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1620U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51620U CN210651620U CN201921318486.8U CN201921318486U CN210651620U CN 210651620 U CN210651620 U CN 210651620U CN 201921318486 U CN201921318486 U CN 201921318486U CN 210651620 U CN210651620 U CN 210651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per
- fixed
- motor
- pipe
- weig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和第一电机均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口与料仓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处固定有第一下料管,所述第一下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计量斗,所述计量斗的侧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通过连杆与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的端部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输送机、计量斗、称重传感器、电动滑块、导轨、螺旋杆、轴承座和支撑杆,解决了传统的中央供料装置难以定量供料,供料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供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供料系统是为注塑车间的塑料产品生产而设计的,实现了不间断无人化连续成型作业。可根据需要改变原料品种、多颜色材料的组合使用方式,实现着色工序的自动化。系统能够以全自动方式再生和使用注口冷料,能够对所有供料设备的控制,但是,现有的中央供料系统在下料时难以控制下料量,影响粉料称重和配比的准确度,且下料容易堵塞,供料效率较低,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6442906U,授权公告2017.08.29公开了一种中央供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壳体的顶部与第二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上方固定连接有水箱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和控制器分别位于第二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上方固定有与第二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料漏斗。
该专利中的供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该供料装置难以精确供料,产品质量不够理想;
2.该供料装置供料效率低,经济效益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中央供料装置难以定量供料,供料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和第一电机均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口与料仓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处固定有第一下料管,所述第一下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计量斗,所述计量斗的侧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通过连杆与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的端部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轨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计量斗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二下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内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底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支撑杆固定,所述料斗的底端设置有第三下料管,所述料斗固定在转盘上,所述转盘的底部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底部亦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架顶部的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呈等边三角形状均匀设置在计量斗的侧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料管、第二下料管和第三下料管上均设置有电控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料管可插入至计量斗内,所述第二下料管可插入至料斗内。
优选的,所述料斗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料斗沿圆周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四周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二电机均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固定有控制盒。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分别与第一电机、称重传感器、电动滑块、电控阀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和计量斗,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具有定量下料功能,通过螺旋输送机将料仓内的物料输送至计量斗内,通过称重传感器对计量斗内的物料进行称重,当到达所需重量时,控制盒内的控制器控制第一下料管上的电控阀关闭,再控制电动滑块沿着导轨下移,使得第二下料管插入料斗内,并打开第二下料管上的电控阀,将计量斗内的物料卸入料斗内,再控制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料斗转动至另一侧,打开第三下料管上的电控阀将物料卸出,即可完成定量下料过程。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输送机、螺旋杆、轴承座和支撑杆,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在下料时不易堵塞,当第二下料管插入至料斗内时,料斗内的可转动的螺旋杆插入第二下料管内,当计量斗在升降过程中,螺旋杆将物料带出,从而可避免第二下料管堵塞。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和六个料斗,计量装置可不间断工作,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供料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通过设置电动滑块和导轨,使得该装置在卸料时,可将下料管插入下方的容器内,从而避免了物料扬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斗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螺旋输送机;2、减速机;3、第一电机;4、第一支架;5、料仓;6、第一下料管;7、计量斗;8、称重传感器;9、连杆;10、环形板;11、电动滑块;12、导轨;13、第二下料管;14、电控阀;15、料斗;16、螺旋杆;17、轴承座;18、支撑杆;19、第三下料管;20、控制盒;21、转盘;22、第二电机;23、滑轨;24、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1,螺旋输送机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减速机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1和第一电机3均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螺旋输送机1的进口与料仓5的出口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1的出口处固定有第一下料管6,第一下料管6的正下方设置有计量斗7,计量斗7的侧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8,称重传感器8设置有三个,三个称重传感器8呈等边三角形状均匀设置在计量斗7的侧面四周,称重传感器8的顶部通过连杆9与环形板10固定连接,环形板10的端部与电动滑块11固定连接,电动滑块11滑动设置在导轨12上,导轨12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通过设置电动滑块11和导轨12,使得该装置在卸料时,可将下料管插入下方的容器内,从而避免了物料扬尘,计量斗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管13,第二下料管13的正下方设置有料斗15,第一下料管6可插入至计量斗7内,第二下料管13可插入至料斗15内,料斗15内设置有螺旋杆16,螺旋杆16的底端与轴承座17转动连接,轴承座17通过支撑杆18固定,通过设置螺旋杆16、