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367B -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24367B TWI224367B TW92106485A TW92106485A TWI224367B TW I224367 B TWI224367 B TW I224367B TW 92106485 A TW92106485 A TW 92106485A TW 92106485 A TW92106485 A TW 92106485A TW I224367 B TWI224367 B TW I22436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region
- low
- area
- gate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1224367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低壓元件與高壓元件之整合製程, 特別有關一種應用於線縮小設計下的高壓元件豆斑低 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法,可以增加高壓元=穿透電 壓(punch through voltage)以及主體—汲極電壓 (bulk-drain voltage,VBD) 〇 先前技術: 於現今半導體技術中,為了達成單晶片系統 (single-chiP system)之操作,係將控制器、記憶體、低 壓操作之電路以及咼壓操作之功率元件高度整合至單一晶 片上,其中功率元件的研發種類包含有垂直式=率金氧半 電晶體(VDM0S)、絕緣閘極雙載子電晶體(IGBT)、橫 向式功率電晶體(LDM0S)等幾種,其研發目的在於提高電 源轉換效率來降低能源的損耗。由於在單一晶片上需同時 提仏具有不同朋潰電壓要求之高壓元件以及低壓元件,因 此如何整合半導體製程以使高壓元件製程可與低壓元件製 程匹配成為當前重要的問題。 在傳統的高壓元件製程中,係利用矽基底上的多晶矽 閘極作為罩幕’以於石夕基底中幵》成一自行對準之源/汲極 區,其提供作為一雙擴散汲極(d〇uble diffused drain, DDD)…構。一般而吕,為了要抑制熱電子效應並增加源/ 汲極區的崩潰電壓,會先在矽基底之源/汲極區的下方形 成一輕摻雜汲極(light doped drain,LDD)結構,再藉由 一南溫驅動製程完成DDD結構。但是,在高壓元件以及低
1224367 五、發明說明(2) 壓7L件的製程整合中,由於兩者的結構與熱預算不同,因 此在對高壓元件區域之LDD結構進行高溫驅動製程以形成 ODD結構的過程中,會影響到低壓元件區域之擴散區域而 無法確保其電性品質的穩定性。 美國專利第6, 5 0 9, 2 43號提出一種低壓元件與高壓元 件之整合製程,以下係配合所附圖示第丨A至丨E圖作詳細說 ,。如第1A圖所示,一半導體矽基底1〇表面上定義有一高 壓元件區域12H以及一低壓元件區域12L。首先,於半導體 矽基底1 0表面上沉積一氮化矽絕緣層丨6,再將氮化矽絕緣 層16之圖案定義於高壓元件區域12h以及低壓元件區域 之範圍内,以暴露一預定隔離區域。然後,進行氧化製 可於半導體矽基底10之暴露的預定隔離區域上長成一 氧化層’用來作為一場氧化隔離區域14,其可區隔高壓元 件區域1 2 Η低壓元件區域1 2 L。然後,如第1 β圖所示,於半 導體矽基底10表面上覆蓋一光阻層18,僅暴露出高壓元件 區域1 2 Η之預定源/汲極區域。而後,進行離子佈植製程, 以於高壓元件區域12Η之暴露區域的半導體矽基底1〇表面 形成一輕摻雜區域20。接著,如第1C圖所示,依序將光阻 層18以及氮化矽絕緣層16去除之後,進行一高溫驅動製 程,可促使輕摻雜區域20向下擴散至半導體矽基底1〇内部 並橫向擴散至場氧化隔離區域14下方,而成為一梯度擴散 區域2 0 a。 然後,如第1D圖所示,分別於高壓元件區域丨2 H以及 低壓元件區域12L内形成一高壓元件之閘極結構26Η以及一
1224367 五、發明說明(3) =壓元件,閘極結構26L,其中每個閘極結構“Η、2礼係 閘極氧化層2 2以及一多晶矽閘極層2 4所構成,而且上 ^之梯度擴散區域2〇a係位於閘極結構26H週邊的半導體矽 二^ 1 〇中。接著,如第1 E圖所示,利用一光阻遮蔽高壓元 區域12H之後,利用閘極結構26L作為罩幕以進行一輕摻 雜離子佈植製程,以於低壓元件區域12L的半導體矽基底 10中形成一 LDD結構28。隨後,去除高壓元件區域12H之光 阻遮蔽之後,分別於閘極結構2 6 Η、2 6L之側壁上形成一側 壁子30,再利用閘極結構26H、2 6L以及側壁子30作為罩幕 以進行一重摻雜離子佈植製程,可於高壓元件區域12L之 梯度擴散區域20a中形成一重摻雜區域32H,並可同時於低 壓元件區域1 2L之LDD結構28中形成一源/汲極擴散區域 32L。如此一來,在高壓元件區域12ίΙ中,梯度擴散區域 2 0a以及重摻雜區域32H之組合係構成為一DDD結構。 然而’在局壓元件之線寬縮小的設計下,上述技術係 同時進行高壓元件區域1 2H以及低壓元件區域1 2L之重摻雜 離子佈植製程,不易控制高壓元件之塊體-汲極電壓 (bulk-drain voltage,VBD)。而且,隨著通道長度變短, 若無法改善高壓元件製程以增加源/汲極之有效距離,還 會遭遇到電子穿透(punch through)問題。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應用於線寬縮 小設計下的高壓元件及其與低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 法,可於不同步驟中進行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之重摻雜離
0516-9425TWF(nl);91011;cherry.ptd
