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984B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76984B CN103576984B CN201310425237.XA CN201310425237A CN103576984B CN 103576984 B CN103576984 B CN 103576984B CN 201310425237 A CN201310425237 A CN 201310425237A CN 103576984 B CN103576984 B CN 1035769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layer
- patterning
- static electricity
- layer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molybdenum (Mo)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neodym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d] QEFYFXOXNSNQ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BQYATWDVHIOAR-UHFFFAOYSA-N tellanylidenegerm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e]=[Ge] JBQYATWDVHIOA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绝缘层。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第一导电层包含桥接线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桥接线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彼此分离,其中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包含第一感测串行及至少两个感测垫位于第一感测串行的相对两侧。绝缘层夹设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绝缘层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桥接线通过两个接触孔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感测垫以形成第二感测串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上述触控面板及显示模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多媒体电子产品中,特别是随身的移动式产品,如手机、电子书、平板计算机等。使用触控技术作为输入的手段可有效取代现有的键盘或鼠标的输入方式。除了便利性之外,更由于操作的直觉性,触控的输入方式技术已成为极受欢迎的人机界面与多媒体互动方式。
一般而言,在触控面板的制造过程中,当静电放电现象发生时,触控面板中的元件可能会被破坏,导致制造工程良率降低。由于静电放电现象在制造工程中及使用过程中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如何制作具备静电防护功能,且可快速导出静电的触控面板是设计者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其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以降低静电所造成的电压或快速导出静电,而使触控面板中的元件不易因静电而被破坏。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绝缘层。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第一导电层包含至少一桥接线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桥接线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彼此分离,其中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包含至少一第一感测串行及至少两个感测垫位于第一感测串行的相对两侧。绝缘层夹设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绝缘层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桥接线通过两个接触孔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感测垫以形成第二感测串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触控面板还包含一接地线设置于基板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电性连接接地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至少跟该两个感测垫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桥接线位于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各第一导电条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平行排列,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导电环,各导电环围绕桥接线的其中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三导电条连接两相邻的导电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导电环位于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四导电条连接导电环的其中一者,以及连接第一导电条的其中一者或第二导电条的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上述的触控面板以及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触控面板的第二导电层的上方,显示模块包含一导电胶布电性连接触控面板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含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绝缘层。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第一导电层包含至少一第一感测串行及至少两个感测垫位于第一感测串行的相对两侧。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包含至少一桥接线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桥接线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彼此分离,其中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可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绝缘层夹设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绝缘层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桥接线通过两个接触孔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感测垫以形成一第二感测串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触控面板还包含一接地线设置于基板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电性连接接地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至少跟两个感测垫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桥接线位于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各第一导电条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平行排列,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导电环,各导电环围绕桥接线的其中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三导电条连接两相邻的导电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导电环位于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四导电条连接导电环的其中一者,以及连接第一导电条的其中一者或第二导电条的其中一者。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上述的触控面板以及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触控面板的第二导电层的上方,显示模块包含一导电胶布电性连接触控面板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1B为示出沿图1A的线段1B-1B’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2B为示出沿图2A的线段2B-2B’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3B为示出沿图3A的线段3B-3B’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图4B为示出沿图4A的线段4B-4B’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图5B为示出沿图5A的线段5B-5B’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8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9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9B为示出沿图9A的线段9B-9B’的剖面示意图;
