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8535A - 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 Google Patents
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8535A CN106458535A CN201580026674.1A CN201580026674A CN106458535A CN 106458535 A CN106458535 A CN 106458535A CN 201580026674 A CN201580026674 A CN 201580026674A CN 106458535 A CN106458535 A CN 1064585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suspension hook
- pair
- hook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66C1/34—Crane hoo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02—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with operating gear or operator's cabin suspended, or laterally offset, from runway or track
- B66C11/04—Underhung trolleys
- B66C11/06—Underhung trolleys running on monor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04—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 B66D3/06—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one pulle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66D3/20—Power-operated hoists with driving motor, e.g. electric motor, and drum or barrel contained in a common hous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66D3/20—Power-operated hoists with driving motor, e.g. electric motor, and drum or barrel contained in a common housing
- B66D3/22—Power-operated hoists with driving motor, e.g. electric motor, and drum or barrel contained in a common housing with variable-speed gearings between driving motor and drum or barr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66D3/26—Other details, e.g.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Pulleys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能够实现降低悬挂状态下的重心和减轻重量中的至少一个;该带钩滑轮(70)悬挂在钢丝绳(W)上,其具备:将吊钩滑轮(7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撑的滑轮轴部(73);插入沿轴向贯穿滑轮轴部(73)的轴孔(73a)中的连接轴(72);将滑轮轴部(73)嵌入第一片部(75a)的嵌合孔(75a1)中加以支撑,且具有与该第一片部(75a)大致垂直的第二片部(75b),并且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形成供吊钩(76)的上侧部分插通的插通孔(75b2)的支架(75);在第二片部(75b)的上侧通过该第二片部(75b)进行支撑的支架固定部件(77);以及以旋转自如的状态配置在支架固定部件(77)的上侧,且被固定在吊钩(76)的上侧部分的外周上的吊钩支撑部件(7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装卸作业中所使用的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背景技术
为了使货物沿垂直方向移动,并且使悬挂的货物沿着设置于顶侧的轨道进行移动,通常使用钢索吊车。该钢索吊车具有卷绕钢丝绳的钢绳卷筒,且该钢丝绳上悬挂有带钩滑轮。上述具有带钩滑轮的钢索吊车的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钢索吊车中,在下部滑轮19(带钩滑轮)上设有吊钩,该吊钩由通过例如铸造而形成的吊钩支撑部分进行支撑。该吊钩支撑部分位于内部设置有吊钩滑轮的一对壳体之间,该壳体安装于该吊钩支撑部分上,并且,一对吊钩滑轮也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在该吊钩支撑部分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3-511452号公报(参照图1、图5等)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构成的下部滑轮19中,存在吊钩支撑部分大且重量大这一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中,支撑吊钩的吊钩支撑部分通过例如铸造等而形成,但该吊钩支撑部分的直径大,从而重量大。即,吊钩上侧的部分的重量大。
在此,下部滑轮19的重心位置越高则越容易倾斜。当下部滑轮19产生上述倾斜时,尤其是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下部滑轮19容易以钢绳为中心而旋转。即,在卷起或下降状态下,一对滑轮(吊钩滑轮)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旋转,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下部滑轮19会在一对滑轮旋转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
由此,在下部滑轮19的重心位置高,该下部滑轮19容易倾斜的状态下,若下部滑轮19发生旋转,则下部滑轮19的动作变得不稳定,因而并不理想。例如在将下部滑轮19卷起至上限时,下部滑轮19有可能与其他部位发生碰撞,另外,在使下部滑轮19下降至下限时,下部滑轮19有可能与货物或其他部分发生碰撞。
为了抑制上述下部滑轮19的倾斜,考虑到采用对应于吊钩支撑的重量而增大吊钩的重量这一方法。但是,该情况下,下部滑轮19整体的重量变大,因而在制造或设置时需要更多的劳力。另外,重量变大则相应地需要更多的材料。
另外,为了抑制下部滑轮19的倾斜,也考虑到采用使吊钩位于下方以降低重心这一方法。但是,被称为低扬程型(low head type)的钢索吊车有时被设置于顶棚低的建筑物中,另外,有时需要将相比扬程而上下尺寸较大的货物尽可能地向上吊起。该情况下,吊钩位于下方会导致扬程减少,因而并不理想。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降低悬挂状态下的重心和减轻重量中的至少一个的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提供的带钩滑轮被悬挂在钢丝绳上且具有悬挂货物的吊钩,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吊钩滑轮,钢丝绳挂在一对吊钩滑轮上;一对滑轮轴部,其将各个吊钩滑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撑;连接轴,其轴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隔着轴向中心而分别插入沿轴向贯穿一对滑轮轴部的轴孔中;一对支架,其将滑轮轴部嵌入第一片部的嵌合孔中加以支撑,且具有与该第一片部大致垂直的第二片部,并且,一对支架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形成供吊钩的上侧部分插通的插通孔;支架固定部件,其在与吊钩中悬挂货物的吊钩主体部相反的一侧通过第二片部进行支撑,并且,一对支架分别被固定在支架固定部件上;以及吊钩支撑部件,其以旋转自如的状态配置在支架固定部件的与吊钩相反的一侧,并且,该吊钩支撑部件被固定在吊钩的上侧部分的外周上。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滑轮轴部上设有凸缘部,该凸缘部与一对第一片部的相互对置的内壁侧抵接,并且,该凸缘部无法插入轴孔中;连接轴上设有与滑轮轴部的相互对置侧的端面抵接的阶梯部,并且,连接轴被设置为:相比该阶梯部更靠近轴线方向端部侧的部分插入轴孔中,而相比该阶梯部更靠近轴线方向中央侧的部分无法插入轴孔中;在吊钩上悬挂有货物的负载状态下,通过凸缘部与第一片部的内壁侧的抵接、和阶梯部与滑轮轴部的端面的抵接,阻止第一片部弯曲而相互靠近。
进而,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支架固定部件配置于第二片部的与吊钩相反的一侧;一对第二片部分别通过固定部件而被固定在支架固定部件上,并且,支架固定部件上形成有供吊钩的上侧部分插通的贯通孔;吊钩支撑部件经由轴承配置在支架固定部件的与吊钩相反的一侧。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钢索吊车优选使用上述各发明涉及的带钩滑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降低悬挂状态下的重心和减轻重量中的至少一个的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钢索吊车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上侧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时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从下侧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时的构成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从前侧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时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从后侧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时的构成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吊运机构和框架结构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卷筒的构成的侧视图,并且表示钢绳卷筒附近和卷筒用电机附近的剖面。
