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8467A - 车辆用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8467A CN1718467A CNA2005100785807A CN200510078580A CN1718467A CN 1718467 A CN1718467 A CN 1718467A CN A2005100785807 A CNA2005100785807 A CN A2005100785807A CN 200510078580 A CN200510078580 A CN 200510078580A CN 1718467 A CN1718467 A CN 17184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battery
- contactless switch
- detection unit
- output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6—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ICE-powered road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包括:行走用电池,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接触器,与上述行走用电池的输出侧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接触器的导通关断;以及电压检测电路,检出行走用电池的电池模块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和,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电源装置,在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不能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的状态下,电压检测电路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出接触器的输出电压,来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从而,即使某个电路发生故障,也可以切实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连接在给驱使车辆行走的马达供给电力的行走用电池的输出一侧的接触器的熔接进行检测的电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电源装置,具备高输出电压的行走用电池。该电源装置在输出侧连接有接触器(contactor)。接触器,在关闭点火开关使车辆停止、或出现异常时,会切换至关闭来截断电流。在出现异常时,接触器切实截断电流尤为重要。这是由于车辆在发生碰撞、或是实施维护时,要充分确保安全性。但是,由于行走用电池的输出电流的流动,接触器会流有极大的电流出。此外,由于行走用电池的输出侧上,并列连接有大容量的电容器,因此当该电容器不能正常充电的情况下,接触器中会流有极大的电流。接触器中的大电流,就是导致接触器的触点熔接的原因。由于接触器的触点熔接后,无法切断输出,因此万一接触器的触点发生熔接,将其切实地测出十分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出了检测接触器的熔接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8-182115号公报
该公报的电源装置,在主接触器切断时,对借助DC-DC转换器被行走用电池充电的辅助电池的端子电压进行检测,来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若接触器发生熔接,DC-DC转换器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行走用电池辅助电池变为充电状态,因而辅助电池的电压变高。当接触器被正常切断时,DC-DC转换器不工作,辅助电池不会被充电,电压低下。由此通过辅助电池的电压就可以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
这种结构的电源装置,只在所有电路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而如果在DC-DC转换器出现故障等、某处电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就不能切实地检出接触器的熔接。例如,当DC-DC转换器出现故障不工作、或者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低下时,会误判为辅助电池的电压低下,接触器已切断。对于设置在车辆上的电源装置而言,减少例如一个故障的影响,来尽可能减少故障引起的不良后果十分重要。因为,无论是车辆处于能够行走的状态下、任何一个电路发生故障而导致其不能行走,还是相反、虽然处于不能行走的状态下却使其行走,都会发生不良后果。通过将所有的电路设置成2套系统、当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另一系统来消除这种不良效果。然而,这会使制造成本提升2倍,所以实现起来不太现实。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而提出的。本发明的重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任意的电路发生故障、也可以切实地检测出接触器的熔接的车辆用电源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电池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发生故障、也可以用其他的电压检测电路顶替来测定电压的车辆用电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1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包括: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接触器6,与上述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连接;控制电路7,控制接触器6的导通关断;和,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出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控制电路7包括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电压检测电路3包括: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b,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电源装置在控制电路7切断接触器6的状态下,用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检测输出电压来检出接触器6的熔接,并在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不能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的状态下,通过电压检测电路3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来检出接触器6的熔接。
本发明的第2发明是,电压检测电路3,可以包括:多路转接器4,切换并检测多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该电压检测电路3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与多路转接器4的特定通道连接,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第3发明是,电压检测电路3,可以包括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各电压检测单元3A包括: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b,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用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第4发明是,电压检测单元3A,可以包括多路转接器4,切换并检测多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与多路转接器4的特定通道连接,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本发明第5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包括: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接触器6,与上述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连接;控制电路7,控制接触器6的导通关断;和,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行走用电池1由多个电池组1A组成,电压检测电路3由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组成,将电压检测单元3A与电池组1A连接,通过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构成一个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各电压检测单元3A包括:多路转接器4,切换要检测电压的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部5,检测上述多路转接器4切换的连接点的电压,通过多路转接器4切换电池模块2,检测各电池模块2的电压。