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460A - 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3460A CN101983460A CN2009801125529A CN200980112552A CN101983460A CN 101983460 A CN101983460 A CN 101983460A CN 2009801125529 A CN2009801125529 A CN 2009801125529A CN 200980112552 A CN200980112552 A CN 200980112552A CN 101983460 A CN101983460 A CN 1019834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er
- chimeric
- sliding part
- type connector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77—Pivoting levers actuating linearly camm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0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comprising a camming member
- H01R13/62922—Pair of camming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44—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gear teeth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该杆式连接器能够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进行保持架对接触件的二次卡止及二次卡止的解除。杆式连接器(1)具备:与内壳体(40)嵌合的保持架(45)、容纳内壳体(40)的外壳体(50)以及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之间移动的滑动件(13)。在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将保持架(45)配置在正式嵌合位置,使得接触件被二次卡止。在外壳体(50)的上下方向的侧面的保持架(45)的侧方,设有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在滑动件(13)设有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而且,仅在滑动件(13)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杆旋转而进行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及嵌合的解除的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等领域所使用的电连接器中,多极化得到发展。而且,在形成为多极的电连接器中,在进行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时和解除嵌合时需要较大的力。因此,在汽车等领域中,使用一种杆式连接器,该杆式连接器利用杆的增力效果来进行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及嵌合的解除。
在此,在杆式连接器中,为了防止容纳在内壳体的接触件容纳孔的接触件从该接触件容纳孔脱落,采用了利用保持架将容纳在接触件容纳孔的接触件二次卡止的构成。而且,在这种类型的杆式连接器中,为了防止由于外力作用在保持架而使得该保持架对接触件的卡止被无意地解除,采用了将保持架配置在外壳体的内侧的构成。
然而,在将保持架配置在外壳体的内侧的类型的杆式连接器中,存在的问题是:在进行保持架对接触件的卡止时,难以使位于预嵌合位置的保持架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杆式连接器,例如已知图10至图13所示的杆式连接器。
图10是显示现有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的部分截面的立体图。图11是显示图1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壳体及保持架的立体图。图12是显示保持架位于预嵌合位置的内壳体的剖视图。图13是显示保持架位于正式嵌合位置的内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100,具备容纳有接触件101(参照图12及图13)的壳体110、覆盖从容纳在壳体110的接触件101导出的电线102(参照图12及图13)的线罩120以及用于进行与对方连接器200的嵌合的杆130。
如图10及图11所示,壳体110具有内壳体140以及容纳内壳体140的外壳体150,该内壳体具有多个容纳有接触件101的接触件容纳孔141。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内壳体140设有向着上方开口的保持架嵌合凹部142。在保持架嵌合凹部142,嵌合有将容纳在接触件容纳孔141的接触件101二次卡止的保持架160。另外,在内壳体140的背面,设有工具210所插入的工具插入孔143,该工具210用于操作与保持架嵌合凹部142嵌合的保持架160。
在外壳体150的上面,设有保持架160所插入的保持架插入孔151。
当在内壳体140的接触件容纳孔141容纳接触件101时,首先,将保持架160经由外壳体150的保持架插入孔151而插入内壳体140的保持架嵌合凹部142。然后,如图12所示,将保持架160配置在预嵌合位置。
接下来,如图12所示,向保持架160配置在预嵌合位置的内壳体140的接触件容纳孔141插入接触件101。插入接触件容纳孔141的接触件101被设在内壳体140的各接触件容纳孔141内的矛状件144一次卡止。
然后,如图12及图13所示,向内壳体140的工具插入孔143插入工具210,通过利用所插入的工具210的前端211按压设在保持架160的斜面161,使位于预嵌合位置的保持架160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然后,如图13所示,保持架160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使得插入内壳体140的接触件容纳孔141的接触件101被保持架160二次卡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8783号公报
然而,在图1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100中,为了使保持架160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采用利用工具210的前端211来按压保持架160的斜面161的构成。所以,杆式连接器100存在的问题是:在使保持架160移动时,工具210所插入的方向和保持架160移动的方向不一致,因而使保持架160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的操作并不容易。而且,在不能使保持架160完全地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的情况下,保持架160对接触件101的卡止不完全,接触件101有可能从内壳体140脱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进行保持架对接触件的二次卡止及二次卡止的解除的杆式连接器。
发明内容
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具备:
内壳体,具有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容纳孔;
保持架,沿着与上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而嵌合于上述内壳体;
外壳体,容纳上述内壳体;
