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2702B -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2702B CN101282702B CN2006800372169A CN200680037216A CN101282702B CN 101282702 B CN101282702 B CN 101282702B CN 2006800372169 A CN2006800372169 A CN 2006800372169A CN 200680037216 A CN200680037216 A CN 200680037216A CN 101282702 B CN101282702 B CN 1012827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embossing
- surface patch
- bluff bit
- protru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1—Treating webs, e.g. for giving them a fibrelike appearance, e.g. by embos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0)依次备有表面片(1)、吸收体(3),在表面片(1)上形成凹凸的或者凸与平坦的热压花及超声波压花中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或卫生巾、尿垫、失禁用垫等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依次备有表面片、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吸收性物品例如有以下类型等:(1)吸收体的表面被表面片覆盖着;(2)作为其改进形态,提高体液的扩散性等,在表面片与吸收体之间夹设了副片;(3)作为其改进形态,防止表面片揉皱等,用热熔性等的粘接剂将表面片与副片粘接住。(例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但是,在上述(1)~(3)的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与使用者的肌肤摩擦,所以容易引起斑疹等而使皮肤粗糙。
另一方面,作为此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利用图5所示的由凸辊111和凹辊112构成的压花辊110,如图6所示地在表面片101上施加压花103,把该带有压花103的表面片101和吸收体102依次叠合,制成吸收性物品100,其中,凸辊111在辊表面111a上设有若干凸部113,凹辊112在辊表面112a上设有若干供凸部113嵌入的凹部114。
该已往方法中使用的压花辊110的凸辊111和凹辊112是同型,用凸部113及与其对应的凹部114形成压花103,另外,由相邻凸部113间以及与该凸部113间对接的相邻凹部114之间,形成相邻压花103间的肌肤接触部101a。
但是,用该已往方法制造的吸收性物品,表面片101的肌肤接触部101a的面积大,即,与使用者肌肤接触部位的面积大,所以,该吸收性物品容易引起皮肤斑疹等而使皮肤变粗糙。(例如见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7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08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34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与肌肤接触的面积、软便吸收性好、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内容如下。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依次备有表面片、吸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片被施加了凹凸的、或凸与平坦的热压花及超声波压花中的至少一方。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依次备有表面片、副片、吸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片和上述副片,以层叠状态被施加了凹凸的、或凸与平坦的热压花及超声波压花中的至少一方,并贴合在一起。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依次备有表面片、副片、吸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片、上述副片及上述吸收体,以层叠状态被施加了凹凸的、或凸与平坦的热压花及超声波压花中的至少一方,并贴合在一起。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压花的深度,为施加了该压花的部件的合计厚度以上。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压花的面积,是上述表面片及上述副片的层叠面积的50~100%。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2~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压花,是从上述表面片侧朝着上述副片侧变细的漏斗状。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压花,以40~250℃施加。
(技术方案1~7的主要作用效果)
·在表面片上施加了压花,而且该压花是凹凸的、或凸与平坦的,减少与使用者肌肤接触的面积。因此,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
·压花是在表面片和副片层叠的状态施加的,这样,表面片和副片贴合在一起时,表面片不会在副片上揉皱,所以,不容易因表面片的揉皱而引起皮肤粗糙。
·压花是在表面片和副片层叠的状态形成的,这样,表面片和副片贴合时,不必用粘接剂把表面片和副片粘接,可防止表面片因粘接剂而变硬,不容易产生因表面片变硬而引起的皮肤粗糙。
