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3621U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电流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53621U CN206353621U CN201720009166.9U CN201720009166U CN206353621U CN 206353621 U CN206353621 U CN 206353621U CN 201720009166 U CN201720009166 U CN 201720009166U CN 206353621 U CN206353621 U CN 2063536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act terminal
- elastic
- high current
- elastic c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新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端子,其中一种大电流端子,包括接触端子、支架、弹性卡片,接触端子为耙状爪形结构,弹性卡片也为耙状爪形结构,弹性卡片贴紧接触端子并通过接触端子固定在支架上,这种结构组成的母端子或公端子,保证了其电连接外部的公端子或母端子能够充分、紧密接触,且能保持长久而较强的夹持弹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公端子或母端子之间长期接触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成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上的充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重视的环节。传统的新能源汽车中的连接器实现电连接的母端子,一般为弧形的弹片接触,在传输电流时,弹片接触处与外部公端子接触产生接触电阻,在长时间传输大电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随着的温度的升高,弹片的弹性逐渐降低,使弹片施加给公端子的压力减少,从而导致发热量不断增加,这样影响电气设备的电流传输,甚至造成设备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在温度升高后端子的弹性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能够保持长久而较强的夹持弹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公端子或母端子之间长期接触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电流端子,包括接触端子和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包括左弹性卡片、右弹性卡片;
所述接触端子包括左接触端子、右接触端子;
所述支架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和固定端为一体结构;
所述接触端子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一弹性悬臂,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第一弹性悬臂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所述弹性卡片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面、第二弹性悬臂,所述第二支撑面贴紧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第二弹性悬臂贴紧所述第一弹性悬臂,所述第二弹性悬臂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所述左弹性卡片与所述左接触端子的结构一致,所述左弹性卡片贴紧所述左接触端子,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的左侧;
所述右弹性卡片与所述右接触端子的结构一致,所述右弹性卡片贴紧所述右接触端子,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的右侧。
所述左接触端子和右接触端子伸展的前端呈V形结构。
所述连接端设有圆孔、对应着所述圆孔、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上设有铆钉孔,所述弹性卡片、接触端子与所述连接端采用铆钉连接。
所述弯折形第一弹性悬臂的折点处设有凸形触点。
所述固定端还设有螺丝。
所述支架为L形结构。
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连接端和一个固定端,两个连接端对称的设在所述固定端的两侧,所述两个连接端和固定端为一体结构;
每个连接端的左侧分别连接左接触端子和左弹性卡片,每个连接端的右侧分别连接右接触端子和右弹性卡片。
所述接触端子采用的材料为导电金属,导电金属优选纯铜或铜合金。
所述弹性卡片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优选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采用弹性卡片和接触端子组成的组合设计,这样结构组成的母端子或公端子,保证了其电连接外部的公端子或母端子能够充分、紧密接触,且能保持长久而较强的夹持弹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公端子或母端子之间长期接触失效的问题。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采用弹性卡片、接触端子双层结构一起固定在连接端上,其中弹性卡片具有较好的弹性支撑,支撑其贴紧的接触端子,能够保证接触端子具有足够的正向力,确保接触端子长期使用后不会失效。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中的支架为U形结构,两侧各设有连接端,连接端与接触端子、弹性卡片及数个铆钉连接,紧密固定。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计成L支架,其灵巧的结构组合,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增加了产品运用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批量生产。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中接触端子采用的材料为导电金属,导电金属优选纯铜或铜合金,导电能力强。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中弹性卡片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优选不锈钢,弹性能够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大电流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大电流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大电流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触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卡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触端子,11、左接触端子,12、右接触端子,101、第一支撑面,102、第一弹性悬臂,2、支架,21、连接端子,22、固定端子,3、弹性卡片,31、左弹性卡片,32、右弹性卡片,301、第二支撑面,302、第二弹性悬臂,4、圆孔,5、铆钉孔,6、凸形触点,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接触端子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卡片3,所述弹性卡片3包括左弹性卡片31、右弹性卡片32;
所述接触端子1包括左接触端子11、右接触端子12;
所述支架2包括连接端21和固定端22,所述连接端21和固定端22为一体结构;
参照图4、5所示,所述接触端子1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101、第一弹性悬臂102,所述第一支撑面101固定在所述连接端21上,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02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0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02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所述弹性卡片3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面301、第二弹性悬臂302,所述第二支撑面301贴紧所述第一支撑面101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面101固定在所述连接端21上,所述第二弹性悬臂302贴紧所述第一弹性悬臂102,所述第二弹性悬臂302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悬臂3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30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悬臂302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所述左弹性卡片31与所述左接触端子11的结构一致,所述左弹性卡片31贴紧所述左接触端子11,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21的左侧;
所述右弹性卡片32与所述右接触端子12的结构一致,所述右弹性卡片32贴紧所述右接触端子12,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21的右侧。