1224367 一案號 五、發明說明(5) 成於該閘極結 高壓元件區域 低壓元件區域 重摻雜區域; 層’係覆蓋該 面;形成一第 行一第二重摻 壁子表面之該 域,其中該第 一松向間距。去除該第二 一自動對準 層,以及進行 輕摻雜區域以 準金屬矽化物 實施方式 _a 92106485 構之侧壁上 ’進行一第 之側壁子側 去除該第一 低壓元件區 二光阻層, 雜離子佈植 光阻保護氧 及該重摻雜 年 ;形成一第 一重摻雜離 邊之該輕摻 光阻層;形 域以及該面 係覆蓋該低 製程,以於 化層側邊形 域與該相鄰 光阻層;去 矽化製程, 區域之暴露 一光阻層, 子佈植製程 雜區域内形 成一光阻保 壓元件區域 壓元件區域 該南壓元件 成一第二重 之側壁子之 除該光阻保 以於該閘極 表面上形成 係覆蓋讀 ,以於該 成~*第 護氧化 之整個表 ,以及進 區域之側 摻雜區 間維持有 護氧化 結構、該 一自動對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 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 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2A至2E圖,其顯示本發明低壓元件與高壓元 件之整合製程的剖面示意圖。 首先’如第2A圖所示,提供一半導體矽基底4〇,其表 面上定義有一低壓元件區域42L以及一高壓元件區域42 Η, 且包含有一場氧化隔離區域用以區隔高壓元件區域4 2 Η 低壓元件區域42L。而且在低元件區域42L以及高壓元件區
0516-9425TWFl(nl);91011;cherry.ptc 1224367 案號 92106485 五、發明說明(6) 域42H内的半導體梦基底4G表面上,分 件之開極結構50L以及—高壓元件之 二-低7 結構50L、50H周圍的半導體石夕基底4〇内分二0H二= 雜區域52,例如:N-離子摻雜區域。其中,每 = 50L、5 0Η係由:閘極絕緣層46以及一閘極導電層二所; 成,而且閘極結構50L、50Η之側壁上製作有一 本發明不限定場氧化隔離區域44、輕摻雜區域上二: 構50L、50Η以及侧壁子54之製作方法、順序所Μ、、,口 ,然後’如第2Β圖所示’於半導體矽基底4〇表二上 一第一光阻層56,用以覆蓋高壓元件區域4別, ,、 壓元件區域42L。隨後,進行一第一重 ^=低 57,例如:離子推雜製程,利用低壓元 Γ域中形成-第一重推雜區域58,;:如=之= 域。如此- I,在低壓元件區域42L内,第一重㈣區^ =用作為一源"及區域,而輕摻雜區峨係用作為二丄 接著,如第2C圖所示,將第一光阻層56去除 半導體矽基底40之表面上沉積一光阻保護氧化; protection oxide,RP0)層60,用以覆蓋低壓元 42L以及高壓元件區域42H。然後,々口㈣圖所示 ^ 一第二光阻層62以覆蓋低壓元件區域42L,再進行一一’、 重離子佈植製程63,例如:N+離子摻雜製程,利用古^ 元件之間極結構50H、側壁子54以及_部份的Rp〇層6〇W 罩幕,可於輕摻雜區域5 2之暴露部份區 兩 — 月 曰 修正 域中形成一第 重 0516-9425™Fl(nl);91011;cherry.ptc 第10頁 1224367 曰 修正 案號921064奶 五、發明說明(7) 摻雜區域64,例如·· N+離子摻雜區祕。缽a (RPO denslfy) , I ^ ^ ^ ^ ,:來達成。#目的在緻密化RP0層氧化物二m二) 力之,製程之崎擇率,㈣,此高溫驅動製; 均貝化並恢復離子植入所造成的基底晶格損傷,同時活化 (Active)咼壓兀件和低壓元件兩者之摻雜區。如此一 則壁子54表面之RP0層60可以作為作為第二重離 子佈植製㈣的罩幕’因此作為源/沒極區域之第二重摻 雜區域64的有效距離L會隨著Rp〇層6〇的厚度增加而變長' I增有效通道長度,進而改善高壓元件之穿透電壓(punch through voltage)以及主體—汲極電壓(bulk_drain vol tage,VBD)。 最後,如第2E圖所示,依序將第二光阻層62以及Rp〇 層60去除之後,進行自動對準矽化製程(sal icidat ion process) ’可於閘極導電層48以及源/汲極區域52、64之 暴露表面上形成一自動對準金屬矽化物(self —aligned 31丨10:1(16,通稱別1丨(:丨(^)層66,以達到降低電阻值的效 ,。舉例來說’當閘極導電層4 g的材質為多晶石夕時,可於 半導體矽基底40表面上濺鍍一金屬層,其厚度範圍為 3 0 0〜8 0 0 A、材質可選用鈷或鈦,以覆蓋住閘極導電層 48、側壁子54與源/汲極區域52、64之曝露表面。然後對 金屬層進行一熱處理製程,可以使金屬層之金屬原子向下 擴散’並與多晶石夕以及矽基底之矽原子產生矽化反應。結 果暴露表面處會反應形成TiSi2 4c〇Si2材質,至於未發生 1 第11頁 0516-9425TWFl(nl);91011;cherry.ptc 1224367 五、發明說明(幻 反應之金屬層係以選擇性蝕刻方式去除掉。 ^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第一, 明參閱第2E圖,側壁子54表面之RPO層60可以作為第二重 幸二離子佈植製程6 3的罩幕,因此第二重摻雜區域6 4與相鄰 ^側壁子54維持有一橫向間距L!,可使閘極結構5〇h的兩 :重摻雜區域6 4的橫向間距增加為兩倍的l,可有效改善 增加高壓元件之穿透電壓(punch thr〇ugh v〇ltage)以及 ,體〜汲極電壓(bulk — drain voltage,Vbd)。第二,本發 明,先進行低壓元件區域42L之第一重摻雜區域58,再進 订高壓元件區域42 Η之第二重摻雜區域64,可避免發生同 時進行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之重離子摻雜製程的缺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 =本發明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 ::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 乾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
