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74870B - 流體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流體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870B
TWI474870B TW097120364A TW97120364A TWI474870B TW I474870 B TWI474870 B TW I474870B TW 097120364 A TW097120364 A TW 097120364A TW 97120364 A TW97120364 A TW 97120364A TW I474870 B TWI474870 B TW I4748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luid
piston member
dispenser
drug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6198A (en
Inventor
James Terence Collins
Thomas Franz Paul Gratzfeld
Heiko Harms
Werner Hertrampf
Richard David Lintern
Gerhard Niebecker
Allen John Pearson
Paul Kenneth Rand
Karl Heinz Waitz
Karl Gisbert Welp
Original Assignee
Glaxo Group Ltd
Meadwestvaco Calma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7103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0710315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7234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0723420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Glaxo Group Ltd, Meadwestvaco Calmar Gmbh filed Critical Glaxo Group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16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6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8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005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0062Outlet valves actuated by the pressure of the fluid to be sprayed
    • B05B11/007Outlet valves actuated by the pressure of the fluid to be sprayed being opened by deformation of a sealing element made of resiliently deformable material, e.g. flaps, skirts, duck-bill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04Piston pumps comprising a movable cylinder and a stationary pis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09Piston pumps actuated by a lever
    • B05B11/1011Piston pumps actuated by a lever without substantial movement of the nozzl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essure stro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09Piston pumps actuated by a lever
    • B05B11/1012Piston pumps actuated by a lever the pump chamber being arranged substantially coaxially to the neck of the container
    • B05B11/1014Piston pumps actuated by a lever the pump chamber being arranged substantially coaxially to the neck of the container the pump chamber being arranged substantially coaxially to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52Actuation means
    • B05B11/1056Actuation means comprising rotatable or articulated 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66Pump inlet valves
    • B05B11/107Gate valves; Slid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3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 B05B1/3405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to produce swirl
    • B05B1/341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to produce swirl before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in a swirl chamber upstream the spray outlet
    • B05B1/3421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to produce swirl before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in a swirl chamber upstream the spray outlet with channels emerging substantially tangentially in the swirl chamber
    • B05B1/3431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to produce swirl before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in a swirl chamber upstream the spray outlet with channels emerging substantially tangentially in the swirl chamber the channels being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cooperating elements, e.g. by means of grooves
    • B05B1/3436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influence the nature of flow of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to produce swirl to produce swirl before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in a swirl chamber upstream the spray outlet with channels emerging substantially tangentially in the swirl chamber the channels being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cooperating elements, e.g. by means of grooves the interface being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outlet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21Piston pumps having an outlet valve which is a gate valve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流體分配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流體分配器,例如用於鼻噴霧,且尤其,而非排他地關於一種用於投與藥物之流體分配器。
本申請案主張分別於2007年5月30日及2007年11月29日申請之英國專利申請案第0710315.3號及第0723420.6號之優先權。
