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1748B -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21748B CN113021748B CN202110250701.0A CN202110250701A CN113021748B CN 113021748 B CN113021748 B CN 113021748B CN 202110250701 A CN202110250701 A CN 202110250701A CN 113021748 B CN113021748 B CN 1130217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connecting plate
- shell
- plate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9—Handling of moulded articles or runners, e.g. sorting, stacking, grinding of runn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04—Housings; Supporting rack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2045/178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ornment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壳体成型模块、第一传送模块、红外检测龙门架、壳体位置调整模块、引导板、第二传送模块和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并且在成型之后能够自主完成对电表外壳边缘的打磨,提高了壳体的工整程度,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在壳体褪膜之后能够对其位置进行自主的调整,在转运过程中保证了每个外壳的位置统一性,在后续打磨圆角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每个壳体的打磨效果均能够做到统一工整。解决了人工将熔融的高温原料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后人工褪膜取出,整个过程不仅效率慢,而且十分耗费从业人员的体力,成型后的外壳也时常因为操作的误差导致外型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表即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电气时代,电表的使用范围可以说覆盖了全球几乎所谓的现代文明地域。
现今智能电表已经得到普及,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在智能电表基础上构建的高级量测体系、自动抄表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详细的用电信息,使用户可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用电量,以达到节省电费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电力零售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制定分时电价,推动电力市场价格体系的改革;配电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检测故障,并及时响应强化电力网络控制和管理。
智能电表的外壳对智能电表起到坚固的防护作用,现有的智能电表生产工艺一般是由从业人员人工将熔融的高温原料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在人工褪膜取出,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效率慢,而且十分耗费从业人员的体力,成型后的外壳也时常因为操作的误差导致外型不均匀。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智能电表的外壳进行自动成型,并保证其外型均匀的装置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将熔融的高温原料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在人工褪膜取出,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效率慢,而且十分耗费从业人员的体力,成型后的外壳也时常因为操作的误差导致外型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出料槽,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连接出料槽的出料斜坡,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设有壳体成型模块,所述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模块,所述出料斜坡置于第一传送模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的正上方设有红外检测龙门架,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上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的一侧设有壳体位置调整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上固定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第一传送模块的传送带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的一端设有第二传送模块,所述第二传送模块的传送带内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上固定设有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和第二传送模块上均设有连接传送带的驱动电机。
所述壳体成型模块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上端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储料仓的一端固定设有传料管,所述储料仓、进料口和传料管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储料仓与进料口和传料管连通。
所述传料管内设有绞龙,所述绞龙穿过储料仓,并与储料仓滑动连接,所述储料仓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杆和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一导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接板,并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一导杆贯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连接板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绞龙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接板,并与绞龙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料管上固定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器,所述传料管的正上方设有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支撑台面,所述支撑台面上固定设有供热装置,所述传料管的一端连接有模具板,所述传料管与模具板连通,所述传料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热量分流器,所述热量分流器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热管,所述供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连接,所述热量分流器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导热管,所述热量分流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导热管,所述第三导热管与模具板的侧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两端连接有第五导热管,所述第四导热管与第五导热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板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和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丝杆和第二导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三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模具板的下端均设有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底座。