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0071U - 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20071U CN219220071U CN201990001486.7U CN201990001486U CN219220071U CN 219220071 U CN219220071 U CN 219220071U CN 201990001486 U CN201990001486 U CN 201990001486U CN 219220071 U CN219220071 U CN 2192200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body
- luggage case
- luggage
- lock
- aper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27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78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2 hardfa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A45C13/103—Arrangement of zip-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8—Devices to prevent theft or loss of purses, luggage or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20—Chains or ba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 E05B35/08—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 E05B35/1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with master and pass keys
- E05B35/105—Locks allowing opening by official authorities, e.g. master key opening of luggage locks by customs officia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031—Locks with both permutation and key actuation
- E05B37/0034—Locks with both permutation and key actuation actuated by eith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2—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umbler discs or rings arranged on a single axis, each disc being adjustable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02—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umbler discs or rings arranged on a single axis, each disc being adjustable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 E05B37/025—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umbler discs or rings arranged on a single axis, each disc being adjustable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in padlo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12—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umbler discs on several ax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05B67/003—Chain, wire or cable lo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05B67/36—Padlocks with closing means other than shackles ; Removable locks, the lock body itself being the locking element; Padlocks consisting of two separable halves or cooperating with a stu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3/00—Devices for locking portable objects against unauthorised removal; Miscellaneous locking devices
- E05B73/0005—Devices for locking portable objects against unauthorised removal; Miscellaneous locking devices using chains, cable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18—Portabl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curing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行李箱(102),包括至少一个闭合机构(138)和可移除地安装的锁体(146),所述锁体(146)具有致动机构(141),所述致动机构(141)具有锁定的第一构型和解锁的第二构型。一安装装置将所述锁体可移除地安装到行李箱上。当所述锁体安装到行李箱上时,致动机构可以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138)。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致动机构也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其他物体(17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行李箱,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行李箱,其具有安装件,该安装件用于可移除的锁。
背景技术
行李箱锁通常用于防止别人破坏。然而,在锁与行李箱集成在一起的情况下,这些锁常常只能在一件行李上按照一种构型使用。因此,它们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李箱锁定系统,更具体地说,希望提供一种行李箱,其具有安装件,该安装件用于可移除的锁,其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或所有问题,并且/或者更一般地说,提供了对现有装置的改进或替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其包括至少一个闭合机构和可移除地安装的锁体,所述锁体具有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具有锁定的第一构型和解锁的第二构型。安装装置将锁体可移除地安装至行李箱。当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致动机构可以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致动机构还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另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此外,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致动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固定至少另一个闭合机构(例如第二闭合机构)而选择性地固定另一物体。
作为附加方式或以独立方式,安装装置可以包括保持锁体的安装座,其中,所述锁体能够从行李箱的内部与安装座分离。
