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26125B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6125B
CN101626125B CN2009101425991A CN200910142599A CN101626125B CN 101626125 B CN101626125 B CN 101626125B CN 2009101425991 A CN2009101425991 A CN 2009101425991A CN 200910142599 A CN200910142599 A CN 200910142599A CN 101626125 B CN101626125 B CN 101626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nut
accommodating portion
fasten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5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6125A (zh
Inventor
坂仓浩二
芥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6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6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1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02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loosening of screw or nut, e.g. vibration-proof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4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head of scr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并能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一种连接器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30)的端子(32)连接的端子(11)和用于容纳螺母(17)以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母容纳部(20)。实现螺母(17)的插入和取出的入口(20A)形成于螺母容纳部(20)的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表面侧。用于防止螺母(17)经由入口(20A)移出的至少一个螺母盖(40)可拆卸地附接至螺母容纳部(20),并包括倒置插入防止部(46),所述倒置插入防止部用于在配合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与配合连接器(30)连接,而在配合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配合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螺栓连接来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相应的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每种连接器各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端子、以及用于容纳螺栓连接用螺母的螺母容纳部(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06-31962)。在此连接器中,螺母插入和取出所经过的入口形成于沿着端子延伸的螺母容纳部的侧部。通过在螺母经由上述入口而容纳于螺母容纳部之后将端子安装到壳体内,该螺母容纳部的入口被端子封闭,从而防止螺母移出。
在端子和壳体通过镶件成型(insert molding)等而一体形成的连接器中,不能将螺母插入和取出所经过的入口形成于如上所述沿着端子延伸的螺母容纳部的侧部。因此,将入口设置于螺母容纳部的横向侧,且例如通过将螺母压入螺母容纳部而固定该螺母。但是,在此类构造中,螺母可能从螺母容纳部移出。
如果将用于螺母的入口设置于螺母容纳部的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表面侧,则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能确保用于将倒置插入防止结构(用于在配合连接器不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的结构)设置于连接表面侧的空间。由此,尽管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也可对其进行连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开发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并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
根据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此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端子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螺母容纳部,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螺母以用于螺栓连接,
其中:
实现螺母的插入和取出的入口形成于螺母容纳部的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表面侧,以及
至少一个用于防止螺母经由上述入口移出的螺母盖(优选为可拆卸地)可附接或可安装至螺母容纳部,并包括至少一个倒置或不当插入防止部,该倒置或不当插入防止部用于在配合连接器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与该配合连接器连接,而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该配合连接器接触,从而防止连接。
根据此构造,能由螺母盖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此外,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能由设置于螺母盖处的倒置或不当插入防止部防止连接。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构造,能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并能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
至少一个分隔壁可设置成将螺母容纳部分隔成多个部分,并且可将倒置或不当插入防止部设置于分隔壁的位置处。
安装部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接合件的部分可形成在分隔壁内,并且/或者安装部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板件的部分可形成在螺母容纳部内基本上对应于可布置螺母的部分或者在可布置螺母的部分的下方。