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丝杆连通第三连接板,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通第四连接板,并与圆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模具板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有螺孔和通孔,所述第二丝杆穿过螺孔,并与螺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导杆穿过通孔,并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贯穿第五连接板,并与第五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挤压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固定设有第三导杆,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三导杆贯穿连接块,并与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出料槽置于导向槽之间,所述挤压件与模具板配合。当模具板与第五连接板贴合时,所述挤压件置于模具板内,且挤压件与模具板之间留有用于壳体成型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位置调整模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第四电机,所述基座的上端转动设有转台,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基座,并与转台固定连接,所述转台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与第二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两侧固定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设有伸缩缸,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转动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内设有移动块,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块、第二锥齿轮和配合块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上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一端与夹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与第二转杆转动连接,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上的红外发射器与壳体位置调整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包括与第二传送模块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拱形架,所述拱形架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拱形架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六电机,所述拱形架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拱形架上设有槽口,所述第四导杆贯穿U型板,并与U型板滑动连接,所述U型板贯穿拱形架上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的两端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弯杆,所述U型板的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拱形架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为双头丝杆,所述第三丝杆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螺纹配合,相邻两个所述弯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圆柱,所述拱形架内设有升降板,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拱形架,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内固定设有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之间设有第四转杆,所述第一圆柱与第四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与第四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弯杆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打磨辊,且相邻两个弯杆中的其中一个弯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弯杆,并与打磨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架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四丝杆,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并与第四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丝杆贯穿竖直设置的升降槽,并与升降槽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槽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五丝杆,所述升降槽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八电机,所述第八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升降槽,并与第五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丝杆贯穿横杆,并与横杆螺纹配合,所述横杆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设有抬升板,所述拱形架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九电机,所述第九电机88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并与第三丝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能够自主完成智能电表外壳的成型和褪膜,并且在成型之后能够自主完成对电表外壳边缘的打磨,使其边缘成为光滑的圆角,提高了壳体的工整程度,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2、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在壳体褪膜之后能够对其位置进行自主的调整,在转运过程中保证了每个外壳的位置统一性,在后续打磨圆角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每个壳体的打磨效果均能够做到统一工整;
3、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应用面广,实用性强,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工件的成型加工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成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成型模块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成型模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位置调整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位置调整模块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上设有出料槽,所述支撑框架1上设有连接出料槽的出料斜坡。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设有壳体成型模块2,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模块3,所述出料斜坡置于第一传送模块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正上方设有红外检测龙门架4,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4上设有红外发射器,能够对成型后壳体9的位置进行扫描并报告。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一侧设有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上固定设有引导板6,所述引导板6与第一传送模块3的传送带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一端设有第二传送模块7,所述第二传送模块7的传送带内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传送模块7上固定设有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8。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和第二传送模块7上均设有连接传送带的驱动电机。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壳体成型模块2包括储料仓21,所述储料仓21的上端连接有进料口22,所述储料仓21的一端固定设有传料管23,所述储料仓21、进料口22和传料管2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储料仓21与进料口22和传料管23连通。所述传料管23上固定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器24,所述传料管23的正上方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支撑台面25,所述支撑台面25上固定设有供热装置26,所述传料管23的一端连接有模具板210,所述传料管23与模具板210连通。所述传料管23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热量分流器27,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热管29,所述供热装置2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热管28,所述第一导热管29与第二导热管28连接。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导热管202,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导热管213,所述第三导热管202与模具板210的侧端连接,所述加热器24的两端连接有第五导热管220,所述第四导热管213与第五导热管220连接。
