在这种情况下,在各行中的像素电容Cp充电开始的时刻,源极线SLi的电位都变为作为固定电位的源极中心电位VSdc,像素电极Ep的电位Vp(j,i)、Vp(j+1,i)都变为公共电位Vcom。因而,即使由于高分辨率化等而使得一个水平期间(可确保充电的时间)变短,也可以抑制像素电容Cp的充电不足,还能抑制因不同行之间的像素电容的充电量差而引起的线形横条不均匀。因此,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抑制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从而可以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而且通过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抑制充电量之差以及消除充电不足)来提高显示质量。
另外,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对有源矩阵基板110中的保持电容线CsL提供公共电位Vcom(图5),但也可以如图18所示,分开设置公共电极驱动电路610和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20来替代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00,从而对保持电容线CsL提供公共电位Vcom以外的电位(但是,接近公共电位Vcom的电位)。图18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620对保持电容线CsL提供源极中心电位VSdc。此外,在该例子中,对源极驱动器300也提供源极中心电位VSdc,在电荷共享期间Tsh,各源极线SLi的电位Vp变为源极中心电位VSdc(参照图16)。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4.适用于电视接收机>
接着,说明将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用于电视接收机的例子。图19是表示电视接收机用的显示装置800的结构方框图。该显示装置800具备:Y/C分离电路80;视频色度电路81;A/D转换器82;液晶控制器83;液晶面板84;背光源驱动电路85;背光源86;微机(微型计算机)87;以及灰度等级电路88。
上述液晶面板44包含:使用本发明有关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部;以及驱动该显示部用的源极驱动器、像素栅极驱动器、放电用栅极驱动器和公共电极·保持电容线驱动电路,关于其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所说明的某种结构(参照图5~图9、图11~图18)。
在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800中,首先,将作为电视信号的复合彩色图像信号Scv从外部输入Y/C分离电路80,在那里被分离成亮度信号及色信号。将这些亮度信号及色信号用视频色度电路81变换为与光的三原色相对应的模拟RGB信号,再利用A/D转换器82将该模拟RGB信号转换为数字RGB信号。将该数字RGB信号输入液晶控制器83。另外,在Y/C分离电路80中,从外部输入的复合彩色图像信号Scv中还取出水平及垂直同步信号,将这些同步信号也通过微机87输入液晶控制器83。
对液晶面板84以规定的时序与基于上述同步信号的时序信号一起,从液晶控制器83输入数字RGB信号。另外,用灰度等级电路88生成彩色显示的三原色R、G、B各自的灰度等级电压,将这些灰度等级电压也供给液晶面板84。在液晶面板84中,根据这些RGB信号、时序信号及灰度等级电压,利用内部的源极驱动器、像素栅极驱动器、放电用栅极驱动器等生成驱动用信号(数据信号、像素扫描信号、放电用扫描信号等),并根据这些驱动用信号在(使用有源矩阵基板的)内部的显示部上显示彩色图像。另外,为了利用该液晶面板84显示图像,必须从液晶面板84的后方照射光,在该显示装置800中,在微机87的控制下,背光源驱动电路85驱动背光源86,从而对液晶面板84的背面照射光。
微机87进行包含上述处理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控制。另外,作为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复合彩色图像信号),不仅可以使用基于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还可以使用利用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号、或通过互联网线路供给的图像信号等,在该显示装置800中,能够根据各种图像信号来进行图像显示。
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800中显示基于电视广播的图像时,如图20所示,将调谐器部90与该显示装置800连接。该调谐器部90从用天线(未图示)接收的接收波(高频信号)中提取应该接收的频道的信号并转换为中频信号,通过对该中频信号进行检波,取出作为电视信号的复合彩色图像信号Scv。将该复合彩色图像信号Scv如上所述输入显示装置800,利用该显示装置800显示基于该复合彩色图像信号Scv的图像。
图21所示为将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作为电视接收机时的机械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电视接收机的构成要素,除了上述显示装置800以外,还具有第一壳体801及第二壳体806,形成用第一壳体801及第二壳体806包围显示装置800而夹住的结构。在第一壳体801上形成使显示装置800显示的图像透过的开口部801a。另外,第二壳体806覆盖显示装置800的背面侧,设置有操作该显示装置800用的操作用电路805,并在下方安装有支撑用构件808。
根据上述电视接收机,由于液晶面板84内的有源矩阵基板、源极驱动器、像素栅极驱动器、放电用栅极驱动器等采用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或它们的变形例相同的结构,因此抑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等的复杂化和工作频率的增大,且使显示脉冲化,从而能改善动态图像的显示性能,而且通过提高像素电容的充电特性,能提高显示品质。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有源矩阵基板及具有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特别适用于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有源矩阵基板。
Claims (21)
1.一种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数据信号线;
与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
对应于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各交叉点而设置的、利用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像素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及断开的像素开关元件;
经所述像素开关元件而连接于通过与所述像素开关元件对应的交叉点的数据信号线的像素电极;
在和各像素电极之间形成规定电容那样设置的保持电容线;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以及
放电用开关元件,该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于各像素电极而设置,利用与像素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和断开,该像素扫描信号线用来接通和断开连接于对应像素电极的像素开关元件,
各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放电用开关元件而连接于所述保持电容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容线具有沿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是具有漏极电极和源极电极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漏极电极连接于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的像素电极,
所述源极电极通过规定的源极引出电极连接于所述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源极引出电极构成沿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呈环状配置的结构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与作为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电极和与作为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的电极,是用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相同的材料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容线具有环状部分,该环状部分包含:沿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所述数据信号线延伸的部分;以及沿所述像素电极的边缘平行于所述像素扫描信号线延伸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配置成与形成所述放电用扫描信号线的电极图形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极配置成与所述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重叠。
8.一种显示装置,是常黑模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
配置成与所述有源矩阵基板中的各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
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该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有选择地对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施加使所述像素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各帧期间中至少有一次为选择状态;
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该放电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有选择地对所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施加使得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对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从选择状态变为非选择状态的第一时刻到下一帧期间中为选择状态的第二时刻之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选择状态;
生成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多个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水平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对所述公共电极提供规定公共电位的公共电位供给部;以及
