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1920C - 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81920C CN100581920C CN200710139711A CN200710139711A CN100581920C CN 100581920 C CN100581920 C CN 100581920C CN 200710139711 A CN200710139711 A CN 200710139711A CN 200710139711 A CN200710139711 A CN 200710139711A CN 100581920 C CN100581920 C CN 10058192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pipe
- goods
- cargo
- bonded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183 run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7455 bi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39 b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63B11/02—Arrangement of bulkheads, e.g. defining cargo spa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要求6至8种左右的分装的液体货船、能谋求成本降低又能防止龟裂等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该货物泵装置,在具备由从下部纵贯支撑墩上竖立设置的中央隔壁和横向隔壁划分出的多个船舱的液体货物运输船中:在中央隔壁和横向隔壁的交叉部设置有从开口于上甲板的舱口部贯通到该下部纵贯支撑墩内的货物泵室;在每一个该货物泵室配置有一台深井泵;在该深井泵的吸引侧连接有在该船舱内开口并穿过该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倾斜壁的货物吸引部;将该深井泵的排出侧与货物排出管连接,该货物排出管经过该货物泵室内与布设在该上甲板上的岐管连接;在该货物泵室内的该货物吸引部中插有伸缩管、或者该深井泵经由伸缩管而被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货物运输船上的货物泵装置以及货物管路,尤其涉及在液体货物的起货、卸货系统中使用的货物泵装置以及货物吸引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能够同时装卸四种货物,建造了一种五万吨载重级的液体货船,其在位于货物舱室和机舱之间的货物泵室设置四台货物泵、并采用主分支(メインブランチ)方式的货物管路配管。另外,还建造了这样一种液体货船,即在具备被划分为12至16份的船舱的液体货船中,在各船舱分别设置有独立的货物泵(潜液泵)的液体货船。
作为在各船舱具备各自独立的货物泵的液体货船,例如有在日本特开2001-180576号公报中公开的液体货船。
日本特开2001-180576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起货即将完成之前使在主管路残留的液状化学制品的量为零的化学品船”,为了实现该目的,构成使得“该化学品船具有用于在安置于船体内的多个存储罐和诸多设备之间对液体化学制品进行起货、卸货的货物装卸管路,其中,所述货物装卸管路具备:在所述船体的中央附近沿该船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诸多设备相连接的多个岐管横跨管路(マニホ一ルドクロスオ一バライン/分支横跨管路);一端与这些横跨管路连接、以高于所述横跨管路的高度分别向所述船体的船头方向以及船尾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第二主管路;和与这些第一、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以及其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位连接,主要部分在垂直方向延伸、且安装着潜液泵的下端被插入到所述存储罐内的多个支管路”。
关于在日本特开2001-180576号公报中公开的液体货船所代表的以往类型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基于图12以及图13进行间要说明。另外,图12是以往类型液体货船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图13是从上甲板大略显示以往类型液体货船的船舱的横向隔壁部的图。
在船体的上甲板23上布设有歧管25,在船体中从船头向船尾安置有由中央隔壁13和横向隔壁15划分成的、贮藏如甲醇那样的液状化学制品的成对的船舱11、11共计20个。而且,在各船舱设置有潜液泵91。
在多数情况下,潜液泵91是电动液压式,在泵下部内置有液压马达,在其下方设置有叶轮。而且,在上甲板23的舱口部33上设置有对液压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浮子控制器,通过该浮子控制器可以控制液压的流量。另外,排出管81从叶轮的侧方开始垂直延伸、在上甲板23上与岐管25连接,并且从岐管25分支出进料管2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0576号公报
但是,在具备被划分为12至16个船舱的液体货船中,不会分装十多种货物,至多要求6至8种左右的分装,因而不会在由中央隔壁所划分出的右舷侧以及左舷侧的一对船舱中装有不同种类的货物,所以如果分别使其具备潜液泵,则不仅设备过剩,而且需要对各个泵进行控制,从而存在包括维护等在内、人事费以及设备费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要求6至8种左右的分装的液体货船、不仅能谋求原始成本、运行成本的降低而且能防止由货物泵的振动导致的龟裂、噪音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一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备由沿货船的中心线竖立设置的中央隔壁和与该中央隔壁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横向隔壁所划分出的多个船舱的液体货物运输船中:该中央隔壁从设置于二层船底的内底板上的剖面大致呈等腰梯形的下部纵贯支撑墩(台座)上竖立设置;在该中央隔壁和该横向隔壁的交叉部设置有从开口于上甲板的舱口部沿着该中央隔壁连通到该下部纵贯支撑墩内的货物泵室;在该货物泵室配置有深井泵以及残油回收装置;该深井泵的吸引侧通过液压阀与货物吸引部连接,所述货物吸引部在凹设于船舱内的内底板上的吸取井开口、且穿过该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倾斜壁;该深井泵的排出侧与货物排管连接,所述货物排出管经过该货物泵室内与布设在该上甲板上的岐管连接;在该货物泵室内的该货物吸引部中介插有伸缩管,或者该深井泵通过伸缩接头而被固定。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在所述货物泵室分别配置有一台所述深井泵;与该深井泵的吸引侧连接的所述货物吸引部具备延伸到隔着所述中央隔壁而相邻的两个或四个船舱内的两个或四个吸引管。
