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1661B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11661B CN105711661B CN201610297199.8A CN201610297199A CN105711661B CN 105711661 B CN105711661 B CN 105711661B CN 201610297199 A CN201610297199 A CN 201610297199A CN 105711661 B CN105711661 B CN 1057116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eat
- lengthy cargo
- turntable
- steering
- autotr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24—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fun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4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long loads, e.g. with separate wheeled load support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 B62D53/04—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comprising a vehicle carry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s load by having 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front or rear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
- B62D53/06—Semi-tra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包括前旋转座、前旋转台、后旋转座、后旋转台、引导转向牵引架;前旋转座设置于前车的承载平台上,前旋转台设置于所述前旋转座的上部,且前旋转台能够绕前垂直轴相对于前旋转座转动;后旋转座设置于后车的承载平台上,后旋转台设置于后旋转座的上部,且后旋转台能够绕后垂直轴相对于后旋转座转动;引导转向牵引架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位于前车的车尾和后车的车头之间,且引导转向牵引架与后车的车头连接。本发明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利用引导转向牵引架进行引导转向,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失误,提高了长件货物运输时的转向速度、准确度和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长件货物的运输,一般涉及到前车、后车。或者前车包括牵引车头和半挂承载平台。目前,在长件货物运输时,通常在后车采用人为手动操作液压动力站进行转向。其特点有:
1、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
2、长途运输对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3、由于是人为操作,所以导致车辆行驶速度极慢;
4、准确度、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以解决现有运输技术中长件货物运输转向时存在的浪费人工、前后车转向不配合、不及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包括前旋转座、前旋转台、后旋转座、后旋转台、引导转向牵引架;所述前旋转座设置于前车的承载平台上,所述前旋转台设置于所述前旋转座的上部,且所述前旋转台能够绕前垂直轴相对于所述前旋转座转动;所述后旋转座设置于后车的承载平台上,所述后旋转台设置于所述后旋转座的上部,且所述后旋转台能够绕后垂直轴相对于所述后旋转座转动;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位于前车的车尾和后车的车头之间,且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与所述后车的车头连接;当前车转弯时,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能够随着货物的摆动,带动后车的车头转向。
进一步,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摆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所述第一摆动部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摆动部与后车的车头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固定部和第一摆动部组成二自由度牵引组件,当前车转弯时,前车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固定部随着货物的摆动,由于第一摆动部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所以,通过第一摆动部由固定部驱动,带动后车的车头随前车同速度转向。
进一步,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所述第一摆动部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摆动部通过垂直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摆动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摆动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摆动部与后车的车头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固定部、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三个部件组成三自由度牵引组件,当前车转弯时,前车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固定部随着货物的摆动,由于第一摆动部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所以,通过第一摆动部由固定部驱动,带动第二摆动部随前车同速度转向;而第二摆动部与后车连接,且第二摆动部通过垂直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第一摆动部,则在第二摆动部被第一摆动部带动转向时,能够对牵引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后车过快被前车的转向力牵引,产生抖动的现象,且对三自由度牵引组件本身也具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通过绳索固定悬挂于长件货物的下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外形多种多样,使用绳索作为固定的工具,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固定多种不同的长件货物。具体地,绳索可以使用钢丝绳或者纤维等具有较大拉伸应力的绳索。
