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565583A -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65583A
CN1565583A CN 03145334 CN03145334A CN1565583A CN 1565583 A CN1565583 A CN 1565583A CN 03145334 CN03145334 CN 03145334 CN 03145334 A CN03145334 A CN 03145334A CN 1565583 A CN1565583 A CN 1565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rhizoma
blood
medicine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453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7876C (zh
Inventor
李芳�
秦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huang Pharmaceutical Investment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huang Pharmaceutical Investment &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huang Pharmaceutical Investment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B031453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27876C/zh
Publication of CN1565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5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78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8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用于治疗或预防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补阴、补气、活血、凉血、收敛、利水利尿药物和/或它们的提取物等。

Description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或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绝对或相对减弱而引起的综合症。由于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却逐渐消瘦,中医也称之为消渴症。其临床表现是高血糖,同时伴有高尿糖,这就是糖尿病病名的由来。按照现代医学的分类,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两大类。
随着研究的进展,治疗糖尿病本身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的使用,使得高血糖不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长期的糖尿病并发症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2002年发表的数据,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已接近2亿,其中大约96%会因慢性并发症而死亡。另据报道,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000万。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患病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左右,致盲率达6~8%。据统计,有10年糖尿病史者,7%有视网膜病变,15年者约25%,15年以上者达6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即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的血管通透性变化,从而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及失明等。
以往,为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应用调节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或者采用激光手术治疗等。但是,迄今并无疗效特别好的药物,而且手术治疗也仅仅在发病早期效果才较好。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中药也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一些处方,在一定程度上效果较好,例如:①辨证论治:有以养阴清热为主,用竹叶黄芪汤(黄芪、生地黄、麦门冬、当归、川芎、甘草、黄芩、煨石膏、芍药、人参)、白虎加人参汤者(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有以滋阴补肾为主,用杞菊地黄汤(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牡丹皮、泽泻、菊花)、六味地黄汤(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者;有以活血化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紅花、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方者。②专方治疗:如祝谌予的“糖眼明”方,何氏的“活血化瘀灵”等。③针刺治疗:如吴氏以脾俞、睛明、膈俞、足三里、球后为主穴,酌情配穴,收到较好疗效。但是以上处方都是临床处方,回顾性总结多,前瞻性研究少,且多缺乏阳性对照,疗效缺乏可比性;其中临床研究多,实验研究少,疗效机理不明。并非单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包括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而且其效果能否广泛推广也值得怀疑。
因此,目前的现状是,尚未有比较令人满意的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为主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或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在以往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处方和治疗思想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发现,在现有验方二至丸、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进行处方改进,结果发现至少含有补阴、补气、活血、凉血、利水利尿药物或它们的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对于治疗或缓解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突出的疗效,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或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组成:
1.用于治疗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补阴、补气、活血、凉血、利水药物和/或它们的提取物。
2.上述1的组合物,其中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上述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是上述补阴药物选自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白木耳、山茱萸;
补气药物选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
活血药物选自川芎、延胡索、姜黄、三棱、丹参、虎杖、桃仁、红花、牛膝、三七;
清热药物选自石膏、芦根、栀子、黄芩、黄连、黄柏、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
利水药物选自茯苓、猪苓、泽泻、木通、茵陈、赤小豆、玉米须、红土茯苓。
