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591210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1210A
CN1591210A CNA2004100573739A CN200410057373A CN1591210A CN 1591210 A CN1591210 A CN 1591210A CN A2004100573739 A CNA2004100573739 A CN A2004100573739A CN 200410057373 A CN200410057373 A CN 200410057373A CN 1591210 A CN1591210 A CN 1591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pair
side members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73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3676C (zh
Inventor
野田晋弥
新村健
室冈谦
川出隆明
宫崎秀树
田场康纯
小国敦
滨田达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1012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59121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9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36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36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材料的两侧的一对侧面构件,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分别包括相互相对的第1面部及不同于上述第1面部的第2面部,其中,上述输送装置安装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各自的第2面部上。由此,可提高用于输送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的维护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7及图8中表示作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其他的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激光打印机100的结构。
一般来说,在激光打印机中,以包括放置普通纸及其以外的记录材料的托盘和从该托盘向激光打印机内供应记录材料的辊子的记录材料供应装置为起点,经由把显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装置,此后,如图7中所表示的那样大体水平地设定输送路R,或者是如图8中所表示的那样倾斜地设定输送路R,该输送路R可使记录材料传送到通过加热来对记录材料上的显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中。
在激光打印机100中,供纸盘1以及供纸辊2配置在输送路R的一端(图7及图8中的右端),转印辊9配置在输送路R的大致中央,作为定影装置的定影器11配置在输送路R的另外一端(图7及图8中的左端)上,他们大体直线状地进行配置,处理盒7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激光扫描器5等的光学装置配置在输送路R的上方。
并且,通过这些各种装置,可依次进行记录材料P的供应和向记录材料P转印显图像(调色剂像)以及记录材料P上的显图像的定影,此后,记录材料P在使打印面向下的状态下,经由排出辊对12到达排纸盘14。
图9的主框架F是树脂制,其左右的侧壁f1、f2和连结这些侧壁彼此间的连结构件F3、F4为一体成形。并且,倾斜地设定的连结部f4发挥输送路R的功能。
此外,图10中表示的主框架F,其包括左右的侧板F1、F2和连结这些侧板彼此间的连结构件F3、F4、F5,接合这些主框架F1~F5来构成主框架F。并且,在该场合下,在倾斜地设定的连结构件F4上也具有作为输送路R的功能。
并且,侧板F1、F2、连结构件F3、F5由金属板形成,连结构件F4由绝缘树脂形成。其理由是它适用于作为支撑已述转印装置9的部分的连结构件,所以为防止转印偏压泄露最好是具有电气绝缘性的绝缘树脂。
但是,由于主框架F形成激光打印机骨架,所以具有与主体几乎同样的大小。因此,在如图9中所述的那样由树脂一体成形主框架F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大型的成形机,而且也要花费时间用于向模具中充填作为形成材料的熔融树脂,在充填之后还需要冷却熔融树脂的时间。
而且,由于由于主框架F的构成零件的形状所带来的成形的制约多,所以设计的自由度低。
另外,若主框架的形态复杂,则不仅要花费时间用于制作成形模具,而且也使费用增多。并且,也产生维修成形模具的问题。
就这一点如图10中所说明过的那样,在主要是接合金属板来构成主框架F的场合下,可解决上述的问题点。
然而,从图10中可以看出,连结构件F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连结构件F3及F5之间,在该状态下使其夹在左右的侧板F1及F2之间并将其固定,从而在对安装在连结构件F4上的零件进行维护及修理时,由于从主框架F上难以取出连结构件F4,所以导致作业性降低。
此外,在对安装在连结构件F4上的零件进行维护及修理时,例如必须拆下连结构件F3,但是在该场合下,连结构件F4及连结构件F3,它们相对于安装它们的侧板F1、F2的主面以垂直方式被安装,在该状态下由于与安装在主框架F上的构成零件保持着重量平衡,所以若拆下连结构件F3、F4,则会失去该平衡而使装置的强度下降。由此,在进行维护期间及修理中,若对装置施加某种的外力,则有可能导致装置发生变形。
此外,若存在定影器11和排纸盘14之间的距离,则需要设置用于从定影器11向排纸盘14输送记录材料的排纸输送引导部件15,从而导致了所谓零件个数的增加和装置的大型化、记录材料的排出时间的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用于输送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的维护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设置在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材料的两侧上的一对侧面构件,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分别包括相互相对的第1面部以及不同于上述第1面部的第2面部,上述输送装置安装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各自的第2面部上。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通过以下的说明可得到清楚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从上方看到的构成装置主体的主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安装底板及输送体的图。