滑动件,具有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所插入的凸轮槽,容纳在上述外壳体内,能够沿着该外壳体的上述垂直方向的侧面而在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杆,以能够其相对于上述外壳体而旋转的方式安装,通过旋转而使上述滑动件移动,
在将上述保持架配置于预嵌合位置的状态下,在上述接触件容纳孔容纳接触件,通过将上述保持架配置在正式嵌合位置,使得该保持架将容纳在上述接触件容纳孔的接触件二次卡止,其中,
在上述外壳体的上述垂直方向的侧面的上述保持架的侧方,设有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
在上述滑动件,设有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
仅在上述滑动件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上述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上述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连通。
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中,具备保持架,该保持架沿着相对于接触件容纳孔所延伸的方向而垂直的方向嵌合于内壳体。另外,在外壳体的与接触件容纳孔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侧面的保持架的侧方,设有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并且,在滑动件设有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而且,采用了仅在滑动件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连通的构成。
由此,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中,利用用于操作从连通的状态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插入的保持架的工具的前端,能够将保持架压入至预嵌合位置或者正式嵌合位置。即,由于工具所插入的方向和保持架移动的方向一致,因而能够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使保持架移动至预嵌合位置或者正式嵌合位置。
在此,在杆式连接器中,在杆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且滑动件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组装。
因此,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中,采用了仅在滑动件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连通的构成。所以,依照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在使保持架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时,在滑动件未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情况下,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不连通,因而不能进行工具对保持架的压入。所以,依照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在使保持架移动时,能够检测滑动件的位置偏离。
另外,第二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中,上述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设在避开上述凸轮槽的位置。
所以,依照第二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通过避开凸轮槽而设有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能够防止滑动件的强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的杆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杆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5是显示将构成图3所示的壳体的内壳体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显示滑动件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滑动件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显示现有的杆式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的部分截面的立体图。
图11是显示图10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壳体及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12是显示保持架位于预嵌合位置的内壳体的剖视图。
图13是显示保持架位于正式嵌合位置的内壳体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杆式连接器
3,4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
5,6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
7,8突起部
10壳体
11接触件容纳孔
12滑动件容纳槽
13滑动件
13a凸轮槽
13b齿条
13c凸部
14凸轮销插入孔
18第一预停留孔
19第二预停留孔
20线罩
21轴部
22第一抑止部
23第二抑止部
24电线引出口
27锁定部件
28锁定用凸部
30杆
32侧板
32a轴承孔
32b齿轮
33联接部
40内壳体
41壳体主体
41a罩部
41b闩锁臂
41c保持架嵌合凹部
41d开口部
42前罩
42a对方端子插入口
43第一密封部件
44第二密封部件
44a接触件插通孔
45保持架
45b接触件插通孔
50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的杆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杆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杆式连接器的壳体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主视图。图5是显示将构成图3所示的壳体的内壳体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滑动件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壳体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剖视图。图8是显示滑动件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及图2所示的杆式连接器1,具备容纳多个接触件(图中未显示)的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的背面侧(图1及图2所示的上侧)的线罩20以及安装在线罩20的杆30。
如图3及图4所示,壳体10沿着左右方向(图3及图4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而形成,具有内壳体40以及容纳内壳体40的外壳体50。
如图5所示,内壳体40具备壳体主体41、安装在壳体主体41的前面侧的前罩42和第一密封部件43、安装在壳体主体41的背面侧的第二密封部件44以及嵌合在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45。
