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451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14514A CN106814514A CN201611095467.4A CN201611095467A CN106814514A CN 106814514 A CN106814514 A CN 106814514A CN 201611095467 A CN201611095467 A CN 201611095467A CN 106814514 A CN106814514 A CN 1068145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 region
- select lines
- data wire
- line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有效显示区、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外部的边框区以及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内部的至少一个开口区;位于所述开口区中的至少一个开口;第一信号线,所述的第一信号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开口形成迂回;以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的第二信号线沿着第二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开口形成迂回。所述开口区包括:第一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开口区中布置有所述第一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开口相邻;以及第二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开口区中布置有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交的所述第二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二开口区与所述开口隔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减少信号线之间的干扰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正在取代重量和尺寸方面有缺点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的各种平板显示器已得到开发。平板显示器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由于平板显示器具有形状薄和重量轻的优点,所以平板显示器已经被频繁地用作移动终端或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装置。特别地,在便携式装置或移动终端中对形状更薄、重量更轻、功耗更低的显示器的需求正在增加。
平板显示器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视、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装置等以及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移动终端。进行各种结构修改以将这些平板显示器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于具有与现有显示装置不同的形状的特定形状的显示装置,通常期望对构成显示装置的部件的新的布置。例如,具有特定形状的显示装置可能需要与其中根据如减少信号线之间的干扰的显示装置的特性来布置被提供有不同信号(或电压)的信号线现有显示装置不同的新的线路布置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柔性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优点是提供以一种显示装置,其减少了相邻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的额外优点及特征部分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研读以下内容后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本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一种显示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有效显示区、所述有效显示区外部的边框区以及所述有效显示区内部的至少一个开口区;所述开口区中的至少一个开口;第一信号线,所述的第一信号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迂回;以及第二信号线,所述的第二信号线沿着第二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迂回,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区包括:第一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开口区中布置有所述第一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邻;以及第二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开口区中布置有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交的所述第二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二开口区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隔开。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成通过其交叉结构来限定所述像素的数据线和选通线;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向所述像素提供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电路;以及配置成通过所述选通线向所述像素提供选通脉冲的选通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选通线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选通线中的另一种。
另选地,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成通过其交叉结构来限定所述像素的数据线、垂直选通线和水平选通线;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向所述像素提供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电路;以及配置成通过所述垂直选通线向所述像素提供选通脉冲的选通驱动电路。所述数据线中的两条设置于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列边界处,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一条设置于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与第三像素之间的第二列边界处。所述水平选通线通过贯穿至少一个绝缘层的接触孔分别连接到所述垂直选通线,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插入在其间。所述第一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另一种。
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小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
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小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开口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示出了信号线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结构;
图3是图2所示的区域AR1的放大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阵列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
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区和穿过开口区的信号线;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9是与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连接的覆晶薄膜(COF)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阵列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
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区和穿过开口区的信号线;以及
图13和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应用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示例示出于附图中。只要可能,贯穿附图将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应当注意,如果确定已知技术会误导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所述技术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的各个元件的名称仅仅是为了方便撰写本说明书而选择的,因此可以与实际产品中使用的名称不同。
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部件不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开来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基于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电泳显示器和量子点显示器(QDD)等的显示装置来实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使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装置的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其他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以任何已知的液晶模式实现,包括扭曲向列(TN)模式、垂直取向(VA)模式、面内切换(IPS)模式、边缘场切换(FFS)模式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透射型液晶显示器、透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和反射型液晶显示器。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开口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随着显示装置的应用领域的多样化,显示装置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可以处理穿透显示装置的开口。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有效显示区AA和在有效显示区(AA:active area)外部的边框区NA的基板1。有效显示区AA是其上显示输入图像的部分,并且包括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结构限定的多个像素。在边框区NA中,布置用于向有效显示区AA施加驱动信号的多个驱动元件。例如,边框区NA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有效显示区AA的像素的像素驱动器IC。像素驱动器IC可以包括用于向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的数据驱动电路和用于向选通线提供选通脉冲的选通驱动电路。
