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808226A - 液晶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8226A
CN1808226A CNA2006100059068A CN200610005906A CN1808226A CN 1808226 A CN1808226 A CN 1808226A CN A2006100059068 A CNA2006100059068 A CN A2006100059068A CN 200610005906 A CN200610005906 A CN 200610005906A CN 1808226 A CN1808226 A CN 1808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late
shell
substrate
equipmen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59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4051C (zh
Inventor
长谷川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8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8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0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05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g. against dust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Front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4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93Plast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LCD设备可抑制由于LCD面板的机械应变所造成的显示质量的降低、通过外壳的类似框部分(遮护板前部)和面板之间的间隙的光泄漏、以及灰尘穿过间隙。将外壳或遮护板前部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框部分之间。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该板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位于构件上。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本发明适用于除LCD设备之外的任何其他设备,或者如果其具有部件或组件容纳在或装入在框形外壳中的机构,例如使用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有对重量减少的、变薄的、并且像框变窄的LCD设备的需求。为了满足需求,在结构设计中已考察对具有较高刚性的材料和/或结构的使用。用于容纳LCD板的通常被称为“前面遮护板(shield front)”的外壳是LCD设备的结构组件之一。该外壳具有这样的功能:使LCD设备的刚性增加;保护LCD板、装配接近面板上的卷带式封装(TCP)以及电子电路板:防止面板带电;以及通过面板的边缘而阻挡不希望的光泄漏。
近来,主动式矩阵寻址主要用作在LCD设备上显示图像的方法,该方法被划分成使用纵向电场和横向电场的两个显示类型。这两个显示类型在用于将电场施加到液晶复合物上的电极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其被称为“面上开关(IPS)”类型的使用横向电场的类型具有可改善视角特征这样的优点。这是因为通过改变与LCD面板相平行的面内液晶分子的取向来对液晶复合物的透射率进行控制。
然而,IPS型LCD设备具有这样的缺点,即由于机械畸变或者LCD面板畸变所诱发的不希望的透光而使该设备的屏幕很可能看起来是白色的。该缺点的原因在于机械畸变或面板畸变面板导致了液晶分子取向的不希望变化,并且因此会干扰对光的控制并会发生不希望的透光。考虑到这些事实,传统的如图1所示,在IPS型LCD的设计中使LCD面板101与前遮护板(即外壳)102之间间隙增大,从而避免前部102与面板101相接触,这是很必要的。图1中的参考数字101a、101b、101c、101d、以及101e分别表示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以及面板101的导电层。例如在2002年所公开了公开号为2002-174811的日本未审专利,尤其是在其第3至第5页以及附图1中公开了这种传统结构。
此外,对于IPS型LCD设备,必须将电场横向的施加到液晶复合物上。然而,如果LCD板的表面带电,那么应将电场纵向的施加到相同复合物上。在这种情况下,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形并且会干扰对光的控制,因此会发生不希望的透光。其结果是,该设备的屏幕很可能看起来是白色的。因此,为了释放由于LCD面板的带电所感应的电荷,通常已采用例如以下测量。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导电层101e形成于面板101的第二透明衬底101b的表面之上。将导电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到遮护板前部102上。弹簧105的另一端与导电层101e相接触。由此,第二衬底101b与前部102的表面彼此电连续,从而可将面板101表面上的电荷释放到地面。
传统的遮护板前部(即外壳)102是由诸如不锈钢或铝这样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然而,15英寸或更大的大型LCD设备的重量超过1kg并且其尺寸相当的大。因此,前部102必须具有十分高的刚性。为了满足对刚性的需要,通常利用压力装置而使其厚度为大约1mm的铝板或者其厚度大约为0.5mm的不锈钢板受到拉制处理,从而形成连续形成了前部102的拐角部分、侧部、以及上部(即遮护部分)这样的一体结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材料在前部102的遮护部分和拐角部分上的伸长率是不一致的,并且因此在该材料中产生了应变。由于应变散布在材料中,因此在前部102的像框区域(即遮护部分)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形(例如转曲度为大约1mm)。因此,为了确保前部102与面板101不接触,因此必要的是使前部102与面板101之间的间隙大于前部102的平面处理精度。这意味着会引起LCD设备的厚度增加了这样的优点。
为了防止与设备厚度的增加有关的上述缺点,传统地,典型的是通过使铝或不锈钢板弯曲而形成了前部102的侧部。由于利用弯曲,面板材料的伸长率和收缩率降低了,并且因此可将对前部102的平面处理精度提高到这样的级别,即在前部102的上部的像框区域中转曲度最大限度为大约0.4mm。然而,利用弯曲则必然使前部102的拐角部分裂缝。这意味着由于该裂缝而使前部102的侧面部分彼此相分离,换句话说,它们仅仅是通过其上部来支撑的。其结果是,前部102的刚性降低为极其低的值,并且因此引起了在前部102的相应拐角的邻近处很可能出现扭转畸变这样的缺点。因此,在考虑到由于上述扭转畸变所诱发的空间散布或者不均匀性的同时,必须确定前部102的遮护部分与面板101之间的间隙。如果前部102的遮护部分与面板101之间的间隙还很大,那么存在LCD设备还很厚这样的优点。为了避免通过降低所述扭转畸变而使所述间隙过量增大,则存在在弯曲处理之后必须执行修改或调节处理这样的缺点。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由于遮护板前部102中的已识别出的机械应变所造成的LCD面板102的显示质量降低,必须使前部102的像框区域的内部端(即前部102的矩形窗口的边缘区域)与面板101相分离。然而,如果前部102的像框区域与面板101之间的间隙还很大,那么LCD设备的厚度也很大。因此,前部102的像框区域需要高处理精度的平面,并且会引起前部102的处理成本增加了这样的问题。