如图5所示,壳体主体41具有多个沿着前后方向(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容纳孔11。在各接触件容纳孔11,设有用于将接触件一次卡止的矛状件(图中未显示)。在壳体主体41的背面侧,设有向着后方延伸的罩部41a。在罩部41a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将内壳体40固定在外壳体50的闩锁臂41b。而且,在壳体主体41,设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保持架嵌合凹部41c向着下方开口。另外,在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的上面侧,设有2个开口部41d,与保持架嵌合凹部41c嵌合的保持架45的各突起部7,8穿透该开口部41d。
前罩42覆盖壳体主体41的前面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前罩42的前面,设有多个与壳体主体41的各接触件容纳孔11连续的对方端子插入口42a。而且,前罩42安装在壳体主体41的前面。
第一密封部件43形成为环状。而且,第一密封部件43安装在壳体主体41的外侧,将对方连接器(图中未显示)和壳体主体41之间密封。
第二密封部件44形成为板状。在第二密封部件44的与壳体主体41的各接触件容纳孔11对应的位置,设有接触件插通孔44a。而且,第二密封部件44容纳在壳体主体41的罩部41a内,通过紧贴在从插入各接触件插通孔44a的接触件(图中未显示)导出的电线的外周面,从而阻止水向内壳体40的内部浸入。
保持架45形成为板状。在保持架45的与壳体主体41的各接触件容纳孔11对应的位置,设有接触件插通孔45b。在保持架45的上端部,设有2个突起部7,8,该突起部7,8在保持架45嵌合于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时从各开口部41d突出。
而且,保持架45沿着上下方向而嵌合于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图5中,从下方向着上方)。与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嵌合的保持架45能够在预嵌合位置和正式嵌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杆式连接器1中,在将保持架45配置于预嵌合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接触件插入壳体主体41的接触件容纳孔11。然后,构成为通过将配置在预嵌合位置的保持架45向着上方压入,将保持架45配置在正式嵌合位置,使得该保持架45将插入壳体主体41的接触件容纳孔11的接触件二次卡止。
如图2所示,在外壳体50的上下方向(图4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动件容纳槽12。而且,如图1所示,在各滑动件容纳槽12,容纳有滑动件13。各滑动件13容纳在滑动件容纳槽12,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参照图9)和嵌合完成位置(参照图7)之间沿着左右方向自由地移动。在外壳体50的上下方向的两个侧面的保持架45的侧方,分别设有2个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用于操作保持架45的工具(图中未显示)插入该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在壳体10中,外壳体50的上下方向的各侧面上的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和嵌合在内壳体40的保持架45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几乎一致。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设置成,仅在滑动件13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与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连通。另外,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6设置成,仅在滑动件13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与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4连通。
如图4所示,在外壳体50的前面,设有4个凸轮销插入孔14,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图中未显示)插入该凸轮销插入孔14。各凸轮销插入孔14设置成,仅在各滑动件13配置于嵌合开始位置时,与各滑动件13的各凸轮槽13a连通。在外壳体50的上面及下面,分别设有滑动件13的凸部13c所嵌合的第一预停留孔18及第二预停留孔19。各第一预停留孔18设置成,当各滑动件13位于嵌合开始位置时,各滑动件13的凸部13c嵌合。各第二预停留孔19设置成,当各滑动件13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各滑动件13的凸部13c嵌合。
各滑动件13(参照图7及图9)形成为平板状,沿着左右方延伸。在各滑动件13的内面,沿着左右方向设有2个凸轮槽13a,该凸轮槽13a进行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的拉入及推出。另外,在各滑动件13的背面侧,设有杆30的齿轮32b所嵌合的齿条13b(参照图7及图9)。各滑动件13容纳在外壳体50的滑动件容纳槽12内,能够沿着外壳体50的上下方向的侧面而在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之间移动。在各滑动件13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设有凸部13c,该凸部13c用于将滑动件13预停留在嵌合开始位置或者嵌合完成位置。通过凸部13c嵌合在外壳体50的第一预停留孔18,使得各滑动件13预停留在嵌合开始位置。另外,通过凸部13c嵌合在外壳体50的第二预停留孔19,使得各滑动件13预停留在嵌合完成位置。在各滑动件13,设有2个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用于操作保持架45的工具插入该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在壳体10中,容纳在外壳体50的各滑动件13的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和嵌合在内壳体40的保持架45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几乎一致。在此,两个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分别设在避开凸轮槽13a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滑动件13的强度下降。
如图1及图2所示,杆30具有一对侧板32以及将这两个侧板32的一端互相联接的联接部33。在两个侧板32的另一端部,分别设有线罩20的轴部21所嵌合的轴承孔32a。另外,在两个侧板32的另一端部的轴承孔32a的周围,分别设有与滑动件13的齿条13b嵌合的齿轮32b。
如图1及图2所示,线罩20形成为大致箱形,以覆盖与容纳在壳体10的接触件连接的电线(图中未显示)。在线罩20的上面及下面的前端部,分别设有与杆30的轴承孔32a嵌合的轴部21。
在线罩2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抑止部22。另外,在线罩2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抑止部23。第一抑止部22抑止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参照图1)的杆30继续向左右方向的一侧旋转。第二抑止部23抑止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参照图2)的杆30继续向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旋转。在线罩2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设有电线引出口24,该电线引出口将与容纳在壳体10的接触件连接的电线在捆扎的状态下导出。
