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2523B -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82523B CN115782523B CN202211727964.7A CN202211727964A CN115782523B CN 115782523 B CN115782523 B CN 115782523B CN 202211727964 A CN202211727964 A CN 202211727964A CN 115782523 B CN115782523 B CN 1157825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vehicle
- air conditioner
- air
-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和空调。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充电出风口连接空调的送风管道。具体方案包括: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案能够快速调整车载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提供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例如,汽车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装置,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进行充电。其中,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会发热,手机的温度升高就会导致手机的充放电效率降低,即手机的充电速度降低。对此,相关方案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装置的附近设置一个散热风扇,用于为手机降温。
然而,散热风扇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的方式来实现降温,降温效果较差。如何快速降低手机温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能够快速调整车载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进而可以快速将使用车载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整为充电效率较高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和空调,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充电出风口连接空调的送风管道。该方法包括: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先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该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再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上述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若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空调。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空调的步骤,包括: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的温度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则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上述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上述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比较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上述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冷温度,上述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上述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包括:获取与车载充电装置电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确定换风模式的目标档位;控制空调按照目标档位工作在换风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车辆中与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或闪烁,或者控制车辆语音播放提示信息,或者控制车辆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充电出风口已打开。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和空调。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充电出风口连接空调的送风管道。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其中,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空调。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的温度为目标温度。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则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比较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档位确定模块。档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确定换风模式的目标档位。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空调按照目标档位工作在换风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提示模块,用于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步骤之后,控制车辆中与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或闪烁,或者控制车辆语音播放提示信息,或者控制车辆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充电出风口已打开。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三方面及其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电池。电池用于为温度控制装置供电。
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使温度控制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使温度控制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对在车辆内充电的待充电设备影响较大,如,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较高则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较高,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较低则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来实现调节待充电设备的温度。
其次,在所述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可以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例如,空调关闭时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开启时除了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还可以获取空调温度。然后,可以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或空调温度)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如果确定空调关闭,则可以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如果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而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高低大大取决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高低,则可知,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也可能近似等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则可以启动空调。而空调可以快速将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调节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进而也可以快速地将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实现了提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又例如,如果确定空调开启,则可以判断空调温度是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如果空调温度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则可以打开充电出风口,以使用空调温度对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快速地将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实现了提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所涉及的车辆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100可以包括:车载充电装置110、显示模块120和空调系统130。
车载充电装置110可以包括无线充电装置和/或有线充电装置。在车辆电源开启的情况下,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中的无线充电位置上,无线充电装置启动,开始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车辆电源开启的情况下,有线充电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进行有线连接后,有线充电装置启动,开始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示例性地,无线充电装置中的无线充电位置设置有无线充电防滑垫。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防滑垫上,则无线充电装置开始对该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充电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待充电设备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显示模块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和/或显示屏。指示灯和显示屏都可以用于提示车辆100中任一个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显示屏可以显示表征空调制冷的提示信息。又例如,一个指示灯用于表征无线充电装置是否启动。
空调系统130可以包括多个模块或设备。具体地,空调系统130可以包括:空调控制器、空调和至少一个风门控制电机。其中,空调可以包括鼓风机和压缩机。鼓风机用于产生空气流,还可以控制空调系统130吹风的风速。压缩机可以用于控制制冷或制热。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鼓风机、压缩机、以及至少一个风门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其次,空调系统130还可以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一端连接空调系统130的鼓风机和压缩机。送风管道的另一端分为多个分支管道,多个分支管道分别连接多个出风口。这多个出风口设置在车辆100内的不同位置。例如,朝向车辆100中后排座位的出风口(可以称为后排出风口)、朝向车辆100中挡风玻璃的出风口(可以称为除霜出风口)、朝向车辆100中前排座位上方的出风口(可以称为吹面出风口)、以及朝向车辆100中前排座位下方的出风口(可以称为吹脚出风口)。
