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95988B - 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5988B
CN101995988B CN2009103058041A CN200910305804A CN101995988B CN 101995988 B CN101995988 B CN 101995988B CN 2009103058041 A CN2009103058041 A CN 2009103058041A CN 200910305804 A CN200910305804 A CN 200910305804A CN 101995988 B CN101995988 B CN 101995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conducting
conducting film
insulate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5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5988A (zh
Inventor
黄柏山
赵志涵
施博盛
郑嘉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5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5988B/zh
Priority to US12/826,599 priority patent/US20110043465A1/en
Priority to JP2010163122A priority patent/JP5690519B2/ja
Priority to KR1020100071386A priority patent/KR101798233B1/ko
Priority to EP11161397A priority patent/EP2336866B1/en
Priority to AT10173325T priority patent/ATE532126T1/de
Priority to EP10173325A priority patent/EP228771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95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5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988B/zh
Priority to US14/489,081 priority patent/US953748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45Resistive 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15/00Nanotechnology for interacting, sensing or actuating, e.g. quantum dots as markers in protein assays or molecular mo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touch swi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902Specified use of nanostructure
    • Y10S977/932Specified use of nano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
    • Y10S977/953Detector using nanostructure
    • Y10S977/956Of mechanical prope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一第一导电膜、一第一绝缘层、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一第二导电膜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膜配置在第一绝缘基板上,而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并使该第一导电膜具有一暴露区。第一导电线路配置在第一导电膜的周边且各个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电极段及一延伸段。电极段与第一导电膜电性连接而延伸段与第一导电膜电性隔离。第二导电膜配置在第二绝缘基板上。第二导电线路配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周边。本发明的触摸屏具有厚度较薄、制造成本较低、制造良率较高和可靠度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与显示技术的进步,如今的人机操作接口已有很大的突破,而不再局限于使用鼠标或键盘的操作方式。目前最为人性化且广受使用者喜爱的操作方式为触控操作,其为直接用手指按压屏幕画面中所显示的图像,就能达到所要的功能及效果。这种直觉式的操作方式,对于小朋友或年长者而言相当便利。
触控接口一般是由显示器与贴附其上的触摸屏所构成。目前现有技术触摸屏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等触摸屏。现有技术电阻式触摸屏包含了两片载有导电膜和导电线路的绝缘基板,而其中一片绝缘基板上更贴附有装饰板。装饰板为使用者操作时所直接接触的基板,其上载有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可美化显示器的外观。
然而,如此的触摸屏至少需含有三片堆栈的基板(即两片绝缘基板与一片装饰板),这样会使触摸屏的厚度难以缩小。此外,由于现有技术触摸屏中的导电膜有形成彼此不连接的多个导电区块的需求,而须采用湿式刻蚀或干式刻蚀(如激光刻蚀)的方式,因而会导致触摸屏的制作成本上升,且湿式刻蚀或干式刻蚀容易伤及基板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触摸屏的厚度难以缩小、制造成本较高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度较薄、制造成本较低、制造良率较高和可靠度较高的触摸屏。
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一第一绝缘层、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使第一导电膜具有一第一暴露区。这些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一导电膜的周边,且各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及一第一延伸段。第一电极段与第一暴露区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导电膜电性连接。第一延伸段与第一绝缘层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导电膜隔离。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这些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第二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一第一绝缘层、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使第一导电膜具有一第一暴露区。这些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一导电膜的周边,且各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及一第一延伸段。第一电极段与第一暴露区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导电膜电性连接。第一延伸段与第一绝缘层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导电膜隔离。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这些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第一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第一导电膜具有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的一第一区和多个第二区。这些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一导电膜的周边,且各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和一第一延伸段。第一电极段与第一区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区电性连接。第一延伸段与这些第二区其中之一形成接触。