安装部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接合件的部分的上表面、优选为分隔壁的顶面可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接合槽,螺母盖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接合突起可至少部分地装配在上述接合槽中。
相应接合突起的后表面可以是朝向前方逐渐向外倾斜的表面,并且/或者相应接合突起的前表面可以是基本上垂直于接合件的表面。
接合突起可布置为使得在接合件处于自然状态时能经由螺母盖的一个或多个切口看到这些接合突起。
螺母盖可包括从其盖主体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板件,其中一个板件可被设置在每个接合件正下方的位置处,并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从盖主体或在该盖主体处突出,从而将用于容许接合件弹性变形的空间限定在板件与接合件之间。
板件可具有比接合件大的宽度、长度和/或厚度,其中,板件的厚度优选为大于接合件,更优选为比接合件大两倍左右。
不当插入防止部的高度可大于板件的厚度,且优选为可稍大于盖主体在切口位置处的竖直尺寸的一半。
螺母可相对于螺母容纳部基本上没有间隙地被容纳。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可与该连接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至少一个端子。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尤其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连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接器中设置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端子连接的至少一个端子,以及
在至少一个螺母容纳部中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螺母以用于螺栓连接,
将实现螺母的插入和取出的入口设置于螺母容纳部的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表面侧,
将用于防止螺母经由入口移出的至少一个螺母盖附接至螺母容纳部,以及
将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连接,其中,通过螺母盖的至少一个不当插入防止部来检测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正确相对定向,上述不当插入防止部在配合连接器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与配合连接器连接,而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该配合连接器接触,从而防止连接。
螺母可相对于螺母容纳部基本上没有间隙地被容纳。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并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优选实施例以及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分开描述了实施例,但可将这些实施例的单个特征合并到其它实施例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被连接之前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状态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3是第一连接器的正面图,
图4是螺母盖的正面图,
图5是螺母盖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了螺母盖被安装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螺母盖被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螺母盖被安装的状态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9是示出了连接器的适当连接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状态的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竖直倒置的第二连接器与突出部接触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了图11的状态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器为用于将电力供应至示例装置(例如尤其是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等中的接线盒、诸如马达之类的负载、逆变器等)的装置连接器,并由可彼此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0(对应于优选的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30(对应于优选的配合连接器)组成。在以下的描述中,将要连接的两个连接器10、30的侧部分别称作前侧,而将图1中的上侧和下侧称作相应组成构件中的上侧和下侧。
第二连接器30包括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壳体31。第二壳体3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空腔33,这些空腔优选为基本上并排横向布置,且能至少部分地容纳固定至或可固定至一根或多根电线W(参见图2)的端部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端子32。第二端子32分别从容纳侧部,且优选为基本上从后方容纳于相应空腔33内,一个或多个锁定矛杆35设置于相应空腔33的前端部,上述锁定矛杆用于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第二端子32的一个或多个锁定孔34接合来保持第二端子32。
第二壳体31的前端部被用作第二装配部36,该第二装配部可至少部分地装配至稍后将作描述的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装配部13。用于在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30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件或密封圈37被安装在第二装配部36的外周表面上。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38形成在第二装配部36的前壁内,相应第二端子3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部39可经由上述端子插入孔38基本上在前后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被插入。端子插入孔38被形成于基本上对应于相应空腔33的位置或相对于高度方向基本上被定位在第二装配部36的中心。至少部分地容纳于相应空腔33内的第二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9经由端子插入孔38从第二装配部36(优选为从其基本竖直的中心位置)至少部分地向前突出。
