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3515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73515B CN108873515B CN201810630548.2A CN201810630548A CN108873515B CN 108873515 B CN108873515 B CN 108873515B CN 201810630548 A CN201810630548 A CN 201810630548A CN 108873515 B CN108873515 B CN 1088735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area
- common electrode
- display
- display panel
- electrod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4—Arrangements to prevent high voltage or static electricity failur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镂空部、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围绕镂空部设置,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第二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导电环,导电环围绕镂空部设置;显示区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公共电极层;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部、栅极、源极和漏极,半导体部和导电环位于同一膜层;公共电极层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并且和导电环电连接;公共电极层和公共电极线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良好静电防护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易于实现全面屏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通常采用在壳体中开孔的方式来放置并安装摄像头,由于开孔部位的周围一般没有布设静电防护结构,外部的静电电荷很容易容开孔部位侵入面板内部,使面板上出现静电放电失效点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对面板造成不可修复性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镂空部、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围绕镂空部设置,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第二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导电环,导电环围绕镂空部设置;显示区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公共电极层;其中,薄膜晶体管层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部、栅极、源极和漏极,半导体部和导电环位于同一膜层;公共电极层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并且和导电环电连接;公共电极层和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导电环,将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导入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继而由公共电极线进行静电释放,既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内的走线排布,又使得外部静电电荷不会累积在镂空部,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性能;
2、导电环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良好静电防护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易于实现全面屏设计;
3、导电环和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部位于同一膜层,无需另外增加膜层,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成本,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沿E-E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沿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G-G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镂空部10、第一非显示区B1、显示区AA和第二非显示区B2;第一非显示区B1围绕镂空部10设置,显示区AA围绕第一非显示区B1设置,第二非显示区B2围绕显示区AA设置;第一非显示区B1包括导电环11,导电环11围绕镂空部10设置;显示区AA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公共电极层14;其中,薄膜晶体管层13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2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每个薄膜晶体管T包括半导体部T1、栅极T2、源极T3和漏极T4,半导体部T1和导电环11位于同一膜层;公共电极层14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B1并且和导电环11电连接;公共电极层14和公共电极线15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1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未示意出公共电极层14等膜层结构,但在图2所示的剖面结构中有示意。
具体的,公共电极层14可以为ITO(铟锡氧化物)薄膜,由于ITO薄膜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可见光透过率,故能够高效地将导电环11导入的静电电荷导出至公共电极线15进行释放。公共电极线15的布设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仅以公共电极线15由位于显示面板第二非显示区B2内的金属走线布设而成为例进行说明。
镂空部10主要用于放置并安装摄像头或听筒等部件,外部静电电荷容易经该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击穿显示面板内的元器件,如薄膜晶体管T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在镂空部10的外围设置了导电环11,故外部静电电荷能够经导电环11导入公共电极层14,继而通过公共电极线15释放,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
导电环11与半导体部T1位于同一膜层,一方面,导电环11可以和半导体部T1及其他同膜层结构一同光刻出,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无需另外增加膜层,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便于携带和使用。导电环11和半导体部T1共同所在膜层的材料可以为单晶硅、多晶硅或者非金属氧化物。
需要说明的是,镂空部10在显示面板上的具体位置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计,该镂空部10可以是贯穿显示面板的通孔;也可以是不贯穿显示面板的盲孔,即在不影响摄像头功能的情况下不挖除膜层或者仅保留部分透明膜层。当然,本发明对通孔或盲孔的形状也不作具体限制。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本申请中的镂空部10视为一圆形的通孔,后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导电环,将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导入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继而由公共电极线进行静电释放,既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内的走线排布,又使得外部静电电荷不会累积在镂空部,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性能;
2、导电环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良好静电防护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易于实现全面屏设计;
3、导电环和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部位于同一膜层,无需另外增加膜层,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成本,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所示,导电环11包括环部110和至少一个尖部111,环部110和至少一个尖部111一体成型;其中,环部110围绕镂空部10设置,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141和公共电极层14电连接;至少一个尖部111位于环部110靠近镂空部10的一侧,每个尖部111的尖端朝向镂空部10。
本实施例中,导电环11的环部110在靠近镂空部10的一侧一体成型了至少一个尖部111,每个尖部111的尖端朝向镂空部10,从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能够更容易地被吸引至每个尖部111的尖端,并从环部110经第一过孔141导入公共电极层14准备释放,有效提高了导电环11聚集静电电荷的能力。为了使外部静电电荷能够更快、更均匀地被吸引至尖端,可适当增加尖部111的数量,并在环部110靠近镂空部10的一侧沿镂空部10均匀排布。
尖部111可以和环部110及同膜层的其他结构一次刻蚀形成,也可以在环部110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掩膜版二次刻蚀形成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环部110的宽度为h1,尖部111的宽度为h2,其中,h1≥h2。本实施例中,环部110的宽度h1为环部110的内缘与外缘之间的径向距离;尖部111的非尖端(也即尖部111与环部110接合的一端)可以是与环部110同心的弧线形结构,从而尖部111的宽度h2为尖部111的尖端所在圆(与环部110也同心)和弧线形结构之间的径向距离。当然,尖部111的非尖端也可以是直线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所示,公共电极线15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2;公共电极层14为面状,且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2的方向上,公共电极层14和公共电极线15相交叠;公共电极层14通过多个第二过孔142和公共电极线15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4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未示意出其他膜层结构,但在图5所示的剖面结构中有示意。