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这些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第一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本发明的触摸屏,通过将一绝缘基板上的部分导电线路采用绝缘层而与导电膜隔离,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导电膜刻蚀成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块的做法,具有降低制造成本,避免刻蚀工艺伤及基板结构,以及提升触摸屏的制造良率及可靠度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触摸屏,通过将一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由导电膜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的走线方式,以及通过将另一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与该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相连接后连接至外部线路,可有效简化该另一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的数量及走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触摸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二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三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触摸屏第四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五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触摸屏第六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七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的触摸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其中图1A为沿着图1B的I-I线的剖面示意图。为了使读者便于对照两绝缘基板上的结构的对应关系,图1B中所绘示的位于上方的绝缘基板及其上的结构的配置顺序与实际情形上下颠倒,而实际的上下配置顺序请参照图1A。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包括一绝缘基板110、一导电膜120、一绝缘层130、多个导电线路140、一绝缘基板150、一导电膜160和多个导电线路170。绝缘基板110具有一表面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10可为一载有图案、文字或其组合的装饰板。具体而言,表面112上可配置有一印刷层114,而印刷层114包含图案、文字或其组合。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印刷层114也可以配置在绝缘基板110的另一相对的表面116。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10为可挠性透光基板,其材料例如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10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高分子聚合物或绝缘材料。
导电膜120配置在第一表面1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20直接接触装饰板(即绝缘基板110),例如直接接触装饰板的印刷层114。绝缘层130覆盖第一导电膜120的至少部分周边,并暴露出导电膜120的一暴露区A1。这些导电线路140配置在导电膜120的周边上,且彼此分离设置。每一导电线路140包括一电极段142和一延伸段144,且电极段142与延伸段144相互连接。电极段142配置在暴露区A1上,且与暴露区A1形成接触而与导电膜120电性连接。延伸段144配置在绝缘层130上,其与绝缘层130形成接触而与导电膜120隔离。换言之,绝缘层130将延伸段144与导电膜120隔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层130包括三子绝缘层130a、130b、130c,这些子绝缘层130a、130b位于导电膜120的相邻二边缘,而这些子绝缘层130a、130c也位于导电膜120的相邻二边缘。各导电线路140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子绝缘层130a、130b、130c而与导电膜120隔绝,且各导电线路140的另一部分与暴露区A1形成接触。
绝缘基板150具有一表面152,其中表面112与表面152互相面对。绝缘基板150可为一透光承载板,其可为可挠式基板或硬质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50可为玻璃基板。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50的材料也可以是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其它高分子聚合物或其它绝缘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10较绝缘基板150靠近触摸屏100的一触碰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碰面为表面116),触碰面为手指、触控笔的笔尖或其它触碰物体所能够触碰且按压的表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所具有的绝缘基板的数量可以仅有两片,即绝缘基板110与150。
导电膜160配置在表面15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60与绝缘基板150接触。这些导电线路170配置在导电膜160的周边上,且彼此分离设置。绝缘基板150与一外部线路32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线路320电性连接到这些延伸段144与这些导电线路17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线路320可为一可挠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外部线路32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线路载板或导电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的组成材料包括多个异方向性导电分子,且每一异方向性导电分子的尺寸不大于300纳米。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至少其中的一包括纳米碳管膜(CarbonNanotube Film,CNT film),也即异方向性导电分子例如为纳米碳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例如都为纳米碳管膜。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也可以是氧化铟锡膜(Indium Tin Oxide,ITO)或其它透明导电膜。或者,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其中之一为纳米碳管膜,而另一为其它透光导电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进一步包括一绝缘层210,其覆盖导电膜160的至少部分周边,并暴露出导电膜160的一暴露区A2。每一导电线路170包括一电极段172和至少一延伸段174(例如图中的延伸段174a与174b)。电极段172配置在暴露区A2上,且与暴露区A2形成接触而与导电膜16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段172与导电膜160直接接触。延伸段174配置在绝缘层210上,其与绝缘层210形成接触而与导电膜160隔离。换言之,绝缘层210将延伸段174与导电膜160隔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层210包括二子绝缘层210a与210b,其位于导电膜160的相对二边缘,且每一导电线路170的一部分(例如延伸段174a与174b)配置在此二子绝缘层210a与210b上,且每一导电线路170的另一部分(例如电极段172)配置在暴露区A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进一步包括多个导电接点180,其彼此分离地配置在绝缘层210上,其中这些导电接点180与这些导电线路170之间无电性连接,即彼此互相分离设置。此外,且这些延伸段144分别通过这些导电接点180电性连接至外部线路3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延伸段174a的一端设有一接点176,这些导电线路170分别通过这些接点176电性连接至外部线路320。
触摸屏10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线路190,每一连接线路190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192与一内接端194。这些导电接点180分别设置在这些外接端192,这些导电线路140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这些内接端194。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延伸段144的一端分别通过多个导电胶220电性连接至这些内接端194,以使导电线路140与外部电路32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连接线路190配置在绝缘层210上而与导电膜160隔绝,换言之,绝缘层210隔离这些连接线路190与导电膜160。为了简化图式,图1B中的导电胶220是以虚线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线路140、170及连接线路190的材料例如是银或其它金属,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它的导电材料。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电线路140的一端也可以直接与外部线路320电性连接,而不需透过连接线路190来连接。