第二壳体31前表面(第二装配部36的前表面)的优选形成端子插入孔38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成弧形地向后凹进,和/或端子插入孔3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最大程度地向前突出(参见图2)。将第二壳体31的最大程度突出的这些部分称作或描述为第二壳体31的一个或多个前突出部36A。
第二端子3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形状,而锁定孔34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第二端子的中间位置(优选为基本位于中心位置)。每个第二端子32的前端部(锁定孔34之前的部分)被用作第二连接部39。第二连接部39形成有螺孔或开口(以下称之为第二螺孔39A)。第二螺孔39A优选为尺寸比形成在稍后将作描述的第一端子11中的螺孔(称之为第一螺孔18A)大的长圆形,且在前后方向上略微更长。
第一连接器10被安装在导电(优选为金属)外壳K上,该外壳设置在装置(参见图1)上,和/或至少部分地容纳该装置。第一连接器1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端子11和第一壳体12,上述第一端子11优选为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方向CD上与第二连接器30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端子32连接,第一壳体12优选为通过镶件成型与第一端子11整体或一体形成。
第一壳体12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包括第一装配部13(优选为基本上以横向长的长方体形式)、(优选为基本上为板状的)法兰部14和/或装置侧连接部15,该法兰部14在第一装配部13后端处或附近的至少部分周边、优选为基本整个周边上凸起,上述装置侧连接部15基本上从装配部14(优选为从其后表面)向后突出。利用安装在外壳K上的第一壳体12,基本上沿着外壳K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地布置法兰部14,装置侧连接部15容纳于外壳K内,而第一装配部13被布置为从外壳K至少部分地向外突出。法兰部14至少部分地被(优选为铝压铸)屏蔽罩16覆盖,该屏蔽罩与未作说明的用于覆盖装置连接器另一部分的屏蔽罩一同被安装(优选为螺固)至外壳K。
第一装配部13特别地具有大致盒状,该盒状具有中空的内部和/或(在与第二连接器30的连接方向上)基本敞开的前侧和上侧。前开口13B具有横向长的长圆形(即与0°或180°不同角度的方向上、优选为基本上与连接方向CD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圆形),以至于第二壳体31的第二装配部36可至少部分地在连接方向CD上或基本上从前方得以装配(参见图3)。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32经由位于上侧的开口13A得以螺栓连接。
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第一端子11被保持在第一壳体12内或第一壳体12处。每个第一端子11的一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装配部13内,并且其另一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装置侧连接部15中。每个第一端子11的将与第二端子3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8形成有(优选为基本上圆形的)第一螺孔18A。第一连接部18基本上沿着稍后将作描述的螺母容纳部20的侧表面或上表面延伸,同时,优选为在第一壳体12的宽度方向WD上基本上以等间距布置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18基本上位于第一装配部13的前开口13B(优选为其竖直中心)内。用于通过连接方法、优选为通过螺栓连接将第一端子11与未作说明的装置侧端子连接的螺孔被形成于第一端子11的另一端。
第一壳体12包括螺母容纳部20,该螺母容纳部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诸如螺母17之类的配合连接装置以用于螺栓连接。螺母容纳部20设置在第一装配部13内(具体而言,是设置在第一装配部13的后端部内或附近,即,上开口13A正下方的部分内)(参见图1)。螺母容纳部20优选为具有在宽度方向WD上长的形状,和/或被一个或多个分隔壁22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三个)腔室,以便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分开容纳多个(例如三个)螺母17。每个螺母17以其定向在竖直方向上(或者在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上,优选为基本上与连接方向CD和/或宽度方向WD正交的方向上)的轴线至少部分地容纳于螺母容纳部20内,螺母17的上表面基本上沿着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部18的侧表面或下表面延伸,和/或螺母17的轴孔17A被布置为或能被布置为与第一螺孔18A基本同轴。螺母17的轴孔17A优选为具有稍小于第一螺孔18A的大致圆形形状。每个螺母17优选为基本上不容纳有限定至螺母容纳部20的间隙。
实现螺母17的插入和取出的入口20A基本上形成于螺母容纳部20的前侧(与第二连接器30连接的连接表面侧)。优选为可将至少一个螺母盖40可安装或可拆卸地附接至螺母容纳部20。
螺母容纳部2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部21,稍后将作描述的螺母盖40的一个或多个接合件43以及一个或多个板件45可至少部分地插入上述安装部(参见图6)。安装部21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接合件43的部分被形成在分隔壁22内,而安装部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板件45的部分被形成在螺母容纳部20的位于布置螺母17的部分下方的部分内(分隔壁22下面的部分)。安装部21的其中接合件43可至少部分地插入的部分的上表面(优选为分隔壁22的顶面22A)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接合槽23,可将稍后将作描述的螺母盖4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接合突起44至少部分地装配在上述接合槽中。接合槽23优选为竖直穿过分隔壁22的顶面22A的通孔。
螺母盖4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包括盖主体41,其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螺母容纳部20的入口20A。盖主体41特别地为大致矩形板的形式,该矩形板在横向上长,并基本上沿着螺母容纳部20的前表面延伸,其中,该矩形板的长边尺寸优选为与螺母容纳部20的宽度相等(参见图2),和/或其短边尺寸与螺母容纳部的竖直尺寸相等(优选为大于螺母17在轴向上的尺寸的大约1.5倍,更优选为大约2倍)(参见图1)。
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切口42形成于盖主体41的上缘部或侧缘部(参见图4)。切口42形成于在宽度方向WD(纵向)上基本平分盖主体41的位置处,即,优选为基本上对应于螺母容纳部20的分隔壁22的位置处。切口42特别地为大致矩形槽,这些矩形槽在竖直方向(短侧方向)上从盖主体41的上缘延伸至略处于大致中心位置上方的位置。