例如用於將流體分配至鼻腔中之先前技術之流體分配器係自US-A-2005/0236434及WO-A-2005/075103已知,其全部原始揭示內容(以及其專利家族成員)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此等分配器包含一流體儲集器、一出口及一用於將流體經由該出口自該儲集器抽汲之泵。該出口提供於一噴嘴中,該噴嘴可具有用於定位於鼻孔中之形狀及尺寸。由於該等分配器係用於分配計量體積之流體,故分配器進一步包含一計量腔室,其經選擇性安置而經由至少一個計量腔室入口與該儲集器流體連通,且包含出口。該泵往復移動以使該計量腔室在擴張狀態(計量腔室具有大於該計量體積的第一體積)與收縮狀態之間移動。分配器進一步包含一位於計量腔室與出口之間的單向閥,其偏移至"閥關閉"位置。當計量腔室自其收縮狀態移動至其擴張狀態時,計量腔室與儲集器經由至少一個入口而流體連通且流體自儲集器吸入計量腔室中以用過量體積之流體填充計量腔室。當計量腔室自擴張狀態向收縮狀態移動時,存在一 初始排放階段,在該階段中,經由至少一個入口將計量腔室中過剩體積之流體抽汲回儲集器中以使計量體積之流體留在計量腔室中。在計量腔室移動回其收縮狀態之最終分配階段中,計量腔室中計量體積之流體被向該單向閥抽汲,藉此流體中產生之增加的壓力使得單向閥暫時打開以使計量體積能夠被從出口抽汲出。
其他流體分配器配置係於WO-A-2007/138084之圖1至21中揭示。
本發明之一目標在於提供一種新穎流體分配器及用於流體分配器之新穎組件,該流體分配器視情況併入有US-A-2005/0236434及WO-A-2005/075103中所揭示之抽汲原理。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流體分配器之組件,其界定一供一活塞構件在其中衝擊之給藥腔室及一經調適以嚙合該流體分配器之流體出口或覆蓋該流體出口之一密封件以選擇性關閉及打開該流體出口或密封件之末端。
該末端可呈尖端之形式。該組件可為諸部件之組合件。第一該部件可形成該末端。該第一部件可為帽蓋部件。
組件可於其外表面上具備一密封件,以在流體分配器中形成滑動密封配合。該密封件可為唇形密封件類型。密封件可藉由組件之第一部件提供。
該給藥腔室可為一第一腔室,同時該組件界定一第二腔室、一位於給藥腔室與該第二腔室之間的流體路徑且具有一選擇性打開及關閉該流體路徑之閥。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一種與一流體供應源聯用之流體分配器,該分配器具有一給藥腔室、一流體出口及一經配置以在下列方向上在該給藥腔室中密封地衝擊之活塞構件:(i)在第一方向上衝擊以用來自該供應源之流體填充該給藥腔室;及(ii)在第二方向上衝擊以自腔室朝該流體出口分配流體,其中該給藥腔室具有不同寬度之第一及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比該第二區段窄且位於相對於第二區段之該第二方向上,且當該活塞構件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衝擊時,其與第二區段持續密封接觸,但僅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之一部分衝程中與第一區段密封接觸。
活塞構件可具備一密封件以與第一區段密封接觸。該密封件可具有不小於第一區段之寬度且小於第二區段之寬度之外部尺寸。
密封件可與活塞構件形成一單向閥。密封件可為唇形密封件類型。密封件可位於活塞構件之一末端。
活塞構件可具備一密封件以密封接觸給藥腔室之第二區段。密封件可為唇形密封件類型。
活塞構件可具備一用於與流體供應源連通之流體管道,且在使用時當活塞構件在第一方向上衝擊時流體經由該流體管道自流體供應源輸送至給藥腔室中。該流體供應源可具有一位於活塞構件上以對準給藥腔室之第二區段之出口。
流體分配器可經調適以使得在使用時當活塞構件在第二方向上衝擊時,給藥腔室中之流體自給藥腔室排出(例如 排回流體供應源)直至活塞構件密封地接觸給藥腔室之第一區段。流體可經由活塞構件中之流體管道排回流體供應源。
流體分配器可包含一位於給藥腔室與流體出口之間的閥,當活塞構件在第二方向上衝擊並在與第一區段密封接觸之前,該閥保持關閉。該閥可形成於第一區段中之一開口中。
流體分配器可經調適以使得流體在第一方向上在選擇性接觸第一區段之活塞構件或密封件周圍排放。
單向閥可經調適以在活塞構件在第一方向上衝擊且密封件與第一區段密封接觸時打開以使流體能夠進入給藥腔室之第一區段中。
單向閥可經調適以當活塞構件在第二方向上衝擊時關閉。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在一流體分配器之一給藥腔室中衝擊之活塞構件,該活塞構件具有一安裝於其上以形成一單向閥之密封件,其中該密封件並非一O形環。
根據本發明之第四態樣,提供一種流體分配器,其包含一用於流體之容器、一給藥腔室、一流體出口及一經配置以在下列方向上在該給藥腔室中衝擊之活塞構件:(i)在第一方向上衝擊以用來自該容器之流體填充該給藥腔室;及(ii)在第二方向上衝擊以自該腔室朝該流體出口分配流體,其中該活塞構件經安裝以與該容器協調移動。
該活塞可包含在一安裝於容器上之帽蓋結構中。該帽蓋結構可為一插入容器之一開口中之止動器。
給藥腔室可提供於該流體分配器之一噴嘴中,流體出口形成於該噴嘴中。
該噴嘴可安裝於容器上以於其間相對移動,例如使得活塞構件在給藥腔室中衝擊。
噴嘴可安裝於帽蓋結構上。
噴嘴可具有用於插入人類之鼻孔中之形狀及尺寸。當然,其可具有用於不同應用之形狀,例如插入不同體腔中或局部施用於其他身體區域。
流體分配器可具有使活塞構件偏移至給藥腔室中之靜止位置之偏移機制。該靜止位置可為活塞構件在給藥腔室中之收縮位置。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流體分配器,其具有一用於流體之容器、一安裝於該容器上以向容器及遠離容器移動之噴嘴、一活塞構件及給藥腔室,該活塞構件包含在容器中或該噴嘴中,及該給藥腔室包含在另一者中,藉此噴嘴及容器之相對移動使得活塞構件在給藥腔室中衝擊以填充及排空給藥腔室,且其中該流體分配器經調適以便在靜止時噴嘴及容器以第一間距分隔,其中為了致動流體分配器,噴嘴及容器互相相向移動且接著回復至該第一間距,且其中噴嘴及容器可分隔至大於第一間距之第二間距以在碰撞事件(例如流體分配器掉落)之情況下改良流體分配器之保護。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提供一種與一流體供應源聯用之流體分配器,該分配器具有一流體出口,一給藥腔室,一經配置以在該給藥腔室中往復移動以用來自該流體供應源之流體選擇性填充給藥腔室且自給藥腔室朝該流體出口抽汲流體之活塞構件,(視情況)一用於密封流體出口之可自防止流體經由流體出口分配之正常關閉狀態移動至打開流體出口以能夠自其分配之打開狀態的密封件,及一可在構件密封流體出口或作用於該密封件以使密封件處於關閉狀態之正常第一位置與打開流體出口或使密封件能夠移動至打開狀態之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的組件,其中該組件包含給藥腔室。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密封一流體分配器之流體出口之密封配置,其包含一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具有一用於密封該流體出口之第一面、一其中提供一凹口之第二面及一密封可滑動地安裝於該凹口中以相對於該密封構件在向內位置與向外位置之間滑動的組件,其中在該向內位置處該組件使該第一面向外偏離且在該向外位置處該第一面能夠回復其初始狀態。
該密封構件可由彈性材料或具有形狀記憶之其他類型之材料製造;亦即,具有回復至初始形狀之能力。
本發明之各態樣亦可包含以下其他特徵之任一者:(i)本發明之其他態樣或(ii)參看附圖所述之例示性實施例。
將自例示性實施例來理解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及特徵,現將參看附圖來描述該等例示性實施例。
在下列根據本發明之非限制性特定實施例之描述中,有關給定特徵之相對位置、取向、組態、方向或移動(例如,"前"、"逆時針"等)之任何術語僅與彼特徵自描述所參看之特定圖中所示之視點的配置有關。此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此等術語不欲限制本發明之配置。
此外,在下列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流體分配器之描述中,流體分配器係用於分配液體,且在此等例示性流體分配器之描述中對"流體"的所有提及應當作意謂液體。該液體可含有藥物,例如懸浮或溶解於液體中。
例示性流體分配器之基礎操作原理係如上文US-A-2005/0236434及WO-A-2005/075103中所述。
為了便於參考,在各種例示性流體分配器之間,使用類似參考數字來識別類似特徵。
圖1至1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流體分配器110。
參看圖3B、5A及5B,該流體分配器具有一通常為圓柱形之活塞構件114,其經安裝以沿流體分配器110之縱軸L-L以往復方式在一由一主外殼112界定之給藥腔室120中衝擊。活塞構件114經安裝以在相對於給藥腔室120之前位置與後位置之間衝擊。作為一活塞,當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內移動時,其將抽汲力施加於給藥腔室120內之流體。
如圖8A及8B中所示,主外殼112由一管狀體112a形成, 一環形凸緣112b自該管狀體突出。管狀體112a具有一末端開口軸孔112c,一環形肩部112d突出至該軸孔中以相對於安置於環形肩部112d之任一側之前孔區段112f及後孔區段112g形成一節流孔區段112e。後孔區段112g界定給藥腔室120。管狀體112a之前區段112h具備一對外圓周輪緣112i,其目的將在下文簡略地闡明。
在此實施例中,主外殼112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塑膠材料。
