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6210B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16210B CN110816210B CN201911108871.4A CN201911108871A CN110816210B CN 110816210 B CN110816210 B CN 110816210B CN 201911108871 A CN201911108871 A CN 201911108871A CN 110816210 B CN110816210 B CN 1108162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mounted heater
- temperature
- heater
- sub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0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specific way of measuring or calculating an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自动空调控制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根据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该控制方法可集成到车辆控制器上,且结合多个运行参数,实时调整空调的运行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空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车的发展,传统手控式空调不符合纯电动车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开发符合纯电动车运行的自动空调系统。
目前纯电动车用的自动空调系统一般是采集车室内温度,并获取用户目标温度,计算车室内温度与用户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度差,针对不同的温度差设置不同的吹风时长和档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自动空调系统多为空调供应商提供,产品开发、升级等受供应商的成本和周期的限制,用户不能自主对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进行调整。而且目前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只能使用同一个档位运行一定时间直至车室内温度达到用户目标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可集成到车辆控制器上,且结合多个运行参数,实时调整空调的运行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
根据所述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
可选择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根据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所述基础参数:
Y=A(X1-X2)+B(X1-X3)+C,
其中,
Y表示基础参数,
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2表示车内温度,
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
C表示外温补偿量。
可选择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参数与每个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所述运行参数。
可选择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包括: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和所述压缩机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
根据所述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和所述目标转速控制所述车载加热器的运行;
根据所述吹风模式和所述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根据所述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可选择地,所述车载加热器包括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所述根据所述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和所述目标转速控制所述车载加热器的运行,包括:
当所述目标转速不大于第一转速阈值时,启动第一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启动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目标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且不大于第二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输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
可选择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所述基础参数:
Y=A(X1-X2)+B(X1-X3)+C,
其中,
Y表示基础参数,
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2表示车内温度,
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
C表示外温补偿系数。
可选择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基础参数与每个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所述运行参数。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和所述压缩机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
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和所述目标转速控制所述车载加热器的运行;
第三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吹风模式和所述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第四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可选择的,所述车载加热器包括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体被配置为:
当所述目标转速不大于第一转速阈值时,启动第一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启动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目标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且不大于第二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一个基础参数,根据该基础参数可得到多个不同类型的运行参数,也就是说该基础参数作为一个过渡参考值,该基础参数对应不同类型的运行参数,基础参数的数值改变也使得对应的运行参数也改变。例如,当基础参数为某一个数值时,该数值可对应第一种内循环方式、第一种吹风模式、第一种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启状态或车载加热器开启状态,而当基础参数的数值改变时,可能对应的内循环模式改变、吹风模式改变、鼓风机模式不变,或者也可能是其他情况。将同一阈值范围内基础参数的数值对应的各个不同类型的运行参数作为一组,当确定该基础参数的数值后即可直接获取对应的各个运行参数。根据该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在空调系统自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车内温度在持续变化,得到的基础参数的数值也处于变化状态,这样根据变化的各个运行参数实时控制对应的电机的运行可以更满足用户的需求。关于基础参数与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设置,该方法可完全集成到车辆控制器上,不受空调本身和空调供应商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加热器运行的算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与基础参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加热器与基础参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模块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中计算模块的模块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中输出模块的模块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中控制模块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性实施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标记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他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结构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环境温度即为车室外温度,目标温度即为用户提前设定的车内温度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基础参数可通过特定的算法得到。