作为附加方式或以独立方式,安装座可以包括形成在行李箱的外表面中的凹部。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安装座可以包括限定内腔的安装板或壳体。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安装座可以是限定内腔的壳体,其中,所述锁体能够通过形成在壳体中的进入门从内腔移除。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所述锁体可包括释放构件,当致动机构处于锁定的第一构型并且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所述释放构件与主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内腔可以被成形为使得当锁体保持在内腔中时,锁体的释放构件对齐,以与主锁定机构相互作用。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通过所述致动机构选择性地保持一固定构件。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锁体还包括释放构件,当致动机构处于锁定的第二构型并且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释放构件与第二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构件。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固定构件是细长的柔性构件。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至少一个附接机构将锁体固定至安装座。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锁体包括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附接机构与锁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孔接合,以将锁体固定至行李箱。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当锁体附接至安装座时,所述固定构件被沿着锁体保持。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附接机构包括能从行李箱的内部接近的滑动机构,以从锁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孔脱离,并将锁体从安装座释放。
提供了一种属于任意先前行李箱的行李箱,其中,安装装置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行李箱的表面上的凹部中。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安装装置可包括释放构件,当锁体被安装至行李箱时,所述释放构件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锁体可包括第二释放构件,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第二释放构件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其他物体。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致动机构可包括密码锁,当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密码锁与释放构件配合,而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密码锁与第二释放构件配合。安装装置可以包括钥匙锁,当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钥匙锁与释放构件配合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密码锁可以形成为锁体的一部分。
作为附加方式或者以独立方式,安装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其限定用于接收锁体的内腔。所述内腔可包括孔口,使得当锁体被包含在内腔中时,通过所述孔口能够接近锁体的一部分。可以如此设计孔口的尺寸,使得从行李箱的外部将锁体固定在壳体内。
在随后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阐述另外的实施例和/或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说明书后将清楚明白所述另外的实施例和/或特征,或者能够通过实施所公开的内容而了解所述另外的实施例和/或特征。通过参考构成本公开内容一部分的说明书其余部分和附图,可以实现对本公开内容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内容各个方面和特征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一些情况下以有益方式单独使用,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与本公开内容的其他方面和特征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所描述内容,在附图中,各部件没有按比例绘制,附图被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例而提供,不应被解释为本公开内容范围的完整叙述,其特点是:
图1是行李物件处于闭合构造的等轴测视图,该行李物件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一些示例的锁定系统;
图2A-图2B示出的是本公开的锁定系统处于主锁定构型的等轴测视图。图2A示出的是主锁定机构处于接合位置,固定行李物件的拉链拉手。图2B示出的是锁处于分离位置;
图3是从一件行李的内侧所观察的本公开锁定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2A的线4-4截取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行李物件上的锁定系统的安装机构;
图5是本公开的锁定系统的分解视图;
图6A-图6D示出的是沿图2A的线4-4截取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行李物件上的锁定系统的安装机构。图6A示出的是锁体利用处于接合位置的安装机构紧固至安装壳体。图6B示出的是锁体在安装机构处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安放在安装壳体中。图6C示出的是锁体在安装机构处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从安装壳体移除。图6D示出的是安装机构的一个替代实施例;
图7A-7C示出的是锁定系统处于第二锁定构型的等轴测视图。图7A示出的是第二锁定机构的线绳被保持在锁定系统锁体上的沟槽中。图7B示出的是第二锁定机构的线绳处于伸展、脱离构型。图7C示出的是锁定系统接合在第二锁定构型中;
图8示出的是第二锁定机构处于接合位置;
图9A-9C示出的是安装机构附接在一件行李的外表面中。图9A是锁定机构安装在附接于该件行李外表面内的安装板上的等轴测视图。图9B是安装壳体从该件行李内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C是沿图9A的线9C-9C截取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10A-10D示出的是本公开内容的锁定系统。图10A是锁定系统的立体图。图10B是安装在一件行李中的锁定系统沿图10A的截面线10B-10B截取的剖视图。图10C示出的是锁定系统的可移除锁将主锁定机构固定在锁定位置。图10D是沿图10C的截面线10D-10D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将主锁定机构固定在锁定位置的锁定系统的可移除锁;
图11A-11C示出的是本公开内容的锁定系统。图11A是锁定系统的立体图。图11B示出的是锁定系统的锁体处于打开位置。图11C示出的是第二锁定机构从锁定系统的锁体移除;
图12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锁定系统的第二锁定机构;
图13是本公开内容的锁定系统的等轴测视图;