进一步,所述前垂直轴包括前轴套和前轴芯;所述前轴套设置于所述前旋转座的上端面,所述前轴芯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台的下端面;所述后垂直轴包括后轴套和后轴芯;所述后轴套设置于所述后旋转座的上端面,所述后轴芯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台的下端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前垂直轴和后垂直轴均由轴套和轴芯组成,且轴套位于轴心的下方,利于通过轴套底座的支撑力,保障前垂直轴和后垂直轴的同轴旋转作用。
进一步,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台和所述后旋转台的上部,用于承载长件货物。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托架用于承载长件货物,避免货物直接放置于前旋转台或后旋转台上,延长了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前分力梁和后分力梁;所述前分力梁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座和前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所述前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旋转座的尺寸;所述后分力梁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座和后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所述后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后旋转座的尺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分力梁的作用在于将长件货物的重量经由前旋转座、后旋转座,再由分力梁平均地分散到前车和后车的承载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前分力梁和所述后分力梁均包括两个工字梁;两个所述工字梁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前旋转座卡接在两个所述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所述后旋转座卡接在两个所述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两个工字梁组成的前分力梁和后分力梁,平稳性好,不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侧滑偏离。
进一步,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滑鞋;所述滑鞋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座的上表面和所述后旋转台的下表面之间。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长件货物在运输和转向中,后车的连锁转向较为延迟,使用滑鞋,能够加快长件货物在后旋转台的转动。
进一步,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放置于前车上。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配重用于前后车的重量平衡,保证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引导转向牵引架在前车和后车之间起引导转向作用,在前车转向的同时,能够及时迅速地带动后车转向,免除人工,避免了人为手动操作液压动力站进行转向。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失误,提高了长件货物运输时的转向速度、准确度和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后承载平台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前承载平台的前视图;
图4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A-A向视图。
附图标记:
1-前旋转座; 2-前旋转台; 3-后旋转座;
4-后旋转台; 5-引导转向牵引架; 51-固定部;
52-第一摆动部; 53-第二摆动部; 6-绳索;
7-前垂直轴; 71-前轴套; 72-前轴芯;
8-后垂直轴; 81-后轴套; 82-后轴芯;
9-托架; 10-前分力梁; 11-后分力梁;
12-滑鞋; 13-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后承载平台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前承载平台的前视图,图4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A-A向视图。如图1~5所示,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前旋转座1、前旋转台2、后旋转座3、后旋转台4、引导转向牵引架5。具体地,前旋转座1设置于前车的承载平台上,前旋转台2设置于前旋转座1的上部,且前旋转台2能够绕前垂直轴7相对于前旋转座1转动;后旋转座3设置于后车的承载平台上,后旋转台4设置于后旋转座3的上部,且后旋转台4能够绕后垂直轴8相对于后旋转座3转动。引导转向牵引架5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位于前车的车尾和后车的车头之间,且引导转向牵引架5与后车的车头连接。当前车转弯时,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引导转向牵引架5能够随着货物的摆动,带动后车的车头转向。目前,在长件货物运输时,通常在后车采用人为手动操作液压动力站进行转向。其缺点有:1、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2、长途运输对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3、由于是人为操作,所以导致车辆行驶速度极慢;4、准确度、安全性不高。
而本实施例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前车的车尾和后车的车头之间悬挂安装一个引导转向牵引架5,利用引导转向牵引架5在前、后车之间起引导转向作用,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失误,提高了长件货物运输时的转向速度、准确度和行车安全,且本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较低。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道路桥梁的超长、超重设备的公路汽车运输。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引导转向牵引架5包括固定部51和第一摆动部52。具体地,固定部51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第一摆动部52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51,且位于固定部51的下方,第一摆动部52与后车的车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51和第一摆动部52组成二自由度牵引组件,当前车转弯时,前车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固定部51随着货物的摆动,由于第一摆动部52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51,所以,通过第一摆动部52由固定部51驱动,带动后车的车头随前车同速度转向。