4.上述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女贞子、山茱萸、丹参、泽泻、牡丹皮、三七、墨旱莲、山药、茯苓、牛膝、红土茯苓和/或它们的提取物。
5.上述1或2的组合物,以原料药计,其组成为含有20~50重量份补阴药,10~30重量份补气药,10~40重量份活血药,5~20重量份清热凉血药和20~50重量份利水药。
6.上述1或2的组合物,以原料药计,其组成为含有25~45重量份补阴药,10~20重量份补气药,15~35重量份活血药,5~10重量份清热凉血药和20~40重量份利水药。
7.上述1-6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各成分或各成分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女贞子    15份    墨旱莲  12份    山茱萸  12份
山  药    15份    丹  参  12份    三  七  6份
牡丹皮    10份    泽  泻  10份    茯  苓  10份
红土茯苓  15份    牛  膝  10份
8.上述1-7任一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制成散剂、片剂、块剂或颗粒剂、茶剂或胶囊剂。
9.上述8的药物,为胶囊剂。
10.上述1~9任一项的组合物用来治疗或预防糖尿病或其并发症。
11.上述10的用途,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行具体叙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DRP)属眼底病,根据中医理论,对于发病机理,得出如下结论:消渴病日久,精亏液少,不能上承目络,目睛失养;或肝肾阴虚日甚,阴虚阳亢,虚火上炎,灼伤目络,而致视物模糊,甚至失明。换而言之就是由于长期患糖尿病导致机体各部分失衡(肾虚阴虚),导致视网膜失去滋养,甚至受到损伤,引起一系列病变。现代医家借助眼底检查,荧光造影等直观的观测手段,并从血流变、微循环、血生化等方面对本病作了科学的研究,发现“血瘀”在其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之,目前中医对其病机比较一致的认识为:肾虚是根、阴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之当标本兼顾、缓缓图功。
目前,已经报道的治疗本病的方药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出于调整肾虚阴虚的目的,大多是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进行处方调整获得的。
六味地黄汤的主药包括补血药熟地黄、补阴药山茱萸、补气药山药、利水药物泽泻、茯苓、凉血药牡丹皮等,本发明人等发现若以其它补阴药物如女贞子、墨旱莲代替补血药熟地黄,可以加强滋补肝肾的作用,另外,如果在处方中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三七等,可以在滋补肝肾的同时新增活血明目的效果。
由此,本发明发现如下的用于治疗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补阴、补气、活血、凉血、利水药物和/或它们的提取物。
具体来讲,上述补阴药物有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白木耳、山茱萸等。优选麦冬、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山茱萸,最优选墨旱莲、女贞子、山茱萸。
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等。优选人参、黄芪、山药、甘草。最优选山药。
活血药物有川芎、延胡索、姜黄、三棱、丹参、虎杖、桃仁、红花、牛膝、三七等。优选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牛膝、三七,最优选丹参、三七、牛膝。
清热药物有芦根、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等。优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金银花,最优选牡丹皮。
利水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木通、茵陈、赤小豆、玉米须、红土茯苓等。优选茯苓、泽泻、赤小豆、玉米须、红土茯苓,最优选茯苓、泽泻、红土茯苓。
本发明组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比例,根据所采用的药物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按照相对重量比来说,每单位剂量本发明组合物中,以原料药计,可以含有20~50重量份、优选25~45重量份补阴药,10~30重量份、优选10~20重量份补气药,10~40重量份、优选15~35重量份活血药,5~20重量份、优选5~10重量份清热凉血药和20~50重量份、优选20~40重量份利水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按照本发明的概念也可以对此作出变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补阴药物选用墨旱莲、女贞子、山茱萸,补气药物选用山药,活血药物选用丹参、三七、牛膝,清热药物选用牡丹皮,利水药物选用茯苓、泽泻、红土茯苓时,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的一例组成如下:
女贞子    15份    墨旱莲    12份  山茱萸  12份
山药      15份    丹参      12份  三七    6份
牡丹皮    10份    泽泻      10份  茯苓    10份
红土茯苓  15份    牛膝      10份
本发明中,上述中药成分不仅可以以原药材形式加入,也可以对其进行提取,取得有效成分后加入。以有效成分组成的组合物,不仅可以发挥上述组方的治疗效果,而且方便携带,可以减少病人服药量。另外,通过提取有效成分,可以有利于保持药物含量稳定,减少药物疗效的波动。
本发明组合物的用量,按照原药材计,每日用量在10g(2钱)~100g(2两)之间,一般用量在20g(4钱)~75g(1两半)左右,优选25g(半两)~50g(1两),最好在30g左右(根据情况可以±5g左右)。
由于本发明组合物中所含中药味较多,剂量较大,以每日服用的生药量为30g左右计,按每日三次,每次服用量8.3~11.7g生药。疗程较长,每个疗程长达3个月。选择剂型时,需选择体积小,携带服用方便的剂型。常规煎制制剂不方便携带和服用,因此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故从长期服药角度,优选以其提取物制成的固体制剂。
作为固体制剂,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本发明如果采用固体制剂的话,按照上述叙述,应先制成浸膏。再制备颗粒剂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辅料促进造粒和浸膏溶解,作为颗粒剂的辅料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常识选择,但应避免采用可能干扰糖尿病、不适合糖尿病人服用的糖、糊精等辅料。制备压制片剂时,具体的工艺例如将浸膏混合入一定量的辅料等,同时加入制软材、造粒,打片。从制剂角度来说,胶囊剂可以将浸膏直接或仅通过简单处理封入明胶胶囊中,工艺简单。同时由于胶囊溶解后直接可以释放药物成分,药物溶出好,起效块,疗效发挥稳定,而且服用方便、体积小,因此胶囊剂是最优选的。当然,在保证服用方便,容易服用的前提下,口服液、酒剂等其它口服或者非经肠道给药制剂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具体采用的组成和提取工艺进行决定,这种变化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制剂工艺。
因为提取浸膏的工艺属于本领域熟知的常识,本发明中不拟对此作过多的限制。应予说明,组合物中含有的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有的同时含有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对于含有脂溶性或同时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药材,应采取首先用醇提取或者其它有机溶剂如氯仿、醚、石油醚等提取的方式提取出脂溶性成分。对于含有水溶性成分的药材,在不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先混合后再用水提取以简化工艺。对于同时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药材,在提取出脂溶性成分以后,也可以与上述水溶性成分药材一起用水提取。对于含有挥发油有效成分的药材,应当避免在提取过程中挥发油的损失,或者采用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先提取出挥发油备用。对于有效成分热不稳定的药材,可以根据中药领域常规做法,将其粉碎或者用低温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后,混合到浸膏中。
