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356B - 图像拍摄装置、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装置、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64356B CN106664356B CN201580038283.1A CN201580038283A CN106664356B CN 106664356 B CN106664356 B CN 106664356B CN 201580038283 A CN201580038283 A CN 201580038283A CN 106664356 B CN106664356 B CN 1066643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photographing
- captured
- photographing device
- image photograp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图像拍摄方法、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来捕捉对象的第一图像;组合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拍摄装置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组合,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与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的镜头;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所述相机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分别执行拍摄;图像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由所述相机捕捉的第一图像和由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以及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捕捉图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涉及提供一种图像拍摄装置、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提供一种组合多个拍摄装置以产生捕捉图像的图像拍摄系统、在图像拍摄系统中使用的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用户常常使用具有相机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近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基本都包括相机,并且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个人计算机(PC)、黑盒等的各类设备也包括相机。此外,诸如电视(TV)等的大尺寸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提供相机功能。
安装在诸如便携式电话等的电子设备中的相机大多具有不从相机突出的镜头。因此,用上述电子装置来进行放大的量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示例性实施例至少解决上文描述的缺点和/或上文未描述的其它缺点。此外,不要求示例性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并且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克服上述任何缺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以捕捉图像的图像拍摄系统、以及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所述相机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来捕捉对象的第一图像;组合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拍摄装置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组合,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与所述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的镜头;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所述相机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分别执行拍摄;图像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相机捕捉的第一图像和由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以及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捕捉图像。
响应于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相机根据拍摄命令捕捉对象。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拍摄命令的输入器,并且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相机捕捉对象,并向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通过组合器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组合而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
第二焦距可以比第一焦距长,并且控制器可以控制图像处理器以使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并且产生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彼此区分开的边界线在内的捕捉图像。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一图像部分,控制显示器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响应于在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二图像部分,控制显示器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二图像。
响应于输入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调整从相机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拍摄倍率。
第一图像可以是第一实时取景图像,第二图像可以是第二实时取景图像,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合并的实时取景,以及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产生与所述合并的实时取景相对应的捕捉图像,在所述合并的实时取景中,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与所述相机捕捉的第一实时取景的局部区域重叠。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以响应于显示第一实时取景和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实时取景中选择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将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重叠在任意局部区域中。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的大小来确定拍摄倍率,以控制所述相机用所述拍摄倍率捕捉对象,并且发送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的控制命令。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存储捕捉图像的存储器,并且响应于连续拍摄命令,控制器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实时取景,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执行连续拍摄,并且将产生的连续捕捉图像存储在存储器中。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感测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的传感器,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变长、对象被捕捉以及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的长度。
组合器可以是用于以可拆卸方式选择性地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和电池盖中的一个组合的结构。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图像拍摄装置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彼此组合并且拍摄命令被输入,通过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的图像拍摄装置和包括具有与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的镜头的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来捕捉对象;通过使用所述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一图像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以及显示捕捉图像。
响应于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可以根据拍摄命令捕捉对象。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图像拍摄装置的输入接收拍摄命令;以及根据拍摄命令捕捉对象,并向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图像拍摄装置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物理地组合,将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
第二焦距可以比第一焦距长,第二图像可以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并且产生的捕捉图像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和第一图像彼此区分开的边界线。
响应于在显示的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一图像部分,可以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响应于在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二图像部分,可以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二图像。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输入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调整从图像拍摄装置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拍摄倍率。
第一图像可以是第一实时取景图像,第二图像可以是第二实时取景图像,可以显示其中第二实时取景与第一实时取景的局部区域重叠的合并的实时取景,并且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可以产生与合并的实时取景相对应的捕捉图像。
响应于显示第一实时取景和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实时取景中选择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可以产生捕捉图像,使得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重叠在该局部区域中。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的大小确定拍摄倍率以根据拍摄倍率捕捉对象,并向所述另一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倍率。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输入连续拍摄命令,显示第一实时取景,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执行连续拍摄,以及存储产生的连续捕捉图像。
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可以包括感测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以及响应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变长、对象被捕捉以及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调整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的长度。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系统,包括:第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以及第二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与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的镜头,其中,第一图像拍摄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拍摄命令捕捉第一图像,第二图像拍摄装置被配置为捕捉第二图像,第一图像拍摄装置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通过使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产生捕捉图像,并且第一图像拍摄装置显示产生的捕捉图像。
第二焦距可以比第一焦距长,并且第一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使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
第二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根据拍摄方向可旋转可拆卸的镜头,所述镜头包括图像传感器。
镜头可以包括沿着其径向方向间隔开的磁体,并且响应于输入施加大于磁体磁力的力的旋转命令,沿径向方向旋转。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图像拍摄装置和第二图像拍摄装置彼此组合并且输入拍摄命令,分别通过第一图像装置和第二图像拍摄装置来捕捉图像,其中,第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并且第二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与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的镜头;以及通过使用由第一图像拍摄装置和第二图像拍摄装置分别捕捉的多个图像,由第一图像拍摄装置产生捕捉图像,并显示产生的捕捉图像。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接口;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将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电连接到另一图像形成装置的接口,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拍摄命令,控制图像传感器捕捉对象的第一图像并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通过所述接口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接收第二图像,以及使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产生捕捉图像。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接口使用射频通信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
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可以是蓝牙(BT)接口或近场通信(NFC)接口。
可以向图像拍摄装置输入拍摄命令,并且当输入拍摄命令时,图像拍摄装置物理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图像传感器光通信的可附着可拆卸的镜头。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器,并且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在显示器上显示捕捉图像。
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将图像拍摄装置物理地连接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组合器。
组合器可以包括多个槽或多个突起。
组合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接纳图像拍摄装置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两者的一部分的夹具。
第一图像可以是以第一焦距捕捉的对象图像,并且第二图像可以是以与第一焦距不同的第二焦距捕捉的对象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包括具有不同焦距的镜头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用户可以方便有效地执行拍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更加显然,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D是示出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实现图像拍摄装置的方法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组合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以捕捉对象的方法的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显示的用于将图像拍摄装置连接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用户界面(UI)的视图;