·压花是在表面片、副片和吸收体层叠的状态形成的,这样,表面片、副片及吸收体贴合时,不必用粘接剂把表面片、副片及吸收体粘接,可防止表面片和副片因粘接剂而变硬,不容易产生因表面片及副片的变硬而引起的皮肤粗糙。
·由于在表面片上施加了压花,所以,表面片的平坦度减小,因此,减少尿、软便在表面片上的扩散。
·由于压花的深度,为施加了该压花的部件的合计厚度(各部件的厚度相加的厚度)以上,所以,表面片的凹凸鲜明。
·由于压花的面积,为表面片及副片的层叠面积(有层叠关系的部位的面积)的5%以上,所以,在尿或软便扩散的几乎所有部位,都有压花。
·由于压花是从表面片侧朝着副片侧变细的漏斗状,所以,尿、软便滞留在压花中。因此,肌肤与尿、软便的接触减少。
·由于压花是从表面片侧朝着副片侧变细的漏斗状,所以,从表面片吸收到下层的尿、软便,不容易从下层回流。因此,可防止在压 力下的倒流。
·把压花辊加热到40~250℃,进行压花,可以形成良好的压花图案。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依次备有施加了压花的表面片、吸收体,该表面片上的压花,是用辊表面设有若干凸部的凸辊和辊表面设有若干供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的凹辊所构成的压花辊,形成在表面片上的,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花辊,使用上述凸辊和上述凹辊为异型的压花辊。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8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花辊,使用上述凸部为倒研钵状的凸辊和相邻凹部的边界为格子状的凹辊所构成的压花辊,形成具有杯部和肌肤接触部的压花;上述杯部是由上述凸部及与其对应的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肌肤接触部是由相邻凸部间及嵌入该凸部间的上述格子状部形成的。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吸收性物品依次备有施加了压花的表面片及副片、吸收体,该表面片及副片上的压花,是用辊表面设有若干凸部的凸辊和辊表面设有若干供上述凸部嵌入的凹部的凹辊所构成的压花辊,形成在表面片及副片上的,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花辊,使用上述凸辊和上述凹辊为异型的压花辊。
[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花辊,使用上述凸部为倒研钵状的凸辊、和相邻凹部的边界为格子状的凹辊所构成的压花辊,形成具有杯部和肌肤接触部的压花;上述杯部是由上述凸部及与其对应的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肌肤接触部是由相邻凸部间及嵌入该凸部间的上述格子状部形成的。
[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或1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也可以用粘接剂将上述表面片和上述副片粘接。
[技术方案13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30mm施加上述压花的宽度≤上述副片的宽度≤120mm≤上述表面片的宽度≤250mm的关系。
[技术方案14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0.10mm≤上述表面片的厚度≤上述副片的厚度≤2.50mm,并且15g/m2≤上述表面片的单位面积重量≤上述副片的单位面积重量≤80g/m2的关系。
[技术方案15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凸辊及上述凹辊加热时,满足0.01mm≤上述凸辊与上述凹辊的间隙≤上述表面片及上述副片的合计厚度≤3.0mm的关系。
[技术方案16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100~250mm/分的速度,将上述表面片和上述副片通过上述凸辊与上述凹辊之间时,上述凸辊和上述凹辊间的油压是15~60kgf。
[技术方案17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得40℃<上述凸辊的辊表面温度<上述凹辊的辊表面温度<250℃地、对上述凸辊及上述凹辊加热。
[技术方案18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7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片的材料构成和上述副片的材料构成相同。
[技术方案19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表面片和上述副片通过上述凸辊上,用上述凹辊进行 夹压,使其贴合。
[技术方案20记载的发明]
如技术方案10~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压花辊,使用在压花施加部位的侧方不进行夹压的压花辊。
[技术方案21记载的发明]
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是用技术方案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技术方案8~21的主要作用效果)
该效果后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I-I线断面图。
图3是表面片的放大图(一部分)。
图4是图3中的II-II线断面图(一部分)。
图5是已往的压花辊的正面图。
图6是已往的吸收性物品的断面示意图(主要部分)。
图7是本形态的压花辊的正面图。
图8是本形态的凸辊的平面图。
图9是图8中的III-III线断面图。
图10是本形态的凹辊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中的IV-IV线断面图。
图12是将本形态的凸辊和凹辊形成对接状态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中的V-V线断面图。
