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0637B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0637B CN103930637B CN201280055714.1A CN201280055714A CN103930637B CN 103930637 B CN103930637 B CN 103930637B CN 201280055714 A CN201280055714 A CN 201280055714A CN 103930637 B CN103930637 B CN 1039306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luggage case
- zipper
- locking device
- slide faste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A45C13/103—Arrangement of zip-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8—Devices to prevent theft or loss of purses, luggage or hand carried ba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 E05B35/08—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 E05B35/1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with master and pass keys
- E05B35/105—Locks allowing opening by official authorities, e.g. master key opening of luggage locks by customs officia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031—Locks with both permutation and key actuation
- E05B37/0034—Locks with both permutation and key actuation actuated by eith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048—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12—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umbler discs on several ax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048—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 E05B37/0051—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by moving pins to another ho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009—For portable articles
- Y10T70/5031—Receptacle
- Y10T70/5058—Trunk and/or suitcase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可以包括结合到行李箱(100)的锁定装置(145)。所述锁定装置(14)包括:锁定机构(135),其可以在锁定构造和未锁定构造之间操作;至少两个固定凹槽(151,152,153,154),用于可释放地接纳相应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125,135)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至少一个释放构件(160),用于致动所述锁定机构(158)。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533,937以及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23,462的优先权,其中第一个申请的名称是“双拉链锁定系统”、递交日是2011年9月13日,第二个申请的名称是“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递交日是2012年4月12日,这两篇申请均通过参考的方式全文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大体涉及行李箱和包,更特别地涉及用于行李箱和包的多重锁定系统。
背景技术
经常在行李箱或其它包上设置拉链以便接近并密封行李箱腔室。每个拉链通常包括围绕腔室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拉链轨道,以及与拉链轨道关联的具有至少一个拉链拉片的至少一个拉链滑块。行李箱使用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限制对由拉链紧闭的腔室的接近。为了限制接近由拉链封住的腔室,使用者可以将锁固定至行李箱以便紧闭腔室。已经研制了各种行李箱锁以便紧闭拉上拉链的腔室,诸如可以放置成穿过拉链拉片中的孔或者穿过拉链滑块上的搭扣的挂锁,以及将单个拉链的拉片固定至行李箱一侧的安装锁。这些锁可以具有关联的钥匙和/或关联的密码或代码,在使用时,它们允许使用者或者其它授权的人选择性地打开锁。然而,这些锁的许多仅仅能够将单个拉上拉链的腔室紧闭,而现今的许多行李箱具有两个或多个拉上拉链的腔室。如果使用者希望紧闭两个腔室,就需要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锁。
本公开有利地提供了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其可以克服前述缺点。例如,这里描述的锁定机构可以选择性地借助单个锁定装置结合两个或多个拉链封闭机构。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使用潜在地具有单个钥匙或单个密码组合的单把锁来紧固行李箱中的多个腔室或者口袋。
因为包括锁定系统而与本公开有关的文献包括:US6,807,832、US4,020,930、WO2008/034006、US6,202,455、EP1,510,146、FR1,032,266、 US4,756,171、US6,941,777、US5,156,028以及US7,631,524。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性地紧固行李箱的至少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结合至行李箱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进而包括可以在锁定构造和未锁定构造之间操作的锁定机构。锁定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可释放地接纳相应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两个固定凹槽,以及用于致动锁定机构的至少一个释放构件。
在一些例子中,第二拉链封闭机构有利地包括限定一自由端的细长缆线,该细长缆线可操作地与至少一个拉链滑块接合以便限制其运动。两个固定凹槽的至少一个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缆线的自由端。在一些例子中,至少一个拉链滑块与行李箱的口袋腔室可操作地关联,和/或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包括构造成选择性地接纳细长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的至少一个搭扣。至少一个拉链拉片可以结合至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拉片包括构造成选择性地接纳细长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的孔。
锁定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限定一中间部分和相对的端部的长度。在一些例子中,锁定机构有利地沿着锁壳体的中间部分定位。锁定机构的一些例子包括密码拨盘。固定凹槽可以定位在锁壳体的相应的相对端部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选择性地紧固行李箱的至少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孔可以包括结合至行李箱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可以在锁定构造与未锁定构造之间操作的锁定机构、用于可释放地接纳相应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两个固定凹槽、以及用于致动锁定机构的至少一个释放构件。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包括限定一自由端的细长缆线,所述细长缆线可操作以便接合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并且限制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滑块的运动。至少两个固定凹槽的第一个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所述缆线的自由端。而且,第二拉链封闭机构包括至少拉链滑块和可操作地与拉链滑块关联的拉链拉片,至少两个固定凹槽的第二个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拉链拉片。
在一个例子中,锁定机构是第一锁定机构,该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密码拨盘,锁定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锁定机构,锁簧锁。在另一个例子中,拉链滑 块是第一拉链滑块,拉链拉片是第一拉链拉片,第二拉链封闭机构还包括第二拉链滑块,锁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可释放地接纳第二拉链拉片的第三固定凹槽。在又一个例子中,第二拉链封闭机构至少部分地包围行李箱的腔室,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可操作以便选择性地阻碍对腔室的接近。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孔选择性地紧固行李箱的至少一个拉链封闭机构。该设备可以包括结合至行李箱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以包括在锁定构造与未锁定构造之间操作的锁定机构。至少一个固定凹槽可释放地接纳所述至少一个拉链封闭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至少一个释放构件致动所述锁定机构。拉链封闭机构包括限定一端的细长缆线,该细长缆线可操作以限制与行李箱的口袋腔室可操作地关联的至少一个拉链滑块的运动。该至少一个固定凹槽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所述缆线的所述端。
在一个例子中,口袋在行李箱的外部,并且优选地形成行李箱的前口袋或顶口袋。在另一个例子中,行李箱包括套筒,其结合至行李箱并且限定一内部空腔。套筒被构造成可收缩地将缆线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到空腔中。在另一个例子中,弹性联接器结合至缆线并且可操作以便弹性地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空腔以及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缩回到空腔中。在另一个例子中,缆线引导件毗邻套筒地被构造在行李箱上,用于接纳缆线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缆线引导件可以限定一孔,缆线可以定位成通过孔从空腔伸出以及收缩到空腔中。缆线可以锚固在空腔中以阻碍缆线从行李箱中被移除,缆线可以限定与所述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被锚固在空腔中。
在一些例子中,第二端被充分地设计尺寸以便不会穿过形成在缆线引导件中的孔,在一些例子中,套筒毗邻口袋腔室被定位在行李箱的外侧上。套筒可以是细长的并且可以沿着行李箱的一部分延伸。缆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弹性地卷曲,使得缆线的至少一部分选择性地收缩到空腔中以及从空腔中伸出。在一些例子中,固定式紧固元件可以靠近口袋腔室结合至行李箱并且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固定式紧固元件可以包括D型环,其靠近进入口袋腔室的开口的末端附接至行李箱。拉链滑块可以包括孔,其可操作以接纳缆线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其中,和/或拉链拉片可操作地与拉链滑块关联并且可操作以接纳缆线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其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箱可以包括限定一封闭空间的至少六个侧面,包围封闭空间的第一腔室的第一拉链轨道,结合至第一拉链轨道的第一拉链 滑块,结合至第一拉链滑块的第一拉链拉片,包围封闭空间的第二腔室的第二拉链轨道,结合至相应的第二拉链轨道并且每个限定一孔的第二和第三拉链滑块,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二和第三拉链滑块的相应孔的缆线,安装在所述至少六个侧面的其中一个上面的锁。拉链锁可以构造成接纳第一拉链拉片和缆线的一部分。
在一些例子中,该锁包括卡钩,其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缆线的所述部分在第一操作状态下被移除;在一些例子中,卡钩包括具有钩部和脊部的板件,锁进一步包括释放构件,其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卡钩的脊部以便选择性地将缆线的所述部分从卡钩上释放。在又一些例子中,锁进一步包括弹簧加载的弹出元件,其构造成将缆线的所述部分偏压到双重锁的外面。
在一些例子中,行李箱包括包围所述封闭空间的第三腔室的第三拉链轨道,结合至相应的第三拉链轨道的第四和第五拉链滑块,结合至相应的第四和第五拉链滑块的第四和第五拉链拉片,第四和第五拉链拉片的每一个包括相应的孔。锁被构造成接纳第一拉链拉片、缆线的一部分以及第四拉链拉片。在一些例子中,行李箱还包括限定一凹槽的套筒,凹槽毗邻第二腔室形成,用于可移动地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凹槽中,缆线具有保持在套筒中的一端,缆线的相对端可移出套筒以便接合锁定机构。在其它例子中,行李箱还包括收缩机构,其可操作地与缆线的一端关联以便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缩回到套筒的凹槽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箱包括限定至少一个封闭空间的外部结构、包围所述封闭空间的腔室的拉链轨道、结合至相应的第一拉链轨道的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组件,每个拉链滑块组件包括一孔,缆线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组件的相应孔,在所述外部结构上安装锁,所述锁构造成选择性地紧固缆线的一部分。
在一些例子中,锁包括卡钩,其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缆线的第一部分在第一操作状态下被移除。在其它例子中,卡钩包括具有钩部和脊部的板件,锁进一步包括释放构件,其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卡钩的脊部以便选择性地将缆线的所述部分从卡钩上释放。在又一些例子中,行李箱包括限定一凹槽的套筒,凹槽毗邻第二腔室形成,用于可移动地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凹槽中,缆线的一端保持在套筒中,缆线的相对端可移出套筒以便接合锁定机构。
本公开的概要是用于帮助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一些例子中,可以有利地单独使用本公开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的每一个,或者在另一些例子中,可以与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和特征结合在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具有双重锁定系统的行李箱的前透视图;