图14A-14E示出的是本公开内容的锁定系统。图14A显示了位于凹部内的锁定系统的锁体。图14B显示了锁定系统的锁体。图14C显示了锁定系统的锁体,其中夹紧滑动机构处于打开锁体上罩的进入门的位置。图14D显示了锁定系统的锁体,可移除锁被从上罩移除。图14E显示了锁定系统的锁体,可移除锁被从上罩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李箱的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包括能够选择性地从行李箱移除的锁体,并且具有当固定至行李箱时的主锁定构型以及与行李箱分离时的第二锁定构型。在主锁定构型中,主锁定机构可以固定闭合机构,而在第二锁定构型(与行李箱分离)中,锁体可以固定其他物体。锁定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将锁体可移除地安装至行李箱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可包括行李箱上的安装座,用以将锁体可移除地固定至行李箱。安装座包括附接机构,附接机构能够从行李箱的内部致动,以将锁体释放或固定到行李箱。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上的致动机构包括锁结构、释放构件和孔。在一个示例中,锁结构可以包括锁本身(例如,例如用于密码锁的拨盘或钥匙锁结构)和锁的内部结构。当锁体安装到行李箱时,致动机构可以与主锁定机构配合,或者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致动机构可以与第二锁定机构配合。
图1是行李物件处于闭合构型的等轴测视图,该行李物件包括根据本公开的一些例子的锁定系统104。行李物件100包括行李箱102,该行李箱102由多个壁或面板(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称为“面板”,没有限制意图)形成,这些面板限定一内部存储空间,其中携带用户的物品。在一个例子中,行李箱102可以由相对的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12以及在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12之间延伸的多个侧面板形成。例如,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相对的顶面板114和底面板116,以及在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12之间延伸的相对的左面板118和右面板120。拐角区域132可以由任何两个或三个相邻面板的相交限定。
图1所示的行李物件100是一种直立式旋轮软面箱,但其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行李物件,包括硬面旋轮箱、混合旋轮箱、集装箱、背包、行李袋,等等。例如,行李箱102可以由硬面材料模制而成,或者由硬面材料和软面材料的组合形成(称为“混合”构造)。在一些例子中,行李箱102可以完全由软面材料形成。硬面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材料(自增强型或纤维增强型)、ABS、聚碳酸酯、聚丙烯、聚苯乙烯、PVC、聚酰胺、PE或双轴取向聚丙烯,等等。软面材料可以是尼龙、帆布、聚酯、皮革、PVC、聚丙烯、聚乙烯和/或PE,等等。
行李物件100可以在闭合构型和打开构型之间变动。在闭合构型中,盖部和基部可以定位成彼此相邻,以将用户物品封装在行李物件100的内部存储空间内。为了允许盖部和基部在打开构型和闭合构型之间选择性变动,可以将盖部和基部通过铰链196或类似机构可枢转地附接在一起。
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闭合机构138,用以在闭合构型中将盖部和基部可释放地固定在一起。闭合机构138可以是分立机构,诸如锁闩,或者可以是沿盖部和基部之间的线的至少一部分长度定位的连续闭合机构,诸如拉链闭合件。闭合机构可以具有若干个元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拉链拉手,用以允许闭合机构被打开和闭合。闭合机构138可以使用锁定系统104固定,以防止对行李物件100不希望的进入。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附加的闭合机构115,例如用以闭合形成在行李物件100的盖部中的口袋。
继续参考图1,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构件,用以将行李物件100支撑在支撑表面上(例如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构件可以是支脚、固定轮组件、旋转轮组件,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支撑构件可以与行李箱102的任何合适的面板相关联,例如在至少一个例子中支撑构件至少连接至底面板116。如图所示,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四个支撑构件124。在一些例子中,行李物件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携带手柄122、123,以及/或者能够从行李物件的后面板伸出来的可缩回拖曳手柄(未示出)。
图2A-2B示出的是本公开的锁定系统104处于主锁定构型的等轴测视图,其中,锁体146定位在行李箱上并固定至行李箱,致动机构184处于主构型。在该主构型中,致动机构一般可以包括锁杆152、释放构件148和锁体146的内部部件。当锁体146固定至行李箱时,主锁定机构140在主构型中与致动机构配合。主锁定机构140可以包括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
图2A示出的是主锁定机构140处于接合位置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将行李箱的拉链拉手106、108进行固定。图2B示出的是锁体146处于脱离位置。在主锁定构型中,锁体146定位在行李箱上并且可释放地固定至行李箱。在第二锁定构型中,锁体146与行李箱分离。在主锁定构型中,锁体146被固定至安装座149,安装座149(例如在该例子中为安装板150)附接于行李箱的主体。如图2A-2B所示,安装板150附接至行李物件的表面。因此,当锁体146固定到安装板时,锁体146从行李物件的表面突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49(例如安装板150)可以附接至行李物件,使得当锁体146安装到安装板上时,锁体146突出的程度小一些,或者大致与行李物件的围绕锁体146的表面齐平,或低于该表面。参考下面提供的例子更详细地讨论这种构型。
在主锁定构型中,在锁体固定至行李箱的例子中,致动机构184被构造成与主锁定机构140配合。在图2A-2B中,在该例子中,主锁定机构140可至少包括单个锁缝180,用于接收和保持一个或多个闭合机构的元件,诸如拉链拉手106、10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锁定机构140可以包括另一种类型的拉链拉锁,诸如针对每个拉链拉手106、108有单个缝的拉链拉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锁定机构140可以包括用于固定拉链、线绳的另一种类型的锁,或者可以是行李箱上实现不同功能的锁,诸如夹紧件,用于将翻盖式手提箱的外壳部件固定在一起,或者用于固定口袋的闭合机构、可移除电池或其他部件。
在图2A-2B中主锁定机构140的所示示例中,单个锁缝180的尺寸和设计被确定为接收一个或多个拉链拉手106、108。拉链拉手106、108并排配合在一起并且被接收在单个锁缝180内。致动机构的锁杆152延伸穿过形成在拉链拉手106、108中的孔,并被维持在适当位置以将拉链拉手106、108保持在锁缝180内,而且锁杆152是可移动的,例如当致动机构起作用使主锁定机构140脱离时,拉链拉手106、108被从缝180中移除,这时锁杆152受到偏转或从形成于拉链拉手106、108中的孔缩回。
如图2B所示,当主锁定机构140没有保持拉链拉手106、108时,拉链拉手106、108能够自由移动以打开和关闭行李箱。为了锁定行李箱,如图2A所示,确定拉链拉手106、108的方位,使其配合在一起并与主锁定机构140的缝对齐。在该例子中,安装板和锁体146可位于行李箱上主锁定机构140可被拉链拉手106、108接触到的任何位置。
在图2A-2B所示的例子中,主锁定机构140由密码锁144和释放构件148致动,释放构件148在该例子中为按钮,与作为致动机构一部分的密码锁144结合操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机构可以包括例如与释放构件148结合操作的钥匙锁。在该例子中,释放构件148是按钮188形式的致动器。可以使用其他结构来代替按钮,例如摇杆开关或滑动机构。当密码锁144处于正确位置(例如,转动拨盘使得拨盘显示正确的组合)时,释放构件148可被压下以松开主锁定机构140。当释放构件148被压下时,主锁定机构140释放(解锁),以允许拉链拉头106、108从主锁定机构140上移除。
锁体146还可以包括作为致动机构的一部分的超控锁142。超控锁142可以允许锁定系统104符合安全规定。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超控锁142是钥匙锁,以允许安全人员在检查期间打开行李箱,或者通过单独的钥匙以允许在其他情况下进行检查。超控锁142还允许释放构件148操作以释放主锁定机构140,从而可以打开行李箱。
图3示出的是从行李箱的内表面121看到的安装座149的底部,并且示出了用于选择性地固定锁体146以及从安装座149和行李箱释放锁体146的附接机构的滑动机构154。这种结构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尤其是针对主要在图4、图5和图6A-6D中的这个示例。