图14是本形态的凸辊的平面图。
图15是图14中的VI-VI线断面图。
图16是本形态的凹辊的平面图。
图17是图16中的VII-VII线断面图。
图18是图16中的VIII-VIII线断面图。
图19是将本形态的凸辊和凹辊形成对接状态的平面图。
图20是图19中的IX-IX线断面图。
图21是图19中的X-X线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表面片;2背面片;3吸收体;4副片;5包裹片;6热压花;10纸尿布;31、111凸辊;32、112凹辊;33、113凸部;34、114凹部;35凸部间;36格子状部;40、110压花辊;100吸收性物品(一次性纸尿布等);101表面片;102吸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在表面片上施加了压花的形态(也包括没有副片的形态)、在表面片及副片上施加了压花的形态、在表面片和副片及吸收体上施加了压花的形态。下面,作为实施方式,说明在表面片和副片上施加了压花的形态(有副片的形态),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用途]
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可以是纸尿布或卫生巾、尿垫、失禁用垫等。下面,本实施方式中,以一次性纸尿布为例说明吸收性物品。
[一次性纸尿布]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纸尿布10,主要由表面片1、背面片2、夹在这些表背片1、2之间的吸收体3、和夹在该吸收体3与表面片1之间的副片4构成。
表面片1和背面片2,是与本纸尿布10的平面形状相同的形状,其前后端部及两侧端部,比吸收体3的前后端缘或两侧端缘往前后方 或侧方伸出。该表面片1及背面片2的向侧方伸出,尤其是在长度方向前后端部变长。在该长长伸出的部位,例如安装着图未示的固定胶带等。另外,表面片1和背面片2在该伸出部相互接合。该接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用热熔粘接、超声波融接、热封(热融接)、热压(热压接)或它们的组合。另一方面,整个吸收体3被由绉纸或手纸等构成的包裹纸5包住。用该包裹保持住吸收体3的形状。
本形态的纸尿布10,表面片1和副片4不是用热熔等的粘接剂贴合。如图3和图4所示,表面片1和副片4在层叠状态下被施加了热压花和超声波压花中的至少一种压花6,并贴合在一起。因此,表面片1不会因粘接剂而变得硬邦邦,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另外,由于压花6的施加,表面片1与副片4紧密接合,在这些片1、4之间不会形成空隙。因此,体液立直接被吸收体3吸收,不会出现体液滞留在该空隙内、该滞留的体液通过表面片1倒流的问题。另外,表面片1和副片4,虽然也可以用热熔等的粘接剂贴合,但这时,最好使用即使施加压花粘接剂也不从表面片1渗出的、例如主成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段嵌共聚物、添加成分:紫外线吸收剂添加、(成为臭气的原因)松香无添加、挥发成分:2.0%以下、灰分:0.5%以下、150℃融解粘度:5000±1500mPa·s(按照JIS K-6862-1984标准)、软化度:84.0±7.0℃(按照JIS K-6863-1994标准)的热熔性粘接剂。
本形态中,压花6是凹凸的、或者是凸与平坦的组合。因此,表面片1与使用者肌肤的接触面积减小,可防止皮肤变粗糙。
本形态的压花6,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其形状、深度、间距等可以作适当的设计变更。但是,压花6的深度L,最好为表面片1及副片4的合计厚度(表面片1的厚度M和副片4的厚度N的相加厚度;另外,只在表面片1上施加压花6时,是表面片1的厚度;在表面片1、副片4及吸收体3上形成压花6时,是表面片1的厚度M和副片4的厚度N和吸收体3的厚度的相加厚度)以上。这样,可以使压花的形状鲜明,保持形状。例如,当表面片1的厚度M为0.1~0.7mm、副片4的厚度N为0.1~1.0mm时,压花6的深度L为0.2~1.7mm,最 好为0.25~4.0mm。
另外,压花6的面积,最好是表面片1及副片4的层叠面积(有层叠关系部位的面积)的5~100%,为25~80%则更好。压花6的面积为表面片1和副片4的层叠面积的5%以上时,尿、软便在表面片1上的扩散减少。另外,如图1所示,在副片4被表面片1覆盖着的本形态中,压花面积为100%时的层叠面积,与副片4的面积相同。
另外,如图4所示,压花6最好是从表面片1侧朝着副片4侧变细的漏斗状。如果热压花6是从表面片1侧朝着副片4侧变细的漏斗状,则尿或软便滞留在热压花6中。因此,肌肤与尿、软便的接触减少。另外,如果压花6是从表面片1侧朝着副片4侧变细的漏斗状,则从表面片1被吸收到下层的尿、软便,不容易从下层返回。因此,可防止在压力下的倒流。
把压花6做成为漏斗状时,直径D为1.0~5.0mm,最好为1.8~3.6mm,间距P为1.0~5.0mm,最好为2.5~3.5mm。
另外,压花6无论是否做成为漏斗状,在形成热压花时,最好在40~250℃下施加,在80~250℃下施加则更好。如果压花温度不足40℃,则不能将压花图案充分压入,如果超过了250℃,则片会变硬。另外,如果热压花在80℃以上施加,则CO-PP等融点低的纤维并不完全溶化,表面层溶化,表面层与表面层粘接。另外,如果热压花在250℃以下施加,则PET、醋酯等融点高的材料等,也只是表面层溶化,纤维之间粘接。
为了得到柔软的片,对于施加压花的片的原料纤维,最好采用聚烯烃、尤其是聚乙烯或聚丙烯,但是这些树脂的融点通常在100~170℃的温度范围内,所以,以这些树脂为原料的纤维、或者在用这些树脂复合成的纤维做成的无纺布上施加压花时,压花施加温度最好是80~180℃。另外,为了使表面片与副片的接合良好同时又具有柔软性,最好用100~130℃施加压花。
[一次性纸尿布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用图7所示那样的、由凸辊31和凹辊 32构成的压花辊40,对表面片1和副片4施加压花,在凸辊31的辊表面设有若干个凸部33,在凹辊32的辊表面设有若干个供凸部33嵌入的凹部34。并且,作为压花辊40,是使用凸辊31和凹辊32是异型的压花辊。这样,表面片1和副片4,与使用者肌肤接触部位的面积小,所以,得到的一次性纸尿布10等的吸收性物品,不容易产生斑疹等,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这里所说的凸辊31和凹辊32是异型,是指凸辊31上的图案形状与凹辊32上的图案形状不同(一方的辊也可以是平面(平坦的))。