图1A显示了图1所示行李箱的双重锁定系统的放大侧视图;
图2显示了图1A的双重锁定系统,其中第一对拉片从锁定装置中被释放;
图2A显示了图1A所示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由于图2的第一对拉片从锁定装置中被释放并且拉开了相应拉链,所以前部腔室处于敞开构造;
图3显示了图1A的双重锁定系统,其中从锁定装置中释放了第二对拉片;
图3A显示了图1A所示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由于从锁定装置中释放了图3的第二对拉片以及拉开了相应的拉链,所以后部腔室处于敞开构造;
图4显示了图1A的双重锁定系统,其中从锁定装置中释放两对拉片;
图4A显示了图1A所示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由于从锁定装置中释放了图4的两对拉片以及拉开了相应的拉链,所以前部和后部腔室处于敞开构造;
图5A显示了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双重锁定系统安装在行李箱的右侧的上部;
图5B显示了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双重锁定系统安装在行李箱的右侧的下部;
图5C显示了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中双重锁定系统安装在行李箱的上侧;
图6A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的实施例,其中释放构件位于锁定系统安装基部的顶部和底部上;
图6B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的实施例,其与拉片一起使用,拉片具有由拉片限定的孔;
图6C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锁定机构可由钥匙操作;
图6D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6E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显示了行李箱的前透视图,其具有类似于图1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的双重锁定系统;
图8A和8B显示了图7所示行李箱的双重锁定系统的放大透视图。图8C显示了图8B所示行李箱的双重锁定系统的放大透视图,图8D显示了图8C所示缆线和拉链滑块的横截面视图;
图9A至9C显示了行李箱的放大透视图,其具有与图1和图7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类似的双重锁定系统;
图10A至10C显示了行李箱的放大透视图,其具有与图1、图7和图9A至9B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类似的双重锁定系统;
图11A和11B显示了图7所示行李箱的套筒和缆线的截面视图;
图12A和12B显示了图7所示行李箱的套筒和缆线的截面视图;
图13显示了图7至图10C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的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显示了图7至图10C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的锁定装置的部分剖切的前透视图;
图15显示了图7至图10C所示双重锁定系统的双重锁定装置的部分剖切的后透视图;
图16A至16C显示了处于操作状态的图13至图15的锁定装置的一些部件的前透视图;
图17A至图17C分别显示了图16A至图16C所示锁定装置的部件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是用于行李箱的双重锁定系统。行李箱可以具有两个或多个拉上拉链的腔室。双重锁定系统可以包括锁定装置,其可以安装在行李箱上。双重锁定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两组拉链拉片。每组拉链拉片可以与行李箱的腔室关联。
在一些例子中,每组拉链拉片可以选择性地紧固至双重锁定系统的锁定装置。与相应组拉链拉片关联的每个腔室可以通过插入和移除锁定装置中的拉链拉片而选择性地被紧固和解锁。
在其它例子中,一组拉链拉片可以选择性地固定至双重锁定系统的锁定 装置,第二组拉链拉片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固定至锁定装置的缆线选择性地紧固。锁定装置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密码拨盘、钥匙和锁簧等操作,并且在一些而不是所有实施例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被选择性地致动以便从锁定装置释放一组拉链拉片和/或缆线。
图1显示了具有双重锁定系统124的行李箱100的前透视图。参照图1,行李箱100可以包括前侧101、后侧102、上侧103、下侧104、右侧105以及左侧106,它们限定一封闭空间107。所述封闭空间107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腔室110、1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间可以被分隔成两个主腔室—前部腔室110和后部腔室111,或者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11。
行李箱100的前侧101、以及上侧103、下侧104、右侧105和左侧106的一部分可以限定前部腔室110的至少一部分。行李箱100的后侧102以及上侧103、下侧104、右侧105和左侧106的一部分可以限定后部腔室111的至少一部分。如图1所示,中间框架116可以设置在前部腔室110和后部腔室111之间并且构造两者的一部分。中间框架116可以大体由类似于例如制造行李箱100的前侧101和后侧102的材料制造,或者中间框架116可以由不同类型的材料制造。一般而言,包括前侧101、后侧102、中间框架116等的行李箱100可以由塑料、尼龙、金属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制造,包括不同材料的组合。
前部腔室110可以被称为盖部,后部腔室111可以被称为基部;这种术语特别指的是行李箱100取向为后侧102放置在诸如地面等支撑表面上时的情况。前部腔室110和后部腔室111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储存不同类型的物品。例如,与工作有关的物品可以存储在前部腔室110中,而个人物品可以存储在后部腔室111中。或者干净衣服可以存储在前部腔室110,而脏衣服存储在后部腔室111中。
行李箱100的前侧101以及上侧103、下侧104、右侧105和左侧106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铰链117(图1中不可见)连接至中间框架116,并且这些行李箱部分可以共同限定前部腔室110。类似地,行李箱100的后侧102以及上侧103、下侧104、右侧105和左侧106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铰链117(在图1中也不可见)连接至中间框架116,并且这些行李箱部分一起可以限定后部腔室111。铰链117可以允许前部腔室110和后部腔室111相对于彼此枢转至不同构造,同时保持借助铰链117连接。特别地,图1所示的行 李箱100的前侧101可以相对于中间框架116枢转,使得前部腔室110打开,从而允许使用者接近封闭空间107。类似地,后侧102可以相对于中间框架116枢转,使得行李箱100的后部腔室111打开,从而允许使用者接近封闭空间107。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行李箱100的铰链117位于行李箱100的左侧106上。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铰链117可以位于行李箱100的另一侧上(例如,右侧105、下侧104等),或者两个铰链117可以位于行李箱100的不同侧上。例如,后部腔室111可以在行李箱100的左侧106上与中间框架116铰接,而前部腔室110在行李箱100的下侧104上与中间框架116铰接。当然,行李箱100可以具有多于两个铰链117,其对应于多于两个的腔室110、111。
行李箱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行李箱100的一个或多个轮子(在图1中未显示)。轮子可以是固定轴轮子、旋转轮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腿部或其它支撑件可以连接至行李箱100以便有利于将行李箱100以竖直位置定位并保持在支撑表面上,类似于图1所示行李箱100的位置。
行李箱10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手柄。至少一个手柄可以是伸缩式手柄118,其可以选择地在缩回位置与一个或多个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在伸出位置,可以使用伸缩式手柄118以方便使用轮子沿着支撑表面拉动或推动行李箱100。在图1中,伸缩式手柄118被显示为位于后部腔室111中。图1的行李箱100的后部腔室111可以构造有刚性或半刚性面板。将伸缩式手柄118定位在后部腔室111中可以因此提供足够的支撑以便利用伸缩式手柄118借助轮子引导行李箱100。
行李箱10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手柄119。在图1中,显示了两个固定手柄119:一个在行李箱100的上侧103上连接至中间框架116,一个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上连接至中间框架116。固定手柄119可以被用来提升或运输行李箱100。当然,多于或少于两个的固定手柄119可以连接至行李箱100,并且手柄118、119可以连接至行李箱100的任何部分。
同样,行李箱100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前口袋113(如图1所示)以及其它各种特征,诸如名字标签识别区域、侧口袋、后口袋、防撞件、内部分隔件和口袋、附加腔室等等。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100可以是可扩展的,这可以用数种不同方式提供。
行李箱100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或多个拉链封闭机构125、135,其提供 对相应前部腔室110和后部腔室111的接近。第一拉链封闭机构125可以包括第一拉链轨道或者带126,、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127、128以及一个或多个拉链拉片131、132。第二拉链封闭机构135可以包括类似部件。
在图1中,第一拉链轨道或带126沿着行李箱100的周长的至少一些延伸,以提供对前部腔室110的接近。第二拉链轨道或带136沿着行李箱100的周长的至少一些延伸并且提供对后部腔室111的接近。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127、128、137、138以及相应的拉片131、132、141、142可以可操作地与每个相应的拉链轨道126、136关联。特别地,第一拉链滑块127、第二拉链滑块128、第一拉链拉片131以及第二拉链拉片132与第一拉链轨道126关联。第三拉链滑块137、第四拉链滑块138、第三拉链拉片141以及第四拉链拉片142与第二拉链轨道136关联。
行李箱100可以包括锁定系统124,其可以是双重拉链锁定系统124。双重锁定系统124可以包括锁定装置145以及一个或多个拉链封闭机构,每个拉链封闭机构与行李箱100的口袋或腔室关联。锁定装置145可以安装在行李箱100的一部分上。图1显示了安装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上部的锁定装置145。然而,锁定装置145也可以安装在其它地方。
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在行李箱100上或者与其连接,这取决于用于构造行李箱100(特别是中间框架116或行李箱100上安装锁定装置145的其它区域)的材料以及用于构造锁定装置145的材料。例如,锁定装置145可以使用粘合剂、缝纫、声波焊接、螺钉等等连接至行李箱100。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上形成两个孔,诸如在中间框架116和/或形成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织物上。锁定装置145可以具有两个接收孔,相应的板件(未示出)也可以具有两个孔。相应的板件可以放置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内壁上,锁定装置145可以放置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外壁上,并且相应板件、中间框架116以及锁定装置145中的孔彼此对准。两个紧固件(未显示),诸如螺钉,可以定位在对准的孔中,以便将锁定装置145连接至相应的板件,从而在锁定装置145和板件之间夹入行李箱100的中间框架116和/或右侧105的织物。在另一个例子中,锁定装置145可以利用高强度粘合剂连接至行李箱100。在又一个例子中,锁定装置145的至少一些部分可以在制造期间(诸如在注塑模制过程中)与中间框架116形成在一起。
锁定装置145可以包括壳体146。壳体146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造,诸如塑料、金属、强化尼龙、木材等等。而且,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的形状和构造可以广泛地变化。图1至图6E显示了壳体146,其大体成型为细长的矩形箱体,限定一封闭空间。壳体146可以具有限定封闭空间的一个多个侧壁148。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46可以成型为类似截锥体、楔形、圆柱体等等。另外,壳体146可以包括面板件147、底板件、侧板件或者任何其它装饰或结构部件,或者可以不具有任何装饰。在一些例子中,壳体146的面板件147可以限定主平面,并且还可以限定壳体146的一个或多个侧壁148,侧壁148从主平面大约垂直地延伸。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可以限定隔间151、152、153、154,其构造成接纳一个或多个拉片131、132、141、142。在图1中,壳体146限定四个分离的隔间151、152、153、154,每个隔间可以构造成接纳相应拉片131、132、141、142的一部分,如下所解释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可以具有限定中间部分和相对端部的长度。中间部分和相对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大体是壳体146的相应第三部分,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相对端部或中间部分的其中一个可以大体长于其它两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构148(如下所述)可以沿着锁定壳体的中间部分定位,和/或一个或多个隔间或固定凹槽151、152、153、154可以定位在锁定壳体的相对端部上。锁定机构148可以沿着锁定壳体的中间部分定位,以便例如降低在行李箱处理期间毁坏或碰撞锁定机构的可能性。锁定机构148可以替换地沿着锁定壳体的中间部分定位,用于美学吸引或者用于简化锁定机构148的内部部件(例如减小与拉链拉片或拉链滑块接合的锁定机构的杆和连接件的长度)。
在图1A中,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124的放大侧视图。参照图1A,两组拉片131、132、141、142可以选择性地紧固至锁定装置145。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可以借助接近拉链拉片131、132、141、142的自由端定位的搭扣133、134、143、144选择性地固定。为了将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固定至锁定装置145,用于每个拉链拉片131、132、141、142的搭扣133、134、143、144可以定位在由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所限定的隔间或接收孔151、152、153、154中。更具体地,每个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可以大体为平面结构,其相应搭扣133、134、143、144从拉片131、132、 141、142垂直地突出,尽管如下面所解释的,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可以设计成接纳任何类型的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包含在壳体146中的一个或多个轴可以选择性地与从每个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垂直突出的搭扣133、134、143、144接合及脱离,以便选择性地将每个拉片131、132、141、142与双重锁定装置145固定和/或从其上释放,如下面结合图2更详细描述的。图1A还显示了第三和第四拉链拉片141、142的搭扣143、144,其接纳在位于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的下部的两个接收孔153、154中。