当触摸屏100不受按压时,导电膜120与导电膜160彼此保持间距且电性绝缘。然而,当使用者以手指触碰绝缘基板110的表面116时,导电膜120的受压处会与导电膜160接触而产生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段142与电极段172的数量各为两个。二电极段142分别配置在触摸屏100的二相对边缘,而二电极段172分别配置在触摸屏100的另二相对边缘。外部线路320可连接至一控制平台(如计算机、处理器或电子装置的控制电路),其通过分析电极段142与电极段172所测量到的电阻,可判断出手指触碰处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基板110与绝缘基板150可通过双面胶360(如图1A所绘示)接合,或通过其它胶材或黏着物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哑线路230,其配置在绝缘层130上。哑线路230与导电膜120彼此电性绝缘,其对电子讯号没有实际上的功用。哑线路230可对应导电线路170配置,以使绝缘基板110与绝缘基板150在组合后所形成的触摸屏100的表面较为平整。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中,由于至少一片绝缘基板,如绝缘基板110(或150),其上是采用绝缘层130(或210)来将导电线路140(或170)的延伸段144(或174)与导电膜120(或160)隔离,以取代现有技术将导电膜刻蚀成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块的作法,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除了可降低制造成本外,也可避免刻蚀工艺伤及基板结构,进而提升触摸屏的制造良率及可靠度。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120和导电线路140是直接作在装饰板(即绝缘基板110)上,因而装饰板上的印刷层114不会受到湿式刻蚀或激光刻蚀的破坏。因此本实施方式采用绝缘层130将可提升装饰板的良率。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中,绝缘基板150与外部线路320连接,也即外部线路320与绝缘基板150上的导电接点180及接点176接合,但不与绝缘基板110上的导电线路140直接连接。因此,外部线路320可以不用通过热压合的过程与绝缘基板110结合,如此能够避免热压合的过程伤及装饰板。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可以仅采用两片绝缘基板110、150,因此可以具有较薄的厚度与较低的成本。
除此之外,当导电膜120、160为纳米碳管膜时,由于其可在较为低温的状态下或在采用紫外光固化的状态下形成于绝缘基板110、150上,因此相较于氧化铟锡膜溅镀于绝缘基板110、150上时的高温环境,采用纳米碳管膜较能够确保装饰板的良率与可靠度。
图2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二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a与上述触摸屏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a不采用图1B的绝缘层210,取而代之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膜160a具有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的一第一区162和多个第二区164。每一导电线路170的电极段172配置在第一区162上,且与第一区162形成接触而与第一区162电性连接。每一导电线路170的延伸段174(如延伸段174a、174b)配置在这些第二区164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与第二区164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导电接点180彼此分离地配置在部分这些第二区164上,其中这些导电接点180与这些导电线路170之间无电性连接,即互相分离设置,而这些延伸段144分别通过这些导电接点180电性连接至外部线路(如图1A所绘示的外部线路320)。此外,连接线路190也配置在第二区164上。
图3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三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其中图中最下方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为中间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在移除绝缘层250和部分连接线路260后的情形,而此部分连接线路260位于绝缘层250上。请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b与图1B的触摸屏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120上不配置图1B中的绝缘层130,而整条导电线路350均作为电极。
这些导电接点180彼此分离地配置在子绝缘层210a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b更包括一子绝缘层250,其配置在导电膜160的边缘,且连接子绝缘层210a与子绝缘层210b。在本实施方式中,子绝缘层250覆盖至少一导电线路170的一部分,且覆盖二子绝缘层210a、210b的每一个的一部分。至少一连接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连接线路260为例)的一部分配置在子绝缘层250及导电线路170上方。连接线路260的内接端194位于绝缘层250上且位于第一子绝缘层210b上方。绝缘层250将第一导电线路170与连接线路260隔离,且绝缘层210将这些连接线路190、260与导电膜160隔离。再者,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b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哑接点240,其配置在导电膜120上,并与接点176及导电接点180对应,以提升触摸屏100b的平整度。
图4为本发明触摸屏第四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其中图中最下方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为中间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在移除绝缘层270和部分连接线路280后的情形,而此部分连接线路280位于绝缘层270上。请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c与图3的触摸屏100b类似,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c的绝缘基板110上的结构与图3的绝缘基板110上的结构相同,但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则类似于图2的绝缘基板140上的结构。以下举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与图2的绝缘基板150上的结构的差异。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屏100c更包括一绝缘层270,其覆盖导电膜160a的至少部分周边,且覆盖一导电线路170的一部分。至少一连接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连接线路280)配置在绝缘层270上,并从导电膜160a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连接线路280与被绝缘层270覆盖的导电线路170的电极段172(图中靠下方的电极段172)分别配置在绝缘层27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此电极段1 7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连接线路280的位于第一区162之上的部分的延伸方向。每一连接线路280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192与一内接端194,且这些内接端194分别电性连接至这些导电线路350。外接端192设有导电接点180。外部线路(如图1A所绘示的外部线路320)电性连接至这些延伸段174a与这些外接端192。此外,至少另一连接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连接线路190为例)配置在这些第二区164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图5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五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d与图3的触摸屏100b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d不采用图3的子绝缘层250,取而代之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层210’包括一子绝缘层210c、一子绝缘层210d及一子绝缘层210e。子绝缘层210c与子绝缘层210d分别配置在导电膜160的相对两边缘。子绝缘层210e配置在导电膜160的边缘,且连接子绝缘层210c与子绝缘层210d。在本实施方式中,子绝缘层210e与这些电极段172之一配置在绝缘基板150的同一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子绝缘层210e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有电极段172的延伸方向。导电接点180彼此分离地配置在子绝缘层210c上,其中这些导电接点180与这些导电线路170互相分离设置,且这些导电线路350分别通过这些导电接点180电性连接至外部线路(如图1A所绘示的外部线路320)。