图4是表示安装输送体的图。
图5是表示安装定影器的图。
图6是表示安装加强撑杆的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其他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主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其他现有技术的主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打印机I的剖面图。
该激光打印机I采用电子照相方式,该电子照相方式是对设置在装置主体内的感光体8进行激光照射,并进行激光扫描进行记录。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作为记录材料容纳装置的供纸盘,在该供纸盘1内载置数张记录材料P。
记录材料P通过配置在供纸盘1的左侧(装置内侧)上的作为记录材料装置的供纸辊2,以该处为起点使纸一张一张地分离并供应到装置主体内,通过位于供纸辊2的斜上部的输送辊3a、3b,将记录材料输送到感光体8和转印辊9相接触的转印部N。转印辊9是从感光体8向记录材料P转印显图像(调色剂像)的转印装置。再者,将供纸盘1和供纸辊2称为向装置内供应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供应装置。此外,附图标记4所表示的是一种对齐感应器,该对齐感应器用于使记录材料P的前端位置和作为曝光光源的激光扫描器5的发光时刻同步,并从记录材料P上的规定位置对图像进行描绘。
并且,附图标记7示意为处理盒。处理盒7是使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体8、包含显影剂承载体的现像器17、带电辊18、清洁器19等的处理装置一体化而构成的,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自由地装卸。
并且,感光体8上的调色剂像由转印辊9而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承载该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P,由作为定影装置的定影器11将未定影调色剂加热而加压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
如图1所示,供纸辊2和转印辊9和定影器11以定影器11为最上部,在大体铅垂方向上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定影器11包括加压辊11a和加热装置11b,从加热装置11b进行发热,但是因为定影器11位于配置在外壳盖13的最上部上的未图示放热孔部的附近,所以定影器11的热量易于排出到装置外部。因为热量向上方去,所以在配置定影器11的下方或横侧方的处理盒7及激光扫描器5上,不会受到定影器11所发生的热量的影响,常可得到良好的输出图像。
并且,定影了调色剂像的记录材料P,在接触到排纸引导件50的肋50a而使打印侧的面朝下的状态下,用排纸辊对12将其排出到排纸盘14。再者,排纸盘14与外壳盖13一体形成。
如上述那样,包含加热装置11b和加压辊11a的定影器11的夹紧部以加热装置11b的某一侧相对于加压辊11a处于下方的方式倾斜配置,若记录材料P通过定影器11,则记录材料P相对于输送路R被弯曲到打印面一侧。由此,因为可获得很大相对于排纸引导件50的输送路R的倾斜,所以可以使从定影器11到排纸辊对12的高度比较小,同时可缩短输送路R的距离。
其结果是,可排纸引导件50为收在支撑定影装置11的定影框架25(参照图5)内部程度的小型构件就可以。
此外,直接设置在主框架F上的记录材料P的输送引导部件,可以只是作为输送装置的输送体22,该输送装置构成以把记录材料P供应到装置内的记录材料供应装置(供纸盘1、供纸辊2)为起点,从此处经由把调色剂像转印给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装置9,到达把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材料P上的定影装置11的输送路R。即,可以只用输送体22就可把记录材料P从供纸盘位置输送到定影位置。
另外,由于输送路R的距离短,所以可以使输送体22小型化。由此显然可以降低输送体22的零件成本,但是由于成形时的成形模具也可以是小型模具,所以会带来缩短模具的制作时间、控制模具费用、降低成形时间的成本的所谓的优点。
并且,如图2所示,主框架F是将由一对且金属板制的作为左右的侧面构件的侧板20、21、输送体22、光学撑板23、矩形状的底板24的5个零件结合而构成,其中,侧板20、21在相对状态下被配置在输送体22的两侧上,输送体22保持上述的作为旋转部件的供纸辊2、输送辊3a、3b以及转印装置(转印辊)9且由树脂制成、用于构成上述输送路R;光学撑板23位于与输送体22相对的位置上、起连结上述侧板20、21的连结构件的作用、并由金属板制,用于保持激光扫描器5;矩形状的底板24由金属板制成,设置于供纸盘1上。此外,输送体22由电气绝缘树脂制且组装在侧板20、21的端部上,同时输送体22相对于作为底部构件的底板24以大体垂直方向进行配置。
如图2~6中所示的那样,侧板20、21分别包括:相互相对的第1面部20A、21A,与第1面部20A、21A朝向不同的第2面部20B、21B,第3面部20C、21C,第4面部20D、21D和第5面部20E、21E。第2面部20B、21B、第3面部20C、21C、第4面部20D、21D、第5面部20E、21E,相对于第1面部20A、21A朝大体垂直的方向弯曲。
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光学撑板23,使其突起23a与设置在左右的侧面(第1面部)20A、21A上的定位孔20a、21a相配合,通过从侧面拧上侧面的作为连结构件的螺钉23b,从而使光学撑板23相对于底板24在大体平行状态下被固定在左右的侧板20、21上。由此来决定在图3中的左右的侧板20、21的跟前上部的间距。
并且,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使分别设置在左右的侧板20、21的下面(第3面部)20C、21C上的定位突起20b1、20b2及定位突起21b1、21b2与分别设置在底板24的第1面部24A的左右部位的定位孔24a1、长孔24b1及定位孔24a2、长孔24b2相配合,在该状态下拧上螺钉24 c。由此来保持左右的侧板20、21的在下侧的间距,同时在平行状态下从底板24竖立设置侧板20、21。
下面,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把输送体22连结在侧板20、21和底板24上。其结果是,使得对上述光学装置5进行定位并固定的光学撑板23和输送体22以大体直角相对。
在把输送体22结合在侧板20、21和底板24上时,设置在侧板20及21的第2面部20B、21B上的各定位突起20c1及21c1分别与输送体22的配合孔22c1、22c2相配合,形成在作为底板24的第2面部24B的立壁上的定位突起24c1、24c2(参考图4)分别与输送体22的配合孔22a及长孔22b相配合后,用螺钉22d固定该状态。
由此,主框架F是通过由包括接触线(棱线)L1~L5的接合面来接合图5中所示的左右的侧板20、21和底板24和输送体22的4个板而形成的,在图4中左右侧板的上下方向中的中央部分由光学撑板23来连结。