锁定装置145可以包括位于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中的锁定机构158。锁定机构158可以包括例如密码锁。密码锁可以包括位于壳体146的面板件147的中间的三个圆形密码拨盘159。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密码拨盘159可以放置在壳体146的一个或多个侧面148上。通常,拨盘159可以放置在双重锁定系统124的任何位置中并且以任何方式取向。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拨盘159的取向可以从拨盘159的面与行李箱100的右侧105垂直(如图1A所示)变化为拨盘159的面与行李箱100的右侧105平行。
双重锁定系统124的密码拨盘159可以结合至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160、161,使得当密码拨盘159根据预定密码对准时,锁定装置145中的锁定机构158解锁,并且允许释放构件160、161移动,进而释放一个或多个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虽然图1A显示两个释放构件160、161,但是双重锁定系统1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只具有单个释放构件160,该释放构件在移动时,会释放接纳在壳体146中的所有拉链拉片131、132、141、142。所述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160、161可以设置在锁定装置145的外表面上,并因此可以由使用者接合。所述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160、161可以借助轴或其它连接机构结合至密码拨盘159或者锁定装置145中的其它锁定机构158。轴或其它连接机构可以借助孔将释放构件160、161结合至锁定机构158,孔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比轴或其它连接机构的横截面更大以便允许接合释放构件160、161。通常,释放构件160、161可以以任何方式接合,诸如沿着壳体146的外表面以任何方向滑动、按压到壳体146中,等等。
当与拉链轨道126、136关联的两个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均固定至锁定装置146时,就防止它们相应的拉链滑块127、128、137、138沿 着拉链轨道126、136移动,这是因为它们被迫使保持在拉链轨道123、136的毗邻锁定装置145的一部分处或其附近。通过阻止滑块127、128、137、138沿着它们各自滑块轨道126、136运动,可以防止通过拉链轨道126、136未经授权地接近腔室110、111。而且,如果未经授权的人恶意地试图破坏拉链轨道126、136的齿以获得对紧闭腔室110、111的接近,则该人不能够隐瞒破坏,因为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将保持与锁定装置145的紧固。
图2至图4显示了图1和图1A的双重锁定系统124如何被操作的。在图2中,双重锁定系统124被显示为从锁定装置145上释放第一对拉链拉片131、132,而第二对拉链拉片141、142紧固至锁定装置145。特别地,根据预定密码对准密码拨盘159,从而解锁锁定机构158的至少一部分。然后,第一释放构件160可以被接合(其一个例子通过滑动力F显示),这就致动了固定第一对拉片131、132的搭扣133、134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特别地,所述轴可以滑出拉片131、132的孔133、134或搭扣,从而允许拉片131、132与锁定装置145脱离(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迫使或推动拉片131、132出来)。这允许使用者通过使用关联的拉链拉片131、132而沿着拉链轨道126滑动拉链滑块127、128的一个或两个,从而开启前部腔室110并获得对于行李箱100的密封空间107的接近。图2A显示了行李箱100,其中前部腔室110处于打开构造,这是由于图2中的第一对拉片131、132与锁定装置145分离,而相应的拉链滑块127、128沿着拉链轨道126平移。
在图3中,显示双重锁定系统124,其中第二对拉链拉片141、142从锁定装置145释放,并且第一对拉链拉片131、132固定至锁定装置145。特别地,根据预定密码对准密码拨盘159,从而解锁锁定机构158的至少一部分。然后,第二释放构件161被接合(其一个例子通过滑动力F显示),这就致动了固定第二对拉片141、142的搭扣或孔143、144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轴。如上所述,所述轴可以滑出拉片141、142的孔或搭扣143、144,从而允许拉片141、142与锁定装置145脱离(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迫使或推动拉片141、142出来)。这允许使用者通过使用关联的拉链拉片141、142而沿着拉链轨道136滑动拉链滑块137、138的一个或两个,从而开启后部腔室111并获得对密封空间107的接近。图3A显示了行李箱100,其中后部腔室111处于打开构造,这是由于图3中的第二对拉片141、142与锁定装置145分离,而相应的拉链滑块137、138沿着拉链轨道136平移。
在图4中,显示双重锁定系统124,其中第一和第二对拉链拉片131、132、141、142从锁定装置145释放。特别地,根据预定密码对准密码拨盘159,从而解锁锁定机构158的一部分或全部。然后,第一和第二释放构件160、161被接合,这就致动了固定两对拉片131、132、141、142的搭扣133、134、143、144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轴。如上所述,所述轴可以滑出拉片131、132、141、142的孔或搭扣133、134、143、144,从而允许拉片131、132、141、142与锁定装置145脱离(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迫使或推动拉片131、132、141、142出来)。然后这允许使用者通过使用关联的拉链拉片131、132、141、142而沿着拉链轨道126、136滑动拉链滑块127、128、137、138的一个或多个,从而开启前部和后部腔室110、111并获得对密封空间107的接近。图4A显示了行李箱100,其中前部和后部腔室110、111处于打开构造,这是由于图4中的所有拉片131、132、141、142与锁定装置145分离,而相应的拉链滑块127、128、137、138沿着拉链轨道126、136平移。
图1至图4所示的密码拨盘159可以以数种不同方式构造。例如,密码拨盘159可以构造成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不同密码。第一密码可以解锁锁定机构158的仅仅一部分,从而允许仅仅释放第一对拉链拉片131、132。第二密码可以解锁锁定机构158的不同部分,从而允许仅仅释放第二对拉链拉片141、142。第三密码可以解锁整个锁定机构158,从而允许释放所有拉链拉片131、132、141、142。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仅仅单个或唯一的密码以便选择性地解锁所有拉链拉片131、132、141、142。
可以对图1至图4所示双重锁定系统124进行许多其它变型和改变。例如,图5A至5C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可以安装在行李箱100的数个不同位置中。特别地,图5A显示了安装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上部的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图5B显示了安装在行李箱100的右侧105的下部的双重锁定系统的锁定装置145。同样,图5C显示了安装在行李箱100的上侧103的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也可以安装在行李箱100的其它位置,诸如下侧104上。
图6A至6E显示了可以对图1至图5C所示双重锁定系统124进行的少数附加改变,尽管也可以进行许多其它改变和变型。在图6A中,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124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释放构件160、161位于锁定装置145 的顶壁和底壁148上,而不是如图1至图5C所示的面板件147上。图6A中或者这里所描述和/或显示的任何其它例子中的释放构件160、161可以通过推动或其它动作被致动。释放构件160、161还可以放置在锁定装置145的其它部分上,诸如在壳体146的左侧壁或右侧壁148上。图6A还显示了放置在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的侧壁148上的密码锁158的拨盘159。可以用在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158的例子包括在发明人为Su的美国专利US6,202,455以及发明人为Ling的美国专利US5,557,954中描述的那些以及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锁定机构。
另外,虽然在图1-图6E中没有显示,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锁定装置145可以不具有任何释放构件。在这些实施例中,当密码拨盘159合适地对准时可以解锁锁定机构158,因为固定拉片131、132、141、142的搭扣133、134、143、144的轴被释放,使得没有释放构件的任何动作,拉片131、132、141、142可以通过使用者手动地移除或者自动地弹出来。
图6B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124的实施例,其用于与图1-6A所示拉片131、132、141、142不同的拉片131、132、141、142。特别地,代替使搭扣133、134从大体平面的拉链拉片131、132垂直地延伸,图6B所示拉链拉片131、132具有限定在拉片131、132的大体平面中的相应孔。因此,拉片131、132、141、142被插入以及从锁定装置145中移除使得拉链拉片131、132、141、142的平面表面垂直于行李箱100的右侧105,而不是被插入以及移除使得拉链拉片131、132、141、142的平面表面平行于行李箱100的右侧105,如同图1-6A那样。
在图6C中,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124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锁定机构158利用钥匙而不是密码拨盘159操作。例如,当插入钥匙以便将钥匙插口转到第一位置时,锁定装置145中的锁定机构158可以解锁,并且当插入钥匙以便将钥匙插口157转到第二位置时,锁定机构可以锁定。可以致动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160、161以便只有当将钥匙插口157转到第一位置时才释放拉片131、132、141、142。虽然图6C显示了方位确定在双重锁定系统124的面板件147的中间的钥匙插口157,但是钥匙插口155也可以放置在其它位置,诸如靠近面板件147的顶部或底部,或者在锁定装置145的主体的左侧、右侧、顶侧或底侧上。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图6E的锁定装置145可以包括一组密码拨盘 159和钥匙插口157。这种双重锁定系统124可以允许使用者在使用钥匙或者使用正确的密码时释放拉片131、132、141、142,或者既需要钥匙也需要密码以便释放拉片131、132、141、1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双重锁定系统124可以构造成利用通用或万能钥匙和/或万能密码打开(这取决于使用钥匙和密码拨盘的哪个或两个)。例如,可以给予政府安全筛选机构万能钥匙和/或万能密码以便有利于筛选锁住的行李箱100。
同样,类似于以上关于具有多于一个密码的密码拨盘159进行的描述,图6C所示具有钥匙插口157的双重锁定系统124可以具有对不同钥匙进行不同响应的锁定机构158。例如,第一钥匙可以允许释放第一组拉链拉片131、132,并且打开前部腔室110,而第二钥匙可以允许释放第二组拉链拉片141、142,并且打开后部腔室111,第三钥匙可以允许释放所有的拉链拉片131、132、141、142,因此允许打开两个腔室110、111。同样,单个钥匙可以与钥匙插口157使用,钥匙插口157可以被转到两个或多个位置;第一位置允许释放第一对拉片131、132,第二位置允许释放第二对拉片141、142,第三位置允许释放所有拉片131、132、141、142等等。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仅仅可以使用单个钥匙。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替固定与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关联的拉片131、132、141、142,可以使用双重锁定系统124来固定与腔室关联的一对拉片,以及与行李箱的扩展机构(未示出)关联的第二对拉片。例如,在具有扩展机构的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机构通过拉开一个或多个拉片而扩展行李箱100,双重锁定系统124可以构造成除了接纳与主腔室关联的拉片之外,还接纳与扩展机构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拉片。
图6D和6E显示了锁定装置145的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6D,锁定装置145可以包括安装在单个致动构件160中的钥匙插口157,致动构件160前后滑动以选择性地释放内部锁定机构158,这可以通过密码拨盘159控制。参照图6E,锁定装置145可以包括位于锁定装置145的壳体146的侧面上的单个致动构件160。在图6D和6E所示实施例中,可以沿着锁定装置145的中心部分定位密码拨盘159(以及因此锁定机构158),并且致动构件160可以定位在锁定装置的两个相对端部的其中一个上。如图6D和6E所示,固定凹槽还可以沿着锁定装置145的中间部分定位。
图7显示了具有双重锁定系统724的行李箱700的前透视图,它在一些 方面类似于结合图1描述的双重锁定系统124。类似于图1所示行李箱100,图7所示行李箱700可以包括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它们限定一封闭空间或容积。如图7所示,行李箱的前侧通过第一或外围拉链封闭机构725或其他紧固件类型结构被固定至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的前周边,并且限定主腔室712。前侧枢转地连接以允许前侧的至少一部分摆动、枢转或者以其它方式从前周边移开,并且允许使用者接近封闭空间以包装及打开行李。可以通过铰链结构将前侧附接或固定至前周边的一部分。
类似于图1所示行李箱100,图7所示行李箱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轮子、固定手柄、伸缩式手柄等等。行李箱700的一个主腔室可以通过第一拉链封闭机构725固定。仍然参照图7,行李箱700可以包括前口袋腔室713,它通过第二拉链封闭机构735固定。