图5A是示出图像拍摄装置的视图,该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安装在其表面以连接到另一拍摄装置的接口;
图5B是示出拆除了附着在其表面的盖板的图像拍摄装置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被实现为与图像拍摄装置组合的盖式照相机的第二图像拍摄装置的视图;
图7A至图7C是示出组合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的视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显示实时取景的方法的视图,在所述实时取景上,图像拍摄装置组合了多个图像;
图10A至图10C是示出由图像拍摄装置通过实时取景选择要显示的图像或要捕捉的图像的方法的视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控制由组合有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捕捉的图像的拍摄倍率的方法的视图;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第二图像拍摄装置的可拆卸镜头的视图;
图13A是示出图像拍摄装置和可拆卸且可旋转的镜头的视图;
图13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拆卸且可旋转的镜头的视图;
图14A至图14C是示出将可旋转且可拆卸的镜头与第二拍摄装置组合的方法的视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包括多个磁体的可旋转且可拆卸的镜头的视图;
图16A至图16G是示出对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覆盖现象进行控制的方法的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调整第二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的长度的方法的视图;
图18A至图18D是示出可从组合有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拆卸的附加输入器的视图;
图19A至图19C是示出选择要显示的区域的方法的视图,在所述区域中第二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将彼此重叠;
图20A至图20D是示出通过选择要显示的、其中第二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将彼此重叠的区域来产生图像的方法的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便携式电话和盖式相机的图像拍摄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更具体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即使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参考标号用于相同的元件。提供描述中定义的内容(例如详细构造和要素)以帮助全面理解示例实施例。因此,可以实现示例实施例而不需要那些具体定义的内容。此外,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因为它们将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定制等而改变。因此,可以基于本说明书的总体内容给出术语的定义。
图1A至图1D是示出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系统的图像拍摄方法的视图。参考图1A至图1D,图像拍摄系统可以包括同构或异构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用户可以布置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使得他们的拍摄方向能够指向同一对象,然后执行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以不同的视点和不同的视角来捕捉对象。最终,图像拍摄系统最终可以通过使用分别由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多个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
图1A是示出被实现为分别包括相机120和220的便携式电话的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的视图。
如图1A所示,用户可以将多个同构的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彼此重叠,以输入拍摄命令。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安装连接结构(例如,不平坦的结构、连接环等)以物理连接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连接结构来固定连接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备选地,作为另一示例,在没有特定连接结构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用手同时握住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以输入拍摄命令。
用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将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彼此连接,以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来执行拍摄。在这种连接状态下,如果输入拍摄命令,则拍摄装置100和200分别执行拍摄。可以组合由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分别捕捉的图像,以便产生一个捕捉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的视点或视角彼此不同,所以可以组合图像以产生各种类型的捕捉图像。例如,包括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可以产生三维(3D)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左侧的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到的图像被确定为左眼图像,并且位于右侧的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到的图像被确定为右眼图像。备选地,图像拍摄系统可以产生合成图像,在合成图像中,使用广角镜头的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到的图像的一部分区域被使用远摄镜头的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替换。再例如,图像拍摄系统可以用一个图像拍摄装置拍摄运动图像,并且用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拍摄静止图像,以便产生将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被组合的捕捉图像。
可以自动执行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如果从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中的图像拍摄装置100输入共同拍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使用短距离通信(例如蓝牙或近场通信(NFC)等)来搜索位于一距离内的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在一些情况下,该距离可以被预先设置。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基于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例如蓝牙或NFC等)的通信范围来确定该距离。如果搜索的结果是定位到图像拍摄装置200,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执行与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通信连接。备选地,如果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之间执行标签化,则可以根据短距离通信方法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之间自动执行通信连接。
如果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之间连接通信,则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同时捕捉多个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中的一个包括显示器,则包括显示器的图像拍摄装置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实时取景或捕捉图像。备选地,用户可以通过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中的一个输入各种类型的用户命令,例如捕捉命令、存储命令等。用户用以输入各种类型的用户命令的图像拍摄装置可以与包括显示器的图像拍摄装置相同或不同。
如参考图1A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被实现为分别包括相机120和220的便携式电话。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可以被实现为包括相机的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PC、数字相机、摄像机、个人数字助理(PDA)、MP3等。此外,可以组合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是便携式电话,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是平板PC等。
备选地,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中的一个可以被实现为附着到要使用的另一个图像拍摄装置上的辅助相机。换句话说,用户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图像拍摄装置彼此连接,使得图像拍摄装置能够在相同方向上执行拍摄。现在将描述包括各种类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系统的示例。
图1B示出包括异构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的图像拍摄系统的结构。参考图1B,用户可以将实现为便携式电话的图像拍摄装置100连接到实现为数字相机的图像拍摄装置200,以配置图像拍摄系统。图1B的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被制造为具有可以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物理组合的结构。换句话说,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被制造为具有更易于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物理组合的结构。如图1B所示,在图像拍摄装置100布置有相机120的表面上,图像拍摄装置200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被制造为使得当拆除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后表面的电池盖时,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通过使用形成在电池盖和图像拍摄装置200的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而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例如,连接结构可以包括肋状物、按扣、引导件、突起等。为了方便描述,这种类型的图像拍摄装置被称为盖式图像拍摄装置。稍后将详细描述盖式图像拍摄装置。
如果用户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彼此连接(如图1B所示)时执行拍摄,则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分别通过使用相机120和220来执行拍摄。例如,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设置有快门按钮230,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按下快门按钮230来执行拍摄。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到的图像被发送到图像拍摄装置100。通过使用由图像拍摄装置100直接捕捉到的第一图像和由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到的第二图像,图像拍摄装置100产生一个捕捉图像。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形成捕捉图像,因此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备选地,可以以相反的方向传输图像。也就是说,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到的图像可以被发送到图像拍摄装置200,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产生一个捕捉图像。
图1B的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具有镜头可从图像拍摄装置200拆下的结构。图1C示出了将使用可拆卸镜头300的图像拍摄装置200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结构。用户可以根据捕捉图像的类型、拍摄倍率等将镜头300改变为各种类型的镜头,以将改变后的镜头300附着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上。例如,可以将远摄镜头附着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上。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性能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以实现各种拍摄效果。
上文已经示例性地描述了其中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被实现为独立类型的图像拍摄系统。然而,图像拍摄系统可以被实现为其中的一个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多个相机的结构。
图1D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结构。参考图1D,图像拍摄装置100包括多个相机120-1和120-2。
相机120-1可以固定在图像拍摄装置100中,并且相机120-2可以是可移动的。换句话说,可以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槽50。相机120-2可以沿着槽50移动。
用户可以在调整相机120-2的位置的同时检查由相机120-1和120-2以实时取景捕捉的图像。因此,用户可以产生与用户意图相对应的捕捉图像。
图1D的相机120-1和120-2可以被实现为相同类型的相机。然而,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相机120-1和120-2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格,例如类型、拍摄倍率、焦距、视角等。例如,相机120-1可以包括具有相对短的焦距的广角镜头,并且相机120-2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长的焦距的远摄镜头。
除此之外,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图像拍摄装置来构建一个图像拍摄系统以捕捉图像。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A至图1C所示,实现为独立装置的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彼此物理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彼此进行通信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例如拍摄命令和各种类型的用户命令、图像等。备选地,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可以被实现为单个图像拍摄装置中的多个相机。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为了方便描述,用与上述图像拍摄装置100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2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然而,图像拍摄装置200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
参考图2,图像拍摄装置100包括组合器110、相机120、图像处理器130、显示器140和控制器150。如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话、平板PC、数字相机、摄像机、笔记本PC、PDA、MPC等。
组合器110是用于将图像拍摄装置100连接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元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类型可以与图像拍摄装置100不同,并且可以被实现为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类型不同的图像拍摄装置。
具体地,组合器110可以是用于以可拆卸方式选择性地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或电池盖组合的结构。换句话说,电池盖可以通过组合器11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可拆卸地组合。此外,如果从组合器110移除电池盖,则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可以通过组合器11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可拆卸地组合。
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交换诸如拍摄命令或图像捕捉命令的用户命令。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通过组合器110彼此物理连接,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连接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通信会话。