在有效显示区AA内形成至少一个开口区HLA。开口区HLA可以形成在像素之间。也就是说,开口区HLA可以形成在有效显示区AA的一侧以及有效显示区AA的中心。图1通过示例示出了具有几乎圆形形状的开口区HLA,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开口区HLA的平面形状可以根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的布置图案而变化。
每个开口区HL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口HL。开口HL表示位于有效显示区AA内部并且穿透基板1的孔。开口HL可以具有包括圆形、多边形等的平面形状。换句话说,如果需要,开口HL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沿着开口HL的圆周将密封剂SSL(参见图2)施加到开口区HLA。密封剂SSL用于密封插入在显示装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密封剂SSL设置在开口HL和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之间。
提供有驱动像素所需的信号(或电压)的信号线设置在有效显示区AA中。与开口HL相邻的信号线设置成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使得信号线通过开口HL并将信号提供给其它像素。
如果在有效显示区AA中没有开口HL,则提供有不同信号的信号线可以被布置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然而,当在有效显示区AA中形成开口HL时,信号线可能需要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线路布置结构,因为信号线必须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
图2示出了信号线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结构。图3是图2所示的区域AR1的放大图。
参照图2,选通线G1至G6在开口区HLA中沿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延伸并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选通线G1至G6可以在开口区HLA中沿着开口HL的圆周布置。选通线G1至G6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并且平行地延伸,使得它们彼此不会相交。此外,数据线D1至D6在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延伸并围绕开口区HL中的开口HL形成迂回。数据线D1至D6可以沿着开口区HLA中的开口HL的圆周布置。数据线D1至D6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并且平行地延伸,使得它们彼此不会相交。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在部分区域中彼此相交。然而,由于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因此在它们之间不会产生短路。
如图2所示,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可以沿开口HL的形状在远离开口HL的方向上交替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有不同信号的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彼此相邻地设置。在彼此相邻设置的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之间必然产生寄生电容。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可能会降低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例如,亮度均匀性)。随着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增加,会产生由信号干扰引起的RC延迟。这使得难以用期望的电压水平对预定像素充电。换句话说,在彼此相邻设置的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可能使预定像素的亮度失真。
参照图3,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沿着开口HL的形状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并且在部分区域R中彼此平行地延伸。在部分区域R中,由于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交叠面积增加,因此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增大。寄生电容随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彼此更加靠近而进一步增大。因此,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可以彼此间隔预定距离L1,以减小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
当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交替地设置为彼此间隔预定距离L1时,开口区HLA的整体尺寸增大。开口区HLA是非显示部分,其上不显示输入图像。也就是说,在开口区HLA中不形成像素,并且在开口区HLA中设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如果在显示输入图像的有效显示区AA中形成非显示部分,则非显示部分可以被用户清楚地感知,并且会降低显示装置的美感。
如上所述,当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交替地设置在开口区HLA中时,在寄生电容引起的显示质量的降低和开口区HLA所占据的面积的增加之间取舍。因此,期望新的线路布置结构来减小选通线G1至G6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而不增加开口区HLA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减小开口区的尺寸,同时防止或减轻由于在开口区中彼此相邻地布置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时产生的寄生电容而导致的质量下降。例如,第一信号线可以是提供有数据电压的数据线,第二信号线可以是提供有选通脉冲的选通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分别设置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更具体地,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第一信号线以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第二信号线分别分离地设置在第一开口区中和第二开口区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相交或者可以彼此平行。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不同的方向或相同的方向。
第一开口区中的第一信号线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预定距离表示第一信号线之间使得第一信号线不会彼此短路的最小分隔距离。第二开口区中的第二信号线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预定距离表示第二信号线之间使得第二信号线不会彼此短路的最小分隔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选通线和数据线在与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之间的边界相邻的区域中彼此相邻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选通线和数据线可以彼此间隔预定距离,以减小与边界相邻的选通线和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预定距离表示能够减轻由于与边界相邻的选通线和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而导致的质量下降的选通线和数据线之间的最小分隔距离。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使选通线和数据线彼此隔开来减小选通线和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与选通线和数据线相邻的区域限制到边界区域来最小化开口区的尺寸。
下面描述的像素阵列的结构仅仅是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性的示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像素阵列结构,以及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像素阵列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4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PNL、驱动器集成电路(IC)、定时控制器12(或表示为“TCON”)等。
显示面板PNL包括定位成彼此相对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其间插入液晶单元Clc。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面板PNL的像素阵列区域上,其中像素设置成矩阵。像素阵列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以及形成在上基板上的滤色器阵列。可以使用COT(TFT上的滤色器)工艺在下基板的TFT阵列上形成滤色器。
TFT阵列包括垂直线和水平线。垂直线沿着显示面板PNL的垂直方向(例如y轴方向)形成。水平线沿着显示面板PNL的水平方向(例如x轴方向)形成并且与垂直线相交。垂直线包括提供有数据电压的数据线DL,水平线包括提供有选通脉冲的选通线GL。
TFT阵列包括分别形成在数据线DL和选通线GL的交叉处的TFT。TFT响应于来自选通线GL的选通脉冲将来自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提供给液晶单元Clc的像素电极1。每个液晶单元Clc由通过TFT充有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与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2之间的电压差驱动。存储电容器Cst连接到液晶单元Clc,并且在一个帧周期期间保持液晶单元Clc的电压。偏振板分别附接到显示面板PNL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在显示面板PNL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设置液晶的预倾斜角的取向层。
驱动器IC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PNL的驱动电路,并且包括源极驱动器IC SIC(或表示为“10_1”)和选通驱动器IC GIC(或表示为“10_2”)。源极驱动器IC SIC和选通驱动器ICGIC可以一起安装在柔性电路板(例如覆晶薄膜(COF))上。COF的输入端子可以附接到印刷电路板(PCB),并且COF的输出端子可以附接到显示面板PNL的下基板。选通驱动器IC GIC可采用面板中的选通驱动器(GIP)电路的方式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PNL的边框区中。