图9是用于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引导机构附近结构的、钢绳卷筒的局部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卷筒的剖面且表示钢绳引导机构的构成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引导机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从侧面观察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中间滑轮机构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中间滑轮机构的构成的主视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固定部件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钢绳固定部件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带钩滑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带钩滑轮的构成的侧视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带钩滑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制动电阻器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的钢索吊车中的制动电阻器朝向空间突出的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钢索吊车、20...框架结构、21...前后框架(对应于卷筒侧框架、配重侧框架)、22...支撑架、23...连接架、24...连接杆、25...安装部件、27...中间滑轮支撑部、28...末端支撑部、29...卷筒支撑架、30...钢绳卷筒机构、31...钢绳卷筒、32...钢绳引导机构、32a...引导开口部、33...卷筒用电机、34...减速机构、40...吊运机构、41...车轮、42...横向移动用电机、43...齿轮机构部、44...齿轮机构部、45...驱动轴、46...导辊、50...中间滑轮机构、51...中间滑轮、51a...凸缘、51b...凹槽、52...悬挂部件、60...钢绳固定部件、61...横向转动部件、62...连接部件、63...纵向转动部件、64...楔部件、65a、65b...固定轴、70...带钩滑轮、71...吊钩滑轮、72...连接轴、72a...大径部、72b...小径部、72c...阶梯部、72d...螺纹部、73...滑轮轴部、73a...轴孔、73b...端面、73c...支架支撑部、73d...凸缘部、73e...轴承支撑部、74...壳体、75...支架、75a...长片部(对应于第一片部)、75b...短片部(对应于第二片部)、76...吊钩、76a...轴支撑部、76b...阳螺纹部、76c...吊钩主体部、76d...挡杆、76e...转动轴、77...吊钩支撑部(对应于支架固定部件)、77a...贯通孔、77b...凹部、78...支撑螺母(对应于吊钩支撑部件)、78a...凹部、78b...螺纹孔、79...卡定销、80...配重、90...控制部、91...盖部件、100...制动电阻器(对应于制动电阻部)、101...电阻单元、102...散热片部件、103...安装拉杆、104...电阻壳、104a...散热缝、271...安装架、281...轴保持部、311...螺旋槽、312...钢绳固定件、312a...凹部、312b...螺钉、313、314...轴支撑部、314a...环状凸部、314b...轴承、315...卷筒旋转轴、316...齿轮罩、318...安装架、319...盖架、321...环状部件、321c1...凹部、321a...螺旋凸部、321b...突出部、321c...窄幅部、322...引导部件、322a...圆弧状部、322b...连接部、322c...引导部、323...导辊部件、324...滚轮支撑部件、324a...基底部、324a1...杆部、324b...对置壁部、324b1...轴孔、324b2...连接孔、324c...开口部、326...滚轮、327...施力弹簧、328...安装轴、331...输出轴、332a...轴承、341...小齿轮、342...齿轮组、521...平板部分、521a...轴支撑孔、522...连接部分、523...支撑轴、524...轴承、751a...嵌合孔、751b...开口部、752b...插通孔、B1、B2...轴承、S1...悬挂轴、S2...末端支撑轴、SC...螺钉(对应于固定部件)、BP...弹簧销(对应于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使用带钩滑轮70的钢索吊车(ropehoist)10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使用XYZ直角坐标系进行说明。在XYZ直角坐标系中,X方向是指轨道的延伸方向,X1侧是指钢索吊车10的长度方向中卷筒用电机33和横向移动用电机42所处的一侧,X2侧是指与X1侧相反的一侧。Z方向是指竖直方向,Z1侧是指上侧(即,从带钩滑轮70来看轨道R所处的一侧),Z2侧是指与Z1侧相反的下侧。另外,Y方向是指与X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方向(轨道R的宽度方向),Y1侧是指从钢绳卷筒机构30来看吊运机构40所处的一侧,Y2侧是指与Y1侧相反的一侧。
<1.关于钢索吊车10的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从正面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上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构成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从下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构成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从前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构成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从后侧观察钢索吊车10时的构成的后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钢索吊车10具有框架结构20、钢绳卷筒机构30、吊运机构40、中间滑轮机构50、钢绳固定部件60、带钩滑轮70、配重80、控制部90以及制动电阻器100。
<2.关于框架结构20>
首先,对于框架结构20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框架结构20和吊运机构40的构成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框架结构20具有一对前后框架21、连接杆24、卷筒支撑架29以及安装架271,通过上述部件而支撑整个钢索吊车10。
前后框架21是以轨道R的延伸方向(X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延伸的框架,并且隔着轨道R而分别设置在轨道R的左右两侧(Y1侧和Y2侧)。一对前后框架21分别具有两个支撑架22和连接该两个支撑架22的连接架23。支撑架22上安装有以车轮41为代表的各种部件。另外,支撑架22上设有插入孔22a,后述的安装部件25插入该插入孔22a中。
连接架23通过例如螺栓等被连接在支撑架22上。在图1至图6所示的结构中,连接架23位于与轨道R的延伸方向(X方向)平行的两个支撑架22之间。此外,连接架23位于轨道R侧,由此,能够有效利用Y方向上对置的前后框架21之间的空间。
此外,支撑架22和连接架23被设置为厚板状而非薄板状,以能够支撑以车轮41为代表的各种部件。
另外,框架结构20具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是沿宽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部分。连接杆24经由图1等所示的安装部件25而插入上述插入孔22a中,从而被安装在支撑架22中。在此,连接杆24的另一端侧(Y2侧)固定有一对前后框架21中的另一侧的前后框架21(对应于卷筒侧框架)。另外,连接杆24的中间部分处固定有一对前后框架21中的一侧的前后框架21(对应于配重侧框架),进而,连接杆24的一端侧(Y1侧)固定有配重80。
另外,安装部件25以相对于插入孔22a固定的方式被安装在插入孔22a中。该安装部件25中能够拧入螺钉等固定部件,通过拧入该固定部件,从而限定支撑架22相对于连接杆24的位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筒支撑架29插入并卡在位于宽度方向另一端侧(Y2侧)的安装部件25的另一端侧(Y2侧)的开口中,从而连接杆24与卷筒支撑架29抵接,由此限定另一侧(Y2侧)的前后框架21相对于连接杆24的位置。但是,通过松动螺栓等连接部件,能够使一侧(Y1侧)的前后框架21相对于连接杆24自由地移动。由此,在架设钢索吊车10时,可以使一侧(Y1侧)的前后框架21远离另一侧(Y2侧)的前后框架21。
此外,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框架结构20上安装有中间滑轮支撑部27和末端支撑部28。中间滑轮支撑部27是支撑悬挂轴S1的部分,该悬挂轴S1用于支撑后述的中间滑轮机构50,在图7等所示的结构中,中间滑轮支撑部27配置在框架结构2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侧(Y1侧)。为了支撑上述悬挂轴S1,中间滑轮支撑部27具有一对安装架271,各个安装架271分别安装于在长度方向(X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一对支撑架22上。