而且,本发明技术方案三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上甲板上;该泵部被由位于上部的下凸缘、位于中间部的圆筒部、和与该圆筒部连接且下方缩小的漏斗形的缩颈部构成的吸取箱包围,并且该泵部被固定在通过所述伸缩接头与该下凸缘连接的上凸缘上;该上凸缘从所述舱口部悬吊下来;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吸取箱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根吸引管构成;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吸取箱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通过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直管而被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进而,本发明技术方案四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所述舱口部由下部舱口部和隔着所述伸缩接头而重叠配置在该下部舱口部上的上部舱口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该上部舱口部上;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通过直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五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通过直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在穿过所述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倾斜壁的该两条吸引管或者该四条吸引管中分别介插有所述伸缩管。
而且,本发明技术方案六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第一T字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该L形管是由所述伸缩管形成的L形伸缩管。
进而,本发明技术方案七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第一T字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该L形管和该T字管、或者该L形管和该第一T字管通过所述伸缩管连接。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八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一或者技术方案二所涉及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所述深井泵由通过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通过直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通过液压阀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在该直管中介插有所述伸缩管。
本申请的发明,通过上述的构成可起到下述效果。
(1)因为在隔着中央隔壁而相邻的每一对船舱、或者与货物泵室相邻的每四个船舱中配置有作为货物泵使用的一台深井泵,所以能够在由夹持着横向隔壁相向的两个船舱构成的每个船舱区间中、或者由与货物泵室相邻的四个船舱构成的每个船舱区间中装载种类不同的货物。由此,能够实现与船舱区间数相当的液体货物的分装。
(2)另外,因为没有必要在每个船舱配置货物泵,所以可以将货物泵数量削减为1/2至1/4,从而能够谋求原始成本、运行成本的降低,并且因为货物泵使用深井泵,所以容易进行维护。
(3)因为使货物泵室的货物吸引部中介设有伸缩管,或者使深井泵中介设有伸缩接头,所以能够借助伸缩管、伸缩接头吸收由深井泵的马达、泵引起的货物吸引部的伸缩。因此,能够防止由货物泵的振动导致的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壁体、货物泵室的壁体、中央隔壁、横向隔壁等的船体的龟裂、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以及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以及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的吸取箱部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2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舱口部部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3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4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
图10是实施例5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6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
图12是以往类型液体货船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
图13是从上甲板大略显示以往类型液体货船的船舱的横向隔壁部的图
标号说明
1: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2:实施例2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3:实施例3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4:实施例4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5:实施例5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6: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11:船舱 13:中央隔壁
15:横向隔壁 17:内底板
19:下部纵贯支撑墩 191: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
21:吸取井 23:上甲板
25:岐管 31:货物泵室
33:舱口部 331:上部舱口部
333:下部舱口部 335:舱口部伸缩接头
40:深井泵 41:泵部
43:马达部 45:驱动轴
51: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2:实施例2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3:实施例3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4:实施例4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5:实施例5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6: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
57:吸引管 59:伸缩管
61:吸引部液压阀 63:T字管
631:第一T字管 632:第二T字管
65:L形管 67:L形伸缩管
70:吸取箱部 71:圆筒部
73:缩颈部 75:下凸缘
77:上凸缘 79:凸缘伸缩接头