步骤S102,根据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对不同的基础参数和内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目标功率之间建立对应表,某一阈值范围内的基础参数可对应一组内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或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目标功率。这样当确定该基础参数后,可快速得到对应的各个不同类型的运行参数。
步骤S103,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车辆控制器可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控制换气电机、鼓风机、压缩机和车载加热器,根据得到的每个运行参数控制其对应电机的运行。
例如,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均可具有多个不同的情况,且每种情况均对应一个阈值范围内的基础参数,例如当基础参数处于某一个阈值范围内时,内外循环方式为第一种、吹风模式为第一种、鼓风机档位为第一中、压缩机开启且为第一目标转速,那么此时车辆控制器即可同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目标转速运行、换气电机以第一种内外循环方式进行换气、鼓风机以第一种吹风模式和第一档位进行吹风。
另外,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车室内的温度会逐渐接近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在随着车室内温度变化的同时,基础参数的数值也会变化,同时对应的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等都会实时变化。这样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可以更贴合用户的需求。
例如,参见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方法可包括:
步骤S201,获取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
例如,车辆上可安装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监测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监测车外的环境温度。空调系统上可设置有温控旋钮,且该温控旋钮的外侧可设置有温度刻度值,用户可将温控旋钮旋转一定的角度,温控旋钮根据该角度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温度。
而且,该方法可记录用户之前选择的目标温度,若未检测到用户对温控旋钮的操作,则将用户上次选择的温度作为该次的目标温度。其中,用户每次选择的目标温度均与其当时的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在存储器中。若用户未选择当前的目标温度,根据当前的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查找与其最接近的之前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并将该最接近的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对应的目标温度作为该次的目标温度。
步骤S202,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例如,一般人体比较适合的舒适温度为25℃,但是不同的用户对温度的感知不同,在环境温度不同时,用户感知的舒适温度也会有些许差异。因此用户可根据自身在不同环境温度时不同舒适的温度建立环境温度与参考舒适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更贴合用户的需求和自身情况。
另外,不同的环境温度也可对应不同的外温补偿量,这样根据多方面的参数可以使得空调运行的过程更满足用户的需求。
步骤S203,根据第一公式确定基础参数。
例如,第一公式可为
Y=A(X1-X2)+B(X1-X3)+C,
其中,Y表示基础参数,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X2表示车内温度,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C表示外温补偿量。
步骤S204,获取基础参数与每个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该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可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
用户可提前建立基础参数与各个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当确定基础参数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即可快速确定对应的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或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目标功率。
具体地,内外循环方式的参数可包括:0x0、0x1、0x2、0x3、0x4、0x5-0x7等。其中0x0可表示内循环,0x1可表示外循环、0x2可表示内循环和外循环各占50%,0x3可表示内循环占30%、外循环占70%,0x4可表示内循环占70%、外循环占30%,0x5-0x7可为预留方式,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更多的内外循环方式。
其中,内外循环方式的参数与基础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卡入如下表1所示。
表1
当然,本申请对于内外循环方式的参数对应的基础参数并不仅限于上述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不同的内外循环方式所对应的基础参数的具体数值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修改。
吹风模式的参数可包括0x0、0x1、0x2、0x3、0x4、0x5、0x6-0x7等。其中,0x0可表示吹面模式,0x1可表示吹脚模式,0x2可表示吹面、吹脚模式,0x3可表示前除霜模式,0x4可表示后除霜模式,0x5可表示前除霜、后除霜模式,0x6-0x7可为预留方式,这样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更多的吹风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根据基础参数确定鼓风机以吹面和/或吹脚模式运行,除霜模式可并不受该自动空调系统控制,可由用户手动控制,也就是除霜模式可与基础参数无关。
例如,当开启前除霜模式时,同时启动压缩机和车载加热器,具体地,车室前舱的控制台上可设置有控制压缩机开闭的按键开关和控制车载加热器开闭的按键开关,且每个按键开关上可设置有对应的工作状态指示灯,便于用户根据该指示灯的亮灭得知当前压缩机和车载加热器的运行状态。
当开启后除霜模式时,由于后窗距离前舱较远,使用车载加热器和压缩机不能及时对后窗进行除霜,因此可在后窗处设置电热阻丝,且将该电热阻丝的开闭控制设置在前舱控制台上,用户可直接操作后除霜按键开关控制后除霜电热阻丝加热开始工作,从而对后窗进行除霜。而且,由于用户不便随时观察后窗除霜工作的进程,因此该后除霜控制器可还设置有自动关闭功能,当后窗电热阻丝开启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止电热阻丝的运行,避免用户遗忘而导致电热阻丝使用过度。
其中,0x0、0x1和0x2与基础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2所示。
表2
当然,本申请对于吹风模式的参数对应的基础参数并不仅限于上述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不同的吹风模式所对应的基础参数的具体数值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修改。
鼓风机档位的参数可包括0x0、0x1、0x2、0x3、0x4、0x5、0x6和0x7等。其中,0x0可表示自动空调系统关闭,0x1可表示1档,0x2可表示2档,0x3可表示3档,0x4可表示4档,0x5可表示5档,0x6可表示6档,0x7可表示7档。
其中,鼓风机档位的参数与基础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3所示。
表3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置更多的鼓风机档位,而且本申请对于鼓风机档位的参数对应的基础参数并不仅限于上述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不同的鼓风机档位所对应的基础参数的具体数值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修改。
压缩机开闭状态的参数可包括:0x0和0x1,0x0可表示关闭,0x1可表示开启。其中,压缩机开闭状态的参数与基础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4所示。