螺母盖40包括将与螺母容纳部20接合的接合部。接合部优选为从盖主体41基本上向后延伸的大致悬臂状的接合件43(参见图6)。接合件43可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或基本向上和向下弹性变形,且设置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接合件43同时使其在宽度方向WD上间隔开,从而可将其逐个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盖主体41的一个或多个切口42内(参见图5)。相应接合件43基本上为板形式,这些板在前后方向上窄且长,和/或优选为具有与相应切口42基本相同的宽度,并且/或者相应接合件43的上表面优选为基本上与相应切口42的底面齐平。
接合突起44设置在相应接合件43的侧表面或上表面上(参见图6)。接合突起44设置在接合件43的后端(自由端)处或附近,且被成形为可至少部分地装配在螺母容纳部20的接合槽23内,并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突出,优选为基本上向上突出。相应接合突起44的后表面优选为朝前方逐渐向外(向上)倾斜的表面,和/或相应接合突起的前表面为基本上垂直于接合件43的表面。接合突起44布置为使得在接合件43处于自然状态时能经由相应切口42看到这些接合突起(参见图4)。
螺母盖40包括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大致悬臂状的)板件45,上述板件从盖主体41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D或向后延伸(参见图6)。一个板件45被设置于每个接合件43正下方的位置处,并从盖主体41的下缘部或在该盖主体的下缘部处向后突出。用于容许接合件43弹性变形的空间被限定于板件45与接合件43之间。板件45的尺寸优选为大于接合件43,也就是说,具有比接合件43大的宽度、长度和厚度。板件45的厚度优选为大于接合件43的厚度(优选为大约两倍)。
螺母盖40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46(对应于优选的倒置插入防止部),上述突出部用于在第二连接器30基本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第二连接器30的连接,而在第二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例如竖直倒置)与第二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连接。
将一个突出部46设置于在每个板件45之前的位置处,即,设置一对突出部46同时使其在宽度方向WD上间隔开(参见图5)。每个突出部46优选为挡块形式,和/或从前方看时具有大致横向长的矩形形状,上述挡块向前突出或沿着连接方向CD从盖主体41的底端部向前突出,上述矩形形状沿着盖主体41的底缘延伸(参见图4)。突出部46的高度优选为大于板件45的厚度,且尤其稍大于盖主体41在切口42位置处的竖直尺寸的一半。
当第二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所述对突出部46位于从第二壳体31的前突出部36A横向偏移或向下隔开的位置,而当第二连接器30竖直倒置时,所述对突出部46位于至少部分地(沿着连接方向CD)面向前突出部36A的位置。
优选地将具有敞开前侧的孔部46A形成在每个突出部46的中间部分内(优选为大致中心部分)(参见图4)。孔部46A具有横向长的形状以及到达盖主体41前表面的深度(参见图6)。
一个或多个肋47被设置在盖主体41的前表面上。肋47基本上从盖主体41沿着连接方向CD突出或向前突出,且其突出距离优选为大致等于盖主体41的厚度。肋47被设置在相邻的突出部46之间以及相应突出部46的外侧,和/或沿着突出部的上缘平直地横向延伸。肋47的竖直尺寸优选为基本上等于突出部46的在孔部46A上方的部分的竖直尺寸。
接下来描述怎样或怎样能将螺母盖40安装到螺母容纳部20内。首先,经由入口20A推入一个或多个螺母17以将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螺母容纳部20内。此后,螺母盖40定向为使得接合件43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D或向后突出(参见图7),且将接合件43至少部分地插入和推入螺母容纳部20的安装部21。此时,接合件43的接合突起44基本上与分隔壁22的顶面22A接触,以使接合件43在与连接方向CD相交的方向上或基本向下弹性变形。当接合突起44到达接合槽23的位置时,接合突起44至少部分地被装配到接合槽23中,并且接合件43基本向上而至少部分地弹回(参见图6)。如此,接合突起44与接合槽23接合,并且将螺母盖40保持安装在螺母容纳部20内或上(参见图8)。此时,盖主体41通过至少部分地覆盖螺母容纳部20的前表面而封闭入口20A。
接下来,描述连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30的操作。
利用第二连接器30的第二装配部36基本上在连接方向CD上朝着第一连接器10推动或移位第二连接器30,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装配部基本上朝向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装配部13。此时,第二端子32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部39至少部分地突入第一装配部13而到达邻近第一连接部18、或在第一连接部18的横向上、或在第一连接部18上方的位置,且第一连接部被布置在第一装配部13的内部。随后,将第二装配部36至少部分地装配在第一装配部13内,且第二连接部39沿着第一连接部18的侧表面或上表面移动。如果第二连接器30处于基本适当的定向,则将第二连接器30的前突出部36A至少部分地插入为邻近突出部46、或在突出部46的横向上、或突出部46的上方,而优选为不与螺母盖40的突出部46接触,并且两个连接器10、30达到如图9所示的适当连接状态。此时,第二连接部39到达第一连接部18正上方、或邻近第一连接部18、或第一连接部18的横向上的位置,借此将第二螺孔39A、第一螺孔18A以及螺母17的轴孔17A基本同轴地置于另一者上方(参见图10)。一个或多个螺栓B通过第一装配部13的(横向或上)开口13A至少部分地插入第一螺孔18A和第二螺孔39A,并利用螺母17进行紧固而固定。如此,有力地对第一端子11和第二端子32施压使它们接触而电连接。
另一方面,如果第二连接器30不适当地被定向,例如竖直倒置,将出现以下情况。如果利用第二连接器30的第二装配部36朝着第一连接器10推动或移位第二连接器30,则第二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9至少部分地突入第一装配部13,并到达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部18上方的位置,且第二装配部36至少部分地被装入第一装配部13,这与第二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的情况相同,其中第二连接器30的第二装配部36基本上面向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装配部13。但是,如果第二连接器30未得以适当定向,例如竖直倒置,则在第二装配部36到达第一装配部13中的适当位置之前,第二连接器30的前突出部36A基本上与螺母盖40的突出部46接触而防止任何更进一步的连接或移位操作(参见图11)。由此,尽管第二连接器30竖直倒置,也能防止两个连接器10、30连接。