參看圖3B、3C、8A及8B,給藥腔室120為圓柱形且與縱軸L-L同軸配置。給藥腔室120具有前區段120a及後區段120b。由此可見,前區段120a比後區段120b窄。一台階120s在向前方向F(參見圖3B)上向內變尖以使後區段120b連接於前區段120a。如圖3B及8B中所示,至少一個軸向溝槽或凹槽120d形成於台階120s中。在此特定實施例中,提供四個該等凹槽120d,儘管可選擇另一數目。當提供複數個凹槽120d時,其理想上等角度間隔,如同此特定實施例。
前區段120a形成一計量腔室,其計量流體之體積以自分配器110分配。計量體積可為50微升,但此僅為說明性的,因為流體分配器110可經配置以分配所需計量體積。
再參看圖5A及5B,活塞構件114具有一前區段114a、一後區段114b及一中心區段114c。此等區段同軸配置。
後區段114b提供活塞構件114之一開口後端114d。後區段114b呈杯狀,其具有一環形外周邊壁114e,該環形外周 邊壁界定一具有一在後端114d處開口之嘴114g之內部空腔114f。
前區段114a為實心的且提供活塞構件114之前端114h。前區段114a包含一在前端114h後方之環形凸緣114i。
中心區段114c連接於前端114a及後端114b且包含一內部孔網114j以使給藥腔室120之後區段120b與一流體供應源170(在此特定實施例中為一瓶子,例如玻璃或塑膠材料之瓶子-參見圖1A至1C)流體連通,如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孔網114j由一軸向區段114k及複數個橫向區段114l組成。軸向孔區段114k自內部空腔114f之一前面114n中之一後開口114m向前延伸至一接合點114p。橫向孔區段114l自中心區段114c之外圓周表面中之各個前開口114q橫向向內延伸至接合點114p以與軸向孔區段114k連接。前開口114q在中心區段114c周圍等角度配置。在此特定實施例中,存在兩個橫向孔區段114l,但可使用一個或兩個以上橫向孔區段。前開口114q亦在中心區段114c中內凹。
活塞構件114在外周邊周圍具備複數個軸向取向溝槽114r。溝槽114r自前區段114a中之環形凸緣114i之一後表面114s向後延伸至中心區段114c上之在內部孔網114j之前開口114q後方的一環形肋狀物114t。溝槽114r經配置以致前開口114q之至少一部分處於溝槽114r內。
活塞構件114之前區段114a之自凸緣114i向前延伸至前端114h的尖端部件114u具有三角形橫截面形狀,其中頂端為圓形。
在此實施例中,活塞構件114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功能等效塑膠材料。
參看圖3B、3C、6A及6B,活塞構件114於其中心區段114c上具有一管狀後密封元件128,其提供活塞構件114與給藥腔室120之後區段120b之間的永久性動態(滑動)密封。後密封元件128固定於活塞構件114上以與其協調移動,以便當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中衝擊時其間無或大體上無相對軸向移動存在。
後密封元件128為唇形密封件類型,其分別在其前端及後端處具備彈性環形密封唇128a、128b。後密封元件128之材料為密封唇128a、128b提供固有向外偏移。密封唇128a、128b具有大於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之內徑的外徑,藉此密封唇128a、128b由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之內表面向內壓縮。因此,密封唇128a、128b之偏移意謂其密封地嚙合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之內表面。
後密封元件128進一步包含一管狀體128c,密封唇128a、128b依靠於其上且其藉由使後密封元件128之內圓周輪緣128d嚙合於活塞構件114之中心區段114c之內凹部分114w而裝設於活塞構件中心區段114c之外表面上。管狀體128c具有一定長度以致當裝設於活塞構件114上時其覆蓋活塞構件114之中心區段114c之大體上整個軸向範圍。自圖3B進一步可見,後密封元件128之後端支承於活塞構件114之後區段114b之前端上,因此圓周輪緣128d安置於內凹部分114w之前端處。此配置防止或大體上防止後密封 元件128於活塞構件114上之相對軸向移動。
現另外參看圖7A及7B,活塞構件114進一步於其前區段114a上具有一管狀前密封元件148以形成活塞構件114與給藥腔室120之前區段120a之間的動態(滑動)密封,但僅在活塞構件衝擊之特定階段期間形成,如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前密封元件148亦為唇形密封件類型,但此次僅於其前端處具備一彈性環形密封唇148a。密封唇148a之外徑小於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之內徑,但大於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之內徑。因此,前密封唇148a能夠偏移至與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之內表面密封嚙合。
如將觀察到的,前密封元件148可滑動地安裝於活塞構件114之前區段114a上。更詳細而言,前密封元件148包含密封唇148a依靠於其上之管狀體148b,且提供一穿過前密封元件148之軸向末端開口孔149,活塞構件114之前區段114a可滑動地安裝於其中。孔149包含前孔區段149a及後孔區段149b及一擴大中心腔室149c。前孔區段149a及後孔區段149b分別自中心腔室149c延伸至前密封元件148之前端148c及後端148d中之開口。前端148c具備溝槽148g,其在前端中與前孔開口處相交。中心孔腔室149c具備一對穿過管狀體148b之正好相反之窗149f。
活塞構件114之環形凸緣114i位於中心孔腔室149c之內部。中心孔腔室149c具有橫向取向的前端壁149d及後端壁149e,其選擇性嚙合活塞構件114之環形凸緣114i以限定 前密封元件148在活塞構件114上之滑動。具體而言,前密封元件148相對於活塞構件114之最前位置由鄰接環形凸緣114i之後端壁149e限定(參見例如圖3B),且相反,前密封元件148相對於活塞構件114之最後位置由前端壁149d與環形凸緣114i的鄰接而限定(參見例如圖3c)。
前活塞構件區段114a在前密封元件孔149中之滑動形成單向閥。當前密封元件148處於其相對於活塞構件114之最後位置時,該單向閥關閉,且在前密封元件148向其相對於活塞構件114之最前位置移動時打開,如將在下文更詳細地論述。
為此,應理解在前密封元件148處於其最後位置時,環形凸緣114i與中心孔腔室149c之前端臂149d形成不漏流體的密封。
在操作時,當活塞構件114相對於給藥腔室120向前衝擊時(參見例如圖3c),前密封元件148經由環形凸緣114i與中心孔腔室149c之前端壁149d的嚙合而隨活塞構件114向前移動。因此,單向閥在活塞構件114向前衝擊時關閉。向前衝擊亦使前密封元件148與給藥腔室120之前區段120a滑動密封嚙合。
一旦活塞構件114於其向前衝擊結束時到達其前位置,如藉由前密封元件148之前端148c與給藥腔室120之前端壁120c的鄰接而限定(參見圖3C),則活塞構件114開始其回程,向後向其後位置衝擊。在向後衝擊之初始階段,活塞構件114相對於前密封元件148向後移動以便單向閥移動至 其打開位置以用於向後衝擊。活塞構件114之向後衝擊隨著活塞構件114安置於其後位置處而結束,其中前密封元件148安置在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後方,亦即在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中或如圖3B中所示在台階120s中,以致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及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在前密封元件148周圍流動連通(例如經由凹槽120d,其中靜止位置處於台階120s中)。
因此應瞭解在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中自其靜止位置向其前位置向前衝擊之初始階段,活塞構件114相對於前密封元件148向前移動以(再)關閉單向閥。
在此實施例中,後密封元件128及前密封元件148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功能等效塑膠材料。
一回復壓縮彈簧118提供於流體分配器110中以使活塞構件114偏移至其相對於給藥腔室120之後(靜止)位置,此在圖1B及3B中展示。彈簧118可由金屬(例如不鏽鋼,例如316或304等級)或塑膠材料製造。回復彈簧118之回復或偏壓力在靜止時可為5N,當其壓縮時增加至8.5N。回復彈簧118之偏壓力用於藉由作用於主外殼環形凸緣112b以使主外殼112向前偏移至其圖1B及3B中所示之相對位置而使活塞構件114重置於其相對於界定於主外殼112中之給藥腔室120之後位置。
參看圖15A及15B,流體分配器110包括一單獨圓柱形帽蓋165。帽蓋165呈杯形,具有一環形側裙165a及一前端壁 165b,其形成一在帽蓋165之後端165d處開口之內部圓柱形腔室165c之邊界壁。此外,一呈中心密封尖端形式之乳頭狀突起160自前端壁165b向前突出。
複數個孔165e亦形成於前端壁165b中,在密封尖端160底部周圍,以與內部腔室165c連通。在此實施例中,存在三個等角度間隔之孔165e,但或者可能存在數目少於三個或多於三個之孔。
內部腔室165之內環形側面165f具備一對圓周輪緣165g。前端壁165b之外圓周邊緣提供一彈性環形密封唇165h。
在此實施例中,帽蓋165由LDPE形成,但也可使用其他塑膠材料。
如圖3B及3C中所示,例如,帽蓋165安裝於主外殼112之前區段112h上以包圍主外殼112之前孔區段112f。帽蓋165藉由各別的內部輪緣165g及外部輪緣112i夾住或連結在一起而固定於主外殼112上,以致主外殼112與帽蓋165協調移動。
如圖3B及3C中進一步所示,一閥機構189位於主外殼112之前孔區段112f中。閥機構189包含一經安裝以在前孔區段112f中軸向移動之圓柱形狹長閥元件191。