1224367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A至1 E圖顯示習知低壓元件與高壓元件之整合製程 的剖面示意圖。 第2A至2E圖顯示本發明低壓元件與高壓元件之整合製 程的剖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 半導體矽基底〜1 0 ; 高壓元件區域〜12H ; 低壓元件區域〜12L ; 場氧化隔離區域〜14 ;
氮化矽絕緣層〜1 6 ; 光阻層〜1 8 ; 輕摻雜區域〜20 ; 梯度擴散區域〜2 0 a ; 閘極結構〜26H、26L ; LDD結構〜28 ; 側壁子〜3 0 ; 重摻雜區域〜32H ; 源/汲極擴散區域〜32L。
半導體矽基底〜40 ; 低壓元件區域〜4 2 L ; 高壓元件區域〜42H ; 場氧化隔離區域〜44 ; 閘極絕緣層〜4 6 ;
0516-9425TWF(nl);91011;cherry.ptd 第13頁 1224367 圖式簡單說明 閘極導電層〜4 8 ; 閘極結構〜50L、50H ; 輕摻雜區域〜52 ; 側壁子〜5 4 ; 第一光阻層〜56 ; 第一重摻雜區域〜58 ; 光阻保護氧化層〜6 0 ; 第二光阻層〜62 ; 第二重摻雜區域〜64 ;
自動對準金屬矽化物層〜6 6。
0516-94251W(nl) ;91011;cherry.ptd 第14頁
Claims (1)
1224367 案號 92106485 年孓月I ?曰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可增加穿 一半導體矽基底 一閘極結構,係 一輕摻雜區域, 矽基底内; 一側壁 一重摻 其中, 橫向間距。 2.如申 之高壓元件 相同導電型 3 ·如申 之高壓元件 極導電層所 4.如申 之高壓元件 壓元件區域 件區域以及 5 ·如申 之高壓元件 該閘極結構 6. 一種 配之製作方 子,係形 雜區域^ 該重摻雜 請專利範 ,其中該 式的摻質 請專利範 ,其中該 構成。 請專利範 ,其中該 ,且包含 該高壓元 請專利範 ,更包括 、該輕摻 可增加穿 法,包括 透電壓之高壓元件,包括有: ,其表面上定義有一高壓元件區域; 形成於該南壓元件區域内, 係形成於該閘極結構側邊之該半導體 成於該閘極結構之側壁上;以及 係形成於該側壁子側邊; 區域與該相鄰之側壁子之間維持有一 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輕摻雜區域以及該重摻雜區域内具有 〇 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閘極結構係由一閘極絕緣層以及一閘 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半導體矽基底表面上另外定義有一低 有一氧化隔離區域用以區隔該低壓元 件區域。 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有一自動對準金屬石夕化物,係形成於 雜區域以及該重摻雜區域之表面上。 透電壓之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製程匹 下列步驟:
0516-9425TWFl(nl);91011;cherry.ptc 第15頁 1224367 案號 92106485 曰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提供一半 域以及一高壓 元件區 於該閘 成於該 形 進 域之側 域; 去 形 該南壓 形 進 域之側 域中分 極結構 導體矽 元件區 別製作 側邊之 閘極結構之側 成一第 行一第 光阻 重摻 壁子側邊之該 基底,其表面上定義有一低壓元件區 域,其中該低壓元件區域以及該而壓 有一閘極結構、一輕摻雜區域係形成 該半導體矽基底内以及一側壁子係形 壁上; 層,係覆蓋該高壓元件區域; 雜離子佈植製程,以於該低壓元件區 輕摻雜區域内形成一第一重摻雜區 除該第一光阻層 成一光 元件區 成一第 行一第 壁子表 雜區域,其中 持有一橫向間 7.如申請 之高壓元件與 列步驟: 進行一高 去除該第 去除該光 進行一自 阻保護氧化層,係覆蓋該低壓元件區域以及 域之整個表面; 二光阻層,係覆蓋該低壓元件區域;以及 二重摻雜離子佈植製程,以於該高壓元件區 面之該光阻保護氧化層側邊形成一第二重摻 該第二重摻雜區域與該相鄰之側壁子之間維 距。 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低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法,更包括有下 溫驅動製程; 二光阻層; 阻保護氧化層;以及 動對準矽化製程,以於該閘極結構、該輕摻
0516-9425TWFl(nl);91011;cherry.ptc 第16頁 1224367 案號 92106485 年_η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雜區域以及該重摻雜區域之暴露表面上形成一自動對準金 屬石夕化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之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法,其中該半導 體矽基底表面上包含有一氧化隔離區域,用以區隔該低壓 元件區域以及該南壓元件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之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閘極 結構係由一閘極絕緣層以及一閘極導電層所構成。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一種可增加穿透電壓 之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製程匹配之製作方法,其中該輕摻 雜區域以及該重摻雜區域内具有相同導電型式的摻質。
0516-9425TWFl(nl);91011;cherry.ptc 第17頁 1224367 案號 092106485 93年5月18日 修正本 12L 12H ^ 20a