源驱动器IC S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对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进行采样和锁存,并将锁存的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源极驱动器IC S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使用数模转换器(DAC)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伽马补偿电压,并且产生数据电压。然后源极驱动器IC SIC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线DL。选通驱动器IC G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顺序地将与数据电压同步的选通脉冲(或扫描脉冲)提供给选通线GL。
定时控制器12从主机系统14接收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并将数字视频数据发送到源极驱动器IC SIC。定时控制器12从主机系统14接收定时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和主时钟CLK。定时信号与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同步。定时控制器12采用定时信号Vsync、Hsync、DE和CLK产生用于控制源极驱动器IC SIC的操作定时的源极定时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控制选通驱动器IC GIC的操作定时的选通定时控制信号。
主机系统14可以是电视系统、机顶盒、导航系统、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个人计算机(PC)、家庭影院系统、电话系统和包括显示器或者与显示器结合操作的其他系统中的一个。主机系统14将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适合于显示面板PN的格式的数据。主机系统14将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和定时信号Vsync、Hsync、DE和CLK发送到定时控制器12。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阵列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区和穿过开口区的信号线。在图5至图7中,“D1至D9”是数据线,“G1至G6”是选通线。
在图5中,“T1”和“PIX1”分别表示第一像素P1的TFT和像素电极;“T2”和“PIX2”分别表示第二像素P2的TFT和像素电极;“T3”和“PIX3”分别表示第三像素P3的TFT和像素电极。
第一像素P1的TFT T1响应于来自第二选通线G2的选通脉冲将来自第三数据线D3的数据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PIX1。TFT T1可以包括与第二选通线G2集成的栅极,与第三数据线D3集成的漏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IX1连接的源极。
第二像素P2的TFT T2响应于来自第二选通线G2的选通脉冲将来自第二数据线D2的数据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PIX2。TFT T2可以包括与第二选通线G2集成的栅极,与第二数据线D2集成的漏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IX2连接的源极。
第三像素P3的TFT T3响应于来自第三选通线G3的选通脉冲将来自第二数据线D2的数据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PIX3。TFT T3可以包括与第三选通线G3集成的栅极,与第二数据线D2集成的漏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IX3连接的源极。
像素阵列还包括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未示出)。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PIX1、PIX2和PIX3一起形成电场并驱动液晶分子。
参照图6和图7,开口区HLA包括至少一个开口HL。为了便于解释,假设在一个开口区HLA中形成一个开口HL来进行以下说明。开口区HLA包括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第一开口区HLA1定位成与开口HL相邻。第二开口区HLA2位于第一开口区HLA1的外部并与开口HL隔开预定距离。也就是说,开口区HLA被分为与开口HL相邻的第一开口区HLA1和与开口HL隔开的第二开口区HLA2,其间插入边界GDL。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D1至D9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数据线D1至D9相交的选通线G1至G6。可以将数据电压提供给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D1至D9中每一条的一端或两端。可将选通通脉冲提供给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选通线G1至G6中每一条的一端或两端。
数据线D3至D8设置在第一开口区HLA1中。数据线D3至D8沿垂直方向延伸并在第一开口区HLA1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数据线D3至D8可以在第一开口区HLA1中沿开口HL的圆周布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数据线D3至D8可以以使得彼此不短路的最小距离L2(见图6)的间隔设置。数据线D3至D8之间的分隔距离L2比选通线G2至G5与数据线D3至D8之间的分隔距离L1(减小选通线G2至G5和数据线D3至D8之间的寄生电容所需)(参见图5)短。
选通线G2至G5设置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选通线G2至G5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选通线G2至G5可以沿第二开口区HLA2中开口HL的圆周布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选通线G2至G5可以以使得彼此不会短路的最小距离L3(见图7)的间隔设置。选通线G2至G5之间的分隔距离L3比减小选通线G2至G5与数据线D3至D8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分隔距离L1短。
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选通线G2至G5中的至少一条与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数据线D3至D8中的至少一条相交。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线D3至D8和选通线G2至G5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彼此相交,但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没有相互平行布置。因此,数据线D3至D8和选通线G2至G5之间的寄生电容不大。
图5至图7示出了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沿着开口HL的形状布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可具有围绕开口HL的各种形状,包括直线、曲线或其组合等。
设置在第一开口区HLA1的最外侧的数据线D3和D8以及设置在第二开口区HLA2的最内侧的选通线G3和G4在部分区域中沿着开口HL的圆周相互平行地布置。也就是说,与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的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3和D8以及选通线G3和G4在部分区域中相互平行地布置。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3和D8以及选通线G3和G4彼此间隔预定距离L1,以减小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3和D8与选通线G3和G4之间的寄生电容。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数据线D3和D8以及选通线G3和G4被布置成在开口区HLA中彼此相邻的区域是其中限定了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之间的边界GDL的部分。也就是说,与选通线G1至G6(参照图2)和数据线D1至D6(参照图2)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区域的尺寸相比,当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交替地布置同时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时,开口区HLA的尺寸大幅减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被配置成使得数据线D3和D8以及选通线G3和G4在围绕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1之间的边界GDL的部分定位成彼此相邻。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分开设置数据线D3至D8以及选通线G2至G5来将数据线D3和D8以及选通线G3和G4被定位成彼此相邻的区域限制到围绕边界GDL的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通过确保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3和D8与选通线G3和G4之间的预定分隔距离,能够容易地减小寄生电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减小作为非显示部分的开口区HLA的尺寸能够实现具有改善的美感的显示装置,同时通过减小沿着开口HL的圆周布置的信号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能够容易地采用期望的电压水平对预定像素充电。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仅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设置在第一开口区中但不限于此。例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选通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区中,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线可以设置在第二开口区中,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并且可以与选通线相交。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采用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新的线路布置结构,能够最小化开口区的尺寸,同时减小相邻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例如亮度不均匀性),并且能够通过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开口区的尺寸来提高美感。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9是与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连接的覆晶薄膜(COF)的放大图。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PNL、驱动器IC10(或表示为“DIC”)、定时控制器12(或表示为“TCON”)等。
