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4772B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4772B CN104934772B CN201510063688.2A CN201510063688A CN104934772B CN 104934772 B CN104934772 B CN 104934772B CN 201510063688 A CN201510063688 A CN 201510063688A CN 104934772 B CN104934772 B CN 1049347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metal member
- plug
- pair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包括引导部并且保持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一金属构件。第一金属构件附接到引导部并且分别覆盖引导部的上表面和引导部的端壁部的三个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接触件、保持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壳体、以及第二金属构件。第二壳体包括处于第二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待被引导部。待被引导部适于被安装到引导部并且由U形壁形成。第二金属构件附接到待被引导部并且分别覆盖待被引导部的上表面和U形壁的两个内表面的至少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连接器组件的一个示例,已知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被安装到电路板的插座连接器和适于被适当地连接到插座连接器并且被安装到另一电路板的插头连接器(专利文献1)。
参考图8A和8B,将说明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图8A是示出包括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的且处于以上两者被组装在一起之前的状态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8B是示出在图8A中示出的插头连接器1的立体图,其中该插头连接器1的顶部和底部被倒置。
在图8A中,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是电路板连接器,该电路板连接器适于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电路板(未示出)的安装表面上并且适于在安装方向上安装到彼此,该安装方向是垂直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方向(图8A中的竖直方向)。
插头连接器1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外部形状的插头壳体10和由插头壳体10保持的多个插头端子20。多个插头端子20由插头壳体10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从而插头端子20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平行于电路板(未示出)的安装表面的一个方向上。多个插头端子20包括一对信号端子30和一对供电端子40,该对信号端子30在上述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中部位置处由插头壳体10保持,该供电端子40具有与信号端子3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并且在上述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端部侧由插头壳体10保持。
插头壳体10由诸如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在平行于插头端子20的接触部的布置方向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插头壳体10具有平行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底壁11以及如图8B所示的从底壁11的外周部向上延伸(在图8A中向下延伸)的框架状外周壁12。外周壁12形成为安装部,当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时,该安装部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2的稍后所述的容纳空间56中。外周壁12具有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13和在垂直于上述布置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端壁14,各个端壁14将该对侧壁13的端部连接到彼此。
如图8B所示,在该对侧壁13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竖直地延伸的待被引导的槽部13A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形成在单个端子30和一对供电端子40的一个之间的位置处。在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的过程中,待被引导的槽部13A分别容纳稍后所述的插座连接器2的引导细长突出部54A,从而通过引导细长突出部54A而在上述布置方向和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被引导。此外,在该对端壁14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凹部14A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中部位置。稍后所述的供电端子40的插头端板部44被定位在凹部14A中。在形成凹部14A的空间中,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定位在端壁14和插头端板部44之间的空间14A-1形成为如下的空间,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该空间在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的过程中允许插头端板部44在其板厚方向上弹性移位。
在图8B中,由外周壁12和向上的开口包围的空间形成为用于容纳形成在插座连接器2中的孤立的突出壁部52的容纳空间15。此外,插头壳体10具有待被引导的壁部16,该待被引导的壁部16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在靠近端壁14的位置处从容纳空间15中的底壁11向上升起,所述端壁14设有一个供电端子40(在图8B中是左侧的一个)。待被引导的壁部16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壁厚方向并且被接合到一个端壁14上。当将连接器安装在一起时,待被引导的壁部16从上部进入到插座连接器2的引导槽部52B,从而通过引导槽部52B而在上述布置方向和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被引导。
如图8A所示,信号端子30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在插头壳体10的中部位置处由插头壳体10的各个侧壁13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各个信号端子30通过弯曲带状件而形成,其中通过在金属板的板厚方向上冲压金属板而获得该带状件。信号端子30具有直线连接部31(图8B)和U形部,该直线连接部31在与插头壳体10的底壁1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31向外延伸,并且该U形部连续地从连接部31向下弯曲并且以U形形状折回从而被侧壁13保持。该U形部沿侧壁13延伸并且被暴露成使得其U形板表面形成与侧壁13平齐的表面。
连接部31适用于通过钎焊到电路板(未示出)的相应的信号电路部而被连接。此外,信号端子30的U形部的两个腿部中,定位在侧壁13的内表面侧(插头连接器侧上的容纳空间15侧)的一个腿部形成为用于与插座连接器2的稍后所述的插座信号端子70接触的接触部32。接触部32是暴露在侧壁13的内表面侧上的平板平面并且适于与插座信号端子70的相应接触部71A接触。定位在侧壁13的外表面侧的另一腿部形成为锁定部33,该锁定部33用于与插座信号端子70的内腿部74的待被锁定突出部74A接合。该锁定部33具有锁定凹部33A,该锁定凹部33A适于容纳待被锁定突出部74A并且例如通过按压从而从板表面上凹下而形成。
如图8A所示,插座连接器2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外部形状的插座壳体50和由插座壳体50保持的多个插座端子60。多个插座端子60由插座壳体50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从而插座端子60的相应接触部被布置在平行于电路板(未示出)的安装表面的一个方向上。多个插座端子60包括一对插座信号端子70,该插座信号端子70在上述相应的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座壳体50的中部位置处由插座壳体50保持。多个插座端子60还包括作为供电端子(这在后文中被称为插座供电端子80)的一对端侧插座端子80,该一对端侧插座端子80具有与插座信号端子7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并且在上述相应的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在插座壳体50的端部侧由插座壳体50保持。