图4示出的是沿图2A的线4-4截取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当附接机构处于锁定的第一构型时附接机构将锁体146固定在安装座149上的情况下的安装座149,安装座149对于该示例为安装板150。图5示出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当附接机构处于解锁的第二构型时附接机构将锁体146从安装板150释放的情况下的安装座149。图6A-6D详细示出了附接机构在第一构型中并且将锁体146保持在安装板150上时的结构,以及附接机构在第二构型中并且从安装板150释放锁体146时的结构。
锁定系统104在行李箱上的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149,例如在本示例中为附接到行李箱的表面的安装板150。安装板150包括顶部156和底部158。安装板150的底部158安装在行李箱的内侧,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安装在行李箱的外表面上。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和安装板150的底部158由紧固件152固定,以将行李箱的壁夹在它们之间并将安装板150固定在选定位置。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安装板150的底部158和行李箱的右面板120均包括用于容纳紧固件152的孔。在该示例中,安装板定位在形成于行李箱的壁中并限定周边边缘的孔中。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和底部158夹持部分行李箱周边边缘。
如图4所示,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可以包括底壁182和侧壁166。底壁182可以接合行李箱102的右面板120。侧壁166可以帮助将锁体146定位在安装板150内。侧壁166可以具有均匀的高度,或者如图3所示具有非均匀高度,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以适应拉链拉手与主锁定机构的相互作用以及/或者凹口以容纳释放构件1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可以包括用于提高对锁体146保持力的结构。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50的顶部156可以包括沟槽157,沟槽157构造成将互补的凸脊147保持在锁体146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凸脊和沟槽结构可以反过来,或者可以实施其他卡持结构特征。
锁体146通过附接机构保持在安装板150上,附接机构在该示例中形成在安装板150的底部158上。附接机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结构特征,其被插入穿过锁体146中至少一个相应的孔160以接合锁体146并将锁体146固定到安装板150。虽然可以使用一个孔和一个突出结构特征,但在本示例中示出了两个孔和两个突出结构特征。所述突出结构特征可以是能够移动的,例如能够旋转或能够滑动,如下所述。
如图4所示,每个突出结构特征可以是包括上凸缘164的柱162。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上凸缘164大体上是细长的,其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例如,上凸缘164的形状大体上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或矩形。两个柱162与如下所述的滑动机构154接合。
当锁体保持在安装板150中时,上凸缘164位于锁体内侧,穿过了锁体146中的相应孔160。上凸缘相对于孔160定向,使得它们不能穿过相应的孔160以使锁体146与安装板150脱离。例如,孔160的形状是细长的,其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当上凸缘164被定向为使得上凸缘的长度尺寸大体上与相应孔的长度尺寸对齐(第一方位)时,上凸缘可以经过相的孔被接纳。在该示例中,上凸缘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略小于孔的相应长度和宽度尺寸,以便在长度尺寸对齐时装配穿过孔。凸缘的长度尺寸大于相应孔的宽度尺寸,使得当凸缘未与孔长度方向对齐时,凸缘可能不会穿过孔。如图4所示,当凸缘164与相应孔160未对准时,锁体146通过附接机构由安装板150固定。这是附接机构的第一接合构型,其中,附接机构接合锁体146的诸孔160中至少一个,以将锁体固定到行李箱。如图5所示,当凸缘164与相应孔160对齐时,凸缘可以穿过孔160,并允许锁体146从附接机构释放而从行李箱移除。这是附接机构的脱离的第二构型。
参考图3和图5,附接机构的滑动机构154与突出结构特征的每一个按可操作方式连接,所述突出结构特征在该示例中为柱162。致动构件在该示例中是滑动片,其在安装板的底部上线性地移动并导致每个柱在接合的第一构型(其中凸缘164与相应孔160未对准)和脱离的第二构型(其中凸缘164与相应孔160对齐)之间旋转。在该示例中,滑动机构154包括相对的臂155。相对臂155中的每一个接合一个柱162的底座。当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移动时,相对臂也移动并导致两个柱162旋转大约90度,从而将上凸缘164旋转相应的90度。当上凸缘164被旋转时,上凸缘164从与孔160沿长度方向对齐的第一方位移动到与相应孔在长度方向上不对齐的第二方位。如上所述,当凸缘164不与孔160对齐时,锁体146固定到安装座149(在本示例中为安装板150)和行李箱,而当凸缘移动到它们与孔160对齐的方位上时,锁体146可以从行李箱移除。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孔160的形状可确定为使得孔160在第一端较宽而在第二端较窄。因此,上凸缘164的大小为使得上凸缘164可以插入到孔160较宽的第一端中。上凸缘164的宽度大于孔160较窄的第二端的宽度,于是上凸缘164不能穿过孔160的第二端从安装板150上释放锁体146。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滑动机构154接合每个柱162,方式为对应于滑动机构154的运动平移柱162。在该示例中,当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滑动(移动)时(例如如图3所示),上凸缘164从孔160较宽的第一端移动(例如通过平移)至孔160较窄的第二端,并且锁体146与安装板150保持固定。图3示出的是从行李箱内部观察时在行李箱的内表面上的安装板150的底部158。滑动机构154可从行李箱内部接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便于接近,安装板150可以设置在行李箱内部任何衬里的顶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需要,安装板150可以设置于任何衬里下方。
图5示出的是附接机构处于脱离构型的情况下锁体146与安装板150脱离接合。为了将附接机构从图2A-2B所示保持锁体146的位置移动到图5的脱离构型,滑动机构154例如通过沿某一路径滑动或移动而移动到脱离位置,如下面针对图6A-6C进一步详细讨论的那样。如图3所示,滑动机构154可从行李箱内部接近,并且从左向右移动以从保持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随着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移动,柱162旋转直到上凸缘164与孔160对齐,这种对齐允许上凸缘164从孔160中移除。
图6A-6D提供了附接机构的附加细节。图6A示出的是锁体146附接到安装板的上部156。为了保持锁体146,柱162的上凸缘164被保持在锁体146的各孔160内。如上面所讨论的,上凸缘164具有大体上细长的形状,使得当上凸缘164被定向为处于图6A所示的接合位置时,上凸缘164无法装配穿过孔160,因此锁体146固定至行李箱。柱162还包括柱底座163和柱延伸部165。连接构件155将柱底座163连接到滑动机构154。
图6B示出的是上凸缘164和柱162旋转到产生脱离构型的方位。如上所述,当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滑动(移动)时,柱162旋转到足以引起上凸缘164的细长部分与锁体146中的孔160的形状对齐。当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移动时,连接构件155引起柱162的底座163使整个柱162转动。例如,图6A所示的柱底座163可以在滑动机构154从左向右移动时被推动。连接构件155和柱底座163之间的连接点被定位成使得连接构件155的推动引起柱底座163的旋转,接着引起柱延伸部165和上凸缘164与柱底座163一起旋转。对于图6A中未示出的另一个柱162,连接构件155拉动柱底座163,以类似方式引起旋转。