表4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基础参数的数值位于回程差区间内时,压缩机的开闭维持上一状态,也就是例如当基础参数Y=120时,此时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在下一时刻可能基础参数Y=130,此时即处于回程差区间内,此时压缩机的状态维持开启状态。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若是只以一个阈值作为开闭的判断,那么当基础参数Y持续在130左右变化时,压缩机就会持续在开启、闭合之间跳转,这样会对压缩机造成严重损坏。压缩机的开闭对应的基础参数分别设置两个不同的阈值,这样当基础参数处于该两个阈值之间的回程差区间时,可以使得该压缩机在开启和闭合之间跳转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例如,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基础参数Y值原本是在以一定的趋势缓慢增大,可能突然出现一个基础参数Y值急剧增大,然后又恢复到之前特定的运行趋势,所以当基础参数Y值突然位于回程差区间内时,压缩机可先保持上一状态,若基础参数Y值继续增大,则可关闭压缩机,若Y值又恢复到小于125的区间内时,则继续保持压缩机的开启状态。
例如,表5提供了一部分压缩机目标转速与基础参数Y值的对应组,根据表5可得到图4,根据图4可知,基础参数Y值在一定区间内,与压缩机目标转速之间可具有线性关系。
表5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基础参数Y值为其他数值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可得知对应的压缩机目标转速。
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的参数可包括:0x0和0x1,0x0可表示关闭,0x1可表示开启。其中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的参数与基础参数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6所示。
表6
当车载加热器处于回程差区间,也就是140-150之间时,此时车载加热器的运行状态保持上一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当基础参数持续在回程差左右变化时,持续开启、关闭车载加热器会对车载加热器造成损坏。
另外,表7提供了一部分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与基础参数Y值的对应组,根据表7可得到图5,根据图5可知,基础参数Y值在一定区间内,与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之间可具有线性关系。
表7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基础参数Y值为其他数值时,根据该线性关系可得知对应的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
由此可知,当确定基础参数Y值时,根据基础参数与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目标功率之间的对应的关系即可得知当前所需要的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及目标转速或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目标功率。
步骤S205,根据对应关系获取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运行参数。
步骤S206,根据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例如,当根据第一公式计算得到当前的基础参数Y值为60时,根据表1可知对应的内外循环方式是0x2:内外循环各占50%,此时车辆控制器控制换气电机同时进行内循环和外循环,且内循环和外循环各占50%。
这样既可以通过内循环对车室内温度进行调整,还可以通过外循环对车室内外进行空气流通,防止车窗起雾。
步骤S207,根据吹风模式和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例如,当基础参数Y值为60时,根据表2可知对应的吹风模式为0x0:吹面模式,对应的鼓风机档位为0x4:4档,此时车辆控制器控制鼓风机以4档吹面模式运行。
鼓风机档位用来反映吹风的风速,吹风模式可用来反映风向。
步骤S208,判断基础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09,若否则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09,判断基础参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11。
步骤S210,获取压缩机目标转速,启动压缩机。
步骤S211,关闭压缩机。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见表4,第一阈值可为125,第二阈值可为135。当Y值小于等于125时,压缩机开启,输出冷风,当Y值大于135时,关闭压缩机。
步骤S212,判断基础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13。
步骤S213,获取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启动车载加热器。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见表6,第三阈值可为150。当关闭压缩机后,可继续判断当前基础参数Y值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当Y值大于第三周阈值时,则说明此时需要输出热风。然后获取该Y值对应的车载加热器目标功率,启动车载加热器来输出热风。
例如,当基础参数Y值为60时,根据表4可知,对应的是启动压缩机,根据表5和图4可知,对应的压缩机目标转速为3000rpm,此时车辆控制器控制压缩机以3000rpm的转速运转。
根据表4和表6可知,当基础参数Y值位于135-140之间时,压缩机和车载加热器均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此时车室内温度与环境温度很接近,那么此时换气电机、鼓风机仍可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可同时进行内循环和外循环,且外循环所占比重较大,就相当于对车室内的空气进行更循环和更换,使得车室内的空气更清新,或者也可以有用户手动关闭空调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整车采暖是由两个功率相等且均为P0的子车载加热器组成,因此整车采暖的最大功率为2P0。
具体地,参见图3,根据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和目标转速控制车载加热器的运行可包括:
步骤S301,判断车载加热器的目标功率是否大于第一转速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2,否则执行步骤S307。
其中,该第一转速阈值可为P0。
步骤S302,设定flg1=1,t1=Px/P0*T,flg2=0,t2=0。
其中,flg1=1表示开启状态,flg2=0表示关闭状态。T为车载加热器的一个工作周期,t1和t2表示工作时间。Px为当前车载加热器的目标功率,P0为一个车载加热器的最大功率,Px/P0*T表示一个以当前的目标转速进行运行时所需要运行的时间。
步骤S303,设定ptc1=flg1,ptc1_t=t1,ptc2=flg2,ptc2_t=t2。
ptc1表示第一子车载加热器,ptc2表示第二子车载加热器,ptc1_t表示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ptc2_t表示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分别接收第一工作状态、第一工作时间和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时间。也就是开启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运行t1时长,关闭第二子车载加热器。此时车载加热3器的目标功率小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最大功率,因此只需要运行一个子车载加热器即可。
步骤S304,判断当前车辆控制器的计时VCU_t是否不小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S305,否则执行步骤S303。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接收对应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的同时,车辆控制器开始计时,该计时也就是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若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未到达一个周期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继续工作,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继续关闭。6
步骤S305,设定ptc1=flg2,ptc1_t=t2,ptc2=flg1,ptc2_t=t1。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运行一个周期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重新接收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此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关闭,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开启,并运行t1时长。