至少一连接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连接线路290)的一部分配置在子绝缘层210e上方且与导电线路172相邻。连接线路290的内接端194位于子绝缘层210d上,且绝缘层210’将连接线路290与导电膜160隔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d中,由于绝缘基板150上的连接线路290由导电膜160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并将绝缘基板110上的导电线路350连接至外部线路,因此可有效简化绝缘基板110上的导电线路350的走线及数量。当绝缘基板110为装饰板时,连接线路290可简化绝缘基板110上导电线路350的走线,以让整个导电线路350都当作电极。如此一来,装饰板便可以不需经过干式刻蚀或湿式刻蚀的过程,进而提升触摸屏100d的良率与可靠度。
图6为本发明触摸屏第六实施方式的两绝缘基板的分解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e与图5的触摸屏100d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e不采用图5的绝缘层210’,取而代之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e采用导电膜160a,其具有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的第一区162与多个第二区164。多个连接线路190、310配置在这些第二区164的其中数个之上。至少一连接线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连接线路310为例)由导电膜160a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线路310与导电线路170之一配置在绝缘基板150的同一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连接线路310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所有电极段172的延伸方向。每一连接线路(如连接线路190与310)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192与一内接端194,且这些内接端194分别电性连接至这些导电线路350。
图7为本发明触摸屏第七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触摸屏100f与图1A的触摸屏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外部线路320是配置在绝缘基板150的表面154上,其中表面154相对于表面152。具体而言,表面154上可配置有多个导电接垫330,其分别经由多个导电通孔340与导电线路170(如图1B所绘示)及导电线路140电性连接。由于外部线路320没有配置在绝缘基板110与绝缘基板150之间,因此可进一步提升触摸屏100f的平整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摸屏,由于一片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的延伸段是采用绝缘层而与导电膜隔离,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导电膜刻蚀成互不相连的多个区块的做法,具有降低制造成本,避免刻蚀工艺伤及基板结构,以及提升触摸屏的制造良率及可靠度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触摸屏中由于一绝缘基板上的连接线路由导电膜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度,并通过该绝缘基板的连接线路将另一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连接至外部线路,因此可有效简化另一绝缘基板上的导电线路。

Claims (26)

1.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该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覆盖该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使该第一导电膜具有一第一暴露区,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一导电膜的周边,每一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和一第一延伸段,该第一电极段与该第一暴露区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导电膜电性连接,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一绝缘层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导电膜隔离,该多个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该第二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基板较该第二绝缘基板靠近该触摸屏的接触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基板为一载有图案、文字或其组合的装饰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包括二子绝缘层,该二子绝缘层位于该第一导电膜的相邻二边缘,每一第一导电线路的一部分通过每一子绝缘层而与该第一导电膜隔绝,且每一第一导电线路的另一部分与该第一暴露区形成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绝缘层,其覆盖该第二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使该第二导电膜具有一第二暴露区,各该第二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二电极段和一第二延伸段,该第二电极段与该第二暴露区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二导电膜电性连接,该第二延伸段与该第二绝缘层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二导电膜隔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导电接点,该多个导电接点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二绝缘层上,该每一导电接点与该多个第二导电线路之间绝缘,该每一第一延伸段分别通过该每一导电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线路,该每一第二延伸段的一端设有一接点,且每一第二导电线路分别通过该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线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线路,该每一连接线路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与一内接端,每一导电接点分别设置于该外接端,每一第一导电线路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内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线路配置在该第二绝缘层上而与该第二导电膜隔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第一导电线路的一端通过导电胶电性分别连接至该内接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膜具有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的一第一区和多个第二区,且该每一第二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二电极段和一第二延伸段,该第二电极段与该第一区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区电性连接,该第二延伸段分别与该多个第二区其中之一形成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导电接点,该多个导电接点彼此分离地配置在部分该多个第二区上,且每一导电接点分别与该第二导电线路之间绝缘,该每一第一延伸段分别通过该多个导电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线路,该每一第二延伸段的一端设有一接点,每一第二导电线路分别通过该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线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线路,每一连接线路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与一内接端,该多个导电接点分别设置于该外接端,该多个第一延伸段的一端电性连接至该多个内接端。