如圖13A及13B中所示,閥元件191具有一圓柱形前區段191a及一同軸擴大後區段191b。後區段191b具有一前部分191c及一經設定尺寸以密封地配合於主外殼112之節流孔區段112e中以將其關閉的截頭圓錐形後部分191d。複數個 軸向溝槽191e形成於後區段191b之外周邊表面中以貫穿前部分191c且部分延伸至後部分191d中。
再參看圖3B及3C,閥機構189進一步包含一回復壓縮彈簧193,其自帽蓋165之前端壁165b之內表面向後延伸至閥元件191之後區段191b之前端處的一環形凸緣191f上。回復彈簧193用於使閥元件191向後偏移以將截頭圓錐形後部分191d安置於節流孔區段112e中以將其密封關閉。
在此實施例中,閥元件191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功能等效塑膠材料。回復彈簧193可為金屬(例如不鏽鋼,諸如304或316等級)或塑膠材料。回復彈簧193可具有約0.4N之回復力。
自圖1至3可見,流體分配器110具有一流體供應源170,在此呈瓶子之形式(例如玻璃或塑膠材料)。
圖3B及3C亦展示流體分配器110包括一呈帽蓋形式之圓柱形止動器部分176以配合於瓶子170之一頸部178。在此實施例中,止動器部分176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然而,可使用其他塑膠材料。
亦參看圖9A及9B,止動器部分176具有一包圍瓶子頸部178之一凸緣180之外周邊表面的外環形裙部176a,及一塞住瓶子頸部178之同心配置的內環形裙部176b。外環形裙部176a之內周邊表面具備圓周向輪緣176q以嚙合在瓶子頸部178之凸緣180下方以產生止動器部分176與瓶子170之搭扣配合連接。輪緣176q可為連續,或分段(如此處)以簡化止動器部分176之模製。
止動器部分176於其前端處具有一自外裙部176a徑向地向內延伸至內裙部176b之頂面176c。內裙部176b包圍一自頂面176c中之一開口176e向後延伸之內部空腔176d。空腔176d於其後端處具有一底面176f,一狹長管狀突出物176g自其向上豎立。
管狀突出物176g具有一開口後端176h、一前端壁176i、一自開口後端176h向前延伸至前端壁176i之內部空腔176j及一位於前端壁176i中以使內部空腔176d、176j流動連通之前開口176k。
如圖3B中所示,例如,一供應(汲取)管172(例如聚丙烯(PP)管)以干涉配合形式插入管狀突出物176g之內部空腔176j中,其中供應管172鄰接管狀突出物176g之前端壁176i。同樣,管狀突出物176g插入活塞構件114之後區段114b之內部空腔114f中以致管狀突出物176g之前端壁176i鄰接內部空腔114f之前面114n。以此方式,活塞構件114中之孔網114j經由供應管172與流體供應源170流動連通。供應管172延伸至接近流體供應源170之底部,因此當幾乎變空時,在正常使用(亦即,豎直或大體上豎直)時仍可自流體供應源170送出流體。
藉由活塞構件114之內部空腔114f於其內圓周表面上提供複數個圓周輪緣114v防止管狀突出物176g在活塞構件114之內部空腔114f中相對移動,其中提供於管狀突出物176g之外圓周表面上之圓周輪緣176s係夾住或連結該等圓周輪緣114v。
如圖3B中進一步所示般,例如,主外殼112之管狀體112a亦安裝於止動器部分176之內部空腔176d中以在其中相對滑動。因為活塞構件114係支撐於止動器部分176之管狀突出物176g上,所以止動器部分176與主外殼112之間的相對滑動造成活塞構件114與給藥腔室120之間的相對滑動。可藉由使主外殼112移動且保持流體供應源170固定,或反過來,或藉由使主外殼112及流體供應源170同時移動來達成相對滑動。
舉例而言,自圖3B可見,一密封環171係插入止動器部分176與流體供應源170之間以防止其間滲漏。密封環171可由熱塑性彈性體(例如SANTOPRENE)、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膠(EVA)、聚乙烯或由包含夾在LDPE外層(以商標名稱"TriSeal"銷售)之間的LDPE發泡體核心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層壓物製造。
流體分配器110進一步包含一包圍主外殼112之管狀體112a之圓柱形載體構件195。如圖12A及12B中所示,載體構件195具有一環形本體195a,其在主外殼112之管狀體112a外徑向地間隔放置以在其間界定一環形間隙187。環形本體195a於其後端195c處具有一向內突出之環形凸緣195b,且於其前端195e處具有複數個安置於由齒形輪廓界定之舌狀物195f上之向外突出夾具195d。
如圖3B中所示,回復彈簧118自主外殼環形凸緣112b之背面112j向後延伸至載體構件195與主外殼112之間的環形間隙187中且延伸至載體構件環形凸緣195b上以支承於其 上。
在正常使用流體分配器110時,載體構件195安設於止動器部分176之頂面176c上,在下文將論述之流體分配器110之靜止及發射狀態下皆如此。載體構件195之此正常位置係展示在圖3B(靜止)及3C(發射)中。
在此實施例中,載體構件195亦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塑膠材料。
再參看展示止動器部分176之圖9A及9B,可見頂面176c支撐一對正好相反之主要突起176n及在頂面開口176e周圍等角度配置之一系列較小突起176p。主要突起176n經調適成在使用時作用於載體構件195之外圓周上以當載體構件195安設於頂面176c上時相對於止動器部分176使其位於中間。較小突起176p配合於載體構件195之環形凸緣195b中之互補溝槽(未圖示)中以使載體構件195正確定向於頂面176c上,以便夾具195d將夾在下文待描述之噴嘴116中之T形導軌116g中。在一修改中,諸如圖31中所示,可能僅提供兩個較小突起,其各形成一自主要突起之一者伸出之徑向伸出部。
流體分配器110亦包含一包圍安裝於主外殼112之前區段112h上之帽蓋165的管狀噴嘴插入物197。圖14A及14B展示噴嘴插入物197具有一中空本體197a,其於其前端197b處具有一端壁197c,提供一穿過該端壁之中心孔197d。本體197a包含一自前端壁197c向後延伸之第一環形區段197e且在其後端周圍具有一用於與噴嘴116之內表面形成密封 之外圓周輪緣197p。噴嘴插入物本體197a之後端197f由複數個間隔開之向後伸出腿197g提供。在此實施例中存在四個腿197g。腿197g在本體197a之一後開口197h周圍圓周地配置於本體197a上。各腿197g包含一向外伸出的足197i。
噴嘴插入物本體197a進一步包含一第二環形區段197j,其在第一環形區段197e後方間隔且腿197g依靠於其。第一環形區段197e及第二環形區段197j藉由複數個安置於本體197a之外圓周上且延伸於第一環形區段197e及第二環形區段197j之間的對角線路徑上之間隔開之彈性肋狀物197k連接在一起。
第二環形區段197j提供一對正好相反、向前取向之彈性舌狀物197l。舌狀物197l安置於肋狀物197k之間。
在前端壁197c之前面上,在中心孔197d周圍提供一環形唇197m。前端壁197c進一步具備穿過其之孔197n。
在此實施例中,噴嘴插入物197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瞭解,可由其他塑膠材料製造。
圖3B及3C展示噴嘴插入物197配置於流體分配器110中之帽蓋165周圍以致帽蓋165之密封尖端160突出穿過噴嘴插入物197之前端壁197c中之中心孔197d。此外,帽蓋165之密封唇165h與噴嘴插入物197之第一環形區段197e之內圓周表面滑動密封地嚙合。
形成於噴嘴插入物197與帽蓋165之間之環形間隙界定一流體分配腔室146。
自圖15A-B可見帽蓋165具備一向外突出環形凸緣165i。另外參看圖14A-B及圖3B應瞭解,當在組裝期間帽蓋165插入噴嘴插入物197中時,凸緣165i推擠過噴嘴插入物197之彈性舌狀物197l而被保持在噴嘴插入物197之第一環形區段197e與第二環形區段197j之間的間隙中。
圖3B展示一密封構件154安裝於帽蓋165之密封尖端160上。密封構件154密封地安裝於密封尖端160上且安設於噴嘴插入物197之前端壁197c上。密封構件154與密封尖端160之相對縱向表面之間形成的密封致使流體無法通過其間。
密封構件154由天然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TPE)製造,但可使用具有使密封構件154回復至其初始狀態之"記憶"的其他彈性材料。密封構件154可由乙烯丙烯二烯系單體(EPDM)製造,例如作為射出成形之EPDM組件。
如圖3A及4中所示,在流體分配器110之此尖端密封配置中,回復彈簧118使帽蓋165偏移至與噴嘴插入物197鄰接以控制密封尖端160相對於密封構件154之位置。更特定言之,帽蓋165之前端壁165b偏移至與噴嘴插入物197之前端壁197c之後側面直接嚙合。此具有保護密封構件154以防在流體分配器110之靜止狀態(當然此為流體分配器110之主要狀態)下密封尖端對其施加過多力的優點。
如圖1及2中所說明,噴嘴116經由將噴嘴116之一對向後定向滑腳116a嚙合於止動器部分176之外圓周上之互補導軌176m中而可滑動地連接於止動器部分176。滑腳116a具 備向外伸出夾具116b以使滑腳116a緊固在導軌176m中且限定噴嘴116與止動器部分176之間的最大滑動離距。
如圖10A及10B中進一步說明,噴嘴116具有一具有用於插入人類鼻孔中之尺寸及形狀之噴嘴區段116c,在其中形成一流體出口152,且於噴嘴區段116c之後端處具有肩部116d,滑腳116a依靠於其上。
噴嘴區段116c包圍一具有一後開口端116f之內部空腔116e。一對T形鏤空116g提供於內部空腔116e之相對側面上。縱向區段116l界定一導軌,載體構件195之夾具195d夾於其中以使載體構件195緊固於噴嘴116上且提供其間的滑動。
此外,在T形鏤空116g之橫臂區段116v之各隅角116n中夾住噴嘴插入物197之足197i之一者以使噴嘴插入物197固定於噴嘴116之內部空腔中。此等連接於圖1A-C中充分可見。噴嘴插入物197之彈性肋狀物197k充當彈簧以使噴嘴插入物197能夠插入噴嘴116中且接著第二環形區段197j受到壓縮以致足197i固定於T形鏤空116g中。接著使噴嘴插入物197固定於噴嘴116中。此外,第一環形區段197a形成與噴嘴內部空腔116e之相鄰內表面之不漏流體密封以防止其間液體滲漏。