在本形态中,凸辊31和凹辊32分别是用何种形状构成为异型,没有特定限定。但是,如图8和图9所示,凸部33最好是例如前端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的倒研钵状,图示例中,凸部33是前端面为菱形的倒研钵状,并且,如图10和图11所示,相邻的凹部34的边界最好成格子状(格子状部36)。根据该形态,凸辊31和凹辊32的夹压状态,是图12及图13所示的样子(图13中,用虚线表示凸辊31,是为了将凸辊31与凹辊32明显地区别开,并不具有隐蔽线的含义),所以,在表面片1及副片4上形成了具有杯部和肌肤接触部的压花,上述杯部由凸部33及与其对应的凹部34形成,上述肌肤接触部由相邻凸部间35及嵌入该凸部间35的格子状部36形成。因此,得到的一次性纸尿布10等的吸收性物品,尿、软便被保持在杯部内,由肌肤接触部引起的尿、软便的扩散被阻止,与使用者肌肤接触的部位只是肌肤接触部,所以与肌肤接触的面积小,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借助杯部和肌肤接触部形成为华夫饼的样子,所以具有柔软感。
另外,作为凸辊31和凹辊32是异型的形态,也可以例示出以下的较好形态。即,如图14和图15所示,凸部33是前端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的倒研钵状,图示例中,凸部33是前端面为圆形的倒研钵状,并且如图16~18所示,相邻凹部34的边界是棱线状等的格子状(格子状部36),在该格子状部36的前端面设有宽度窄的突部37。根据本形态,凸辊31和凹辊32的夹压状态,成为图 19~图21所示的样子(图20和图21中,用虚线表示凸辊31,是为了将凸辊31与凹辊32明显地区别开,并不具有隐蔽线的含义)。因此,形成在表面片1和副片4上的压花,与前形态同样地,具有由凸部33及与其对应的凹部34形成的杯部、和由相邻凸部间35及嵌入该凸部间35的格子状部36形成的肌肤接触部。具有与前述形态同样的作业效果。另外,本形态中,由于在格子状部36的前端面设有宽度窄的突部37,所以,肌肤接触部更加小,得到的一次性纸尿布10等的吸收性物品,与肌肤接触的面积更小,更加不容易引起皮肤粗糙。另外,同样地,本形态中,由于在格子状部36的前端面设有宽度窄的突部37,所以,肌肤接触部更加明显,得到的一次性纸尿布10等的吸收性物品,更加具有华夫饼样子的柔软感。另外,如果做成为凹凸倒置的图案,则只是凸部33与肌肤接触,所以,与肌肤接触的面积减小,可以做成为具有膨松而柔软感的图案。
在本形态中,在施加压花时,最好满足30mm≤施加压花的宽度≤副片4的宽度≤120mm≤表面片1的宽度≤250mm的关系,而满足70mm≤施加压花的宽度≤副片4的宽度≤90mm≤表面片1的宽度≤180mm的关系则更好。如果施加压花的宽度不足30mm,则不容易得到压花效果(吸收便、肌肤接触面积),表面片1和副片4的接合强度经不住实用(剥离)。如果副片4的宽度超过了120mm,则与其它片的接合部位强度降低。如果表面片1的宽度不足120mm,则在表面片1上不能接合其它片(褶裥片等),另外,接合性也弱。如果表面片1的宽度超过了250mm,要卷入到吸收体3内,或者只能剪掉,浪费材料。
另外,在本形态中,最好满足0.10mm≤表面片1的厚度≤副片4的厚度≤2.50mm,并且15g/m2≤表面片1的单位面积重量≤副片4的单位面积重量≤80g/m2的关系,而满足0.15mm≤表面片1的厚度≤副片4的厚度≤2.85mm,并且20g/m2≤表面片1的单位面积重量≤副片4的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关系则更好。如果表面片1的厚度不足0.15mm,则无纺布本身的制造困难,另外,疏密、浓淡不均 会影响压花的外观。如果表面片1的厚度超过了副片4的厚度,则将尿、便保持在表面片1上,不容易被吸收体3吸进。如果副片4的厚度超过了2.35mm,则单位面积重量增大,成本提高。如果表面片1的单位面积重量不足15g/m2,则无纺布本身的制造困难,另外,疏密、浓淡不均会影响压花的外观。如果表面片1的单位面积重量超过副片4的单位面积重量,则将尿、便保持在表面片1上,不容易被吸收体3吸进。如果副片4的单位面积重量超过了80g/m2,则单位面积重量提高,成本提高。另外,之所以要同时限定表面片1和副片4的厚度及单位面积重量,是为了压花的外观及吸收性的平衡。
在本形态中,为了施加压花,对凸辊31及凹辊32加热时,最好满足0.01mm≤凸辊31和凹辊32的间隙≤表面片1及副片4的合计厚度(表面片1的厚度M和副片4的厚度N的相加厚度)≤3.0mm的关系,而满足0.05mm≤凸辊31和凹辊32的间隙≤表面片1及副片4的合计厚度≤2.50mm的关系则更好。如果间隙不足0.01mm,则表面片1和副片4整体被加热,两个片1、2会溶化变硬。另外,用高速制造时,振动使得凸辊31和凹辊32相互干扰,有时产生异常声音、或导致设备零件的破坏。如果间隙超过了表面片1和副片4的合计厚度,则压花图案压不进去。如果间隙超过了3.0mm,则不能形成鲜明的压花,另外,表面片1和副片4可能不会被热封在一起。
另外,为了施加压花,用100~250mm/分的速度,将表面片1和副片4通过凸辊31与凹辊32之间时,凸辊31与凹辊32间的油压最好为15~60kgf,为20~40kgf则更好。之所以油压要在15kgf以上,是为了避免因压花施加装置的振动使压花辊40上产生模糊而不能按照设计形成压花。另一方面,油压要在60kgf以下,是为了减轻压花施加装置的机械负荷,延长寿命。
如上所述,对凸辊31和凹辊32加热时,最好是80℃<凸辊31的辊表面温度<凹辊32的辊表面温度<250℃。如果凸辊31的辊表面温度在凹辊32的辊表面温度以上,则格子图案压入前,凸图案过于鲜明而变硬。
另外,无论凸辊31和凹辊32的表面温度是何温度,表面片1的构成材料和副片1的构成材料,最好是同一材料,这是为了增加热封力。这里所说的构成材料的同一性,是指原料(例如聚酯制、聚乙烯制等)、构成纤维的粗度(旦尼尔)/纤维长、制法(例如纺粘法、融吹法等)等是否广为相同。
压花的施加、表面片1及副片4的贴合,虽然可使用图7所示那样的、凸辊31配置在上侧、凹辊32配置在下侧的压花辊40进行,但是,例如使用凸辊31配置在下侧、凹辊32配置在上侧的压花辊,使表面片1及副片4通过凸辊31上,用凹辊32夹压,进行压花,也是较好的形态。根据该形态,由凸辊31将表面片1及副片4抬起,由凹辊32进行融封,所以,表面片1及副片4膨松,具有柔软性。