显示面板PNL包括定位成彼此相对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其间插入液晶单元Clc。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面板PNL的像素阵列区域上,其中像素设置成矩阵。像素阵列包括形成在下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以及形成在上基板上的滤色器阵列。可以使用COT(TFT上的滤色器)工艺在下基板的TFT阵列上形成滤色器。
TFT阵列包括垂直线和水平线。垂直线沿着显示面板PNL的垂直方向(例如y轴方向)形成。水平线沿着显示面板PNL的水平方向(例如x轴方向)形成并且与垂直线相交。垂直线包括数据线DL和垂直选通线VGL。水平线包括通过垂直选通线VGL提供有选通脉冲的水平选通线HGL。水平选通线HGL通过接触孔CONT1(参见图10)分别连接到垂直选通线VGL,并通过垂直选通线VGL提供有选通脉冲。
TFT阵列包括分别形成在数据线DL和水平选通线HGL的交叉处的TFT。TFT响应于来自水平选通线HGL的选通脉冲将来自数据线DL的数据电压提供给液晶单元Clc的像素电极1。每个液晶单元Clc由通过TFT充有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与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2之间的电压差驱动。存储电容器Cst连接到液晶单元Clc,并且在一个帧周期期间保持液晶单元Clc的电压。偏振板分别附接到显示面板PNL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在显示面板PNL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分别形成用于设置液晶的预倾斜角的取向层。
驱动器IC 10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PNL的驱动电路,并且包括源极驱动器IC SIC和选通驱动器IC GIC。源极驱动器IC SIC和选通驱动器IC GIC可以一起安装在柔性电路板(例如覆晶薄膜(COF))上。COF的输入端子可以附接到印刷电路板(PCB),COF的输出端子可以附接到显示面板PNL的下基板。为了使连接到源极驱动器IC SIC的信号线(图9中的虚线所示)和连接到选通驱动器IC GIC的信号线(图9中的实线所示)电性分离,在COF上的信号线之间形成绝缘层。
源驱动器IC S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对输入图像的数字视频数据进行采样和锁存,并将锁存的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源极驱动器IC S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使用数模转换器(DAC)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伽马补偿电压,并且产生数据电压。然后源极驱动器IC SIC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线DL。选通驱动器IC GIC在定时控制器12的控制下,顺序地将与数据电压同步的选通脉冲(或扫描脉冲)提供给垂直选通线VGL。
所有的驱动器IC都形成在连接到显示面板PNL的上侧或下侧的COF上,并且选通脉冲通过垂直选通线VGL提供给水平选通线HGL。因此,选通驱动器IC可不需要需附接或嵌入到显示面板PNL的左缘和右缘,并且连接水平选通线HGL与选通驱动器IC的路由线没有形成在显示面板PNL的左缘和右缘。结果,能够最小化显示面板PNL的边框区除了连接到COF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的宽度。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阵列的一部分的等效电路图。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区和穿过开口区的信号线。在图10至图12中,“D1至D8”表示数据线,“VG1至VG4”表示垂直选通线,“HG1至HG4”表示水平选通线。
参照图10,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像素之间形成一条垂直选通线或两条数据线。例如,如图10所示,当第一像素P1至第三像素P3设置在一行中的一条线上时,在相邻的第一像素P1和第二像素P2之间的第一列边界CB1处形成两条数据线D1和D2。另一方面,在相邻的第二像素P2和第三像素P3之间的第二列边界CB2处形成一条垂直选通线VG2。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分别通过接触孔CONT1连接到水平选通线HG1至HG4。TFT没有连接到垂直选择线VG1至VG4。
在图10中,“T1”和“PIX1”分别表示第一像素P1的TFT和像素电极;“T2”和“PIX2”分别表示第二像素P2的TFT和像素电极;“T3”和“PIX3”分别表示第三像素P3的TFT和像素电极。下面描述第一像素P1和第二像素P2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一像素P1的TFT T1和像素电极PIX1设置在第一数据线D1的左侧。TFT T1响应于来自第一水平选通线HG1的第一选通脉冲将来自第一数据线D1的数据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PIX1。TFT T1可以包括与第一水平选通线HG1集成的栅极,与第一数据线D1集成的漏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IX1连接的源极。第二像素P2的TFT T2和像素电极PIX2设置在第二数据线D2的右侧。TFT T2响应于来自第一水平选通线HG1的第一选通脉冲将来自第二数据线D2数据电压提供给像素电极PIX2。TFT T2可以包括与第一水平选通线HG1集成的栅极,与第二数据线D2集成的漏极,以及与像素电极PIX2连接的源极。
提供有公共电压Vcom的公共电极馈电线(未示出)采用与水平选通线HG1至HG4相同的栅极金属形成。公共电极馈电线通过接触孔连接到形成在像素P1、P2和P3每一个中的公共电极(未示出),并且将公共电压Vcom分配给像素P1、P2和P3。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PIX1和PIX2一起形成电场,并驱动液晶分子。
参照图11和图12,开口区HLA包括至少一个开口HL。为了便于解释,假设在一个开口区HLA中形成一个开口HL来进行以下说明。开口区HLA包括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第一开口区HLA1定位成与开口HL相邻。第二开口区HLA2位于第一开口区HLA1的外部,并与开口HL隔开预定距离。也就是说,开口区HLA被分为与开口HL相邻的第一开口区HLA1和与开口HL隔开的第二开口区HLA2,其间插入边界GDL。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D1至D8和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数据线D1至D8和垂直选通线VG1至VG4相交的水平选通线HG1至HG4。可以将数据电压提供给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D1至D8中每一条的一端或两端。可将选通通脉冲提供给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中每一条的一端或两端。水平选通线HG1至HG4通过接触孔CONT1(参见图10)分别连接到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并且通过垂直选通线VG1至VG4被提供有选通脉冲。
数据线D1至D6设置在第一开口区HLA1。数据线D1至D6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一开口区HLA1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数据线D1D6可以在第一开口区HLA1中沿开口HL的圆周布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数据线D1至D6可以以使得彼此不会短路的最小距离L2(见图11)的间隔设置。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分隔距离L2比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分隔距离L1(减小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和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参见图10)短。
垂直选通线VG1至VG4设置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垂直选通线VG1至VG4沿着垂直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可以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沿着开口HL的圆周布置。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可以以使得彼此不会短路的最小距离L3(见图12)的间隔设置。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之间的分隔距离L3比减小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与数据线D1至D6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分隔距离L1短。
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中的至少一条与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数据线D1至D6中的至少一条相交。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线D1至D6和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彼此相交,但是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没有相互平行布置。因此,数据线D1至D6与垂直选通线VG1至VG4之间的寄生电容不大。
图10至图12示出了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沿着开口HL的形状布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信号线可具有围绕开口HL的各种形状,包括直线、曲线或其组合等。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和数据线D1至D8可以形成在同一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的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和数据线D1至D6可以彼此相交,并且可能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短路。
为了防止短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到数据线D1至D6的数据路由线。每条数据路由线的一端通过贯穿绝缘层的接触孔CONT2与相应的数据线连接,其间插入有至少一个绝缘层。每条数据路由线的另一端通过贯穿绝缘层的接触孔CONT3与相应的数据线连接,其间插入有至少一个绝缘层。接触孔CONT2和CONT3可以形成在开口区HLA的内部和外部。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接触孔CONT2和CONT3设置为与开口区HLA的边界相邻。
数据路由线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沿开口HL的圆周设置,同时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数据路由线与垂直选通线VG1至VG4在第二开口区HLA2中相交,其间插入有至少一个绝缘层。为了便于解释,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有数据电压的数据路由线连同分别连接到数据路由线的两端的数据线一起被称为数据线。
水平选通线HG1至HG4可以不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水平选通线HG1至HG4用于将垂直选通线VG1至VG4提供的选通脉冲传送至相应的像素。因此,由于在开口区HLA中没有形成像素,所以水平选通线HG1至HG4可能无需经过开口区HLA。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如果水平选通线HG1至HG4在开口区HLA中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则开口区HLA的大小可能增加。这会导致显示装置的美感降低。因此,水平选通线HG1至HG4可以朝向开口区HLA扩展到与开口区HLA相邻的像素。