在前突出部36A与螺母盖40的突出部46接触时,第二连接部39位于从第一连接部18正上方的位置向前移位的位置,即,第二螺孔39A和第一螺孔18A在前后方向上移位或偏移,从而不可能插入螺栓B(参见图12)。这样,尽管第二螺栓器30竖直倒置,也能防止两个连接器10、30的端子被螺栓连接的情况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由于可拆卸地附接用于防止一个或多个螺母17移出的螺母盖40,所以通过安装螺母盖40能防止一个或多个螺母17移出螺母容纳部20。此外,螺母盖4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46,因此,所述突出部用于在第二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第二连接器30的连接,而在第二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第二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连接。换言之,根据此实施例的构造,能防止螺母17移出螺母容纳部20,并能在第二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
因此,为提供能防止螺母移出螺母容纳部并能在配合连接器未处于适当定向时防止连接的连接器,一种连接器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与配合连接器30的一个或多个端子32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端子11、以及用来容纳一个或多个螺母17而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母容纳部20。实现一个或多个螺母17的插入和取出的入口20A被形成于螺母容纳部20的与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表面侧。用于防止一个或多个螺母17经由入口20A移出的至少一个螺母盖40可安装或可拆卸地附接至螺母容纳部20,并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当或倒置插入防止部46,不当或倒置插入防止部46用于在配合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与配合连接器30连接,而在配合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配合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连接。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以及示例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尽管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连接器,但也可应用于除装置连接器以外的各种连接器。
(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合部为基本向上和向下可弹性变形的接合件43,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且接合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只要它们可与螺母容纳部接合即可。例如,接合部可以是在宽度方向上可弹性位移的一对接合脚等,借此从相对端保持螺母容纳部。
(3)尽管在上实施例中螺母盖40的盖主体41为覆盖螺母容纳部20的入口20A的板形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且如果该盖主体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只要它能防止一个或多个螺母移出即可。例如,该盖主体可以是横跨入口的杆的形式。
附图标记列表
10…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11…第一端子
17…螺母
20…螺母容纳部
20A…入口
22…分隔壁
30…第二连接器(配合连接器)
32…第二端子
40…螺母盖
46…突出部(不当或倒置插入防止部)

Claims (19)

1.一种连接器(10),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11),所述至少一个端子(11)通过螺栓连接可与配合连接器(30)的至少一个端子(32)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螺母容纳部(20),所述至少一个螺母容纳部(20)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螺母(17)以用于螺栓连接,
其中:
使所述螺母(17)能够插入和取出的入口(20A)形成于所述螺母容纳部(20)的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表面侧,以及
用于防止所述螺母(17)经由所述入口(20A)移出的至少一个螺母盖(40)可附接至所述螺母容纳部(20),并包括至少一个不当插入防止部(46),所述不当插入防止部用于在所述配合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之间的连接,而在所述配合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壁(22)设置成将所述螺母容纳部(20)分隔成多个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不当插入防止部(46)基本上被设置于所述分隔壁(22)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螺母容纳部(20)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部(21),所述螺母盖(40)的至少一个接合件(43)和/或至少一个板件(45)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安装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安装部(21)的可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接合件(43)的部分形成在所述分隔壁(22)内,并且/或者所述安装部(21)的可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板件(45)的部分形成在所述螺母容纳部(20)内且基本上对应于可布置所述螺母(17)的部分或位于可布置所述螺母(17)的部分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安装部(21)的可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接合件(43)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接合槽(23),所述螺母盖(4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接合突起(44)可至少部分地装配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分隔壁(22)的顶面(22A)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接合槽(23),所述螺母盖(4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接合突起(44)可至少部分地装配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合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