对所述保持电容线提供与所述公共电位实质上相等的规定电位的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生成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电压极性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发生反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生成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极性每隔规定数的数据信号线发生反转,
在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时,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提供规定的固定电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电位与所述规定电位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将所述公共电位作为所述规定电位提供给所述保持电容线。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电位是相当于所述数据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中间值的电位。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部将相当于所述数据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中间值的电位作为所述规定电位提供给所述保持电容线。
17.一种电视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18.一种驱动方法,是常黑模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常黑模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和配置成与该有源矩阵基板中的各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其中,有源矩阵基板包含:多个数据信号线;与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对应于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和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各交叉点而设置的、利用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像素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及断开的像素开关元件;经所述像素开关元件而连接于通过与所述像素开关元件对应的交叉点的数据信号线的像素电极;以及在和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形成规定电容那样设置的保持电容线,
所述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该像素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有选择地对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施加使所述像素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各帧期间中至少有一次为选择状态;
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该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生成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多个数据信号作为每隔规定数的水平期间极性发生反转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
对所述公共电极提供规定的公共电位的公共电位供给步骤;
对所述保持电容线提供与所述公共电位实质上相等的规定电位的保持电容线电位供给步骤;以及
使得各像素电极与所述保持电容线短路的放电步骤,
所述有源矩阵基板还包括: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像素扫描信号线的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以及
放电用开关元件,该放电用开关元件对应于各像素电极而设置,利用与像素扫描信号线对应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而进行接通和断开,该像素扫描信号线用来接通和断开连接于对应像素电极的像素开关元件,
各像素电极通过对应的放电用开关元件而连接于所述保持电容线,
在所述放电步骤中,对所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有选择地施加使得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为接通状态的激活信号,使得施加了该激活信号的放电用扫描信号线为选择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多个放电用扫描信号线各自在对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从选择状态变为非选择状态的第一时刻到下一帧期间中为选择状态的第二时刻之间,仅在规定期间为选择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中,生成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电压极性每隔2以上的规定数的水平期间发生反转。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中,
生成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使得极性每隔规定数的数据信号线发生反转,
在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时,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步骤中,每隔一个水平期间仅在规定期间切断对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施加所述多个数据信号,且使得所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彼此短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98440 | 2006-11-02 | ||
JP298440/2006 | 2006-11-02 | ||
PCT/JP2007/062113 WO2008053612A1 (fr) | 2006-11-02 | 2007-06-15 | Substrat à matrice activ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doté du substra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2628A true CN101512628A (zh) | 2009-08-19 |
CN101512628B CN101512628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3934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34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628B (zh) | 2006-11-02 | 2007-06-15 |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07032B2 (zh) |
EP (1) | EP2053589A4 (zh) |
JP (1) | JP4937271B2 (zh) |
CN (1) | CN101512628B (zh) |
WO (1) | WO2008053612A1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9768A (zh) * | 2011-05-06 | 2012-11-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 |
CN102984533A (zh) * | 2011-09-02 | 2013-03-2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立体图像显示器 |
WO2013075367A1 (zh) * | 2011-11-23 | 2013-05-3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3078725A1 (zh) * | 2011-12-02 | 2013-06-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液晶面板模组 |
US8665264B2 (en) | 2011-11-23 | 2014-03-04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CD panel and LCD device |
CN105869600A (zh) * | 2016-06-12 | 2016-08-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
CN106847170A (zh) * | 2015-11-27 | 2017-06-1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CN107589609A (zh) * | 2017-09-26 | 2018-01-1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CN108172162A (zh) * | 2018-01-02 | 2018-06-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
CN108615509A (zh) * | 2018-05-07 | 2018-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20190096304A1 (en) * | 2017-09-26 | 2019-03-28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CN110310608A (zh) * | 2018-03-27 | 2019-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
CN11265227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3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063982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脉冲放电的电流测试装置 |
CN113885261A (zh) * | 2021-09-30 | 2022-01-04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显示面板的下基板、及显示面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44351B1 (ko) * | 2006-06-30 | 2013-12-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
TWI352866B (en) * | 2007-04-12 | 2011-11-21 | Wintek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