其中,至少一个风门控制电机用于控制不同的出风口的打开或关闭。例如,每个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门,每个出风口对应的风门控制电机控制该出风口处的风门的打开或关闭,实现了控制该出风口处的打开或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充电装置110可以包括一个出风口(可以称为充电出风口)。空调系统130的送风管道的另一端还包括连接该充电出风口的分支管道。进而,空调系统130通过该充电出风口,可以调节车载充电装置110的周边温度。其中,该充电出风口可以设置在承载位置附近。该承载位置是车辆100内用于承载使用车载充电装置110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其次,空调系统130还可以包括一个新增的控制充电出风口的风门控制电机(可以称为充电风门控制电机)。充电风门控制电机用于控制充电出风口的的打开或关闭。
示例性地,该充电出风口可以设置无线充电装置中的无线充电位置附件。
示例性地,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前排扶手箱的前面,即无线充电装置中的无线充电位置也位于车辆前排扶手箱的前面。此时,可以在空调系统130中连接后排出风口的分支管道上增加一个新的分支管道,该分支管道用于连接位于该无线充电位置附近的充电出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空调系统130中的空调控制器,或者车辆100中的控制器,或者车辆100中的温度控制装置。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车辆100,以及以该温度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空调控制器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如,车辆100)。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如,车载充电装置110)和空调(如,空调系统130中的空调)。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充电出风口连接空调的送风管道(如,空调系统130中的送风管道)。如图2所示,该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2。
S201、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
用户将待充电设备与车载充电装置进行电连接,则车载充电装置自动启动,即车载充电装置开始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例如,若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则空调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若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则空调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
示例性地,待充电设备与车载充电装置进行电连接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中的无线充电位置上;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有线连接。
S202、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
空调控制器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后,可以再根据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或空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即空调处于关闭状态),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此时,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空调。或者,若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即空调处于工作状态),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请参考图3,描述了在空调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以及控制空调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包括S301-S303。
S301、若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关闭,则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在车辆电源开启的情况下,车辆电源为车载充电装置供电。空调控制器在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后,可以再确定空调是否启动。若空调关闭,即空调未启动,则空调控制器可以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再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空调中的鼓风机启动和/或压缩机启动,以及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其中,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可以是指车载充电装置开始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或者是指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中。
S302、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可以确定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两个温度阈值(即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无需启动空调调节温度,则空调控制器可以仅启动空调进行换风(即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并且,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示例性地,空调包括鼓风机。空调控制器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包括:空调控制器启动鼓风机。
示例性地,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风门控制电机打开充电出风口处的风门,则充电出风口打开。鼓风机可以通过充电出风口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时候,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较高,也可以说,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大于充电效率阈值。例如,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16℃,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除了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还可以控制车辆内除充电出风口之外的其他出风口关闭。例如,空调控制器控制后排出风口、除霜出风口、吹面出风口和吹脚出风口等等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控制器启动鼓风机,可以将鼓风机的档位设置为预设的档位。例如,鼓风机的档位包括多个档位,预设的档位可以为这多个档位中的最小档位(也可以称为低档位)。其中,鼓风机的档位越大,鼓风机的出风风速越高。例如,鼓风机的多个档位包括一级档位、二级档位和三级档位。一级档位下的鼓风机的出风风速小于二级档位的鼓风机的出风风速,二级档位的鼓风机的出风风速小于三级档位下的鼓风机的出风风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空调控制器在启动鼓风机之前,可以获取与车载充电装置电连接的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再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确定换风模式的目标档位(可以称为鼓风机的目标档位)。然后,空调控制器控制空调按照该目标档位工作在换风模式。例如,空调控制器启动鼓风机,并将鼓风机的档位设置为目标档位。
其中,若鼓风机的档位越大鼓风机的出风风速越高,则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越低,空调控制器确定的鼓风机的目标档位越大。
示例性地,继续以鼓风机的多个档位包括一级档位、二级档位和三级档位为例,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小于第一数值,则目标档位为三级档位;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大于第一数值且小于第二数值,则目标档位为二级档位;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大于第二数值,则目标档位为一级档位。第一数值小于第二数值,第二数值小于第三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时,还可以控制车辆发出充电出风口打开的提示。例如,空调控制器控制车辆100中与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指示灯(可以称为与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标识)点亮或闪烁。又例如,空调控制器控制车辆100中显示屏显示表征充电出风口已打开的提示信息。再例如,空调控制器控制车辆100语音播放该提示信息。
S303、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其中,空调控制器启动空调可以包括:启动空调中的鼓风机和压缩机。
例如,第一温度阈值为16℃,第二温度阈值为30℃,目标温度可以为23℃。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启动空调包括:启动空调制热。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启动空调包括:启动空调制冷。
其中,启动空调制热可以包括:启动空调中的鼓风机,启动空调中的压缩机制热。启动空调制冷可以包括:启动空调中的鼓风机,启动空调中的压缩机制冷。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控制器启动空调中的鼓风机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S203中关于空调控制器启动鼓风机的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对在车辆内充电的待充电设备影响较大,如,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较高则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较高,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较低则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来实现调节待充电设备的温度。
其次,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开始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后,如果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关闭,则可以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判断是否启动空调。其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而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高低大大取决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高低,则可知,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也可能近似等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就可以不启动空调调节温度。进一步地,由于待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发热,因此,虽然在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还可以启动鼓风机,加快待充电设备周边空气的流动,降低充电中的待充电设备的升温幅度。进而使得待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度都近似等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保证待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效率都较高。
