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334352U -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4352U
CN218334352U CN202222441499.2U CN202222441499U CN218334352U CN 218334352 U CN218334352 U CN 218334352U CN 202222441499 U CN202222441499 U CN 202222441499U CN 218334352 U CN218334352 U CN 21833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ire clamp
shielding layer
circuit boar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1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昌
黄迎洁
于学禹
李华军
温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1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第一线夹连接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接地连接;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并且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与电路板进行接地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电连接电路板,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实现与电路板的接地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线夹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线缆的用途逐步广泛了,线缆也可以用于通讯领域,并作为通讯线,线缆需要进行拨线,再接入线夹组件。
在现有技术中,通讯线具有屏蔽层,该屏蔽层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常见的,使用者将屏蔽层拧出来,并对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单独进行接地连接,且与线夹组件相间隔,此时,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脱离线夹组件,并进行单独接地,可是,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的接触面较小,导致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
电路板;
第一线夹,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所述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第二线夹,容纳于所述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所述第二线夹在朝向所述过孔上升时接触所述线缆,以结合所述第一线夹夹紧所述线缆。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并在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夹紧所述线缆时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和焊盘,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向外凸伸,所述插接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的长度;
在所述插接端插接于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呈拱形,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间隔布置,并分别供对应的所述线缆穿设。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孔的一侧,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二线夹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相对于所述第二过孔布置;
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二过孔,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且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线夹升降。
可选的,所述螺杆的端部抵接所述连接端的表面,所述螺杆的螺纹部螺接于所述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夹呈平板状,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过孔布置;所述第二线夹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过孔之间形成夹紧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夹为金属平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第一线夹连接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接地连接;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并且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与电路板进行接地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电连接电路板,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实现与电路板的接地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另外,第二线夹容纳于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第一线夹;第二线夹在朝向过孔上升时接触线缆,以结合第一线夹夹紧线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电路板10、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其中,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设置于电路板10的一侧,并用于夹设线缆。
电路板10作为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支撑部件,并支撑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此时,第一线夹20连接于电路板10,第二线夹30连接于第一线夹20。
电路板10设有焊盘11,焊盘11设置于电路板10的表面,其中,焊盘11和第一线夹20对应布置。
电路板10设有通孔12,通孔12设置于焊盘11的区域内,此时,
第一线夹20设置于电路板10的一侧,并连接于电路板10,其中,第一线夹20相对于焊盘11布置,第一线夹20的端部设有插接端21,插接端21可拆卸地插接于通孔12,并与通焊盘1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此时,插接端21由第一线夹20的端部向外凸伸,插接端21的长度小于第一线夹20的端部的长度;在插接端21插接于通孔12时,插接端21焊接于电路板10的焊盘11,并与焊盘11电连接以便于第一线夹20的插接端21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进行接地连接。
其中,第一线夹20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第一线夹20的插接端21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之间电连接,以便于第一线夹20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
另外,第一线夹20设有第一过孔22,第一过孔22用于供线缆穿设,第一过孔22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线缆的屏蔽层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
其中,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221,并在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夹紧线缆时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故线缆的屏蔽层处于外露状态时与过孔的内侧壁在夹紧过程中直接接触,从而实现线缆的屏蔽层和第一线夹20的电连接,并且第一线夹20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进而实现线缆的屏蔽层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焊盘11与电源地连接。
因此,第一线夹20连接于电路板10,且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第一线夹20设有第一过孔22,第一过孔22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线缆的屏蔽层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20电连接电路板10的焊盘11,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20实现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的电连接,焊盘11与电源地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
第一线夹20呈拱形,并设有多个第一过孔22,多个第一过孔22间隔布置,并分别供对应的线缆穿设,通过第一线夹20的拱形设计形成第一过孔22,基于多段的拱形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第一过孔22,并且多个第一过孔22分别供对应的线缆穿设,以便于在一个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夹紧多个线缆。
另外,第一线夹20设有连接端23,连接端23设置于第一过孔22的一侧,连接端23设有第二过孔;可选的,连接端23设置于相邻的两第一过孔22之间。
第二线夹30容纳于第一线夹20,并可升降地安装于第一线夹20,此时,第二线夹30在朝向过孔上升时接触线缆,以结合第一线夹20夹紧线缆。
其中,第二线夹30处于第一线夹20内,并相对于第一线夹20升降,以便于第二线夹30在第一线夹20的内部空间内升降,并逐步靠近过孔,此时,可选的,第二线夹30呈平板状,并相对于第一过孔22布置;第二线夹30的表面与第一过孔22之间形成夹紧区域22a,通过第二线夹30的高度调整实现了夹紧区域22a的夹紧尺寸调整,以便于适应多个不同尺寸的线缆。可选的,第二线夹30为金属平板,并与在夹紧线缆时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
具体的,第二线夹30设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相对于第二过孔布置;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还包括螺杆40,螺杆40穿设第二过孔,并螺接于螺纹孔31,且在旋转过程中带动第二线夹30升降。
其中,螺杆40的端部抵接连接端23的表面,螺杆40的螺纹部螺接于螺纹孔31。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第一线夹20连接于电路板10,且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第一线夹20设有第一过孔22,第一过孔22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线缆的屏蔽层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20电连接电路板10的焊盘11,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20实现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的电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由于焊盘11与电源地连接,从而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另外,第二线夹30容纳于第一线夹20,并可升降地安装于第一线夹20;第二线夹30在朝向过孔上升时接触线缆,以结合第一线夹20夹紧线缆。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
电路板;
第一线夹,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所述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第二线夹,容纳于所述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所述第二线夹在朝向所述过孔上升时接触所述线缆,以结合所述第一线夹夹紧所述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夹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并在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夹紧所述线缆时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和焊盘,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向外凸伸,所述插接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的长度;
在所述插接端插接于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夹呈拱形,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间隔布置,并分别供对应的所述线缆穿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夹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孔的一侧,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二线夹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相对于所述第二过孔布置;
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二过孔,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且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线夹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端部抵接所述连接端的表面,所述螺杆的螺纹部螺接于所述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夹呈平板状,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过孔布置;所述第二线夹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过孔之间形成夹紧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夹为金属平板。
CN202222441499.2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Active CN21833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1499.2U CN21833435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1499.2U CN21833435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4352U true CN218334352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1499.2U Active CN218334352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1391B2 (en) Battery connector
WO2019201015A1 (zh) 背夹电池
CN202906013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8334352U (zh)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CN207398397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9768417B (zh) 连接器座、连接器、背板及通信设备
CN2383227Y (zh) 模组连接器
CN209516231U (zh) 复合式io连接器
CN211150862U (zh) 可正反插拔的usb连接器
CN221009312U (zh) 一种全塑的type-c公头
US5975923A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with a metal plate for a grounding device
CN220492288U (zh) 多插口电连接器
CN207834650U (zh) 一种dc插座
CN220306541U (zh) Pcb接触式连接结构
CN214957460U (zh) 连接插头
CN218242267U (zh) 一种卡合插接式接线端子
CN218586387U (zh) 一种电缆连接件
CN218677856U (zh) 防电磁干扰插座
CN216818833U (zh) 弹片电池连接器
CN216354907U (zh) 一种手持电连接器
CN213936627U (zh) 一种一体式工业连接器
CN216698927U (zh) 一种端子接脚、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1480360U (zh) 一种电源插头
CN216289139U (zh) 一种插拔连接器及底座
CN211150899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