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725、735的每一个可以提供对由相应拉链封闭机构725、735固定的相应腔室712、713的接近。拉链封闭机构725、735可以均包括沿着主腔室712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和前口袋713延伸的拉链带或轨道。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组件(每个均包括拉链滑块727、728、737、738以及相应的拉片731、732、741、742)可以可操作地与每个拉链带或轨道关联。在一些情况下,每个均具有相应拉片的两个拉链滑块组件与第一和第二拉链轨道的每一个关联。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737、738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孔739、740,这些孔739、740被设计尺寸和位置以便允许可移除的锁和/或缆线792的链环(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穿过其中,以便将滑块727、728锁定在一起。作为第二拉链封闭机构735的一部分,缆线792可以与拉链滑块737、738一起选择性地固定行李箱700的前口袋腔室713。在一些例子中,每个拉链滑块737、738包括单个孔739、740,而在其它例子中,每个拉链滑块包括两个或多个孔,孔通常彼此平行地布置。为描述和显示视图方便和清楚起见,将显示和描述用于每个拉链滑块737、738的两个孔739、740,但是可以设想,在其它例子中,每个拉链滑块737、738包括一个或多于两个的孔739、740。
图7的行李箱700可以包括双重锁定系统724。双重锁定系统724可以包括锁定装置745,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727、728、737、738以及关联的拉片731、732、741、742,以及可操作地固定至行李箱700的缆线。锁定装置745可以安装在行李箱700的一部分上。参照图7,锁定装置745可以安装 在行李箱700的右侧的上部上。然而,锁定装置745可以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安装在行李箱700的其它位置上。类似于以上参照图1所述锁定装置745,图7所示锁定装置745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在行李箱700上或连接至行李箱700,这取决于用来构造行李箱700的材料。
锁定装置745可以包括壳体746,其具有面板件747、底板件和/或一个或多个侧壁748,它们包围锁定机构758的各个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件747可以限定从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壁748。壳体746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造,诸如塑料、金属、强化尼龙、木材、它们的组合等等。而且,可以宽泛地改变锁定装置745的壳体746的形状和构造。壳体746(在特定情况下,面板件747)可以限定狭槽、隔间或接收孔形式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凹槽751、752、753,每个均构造成接纳及可释放地紧固拉片731、732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缆线792的一部分,或者两者,如下面更详细解释的。
参照图8A和8B,显示了利用缆线792的用于前口袋腔室713的锁定装置745的一个例子。通常,与第一拉链封闭机构725的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727、728关联的第一拉链拉片731和第二拉链拉片732可以选择性地固定至锁定装置745。通过将用于每个拉链拉片731、732的搭扣或孔733、734的每一个定位在由壳体746限定的相应接收凹槽751、752中,拉链拉片731、732选择性地固定至锁定装置745。包含在锁定装置745中的一个或多个轴可以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相应拉链拉片731、732的搭扣或孔733、734,以便选择性地固定拉片731、732到锁定装置745上和/或从其上释放,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仍然参照图8A和8B,与前口袋腔室713关联的第二拉链封闭机构735的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缆线792固定,缆线792进而固定至锁定装置745。缆线792提供用于锁定地闭合前口袋腔室713的拉链封闭机构735的部件,这是由于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被定位在行李箱700上的一个与锁定装置745间隔开的位置,并且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的拉片741、742不能达到锁定装置745。
前口袋腔室713的拉链封闭机构735(即,第二拉链735)的每个拉链滑块737、738可以包括构造成接纳缆线通过其中的搭扣或孔739、740。为了将这些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固定在一起以阻碍接近前口袋713,可以使搭扣或孔739、740对准,使得缆线792可以通过任一个或两个拉链 滑块737、738的对准的搭扣或孔739、740插入。缆线然后可以延伸到或者达到锁定装置745,在这里缆线792的连接部分801可以被接纳在由锁定装置745的壳体746限定的锁定凹槽753(诸如接收孔753)中。锁键或固定机构可以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缆线792的连接部分801,如下所述,以便选择性地将缆线792固定到锁定装置745上和/或从其上释放。
参照图8B,当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以及缆线792固定在锁定装置745中时,阻碍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727、728分别沿着第一拉链轨道移动。由于穿过孔739、740的缆线792,可以防止前口袋腔室713的拉链封闭机构735上的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彼此分离。通过如此地防止或阻碍第一和第二拉链滑块727、728远离锁定装置724运动,以及通过防止或阻碍第三拉链滑块737相对于第四拉链滑块738运动,限制了未经授权地接近主腔室以及前口袋腔室713。
如下面参照图9A至9C更详细描述的,设想可以通过形成在前口袋腔室713拉链封闭机构735的拉片741、742中的搭扣或孔接纳缆线792,以便类似地阻碍对前口袋腔室713不期望的接近。作为每个包括孔739、740的拉链滑块727、728、737、738的补充或替代,一个或多个拉链拉片731、732、741、742可以包括位于拉链拉片731、732、741、742与拉链滑块727、728、737、738的连接的远处或毗邻其自由端的搭扣或孔733、734、743、744。搭扣或孔733、734、743、744可以包括位于拉链拉片731、732、741、742中的大体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开口,或者搭扣或孔733、734、743、744可以为从拉链拉片731、732、741、742的横向表面上突出的拱形凸起的形式。拉链拉片731、732、741、742的搭扣或孔733、734、743、744可以被设计尺寸和位置以便允许可移除锁和/或缆线792的链环穿过其中,以便将拉链拉片731、732、741、742(和相应的拉链滑块727、728、737、738)固定至固定位置。通常,拉链拉片731、732、741、742的搭扣或孔733、734、743、744可以类似于上述拉链滑块孔739、740被设计尺寸,例如,可以是缆线792直径的大约两倍。当拉链拉片731、732、741、742在拉链带或轨道上彼此毗邻时,相应的搭扣或孔733、734、743、744可以至少部分地交叠或彼此接近,从而允许穿过其中放置缆线792。还可以设想,缆线792可以穿过其间放置,即使相应搭扣或孔733、734、743、744不交叠。
参照图8A至8D,现在描述双重锁定系统724的操作。在图8A中,显 示双重锁定系统724,其中从锁定装置745释放了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并且从锁定装置745释放了缆线792。在图8B中,显示了双重锁定系统724,其中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固定在锁定装置745中,并且缆线792也固定在锁定装置745中。为了如图8B所示将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固定在锁定装置745中,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4、732可以定位在锁定装置745的壳体746的相应锁定凹槽751、752中。进而可以通过形成在拉片731、732的端部中的孔733、734接纳轴或销以便将拉片731、732固定至锁定装置745。
继续参照图8A和8B,为了固定前口袋腔室713,可以接近彼此地定位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的孔739、740,缆线792可以通过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延伸和定位,并且缆线792的连接部801可以定位在形成于锁定装置745的壳体746中的合适的固定凹槽753中。
为了从锁定装置745释放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以及从锁定装置745释放缆线792,根据预定条件对准密码拨盘759,或者将合适的钥匙放置在钥匙插口757中,这可以解锁锁定机构758的至少一部分。一旦设定正确的密码,或者钥匙被插入并转动,则可以致动释放构件760,这进而致动将第一和第二拉片731、732的搭扣733、734固定在它们相应锁定凹槽751、752中的一个或多个轴,并且也致动固定缆线792的连接部801的紧固元件。第一和第二拉片731、732的搭扣733、734和缆线然后可以从锁定装置745上移除或弹出。然后通过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的搭扣739、740将缆线792的连接部801缩回,以允许第三和第四拉链滑块737、738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允许接近前口袋腔室713。
如上所述,参照图9A至9C,可以通过形成在前口袋腔室713的拉链封闭机构735的拉链拉片741、742中的搭扣或孔743、744,而不是通过拉链滑块737、738的孔739、740来接纳缆线792,以便类似地阻碍对口袋腔室713不期望的接近。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拉链拉片741、742的一个搭扣或孔734、744以及通过拉链滑块737、738的孔739、740接纳缆线792。通常,可以通过拉链拉片741、742的搭扣或孔743、744以及拉链滑块737、738的孔739、740的任何组合来接纳缆线792。通常,图9A至9C中锁定装置745的功能性、结构和操作可以类似于图8A至8D中锁定装置745。
参照图10A至10C,除了前口袋腔室713之外,一些行李箱700可以包 括顶口袋腔室714。顶口袋腔室714可以沿着行李箱700的前侧的顶部定位,并且可以例如是四英寸高以及与行李箱700的前侧一样宽。顶口袋腔室可以通过顶部拉链封闭机构780固定,顶部拉链封闭机构780可以包括顶部拉链带或轨道以及顶部拉链滑块781、顶部拉链拉片782等等。与前口袋拉链封闭机构735类似,顶口袋拉链封闭机构还可以包括缆线792。顶部拉链滑块781可以在一些例子中包括孔,和/或参照图10A,顶部拉链拉片782可以包括顶部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顶部拉链滑块孔和/或顶部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可以被设计尺寸以接纳缆线792,缆线792可以与上述缆线792相同。例如,在一些例子中,顶部拉链滑块孔和/或顶部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可以具有大约为缆线792的直径的两倍的开口。
例如如图10A所示,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定位在顶部拉链封闭机构780的一端附近。例如,当闭合顶部拉链780时,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定位在顶部拉链780的终端附近。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是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是D型环785,并且可以通过诸如铆钉或缝纫等紧固手段而结合至行李箱700。当然,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采取另外合适的形式并且可以用任何合适方式结合至行李箱700。在一些例子中,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结合在顶部拉链带和面板或用于行李箱700的盖部的加强滚边之间。在其它例子中,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结合至行李箱700的侧面板、前部腔室口袋713或者行李箱700的另外合适的位置上。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可以设计尺寸以接纳缆线792。
为了紧固顶部拉链封闭机构780,缆线792可以穿过拉链拉片782的孔783以及穿过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并且最终被接纳在锁定装置745中。以这种方式,固定式紧固元件784和顶部拉链滑块781的孔和/或顶部拉链拉片782的搭扣或孔783结合缆线792,可以选择性地将行李箱700的顶部口袋腔室714固定以阻碍对其的接近。
在操作中,并且参照图10A,缆线792可以开始被收缩在行李箱800的空腔721(例如,空腔,凹槽,口袋等等)中或者限定空腔721的套筒722(下面描述)中。在该收缩构造中,前部口袋腔室713和顶部口袋腔室714可以不紧闭,并且使用者因此可以通过沿着相应的拉链带或轨道滑动各自的拉链滑块737、738、781而获得对前部和顶部口袋腔室713、714的自由接近。参照图10B和10C,可以通过与前部口袋腔室713关联的拉链滑块孔 739、740定位缆线792。可以进一步穿过顶部拉链滑块孔和/或顶部拉链拉片搭扣783,以及还穿过固定式紧固元件784而定位缆线792。缆线792的连接部801然后可以接纳在锁定装置745的固定凹槽或接收孔753中,如上参照图8A至8C所描述的。在这个构造中,可以通过限制拉链封闭机构735、780而使用单个缆线792来紧闭前部口袋腔室713和顶部口袋腔室714,或者可以替换地使用单个缆线792来紧闭前部口袋腔室713和顶部口袋腔室714的其中一个或另一个。
另外,可以设想,可以结合双重锁定系统724使用缆线792以紧闭具有单个拉链滑块781和固定式紧固元件784的单个腔室714。
返回参照图8A和8B,缆线792可以从空腔721伸出及缩回到空腔721中,空腔721形成在行李箱700中并且由定位在行李箱700的外侧或内侧上的套筒722限定。在一些情况下,套筒722可以位于行李箱700的前侧上,并且可以定位在前部口袋腔室713的一部分上或者毗邻它。当不使用时,套筒722为缆线792提供储存。通过自动收缩机构可以将缆线792的至少一部分偏压或收缩到空腔721中,或者通过使用者手动地将缆线792的至少一部分缩回到套筒722中。
参照图11A和11B,显示了套筒722和空腔721的一个例子,其包括至少两个限定空腔721的侧壁789,缆线792的至少一部分被收缩到或人工定位及储存到空腔721中。缆线引导件786可以通过侧壁789形成,或者可以是与侧壁789分离的结构,但是定位在侧壁789之间,并且可以提供相对平滑的抽取和收缩。缆线引导件786可以例如是注射模制塑料结构,尽管在其它例子中,它可以是织物、金属、木材等等。缆线引导件786可以通过例如缝合、粘结剂、铆钉等结合至套筒722。保持结构787可操作地与套筒722或缆线引导件786关联,并且有助于防止缆线792从行李箱700完全地移除。在一个例子中,例如在图9A至9C中,保持结构787定位在空腔721的上部中。当缆线792从缆线引导件786或套筒722中抽出及缩回其中时,缆线792穿过保持结构787。下面描述缆线引导件786和保持结构787的其它结构和功能。
缆线792包括相对端以及相对端之间的中间段。缆线的一端799可以限定一锚固件,并且其相对端793可以是形成连接结构801的自由端。缆线连接件801是可以通过锁定装置745可释放地接合的结构,并且在一个例子中 包括末端头部795、毗邻头部并且形成颈部796的环形槽、以及基缘797。通常,颈部796可以具有比缆线头部795更小的直径,并且两者可以分别限定大体圆柱的形状。在一些例子中,缆线头部795可以是球形的(例如,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圆形或弧形部分限定),而在其它例子中,缆线头部795不是球形的,而是相对平坦的。