以上提取可以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例如提取脂溶性成分的时候可以采取溶剂浸渍、渗漉、回流提取等方法。溶剂例如低级脂肪醇如甲醇、乙醇,低沸点挥发性溶剂如乙醚、石油醚,植物油等。如果脂溶性溶剂和可溶于水,也可以采用溶剂/水混合物如醇/水化合物等。提取水溶性成分的时候,可以采取水浸、煎煮、超声波或者微波提取等方法。根据需要,水中也可以加入药用酸、碱等促进提取或保存有效成分。上述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
应予说明,对于中药来讲,虽然可以将浸膏进一步纯化以进一步减量,但是根据我们的实践,采用纯度比较低的普通水提物和醇提浸膏等,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经济上是有利的。
以下举出实例具体说明提取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
本例中所用的组合物具体组成如下:
女贞子    312.5g  墨旱莲  250g  山茱萸  250g
山  药    312.5g  丹  参  250g  三  七  125g
牡丹皮    208g    泽  泻  208g  茯  苓  208g
红土茯苓  312.5g  牛  膝  208g
经分析,处方中女贞子、山茱萸、丹参和泽泻含有脂溶性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将这些药物先采用乙醇提取。同时这些药物还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醇提后再与其它药物一同进行水提取。
以上药材具体来源如下,若非特殊注明,则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鉴定和使用。
女贞子: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成熟干燥果实;
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ulti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
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红土茯苓: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根据湖南省地方中药标准);
牛膝: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2.操作步骤
以上十一味,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牡丹皮通水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约500ml,加入40gβ-环糊精,40℃搅拌1.5小时使包合,冷藏24小时,抽滤,包合物置60℃以下干燥,备用;药渣与药液另置。取女贞子、山茱萸、丹参、泽泻加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60-70℃热测)的稠膏,加入三七细粉50g,混匀,60-70℃干燥,粉碎成粗粉。备用;其余墨旱莲等五味加入上述醇提后药渣及牡丹皮蒸馏后药渣药液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60-70℃热测)的稠膏,加入上述剩余的三七细粉,混匀,60-70℃减压干燥,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醇提浸膏粉和β-环状糊精包合物,充分混匀,按照常规方法灌装胶囊,约制成1000粒,即得。每粒重约0.5g,相当于含生药约2.7g。
实施例2~4
按照以上操作进行放大约12倍,重复3次,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号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投药量(Kg)     31.75     31.75     31.75
醇提浸膏重(g)     1350     1250     1250
醇提后加入三七粉(%)     40%     40%     40%
水提干浸膏重(g)     4750     4450     4400
水提后加入三七粉(%)     60%     60%     60%
β-环糊精包合物重(g)     350     330     320
混合后干粉重(g)     6400     5970     5840
装胶囊数量(粒)     12700     11800     11500
对上述三批产品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特定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2。
                          表2
实施例号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水份(%)     4.52     3.89     3.75
丹参酮IIA含量(%)     0.057     0.060     0.061
齐墩果酸含量(%)     0.59     0.61     0.62
熊果酸含量(%)     0.37     0.39     0.39
说明采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以下通过药理学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药理实验例1毒理实验
(1)急性毒性试验:
20只Balb/c小鼠,体重18~22克,雌雄兼用,试验前禁食16小时。取实施例1胶囊,剥去胶囊壳后,用蒸馏水配成2.0克(按原料药计,以下同)/毫升浓度溶液对小鼠灌胃,0.8毫升/20克,24小时内灌胃3次。观察给药后动物行为变化及7日内动物死亡情况,计算LD50
在7日内动物无明显异常,没有死亡,未能求出LD50。本发明组合物的耐受量>240g/kg,表明本发明组合物是较为安全的。
(2)长期毒性试验:
SD清洁级大鼠,雌雄各半,7-9周龄,体重65~75克。驯化一周后进行试验。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给药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阴性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给药各组每日给以实施例2所得组合物的水溶液(剥去胶囊壳后用水溶解),给药量,大剂量组30g/kg,小剂量组15g/kg。灌胃给药,对照组1.5ml/100g,给药组给药浓度分别为2.0g/ml、1.0g/ml。
实验室保持12小时亮暗节律,温度25±2℃,相对湿度55%左右。连续6个月。
经动物临床观察、血液学、生化学、病理组织学检查,动物未见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出现,结果提示,临床应用在每日30g/kg以下都是比较安全的剂量。
由以上毒理试验结果可见,本发明组合物实际上是无毒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长期服用。
药理实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对糖尿病模型家兔的作用。
本发明所针对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没有现成且完善的动物模型。根据现有理论,该病病因病机主要是由糖尿病(或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主要病理生理为:三高因素,即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液高粘滞性,血小板高活性。为此,本发明人等通过用四氧嘧啶,造成家兔高血糖状态,并维持90天,建立动物模型。
1、应用本品治疗糖尿病家兔,观察了血糖、临床表现、视网膜普通病理及超微结构、视网膜局部组织的cAMP(环腺苷酸)、6-keto-PGF1a(前列腺素F)、TXB2(血栓烷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红细胞柔韧性、血液血小板粘附反应、血浆中血小板膜颗粒蛋白、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等的影响。
实验材料
药品及试剂:
1)本发明组合物(以下有时简称JM),上述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提取物制剂,临用时剥去胶囊壳,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动物用量按原生药量表示。
2)SOD放免测定试剂盒:南京金盾制药厂提供,批号为:971205。
3)cAMP放免测定药盒:苏州医学院血栓研究室提供,批号,971120。