上凸缘164的旋转导致上凸缘164移动到附接机构的脱离构型。一旦上凸缘164旋转到脱离构型,锁体146就可以从安装板的上部156移除,如图6C所示。在脱离构型中,上凸缘164旋转,使得细长部分与孔160对齐,以允许上凸缘164移动穿过孔160。在一个替代方式中,为使柱162旋转,滑动机构154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运动。例如,滑动机构154可以旋转以使柱162相应地旋转。
如图6D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附接机构可以使用其他结构将锁体146固定至行李箱。例如,旋转柱162可以用包括顶部凸缘165的平移L形柱166代替。在附接机构的接合位置,顶部凸缘165延伸,使得顶部凸缘165的一部分与形成孔160'的周边边缘接触,防止L形柱166通过孔160'被移除。在附接机构的脱离位置,顶部凸缘165与由孔160'提供的开口对齐,以允许顶部凸缘165通过孔160'被移除。L形柱166与滑动机构154'一起线性地移动,在该情况中为线性滑动运动。滑动机构154'通过连接构件155'连接至L形柱166。连接构件155'连接到L形柱166,使得当滑动机构154'线性移动时,L形柱166也线性移动,使顶部凸缘165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当两个柱162用作附接机构一部分时,两个柱162可以距安装板150的侧面和安装板150的中心大致等距地放置,以提供锁体146和安装板150之间的牢固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50的底部可包括一个柱162或多于两个柱1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50的底部可以包括作为附接机构一部分的多个滑动机构154,用以使柱162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图7A是锁定系统104处于第二锁定构型的等轴测视图,其中锁体已经从行李箱释放,并且如果需要可以用于固定其他物件或物体,其中致动机构184与第二锁定机构176配合。与上述主锁定机构140一样,密码锁144和释放构件148是致动机构处于其第二构型下的一部分,并与第二锁定机构176一起起作用,以固定和释放固定构件170。例如,如图7B和图7C所示,在第二锁定构型中,第二锁定机构176选择性地固定所述固定构件170,固定构件170的形式为柔性构件,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为线绳170。当锁体146安装至行李箱(处于锁定的第一构型)时,固定构件170被存放在锁体上并且可能无法操作。当处于第二锁定构型并与行李箱分离时,固定构件170可以变动为用于固定物体或物件的构型。
图7A示出的是该示例的线绳170保持在锁体146上的沟槽174中。图7B示出的是线绳170处于准备使用的伸展构型。图7C示出的是线绳170处于锁定构型,其中线绳170用于将诸如钱包之类的其他物体固定到链式围栏。
如图7A所示,当锁体146被从安装板移除时,线绳170被保持在位于锁体146上的沟槽174中。线绳170可以通过摩擦配合或其他保持结构被保持在沟槽中。线绳170定位在锁体146上的沟槽中,不干扰锁体146在安装座149中的定位。沟槽174可以围绕锁体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沟槽174可以至少与线绳部分一样长,并且大小可以定为足够深,使得线绳部分处于与锁体周边边缘齐平的下方。沟槽174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还用以保持线绳的自由端,线绳自由端的形状可以不同于线绳部分的长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诸如枢转保持构件等单独的保持机构可以将线绳和/或线绳170的自由端保持在锁体146的沟槽174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线绳170可以通过除了位于锁体146周边的沟槽174之外的保持机构进行保持。
图7B示出的是线绳170处于准备使用的伸展构型。线绳170的自由端168可以是可枢转地附接到锁体146,允许线绳170按照用户的指示移动。例如,线绳170的枢转端172可以使用销配件固定到锁体14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线绳170可以具有固定的非枢转连接。
图7C示出的是线绳170的自由端168插入第二锁定机构176的孔186中,第二锁定机构176在该示例中包括锁体146中的孔186。在该示例中,自由端168首先穿过链式围栏,接着穿过手提包的手柄,然后被接纳在孔186中。
线绳170的远端168利用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包括密码锁144和释放构件148)选择性地固定在孔186中。致动机构可用于解锁锁定系统104并将线绳170的自由端168从孔186移除。尽管密码锁144在图7C中示出,但是可以想到其他解锁机构,诸如钥匙锁,作为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的一部分。当密码锁144处于正确的解锁构型时,释放构件148可用于将线绳170的远端168从孔186释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滑块或摇臂开关来代替释放构件148。
一旦锁定,线绳170的远端168也可以使用超控或第二锁定机构142从孔186移除,超控或第二锁定机构142例如为标准化带钥匙(TSA)锁,在该示例中可以被包括作为致动机构的一部分。因此,安全人员能够解锁锁定系统104以检查行李箱的内容物。
图8示出的是用于将其他物体锁定在一起的第二锁定构型,例如将袋子178锁定到诸如链式围栏等外部结构。线绳170的自由端168可以穿过袋子178的手柄并且穿过链式围栏放置。在密码锁144被设定在正确构型(解锁)的情况下,线绳170的自由端接着被插入第二锁定机构176的孔186中。然后可以将线绳170从孔186中移除,如上面参照图7A-7C所讨论的那样,其中,密码锁144被设定为正确构型,然后释放构件148被致动以允许自由端168从孔186中移除。锁定系统可用于多种其他情景中的第二锁定构型。例如,锁定系统可用于锁定被设计用于接收密码锁的储物柜或门,或将传统拉链拉手一起锁定在任何类型的包或行李箱上。
图9A示出了锁体146安装在安装板250上,并且被接纳在形成于行李箱外部的凹部284中,所述安装板250附接至行李箱的外表面。凹部284包括底壁和形成凹部284周边的侧壁。如图所示,当锁体146安装至安装板250时,锁体146的顶面与行李箱的外表面大致齐平,从而在一个示例中不延伸到围绕凹部的外表面之上,以便在锁体相对移动(例如在地板上方、皮带上或经过其他行李箱)时不会被物体勾住。在该实施方式中,行李箱的表面包括凹部,其构造成容纳安装机构的锁体146。在软面行李箱中,凹进部分可以通过下面方式形成:去除行李箱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具有周边边缘的孔,然后放置安装板,安装板本身形成凹部并沿着其周边固定到孔的边缘。在硬面行李箱中,凹部可以在模制过程中形成。例如,凹进部分可以构建在用于行李箱的模具中。如图9A所示,硬面或软面行李箱中的凹部284可以比锁体146长,使得用户可以接近锁体146的释放构件148以释放锁体146的主锁定机构140。
图9B示出的是从行李箱102内部观察的安装板250。在图9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凹部284形成在硬面行李箱中。如图所示,可以从行李箱内部接近致动构件254以使锁体146与安装板250脱离。致动构件254类似于参照6A-6D描述的滑动机构154,并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图9C示出的是图9A中描述的安装构型的附加细节。如图所示,锁体146安放在行李箱102的表面中的凹部284内。如在前面示例中那样,安装板250包括位于行李箱102的表面任一侧的底部258和顶部256。安装板250的底部258、行李箱102的表面、以及安装板250的顶部256可以使用紧固件252连接。安装板250的顶部256包括侧壁256,以将锁体146保持在安装板250上。此外,安装板250可包括与上面参照图3讨论的那些内容类似的致动构件和一个或多个附接机构。例如,图9C中所示的安装板250包括由柱底座263形成的柱262,柱底座263通过延伸部265连接到上凸缘264。柱底座263通过连接构件255连接到致动件254。当致动构件254横向移动时,连接构件255可引起柱底座263旋转,从而将上凸缘264旋转至脱离构型,如参照图6A-6C讨论的那样。作为替换方式,安装板250可以包括其他附接机构,例如上面参照图6D描述的L形柱166。L形柱166也通过连接构件155附接到滑动机构154,并与滑动机构154一起横向移动,使L形柱166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座149可以由凹部自身形成,不需要安装板。例如,硬面行李箱可以形成为使得行李箱的外表面包括用于接纳锁体146的凹部。在该示例中,锁体146可以通过延伸到凹部中的附接装置附接至行李箱。例如,附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机构,所述附接机构穿过行李箱表面的凹部中的孔暴露出来,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附接机构(诸如上面描述的具有带凸缘顶部的柱)可以如上面讨论的那样可释放地与锁体146中的孔接合。所述附接机构可以从行李箱的内部移除,以允许锁体146与行李箱分离并用于第二锁定构型。