进一步,各电压检测单元3A,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与多路转接器4的输入侧连接,用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本发明第6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包括: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行走用电池1由多个电池组1A组成,电压检测电路3由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组成,将电压检测单元3A与电池组1A连接,通过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构成一个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各电压检测单元3A包括:多路转接器4,切换要检测电压的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部5,检测上述多路转接器4切换的连接点的电压,通过多路转接器4切换电池模块2,检测各电池模块2的电压。进一步,各电压检测单元3A,将多路转接器4的输入侧连接在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上,用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总电压。
本发明第1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中,由于控制电路具有检测接触器输出电压的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具有检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和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因此即使在控制电路的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不能检测输出电压的状态下,也能通过电压检测电路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来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切实地检测接触器的熔接。
再有,本发明第3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中,电压检测电路具有多个电压检测单元,由于通过各个电压检测单元来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和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因此即使在控制电路的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不能检测输出电压的状态下,也能根据电压检测电路所检测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检测接触器的熔接;当任意一个电压检测单元发生故障而不能检测电压时,能通过没有发生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电压,通过控制电路检测输出电压,来切实地检测接触器的熔接。
再有,本发明第5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中,由于将由多个电压检测单元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在由多个电池组构成的行走用电池上,用一个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构成一个电池组的各个电池模块的电压,同时用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因此,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发生故障,也可以检测接触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来切实地检测接触器的熔接。
再有,本发明第5发明和第6发明的车辆用电源装置中,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发生故障而不能检测电压,也能够检测出该电压检测单元所连接的电池组的总电压。其原因是,可以利用没有发生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行走用电池的总电压,同时能够检测出没有发生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连接的电池组的总电压。从而,该电源装置中,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发生故障,也可以用另一个电压检测单元来替补检测该电压检测单元的电池组的总电压,来监视电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下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中:
1-行走用电池,1A-电池组,2-电池模块,3-电压检测电路,3A-电压检测单元,3a-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b-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c-第3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多路转接器,5-电压检测部,5A-差动放大器,6-接触器,7-控制电路,7a-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8-地,10-中间基准点,11-基准输入端子,13-A/D转换器,14-绝缘电路,14A-光耦合半导体开关,14a-发光二极管,14b-光电晶体管,15-通信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例,虽然例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车辆用电源装置,但本发明中,车辆用电源装置并不特定为以下内容。
再有,本说明书为使权利要求便于理解,将与实施例所示的部件相对应的号码,标记在“权利要求书”和“发明内容”中所示的部件上。但是并不是将权利要求中所示的部件,特定为实施例部件。
图1所示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包括:行走用电池1,给设置在车辆上、驱动车辆行走的马达提供电力;接触器6,连接在该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上;控制电路7,控制接触器6导通关断;以及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来提高输出电压。图中的电源装置中,行走用电池1由2组电池组1A构成,全体电池模块2被分割成2组电池组1A。为了检测构成2组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电压检测电路3由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构成。各电压检测单元3A,连接在电池组1A上,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一个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图中的电源装置,虽然用2组电池组1A和电压检测电路3来构成,但也可以用3组以上的电池组和电压检测单元来构成。
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多个电池模块2,例如,串联连接了50个电池模块2的行走用电池1,分割成由25个电池模块2组成的2组个数相同的电池组1A,或者分割成由24个和26个等组成的2组个数不同的电池组1A而总数为50个。电池模块2,串联连接了多个蓄电池。例如,电池模块2,串联连接了5个镍氢电池。该行走用电池1,总共串联连接了250个镍氢电池,使输出电压达到300V。就电池模块而言,不一定是串联连接5个电池,也可以串联连接例如4个以下或6个以上的蓄电池。此外,蓄电池并不特定为镍氢电池,也可以使用锂离子蓄电池或镍镉电池等、能够充电的其他蓄电池。再有,行走用电池也不一定需要整体串联连接50个电池模块,也可以串联连接较之更少或者更多的电池模块。