4)血浆TXB2试剂盒:苏州医学院血栓研究室提供,
5)6-keto-PGF1a试剂盒:同上
6)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放免试剂盒:同上。
其余试剂和设备均为市售产品。
动物
健康大耳白家兔,体重1.2-1.5kg,雌雄各半。
主要仪器
SCOT便携式血糖测定仪,FJ-2008PV-免疫计数仪(国营二六二厂),2332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ELT粘度计(成都仪器厂),WPT-III血小板粘附仪(江苏无锡石塘湾医疗电子仪器厂)等。实验方法与结果
(一)、实验方法
1.造模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取健康大耳白兔,在禁食12小时后耳静脉采血用GLUCO SCOT便携式血糖测定仪测量血糖值,选用血糖值在10mg/ml以下的动物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自Sigma公司)200mg/ml,48小时后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取血糖值在200mg/kg以上者作为实验动物,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第20天、40天、60天,测定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值大于20mg/ml的动物,再同法各注射一次四氧嘧啶,以维持高血糖状态,同时监测注药后空腹血糖,于第61天再测空腹血糖,以血糖浓度大于20mg/ml的动物入选作下一步分组及给药实验。
2.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取已造模60天的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以下5组,每组12只,另取同期饲养的8只正常家兔,空腹血糖在10mg/ml以下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空腹灌以蒸馏水8ml/kg。
模型组(模型组对照组):每日空腹灌以蒸馏水8ml/kg。
JM高组(本发明组合物大剂量组,以下同):浓度0.36g/ml,用量8ml/kg。
JM中组:0.18g/ml,8ml/kg。
JM小组:0.09g/ml,8ml/kg。
3.标本采集及处理
1)血标本采集
禁食12小时,麻醉前心脏采血测血小板粘附反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红细胞柔韧性、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2)右眼视网膜组织作电镜标本及常规病理检查
将已给药30天的各组兔用戊巴比妥麻醉后,对动物右眼由眼前房抽出眼房液,然后注射2.5%戊二醛溶液约1ml作灌流固定,迅速取出眼球,轻轻剪开角膜,剥去晶状体及玻璃体,将杯状的视网膜组织剪取外侧一半置于2.5%的戊二醛中,以作电镜检查,另外一半用10%福尔马林固定作普通病理学检查。将视网膜组织块,置2.5%戊二醛固定液(4℃)中过夜后,在解剖镜下切取表面较粗的小血管,以1%OsO4后固定,梯度丙酮脱水,EPON812浸泡、包埋,LKBIII型超薄切片机切片,醋酸铀-枸椽酸铅染色,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另一半视网膜组织按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3)左眼视网膜匀浆标本制作
同时取出左侧眼球,在冰堑上按上法剥出视网膜,取滤纸吸去表面血液,称重后,加冰生理盐水用匀浆仪制成5%匀浆,匀浆经4000转/分低温离心25分钟后,取上清液置-20℃冰箱保存,用于测SOD活性、TXB2、6-keto-PGF1a、cAMP。
4)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①血糖测定:用便携式GLUCO SCOT仪测量血糖,均从耳缘静取血测量血糖。
②SOD测定:采用SOD放免测定试剂盒(自南京金盾制药厂)测定。按照说明书进行组织及血清处理和测定。
③视网膜组织环腺苷酸(cAMP):苏州医学院血栓研究室提供的放射免疫测定药盒,用组织匀浆上清液进行该指标的检测。
④视网膜组织TXB2、6-Keto-PGF1a的测定方法:视网膜组织液处理同前,检测方法按放免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⑥红细胞柔韧性检测:用微孔滤过器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将采集的血标本用枸橼酸钠抗凝,取抗凝血约1ml,测定其红细胞压积后,用生理盐水稀释5倍(加4ml生理盐水),将稀释血放于10毫升注射器中,再经微孔滤器(醋酸纤维滤膜,孔径为5μm)过滤,经离心,检测滤液中红细胞压积,计算滤过百分率。
⑥血小板粘附性测定
心脏取血2.7ml,置于含有3.13%枸橼酸钠溶液0.3ml的硅化试管中,轻轻混匀。随后取1.5ml抗凝血加入容量为12ml的球形玻璃瓶内,将球形瓶固定在血小板粘附仪的转动装置上,以3转/分钟的速度转15分钟,使血液与瓶壁充分接触。旋转后从环形瓶(粘附后)中及试管中(粘附前)中各取1ml血液分别加入到盛有3.13%枸橼酸钠溶液19ml的大试管中,以塑料膜覆盖试管口,反复倾倒3次,使其均匀,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取试管上层液体进行血小板计数。每一被测标本均做双份测定,取其均值,计算血小板粘附率。
⑦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的测定
心脏取血,按前述方法分离血浆,取新鲜血浆0.5ml,加到预先冷却后含有9ml乙酸溶液的锥形离心管中,混匀后放在4℃冰箱内置30分钟,优球蛋白呈絮状沉淀析出,离心(3000转/分钟)5分钟。轻轻倾去上清液,保留沉淀部分,将离心管倒置在滤纸上约2分钟,吸尽剩余酸液,再将离心管放置在37±0.1℃玻璃恒温水浴中,加0.5ml pH9.0硼酸溶液,用细玻璃棒小心搅拌,使沉淀溶解,再加0.025mol/L氯化钙溶液混匀,约1-2分钟,管内液体开始凝固。记录从凝块形成到凝块完全溶解的时间,此过程所需时间即为ELT,再将10000除以ELT,即为溶解活性单位。
⑧临床观察:造模60天后开始分组及给药,由于动物血糖水平维持较高,体内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动物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我们对体重及死亡率进行了统计。
4)统计学处理:由于用四氧嘧啶造模,动物中途死亡率较高,加之检测指标较多,实验分多批进行,综合各批实验结果,保证每组样本数大于6例,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
实验结果
1、对血糖的影响
结果由表3可见,模型动物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用本发明组合物JM治疗后,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在给药后第15天各给药组血糖水平有明显降低,第30天降低更明显,降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
                               表3对糖尿病家兔血糖的影响(X±SD)
组别 例数n                                     血糖水平(mg/ml)
  造模前   给药前   给药后15天   降低差值   给药后30天   降低差值
  正常对照  8   7.5±1.3   7.6±10**   7.1±0.9   0.4±10   7.4±12   0.2±11
  模型  6   7.6±1.4   67.9±6.7   55.7±8.1   12.1±4.5   39.9±7.7   28.0±1.9
  JM高  9   7.7±0.9   68.2±6.8   38.3±±4.8   29.8±7.6**   23.4±5.4   44.8±9.0**
  JM中  8   7.9±1.3   65.3±7.5   42.8±7.6   22.5±11.4*   25.7±6.5   39.6±8.2**
  JM小  6   8.1±1.4   66.8±6.6   44.3±5.9   22.5±3.6**   28.9±6.2   37.9±7.5*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临床观察
1)、对糖尿病动物临床表现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动物比较,模型组动物出现摄食增加、体重下降、饮水增多,与人临床糖尿病多饮、易饥、消瘦类似。治疗组各项体征及症状表现较轻。对体重的变化进行了统计,由表4可见,高血糖动物模型平均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是明显下降,经用JM治疗后,与模型组比体重下降有不同程度的减缓,其中JM大、中剂量组体重增加分别为9.7%、7.6%。