图10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10B为示出沿图10A的线段10B-10B’的剖面示意图;
图11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导电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11B为示出沿图11A的线段11B-11B’的剖面示意图;
图12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图12B为示出沿图12A的线段12B-12B’的剖面示意图;
图13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图13B为示出沿图13A的线段13B-13B’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B-1B’、2B-2B’、3B-3B’、4B-4B’、5B-5B’:线段
9B-9B’、10B-10B’、11B-11B’、12B-12B’、13B-13B’:线段
10、20:触控显示面板 100、200:触控面板
110、210:基板 120、220:第一导电层
122、242:桥接线 124、244:图案化静电防护层
124a、240a:开口 1241、2441:第一导电条
1241a:第一子导电条 1242、2442:第二导电条
1242a:第二子导电条 1243:导电环
1244:第三导电条 1245:第四导电条
130、230:绝缘层 130a、230a:接触孔
140、240:第二导电层 142、222:第一感测串行
1422、2222:第一感测串行的桥接线
1424、2224:第一感测串行的感测垫
144、224:感测垫 146、226:第二感测串行
150、250:接地线 160、260:保护层
160a、230a、260a:开口 300:显示模块
310:导电胶布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T:静电放电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
图1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电层120的上视示意图。图1B为示出沿图1A的线段1B-1B’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导电层120设置于基板110上。基板110可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塑料基板。第一导电层12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所制成。透明导电材料例如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x)、氧化铟镓锌(IGZO)、氧化镓锌(GZO)或上述的组合。金属例如为钼(Mo)、铬(Cr)、钕(Nd)、钛(Ti)、铜(Cu)、银(Ag)、金(Au)、锌(Zn)、铟(In)、镓(Ga)、上述的组合或合金。
第一导电层120包含桥接线122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桥接线122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彼此分离而未接触。以整体而言,第一导电层120可包含多条桥接线122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例如可以是网状的图案,但不限于此。详细来说,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1241及多个第二导电条1242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124a,各条桥接线122位于多个开口124a的其中一者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续步骤中,将依序形成绝缘层及第二导电层于第一导电层120上,故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绝缘层及第二导电层可构成一电容结构。此电容结构有助于降低静电放电所造成的电压,使其不易达到雪崩电压值,故可避免静电放电破坏触控面板中的元件。此原理将在下述中详细说明。于实际应用中,桥接线122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的配置方式可作其它适当的变化,以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绝缘层及第二导电层构成电容结构,故其配置方式并不限于图1所例示。
图2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层130的上视示意图。图2B为示出沿图2A的线段2B-2B’的剖面示意图。绝缘层130的材质可为无机绝缘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其它合适的材料。绝缘层130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130a,各个接触孔130a露出一部分的桥接线122。以整体而言,绝缘层130可具有多个接触孔130a,各条桥接线122上可设置四个接触孔130a。但绝缘层130用以露出一部分的桥接线122,并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与后续形成的第二导电层之间电性绝缘,故于实际应用中,绝缘层130的配置方式可作适当的变化,而不限于图2A所例示。
图3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电层140的上视示意图。图3B为示出沿图3A的线段3B-3B’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导电层140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20上,绝缘层130夹设于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40之间;也即第二导电层140设置于绝缘层130上。第二导电层14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其可参考第一导电层120的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材料。第二导电层140包含第一感测串行142及至少两个感测垫144。第一感测串行142包含至少一条桥接线1422以及多个感测垫1424。桥接线1422串接两个相邻的感测垫1424,以形成第一感测串行142。两个感测垫144分别位于第一感测串行142的相对两侧。如图3B所示,桥接线122通过两个接触孔130a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感测垫144,以形成图3A所示的第二感测串行146。
以整体而言,第二导电层140可包含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感测串行142及多个感测垫144。第一感测串行142的感测垫1424与感测垫144彼此错开设置而未重叠。感测垫1424与感测垫144的形状可为菱形、正方形或其它能够规律排列的形状。各条桥接线122串接两个相邻的感测垫144,以形成多个第二感测串行146。因此,如图3A所示,多个第一感测串行142与多个第二感测串行146分别朝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且相互交错,而构成一触控图案阵列。
值得注意的是,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至少跟两个感测垫144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如图3A-图3B所示。换言之,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绝缘层130及感测垫144沿着厚度方向堆栈而构成一电容结构。此电容结构有助于降低静电放电所造成的电压,使其不易达到雪崩电压值,而可避免静电破坏触控面板100中的元件。此原理详细叙述如下。一般而言,在触控面板只包含第一感测串行142、绝缘层130和第二感测串行146,而未包含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的情况下,当静电放电现象发生时,元件所承受的电压可由下式(1)计算而得:
V1=Q/C1...............................式(1)
其中,V1为元件所承受的电压,Q为外来电荷,C1为第一感测串行142、绝缘层130及第二感测串行146构成的电容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所承受的电压可由下式(2)计算而得:
V2=Q/(C1+C2)..........................式(2)
其中,V2为元件所承受的电压,Q为外来电荷,C1为第一感测串行142、绝缘层130及第二感测串行146构成的电容值,C2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绝缘层130及感测垫144构成的电容值。因此,当外来电荷值(即Q值)相同时,电压V2会比电压V1低,而较不易达到雪崩电压值,故可有效避免触控面板100中的元件因静电而损坏。