由此,可确保作为主框架F所需的刚性。并且在该主框架F上,把被支撑在定影框架25上的定影器11固定在输送体22的上部,从而组装成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参考图5)。定影框架25在输送体22的上方被安装在侧板20、21的第4面部20D、21D上,连结侧板间来提高主框架F的刚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沿着激光打印机I的外周来配置记录材料的输送路R,获得了作为输送路R所必要的距离,并使装置整体小型化,所以可紧凑地构成主框架F。通过使主框架F小型化,从而可提高单个零件的扭转刚性,而且由于可使接合部的间隔狭窄,也可提高结合后的刚性。此外,由于小型化可降低零件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相对于左右侧板20、21全部从不同的方向依次地对光学撑板23、底板24、输送体22、定影框架25进行组装而形成主框架F。
因此,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相对于侧板20、21,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组装输送体22、连结构件(光学撑板)23以及底板24来形成框架,所以在侧板20、21上,通过输送体22、连结构件23以及底板24,作用着作用方向不同的至少3种的组装力。
即,相对于侧板分别以不同方向产生把输送体22组装在侧板20、21上时作用的力和把连结构件23组装在侧板20、21上时作用的力和把底板24组装在侧板20、21上时作用的力。因此,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结构中,因为相对于侧板在多个方向上有力的作用,所以与这些力相结合,可提高包含侧板、输送体、连结构件及底板的框架的刚性。
因此,无需同时对多个连结构件进行定位,无需使用专用的组装工具,就可以进行组装。此外,由于组装方向全部不相同,所以在主框架F组装完毕后,可单独地卸下底板24、输送体22、定影器11,从而可容易地进行维护及修理。此外在进行维护及修理时,因为即使从侧板20、21上卸下输送体22、连结构件23及底板24的任一个,可维持框架的刚性,在进行维护及修理时不会有故障。
因此,当安装在输送体22上的输送辊3a、3b及供纸辊2发生问题时候、或是输送体22自身发生问题时候,因为可以卸下输送体22来进行不良零件的修理、更换,所以容易进行图像形成装置的维护及修理。
此外,若图像形成装置上受到外部干扰而使振动传达到激光扫描器5上,在处理盒7的感光体8表面上的曝光位置会发生变化,有时在形成在感光体8上的潜像会产生模糊。由此,最好是牢固地构成激光扫描器5的安装部周边。因此如图1及图6中所表示的那样,为了覆盖住激光扫描器5,在光学撑板23上设置辅助侧板20、21间的连结的辅助撑条30(参考图1、图6),在激光扫描器5的上方使其固定在左右的侧板20、21的第5面部20E、21E上。由此可提高激光扫描器5的周边的刚性。即辅助撑条为加强撑条,通过在侧板间配置辅助撑条30可进一步地提高主框架F的刚性。
把结构作成为打开盖60后,由供纸盘1可从外部看见处理盒7的情况的话,则在动作中使处理盒的感光体暴露于光中而对潜像形成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必须将处理盒7与外部间遮断。于是,从光学撑板23的输送体22相对部向着供纸辊2设置中间板31(参考图1、图6)来遮挡住从供纸盘1的开口进入的光,从而保护处理盒7的感光体8。若使该中间板31与左右侧板接合,则可以作用倾斜地加强在主框架F的跟前上侧和里边下侧之间的构件(加强构件)来利用,所以可以提高主框架F的扭转刚性。
此外,因为把输送体22组装在侧板20、21的端部上,所以易于卸下输送体22。因而可容易进行维护及修理。并且,输送体22发挥以记录材料供应装置为起点从那里经由转印辊9到达定影器11的输送路R的功能,若从底板24到定影器11的高度相同的话,则输送体与倾斜的场合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输送体22相对于底板24以大体垂直方向进行配置,所以从供纸辊2到定影器11的输送路R的长度自然短。即,输送体22的形成材料少。此外,若输送路短的话,则记录材料的输送用引导件少。因此,由于可以降低零件个数所以可以降低成本。
并且,通过用树脂只成形需要有电气绝缘性的记录材料P的滑动性的输送体22,用金属板形成侧板20、21和底板24和光学撑板23和定影框架25可抑制成本的上升。
定影框架的输送体、连结构件以及底板可以从与相对于一对侧板组装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连结在一对侧板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上述实施例进行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可以进行所有变形。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用于输送在其上形成图像用的记录材料的输送装置和设置在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材料的两侧的一对侧面构件,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分别包括第1面部以及不同于上述第1面部的第2面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的上述第1面部相互相对,上述输送装置设置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各自的第2面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记录材料的旋转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构件是用于供应记录材料的供应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构件是用于输送记录材料的输送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构件是用于将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引导记录材料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记录材料的容纳装置以及使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装置,上述输送装置以从上述容纳装置到达上述容纳装置的方式进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由紧固件固定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各自的第2面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件是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侧面构件是一对侧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结上述一对侧面构件的连结构件,上述连结构件设置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的各自的第1面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底上的底部构件,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分别包括第1面部以及不同于第2面部的第3面部,上述底面构件安装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各自的第3面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面部、上述第2面部、上述第3面部实际上相互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输送装置、上述连结构件、上述底部构件从不同的方向安装在上述一对侧面构件中的每个构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由树脂制成,上述一对侧面构件、上述连结构件、上述底面构件由金属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沿大体垂直方向配置。