在线罩20的背面,设有锁定部件27,该锁定部件阻止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杆30向左右方向的一侧旋转。锁定部件27形成为悬臂梁的板簧状,通过将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杆30的联接部33的侧面卡止,从而阻止杆30向左右方向的一侧旋转。在线罩20的上面及下面的一端部,分别设有锁定用凸部28,该锁定用凸部阻止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的杆30向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旋转。各锁定用凸部28通过将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的杆30的各侧板32的侧面卡止,从而阻止杆30向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旋转。
接下来,说明杆式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
在杆式连接器1的组装工序中,向容纳有两个滑动件13的外壳体50搬入容纳有内壳体40的状态的壳体10以及安装有杆30的状态的线罩20。
为了防止杆30的破损,在杆30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且杆30被锁定部件27固定的状态下,在组装工序将线罩20搬入。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在各滑动件13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且各滑动件13的凸部13c与第二预停留孔19嵌合的状态下,在组装工序将壳体10搬入。由此,在杆式连接器1的组装工序中,如果将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线罩20和各滑动件13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壳体10组合,那么,正确地嵌合杆30的各齿轮32b和各滑动件13的齿条13b。而且,在保持架45嵌合于壳体主体41的保持架嵌合凹部41c且该保持架45配置于预嵌合位置的状态下,在组装工序将壳体10搬入。
在组装杆式连接器1时,首先,从壳体10的外壳体50向内壳体40的多个接触件容纳孔11内分别容纳接触件。容纳在内壳体40的各接触件容纳孔11的接触件被设在接触件容纳孔11的矛状件一次卡止。
接下来,将位于预嵌合位置的保持架45向着上方压入,使保持架45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
在此,在滑动件13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壳体10中,成为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连通且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4连通的状态。所以,成为经由连通的外壳体50的下面侧的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和外壳体50的下面侧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而能够见到保持架45的下面的状态。所以,向连通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插入棒状的工具(图中未显示),能够利用所插入的工具的前端而将保持架45的下面向着上方压入。
由此,依照杆式连接器1,由于工具所插入的方向和保持架45所移动的方向一致,因而能够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使保持架45从预嵌合位置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
然后,通过使保持架45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使得容纳在壳体10的内壳体40的接触件容纳孔11的接触件被保持架45二次卡止。
在此,在杆式连接器1中,采用了从外观无法检测容纳在壳体10内的各滑动件13的位置的构成。所以,在杆式连接器1中,即使在由于运送壳体10时的冲击等而导致预停留于壳体10内的嵌合完成位置的滑动件13产生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也无法从外观检测该滑动件13的位置偏离。
因此,在杆式连接器1中,采用了这样的构成:通过仅在滑动件13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连续,从而能够进行工具对保持架45的压入。即,在杆式连接器1中,当滑动件13不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由于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不连续,因而不能进行工具对保持架45的压入。
由此,依照杆式连接器1,在使保持架45移动时,能够检测滑动件13的位置偏离。另外,如果使外壳体40和滑动件13的颜色与保持架45的颜色不同,则容易利用目视来检测滑动件13的位置偏离。
接下来,将安装有杆30的状态的线罩20安装在使保持架45移动至正式嵌合位置的壳体10。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在线罩20中,成为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且杆30被锁定部件27固定的状态。另外,在保持架45配置于正式嵌合位置的壳体10中,成为各滑动件13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且各滑动件13的凸部13c嵌合于第二预停留孔19的状态。所以,通过将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线罩20和各滑动件13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壳体10组合,从而正确地嵌合杆30的各齿轮32b和各滑动件13的齿条13b。另外,在线罩20向壳体10的安装完成的状态下,与容纳在壳体10的多个接触件连接的电线以捆扎的状态从线罩20的电线引出口24导出。
由此,如图2所示,线罩20安装在壳体10,完成杆式连接器1的组装。
接下来,说明杆式连接器1的作用。
在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使杆30相对于壳体10旋转,使得杆30的齿轮32b驱动滑动件13的齿条13b,滑动件13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然后,如果使杆30向着嵌合开始位置侧(左右方向的一侧)旋转,则滑动件13向着滑动件13的嵌合开始位置侧移动。另外,如果使杆30向着嵌合完成位置侧(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旋转,则滑动件13向着滑动件13的嵌合完成位置侧移动。而且,当杆30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时,如图8及图9所示,滑动件13配置在其嵌合开始位置。另外,当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时,如图6及图7所示,滑动件13配置在其嵌合完成位置。
在进行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时,首先,将杆30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在杆30配置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的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滑动件13配置在其嵌合开始位置,使得外壳体50的各凸轮销插入孔14与各滑动件13的各凸轮槽13a连通。