布置在第一开口区HLA1的最外侧的数据线D1和D6以及布置在第二开口区HLA2的最内侧的垂直选通线VG2和VG3在部分区域中沿着开口HL的圆周相互平行地布置。也就是说,与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之间的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在部分区域中相互平行地布置。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设置为彼此间隔预定距离L1,以减小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之间的寄生电容。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被布置成在开口区HLA中彼此相邻的区域是其中限定了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2之间的边界GDL的部分。也就是说,与选通线G1至G6(参照图2)和数据线D1至D6(参照图2)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区域的尺寸相比,当选通线G1至G6和数据线D1至D6交替地布置同时围绕开口HL形成迂回时,开口区HLA的尺寸大幅减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被配置成使得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在围绕第一开口区HLA1和第二开口区HLA1之间的边界GDL的部分定位成彼此相邻。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分开设置数据线D1至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1至VG4来将数据线D1和D6以及垂直选通线VG2和VG3被定位成彼此相邻的区域限制到围绕边界GDL的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通过确保与边界GDL相邻的数据线D1和D6与垂直选通线VG2和VG3之间的预定分隔距离,能够容易地减小寄生电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开口区HLA的尺寸能够实现具有改善的美感的显示装置,同时通过减小沿着开口HL的圆周布置的信号线之间的寄生电容,能够容易地采用期望的电压水平对预定像素充电。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仅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数据线设置在第一开口区中,但不限于此。例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垂直选通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区中,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线可以设置在第二开口区中,同时围绕开口形成迂回并且可以与选通线相交。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采用围绕开口形成迂回的新的线路布置结构,能够最小化开口区的尺寸,同时减小相邻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例如亮度不均匀性),并且能够通过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开口区的尺寸来提高美感。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至图1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图13和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应用示例。
参照图13,近年正在积极地开展关于用户在其身体上穿戴的可穿戴式显示装置DP和安装到仪表板的显示装置DP等的研究。例如,已经尝试了手表型显示装置DP、玻璃型显示装置DP等。为了将这些显示装置DP应用于各种领域,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开口。此外,显示装置DP可能需要用于将显示装置DP固定到用户的衣服或表带等的紧固结构。
紧固结构可以形成在有效显示区AA(参见图1)外部的边框区NA(参见图1)中。另选地,由于结构限制、设计必要性或用户需求,紧固结构可以形成在有效显示区AA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开口形成在有效显示区AA内部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表型显示装置DD。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手表型显示装置DD包括在显示装置DD前面的表针100和在显示装置DD后面的表驱动器101。表针100和表驱动器101通过开口HL彼此连接。
表针100可以包括围绕穿过开口HL的中心轴旋转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表驱动器101用于驱动表针100。表驱动器101以模拟方式驱动表针100。表驱动器101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方式工作。例如,表驱动器101可以应用于其中电池作为手表电源的石英机芯表、由弹簧驱动的手动上弦手表、感测手表壳体运动的自动手表、抵消重力影响的陀飞轮手表等。
手表型显示装置DD分别包括用于驱动像素的显示面板驱动器201以及用于驱动手表的表驱动器101。显示面板驱动器201和表驱动器101分开操作。如果需要,显示面板驱动器201和手表驱动器101可以相互配合。然而,显示面板驱动器201和手表驱动器101基本上分开操作。因此,当执行预定事件(例如,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的呼叫发送/接收、消息发送/接收,信息发送/接收等)时,像素由显示面板驱动器201驱动。表针100由表驱动器101驱动,与显示面板驱动器201分离。
如此配置的手表型显示装置DD可不需要驱动像素以便检查时间。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减少显示装置DD的不必要的功率消耗,并且可不需要执行用于检查时间的显示装置DD的不必要的操作。
尽管参照其多个例示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其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范围内。更具体地讲,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在组成部件和/或主题组合布置方式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在组成部件和/或布置方式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以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替代使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有效显示区、所述有效显示区外部的边框区以及所述有效显示区内部的至少一个开口区;
所述开口区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第一信号线,所述的第一信号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迂回;以及
第二信号线,所述的第二信号线沿着第二方向布置并且围绕所述开口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形成迂回,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区包括:
第一开口区,在所述第一开口区中布置有所述第一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邻;以及
第二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开口区中布置有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交的所述第二信号线并且所述第二开口区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数据线和选通线,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和所述选通线的交叉结构来限定所述像素;
数据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向所述像素提供数据电压;以及
选通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选通线向所述像素提供选通脉冲,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选通线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选通线中的另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数据线、垂直选通线和水平选通线,所述数据线、所述垂直选通线和所述水平选通线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所述垂直选通线和所述水平选通线的交叉结构来限定所述像素;
数据驱动电路,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数据线向所述像素提供数据电压;以及
选通驱动电路,所述选通驱动电路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垂直选通线向所述像素提供选通脉冲,
其中,所述数据线中的两条设置于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的第一列边界处,
其中,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一条设置于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与第三像素之间的第二列边界处,
其中,所述水平选通线通过贯穿至少一个绝缘层的接触孔分别连接到所述垂直选通线,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插入在所述水平选通线与所述垂直选通线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一种,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线是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垂直选通线中的另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小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小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分隔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169909A KR102476563B1 (ko) | 2015-12-01 | 2015-12-01 | 표시장치 |
KR10-2015-0169909 | 2015-12-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14514A true CN106814514A (zh) | 2017-06-09 |
CN106814514B CN106814514B (zh) | 2020-09-01 |
Family
ID=58777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95467.4A Active CN106814514B (zh) | 2015-12-01 | 2016-12-01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40888B2 (zh) |
KR (1) | KR102476563B1 (zh) |