另外,当施加压花时,作为压花辊,最好使用压花施加部位的侧方不夹压的压花辊。这是为了防止在表面片1、副片4的压花施加部位侧方产生折皱。不夹压压花施加部件侧方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把凸辊31和凹辊32做成与压花施加部位同宽、或者如图7所示,把凸辊31和凹辊32中的至少一方,在压花施加部位的侧方31A处,做成细径。
[各部件的材料等]
(表面片1)
表面片1具有透过尿、血液等体液的特性。因此,表面片1的材料,只要具有该体液透过性即可,例如可以是有孔或无孔的无纺布、多孔性塑料薄膜等。另外,其中的无纺布,对其原料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的合成纤维、人造丝、铜氨等的再生纤维、棉等的天然纤维等、或者二种以上的上述纤维构成的混合纤维等。另外,上述无纺布,可以是用任何加工方法制造出的无纺布。其加工方法是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射流喷网法、纺粘法、热粘法、融吹法、针刺法等。例如,如果要求柔软性、悬垂性,则采用射流喷网法比较好。如果要求膨松性、柔软性,则采用热粘法比较好。
另外,本表面片1,可以由一张片材构成,也可以由二张以上的片材层叠而成。同样地,表面片1,在平面方向,可以由一张片材构成,也可以由二张以上的片材构成。
(背面片2)
背面片2具有不透过体液的特性。因此,背面片2的材料,只要具有该体液不透过性即可。例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把无纺布层叠在聚乙烯片等上的层叠无纺布、夹着防水薄膜而实质上确保不透液性的无纺布(这时,体液不透过性的背面2由防水薄膜和无纺布构成)等。当然,除此以外,近年来从防止闷热的角度考虑,还可以是具有不透液性但透湿性的材料。该具有不透液性但透湿性的片材,例如有在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烯烃类树脂中混练无机充填剂,成形为片后,进行一轴或二轴方向拉伸得到的微多孔性片。
(吸收体3)
吸收体3具有吸收并保持体液的特性。因此,吸收体3的材料,只要具有体液吸收/保持性即可。例如,可以是棉浆、合成浆等的浆单体构成的材料、在短纤浆中混入了粒状粉等吸收性聚合物等的公知材料。另外,其中的浆的原料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机械浆、化学浆、溶解浆等从木材得到的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醋酯等的人工纤维素纤维等。但是,作为纤维素纤维的原材料的木材,与阔叶树相比,针叶树的纤维长度长,所以,在性能、价格方面更具优势。
另外,吸收体3也可以用由醋酯纤维素等的纤维束构成的纤维集合体形成、或者用使吸收性聚合物在该纤维束构成的纤维集合体内移动而得到的吸收材形成。
(副片4)
副片4具有扩散并透过体液的特性。因此,副片4的材料,只要具有该体液扩散/透过性即可。例如可以是与表面片1同样的材料。但最好是射流喷网型无纺布、浆无纺布、浆和人造丝的混合布、点粘型无纺布或绉纸。另外,副片4最好是具有比表面片1更好的体液透过性、纤维密度比表面片1更小的材料。例如,最好是由聚丙烯、聚乙 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胺、尼龙、人造丝、维尼龙、丙烯等构成的无纺布。
(包裹片5)
包裹片5具有透过体液的特性。因此,可以是与表面片1、副片4相同的材料。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例如纸尿布或卫生巾、尿垫、失禁用垫等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表面片、背面片、和夹设在表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所述表面片上施加有凹凸压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压花是从所述表面片的肌肤接触面侧施加凸压花而从肌肤非接触面侧施加凹压花的凹凸压花;
所述凹凸压花是利用异型的压花辊施加的,所述压花辊由在辊表面设有若干凸部的凸辊、和在辊表面设有若干供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且相邻的凹部的边界是格子状,并在该格子状部的前端面设有宽度窄的突部的凹辊构成,在所述嵌入时,在所述凸部的前端和所述凹部的底之间以及所述凸辊表面和所述突部之间被夹压,且在所述凸部的周围整体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从所述格子状部的前端面中的所述突部的周围部分一直连续到所述格子状部的侧方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是前端面呈圆形且朝着前端变细的漏斗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吸收体之间夹设有副片,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副片在层叠状态下被施加所述凹凸压花而被贴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片和所述副片和所述吸收体在层叠状态下被施加所述凹凸压花而被贴合在一起。
5.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性物品按顺序备有被施加凹凸压花的表面片以及副片、吸收体,利用压花辊对表面片以及副片施加所述凹凸压花,该压花辊由在辊表面设有若干凸部的凸辊、和在辊表面设有若干供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且相邻的凹部的边界是格子状,并在该格子状部的前端面设有宽度窄的突部的凹辊构成;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压花辊,使用在嵌入时,在所述凸部的前端和所述凹部的底之间以及所述凸辊表面和所述突部之间被夹压,且在所述凸部的周围整体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从所述格子状部的前端面中的所述突部的周围部分一直连续到所述格子状部的侧方的空间的异型的压花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凸辊,使用所述凸部的前端面呈圆形且朝向前端变细的漏斗状的凸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凸辊以及所述凹辊加热时,满足0.01mm≤所述凸辊与所述凹辊最接近的部位处的间隙≤所述表面片以及所述副片的合计厚度≤3.0mm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表面片以及所述副片以100~250m/分的速度通过所述凸辊与所述凹辊之间,将所述凸辊及所述凹辊间的油压设为15~60kgf。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40℃<所述凸辊的辊表面温度<所述凹辊的辊表面温度<250℃的方式对所述凸辊及所述凹辊加热。