如上所述,由于中间滑轮支撑部27配置在框架结构2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侧(Y1侧),因此,安装架271朝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侧(Y1侧)突出。因此,与后述的配重80之间的空间SP,减小与上述安装架271和中间滑轮机构50的设置空间对应的部分。
另外,末端支撑部28是支撑末端支撑轴S2的部分,该末端支撑轴S2用于支撑后述的钢绳固定部件60,在图7等所示的结构中,末端支撑部28配置在框架结构2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另一侧(Y2侧)。末端支撑部28具有一对轴保持部281,各个轴保持部281分别安装于在长度方向(X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一对支撑架22上。
另外,在框架结构20中,以朝向宽度方向(Y方向)的另一侧(Y2侧)突出的方式设有卷筒支撑架29。卷筒支撑架29设有一对,各个卷筒支撑架29分别安装于在长度方向(X方向)上相互分离的支撑架22上。接下来说明的钢绳卷筒机构3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一对卷筒支撑架29上。
<3.关于钢绳卷筒机构30>
以下,对于钢绳卷筒机构3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等所示,钢绳卷筒机构30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钢绳卷筒31、钢绳引导机构32、卷筒用电机33以及减速机构34。
图8是表示钢绳卷筒31的构成的侧视图,并且表示钢绳卷筒31附近和卷筒用电机33附近的剖面。如图8所示,钢绳卷筒31是卷绕钢丝绳W的筒状部件,其外周侧形成有供钢丝绳W嵌入的凹槽状的螺旋槽311。螺旋槽311呈螺旋状地形成于钢绳卷筒31的外周上,并且被形成为与钢丝绳W的半径相对应。另外,螺旋槽311被形成为钢丝绳W以不重叠的状态(单层状态)进行排列。
此外,在钢绳卷筒31的另一端侧(后侧;X2侧),安装有用于固定钢丝绳W的一端侧的钢绳固定件312。钢绳固定件312具有用于配置钢丝绳W的凹部312a,在使钢丝绳W位于该凹部312a中的状态下,将作为连接部件的螺钉312b牢固地拧入钢绳卷筒31中。由此,将钢丝绳W的一端侧固定在钢绳卷筒31上。
另外,在钢绳卷筒31的一端侧(前侧;X1侧)安装有轴支撑部313,在钢绳卷筒31的另一端侧(后侧;X2侧)安装有轴支撑部314。如图8所示,一端侧(前侧;X1侧)的轴支撑部313以例如花键联接的方式与卷筒旋转轴315连接。该卷筒旋转轴315经由作为轴承的轴承317a、317b而安装于一对齿轮罩316a、316b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罩316a、316b分别被形成为不同的形状,轴承317a、317b的类型也不同,但是,也可以使齿轮罩316a、316b或轴承317a、317b通用化。
另外,在钢绳卷筒31另一端侧(后侧;X2侧)的轴支撑部314的径向中央侧的环状凸部314a上安装有轴承314b,该轴承314b的外周侧安装在安装架318中。由此,钢绳卷筒31的另一端侧也被旋转自如地支撑。此外,如图1等所示,钢绳卷筒31的上侧被盖架(coverframe)319覆盖。
图9是用于表示钢绳引导机构32附近结构的、钢绳卷筒31的局部侧视图。图10是表示钢绳卷筒31的剖面且表示钢绳引导机构32的构成的后视图。图11是表示钢绳引导机构32的构成的立体图。如图9和图10所示,钢绳引导机构32是随着钢绳卷筒31的旋转而在支轴G的引导下沿前后方向(X方向)移动的部件。另外,支轴G通过例如上述齿轮罩316a和安装架318进行支撑,且能够良好地引导钢绳引导机构32进行滑动。另外,支轴G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三个等。另外,通过在齿轮罩316a和安装架318上安装多个支轴G,从而由这些部件构成支撑钢绳卷筒31的卷筒支撑结构。
如图9至图11所示,钢绳引导机构32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环状部件321、引导部件322以及导辊部件323。
如图11所示,环状部件321是将例如两个等的多个周状部件和引导部件322加以组合并形成为环状的部件。在该环状部件321的内周侧设有螺旋凸部321a,该螺旋凸部321a嵌入钢绳卷筒31的螺旋槽311内。螺旋凸部321a被设置为螺旋形的环状。但是,为了防止与钢绳卷筒31相干扰,螺旋凸部321a设置于环状部件321的内周侧中与钢丝绳W的未卷绕侧相对置的位置处。
另外,如图11所示,环状部件321的圆周方向两端侧设有朝向X方向的另一侧(X2侧)突出的突出部321b,从而环状部件321的圆周方向两端侧的宽度增大。但是,圆周方向上位于两端的突出部321b之间的部位成为宽度小的窄幅部321c。而且,在其中一个环状部件321的窄幅部321c上固定有引导部件322。由此,在环状部件321与引导部件322之间,设有用于引导钢丝绳W的引导开口部32a。另外,引导开口部32a是用于将卷绕在钢绳卷筒31上的钢丝绳W引入螺旋槽311内的开口部分,其被设置为长孔状的开口形状。
另外,如图11所示,引导部件322通过螺钉等被安装于环状部件321的窄幅部321c上。引导部件322设有圆弧状部322a、连接部322b以及引导部322c。圆弧状部322a被设置为与钢绳卷筒31的外周相似的圆弧状。另外,连接部322b是位于圆弧状部322a的两端侧且与窄幅部321c相抵接的部分。为了能够与该窄幅部321c相抵接,连接部322b被设置为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圆弧状部322a的尺寸。
另外,引导部322c被设置为弯曲的挂钩形状,其弯曲部分的内侧即凹部321c1与支轴G接触。通过将支轴G嵌在该凹部321c1中,从而钢绳引导机构32能够良好地沿前后方向(X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另一个环状部件321的窄幅部321c上安装有导辊部件323。导辊部件323具有一对滚轮支撑部件324、滚轮326、施力弹簧327以及安装轴328。然后,通过利用滚轮326按压经过引导开口部32a进入螺旋槽311的钢丝绳W,从而防止该钢丝绳W脱离螺旋槽311。
导辊部件323中的滚轮支撑部件324分别具有基底部324a和一对对置壁部324b,并且,该基底部324a和一对对置壁部324b呈大致U字形状。但是,一对滚轮支撑部件324被设置为:其中一个滚轮支撑部件324的宽度大于另一个滚轮支撑部件324的宽度,从而能够将另一个滚轮支撑部件324配置于一个滚轮支撑部件324的内侧。而且,该两个滚轮支撑部件324经由安装轴328进行连接。
施力弹簧327的端部侧分别支撑在各个基底部324a上。因此,基底部324a的长度被设置为短于对置壁部324b的长度,以便能够将施力弹簧327配置于两个基底部324a之间,由此,在两个基底部324a之间形成开口部324c。
另外,基底部324a上设有杆部324a1,该杆部324a1从基底部324a朝向开口部324c突出,并且,该杆部324a1插入施力弹簧327的空芯部中。由此,将施力弹簧327支撑在两个基底部324a之间。另外,施力弹簧327为压缩弹簧,其对各个滚轮326施加将钢丝绳W压入螺旋槽311内的方向的作用力。
另外,在对置壁部324b上设有轴孔324b1,滚轮326的支撑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在该轴孔324b1中。另外,在对置壁部324b上,还设有用于连接两个滚轮支撑部件324的连接孔324b2。而且,使位于外侧的滚轮支撑部件324的连接孔324b2的位置与位于内侧的滚轮支撑部件324的连接孔324b2的位置对准,并将安装轴328插入该连接孔324b2中。另外,安装轴328在另一个环状部件321的窄幅部321c处与该环状部件321连接。由此,经由安装轴328而将滚轮支撑部件324安装于环状部件321上。
通过如上那样构成钢绳引导机构32,能够使钢丝绳W经由引导开口部32a进入钢绳卷筒31的螺旋槽311中。另外,能够将钢丝绳W从螺旋槽311经由引导开口部32a导出至外部。此时,由于在圆周方向上与引导开口部32a呈相反侧的位置处设有导辊部件323,因而能够防止钢丝绳W脱离螺旋槽311。
另外,如图8所示,在齿轮罩316a、316b上安装有卷筒用电机33。卷筒用电机33提供使钢绳卷筒31旋转的驱动力。该卷筒用电机33的输出轴331上安装有构成减速机构34的小齿轮341,该小齿轮341的驱动力经由齿轮组342被传递至卷筒旋转轴315。另外,输出轴331也经由作为轴承的轴承332a、332b而安装在齿轮罩316a、316b上。以下,在将齿轮罩316a、316b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统称为齿轮罩316。
<4.关于吊运机构40>
接着,对于吊运机构4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等所示,钢索吊车10具有吊运机构40。吊运机构40具有安装在框架结构20的支撑架22上的车轮41、横向移动用电机42、齿轮机构部43、44、驱动轴45以及导辊46。此外,也可以将框架结构20也作为吊运机构40的构成部件。车轮41在轨道R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有两个(共计四个)。该车轮41架设在轨道R的凸缘部R1上。
如图7所示,在位于宽度方向一侧(Y1侧)的支撑架22上,安装有产生驱动力的横向移动用电机42。横向移动用电机42向位于长度方向(X方向)一侧(X1侧)的两个车轮41提供驱动力。详而言之,来自横向移动用电机42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位于齿轮机构部43内部的齿轮组(省略图示)而被传递至驱动轴45。
驱动轴45沿宽度方向(Y方向)而设置,并且,驱动轴45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另一端侧(Y2侧)与齿轮机构部44连接。齿轮机构部44的内部也设有齿轮组(省略图示),并经由该齿轮组而将驱动力传递至另一端侧(Y2侧)的车轮41。由此,两个车轮41同时旋转,从而能够使钢索吊车10稳定地移动。
此外,在各个支撑架22上分别安装有导辊46。在使横向移动用电机42进行驱动,从而使钢索吊车10沿着轨道R移动时,有时钢索吊车10会弯曲前行。为了防止这样的弯曲前行,在各个车轮41的附近位置处设有导辊46,该导辊46与轨道R的凸缘部R1接触。由此,钢索吊车10的移动变得稳定。导辊46位于相比车轮41稍微靠近下侧的位置处,而且分别设置在相比车轮41更靠近长度方向(X方向)外侧的位置处,以便与凸缘部R1接触。
<5.关于中间滑轮机构50>
接着,对于中间滑轮机构50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6所示,在相比横向移动用电机42更靠近后侧(X2侧)的位置处设有中间滑轮机构50。图12是表示从侧面观察中间滑轮机构50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图13是表示中间滑轮机构50的构成的主视剖面图。