而且,在杆30配置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下,经由外壳体50的各凸轮销插入孔14而将对方连接器的各凸轮销插入各滑动件13的各凸轮槽13a内,将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预嵌合。
接下来,解除线罩20的锁定用凸部28对杆30的锁定,使配置在嵌合开始位置的杆30向着嵌合完成位置侧旋转。如果使杆30向嵌合完成位置侧旋转,则滑动件13向着其嵌合完成位置侧移动,由此,滑动件13的多个凸轮槽13a分别将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向着背面侧拉入。由此,容纳在杆式连接器1的内壳体40的多个接触件分别与容纳在对方连接器的接触件嵌合。
然后,通过将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使得滑动件13配置在其嵌合完成位置,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完成。另外,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杆30,成为被线罩20的锁定部件27阻止向嵌合开始位置侧旋转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解除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时,解除线罩20的锁定部件27对杆30的锁定,使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杆30向着嵌合开始位置侧旋转。如果使杆30向嵌合开始位置侧旋转,则滑动件13向着其嵌合开始位置侧移动,由此,滑动件13的多个凸轮槽13a分别将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向着前面侧推出。由此,解除容纳在杆式连接器1的内壳体40的接触件和容纳在对方连接器的接触件的嵌合。
而且,如果使杆30旋转至嵌合开始位置,则杆式连接器1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的解除完成。
接下来,说明进行杆式连接器1的接触件的更换的方法。
在进行杆式连接器1的接触件的更换时,首先,将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然后,将杆30配置在嵌合完成位置的状态的线罩20从壳体10取下。
在线罩20被取下的壳体10中,成为各滑动件13配置在其嵌合完成位置且各滑动件13的凸部13c嵌合在第二预停留孔19的状态。
接下来,将处于正式嵌合位置的保持架45向着下方压入,使保持架45移动至预嵌合位置。
在此,在滑动件13位于嵌合完成位置的壳体10中,成为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连通且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4连通的状态。所以,成为经由所连通的外壳体50的上面侧的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和外壳体50的上面侧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而能够见到保持架45的突起部7的上面的状态。另外,成为经由所连通的外壳体50的上面侧的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4和外壳体50的上面侧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6而能够见到保持架45的突起部8的上面的状态。所以,将棒状的工具插入所连通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能够利用所插入的工具的前端而将保持架45的突起部7,8的上表面向着下方压入。
这样,依照杆式连接器1,由于工具所插入的方向和保持架45移动的方向一致,因而能够使保持架45可靠地从正式嵌合位置移动至预嵌合位置。
而且,通过使保持架45移动至预嵌合位置,从而解除了保持架45对容纳在壳体10的内壳体40的接触件容纳孔11的接触件的二次卡止。
而且,解除了保持架45的二次卡止后的接触件,能够通过使用专用的工具来解除壳体10的矛状件的一次卡止,从而进行更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外壳体50的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5,6和滑动件13的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3,4的数量能够适当增减。
工业上的实用性
依照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能够可靠且操作性良好地使保持架移动至预嵌合位置或者正式嵌合位置。另外,依照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在使保持架移动时,能够检测滑动件的位置偏离。
另外,根据第二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能够进一步防止滑动件的强度下降。
Claims (2)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
内壳体,具有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容纳孔;
保持架,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而嵌合于所述内壳体;
外壳体,容纳所述内壳体;
滑动件,具有设在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所插入的凸轮槽,容纳在所述外壳体内,能够沿着该外壳体的所述垂直方向的侧面而在嵌合开始位置和嵌合完成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体而旋转的方式安装,通过旋转而使所述滑动件移动,
在将所述保持架配置于预嵌合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接触件容纳孔容纳接触件,通过将所述保持架配置在正式嵌合位置,使得该保持架将容纳在所述接触件容纳孔的接触件二次卡止,其中,
在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垂直方向的侧面的所述保持架的侧方,设有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
在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
仅在所述滑动件配置于嵌合完成位置时,所述第一保持架操作用孔和所述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架操作用孔设在避开所述凸轮槽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98017 | 2008-04-04 | ||
JP2008098017A JP2009252488A (ja) | 2008-04-04 | 2008-04-04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PCT/JP2009/056124 WO2009123012A1 (ja) | 2008-04-04 | 2009-03-26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3460A true CN101983460A (zh) | 2011-03-02 |
CN101983460B CN101983460B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113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125529A Active CN101983460B (zh) | 2008-04-04 | 2009-03-26 | 杆式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22504B2 (zh) |