                               表4对体重的影响(X±SD)
    组别     例数     给药前     给药后30天     体重增加%
    正常对照     8     1.91±0.27     2.59±0.30**     35.8±8.9**
    模型     6     1.46±0.33     1.30±0.27     -10.6±5.6
    JM高     9     1.41±0.31     1.56±0.28     9.7±10.3**
    JM中     8     1.37±0.29     1.48±0.34     7.6±3.0**
    JM小     6     1.36±0.39     1.30±0.31     -3.7±5.1
与模型组比较,**:P<0.01。
2)、对糖尿病家兔的死亡率的影响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家兔有较高的死亡率,各组在60天造模期间死亡率约为50%,在给药1周后死亡动物纳入药物可能产生影响的统计,结果统计详见表5,JM各给药组有减少动物死亡的趋势。
                     表5糖尿家兔造模及给药期间动物物死亡情况
    组别  造模前动物数 造模时至给药1周内的死亡率(%) 给药后1周总例数(n) 给药满1周后死亡数  完成给药周期动物数 给药1周后死亡率%
  正常对照     8     0     8     0     8      0
  模型     25     48     12     6     6      50
  JM高     23     52.2     12     3     9      25
  JM中     24     50     12     4     8      33.3
  JM小     23     52.2     12     6     6      50
3、对视网膜血管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对完成给药周期的动物均作视网膜组织常规病理及电镜检查。肉眼检查各组未见明显异常。
光镜下可见少数动物有明显水肿,小动脉管腔狭窄,小静脉有粗大、扭曲,局部小静脉纡曲扩张,毛细血管有明显扭曲。电镜下,各组均可见到有基底部小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质变薄,常呈节段性溶解、断裂,基膜下水肿,内皮断裂处常见胶原纤维裸露,平滑肌细胞密斑及密体、肌丝尚清晰可见,内皮细胞中有线粒体不同程度的肿胀,空泡变和内质网扩张等。周细胞线粒体明显变性,内皮细胞以核为中心向管腔有胞浆突起,加重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视网膜色素上皮内见脂肪颗粒增加。模型对照组表现较明显且严重,统计出现病变数见表6。
病理结果表明:糖尿病模型组视网膜血管组织出现一定的病理改变,光镜不仅见到少数动物有病理改变。电镜下造模动物大多可见到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及胞浆溶解等改变,给药组动物出现例数均较模型对照组少见,以JM高剂量组出现较少。为客观评价各组间差异,综合光镜及电镜结果,采用病理积分法进行比较,由于光镜所见为较严重的改变,故加重光镜检查权重值,将各组光镜检查到异常的动物计分为2、光镜正常动物计分为0,将电镜结果出现病理改变动物计分为1、正常动物计分为0,然后将每例动物光镜及电镜计分相加即为各例的病理积分,比较各组间平均积分,进行计量资料处理,结果见表6,JM高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少病理积分(P<0.05),提示JM有较好的防治家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表6家兔视网膜病理检查结果(X±SD)
组别  完成给药周期总例数(n) 剂量/kg  光镜检查异常动物数   电镜查血管细胞异常例数 病变积分均值
  正常对照       8    8.0ml      0      0      0
  模型       6    8.0ml      3(50.0)      6(100)      2.00±1.09
  JM高       9    3.0g      1(11.1)      3(33.3)      0.56±1.01*
  JM中       8    1.5g      2(25.0)      4(50.0)      1.00±1.31
  JM小       6    0.8g      2(33.3)      6(100)      1.67±1.03
与模型组比较,*:P<0.05(括号内为百分率)。
4、对视网膜组织SOD的影响
由表7可见,长期高血糖状态的家兔,其视网膜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应用药物治疗后,JM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动物视网膜组织SOD活性。
             表7对视网膜组织SOD的影响(X±SD)
      组别   例数(n)    剂量/kg    SOD(U/100mg pro)
    正常对照     8     8.0ml       2.3±0.9
    模型     6     8.0ml       0.7±0.6
    JM高     9     3.0g       1.5±0.6*
    JM中     8     1.5g       1.6±0.7*
    JM小     6     0.8g       1.0±1.2
与模型组比较,*P<0.05。
5.对糖尿病家兔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的影响
由表8可见,糖尿病模型动物与正常动物相比,视网膜组织中cAM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JM高组治疗后,cAMP有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8对糖尿病家兔视网膜组织cAMP含量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cAMP含量(pm/ml)
    正常对照     8     8.0ml     37.5±5.8**
    模型     6     8.0ml     27.9±4.6
    JM高     9     3.0g     36.5±4.2**
    JM中     8     1.5g     31.2±4.9
    JM小     6     0.8g     29.9±6.6
与模型组比较,**:P<0.01;
6、对糖尿病动物视网膜TXB2、6-Keto-PGF1a影响
                     表9对糖尿病动物视网膜组织
                   TXB2、6-Keto-GF1a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TXB2(pg/ml)     6-K-PGF1a(pg/ml)
  正常对照     8     8.0ml     17.7±3.5**     22.2±3.1
  模型     6     8.0ml     26.3±4.2     13.2±5.1
  JM高     9     3.0g     22.3±4.0     17.3±4.1
  JM中     8     1.5g     24.5±5.9     15.7±4.0
  JM小     6     0.8g     24.9±6.3     15.3±5.8
由表9可见,糖尿病模型动物视网膜组织的TXB2明显增加、6-Keto-PGF1a明显降低,经用JM治疗后,动物的TXB2有降低趋势,6-Keto-PGF1a有一定程度升高。
7.对糖尿病动物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影响
           表10对血浆内α-颗粒膜蛋的140
              (GMP-140)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GMP-140(ng/ml)
    正常对照     8     8.0ml     5.6±3.1**
    模型     6     8.0ml     19.4±5.2
    JM高     9     3.0g     14.2±4.2*
    JM中     8     1.5g     17.5±6.7
    JM小     6     0.8g     17.9±6.5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α-颗粒膜蛋白140为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由表10可见,糖尿病动物的α-颗粒膜蛋白140是明显增高的,经JM治疗后,糖尿病动物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140有降低作用或趋势。
8.对红细胞柔韧性影响
由微孔过滤法检测了红细胞的柔韧性,以滤过百分率表示,糖尿病动物的红细胞通过微孔的比率明显下降,其柔韧性是下降的,JM高剂量组能明显对抗这种作用,提高红细胞的可塑性、柔韧性,结果见表11。