另外,由于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者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而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高低大大取决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高低,则可知,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也可能近似等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低时的温度,则可以启动空调,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该目标温度可以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空调可以快速将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调节为目标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也可以快速将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为目标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从而,实现了提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空调处于开启状态,则空调控制器可以先获取空调温度;再判断空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
其次,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另外,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还可以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再比较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然后,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控制器在空调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在获取空调温度的同时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也可以先获取空调温度再获取车辆内部温度。本申请实施例对空调控制器获取车辆内部温度的时机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开启的情况下,无论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即空调为制热还是热冷),空调温度适宜(例如,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话,空调控制器都会打开充电出风口。其次,若空调制热温度太高(例如,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者空调制冷温度太低(例如,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都关闭充电出风口。
另外,如果空调制热温度较低(例如,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过高(例如,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进一步比较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以确定打开还是关闭充电出风口。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可以包括: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可以理解的是,若空调制热温度较低(例如,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空调制热温度低于车内温度,表示空调对环境没有制热效果,则空调控制器可以关闭充电出风口。若空调制热温度较低,但空调制热温度高于车内温度,表示空调对环境有一定的制热效果,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打开充电出风口。
上述“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可以包括: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若空调制冷温度较高(例如,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但空调制冷温度低于车内温度,表示空调对环境有一定的制冷效果,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打开充电出风口。若空调制冷温度较高,且空调制冷温度高于车内温度,表示空调对环境没有制冷效果,则空调控制器可以关闭充电出风口。
请参考图4,描述了在空调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以及控制空调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包括S401-S410。
S401、车载充电装置启动。
在车辆电源开启的情况下,车辆电源为车载充电装置供电。若用户将待充电设备与车载充电装置进行电连接,则车载充电装置启动。
S402、判断空调是否启动。
空调控制器在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后,确定空调是否启动。若空调关闭,即空调未启动,则执行S403。若空调启动,则执行S406。
S403、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S404、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启动鼓风机;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S405、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401-S405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S301-S303的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406、判断空调是否开启制热。
空调控制器确定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已启动,则可以判断空调是否开启制热。若空调制热,则执行S407。若空调制冷,则执行S409。
S407、获取空调制热温度。
若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中,则空调控制器可以获取空调的温度。此时,空调控制器获取的空调的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
S408、根据空调制热温度、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制热温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打开充电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空调制热温度满足第一开启条件或第二开启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第一开启条件包括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二开启条件包括: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热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以使得空调通过该充电出风口出风。进而,空调可以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为空调制热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空调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为空调制热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后,通过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可以将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也调节为该空调制热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从而实现了快速将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空调制热温度满足第一关闭条件或第二关闭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其中,第一关闭条件包括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二关闭条件包括: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其中,空调控制器在确定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先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再判断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如果确定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表示空调制热温度满足第二关闭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示例性地,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风门控制电机关闭充电出风口处的风门,则充电出风口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热温度大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空调制热温度过高。因此,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避免空调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的过高。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避免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的过高,就可以避免空调将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的过高。
其次,如果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热温度小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空调制热温度过低。而且,空调制热温度还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表示空调制热温度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的差值。因此,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可以减小过低的空调制热温度对该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还可以保证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相较于空调制热温度,更接近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而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更接近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就是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空调控制器关闭充电出风口,减小过低的空调制热温度对该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就可以减小过低的空调制热温度对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的影响;保证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就可以保证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
另外,虽然空调制热温度大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或者空调制热温度小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且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控制器均只关闭充电出风口,但不调节该空调制热温度。从而可以保证用户对空调制热的需求。
S409、获取空调制冷温度。
若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处于制冷状态中,则空调控制器可以获取空调的温度。此时,空调控制器获取的空调的温度为空调制冷温度。