为了了解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的效果,发明人分别测试未包含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的触控面板与触控面板100的雪崩电压值。未包含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的触控面板仅包含第一感测串行142、绝缘层130和第二感测串行146,此触控面板的雪崩电压值为2.5kV。触控面板100包含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绝缘层130、第一感测串行142及第二感测串行146,此触控面板100的雪崩电压值为6.0kV。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确实能够有效提升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能力。
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可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当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未电性连接其它元件时,其具有浮动电位。在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具有接地电位的实施方式中,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可将静电快速导出,避免静电累积在触控面板100的任何元件之中,故更能够避免静电破坏触控面板100中的元件。因此以下将例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具有接地电位的多种实施方式。图4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图4B为示出沿图4A的线段4B-4B’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100的基板110具有感测区R1及周边区R2。接地线150可形成于基板110的周边区R2上,其可由金属制成。接地线150可直接接触基板110的表面。当接地线150形成之后,可依序形成第一导电层120、绝缘层(未示出)、第二导电层(未示出)及保护层160。第一导电层120包含桥接线122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第一导电层120主要形成于基板110的感测区R1内。但第一导电层120可还包含一突出部126自基板110的感测区R1内延伸至周边区R2,以与接地线150电性连接。如图4B所示,突出部126可直接接触接地线150,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电性连接接地线150。另外,保护层160可覆盖突出部126。保护层160为绝缘材料,其材质可与上述绝缘层130相同或不同。
图5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图5B为示出沿图5A的线段5B-5B’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10包含触控面板100及显示模块300。图5A所示的触控面板100可与图4A所示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当接地线150形成之后,可依序形成第一导电层120、绝缘层(未示出)、第二导电层140及保护层160。第一导电层120可还包含一突出部126自基板110的感测区R1内延伸至周边区R2。保护层160具有一开口160a露出一部分的突出部126,如图5B所示。显示模块300设置于触控面板100的第二导电层140的上方。显示模块300包含一导电胶布310贴附于显示模块300的边缘及显示面板100的周边区R2上。详细而言,导电胶布310可贴附于保护层160的开口160a上,以接触突出部126而电性连接触控面板100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具有接地电位。因此,倘若在制造工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则静电可通过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快速传导至导电胶布310,以避免静电累积在触控面板100的元件之中。
以下提供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的变化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条1241及多个第二导电条1242。各个第一导电条1241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导电条1241a平行排列,两个第一子导电条1241a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T相对设置。静电放电尖端T的形状可为等腰三角形,也可为直角三角形或其它能够造成局部电场强度增加的几何形状。如此一来,当静电集中在一个第一子导电条1241a的静电放电尖端T上时,其容易传导至相邻的第一子导电条1241a的静电放电尖端T上,避免静电损害元件。另一方面,各个第二导电条1242也可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子导电条1242a平行排列,两个第二子导电条1242a可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T相对设置,以达到相同于上述的静电防护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以网点标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包含多个导电环1243,各个导电环1243围绕桥接线122的其中一者。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还包含一第三导电条1244连接两相邻的导电环1243。导电环1243及第三导电条1244可将静电快速引导至其它位置,而可避免静电损害元件。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以网点标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除了包含多个导电环1243之外,还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1241、多个第二导电条1242及至少一第四导电条1245。多个第一导电条1241及多个第二导电条1242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124a,而各个导电环1243位于开口124a的其中一者之中。第四导电条1245连接导电环1243的其中一者,以及连接第一导电条1241的其中一者或第二导电条1242的其中一者。由于导电环1243、第一导电条1241、第二导电条1242及第四导电条1245可将静电快速引导至其它位置,因此可避免静电损害元件。此外,由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124跟桥接线122一起制作,因此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不需要额外的制造工程。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基板、第一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
图9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电层220的上视示意图。图9B为示出沿图9A的线段9B-9B’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导电层220设置于基板210上。第一导电层220包含第一感测串行222及至少两个感测垫224。第一感测串行222包含至少一条桥接线2222以及多个感测垫2224。桥接线2222串接两个相邻的感测垫2224,以形成第一感测串行222。两个感测垫224分别位于第一感测串行222的相对两侧。以整体而言,第一导电层220可包含多个彼此分离的第一感测串行222及多个感测垫224。第一感测串行222的感测垫2224与感测垫224彼此错开设置而未重叠。
图10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层230的上视示意图。图10B为示出沿图10A的线段10B-10B’的剖面示意图。绝缘层230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230a,各个接触孔230a露出一部分的感测垫224。以整体而言,绝缘层230可具有多个接触孔230a。各个感测垫224上至少设置两个接触孔230a。但绝缘层230用以露出各个感测垫224的一部分,并使图9A所示的第一导电层220与后续形成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之间电性绝缘,因此于实际应用中,绝缘层230的配置方式可作适当的变化,而不限于图10A所例示。
图11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电层240的上视示意图。图11B为示出沿图11A的线段11B-11B’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导电层240设置于第一导电层220上,绝缘层230夹设于第一导电层220与第二导电层240之间;也即第二导电层240设置于绝缘层230上。第二导电层240包含桥接线242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彼此分离而未接触。以整体而言,第二导电层240可包含多条桥接线242及网状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各条桥接线242串接两个相邻的感测垫224,以形成多个第二感测串行226。因此,如图11A所示,多个第一感测串行222与多个第二感测串行226分别朝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而相互交错,以构成一触控图案阵列。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2441及多个第二导电条2442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244a。各条桥接线242位于多个开口244a的其中一者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1A-图11B所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至少跟两个感测垫224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故感测垫224、绝缘层230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可构成一电容结构。此电容结构有助于降低静电放电所造成的电压,使其不易达到雪崩电压值,而可避免静电破坏触控面板200中的元件。由于其原理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原理相同,故在此不赘述。