串联连接50个电池模块2、分割成2组电池组1A,并通过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2组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的电源装置,使用1个电压检测单元3A来检测24个~26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
电压检测电路3,由2组电压检测单元3A组成,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包括:多路转接器(multiplexer)4,切换要检测电压的电池模块2;电压检测部5,检测由上述多路转接器4切换的连接点的电压。上述电压检测单元3A,通过多路转接器4切换电池模块2后,对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进行检测。
多路转接器4,切换要进行电压检测的连接点,顺序检测出所有电池模块2的电压。由此,多路转接器4将输出侧连接到电压检测部5的输入侧,顺序切换电压检测部5检测的电池模块2。
而内置多路转接器4的IC,一般按照2通道、4通道、8通道、16通道、32通道、64通道的方式,通道数以2倍为单位增加。多路转接器4为了切换并检测出构成1个电池组1A的所有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通道数要多于电池组1A所含的电池模块2的个数。例如,检测24个~26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的电压检测单元3A,要使用32通道的多路转接器4。因此,多路转接器4的通道数和电池模块2的个数几乎不会一致,多路转接器4的通道数要多于电池模块2的个数。因此,多路转接器4中就会出现没有被使用的通道。
例如,在32通道的多路转接器4切换24个~26个电池模块2的情况下,多路转接器4的6~8通道没有被使用在电池模块2的切换上。
图中的电源装置,将在电池模块2的电压检出中没有使用的、多路转接器4中剩余的通道,使用在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检测上。进而,连接在多路转接器4上的电压检测部5,也兼用于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检测。因此,上述电源装置,无需为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而设置专用的检测电路。再有,使用不检测电池模块2的电压的、多路转接器4中剩余的通道、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3,无需为了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而设置专用的电路,另外也无须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而增加电子部件。
多路转接器4,将多通道的输入端子,连接在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2的连接点上。连接点的电压,就是各个电池模块2两端的电压。因此,电池模块2的电压,根据两端连接点的电压的差而被检测出来。再有,多路转接器4,为了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将剩余通道的输入端子连接到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
图1的电源装置,用控制电路7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利用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换言之,是通过3组检测电路,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被通过控制电路7和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来,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被通过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来。
即使3组检测电路中的其中一个无法检测电压,上述电源装置也可以检出接触器6的熔接。例如,当控制电路7无法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时,利用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当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无法检测电压时,利用控制电路7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则通过另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出出来。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将剩余通道的输入端子连接在接触器6的正输入侧和负输入侧连上,以便能够检出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因此,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无法检测电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也可利用另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来检测。但是,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要在两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正常检测出电压的状态下才能被检测到。这是因为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仅检测接触器6正侧的输出电压,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仅检测接触器6负侧的输出电压。由于输出电压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3和控制电路7两方来检测,所以即使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无法检测电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也可以被通过控制电路7检测出来。从而,即使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不能检测电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也可以被通过控制电路7检出来,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被通过没有发生故障的另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来。因此,图1和图2的电源装置中,即使2组电压检测单元3A和一个控制电路7中的任何一个不能检测电压,也可以利用剩余的2组检测电路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接触器6的熔接,可以通过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检测出来。这种熔接,通过将检测出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如下比较来检测。接触器关断时,如果正常(=无熔接),则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不一致,而如果熔接的话,则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如果处于某个规定的范围内(对比接触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考虑测量误差,为判定阈值的±20%左右)就判断为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若超出该规定的范围就判断为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
图2的电源装置,将行走用电池1分割成正侧和负侧的2组电池组1A,将电压检测电路3分割成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和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将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剩余通道、与接触器6的正输出侧和负输入侧连接,将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剩余通道、与接触器6的负输出侧和正输入侧连接。因此,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可以检测接触器6的正侧和负输的输入电压,以及正侧的输出电压。此外,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可以检测接触器6的正侧和负侧的输入电压,以及负侧的输出电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被根据正侧的输出电压和负侧的输出电压检测出来。图中的电压检测单元3A中,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检测正侧和负侧两方,而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只检测正侧和负侧的单个一方。虽未图示,电压检测单元,也可以将剩余通道连接到正输出侧和负输出侧,从而能够通过正侧和负侧两方检测接触器的输出电压。