步骤S306,判断当前车辆控制器的计时VCU_t是否不小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5。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重新接收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时,车辆控制器重新开始计时,此时该计时也就是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当第二子车载加热器运行一个周期时,重复步骤S303-S306,也就是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交替切换运行,这样定期将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互换可以使得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基本保持一致,避免长时间运行一个子车载加热器导致该子使用过度,进而可以保证整体使用寿命。
步骤S307,判断车载加热器的目标功率是否大于第二转速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08。
其中,该第二转速阈值可为2P0,也就是两个子车载加热器同时运行的最大功率。
步骤S308,设定flg1=1,t1=T,flg2=1,t2=(Px-P0)/P0*T。
其中,flg1=1表示开启状态,flg2=1也表示开启状态。T为车载加热器的一个工作周期,t1和t2表示工作时间。Px为当前的目标功率,P0为一个车载加热器的最大功率,(Px-P0)/P0*T表示当以该目标功率运行时,除了一个子车载加热器满功率运行一个周期外,另一个子车载加热器还需要运行的时间。
步骤S309,设定ptc1=flg1,ptc1_t=t1,ptc2=flg2,ptc2_t=t2。
ptc1表示第一子车载加热器,ptc2表示第二子车载加热器,ptc1_t表示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ptc2_t表示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分别接收第一工作状态、第一工作时间和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时间。也就是开启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运行一个周期T,开启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并运行t1时长。此时整车采暖所需要的车载加热器的目标功率大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最大功率小于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最大功率,因此需要运行两个子车载加热器同时运行,不过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同。
第一子车载加热器需要运行一个周期,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只需要运行预定时长t2即可,由于该预定时长t2小于周期,因此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可与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同时运行,到达该预定时长t2时关闭,或一开始现处于关闭状态,当周期还剩余t2时长时,开启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步骤S310,判断当前车辆控制器的计时VCU_t是否不小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S311,否则执行步骤S309。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接收对应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的同时,车辆控制器开始计时,该计时也就是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若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未到达一个周期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继续工作。
步骤S311,设定ptc1=flg2,ptc1_t=t2,ptc2=flg1,ptc2_t=t1。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运行一个周期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重新接收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此时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只运行预定时长t2,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开启运行一个周期。
步骤S312,判断当前车辆控制器的计时VCU_t是否不小于一个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S309,否则执行步骤S311。
当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重新接收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时,车辆控制器重新开始计时,此时该计时也就是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时间。
当第二子车载加热器运行一个周期时,重复步骤S303-S306,也就是重复切换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这样可以控制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长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两个子车载加热器的使用程度不同导致整体不能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还可包括“ECO”节能模式,当车辆进入节能模式,车辆控制器可主动限制压缩机的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的目标功率,例如可通过分别乘以系数K1、K2来减小空调系统的输出转速和功率,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
而且,在车辆运行节能模式时,并不限制吹风模式的前除霜或/和后除霜模式的运行,以尽快完成车窗处的除霜除雾,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关于节能模式的开闭,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前舱控制台上设置相应的节能按键开关,由用户手动控制。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舱控制台上还可设置有自通风按键,有用户手动控制自通风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当自通风功能开启时,车辆控制器可实时监测车辆的上、下电状态和门锁情况。当车辆从上电状态切换到下电状态,或门锁从上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车内自通风功能执行,此时的循环方式可切换为外循环方式,同时压缩机、车载加热器均关闭,鼓风机可以最大档通风预定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状态,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601,被配置为获取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并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输出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模式、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
控制模块603,被配置为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
参见图7,计算模块601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011,被配置为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计算单元6012,被配置为根据如下第一公式确定基础参数:
Y=A(X1-X2)+B(X1-X3)+C,
其中,
Y表示基础参数,
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2表示车内温度,
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
C表示外温补偿系数。
参见图8,输出模块602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021,被配置为获取基础参数与每个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6022,被配置为根据对应关系获取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所述运行参数。
参见图9,控制模块603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6031,被配置为根据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和压缩机目标转速控制压缩机的运行;
第二控制单元6032,被配置为根据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和目标转速控制车载加热器的运行;