轴承座17和支撑杆18,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在下料时不易堵塞,当第二下料管13插入至料斗15内时,料斗15内的可转动的螺旋杆16插入第二下料管13内,当计量斗7在升降过程中,螺旋杆16将物料带出,从而可避免第二下料管13堵塞,料斗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三下料管19,第一下料管6、第二下料管13和第三下料管19上均设置有电控阀14,料斗15固定在转盘21上,料斗15设置有六个,六个料斗15沿圆周均匀设置在转盘21的四周边缘处,通过设置转盘21和六个料斗15,计量装置可不间断工作,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供料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转盘21的底部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21的底部亦设置有滑轨23,滑轨23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架24顶部的滑槽内,第二支架24和第二电机22均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第一支架4的底部固定有控制盒20,第一电机3、称重传感器8、电动滑块11、电控阀14和第二电机22均与控制盒20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螺旋输送机1将料仓内的物料输送至计量斗7内,通过称重传感器8对计量斗7内的物料进行称重,当到达所需重量时,控制盒20内的控制器控制第一下料管6上的电控阀14关闭,再控制电动滑块11沿着导轨12下移,使得第二下料管13插入料斗15内,并打开第二下料管13上的电控阀14,将计量斗7内的物料卸入料斗15内,再控制第二电机22转动,第二电机22带动转盘21转动,转盘21带动料斗15转动至另一侧,打开第三下料管19上的电控阀14将物料卸出,即可完成定量下料过程,通过设置螺旋输送机1、螺旋杆16、轴承座17和支撑杆18,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在下料时不易堵塞,当第二下料管13插入至料斗15内时,料斗15内的可转动的螺旋杆16插入第二下料管13内,当计量斗7在升降过程中,螺旋杆16将物料带出,从而可避免第二下料管13堵塞,通过设置转盘21和六个料斗15,计量装置可不间断工作,使得该中央供料装置供料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通过设置电动滑块11和导轨12,使得该装置在卸料时,可将下料管插入下方的容器内,从而避免了物料扬尘。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输送机1、计量斗7、称重传感器8、电动滑块11、导轨12、螺旋杆16、轴承座17和支撑杆18,解决了传统的中央供料装置难以定量供料,供料系统容易堵塞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1)和第一电机(3)均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所述螺旋输送机(1)的进口与料仓(5)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1)的出口处固定有第一下料管(6),所述第一下料管(6)的正下方设置有计量斗(7),所述计量斗(7)的侧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8),所述称重传感器(8)的顶部通过连杆(9)与环形板(10)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10)的端部与电动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滑块(11)滑动设置在导轨(12)上,所述导轨(12)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所述计量斗(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下料管(13),所述第二下料管(13)的正下方设置有料斗(15),所述料斗(15)内设置有螺旋杆(16),所述螺旋杆(16)的底端与轴承座(17)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17)通过支撑杆(18)固定,所述料斗(15)的底端设置有第三下料管(19),所述料斗(15)固定在转盘(21)上,所述转盘(21)的底部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21)的底部亦设置有滑轨(23),所述滑轨(23)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架(24)顶部的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8)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称重传感器(8)呈等边三角形状均匀设置在计量斗(7)的侧面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6)、第二下料管(13)和第三下料管(19)上均设置有电控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6)可插入至计量斗(7)内,所述第二下料管(13)可插入至料斗(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5)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料斗(15)沿圆周均匀设置在转盘(21)的四周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4)和第二电机(22)均固定在第一支架(4)上,所述第一支架(4)的底部固定有控制盒(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0)分别与第一电机(3)、称重传感器(8)、电动滑块(11)、电控阀(14)和第二电机(22)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8486.8U CN210651620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8486.8U CN210651620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51620U true CN210651620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44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18486.8U Active CN210651620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516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6660A (zh) * | 2022-02-15 | 2022-05-27 | 大同机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预防输料通道内残留余料的注塑机 |
-
2019
- 2019-08-14 CN CN201921318486.8U patent/CN2106516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6660A (zh) * | 2022-02-15 | 2022-05-27 | 大同机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预防输料通道内残留余料的注塑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12193U (zh) | 自动配料系统 | |
CN210651620U (zh) | 一种可控量的中央供料装置 | |
CN115228558A (zh) | 一种自动供料的连续化石磨抹茶机组及控制方法 | |
CN205394993U (zh) | 一种塑料颗粒输送系统 | |
CN113019252A (zh) | 一种液体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 |
CN209777731U (zh) | 一种具有计量功能的墙面漆生产用下料装置 | |
CN111907734A (zh) | 多物料定量包装机 | |
CN2534006Y (zh) | 连续称重计量的稳定土厂拌设备 | |
CN102626962B (zh) | 一种橡胶连续混炼系统装置 | |
CN207415849U (zh) | 一种注塑胶料配料系统 | |
CN210774284U (zh) | 物料称量计量装置 | |
CN220744428U (zh) | 一种自动化料称量送料设备 | |
CN112871008A (zh) | 刹车片粉料自动混料配送系统及工艺 | |
CN207724794U (zh) | 一种加料提升装置 | |
CN217098826U (zh) | 一种塑料颗粒生产加工用送料设备 | |
CN214636141U (zh) | 一种液体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 |
CN105923414B (zh) | 一种高粘性胶状物料定量给料装置 | |
CN203855563U (zh) | 制曲生产线的自动称量布料单元 | |
CN212312462U (zh) | 一种母粒运输设备用上料设备 | |
CN112221417A (zh) | 一种物料生产用自动配料装置 | |
CN217075896U (zh) | 一种稳流螺旋输送给料机 | |
CN112537470A (zh) | 一种湄潭翠芽茶叶智能化生产线 | |
CN218765532U (zh) | 一种抗静电母料计量装置 | |
CN220143241U (zh) | 一种研磨颗粒混料装置 | |
CN211246186U (zh) | 一种环保型uv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