相机120是捕捉图像的元件。如果输入了拍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相机120捕捉对象。
相机120包括镜头、快门、光圈、固态成像设备、模拟前端(AFE)和定时发生器(TG)。镜头可以具有任意焦距。具体地,镜头可以是焦距在约11mm和约35mm之间的广角镜头。快门调节从对象反射的光入射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时间。光圈机械地增加或减小光入射开口的大小,以便调节入射到镜头的光量。如果从对象反射的光累积为光电荷,则固态成像设备以电信号输出由光电荷形成的图像。TG输出用于读出固态成像设备的像素数据的定时信号,并且AFE对从固态成像设备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和数字化。稍后将描述上述元件的详细说明。
图像处理器130是对图像进行处理的元件。图像处理器130可以执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操作,例如实时取景产生、图像分辨率调整、缩放、颜色和对比度调整、像素插值、切割、重叠等。图像处理器130可以通过使用由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和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产生的捕捉图像可以是实时取景或捕捉图像。
如果上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可以是通过具有不同焦距的镜头捕捉到的图像,则图像处理器130可以将第一和第二图像彼此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
具体地,如果第一焦距(即相机120的镜头焦距)短于第二焦距(即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头焦距),则图像处理器130可以产生其中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与通过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的捕捉图像。
此外,如果第二图像重叠在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中,则图像处理器130可以产生包括用于区别显示第一和第二图像的边界线在内的捕捉图像。
当在实时取景上显示第一图像时,如果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实时取景中选择任意局部区域,则图像处理器130可以将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到的第二图像与第一实时取景的局部区域重叠以产生实时取景。
显示器140是显示捕捉图像、各种类型的用户界面(UI)等的元件。显示器140可以显示由图像处理器130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器140可以将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或静止图像。显示器140可以显示捕捉图像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图像。
控制器150是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整体操作的元件。具体地,控制器150可以控制图像处理器130通过使用由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
如上所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连接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以构建图像拍摄系统,则为了用户方便,用户可以向一个图像拍摄装置输入拍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同时执行拍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仅向一个图像拍摄装置输入拍摄命令。然而,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向多于一个的图像拍摄装置输入拍摄命令。例如,用户可以同时致动多个快门按钮,或者用户可以在不同时刻致动多个快门按钮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例如,如果通过用于输入拍摄命令的输入器(例如,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拍摄按钮或触摸屏)输入拍摄命令,则控制器150可以控制相机120捕捉对象并向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
备选地,可以通过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来输入拍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从另一个拍摄装置接收到拍摄命令,则控制器150可以控制相机120捕捉对象。
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可以控制显示器140将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接收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并且将该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以显示重叠的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备选地,控制器150可以将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显示为静止图像,接收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并且将该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以显示重叠的图像。
具体地,如果通过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头捕捉图像,其中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头具有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镜头的焦距不同的焦距,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可以进行控制以使通过具有短焦距的镜头捕捉的图像与由具有长焦距的镜头捕捉的图像重叠,以便显示重叠的图像。
例如,相机120的镜头可以是广角镜头,并且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头可以是远摄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可以使通过远摄镜头捕捉的图像与通过广角镜头捕捉的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并显示重叠的图像。
此外,如果拍摄图像的命令被输入并通过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来发送,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可以捕捉显示为实时取景的图像。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显示器140被实现为触摸屏,并且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彼此重叠的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一图像,则控制器150可以控制显示器140在显示器140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一图像。如果在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二图像,则控制器150可以控制显示器140在显示器140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二图像。
此外,如果输入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则控制器150可以调整相机120的拍摄倍率。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还可以将输入的拍摄倍率发送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
如果显示器140将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显示为第一实时取景,并且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实时取景选择任意局部区域,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可以控制图像处理器130将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与所选择的局部区域重叠。
换句话说,控制器150可以控制相机120根据所选择的局部区域的大小来计算拍摄倍率,并根据计算出的拍摄倍率来捕捉对象。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器150还可以进行控制以将计算出的拍摄倍率发送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
通过如上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用户可以使用不同镜头(具体地,具有不同焦距的镜头)来容易地捕捉图像。
现在将详细描述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彼此连接以执行拍摄的方法。
如图3所示,如果使用被实现为便携式电话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则用户可以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的相机布置为使得相机能够在相同方向上执行拍摄,以执行拍摄。这里,多个图像拍摄装置100和200可以通过诸如蓝牙通信、NFC等的通信连接而彼此连接,以执行通信。
换句话说,如果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接近图像拍摄装置100且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可通信距离(例如,大约10cm)内,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感测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并显示询问用户是否执行连接的用户界面(UI)。
可以根据各种方法来执行对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搜索。例如,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产生用于询问范围内的其他设备是否期望连接的查询信号,然后带参数地广播查询信号。接收到查询信号的外围装置可以发送对查询信号的响应信号。如果接收到响应信号,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检测响应信号中包括的装置信息,以确定哪个装置是可连接的。然而,这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他连接方法。
图4A和图4B是示出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确定可连接设备在范围内的情况下所显示的用户界面(UI)的视图。图4B是示出在成功完成到可连接装置的连接之后显示的UI的视图。如图4A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显示具有可连接装置的列表连同表明可连接装置存在的指示的UI 20。例如,UI 20可以包括句子“找到可连接装置”。
用户可以从可连接装置列表中选择要连接的装置。如果选择了要连接的装置,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连接到相应装置。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获取相应装置的子系统标识(SSID)、加密密钥等,并发送通信会话连接请求。
因此,如图4B所示,如果成功建立连接,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显示向用户通知通信连接完成的UI 30。例如,如图4B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显示句子“连接完成”和“请在将装置ABC1附着到当前装置后执行拍摄”。“ABC1”可以是已建立了连接的装置的序列号或名称。
用户可以根据句子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彼此重叠,并且握住重叠的图像拍摄装置以执行拍摄。
如参考图4A和图4B所描述,在建立连接后,用户可以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彼此重叠,并且握住和使用重叠的图像拍摄装置。然而,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外表面形成的接口,以将图像拍摄装置100电连接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彼此重叠的动作来形成图像拍摄系统,以使所述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各自包括的接口能够彼此接触,而不需要在所述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之间连接无线通信。然后,用户可以握住重叠的图像拍摄装置并执行拍摄。
此外,用户可以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重叠,以使所述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各自包括的接口的位置能够彼此接触。然后,用户可以握住多个成像装置以执行拍摄。然而,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将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彼此组合的组合器。现在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包括要彼此组合的组合器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
图5A是示出包括接口的图像拍摄装置的视图。如图5A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外表面形成的接口115。参考图5A,在图像拍摄装置100中,接口115可以和相机120形成在相同的表面中。因此,用户可以将图像拍摄装置100附着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上,使得在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中形成的接口能够面对接口115以便执行拍摄。
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包括组合器110(参见图2),所述组合器可以选择性地与电池盖或者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组合。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组合器110可以被实现为可与在电池盖上形成的多个突起接合的槽。换句话说,如图5B所示,组合器110可以被实现为当从图像拍摄装置100移除电池盖时露出的各种类型的槽501至506。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组合器110的多个槽501至506将电池盖的突起或具有相同突起的另一图像拍摄装置附着到图像拍摄装置100和/或从图像拍摄装置100上拆卸下来。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组合器110还可以设置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侧面或后表面,并具有各种形状。
电池和接口115可以包括在由电池盖封装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后表面中。换句话说,如果从图像拍摄装置100移除电池盖,则可以露出接口115,如图5B所示。
图6是示出图像拍摄装置的外部后表面的视图。图6示出了要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外部后表面。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被实现为可以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壳体类型,其中,电池盖可以从图像拍摄装置100上移除以便更换电池盖。
如图6所示,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组合器,组合器包括形状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槽501至506(参见图5B)相对应的突起601至606,所述槽501至506形成为固定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背面。因此,从图像拍摄装置200突出的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突起601至606可以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槽501至506组合,以便将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彼此固定连接。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组合在图像拍摄装置100上移除了电池盖的位置处。
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用于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的接口210、相机220和快门按钮230。
图像拍摄装置200还可以在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包括开口区域235,以便不盖住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因此,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彼此组合,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可以位于开口区域235中。
此外,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口210可以位于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接口115接触。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彼此组合,则接口115和210彼此接触。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根据上述方法彼此连接,则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可以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相分离地捕捉图像。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可以包括焦距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镜头焦距不同的镜头。例如,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的镜头的焦距可以比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镜头的焦距长。