缆线792通过缆线引导件786被滑动地接纳,端部799被构造成接合缆线引导件,从而将端部799锚固至行李箱,防止缆线被完全地拉出缆线引导件并从行李箱上移除。端部799由横截面直径比缆线792的直径更大的结构形成。在图11A和11B所示例子中,端部799形成球体或球根形状的锚固结构。缆线792可以被设计形状及尺寸,使得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拉链滑块孔739、740和/或通过一个或多个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而接纳缆线792。例如,如果相应的拉链滑块孔739、740或者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被设计尺寸,使得它们包括直径约为8毫米(或者如果缆线792不是圆柱形的话其它相关尺寸)的接收部,那么缆线792可被设计尺寸为相应拉链滑块孔739、749或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的直径的大约一半。以这种方式,当使用者将缆线穿过相应拉链滑块孔739、740或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时,缆线792可以不需要与相应拉链滑块孔739、740或者拉链拉片搭扣或孔783精确对准以及相对于它们以特定角度插入。
在一些例子中,缆线792可以是金属线或者多个金属线,并且围绕它可以具有由塑料、织物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护套。缆线792可以替换地是塑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者是它们的结合。
每个拉链滑块727、728、737、738、781或者拉片731、732、741、782上的孔可以被设计尺寸以便大约为缆线792的直径的两倍。例如,在一些例子中可以设计孔的尺寸以具有大约8毫米的直径(或者如果孔不是圆的话,不同的尺寸),并且缆线792可以设计尺寸以具有直径大约4毫米的头部795并且缆线792的中间长度794的直径大约3毫米(假设是圆柱形形状的缆线)。当任何两个或多个滑块727、728、737、738、781彼此毗邻以及优选地当它们彼此邻接时,相应的孔至少部分地交叠,并且彼此大体上至少部分地共同延伸,从而允许缆线792穿过其间放置。
缆线引导件786(或者替换地套筒722)的保持结构787,如图11A和11B所示,包括形成孔的衬套788,缆线792的至少一些可以穿过其中,但 是锚固端部799不穿过其中。这有助于通过将锚固端部799捕获在衬套788中而将缆线792保持在套筒722的缆线引导件786中。在一个例子中,由衬套788形成的孔可以具有充分的尺寸以允许缆线792的中间段794从套筒722和/或缆线引导件786伸出及缩进,但是可以足够的小以防止缆线连接件801的基缘797穿过衬套788。保持结构787可以包括偏置孔,其定位成将缆线连接件801的一部分接纳在缆线引导件786或套筒722中,但是仍然位于保持结构787的外侧。缆线连接件801的一部分可以延伸超出缆线引导件786或套筒722的顶部,以允许使用者抓住缆线连接件801,但是当储存时保持缆线连接件801处于较低轮廓位置,以便降低处理期间被其它物体卡住的风险。
在一些例子中,缆线锚固端部799的平滑外部形状有利于在收缩和伸出期间缆线锚固端部799在缆线引导件786或套筒722中的方便运动。缆线引导件786可以防止由于缆线锚固端部799和缆线792在套筒722中的重复运动而造成磨损。可以设想,保持结构787可以采取衬套788的形状,如上所述,固定在套筒722的顶部,而且没有缆线引导件786结构定位在套筒722内。可以进一步设想,缆线引导件786可以定位在行李箱700的外部,而不是套筒722的内侧。
在一些例子中,将缆线792固定在套筒722中的保持结构787可以另外包括附接至缆线端部799的弹性联接器791(在图11A和11B中以虚线显示)。弹性联接器791可以例如有助于在不使用时将缆线792自动地偏压或缩回成至少部分地进入套筒722或缆线引导件786中。对于联接器791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实施例。例如,联接器791可以是弹性卷曲的塑料弹簧或恒力弹簧。另外,缆线792自身可以是卷曲缆线,其延伸及弹性地缩回到套筒中或者穿过缆线引导件。
参照图12A和12B,在一些例子中可以不使用缆线引导件786,而是形成前部口袋713和/或套筒722的织物可以限定用于接纳缆线792的空腔721。缆线792可以借助可弹性延伸的联接器791(诸如橡皮带)结合至行李箱700,诸如在前部口袋腔室713中或附近的结构。该弹性联接器791可以在套筒722的底部锚固至接缝798、锚固至侧壁789、或者锚固至行李箱700上其它合适的地方。弹性联接器791还可以附接至缆线792的端部799。由织物和弹性材料的组合形成的联接器791可以提供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被拉紧而失效。 替换地,联接器791还可以是卷曲金属结构,诸如弹簧,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结合弹性联接器791使用缆线引导件786。一般而言,在这里所述的双重锁定系统724中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套筒722、缆线792和缆线引导件786。
这里描述的锁定装置745用作固定主行李箱腔室713的拉链滑块727、728,和/或用作阻止前部和/或顶部口袋腔室713、714的拉链滑块737、738、781的分离。为了这样做,锁定装置745可以选择性地并且牢固地从第一拉链封闭机构725接纳至少两个拉链滑块727、728的拉片731、732以及先前描述的缆线792的连接部801。图13-15显示了为此目的构造的锁定装置1345的一个例子。锁定装置1345可以用于参照图7至图10C显示和描述的双重锁定系统724。当然,锁定装置的其它例子可以用于这里显示和描述的双重锁定系统724,图13至15仅仅是一个如此例子的示例。因此,锁定装置1345可以包括壳体1346。壳体1346可以包括限定一个或多个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1、1352、1353的面板件1347。例如。面板件1347可以限定第一和第二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1、1352,其尺寸被设计成接收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731、732,如上所述。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也可以通过面板件1347限定,并且可以设计尺寸以接收缆线1392的连接部的头部1395。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可以是圆形的或其它形状以匹配缆线1392的连接部的周边的大体圆形或其它形状。面板件1347还可以限定用于锁簧锁1371以及一个或多个密码拨盘1359的开口。这些凹槽和开口还可以形成在壳体1346的其它部件上。
参照图13,每个密码拨盘1359可以具有与其结合的关联的带槽轮1368。每个密码拨盘1359和关联的带槽轮1368可旋转地结合至从锁定装置1345的中间板件1366延伸的轴杆1370。轴向地安装在每个轴杆1370上的弹簧1369作用在每个相应的带槽轮1368上以便抵靠密码拨盘1359的后侧偏压它。带槽轮1368与密码拨盘1359的接合面之间所存在的棘爪允许带槽轮1368和密码拨盘1359被锁合在一起并且围绕轴杆1370一致地旋转。在一个例子中的棘爪是形成在带槽轮1368上的隆起或凸起以及形成在密码拨盘1359的背部上的相应棘爪或凹槽。在另一个例子中,并且参照图13,隆起或凸起形成在密码拨盘1359上并且棘爪或凹槽形成在带槽轮1368上。所有的带槽轮1368可以构造成选择性地与密码滑块1383接合和脱离。
当密码滑块1383处于解锁位置时,它可引起凸轮致动件1380也旋转到解锁位置,从而允许当被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在锁定装置1345中横向地滑动。凸轮致动件13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爪1381,当力施加于其上时,卡爪1381引起凸轮致动件1380的旋转。例如,凸轮致动件1380可以包括一个卡爪1381,其可操作以便传递由密码滑块1383提供的横向力,并且凸轮致动件1380可以包括第二卡爪1381以传递由锁簧锁1371的凸起1372提供的旋转力,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参照图15,当至少一个密码拨盘1359没有转到合适的密码代码时,密码滑块1359的至少一个凸起1386没有被接纳在关联的带槽轮1368中,并且密码滑块1383将保持在锁定位置。当密码滑块1383处于锁定位置时,凸轮致动件1380可以保持在锁定位置,从而由于凸轮致动件1380的锤击部与滑动杆1374、1377的端部的接合,防止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在锁定装置1345中横向地滑动。
当与所有带槽轮1368关联的密码拨盘1359被转到合适的密码代码时,密码滑块1383中的所有凸起1386可以被接纳在每个带槽轮1368的相应槽口中,这可引起密码滑块1383移动至解锁位置。弹簧1385可以朝着解锁位置偏压密码滑块1383,但是当密码拨盘1359没有被转到合适的密码代码时,该偏压可以由带槽轮1386克服。结合至密码滑块1383的弹簧1385可以相比较结合至凸轮致动件1380的弹簧1382提供更大的偏压力,从而密码滑块1383可以克服弹簧1382的回复力并且由于密码滑块1383施加到凸轮致动件卡爪1381上的力而造成凸轮致动件1380旋转。当密码滑块1383滑入其解锁位置时,密码滑块1383可以接合凸轮致动件1380的其中一个卡爪1381,从而造成凸轮致动件1380旋转,这进而允许(当由释放构件1360致动时)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在锁定装置1345中横向滑动。
许多锁定装置1345具有第二锁定致动机构1371以作为安全检查过程的一部分允许安全机构打开行李箱100、700。在许多情况下,由钥匙致动的锁簧锁1371用于此目的。类似于密码滑块1383,当钥匙转动时,锁簧锁1371可以造成与凸轮致动件1380的卡爪1381接合,并且使得凸轮致动件1380旋转到解锁位置。锁簧锁1371可以包括凸起1372,其构造成接合卡爪1381,从而造成凸轮致动件1380旋转。在一些情况下,锁簧锁1381可以构造成接收万能钥匙、总钥匙和/或可以构造成接收提供给行李箱100、700的所有者 或使用者的钥匙。锁簧锁1371的凸起1372可以作用以“克服”在密码拨盘1359上缺少合适的密码,但是不会造成凸轮致动件1380旋转那么远,使得如果在密码拨盘1359上存在正确的密码的话阻止密码滑块1383滑入解锁位置。
参照图13至图15,凸轮致动件1380可以结合至弹簧1382,使得凸轮致动件1380被偏压到其锁定位置,除非由锁簧锁1371的凸起1372或密码滑块1383接合。凸轮致动件1380可旋转地固定至锁定装置1345的中间板件1366。
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可以均包括相应的轴1375、1378,其构造成当插入锁定装置1345的相应的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1、1352中时接合拉链拉片孔或搭扣(例如上述搭扣733、744)。下面详细描述所述结构,并且参照图13-15。每个轴1375、1378可以包括顶凸轮表面以允许插入拉链拉片,以推开相应的弹簧加载的轴1374、1377并且返回以通过拉片的孔或搭扣固定,并且包括相对平坦或非凸轮底部以便一旦插入时保持拉链拉片孔或搭扣。参照图14和15,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的每一个可以通过相应的弹簧1379、1385被偏压至保持位置(从而保持插入的拉链拉片孔或搭扣,如果有的话),但是当被凸轮致动件1380允许时,释放构件1360的接合可造成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在锁定装置1345中横向地滑动,以便释放任何插入的拉链拉片。
参照图13和15,当由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的轴1375、1378释放时偏压板件1387可以将任何插入的拉链拉片向外偏压。偏压板件1387可以包括平面部和从其延伸的两个臂部。当插入时,平面部可以结合至中间板件1366,臂部可以装载拉链拉片,使得当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的轴1375、1378从拉链拉片滑出时,臂部将拉链拉片从第一和第二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1、1352中弹出。
参照图14,释放构件可以结合至锁定装置1345的中间板件1366,并且可以经由结合构件(诸如螺钉或铆钉)围绕枢转点1364枢转。释放构件1360可以包括用于接合使用者的手指的肋部,可以包括用于接合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的锤状部1363,并且参照图13和15,释放构件1360可以还包括用于接合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的脊部1362。脊部1362可以接近锤状部1363,但是可以延伸到锤状部1363的最顶表面上方以便滑动 地接合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
参照图13-15,锁定装置1345还可以包括代码重置按钮1356,其可以构造成帮助重置密码拨盘1359和带槽轮1368的密码代码。当在密码拨盘1359已经转到正确的密码代码之后代码重置按钮1356被压下时(参照图15,当密码拨盘1359没有转到正确的密码拨盘时阻止压下代码重置按钮1356),代码重置按钮1356可以接合密码滑块1383的顶部上的短杆1384的侧面,以便在密码拨盘1359相对于它们相应的带槽轮1368旋转时防止密码滑块1383移动到其解锁位置,以便设置用于操作锁定装置1345的新的密码。参照图13,这种相对旋转可以使密码拨盘1359从带槽轮1368中解耦(例如克服由弹簧1369引起的偏压),并且可以造成密码拨盘1359的底部上的凸起移动到带槽轮1368每一个中的不同棘爪或凹槽中,从而重新锁定密码拨盘1359。一旦已经设置新的密码,则可以致动接合构件1360,这可以引起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横向地滑动,进而由于第一和第二滑动杆1374、1377的倾斜表面与代码重置按钮1356的相应倾斜表面接合而造成代码重置按钮1356返回其非致动位置。
添加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用于选择性地将缆线1392的连接端固定在锁定装置1345中,使得锁定装置1345将拉片和缆线连接件锁定在一起,或者分别锁定任一个。参照图13-17C以及如上所述,锁定机构1345可以包括弹簧偏压的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其被构造成将缆线连接件的颈部1396和头部1395接收在锁定机构1345中。当没有被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固定时,弹簧偏压的弹出元件1388将缆线连接件向外偏压,并且壳体1393保持弹出元件1388。如上所述,锁定装置1345的释放构件1360还可以包括脊部1362,其选择性地从锁定或固定位置上脱离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
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可以是大体平面的并且具有J形钩部1398。钩部1398可以被设计形状及尺寸以便在它定位于锁定装置1345的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中时接纳缆线1392的颈部1396。更具体地说,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钩部1398可以具有切口直径,该切口直径大于缆线颈部1396的直径,但是小于缆线头部1395的直径。以这种方式,J形钩部1398将缆线头部1395保持在锁定装置1345的凹槽1353中以防止它被释放。
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还可以包括支柱,其构造成接收弹簧1399以便将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偏压到锁定或固定位置,从而当没有致动释放构件 1360时将缆线1392的颈部1396和头部1395或者弹出元件1388保持在钩部1398中。支柱可以远离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大体平面部横向地延伸,并且参照图15,可以抵靠锁定装置1345的面板件1347的壁偏压弹簧1399。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还可以包括凸缘1397,其以垂直于钩部1398的角度在释放构件1394的大体平面下方延伸,并且可以被设计形状和尺寸以便由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1362接合。参照图17A和17B,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1362可以滑动地接合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如此做,可以使得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在锁定装置1345的壳体1346中横向地滑动并且与缆线1392的颈部1396脱离。这就释放了缆线头部1395,从而允许头部1395被弹出元件1388弹出。例如,当密码拨盘1359显示正确的密码代码和/或当致动锁簧锁1371时,当释放构件1360在壳体1346中枢转时,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可以由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1362致动。