本实施例中,聚集在导电环11的外部静电电荷为了能够通过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2的公共电极线15释放,公共电极层14不仅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B1,还需延拓至第二非显示区B2,在第二非显示区B2延拓区域的大小,只要能够满足公共电极层14和公共电极线15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2的方向上相交叠即可。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位于第二非显示区B2公共电极线15呈U形半包围显示区AA,公共电极线15的两个端部可以通过另外的金属引线与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B2的驱动芯片IC电连接,从而公共电极层14通过驱动芯片IC实现静电电荷的释放,使显示面板具有静电防护性能。
为了使公共电极层14在静电释放过程中公共电位满足均一性的要求,一方面,用于连接公共电极线15和公共电极层14的第二过孔142可以设置为间隔排布的多个;另一方面,公共电极线15也可以设计地更宽,以降低阻值,静电释放过程中电荷的均匀性也更好,提高静电防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5所示,公共电极线15和源极T3、漏极T4位于同一膜层。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线15复用显示面板原有的用于制作源极T3和漏极T4金属膜层制作而成,一方面,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和抗静电成本,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另一方面,金属膜层的阻值低,静电电荷更容易通过公共电极线15释放,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性能也就更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和图7所示,公共电极层14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140,公共电极140复用为触控电极141,公共电极线15复用为触控线151;一个触控电极141和至少一条触控线151电连接且与其余的触控线151绝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6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未示意出其他膜层结构,但在图5所示的剖面结构中有示意。
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14中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140复用为触控电极141,在实现触控的同时还具有静电防护性能;公共电极线15复用为触控线151,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内的走线排布,触控线151所在膜层在显示面板各膜层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仅以触控线151所在膜层位于薄膜晶体管层13的上方为例进行说明。外部静电电荷容进入显示面板时,可以通过触控线151得以释放。从而通过公共电极140和公共电极线15的复用,使得显示面板达到具有静电防护性能的同时,无需增加膜层,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6和图7所示,部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的触控电极141为第一触控电极1410,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410和导电环电11连接。图6所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中,部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的触控电极141有四个,但其数量随镂空部10在显示面板上的具体位置可以变化,本发明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410可以和导电环11连接,外部静电电荷经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时,通过导电环11聚集并导入与导电环11所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1410,继而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410所电连接的触控线151进行释放。当然,触控线151静电释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所示,第二非显示区B2包括静电防护电路16和绑定区17,静电防护电路16和绑定区17位于显示区AA相对的两侧;绑定区17包括多个导电焊盘170;触控线151的一端和静电防护电路16电连接、另一端和导电焊盘17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8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也未示意出其他膜层结构。
本实施例中,触控线151的两端分别与静电防护电路16和导电焊盘170电连接,对显示面板进行全方位的静电防护。同时,辅以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410和导电环电11连接,将从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外部静电电荷继续通过第一触控电极1410及其所电连接的触控线151,由静电防护电路16和导电焊盘170进行释放。静电防护电路16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当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线151也可以仅通过与导电焊盘170电连接实现对静电电荷的释放,通常这种情况下静电电荷量足以通过导电焊盘170释放,保护显示面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18,像素电极层18包括多个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的虚拟电极181,虚拟电极181通过第三过孔143和公共电极层14电连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2的方向上,虚拟电极181和公共电极层14相交叠。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9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仅示意出了像素电极层18和公共电极层14在第一非显示区B1的平面结构。
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14可以为面状,且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B1,虚拟电极181通过第三过孔143和公共电极层14同电位,从而使虚拟电极181不用于显示控制。从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过大时,首先击穿不用于显示的控制虚拟电极181所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此时显示面板仍然能够正常显示。
可选的,请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公共电极层14也可以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140,公共电极140复用为触控电极141,且部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1的触控电极141为第一触控电极1410,每个第一触控电极14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2的方向上与多个虚拟电极181交叠,虚拟电极181通过第三过孔143和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2的方向上所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电极1410电连接,从而与第一触控电极1410同电位,不用于显示控制。从镂空部10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过大时,首先击穿不用于显示控制的虚拟电极181所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此时显示面板仍然也能够正常显示。为了更加直观地示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11所示的平面结构图中仅示意出了像素电极层18和第一触控电极1410在第一非显示区B1的平面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请参考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3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摄像头可以放置并安装在镂空部10。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也可以为液晶面板、电视机、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导电环,将进入显示面板的外部静电电荷导入延拓至第一非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继而由公共电极线进行静电释放,既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内的走线排布,又使得外部静电电荷不会累积在镂空部,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性能;
2、导电环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良好静电防护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易于实现全面屏设计;
3、导电环和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部位于同一膜层,无需另外增加膜层,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抗静电成本,提高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镂空部、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围绕所述镂空部设置,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围绕所述镂空部设置;
所述显示区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和公共电极层;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部、栅极、源极和漏极,所述半导体部和所述导电环位于同一膜层;