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输入器。输入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按钮。换句话说,按钮可以形成为按压型或触摸型,并且可以包括电源、锁定按钮、快门按钮、菜单按钮、主页按钮、后退按钮和搜索按钮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用于捕捉图像的快门按钮230,如图6所示。
如果用户致动快门按钮230,则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通过相机220捕捉图像,并通过接口115和接口210向图像拍摄装置100发送图像捕捉命令。
备选地,如果通过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快门按钮230输入图像拍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通过接口210和接口115向图像拍摄装置100发送图像捕捉命令。此外,在图像拍摄装置200或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控制下,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同时捕捉图像。
因此,如果通过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快门按钮230输入图像捕捉命令,则可以分别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120和220同时捕捉图像。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通过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快门按钮230输入图像捕捉命令,则可以按照相机120和220之间的定时来捕捉图像。该定时可以是预设和/或预定的。
图7A至图7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彼此组合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视图。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表面的电池盖被移除,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组合以形成如上所述的图像拍摄系统,则组合的图像拍摄装置的表面可以是包括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显示器的部分,并且组合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相对面可以是包括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部分,如图7A和7B所示。此外,如图7B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位于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开口区域235中。
此外,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突起可以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槽组合,以将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彼此物理固定。
图7C是示出组合有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装置的侧面的视图。如图7C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200中。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有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装置,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包括具有不同焦距的镜头的多个相机来捕捉图像。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视图。如图8所示,除了组合器110、相机120、控制器150和图像处理器130之外,图像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接口115、通用串行总线(USB)模块160、输入器170、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180和存储器190。
具体地,相机120包括镜头121、固态成像设备122、TG 124、AFE 123和电机驱动器125。
镜头121是从对象反射的光所入射到的元件。镜头121可以包括变焦镜头和聚焦镜头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镜头121可以是具有相对短焦距的广角镜头。尽管图8中未示出,图像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光圈。
光圈是调整通过镜头121入射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光量的元件。
固态成像设备122是通过镜头121形成对象的图像的元件。固态成像设备122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PD)、传输晶体管TX、复位晶体管RX和浮动扩散节点(FD)。
TG 124输出用于读出固态成像设备122的像素数据的定时信号。
AFE 123对从固态成像设备122输出的对象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和数字化。
然而,如上所述,AFE 123和TG 124可被设置为可以分别替换AFE 123和TG 124的其他类型的元件。具体地,如果固态成像设备122被实现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类型,则可以省略固态成像设备122。
电机驱动器125基于通过读出相位差像素而计算出的信息,驱动镜头121以调整聚焦。例如,电机驱动器125可以驱动聚焦镜头以调整聚焦。然而,如果拍摄装置100被实现为智能电话或蜂窝电话,则可以通过软件而不需要驱动聚焦镜头来处理聚焦的调整,因此可以省略电机驱动器125。
上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结构可以类似于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的结构。然而,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的镜头可以是焦距大于或等于85mm的远摄镜头。
图像处理器130可以包括分离电路(未示出)、图像处理电路(未示出)、相位差运算电路(未示出)和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编解码器(未示出)。
显示器140是显示图像的元件。具体地,显示器140可以显示对象的实时取景图像。可以通过处理固态成像设备122的像素数据来输出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器140还可以显示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
显示器140还可以输出从外部装置或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接收的或者存储在存储器190中的图像数据。此外,显示器140可以显示用于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各种类型的UI。
如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内部元件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可以用于产生一个实时取景或一个合成图像。如果通过使用多个图像产生一个实时取景,并且用户输入了捕捉命令,则可以产生对应于实时取景的合成图像。现在将详细描述使用多个图像的方法。
现在将参考9A至图9C描述通过显示器140显示实时取景的方法。
与图像拍摄装置200组合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图像处理器130可以通过使用由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910和由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捕捉的第二图像920来产生实时取景。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镜头121(参见图8)具有短焦距,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的镜头具有长焦距,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第一图像910和第二图像920重叠以将第二图像920包括在第一图像910的局部区域中,并且显示重叠的第一图像910和第二图像920,如图9A所示。
此外,显示器140可以显示边界线930,以显示多个相机120和220中的哪一个捕捉了图像。边界线930是指示局部区域的外边界的图形线。因此,在图9A中,边界线930指示由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拍摄的图像。
如参考图9A所述,第二图像920包括在第一图像910内的中心位置。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而第二图像920的位置可以根据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位置等而改变。此外,如图9A所示,第二图像920是宽度较大的图像,但是也可以是高度较大的图像。
显示器140可以显示与所显示的图像相对应的图标810和820。由于第一图像910和第二图像920被显示为如图9A所示的实时取景,因此显示器140可以显示与第一图像910相对应的图标810和与第二图像920相对应的图标820。
用户可以分别选择图标810和820以检查一个原始图像。例如,如果选择第一图标810,则显示器140仅显示第一图像910,如图9B所示。控制器150可以改变第一图标810和第二图标820的显示格式,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当前显示哪个图像。例如,控制器150可以高亮与所显示的第一图像910相对应的第一图标810,并且暗化显示与第二图像920相对应的第二图标820,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当前显示的是第一图像910。
此外,如果选择了第二图标820,则显示器140放大第二图像920,并且在整个屏幕上仅显示放大的第二图像920,如图9C所示。控制器150可以仅高亮与第二图像920相对应的第二图标820,并且暗化显示与第一图像910相对应的第一图标810。
用户可以触摸第一图标810和第二图标820中的每一个以选择图标。备选地,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按压单独形成在图像拍摄装置100或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外表面的按钮,以选择每个图标。
如果显示器140被实现为触摸屏,则可以通过用于触摸与所显示的图像相对应的图标部分的用户命令来选择一个图像。换句话说,如果触摸了与第一图像910相对应的第一图标810,则显示器140可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第一图像910。如果触摸了与第二图像920相对应的第二图标820,则显示器140可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第二图像920。
备选地,在图10A至图10C中,可以通过触摸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的命令来选择一个图像。具体地,如图10A所示,如果输入用于触摸边界线930之内的部分的命令,则显示器140可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第二图像920。此外,如图10B所示,如果输入用于触摸边界线930之外的部分的命令,则显示器140可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第一图像91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边界线930之内或之外的部分的命令可以不是选择要显示为实时取景的图像的用户命令,而可以是捕捉图像的用户命令。
具体地,如图10A所示,如果触摸边界线930之内的部分,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捕捉第二图像920,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捕捉的静止图像或存储捕捉的图像。
此外,如图10B所示,如果触摸边界线930之外的部分,则拍摄装置100可以捕捉第一图像910,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捕捉的静止图像或存储捕捉的图像。
如图10C所示,如果同时触摸边界线930之内和之外的部分,则拍摄装置100可以捕捉第一图像910和第二图像920彼此重叠的图像,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捕捉的静止图像或者存储捕捉的图像。
如果通过在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外表面形成的快门按钮230输入图像捕捉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接收图像捕捉命令,以捕捉所显示的实时取景。然而,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根据触摸显示器140的用户触摸命令来捕捉图像。
如上所述,可以触摸屏幕以选择将被显示为实时取景的图像或者选择性地捕捉图像。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显示器140上显示的各种类型的图标,从第一和第二图像中选择要被捕捉为运动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
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图像拍摄装置100,以改变触摸在显示器140上显示的各种类型的图标的次数或方法,从而将第一图像捕捉为运动图像,将第二图像捕捉为静止图像。
通过重复触摸用于显示所显示的图像的UI的用户命令,可以针对第一图像910捕捉运动图像,并且可以针对第二图像920捕捉静止图像。备选地,当针对第一图像910显示实时取景时,可以针对第二图像920捕捉运动图像。
再次参考图8,USB模块160提供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通过USB线或PC连接到其它外部设备,则USB模块160处理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此外,USB模块160处理用于升级固件的固件发送和接收。
输入器170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元件。输入器17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按钮。输入器17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器140中的触摸屏。换句话说,如上所述,输入器170可以接收用于拍摄或捕捉图像的触摸输入。
输入器170可以接收拍摄命令或图像捕捉命令以及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
拍摄倍率调整命令可以是按压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100中的按钮的用户命令。例如,如果输入器170包括上按钮和下按钮,并且当显示实时取景时输入了按压上按钮的用户命令,则可以放大实时取景图像。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拉近镜头121,并根据用户命令通过接口115发送放大命令。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根据接收到的放大命令调整镜头121的倍率。
备选地,如果当显示实时取景时输入了按压下按钮的用户命令,则可以缩小实时取景图像。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拉远镜头121,并根据用户命令通过接口115发送缩小命令。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接收该命令,并相应地根据接收到的缩小命令来调整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倍率。
备选地,如图11A至图11C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被实现为触摸屏的显示器140接收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
如图11A所示,如果输入了将所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的边界线930触摸阈值时间(例如1秒)或更长时间的用户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确定输入了缩放命令。阈值时间可以是预设的。
此外,如图11B所示,可以通过调整边界线930的位置和/或大小的用户触摸命令来调整拍摄倍率。
具体地,如果输入了触摸边界线930以将边界线930拉伸到外线1010的用户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增加相机120的拍摄倍率。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增加拍摄倍率的命令。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拍摄倍率来捕捉图像。
如果输入了触摸边界线930以将边界线930缩小到内线1020的用户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减小相机120的拍摄倍率。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减小拍摄倍率的命令。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拍摄倍率来捕捉图像。
例如,如图11C所示,如果用户根据将位于实时取景内的边界线930拉伸到边界线930外部的用户命令来逐渐地放大局部区域的大小,则图像的拍摄倍率逐渐变高。换句话说,如果用户放大局部区域的大小以使捕捉图像放大两倍,则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的第一图像被显示为两倍图像1130-1,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1120显示在边界线930内。
如果用户放大局部区域的大小以使捕捉图像放大三倍,则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的第一图像被显示为三倍图像1130-2,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1120显示在边界线930内。