81:货物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6。另外,图1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以及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以及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图4是实施例1的货物泵装置的吸取箱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2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图6是实施例2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舱口部部的放大图;图7是实施例3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船舱的横向剖面图;图8是实施例3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图9是实施例4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图10是实施例5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图11是实施例6的货物泵装置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的放大图。
在图1至图11中,标号1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2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3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4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5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6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标号11表示船舱,标号13表示中央隔壁,标号15表示横向隔壁,标号17表示内底板,标号19表示下部纵贯支撑墩,标号191表示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标号21表示吸取井,标号23表示上甲板,标号25表示岐管,标号27表示进料管,标号31表示货物泵室,标号33表示舱口部,标号331表示上部舱口部,标号333表示下部舱口部,标号335表示舱口部伸缩接头,标号40表示深井泵,标号41表示泵部,标号43表示马达部,标号45表示驱动轴,标号51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2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3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4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5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6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吸引部,标号57表示吸引管,标号59表示伸缩管,标号61表示吸引部液压阀,标号63表示T字管,标号631表示第一T字管,标号632表示第二T字管,标号65表示L形管,标号67表示L形伸缩管,标号70表示吸取箱部,标号71表示圆筒部,标号73表示缩颈部,标号75表示下凸缘,标号77表示上凸缘,标号79表示凸缘伸缩接头,标号81表示货物排出管,标号83表示残油吸引管,标号85表示残油回收泵,标号87表示残油排出管。另外,图中的CL表示货船的中心线。另外,对于与根据图13以及图14说明的以往货船的货物泵装置中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
(实施例1)
首先,基于图1以及图2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以及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概要情况,然后基于图3以及图4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
在图2中,图面的上方是船头侧,图面的下方是船尾侧,如图2所示,通过由沿着货船的中心线(CL)竖立设置的中央隔壁13和与中央隔壁13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横向隔壁15液密性地划分,从而形成船舱11。而且,中央隔壁13以及横向隔壁15分别从设置在内底板17上的剖面大约呈等腰梯形的下部纵贯支撑墩19和下部横贯支撑墩(台座)上,并且中央隔壁13以及横向隔壁15设为波纹结构。
进而,在与中央隔壁13相接而相邻的左舷侧以及右舷侧的一对船舱11、11的在船尾侧的中央隔壁13以及横向隔壁15的交叉部,贯穿设置有贯通上甲板23以及下部纵贯支撑墩19且被液密性地划分出的货物泵室31,在货物泵室31的上部的上甲板23上竖立设置有舱口部33。该货物泵室31的俯视形状是具有平行于中央隔壁13以及横向隔壁15的壁面、且沿着货船的中心线(CL)方向较为细长的长方形,但是并不局限于该形状。
在此,基于图1说明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1至货物泵装置6中共通附设的残油回收装置。
残油回收装置,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残油回收泵85、与该残油回收泵85的吸引侧相连接的残油吸引管83、和与残油回收泵85的排出侧相连接的残油排出管87构成,残油回收泵85使用自吸式泵。在残油回收泵85的吸引侧连接有T字管,在该T字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大约50mmφ的残油吸引管83,在该T字管和残油吸引管83之间介插有液压阀。而且,各个残油吸引管83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残油回收泵85的排出侧相连接的残油排出管87,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上甲板2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残油回收装置利用上述的构成担负着回收后述货物泵装置1没有回收完的货物的任务,其中,残油吸引管83是大约50mmφ的细直径,残油回收泵85以自吸式进行吸引。
另外,在各船舱11配设有从岐管25分支出的进料管27,利用该进料管27进行货物的装载,这与以往类型的货物运输船的构成相同。
货物泵装置1,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1、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深井泵40由马达部43和经由驱动轴45而与该马达部43连结的泵部41构成,马达部43被固定在舱口部33上,并且泵部41被收纳于在货物泵室31的下部由舱口部33所支撑着的吸取箱部70内。该吸取箱部70由位于上部的下凸缘75、位于中间部的圆筒部71、和与圆筒部71连接且下方缩小的漏斗形的缩颈部73构成,泵部41被固定在经由凸缘伸缩接头79而与下凸缘75相连接的上凸缘77上,进而上凸缘77固定于舱口部33,由此吸取箱部70由舱口部33支撑。
另外,对于实施例1的凸缘伸缩接头79,使用在金属制的筒状体上设置折皱从而使其具有伸缩性·气密性·弹性的波纹管式(皱纹管)。
在吸取箱部70的下端部连接有货物吸引部51,该货物吸引部51由与吸取箱部70的下端部直接连结的T字管63、和经由吸引部液压阀61分别与该T字管63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各个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吸取箱部70内的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1以及吸取箱部70被吸引到泵部41,从泵部41被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吸引部液压阀61的操作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并排出船外。