所述左接触端子11和右接触端子12伸展的前端呈V形结构,这样结构的接触端子1具有较强的夹持弹力。
所述连接端21设有圆孔4、对应着所述圆孔4、所述第一支撑面101、第二支撑面301上设有铆钉孔5,所述弹性卡片3、接触端子1与所述连接端21采用铆钉连接,使弹性卡片3、接触端子1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支架2上。
所述弯折形第一弹性悬臂102的折点处设有凸形触点6。
所述固定端22还设有螺丝7,螺丝7能够让本实用新型的大电流端子固定在其他部件上。
参考图1所示,支架为L形结构。
参考图2所示,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连接端21和固定端22,两个连接端21对称的设在所述固定端22的两侧,所述两个连接端21和固定端22为一体结构;
每个连接端21的左侧分别连接左接触端子11和左弹性卡片31,每个连接端21的右侧分别连接右接触端子12和右弹性卡片32。
所述接触端子1采用的材料为导电金属,导电金属优选纯铜或铜合金。
所述弹性卡片3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优选不锈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电流端子,包括接触端子和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包括左弹性卡片、右弹性卡片;
所述接触端子包括左接触端子、右接触端子;
所述支架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和固定端为一体结构;
所述接触端子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一弹性悬臂,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第一弹性悬臂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所述弹性卡片为耙状爪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面、第二弹性悬臂,所述第二支撑面贴紧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面固定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第二弹性悬臂贴紧所述第一弹性悬臂,所述第二弹性悬臂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另一端向外伸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卡片与所述左接触端子的结构一致,所述左弹性卡片贴紧所述左接触端子,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的左侧;
所述右弹性卡片与所述右接触端子的结构一致,所述右弹性卡片贴紧所述右接触端子,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端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触端子和右接触端子伸展的前端呈V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设有圆孔、对应着所述圆孔、所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上设有铆钉孔,所述弹性卡片、接触端子与所述连接端采用铆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形第一弹性悬臂的折点处设有凸形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还设有螺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L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连接端和固定端,两个连接端对称的设在所述固定端的两侧,所述两个连接端和固定端为一体结构;
每个连接端的左侧分别连接左接触端子和左弹性卡片,每个连接端的右侧分别连接右接触端子和右弹性卡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采用的材料为导电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片采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09166.9U CN206353621U (zh) | 2017-01-03 | 2017-01-03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09166.9U CN206353621U (zh) | 2017-01-03 | 2017-01-03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53621U true CN206353621U (zh) | 2017-07-25 |
Family
ID=5934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09166.9U Active CN206353621U (zh) | 2017-01-03 | 2017-01-03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5362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71387A (zh) * | 2018-01-22 | 2019-07-30 | 苏州安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接触片组件 |
CN110957597A (zh) * | 2019-12-27 | 2020-04-03 | 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簧片扁平大电流端子及其组装方法 |
CN111564720A (zh) * | 2020-05-20 | 2020-08-2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簧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
CN111697369A (zh) * | 2020-07-01 | 2020-09-22 | 东莞杰永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大电流接触端子及高压连接器 |
-
2017
- 2017-01-03 CN CN201720009166.9U patent/CN20635362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71387A (zh) * | 2018-01-22 | 2019-07-30 | 苏州安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接触片组件 |
CN110957597A (zh) * | 2019-12-27 | 2020-04-03 | 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簧片扁平大电流端子及其组装方法 |
CN111564720A (zh) * | 2020-05-20 | 2020-08-2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簧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
CN111697369A (zh) * | 2020-07-01 | 2020-09-22 | 东莞杰永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大电流接触端子及高压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53621U (zh)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
CN205693005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193080U (zh) | 母排 | |
CN104037523A (zh)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
CN106159501A (zh) | 一种鱼眼端子 | |
CN206076611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3883192U (zh) | 一种大电流端子 | |
CN204156174U (zh) | 导电弹片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3809562A (zh) | 一种适用模块化电气元件的导电连接结构 | |
CN205985434U (zh) | 一种鱼眼端子 | |
CN204809452U (zh) | 电连接器用新型能传输大电流接触件 | |
CN203826624U (zh) | 一种具有正向力保持结构的汽车插接器插座端子 | |
CN203932399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 |
CN209001170U (zh) | 一种双回路弹片及弹片组件 | |
CN209487765U (zh)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
CN208385666U (zh) | 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 | |
CN103441408A (zh) | 汽车音响连接器母座的制造方法 | |
CN209026769U (zh) | 一种电视灯条供电线的连接结构 | |
CN208142407U (zh) | 一种接线端子结构 | |
CN202855647U (zh) | 一种消除继电器触点与电极铆接电阻的继电器 | |
CN204834553U (zh) | 一种熔断器 | |
CN208078244U (zh) | 一种扭簧式插孔连接器 | |
CN103915701A (zh) | 内侧凹形插头 | |
CN204992040U (zh) | 电线快接插头 | |
CN203423288U (zh) | 插座插套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