插座壳体50由诸如树脂等的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在插座端子60的相应接触部的布置方向上的纵向方向。插座壳体50具有平行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底壁(未示出),从该底壁的中部向上升起的且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延伸的突出壁部52,以及从底壁向上升起的并且围绕突出壁部52的框架状外周壁53。外周壁53具有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和在垂直于上述布置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端壁54,每个端壁54将该对侧壁53的端部连接到彼此。突出壁部52和外周壁53之间的向上开口的矩形槽状空间被形成为容纳空间56,该容纳空间56用于容纳作为插头连接器1的安装部的外周壁12。
如图8A所示,以类似孤岛的设置在插座壳体50的底壁上的突出壁部52在上述布置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在其两个侧表面(垂直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表面)上形成有槽部52A。各个槽部52A分别提供用于允许插座信号端子70的弹性臂部弹性位移的空间并且被形成为从上述的两个侧表面凹陷并且竖直地延伸。
各个供电端子40通过弯曲作为单个构件的金属板而形成,并且如图8A所示在插头壳体10的外周壁12的上述布置方向上的端侧部处由侧壁13和端壁14利用一体地成型而保持。如图8B所示,各个供电端子40具有基部41和插头侧板部42,该基部41沿插头壳体10的端侧部的上表面(图8A中的下表面)延伸,并且该插头侧板部42弯曲自基部41并且分别沿插头壳体10的两个侧壁13的外表面延伸。供电端子40还具有连接部43和插头端板部44,每个连接部43在插头侧板部42的下端处弯曲并且每个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并且该插头端板部44弯曲自基部41并且沿插头壳体10的端壁14的外端表面延伸。
如图8B所示,供电端子40的基部41被暴露成使得基部的平坦上表面在除了插头壳体10的端侧部的角部之外的区域中形成与侧壁13和端壁14的上表面平齐的表面。另一方面,插头侧板部42被暴露成使得插头侧板部42的平坦板表面形成与侧壁13的外表面平齐的表面。插头侧板部42用作用于与设置在插座连接器2中的插座供电端子80的相应接触部81A接触的接触部。
接着,供电端子40的连接部43位于与插头壳体10的底壁11(图8A)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并且适于通过钎焊到电路板(未示出)的相应供电电路部分而被连接。如图8B所示,插头侧板部42和连接部43接合在一起的弯曲部被插头壳体10的一部分覆盖。此外,供电端子40的插头端板部44使得其竖直延伸的两个侧缘部在插头壳体10的端壁14的凹部14A中由插头壳体10利用一体成型而保持。插头端板部44的板表面具有例如通过按压而形成的锁定阶梯部44A并且在上述布置方向上向外突出以形成阶梯。锁定阶梯部44A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能够与插座供电端子80的待被锁定板部82B的待被锁定阶梯部82B-1接合。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件中,插座连接器2的插座壳体50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如下的形状:从面对电路板的底壁升起的且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的突出壁部52被从底壁升起的外周壁53包围。在突出壁部52和外周壁53之间向上开口的矩形槽形空间形成为用于容纳插头连接器1的安装部的容纳空间56。另一方面,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壳体10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作为安装部的外周壁12,该外周壁12从面对另一电路板的底壁11升起并且具有与插座连接器2的容纳空间56相符的形状。插头连接器1的外周壁12具有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壁13和在垂直于端子布置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端壁14,并且各个端壁14使得两个侧壁的端部连接到彼此。由外周壁12包围的槽状空间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的安装部处。
当将插座连接器2和插头连接器1安装到彼此时,插头连接器1的安装部从上面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2的容纳空间56中,同时插座连接器2的突出壁部52从下面进入由插头连接器1的安装部(外周壁12)包围的槽状空间。
同时,如在后文中将要详细说明的那样,通常地,引导部形成在插头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同时用于容纳引导部的待被引导部形成在插座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插座连接器的待被引导部称为安装正面部并且具有由外周壁形成的凹部,该外周壁在俯视图中具有大致U形的形状。插座连接器的待被引导部和插头连接器的引导部每一个设有用于实现连接到电源的功能和将插头连接器安装到插座连接器中(尤其是将引导部安装到被引导部中)锁定的功能(锁定接合)的金属构件。根据如图8A和8B所示的连接器组件,锁定安装的功能通过插头连接器1侧上的锁定阶梯部44A和插座连接器2侧上的待被锁定阶梯部82B-1实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3-232372(图1)
专利文献2:JP-A-2013-232386
专利文献3:JP-A-2013-206771
专利文献4:JP-A-2006-331679
发明内容
然而,传统的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的问题:插座连接器的待被引导部和插头连接器的引导部的机械强度不足,从而当重复地将插头连接器插入到插座连接器中和从插座连接器中拔出时,安装正面部和引导部中的至少一个可能被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沿着连接器安装方向被安装到彼此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保持沿着端子布置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第一金属构件。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处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金属构件被附接到所述引导部。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分别覆盖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引导部的端壁部的三个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接触件,保持沿着端子布置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第二金属构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处于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待被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二金属构件被附接到所述待被引导部,所述待被引导部适于被安装到所述引导部并且通过从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观察时U形的壁形成。所述第二金属构件分别覆盖所述待被引导部的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U形的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的至少部分。
根据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壳体中的引导部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引导部的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引导部的端壁部的三个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被第一金属构件覆盖,同时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壳体中的待被引导部被构造为使得待被引导部的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待被引导部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的至少部分被第二金属构件覆盖。因此,可以强化插头连接器中的引导部以及插座连接器中的待被引导部的强度和耐用性,并且因此以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在即使当插头连接器以偏置的位置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中时也不会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个插座连接器和整个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该图刚好处于将两个连接器安装在一起之前的状态中。
图2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在图2中示出的插座金属安装体的俯视图,图3B是该插座金属安装体的侧视图,图3C是该插座金属安装体的正视图,并且图3D和3E是该插座金属安装体的立体图。