由于吸引管57、货物排出管81是大约300mmφ的粗直径、且长约数米左右,所以会因船体的挠曲、温度变化而产生伸缩,由此导致吸引管57、货物排出管81的固定部的破损。另外,因为深井泵40也是与其相适应的大容量泵,所以因马达部43的运转而产生的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会传递至固定马达部43的舱口部33、固定泵部41的上凸缘77。但是,因为吸取箱部70经由介插在下凸缘73和上凸缘77之间的凸缘伸缩接头79而从上凸缘77悬吊下来,所以可借助凸缘伸缩接头79吸收吸引管57、货物排出管81自身的热伸缩、舱口部33以及上凸缘77的振动,使得附加在吸取箱部70上的由上述热变化引起的伸缩量、振动变小。
因此,附加在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上的由热变化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从而不会在下部纵贯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另外噪音也变小。
(实施例2)
接着,基于图5以及图6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因船舱11、中央隔壁13、横向隔壁15、货物泵室31以及舱口部33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并且附设于货物泵装置2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构成、效果也和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货物泵装置2,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2、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深井泵40由马达部43和经由驱动轴45而与该马达部43连结的泵部41构成,马达部43被固定在舱口部33上。该舱口部33由固定在上甲板上的下部舱口部333、和经由舱口部伸缩接头335而重叠配置在下部舱口部333上的上部舱口部331构成,马达部43被固定在上部舱口部331上。而且,泵部41位于货物泵室31的下部,经由驱动轴45而与马达部43连结、且从上部舱口部331悬吊下来。
另外,对于实施例2的舱口部伸缩接头335,和实施例1一样,使用在金属制的筒状接头上设置折皱从而具有伸缩性·气密性·弹性的波纹管式(皱纹管)。
在泵部41的吸引侧连接有货物吸引部52,该货物吸引部52由与泵部41的吸引侧直接连结的T字管63、和经由吸引部液压阀61而分别与该T字管63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各个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2被吸引到泵部41,并从泵部41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吸引部液压阀61的操作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被排出船外。
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虽然会传递至固定马达部43、泵部41的上部舱口部331,但是因为上部舱口部331经由舱口部伸缩接头335重叠设置在固定于上甲板上的下部舱口部333上,所以借助凸缘伸缩接头79吸收上部舱口部331的振动,使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衰减。
因此,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由发热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从而不会在纵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噪音也变小。
(实施例3)
接着,基于图7以及图8说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因船舱11、中央隔壁13、横向隔壁15、货物泵室31以及舱口部33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并且附设于货物泵装置3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构成、效果也和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货物泵装置3,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3、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深井泵40由马达部43和经由驱动轴45与该马达部43连结的泵部41构成,马达部43被固定在舱口部33上,泵部41位于货物泵室31的下部、并从上部舱口部331悬吊下来。
而且,在泵部41的吸引侧连接有货物吸引部53,该货物吸引部53,由与泵部41的吸引侧直接连结的T字管63、和经由吸引部液压阀61而分别与该T字管63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在各个吸引管57中介插有伸缩管59,从伸缩管59延伸出的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而且,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3被吸引到泵部41,从泵部41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吸引部液压阀61的操作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并被排出船外。
由于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的运转,会在马达部43、泵部41产生很大的振动,而该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通过介插在吸引管57中的伸缩管59而被吸收,从而振动几乎没有传递至穿过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变得很微弱。
因此,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由发热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从而不会在纵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噪音也变小。
(实施例4)
接着,基于图9说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因船舱11、中央隔壁13、横向隔壁15、货物泵室31以及舱口部33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且深井泵40的构成与实施例3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并且附设于货物泵装置4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构成、效果也和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货物泵装置4,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4、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在深井泵40的泵部41的吸引侧连接有货物吸引部54,该货物吸引部54,由与泵部41的吸引侧直接连结的由伸缩管形成的L形伸缩管67、与该L形伸缩管67相连接的T字管63、和经由吸引部液压阀61而分别与该T字管63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4被吸引到泵部41,并从泵部41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吸引部液压阀61的操作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并被排出船外。