US20100014041A1 (en) * | 2008-07-16 | 2010-01-21 | Won-Sang Par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2010039136A (ja) * | 2008-08-04 | 2010-02-18 | Sony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0039205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Sony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11048844A1 (ja) * | 2009-10-22 | 2011-04-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KR101590945B1 (ko) | 2009-11-17 | 2016-02-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1102358B1 (ko) * | 2009-11-30 | 2012-01-05 |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회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JP5781299B2 (ja) * | 2010-12-20 | 2015-09-16 |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 表示装置 |
TWI430255B (zh) * | 2011-06-14 | 2014-03-11 | Benq Materials Corp | 像素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
KR101868145B1 (ko) * | 2011-10-06 | 2018-06-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US20130141417A1 (en) * | 2011-12-02 | 2013-06-06 | Chenghung Chen | Drive Circuit, LCD Panel Module, LCD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
US9965063B2 (en) * | 2013-02-20 | 2018-05-08 | Apple Inc. | Display circuitry with reduced pixel parasitic capacitor coupling |
CN103472644B (zh) * | 2013-09-25 | 2015-11-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
CN103472643B (zh) * | 2013-09-25 | 2016-01-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
CN103676381A (zh) * | 2013-12-26 | 2014-03-26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 |
CN103995407B (zh) * | 2014-05-08 | 2016-08-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CN104882105B (zh) * | 2015-05-28 | 2017-05-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139821B (zh) * | 2015-09-30 | 2018-03-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
CN106023920B (zh) * | 2016-07-06 | 2019-11-19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920911B (zh) * | 2021-06-25 | 2022-07-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方法、显示装置 |
CN115394262B (zh) * | 2022-08-26 | 2023-11-2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26392C2 (de) * | 1980-02-26 | 1985-08-22 | Sharp K.K., Osaka | Anzeigevorrichtung mit einem elektrolumineszenten Dünnschichtelement zur Bilddarstellung |
JP3211256B2 (ja) | 1991-04-09 | 2001-09-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投写型テレビ |
JPH05119346A (ja) | 1991-10-25 | 1993-05-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09243998A (ja) | 1996-03-13 | 1997-09-19 | Toshiba Corp | 表示装置 |
JPH1130975A (ja) | 1997-05-13 | 1999-02-02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H10339860A (ja) * | 1997-06-06 | 1998-12-22 | Casio Comput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H11326957A (ja) * | 1998-03-20 | 1999-11-26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055620B2 (ja) | 1998-06-05 | 2000-06-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3734629B2 (ja) * | 1998-10-15 | 2006-01-11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表示装置 |
JP2000148098A (ja) | 1998-11-13 | 2000-05-26 | Ind Technol Res Inst | 液晶ディスプレーの周辺回路 |
JP2000267141A (ja) * | 1999-03-19 | 2000-09-29 | Fujitsu Ltd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JP3556150B2 (ja) * | 1999-06-15 | 2004-08-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3747768B2 (ja) | 2000-03-17 | 2006-02-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062855A (ja) | 2000-08-22 | 2002-02-28 | Texas Instr Japan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100748840B1 (ko) * | 2001-02-05 | 2007-08-13 |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JP3534086B2 (ja) | 2001-04-27 | 2004-06-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100759974B1 (ko) | 2001-02-26 | 2007-09-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TW559771B (en) | 2001-07-23 | 2003-11-01 | Hitachi Ltd | Matrix-type display device |
JP4602608B2 (ja) | 2001-08-28 | 2010-12-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 |
JP4225777B2 (ja) | 2002-02-08 | 2009-02-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駆動方法 |
JP2003255912A (ja) | 2002-03-05 | 2003-09-10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20030084020A (ko) | 2002-04-24 | 2003-11-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3901048B2 (ja) * | 2002-07-24 | 2007-04-04 |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3799307B2 (ja) | 2002-07-25 | 2006-07-19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US20040109119A1 (en) * | 2002-12-05 | 2004-06-10 |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high aperture ratio |
JP4401090B2 (ja) | 2003-03-14 | 2010-01-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US7129922B2 (en) * | 2003-04-30 | 2006-10-31 |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
US7505019B2 (en) * | 2003-06-10 | 2009-03-17 | Oki Semiconductor Co., Ltd. | Drive circuit |
JP2005012911A (ja) | 2003-06-19 | 2005-01-13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極低温ケーブルの端末構造 |
JP3942595B2 (ja) * | 2004-01-13 | 2007-07-11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パネルの駆動回路 |
KR101076424B1 (ko) * | 2004-03-31 | 2011-10-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센스 패널의 프리차지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018755B1 (ko) | 2004-03-31 | 2011-03-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05345603A (ja) * | 2004-06-01 | 2005-12-1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564293B2 (ja) * | 2004-07-05 | 2010-10-20 |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Ocb型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ocb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6072078A (ja) * | 2004-09-03 | 2006-03-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846217B2 (ja) * | 2004-09-17 | 2011-12-28 |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7471275B2 (en) * | 2005-05-20 | 2008-12-30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KR101237208B1 (ko) | 2005-08-02 | 2013-02-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공급 방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KR20070023099A (ko) | 2005-08-23 | 2007-02-28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2007