S410、根据空调制冷温度、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制冷温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打开充电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第三开启条件或第四开启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第三开启条件包括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第四开启条件包括: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其中,空调控制器在确定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先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再判断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如果确定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表示空调制冷温度满足第四开启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冷温度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以使得空调通过该充电出风口出风。进而,空调可以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为空调制冷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空调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为空调制冷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后,通过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可以将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也调节为该空调制冷温度(即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从而实现了快速将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为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满足第三关闭条件或第四关闭条件,则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其中,第三关闭条件包括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第四关闭条件包括: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待充电设备的温度。那么,如果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冷温度小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空调制冷温度过低。因此,空调控制器可以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避免空调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的过低。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避免将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调节的过低,就可以避免空调将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调节的过低。
其次,如果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表征空调制冷温度大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空调制冷温度过高。而且,空调制冷温度还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表示空调制冷温度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的差值,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的差值。因此,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可以减小过高的空调制冷温度对该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还可以保证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相较于空调制冷温度,更接近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而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更接近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就是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由于利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受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空调控制器关闭充电出风口,减小过高的空调制冷温度对该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的影响,就可以减小过高的空调制冷温度对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的影响;保证车辆充电装置的周边温度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就可以保证使用该车辆充电装置充电的待充电设备的温度更接近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
另外,虽然空调制冷温度小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或者空调制冷温度大于待充电设备充电效率较高时的温度且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控制器均只关闭充电出风口,但不调节该空调制冷温度。从而可以保证用户对空调制冷的需求。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包括S501-S522。
S501、车载充电装置启动。
S502、判断空调是否启动。
空调控制器在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后,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是否启动。若空调关闭,即空调未启动,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3。若空调启动,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9。
S503、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S504、判断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5。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6。
S505、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制热,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
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制热,并将空调的制热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S506、判断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表示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7。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08。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S507、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启动鼓风机。
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启动鼓风机。
S508、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制冷,并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
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启动空调制冷,并将空调的制冷温度设置为目标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S501-S508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对S301-S303的详情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509、判断空调是否开启制热。
空调控制器确定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已启动,则可以判断空调是否开启制热。若空调制热,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0。若空调制冷,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7。
S510、获取空调制热温度。
S511、判断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2。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4。
S512、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S513、判断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5。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6。
S514、判断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热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6。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5。
S515、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S516、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S510-S516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对S407-S408的详情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517、获取空调制冷温度。
若车载充电装置启动、并且空调处于制冷状态中,则获取空调控制器空调制冷温度。
S518、判断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6。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9。
S519、判断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20。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5。
S520、获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S521、判断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空调控制器确定空调制冷温度是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5。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则空调控制器执行S516。
需要说明的是,S517-S521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对S409-S410的详情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522、车载充电装置结束充电,则执行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关闭鼓风机,以及关闭空调。