由于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的运转,在马达部43、泵部41产生很大的振动,但是该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借助由伸缩管形成的L形管65被吸收从而变得很小。
因此,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由发热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从而不会在纵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噪音也变小。
(实施例5)
接着,基于图10说明实施例5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因船舱11、中央隔壁13、横向隔壁15、货物泵室31以及舱口部33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且深井泵40的构成也与实施例3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并且附设于货物泵装置5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构成、效果也和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货物泵装置5,主要由在每个货物泵室31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5、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在深井泵40的泵部41的吸引侧连接有货物吸引部55,该货物吸引部55,由与泵部41的吸引侧直接连结的L形管65、经由伸缩管59与该L形管65相连接的T字管63、和经由吸引部液压阀61而分别与该T字管63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4被吸引到泵部41,并从泵部41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吸引部液压阀61的操作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并被排出船外。
由于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的运转而在马达部43、泵部41产生很大的振动,但是该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借助插在L形管65和T字管63之间的伸缩管59被吸收从而变得很小。
因此,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由发热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不会在纵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噪音也变小。
(实施例6)
接着,基于图11说明实施例6所涉及的货物泵装置,因船舱11、中央隔壁13、横向隔壁15以及舱口部33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且深井泵40的构成也与实施例3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并且附设于货物泵装置6的残油回收装置的构成、效果也和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在隔着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而相邻的每一对船舱11、11的船尾侧设置有货物泵室31,但是在实施例6中,在由与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以及横向隔壁15的规定的交叉部相邻的四个船舱11、11、11、11构成的每个船舱区间设置有货物泵室31。
货物泵装置6,主要由在货物泵室31中配置的一台深井泵40、与该深井泵40的吸引侧相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6、和与深井泵40的排出侧相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构成。
与泵部41的吸引侧连接的货物吸引部56,由与泵部41的吸引侧直接连结的第一T字管631、经由伸缩管59及吸引部液压阀61与第一T字管631的两端部相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632、和分别与两个第二T字管632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57构成。而且,与一个第二T字管632相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延伸到隔着中央隔壁13而相邻的一对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并且,与另一个第二T字管632相连接的两条吸引管57延伸到与所述的一对船舱11、11隔着横向隔壁15而相邻的船舱11、11内,其前端部在凹设于船舱11的内底板17上的吸取井21开口。
另一方面,与泵部41的排出侧连接的货物排出管81在货物泵室31内向上方延伸,穿过舱口部33与布设在上甲板23上的岐管25相连接。
船舱11内的货物在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运转的作用下经由货物吸引部54被吸引到泵部41,并从泵部41排出,而从规定的船舱11排出货物的作业通过操作吸引部液压阀61来进行。然后,从泵部41排出的货物经过货物排出管81被送至岐管25,并被排出船外。
由于深井泵40的马达部43的运转,在马达部43、泵部41产生很大的振动,但是该马达部43、泵部41的振动借助伸缩管59被吸收从而变得很小。
因此,穿过下部纵贯支撑墩倾斜壁191的吸引管57由发热所导致的伸缩变小,从而不会在纵支撑墩19的壁体等发生龟裂,噪音也变小。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对应隔着中央隔壁13相邻的每一对船舱11、11而配置有深井泵40,而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与货物泵室31相邻的每四个船舱11、11、11、11而配置有一台深井泵40,所以优点是减少了深井泵40的台数,但相应地能够装载的货物的种类变少。
另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也能够通过第一T字管631以及第二T字管632使四条吸引管57连接于吸取箱部70的下端部、泵部41的吸引侧。
Claims (8)
1.一种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备由沿货船的中心线竖立设置的中央隔壁和与该中央隔壁垂直地竖立设置的多个横向隔壁划分出的多个船舱的液体货物运输船中,
该中央隔壁从设置于二层船底的内底板上的剖面大致呈等腰梯形的下部纵贯支撑墩上竖立设置,
在该中央隔壁和该横向隔壁的交叉部设置有从开口于上甲板的舱口部沿着该中央隔壁连通到该下部纵贯支撑墩内的货物泵室,
在该货物泵室中配置有深井泵以及残油回收装置,