所述传料管23内设有绞龙217,所述绞龙217穿过储料仓21,并与储料仓21滑动连接。所述储料仓21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杆214和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杆201,所述第一丝杆214和第一导杆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16,所述第一丝杆214与第一连接板2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201与第一连接板2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6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219,所述第一电机219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接板216,并与第一丝杆214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21和第一连接板21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215,所述第一丝杆214和第一导杆201贯穿第二连接板215,所述第一丝杆214与第二连接板215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导杆201与第二连接板215滑动连接。所述绞龙21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5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18,所述第二电机218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接板215,并与绞龙217固定连接。
所述模具板210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211和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杆226,所述第二丝杆211和第二导杆22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22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与第三连接板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226与第三连接板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23和模具板210的下端均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底座227。所述第三连接板223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228,所述第一连杆228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连接板221,所述第四连接板221上固定设有第三电机212。所述第三连接板223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24和第二齿轮225,所述第一齿轮224与第二齿轮225啮合,所述第二丝杆211连通第三连接板223,并与第二齿轮22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221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圆杆222,所述圆杆222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12的输出端连通第四连接板221,并与圆杆22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板223和模具板210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234,所述第五连接板234上设有螺孔236和通孔237,所述第二丝杆211穿过螺孔236,并与螺孔236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导杆226穿过通孔237,并与通孔237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23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杆238,所述第二连杆238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六连接板239,所述第六连接板23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231,所述第五连接板234上设有挤压件235,所述挤压件235贯穿第五连接板234,并与第五连接板2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与挤压件23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上固定设有导向槽229,所述导向槽229内固定设有第三导杆230,所述第五连接板234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240,所述第三导杆230贯穿连接块240,并与连接块24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上的出料槽置于导向槽229之间,所述挤压件235与模具板210配合。当模具板210与第五连接板234贴合时,所述挤压件235置于模具板210内,且挤压件235与模具板210之间留有用于壳体9成型的空隙。
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包括基座51,所述基座51上设有第四电机52,所述基座51的上端转动设有转台53,所述第四电机52的输出端连通基座51,并与转台53固定连接。所述转台53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座54,所述连接座5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臂55,所述第一连接臂55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臂58,所述第一连接臂5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杆512,所述第一安装杆51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液压杆57,所述第二连接臂5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杆59,所述第一液压杆57的输出端与第二安装杆5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58的两侧固定设有第五电机510,所述第五电机510的输出端贯穿第二连接臂58。所述第二连接臂58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锥齿轮513,所述第一锥齿轮513与第五电机510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皮带511。所述第一锥齿轮513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安装块515,所述安装块515上固定设有伸缩缸516,所述安装块515的下端转动设有第二锥齿轮514,所述第一锥齿轮513和第二锥齿轮51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14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517,所述配合块517内设有移动块518,所述伸缩缸516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块515、第二锥齿轮514和配合块517与移动块518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517上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杆519和第二转杆520,所述第一转杆519和第二转杆520的一端与夹块52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518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杆521,所述第三转杆521的一端与第二转杆520转动连接。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4上的红外发射器与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电性连接。