此外,遮护板前部102必须具有通过面板101的边缘来阻挡不希望的光泄漏这样的功能以及防止灰尘穿过前部102与面板101之间的间隙这样的功能。因此,如图1所示,将前部102的窗口构造成小于第二衬底101b的外尺寸(即,轮廓)。即使前部102窗口的尺寸减小了,也必须使间隙形成于前部102的像框区域与面板101之间。其结果是,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由于通过该间隙的光泄漏而使显示质量降低了、由于穿过间隙的灰尘的阴影而发生了显示不正常、和/或由于穿过间隙的导电灰尘而诱发内电路中的电短路。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创建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CD设备,该LCD设备可抑制由于LCD面板的机械应变所造成的显示质量的降低、通过外壳的类似框部分(即,遮护板前部)与面板101之间面板中间隙的光泄漏、以及灰尘穿过间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下述说明中可清楚的得知上述目的以及所提到的并非特定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LCD设备,该LCD设备包括:LCD面板,该LCD面板具有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与第二衬底中间的液晶复合物;以及外壳,该外壳用于收纳面板,该外壳具有位于第二衬底侧面上的窗口。将该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之间。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的内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该构件上。
对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LCD设备,将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并且因此即使外壳平面的处理精度降低了,外壳也不会直接与第二衬底相接触。仅仅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该构件上。因此,可将在LCD面板中所引起的应变限制到十分低的级别并且同时,可将液晶复合物的分子的取向无序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因此,可抑制由于LCD面板的机械应变所造成的显示质量降低。
此外,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之间。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的内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该构件上。因此,通过该薄板可将由于面板表面的带电所诱发的电荷释放到外壳、可确保阻挡面板边缘上的漫反射所产生的光泄漏、并且可确保防止灰尘通过外壳与面板之间的间隙而进入该外壳内部。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LCD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该薄板具有其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横截面。当LCD设备处于外壳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这样的方式时,可使外壳类似于框部分上的薄板的第一部分低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或在该构件上的薄板的第二部分。外壳类似于框部分的内表面近似等于或低于窗口侧面上的第二衬底表面或构件的高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LCD设备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导电固定组件而使该薄板而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相连。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LCD设备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位于外壳侧面上的薄板的端部朝着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而弯曲。利用固定组件而将该薄板固定到类似于框的部分上。该薄板与位于端部上的类似于框的部分相接触。
最好是该薄板具有像框形状的轮廓。或者,该薄板最好是是由L形、U形、或者I形(即,线性)部分的组合构成的。
最好是该薄板是由其内掺杂有导电材料或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lephthalate)(PET)树脂、尼龙树脂、或者氯乙烯树脂制成的。或者,最好是该薄板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LCD设备,该LCD设备包括:LCD面板,该LCD面板具有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与第二衬底中间的液晶复合物形成的;以及外壳,该外壳用于收纳面板,该外壳具有位于第二衬底侧面上的窗口。将该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其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之间。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的外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该构件上。
根据第二方面的设备与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LCD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的“外表面”相连。这些设备的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因为与为第一方面的设备所示出的理由相同,第二方面的设备具有与第一方面的设备相同的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LCD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中,当LCD设备处于外壳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这样的方式时,可使外壳类似于框部分的外表面低于位于窗口侧面上的第二衬底活该构件的表面的高度。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LCD设备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导电固定组件而使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于框的部分相连。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LCD设备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位于外壳侧面上的薄板的端部朝着外壳类似于框的部分而弯曲。利用固定组件而将该薄板固定到类似于框的部分上。该薄板与位于端部上的类似于框的部分相接触。