CN (1) | CN106814514B (zh) |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7356A (zh) * | 2017-07-31 | 2017-10-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689196A (zh) * | 2017-09-05 | 2018-02-13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一种amoled显示屏及其布线方法 |
CN108449450A (zh) * | 2018-03-26 | 2018-08-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CN108735094A (zh) * | 2018-07-25 | 2018-11-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8806503A (zh) * | 2018-06-29 | 2018-11-1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2A (zh) * | 2018-06-0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8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5A (zh) * | 2018-06-19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064902A (zh) * | 2018-09-20 | 2018-12-2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727566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
CN110491917A (zh) * | 2019-08-09 | 2019-11-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110707099A (zh) * | 2019-02-22 | 2020-01-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阵列基板 |
CN110797373A (zh) * | 2018-08-02 | 2020-02-1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1033601A (zh) * | 2017-07-05 | 2020-04-17 | 夏普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142296A (zh) * | 2018-11-02 | 2020-05-1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1627397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11665652A (zh) * | 2019-03-08 | 2020-09-15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显示装置 |
CN112447769A (zh) * | 2019-09-05 | 2021-03-0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2634803A (zh) * | 2019-09-24 | 2021-04-0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882791A (zh) * | 2021-02-05 | 2022-08-0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装置 |
WO2023115406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73536B1 (ko) | 2015-01-27 | 2022-03-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비사각형 디스플레이 |
KR102386706B1 (ko) * | 2015-06-11 | 2022-04-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계 |
KR102483956B1 (ko) | 2016-03-31 | 2023-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7329397B (zh) * | 2017-07-26 | 2023-06-20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智能手表校准方法、装置和轻智能手表 |
CN107340661A (zh) * | 2017-08-18 | 2017-11-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JP7002908B2 (ja) * | 2017-10-13 | 2022-01-2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328177B1 (ko) | 2017-12-22 | 2021-1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20190206894A1 (en) * | 2017-12-28 | 2019-07-04 | a.u. Vista Inc. | Display systems with non-display areas |
KR102572136B1 (ko) | 2018-01-08 | 2023-08-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윈도우를 갖는 전계 발광 장치 |
CN110021640B (zh) * | 2018-01-08 | 2025-02-1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电致发光装置 |
CN110034152B (zh) * | 2018-01-12 | 2023-08-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555375B (zh) * | 2018-02-22 | 2024-12-27 | 红橡木创新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JP2019160174A (ja) * | 2018-03-16 | 2019-09-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KR102664717B1 (ko) | 2018-04-13 | 2024-05-1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표시 영역에 의해 둘러싸인 홀 영역을 우회하는 복수의 배선들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549692B1 (ko) * | 2018-05-25 | 2023-06-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표시 영역에 의해 둘러싸인 공백 영역이 형성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구동하는 주사 구동 회로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8806513B (zh) * | 2018-06-29 | 2021-06-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847415B (zh) * | 2018-06-29 | 2020-08-1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KR102623057B1 (ko) | 2018-07-03 | 2024-01-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635542B1 (ko) | 2018-07-06 | 2024-02-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516058B1 (ko) * | 2018-08-17 | 2023-03-3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US10852607B2 (en) | 2018-08-21 | 2020-12-01 | Apple Inc. | Displays with data lines that accommodate openings |
US11852938B2 (en) | 2018-08-21 | 2023-12-26 | Apple Inc. | Displays with data lines that accommodate openings |
JP7132032B2 (ja) * | 2018-08-23 | 2022-09-0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9119447B (zh) * | 2018-08-29 | 2020-11-1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554579B1 (ko) * | 2018-09-06 | 2023-07-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KR102624512B1 (ko) | 2018-09-28 | 2024-01-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패널 제조방법 |
KR102626939B1 (ko) | 2018-10-05 | 2024-0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653262B1 (ko) | 2018-10-16 | 2024-04-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개구부가 형성된 터치 레이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615640B1 (ko) | 2018-10-23 | 2023-12-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593535B1 (ko) | 2018-10-26 | 2023-10-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659189B1 (ko) * | 2018-11-27 | 2024-04-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88585B1 (ko) * | 2018-11-29 | 2024-07-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83203B1 (ko) | 2018-11-29 | 2023-09-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717107B1 (ko) | 2018-11-30 | 2024-10-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KR102757334B1 (ko) * | 2018-11-30 | 2025-01-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KR102714931B1 (ko) * | 2018-11-30 | 2024-10-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KR102582641B1 (ko) * | 2018-11-30 | 2023-09-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723409B1 (ko) | 2018-11-30 | 2024-10-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705173B1 (ko) | 2018-11-30 | 2024-09-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
KR20200066502A (ko) * | 2018-11-30 | 2020-06-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JP7191670B2 (ja) * | 2018-12-17 | 2022-12-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電子機器 |