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可具有浮动电位或接地电位。当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未电性连接其它元件时,其具有浮动电位。在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具有接地电位的实施方式中,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可将静电快速导出,避免静电累积在触控面板200的任何元件之中,故更能够避免静电破坏触控面板200中的元件。以下将例示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具有接地电位的多种实施方式。图12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图12B为示出沿图12A的线段12B-12B’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200的基板210具有感测区R1及周边区R2。接地线250可形成于基板210的周边区R2上,其可由金属制成。接地线250可直接接触基板210的表面。当接地线250形成之后,可依序形成第一导电层(未示出)、绝缘层230、第二导电层240及保护层260。第二导电层240包含桥接线242及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第二导电层240主要形成于基板210的感测区R1内。但第二导电层240可还包含突出部246自基板210的感测区R1内延伸至周边区R2,以与接地线250电性连接。如图12B所示,绝缘层230具有一开口230a,突出部246通过开口230a连接接地线250,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电性连接接地线250。另外,保护层260可覆盖突出部246。保护层260为绝缘材料,其材质可与上述绝缘层230相同或不同。此外,由于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24跟桥接线2222一起制作,因此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不需要额外的制造工程。
图13A为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接地方式的上视示意图。图13B为示出沿图13A的线段13B-13B’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20包含触控面板200及显示模块300。图13A所示的触控面板200与图12A所示的触控面板200相似。当接地线250形成之后,可依序形成第一导电层220、绝缘层(未示出)、第二导电层240及保护层260。第二导电层240可还包含一突出部246自基板210的感测区R1内延伸至周边区R2。保护层260具有一开口260a露出一部分的突出部246,如图13B所示。显示模块300设置于触控面板200的第二导电层240的上方。显示模块300包含一导电胶布310贴附于显示模块300的边缘及显示面板200的周边区R2上。详细而言,导电胶布310可贴附于保护层260的开口260a上,以接触突出部246而电性连接触控面板200的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使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具有接地电位。因此,倘若在制造工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可通过图案化静电防护层244快速传导至导电胶布310,以避免静电累积在触控面板200的元件之中。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包含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其可与绝缘层以及另一层别的感测垫导电层构成电容结构,以降低静电所造成的电压,使其不易达到雪崩电压值。此外,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可具有接地电位,以将静电快速导出,避免静电累积在触控面板的元件之中,因此更能够避免静电破坏触控面板中的元件。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变更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导电层包含至少一桥接线及一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该桥接线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彼此分离,其中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具有一浮动电位或一接地电位:
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该第二导电层包含至少一第一感测串行及至少两个感测垫位于该第一感测串行的相对两侧;以及
一绝缘层,夹设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其中,该绝缘层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该桥接线通过该两个接触孔分别连接相邻的该两个感测垫以形成一第二感测串行;
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至少跟该两个感测垫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含一接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电性连接该接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该桥接线位于该些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导电条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平行排列,该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导电环,各该导电环围绕该些桥接线的其中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三导电条连接两相邻的导电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该导电环位于该些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四导电条连接该些导电环的其中一者,以及连接该些第一导电条的其中一者或该些第二导电条的其中一者。
9.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以及
一显示模块,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二导电层的上方,该显示模块包含一导电胶布电性连接该触控面板的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
10.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导电层包含至少一第一感测串行及至少两个感测垫位于该第一感测串行的相对两侧:
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该第二导电层包含至少一桥接线及一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该桥接线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彼此分离,其中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具有一浮动电位或一接地电位;以及
一绝缘层,夹设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其中,该绝缘层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孔,该桥接线通过该两个接触孔分别连接相邻的该两个感测垫以形成一第二感测串行;
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至少跟该两个感测垫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含一接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电性连接该接地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该桥接线位于该些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导电条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平行排列,该两个第一子导电条分别还包括多个静电放电尖端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桥接线的数量为多个,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包含多个导电环,各该导电环围绕该些桥接线的其中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三导电条连接两相邻的导电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多个第一导电条及多个第二导电条相互交错以形成多个开口,各该导电环位于该些开口的其中一者之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还包含一第四导电条连接该些导电环的其中一者,以及连接该些第一导电条的其中一者或该些第二导电条的其中一者。