最好是该薄板具有像框形状的轮廓。或者,该薄板最好是是由L形、U形、或者I形(线性)部分的组合构成的。
最好是该薄板是由其内掺杂有导电材料或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尼龙树脂、或者氯乙烯树脂制成的。或者,最好是该薄板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附图说明
为了容易地实行本发明,现在参考附图对其进行描述。
图1给出了传统LCD设备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2给出了从显示屏侧面所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该设备的整个结构。
图3给出了沿着线III-III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图2的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4A至4C分别给出了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的平面形状,其每一个可替换的用于根据图2的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中。
图5给出了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LCD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6给出了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LCD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7给出了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LCD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8A和8B分别是给出了其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的平面形状的示意平面图,其每一个可替换的用于根据图2的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之中。
图9给出了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LCD设备的详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参考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所描述的,IPS型LCD设备具有这样的缺点,即由于机械畸变或者LCD面板畸变所诱发的不希望的透光而使该设备的屏幕很可能看起来是白色的。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机械畸变或面板畸变面板导致了液晶分子取向的不希望变化,并且因此会干扰对光的控制并会发生不希望的透光。因此,当设计IPS型LCD设备时,必须考虑外壳平面的处理精度。为了降低该设备的厚度,必须改善或者提高外壳平面的处理精度。
此外,对于IPS型LCD设备,必须横向的将电场施加到液晶复合物上。然而,如果LCD面板的表面带电,那么应将电场纵向的施加到相同复合物上。在这种情况下,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形并且会干扰对光的控制,因此会发生不希望的透光。其结果是,该设备的屏幕很可能看起来是白色的。因此,必须采用用于对LCD面板的带电所诱发的电荷进行释放这样的测量。
此外,必须阻挡由于在LCD面板边缘中的漫反射所产生的光泄漏,并且必须阻止外面灰尘进入外壳内部。
对于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符合上述需要,将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透明衬底的外尺寸。这可消除外壳与第二衬底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从而使外壳平面的高处理精度是不必要的。
同时,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的薄板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其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于框部分之间。这可借助于薄板而降低在LCD面板中引起的机械应变。
此外,通过该薄板可将面板表面的带电所诱发的电荷释放到外壳。通过该薄板可确保阻挡由于面板边缘中的漫反射所产生的光泄漏。通过该薄板可确保防止外面灰尘进入外壳的内部。
由于本发明的这样优点,可有效改善LCD设备的显示质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2至4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进行说明。图2给出了该设备的整个结构。图3给出了其详细结构,并且图4A至4C以及图8A和8B给出了在该设备中所使用的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的变化。
如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包括作为其主要部件的LCD面板1、用于产生照亮面板1的背光的背光单元(未示出)、以及用于收纳面板1的外壳或者遮护板前部2。如图3所示,面板1包括第一透明衬底1a、第二透明衬底1b、固定在第一衬底1a表面上的光学组件、以及固定在第二衬底1b表面上的光学组件。由铟氧化锡(ITO)或其他构成的导电层1e形成于第二衬底1b的表面之上。
诸如薄膜晶体管(TFT)这样的开关元件(未示出)形成于第一衬底之上以用于排列在矩阵阵列上的相应像素。其他必要元件(未示出)形成于第一衬底1a之上。
滤色器、黑色矩阵、以及其他必要元件(所有这些元件未示出)形成于第二衬底1b之上。
作为第一衬底1a上的光学组件,例如可使用偏光板以及相位差板。图3示出了其仅作为这些构件示例的第一偏光板。该板1c附着于第一衬底1a的表面上。
作为第二衬底1b上的光学构件,例如可使用偏光板和相位差板。图3仅示出了作为这些构件示例的第二偏光板。该板1d附着于第二衬底1b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外壳或遮护板前部2的结构以及板4的结构。因此,其他结构构件的结构、形状、以及材料不局限于这里所示出的一个。可对这些构件进行任何其他修改。例如,导电层1e可形成于第二偏光板1d或其他光学构件的表面之上。
遮护板前部或外壳2具有倒置的L形横截面和矩形窗或者开口位于其中心区域。前部2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该前部2是通过利用压力机而对金属板进行弯曲或拉制处理而形成的。
对于上述传统LCD设备,将遮护板前部102的窗口构造成小于第二透明衬底101b的外大小以防止光泄漏以及灰尘进入。因此,如果前部102的平面处理精度降低了,那么前部102很可能直接与第二衬底101b相接触。为了消除这种可能性,必须在前部102与第二衬底101b之间形成间隙。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LCD设备的厚度增加了并且需要高处理精度的前部平面102。