在锁定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系统包括由壳体347限定的安装座350,壳体347限定了内腔372。在图10A和图10B所示的示例中,安装座350包括具有内腔372的上罩347,可移除锁346位于内腔372中。如图10A所示,上罩347装配到凹部壳体356中。凹部壳体356的形状大体上为矩形,并且其大小为使得上罩347被轻松装配在凹部壳体356内。凹部壳体356的下表面还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352的孔和矩形开口。凹部壳体356如这里所示被接收在形成于行李箱102外表面的凹部321中。凹部壳体356可以安放为与行李箱102侧壁的周围区域大体齐平、略低于齐平、或略高于齐平。在软面箱中,凹部壳体356可以定位在形成于行李箱外表面的孔中。上罩347安放在凹部壳体356内。其可以与凹部壳体356的上部范围以及行李箱侧壁的周围区域大体上齐平、略低于齐平或略高于齐平。
上罩347的形状大体上为矩形。上罩347的底表面包括用于接纳紧固件352的孔以及进入门364。进入门364可以打开和关闭,并围绕设置在进入门364边缘处的铰链366旋转。
上罩347装配在凹部壳体356内。上罩347底表面中的孔与凹部356底表面中的孔对齐以接纳紧固件352。如图10B所示,紧固件352延伸穿过行李箱的表面320、凹部壳体356和上罩347,以将安装罩固定至行李箱。此外,当上罩347装配在凹部壳体356内时,进入门364与凹部壳体356底表面中的矩形开口363对齐,使得进入门364在上罩347和凹部壳体356安装至行李箱102时起作用。
当进入门364处于打开位置时,上罩347中的内腔372是可进入的。内腔372由进入门364、侧壁373和上罩347的上表面357界定。上罩347的上表面357包括上开口374。上开口374覆盖上罩347的上表面357中在内腔372的侧壁373之间延伸的一部分。
上罩347还可以包括致动机构398处于主构型时与锁定系统300的主锁定机构340配合的若干部件。主锁定机构340可以包括在上罩347表面中的一对缝388。如图10A所示,致动机构可以包括密码锁344、释放构件341以及尖头384和386,尖头384和386延伸穿过缝388,以按照与上面参照图2A和图2B描述的内容相似或相同的方式固定行李箱的拉链拉手。致动机构还可以包括锁的若干内部部件,诸如将释放构件341与尖头384和386相连接的诸部件。在密码锁344设定在解锁构型的情况下,拉链拉手的若干部分可以定位到对应缝388中并且通过对应尖头384或386固定在其中。当密码锁被设定为解锁构型时,释放构件341可被致动,以允许(诸)拉链拉手从缝388移除。当密码锁344未被设定为解锁构型时,释放构件341可以是不能移动,拉链拉手因此由各尖头384或386固定在(诸)缝388中。致动机构可以包括也被设置于上罩347中的超控锁342。超控锁342可以是例如钥匙锁,从而安全人员可以控制主锁定机构340。
如图10B所示,锁定系统300使用紧固件352安装至行李箱320的表面。紧固件352延伸穿过行李箱320的表面、凹部壳体356和上罩347。可移除锁346被定位在上罩347的内腔372中,并且进入门364处于关闭位置以将可移除锁346保持在上罩347中。进入门364通向行李箱320的内部。
当可移除锁346接合在内腔372中时,密码锁344的拨盘可用于控制尖头384和386。图10C示出的是可移除锁346与尖头384和386之间的机械连接。当可移除锁346放置在内腔372中时,弹簧加载按钮380的外表面381与传动连杆382接触。
传动连杆382与尖头384和386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诸如图10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尖头384和386嵌套在一起,使得尖头384和386中的每一个都物理连接到传动连杆38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尖头386可以物理连接到尖头384,而尖头384物理连接到传动连杆382。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尖头384和386可以由单一结构形成。由于传动连杆382与尖头384和386之间连接的结果,当可移除锁346处于锁定构型而弹簧加载按钮380处于其最外侧位置(诸如如图10C所示)并且被阻止向内移动进入可移除锁346中时,传动连杆382阻止尖头384和386横向移动越过缝388而与每个缝388中的各拉片脱离并释放各拉片。相反,当密码锁344的拨盘处于正确组合时,弹簧加载按钮380能够移动到可移除锁346中,因此允许传动连杆382横向移动,并允许尖头384和386在其各自的缝388内横向移动,以释放由尖头384和386保持的拉链拉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0B所示锁定系统300中,释放构件341可以可操作地连接至尖头384和386,使尖头384和386横向移动。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超控的固定结构342的下部装配在传动连杆382的中心部分中。当弹簧加载按钮380处于解锁的第二位置时,将释放构件341朝着弹簧加载按钮380滑动使传动连杆382横向移动,从而使尖头384和386横向移动,将尖头384和386从上罩347的缝388中缩回。
图10D示出的是上罩347内可移除锁体346的剖视图。如上所述,弹簧加载按钮380具有锁定的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传动连杆382以及尖头384和386被防止朝着可移除锁346横向移动,从而将尖头384和386保持在越过缝388的适当位置。所述弹簧加载按钮380在图10D中示出处于锁定的第一位置。弹簧加载按钮380向内延伸到可移除锁346中。弹簧加载按钮380的内部包括阻挡环390。阻挡环390围绕弹簧加载按钮380的大致圆柱形的内部装配。阻挡环390的形状确定为与致动机构的拨盘344的下侧上的翻摆环392接合。翻摆环392围绕拨盘344的下侧延伸,但不位于拨盘344中的描绘若干数字部分的下侧,这些数字代表用于解锁密码锁344的组合。
如图10D所示,当拨盘344未转动到解锁组合时,翻摆环392与阻挡环390接合,以防止弹簧加载按钮380向内移动而脱离尖头384和386。当拨盘344转动到解锁组合时,阻挡环390不受翻摆环392阻碍,并且弹簧加载按钮380可以移动到解锁的第二位置。进而,传动连杆382以及尖头384和386可以横向移动。此外,当弹簧加载按钮380移动到解锁的第二位置时,弹簧加载按钮380的内部上的凹口394因为弹簧加载按钮380的移动而与固定结构370的远端386脱离。于是,弹簧加载按钮380的形状允许密码锁344与主锁定机构340及第二锁定机构397接合。
如图11B所示,可移除锁体346装配在上罩358的内腔372内。当可移除锁346被放置在内腔372内时,致动机构的拨盘能够经由上罩347中的上开口374接近,如图10A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腔372的侧壁可以成形为使得可移除锁346被锁上而只能沿着一个方位装配在内腔372内。因此,可移除锁346可以容易地放回到内腔372中,并且不大可能沿错误方位放置在内腔372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可移除锁346被放置在上罩347的内腔372内时,线绳370变形以装配在内腔372内。因此,当进入门364关闭时,可移除锁346的线绳370被包含在上罩347内,如图11A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入门364中的开口365可以允许线绳370突出到上罩347的外部,如图10B-10D所示。
可移除锁346可从上罩347移除并用于第二锁定构型,其中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密码锁344、弹簧加载按钮380和固定构件370。致动机构的若干部件可以与第二锁定机构的孔386配合。参考图11A-11C,上罩347的进入门364上的锁闩368可以移动以允许门364打开并围绕铰链366摆动。一旦进入门364打开,可移除锁346就可从上罩347和行李箱320移除,独立于上罩347使用。
可移除锁体346广义上包括呈柔性构件形式的固定构件370,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为线绳370。如图12所示,第二锁定机构397将固定构件370的自由端固定在孔386中。可移除锁体346包括密码锁344,在图12中显示为拨盘。弹簧加载按钮380也包括在可移除锁体346上。当密码锁344的拨盘转动到正确组合时,可移除锁体346中的弹簧加载构件393自由横向移动。当弹簧加载构件393自由横向移动时,弹簧加载按钮380可以从锁定的第一位置移动到解锁的第二位置(即,通过推动弹簧加载按钮380),以释放将线绳370的远端386固定在孔382中的锁闩,从而释放线绳370的远端386。