电压检测部5,是检测被输入到一对输入端子间的电压差的差动放大器5A。图中的电压检测部5,将一方的输入端子作为基准输入端子11,将该基准输入端子11连接在行走用电池1的中间基准点10上。优选行走用电池1,将构成分割为2组的多个电池模块2的中间电压的中间点,作为中间基准点10,将该中间基准点10与基准输入端子11连接。但是,连接电压检测部的基准输入端子的中间基准点,并非一定要选择中间电压,也可以将偏离中间电压的位置作为中间基准点,在此连接电压检测部的基准输入端子。电压检测部5,将另一方的输入端子连接到多路转接器4的输出侧。由差动放大器5A构成的电压检测部5,将中间基准点10、与作为差动放大器5A的基准输入端子11的负侧连接,将多路转接器4与正侧连接。其中,由差动放大器5A构成的电压检测部,也可以颠倒输入端子的正负,使输出翻转。
电压检测部5的输出,被A/D转换器13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绝缘电路14使输出绝缘,通过通信线路15进行传送。绝缘电路14中,使用了将发光二极管14a和光电晶体管用光耦合的光耦合继电器等的光耦合半导体开关14A。绝缘电路中,也可以使用与地隔离来传送信号的变压器。
以上的电压检测电路3,以一定的取样周期切换多路转接器4,通过电压检测部5检测各个连接点的电压。根据相邻的连接点的电压差检出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换言之,根据电池模块2两端的电压差检测出电池模块2的电压。再有,多路转接器4和电压检测部5检测电池模块2的连接点电压,同时还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电压检测部5所检测的连接点的电压、以及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经过通信线路15被输入到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根据输入的电压,检测出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并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再有,控制电路7控制多路转接器4的通道切换,并同步于多路转接器4的切换,根据检测出的电压来选定电池模块2并检测电压,并还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控制电路7还控制接触器6的导通关断。控制电路7,在将接触器6切换到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判定接触器6是否正常截断电流。若接触器6被正常切换到关断,对于输入电压而言,输出电压不一致。控制电路7在将接触器6控制成关断的状态下,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如上所述地判定接触器6的熔接。此外,也可以如下判定熔接。控制电路7在将接触器6控制成关断的状态下,将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与存储的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接触器6的熔接。在这种状态下,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差大于设定值,判定为接触器6正常截断电流并且没有熔接;若小于设定值时,就判定为接触器6熔接了。而且,在判定为熔接的情况下,向车辆一侧传送相当于警报的信号,其后,采取以下步骤。判定为熔接后,继续车辆的运转,当终止车辆运转并切断(=KeyOff)后,即使接下来接通(=KeyOn)也不启动(No restart)。由于熔接的判定仅在打开接触器的瞬间进行,在通常行走中接触器持续打开,因而熔接检测功能不会对行走中的车辆造成影响。
此外,这种熔接检测,在接触器被从闭合状态控制到打开状态时进行。换言之,当终止车辆运转并切断时,以及电池系统发生异常而中止电池使用时等,进行熔接检测。
设定值被设定成,当接触器6发生熔接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会小于该值,当没有发生熔接被正常切换为关断时,会大于该值的电压值,并存储在控制电路7的存储电路(未图示)中。
图中的电源装置,通过控制电路7和电压检测电路3这两方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7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的电路,是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的电路,是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图1和图2的电源装置,用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接触器6的正侧和负侧的输出电压,并检测总输出电压。从而,该电源装置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由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构成。由于这些图所示的电源装置中,是由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构成电压检测电路3,所以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也是由2组电压检测单元3A构成。但是,本发明的电源装置,也可以用单一的电压检测电路、或者3组以上的电压检测单元来构成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
再有,虽然图2的电源装置,通过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正侧的输出电压、通过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出负侧的输出电压,但是,也可以通过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正侧和负侧的输出电压。该电压检测单元,将剩余通道的输入端子,与接触器的正输出侧和负输出侧连接。
再有,电压检测电路3具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b,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图中的电压检测电路3中,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接触器6的正输入侧电压和负输入侧电压,来检测输入电压。从而,即使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不能检测电压,也可以通过另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
再有,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与其相连的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当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处于无法检测电压的状态时,另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连接着发生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电池组1A的总电压。例如,当正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处于不能检测正侧的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的状态时,负侧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正侧的电池组1A的总电压。能够在电池模块2的电压无法检测的状态下,检测电池组1A的总电压的电源装置,能够在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的状态下,监视着行走用电池1同时使车辆行走。这是由于,即使各个电池模块2的状态不能检测,也可以检测出作为电池组1A的状态。图2的电压检测电路3,为了用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来检测接触器6的正侧和负侧的输入电压,将多路转接器4的剩余通道连接到接触器6的正的输入侧和负的输入侧上。因此,任何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都能够检测出行走用电池1的总电压。由于能够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总电压,还能够检测连接着没有发生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电池组1A的电压,所以也能够检测出连接着发生了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电池组1A的总电压。从而,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也能利用另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出总电压,监视着电池状态使车辆行走。