该深井泵的吸引侧经由液压阀连接着货物吸引部,所述货物吸引部在凹设于船舱内的内底板上的吸取井开口、且穿过该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倾斜壁,
该深井泵的排出侧与货物排出管连接,所述货物排出管经过该货物泵室内而与布设在该上甲板上的岐管连接,
在该货物泵室内的该货物吸引部中介插有伸缩管,或者该深井泵经由伸缩接头而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货物泵室分别配置有一台所述深井泵,
与该深井泵的吸引侧连接的所述货物吸引部,具备延伸到隔着所述中央隔壁而相邻的两个船舱内的两个吸引管或延伸到隔着所述中央隔壁而相邻的四个船舱内的四个吸引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上甲板上,
该泵部被由位于上部的下凸缘、位于中间部的圆筒部和与该圆筒部连接且下方缩小的漏斗形的缩颈部构成的吸取箱包围,并且该泵部被固定在经由所述伸缩接头而与所述下凸缘连接的上凸缘上,
该上凸缘从所述舱口部悬吊下来,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吸取箱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
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吸取箱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经由直管而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所述舱口部由下部舱口部和经由所述伸缩接头而重叠配置在该下部舱口部上的上部舱口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该上部舱口部上,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
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经由直管而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第二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
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经由直管而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在穿过所述下部纵贯支撑墩的倾斜壁的该两条吸引管或者该四条吸引管中分别介插有所述伸缩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
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第一T字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该L形管是由所述伸缩管形成的L形伸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与该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条吸引管构成,
或者,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L形管、与该L形管连接的第一T字管、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该L形管和该T字管、或者该L形管和该第一T字管经由所述伸缩管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井泵由经由驱动轴而连结的泵部和马达部构成,
该马达部被固定在所述舱口部上,
所述货物吸引部,由与该泵部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一T字管、经由直管而与该第一T字管的两端部连接的两个第二T字管、和经由液压阀而分别与该第二T字管各自的两端部连接的四条吸引管构成,
在该直管中介插有所述伸缩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7890/2007 | 2007-04-27 | ||
JP2007117890A JP4382111B2 (ja) | 2007-04-27 | 2007-04-27 | 液体貨物船の貨物ポンプ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3561A CN101293561A (zh) | 2008-10-29 |
CN100581920C true CN100581920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9683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9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920C (zh) | 2007-04-27 | 2007-07-27 | 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985535B1 (zh) |
JP (1) | JP4382111B2 (zh) |
KR (1) | KR100932043B1 (zh) |
CN (1) | CN100581920C (zh) |
PL (1) | PL1985535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0066B (zh) * | 2010-03-18 | 2014-02-19 | 容云 | 膜式隔水舱壁 |
KR101167921B1 (ko) | 2010-07-08 | 2012-07-30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펌프타워의 배관 장치 |
CN102700685B (zh) * | 2012-05-30 | 2014-12-24 | 江苏大学 | 一种用于液体货物运输船长轴卸货泵的固定装置 |
KR101498245B1 (ko) * | 2013-07-30 | 2015-03-03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잔유 액체화물 하역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
KR200477464Y1 (ko) * | 2013-10-10 | 2015-06-10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비상 블록의 설치구조 |
CN105446359B (zh) * | 2014-08-28 | 2018-04-17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深井泵与液罐的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
CN105599866B (zh) * | 2014-11-10 | 2017-12-01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运输船 |
CN104627318B (zh) * | 2014-12-03 | 2017-03-22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适于压载舱涂层保护要求的深井泵安装方法 |
JP6449052B2 (ja) * | 2015-03-03 | 2019-01-09 |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サブマージドポンプの取付構造及びサブマージドポンプの取付方法 |