如果用户放大局部区域的大小以使捕捉图像放大四倍,则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的第一图像被显示为四倍图像1130-3,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1120显示在边界线930内。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的倍率是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的图像的倍率的五倍,并且用户放大局部区域的大小以将捕捉图像放大五倍,则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显示在整个屏幕上。
图像处理器130从使用广角镜头捕捉到的第一图像(广景)中检测大小逐渐减小的第一图像部分,在显示器140的整个屏幕上显示第一图像部分,按照局部区域的大小放大使用远摄镜头捕捉到的第二图像(远景),并且在位于整个屏幕的中心的局部区域930中显示放大的第二图像。根据该方法,可以显示倍率经调整的合成图像。随着显示有第二图像920的区域变宽,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以高拍摄倍率捕捉对象。
根据上述方法,用户可以容易地调整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此外,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包括远摄镜头,则用户可以获取具有高分辨率的放大图像,而不是增加图像拍摄装置100的镜头的倍率来执行拍摄。
再次参考图8,SDRAM 180用于存储图像或用于CPU对图像进行操作。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用双数据速率(DDR)SDRAM,其能够在系统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二者进行输出以将输出增加两倍,而不是仅在上升沿输出。
存储器190包括闪存(未示出),并且可以被实现为可从图像拍摄装置100拆卸的卡的类型。存储器190可以存储捕捉的图像文件。存储器190中包括的闪存存储固件程序、适合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规格的各种类型的调整信息、用户输入的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设置信息、捕捉的图像文件等。
存储器190可以存储根据连续拍摄命令捕捉的图像。具体地,如果输入了连续拍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由相机120捕捉的实时取景,并且通过接口115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连续拍摄命令。此外,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执行连续拍摄,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0接收连续捕捉的图像,并将连续捕捉的图像存储在存储器190中。
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并且存储器190可以存储由相机120捕捉的连续捕捉图像。备选地,存储器190可存储由多个图像拍摄装置同时连续捕捉的图像。
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被实现为拍摄镜头可拆卸的类型。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外部结构的视图。
参考图12A,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可以与拍摄镜头组合的接触垫240。接触垫240可以与具有不同拍摄倍率、焦距、视角和使用目的的各种类型的镜头组合。接触垫240可以包括槽,槽可以与可拆卸镜头的销(pin)以一一对应的关系相组合。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接触垫240可以被实现为使得包括图像传感器的可拆卸镜头可旋转的形状。稍后将描述该详细方法。
具体地,可拆卸镜头可以被实现为附着到图像拍摄装置200中然后可独立旋转的形状。图13A和图13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
参考图13A,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触垫240可以包括镜头组合器250,所述镜头组合器250用于将多个销可移动地组合,使得以一一对应关系通过销将图像拍摄装置200和镜头300彼此连接。应当注意,销不与图像拍摄装置200和镜头300彼此电连接。相反,镜头组合器250是在镜头300旋转时销移动所经的路径。如图13A所示,镜头组合器250可以形成为使得在90°的范围内旋转镜头300。
如图13B所示,镜头300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310和用于将镜头300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触垫240组合的多个销320。由于图像传感器310包括在镜头300中,所以可以根据镜头300的旋转来改变对象的捕捉方向。
根据参考图13A和图13B描述的结构,如果镜头300旋转,则第一和第二图像中的一个可以旋转。例如,可以沿固定方向捕捉第一图像,并且只有位于第一图像内的第二图像可以改变为水平方向1300或垂直方向1310,如图14A所示。
具体地,如果镜头300中包括的图像传感器310-1的基本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如图14B所示镜头300被附着到图像拍摄装置200并捕捉到图像,则可以捕捉到在具有长水平长度的第一图像中包括具有长水平长度的第二图像的图像(参见图14A,被标记为附图标记1300)。
镜头300的表面上可以形成指示器1320,以指示镜头300的旋转方向。具体地,指示器1320可以形成在镜头300的背面,从而不破坏外观,并且使得握住图像拍摄装置进行拍摄的用户能够例如通过触摸和/或查看来容易地识别镜头300的旋转方向。
图14C是示出旋转了90°的镜头300的视图。如果镜头300旋转90°,则镜头300的销旋转90°,以沿着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组合器250移动。因此,图像传感器310-2处于垂直方向,并且可以捕捉如图14A的附图标记1310所标记的图像。此外,指示镜头300的旋转方向的指示器1320在参考方向上旋转90°。因此,在拍摄图像之前或者说虽然没有显示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图像彼此区分的边界线,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指示器1320来容易地识别镜头300是否旋转。
如上所述,如果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包括可旋转的镜头300,则用户可以根据旋转镜头300这一简单操作来调整由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的捕捉方向。
图15A是示出包括多个磁体的可旋转且可拆卸的镜头的视图。
如果镜头300可旋转,并且当镜头300以0°和90°之间的任意角度旋转时捕捉图像,则可以以倾斜状态捕捉位于第一图像中的第二图像。备选地,如果镜头300不固定并因此在捕捉图像时移动,则捕捉到抖动的第二图像。因此,镜头300可以包括固定到图像拍摄装置200中的磁体。具体地,镜头300还可以包括以0°或90°的角度固定到图像拍摄装置200中的多个磁体。
具体地,镜头300可以包括组合到图像拍摄装置200的角上的多个磁体1500,以便增加针对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触垫240的组合力。图15A是示出沿四个方向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内角中的镜头300的磁体1500的视图。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垫240的内角中包括与多个磁体1500的位置相对应的相同数量的磁体。也就是说,围绕镜头300设置有0度、90度、180度和270度的磁体1500。
此外,镜头30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图像传感器310固定在第一方向的磁体1510和用于将图像传感器310固定在第二方向的磁体1520。
图15B是示出与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触垫240组合的镜头300的截面图。如果镜头300中包括的图像传感器310的参考方向的宽度长于高度,则镜头300中包括的多个销和接触垫240被组合为对应于如图15B所示的轴1530。这里,通过磁体1510的磁力,镜头300可以附着到图像拍摄装置200,从而在捕捉图像时不移动。
如果用户输入了将镜头300旋转90°以使得镜头300的多个销对应于轴1550的命令,则图像传感器310被固定为使得高度大于宽度。因此,即使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宽度大于高度的图像,图像拍摄装置200也捕捉高度大于宽度的图像。
使用比固定镜头300的磁体1510的磁力大的旋转力来旋转镜头300,以使得镜头300的多个销能够对应于轴1550。换句话说,根据旋转命令,使用旋转力使镜头300的多个销旋转超过轴1540。
因此,如果将图像传感器310固定在第一方向的镜头300的磁体1510的磁力大于用户施加的用于旋转镜头300的力,从而镜头300的多个销不能旋转超过轴1540,则镜头300的多个销回到对应于轴1530的方向。
如果用户施加的用于旋转镜头300的力大于将图像传感器310固定在第一方向的镜头300的磁体1510的磁力,从而镜头300的多个销旋转超过轴1540,则镜头300的多个销沿着对应于轴1550的方向移动。
换句话说,如果镜头300的多个销旋转超过轴1540,则通过将图像传感器310固定在第二方向的镜头300的磁力,镜头的多个销沿着对应于轴1550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可旋转的镜头300可以包括多个磁体,以使得用户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旋转镜头300。此外,可旋转的镜头300可以固定到图像拍摄装置200,以使得当捕捉图像时镜头300不会移动或抖动。
图16A至图16G是示出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图像覆盖现象的方法的视图。图像覆盖现象或视角干扰(KERARE)是指一个图像拍摄范围中包括另一个镜头、造成由于多个拍摄单元视角之间的差而干扰图像捕捉的现象。换句话说,图像中包括另一个相邻相机的镜头的形状,发生视角干扰。
具体地,图16A是示出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镜头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300-1以不同视角θ1 1610和θ2 1620捕捉图像的范围的视图。换句话说,如果不发生图像覆盖,则不会在多个镜头执行拍摄的范围中包括另一个镜头,如图16A所示。
图16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有不同类型的镜头300-2的图像拍摄装置200的视图。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附着了包括镜筒长度较长的镜头300-2,则在不同镜头的拍摄范围1610中可能包括镜头300-2的一部分,如附图标记1650所示。例如,当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的视角θ1比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的镜头300-2的视角θ3宽得多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因此,如图16C所示,捕捉图像中可能包括覆盖了对象的镜头300-2的一部分1650,。
这里,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确定是否发生图像覆盖现象,并且确定发生了图像覆盖现象,则可以通过使用捕捉图像中除包括镜头300-2的形状部分1650的捕捉图像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来产生捕捉图像。
可以通过使用诸如镜头的视角、镜头的高度等参数的表达式来确定是否发生图像覆盖现象。此外,如果捕捉图像中包括具有预设像素值的图像,则拍摄装置100可以确定发生图像覆盖现象。备选地,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使用实现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电磁波传感器等的距离传感器来确定是否发生图像覆盖现象。
如果确定发生图像覆盖现象,则图像处理器130可以去除其中发生图像覆盖现象的区域。
具体地,如图16D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图像处理器130可以从捕捉图像1660中裁剪出其中不包括镜头300-2的形状部分1650的图像部分1670,即其中没有发生图像覆盖的图像部分1670。此外,控制器150可以将由图像处理器130产生且其中没有发生图像覆盖的图像部分1670放大到显示器的整体尺寸,并显示放大的图像部分1670。备选地,控制器150可以将其中没有发生图像覆盖的图像部分1670移动到显示器的中心,并且在显示器的中心显示图像部分1670,而不必额外地调整图像的尺寸。
图16E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长度经调整的镜筒且被安装到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300-3的视图。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倍率来调整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镜筒的长度,则根据镜筒的长度,镜头300-3可能被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100的拍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镜头300-3的一部分1680可能被包括在捕捉图像中,进而覆盖对象。
如果镜头300-3的镜筒的长度变长,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确定发生图像覆盖现象,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用于调整镜头300-3的镜筒长度的命令。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计算出使得不发生图像覆盖现象的镜筒长度并发送用于调整镜筒长度的命令,则镜头300-3可以缩回,使得镜筒的长度变短并且图像覆盖现象可以消失,如图16F所示。
然而,如果镜头300-3因上述的图像覆盖现象而变焦,则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拍摄环境改变。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显示与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拍摄环境的改变有关的信息,以向用户通知改变。
备选地,由于用户可以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来调整镜头300-3的镜筒的长度,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调整镜筒的长度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用于解决图像覆盖现象的UI。
例如,如图16G所示,显示器140可以向用户显示信息1690,例如句子“需要变焦”。
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容易地解决通过使用多个镜头捕捉图像时所发生的图像覆盖现象。
图1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调整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筒的长度的方法的视图。
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或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感测模块(未示出)。感测模块是包括用于感测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的运动的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各种类型传感器在内的元件。
因此,如图17所示,如果通过感测模块感测到当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的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镜筒变长并捕捉图像时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调整镜筒的长度。阈值条件可以是预设的。
例如,如果感测到图像拍摄装置100以阈值速度或更大速度移动或者感测到镜头以阈值速度或更大速度旋转,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控制缩短镜筒的长度,使得镜筒能够被收纳在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中。阈值速度可以是预设的。
具体地,如果通过感测模块感测到图像拍摄装置100以阈值速度或更大速度移动或旋转,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发送将镜筒收纳在图像拍摄装置200中的命令。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来调整镜头的镜筒的长度,使得镜筒能够被收纳在图像拍摄装置200中。
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包括具有长度经调节的镜筒的镜头。这里,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当感测到图像拍摄装置100以阈值速度或更大速度移动或旋转时,立即缩短镜筒的长度。
如果没有感测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图像拍摄装置100是便携式电话,并且当捕捉图像时接收到电话呼叫,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调整镜筒的长度。换句话说,当接收到电话呼叫时,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控制缩短镜筒的长度,以使得镜筒能够被收纳在图像拍摄装置200中。备选地,如果接收到电话呼叫,并且输入用于接收电话呼叫的用户命令(例如按下呼叫按钮),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控制缩短镜筒的长度。
如果感测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如果感测到接收到电话呼叫,以及如果感测到拍摄装置100不适合捕捉图像或如果感测到损坏图像拍摄装置100的风险因素,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00或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筒的长度。
现在将参考图18A至图18D描述图像拍摄系统,其中,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彼此组合,并且还包括附加的可拆卸部分。