如图13所示,锁定系统400包括具有壳体447的安装座450,壳体447限定用于接收锁体的内腔472,锁体包括设置于上罩447内的可移除锁445。凹部壳体456与凹部壳体356基本相似,但其形状却是定为保持上罩447。因此,凹部壳体456具有比凹部壳体356更大的宽度。
上罩447具有与上罩347相似的结构。如图14A、图14B和图14C所示,上罩447的形状大体上为矩形。上罩447的底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孔。上罩447的底表面还包括进入门464。进入门464可以使用设置在进入门464第一边缘附近的释放机构468打开。在该示例中,释放机构468包括两个彼此相对移动的滑动机构。当滑动机构朝着彼此向内移动时,由各滑动机构控制的突起476从突起476与上罩447的侧壁473中的凹部478相接合的位置移动。当突起476从凹部478脱离时,可以通过围绕设置于进入门464的第二边缘处的铰链466旋转进入门464而打开进入门464。
当进入门464打开时,上罩447的内腔472是可进入的。内腔472由进入门464、侧壁473和上罩447的上表面457界定。上罩447的上表面中的上开口474位于内腔472的上方。上开口474覆盖上罩447的上表面457中在内腔472的侧壁473之间延伸的一部分。
上罩447还包括用于锁定系统400的主锁定机构440。如图13所示,主锁定机构440可以包括固定行李箱的拉链拉手的一对缝。处于主构型的致动机构可以包括超控锁442,超控锁442也设置于上罩458中,如上所述用于旅行安全目的。
参见图14B-14D,当释放机构468被致动以允许进入门464打开时,锁体445可以从上罩447的内腔472移除,并且处于第二锁定构型。锁体445利用第二锁定机构497,第二锁定机构497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孔486和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密码锁444、固定构件470和弹簧加载按钮480。与锁体346一样,可移除锁445广义上包括呈柔性构件形式的固定构件470,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为线绳470。如图14D和图14E所示,第二锁定机构497将固定构件470的自由端固定在孔486中。锁体445包括密码锁444,在图14D中显示为拨盘。弹簧加载按钮480也包括在可移除锁445上。当密码锁444的拨盘转到正确组合时,可移除锁445中的弹簧加载按钮480可以自由横向移动,从而允许弹簧加载按钮480从突出位置移动到缩进位置(即,通过推动弹簧加载按钮480)。当弹簧加载按钮480处于缩进位置时,将线绳470的远端固定在锁体445中的孔486中的锁闩被释放,从而释放线绳470的远端。
锁定系统400在图14A中示出。如图所示,上罩447装配在凹部壳体450内。紧固件452延伸穿过行李箱表面420、凹部壳体450和上罩447。可移除锁体445设置于上罩447的内腔472内,并且进入门464处于关闭位置,以将可移除锁445保持在内腔472中。
密码锁444以类似于如上所述密码锁344的方式包括在既处于主要构型又处于第二构型的致动机构中。密码锁444与弹簧加载按钮480上的内部结构相互作用,以允许按钮480从突出位置移动到缩进位置。当按钮480(一般意义上讲是释放构件)自由地横向移动时,传动连杆也可以滑动以横向移动。密码锁444与物理连接至主锁定机构440的尖头的传动连杆相互作用。因此,按钮480的运动导致传动连杆和尖头也横向移动,这就将主锁定机构解锁。相比而言,当密码锁444处于锁定位置时,弹簧加载按钮480被阻止横向移动,这继而阻止释放构件(弹簧加载按钮480)和传动连杆滑动,防止主锁定机构440的尖头横向移动,从而不会释放位于主锁定机构440中的拉链拉手。
上述公开内容包括为了将锁体从其与行李箱的接合中释放,接近从行李箱内部可释放地固定安装座的附接机构。这种构造有助于防止锁体意外或当行李箱锁定在关闭构型时被移除。总的来说可以想到,可释放地固定安装座的附接机构可以定位成用于从行李箱的外部接近,在这种情况下,锁体可以与行李箱分离而无需进入行李箱的内部。
所有相对性和方向性说法(包括: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底、侧、上方、下方、前、中间、后、竖向、水平,等等)都是以举例方式给出的,用以帮助读者理解本文所描述的特定例子。这些说法不应被解读成要求或限制,尤其是与位置、方位或用途有关的要求或限制,除非权利要求书中明确提出。连接说法(例如附接、联结、连接、结合,等等)应当进行广义理解,可以包括连接的元件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除非权利要求书中明确提出,否则连接说法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并相互间处于固定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目前所公开的示例以举例的方式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提供教导。因此,上述描述中所包含或者附图中所示出的主题应该解释为示意性的,而不是按限制性意义解释。后面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本文所描述的所有通用特征和特定特征,以及本文方法和系统范围的所有陈述,就语言而言,这些陈述可以说落在两者之间。
Claims (23)
1.一种行李箱,包括:
至少一个闭合机构;和
锁体,所述锁体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具有锁定的第一构型和解锁的第二构型;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和致动机构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可移除地安装至所述行李箱的组件;
所述行李箱还包括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将锁体可移除地安装至行李箱;其中:
当所述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致动机构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以及
当所述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致动机构能选择性地固定其他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被构造成保持所述锁体;并且
所述锁体能够从行李箱的内部与安装座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安装座包括形成在行李箱的外表面中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安装座包括限定内腔的安装板或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安装座是限定内腔的壳体,并且锁体能够通过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进入门从内腔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当致动机构处于锁定的第一构型并且锁体安装至行李箱时,一释放构件与一主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内腔被成形,使得当锁体保持在内腔中时,释放构件被对齐以与主锁定机构相互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行李箱还包括:
固定构件,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固定构件通过致动机构选择性地保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锁体包括一释放构件,当所述致动机构处于锁定的第二构型并且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释放构件与第二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固定所述固定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固定构件是细长的柔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其中,至少一个附接机构将所述锁体固定至安装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