如图12所示,中间滑轮机构50具有中间滑轮51(槽轮),钢丝绳W挂在该中间滑轮51上,并且,该中间滑轮51具有由凸缘51a围成的凹槽51b。另外,中间滑轮51沿着与轨道R平行的方向而配置。中间滑轮机构50能够在后述的带钩滑轮70的相邻的吊钩滑轮71(参照图16、图17)之间中转钢丝绳W。该中间滑轮机构50安装在悬挂轴S1上。另外,中间滑轮机构50具有悬挂部件52,该悬挂部件52被支撑在悬挂轴S1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悬挂部件52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平板部分521,并且,在平板部分521的两端侧且上侧设有将该一对平板部分521连接的连接部分522。如图12所示,连接部分522被设置为将悬挂轴S1包围的弯曲形状,通过使该连接部分522与悬挂轴S1接触并进行摆动(转动),从而能够使中间滑轮机构50进行摆动(改变方向)。另外,一对连接部分522之间的部分为冲切部分P。
中间滑轮5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在一对平板部分521之间。即,一对平板部分521上分别设有轴支撑孔521a,在该轴支撑孔521a中安装有支撑轴523。在支撑轴523的外周侧且一对平板部分521之间安装有作为轴承的轴承524,中间滑轮51安装在该轴承524的外周侧。由此,中间滑轮51被设置为相对于平板部分521旋转自如。
<6.关于钢绳固定部件60>
另外,如图1至图4等所示,为了固定钢丝绳W的一端侧而设有钢绳固定部件60。该钢绳固定部件60安装在上述末端支撑轴S2上。图14是表示钢绳固定部件60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5是表示钢绳固定部件60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钢绳固定部件60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横向转动部件61、连接部件62、纵向转动部件63以及楔部件64。横向转动部件61的正面形状被设置为大致U字形状,该大致U字形状的弯曲部分61a与末端支撑轴S2接触,与弯曲部分61a连接的平板部分61b相互对置。通过该弯曲部分61a与末端支撑轴S2之间的滑动,从而能够使横向转动部件61在YZ平面内进行摆动。
横向转动部件61的一对平板部分61b上设有轴孔61c。另外,在一对平板部分61b之间配置有连接部件62。另外,连接部件62的上侧设有用于插入固定轴65a的贯通孔62a。因此,通过将轴孔61c的位置与贯通孔62a的位置对准并插入固定轴65a,从而将连接部件62设置为能够经由固定轴65a而在包含轨道R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摆动。
另外,纵向转动部件63的上侧也设有一对平板部分63a,连接部件62的下侧配置在该一对平板部分63a之间。在此,一对平板部分63a上分别设有轴孔63b。另外,连接部件62的下侧也设有贯通孔62b。因此,通过将轴孔63b的位置与贯通孔62b的位置对准并插入固定轴65b,从而将纵向转动部件63设置为能够经由连接部件62而在包含轨道R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摆动。
另外,纵向转动部件63的下侧设有钢绳固定部63c。钢绳固定部63c被设置为上侧和下侧开口且呈四角锥状的筒形状,并且,能够从上侧和下侧插入钢丝绳W或者后述的楔部件64。另外,钢绳固定部63c被设置为其剖面积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小。
如图14和图15所示,钢绳固定部63c的内部配置有楔部件64。在图15所示的结构中,楔部件64通过将规定直径的条钢(线材)等棒状部件折弯而形成。该楔部件64被设置为:上侧的弯曲部位的直径较大,并随着朝向下方而棒状部件彼此相互靠近。另外,钢丝绳W环绕设置在楔部件64的外周侧。因此,钢丝绳W被夹在楔部件64与钢绳固定部63c的内壁之间,从而将钢丝绳W的另一端侧以楔固定的方式加以固定。尤其在对钢丝绳W施加较大的负载时,会使楔部件64朝向下方移动,但是,该情况下,钢丝绳W以较大的夹持力被夹在楔部件64与钢绳固定部63c的内壁之间。由此,钢丝绳W被限制而无法朝向下方移动。
此外,钢丝绳W的最末端侧在钢绳固定部63c下方的位置处,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件而被固定在钢丝绳W的中间部分上。
<7.关于带钩滑轮70>
接着,对于带钩滑轮7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钢索吊车10具有带钩滑轮70。带钩滑轮70悬挂在钢丝绳W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的中间部分上。
图16是表示带钩滑轮70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7是表示带钩滑轮70的构成的侧视剖面图。另外,图18是表示带钩滑轮70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6至图18所示,带钩滑轮70具有一对吊钩滑轮71,该吊钩滑轮71经由轴承B1安装在滑轮轴部73上,该滑轮轴部73安装在连接轴72上。
详而言之,连接轴72设有大径部72a和小径部72b。大径部72a位于连接轴72的轴线方向中央侧,且被设置为直径大于小径部72b的直径。但是,大径部72b被设置为直径远小于滑轮轴部73的直径。另外,小径部72b设置于连接轴72中相比大径部72a更靠近两端的部分上。小径部72b是插入滑轮轴部73的轴孔73a中的部分,其两端部侧从轴孔73a中突出。
在此,在大径部72a与小径部72b之间的边界部分处设有阶梯部72c。阶梯部72c与一对滑轮轴部73的相互对置的端面73b相抵接。通过阶梯部72c与端面73b相抵接,从而阻止一对滑轮轴部73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即,即使从后述的支架75向一对滑轮轴部73施加使其相互靠近的方向的作用力,也可以通过阶梯部72c与端面73b的抵接来承受该作用力。
另外,如图18所示,连接轴72的两端侧设有螺纹部72d。螺纹部72d设置于连接轴72中从壳体74朝向轴线方向端部侧突出的部分上。因此,通过隔着垫圈WS在螺纹部74d上拧入螺母N,从而将滑轮轴部73、壳体74以及吊钩滑轮71的轴向位置固定。
另外,连接轴72设置在轴承B1的内径(轴承支撑部73e的外径)的1/6~2/3的范围内为好,尤其优选为轴承B1的内径(轴承支撑部73e的外径)的1/3。另外,可以使连接轴72中的大径部72a在上述范围内,也可以使小径部72b或螺纹部72d在上述范围内。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滑轮轴部73的径向中心位置处设有沿轴线方向贯穿滑轮轴部73的轴孔73a,以将上述连接轴72插入滑轮轴部73中。另外,滑轮轴部73的外周设有支架支撑部73c、凸缘部73d以及轴承支撑部73e。支架支撑部73c是用于安装后述支架75的部分,其通过例如压入等方式被嵌入该支架75的嵌合孔75a1中,但是,该支架75的嵌合孔75a1被设置为直径小于凸缘部73d的直径。因此,凸缘部73d卡定在嵌合孔75a1的外周侧而未被嵌入嵌合孔75a1中。
另外,轴承支撑部73e被设置为直径小于支架支撑部73c的直径,并且,在轴承支撑部73e的外周侧配置有轴承B1。吊钩滑轮71安装在该轴承B1的外周侧,由此,吊钩滑轮71被支撑为相对于连接轴72旋转自如。另外,在轴承B1的内侧(轴向中央侧)和外侧(轴向端部侧)分别配置有开口环SR1、SR2,该开口环SR1、SR2的作用在于防止轴承B1脱落。
吊钩滑轮71是具有用于悬挂钢丝绳W的槽部71a的槽轮。在环状的吊钩滑轮71的内周侧设有内周孔71b,该内周孔71b的轴向端部侧的内壁上设有卡定轴承B1的卡定部71c(参照图18)。
另外,吊钩滑轮71外周侧的大部分被用于防止卷入异物的壳体74覆盖。如图18所示,壳体74由外侧壳体74a和内侧壳体74b组合而成。另外,内侧壳体74b经由例如安装销PN等固定部件而被安装在支架75的长片部75a上。如图16所示,在外侧壳体74a与内侧壳体74b组装后的状态下,壳体74上设有用于导出钢丝绳W的开口部74c。另外,在外侧壳体74a上设有贯通孔74a1,连接轴72的螺纹部72d经由该贯通孔74a1朝向外部突出。另外,内侧壳体74b上设有安装孔74b1,该安装孔74b1与后述的嵌合孔75a1连通,从而能够将滑轮轴部73的支架支撑部73c配置于该安装孔74b1中。
为了支撑上述滑轮轴部73而设有一对支架75。如图16至图18所示,支架75的外观被设置为大致L字形状。该L字形状中的长片部75a(对应于第一片部)上设有嵌合孔75a1,上述滑轮轴部73通过压入等方式嵌入该嵌合孔75a1中。滑轮轴部73中的支架支撑部73c被压入该嵌合孔75a1中,而上述滑轮轴部73抵接于长片部75a的内壁侧。
另外,与长片部75a垂直的短片部75b(对应于第二片部),以其前端侧与另一个支架75的短片部75b相对置的状态配置。由此,形成由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围成的收容空间部P1。
另外,在短片部75b的相互对置的前端侧设有半圆状的开口部75b1,通过使两个开口部75b1对置,从而形成供吊钩76的轴支撑部76a插通的插通孔75b2(参照图17)。
上述收容空间部P1中配置有吊钩支撑部77。另外,吊钩支撑部77对应于支架固定部件。该吊钩支撑部77的外观被设置为厚度大的矩形形状,其中央侧设有贯通孔77a,吊钩76的轴支撑部76a能够从下侧(Z2侧)插通在该贯通孔77a中。另外,吊钩支撑部77被设置为其底面侧与一对短片部75b分别面接触,并通过螺钉SC和弹簧销BP等固定部件固定在各个短片部75b上。通过将短片部75b固定在该吊钩支撑部77上,从而使支架75的位置固定不变。
吊钩支撑部77的上表面侧设有凹部77b,该凹部77b中收容有轴承B2。轴承B2例如为止推轴承,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配置于该轴承B2上部的支撑螺母78。另外,在支撑螺母78的底面侧设有用于收容轴承B2的上侧部分的凹部78a。
支撑螺母78对应于吊钩支撑部件。该支撑螺母78的内周侧设有螺纹孔78b,吊钩76的轴支撑部76a外周侧的阳螺纹部76b拧入该螺纹孔78b中。进而,支撑螺母78上设有从其外周面朝向径向中心的贯通孔78c。贯通孔78c与后述轴支撑部76a的贯通孔76a1连通,并且,在该贯通孔78c、76a1中插有卡定销79。由此,形成为螺纹孔78b与后述阳螺纹部76b的拧紧状态不会松动的结构。
吊钩76具有轴支撑部76a和吊钩主体部76c。轴支撑部76a是从吊钩主体部76c朝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其剖面被设置为圆形状。在该轴支撑部76a的上侧部分的外周侧设有阳螺纹部76b,该阳螺纹部76b被拧入螺纹孔78b中。另外,吊钩主体部76c是用于悬挂货物的部分,其外观被设置为钩形状。