图4A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B是该插座连接器的侧视图,图4C是该插座连接器的正视图,并且图4D是该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在图5中示出的插头金属安装体的俯视图,图6B是该插头金属安装体的侧视图,图6C是该插头金属安装体的正视图,并且图6D和6E是该插头金属安装体的立体图。
图7A是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图7B是该插头连接器的侧视图,图7C是该插头连接器的正视图,并且图7D是该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已知的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该组件位于两个连接器被安装在一起之前的状态中。
图8B是示出在图8A中示出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该插头连接器的顶部和底部颠倒。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个插座连接器和整个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该图刚好处于将两个连接器安装在一起之前的状态中。在图1中,插座连接器示出为处于其容纳空间面朝上的状态中,同时插头连接器示出为处于其容纳空间面朝下的状态中。图2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其中插头连接器示出为处于其容纳空间面朝上的状态中
在该实施例中的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是适于安装在不同的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路板连接器并且形成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在垂直于电路板的表面的方向(图1中的竖直方向)上具有连接器安装(插入和拔出)方向。
首先,将说明插座连接器100。插座连接器100在图1中示出的状态中适于被安装到电路板上。如图1和2所示,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插座壳体(第二壳体)110,该插座壳体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外部形状;多个插头端子(第二接触件)120,该多个插头端子由插座壳体110保持并且在作为插座壳体110的纵向方向的端子布置方向上布置成两排;以及两个插座金属安装体(第二金属构件)130,该插座金属安装体附接到构成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101的壁部,该安装正面部形成在插座壳体110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
插座壳体110由诸如树脂等的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在作为平行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未示出)的方向的纵向方向(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插座壳体110具有底壁111,该底壁平行于上述安装表面;突出壁部112,该突出壁部从底壁111向上升起并且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以及框架状外周壁113,该外周壁从底壁111向上升起并且围绕突出壁部112。外周壁113具有一对侧壁114,该对侧壁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对端壁部115,该对端壁部在垂直于端子布置方向的方向(端子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端壁部将该对侧壁114的端部连接到彼此。因为突出壁部112的延伸长度比侧壁114的长度短,所以在突出壁部112的两个端部和端壁部115之间形成凹部,并且该凹部用作各个安装正面部101的一部分。换言之,(在图2中,从作为安装有插头连接器200的一侧的上侧的)连接器安装方向看出,用作安装正面部101的一部分的凹部形成在大致U形的外周壁的内侧上,该大致U形的外周壁由插座壳体110的端壁部115和两个侧壁114的延伸自端壁部115的且彼此平行的一部分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是凹部和大致U形的外周壁组合地用作插座连接器100的待被引导部101(安装正面部101)。在突出壁部112和外周壁113之间向上开口的矩形槽状空间用作容纳空间116,该容纳空间116用于容纳作为插头连接器200的安装部的外周壁243(参见图5)。
在插座壳体110中,用于保持插座端子120的多个端子保持槽117以规律的间隔设置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并且相对于被插设在它们之间的突出壁部112对称地布置在两排中。各个端子保持槽117连续地在突出壁部112的侧面,底壁111的上表面以及侧壁114的内表面(面对突出壁部112的侧面的表面)上延伸。在插座壳体110的端子布置方向的两端部上,即,插座壳体110中的端子布置范围的外侧上,插座金属安装体130在外周壁113的形成安装正面部101的部分处附接到外周壁113。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矩形槽状空间形式的容纳空间116的位于端子布置方向上的端子布置范围的外侧的部分,即,插座壳体110的两个侧壁114的一部分和端壁部115以及由它们所包围的空间被定义为安装正面部101。
接下来,除了参考图1和2之外还参考图3A至3E,将描述插座金属安装体(第二金属构件)130。插座金属安装体130包括单个金属板构件并且通过冲压和弯曲而形成,从而该插座金属安装体130可以覆盖插座壳体110的外周壁113的构成安装正面部101的一部分。插座金属安装体130不仅用于电连接,也用作用于强化插座壳体110特别是安装正面部101的强化金属安装体。
这将被详细地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的插座金属安装体130具有上表面部131和内表面部132-1和132-2,该上表面部131用于覆盖插座壳体110的构成安装正面部101的端壁部115和两个侧壁114的在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在图2中,上表面是安装有插头连接器200的一侧),并且该内表面部132-1和132-2用于覆盖两个侧壁114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插座金属安装体130还具有端表面部133和外表面部133-1和133-2,它们用于分别覆盖端壁部115的外端表面和两个侧壁114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插座金属安装体130还包括两个安装部134-1和134-2,它们被安装到形成在两个侧壁114中的槽114A中,位于端子布置范围的外侧并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延伸。端表面部133、外表面部133-1和133-2以及安装部134-1和134-2分别通过弯曲而形成,从而这些部分从上表面部131的边缘部向下(在连接器安装方向上从作为安装有插头连接器200的一侧的上侧朝向下侧)延伸。端壁部115的外端表面和两个侧壁114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端表面部133和外表面部133-1和133-2的凹部(容纳部)115A和114B。由此,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端表面部133被防止从端壁部115的外端表面突出,并且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外表面部133-1和133-2被防止从两个侧壁114的外表面突出。
另一方面,内表面部132-1和132-2被形成为不从上表面部131的边缘部向下延伸,但是从安装部134-1和134-2的彼此面对的内侧缘部向端表面部133侧延伸。这有利于内表面部132-1和132-2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垂直于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板表面的方向)上移位,因此允许内表面部132-1和132-2轻易地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表现出弹性。由此,如图3A所示,延续自安装部134-1和134-2的侧缘部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分别从虚线所示的位置朝向端表面部133侧弯曲90°。此外,在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上,用于锁定的突出部135-1和135-2通过切割和抬升等形成从而在表面侧突出。这里,锁定体现为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中锁定,尤其是将插头连接器200的引导部245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101中锁定。为了赋予内表面部132-1和132-2弹性,内表面部132-1和132-2甚至在插座金属安装体130被附接到插座壳体110(安装正面部101)之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也应当是可移位的。因此,内表面部132-1和132-2被形成为甚至在插座金属安装体130被附接到插座壳体110(安装正面部101)之后也与侧壁114的内表面稍稍隔开。
因此而形成的插座金属安装体130通过按压安装被附接到两个侧壁114和端壁部115的构成安装正面部101的的部分。