第1C圖 12H 12L ——A-- t-Λ- 26Η 26L 24 24
第1D圖 1224367 42H
60 42L 人 42L 42H _ __A_
第2D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2106485A TWI224367B (en) | 2003-03-24 | 2003-03-24 |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2106485A TWI224367B (en) | 2003-03-24 | 2003-03-24 |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9658A TW200419658A (en) | 2004-10-01 |
TWI224367B true TWI224367B (en) | 2004-11-21 |
Family
ID=3456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2106485A TWI224367B (en) | 2003-03-24 | 2003-03-24 |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224367B (zh) |
-
2003
- 2003-03-24 TW TW92106485A patent/TWI22436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9658A (en) | 2004-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02005009976B4 (de) | Transistor mit Dotierstoff tragendem Metall im Source- und Drainbereich | |
TW306047B (zh) | ||
JPH05267655A (ja) | ゲートオーバーラップldd構成体製造方法 | |
JP2007142430A (ja) | オフセット・スペーサ形成用の酸化に先立つ半導体基板への窒素のイオン注入方法 | |
US6187645B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gate-to-drain capacitance and eliminating birds beak formation | |
TW396460B (en)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H0923010A (ja) |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960035908A (ko) | 모스 전계효과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방법 | |
KR101598074B1 (ko) |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TW427024B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 |
CN101271896A (zh) | 半导体结构 | |
JP5460244B2 (ja)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TWI312192B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
TWI224367B (en) | HV device with improved punch through voltage and a method integrated with a LV device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
US7084458B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triple LDD structure and lower gate resistance formed with a single implant process | |
TWI231547B (en) | Short channel transistor fabrication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 |
TW396543B (en) |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high-voltage elements | |
TW396419B (en)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with high ESD resistance and salicide CMOS transistor | |
TW437089B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isolated gate | |
JPH07153953A (ja) | ポリサイド構造を有するゲート電極形成方法 | |
CN1271702C (zh) | 可增加穿透电压的高压组件及其与低压组件工艺匹配的制作方法 | |
JPH02288341A (ja) | Mis型半導体装置 | |
JPS60173875A (ja)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TW392365B (en) |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high voltage device | |
KR100290879B1 (ko) | 모스펫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