第三控制单元6033,被配置为根据吹风模式和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第四控制单元603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的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所述车载加热器包括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包括:
当所述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不大于第一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启动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且不大于第二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根据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所述基础参数:
Y=A(X1-X2)+B(X1-X3)+C,
其中,
Y表示基础参数,
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2表示车内温度,
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
C表示外温补偿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参数与每个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所述运行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还包括: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和所述压缩机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
根据所述吹风模式和所述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根据所述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5.一种空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得到基础参数;
输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基础参数确定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包括内外循环方式、吹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压缩机开闭状态及压缩机目标转速和车载加热器开闭状态及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所述车载加热器包括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多个运行参数控制每个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电机的运行模式的启动;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当所述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不大于第一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启动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车载加热器目标转速大于第一转速阈值且不大于第二转速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
当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当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不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重新统计所述第一子车载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子车载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参考舒适温度和外温补偿量;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如下第一公式确定所述基础参数:
Y=A(X1-X2)+B(X1-X3)+C,
其中,
Y表示基础参数,
A表示车内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1表示目标温度,
B表示舒适温度差值增益系数,
X2表示车内温度,
X3表示参考舒适温度,
C表示外温补偿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基础参数与每个所述运行模式所对应的运行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基础参数对应的多个所述运行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开闭状态和所述压缩机目标转速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
第三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吹风模式和所述鼓风机档位控制鼓风机的运行;
第四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外循环方式控制换气电机的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08871.4A CN110816210B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08871.4A CN110816210B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16210A CN110816210A (zh) | 2020-02-21 |
CN110816210B true CN110816210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6955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08871.4A Active CN110816210B (zh) | 2019-11-13 | 2019-11-13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162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6991B (zh) * | 2020-05-29 | 2022-03-25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参数自适应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111890868A (zh) * | 2020-07-02 | 2020-11-06 | 上海仙豆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降温装置、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
CN112659849B (zh) * | 2021-01-14 | 2023-04-28 | 珠海智慧高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运行时长选择平台及方法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9108A (ja) * | 1984-04-13 | 1985-11-01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
CN103388875A (zh) * | 2012-05-09 | 2013-11-13 |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方法 |
CN103673225A (zh) * | 2013-12-10 | 2014-03-26 |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
CN103963604A (zh) * | 2014-05-05 | 2014-08-06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的车内温度校准方法 |
CN103978866A (zh) * | 2014-05-09 | 2014-08-13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吹风模式的控制方法 |
CN104210325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鼓风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单元 |
CN104791961A (zh) * | 2015-05-05 | 2015-07-22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动车空调控制方法 |
CN104986011A (zh) * | 2015-07-31 | 2015-10-21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双驱自动空调的温度风门控制系统 |
CN205026811U (zh) * | 2015-10-09 | 2016-0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828012A (zh) * | 2016-12-29 | 2017-06-13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循环模式控制方法 |
CN107160965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系统 |