图4A、4B、4C和4D分别示出通过按压安装而附接插座金属安装体130之后的插座连接器100的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和立体图。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端表面部133和外表面部133-1和133-2被用作连接到电路板侧上的电源等(未示出)的端子。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和突出部135-1和135-2被用于电连接到插头连接器200侧并且用于锁定与插头连接器200的安装。以下将说明该锁定。
接着,参考图1和5,将描述插头连接器200。
图1示出了顶部和底部颠倒的插头连接器200。这是因为在插头连接器200的容纳空间朝下的情况下,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中。
插头连接器20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外部形状的插头壳体(第一壳体)240和多个插头端子(第一接触件)250,这些插头端子250被插头壳体240保持在两行中并且以规律的间隔设置在插头壳体240的纵向方向(端子布置方向)上。插头连接器200还包括附接到插头壳体240的纵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两个插头金属安装体(第一金属构件)260。插头金属安装体260不仅用作电连接件,还用作用于强化插头壳体240的强化金属安装体。插头连接器200适于在其如图1所示的上表面处被安装到电路板,并且在此状态下,适于被适当地连接到作为匹配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100。
插头壳体240由诸如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在作为平行于电路板的安装表面(未示出)的方向的纵向方向(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插头壳体240具有平行于上述安装表面的底壁241(参考图1)和如图5所示作为安装部的从底壁241上(在朝向作为安装插座连接器100的一侧的上侧的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升起的框架状外周壁243。外周壁243具有一对侧壁244,该对侧壁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以及一对端壁部(引导部)245,该对端壁部在垂直于端子布置方向的端子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各个端壁部将该对侧壁244的端部连接到彼此。在该实施例中,端壁部245自身用作插头连接器200的引导部245。由外周壁243围成并向上开口的空间用作容纳空间246,该容纳空间246用于容纳插座连接器100的突出壁部112。
各个插头端子250通过在金属板的板厚度方向上弯曲由冲压金属件而获得的带状件而形成。插头端子250由插头壳体240的两个侧壁244利用一体成型或者按压安装而保持,并且以规律的间隔被布置在侧壁244的纵向方向上。各个插头端子250具有连接部251和倒U形部252,该连接部251在与插头壳体240的底壁241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244向外突出,该倒U形部252在图5中连续地从连接部251向上(在连接器安装方向上朝向作为安装有插座连接器100的一侧的上侧)弯曲并且以倒U形折回从而被侧壁244保持。如图7A和7D所示,倒U形部252沿侧壁244延伸并且被暴露成使得其倒U形板表面形成与侧壁244的表面相同的表面。
插头端子250的倒U形部252的两个腿部中,位于侧壁244的内表面侧的一个腿部用作用于接触插座连接器100的插座端子120(参见图1)的接触部253。倒U形部252的两个腿部中,位于侧壁244的外表面侧的另一个腿部靠近其上端处形成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作用于与插座端子120的锁定突出部121(参见图2)接合的接合部254。
接着,除了参考图1和5之外,参考图6A至6D,将描述插头金属安装体260。如图5所示,插头金属安装体260具有上表面部261并且通过按压安装附接到形成在插头壳体240中的端子布置范围的外侧的端壁部(引导部)245。然而,如图1所示,当插头连接器200被适当地连接到插座连接器100时,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上表面部被指向下。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用于经由电路板电连接到电源,并且另外,当插头连接器200被适当地连接到插座连接器100时,插头金属安装体260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安装正面部101的凹部中,由此实现与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电连接和锁定。
插头金属安装体260包括单个金属板构件并且通过冲压和弯曲而形成,从而使得该插头金属安装体260可以覆盖形成在插头壳体240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处的端壁部245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的至少部分。这将更加详细地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的插头金属安装体260具有用于覆盖插头壳体240中的端壁部245在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上表面是安装有插座连接器100的一侧)的上表面部261。插头金属安装体260此外具有用于在第一位置处覆盖端壁部245的彼此相对的两侧的两个外表面的第一外表面部(外表面部)262-1和262-2以及在纵向方向(端子布置方向)上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覆盖这些两个外表面的第二外表面部(外表面部)263-1和263-2。插头金属安装体260此外还具有用于覆盖端壁部245的外端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端表面部264。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以及端表面部264分别通过弯曲而形成,从而这些部分从上表面部261的边缘部向下(在连接器安装方向上从作为安装有插座连接器100的一侧的上侧朝向下侧)延伸。端壁部245的外端表面和端壁部245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上的两个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端表面部264、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和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的凹部(容纳部)245A、245B和245C。由此,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端表面部264被防止从端壁部245的外端表面突出,并且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以及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被防止从端壁部245的外表面突出。
当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被适当地连接在一起时,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面对如图2所示的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在端子布置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263-1A和263-2A在靠近上表面部261的位置处被设置在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的外表面上。由此,其被构造为使得当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被适当地连接在一起时,突出部263-1A和263-2A与形成在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上的锁定突出体135-1和135-2接合在一起,能够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中锁定,尤其是将插头连接器的引导部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待被引导部中锁定。以下将说明此锁定。
因此而形成的插头金属安装体260通过按压安装被附接到插头壳体240的端壁部245。虽然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第二外表面部263-1形成为彼此分离,并且第一外表面部262-2和第二外表面部263-2形成为彼此分离,但是它们可能被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板。
图7A、7B、7C和7D分别是示出插头金属安装体260被附接之后的插头连接器200的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和立体图。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和端表面部264被用作用于电连接到电路板侧上的电源等(未示出)的端子。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被用于电连接到插座金属安装体130并且用于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中锁定,尤其是将插头连接器的引导部245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待被引导部101中锁定。