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8包括与第二传送模块7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上固定设有拱形架82,所述拱形架82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83,所述拱形架82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六电机84,所述拱形架82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四导杆85,所述第四导杆85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块86,所述拱形架82上设有槽口,所述第四导杆85贯穿U型板87,并与U型板87滑动连接,所述U型板87贯穿拱形架82上的槽口。
所述U型板87的两端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弯杆814,所述U型板87的两端设有固定板812,所述拱形架8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813,所述第三丝杆813为双头丝杆,所述第三丝杆813贯穿固定板812,并与固定板812螺纹配合。相邻两个所述弯杆814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圆柱819,所述拱形架82内设有升降板810,所述第二气缸83的输出端贯穿拱形架82,并与升降板81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810内固定设有第二圆柱818,所述第一圆柱819和第二圆柱818之间设有第四转杆821,所述第一圆柱819与第四转杆8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818与第四转杆8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弯杆814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打磨辊822,且相邻两个弯杆814中的其中一个弯杆81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七电机820,所述第七电机820的输出端连通弯杆814,并与打磨辊822固定连接。
所述拱形架8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四丝杆824,所述第六电机84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82,并与第四丝杆82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丝杆824贯穿竖直设置的升降槽89,并与升降槽89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槽89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五丝杆823,所述升降槽8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八电机811,所述第八电机811的输出端连通升降槽89,并与第五丝杆8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丝杆823贯穿横杆815,并与横杆815螺纹配合。所述横杆815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杆816,所述竖杆816的一端固定设有抬升板817。所述拱形架8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九电机88,所述第九电机88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82,并与第三丝杆813固定连接。
使用时,先启动供热装置26对加热器24和模具板210供热,然后将高温熔融物料从进料口22倒入至储料仓2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19,使得绞龙217推动物料向模具板210移动,同时启动第三电机212,带动第五连接板234向模具板210移动,当第五连接板234与模具板210贴合时,关闭第三电机212,并控制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伸出,使得挤压件235深入模具板210内一定深度。物料推入至模具板210内后,经过模具板210和第五连接板234的限位初步形成壳体9,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18,反转第一电机219,使得绞龙217转动并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反转第三电机212,并控制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收缩,使得壳体9冷却成型,并最终从挤压件235上,经过出料槽和出料斜坡掉落至第一传送模块3上。
然后启动第一传送模块3,将壳体9进行传送,在经过红外检测龙门架4扫描后,红外检测龙门架4将壳体9扫描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然后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将位置不正确的壳体9进行翻动,使得壳体9的开口向上,然后再经过引导板6的整合传送至第二传送模块7上。
接着第二传送模块7将壳体9传送至升降板810的正下方,然后启动第六电机84和第八电机811,使得抬升板817先插入至第二传送模块7的开口,然后再与壳体9的下端贴合,且使得竖杆816夹紧壳体9的侧端,接着启动第九电机88,控制U型板87相向运动到距离,然后启动第七电机820,并控制第二气缸83的输出端伸出,对壳体9的侧端进行打磨。待打磨完成之后将壳体9放置回第二传送模块7上,然后控制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8的各部件回到初始位置,最后再启动第二传送模块7将壳体9传送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设有出料槽,所述支撑框架(1)上设有连接出料槽的出料斜坡,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设有壳体成型模块(2),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方设有第一传送模块(3),所述出料斜坡置于第一传送模块(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正上方设有红外检测龙门架(4),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4)上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一侧设有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上固定设有引导板(6),所述引导板(6)与第一传送模块(3)的传送带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的一端设有第二传送模块(7),所述第二传送模块(7)的传送带内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传送模块(7)上固定设有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8),所述第一传送模块(3)和第二传送模块(7)上均设有连接传送带的驱动电机;
所述壳体成型模块(2)包括储料仓(21),所述储料仓(21)的上端连接有进料口(22),所述储料仓(21)的一端固定设有传料管(23),所述储料仓(21)、进料口(22)和传料管(2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储料仓(21)与进料口(22)和传料管(23)连通;
所述传料管(23)内设有绞龙(217),所述绞龙(217)穿过储料仓(21),并与储料仓(21)滑动连接,所述储料仓(21)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杆(214)和固定连接的第一导杆(201),所述第一丝杆(214)和第一导杆(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16),所述第一丝杆(214)与第一连接板(2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201)与第一连接板(2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16)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219),所述第一电机(219)的输出端连通第一连接板(216),并与第一丝杆(214)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21)和第一连接板(21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215),所述第一丝杆(214)和第一导杆(201)贯穿第二连接板(215),所述第一丝杆(214)与第二连接板(215)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导杆(201)与第二连接板(215)滑动连接,所述绞龙(21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5)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18),所述第二电机(218)的输出端连通第二连接板(215),并与绞龙(217)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包括基座(51),所述基座(51)上设有第四电机(52),所述基座(51)的上端转动设有转台(53),所述第四电机(52)的输出端连通基座(51),并与转台(53)固定连接,所述转台(53)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座(54),所述连接座(5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臂(55),所述第一连接臂(55)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臂(58),所述第一连接臂(5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杆(512),所述第一安装杆(51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液压杆(57),所述第二连接臂(5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杆(59),所述第一液压杆(57)的输出端与第二安装杆(5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58)的两侧固定设有第五电机(510),所述第五电机(510)的输出端贯穿第二连接臂(58),所述第二连接臂(58)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锥齿轮(513),所述第一锥齿轮(513)与第五电机(510)的输出端之间设有皮带(511);