此外,图3表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图的实施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付与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3中,取代图1或图2的实施例,在各电压检测单元3A上,设置第3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c,检测其相反侧极性一侧的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由这种第3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c实施的测定虽未图示,但与图2同样,可通过设置多路转接器4的输入端子来实现。
而且,去掉了图1中的第1电压检测电路7a。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也能够检测连接着发生了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3A的电池组1A的总电压。从而,即使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发生故障,也能利用另一方的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总电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并且监视着电池状态使车辆行走。再有,由于在正常的电压检测单元3A上,设置了第3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c,检测其相反侧极性一侧的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因此能够检测出发生了故障的电压检测单元3A一侧的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从而检测出熔接。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
接触器(6),与所述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连接;
控制电路(7),控制接触器(6)的导通关断;以及
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控制电路(7),具备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电压检测电路(3),具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b),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
在控制电路(7)切断接触器(6)的状态下,用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检测输出电压来检测出接触器(6)的熔接,并在第1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a)不能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的状态下,电压检测电路(3)的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来检测接触器(6)的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压检测电路(3),具备多路转接器(4),切换检测多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连接在多路转接器(4)的特定通道上,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压检测电路(3)具备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具备:第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检测电路(3b),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压检测单元(3A),具备多路转接器(4),切换检测多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连接在多路转接器(4)的特定通道上,来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5.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
接触器(6),与所述行走用电池(1)的输出侧连接;
控制电路(7),控制接触器(6)的导通关断;以及
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行走用电池(1),由多个电池组(1A)组成,电压检测电路(3)由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组成,将电压检测单元(3A)连接在电池组(1A)上,通过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构成一个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具备:多路转接器(4),切换检测电压的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部(5),检测由此多路转接器(4)切换的连接点的电压,用多路转接器(4)切换电池模块(2),来检测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
再有,各电压检测单元(3A),将接触器(6)的输入侧和输出侧连接在多路转接器(4)的输入侧上,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接触器(6)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6.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行走用电池(1),串联连接了多个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电路(3),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行走用电池(1)由多个电池组(1A)组成,电压检测电路(3)由多个电压检测单元(3A)组成,将电压检测单元(3A)连接在电池组(1A)上,用一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构成一个电池组(1A)的电池模块(2)的电压,
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具备:多路转接器(4),切换检测电压的电池模块(2);和,电压检测部(5),检测用此多路转接器(4)切换的连接点的电压,用多路转接器(4)切换电池模块(2)来检测各个电池模块(2)的电压,
再有,各电压检测单元(3A),将行走用电池(1)输出侧连接在多路转接器(4)的输入侧上,各个电压检测单元(3A)检测行走用电池(1)的总电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99860 | 2004-07-06 | ||
JP2004199860A JP4416585B2 (ja) | 2004-07-06 | 2004-07-06 |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8467A true CN1718467A (zh) | 2006-01-11 |
CN100497035C CN100497035C (zh) | 2009-06-10 |
Family
ID=3554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85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035C (zh) | 2004-07-06 | 2005-06-17 | 车辆用电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007622A1 (zh) |
JP (1) | JP4416585B2 (zh) |
CN (1) | CN100497035C (zh) |
DE (1) | DE10200503114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9918B (zh) * | 2006-06-23 | 2011-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源系统及具备该电源系统的车辆 |