     表11JM对糖尿病家兔红细胞微孔滤过率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红细胞滤过率%
    正常对照     8     8.0ml     65.6±11.5
    模型     6     8.0ml     31.4±9.8
    JM高     9     3.0g     45.2±11.0
    JM中     8     1.5g     43.4±12.5
    JM小     6     0.8g     37.9±11.3
9.JM对糖尿病家兔血小板粘附反应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小板粘附率是明显增高的,JM各组有降低糖尿病动物血小板粘附率的趋势。
          表12JM对血小板粘附率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血小板粘附率%
    正常对照     8     8.0ml     26.4±4.9
    模型     6     8.0ml     36.7±7.8
    JM高     9     3.0g     32.5±5.8
    JM中     8     1.5g     32.6±6.4
    JM小     6     0.8g     35.1±5.6
10、JM对糖尿病家兔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
由表13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的纤维酶溶解活性单位是明显降低的,表明糖尿病导致机体纤溶活性下降,JM对纤溶活性单位均有一定的提高。
           表13JM对糖尿病动物纤溶活性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n)     剂量/kg  纤溶酶溶解活性单位u
    正常对照     8     8.0ml  65.4±7.5
    模型     6     8.0ml  47.8±11.2
    JM高     9     3.0g  51.5±8.9
    JM中     8     1.5g  51.06±9.7
    JM小     6     0.8g  49.6±10.7
由上述数据可见,用JM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作用或趋势,结果表明JM对该病三个方面的主要病理生理指标均有改善作用,提示本发明组合物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药理实验例3。本发明组合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实验方法
1、造模型方法
选用成年纯系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10-250克,测定空腹血糖,去除血糖不正常动物,禁食6小时后,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自Sigma公司,用0.1m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pH4.5)配制)65mg/kg诱发糖尿病,三天后采鼠尾滴血测空腹血糖,以血糖大于40mg/ml且尿糖持续阳性者为实验性糖尿病动物,将动物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同时测各组给药前后的血糖。
各组于分组后即每日灌胃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4,连续两周后,摘眼球取血作以下血液流变学指标:
①全血粘度:采用日本ELD型锥板变速旋转粘度计,取切速为1.92S-1,自动打印记录。
②血浆比粘度:采用上海医科大学毛细管粘度计,计算血浆通过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毛细管所需时间的比值。
③红细胞沉降率:用内径2.8mm长100mm的血球压积管,观察1h后的红细胞沉降率
④红细胞压积;用记录红细胞沉降率后的血球压积管继续实验,以3000转/分的速度离心30min,求红细胞压积。
⑤血浆纤维蛋白原:盐析双缩脲法。
实验结果
由表14可见,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大鼠,JM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或趋势。
                             表14JM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X±SD)
组别 例数     剂量(/kg)                              血糖水平(mg/ml)
    造模前     给药时     给药后15天     降低差值
    正常对照     10     10ml     9.5±1.0     9.4±1.2**     9.6±1.5**     -0.2±1.1**
    模型     10     10ml     9.4±1.2     46.7±7.4     36.5±8.1     10.3±5.4
    JM高     10     5.6g     8.9±1.6     45.3±7.2     22.7±4.5**     22.6±5.4**
    JM中     10     2.8g     8.8±1.5     42.7±7.8     31.0±7.2     11.6±8.1
    JM小     10     1.4g     9.6±1.7     44.3±6.2     31.6±6.2     12.7±9.0
**:P<0.01
                               表15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X±SD)
    组别     全血比粘度比)1/秒    (血浆比粘度(比)   红细胞压积(%)   血沉(mm/h)  纤维蛋白(g/L)
    正常对照     27.8±7.2**    1.6±0.1   48.6±6.7**   1.2±0.9**  2.3±0.4
    模型     62.4±11.5    1.8±0.1   67.8±5.9   2.2±0.5  1.6±0.5
    JM高     45.5±6.7**    1.7±0.1   56.0±6.9**   1.6±0.5**  1.9±0.8
    JM中     49.7±11.8*    1.8±0.2   57.7±7.6**   1.6±0.8  2.0±0.7
    JM小     45.8±12.3**    1.7±0.1   60.3±6.4   1.8±1.2  1.9±0.9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由表15可见,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变,表现为血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下降,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JM各给药组各指标改变明显减缓或有减缓趋势。
检测了用链脲佐菌素造成的大鼠糖尿病的血糖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模型动物表现有血糖明显增高,血液流变性表现为血粘滞度、血浆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下降,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JM各给药组有一定降糖作用,对上述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变有减缓作用或趋势。结果提示JM对DRP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Claims (11)

1.用于治疗或预防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补阴、补气、活血、凉血、收敛、利水利尿药物和/或它们的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补阴药物选自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白木耳、山茱萸;
补气药物选自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
活血药物选自川芎、延胡索、姜黄、三棱、丹参、虎杖、桃仁、红花、牛膝、三七;
清热药物选自芦根、栀子、黄芩、黄连、黄柏、地黄、牡丹皮、赤芍、金银花;