EP (1) | EP2278667A4 (zh) |
JP (1) | JP2009252488A (zh) |
CN (1) | CN101983460B (zh) |
WO (1) | WO2009123012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37348A (zh) * | 2012-02-20 | 2014-11-0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杠杆连接器 |
CN108832348A (zh) * | 2018-06-26 | 2018-11-16 | 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9428219A (zh) * | 2017-08-25 | 2019-03-0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盖以及连接器与连接器盖的组装结构 |
CN110649428A (zh) * | 2018-06-26 | 2020-01-03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12510419A (zh) * | 2019-09-13 | 2021-03-16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CN112821134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709664A (zh) * | 2021-12-27 | 2022-07-05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稳定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装体 |
CN114824931A (zh) * | 2021-01-29 | 2022-07-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00680B2 (ja) * | 2010-03-26 | 2014-05-21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レバー式電気コネクタ |
JP5607446B2 (ja) * | 2010-07-20 | 2014-10-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588773B2 (ja) * | 2010-07-28 | 2014-09-10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ワイヤカバー、電気コネクタ |
JP5662210B2 (ja) * | 2011-03-16 | 2015-01-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治具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JP5957346B2 (ja) * | 2012-09-12 | 2016-07-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193060B2 (ja) * | 2013-09-02 | 2017-09-06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レバー式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6207414A (ja) * | 2015-04-21 | 2016-12-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1549513S (zh) | 2015-06-26 | 2016-05-16 | ||
JP1549512S (zh) * | 2015-06-26 | 2016-05-16 | ||
JP1549393S (zh) | 2015-06-26 | 2016-05-16 | ||
JP1549392S (zh) * | 2015-06-26 | 2016-05-16 | ||
DE102015111505B4 (de) * | 2015-07-15 | 2018-03-08 | Vibracoustic Gmbh | Trennvorrichtung und Hydrolager |
US9748693B1 (en) * | 2016-02-10 | 2017-08-29 |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with identification feature |
JP6605431B2 (ja) * | 2016-11-17 | 2019-11-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EP3392979B1 (en) * | 2017-04-19 | 2020-01-29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ever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reof |
JP6931561B2 (ja) * | 2017-07-04 | 2021-09-0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0444953A (zh) * | 2019-03-04 | 2019-11-12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多孔位母端连接器 |
US10897103B1 (en) * | 2019-09-12 | 2021-01-19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al protect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02889A1 (fr) * | 1993-03-18 | 1994-09-23 | Cinch Connecteurs Sa | Connecteur électrique . |
EP0722203A1 (en) * | 1995-01-16 | 1996-07-17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amming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34101B2 (ja) * | 1997-02-28 | 2005-03-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分割コネクタ |
JP3470617B2 (ja) * | 1998-10-30 | 2003-11-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00315549A (ja) * | 1999-04-28 | 2000-11-1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JP2006331991A (ja) * | 2005-05-30 | 2006-12-07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7361036B2 (en) * | 2005-10-06 | 2008-04-22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ever and latch |