13.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该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覆盖该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使该第一导电膜具有一第一暴露区,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一导电膜的周边,每一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和一第一延伸段,该第一电极段与该第一暴露区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导电膜电性连接,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一绝缘层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导电膜隔离,该多个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该第一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基板较该第一绝缘基板靠近该触摸屏的接触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基板为一载有图案、文字或其组合的装饰板。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包括一第一子绝缘层、一第二子绝缘层和一第三子绝缘层,该第二子绝缘层与该第一子绝缘层分别配置在该第一导电膜的相对两边缘,该第三子绝缘层配置在该第一导电膜的边缘,且连接该第一子绝缘层与该第二子绝缘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导电接点,该多个导电接点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一子绝缘层上,该每一导电接点分别与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之间绝缘,且每一第二导电线路分别通过该多个导电接点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线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线路,每一连接线路具有相对的一外接端与一内接端,每一导电接点分别设置于该外接端,且每一第二导电线路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内接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线路的一部分配置在该第三子绝缘层及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的上方。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线路的一部分配置在该第三子绝缘层的上方且与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相邻。
21.一种触摸屏,其包括一第一绝缘基板、多个第一导电线路、一第二绝缘基板和多个第二导电线路,该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一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一导电膜,该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一与该第二绝缘基板接触的第二导电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膜具有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的一第一区及多个第二区,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一导电膜的周边,每一第一导电线路包括一第一电极段和一第一延伸段,该第一电极段与该第一区形成接触而与该第一区电性连接,该第一延伸段与该多个第二区其中之一形成接触,该多个第二导电线路彼此分离地配置在该第二导电膜的周边上,该第一绝缘基板与一外部线路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一绝缘层和多个连接线路,该绝缘层覆盖该第一导电膜的部分周边,且覆盖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的一部分,该多个连接线路配置在该绝缘层上,并从该第一导电膜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该连接线路与被该绝缘层覆盖的该第一导电线路的该第一电极段分别配置在该绝缘层的相对两侧,且每一连接线路具有一外接端与一内接端,该内接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二导电线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该多个第二区其中之一上进一步配置有该多个连接线路。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触摸屏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线路,该多个连接线路配置在该多个第二区的其中数个之上,其中该多个连接线路由该第一导电膜的一角落延伸至相邻的另一角落,该连接线路与该多个第一导电线路配置在该第一绝缘基板的同一侧,且每一连接线路具有一外接端与一内接端,该内接端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多个第二导电线路。
25.如权利要求1、13或2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外部线路为一可挠式印刷电路板。
26.如权利要求1、13或2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膜与该第二导电膜其中之一为纳米碳管膜。
CN2009103058041A 2009-08-19 2009-08-19 触摸屏 Active CN101995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58041A CN10199598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触摸屏
US12/826,599 US20110043465A1 (en) 2009-08-19 2010-06-29 Touch panel having a insulation layer
JP2010163122A JP5690519B2 (ja) 2009-08-19 2010-07-20 タッチパネル
KR1020100071386A KR101798233B1 (ko) 2009-08-19 2010-07-23 터치패널
EP11161397A EP2336866B1 (en) 2009-08-19 2010-08-18 Touch panel having an insulation layer
AT10173325T ATE532126T1 (de) 2009-08-19 2010-08-18 Berührungsoberfläche mit isolierschicht
EP10173325A EP2287717B1 (en) 2009-08-19 2010-08-18 Touch panel having an insulation layer
US14/489,081 US9537483B2 (en) 2009-08-19 2014-09-17 Touch panel having a insulation lay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58041A CN10199598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触摸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5988A CN101995988A (zh) 2011-03-30
CN101995988B true CN101995988B (zh) 2012-08-15

Family

ID=4312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58041A Active CN101995988B (zh) 2009-08-19 2009-08-19 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043465A1 (zh)
EP (2) EP2287717B1 (zh)
JP (1) JP5690519B2 (zh)
KR (1) KR101798233B1 (zh)
CN (1) CN101995988B (zh)
AT (1) ATE532126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3364B2 (ja) * 2010-07-06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20120008435U (ko) * 2011-05-31 2012-12-10 영 패스트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씨오., 엘티디. 개선된 터치패널의 구조