与此不相同,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通过随后所描述的薄板4可防止光泄漏和灰尘进入,并且因此,可将前部2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1b。为此,前部2不可能与第二衬底1b相接触。因此,即使在面板1中引起了机械应变,抑制了由于液晶分子的取向干扰的显示质量降低。此外,因为前部2的平面不需要较高处理精度的,因此可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发明足以满足前部2的窗口尺寸大于第二衬底1b的外尺寸(即,轮廓)。然而,最好是前部2的窗口比第二衬底1b的轮廓要大大约1mm至3mm。
利用固定构件3而将其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4附着于前部2的环绕窗口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上。构件3具有导电性。在这里,该构件3是由一片双侧粘合卷带形成的。薄板4朝前部2的窗口向内凸起。薄板4覆盖了第二衬底1b的外部分或者周围区域并与其相接触。夹在第二衬底1b外部分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之间的大约整个区域被薄板40所覆盖。
如果导电层1e形成于第二偏光板1d的表面之上,那么使该薄板4粘附以覆盖第二偏光板1d的外部分或者周围区域并与其相接触。随后参考图9对其进行说明。
固定构件3的材料并不局限于这里所示出的双侧卷带。如果该构件3使前部2与薄板4机械且电接触,那么该构件3可以是由其他任何材料制成的。例如,构件3可以是由导电性胶粘剂制成的。
如果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那么诸如树脂、橡胶、金属等等这样的任何材料可用于薄板4。然而,必须按照与第二衬底1b或第二偏光板1d相接触的方式来装配或固定薄板4。如果薄板4具有过度的厚度和刚性,那么由于薄板4,存在面板1中会出现机械应变这样的可能性。因此,当使用树脂时,最好是薄板4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尼龙树脂、或者氯乙烯树脂制成,以作为矩阵或基底,该薄板4内掺杂有导电材料或成分。最好是,将薄板4的厚度设置为从大约0.05mm至大约0.3mm的范围。
另一方面,当使用金属时,金属的刚性大于树脂的刚性并且因此,由于薄板4,很可能在面板1中出现很大的机械应变。因此,薄板4的厚度必须较小。此外,铝和铜具有较小的弹性并且其结果是,通过施加外力会发生塑性形变。因此,最好是薄板4是由不锈钢组成。考虑到面板1中的机械应变,最好是将不锈钢薄板4的厚度设置为0.1mm或更小。
对于本发明,薄板4覆盖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与第二衬底1b之间的大约整个区域就足够了,并且因此,薄板4的形状不受到限制。例如,如图4A所示,薄板4可以是像框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可降低得自于一种原始板材的薄板4的可能数目并且会提高材料的成本。然而,存在这样的附加优点,即仅通过一个粘附操作即可完成将每个薄板4粘附在前部2上的粘附处理。此外,因为薄板4与前部2之间的相对位置排列保持不变,因此存在可以高定位精度来实施该粘附处理的另一附加优点。
如图4B所示,薄板4可以是由两个L形部分的组合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粘附操作的次数增加了,但是从一种原始板材得到薄板4的可能次数增加了,并且材料成本降低了。
如图4C所示,薄板4可由4个I形(即,矩形)部分的组合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粘附操作的次数进一步增加,但是从一种原始板材得到薄板4的可能次数最大并且材料成本进一步降低。如果材料成本很高,那么这种情况是有益的。
薄板4的形成并不局限于图4A至4C所示的情况。例如,L形部分与两个I形部分的组合或者U形部分与I形部分的组合可用于此目的。在图8A中示出两个U形部分的组合。在图8B中示出U形部分与I形部分的组合。
如果通过其他任何结构构件来防止光泄漏以及灰尘进入,那么薄板4不必覆盖前部2与第二衬底Ib之间的大约整个区域。
对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如上所述,将遮护板前部或者外壳2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1b的外尺寸并且因此,前部2将不会直接与第二衬底1b相接触,即使前部2平面的处理精度降低了。仅是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4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以及位于第二衬底1b的外部上的导电层1e相连。因此,可将在LCD面板中所引起的应变限制到十分低的级别并且同时,可将液晶复合物的分子的取向无序限制在容许范围内。因此,抑制由于面板1的机械应力的显示质量降低。
此外,具有导电性和光阻挡性能的薄板4处于夹在第二衬底1b的外部分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中间的大约整个区域之中。导电层1e形成于第二衬底1b的表面之上。薄板4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1b的外部分上的层1e相连。因此,通过薄板4可将由于面板的表面带电所诱发的电荷释放到前部2、可确保阻挡面板1边缘中的漫反射所产生的光泄漏、并且可确保防止灰尘通过前部2与面板1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前部2之内。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考图5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LCD设备进行说明。
对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如图3所示,遮护板前部或外壳2以及薄板4彼此电连接。然而,可将该结构改进为如图5所示。在图5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利用固定构件3而将薄板4固定到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上。然而,与此不同,薄板4的端部朝着前部2的方向弯曲,从而使薄板4与前部2直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构件3不需要导电性并且因此构件3的选择范围扩展了。其结果是,存在构件3的固定力增加并且有用的温度范围改善这样的附加优点。
第三实施例
图6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LCD设备。
对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LCD设备,如图3所示,薄板4是平的。然而,可将板薄4的形状改进为如图6所示。
因为前部2的窗口大于第二衬底1b的外尺寸,因此即使前部2与面板1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前部2也不可能与面板1相接触。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薄板4具有其具有两个弯曲的横截面以形成分级式结构。当按照前部2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的方式来放置LCD设备时,位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上的薄板4的第一部分比位于第二衬底1b外部分上的薄板4的第二部分要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近似等于或低于位于窗口侧上的第二衬底1b的表面高度或水平。
在第三实施例的设备中,存在可制造其厚度降低的LCD设备这样的附加优点。