吊钩主体部76c上安装有用于防止所悬挂的货物掉落的挡杆76d。挡杆76d的一端侧位于上侧(Z1侧),并且,该挡杆76d被设置为能够以其一端侧的转动轴76e为支点而转动。另外,挡杆76d的另一端侧位于下侧(Z2侧),并且被设置为与吊钩主体部76c的前端侧的内周抵接。挡杆76d被设置为:在未图示的弹簧所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其另一端侧始终与档杆76d的前端侧的内周抵接。由此,在未对挡杆76d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挡杆76d能够保持闭合状态不变,从而能够防止挡杆76d打开而使货物坠落。
<8.本实施方式的带钩滑轮70与现有构成等的比较>
另外,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构成中,在内置有一对吊钩滑轮的壳体之间,配置有通过铸造等形成的吊钩支撑部分,且该吊钩支撑部分在其径向两端侧转动支撑吊钩滑轮。另外,吊钩支撑部分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吊钩。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配置于壳体间的吊钩支撑部分较大,因而重量也较大。另外,当带钩滑轮的上侧部分的重量较大,从而导致带钩滑轮的重心位置变高时,带钩滑轮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容易倾斜。
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为了安装用于支撑一对吊钩滑轮的转动轴、或者在下侧设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吊钩的部分,吊钩支撑部分必须为具有刚性的部件,因而呈难以小型化的状态。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吊钩滑轮71之间使用小径的连接轴72和滑轮轴部73,而未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铸造等形成的重量大的吊钩支撑部分。尤其在一对滑轮轴部73之间,仅配置有小径的连接轴72,而不存在如现有构成那样厚度大的吊钩支撑部分。因此,能够大幅减轻吊钩76的上侧(Z1侧)的重量。
由此,在吊钩76的上侧(Z1侧)的重量减轻的情况下,成为带钩滑轮70整体的重心也朝向下侧(Z2侧)降低的状态。于是,尤其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带钩滑轮70的倾斜变小。该状态如图16所示。在图16中,重心G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钩滑轮70的重心,重心G2表示现有构成的带钩滑轮的重心的一例。另外,在带钩滑轮70不倾斜而沿垂直方向(Z方向)悬垂的状态下,重心G1、G2通常位于稍微偏离上下方向中心线K的位置处。
在此,吊钩76经由轴承B2而被设置为旋转自如。因此,带钩滑轮70的实际倾斜方向并不限于固定方向,而是朝向各种方向。
从图16明确可知,在重心G1的位置低于重心G2的情况下,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带钩滑轮70的倾斜角度θ1小于现有构成的带钩滑轮的倾斜角度θ2。在此,在钢丝绳W的卷起或者下降状态下,一对吊钩滑轮71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旋转。该情况下,在陀螺力矩的作用下,带钩滑轮70朝向将钢丝绳W扭曲的方向旋转。但是,在带钩滑轮70的倾斜角度θ1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带钩滑轮70发生上述旋转,带钩滑轮70的动作也保持稳定而不会变得不稳定。另外,在倾斜角度如倾斜角度θ2那样较大的情况下,朝向将钢丝绳W扭曲的方向的旋转也变快,但是,在倾斜角度如上述倾斜角度θ1那样较小的情况下,朝向将钢丝绳W扭曲的方向的旋转也变慢,由此,带钩滑轮70的动作也变得稳定。
另外,倾斜角度θ1通常为3度~4度,但也可以为4度以内更小的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吊钩支撑部77通过螺钉SC等被固定在一对短片部75b两者上。而且,小径的连接轴72和一对滑轮轴部73被支撑在大致L字形状的支架75的长片部75a侧。因此,能够在减轻带钩滑轮70的上侧(Z1侧)的重量的同时,也能够充分确保连接轴72的弯曲方向、扭曲方向以及连接轴72的剪切方向上的强度。
即,在现有构成中,通过大而重的吊钩支撑部分来支撑吊钩滑轮和吊钩,不存在其他用于支撑吊钩滑轮和吊钩的部分。因此,考虑到吊钩上要悬挂重物,从而会增大吊钩支撑部分,而且,若不增大从吊钩支撑部分突出的吊钩滑轮的支撑轴,则成为支撑轴无法在弯曲方向、扭曲方向以及连接轴72的剪切方向上得到足够的强度。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吊钩支撑部77通过螺钉SC等牢固地安装在一对短片部75b上,而且,连接轴72和滑轮轴部73由长片部75a进行支撑。而且,连接轴72架设在一对支架75之间,该连接轴72的阶梯部72c与滑轮轴部73的端面73b抵接,进而滑轮轴部73的凸缘部73d与长片部75a的内侧面抵接。而且,在连接轴72中位于壳体74外侧的部分上安装有螺母N。
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吊钩76上悬挂有货物,由于在吊钩76与钢丝绳W之间存在滑轮轴部73和一对支架75,因而不易向连接轴72的弯曲方向施加作用力。而且,在悬挂货物的吊钩76与钢丝绳W之间,由滑轮轴部73和一对支架75承受负载,因而不易向连接轴72的剪切方向施加作用力,另外也不易向连接轴72的扭曲方向施加作用力。
因此,即使将连接轴72小径化,从而大幅减轻吊钩76的上侧(Z1侧)的重量,也能够提高连接轴72的抗弯、抗扭以及抗剪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短片部75b并非呈整体结构,而是相互分离。因此,在吊钩76上悬挂有重物的情况下,对于长片部75a施加使其随着朝向上侧(Z1侧)而相互靠近(上侧收缩)的方向的作用力。但是,连接轴72的阶梯部72c与滑轮轴部73的端面73b抵接,进而滑轮轴部73的凸缘部73d与长片部75a的内侧面抵接。因此,即使施加使长片部75a随着朝向上侧(Z1侧)而相互靠近(上侧收缩)的方向的作用力,也能够良好地抵抗该作用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大致L字状的支架75。与取代该大致L字状的支架75而使用通常的平板状支架时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在使用平板状支架的情况下,在将吊钩支撑部77固定在支架上时,用于固定吊钩支撑部77的螺钉SC等朝向壳体74侧突出。该情况下,壳体74与螺钉SC有可能相互干扰,因此,为了确保螺钉SC的设置空间,需要使平板状的支架朝向下侧(Z2侧)突出。
但是,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若为了防止螺钉SC与壳体74相互干扰而位于下侧,则吊钩支撑部77的位置也位于下方,由此使吊钩76也位于下侧。因此,尽管将倾斜角度θ1控制在例如3度~4度的规定范围内,吊钩76仍然不必要地朝向下方突出。
吊钩76如上所述朝向下侧突出并不理想。这是因为:被称为低扬程型(low headtype)的钢索吊车10有时被设置于顶棚低的建筑物中,另外,有时需要将相比扬程而上下尺寸较大的货物尽可能地向上吊起。该情况下,吊钩位于下方会导致扬程减少,因而并不理想。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75被设置为具有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的大致L字形状,并且,吊钩支撑部77通过螺钉SC等被固定在其中远离壳体74的短片部75b上。因此,成为螺钉SC等与壳体74互不干扰,从而不会不必要地使吊钩76的位置降低的结构。
<9.关于配重80>
接着,对于配重8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钢索吊车10设有配重80。配重80用于保持钢索吊车10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平衡。即,钢索吊车10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另一端侧(Y2侧)设有包括多个构成部件的钢绳卷筒机构30,从而其重量较大。为了与该钢绳卷筒机构30保持重量平衡,在连接杆24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端侧(Y1侧)连接有配重80。
配重80是由厚钢板等构成的板状部件,其架设于一对连接杆24之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80被设置为其XZ平面内的面积大于控制部90或制动电阻器100的面积。因此,配重80的重量较大,但是,配重80的重量被设置为远小于钢绳卷筒机构30的总重量。因此,为了保持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力矩平衡,将配重80与一侧(Y1侧)的前后框架2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钢绳卷筒机构30与另一侧(Y2侧)的前后框架21之间的距离。
如图3、图4以及图7等所示,通过配置上述配重80,在中间滑轮机构50与配重80之间形成比较大的空间SP。
<10.关于控制部90>
接着,对于控制部90进行说明。控制部90是对于钢索吊车10中以卷筒用电机33或者横向移动用电机42等为代表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部分。因此,控制部90的内部配置有用于执行这些控制的控制设备。此外,作为控制设备,可以举出例如执行整体控制的主控制部、电机驱动器、电源等,这些设备被盖部件91覆盖。另外,控制部90中还设有用于进行向制动电阻器100供给电流时的控制的制动电路。该控制部90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在配重80的一侧(Y1侧)的面上。
<11.关于制动电阻器100>
接着,对于制动电阻器100进行说明。制动电阻器100对应于制动电阻部,其用于对卷筒用电机33进行变频控制,通过使卷筒用电机33的驱动频率低于运行时的驱动频率,从而能够使其发挥再生制动能力。该制动电阻器100具有电阻(省略图示),通过使从卷筒用电机33回流的电能流入该电阻,从而将电能转换成热能。而且,通过如此转换成热能,能够抑制卷筒用电机33的旋转速度。
此外,作为制动电阻器100的电阻,只要是空心电阻器、水泥电阻器等能够处理大电流的电阻,便可以是任何电阻。
图19是表示制动电阻器100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如图19所示,制动电阻器100具有电阻单元101,该电阻单元101中以将未图示的电阻包围的方式配置有散热片部件102,并且,该电阻单元101经由安装拉杆103和螺钉等而被固定在配重80上。由此,通过将制动电阻器100以电阻壳104敞开的状态安装在配重80上,从而也向配重80传递热量,由此配重80能够作为散热板发挥作用。