10.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表面片以及所述副片在所述凸辊上通过,利用所述凹辊夹压而使之贴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95484 | 2005-10-07 | ||
JP295484/2005 | 2005-10-07 | ||
JP2005309445 | 2005-10-25 | ||
JP309445/2005 | 2005-10-25 | ||
PCT/JP2006/320107 WO2007043474A1 (ja) | 2005-10-07 | 2006-10-06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2702A CN101282702A (zh) | 2008-10-08 |
CN101282702B true CN101282702B (zh) | 2013-10-23 |
Family
ID=3794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72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2702B (zh) | 2005-10-07 | 2006-10-06 |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04922B2 (zh) |
JP (1) | JP5065037B2 (zh) |
CN (1) | CN101282702B (zh) |
WO (1) | WO20070434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74854B2 (ja) * | 2007-07-31 | 2012-11-14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体液吸収性物品 |
JP5441356B2 (ja) | 2008-05-15 | 2014-03-12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表面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
JP5297784B2 (ja) * | 2008-12-16 | 2013-09-2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5469902B2 (ja) * | 2009-04-03 | 2014-04-1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吸収性物品に係る資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
JP2011036378A (ja) * | 2009-08-10 | 2011-02-24 | Livedo Corporation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5587004B2 (ja) * | 2010-03-25 | 2014-09-10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及び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US8491742B2 (en) | 2010-10-28 | 2013-07-23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Method for emboss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a segmented anvil |
US8496775B2 (en) | 2010-10-28 | 2013-07-30 |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 Method for emboss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
US8859842B2 (en) | 2010-10-28 | 2014-10-1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Embossed absorbent article |
JP6037606B2 (ja) * | 2011-09-30 | 2016-12-0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のトップシートおよびそのトップ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CN102744919B (zh) * | 2011-12-22 | 2015-11-25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压花辊,应用该压花辊的压花工艺及压花纸 |
JP5957240B2 (ja) * | 2012-02-23 | 2016-07-27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CN102965833A (zh) * | 2012-12-04 | 2013-03-13 | 孙旭 | 一种经编起圈压花包边布及其压花装置和方法 |