参照图13以及16A-17C,锁定装置1345可以包括弹出元件1388,它可以限定具有底部法兰边1390的圆柱本体1389。圆柱本体1389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具有与缆线1392的头部1395大约相同的直径。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还可以具有一直径,在一些但不是所有情况下,该直径与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钩部1398的切口直径尺寸相同或稍小点。底部法兰边1390可以具有大于弹出元件壳体1393的间隙的直径(下面描述),并且还可以具有大于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钩部1398的切口直径的一部分的直径。
仍然参照图13以及图16A-17C,弹出元件壳体1393可以包围弹出元件1388的至少一部分。弹出元件壳体1393可以包括大体平面板件1393,并且还可以包括锁定装置1345的面板件1347的一部分。所述大体平面板件1393可以借助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诸如螺钉)结合至锁定装置1345的面板件1347。壳体1393的大体平面板件和面板件1347可以共同限定一衬套,衬套允许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选择性地伸出及缩回弹出元件壳体1393,但是防止弹出元件1388的底部法兰边1390能从弹出元件壳体1393中伸出。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可以通过偏压弹簧1391被向上偏压穿过弹出元件壳体1393的衬套。当在合适的密码或钥匙已经到达锁定装置1345之后致动释放构件1360时,弹簧1391可以将固定在锁定装置1345中的缆线头部1395和颈部1396弹射出来。当没有致动释放构件130并且缆线头部1395和颈部1396被接纳在锁定装置1345中时,弹出元件1388可被 接纳在弹出元件壳体1393中,并且弹簧1391可以装载弹出元件1388,当最终致动释放构件1360时弹出缆线头部1395和颈部1396。
参照图16A-17C,现在描述当涉及选择性地固定缆线1392时锁定装置1345的操作。参照图16A和17A,当没有致动释放构件1360时,通过与缆线1392的颈部1396接合的卡钩1394的钩部1398的接合,缆线头部1395被固定在锁定装置1345中。参照图16B和17B,当致动释放构件1360时,可以从锁定装置1345释放缆线颈部1396和缆线头部1395。更具体地,例如,释放构件1360可以通过使用者按压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而被致动,这进而造成释放构件1360相对于枢转点1364枢转,其中释放构件1360围绕该枢转点1364结合至锁定装置1345的中间板件1366和/或面板件1347。当释放构件1360枢转时,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1362可以相对于释放构件1360的枢转点1364沿弧线行进,如此做,可以接合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从而造成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远离缆线颈部1396和缆线头部1395横向地滑动及收缩。一旦缆线颈部1396和缆线头部1395能够避开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钩部1398的至少一部分,就可以通过缆线连接件的头部1395上的弹簧加载的弹出元件1388的向上作用力而弹出缆线1392。
参照图16C和17C,在缆线1392从锁定装置1345上释放以及使用者释放释放构件1360之后,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可以再次在弹簧1399的偏压力作用下横向地滑动,直到它接合弹出元件1388的伸出的圆柱本体1389。然而,因为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的直径大约与缆线头部1395的直径相同并且大于缆线颈部1396的直径,所以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保持稍微横向偏离其在图16A和17A中的位置,因此在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凸缘1397与释放构件1360的脊部1362之间产生间隙。在该位置,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准备好用于插入缆线头部1395以锁定它。现在返回看图16A至17A,当再次将缆线头部1395接近锁定装置1345的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定位时,缆线头部1395可以接合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这两个可以具有大约相同的直径),并且随着弹出元件1388缩回到弹出元件壳体1393中,缆线头部1395的插入力可以加载弹出元件弹簧1391。一旦缆线颈部1396避开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的底部,则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可以继续横向滑动,直至它再次位于图16A和17A所示位置,这里它紧密地围绕缆线1392的颈部1396。因为弹出元件1388的圆柱本体1389保持卡钩或 紧固元件1394横向移动直至并且甚至当缆线头部1395插入第三固定凹槽或接收孔1353中,所以缆线头部1395可以被插入锁定装置1345中,而无需卡钩或紧固元件1394上的顶部凸轮表面。
现在返回参照图14和15,当密码拨盘1359显示正确的密码代码和/或当锁簧锁1371被致动时,锁定装置1345和锁定机构1358从锁定装置1345中释放第一和第二拉片及缆线连接件。然而,在其它例子中,两个或多个释放构件(未显示)可以选择性地分别释放缆线连接件和拉片,或者以两个不同方式致动或者以两个不同水平致动(例如第一和第二位移阶段)的单个释放构件可以选择性地分别释放缆线连接件和拉片。
这里描述的双重锁定系统124、724可以允许结合缆线针对行李箱的一个或多个腔室的拉链拉片使用单个锁定装置145、745、1345,所述缆线可操作地固定行李箱的另一个或多个腔室的的拉链滑块。以这种方式,行李箱的使用者不需要具有多个锁、密码、钥匙等等以便接近行李箱的两个或多个不同腔室,包括在其中拉链滑块和拉片可以不必接近彼此地定位的行李箱中。而且,参照图13-17C,锁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锁定机构可以允许释放构件的单一运动以便释放拉链拉片和固定在单个锁定装置中的缆线,并且因此可以促进使用者方便地操作,尽管如上所述,在其它例子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释放构件,或者可以以两个或多个不同方式致动单个释放构件。
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根据锁定系统的设备和关联方法以便显示本发明的原理。以上描述因此借助示例而不是借助限制。鉴于这里的教导,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对所述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多种系统、布置和方法,尽管它们没有在这里被清楚显示或描述,但是它们体现了这里描述的原理,因此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因此,对于所公开实施例的这些改变、变型和修改旨在落入由附属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虽然图1至图17C显示了竖式行李箱上的双重锁定系统,但是可以在硬壳(例如注射模制塑料)、半刚性(例如尼龙)、混合(部分硬壳及部分软侧)或者甚至完全软侧行李箱或包(包括行李袋和背包)上使用类似的双重锁定系统124、724。而且,尽管这里参照了各种腔室或口袋(例如,前部口袋腔室、顶部口袋腔室、主腔室、前部腔室、第一腔室等等),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参照仅仅是例子,而不是限制。
双重锁定系统124、724可以被用在手提式行李箱或托运行李箱上。这里所述的双重锁定系统124、724的各种特征可以与这里所述的其它特征结合。例如。图6A所示释放构件可以与图6C所示钥匙插口结合。作为变型的另一个例子,尽管图7至10C描述了用于与前口袋一起使用的缆线,但是缆线也可以附加地或替换地用于固定主腔室,或者可以用于将行李箱固定至固定式物品,例如在将缆线端部固定至锁定装置上之前,诸如通过将缆线环绕椅子腿或臂而固定至杆或永久固定物上。作为变型的另一个例子,尽管参照图13至17C所显示和描述的锁定装置可以包括在释放缆线的连接部的同时释放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的释放构件,但是锁定装置可以替换地包括释放第一和第二拉链拉片的一个释放构件,以及独立地释放缆线的连接部的第二释放构件。替换地,可以使用单个释放构件用于这些功能,但是释放构件可以沿着不同方向被接合以便实现这些不同功能。大体而言,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锁定装置用于这里所述的双重锁定系统124、724。大体而言,图1至17C以及伴随文字的教导可以应用于这里所述的任何例子。
当合适时,可以对于各个附图中的共同结构和方法特征使用共同的附图标记和文字。然而,有时对于类似的或相同的结构或方法元素使用唯一的附图标记和文字以用于描述目的。因此,对于类似的或相同的结构或方法元素使用共同的或不同的附图标记或文字意味着或并不意味着超出这里所描述范围的相似性或不同性。
在这里直接或间接阐述的方法中,以一种可能的操作次序描述了各个步骤和操作,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这些步骤和操作可以被重新布置、替换或者消除,而不必然脱离所披露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所有相对参照词及方向参照词(例如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部、底部、侧部、在…上方、在…下方、前部、中部、后部、垂直、水平、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仅借助例子给出以便帮助读者理解这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它们不应当被理解成要求或限制,特别是对于本发明的位置、方位或使用,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说明。要宽泛地解释连接参照词(例如附接、结合、连接和接合等),所述连接参照词可以包括元件的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连接参照词不会必然推断出两个元件彼此直接连接并彼此处于固定关系,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说明。
在一些例子中,参照具有特定特征和/或与另一零件相连的“端部”描述了部件。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限制于刚超过它们与其它零件连接的点就终止的部件。因此,术语“端部”应当被宽泛地解释,其解释方式应当包括与具体元件、链接、部件、零件或构件等的终端毗邻、在它后面、在它前面或者以其它方式与它靠近的区域。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选择性地固定行李箱的至少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与所述行李箱的第一拉上拉链的开口关联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和至少一个拉链拉片的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以及与所述行李箱的第二拉上拉链的开口关联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和至少一个拉链拉片的所述第二拉链封闭机构;
结合到所述行李箱的锁定装置;并且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能在锁定构造和未锁定构造之间操作的锁定机构;用于可释放地接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两个固定凹槽;以及用于致动所述锁定机构的至少一个释放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链封闭机构包括限定一自由端的细长缆线,所述细长缆线可操作地与至少一个拉链滑块接合以限制其运动,并且所述两个固定凹槽的至少一个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所述缆线的自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或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包括至少一个拉链紧固元件,所述拉链紧固元件构造成选择性地接纳所述细长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其中所述拉链紧固元件为搭扣或孔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链拉片结合至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滑块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拉片包括孔,所述孔构造成选择性地接纳所述细长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进一步包括套筒,所述套筒限定一空腔,所述套筒结合至所述行李箱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缆线的至少一部分可收缩地接纳到所述空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限定一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自由端相对并且锚固在所述空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弹性联接器,其结合至所述缆线,并且可操作以便弹性地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空腔以及将缆线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所述空腔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毗邻所述套筒在行李箱上构造一缆线引导件,用于接纳所述缆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端被充分地设计尺寸以便不会穿过形成在所述缆线引导件中的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的至少一部分被弹性地卷曲,使得缆线的至少一部分选择性地缩回到所述空腔中以及从所述空腔伸出。
10.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上拉链的开口包括行李箱的口袋腔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固定式紧固元件,其靠近所述口袋腔室结合至行李箱,并且可操作以便可释放地接纳所述缆线的一部分穿过其中。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的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拉片包括一孔,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固定凹槽的其中一个中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拉片包括一孔,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固定凹槽的另一个中可释放地接合所述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所述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所述至少一个拉链拉片长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另一个的拉链拉片。