所述锁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孔;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附接机构与锁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孔接合,以将锁体固定至行李箱。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当所述锁体附接至安装座时,所述固定构件被沿着锁体保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附接机构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能够从行李箱的内部接近,以从锁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孔脱离,并从安装座释放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安装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凹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释放构件,当锁体被安装至行李箱时,所述释放构件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锁体包括第二释放构件,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第二释放构件能选择性地固定其他物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致动机构包括密码锁,当锁体被安装至行李箱时,所述密码锁与释放构件配合,而当锁体与行李箱分离时,所述密码锁与第二释放构件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8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钥匙锁,当锁体被安装至行李箱时,所述钥匙锁与释放构件配合,以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闭合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密码锁形成为锁体的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用于接收锁体的内腔。
22.根据权利要求4或2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内腔包括孔口,使得当锁体被容纳在内腔中时,能够通过所述孔口接近锁体的一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所述孔口的尺寸应使得从行李箱的外部将锁体固定在壳体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19/087079 WO2021129942A1 (en) | 2019-12-27 | 2019-12-27 | Luggage case with a mounting for a removable lock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20071U true CN219220071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6915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90001486.7U Active CN219220071U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行李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20071U (zh) |
WO (1) | WO202112994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2124869A1 (de) | 2022-09-27 | 2024-03-28 |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ommanditgesellschaft | Gepäckschloss |
DE102022124866A1 (de) | 2022-09-27 | 2024-03-28 |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ommanditgesellschaft | Gepäckschlos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0008083U1 (de) * | 2010-07-15 | 2010-10-14 | Vulcan Sports Co., Ltd. | Horizontalverriegelung-Kofferschloss |
US20130036777A1 (en) * | 2011-08-11 | 2013-02-14 | Chun Ming Lin | Weight measure device with a combination lock |
PL2744957T3 (pl) * | 2011-09-13 | 2018-01-31 | Samsonite Ip Holdings Sarl | Walizka |
EP3386339A4 (en) * | 2015-12-09 | 2018-11-21 |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 Bag and bracket assembly for a bag |
US10550608B2 (en) * | 2017-12-14 | 2020-02-04 | Conair Corporation | Multiple configuration lock |
-
2019
- 2019-12-27 CN CN201990001486.7U patent/CN219220071U/zh active Active
- 2019-12-27 WO PCT/EP2019/087079 patent/WO202112994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29942A1 (en) | 2021-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34608B1 (ko) | 수하물 케이스용 다중 잠금 시스템 | |
US9486046B2 (en) | Integrated polycarbonate case | |
CN108367427B (zh) | 容器组件 | |
US7246718B2 (en) | Toolbox with handle having cover locking mechanism | |
JP7303313B2 (ja) | 荷物システム | |
US5689979A (en) | Zipper lock for luggage case capable of locking a binding strap | |
EP2436492B1 (en) | Container assembly | |
CN219220071U (zh) | 行李箱 | |
US4223787A (en) | Cassette carrying case | |
US5470115A (en) | Recessed three-point latch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a storage locker | |
EP3112218B1 (en) | Roof box for vehicles | |
EP2926679A1 (en) | Luggage with interlocking zipper pull tabs | |
US20220081933A1 (en) | Lock and case having the same | |
EP2675724A1 (en) | Portable lockable enclosure | |
KR101359303B1 (ko) | 박스용 록커 | |
US20220220771A1 (en) | Lock tongue module and modular lockset | |
US20240344363A1 (en) | Multi-directional lock, luggage with same, and cabinet with the multi-directional lock | |
JPH0538648Y2 (zh) | ||
CN218541875U (zh) | 一种箱包锁及具有该箱包锁的箱包 | |
JP3013970U (ja) | ペット用キャリーケース | |
KR200287089Y1 (ko) | 도어 잠금장치 | |
JP2023069747A (ja) | スーツケース | |
KR20240109878A (ko) | 가변형 캐리어 | |
US20140190843A1 (en) | Locking Mechanism of a Protective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H08172960A (ja) | ペット用キャリーケー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