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引导转向牵引架5包括固定部51、第一摆动部52和第二摆动部53。具体地,固定部51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第一摆动部52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51,且位于固定部51的下方;第二摆动部53通过垂直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第一摆动部52,且位于第一摆动部52的下方。第二摆动部53与后车的车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51、第一摆动部52和第二摆动部53三个部件组成三自由度牵引组件,当前车转弯时,前车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固定部51随着货物的摆动,由于第一摆动部52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固定部51,所以,通过第一摆动部52由固定部51驱动,带动第二摆动部53随前车同速度转向;而第二摆动部53与后车连接,且第二摆动部53通过垂直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第一摆动部52,则在第二摆动部53被第一摆动部52带动转向时,能够对牵引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后车过快被前车的转向力牵引,产生抖动的现象,且对三自由度牵引组件本身也具有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固定部51通过绳索6固定悬挂于长件货物的下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外形多种多样,使用绳索6作为固定的工具,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固定多种不同的长件货物。具体地,绳索6可以使用钢丝绳或者纤维等具有较大拉伸应力的绳索。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3所示,进一步地,前垂直轴7包括前轴套71和前轴芯72,前轴套71设置于前旋转座1的上端面,前轴芯72设置在前旋转台2的下端面。后垂直轴8包括后轴套81和后轴芯82,后轴套81设置于后旋转座3的上端面,后轴芯82设置在后旋转台4的下端面。在本实施例中,前垂直轴7和后垂直轴8均由轴套和轴芯组成,且轴套位于轴心的下方,利于通过轴套底座的支撑力,保障前垂直轴7和后垂直轴8的同轴旋转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托架9。托架9分别设置在前旋转台2和后旋转台4的上部,用于承载长件货物。在本实施例中,托架9用于承载长件货物,避免货物直接放置于前旋转台2或后旋转台4上,延长了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前分力梁10和后分力梁11。前分力梁10设置在前旋转座1和前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前分力梁10的尺寸大于前旋转座1的尺寸,后分力梁11设置在后旋转座3和后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后分力梁11的尺寸大于后旋转座3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分力梁的作用在于将长件货物的重量经由前旋转座1、后旋转座3,再由分力梁平均地分散到前车和后车的承载平台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3所示,进一步地,前分力梁10和后分力梁11均包括两个工字梁;两个工字梁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延伸,且前旋转座1卡接在两个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后旋转座3卡接在两个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工字梁组成的前分力梁10和后分力梁11,平稳性好,不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侧滑偏离。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滑鞋12。滑鞋12设置在后旋转座3的上表面和后旋转台4的下表面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长件货物在运输和转向中,后车的连锁转向较为延迟,使用滑鞋12,能够加快长件货物在后旋转台4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还包括配重13,配重13放置于前车上。在本实施例中,配重13用于前后车的重量平衡,保证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的作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旋转座、前旋转台、后旋转座、后旋转台、引导转向牵引架;
所述前旋转座设置于前车的承载平台上,所述前旋转台设置于所述前旋转座的上部,且所述前旋转台能够绕前垂直轴相对于所述前旋转座转动;
所述后旋转座设置于后车的承载平台上,所述后旋转台设置于所述后旋转座的上部,且所述后旋转台能够绕后垂直轴相对于所述后旋转座转动;
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位于前车的车尾和后车的车头之间,且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与所述后车的车头连接;
当前车转弯时,带动被运载的长件货物摆动,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能够随着货物的摆动,带动后车的车头转向;
所述引导转向牵引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悬挂于被运载的长件货物的下面,所述第一摆动部通过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
所述第二摆动部通过垂直于长件货物长度同向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摆动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摆动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摆动部与后车的车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通过绳索固定悬挂于长件货物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垂直轴包括前轴套和前轴芯;所述前轴套设置于所述前旋转座的上端面,所述前轴芯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台的下端面;
所述后垂直轴包括后轴套和后轴芯;所述后轴套设置于所述后旋转座的上端面,所述后轴芯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台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台和所述后旋转台的上部,用于承载长件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分力梁和后分力梁;
所述前分力梁设置在所述前旋转座和前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所述前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旋转座的尺寸;