如圖11中所示,一渦流室153形成於噴嘴內部空腔116e之前端壁116i中。渦流室153包含一中心圓柱形腔室153a及複數個進料通道153b,其在中心腔室153a周圍與其呈切向關係地等距間隔。在中心腔室153a之中心為一使渦流室 153連接於流體出口152之通道153c(出口)。進料通道153b可切割成方形且可具有在100至500微米(包括100及500微米)之範圍內的深度,諸如100至250微米(包括100及250微米),例如在150至225微米之範圍內(包括150及225微米)。寬度可與深度相同,例如400微米。
為使流體在向中心腔室153a流動時加速,進料通道153b在流體流動方向上具備一遞減橫截面。
如圖11中所示,在此情況下當進料通道153b接近中心腔室153a時,其寬度遞減。接著遞減橫截面可藉由沿進料通道153b之長度保持恆定通道深度來提供。
在一替代性情況下,通道153b之寬度可處處保持均勻,且通道深度隨著進料通道153b接近中心腔室153a而遞減。就此而言,進料通道153b之深度可自例如400微米至225微米均勻地變化。
進料通道153b之寬度及深度亦可均沿其長度變化,只要在流體流動方向上提供遞減橫截面即可。就此而言,沿進料通道153b之長度之縱橫(寬度:深度)比可保持恆定。
較佳地,進料通道153b具有窄寬度以抑制密封構件154對其之阻塞,例如因密封構件材料之蠕動。較佳地,進料通道153b具有低縱橫(寬度:深度)比;亦即,窄且深,寬度較佳小於深度(例如矩形橫截面)。
如自圖4可理解,密封構件154之側面154d與噴嘴116之內部空腔116e之相鄰內側面之間存在間隙以使流體能夠向渦流室153流動。此流體流動路徑可改為藉由於密封構件 154之外側面及/或噴嘴116之內側面中形成縱向溝槽而形成。更特定言之,密封構件154與噴嘴116之間的間隙/流體流動路徑使渦流室153之進料通道153b經由孔197n及視情況密封構件154與噴嘴插入物197之前開口197d之間的間隙而與流體分配腔室146流動連通。
然而,如圖4最清楚地展示,可撓性密封構件154之前面154c藉由噴嘴插入物197保持與噴嘴116之前端壁116i密封嚙合。此意謂密封構件154密封在渦流室進料通道153b上且沿密封構件154之側面154d與噴嘴116之內部空腔116e之相鄰表面之間的間隙向上前進之任何液體必須進入渦流室進料通道153b且由此進入渦流室153之中心腔室153a。
此外,回復彈簧118用於使主外殼112在噴嘴116中向前偏移,藉此固定於主外殼112之前區段112h上之帽蓋165上的密封尖端160將密封構件154之前面154c之一中心部分推入渦流室153之中心腔室153a中以密封地關閉通往流體出口152之通道153c。以此方式,流體不可進入或離開流體出口152,或更尤其渦流室153,直至密封尖端160釋放彈性密封構件154之中心部分,下文更詳細地加以描述。
在一修改中,渦流室153之中心腔室153a之豎直壁可經斜切以有助於將密封構件154之中心部分推入其中。此在圖17中展示,斜切表面由參考數字153d表示。
在此實施例中,噴嘴116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塑膠材料。
為操作流體分配器110,首先有必要灌注流體分配器110 以填充流體出口152與流體供應源170之間的所有流體路徑。為了灌注,以與用於隨後分配操作完全相同之方式操作流體分配器110。如圖1B-C及3B-C中所示,此係藉由下列步驟進行:(i)藉由作用於噴嘴116或流體供應源170,同時保持其他元件固定,或作用於兩者,使噴嘴116向流體供應源170相對滑動,以使流體分配器自其靜止位置(圖1B及3B)移動至其發射位置(圖1C及3C);及(ii)允許回復彈簧118使噴嘴116回復至其相對於流體供應源170之分開位置以使流體分配器110回復至其靜止位置。噴嘴116與流體供應源170之相對滑動藉由噴嘴116之滑腳116a在固定於流體供應源170之頸部178中之止動器部分176的導軌176m中滑動而實現。
應瞭解,用以實現灌注且接著自分配器110分配的噴嘴116與流體供應源170之相對移動實際上為噴嘴116及組裝至其之組件("噴嘴組合件",包括噴嘴插入物197、帽蓋165及主外殼112)與流體供應源170及組裝至其之組件("瓶子組合件",包括止動器部分176及活塞構件114)之間的相對移動。回復彈簧118使噴嘴組合件偏離瓶子組合件且因此活塞構件114偏移至其於主外殼112中之給藥腔室120中之後部靜止位置。
圖16A至16J展示流體分配器310之灌注過程,及在灌注期間之液體流動,其雖然為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之細微修改(但為功能等效物),其中相同特徵被指派有相同參考數字。雖然將在描述流體分配器110後更詳細地論述圖 16A至16J之流體分配器310,但圖16A至16J為本文隨後對流體分配器110之灌注之詳細描述的適用參考。
噴嘴116與流體供應源170之間的上文提及之滑動("抽汲週期")之各完整(往復)週期包括在給藥腔室120中形成將液體自流體供應源170沿供應管172向上抽出之負壓之階段且此週期持續進行直至液體充滿自流體供應源170至流體出口152之所有流體路徑,如現將更詳細地描述。
更詳細而言,液體經由供應管172向前流動,經由活塞構件114之後開口114m進入其孔網114j,且經由活塞構件114之外周邊中之軸向溝槽114r離開孔網114j之前開口114q進入給藥腔室120之後區段120b(參見圖16A至16C)。
由於噴嘴116及流體供應源170分別帶有如上文所述之主外殼112及活塞構件114,噴嘴116與流體供應源170之相對移動之每一往復週期使得活塞構件114自後(靜止)位置以相應往復移動方式在由主外殼112界定之給藥腔室120內衝擊。
在各週期之後半部分中,當活塞構件114自其前位置回復至其靜止、後位置時,在給藥腔室120中形成負壓以將液體進一步向前抽出。此外,活塞構件114相對於前密封元件148向後移動以打開如上文所述之單向閥,且因此使得液體經由單向閥向前流入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參見圖16D至16G)。唇形密封件148a與給藥腔室壁之間的摩擦力幫助前密封元件148在活塞構件114上伸縮。
具體而言,當活塞構件114之環形凸緣114i脫離前密封 元件148中之孔149的中心孔區段149c之前端壁149d時,單向閥後方之液體能夠經由前密封元件148中之窗149f流至活塞構件114之凸緣114i周圍,流至活塞構件114之尖端部件114u上且經由前密封元件148之前孔區段149a進入給藥腔室120之前區段120a中。
藉由以足夠抽汲週期灌注流體分配器而使給藥腔室120(包括前區段120a)充滿液體後(參見圖16G),各週期導致相同量(計量體積)之液體自給藥腔室120經由主外殼112中之節流孔區段112e向前抽汲(比較圖16G及16H)。
更詳細而言,在活塞構件114向前衝擊至其於給藥腔室120中之前位置時,前孔區段112f中之閥機構189保持節流孔區段112e關閉,直至前密封元件148與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之內表面密封嚙合後。此係因為閥回復彈簧193之偏壓力並未由在前密封元件148滑動至於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密封嚙合以密封地分隔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與後給藥腔室120b之前液體於活塞構件114之向前衝擊之初始(第一)階段時所產生的液壓超過。
此第一階段可稱為"排放階段",因為其導致液體自給藥腔室120向後抽汲回流體供應源170中(亦即,排放)直至活塞構件114使前密封元件148位於前給藥腔室120a中(亦即,因此其間不再有任何流動,回想由活塞構件114上之前密封元件148界定之單向閥在活塞114之向前衝擊時重新關閉)。藉由於給藥腔室120之台階120s中提供至少一個軸向凹槽120d來幫助排放流動。
一旦前密封元件148位於前給藥腔室120a中後,密封前給藥腔室120a及填充其之計量體積之液體。凹槽120d不再提供進入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之流體流動路徑,因為前密封元件148位於凹槽120d之前端處或前方且與腔室區段120a之內壁密封嚙合。
在活塞構件114之連續向前衝擊之下一(第二)階段中,當活塞構件114向由主外殼112之環形肩部112d提供之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之前端壁120c相對移動時,活塞構件114增加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之液體的液壓。在活塞構件114之向前衝擊之第二階段中的某一點,其可能幾乎瞬間發生,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之液體的液壓處於大於閥機構189之回復彈簧193之偏壓力的水準,藉此迫使閥元件191脫離與節流孔區段112e(其起"閥座"之作用)之密封嚙合,如圖16H中所示。此為活塞構件114之連續向前衝擊之最後(第三)階段的開始,當如藉由前密封元件148之前端148c與給藥腔室120之前端壁120c之鄰接所限定,活塞構件114達到其前位置時,該最後階段結束。在此最後階段中,在藉由使閥構件191回復至節流孔區段112e中而形成密封嚙合的回復彈簧193使閥機構189重新關閉之前,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之計量體積之液體經由節流孔區段112e分配,沿閥構件191中之溝槽191e輸送至主外殼112之前孔區段112f中。
閥機構189僅在此最後(第三)階段中打開,在所有其他時間保持關閉。
第二及第三階段可共同視為"分配階段"。