接着,将说明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尤其是在将插头连接器200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之后插头连接器200的锁定。顺便提及,因为由于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之间的安装连接而引起的插座端子120和插头端子250之间的连接与本发明的宗旨没有关系,所以将省略对此连接的说明。
当插头连接器200从如图1所示的状态向下移动从而端壁部(引导部)245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安装正面部101中时,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的突出部263-1A和263-2A抵接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锁定突出部135-1和135-2。当插头连接器200被进一步降下时,该向下推力通过突出部263-1A和263-2A和突出部135-1和135-2变成垂直于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表面的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力,并且作用在内表面部132-1和132-2上。结果,内表面部132-1和132-2将彼此远离。然而,在突出部263-1A和263-2A经过突出部135-1和135-2之后,内表面部132-1和132-2由于它们的弹性立即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插头连接器200被推进到插座连接器100直到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上表面部261抵接或者靠近安装正面部101的凹部的底表面。该状态是所谓的被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中,锁定突出部135-1和135-2与突出部263-1A和263-2A接合以防止端壁部245(引导部)从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101脱落。自然地,如果试图利用可以使得内表面部132-1和132-2移位的预定的或者更大的拔出力拔出整个插头连接器200,那么能够将插头连接器200拔出插座连接器100。
(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头壳体240中的端壁部(引导部)245分别使得端壁部245的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上表面是安装有插座连接器100的一侧)被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上表面部261覆盖,同时端壁部245的侧壁的三个外表面被一对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一对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以及端表面部264覆盖。另一方面,插座连接器100的插座壳体110中的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101分别使得安装正面部101的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上表面是安装有插头连接器200的一侧)被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上表面部131覆盖,同时构成安装正面部101的大致U形侧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被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一对内表面部132-1和132-2覆盖,并且大致U形侧壁的三个外表面被端表面部133和一对外表面部133-1和133-2覆盖。由此,有可能提高插头连接器200中的端壁部(引导部)245以及插座连接器100中的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101的强度和耐用性,并且因此可能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即使当插头连接器200以偏置的位置被安装到插座连接器100中时也不会被损坏。
传统的连接器组件被构造为使得锁定接合部被形成在插座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每一个处,即,大致U形外周壁的端壁(与U形的底部相对应的壁)上,由此锁定插头连接器的安装。此外,在垂直于插座连接器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即,在大致U形外周壁的侧壁(与U形的两个腿部相对应的侧壁)上,在插座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中的每一个处,形成多个供电连接部。已经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利用此种结构,插头连接器趋于通过施加由倾斜地拔出插头连接器(只拔出插头连接器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而造成的力而被倾斜。
对于此种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弹性被赋予给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覆盖构成安装正面部101(待被引导部)的大致U形侧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并且此外,突出部135-1和135-2被设置在内表面部132-1和132-2上。此外,插头金属安装体260的当插头连接器200被适当地连接到插座连接器100时面对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设有突出部263-1A和263-2A,该突出部263-1A和263-2A与插座金属安装体130的突出部135-1和135-2接合防止从插头连接器200的引导部中脱落出来。此外,插座金属安装体130中的供电连接部通过一对外表面部133-1和133-2而实现,同时插头金属安装体260中的供电连接部通过一对第一外表面部262-1和262-2而实现。因为各个金属安装体被构造为在垂直于连接器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在两个位置处执行供电连接,这可以提高针对于插头连接器200的倾斜拔出的安装保持力。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中所说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中可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被赋予给插座金属安装体130侧上的内表面部132-1和132-2,但是弹性可被赋予给插头金属安装体260侧上的适于面对内表面部132-1和132-2的第二外表面部263-1和263-2。
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也可适于用作适于被安装到各种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这些电子设备用在诸如打印电路板、FPC(柔性印刷电路板)等的电路板的连接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插座连接器
101 安装正面部(待被引导部)
110 插座壳体(第二壳体)
111 底壁
112 突出壁部
113 外周壁
114 侧壁
115 端壁部
116 容纳空间
120 插座端子(第二接触件)
130 插座金属安装体(第二金属构件)
131 上表面部
132-1,132-2 内表面部
133 端表面部
133-1,133-2 外表面部
135-1,135-2 突出部
200 插头连接器
240 插头壳体(第一壳体)
241 底壁
243 外周壁
244 侧壁
245 端壁部(引导部)
246 容纳空间
250 插头端子(第一接触件)
260 插头金属安装体(第一金属构件)
261 上表面部
262-1,262-2 第一外表面部(外表面部)
263-1,263-2 第二外表面部(外表面部)
263-1A,263-2A 突出部
264 端表面部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适于沿着连接器安装方向被安装到彼此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保持沿着端子布置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两个第一金属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处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两个引导部,并且所述两个第一金属构件分别附接到所述两个引导部,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分别覆盖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引导部的端壁部的三个外表面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接触件,保持沿着端子布置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两个第二金属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处于所述多个第二接触件的布置范围外侧的两个待被引导部,并且所述两个第二金属构件分别附接到所述两个待被引导部,所述待被引导部适于被安装到所述引导部并且由