US20140054076A1 (en) * 2012-04-19 2014-02-27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Conductive compon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610113B (zh) * 2012-05-18 2018-01-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單基材的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74367B (zh) * 2012-05-31 2017-03-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其製造方法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CN103576949B (zh) * 2012-07-24 2017-02-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31456B (zh) 2012-08-24 2017-07-0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感应器、包含该感应器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产品
KR101469487B1 (ko) 2012-09-18 2014-12-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40046946A (ko) * 2012-10-11 2014-04-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510456B2 (en) 2012-11-09 2016-11-29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426103A (zh) * 2012-12-19 2014-07-01 Chih-Chung Lin 偏光板結構
CN104063075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林志忠 触控面板
KR102098385B1 (ko) * 2013-10-18 2020-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CN103552107B (zh) * 2013-11-05 2016-03-09 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液晶显示屏的拆解装置及拆解方法
JP2017167572A (ja) * 2014-06-30 2017-09-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KR102298367B1 (ko) * 2015-01-05 2021-09-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4615318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终端
JP6727827B2 (ja) * 2016-02-05 2020-07-2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2692576B1 (ko) * 2016-07-20 2024-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610836B (zh) * 2017-08-09 2019-03-29 芜湖伦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层导电膜的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US11467698B2 (en) * 2018-04-17 2022-10-11 Dongwoo Fine-Chem Co., Ltd. Touch sensor
EP4239458A4 (en) 2021-02-09 2024-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IZER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DIGITIZER PA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4175A (en) * 1995-01-31 1998-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alog-type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with improved electrode arrangement and simplifie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447279A (zh) * 2003-03-18 2003-10-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高可靠的触摸屏及其制作工艺
CN1679129A (zh) * 2002-09-03 2005-10-0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附有粘接层的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4633A (ja) * 1987-06-17 1988-12-22 Gunze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における接触位置の検出方法
JPH0615376Y2 (ja) * 1987-11-24 1994-04-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スイッチ
DE69032091T2 (de) * 1989-12-28 1998-08-20 Gunze Kk Eingabesystem mit berührungsempfindlicher Widerstandsfilmtafel
US5506375A (en) * 1993-02-22 1996-04-09 Wacom Co., Ltd. Circuit board for coordinate detecting apparatus with noise suppression
US6081259A (en) * 1997-11-25 2000-06-27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ise in an electrostatic digitizer
JP2000020226A (ja) * 1998-07-06 2000-01-21 Alps Electric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0029611A (ja) * 1998-07-15 2000-01-28 Smk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3352972B2 (ja) * 1999-03-30 2002-12-03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US6305073B1 (en) * 1999-12-29 2001-10-23 Gm Nameplate, Inc. One-sided electrode arrangement on an intermediate spacer for a touchscreen
TW508562B (en) * 2001-01-10 2002-11-01 Atouch Co Ltd A contact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JP4270761B2 (ja) * 2001-01-17 2009-06-0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6819316B2 (en) * 2001-04-17 2004-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DE10228523B4 (de) * 2001-11-14 2017-09-21 Lg Display Co., Ltd. Berührungstablett
JP3871991B2 (ja) * 2002-09-30 2007-01-24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100510721B1 (ko) * 2002-11-14 2005-08-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터치 패널
US7499038B2 (en) * 2002-12-10 2009-03-03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hin-frame touch panel
KR100469358B1 (ko) * 2002-12-23 2005-02-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US8363016B2 (en) * 2003-08-18 2013-01-29 Gunze Limited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GB0319714D0 (en) * 2003-08-21 2003-09-24 Philipp Harald Anisotropic touch screen element