应接合突起(44)的后表面为朝向前方逐渐向外倾斜的表面,并且/或者所述相应接合突起的前表面为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接合件(43)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突起(44)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接合件(43)处于自然状态时能经由所述螺母盖(40)的一个或多个切口(42)看到所述接合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螺母盖(40)包括从所述螺母盖(40)的盖主体(41)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CD)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板件(45),其中每个板件(45)被设置于每个接合件(43)正下方的位置处,并从所述盖主体(41)或在所述盖主体(41)处基本上沿着所述连接方向(CD)突出,以便将用于容许所述接合件(43)弹性变形的空间限定在所述板件(45)与所述接合件(43)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板件(45)具有比所述接合件(43)大的宽度、长度和/或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板件(45)的厚度大于所述接合件(43)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板件(45)的厚度比所述接合件(43)的厚度大两倍左右。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不当插入防止部(46)的高度大于所述板件(45)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不当插入防止部(46)的高度稍大于所述螺母盖(40)的盖主体(41)在所述盖主体(41)的切口(42)位置处的竖直尺寸的一半。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螺母(17)以相对于所述螺母容纳部(20)基本上没有间隙的方式被容纳。
17.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以及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30),其中所述连接器(10)包括至少一个端子(11),所述至少一个端子通过螺栓连接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的至少一个端子(32)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不当插入防止部(46)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的突出部(36A)相互配合。
18.一种使连接器(10)与配合连接器(30)连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连接器(10)中设置至少一个端子(11),该至少一个端子(11)通过螺栓连接可与配合连接器(30)的至少一个端子(32)连接,
将至少一个螺母(17)至少部分地容纳于至少一个螺母容纳部(20)内以用于螺栓连接,
把使所述螺母(17)能够插入和取出的入口(20A)设置于所述螺母容纳部(20)的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的连接表面侧,
将用于防止所述螺母(17)经由所述入口(20A)移出的至少一个螺母盖(40)附接至所述螺母容纳部(20),以及
将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连接,其中,通过所述螺母盖(40)的至少一个不当插入防止部(46)来检测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的正确的相对定向,所述至少一个不当插入防止部(46)在所述配合连接器(30)处于适当定向时容许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之间的连接,而在所述配合连接器(30)未处于适当定向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接触,从而防止所述连接器(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30)之间的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螺母(17)以相对于所述螺母容纳部(20)基本上没有间隙的方式被容纳。
CN2009101425991A 2008-07-10 2009-07-03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6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0484A JP5046043B2 (ja) 2008-07-10 2008-07-10 コネクタ
JP2008-180484 2008-07-10
JP2008180484 2008-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6125A CN101626125A (zh) 2010-01-13
CN101626125B true CN101626125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00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59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6125B (zh) 2008-07-10 2009-07-03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11116B2 (zh)
EP (1) EP2144332B1 (zh)
JP (1) JP5046043B2 (zh)
CN (1) CN101626125B (zh)
AT (1) ATE551754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5446B2 (ja) * 2008-03-05 2012-1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934950B2 (en) * 2008-11-05 2011-05-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with guide ribs and reinforcing ribs
JP5417954B2 (ja) * 2009-04-09 2014-0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5240522B2 (ja) * 2009-04-13 2013-07-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83340B2 (ja) * 2009-06-18 2014-0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結線構造および結線方法
JP5320232B2 (ja) * 2009-09-16 2013-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レギュレータの端子接続部構造