第四实施例
图7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LCD设备。
对于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LCD设备,如图3、5、以及6所示,利用固定构件3将薄板4粘附到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上。然而,可将该结构改进为如图7所示。
在图7中,利用固定构件3使薄板4附着于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外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当按照前部2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的方式来放置LCD时,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外表面可以低于位于窗口上的第二衬底Ib的表面高度或水平。
在第四实施例的设备中,存在可制造出其厚度小于图6的设备的LCD设备的附加优点。
第五实施例
图9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LCD设备。
对于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LCD设备,如图3、5、6、以及7所示,导电层1e形成于第二衬底1b的表面之上。然而,可将该结构改进为如图9所示。
在图9中,导电层1e形成于第二偏光板1d的表面之上,而不是形成于第二衬底1b的表面之上。按照覆盖第二偏光板1d的外部分或边缘地区的方式,利用固定构件3而使薄板4附着于遮护板前部2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上。
其他实施例
不用说,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以及其变化。其他任何修改适用于这些实施例。
例如,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以及其变化,LCD设备是透射型,在该类型中背光单元位于第一衬底1a的侧面。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可应用到诸如反射型或半透射型这样的其他任何类型的LCD设备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遮护板前部或外壳2具有L形横截面并且覆盖从第二衬底1b的侧面至面板1。然而,本发明足以满足前部2具有位于第二衬底1b侧面上的窗口或开口。并不限制前部2位于与该窗口相对的侧上以及位于这两个端部上的前部2。类似的,并不限制将前部2装配到面板1上的装配方向。
虽然已对本发明的优选形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由下述权利要求单独确定的。

Claims (16)

1.一种LCD设备,包括:
LCD面板,该LCD面板具有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与第二衬底中间的液晶复合物;以及
外壳,该外壳用于收纳面板,该外壳具有位于第二衬底侧面上的窗口;
其中将该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
薄板,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框部分之间;
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并且
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的内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薄板具有其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横截面;
并且其中当按照外壳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这样的方式来放置LCD设备时,位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上的薄板的第一部分比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或在构件上的薄板的第二部分要低;以及
外壳的类似框部分上的内表面大约等于或低于第二衬底的表面或在窗口侧面的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利用导电固定构件使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位于外壳侧面上的薄板的端部朝着外壳的类似框部分而弯曲;
并且其中利用固定构件而将该薄板固定到类似框部分上并且与位于端部上的类似框部分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薄板具有像框形状的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是由L形、U形、或者I形部分的组合构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尼龙树脂、或者氯乙烯树脂制成的,所述薄板内掺杂有导电材料或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9.一种LCD设备,包括:
LCD面板,该LCD面板具有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与第二衬底中间的液晶复合物;以及
外壳,该外壳用于收纳面板,该外壳具有位于第二衬底侧面上的窗口;
其中将该外壳的窗口构造成大于第二衬底的外尺寸;
薄板,具有导电性以及光阻挡性能,处于大约整个区域之中,所述区域夹在第二衬底的外部分与环绕该窗口的外壳的类似框部分之间;
导电层,直接或通过光学构件间接形成于第二衬底的表面之上,该表面位于窗口的侧面;以及
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的外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衬底外部分上的层相连或在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当按照外壳的窗口位于顶部位置上这样的方式来放置LCD设备时,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的外表面比第二衬底的表面高度要低或者在窗口侧面的构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利用导电固定构件使该薄板与外壳的类似框部分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位于外壳侧面上的薄板的端部朝着外壳的类似框部分而弯曲;
并且其中利用固定构件而将该薄板固定到类似框部分上并且与位于端部上的类似框部分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该薄板具有像框形状的轮廓。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最好是由L形、U形、或者I形部分的组合构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尼龙树脂、或者氯乙烯树脂制成的,所述薄板内掺杂有导电材料或成分。
16.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该薄板是由不锈钢制成的。