JP2007188783A (ja) | 2006-01-13 | 2007-07-26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JP4655960B2 (ja) * | 2006-02-24 | 2011-03-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442575B2 (ja) * | 2006-03-01 | 2010-03-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252603B2 (ja) * | 2007-01-31 | 2009-04-08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941064B2 (ja) * | 2007-04-09 | 2012-05-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2008
- 2008-04-04 JP JP2008098017A patent/JP2009252488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3-26 CN CN2009801125529A patent/CN101983460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26 WO PCT/JP2009/056124 patent/WO20091230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26 EP EP09727652A patent/EP227866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
- 2010-10-04 US US12/897,110 patent/US792250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02889A1 (fr) * | 1993-03-18 | 1994-09-23 | Cinch Connecteurs Sa | Connecteur électrique . |
EP0722203A1 (en) * | 1995-01-16 | 1996-07-17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amming system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37348A (zh) * | 2012-02-20 | 2014-11-0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杠杆连接器 |
CN109428219A (zh) * | 2017-08-25 | 2019-03-05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盖以及连接器与连接器盖的组装结构 |
CN109428219B (zh) * | 2017-08-25 | 2020-05-12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盖以及连接器与连接器盖的组装结构 |
CN110649428B (zh) * | 2018-06-26 | 2023-02-28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8832348A (zh) * | 2018-06-26 | 2018-11-16 | 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10649428A (zh) * | 2018-06-26 | 2020-01-03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电连接器 |
CN108832348B (zh) * | 2018-06-26 | 2024-01-30 | 合兴汽车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12510419A (zh) * | 2019-09-13 | 2021-03-16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CN112821134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2821134B (zh) * | 2019-11-15 | 2023-01-1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824931A (zh) * | 2021-01-29 | 2022-07-2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824931B (zh) * | 2021-01-29 | 2024-05-1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709664A (zh) * | 2021-12-27 | 2022-07-05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稳定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装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78667A4 (en) | 2011-08-03 |
CN101983460B (zh) | 2013-06-12 |
JP2009252488A (ja) | 2009-10-29 |
US7922504B2 (en) | 2011-04-12 |
EP2278667A1 (en) | 2011-01-26 |
US20110021048A1 (en) | 2011-01-27 |
WO2009123012A1 (ja) | 2009-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3460B (zh) | 杆式连接器 | |
CN101981762B (zh) | 杆式连接器 | |
CN101981763B (zh) | 杆式连接器 | |
JP4849007B2 (ja) | コネクタ | |
KR100937183B1 (ko) |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의 예조립 방법 | |
CN102334241B (zh) | 带有滑动凸轮的连接器 | |
EP2224549B1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thod | |
EP1990869B1 (en) | A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
US8215979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KR20050057269A (ko) | 전기 커넥터 | |
JP3667652B2 (ja) | コネクタ | |
US7581969B2 (en) | Connector with auxiliary housing having inverted insertion preventing portion | |
EP0903814B1 (en) |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retainer | |
CN103703629B (zh) | 连接器 | |
JP4349186B2 (ja) | コネクタ | |
US9281600B2 (en) |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having reinforced escaping portion | |
JP4513677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JP2011258568A (ja) | コネクタ | |
JP4544065B2 (ja) | コネクタ | |
US9257774B2 (en) | Connector | |
JP7372067B2 (ja) | コネクタ | |
US20060216989A1 (en) | Plug or connector of a plug-type connection for motor-vehicle use | |
CN114586243A (zh) | 连接器 | |
JP2011044386A (ja) | 分割コネクタ | |
JPH0850948A (ja) | リテーナ付き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