JP5698451B2 (ja) * 2009-10-05 2015-04-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JP5294034B2 (ja) * 2009-11-13 2013-09-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台
EP2510580B1 (en) * 2009-12-10 2018-05-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JP4832581B2 (ja) * 2010-01-29 2011-1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DE102010029982A1 (de) * 2010-06-11 2011-12-15 Robert Bosch Gmbh Fluiddichtender Elektromotor-Anschlussstecker, sowie Motor und konfektioniertes elektrisches Kabel
JP5687459B2 (ja) * 2010-09-21 2015-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構造
JP5531935B2 (ja) * 2010-12-03 2014-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314483A (zh) 2011-02-04 2013-09-18 株式会社藤仓 端子块
JP5626047B2 (ja) * 2011-03-15 2014-11-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5751875B2 (ja) * 2011-03-22 2015-07-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743740B2 (ja) * 2011-06-23 2015-07-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ITBO20110466A1 (it) * 2011-07-29 2013-01-30 Magneti Marelli Spa Sistema di connessione per stabilire un collegamento elettrico tra un dispositivo elettrico per autotrazione ed almeno una coppia di cavi
JP5733573B2 (ja) * 2011-09-05 2015-06-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DE102012207706B4 (de) 2012-05-09 2014-02-2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Lösbare elektrische Kontaktverbindung
JP5973957B2 (ja) * 2013-06-07 2016-08-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JP6114135B2 (ja) * 2013-07-30 2017-04-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保護カバー構造
JP6032164B2 (ja) * 2013-09-18 2016-11-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6135516B2 (ja) * 2014-01-08 2017-05-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KR102103439B1 (ko) * 2014-11-10 2020-04-23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팬 모터 조립체
KR102640023B1 (ko) * 2016-02-05 2024-02-26 타이코에이엠피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패키지용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17208193A (ja) * 2016-05-17 2017-11-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10488231B2 (en) * 2016-08-18 2019-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nsor cover
JP6791493B2 (ja) * 2016-08-31 2020-11-2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ネクタ
JP6699749B2 (ja) * 2016-10-31 2020-05-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EP3386037B1 (en) * 2017-04-03 2022-12-21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603264B2 (ja) * 2017-05-16 2019-1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CN109494517B (zh) * 2017-09-11 2020-09-0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车辆
JP6907900B2 (ja) * 2017-11-22 2021-07-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US11152833B2 (en) 2018-07-23 2021-10-19 Borgwarner Inc.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compact connector assembly suited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DE102019213700A1 (de) * 2019-04-02 2020-10-2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toleranzausgeglichenen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ersten Bauteil und einem zweiten Bauteil und elektrischer Antrieb
DE102020203227A1 (de) * 2020-03-12 2021-03-11 Magna powertrain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elektrische Anordnung umfassend eine solch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7221904B2 (ja) * 2020-03-18 2023-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部品
JP7104095B2 (ja) * 2020-04-22 2022-07-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台