另外,电阻单元101整体被电阻壳104覆盖,但该电阻壳104上设有多个散热用的开口部分、即散热缝104a。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缝104a被设置为长孔形状,且配置有多列散热缝104a,而且每列配置有多层散热缝104a。
在此,制动电阻器100安装在配重80的宽度方向(Y方向)另一侧(Y2侧)的面上。因此,制动电阻器100被设置为朝向空间SP侧突出。图20是表示制动电阻器100朝向空间SP突出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20所示,制动电阻器100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与横向移动用电机42或一对连接杆24等其他部件互不重叠。因此,能够增大制动电阻器100的垂直方向(Z方向)上的尺寸。另外,也能够缩小钢索吊车10的垂直方向(Z方向)上的尺寸。另外,由于能够缩小垂直方向(Z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够使悬挂于吊钩76上的货物升高与该尺寸的缩小量相对应的高度。
另外,即使在轨道R达到最大预设宽度的情况下(以两条轨道R并列的情况为代表,也包括多条轨道R并列的情况),钢索吊车10也必须能够良好地架设至轨道R上。因此,必须形成为下述状态,即:即使在轨道R达到最大预设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一侧的前后框架21相对于连接杆24而朝向宽度方向(Y方向)一侧(Y1侧)移动,从而使车轮41在朝向上方移动时能够避开凸缘部R1。即,在将车轮41架设至最大预设宽度的轨道R上时,必须使宽度方向(Y方向)两侧的车轮41在朝向上方移动时能够避开凸缘部R1,以便进行架设。
在此,将架设至呈最大预设宽度的轨道R时一侧(Y1侧)的前后框架21所处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并将该基准位置下的中间滑轮机构50中最靠近宽度方向(Y方向)一侧(Y1侧)的部分与制动电阻器100中最靠近宽度方向(Y方向)另一侧(Y2侧)的部分之间的尺寸设为L1。相对于该尺寸L1,在架设时,使一侧的前后框架21朝向制动电阻器100侧移动与两侧车轮41的总宽度与冗余宽度之和相对应的距离。
必须防止因为该一侧的前后框架21移动而使中间滑轮机构50与制动电阻器100相互干扰。因此,必须将空间SP的尺寸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两个车轮41的总宽度与冗余宽度之和的尺寸。另外,作为该冗余宽度的尺寸,可以设定为适当的尺寸,另外,冗余宽度也可以为零。
另外,也可以如下那样设定尺寸。即,上述尺寸L1也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搭载车轮41的两个轨道R的凸缘部R1的总宽度与冗余宽度之和的尺寸。由图5和图6明确可知,轨道R的凸缘部R1的宽度大于车轮41的宽度。因此,即使如此设定尺寸也能够良好地进行架设。
在此,如图5和图6所示,配重80的下端侧(Z2侧)和钢绳卷筒机构30的下端侧(Z2侧)设置于同等高度上(在图5和图6中,两者的下端侧都位于点划线M处)。而且,制动电阻器100的下端侧(Z2侧)位于比配重80的下端侧(Z2侧)更靠近上侧(Z1侧)的高度位置处。因此,能够防止如任意一个的下端侧(Z2侧)朝向下方突出时那样钢索吊车10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
<12.作用效果>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钢索吊车10的带钩滑轮70中,滑轮轴部73安装于支架75的长片部75a上,连接轴72的小径部72b插入该滑轮轴部73的轴孔73a中。因此,能够使连接轴72小径化,并且,通过该小径化能够大幅减轻吊钩76的上侧(Z1侧)的重量。
因此,能够使带钩滑轮70整体的重心G1朝向下侧(Z2侧)降低。由此,尤其在未悬挂货物的状态下,能够减小带钩滑轮70相对于铅锤方向的倾斜。因此,在带钩滑轮70的倾斜角度θ1小的情况下,即使在钢丝绳W的卷起或下降状态下,一对吊钩滑轮71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旋转,从而在陀螺力矩的作用下使带钩滑轮70朝向将钢丝绳W扭曲的方向旋转,也能够防止带钩滑轮70的动作变得不稳定。另外,通过减小带钩滑轮70的倾斜角度θ1,也能够使朝向将钢丝绳W扭曲的方向的旋转变慢,由此,也能够防止带钩滑轮70的动作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吊钩支撑部77被固定在一对支架70两者上。而且,连接轴72和一对滑轮轴部73被支撑于支架75上。因此,将货物悬挂于吊钩76时的负载由吊钩支撑部77和支架75来承受,进而作用于滑轮轴部73上。因此,能够在使连接轴72小径化从而减轻带钩滑轮70的上侧(Z1侧)的重量的同时,充分确保连接轴72的弯曲方向、扭曲方向以及连接轴72的剪切方向上的强度。
另外,吊钩支撑部77通过大致L字形状的支架75的短片部75b进行支撑。因此,与使用平板状的支架时相比,能够增加承受负载的部位的面积,由此能够提高带钩滑轮70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轮轴部73上设有与长片部75a的内壁侧抵接且不能插入轴孔73a中的凸缘部73d,连接轴72上设有与滑轮轴部73的相互对置侧的端面抵接的阶梯部72c。而且,连接轴72被设置为:相比阶梯部72c更靠近轴线方向端部侧的部分能够插入轴孔73a中,而相比该阶梯部72c更靠近轴线方向中央侧的部分无法插入轴孔73a中。而且,在吊钩76上悬挂有货物的负载状态下,通过凸缘部73d与长片部75a的内壁侧的抵接、以及阶梯部72c与滑轮轴部73的端面73b的抵接,从而防止长片部75a弯曲而相互靠近。
即,在吊钩76上悬挂有重物时,相互分离的一对短片部75b对长片部75a施加使其随着朝向上侧(Z1侧)而相互靠近(上侧收缩)的方向的作用力。但是,连接轴72的阶梯部72c与滑轮轴部73的端面73b抵接,进而滑轮轴部73的凸缘部73d与长片部75a的内侧面抵接。因此,即使施加使长片部75a随着朝向上侧(Z1侧)而相互靠近(上侧收缩)的方向的作用力,也能够良好地抵抗该作用力。由此,能够提高带钩滑轮70的强度。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吊钩支撑部77通过螺钉SC和弹簧销BP等固定在一对短片部75b上,并且,该吊钩支撑部77上设有供轴支撑部76a插通的贯通孔77a。而且,该吊钩支撑部77的上侧(Z1侧),以与其之间存在轴承B2的状态配置有支撑螺母78。因此,能够将螺钉SC和弹簧销BP等固定部件配置在与壳体74互不干扰的位置、即短片部75b的下侧。由此,能够防止不必要地使吊钩76的位置降低,从而能够防止因为不必要地使吊钩76的位置降低而导致扬程减少。
<13.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此进行叙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支架75被设置为大致L字形状。但是,支架并不限于大致L字形状。例如,也可以使用大致U字形状的支架。大致U字形状的支架被构成为:不仅在长片部的下侧(Z2侧)配置有短片部,而且在长片部的上侧(Z1侧)也配置有短片部。在上述结构中,在吊钩76上悬挂有重物的情况下,即使产生使一对长片部75a相互靠近(上侧收缩)的方向的作用力,也能够更加良好地抵挡该作用力。另外,也可以采用使位于长片部的上侧(Z1侧)的短片部彼此相互连接的结构。
另外,除了大致U字形状的支架以外,还可以使用平板形状的支架等各种支架。
另外,支架75上也可以设置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以外的其他部分。例如,在需要确保长片部75a与短片部75b的边界部分即弯曲部分的强度时,也可以采用在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的侧缘部上设置将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桥接的加强肋的结构。该加强肋可以与长片部75a和短片部75b呈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独立安装加强肋的结构。另外,优选加强肋采用例如XZ平面内的面积最大的结构。由此,长片部75a与短片部75b的边界部分不易弯曲,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吊钩支撑部77通过螺钉SC和弹簧销BP等固定部件固定在短片部75b上。但是,在可以使吊钩76的位置更靠近下方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螺钉SC等固定部件将吊钩支撑部77固定在长片部75a上。另外,在支架75上设有上述加强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加强肋来固定吊钩支撑部7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架设至呈最大预设宽度的轨道R时一侧(Y1侧)的前后框架21所处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的情况下,尺寸L1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两侧车轮41的总宽度与冗余宽度之和的尺寸。但是,该尺寸L1也可以设置为:导辊46的宽度方向(Y方向)内侧(与凸缘部R1接触的一侧)之间的尺寸加上该导辊46的内侧与车轮41的内侧(轨道R的中心侧)之间的距离的两倍,进而再加上冗余宽度后的尺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卷筒用电机33为变频控制的电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横向移动用电机42也可以采用变频控制的电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具备设有横向移动用电机42的吊运机构40的钢索吊车10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具备用于对卷筒用电机33进行变频控制的制动电阻器100,则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所具备的吊运机构为不具有横向移动用电机42的手动式吊运机构的钢索吊车中。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钢索吊车10是所谓的4/1穿绳式的钢索吊车,即:钢丝绳W的一端固定在钢绳卷筒31上,钢丝绳W的另一端固定在钢绳固定部件60上,且中间配置有中间滑轮机构50。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适用于4/1穿绳式的钢索吊车。例如,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钢丝绳W的一端固定在钢绳卷筒31上,钢丝绳W的另一端固定在钢绳固定部件60上,且不使用中间滑轮机构的、所谓的2/1穿绳式的钢索吊车中。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钢丝绳W的一端固定在一个钢绳卷筒31上,钢丝绳W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钢绳卷筒(该钢绳卷筒的螺旋槽的方向与钢绳卷筒31相反)上,且中间配置有中间滑轮机构50的、所谓4/2穿绳式的钢索吊车中。
