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4650U - 一种dc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dc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34650U CN207834650U CN201721925831.5U CN201721925831U CN207834650U CN 207834650 U CN207834650 U CN 207834650U CN 201721925831 U CN201721925831 U CN 201721925831U CN 207834650 U CN207834650 U CN 207834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on crust
- flat spring
- contact flat
- jack
- pin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C插座,包括绝缘外壳以及设于绝缘外壳上的PIN针,绝缘外壳上设有插孔,PIN针伸入插孔中,绝缘外壳内上设有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接触弹片设于插孔中,接触弹片上设有多个连接凸部。该DC插座使用时,插头插入插孔中,PIN针插入插头的PIN针孔内,接触弹片上的两个连接凸部都抵接于插头的外壁上,第一个连接凸部和插头上的环状槽扣合固定,第二个连接凸部的作用是增加接触点,即使接触弹片的弹力降低,第二个连接凸部仍能够和插头的外壁接触导通,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C插座。
背景技术
DC插座是一种常见的电器用插座,它是由横向插口、纵向插口、绝缘基座、 V型接触弹片、定向键槽组成。传统的DC插座,其V型接触弹片只有一个接触点,使用时,插头插入DC插座,接触弹片通过接触点和插头的铜外壁导通,但是,这种DC插座的缺点是,当插头多次插入后,接触弹片容易疲劳而弹力不足,导致接触弹片的接触点和插头的铜外壁接触不良,影响DC连接器正常工作。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DC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DC插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DC插座,包括绝缘外壳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外壳上的PIN针,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插孔,所述PIN针伸入所述插孔中,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负极连接片,所述负极连接片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设于所述插孔中,所述接触弹片上设有多个连接凸部。
较优地,所述接触弹片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负极连接片上,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接触弹片呈波浪形,所述连接凸部的数量为两个。
较优地,所述绝缘外壳的表面上设有接地外壳,所述接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接地外壳上设有接地焊线部,所述负极连接片的一端设有负极焊线部,所述接地焊线部紧贴所述负极焊线部。
较优地,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限位块,所述PIN针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较优地,所述接地外壳的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绝缘外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折弯部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折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上。
较优地,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块。
较优地,所述PIN针的一端设有正极焊线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DC插座的绝缘外壳内上设有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接触弹片设于插孔中,使用时,插头插入插孔中,PIN针插入插头的PIN针孔内,接触弹片上的两个连接凸部都抵接于插头的外壁上,第一个连接凸部和插头上的环状槽扣合固定,第二个连接凸部的作用是增加接触点,即使接触弹片的弹力降低,第二个连接凸部仍能够和插头的外壁接触导通,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C插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C插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C插座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C插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DC插座100,包括绝缘外壳110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10上的PIN针120,所述绝缘外壳110上设有插孔111,所述PIN针120伸入所述插孔111中,所述绝缘外壳110内设有负极连接片130,所述负极连接片 130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140,所述接触弹片140设于所述插孔111 中,所述接触弹片140上设有多个连接凸部141。
请参阅图4,所述接触弹片140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负极连接片130上,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壳110上;所述接触弹片140呈波浪形,所述连接凸部141的数量为两个。
请参阅图6,使用时,插头200插入DC插座100的插孔111中,PIN针120 插入插头200的PIN针孔210内,接触弹片140上的两个连接凸部141都抵接于插头200的外壁上,第一个连接凸部141和插头200上的环状槽220扣合固定,第二个连接凸部141的作用是增加接触点,即使接触弹片140的弹力降低,第二个连接凸部141仍能够和插头200的外壁接触导通,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请参阅图4,所述绝缘外壳110的表面上设有接地外壳150,所述接地外壳 150为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还具有屏蔽效果好的优点。所述接地外壳150上设有接地焊线部151,所述负极连接片130的一端设有负极焊线部131,所述接地焊线部151紧贴所述负极焊线部131。
请参阅图4,所述绝缘外壳110内设有限位块160,所述PIN针120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60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21,所述限位块160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121内。限位块160用于固定PIN针120,使PIN针120更稳固,不易脱落。
请参阅图5,所述接地外壳150的一端设有折弯部152,所述绝缘外壳110 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折弯部152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112,所述折弯部152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12的侧壁上。安装时,绝缘外壳110嵌入接地外壳150中,折弯部152用于限定绝缘外壳110的位置,具有安装简单,结构稳定的优点。
请参阅图1,所述绝缘外壳110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块113。凸块113用于将该DC插座100固定在设备上。
请参阅图5,所述PIN针120的一端设有正极焊线部122。正极焊线部122 用于电器的正极连接线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DC插座的绝缘外壳内上设有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接触弹片设于插孔中,使用时,插头插入插孔中,PIN针插入插头的PIN针孔内,接触弹片上的两个连接凸部都抵接于插头的外壁上,第一个连接凸部和插头上的环状槽扣合固定,第二个连接凸部的作用是增加接触点,即使接触弹片的弹力降低,第二个连接凸部仍能够和插头的外壁接触导通,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DC插座,包括绝缘外壳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外壳上的PIN针,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插孔,所述PIN针伸入所述插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负极连接片,所述负极连接片上设有与其倾斜连接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设于所述插孔中,所述接触弹片上设有多个连接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负极连接片上,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接触弹片呈波浪形,所述连接凸部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表面上设有接地外壳,所述接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接地外壳上设有接地焊线部,所述负极连接片的一端设有负极焊线部,所述接地焊线部紧贴所述负极焊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限位块,所述PIN针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外壳的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绝缘外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折弯部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折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的一端设有正极焊线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25831.5U CN207834650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dc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25831.5U CN207834650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dc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34650U true CN207834650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9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9258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4650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dc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34650U (zh)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21925831.5U patent/CN2078346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0741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02906013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3312504U (zh) | 连接器端子 | |
CN207834650U (zh) | 一种dc插座 | |
CN201541013U (zh) | 电池连接器的插座及插头组合 | |
CN205231304U (zh) | 导电夹 | |
CN205657216U (zh) | 具有稳固结构的电池连接器 | |
CN205194889U (zh) | 一种接插件端子 | |
TW200520319A (en) | Multi-connection type header connector, vertically stacked type socket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and laterally laid type socket connector | |
CN210245789U (zh) | 一种新型防脱电源插座结构 | |
CN218334352U (zh) |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 |
CN202651428U (zh) | 设有钢丝卡头的电源插座 | |
CN204030059U (zh) | 弹性公端子 | |
CN107123880A (zh) | 一种插头插座接线端子 | |
CN204706720U (zh) | 一种安全型插座 | |
CN206211160U (zh) |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5921158U (zh) | 一种新型type‑C接口结构 | |
CN216818833U (zh) | 弹片电池连接器 | |
CN205693009U (zh) | 长寿命的导电弹片及具有其的智能排插 | |
CN209266619U (zh) | 视一极安全插座 | |
CN213043102U (zh) | 插套及插座 | |
CN220984903U (zh) | 一种低压连接器母端子 | |
CN221009312U (zh) | 一种全塑的type-c公头 | |
CN209896306U (zh) | 一种a母沉板 | |
CN222072409U (zh) | 一种新型可拆卸转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