如上文所論述,在藉由回復彈簧118驅動之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中之返回向後衝擊的初始(第一)階段中,活塞構件114不僅相對於給藥腔室120向後移動,且亦相對於前密封元件148向後移動以便打開單向閥。此外,在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於向後移動的活塞構件114前方形成之頂部空間中產生負壓(或真空)。此負壓自流體供應源170中抽出更多液體且經由打開之單向閥進入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直至前密封元件148脫離前給藥腔室120a進入台階120s(參見圖16I)。於活塞114上提供在返回衝擊之初始階段打開之單向閥避免了在活塞構件114前方產生可以其他方式防止或抑制返回衝擊之任何液壓鎖。
在活塞構件114之向後衝擊之最後(第二)階段中,活塞構件114自中間位置(前密封元件148剛好安置於台階120s中)移動至其後位置。在此最後階段中,除經由打開之單向閥外,能夠自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將液體直接吸入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前密封元件148外部周圍。當前密封元件148於台階120s中向後移動時,液體經由凹槽120d流至其周圍。相伴地,當前密封元件148於台階120s中向前區段120a向前移動時,液體自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排放至後給藥腔室區段120b係經由凹槽120d達成。
在返回的向後衝擊結束時,給藥腔室120重新充滿液體。換言之,填充後密封元件128之前唇形密封件128a與給藥腔室120之前端壁120c之間的容積。因此,返回衝擊 可稱為"填充階段"。
因此,如藉由噴嘴組合件與瓶子組合件之間的往復移動所實現之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中之移動的各週期包含排放、分配及填充階段。
在活塞構件114之移動之各後續週期中,向前衝擊導致另一計量體積之液體被截獲於前給藥腔室區段120a中且接著經由節流孔區段112e排出,而向後衝擊導致自流體供應源170抽出液體以再填充給藥腔室120。
在灌注期間,該等後續抽汲週期持續進行直至液體填充給藥腔室120至流體出口152之流體流動路徑(參見圖16I)。就此而言,穿過節流孔區段112e之液體流過主外殼112之前孔區段112f,經由安裝於主外殼112之前端上之帽蓋165的前端壁165b中之孔165e進入流體分配腔室146中,藉由穿過裝設於噴嘴116中以封閉帽蓋165之噴嘴插入物197中之孔197n進入密封構件154周圍之間隙中且由此經由渦流室153之進料通道153b進入渦流室153。
當液體填充流體供應源170至流體出口152之流體路徑時,在下一抽汲週期中活塞構件114相對於給藥腔室120之向前衝擊導致另一計量體積之液體被抽汲穿過節流孔區段112e,進而對在節流孔區段112e之下游等待的液體加壓。流體分配腔室146中之此壓力導致帽蓋165(及主外殼112)於噴嘴插入物197中抵抗回復彈簧118之回復力而向後滑動,藉此密封尖端160於密封構件154中密封地向後滑動。此係因為密封帽蓋165之鄰接流體分配腔室146(且因此受加壓 流體作用)之表面面積大於噴嘴插入物197之彼表面面積。
因此,密封構件154之彈性使密封構件154之前面154c之中心部分變平至其初始狀態,以打開渦流室153之中心腔室153a及通道153c(參見圖3C)。因此,計量體積之液體經由用於使其霧化的渦流室153由流體出口152抽汲出,以為在該向前衝擊時抽汲穿過節流孔區段112e之計量體積騰出空間(參見圖16J)。
密封尖端160與密封構件154之相對縱向側面之間的動態密封防止液體於液壓下進入安置密封尖端160之密封構件空腔154e中(圖4)且當由密封尖端160釋放時用於抵抗密封構件154之前面154c之中心部分移動回其初始狀態。
一旦回復力大於流體分配腔室146中之液壓,回復彈簧118之回復力使主外殼112及密封帽蓋165移動回(向前)其於噴嘴插入物197中之正常、靜止位置,以便密封尖端160使密封構件154偏轉以(重新)關閉流體出口152。
因此,密封構件154保護流體分配器110內之液體不受分配器110外之經由流體出口152進入之污染物污染,因為其僅在分配期間打開(亦即,當流體分配器110發射時)。
相同抽汲週期之向後衝擊將液體自液體供應源170抽出以再填充給藥腔室120,為下一抽汲週期作準備。
分配器現充分灌注,且之後每一抽汲週期導致恆定計量體積之液體被從流體出口152抽汲出,直至流體供應源170耗盡。
應瞭解流體分配器110組態使得不存在或大體上不存在 於給藥腔室120與流體出口152之間的路徑中等待之液體之回流,因為除了在向前衝擊之分配階段,節流孔區段112e由閥機構189密封關閉。因此,避免或大體上減輕再灌注分配器之需要。此外,藉由密封構件154及密封尖端160形成之尖端密封配置及閥機構189防止或大體上防止周圍空氣由在填充階段中形成於給藥腔室120中之負壓(例如真空)經由流體出口152吸入流體分配器110中。
亦應注意在灌注流體分配器110期間,藉由與上文關於液體所述之相同機制將液體上方之頂部空間中的空氣(及任何其他氣體)自流體出口152抽汲出。
如先前所述,帽蓋165之前端壁165b與噴嘴插入物197之端壁197c之後側面的嚙合限制了密封尖端160能夠穿過噴嘴插入物197突出於密封構件154之背面上之長度。以此方式,由密封尖端160施加於密封構件154之應力得到控制且亦因此在分配器110之使用期限內密封構件154之蠕動得到控制。因此,在此配置中密封構件154將較少傾向於蠕動至渦流室進料通道153b中而在其中形成永久性阻塞及喪失密封構件154打開流體出口152所依靠之彈性/形狀記憶特性(當在使用流體分配器110時密封尖端160向後移動時),如上文所述。
此外,密封帽蓋165與噴嘴插入物197之上述嚙合界定主外殼112於噴嘴116中之最前位置,應注意噴嘴插入物197經由噴嘴插入物足197i嚙合於T形鏤空116g中而固定於噴嘴116中之適當位置。主外殼112於噴嘴116中之此最前位 置為其由於回復彈簧118之作用之正常、靜止位置。當在流體分配器110之操作週期之分配階段對流體分配腔室146中之流體加壓時,主外殼112僅自此靜止位置向後移動。主外殼112於噴嘴116中之靜止位置之此固定確保在分配階段中活塞構件114能夠鄰接給藥腔室120之前端壁120c以自給藥腔室120可靠的計量,應注意若主外殼112"漂浮"於噴嘴116中以便能夠在其中進一步向前移動,則如藉由止動器部分176之頂面176c與噴嘴116之後端116f之嚙合所區別,在活塞構件114之向前衝擊結束時活塞構件114將在給藥腔室前端壁120c後方間隔開。
亦應瞭解密封帽蓋165與噴嘴插入物197之相互嚙合亦防止當活塞構件114接觸給藥腔室120之前端壁120c時,活塞構件114能夠將密封尖端160更進一步推入密封構件154中。
圖1A及3A展示處於打開(完全擴展)位置之流體分配器110,其中噴嘴116(及其連接組件)與瓶子170(及其連接組件)間隔之距離比圖1B及3B中所示之靜止位置中遠。更特定言之,在靜止位置中,載體構件195位於止動器部分176之頂面176c上,或極接近於該頂面,而在打開位置中,載體構件195與止動器部分頂面176c間隔開。在打開位置中,如圖3A中所示,噴嘴116之滑腳116a上之夾具116b處於相對於止動器部分176上之導軌176m的最前位置。在靜止位置中,相反,亦如圖3B中所示,夾具116b在最前位置後方間隔開。噴嘴116及瓶子170自正常靜止位置分隔更遠 之能力提供對流體分配器之保護以防在其掉落或遭受碰撞之情況下破損。
應瞭解流體分配器110能夠經由載體構件195與止動器部分176分隔而採取打開位置。圖1B揭露在靜止狀態下,載體構件195之夾具195d位於T形導軌116g之後端處。因為載體構件195能夠隨噴嘴116相對於瓶子170被向前運送,所以僅允許噴嘴116相對於瓶子170之向前移動。
現以下為可用於流體分配器110之替代性密封配置之描述,其中相同參考數字用於指示圖1至15中之密封配置的相同部件及特徵。
在圖18及19A-B中,展示可用於流體分配器110之第一替代性尖端密封配置。在圖18中,密封構件154'及噴嘴插入物197'具有與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中之其對應物相比不同的形狀,但以與其對應物相同之方式起作用。然而,帽蓋165之前端壁165b現由回復彈簧118偏移至與密封構件154'之背面154b'直接接觸。此係歸因於移除噴嘴插入物197'之中心孔197d'中之台階或肩部,其支撐圖1至15之密封構件154以使得加長密封構件154'穿過而與密封帽蓋165接觸。噴嘴插入物197'及密封構件154'具有與對於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所述材料相同之材料。
在圖20中,展示可用於流體分配器110之第二替代性尖端密封配置,其具有與第一替代性尖端配置之相似性。在此第二替代者中,密封構件154"及噴嘴插入物197"具有與圖18及19A-B之第一替代者中之其對應物不同的形狀,但 以相同方式起作用,且由與彼等對應物相同之材料製造。
在圖21中,展示用於流體分配器110之不同類型的密封配置,圖22至25展示用於此密封配置之組件。
提供一由塑膠材料製造之環形背襯板254(圖23A-B)以替代彈性密封構件154。在此實施例中,該背襯板由聚丙烯(PP)射出成形。背襯板254之前面254c藉由一改良噴嘴插入物297(圖24A-B)而保持與噴嘴116之前端壁116i密封嚙合,以便密封於渦流室進料通道153b上,藉此沿背襯板254之側面254d與噴嘴116之間的間隙向上前進之任何液體必須進入渦流室進料通道153b中。可看見縱向溝槽或凹槽254y提供於板側面254d上,作為板254與噴嘴116之間的流體流動路徑。
一密封銷255(圖22A-B)安設於噴嘴插入物297上以致密封銷255之一前密封區段255a經由背襯板254中之通孔254n伸出且進入渦流室153之中心腔室153a中,以密封關閉通道153c。因此,密封銷255與彈性密封構件154起類似作用。
如圖21中所示,密封銷255具有一錐形輪廓之擴大後端255b,其保持固定於一經修改帽蓋265之前端壁265b中之一通孔265n中(圖25A-B)以致密封銷255與帽蓋265所固定於之主外殼112協調移動。
因此應瞭解,回復彈簧118作用於主外殼112上以使密封銷255偏移為密封嚙合在渦流室通道153c上。此外,在活塞構件114在給藥腔室120中之向前衝擊之分配階段期間, 流體分配腔室146中所產生之液壓導致帽蓋265抵抗回復彈簧力向後移動,且與此同時使密封銷255向後移動以便打開渦流室通道153c以釋放計量體積之液體。