Claims (4)
1.一种带钩滑轮,其被悬挂在钢丝绳上且具有悬挂货物的吊钩,所述带钩滑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吊钩滑轮,所述钢丝绳挂在一对所述吊钩滑轮上;
一对滑轮轴部,其将各个所述吊钩滑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撑;
连接轴,其轴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隔着轴向中心而分别插入沿所述轴向贯穿一对所述滑轮轴部的轴孔中;
一对支架,其将所述滑轮轴部嵌入第一片部的嵌合孔中加以支撑,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片部大致垂直的第二片部,并且,一对所述支架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形成供所述吊钩的上侧部分插通的插通孔;
支架固定部件,其在与所述吊钩中悬挂货物的吊钩主体部相反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片部进行支撑,并且,一对所述支架分别被固定在所述支架固定部件上;以及
吊钩支撑部件,其以旋转自如的状态配置在所述支架固定部件的与所述吊钩相反的一侧,并且,所述吊钩支撑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吊钩的上侧部分的外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钩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轴部上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一对所述第一片部的相互对置的内壁侧抵接,并且,所述凸缘部无法插入所述轴孔中;
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所述滑轮轴部的相互对置侧的端面抵接的阶梯部,并且,所述连接轴被设置为:相比所述阶梯部更靠近轴线方向端部侧的部分插入所述轴孔中,而相比所述阶梯部更靠近轴线方向中央侧的部分无法插入所述轴孔中;
在所述吊钩上悬挂有货物的负载状态下,通过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一片部的内壁侧的抵接、和所述阶梯部与所述滑轮轴部的端面的抵接,阻止所述第一片部弯曲而相互靠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钩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固定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片部的与所述吊钩相反的一侧,
一对所述第二片部分别通过固定部件而被固定在所述支架固定部件上,并且,所述支架固定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吊钩的上侧部分插通的贯通孔,
所述吊钩支撑部件经由轴承配置在所述支架固定部件的与所述吊钩相反的一侧。
4.一种钢索吊车,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钩滑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13377A JP6189794B2 (ja) | 2014-05-30 | 2014-05-30 | フックブロックおよびロープホイスト |
JP2014-113377 | 2014-05-30 | ||
PCT/JP2015/064822 WO2015182528A1 (ja) | 2014-05-30 | 2015-05-22 | フックブロックおよびロープホイス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8535A true CN106458535A (zh) | 2017-02-22 |
CN106458535B CN106458535B (zh) | 2018-04-17 |
Family
ID=5469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26674.1A Active CN106458535B (zh) | 2014-05-30 | 2015-05-22 | 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50904B2 (zh) |
EP (1) | EP3150541B1 (zh) |
JP (1) | JP6189794B2 (zh) |
CN (1) | CN106458535B (zh) |
WO (1) | WO201518252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4437A (zh) * | 2021-12-08 | 2022-02-15 | 冀迪 | 一种起重机吊钩缓冲装置 |
CN114829290A (zh) * | 2019-10-21 | 2022-07-29 | 株式会社开道 | 卷扬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49958B2 (en) * | 2014-05-30 | 2020-02-04 | Kito Corporation | Rope hoist |
JP6392700B2 (ja) * | 2015-05-01 | 2018-09-19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ロープホイスト |
DE102015109900B4 (de) * | 2015-06-19 | 2017-05-04 | Terex Mhps Gmbh | Unterflasche, insbesondere für Seilzüge,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 Abdeckelement an der Seilflasche |
CN106323747B (zh) * | 2016-08-18 | 2018-11-13 | 浙江思纳克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五金制作用钢管强度检测装置 |
US20190161315A1 (en) * | 2017-11-29 | 2019-05-30 | Camer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rotational measuring head and spooling system for strings configured to deliver and retrieve downhole tools and method of its use |
FI128543B (fi) * | 2017-12-12 | 2020-07-31 | Konecranes Global Oy | Nostinlaitteen nostoköyden kiinnityslaite |
US10947089B2 (en) * | 2018-09-19 | 2021-03-16 | Konecranes Global Corporation | Bottom block assembly |
USD952983S1 (en) * | 2019-09-17 | 2022-05-24 | Konecranes Global Corporation | Hook block |
CN113247767B (zh) * | 2021-03-30 | 2024-09-20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随动旋转钩箱 |
CN116692688B (zh) * | 2023-08-03 | 2023-09-29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塔吊吊钩防坠落装置 |
US20250051146A1 (en) * | 2023-08-11 | 2025-02-13 | Columbus Mckinnon Corporation | Low Headroom Hook Block for Wire Rope Hoist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9921A (en) * | 1976-01-30 | 1978-01-24 |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 Overhead crane including a single failure proof hoist |
DE3322350C1 (de) * | 1983-06-22 | 1984-08-16 | Gerhard Dipl.-Ing. 3352 Einbeck Meurer | Kranunterflasche mit Drehantrieb |
JP3323854B2 (ja) * | 2000-02-29 | 2002-09-09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給脂機構付き吊りフック |
CN1833985A (zh) * | 2006-04-07 | 2006-09-20 |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大吨位吊车吊钩平衡滑轮组 |
CN202164047U (zh) * | 2011-06-28 | 2012-03-14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 吊钩装置和吊车 |
CN102838049A (zh) * | 2011-06-21 | 2012-12-26 | 北京金炫业科技有限公司 | 起重用链式液压葫芦 |
CN203079554U (zh) * | 2012-12-12 | 2013-07-24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厂用装卸料机辅助单轨吊车 |