CNB2006100059068A 2005-01-19 2006-01-19 液晶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1571A JP2006201359A (ja) 2005-01-19 2005-01-19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11571 2005-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8226A true CN1808226A (zh) 2006-07-26
CN100474051C CN100474051C (zh) 2009-04-01

Family

ID=3668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59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51C (zh) 2005-01-19 2006-01-19 液晶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58579A1 (zh)
JP (1) JP2006201359A (zh)
KR (1) KR100759736B1 (zh)
CN (1) CN100474051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1528B2 (en) 2006-12-15 2010-04-20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39683B (zh) * 2008-03-21 2011-08-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3091879A (zh) * 2013-02-01 2013-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187006A1 (zh) * 2013-05-24 2014-11-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10812249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7703A (ja) * 2005-06-01 2006-12-1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040342A (ja) * 2006-08-09 2008-02-21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07540B2 (ja) * 2006-09-11 2012-08-22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0737290B1 (ko) 2006-10-20 2007-07-09 아이티엠 주식회사 저항막 방식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79224B1 (ko) * 2007-02-28 2013-06-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4494446B2 (ja) * 2007-09-12 2010-06-3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JP5317567B2 (ja) * 2008-07-31 2013-10-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549257B1 (ko) * 2009-03-11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49256B1 (ko) * 2009-03-11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49258B1 (ko) * 2009-03-11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79309B1 (ko) * 2009-03-31 2016-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0117115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WO2010117114A1 (en) * 2009-04-09 2010-10-14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KR20100112409A (ko) * 2009-04-09 2010-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DE102009003128A1 (de) * 2009-05-14 2010-11-1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Flachbildschirm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Haushaltsgerät
US8564559B2 (en) * 2010-12-22 2013-10-22 Universal Cement Corporation Cover glass button for display of mobile device
KR20120071751A (ko) * 2010-12-23 2012-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052536B2 (en) 2011-05-10 2015-06-09 Anthony, Inc. Display case door with transparent LCD panel
US9588264B2 (en) 2011-10-12 2017-03-07 Corning Incorporated Bezel-concealing display covers and display devices
JP5846995B2 (ja) 2012-03-30 2016-01-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6153026B2 (ja) * 2013-08-02 2017-06-28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204756B1 (ko) * 2013-12-31 2021-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11702B1 (ko) 2014-01-06 2021-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614881B (zh) * 2015-02-04 2017-10-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65724B (zh) * 2015-05-15 2017-11-10 福建科创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雾功能的非全贴合屏及其制作方法
JP2017194672A (ja) * 2016-04-18 2017-10-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5676514B (zh) * 2016-04-21 2018-09-18 福州大学 用于非全贴合屏的亲水复合层及其制作方法
US9687087B1 (en) 2016-06-16 2017-06-27 Anthony, Inc. Display case door assembly with vacuum panel and lighting features