图18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作为附加的可拆卸部件并且包括快门按钮的夹具2300的视图。换句话说,为了方便携带和美观,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由薄轻材料形成。这里,当捕捉图像时,用户可能感到不适于将图像拍摄系统固定以捕捉图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包括附加快门按钮的夹具2300来稳定地捕捉图像。
换句话说,如图18B所示,如果包括快门按钮的夹具2300附着到图像拍摄系统,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感测到夹具2300的附着。例如,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在可安装夹具2300的位置处包括传感器,以感测夹具2300的附着。
如果确定夹具2300附着到图像拍摄系统上,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根据按下夹具2300的快门按钮的用户操作来捕捉图像。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触摸屏或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快门按钮接收捕捉图像的命令,并且根据按下夹具2300的快门按钮的用户操作来捕捉图像。
因此,用户可以根据拍摄环境、拍摄位置、拍摄姿势、摄影师等来选择性地使用输入器(例如夹具2300的快门按钮、图像拍摄装置200的快门按钮或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触摸屏)来捕捉图像。
如果拍摄装置100是智能电话,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包括主按钮2320和触摸输入器2310和2330,它们位于将夹具230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的位置处,如图18C所示。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主按钮2320和触摸输入器2310和2330来接收用于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各种类型的用户命令。如果夹具230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主按钮2320和触摸输入器2310和2330可以被夹具2300盖住。
因此,如图18D所示,如果夹具230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主按钮2320和触摸输入器2310和2330可以匹配到夹具2300上的相同位置。换句话说,可以在夹具2300的表面上安装触摸传感器,使得图像拍摄装置100能够通过组合的夹具2300接收触摸输入。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的主按钮2320和触摸输入器2310和2330分别与夹具2300的触摸输入2325、2315和2335匹配。此外,用户可以使用通过匹配的触摸输入2315、2325和2335输入到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用户命令。
已经描述了显示捕捉图像的方法,其中,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组合并且捕捉图像,则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和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捕捉的第二图像彼此重叠,作为实时取景。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如果在显示第一图像作为实时取景时输入用于选择将与第二图像重叠的区域的用户命令,则根据用户命令,第二图像可以与所选择的要显示的区域重叠作为实时取景。
具体地,如图19A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相机120捕捉的第一图像作为实时取景。此外,显示器140可以显示用于选择将与第二图像重叠的要显示的区域的UI 1910至1930。
例如,如图19A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在显示器140的一部分上显示指示2倍缩放1910、3倍缩放1920和5倍缩放1930的块型图标。
因此,如果输入了选择指示2倍缩放1910、3倍缩放1920和5倍缩放1930的块型图标中的一个、并且将所选择的块型图标移动到显示器140的区域中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捕捉的第二图像可以与所选择的块型图标移动到的区域重叠,以根据所选择的倍率在该区域中进行显示。
例如,如图19B所示,如果输入了长时间触摸指示3倍缩放1920的块型图标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200的相机220可以调整倍率,以便捕捉与在显示器140上显示的第一图像的3倍缩放相对应的图像。
如果输入了触摸指示3倍缩放1920的块型图标以将块型图标拖动到任意区域中的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3倍缩放图像与块型图标移动到的区域重叠,以显示重叠的3倍缩放图像。
此外,图19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将要显示的第二图像重叠并且是根据画图命令来选择的区域的视图。
具体地,即使显示器140没有显示用于选择将与第二图像重叠的要显示的区域的UI,也可以输入用于重叠和显示第二图像的用户命令。例如,用户命令可以是用手指或触笔等画出区域1940。然后,图像拍摄装置100计算与输入的第二图像的大小相对应的倍率。换句话说,当画出的将与第二图像重叠的区域的尺寸较小时,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出图像拍摄装置200执行拍摄所用的高倍率。
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将计算出的拍摄倍率发送给图像拍摄装置200。图像拍摄装置200根据接收到的拍摄倍率来调整其镜头的倍率。具体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是远摄镜头,则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捕捉高倍率图像。
现在将参考20A至图20D详细描述根据用于选择将与第二图像重叠的要显示的区域的用户命令来显示捕捉图像的方法。
图20A是示出根据用户命令选择、且包括在由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图像2100的中心以与第二图像2100的中心相匹配的区域1940的视图。这里,图像拍摄装置100的图像处理器130接收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以裁剪出与从第二图像2100中选择的区域1940相对应的部分。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所选区域1940与第一图像2000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并显示产生的捕捉图像。捕捉图像可以被显示为实时取景。
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增加将由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的拍摄倍率的命令。换句话说,由于所选区域1940的小尺寸指示以高倍率进行拍摄,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向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增加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拍摄倍率的命令。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根据用户命令增加拍摄倍率以使拍摄倍率能够与所选区域1940的大小相对应并捕捉第二图像,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接收第二图像以产生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2000重叠的捕捉图像。图像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将所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
图20B是示出根据用户命令选择且仅包括在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区域2100的一部分中的区域1940的视图。这里,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向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降低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的拍摄倍率的命令。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可包括所选区域1940的第二区域2100的大小,并根据计算出的第二区域2100的大小来计算图像拍摄装置200将执行拍摄所用的拍摄倍率。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计算出的拍摄倍率。
如果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降低拍摄倍率以包括根据用户命令选择的区域1940并捕捉第二图像2200,则图像拍摄装置100接收第二图像2200,以从第二图像2200中裁剪与所选区域1940相对应的部分。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所选区域1940与第一图像2000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并将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
图20C是示出根据用户命令选择、且包括在由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图像2100中但与第二图像2100的中心不匹配的区域1940的视图。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向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增加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图像的拍摄倍率的命令。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拍摄倍率,使得第二图像2100的任意角与所选区域1940的角匹配,并向图像拍摄装置200发送计算出的拍摄倍率。
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增加拍摄倍率以包括根据用户命令选择的区域1940并捕捉第二图像2300,则图像拍摄装置100接收第二图像2300,以从第二图像2300中裁剪与所选区域1940相对应的部分。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所选区域1940与第一图像2000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并将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
如图20D所示,根据用户命令选择的区域1940可以不与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图像2100的中心匹配,并且可以不与第二图像2100的中心重叠。这里,可以使用旋转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附加用户操作。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移动信息,使得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图像2100能够包括在根据用户命令选择的区域1940中。
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包括可旋转镜头,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使得能够捕捉包括所选区域1940在内的第二图像2100的可旋转镜头的方向和旋转角度。备选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中包括可移动形状的镜头,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计算镜头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图像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在显示器140上显示向导UI,向导UI用于根据计算出的移动信息来调整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具体地,用于调整镜头的向导UI可以被显示为箭头、指示线等,以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检查移动信息。
备选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计算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的旋转角等,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接口1150发送与镜头的旋转角有关的信息,以便控制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旋转镜头。因此,虽然用户没有输入调整镜头的旋转或位置的附加操作,但是可以控制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
根据上述选择要显示的将与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的第二图像重叠的区域的方法,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的镜头是远摄镜头,则用户使用通过远摄镜头捕捉的图像(在该图像中的一部分将被放大并被捕捉,以获取清晰的放大图像。
换句话说,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是广角镜头,则可能难以清楚地拍摄位于远距离处的对象。因此,通过使用与图像拍摄装置100的组合的另一图像拍摄装置200的远摄镜头,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放大和捕捉位于远距离处、用户希望特别高亮的多个对象之一。
图2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在操作S2100中,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在内的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包括具有第二焦距的镜头在内的图像拍摄装置200被布置为在相同方向上执行拍摄。在操作S2110中,图像拍摄装置100确定是否输入了拍摄命令。
拍摄命令可以是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触摸屏输入的触摸命令。备选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200包括诸如快门按钮的附加输入器,则可以通过按下快门按钮的用户操作来输入拍摄命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将图像拍摄装置100电连接到图像拍摄装置200的接口或通信器来接收拍摄命令。
如果在操作S2110中确定输入了拍摄命令,则在操作S2120中,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分别捕捉图像。换句话说,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分别根据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或图像拍摄装置200输入的拍摄命令来捕捉图像。
在操作S2130中,图像拍摄装置100通过使用由图像拍摄装置100捕捉到的第一图像和由图像拍摄装置200捕捉到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具体地,如果图像拍摄装置100包括具有相对短焦距的广角镜头,并且图像拍摄装置200包括具有相对长焦距的远摄镜头,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通过远摄镜头捕捉的图像与通过广角镜头捕捉的图像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包括远摄镜头,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广角镜头,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和图像拍摄装置200可以包括相同类型的镜头。
在操作S2140中,拍摄装置100显示产生的捕捉图像。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将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这里,如果通过图像拍摄装置100或图像拍摄装置200的输入器输入图像捕捉命令,则图像拍摄装置100可以捕捉实时取景图像以显示或存储实时取景图像。
图2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便携式电话和盖式相机400的图像拍摄方法的顺序图。盖式相机400是被实现为覆盖图像拍摄装置100的表面的外罩式图像拍摄装置。具体地,盖式相机40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快门按钮。盖式相机400可以包括远摄镜头。
便携式电话100和盖式相机400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例如蓝牙、NFC、WiFi等)彼此连接,或者可以通过彼此接触的接口来交换数据或用户命令。
根据上述各种方法之一,在操作S2200中,盖式相机400向位于盖式相机400附近的便携式电话100发送连接信号。
在操作S2210中,经用户批准,便携式电话100许可连接。在操作S2220和2230中,便携式电话100和盖式相机400分别捕捉图像。
例如,便携式电话100可以通过使用其广角镜头来捕捉图像,并且盖式相机400可以通过使用其远摄镜头来捕捉图像。换句话说,便携式电话100和盖式相机400可以以不同的视角捕捉图像。
在操作S2240中,盖式相机400向便携式电话100发送捕捉图像。在操作S2250中,便携式电话100通过使用由便携式电话100和盖式相机400捕捉的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换句话说,如果便携式电话100包括广角镜头,并且盖式相机400包括远摄镜头,则便携式电话100可以将通过远摄镜头捕捉的图像与通过广角镜头捕捉的图像重叠以产生捕捉图像。
在操作S2260中,便携式电话100将产生的捕捉图像显示为实时取景。在操作S2270中,盖式相机400输入图像捕捉命令。在操作S2280中,盖式相机400向便携式电话100发送图像捕捉命令。换句话说,图像捕捉命令可以是按下盖式相机400的快门按钮的用户操作。