利水药物选自茯苓、猪苓、泽泻、木通、茵陈、赤小豆、玉米须、红土茯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女贞子、山茱萸、丹参、泽泻、牡丹皮、三七、墨旱莲、山药、茯苓、牛膝、红土茯苓和/或它们的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原料药计,含有20~50重量份补阴药,10~30重量份补气药,10~40重量份活血药,5~20重量份清热凉血药和20~50重量份利水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原料药计,含有25~45重量份补阴药,10~20重量份补气药,15~35重量份活血药,5~10重量份清热凉血药和20~40重量份利水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各成分以原料计的重量配比是:
女贞子    15份    墨旱莲  12份    山茱萸  12份
山药      15份    丹参    12份    三七    6份
牡丹皮    10份    泽泻    10份    茯苓    10份
红土茯苓  15份    牛膝    1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块剂或颗粒剂、茶剂、或胶囊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药物组合物,为胶囊剂。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组合物治疗或预防糖尿病或其并发症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用途,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NB031453341A 2003-07-04 2003-07-04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Expired - Lifetime CN132787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453341A CN1327876C (zh) 2003-07-04 2003-07-04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453341A CN1327876C (zh) 2003-07-04 2003-07-04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583A true CN1565583A (zh) 2005-01-19
CN1327876C CN1327876C (zh) 2007-07-25

Family

ID=3447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53341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7876C (zh) 2003-07-04 2003-07-04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27876C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1212A (zh) * 2011-01-09 2011-06-15 付玉琦 一种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中药汤剂
CN102526537A (zh) * 2012-03-19 2012-07-04 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31415A (zh) * 2011-03-01 2012-08-15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成品和用途
CN102949578A (zh) * 2012-11-28 2013-03-06 宁夏易欣回药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CN103800689A (zh) * 2014-02-20 2014-05-21 丁常燕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202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天津大学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89204A (zh) * 2015-01-19 2015-04-08 陈夏风 一种降低血糖的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704A (zh) * 2016-01-19 2016-05-25 济南思拓新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
CN107349362A (zh) * 2017-07-14 2017-11-17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09134591A (zh) * 2018-09-25 2019-01-04 吉林浩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苦瓜肽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51618A (zh) * 2020-11-10 2021-03-09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WO2022021637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汕头市中医医院 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645483A (zh) * 2022-09-28 2023-01-31 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CN115919948A (zh) * 2022-11-18 2023-04-07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改善糖代谢功能和学习记忆损伤的四物汤剂的制备方法
CN116270923A (zh) * 2023-02-01 2023-06-23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
CN116350726A (zh) * 2022-12-07 2023-06-30 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丹明目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眼症药物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26C (zh) * 1995-10-04 2000-06-28 张文龙 双补降糖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159C (zh) * 2000-03-20 2003-05-14 刘成才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虚病的中药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1212B (zh) * 2011-01-09 2012-02-15 付玉琦 一种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中药汤剂
CN102091212A (zh) * 2011-01-09 2011-06-15 付玉琦 一种治疗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中药汤剂
CN102631415B (zh) * 2011-03-01 2015-05-20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成品和用途
CN102631415A (zh) * 2011-03-01 2012-08-15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成品和用途
CN102526537A (zh) * 2012-03-19 2012-07-04 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02949578A (zh) * 2012-11-28 2013-03-06 宁夏易欣回药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CN102949578B (zh) * 2012-11-28 2014-06-04 宁夏易欣回药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CN103800689A (zh) * 2014-02-20 2014-05-21 丁常燕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2024B (zh) * 2014-11-04 2016-04-06 天津大学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202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天津大学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89204A (zh) * 2015-01-19 2015-04-08 陈夏风 一种降低血糖的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704A (zh) * 2016-01-19 2016-05-25 济南思拓新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