應觀察到密封銷255具備前環形凸緣255c及後環形凸緣255d。後凸緣255d限定密封銷255向帽蓋通孔265n中的插入程度。前凸緣255c與背襯板254之後側面形成密封。
進一步應觀察到主外殼112中之閥機構189之閥元件191具備用以容納密封銷255之縮短長度。
在此實施例中,密封銷255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射出成形,但可使用其他功能等效的塑膠材料。
經修改帽蓋265及經修改噴嘴插入物297由與對於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中之對應部件所描述材料相同的材料製造。經修改噴嘴插入物297亦可具有一齒形前端壁297c,如其他所說明之噴嘴插入物197、197'、197'I中。
隨後可修改圖21-25之配置以致密封銷255作為帽蓋265之部分整體地形成(例如模製)。接著可省略後環形凸緣255d及/或後端255b。另外或其他,可能省略前環形凸緣255c且銷255或密封構件254之內圓周表面可能具備一唇形密封件以在其間加以密封。此後一選擇可用作圖21之尖端密封配置之另一獨立變體,亦即另外如圖21中所示,當銷255為與帽蓋265分開之單獨組件時。
現參看圖16A-J中所示之流體分配器310,此以與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相同之方式起作用。密封尖端360、密 封構件354、前密封元件328及止動器部分376具有與流體分配器110中之對應組件稍有不同之結構。更特定言之,尖端密封配置為參看圖20所述之替代類型。然而,最應注意不存在一用於流體分配器310中之回復彈簧318的載體構件。自圖16A可見一環形夾持壁376t自止動器部分376之頂面376c向前突出(亦參見圖31)。如圖16A中進一步所示,回復彈簧318支撐於止動器部分頂面376c上且經由環形夾持壁376t與主外殼312之間形成的環形間隙向前延伸至主外殼312之環形凸緣312b。亦應瞭解流體分配器310不具有類似流體分配器110之打開位置,以改良在掉落或者碰撞時的防護以防受到損傷。
圖26展示除兩個顯著態樣外的對應於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之另一流體分配器410。第一,尖端密封配置為參看圖18及19A-B所述之替代類型,但亦可使用本文所述之其他任何類型。第二,一經修改前密封元件448固定於活塞414上。在此實施例中,前密封元件448經固定以防止在活塞414上移動且不提供如流體分配器110中的供流體自後側面流至前側面之穿過通道。經修改前密封元件448在活塞414向前衝擊至其前位置中起類似流體分配器110中之前密封元件148之作用;亦即,前唇形密封件448a相對於前給藥腔室區段420a滑動地密封,以便定劑量之流體被抽汲穿過閥489。然而,在活塞414向其後位置的返回向後衝擊時,在前密封元件448之彈性前唇形密封件448a中形成之壓力差使得前唇形密封件448a向內撓曲或變形以在附近形 成環形間隙,以供給藥腔室420中流體向前流過前唇形密封件448a進入前給藥腔室區段420a中後退的活塞414之前方。因此,前唇形密封件448a之回彈力使得前密封元件448起單向閥之作用,其在返回衝擊之初始階段打開,進而避免於活塞構件414前方產生可以其他方式防止或抑制返回衝擊之任何液壓鎖。
若空氣偶然截留於給藥腔室420之前區段420a中,例如唇形密封件448a後之前密封元件448中之環形間隙中,則唇形密封件448a可在活塞構件414之向後返回衝擊期間保持與前給藥腔室區段420a之壁滑動密封接觸且由於存在上文所提及之空氣而不產生液壓鎖。換言之,不存在唇形密封件448a之偏轉。當唇形密封件448a進入台階420s時,接著流體藉由壓力差吸入前給藥區段420a中,例如經由至少一個軸向凹槽420d。
然而,較佳無空氣或大體上無空氣截留於給藥腔室前區段420a中以致前唇形密封件448a用作單向閥。
在分配器410之靜止位置中,前唇形密封件448a與給藥腔室壁之其中界定軸向凹槽420d之區段接觸(參看圖3B)。然而,分配器410可經調適以在靜止時前唇形密封件448a在凹槽420d後方間隔開以便與給藥腔室壁間隔開。
圖27展示以與圖26之流體分配器410相同之方式起作用的另一替代性流體分配器510,其中相同特徵由相同參考數字表示且現對不同之處作詳細說明。
第一,亦如圖28中所示,前密封元件548具有細微不同 之形狀,於其後端548d處呈喇叭狀且於其外周邊表面中具備至少一個自後端548d向前延伸之軸向溝槽或凹槽548m。呈喇叭狀之後端548d防止主外殼512在其於流體分配器510之組合件中活塞構件514上向後相對移動時,鉤掛在後密封元件528之前唇形密封件528a上。就此而言,後密封元件528之前唇形密封件528a具備一圓形唇狀物(未圖示)。前密封元件548之後端548d之外徑至少與後密封元件528之前唇形密封件528a之內徑相同。因此,當主外殼512在組合件中之活塞構件514上相對向後滑動時,前密封元件548之後端548d將主外殼512之後端導引於後密封元件528之前唇形密封件528a之圓形表面上,該圓形表面又導引主外殼512之後端在其上滑動。
後唇形密封件528b亦可具備一圓形唇狀物以形成一可正反顛倒地安裝於活塞構件114上之對稱後密封元件528以簡化組合件。或者,僅前唇形密封件528a可具有一圓形唇狀物,而後唇形密封件528b係例如切成方形。
儘管如圖27中所示般,前密封元件548之後端548d仍然與給藥腔室520之內圓周表面間隔開,即使小於至此所述之實施例,但在活塞構件514於給藥腔室520中移動時,軸向凹槽548m降低了對流體流至前密封元件548之後端548d周圍的阻力。
儘管存在此等結構差異,後密封元件528及前密封元件548仍然以與圖26之流體分配器410中之其對應物相同的方式發揮作用。
第二,止動器部分576具有一系列較小突起576p,其不同於流體分配器410之較小頂面突起(參見圖9A及9B),形成頂面開口576e之伸出部且具有一錐形引入表面576u以將主外殼512導引於流體分配器510之組合件中之頂面開口576e中。
第三,用於回復彈簧518之載體構件595於環形本體595a之後端處具有一系列徑向向內定向之突起595h,其與止動器部分較小突起576p互相固定以防止載體構件595相對於止動器部分576旋轉且亦使載體構件595對準正確角取向以致其夾具(未圖示)將夾於噴嘴516中之T形導軌(未圖示),如先前對於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所述般。方便地,載體構件突起595h有止動器部分較小突起576p之兩倍多,同時載體構件突起595h係成對配置。各對中之載體構件突起595h係位於止動器部分較小突起576p之一者之相對側面上。如圖所示,回復彈簧518係支撐於載體構件突起595h之頂部上。
載體構件595進一步於其後端處具有一對自環形本體595a徑向地向外伸出之正好相反之臂595j。
第四,噴嘴597之前端壁597c具有一細微不同之幾何形狀以減小分配器510中、尤其流體分配腔室546中之無用容積。
第五,至少一個軸向凹槽520d具有一不同於圖26中之幾何形狀(其又對應於圖1至15及16中之幾何形狀)。在此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凹槽520d係經配置以致當分配器510處於 靜止時,前唇形密封件548a與至少一個凹槽520d相鄰定位,但與其間隔開;亦即,當唇形密封件548a係處於其於給藥腔室520中之靜止、後位置時,在其周圍存在一環形間隙。以此方式,可避免前唇形密封件548a蠕動至至少一個凹槽520d中之可能性。
在此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凹槽520d之側邊與縱軸成一定角度,而非如先前實施例中成台階。至少一個凹槽520d之側邊可與縱軸形成銳角,例如在8°至12°之範圍內,諸如10°,且提供一引入表面以在活塞構件514向前衝擊時將前唇形密封件548a之移動導引於前給藥腔室區段520a中。至少一個凹槽520d之底面可與縱軸形成較陡銳角,例如在15°至25°之範圍內,諸如20°。
圖29展示用於流體分配器510之替代性尖端密封配置。類似圖1至15之分配器110,帽蓋565之密封尖端560施壓於密封構件554之程度經由前端壁565b與噴嘴插入物597之端壁597c之後側面的相互嚙合而得到控制。
應觀察到在此實施例中密封尖端560經由其中提供一凹口560a'而具有凹面形狀。密封構件554於其後側形成(例如,模製)有一用於配合於凹口560a'中之後凸出554s'。此外,密封構件554於其前側形成(例如,模製)有一用於關閉流體出口552之前凸出554t'。當流體分配器510處於其正常、靜止狀態時,藉由密封尖端560施加於後凸出554s'之力迫使前凸出554t'密封流體出口通道553c。然而,當密封帽蓋560由於隨著活塞構件514經由單向閥(參見589,圖27) 抽汲計量體積之流體而形成於流體分配腔室546中之增加的流體壓力而被迫向後時,釋放施加於後凸出554s'之力,因此使前凸出554t'能夠向後放鬆且打開流體出口通道553c。實際上,在正常、靜止位置中,密封尖端560壓縮後凸出554s'且與此同時向外推前凸出554t'。當密封尖端560向後移動時,凸出554s'、554t'兩者皆能夠由於製造密封構件554之材料(例如熱塑性彈性體,諸如EPDM)之固有偏移而移動回其靜止狀態,導致在密封構件554與流體出口通道553c之間形成間隙,藉此能夠經由渦流室553將計量體積之流體自流體出口552以霧化噴霧形式抽汲出。
在未圖示之另一替代性尖端密封配置中,可省略後凸出554s'且使用密封尖端560將前凸出554t'向外推至與流體出口通道553c密封嚙合。在該種狀況下,密封尖端560亦可經修改以具有一凸面自由端,諸如在圖1至26中之流體分配器中。
於密封構件554中使用一前凸出554t'之此等配置將尖端力集中於密封構件554之中心(在該處需要密封流體出口通道553c),且減小施加於渦流室進料通道上的密封構件554之尖端力,進而減小阻塞此等通道(例如藉由密封構件554之蠕動)之可能性。
在圖30A及30B中,展示一用於前述流體分配器之經修改止動器部分676。此止動器部分676接近地對應於圖9A及9B之止動器部分,但僅具備兩個較小突起676p,其各形成一自主要突起676n中之一者伸出之徑向伸出部。