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观察时呈U形的壁形成,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构件分别覆盖所述待被引导部的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的上表面和所述U形的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具有:上表面部,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用于覆盖所述引导部的上表面;一对外表面部,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一对外表面部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且用于覆盖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端壁部的在相对侧的两个外表面;以及端表面部,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端表面部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且用于覆盖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端壁部的外端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构件具有:上表面部,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用于覆盖所述待被引导部的上表面;一对内表面部,所述一对内表面部用于覆盖所述U形的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内表面;一对外表面部,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一对外表面部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且用于覆盖所述U形的壁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外表面;以及端表面部,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端表面部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且用于覆盖所述U形的壁的外端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一对外表面部包括一对第一外表面部,所述一对第一外表面部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布置方向上靠近所述多个第一接触件的布置范围的位置处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以及一对第二外表面部,所述一对第二外表面部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布置方向上靠近所述端壁部的端表面的位置处在所述连接器安装方向上延伸自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上表面部,并且其中,当所述引导部被安装到所述待被引导部中时,所述一对第二外表面部面对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所述一对内表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该对内表面部每一个具有弹性并且每一个具有在其表面侧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该对第二外表面部具有适于与所述突出部接合以锁定所述引导部安装到所述待被引导部中的状态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该对第一外表面部和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所述一对外表面部分别是用于供电连接的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55904P | 2014-03-20 | 2014-03-20 | |
US61/955,904 | 2014-03-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4772A CN104934772A (zh) | 2015-09-23 |
CN104934772B true CN104934772B (zh) | 2018-03-02 |
Family
ID=5227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63688.2A Active CN104934772B (zh) | 2014-03-20 | 2015-02-06 | 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91398B2 (zh) |
EP (1) | EP2922147B1 (zh) |
JP (1) | JP6385815B2 (zh) |
KR (1) | KR101687475B1 (zh) |
CN (1) | CN104934772B (zh) |
TW (1) | TWI5875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413B (zh) * | 2014-04-17 | 2017-09-29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JP6537890B2 (ja) * | 2014-09-26 | 2019-07-0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201714495A (zh) * | 2015-10-06 | 2017-04-16 | 挺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印刷電路板、連接器組件及電子裝置 |
CN106356656A (zh) * | 2015-07-17 | 2017-01-25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
TWM518826U (zh) | 2015-09-25 | 2016-03-1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插頭電連接器與插座電連接器 |
CN108140969A (zh) * | 2015-10-14 | 2018-06-08 | 京瓷株式会社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系统 |
JP6498622B2 (ja) * | 2016-03-14 | 2019-04-1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9768535B1 (en) * | 2016-07-13 | 2017-09-19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and clamping components |
CN109565123B (zh) * | 2016-08-10 | 2020-12-22 | 京瓷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6860996B2 (ja) * | 2016-08-29 | 2021-04-21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のための規制金具 |
JP6399063B2 (ja) | 2016-09-07 | 2018-10-03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JP1579149S (zh) | 2016-09-07 | 2017-06-19 | ||
JP1579150S (zh) * | 2016-09-07 | 2017-06-19 | ||
JP1579147S (zh) | 2016-09-07 | 2017-06-19 | ||
JP1579148S (zh) | 2016-09-07 | 2017-06-19 | ||
CN109642996A (zh) | 2016-09-21 | 2019-04-16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适配器块组件 |
JP6761736B2 (ja) * | 2016-11-11 | 2020-09-3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2638823B1 (ko) * | 2016-11-29 | 2024-02-21 | 에이치알에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실장 금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
JP6806593B2 (ja) * | 2017-02-28 | 2021-01-0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20180111144A (ko) * | 2017-03-31 | 2018-10-11 | 몰렉스 엘엘씨 |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
KR102333832B1 (ko) * | 2017-04-03 | 2021-12-03 |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소켓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