KR102726629B1 (ko) * | 2019-01-15 | 2024-11-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9817143B (zh) * | 2019-01-30 | 2022-05-0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200104978A (ko) * | 2019-02-27 | 2020-09-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KR102769392B1 (ko) | 2019-04-15 | 2025-02-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TWI696988B (zh) * | 2019-05-02 | 2020-06-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KR102675920B1 (ko) | 2019-07-29 | 2024-06-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관통홀을 갖는 표시 장치 |
CN110504287B (zh) * | 2019-08-09 | 2020-10-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112863414A (zh) * | 2019-11-26 | 2021-05-28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KR20210078638A (ko) | 2019-12-18 | 2021-06-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12014014B2 (en) * | 2020-02-12 | 2024-06-18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WO2021167991A1 (en) | 2020-02-18 | 2021-08-26 | Google Llc | Reducing hole bezel region in displays |
CN111402716B (zh) * | 2020-03-27 | 2022-02-1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1778874B2 (en) * | 2020-03-30 | 2023-10-03 | Apple Inc. | Reducing border width around a hole in display active area |
KR20210131489A (ko) * | 2020-04-23 | 2021-1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
KR20210138211A (ko) * | 2020-05-11 | 2021-1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
WO2021226785A1 (zh) * | 2020-05-11 | 2021-1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613658B (zh) * | 2020-06-02 | 2023-07-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KR20220000440A (ko) * | 2020-06-25 | 2022-0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20220009545A (ko) * | 2020-07-15 | 2022-01-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WO2022027556A1 (zh) | 2020-08-07 | 2022-02-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KR20220019888A (ko) * | 2020-08-10 | 2022-0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
KR20220020478A (ko) * | 2020-08-11 | 2022-02-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12562586B (zh) | 2020-08-28 | 2022-10-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103329B (zh) * | 2020-11-05 | 2021-02-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273656B (zh) * | 2021-04-30 | 2023-10-2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
CN114864640B (zh) * | 2022-04-20 | 2024-11-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691325A (zh) * | 2022-09-06 | 2023-02-03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2197668B2 (en) | 2022-09-06 | 2025-01-14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ouch sensing on devices including regions with and without touch electrodes |
US20240077981A1 (en) * | 2022-09-06 | 2024-03-07 | Apple Inc. | Touch electrode architecture for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free region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32352B (en) * | 1997-10-31 | 2001-05-01 | Kopin Corp | Color microdisplay with thin gap liquid crystal |
CN1430192A (zh) * | 2001-11-30 | 2003-07-16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交通工具、显示器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CN1444819A (zh) * | 2000-05-24 | 2003-09-24 | 科比恩公司 | 便携式微显示系统 |
CN1517762A (zh) * | 2003-01-23 | 2004-08-04 | ������������ʽ���� |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JP2005046352A (ja) * | 2003-07-29 | 2005-02-24 | Hitachi Electronics Service Co Ltd | ホール付表示装置 |
CN101187769A (zh) * | 2006-11-20 | 2008-05-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20090051636A1 (en) * | 2007-08-20 | 2009-02-26 | Masataka Natori | Display device |
CN101443699A (zh) * | 2006-05-19 | 2009-05-27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KR20090059661A (ko) * | 2007-12-07 | 2009-06-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원형 액정표시장치 |
CN101477285A (zh) * | 2009-02-09 | 2009-07-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
CN101487962A (zh) * | 2009-01-20 | 2009-07-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窄型边框区结构的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
JP4341792B2 (ja) * | 1999-08-31 | 2009-10-07 |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CN101802725A (zh) * | 2007-05-16 | 2010-08-11 | 视瑞尔技术公司 | 全息显示装置 |
US8350792B2 (en) * | 2008-07-29 | 2013-01-08 | Hitachi Displays,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03513570A (zh) * | 2013-09-24 | 2014-01-15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化oled计时器 |
CN104780751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5216A1 (en) * | 2007-03-15 | 2008-09-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Active matrix circuit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JP4281840B2 (ja) * | 2007-03-15 | 2009-06-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回路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2010066461A (ja) * | 2008-09-10 | 2010-03-2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490829B (zh) * | 2013-01-11 | 2015-07-0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面板與顯示裝置 |
-
2015
- 2015-12-01 KR KR1020150169909A patent/KR102476563B1/ko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1-01 US US15/340,396 patent/US99408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2-01 CN CN201611095467.4A patent/CN1068145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32352B (en) * | 1997-10-31 | 2001-05-01 | Kopin Corp | Color microdisplay with thin gap liquid crystal |
JP4341792B2 (ja) * | 1999-08-31 | 2009-10-07 |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CN1444819A (zh) * | 2000-05-24 | 2003-09-24 | 科比恩公司 | 便携式微显示系统 |
CN1430192A (zh) * | 2001-11-30 | 2003-07-16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交通工具、显示器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CN1517762A (zh) * | 2003-01-23 | 2004-08-04 | ������������ʽ���� |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JP2005046352A (ja) * | 2003-07-29 | 2005-02-24 | Hitachi Electronics Service Co Ltd | ホール付表示装置 |