所述公共电极层延拓至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并且和所述导电环电连接;
所述公共电极层和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虚拟电极,所述虚拟电极通过第三过孔和所述公共电极层电连接;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虚拟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层相交叠;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多个虚拟薄膜晶体管,所述虚拟薄膜晶体管与所述虚拟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环包括环部和至少一个尖部,所述环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尖部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环部围绕所述镂空部设置,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孔和所述公共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尖部位于所述环部靠近所述镂空部的一侧,每个所述尖部的尖端朝向所述镂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的宽度为h1,所述尖部的宽度为h2,其中,h1≥h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电极线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
所述公共电极层为面状,且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公共电极层和所述公共电极线相交叠;
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多个第二过孔和所述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源极、所述漏极位于同一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所述公共电极线复用为触控线;
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和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电连接且与其余的所述触控线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触控电极为第一触控电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导电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绑定区,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和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的两侧;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
所述触控线的一端和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电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导电焊盘电连接。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0548.2A CN108873515B (zh) | 2018-06-19 | 2018-06-19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30548.2A CN108873515B (zh) | 2018-06-19 | 2018-06-19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73515A CN108873515A (zh) | 2018-11-23 |
CN108873515B true CN108873515B (zh) | 2021-04-02 |
Family
ID=6433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30548.2A Active CN108873515B (zh) | 2018-06-19 | 2018-06-19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735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60167B (zh) * | 2018-11-30 | 2022-04-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375437B (zh) * | 2018-12-19 | 2021-10-2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448627B (zh) * | 2018-12-26 | 2021-07-2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KR102766477B1 (ko) | 2019-01-30 | 2025-02-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09752421B (zh) * | 2019-01-31 | 2021-08-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97843B (zh) * | 2019-05-31 | 2021-10-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837321B (zh) * | 2019-11-29 | 2023-09-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802795B (zh) * | 2023-01-05 | 2024-09-03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1108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N105097785A (zh) * | 2014-05-09 | 2015-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多重静电放电环装置 |
CN106293166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814514A (zh) * | 2015-12-01 | 2017-06-0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6896609A (zh) * | 2017-04-28 | 2017-06-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46748A (ja) * | 2002-10-28 | 2004-05-20 | Alps Electric Co Ltd | 薄膜キャパシタ素子 |
-
2018
- 2018-06-19 CN CN201810630548.2A patent/CN1088735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1108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N105097785A (zh) * | 2014-05-09 | 2015-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多重静电放电环装置 |
CN106293166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814514A (zh) * | 2015-12-01 | 2017-06-0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6896609A (zh) * | 2017-04-28 | 2017-06-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73515A (zh) | 2018-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73515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873512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37543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94361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面板 | |
CN112768495B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CN110047816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343285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5911787A (zh) |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
US9285939B2 (en) | Touch panel | |
US20230236461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4716147B (zh) |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900633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制造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180329263A1 (en) | Array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706528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576984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4391389A (zh)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KR102326572B1 (ko) |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TW201245831A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 |
KR20160043092A (ko) | 어레이 기판의 대전 방지 구조 | |
CN10967170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CN109001950A (zh)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24109061A1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0349038C (zh) | 具尖端放电的显示面板传导金属线布局方法及装置 | |
CN114784058A (zh)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US8755016B2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TFT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