KR102234786B1 (ko) * 2016-09-01 2021-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672032B2 (en) 2017-08-10 2020-06-02 Cooler Screens Inc. Intelligent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platform
US10769666B2 (en) 2017-08-10 2020-09-08 Cooler Screens Inc. Intelligent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platform
US11763252B2 (en) 2017-08-10 2023-09-19 Cooler Screens Inc. Intelligent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platform
US11698219B2 (en) 2017-08-10 2023-07-11 Cooler Screens Inc. Smart movable closure system for cooling cabinet
US11768030B2 (en) 2017-08-10 2023-09-26 Cooler Screens Inc. Smart movable closure system for cooling cabinet
US12118510B2 (en) 2017-08-10 2024-10-15 Cooler Screens Inc. Intelligent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platform
ES2923577T3 (es) 2018-01-17 2022-09-28 Anthony Inc Puerta para el montaje de un medio de visualización electrónico extraíble
US10514722B1 (en) 2019-03-29 2019-12-24 Anthony, Inc. Door for mounting a removable electronic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78090B2 (en) * 1984-04-24 1988-10-13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DE69226492T2 (de) * 1991-05-15 1999-01-21 Idemitsu Kosan Co. Ltd., Tokio/Tokyo Flüssigkristallmodul
JPH07294880A (ja) * 1994-04-20 1995-11-10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EP1635540A3 (en) * 2003-02-27 2006-08-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ompact display module
US7492422B2 (en) * 2003-11-10 2009-02-17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1528B2 (en) 2006-12-15 2010-04-20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39683B (zh) * 2008-03-21 2011-08-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3091879A (zh) * 2013-02-01 2013-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117442A1 (zh) * 2013-02-01 2014-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187006A1 (zh) * 2013-05-24 2014-11-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10812249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4051C (zh) 2009-04-01
JP2006201359A (ja) 2006-08-03
KR100759736B1 (ko) 2007-09-20
US20060158579A1 (en) 2006-07-20
KR20060084401A (ko) 2006-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8226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208664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43158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198166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41053C (zh)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CN2687708Y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411057B2 (en) Protection-plate-attached electronic member
CN1174275C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2590029Y (zh) 液晶装置用基板、液晶装置、和具有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498355A (zh) 超亮低反射率液晶显示器
KR2012007607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40058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US976665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904693A (zh) 背光单元、装配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558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05622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カバー部材
CN102595845A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固定机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892337A (zh)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CN108020944B (zh) 支持框架和包括支持框架的显示装置
KR101633125B1 (ko) 표시장치
CN1831595A (zh) 具有放大显示区的显示装置
CN1955812A (zh) 面状光源装置及使用该面状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33165A (zh) 阵列基底、具有该基底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19033196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0012385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