CN101443699A (zh) * | 2006-05-19 | 2009-05-27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01187769A (zh) * | 2006-11-20 | 2008-05-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1802725A (zh) * | 2007-05-16 | 2010-08-11 | 视瑞尔技术公司 | 全息显示装置 |
US20090051636A1 (en) * | 2007-08-20 | 2009-02-26 | Masataka Natori | Display device |
KR20090059661A (ko) * | 2007-12-07 | 2009-06-1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원형 액정표시장치 |
US8350792B2 (en) * | 2008-07-29 | 2013-01-08 | Hitachi Displays,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01487962A (zh) * | 2009-01-20 | 2009-07-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窄型边框区结构的显示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
CN101477285A (zh) * | 2009-02-09 | 2009-07-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
CN103513570A (zh) * | 2013-09-24 | 2014-01-15 |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化oled计时器 |
CN104780751A (zh) * | 2014-01-14 | 2015-07-1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
Cited B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3601A (zh) * | 2017-07-05 | 2020-04-17 | 夏普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247356A (zh) * | 2017-07-31 | 2017-10-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689196A (zh) * | 2017-09-05 | 2018-02-13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一种amoled显示屏及其布线方法 |
CN109727566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
US11842660B2 (en) | 2017-10-27 | 2023-12-12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US11270631B2 (en) | 2017-10-27 | 2022-03-08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US12118928B2 (en) | 2017-10-27 | 2024-10-15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
CN108449450A (zh) * | 2018-03-26 | 2018-08-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CN108873512A (zh) * | 2018-06-0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2B (zh) * | 2018-06-06 | 2021-04-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5B (zh) * | 2018-06-19 | 2021-04-0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5A (zh) * | 2018-06-19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73518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06503B (zh) * | 2018-06-29 | 2020-07-0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806503A (zh) * | 2018-06-29 | 2018-11-1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735094A (zh) * | 2018-07-25 | 2018-11-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0797373A (zh) * | 2018-08-02 | 2020-02-1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064902B (zh) * | 2018-09-20 | 2020-12-1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064902A (zh) * | 2018-09-20 | 2018-12-2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142296A (zh) * | 2018-11-02 | 2020-05-1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1142296B (zh) * | 2018-11-02 | 2025-02-2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0707099A (zh) * | 2019-02-22 | 2020-01-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阵列基板 |
CN111627397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US11562708B2 (en) | 2019-03-08 | 2023-01-24 | Japan Display Inc. | Display apparatus |
CN111665652B (zh) * | 2019-03-08 | 2023-06-20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显示装置 |
US11908431B2 (en) | 2019-03-08 | 2024-02-20 | Japan Display Inc. | Display apparatus |
CN111665652A (zh) * | 2019-03-08 | 2020-09-15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显示装置 |
CN110491917B (zh) * | 2019-08-09 | 2024-10-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110491917A (zh) * | 2019-08-09 | 2019-11-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112447769A (zh) * | 2019-09-05 | 2021-03-0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2634803A (zh) * | 2019-09-24 | 2021-04-0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634803B (zh) * | 2019-09-24 | 2024-11-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12190792B2 (en) | 2019-09-24 | 2025-01-07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14882791A (zh) * | 2021-02-05 | 2022-08-0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装置 |
WO2023115406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940888B2 (en) | 2018-04-10 |
KR102476563B1 (ko) | 2022-12-12 |
CN106814514B (zh) | 2020-09-01 |
US20170154566A1 (en) | 2017-06-01 |
KR20170064598A (ko) | 2017-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14514A (zh) | 显示装置 | |
US8736533B2 (en) | Cost-effective displa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
EP3545515B1 (en) | Distributive-driving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 |
CN107111981B (zh) | 具有板内栅极电路的柔性显示装置 | |
CN202916564U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726896B (zh) | 液晶显示器 | |
EP3349204B1 (en) | Sub-pixel arrangement of display | |
KR101945867B1 (ko) |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 |
EP2407822B1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US823294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40368482A1 (en) | Gate driv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1726906A (zh) | 液晶显示器 | |
JP5619787B2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 |
CN106486045B (zh) | 包括具有桥接图案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1726894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2929048B (zh) | 能同时兼容2d与3d的液晶狭缝光栅 | |
CN101379538A (zh) | 有源矩阵基板、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 |
WO2008056574A1 (fr) |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 |
CN103903546B (zh)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0488548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和车载显示装置 | |
US20120007843A1 (en) | Tft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668785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KR20110075468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KR102076839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JP5465759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