CN107349362A (zh) * 2017-07-14 2017-11-17 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07349362B (zh) * 2017-07-14 2021-03-16 滨州医学院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组合物
CN109134591A (zh) * 2018-09-25 2019-01-04 吉林浩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苦瓜肽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34591B (zh) * 2018-09-25 2019-12-03 吉林浩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021637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汕头市中医医院 一种健脾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51618A (zh) * 2020-11-10 2021-03-09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5645483A (zh) * 2022-09-28 2023-01-31 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CN115645483B (zh) * 2022-09-28 2023-08-18 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 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CN115919948A (zh) * 2022-11-18 2023-04-07 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改善糖代谢功能和学习记忆损伤的四物汤剂的制备方法
CN116350726A (zh) * 2022-12-07 2023-06-30 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双丹明目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干眼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6270923A (zh) * 2023-02-01 2023-06-23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7876C (zh) 200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65583A (zh)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299742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503B (zh) 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和用途
CN1256940C (zh) 一种中药复方三七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1850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07041924A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朝药复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39383B (zh) 红背叶根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29271A (zh)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84570C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506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0404292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73505B (zh) 一种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和用途
CN106109767A (zh) 一种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
CN1245199C (zh)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CN104161848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用途
CN1315499C (zh) 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412C (zh) 三七总皂甙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416184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片剂及其用途
CN104352748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9530C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抗氧化功能的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417350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胶囊剂及其用途
CN1319588C (zh) 治疗高血脂、脂肪肝、肝纤维化的药物和制备方法
CN104510884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中药制剂
CN103263581A (zh) 用于降血糖的双参胶囊
CN104435220B (zh) 治疗骨髓抑制的联合用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QIHUANG PHARMACEUTICAL INVESTMENT + RESEAR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4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04

Address after: No. 17 South Street,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3, building four, East Lane, Bai Jia Zhuang,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QIHUANG PHARMACEUTICAL INVES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200 No. 17 South Street,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inggu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1200 No. 17 South Street,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200 17 Pinggu South Street,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200 17 Pinggu South Street, Pinggu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uang pharmaceut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