CN101526578B (zh) * | 2008-03-05 | 2012-03-2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高压车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239063B (zh) * | 2008-12-05 | 2012-10-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103743943A (zh) * | 2008-03-27 | 2014-04-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组的总电压检测电路 |
CN102769313B (zh) * | 2008-07-01 | 2014-12-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系统 |
CN104656629A (zh) * | 2013-11-18 | 2015-05-2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接触器的烧结检测装置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10753B2 (ja) * | 2005-12-16 | 2010-07-28 | パナソニック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4749190B2 (ja) * | 2006-03-24 | 2011-08-1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とこの電源装置のコンタクターの溶着を判別する溶着検出方法 |
JP4707638B2 (ja) | 2006-09-30 | 2011-06-2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
JP2008301612A (ja) * | 2007-05-31 | 2008-12-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とこの電源装置のコンタクター溶着検出方法 |
US8564277B2 (en) * | 2009-08-31 | 2013-10-22 |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virtual simultaneous sampling with a single ADC core |
US8781657B2 (en) * | 2010-05-21 | 2014-07-15 | General Motors, Llc | Roadside handling for alternate-propulsion systems |
US8582265B2 (en) * | 2010-05-26 | 2013-11-12 | Fluke Corporation |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8704484B2 (en) * | 2010-05-28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mperature sensor interface for wireless and wired charging |
DE102011108408A1 (de) | 2011-07-23 | 2013-01-24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Testsystem zum Test einer Schütz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
JP2013145735A (ja) * | 2011-12-16 | 2013-07-25 | Toyota Motor Corp | 蓄電システム |
JP6003691B2 (ja) * | 2013-02-05 | 2016-10-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源装置 |
CN103645440B (zh) * | 2013-11-06 | 2016-11-09 |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多通道电池测试的切换装置 |
CN103995211A (zh) * | 2014-05-30 | 2014-08-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高压系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EP3203246B1 (en) | 2014-09-29 | 2018-11-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Storage cell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
BR112017010534B1 (pt) * | 2014-11-19 | 2022-07-12 | Iveco S.P.A | Sistema e método de carregamento de um par de baterias e veículo pesado |
DE102014225431B4 (de) | 2014-12-10 | 2021-02-04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nnen und Verbinden zweier Teilbordnetze |
DE102015011230A1 (de) * | 2015-08-25 | 2017-03-02 | Audi Ag |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Wechselspannungsnetz |
KR102090482B1 (ko) * | 2017-01-11 | 2020-03-18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계전기 융착 감지장치 및 감지방법 |
DE102018209900A1 (de) | 2018-06-19 | 2019-12-19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isches Energiespeichersystem, Vorrichtung und/oder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ystems |
CN108674343B (zh) * | 2018-09-06 | 2018-12-21 |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电源控制器及工作方法 |
GB2584920B (en) * | 2019-09-03 | 2021-08-18 | Future Transp Systems Ltd |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31952A (en) * | 1980-09-22 | 1982-05-25 | American District Telegraph Company | Redundant sensor adapter |
JPS61260508A (ja) * | 1985-05-15 | 1986-11-18 | 株式会社 神内電機製作所 | 接点溶着検出装置 |
CA2093064C (en) * | 1992-06-10 | 1998-08-11 | Dennis W. Waggamon | Contact status monitor |
JP3329991B2 (ja) * | 1995-07-03 | 2002-09-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 |
US5623835A (en) * | 1995-08-31 | 1997-04-29 |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to a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
EP0808738B1 (en) * | 1995-09-18 | 2003-06-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afety mechanism for electric vehicle |
US5880674A (en) * | 1997-05-12 | 1999-03-09 |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 System for processing output signal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vehicle condition sensors |
DE19739808C2 (de) * | 1997-09-10 | 1999-12-30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zwei in einem Kraftfahrzeug vorhandenen Modulen |