CNB2004100573739A 2003-08-29 2004-08-26 图像形成装置 Ceased CN1003836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07837A JP4383807B2 (ja) 2003-08-29 2003-08-29 画像形成装置
JP307837/2003 2003-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210A true CN1591210A (zh) 2005-03-09
CN100383676C CN100383676C (zh) 2008-04-23

Family

ID=3410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3739A Ceased CN100383676C (zh) 2003-08-29 2004-08-26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77566B2 (zh)
EP (1) EP1510877B1 (zh)
JP (1) JP4383807B2 (zh)
KR (1) KR100558248B1 (zh)
CN (1) CN10038367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243B (zh) * 2009-09-25 2011-12-2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
CN102736493A (zh) * 2011-03-29 2012-10-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76490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1128B2 (ja) * 2005-11-29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2927A (ja) * 2006-02-28 2007-09-13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86249A (ja) * 2006-04-14 2007-11-0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065122A (ja) * 2006-09-08 2008-03-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99526B1 (ko) * 2006-09-26 2008-02-04 윤옥희 전사 인쇄기의 가열 롤러 구동장치
JP2008090042A (ja) * 2006-10-03 2008-04-17 Fuji Xerox Co Ltd 被搬送物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86788B2 (ja) * 2006-10-03 2010-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被搬送物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3222B2 (ja) * 2007-06-18 2013-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232853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Keiji Sasak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26641B2 (ja) * 2009-03-10 2011-1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78807B2 (ja) * 2009-05-12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777B2 (ja) * 2009-10-06 2014-06-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0571B2 (ja) * 2011-11-21 2014-03-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411301B2 (en) * 2014-01-31 2016-08-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ram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8084734A (ja) * 2016-11-25 2018-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91664B2 (ja) 2018-12-04 202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66659B2 (ja) * 2019-09-12 202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6337A (ja) * 2020-11-11 2021-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108206A (ja) 2023-01-31 2024-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1574A (ja) * 1992-08-03 1994-02-25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3304149B2 (ja) * 1992-12-04 2002-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構造体
JP3186919B2 (ja) * 1994-04-13 2001-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01965A (ja) 1994-04-28 1995-11-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067530B2 (ja) 1994-06-16 2000-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43929A (ja) 1995-05-19 1997-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写真複写装置