所述第一锥齿轮(513)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安装块(515),所述安装块(515)上固定设有伸缩缸(516),所述安装块(515)的下端转动设有第二锥齿轮(514),所述第一锥齿轮(513)和第二锥齿轮(51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14)的下端固定设有配合块(517),所述配合块(517)内设有移动块(518),所述伸缩缸(516)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块(515)、第二锥齿轮(514)和配合块(517)与移动块(518)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517)上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杆(519)和第二转杆(520),所述第一转杆(519)和第二转杆(520)的一端与夹块(52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518)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转杆(521),所述第三转杆(521)的一端与第二转杆(520)转动连接,所述红外检测龙门架(4)上的红外发射器与壳体位置调整模块(5)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边缘圆角打磨模块(8)包括与第二传送模块(7)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上固定设有拱形架(82),所述拱形架(82)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气缸(83),所述拱形架(82)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六电机(84),所述拱形架(82)的侧端固定设有第四导杆(85),所述第四导杆(85)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块(86),所述拱形架(82)上设有槽口,所述第四导杆(85)贯穿U型板(87),并与U型板(87)滑动连接,所述U型板(87)贯穿拱形架(82)上的槽口;
所述U型板(87)的两端对称设有转动连接的弯杆(814),所述U型板(87)的两端设有固定板(812),所述拱形架(8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三丝杆(813),所述第三丝杆(813)为双头丝杆,所述第三丝杆(813)贯穿固定板(812),并与固定板(812)螺纹配合,相邻两个所述弯杆(814)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圆柱(819),所述拱形架(82)内设有升降板(810),所述第二气缸(83)的输出端贯穿拱形架(82),并与升降板(81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810)内固定设有第二圆柱(818),所述第一圆柱(819)和第二圆柱(818)之间设有第四转杆(821),所述第一圆柱(819)与第四转杆(8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818)与第四转杆(8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弯杆(814)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打磨辊(822),且相邻两个弯杆(814)中的其中一个弯杆(81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七电机(820),所述第七电机(820)的输出端连通弯杆(814),并与打磨辊(822)固定连接;
所述拱形架(82)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四丝杆(824),所述第六电机(84)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82),并与第四丝杆(82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丝杆(824)贯穿竖直设置的升降槽(89),并与升降槽(89)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槽(89)内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五丝杆(823),所述升降槽(8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八电机(811),所述第八电机(811)的输出端连通升降槽(89),并与第五丝杆(8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丝杆(823)贯穿横杆(815),并与横杆(815)螺纹配合,所述横杆(815)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杆(816),所述竖杆(816)的一端固定设有抬升板(817),所述拱形架(8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九电机(88),所述第九电机(88)的输出端连通拱形架(82),并与第三丝杆(8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管(23)上固定设有阵列分布的加热器(24),所述传料管(23)的正上方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支撑台面(25),所述支撑台面(25)上固定设有供热装置(26),所述传料管(23)的一端连接有模具板(210),所述传料管(23)与模具板(210)连通,所述传料管(23)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热量分流器(27),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热管(29),所述供热装置(2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热管(28),所述第一导热管(29)与第二导热管(28)连接,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导热管(202),所述热量分流器(2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导热管(213),所述第三导热管(202)与模具板(210)的侧端连接,所述加热器(24)的两端连接有第五导热管(220),所述第四导热管(213)与第五导热管(2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板(210)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丝杆(211)和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杆(226),所述第二丝杆(211)和第二导杆(22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223)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11)与第三连接板(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226)与第三连接板(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23)和模具板(210)的下端均设有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的底座(227);