CN102963103A (zh) * | 2012-12-17 | 2013-03-13 | 常州维盛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加工工艺 |
CN105142475B (zh) * | 2013-03-26 | 2018-05-15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卫生用纸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6159616A (ja) * | 2015-03-05 | 2016-09-0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造形装置 |
EP3251825A1 (en) * | 2016-05-31 | 2017-12-06 | Boegli-Gravures S.A.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mbossing planar material |
CN108210174A (zh) * | 2016-12-15 | 2018-06-29 | 简元正 | 卫生巾 |
JP7282601B2 (ja) * | 2018-09-19 | 2023-05-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N114987030A (zh) * | 2022-06-23 | 2022-09-02 | 江苏科盈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造设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318A (zh) * | 1996-02-29 | 1997-09-17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身体排出液吸收用品的透水性上面层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 |
JP2001095845A (ja) * | 1999-10-04 | 2001-04-10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2105835A (ja) * | 2000-09-27 | 2002-04-10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 |
JP2004298454A (ja) * | 2003-03-31 | 2004-10-28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におけるエンボス形成方法 |
JP2005152241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使い捨ておむつ用吸収体 |
JP2005218648A (ja) * | 2004-02-05 | 2005-08-18 | Kao Corp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R70771B (zh) * | 1978-07-24 | 1983-03-22 | Th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
JP2589383B2 (ja) | 1989-09-25 | 1997-03-12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の有孔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2741816B2 (ja) * | 1992-02-26 | 1998-04-22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6128853A (ja) * | 1992-10-21 | 1994-05-10 | Kuraray Co Ltd | 衛生材料用不織布 |
JP3288920B2 (ja) | 1996-02-29 | 2002-06-0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体液吸収性物品の透液性表面シート製造方法 |
JPH10211232A (ja) * | 1997-01-31 | 1998-08-11 | Uni Charm Corp | 使い捨て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の表面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203654B1 (en) * | 1998-02-20 | 2001-03-20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ethod of making a slitted or particulate absorbent material |
JP4026926B2 (ja) * | 1998-04-06 | 2007-12-26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紙おむつ用トップシートおよび紙おむつ用多層不織布 |
JP3727207B2 (ja) | 1999-11-15 | 2005-12-1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3701208B2 (ja) * | 2000-03-13 | 2005-09-28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開孔シートとこの開孔シートを使用し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前記開孔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3609361B2 (ja) | 2000-10-12 | 2005-01-12 | 花王株式会社 | 立体シート材料 |
JP3611838B2 (ja) | 2001-12-28 | 2005-01-19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