CN203345956U (zh) * | 2013-04-02 | 2013-12-18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吊车吊钩冲顶防坠落装置 |
CN103803431A (zh) * | 2014-03-11 | 2014-05-21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换倍率装置及具有该自动换倍率装置的起重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79376A (en) * | 1962-09-19 | 1965-04-20 | Owen Bucket Company | Assembly, such as a crane hook |
DE1274295B (de) * | 1965-12-17 | 1968-08-01 | Scholten Geb | Unterflasche fuer die Lastaufnahme bei Hubwerken und Winden |
JPS4936699Y1 (zh) * | 1970-07-24 | 1974-10-07 | ||
US3633961A (en) * | 1970-11-12 | 1972-01-11 | Microdot Inc | Powered crane hook disconnect and overload device |
JPS53106973U (zh) * | 1977-02-01 | 1978-08-28 | ||
JPS55113391U (zh) * | 1979-02-05 | 1980-08-09 | ||
JPS6030634B2 (ja) * | 1981-05-30 | 1985-07-17 | 福山鍛鋼造機株式会社 | 物上げ用鈎 |
JPS58131277U (ja) * | 1982-02-26 | 1983-09-05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ツクブロツク |
JPS60209497A (ja) * | 1984-03-31 | 1985-10-22 |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ツク装置 |
JPH0280684U (zh) * | 1988-12-10 | 1990-06-21 | ||
US5476247A (en) * | 1993-10-18 | 1995-12-19 | Msi Crane & Equipment Co. | Load block |
JP2941700B2 (ja) * | 1995-12-15 | 1999-08-25 | 古河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 フック装置 |
DE10311424B3 (de) * | 2003-03-13 | 2004-12-02 |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 Seilflasche, insbesondere Unterflasche für Seilzüge |
BR112012012072A2 (pt) | 2009-11-21 | 2017-12-19 | Demag Cranes & Componentes Gmbh | guincho de cabo |
-
2014
- 2014-05-30 JP JP2014113377A patent/JP61897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5-22 US US15/311,766 patent/US99509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5-22 WO PCT/JP2015/064822 patent/WO20151825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5-22 CN CN201580026674.1A patent/CN10645853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5-22 EP EP15799477.3A patent/EP3150541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9921A (en) * | 1976-01-30 | 1978-01-24 |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 Overhead crane including a single failure proof hoist |
DE3322350C1 (de) * | 1983-06-22 | 1984-08-16 | Gerhard Dipl.-Ing. 3352 Einbeck Meurer | Kranunterflasche mit Drehantrieb |
JP3323854B2 (ja) * | 2000-02-29 | 2002-09-09 |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 給脂機構付き吊りフック |
CN1833985A (zh) * | 2006-04-07 | 2006-09-20 |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大吨位吊车吊钩平衡滑轮组 |
CN102838049A (zh) * | 2011-06-21 | 2012-12-26 | 北京金炫业科技有限公司 | 起重用链式液压葫芦 |
CN202164047U (zh) * | 2011-06-28 | 2012-03-14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 吊钩装置和吊车 |
CN203079554U (zh) * | 2012-12-12 | 2013-07-24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厂用装卸料机辅助单轨吊车 |
CN203345956U (zh) * | 2013-04-02 | 2013-12-18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吊车吊钩冲顶防坠落装置 |
CN103803431A (zh) * | 2014-03-11 | 2014-05-21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换倍率装置及具有该自动换倍率装置的起重机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9290A (zh) * | 2019-10-21 | 2022-07-29 | 株式会社开道 | 卷扬机 |
CN114829290B (zh) * | 2019-10-21 | 2024-04-05 | 株式会社开道 | 卷扬机 |
US12054369B2 (en) | 2019-10-21 | 2024-08-06 | Kito Corporation | Hoist |
CN114044437A (zh) * | 2021-12-08 | 2022-02-15 | 冀迪 | 一种起重机吊钩缓冲装置 |
CN114044437B (zh) * | 2021-12-08 | 2023-07-14 | 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起重机吊钩缓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081152A1 (en) | 2017-03-23 |
US9950904B2 (en) | 2018-04-24 |
EP3150541B1 (en) | 2019-07-03 |
EP3150541A1 (en) | 2017-04-05 |
EP3150541A4 (en) | 2018-01-24 |
CN106458535B (zh) | 2018-04-17 |
JP2015227234A (ja) | 2015-12-17 |
WO2015182528A1 (ja) | 2015-12-03 |
JP6189794B2 (ja) | 2017-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8535A (zh) | 带钩滑轮和钢索吊车 | |
CN106458549A (zh) | 钢索吊车 | |
US7117977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including car with suspending pulley device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ar | |
RU2534205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двески с направляющей | |
US20150021122A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CN105939955B (zh) | 用于钢丝绳提升机的低结构台车 | |
CN106458547A (zh) | 钢索吊车 | |
CN107614419A (zh) | 钢索吊车 | |
US20090071760A1 (en) | Machineroomless elevator | |
CN106458545A (zh) | 钢绳引导机构和钢索吊车 | |
CN102838012B (zh) | 电梯系统 | |
CN205652971U (zh) | 一种高速电梯的曳引装置 | |
CN1261858A (zh) | 电梯装置 | |
EP1698581A1 (en) | Machine, lifting system and machine room-less elevator | |
CN205798010U (zh) | 活套驱动导向装置 | |
JP2012153467A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CN206126554U (zh) | 一种电梯轿厢的导向装置 | |
FI129671B (fi) | Nostimen köysikiinnitysjärjestely | |
CN108639902B (zh) | 一种电梯绳头寿命弹性拉伸装置 | |
CN208734162U (zh) | 一种机械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7671559U (zh) | 一种硬臂起重机 | |
CN102502375B (zh) | 保证电梯绳轮径向同轴的装配工装及工艺 | |
CN205312840U (zh) | 制动器装卸夹具 | |
CN220727683U (zh) | 一种电梯噪声检测结构 | |
CN203820242U (zh) | 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