在操作S2290中,便携式电话100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捕捉命令捕捉图像。在操作S2300中,便携式电话100显示捕捉图像。便携式电话100可以捕捉图像并同时存储捕捉的图像。备选地,如果便携式电话100显示捕捉图像,并且输入了存储图像的用户命令,则便携式电话100可以存储捕捉图像。
如上所述,盖式相机400执行图像捕捉和向便携式电话100发送捕捉的图像的操作。然而,这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如果便携式电话100捕捉的图像被发送到盖式相机400,则盖式相机400可以产生捕捉图像。
此外,可以通过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或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单元之一来输入用户命令,例如图像拍摄命令或图像捕捉命令。
通过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图像拍摄装置中任意一个的显示器,可以显示通过使用由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图像而产生的实时取景。
根据如上所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包括具有不同焦距的镜头的多个图像拍摄装置,用户可以方便有效地执行拍摄。
根据上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方法可以被编码为软件,然后存储在非暂时性可读介质上。非暂时性可读介质可以安装在要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上。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不短时间存储数据的介质,如,寄存器、高速缓存存储器或存储器等,而是半永久性地存储数据并且是设备可读的。具体地说,可以在诸如CD、DVD、硬盘、蓝光光盘、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卡、ROM等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和提供上述应用程序或程序。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并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教导易于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此外,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多种备选、修改和变化。
Claims (13)
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
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在内的相机,所述相机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来捕捉第一图像;
组合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图像拍摄装置与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组合,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焦距长的第二焦距的镜头;
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拍摄命令,控制所述相机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分别执行拍摄;
图像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由所述相机捕捉的第一图像和由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以及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捕捉图像,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并产生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彼此区分开的边界线在内的捕捉图像,以及响应于经由所述边界线输入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调整从所述相机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拍摄倍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的拍摄命令,控制所述相机根据拍摄命令捕捉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
输入器,被配置为接收拍摄命令,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所述相机捕捉对象,并向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所述拍摄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通过组合器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组合而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显示器上显示的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一图像部分,控制显示器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响应于在捕捉图像上触摸第二图像部分,在显示器的整个区域上显示第二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第一图像是第一实时取景图像,第二图像是第二实时取景图像,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合并的实时取景,以及响应于输入拍摄命令,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产生与所述合并的实时取景相对应的捕捉图像,在所述合并的实时取景中,由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与由所述相机捕捉的第一实时取景的局部区域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处理器,以响应于第一实时取景被显示和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实时取景中选择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将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实时取景重叠在任意局部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用户选择的局部区域的大小来确定拍摄倍率以控制所述相机按照所述拍摄倍率捕捉对象,并且发送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倍率的控制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捕捉图像,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连续拍摄命令,控制显示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实时取景,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执行连续拍摄,并将产生的连续捕捉图像存储在存储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变长、对象被捕捉以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的运动满足阈值条件,控制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的镜筒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所述组合器包括用于以可拆卸方式选择性地与所述另一个图像拍摄装置和电池盖中的一个组合的结构。
12.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的图像拍摄方法,所述图像拍摄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和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彼此组合并且接收到拍摄命令,通过所述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对象的第一图像并通过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对象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焦距的镜头,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焦距长的第二焦距的镜头;
通过使用由所述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一图像和由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捕捉的第二图像来产生捕捉图像;以及
显示捕捉图像,
其中,所述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局部区域重叠,并产生包括用于将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彼此区分开的边界线在内的捕捉图像,以及响应于经由所述边界线输入用于调整捕捉图像的倍率的用户命令,调整从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和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拍摄倍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拍摄方法,其中,响应于从所述另一图像拍摄装置发送的拍摄命令,根据所述拍摄命令捕捉对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40105982A KR102145542B1 (ko) | 2014-08-14 | 2014-08-14 | 촬영 장치, 복수의 촬영 장치를 이용하여 촬영하는 촬영 시스템 및 그 촬영 방법 |
KR10-2014-0105982 | 2014-08-14 | ||
PCT/KR2015/008209 WO2016024755A1 (en) | 2014-08-14 | 2015-08-05 |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image photographing system for performing photographing by using multiple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es, and image photographing methods thereof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64356A CN106664356A (zh) | 2017-05-10 |
CN106664356B true CN106664356B (zh) | 2020-01-07 |
Family
ID=5530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38283.1A Active CN106664356B (zh) | 2014-08-14 | 2015-08-05 | 图像拍摄装置、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13629B2 (zh) |
EP (1) | EP3180908B1 (zh) |
KR (1) | KR102145542B1 (zh) |
CN (1) | CN106664356B (zh) |
WO (1) | WO20160247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51098B1 (ko) * | 2015-01-16 | 2022-0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및 렌즈 모듈 |
CN110769149B (zh) | 2015-04-23 | 2021-05-11 | 苹果公司 | 用于处理来自多相机的内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17033561A1 (ja) * | 2015-08-21 | 2017-03-02 | 新日鉄住金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0567808B2 (en) * | 2016-05-25 | 2020-02-18 | Arris Enterprises Llc | Binary ternary quad tree partitioning for JVET |
US10009536B2 (en) | 2016-06-12 | 2018-06-26 | Apple Inc. | Applying a simulated optical effect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camera sensors |
CN107770433B (zh) * | 2016-08-15 | 2020-08-04 |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影像获取装置及其影像平顺缩放方法 |
US10297034B2 (en) * | 2016-09-30 | 2019-05-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sing images |
CN106791377B (zh) * | 2016-11-29 | 2019-09-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
US10502548B2 (en) * | 2017-05-09 | 2019-12-10 | Google Llc | Sensor combination |
DK180859B1 (en) | 2017-06-04 | 2022-05-23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
US10972672B2 (en) * | 2017-06-05 | 2021-04-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ice having cameras with different focal lengths and a method of implementing cameras with different focal lengths |
US20190180475A1 (en) * | 2017-12-08 | 2019-06-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camera calibration |
WO2019146226A1 (ja) * | 2018-01-25 | 2019-08-01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出力情報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11112964B2 (en) | 2018-02-09 | 2021-09-07 | Apple Inc. |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KR102418852B1 (ko) * | 2018-02-14 | 2022-07-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미지 표시를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JP2019168479A (ja) * | 2018-03-22 | 2019-10-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US11722764B2 (en) | 2018-05-07 | 2023-08-08 | Apple Inc. | Creative camera |
US10375313B1 (en) | 2018-05-07 | 2019-08-06 | Apple Inc. | Creative camera |
DK201870623A1 (en) | 2018-09-11 | 2020-04-1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
US11128792B2 (en) | 2018-09-28 | 2021-09-21 | Apple Inc. |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
US11321857B2 (en) | 2018-09-28 | 2022-05-03 | Apple Inc. |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
CN113518148A (zh) * | 2019-05-06 | 2021-10-19 | 苹果公司 | 用于捕获和管理视觉媒体的用户界面 |
US11706521B2 (en) | 2019-05-06 | 2023-07-1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US11770601B2 (en) | 2019-05-06 | 2023-09-26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US10645294B1 (en) | 2019-05-06 | 2020-05-0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CN112887586B (zh) * | 2019-05-06 | 2022-05-10 | 苹果公司 | 用于捕获和管理视觉媒体的用户界面 |
US11869213B2 (en) * | 2020-01-17 | 2024-01-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for analyzing skin imag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US11039074B1 (en) | 2020-06-01 | 2021-06-1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
CN111787224B (zh) * | 2020-07-10 | 2022-07-12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的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212449B1 (en) | 2020-09-25 | 2021-12-2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
CN116405776A (zh) * | 2020-09-27 | 2023-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镜头视频录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514883B (zh) * | 2021-02-04 | 2023-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设备的协同拍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US11778339B2 (en) | 2021-04-30 | 2023-10-03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