US9985371B1 (en) * | 2017-04-11 | 2018-05-29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JP6842359B2 (ja) * | 2017-05-10 | 2021-03-17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CN108933365B (zh) * | 2017-05-26 | 2021-06-1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6761375B2 (ja) * | 2017-05-29 | 2020-09-2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KR102319024B1 (ko) * | 2017-05-31 | 2021-10-29 |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소켓 단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켓 커넥터 |
KR101912622B1 (ko) | 2017-08-29 | 2018-10-29 |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장치 |
KR102542024B1 (ko) * | 2018-02-23 | 2023-06-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금속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JP6942074B2 (ja) | 2018-03-05 | 2021-09-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19186062A (ja) | 2018-04-11 | 2019-10-2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2041368B1 (ko) | 2018-05-24 | 2019-11-07 | 몰렉스 엘엘씨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
JP7026025B2 (ja) * | 2018-08-24 | 2022-02-2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
CN110932008A (zh) * | 2018-08-31 | 2020-03-27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 |
JP7093273B2 (ja) * | 2018-09-07 | 2022-06-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WO2020059210A1 (ja) * | 2018-09-19 | 2020-03-26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KR102659117B1 (ko) * | 2018-12-27 | 2024-04-18 | 몰렉스 엘엘씨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JP1638446S (zh) * | 2018-12-28 | 2019-08-05 | ||
JP1638607S (zh) * | 2018-12-28 | 2019-08-05 | ||
JP1638606S (zh) * | 2018-12-28 | 2019-08-05 | ||
JP7309370B2 (ja) * | 2019-01-22 | 2023-07-1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装置 |
CN109950727B (zh) * | 2019-04-02 | 2024-03-15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组件 |
JP7364363B2 (ja) * | 2019-04-25 | 2023-10-1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US11095059B2 (en) | 2019-04-25 | 2021-08-17 | Molex, Llc | Connector |
JP7075912B2 (ja) * | 2019-06-11 | 2022-05-2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7196028B2 (ja) | 2019-07-04 | 2022-12-2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7411882B2 (ja) * | 2019-08-08 | 2024-01-1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206169B2 (ja) * | 2019-08-27 | 2023-01-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視認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
JP7245432B2 (ja) * | 2019-09-19 | 2023-03-2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360886B2 (ja) * | 2019-10-07 | 2023-10-13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第一コネクタ、第二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1656951S (zh) * | 2019-11-01 | 2020-04-06 | ||
JP1656952S (zh) * | 2019-11-01 | 2020-04-06 | ||
JP7388901B2 (ja) | 2019-12-10 | 2023-11-29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7418202B2 (ja) * | 2019-12-25 | 2024-01-1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
JP7244412B2 (ja) * | 2019-12-25 | 2023-03-2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
US11101585B1 (en) | 2020-02-05 | 2021-08-24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itch surfaces on the plug and receptacle |
CN113394585B (zh) * | 2020-03-11 | 2023-06-02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软性电路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
CN111509430B (zh) * | 2020-04-13 | 2021-06-08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座 |
CN111613920B (zh) * | 2020-04-13 | 2021-08-31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座 |
CN111613921B (zh) * | 2020-04-13 | 2021-11-30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座 |
CN111613922B (zh) * | 2020-04-13 | 2021-08-31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板对板插座 |
JP6968965B1 (ja) * | 2020-10-26 | 2021-11-24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対 |
CN217306840U (zh) * | 2021-05-17 | 2022-08-26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JP1711754S (ja) | 2021-08-24 | 2022-04-05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12261383B2 (en) | 2021-08-31 | 2025-03-25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Socket connector |
JP2023118511A (ja) * | 2022-02-15 | 2023-08-2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4824948B (zh) * | 2022-05-05 | 2023-11-07 | 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rf信号及数字信号传输的细间距板对板连接器 |
CN114824937B (zh) * | 2022-05-05 | 2023-11-07 | 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接容错性高的射频细间距板对板连接器 |
JP2025034791A (ja) | 2023-08-31 | 2025-03-1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25034790A (ja) | 2023-08-31 | 2025-03-1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0805A (zh) * | 2011-10-14 | 2013-04-17 | 莫列斯公司 | 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68142B2 (ja) * | 1991-12-30 | 1996-12-25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フローティング構造の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法 |
