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733669Y -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33669Y
CN2733669Y CN 200420076147 CN200420076147U CN2733669Y CN 2733669 Y CN2733669 Y CN 2733669Y CN 200420076147 CN200420076147 CN 200420076147 CN 200420076147 U CN200420076147 U CN 200420076147U CN 2733669 Y CN2733669 Y CN 273366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jack
tongue
face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61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争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0761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3366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3366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3366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所述转接器是在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装上插头和插孔而构成;插孔内设置有导电电极腔,电极腔由波纹状活动舌簧片分隔成大小两个腔室;所述插孔电极由整块弹性金属薄板冲压折叠而形成导电电极腔,其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形成插孔端棒状杆体。本实用新型以柔软导线两端连接插头和插孔而成的转接器,可使旅行者携带二根所说转接器,即可实现其随身携带的所有用电器与各个不同国家标准的电源插座之间的连接。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单价低,携带方便的优点,使用时每次只需插入一个插脚,因而可以更为容易插入,插入后接触自如,插孔弹簧对插脚无推挤力外顶作用,可靠性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装置,尤其适用于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座和插头之间的电源转接。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不同国家标准的电源插头和插座不相适配,需借助中间转接器才能实现电路的连通。由于现有的中间转接器是在基座上固接插脚和插孔而成,而基座又是由座体和座盖通过螺栓或锁钩结构装配而成,存在以下缺陷:
1、适用范围狭窄。由于现有转接器的插脚、插孔之间的距离都是固定的,一个转接器只能适用于插脚间距和插孔间距都能对应的一对插座和插头,而且只能适用其中由插座到插头或者是由插头到插座的一种转接方式;
2、对于扁形插脚的插头和插孔来说,又有插脚之间相对方位平行或不平行的差别,现有的有基座转接器的插脚或插孔之间相对角度是固定的,不能适应扁形插孔间相对角度不同的插座;
3、现有有基座转接器携带不方便。以一个市面销售的“欧洲插头+中国插座”普通转接器为例,其重量约为65克,外形尺寸约为52×64×70(毫米3)。如果需要途经多个不同国家时,还需要配带多种转接器才能满足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座的需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4、价格较贵,而且可能需要购买多个不同标准的转接器,支付额外的开支。在国内市场买一个转换插座约需花费人民币15元,在欧洲市场购买则需约15欧元左右。如果旅程途经多个不同标准的国家,则购买转换器的费用还要成倍增加。
5、浪费社会资源。对于全社会来说,每年需要生产数以百万计的转接器,所消耗的这些人、财、物力本可以用于做更有效的事情。
6、可靠性受到结构性缺陷的削弱。对于有基座的转接器或插头来说,插入插孔后由于要受到弹性导电金属片横向推挤力的作用,该推挤力通过双插脚的尖劈作用有转化为向外挤顶插头的趋势,对可靠性构成不良影响;
7、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大多数有基座转接器均由空心座体和座盖依靠螺栓或锁钩结构连接而成,结构复杂,零部件过多,装配面过多,加工精度要求高,为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所付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它适于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转接,从而可克服现有有基座转接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转接器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插头通过导线和插孔相连。其中,插头是用来插入电源插座的,而插孔用于接纳用电器的电源插头。由于本技术方案选用的导线是柔软的,使用时,其插头可以自由地适应各种不同插孔间距和插孔排列方位不同的电源插座,而设计成以波纹状舌簧片为活动中隔的插孔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用电器插头的插脚。
具体结构是:在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装上插头和插孔而构成所述转接器;其插孔内设置有导电电极腔,电极腔由波纹状活动舌簧片分隔成大小两个腔室。插孔电极由整块弹性金属薄板冲压折叠而形成导电电极腔,其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形成插孔端棒状杆体。所述整块弹性金属薄板的6、7、8、9各个分块平面分别构成插孔电极5四周的竖立表面;10为底面,底面10的中部冲出鸭舌状小片外翻后作为与导线相连的焊接点,11面经压纹转折后构成波纹状舌簧面,11面比其对面的8面窄。在整块弹性金属薄板的7、9面对应于舌簧面11的中部处,各经冲压形成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突台12、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柔软导线两端连接插头和插孔而成的转接器,大大提高了对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适应性。从而使旅行者携带2根(最多不超过3根)本所说转接器,即可实现其随身携带的所有用电器与各个不同国家标准的电源插座之间的连接。与现有的有基座转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所需要携带的转接器数量大大减少,不仅单价大大降低,且不需要购置许多不同的转接器。使用时每次只需插入一个插脚,因而可以更为容易插入,插入后接触自如,插孔弹簧对插脚无推挤力外顶作用,可靠性得到提高。从制造商角度看,本新型转接器用材较少,工艺简化,结构简单,强度易于保证,制造成本低廉。从全社会角度看,可以大幅度节约物资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附图一A是附图一的俯视图;
附图一B-B是附图一B-B向视图;
附图二是插孔电极的外形图;
附图三、附图四是插孔电极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四A是附图四的左视图。
图中:1-插头端插脚,2-插头端棒状杆体,3-导线,4-插孔端棒状杆体,5-插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一中,导线3的一端与插头端插脚1按现有焊接工艺固接,然后用现有绝缘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等现有工艺方法外包绝缘层,形成插头端棒状杆体2。插头端棒状杆体沿轴线方向采用“前(插脚端)厚后(导线端)薄”的形状(见附图一A)。棒状杆体的横截面采用“矩形去角”的形状,该“矩形”以扁形插脚所在方向为长边,“去角”是指去掉该“矩形”的四个角,“去角”可以采用直线或曲线,本实施例采用圆弧与直线相切的方式实现“去角”。
导线3的另一端与插孔电极5按现有焊接工艺固接(插孔电极5的底部设有向外翻起的“鸭舌”供作焊接点),然后用现有绝缘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等现有工艺方法外包绝缘层,形成插孔端棒状杆体4。插头、导线、插孔之间采用固接方式,可以保证电流的顺利可靠地传导。又由于本新型转接器所选用导线具有柔软性,可以适应不同开档距离和排列方位的电源插座和用电器插头。另外,其插孔电极5以波纹状舌簧片为活动中隔的结构,又可以适应不同标准的用电器插头的插脚形状。
插孔电极5的实施方式如下:
插孔电极5是由黄铜或不锈钢等弹性金属片分步冲压而成。其外形如附图2所示,外端结构见附图1之B-B向视图。由图可见,插孔电极5的外形可近视为一无盖有底的长方体金属盒,内部空腔被一个弹性波纹状舌簧片分隔为大、小两个腔室,按图示方向具有左右对称性。其中,大腔室容纳圆柱形插脚和英国标准类的加厚扁形插脚,小腔室容纳中国标准类的薄型扁插脚。插脚插入后,依靠舌簧片的波纹形状提供的结构弹性可以保持与插脚与插孔电极可靠接触。
插孔电极5的主要实施过程如附图三、附图四、附图四A所示。
附图三是弹性金属片经冲床冲制的插孔电极毛胚形状。图中,实线为边界线,虚线为转折线。6、7、8、9各个分块平面分别构成插孔电极5四周的竖立表面;10为底面,底面10的中部冲出鸭舌状小片外翻后作为与导线相连的焊接点;11面经压纹转折后构成波纹状舌簧面,11面比其对面的8面略窄以便在成形后能在腔室中活动。
在附图三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7、9面对应于舌簧面的中部,各经冲压形成一个向上凸起的突台12、13,其作用是在小腔室插入扁形插脚后,顶住舌簧片不至于偏离6面太远,以提供足够的压力。
实施时,可先将舌簧片11面压成波纹状后向内转折90°角,见附图四及附图四A。
舌簧片转折到位后,可依次将6、7、8、9各个立面相应转折到位,并使6面包裹住舌簧面,且与舌簧面保持接触,以便在小插脚插入小腔室中能受到舌簧片的压力而与插孔电极保持可靠导通。在6面和9面之间的纵向连接缝以及6、8、9与底部10面之间的三条连接缝上加焊点以保持腔室的整体刚性,便于外包绝缘层时注塑成形。最终形成的插孔电极5的外形如附图二所示。在以上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导线分支接入更多的插孔或插头实现多个用电器同时连接电源。