JPWO2016208330A1 (ja) * | 2015-06-23 | 2017-11-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空調制御装置 |
CN109017218A (zh) * | 2018-07-23 | 2018-12-18 |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109611A (zh) * | 2018-08-09 | 2019-01-01 | 上海耀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温区自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多温区自动空调系统 |
CN109808445A (zh) * | 2019-01-10 | 2019-05-2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的压缩机转速控制方法 |
KR20190104489A (ko) * | 2019-08-21 | 2019-09-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의 센서 데이터를 보정하는 인공 지능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방법 |
CN110293819A (zh) * | 2019-07-17 | 2019-10-01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车用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24980B2 (en) * | 2014-08-20 | 2017-08-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Windshield defogg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6375932B2 (ja) * | 2014-12-18 | 2018-08-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2019
- 2019-11-13 CN CN201911108871.4A patent/CN1108162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9108A (ja) * | 1984-04-13 | 1985-11-01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
CN103388875A (zh) * | 2012-05-09 | 2013-11-13 |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方法 |
CN104210325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鼓风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单元 |
CN103673225A (zh) * | 2013-12-10 | 2014-03-26 |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 |
CN103963604A (zh) * | 2014-05-05 | 2014-08-06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的车内温度校准方法 |
CN103978866A (zh) * | 2014-05-09 | 2014-08-13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吹风模式的控制方法 |
CN104791961A (zh) * | 2015-05-05 | 2015-07-22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动车空调控制方法 |
JPWO2016208330A1 (ja) * | 2015-06-23 | 2017-11-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空調制御装置 |
CN104986011A (zh) * | 2015-07-31 | 2015-10-21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双驱自动空调的温度风门控制系统 |
CN205026811U (zh) * | 2015-10-09 | 2016-0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7160965A (zh) * | 2016-03-07 | 2017-09-15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系统 |
CN106828012A (zh) * | 2016-12-29 | 2017-06-13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循环模式控制方法 |
CN109017218A (zh) * | 2018-07-23 | 2018-12-18 |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109611A (zh) * | 2018-08-09 | 2019-01-01 | 上海耀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多温区自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多温区自动空调系统 |
CN109808445A (zh) * | 2019-01-10 | 2019-05-2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的压缩机转速控制方法 |
CN110293819A (zh) * | 2019-07-17 | 2019-10-01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车用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
KR20190104489A (ko) * | 2019-08-21 | 2019-09-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의 센서 데이터를 보정하는 인공 지능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16210A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8084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EP1917150B1 (en) |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 |
US9371024B2 (en) | Air-conditioner for vehicle | |
US2012006755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 vehicle | |
CN110816210B (zh) | 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R101305830B1 (ko) | 차량의 실내 환기방법 | |
JP5044985B2 (ja) |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 |
US20160288621A1 (en) |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start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1207651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16117327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07539062B (zh) |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 | |
CN103660849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JP5983753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車両用空調方法 | |
JP6844701B2 (ja) | 車両用空調方法及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11088600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1805216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04506415U (zh) |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 | |
US12202315B2 (en) | System for heating and/or cooling an interior environment | |
JPH06115340A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6412407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5257286B (zh) | 一种车辆空调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 |
KR101682487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
JP6277929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6233085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20100023183A (ko) |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