US5259789A (en) * | 1993-02-23 | 1993-11-09 | Molex Incorporated | Retention system for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3746106B2 (ja) * | 1996-06-27 | 2006-02-15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2004055306A (ja) * | 2002-07-18 | 2004-02-19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
JP4478609B2 (ja) * | 2005-05-23 | 2010-06-0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JP2007018993A (ja) * | 2005-06-07 | 2007-01-25 | Kyocera Elco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
JP4969838B2 (ja) * | 2005-11-28 | 2012-07-04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タイプコネクタ |
JP2007258001A (ja) | 2006-03-23 | 2007-10-04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
JP4761397B2 (ja) * | 2007-02-26 | 2011-08-31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組合せコネクタ |
JP4555329B2 (ja) * | 2007-11-08 | 2010-09-29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197294B2 (ja) * | 2008-10-14 | 2013-05-15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660756B2 (ja) * | 2008-10-14 | 2015-01-28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250450B2 (ja) * | 2009-02-27 | 2013-07-31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5523781B2 (ja) | 2009-09-17 | 2014-06-18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係合解除治具 |
JP5590991B2 (ja) * | 2010-06-30 | 2014-09-17 |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292635B2 (en) * | 2011-03-12 | 2012-10-23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
JP2013101909A (ja) * | 2011-10-14 | 2013-05-23 | Molex Inc | コネクタ |
JP2013118141A (ja) | 2011-12-05 | 2013-06-13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KR101355575B1 (ko) | 2012-01-31 | 2014-01-24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쉘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
JP5685216B2 (ja) | 2012-03-29 | 2015-03-1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JP5685220B2 (ja) | 2012-05-02 | 2015-03-1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プラグコネクタ |
JP5638026B2 (ja) | 2012-05-01 | 2014-12-1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5943774B2 (ja) | 2012-08-16 | 2016-07-0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5499191B1 (ja) * | 2013-01-28 | 2014-05-21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887326B2 (ja) * | 2013-12-12 | 2016-03-16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
2014
- 2014-12-22 US US14/579,479 patent/US93913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24 JP JP2014260429A patent/JP63858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08 EP EP15150529.4A patent/EP292214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3 TW TW104101034A patent/TWI587581B/zh active
- 2015-02-06 CN CN201510063688.2A patent/CN104934772B/zh active Active
- 2015-02-11 KR KR1020150020735A patent/KR101687475B1/ko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0805A (zh) * | 2011-10-14 | 2013-04-17 | 莫列斯公司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87581B (zh) | 2017-06-11 |
CN104934772A (zh) | 2015-09-23 |
TW201537834A (zh) | 2015-10-01 |
US9391398B2 (en) | 2016-07-12 |
KR101687475B1 (ko) | 2016-12-19 |
JP2015185541A (ja) | 2015-10-22 |
JP6385815B2 (ja) | 2018-09-05 |
KR20150110313A (ko) | 2015-10-02 |
EP2922147A1 (en) | 2015-09-23 |
US20150270641A1 (en) | 2015-09-24 |
EP2922147B1 (en) | 2018-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34772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2646884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733897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38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KR101921117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 |
CN105633673B (zh) | 插座式连接器 | |
CN104836046B (zh) | 连接器端子 | |
US9318836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CN103378487B (zh) | 电连接器及用于电连接器的锁定装置 | |
CN105098407B (zh) |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 |
CN100375339C (zh) | 插座型电气连接器 | |
CN106560955A (zh) | 连接器 | |
CN107069265A (zh) | 带引导零件的电连接器 | |
CN111934110A (zh) | 连接器 | |
CN103367949B (zh) | 卡连接器 | |
CN107799932A (zh)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
CN105390873A (zh) | 连接器端子 | |
CN101326686A (zh)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
CN107968273A (zh) |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 |
JP5659212B2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JP6546973B2 (ja) | 平型導体用コネクタ | |
JP5737446B1 (ja) |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 |
CN209329230U (zh)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气组件 | |
KR100729563B1 (ko) | 초소형 정밀 커넥터 | |
JP2019153601A (ja) | 平型導体用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