JP7185661B2 (ja) * 2020-06-23 2022-1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480620B2 (ja) * 2020-07-31 2024-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782A (zh) * 1997-11-26 1999-06-1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231530A (zh) * 1998-04-08 1999-10-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压力接触接线盒
CN201038467Y (zh) * 2007-04-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及通信机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0936A (en) * 1959-12-24 1963-05-21 Frederick L Maitby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725519B2 (ja) * 1991-10-01 1998-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台
GB9408878D0 (en) * 1994-05-05 1994-06-22 Amp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crew clamp terminals
JP3285119B2 (ja) * 1996-03-08 2002-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ねじ嵌合式コネクタ
JP3189945B2 (ja) * 1996-09-30 2001-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EP1133022B1 (en) * 2000-03-07 2008-04-3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hiel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shielding electric wire
US6824432B2 (en) * 2000-10-26 2004-11-30 Fanuc Ltd. Terminal unit for electric motor
JP3846849B2 (ja) * 2001-03-13 2006-1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接続装置
JP2004327185A (ja) * 2003-04-23 2004-11-18 Yazaki Corp 端子台
JP4536444B2 (ja) 2004-07-12 2010-09-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4761931B2 (ja) * 2005-10-27 2011-08-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可動コネクタ
US7588466B2 (en) * 2006-09-15 2009-09-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ilter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hav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782A (zh) * 1997-11-26 1999-06-1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231530A (zh) * 1998-04-08 1999-10-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压力接触接线盒
CN201038467Y (zh) * 2007-04-13 2008-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及通信机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31962A 2006.02.02
JP特开平6-52933A 1994.02.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551754T1 (de) 2012-04-15
EP2144332B1 (en) 2012-03-28
CN101626125A (zh) 2010-01-13
JP5046043B2 (ja) 2012-10-10
US7811116B2 (en) 2010-10-12
JP2010021017A (ja) 2010-01-28
US20100009566A1 (en) 2010-01-14
EP2144332A1 (en) 201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6125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CN101114742B (zh) 连接器和装配连接器的方法
US9211852B2 (en) Conductive plate and joint connector
EP2509165B1 (en) Vehicle-side connector
CN101599591B (zh) 连接器
EP2624376B1 (en) Cell voltage detecting connector
EP2500985B1 (en) Device connec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EP2500997B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t
WO2013011756A1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EP2149936B1 (en) Connector
CN108736198A (zh) 连接器
EP0963008B1 (en) A connector and a cap therefor
EP2475050B1 (en) Connector
JP2010040183A (ja) コネクタ
CN101645546B (zh) 一种壳体
CN101499580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090096132A1 (en) Container box,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provided with container box and method of molding container box
EP2654135B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JP5691836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233957B2 (ja) コネクタ
JP3235479B2 (ja) コネクタ
JP5598725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09266603A (ja) アース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201101B2 (ja) コネクタ
US7044766B2 (en)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