- 2007-06-15 EP EP07745368A patent/EP205358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6-15 JP JP2008541999A patent/JP49372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15 CN CN2007800334424A patent/CN1015126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15 US US12/311,968 patent/US81070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15 WO PCT/JP2007/062113 patent/WO20080536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10569B2 (en) | 2011-05-06 | 2014-08-19 | Lg Display Co., Ltd. | Image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2D mode and 3D mode |
CN102769768A (zh) * | 2011-05-06 | 2012-11-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 |
TWI502962B (zh) * | 2011-05-06 | 2015-10-01 | Lg Display Co Ltd | 影像顯示裝置 |
CN102769768B (zh) * | 2011-05-06 | 2014-09-2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装置 |
CN102984533A (zh) * | 2011-09-02 | 2013-03-2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立体图像显示器 |
US8665264B2 (en) | 2011-11-23 | 2014-03-04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CD panel and LCD device |
WO2013075367A1 (zh) * | 2011-11-23 | 2013-05-3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3078725A1 (zh) * | 2011-12-02 | 2013-06-0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液晶面板模组 |
CN106847170A (zh) * | 2015-11-27 | 2017-06-13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CN106847170B (zh) * | 2015-11-27 | 2019-06-1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US10297217B2 (en) | 2016-06-12 | 2019-05-21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
CN105869600A (zh) * | 2016-06-12 | 2016-08-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
WO2017215147A1 (zh) * | 2016-06-12 | 2017-12-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
CN107589609A (zh) * | 2017-09-26 | 2018-01-1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US20190096304A1 (en) * | 2017-09-26 | 2019-03-28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WO2019061880A1 (zh) * | 2017-09-26 | 2019-04-0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CN108172162A (zh) * | 2018-01-02 | 2018-06-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
CN110310608A (zh) * | 2018-03-27 | 2019-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
CN108615509A (zh) * | 2018-05-07 | 2018-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US11004414B2 (en) | 2018-05-07 | 2021-05-11 |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CN108615509B (zh) * | 2018-05-07 | 2022-07-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265227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3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2652276B (zh) * | 2020-12-31 | 2022-07-08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063982A (zh) * | 2021-03-15 | 2021-07-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脉冲放电的电流测试装置 |
CN113063982B (zh) * | 2021-03-15 | 2021-11-23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脉冲放电的电流测试装置 |
CN113885261A (zh) * | 2021-09-30 | 2022-01-04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显示面板的下基板、及显示面板 |
US12204213B2 (en) | 2021-09-30 | 2025-01-21 |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unit of a display panel, lower substrate of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53589A1 (en) | 2009-04-29 |
JPWO2008053612A1 (ja) | 2010-02-25 |
JP4937271B2 (ja) | 2012-05-23 |
US8107032B2 (en) | 2012-01-31 |
WO2008053612A1 (fr) | 2008-05-08 |
US20100026921A1 (en) | 2010-02-04 |
CN101512628B (zh) | 2012-06-13 |
EP2053589A4 (en) | 2011-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12628B (zh) |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1467098B (zh) | 有源矩阵基板及具有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1233556B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 |
US8237646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US8259046B2 (en)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00445855C (zh) | 电位下降减少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 |
JP530309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TWI397734B (zh) |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 |
US2012011308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US773331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822313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KR10128505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090146938A1 (en) | Display device | |
EP2511754A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9230469B2 (en) | Display device using plural gamma curv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798637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256665B1 (ko) | 액정패널 | |
US20130147783A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EP1381015B1 (en) |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e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KR20020079598A (ko) |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표시 장치 | |
US977852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KR101070125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JP200512810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5018553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pixel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030112211A1 (en) |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