Claims (4)

1.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其特征是:所述转接器是在一根导线的两端分别装上插头和插孔而构成;插孔内设置有导电电极腔,电极腔由波纹状活动舌簧片分隔成大小两个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用无基座电源转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孔电极由整块弹性金属薄板冲压折叠而形成导电电极腔,其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形成插孔端棒状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通用无基座电源转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整块弹性金属薄板的(6、7、8、9)各个分块平面分别构成插孔电极(5)四周的竖立表面;底面(10)的中部冲出鸭舌状小片外翻后作为与导线相连的焊接点,(11)面经压纹转折后构成波纹状舌簧面,(11)面比其对面的(8)面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通用无基座电源转接器,其特征是:在整块弹性金属薄板的(7、9)面对应于舌簧面(11)的中部处,各经冲压形成有一个向上凸起的突台(12、13)。
CN 200420076147 2004-07-30 2004-07-30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366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6147 CN2733669Y (zh) 2004-07-30 2004-07-30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6147 CN2733669Y (zh) 2004-07-30 2004-07-30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33669Y true CN2733669Y (zh) 2005-10-12

Family

ID=3506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61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3669Y (zh) 2004-07-30 2004-07-30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3366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705A (zh) * 2018-11-29 2019-03-0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通用电源延长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705A (zh) * 2018-11-29 2019-03-0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通用电源延长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7406Y (zh) 电连接器
CN104143716B (zh) 多点接触低阻抗插拔式电连接器
CN202196951U (zh) 板端连接器
CN10702633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8782088U (zh) 电源连接器端子
CN206353621U (zh) 一种大电流端子
CN2733669Y (zh) 一种可通用的无基座电源转接器
CN201820914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4156174U (zh) 导电弹片及其电子设备
CN101373864A (zh) 低厚度usb插头连接器及利用该usb插头连接器的usb连接器
CN201699208U (zh) 对接式电插头插座
CN219017942U (zh) 接触牢固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具有其的键盘
CN2641846Y (zh) 导电片及使用这种导电片的电连接器
CN215221073U (zh) 一种插接稳定且防水性能高的大电流Type-C连接器公头
CN2224467Y (zh) 一种改良电源插座
CN108879149B (zh)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CN201364997Y (zh) Pci插槽连接器
CN110034439B (zh) 一种插套及插座
CN219917670U (zh) 一种压接式连接器
CN221596811U (zh) 一种直插式底座
CN219163720U (zh) 一种新型主线接电端子
CN207834650U (zh) 一种dc插座
CN220605133U (zh) 一种大电流的usb连接器结构
CN215933878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18548837U (zh) 一体式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