US20050209392A1 (en) * 2003-12-17 2005-09-22 Jiazhong Luo Polymer binders for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ating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JP4424729B2 (ja) * 2004-02-05 2010-03-03 Smk株式会社 タブレット装置
JP4308694B2 (ja) * 2004-03-29 2009-08-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座標検出装置及び座標検出方法
US20060113346A1 (en) 2004-11-30 2006-06-01 Bridgestone Sports Co., Ltd. Caddie bag
JP4591157B2 (ja) * 2005-03-31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79681B2 (ja) * 2006-02-07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20080072395A (ko) * 2007-02-02 2008-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080238882A1 (en) * 2007-02-21 2008-10-02 Ramesh Sivarajan Symmetric touch screen system with carbon nanotube-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ctrode pairs
CN100582875C (zh) * 2007-04-13 2010-01-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
US8421757B2 (en) * 2007-10-12 2013-04-16 Sony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with a plurality of touch sensor sections
CN101458606B (zh) * 2007-12-12 2012-06-20 清华大学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1419518B (zh) * 2007-10-23 2012-06-20 清华大学 触摸屏
CN101458600B (zh) * 2007-12-14 2011-11-30 清华大学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70566B (zh) * 2007-12-27 2011-06-08 清华大学 触摸式控制装置
JP4900206B2 (ja) * 2007-11-26 2012-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I369796B (en) * 2007-12-25 2012-08-0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063500B2 (ja) * 2008-02-08 2012-10-3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パネル型入力装置、パネル型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ネル型入力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5224242B2 (ja) * 2008-04-09 2013-07-03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表示装置用製造方法
JP4553031B2 (ja) * 2008-04-25 2010-09-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43965B (zh) * 2009-07-08 2013-09-1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JP5455034B2 (ja) * 2009-12-09 2014-03-26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4175A (en) * 1995-01-31 1998-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alog-type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with improved electrode arrangement and simplifie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679129A (zh) * 2002-09-03 2005-10-0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附有粘接层的触摸屏
CN1447279A (zh) * 2003-03-18 2003-10-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高可靠的触摸屏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43465A1 (en) 2011-02-24
CN101995988A (zh) 2011-03-30
JP5690519B2 (ja) 2015-03-25
KR101798233B1 (ko) 2017-11-15
US9537483B2 (en) 2017-01-03
EP2336866B1 (en) 2012-11-28
US20150035642A1 (en) 2015-02-05
EP2336866A1 (en) 2011-06-22
JP2011044137A (ja) 2011-03-03
KR20110019329A (ko) 2011-02-25
EP2287717B1 (en) 2011-11-02
ATE532126T1 (de) 2011-11-15
EP2287717A1 (en) 201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5988B (zh) 触摸屏
US8115751B2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assembly
US20110012845A1 (en) Touch sensor structures for displays
JP5744562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110953A1 (en)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touch panel
CN201298221Y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二维感测结构
US20110315536A1 (en) Touch panel
CN102467308A (zh) 软性投射式电容触控感应器
US20140307186A1 (en) Touch panel
US20110109564A1 (en) Touch scre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458410B (zh)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1085810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JP6735850B2 (ja)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および機器
CN102236458A (zh) 触控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组装方法
TWM354119U (en) Improved capacitance touch sensor structure
GB2456312A (en) Transparent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20140320758A1 (en) Touch panel
US20110080368A1 (en) Input device of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033671B (zh) 导电薄膜复合结构体、电容式触摸屏及其用制备方法
TWI395999B (zh) 觸控面板
KR20150025389A (ko) 터치센서 모듈
CN103576954A (zh) 用于触控面板的复合式感应电极结构
KR10051072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CN103425299A (zh) 隔离膜及使用该隔离膜的触控模块
KR20130137984A (ko) 터치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NOLUX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14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nnolux Display Grou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