DE102018209465A1 (de) * | 2018-06-13 | 2019-12-19 | Ejot Gmbh & Co. Kg | Saugvorrichtung zum Entleeren eines Behälters |
KR102007961B1 (ko) * | 2018-11-28 | 2019-08-06 | (주)발맥스기술 | 액화가스 저장탱크 |
FR3089594B1 (fr) * | 2018-12-11 | 2021-03-26 | Gaztransport Et Technigaz | Support de fixation d’un moteur sur un couvercle d’une tour de chargement et/ou de déchargement d’une cuve d’un navire |
CN110254619A (zh) * | 2019-07-01 | 2019-09-20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一种货油泵的定位安装工装及安装方法 |
CN117163218A (zh) * | 2023-09-05 | 2023-12-05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双燃料船舶甲醇集液泄放智能收集系统 |
CN117163215A (zh) * | 2023-09-05 | 2023-12-05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甲醇舱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97662A (en) * | 1966-06-28 | 1968-08-20 | Mcmullen John J | Hatch arrangement for liquefied gas storage tanks |
US3766875A (en) * | 1971-11-10 | 1973-10-23 | Litton Systems Inc | Ship for transporting slurry ore, coal and oil |
JPS5855956B2 (ja) * | 1978-12-26 | 1983-12-12 |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 ケミカルタンカ− |
JPS55123588A (en) * | 1979-03-14 | 1980-09-24 | Yamashita Shin Nippon Kisen Kk | Oil tanker |
NO300964B1 (no) * | 1995-08-10 | 1997-08-25 | Mohn Fusa As Frank | Anordning ved lossepumpe som er neddykkbar i lasten i en skipslastetank |
NO983204L (no) * | 1998-04-16 | 1999-10-18 | Allied Applied Marine Technolo | Bulk carrier |
JP2001180576A (ja) * | 1999-12-21 | 2001-07-03 | Mitsui O S K Lines Ltd | ケミカル船 |
JP3071879U (ja) * | 2000-03-21 | 2000-09-22 |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 スツールを有する油送船の荷油管装置 |
-
2007
- 2007-04-27 JP JP2007117890A patent/JP438211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27 CN CN200710139711A patent/CN10058192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9-04 KR KR1020070089232A patent/KR100932043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09 PL PL07118079T patent/PL1985535T3/pl unknown
- 2007-10-09 EP EP07118079.8A patent/EP1985535B1/en not_active Ceas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80096344A (ko) | 2008-10-30 |
EP1985535B1 (en) | 2017-05-10 |
CN101293561A (zh) | 2008-10-29 |
KR100932043B1 (ko) | 2009-12-15 |
EP1985535A2 (en) | 2008-10-29 |
EP1985535A3 (en) | 2014-05-21 |
JP4382111B2 (ja) | 2009-12-09 |
JP2008273342A (ja) | 2008-11-13 |
PL1985535T3 (pl) | 2017-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1920C (zh) | 液体货船的货物泵装置 | |
KR20240152943A (ko) | 로딩/언로딩 타워가 제공된 밀폐 및 단열 탱크 | |
US8297213B2 (en) | Sea water system and floating vessel comprising such system | |
KR20190027948A (ko) | 선박용 탈황 장치 및 선박 | |
CN1946607B (zh) | 内设利用管道的自动压载系统的船舶 | |
KR100648442B1 (ko) | 광석/벌크/석유 또는 벌크 캐리어형 선박 | |
FI67058C (fi) | Anordning i fartyg | |
GB1585922A (en) | Semi-submersible vessels providing a loading mooring and storage facility | |
US4409919A (en) | Ship's double bottom and bag segregated ballast system | |
US2048312A (en) | Ship for carrying fluids in bulk | |
US4715309A (en) | Device for the handling of liquids | |
NO175424B (no) | Fremgangsmåte og fartöy for offshore oljelasting | |
US4573422A (en) | Ship without transverse reinforcing members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hull plating | |
US5203828A (en) | Guide and control means for diaphragm | |
US7905191B2 (en) | Gas expansion trunk for marine vessels | |
JP6522598B2 (ja) | タンカーの建造方法、タンカー、貨物船、及びタンクモジュール | |
JPH0653514B2 (ja) | タンカ− | |
JP2005104187A (ja) | タンカーのダクト装置 | |
GB2143184A (en) | Transless ship | |
KR900002221Y1 (ko) | 선체구조 | |
US3059664A (en) | Marine loading dock | |
CN85104841A (zh) | 油船 | |
CN116729545A (zh) | 一种原油船的储油系统 | |
JPS5855956B2 (ja) | ケミカルタンカ− | |
CN117485491A (zh) | 一种独立液货舱化学品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