US7184866B2 (en) * | 1999-07-30 | 2007-02-27 |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 Equipment service vehicle with remote monitoring |
JP3619103B2 (ja) * | 2000-02-14 | 2005-02-0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車載電装部品 |
CN1217809C (zh) * | 2000-02-18 | 2005-09-0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的继电器熔敷检测装置 |
JP3594542B2 (ja) * | 2000-09-18 | 2004-12-0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Bcu制御システム |
JP4292721B2 (ja) * | 2001-02-14 | 2009-07-08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電池状態制御方法 |
US7052094B2 (en) * | 2001-05-10 | 2006-05-30 | Kelsey-Hayes Company | Vehicle brake system |
JP2003004822A (ja) * | 2001-06-15 | 2003-01-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池電源装置 |
JP2003139810A (ja) * | 2001-10-31 | 2003-05-14 | Toyoda Mach Works Ltd | リレー故障検出装置 |
JP3736469B2 (ja) * | 2002-02-13 | 2006-01-1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3539424B2 (ja) * | 2002-07-24 | 2004-07-07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の制御装置 |
JP4238176B2 (ja) * | 2004-05-12 | 2009-03-11 | パナソニック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JP4577823B2 (ja) * | 2004-10-25 | 2010-11-10 |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動車輌のコンタクタ制御装置、コンタクタ制御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
JP4116609B2 (ja) * | 2004-11-04 | 2008-07-09 | パナソニック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源制御装置、電動車両および電池制御ユニット |
JP4510753B2 (ja) * | 2005-12-16 | 2010-07-28 | パナソニック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2004
- 2004-07-06 JP JP2004199860A patent/JP441658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6-17 CN CNB2005100785807A patent/CN10049703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7-04 DE DE102005031145A patent/DE102005031145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7-05 US US11/172,823 patent/US2006000762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9918B (zh) * | 2006-06-23 | 2011-12-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源系统及具备该电源系统的车辆 |
CN101526578B (zh) * | 2008-03-05 | 2012-03-2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高压车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3743943A (zh) * | 2008-03-27 | 2014-04-2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组的总电压检测电路 |
CN103743943B (zh) * | 2008-03-27 | 2016-09-28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组的总电压检测电路 |
CN102769313B (zh) * | 2008-07-01 | 2014-12-1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系统 |
CN102239063B (zh) * | 2008-12-05 | 2012-10-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N104656629A (zh) * | 2013-11-18 | 2015-05-2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接触器的烧结检测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97035C (zh) | 2009-06-10 |
JP2006025501A (ja) | 2006-01-26 |
JP4416585B2 (ja) | 2010-02-17 |
DE102005031145A1 (de) | 2006-03-02 |
US20060007622A1 (en) | 2006-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18467A (zh) | 车辆用电源装置 | |
CN102457083B (zh) | 单元故障模式串联旁通电路的蓄电池故障容错结构 | |
CN102457084B (zh) | 单元故障模式并联旁通电路的蓄电池故障容错结构 | |
CN102742066B (zh) | 强电流电池系统以及用于控制强电流电池系统的方法 | |
US7403016B2 (en) | Car power source apparatus | |
EP2523248B1 (en) | Battery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 |
KR101616250B1 (ko) | 높은 신뢰도의 트랙션 배터리 | |
CN203250832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快换系统 | |
CN102166959A (zh) | 车辆用电源装置和车辆以及车辆侧负载的非接触状态检测方法 | |
CN1825676A (zh) | 电池组件 | |
JP2013096770A (ja) | 蓄電システム | |
KR20130081215A (ko) | 전원 장치 | |
CN1960105B (zh) | 用于过度放电保护的方法、蓄电池组件及蓄电池手工工具 | |
KR20180023647A (ko) |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 |
CN106199440A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使用的电压采样电路、方法 | |
JPWO2012043590A1 (ja) | 電源装置 | |
CN103155224A (zh) | 一种用于在运行期间更换蓄电池单元的方法 | |
JP2009257923A (ja) | 組電池の異常検出装置 | |
CN103824994A (zh) | 电池组应用模块 | |
KR20150097428A (ko) | 고장 발생 여부의 분석이 가능한 신호를 출력하는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구동 시스템 | |
CN110239373A (zh) | 电动汽车的预充电电路,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和驱动方法 | |
TWI556539B (zh) | Battery pack series and parallel matrix connection application module | |
CN205826836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使用的电压采样电路 | |
US20240106248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energy storage strings | |
KR20220039414A (ko) | 배터리 보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