US11539876B2 (en) | 2021-04-30 | 2022-12-27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
US12112024B2 (en) | 2021-06-01 | 2024-10-0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styles |
CN116208837B (zh) * | 2021-11-30 | 2024-09-17 | 晋城三赢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随时更换相机模组的电子装置 |
CN114390206A (zh) * | 2022-02-10 | 2022-04-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61619B1 (en) * | 1998-07-28 | 2007-01-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1714057A (zh) * | 2008-10-02 | 2010-05-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触摸输入装置和方法 |
CN103179345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71976A (ja) | 1995-03-29 | 1996-10-18 | Canon Inc | カメラ |
JP3965529B2 (ja) | 1997-03-10 | 2007-08-2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US6256063B1 (en) | 1996-10-02 | 2001-07-0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unit and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
JPH11355624A (ja) * | 1998-06-05 | 1999-12-2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撮影装置 |
US7015954B1 (en) | 1999-08-09 | 2006-03-21 | Fuji Xerox Co., Ltd. | Automatic video system using multiple cameras |
US6731952B2 (en) * | 2000-07-27 | 2004-05-0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having a detachable camera / battery module |
JP2002232822A (ja) | 2001-02-06 | 2002-08-1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記録再生装置 |
JP2003060962A (ja) | 2001-08-10 | 2003-02-28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4065740B2 (ja) | 2002-08-01 | 2008-03-2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クレードル装置 |
JP2004129027A (ja) | 2002-10-04 | 2004-04-22 | Sharp Corp | 携帯機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3次元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05100061A (ja) | 2003-09-24 | 2005-04-14 | Sharp Corp | 着脱構造体、接続ユニット、撮像装置、撮像ユニット、印刷装置、印刷ユニット、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ユニット |
JP2006295838A (ja) * | 2005-04-14 | 2006-10-2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2007043248A (ja) * | 2005-07-29 | 2007-02-15 | Eastman Kodak Co | 撮像装置 |
JP4573725B2 (ja) * | 2005-08-01 | 2010-11-04 |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 複数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JP2007306433A (ja) | 2006-05-12 | 2007-11-22 | Fujifilm Corp |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
JP4607818B2 (ja) | 2006-05-22 | 2011-01-0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カメラ |
JP2008096584A (ja) * | 2006-10-10 | 2008-04-24 | Nikon Corp | カメラ |
KR20080111803A (ko) | 2007-06-20 | 2008-12-24 | 박철 | 복수개의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이 장착이 된 전자 제품 |
KR20090129742A (ko) * | 2008-06-13 | 2009-12-17 | 삼성디지털이미징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줌 기능을 구비한 디지털 카메라와촬상 방법 |
JP5275789B2 (ja) | 2008-12-26 | 2013-08-28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カメラ |
JP5265417B2 (ja) | 2009-03-09 | 2013-08-14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制御方法 |
KR101351170B1 (ko) * | 2009-06-16 | 2014-01-14 | 인텔 코오퍼레이션 | 핸드헬드 디바이스의 카메라 응용 |
JP5235798B2 (ja) * | 2009-06-22 | 2013-07-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8436893B2 (en) | 2009-07-31 | 2013-05-07 | 3Dmedia Corporatio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selecting image capture positions to generate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es |
US20110267432A1 (en) * | 2010-01-13 | 2011-11-0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
JP4787906B1 (ja) * | 2010-03-30 | 2011-10-0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8210612B2 (en) * | 2010-07-14 | 2012-07-03 | La-Z-Boy Incorporated | Tension fabric lumbar support system |
US20120075489A1 (en) * | 2010-09-24 | 2012-03-29 | Nishihara H Keith | Zoom camera image blending technique |
TWI490583B (zh) | 2010-09-29 | 2015-07-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便於外接配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
US8638369B2 (en) | 2010-12-09 | 2014-01-28 | Apple Inc. | Back panel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fferent camera lens options |
JP5728280B2 (ja) | 2011-04-20 | 2015-06-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立体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携帯通信端末、立体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の立体画像撮影方法、携帯通信端末の立体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通信端末の立体画像撮影方法 |
US8843177B2 (en) * | 2011-04-22 | 2014-09-23 |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ccessory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
JP5884421B2 (ja) * | 2011-11-14 | 2016-03-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EP2613552A3 (en) * | 2011-11-17 | 2016-11-09 | Axell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oving image re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method |
US8862183B2 (en) * | 2011-12-09 | 2014-10-14 | Charles J. Kulas | Camera including image transfer for coupling to a host device |
US9473702B2 (en) * | 2011-12-23 | 2016-10-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and/or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
KR101899877B1 (ko) * | 2012-04-04 | 2018-09-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확대된 영상의 화질을 개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TWI446089B (zh) * | 2012-04-24 | 2014-07-21 | Wistron Corp | 鏡頭擴充座 |
JP5966584B2 (ja) * | 2012-05-11 | 2016-08-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0464546Y1 (ko) | 2012-05-17 | 2013-01-21 | 이승환 | 스마트폰용 보조 카메라 장치 |
US8687299B1 (en) | 2012-09-07 | 2014-04-01 | Apple Inc. | Bayonet attachment mechanisms |
US10079968B2 (en) * | 2012-12-01 | 2018-09-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mera hav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y based on connectivity with a host device |
US8639106B1 (en) | 2012-12-06 | 2014-01-28 | Apple Inc. | Magnetic add-on lenses with alignment ridge |
US20140160231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2 | Daniel C. Middleton | Multi-focal image capture and display |
KR20140091117A (ko) | 2013-01-02 | 2014-07-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장치의 라이브 뷰 표시 방법 |
JP6245843B2 (ja) * | 2013-05-21 | 2017-12-13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カメラ操作端末、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786101B1 (ja) * | 2014-01-31 | 2015-09-30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9360671B1 (en) * | 2014-06-09 | 2016-06-07 | Goog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 zoom |
-
2014
- 2014-08-14 KR KR1020140105982A patent/KR102145542B1/ko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7-23 US US14/806,956 patent/US98136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05 EP EP15831955.8A patent/EP3180908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8-05 CN CN201580038283.1A patent/CN10666435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05 WO PCT/KR2015/008209 patent/WO201602475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61619B1 (en) * | 1998-07-28 | 2007-01-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1714057A (zh) * | 2008-10-02 | 2010-05-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触摸输入装置和方法 |
CN103179345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24755A1 (en) | 2016-02-18 |
US9813629B2 (en) | 2017-11-07 |
EP3180908A4 (en) | 2019-02-13 |
US20160050351A1 (en) | 2016-02-18 |
EP3180908A1 (en) | 2017-06-21 |
CN106664356A (zh) | 2017-05-10 |
KR20160020791A (ko) | 2016-02-24 |
EP3180908B1 (en) | 2021-12-01 |
KR102145542B1 (ko) | 2020-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64356B (zh) | 图像拍摄装置、通过使用多个图像拍摄装置执行拍摄的图像拍摄系统及其图像拍摄方法 | |
KR102092330B1 (ko) | 촬영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KR102158214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
CN106341522B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JP5365885B2 (ja) | 手持ち式電子装置、それに適用される二重像取得方法及びそれにロード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 |
KR101366859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CN107430433B (zh) | 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
EP3672227B1 (en) | Dynamic region of interest adaptation and image capture device providing same | |
JP6328255B2 (ja) | マルチ撮像装置、マルチ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11034181A (zh) | 图像捕获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和操作方法 | |
JP6348611B2 (ja) | 自動ピント合わせ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KR102661614B1 (ko) | 화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 |
JPWO2016035421A1 (ja) | パン・チルト操作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パン・チルト操作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パン・チルト操作方法 | |
CN111385470B (zh) |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KR20190008610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10691187B (zh) |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11849100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KR20150131837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 |
CN106162150A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6711316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JP2019205161A (ja) |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223840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863095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imaging program | |
KR20180027191A (ko) |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US20230281768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