1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限定一中间部分以及相对的端部的长度,并且所述锁定机构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中间部分定位,并且所述固定凹槽定位在所述壳体的相应的相对端部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接近所述第一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定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接近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的开启线定位。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可释放地固定至所述锁定装置时,所述第一拉上拉链的开口和第二拉上拉链的开口均处于密封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拉链封闭机构和第二拉链封闭机构可释放地固定至所述锁定装置时,阻碍对所述第一拉上拉链的开口和第二拉上拉链的开口的接近。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式紧固元件包括D型环,其靠近进入所述口袋腔室的开口的末端附接至所述行李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32031.5A CN107467851B (zh) | 2011-09-13 | 2012-09-13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33937P | 2011-09-13 | 2011-09-13 | |
US61/533,937 | 2011-09-13 | ||
US201261623462P | 2012-04-12 | 2012-04-12 | |
US61/623,462 | 2012-04-12 | ||
PCT/EP2012/067991 WO2013037912A1 (en) | 2011-09-13 | 2012-09-13 | Multiple lock system for a luggage case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32031.5A Division CN107467851B (zh) | 2011-09-13 | 2012-09-13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0637A CN103930637A (zh) | 2014-07-16 |
CN103930637B true CN103930637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4684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32031.5A Active CN107467851B (zh) | 2011-09-13 | 2012-09-13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CN201280055714.1A Active CN103930637B (zh) | 2011-09-13 | 2012-09-13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32031.5A Active CN107467851B (zh) | 2011-09-13 | 2012-09-13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512647B2 (zh) |
EP (2) | EP2744957B1 (zh) |
JP (1) | JP6247635B2 (zh) |
KR (1) | KR101934608B1 (zh) |
CN (2) | CN107467851B (zh) |
AU (1) | AU2012307371B2 (zh) |
CA (1) | CA2848456C (zh) |
DE (1) | DE202012013361U1 (zh) |
ES (1) | ES2644079T3 (zh) |
PL (1) | PL2744957T3 (zh) |
WO (1) | WO20130379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23895A1 (en) * | 2009-05-08 | 2017-02-01 | Michael Peter Wildon | Identif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PL2744957T3 (pl) | 2011-09-13 | 2018-01-31 | Samsonite Ip Holdings Sarl | Walizka |
US9822578B2 (en) * | 2015-09-10 | 2017-11-21 | Aquavault Llc | Flexible portable security bag |
US20160073741A1 (en) * | 2013-04-19 | 2016-03-17 | Maglab, Llc | Three Point Slide Connector System |
US20150014109A1 (en) * | 2013-07-09 | 2015-01-15 | Wei-Hung Lai | Luggage Case with Double Lock |
ITMI20131199A1 (it) | 2013-07-17 | 2015-01-18 | Valigeria Roncato Spa | Valigia rigida. |
US9505392B2 (en) * | 2013-10-17 | 2016-11-29 | Vsi, Llc | Air brake lock and assembly |
EP2926679B1 (en) * | 2014-04-04 | 2019-05-22 | Samsonite IP Holdings S.a.r.l | Luggage with interlocking zipper pull tabs |
US20150300049A1 (en) * | 2014-04-18 | 2015-10-22 | Ebags, Inc. | Luggage locking mechanism |
CN104088531B (zh) * | 2014-04-30 | 2016-04-20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锁具 |
CN103953229B (zh) * | 2014-04-30 | 2016-07-06 |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复合锁 |
US10156087B2 (en) * | 2014-08-01 | 2018-12-18 | Sinox Co., Ltd. | Lockset |
US9714526B2 (en) * | 2014-10-21 | 2017-07-25 | Yif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 Code combination lock |
US9845616B2 (en) * | 2014-12-18 | 2017-12-19 | Yifeng Manufacturing Co., Ltd. | Lockset |
US9648933B2 (en) | 2015-04-01 | 2017-05-16 | Abiboo Corp. | Multi-purpose modular travel and packaging bag |
TW201711594A (zh) * | 2015-07-31 | 2017-04-01 | 里莫華有限公司 | 含阻擋裝置之行李箱及其製造方法 |
NZ740623A (en) * | 2015-08-12 | 2022-12-23 | Airbolt Pty Ltd | Portable electronic lock |
EP3386339A4 (en) | 2015-12-09 | 2018-11-21 |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 Bag and bracket assembly for a bag |
GB201602472D0 (en) * | 2016-02-11 | 2016-03-30 | Keter Holdings Ltd | Injection molded cases and method of their manufacture |
FR3047643B1 (fr) * | 2016-02-12 | 2020-11-06 | Delsey Soc | Curseur de securite pour une fermeture a glissiere |
WO2017151690A1 (en) * | 2016-02-29 | 2017-09-08 | Solgaard Design | Bag with integrated cable locking system |
CN107173937A (zh) * | 2016-03-10 | 2017-09-19 | 上海签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锁箱包 |
US10130152B2 (en) | 2016-04-12 | 2018-11-20 | ARLO SKYE, Inc. | Electronic luggage device |
US11019899B2 (en) | 2016-04-12 | 2021-06-01 | ARLO SKYE, Inc. | Electronic luggage device |
US10258129B2 (en) * | 2016-05-13 | 2019-04-16 | Stephen Charles De Vries | Quick release zipper lock for a bag |
CN106723799A (zh) * | 2017-01-04 | 2017-05-31 | 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 可扩展行李箱 |
CN106723801A (zh) * | 2017-01-25 | 2017-05-31 | 夏春 | 一种拉杆箱 |
US11617424B2 (en) * | 2017-07-25 | 2023-04-04 | Delsey | Secure slider for a zip fastener |
US10550608B2 (en) | 2017-12-14 | 2020-02-04 | Conair Corporation | Multiple configuration lock |
USD935862S1 (en) | 2017-12-14 | 2021-11-16 | Conair Llc | Multiple configuration lock |
US10299551B1 (en) * | 2017-12-20 | 2019-05-28 | Wei-Hung Lai | Expandable luggage |
CN208010115U (zh) * | 2018-03-02 | 2018-10-26 | 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 锁具 |
CN108433294A (zh) * | 2018-05-21 | 2018-08-24 | 成都远行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前开口的铝质拉杆箱 |
US10765189B2 (en) * | 2018-06-12 | 2020-09-08 | Lee Shu Ming | Suitcase |
CN109077406A (zh) * | 2018-09-26 | 2018-12-25 | 潘素娇 | 一种硬度高的铝合金拉杆箱 |
US11464307B2 (en) * | 2018-10-01 | 2022-10-11 | Rachel Bloom | Hand bag with integrated fingerprint lock and zipper and/or flap closure |
CN109380840A (zh) * | 2018-11-02 | 2019-02-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容纳装置 |
US12220032B2 (en) * | 2019-01-07 | 2025-02-11 | Rachel Bloom | Hand bag with integrated fingerprint lock and zipper and/or flap closure |
CN113853137A (zh) * | 2019-05-22 | 2021-12-28 | Atech有限公司 | 防破坏箱包及其安全系统 |
FR3099198B1 (fr) * | 2019-07-23 | 2022-09-16 | Delsey Soc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e sécurité, notamment pour un élément de bagage |
CN110439388B (zh) * | 2019-08-16 | 2024-06-11 | 河源市亿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碟锁 |
US11457699B2 (en) * | 2019-12-12 | 2022-10-04 | Shu Ming Lee | Luggage lock and anti-theft zipper thereof |
CN219220071U (zh) * | 2019-12-27 | 2023-06-20 | 新秀丽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行李箱 |
US11317748B2 (en) * | 2020-01-23 | 2022-05-03 | Jacqueline Foster | Programmable lock box |
FR3106475B1 (fr) * | 2020-01-24 | 2022-02-18 | Hermes Sellier | Article de maroquinerie du type bagage |
US11896101B2 (en) | 2020-04-16 | 2024-02-13 | Shakiba Rahimi | Luggage connecting assembly |
GB2594306A (en) * | 2020-04-22 | 2021-10-27 | James Riley Luke | A secure storage bag |
AT523897B1 (de) * | 2020-06-02 | 2022-06-15 | Zipp It Gmbh | Transportbehälter mit einer Verschlussanordnung |
US20220220778A1 (en) * | 2021-01-14 | 2022-07-14 | The Betr Company, Inc. | Zipper lock |
US20230098364A1 (en) * | 2021-04-30 | 2023-03-30 | Samsonite Ip Holdings S.A R.L. | Luggage article attachment member |
KR102684113B1 (ko) * | 2024-04-11 | 2024-07-10 | 김정훈 | 도난방지용 가방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4609Y (zh) * | 1992-12-13 | 1994-02-02 | 吕国良 | 拉链锁 |
CN1175388A (zh) * | 1996-05-06 | 1998-03-11 | 尤俊德 | 可与旅行箱锁具结合之带扣装置 |
GB2319801A (en) * | 1996-05-06 | 1998-06-03 | Chen Te Yu | A zipper lock for luggage case capable of locking up a binding strap |
US6568225B1 (en) * | 2002-02-20 | 2003-05-27 | Hung-Yi Chang | Theftproof lock device for a suitcase |