在S505或S508之后,车载充电装置结束充电,则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还关闭空调(包括鼓风机和压缩机)。在S507之后,车载充电装置结束充电,则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还关闭鼓风机。在S515之后,车载充电装置结束充电,则空调控制器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载充电装置将待充电设备的电量充满,或者待充电设备与车载充电装置断开电连接,则车载充电装置结束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车载充电装置将待充电设备的电量充满,可以控制车辆发出充电已结束的提示。例如,车辆100的显示模块120显示包括“无线充电已结束”的文字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待充电设备与车载充电装置断开电连接,可以控制车辆发出充电已完成的提示。例如,车辆100的显示模块120显示包括“无线充电已完成”的文字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如,温度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600,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和空调。空调包括鼓风机。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充电出风口连接空调的送风管道。如图6所示,该温度控制装置600可以包括:温度获取模块601和控制模块602。
其中,温度获取模块601,用于在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空调的状态,获取车辆的温度数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模块602,用于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和空调的状态,控制充电出风口和空调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数据包括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并根据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空调。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若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空调,以及控制空调的温度为目标温度。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目标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则根据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比较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根据空调温度和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温度为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制冷温度小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若空调制冷温度大于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空调温度,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若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充电出风口关闭。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控制装置600还包括档位确定模块603。档位确定模块603,用于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确定换风模式的目标档位。控制模块602,具体用于控制空调按照目标档位工作在换风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温度控制装置600还包括提示模块604。提示模块604,用于在控制充电出风口打开步骤之后,控制车辆中与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或闪烁,或者控制车辆语音播放提示信息,或者控制车辆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充电出风口已打开。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6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600,如图7所示,该温度控制装置6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通信总线703;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通过通信总线7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702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701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电池。电池用于为该温度控制装置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使温度控制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使温度控制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车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如,温度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如,温度控制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如,温度控制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如,温度控制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载充电装置和空调,所述车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出风口,所述充电出风口连接所述空调的送风管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车载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根据所述空调的状态,获取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和空调温度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空调的状态,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和所述空调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温度数据包括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空调的状态,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和所述空调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若所述空调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并根据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所述空调;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启动并控制所述空调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所述空调,以及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或,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所述空调,以及控制所述空调的温度为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空调的状态,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和所述空调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的状态为工作状态,则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所述空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其中,所述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所述空调温度和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所述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制热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或,所述空调制冷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比较所述空调温度和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空调温度和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温度为所述空调制热温度,所述根据所述空调温度和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制热温度小于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关闭;
若所述空调制热温度大于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温度为所述空调制冷温度,所述根据所述空调温度和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制冷温度小于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
若所述空调制冷温度大于所述车辆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包括所述空调温度,所述空调温度为空调制热温度或空调制冷温度,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空调制热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或,所述空调制冷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在换风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确定所述换风模式的目标档位;
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目标档位工作在所述换风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充电出风口打开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车辆中与所述充电出风口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或闪烁,或者控制所述车辆语音播放提示信息,或者控制所述车辆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充电出风口已打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27964.7A CN11578252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727964.7A CN11578252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2523A CN115782523A (zh) | 2023-03-14 |
CN115782523B true CN115782523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542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727964.7A Active CN11578252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82523B (zh) |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98016A (ja) * | 2005-04-15 | 2006-11-02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KR20120037153A (ko) * | 2010-10-11 | 2012-04-1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급속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CN103812162A (zh) * | 2012-11-08 | 2014-05-2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用于减少无线充电时的热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150867A (zh) * | 2015-06-30 | 2015-12-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冷却方法 |