所述后分力梁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座和后车的承载平台之间,且在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上,所述后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后旋转座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分力梁和所述后分力梁均包括两个工字梁;
两个所述工字梁沿长件货物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前旋转座卡接在两个所述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所述后旋转座卡接在两个所述工字梁对向的槽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鞋;所述滑鞋设置在所述后旋转座的上表面和所述后旋转台的下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放置于前车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97199.8A CN105711661B (zh) | 2016-05-06 | 2016-05-06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97199.8A CN105711661B (zh) | 2016-05-06 | 2016-05-06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11661A CN105711661A (zh) | 2016-06-29 |
CN105711661B true CN105711661B (zh) | 2018-01-30 |
Family
ID=5616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97199.8A Active CN105711661B (zh) | 2016-05-06 | 2016-05-06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116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82311A (zh) * | 2018-01-16 | 2018-05-29 | 孙亚军 | 一种后轴可转向的半挂拖车 |
CN113123607A (zh) * | 2021-03-31 | 2021-07-16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楼面运送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 |
CN114906239B (zh) * | 2022-04-27 | 2024-03-29 | 苏州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无轨列车、超长货物运输车、前进及倒车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93326A (en) * | 1975-07-07 | 1976-11-23 | General Trailer Company, Inc. | Vehicle with self-steering trailer |
NL165699C (nl) * | 1976-06-09 | 1981-05-15 | Europ Container Terminus | Wagen voor vervoer van vracht, in het bijzonder voor vervoer van containers en overslagbedrijf voor containers. |
CN2055452U (zh) * | 1989-04-07 | 1990-04-04 | 阿力甫·吐尔逊 | 一种挂车牵引架 |
JPH05131950A (ja) * | 1991-11-14 | 1993-05-28 | Ringyo Kikaika Kyokai | 走行車両 |
JP3524168B2 (ja) * | 1994-10-12 | 2004-05-10 | 花岡車輌株式会社 | トレーラ用トウバー装置 |
CN102653254B (zh) * | 2012-05-25 | 2014-05-14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超长构件运输用载重汽车 |
CN104875669B (zh) * | 2015-06-05 | 2017-05-10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旋转式井架移运拖座 |
CN205736707U (zh) * | 2016-05-06 | 2016-11-30 | 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大件分公司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
2016
- 2016-05-06 CN CN201610297199.8A patent/CN10571166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11661A (zh) | 2016-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11661B (zh)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
US3784028A (en) | Gantry crane | |
CN202282579U (zh) | 轨道电缆收放线车 | |
CN105110200B (zh) | 一种三梁双小车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 |
CN101797922B (zh) | 自行式转盘车 | |
CN103204142A (zh) | 杠杆移车器 | |
CN103708356A (zh) | 一种隧道内故障机动车移动装置 | |
CN207496886U (zh) | 行走机构以及采用该行走机构的无轨多功能自动安装机 | |
CN105133515A (zh) | 声屏障巡检维修设备 | |
US20080206027A1 (en) | Apparatus for Carrying a Load | |
CN205046491U (zh) | 声屏障巡检维修设备 | |
CN108032959B (zh) | 行走机构以及采用该行走机构的无轨多功能自动安装机 | |
CN108342989A (zh) | 一种辅助支撑装置以及桥梁转体系统 | |
CN205736707U (zh) | 一种长件货物连接后台车自跟踪转向系统 | |
CN106966315A (zh) | 一种导向滑轮及系留气球收缆装置 | |
CN214295935U (zh) | 一种架空皮带货运索道行走检修车 | |
CN107881907A (zh) | 一种用于桥梁主拱的检查车 | |
CN111996911A (zh) | 一种架桥机及架桥机架桥的方法 | |
CN206857955U (zh) | 制动式吊具上架以及起重机 | |
CN201694093U (zh) | 翻盖式可升降帆布自动覆盖装置 | |
CN212612014U (zh) | 一种架桥机 | |
KR20160134729A (ko) | 크레인의 제조방법 및 크레인의 상가(上架)구조체의 상가(上架) 시스템 | |
CN115676635A (zh) | 一种吊钩可接连的双小车桥式起重机 | |
CN202400796U (zh) | 船艇搬运车 | |
CN110127534B (zh) | 一种港口机械用降低起重机故障发生率的加强起吊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