US6807832B1 (en) * | 2003-12-10 | 2004-10-26 | Yung-Yuan Jeng | Auxiliary unit of a suitcase lock |
EP1510146A1 (en) * | 2003-08-28 | 2005-03-02 | Sunco Luggage Co., Ltd. | Luggage having a built-in shackle lock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032266A (fr) | 1951-02-09 | 1953-06-30 | Dispositif antivol pour bagages | |
US4020930A (en) | 1974-08-01 | 1977-05-03 | Trimco Mfg. & Engineering Inc. | Double action brief case |
US4494592A (en) * | 1983-05-03 | 1985-01-22 | Strayer Coin Bag Co. Inc. | Mailing bag with address mounting pocket and tamper proof tie securing means attachable to card and slide zipper preventing surreptitious access thereinto |
US4756171A (en) | 1987-03-02 | 1988-07-12 | Homar Paul F | Luggage lock system |
US5156028A (en) | 1991-04-08 | 1992-10-20 | Jiang Jy Chang | Padlock having a cable shackle and a locking mean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numerals |
JP3098384B2 (ja) * | 1994-07-25 | 2000-10-16 |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コールドスラグ除去装置 |
JP3017432U (ja) * | 1995-04-26 | 1995-10-31 | 豪太郎 西垣 | 鞄 |
US5557954A (en) | 1995-06-05 | 1996-09-24 | Ling; Chong-Kuan | Combination lock with dually depressible push buttons |
TW315885U (en) * | 1996-09-20 | 1997-09-11 | Chun-Te Yu | Combination lock having bidirectional zip |
JP3168972B2 (ja) * | 1998-01-14 | 2001-05-2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
WO1999055189A2 (de) | 1998-04-24 | 1999-11-04 | Mp Michael Pfeiffer Design & Marketing Gmbh | Koffer |
DE29820726U1 (de) * | 1998-11-19 | 2000-03-23 | MP Michael Pfeiffer Design & Marketing GmbH, 85649 Brunnthal | Koffer mit Sicherheitsverschluß |
US6202455B1 (en) | 2000-01-24 | 2001-03-20 | Shun-Chang Su | Zipper lock assembly for an article with a zipper having two pull tabs |
US20020129628A1 (en) * | 2001-03-01 | 2002-09-19 | Roy Skalberg | Luggage, baggage and package security device |
KR200259110Y1 (ko) * | 2001-09-25 | 2001-12-29 | 류장욱 | 씨디용 가변가방 |
US7424812B2 (en) | 2003-05-16 | 2008-09-16 | Stanton Concepts Inc. | Multiple function lock |
CN2627889Y (zh) * | 2003-05-29 | 2004-07-28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行李箱拉链锁 |
US6941777B2 (en) | 2003-05-30 | 2005-09-13 | Vanguard Corporation | Baggage |
JP3098384U (ja) * | 2003-06-06 | 2004-02-26 | サンコー鞄株式会社 | ワイヤ錠を備えたスーツケース |
US7467695B2 (en) | 2003-10-01 | 2008-12-23 |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 Multi-function travel case |
US7503440B2 (en) | 2003-10-01 | 2009-03-17 | Targus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 Multi-function travel case |
TWM250015U (en) | 2003-12-31 | 2004-11-11 | Sinox Co Ltd | Compound type locking structure used in zigzag lock |
JP2005288065A (ja) | 2004-03-31 | 2005-10-20 | Nippon Ito:Kk | 宅配容器と盗難防止システム |
JP3114912U (ja) * | 2005-07-20 | 2005-10-27 | 株式会社ウノフク | 防犯バッグ |
US20080060400A1 (en) | 2006-09-13 | 2008-03-13 | Sinox Company Ltd. | Multifunction lock with indicator and mechanism for relocking without key |
US7631524B2 (en) | 2007-03-01 | 2009-12-15 | Alberto Araujo | Multi-shackle lock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multi-shackle lock |
US9854883B2 (en) * | 2009-03-24 | 2018-01-02 | Travel Caddy, Inc. | Anti-theft carrying bag |
AU2010201766B2 (en) * | 2009-05-01 | 2012-04-05 | Paul James Symons | Security Device |
JP3168972U (ja) * | 2011-04-25 | 2011-07-07 | 株式会社ティーアンドエス | 鞄 |
US8661861B2 (en) * | 2011-08-08 | 2014-03-04 | The Sun Lock Company Ltd. | Dual locking system for integrated zipper lock |
PL2744957T3 (pl) | 2011-09-13 | 2018-01-31 | Samsonite Ip Holdings Sarl | Walizka |
US20150014109A1 (en) * | 2013-07-09 | 2015-01-15 | Wei-Hung Lai | Luggage Case with Double Lock |
ITMI20131199A1 (it) * | 2013-07-17 | 2015-01-18 | Valigeria Roncato Spa | Valigia rigida. |
US9101186B2 (en) * | 2013-08-04 | 2015-08-11 | Wei-Hung Lai | Hard shell luggage case capable of expanding carrying capacity |
WO2017151690A1 (en) * | 2016-02-29 | 2017-09-08 | Solgaard Design | Bag with integrated cable locking system |
US10258129B2 (en) * | 2016-05-13 | 2019-04-16 | Stephen Charles De Vries | Quick release zipper lock for a bag |
US9833047B1 (en) * | 2016-06-01 | 2017-12-05 | Boban Jose | Locking slider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
US20180103737A1 (en) * | 2016-10-13 | 2018-04-19 | Ratio Engineering LLC | Secure bag |
-
2012
- 2012-09-13 PL PL12758860T patent/PL2744957T3/pl unknown
- 2012-09-13 JP JP2014530228A patent/JP62476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DE DE202012013361.6U patent/DE202012013361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2-09-13 CN CN201710532031.5A patent/CN107467851B/zh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EP EP12758860.6A patent/EP2744957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AU AU2012307371A patent/AU20123073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ES ES12758860.6T patent/ES2644079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CN CN201280055714.1A patent/CN103930637B/zh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EP EP17171986.7A patent/EP33093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KR KR1020147009465A patent/KR101934608B1/ko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WO PCT/EP2012/067991 patent/WO201303791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9-13 US US14/344,683 patent/US95126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CA CA2848456A patent/CA2848456C/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26 US US15/275,821 patent/US1030185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4609Y (zh) * | 1992-12-13 | 1994-02-02 | 吕国良 | 拉链锁 |
CN1175388A (zh) * | 1996-05-06 | 1998-03-11 | 尤俊德 | 可与旅行箱锁具结合之带扣装置 |
GB2319801A (en) * | 1996-05-06 | 1998-06-03 | Chen Te Yu | A zipper lock for luggage case capable of locking up a binding strap |
US6568225B1 (en) * | 2002-02-20 | 2003-05-27 | Hung-Yi Chang | Theftproof lock device for a suitcase |
EP1510146A1 (en) * | 2003-08-28 | 2005-03-02 | Sunco Luggage Co., Ltd. | Luggage having a built-in shackle lock assembly |
US6807832B1 (en) * | 2003-12-10 | 2004-10-26 | Yung-Yuan Jeng | Auxiliary unit of a suitcase loc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12013361U1 (de) | 2016-07-29 |
EP3309331B1 (en) | 2020-10-21 |
EP3309331A1 (en) | 2018-04-18 |
KR20140067110A (ko) | 2014-06-03 |
US10301850B2 (en) | 2019-05-28 |
US20150040622A1 (en) | 2015-02-12 |
JP2014530311A (ja) | 2014-11-17 |
CA2848456A1 (en) | 2013-03-21 |
PL2744957T3 (pl) | 2018-01-31 |
CN107467851A (zh) | 2017-12-15 |
CN103930637A (zh) | 2014-07-16 |
ES2644079T3 (es) | 2017-11-27 |
EP2744957A1 (en) | 2014-06-25 |
CA2848456C (en) | 2019-09-10 |
WO2013037912A1 (en) | 2013-03-21 |
AU2012307371A1 (en) | 2014-04-17 |
KR101934608B1 (ko) | 2019-01-03 |
CN107467851B (zh) | 2020-06-19 |
US20170081884A1 (en) | 2017-03-23 |
EP2744957B1 (en) | 2017-06-21 |
JP6247635B2 (ja) | 2017-12-13 |
AU2012307371B2 (en) | 2017-08-31 |
US9512647B2 (en) | 2016-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30637B (zh) | 用于行李箱的多重锁定系统 | |
CN101849732B (zh) | 具肩带之手提袋 | |
ES2358355T3 (es) | Dispositivo de anclaje para cajas plegables. | |
TWI292008B (en) | A dual lock with indicatory function | |
US7866713B2 (en) | Locker structure | |
CN208618956U (zh) | 拉链头锁 | |
US4733549A (en) | Theft preventing luggage handle attachment | |
CN107404986A (zh) | 用于行李件的闭合装置组件 | |
US20090077773A1 (en) | Handcuff apparatus | |
WO2005111349A3 (en) | Door lock | |
US924331A (en) | Lock. | |
CN103099411A (zh) | 行李箱 | |
CN104727662B (zh) | 一次性防窃启锁扣 | |
JP2022508826A (ja) | 入れ物(コンテナ)接続システム | |
CN106998865B (zh) | 可压缩跑步袋 | |
CN2586784Y (zh) | 扣式拉链密码锁 | |
CN109403765A (zh) | 防窃启锁扣 | |
US20240344363A1 (en) | Multi-directional lock, luggage with same, and cabinet with the multi-directional lock | |
CN202653327U (zh) | 链式首饰 | |
CN102733688B (zh) | 锁和钥匙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9825457U (zh) | 一种多功能包提手 | |
TW200914708A (en) | Zipper lock with a rotatable button | |
CN2905981Y (zh) | 具有强制开启的扣具锁结构 | |
CN201097738Y (zh) | 一种带锁的箱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