18.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以及
一显示模块,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二导电层的上方,该显示模块包含一导电胶布电性连接该触控面板的该图案化静电防护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25596A TWI507940B (zh) | 2013-07-17 | 2013-07-17 |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
TW102125596 | 2013-07-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6984A CN103576984A (zh) | 2014-02-12 |
CN103576984B true CN103576984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004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2523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6984B (zh) | 2013-07-17 | 2013-09-17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76984B (zh) |
TW (1) | TWI5079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49798B (zh) * | 2014-05-30 | 2017-08-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4731435A (zh) * | 2015-04-03 | 2015-06-24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320355B (zh) * | 2015-11-13 | 2019-02-12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459765B (zh) * | 2018-03-01 | 2021-06-01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器的电路防护装置 |
CN112992868B (zh) * | 2018-03-01 | 2023-08-29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静电放电防护功能的半导体装置及静电放电的测试方法 |
CN109144334B (zh) * | 2018-07-18 | 2021-11-16 |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触控式显示装置及显示参数检测方法 |
CN108776555B (zh) * | 2018-07-20 | 2020-06-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00240B (zh) * | 2020-07-17 | 2024-10-25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13885728B (zh) * | 2021-09-28 | 2023-11-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34257U (en) * | 2012-01-30 | 2012-07-2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Touch panel |
CN102955613A (zh) * | 2012-10-26 | 2013-03-06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3150053A (zh) * | 2013-03-08 | 2013-06-1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22143B1 (ko) * | 2009-01-16 | 2011-03-17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TWI448228B (zh) * | 2012-05-03 | 2014-08-0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顯示面板 |
CN102693041A (zh) * | 2012-05-29 | 2012-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 |
TWM450783U (zh) * | 2012-06-15 | 2013-04-11 |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 觸控裝置 |
TWI472998B (zh) * | 2012-10-09 | 2015-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裝置的製作方法 |
-
2013
- 2013-07-17 TW TW102125596A patent/TWI50794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9-17 CN CN201310425237.XA patent/CN10357698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34257U (en) * | 2012-01-30 | 2012-07-2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Touch panel |
CN102955613A (zh) * | 2012-10-26 | 2013-03-06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3150053A (zh) * | 2013-03-08 | 2013-06-1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76984A (zh) | 2014-02-12 |
TW201504869A (zh) | 2015-02-01 |
TWI507940B (zh) | 2015-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6984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US9229554B2 (en) | Touch screen panel for display device | |
KR101960532B1 (ko) | 표시장치용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3092414B (zh) |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9715316B2 (en) | Touch panel | |
TWI466003B (zh) | 觸控面板 | |
TW201327312A (zh) |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 |
US10429975B2 (en) |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 |
TWI541711B (zh) |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 |
CN103399670B (zh) | 触控面板 | |
TWM434257U (en) | Touch panel | |
TWI553517B (zh) |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 |
TWI522877B (zh) |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 |
CN104182101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824448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7329641A (zh) | 触控电极阵列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022516B (zh) |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022520A (zh) |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654797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9429516B (zh) | 触摸基板、触控显示设备和制造触摸基板的方法 | |
CN104281307A (zh) | 触控面板 | |
TWI631497B (zh) | 觸控感測結構 | |
TWI629624B (zh) | 具靜電防護結構之面板 | |
TWI488081B (zh) | 靜電防護結構、靜電防護結構之製作方法及其觸控面板 | |
CN112445381B (zh) | 触控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