-
2006
- 2006-10-06 JP JP2007539921A patent/JP506503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0-06 US US12/083,190 patent/US8404922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0-06 CN CN2006800372169A patent/CN1012827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0-06 WO PCT/JP2006/320107 patent/WO200704347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318A (zh) * | 1996-02-29 | 1997-09-17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身体排出液吸收用品的透水性上面层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 |
JP2001095845A (ja) * | 1999-10-04 | 2001-04-10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294904A (zh) * | 1999-10-04 | 2001-05-16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湿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2105835A (ja) * | 2000-09-27 | 2002-04-10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 |
CN1349789A (zh) * | 2000-09-27 | 2002-05-2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 |
JP2004298454A (ja) * | 2003-03-31 | 2004-10-28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におけるエンボス形成方法 |
JP2005152241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た使い捨ておむつ用吸収体 |
JP2005218648A (ja) * | 2004-02-05 | 2005-08-18 | Kao Corp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404922B2 (en) | 2013-03-26 |
JP5065037B2 (ja) | 2012-10-31 |
CN101282702A (zh) | 2008-10-08 |
US20090137977A1 (en) | 2009-05-28 |
JPWO2007043474A1 (ja) | 2009-04-16 |
WO2007043474A1 (ja) | 200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2702B (zh) |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 |
CN102355878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1152114B (zh) | 吸收性物品 | |
KR101300902B1 (ko) | 흡수성 물품 | |
JP5007157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418815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WO2014112590A1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981723B (zh) | 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
US8449516B2 (en) | Stretchable absorbent core | |
CN101151005A (zh) | 吸收性物品及其正面薄片 | |
KR20120081175A (ko) | 흡수성 물품 및 흡수성 물품의 제조 장치 | |
CN1964685B (zh) | 吸收性物品 | |
TW200418437A (en) | Absorptive composite sheet and absorptive article using this sheet | |
JP2015226582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5634632B1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4035470B2 (ja) | 体液吸収性物品 | |
WO2019126226A1 (en) | Ultrathin absorbent hygienic pads | |
US20060200108A1 (en) | Interlabial pad | |
EP1127563B1 (en) | Sheet for absorbent article and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same | |
JPH06190002A (ja) | 吸水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427525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4559782B2 (ja) | 体液吸収物品 | |
JPH08229070A (ja) | 体液吸収性物品 | |
JP2007175093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4031425B2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