CN205075622U (zh) * | 2015-10-21 | 2016-03-09 | 熊联富 | 汽车内部降温系统 |
CN106080105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温控系统 |
CN107215217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车辆控制系统、车辆用显示装置、终端装置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
CN207117250U (zh) * | 2017-08-17 | 2018-03-16 | 重庆纳新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器 |
CN108790683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通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
CN109677230A (zh) * | 2017-10-19 | 2019-04-2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预约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10086238A (zh) * | 2019-06-11 | 2019-08-02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方法及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
CN110752638A (zh) * | 2019-10-29 | 2020-02-04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器 |
CN112994162A (zh) * | 2021-03-15 | 2021-06-18 | 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
CN113942423A (zh) * | 2020-07-15 | 2022-01-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4844153A (zh) * | 2022-05-10 | 2022-08-02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智能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CN115303011A (zh) * | 2022-07-29 | 2022-11-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车载空调 |
CN115489256A (zh) * | 2022-09-01 | 2022-12-20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218161864U (zh) * | 2022-08-15 | 2022-12-27 | 深圳市温暖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器过热保护装置 |
CN116209222A (zh) * | 2023-03-21 | 2023-06-0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
CN219478408U (zh) * | 2023-02-02 | 2023-08-04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器降温系统 |
CN116707150A (zh) * | 2022-02-25 | 2023-09-05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47323B2 (ja) * | 2017-02-03 | 2020-08-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リモート空調始動システム、センタサーバ |
JP6946375B2 (ja) * | 2019-06-24 | 2021-10-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11727964.7A patent/CN1157825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98016A (ja) * | 2005-04-15 | 2006-11-02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KR20120037153A (ko) * | 2010-10-11 | 2012-04-1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급속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CN103812162A (zh) * | 2012-11-08 | 2014-05-2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用于减少无线充电时的热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150867A (zh) * | 2015-06-30 | 2015-12-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冷却方法 |
CN205075622U (zh) * | 2015-10-21 | 2016-03-09 | 熊联富 | 汽车内部降温系统 |
CN107215217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车辆控制系统、车辆用显示装置、终端装置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
CN106080105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温控系统 |
CN207117250U (zh) * | 2017-08-17 | 2018-03-16 | 重庆纳新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器 |
CN109677230A (zh) * | 2017-10-19 | 2019-04-26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预约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08790683A (zh) * | 2018-05-31 | 2018-11-13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通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
CN110086238A (zh) * | 2019-06-11 | 2019-08-02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方法及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
CN110752638A (zh) * | 2019-10-29 | 2020-02-04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器 |
CN113942423A (zh) * | 2020-07-15 | 2022-01-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2994162A (zh) * | 2021-03-15 | 2021-06-18 | 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
CN116707150A (zh) * | 2022-02-25 | 2023-09-05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装置 |
CN114844153A (zh) * | 2022-05-10 | 2022-08-02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智能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CN115303011A (zh) * | 2022-07-29 | 2022-11-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车载空调 |
CN218161864U (zh) * | 2022-08-15 | 2022-12-27 | 深圳市温暖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器过热保护装置 |
CN115489256A (zh) * | 2022-09-01 | 2022-12-20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219478408U (zh) * | 2023-02-02 | 2023-08-04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器降温系统 |
CN116209222A (zh) * | 2023-03-21 | 2023-06-0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电动汽车分段式动态无线供电的投切调控方法》;王得安等;《电测与仪表》;20200925;12-1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2523A (zh) | 2023-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14442B2 (ja) | 車載機器制御装置 | |
US9340090B2 (en)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a pre-air conditioning function | |
CN110086238B (zh) | 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方法及车载无线充电系统 | |
CN103812162A (zh) | 用于减少无线充电时的热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20185969A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13103708A (ja) | 車両の室内温度調節方法 | |
US11491849B2 (en) |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
CN112124034A (zh) | 新能源汽车及其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JP2017159691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US10919517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gine power during charge depleting (CD) mode heating | |
CN109130778B (zh) | 一种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10816210B (zh)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7383932B2 (ja)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
CN115782523B (zh) |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 |
JP2006290244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5505236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7261800A (zh) | 驻车空调的电池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7524881B2 (ja) | 車両用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 |
CN117124931A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调节方法 | |
CN115230434A (zh) | 车辆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 |
CN115891560A (zh) | 用于调节与预约空气调节互相配合的车辆电池的方法和系统 | |
CN203172398U (zh) | 汽车恒温装置 | |
JP7548039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車両 | |
JP7547910B2 (ja) | 車両用空調制御方法 | |
CN118386783A (zh) |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