JP3880122B2 (ja) 1996-07-31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426098B2 (ja) * 1996-11-25 2003-07-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478736B2 (ja) 1997-09-16 200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273B2 (ja) 1999-09-30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4436A (ja) * 1999-11-24 2001-06-0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981230B2 (ja) * 2000-01-21 2007-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09261A (ja) * 2000-01-26 2001-08-0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03870A (ja) * 2001-10-01 2003-04-09 Ricoh Co Ltd 開閉カバー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77788A (ja) * 2002-08-19 2004-03-1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243B (zh) * 2009-09-25 2011-12-2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
CN102736493A (zh) * 2011-03-29 2012-10-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36493B (zh) * 2011-03-29 2016-03-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76490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9122229B2 (en) 2012-07-24 2015-09-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exposed sheet-pressing swingable plate
CN103576490B (zh) * 2012-07-24 2016-05-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77735A (ja) 2005-03-24
JP4383807B2 (ja) 2009-12-16
KR20050021904A (ko) 2005-03-07
US7177566B2 (en) 2007-02-13
KR100558248B1 (ko) 2006-03-10
CN100383676C (zh) 2008-04-23
US20050069340A1 (en) 2005-03-31
EP1510877A2 (en) 2005-03-02
EP1510877A3 (en) 2007-09-12
EP1510877B1 (en)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12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791259B (zh) 大幅面扫描仪和扫描方法
CN100517098C (zh)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9465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6167221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parate support structures for image forming parts and for other parts
US8145094B2 (en) Fr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rame
CN1177263C (zh)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象的成象装置
CN1432880A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282910C (zh) 光写入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581918A (zh) 纸张传送设备
JP2007324969A (ja) 支持台、スキャナ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US20090268263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1038459A (zh) 记录介质存储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527087A (zh) 驱动设备
CN1237403C (zh) 图像阅读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910905A (zh)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和使用了它的摄影装置以及监控照相装置
CN10283344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180706B (zh) 成像装置
CN1904748A (zh) 纸张供给装置和具有该纸张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221816C (zh) 杆状透镜阵列机构
US92076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biasing member having a release state and a locked state in which a detachable attachable unit is secured to an apparatus body
JP45309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25212B2 (en) Light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01235699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601391A (zh) 扩展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60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