所述第三连接板(223)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228),所述第一连杆(228)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连接板(221),所述第四连接板(221)上固定设有第三电机(212),所述第三连接板(223)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24)和第二齿轮(225),所述第一齿轮(224)与第二齿轮(225)啮合,所述第二丝杆(211)连通第三连接板(223),并与第二齿轮(22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221)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圆杆(222),所述圆杆(222)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12)的输出端连通第四连接板(221),并与圆杆(2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23)和模具板(210)之间设有第五连接板(234),所述第五连接板(234)上设有螺孔(236)和通孔(237),所述第二丝杆(211)穿过螺孔(236),并与螺孔(236)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导杆(226)穿过通孔(237),并与通孔(237)滑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23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杆(238),所述第二连杆(238)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六连接板(239),所述第六连接板(23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231),所述第五连接板(234)上设有挤压件(235),所述挤压件(235)贯穿第五连接板(234),并与第五连接板(2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与挤压件(235)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架(1)上固定设有导向槽(229),所述导向槽(229)内固定设有第三导杆(230),所述第五连接板(234)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块(240),所述第三导杆(230)贯穿连接块(240),并与连接块(24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上的出料槽置于导向槽(229)之间,所述挤压件(235)与模具板(210)配合,当模具板(210)与第五连接板(234)贴合时,所述挤压件(235)置于模具板(210)内,且挤压件(235)与模具板(210)之间留有用于壳体(9)成型的空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0701.0A CN11302174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0701.0A CN11302174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1748A CN113021748A (zh) | 2021-06-25 |
CN113021748B true CN113021748B (zh) | 2021-12-24 |
Family
ID=7646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50701.0A Active CN11302174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217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8446A (zh) * | 2021-10-08 | 2021-12-31 | 临泉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桥面板生产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406701B (zh) * | 2021-12-23 | 2023-01-06 | 浙江旗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焊盘长短轴扬声器外壳壳体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CN117565331B (zh) * | 2024-01-16 | 2024-03-19 | 南安京源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水表壳体成型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6728A (zh) * | 2017-11-23 | 2018-03-06 | 江苏祥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表壳修整对紧装置 |
CN109968514A (zh) * | 2019-04-19 | 2019-07-05 |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窑炉上的胚体成型磨平装置 |
CN112372938A (zh) * | 2020-10-22 | 2021-02-19 | 璁镐附 | 一种电表箱透明塑料外壳注塑成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77624U (en) * | 2003-03-14 | 2004-02-21 | View Technology Co Ltd 3 | Package structure of small-sized card |
JP5770317B2 (ja) * | 2014-01-15 | 2015-08-2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設定装置および型締力設定方法 |
JP6014060B2 (ja) * | 2014-01-17 | 2016-10-25 |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機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CN206926152U (zh) * | 2016-12-30 | 2018-01-26 | 漳州市喜盈门计时有限公司 | 一种钟壳注塑机 |
CN207724715U (zh) * | 2017-11-23 | 2018-08-14 | 江苏祥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表壳修整对紧装置 |
CN111098141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王亚伟 | 一种用于电表外壳加工的开孔修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424323A (zh) * | 2020-04-26 | 2020-07-17 | 上海捷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挤出机 |
CN111546566B (zh) * | 2020-05-19 | 2021-10-26 | 湖北童话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成型的调节型注塑模具 |
-
2021
- 2021-03-08 CN CN202110250701.0A patent/CN1130217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6728A (zh) * | 2017-11-23 | 2018-03-06 | 江苏祥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表壳修整对紧装置 |
CN109968514A (zh) * | 2019-04-19 | 2019-07-05 |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窑炉上的胚体成型磨平装置 |
CN112372938A (zh) * | 2020-10-22 | 2021-02-19 | 璁镐附 | 一种电表箱透明塑料外壳注塑成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1748A (zh) | 2021-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21748B (zh) | 一种智能电表壳体的成型装置 | |
CN209224526U (zh) |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 | |
CN111098391A (zh) | 一种熔融石英陶瓷制备用浇注设备 | |
CN202553677U (zh) | 全自动数控储面揉面馍坯制作一体机 | |
CN210487665U (zh) | 玻璃瓶旋转式热检验台 | |
CN211074175U (zh) | 一种混凝土自动送料搅拌装置 | |
CN112234929A (zh) | 一种高转换率光伏板支架 | |
CN207724794U (zh) | 一种加料提升装置 | |
CN216065839U (zh) | 一种光伏边框双料精准切割用切割机 | |
CN211310668U (zh) | 一种不锈钢水箱制造用钢板提升装置 | |
CN213860600U (zh) | 一种用于单模光纤的环保型塑料挤出装置 | |
CN210651620U (zh)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
CN213612241U (zh) | 一种电表箱生产用板材喷漆装置 | |
CN220864299U (zh) | 单仓管廊模具 | |
CN210336694U (zh) | 一种方便加料的塑胶圆盘模具 | |
CN209336124U (zh) | 一种艺术设计用手工模型定型装置 | |
CN218532773U (zh) | 一种便于脱膜的导盘铸造模具 | |
CN222057108U (zh) | 一种材料加工用加热混合设备 | |
CN210113042U (zh) | 一种smc片材定点裁切装置 | |
CN213382664U (zh) | 一种注塑机电动射台射嘴中心调节装置 | |
CN215038578U (zh) | 一种砌块生产用模框 | |
CN221088694U (zh) | 一种砂轮热压成型温控装置 | |
CN215736696U (zh) | 一种茶叶压扁加工用辅助上料装置 | |
CN222346493U (zh) | 一种生态板生产用热压机精准压合机构 | |
CN213590981U (zh) | 一种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油浸防溢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orming device for smart meter shel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Pledgee: Xitangqiao sub branch of Zhejiang Haiy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NENGX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1243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