圖31展示用於前述流體分配器之另一經修改止動器部分776,其中用於回復彈簧之載體構件形成為止動器部分776之一組成部件776t,較佳地與其整體地形成。應瞭解使用該止動器部分776使相關流體分配器不可能具有用一單獨載體構件達成的打開(完全擴展)位置(如例如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110)。
圖32及33展示一用於任一上述流體分配器之瓶子870,較佳為塑膠瓶子。瓶子870具備抗旋轉特徵,此處為兩對位於一溝槽870b中之正好相反之軸向肋狀物870a,該溝槽870b界定於一對軸向間隔開之圓周輪緣870c之間,以防止瓶子870在安裝於其上之止動器部分876中旋轉。如圖33中所示,止動器部分876之內表面亦具備抗旋轉特徵,此處為圓周取向輪緣876q之有角區段,其與瓶子抗旋轉特徵870a協同作用以防止其間的相對旋轉。因此,瓶子870相對於止動器部分870之特徵之角取向可在流體分配器之組合件中預設。亦應瞭解環形區段876q配合於圓周溝槽870b中以相對於止動器部分876軸向定位瓶子870。
應注意瓶子870具有一錐形底870d,此處為V形截面,供應管(未圖示)之入口延伸於其中。以此方式,所有或大體上所有流體將被自瓶子870抽出,此不同於瓶子具有一平底之情況。
在未圖示之對上述實施例之修改中,可省略瓶子密封件且在瓶子頸部與止動器部分之內環形裙部之間形成一孔密封件。
在未圖示之對上述實施例之另一修改中,噴嘴之後開口端可經斜切以提供一用於導引分配器組件插入其中之引入或導引表面。
在未圖示之對上述實施例之另一修改中,密封帽蓋(例如密封尖端)可連接於密封構件以致當密封尖端相對於噴嘴插入物向後移動時,至少密封流體出口之密封構件之中心部分隨其向後拉以打開流體出口以分配計量體積之流體。
圖37展示用於先前所述流體分配器110、310、410等之任一者之另一修改,其中前密封元件848'之前端848c'(當活塞構件814'處於其於給藥腔室820'中之最前位置且進而支撐閥構件891'時)具有一具有突出至主外殼812'中之節流孔區段812e'中之長度的向前伸出突出物或接頭848s',以便當活塞構件814'前方之流體壓力下降時在回復彈簧893'作用下阻止單向閥889'重新關閉。以此方式,單向閥889'僅能夠在活塞構件814'向後足夠地移動回其靜止位置後重新關閉以自節流孔區段812e'移出接頭848s',例如向後移動0.1-0.2 mm。藉由保持單向閥889'打閉較長時間,咸信,此將藉由給予供分配器內之壓力在活塞構件向前衝擊結束時釋放的時間來防止或抑制在一個分配週期後於噴嘴816'上之流體出口上形成流體氣泡。當然,可設想在活塞構件814'向前衝擊結束時保持單向閥889'打開之替代方法,例如圖38中所示,於閥構件891"之後端891d"上具有一突出物891s"。閥構件上之該突出物可替代前密封元件 上之突出物848s',或為除其外之突出物。活塞構件亦可具有一突出物。
除先前用文獻證明之彼等者外,本文所揭示之尖端密封配置之益處的一者在於其向流體分配器提供約束特徵,因為在分配週期開始時需要較高操作力("約束力")來形成流體壓力以超過由密封尖端施加於密封構件之密封力。一旦打開尖端密封配置後,釋放約束力以產生流體經由流體出口之快速釋放。此幫助提供精確計量及所分配之各計量體積中之可再現流體特性,諸如液滴尺寸分布。
應理解前述流體分配器實施例可經修改以包括其他實施例之組件或特徵之一或多者。此外,應理解描述用於製造一個實施例之一組件之材料亦可用於其他實施例之對應組件。
本文參看圖1至33及37所述之流體分配器可與一經組態以實現噴嘴組合件與瓶子/流體供應源組合件之前述往復相對移動的致動器耦合,以用於灌注且接著重複分配計量體積之流體。
就此而言,可能之該等致動器描述及說明於2007年11月29日申請之UK專利申請案第0723418.0號中,該案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另一可能之致動器展示在圖34至36中,該致動器根據與UK專利申請案第0723418.0號中之彼等者相同之一般原理來操作。
在圖34中,展示一對應於圖1至33及37之彼等者之任一 者的流體分配器910,其已插入一致動器4405中且與其耦合,該致動器4405具有一外觀類似於GlaxoSmithKline出售的且在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US-A-2007/0138207中展示之VERAMYST鼻用噴霧器的中空硬質塑膠外殼4409(例如由ABS製造),其包括一用於觀察留在流體供應源970中之流體量之窗(未圖示)。一窗可提供於外殼4409之各側面上。
流體分配器910容納於外殼4409中以致其縱軸L-L對準外殼4409之縱軸X-X("外殼軸線")(亦即與其成一直線或同軸)。流體分配器910安裝於外殼4409中以沿其縱軸L-L及外殼軸線X-X往復平移。
為簡單起見,以下描述將主要指外殼軸線X-X,但應理解每一次提及同樣可應用於縱軸L-L。
致動器4405包含一用於將提昇力施加於沿軸X-X定向之流體分配器910之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以導致流體分配器910自噴嘴916抽汲定劑量之流體。更特定言之,由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施加之提昇力使得瓶子組合件(包括活塞構件,未圖示)沿軸X-X相對於噴嘴組合件(包括主外殼,未圖示)向前平移以致釋放定劑量之流體(假設已進行灌注)。
如圖所示,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安裝於外殼4409上以便可如下移動:(i)向內,在與軸X-X橫切之致動方向上,自圖34之靜止位置移動至操作位置(未圖示)以實現流體分配器910之瓶子組合件之向前分配移動;及(ii)向外, 在與軸X-X橫切之相反回復方向上,自操作位置移動回靜止位置以使流體分配器910能夠重設以準備下一次致動以釋放另一定劑量之流體。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之此可逆向內橫向移動能夠持續進行,直至流體不再能夠自瓶子910抽汲出(亦即直至瓶子910沒有流體或幾乎沒有流體)。
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具有兩個構件,亦即(i)一安裝於外殼4409上以與軸X-X橫切地相對於外殼4409向內-向外移動之手指可操作之硬質第一構件4420,及(ii)一支撐於第一構件4420上以便隨其移動且提昇流體分配器910之瓶子組合件之第二硬質構件4425。該第一構件及該第二構件由塑膠材料製造,且可分別由ABS(例如TeluranABS(BASF))及縮醛製造。
如自圖34及36應理解,在此情況下為一槓桿之第一構件4420與外殼4409分開形成。
第一構件4420樞轉地安裝於外殼4409上以致第一構件4420與軸X-X橫切之向內-向外移動為弧形移動。第一構件4420具有一後端4420a,其配合於一形成於外殼4409中之軸向通道4409b中且第一構件4420圍繞其樞轉。
第二構件4425樞轉地安裝於第一構件4420上以致當使用者之手指及/或拇指(其可為與握住致動器4405相同之手)對第一構件4420施加向內橫向定向力(箭頭F,圖34)時,當第二構件4425藉由向內移動的第一構件4420向內帶動時能夠以逆時針方向樞轉(箭頭A,圖34)。在此特定情況下,第二部件4425為一曲柄,更尤其為一雙臂曲柄。
更詳細而言,且部分參看圖35A及35B,雙臂曲柄4425具有一用於安裝於槓桿4420上之安裝區段4426及一自安裝區段4426之一個末端伸出之第一對臂4425a、4425b。雙臂曲柄4425之安裝區段4426於固定樞軸點4427處樞轉地安裝於槓桿4420上。
如圖35A及35B中所示,雙臂曲柄4425進一步包含一自安裝區段4426之另一末端伸出之相同第二對臂4425a、4425b。此雙臂曲柄組態之結果在於流體分配器910由各對臂之第一(後)臂4425a跨坐,如圖34中所見,第一對之第一臂4425a位於近側且第二對之對應第一臂位於遠側。
各對之第一(後)臂4425a在通常與軸X-X橫切之方向上伸出,而第二(前)臂4425b向噴嘴916更向前成一定角度。
雙臂曲柄4425具有通常倒置之Y形形狀,第一臂4425a及第二臂4425b形成外肢且安裝部分4426形成內肢。由此可見,在第一臂4425a與第二臂4425b之間存在小於90°之角度。
如圖所示,安裝部分4426包含一用於樞接於槓桿4420之心軸4426a。參看圖36A,心軸4426a夾於一提供於槓桿4220之內表面4220d上之托架4220q上。
如自圖35C應瞭解,各對中之第二臂4425b之組態使得當雙臂曲柄4425隨槓桿4420向內前進時,第二臂4425b之一內表面4428接觸外殼4409中之一軸向取向推動器表面4429,進而使得雙臂曲柄4425以逆時針方向A圍繞樞軸點4427樞轉。事實上,當雙臂曲柄4425隨槓桿4420向內移動 時,第二臂4425b亦沿推動器表面4429向上滑動。第二臂4425b嚙合於推動器表面4429上有助於導引雙臂曲柄4425之樞轉移動,且當提昇流體分配器910之瓶子組合件時亦支撐雙臂曲柄4425。
用於第二臂4425b之推動器表面4429可由外殼4409之一單壁特徵提供或如此處藉由單獨外殼壁特徵提供,每一第二臂4425b由一個提供。
在槓桿4420向內移動時,雙臂曲柄4425在逆時針方向A之樞轉移動使得每一第一臂4425a之一提昇表面4431接觸由提供於流體分配器910之止動器部分976上之正好相反的凸起976r提供的各自支承表面976u。
為了使用致動器4405來致動流體分配器910,使用者將致動器4405握於一隻手中且將該手之拇指及/或手指置於槓桿4420上。使用者將噴嘴916置於其鼻孔(或另一人之鼻孔)中且對槓桿4420施加橫向力F以致槓桿自靜止位置弧形地向內移動至操作(或致動)位置。與此同時,此使得雙臂曲柄4425在逆時針方向A樞轉且第一臂4425a之提昇表面4431作用於止動器部分凸起976r之支承表面976u上以使流體分配器910之瓶子組合件相對於固定噴嘴組合件向上提昇並使得定劑量之流體藥物釋放於鼻腔中(假設流體分配器910已經灌注)。接著使用者釋放施加於槓桿4420之力F以允許回復彈簧918將致動機構4415及流體分配器910重設於圖34中所示之其靜止位置。
接著使用者將重複槓桿操作一或多次以釋放相應次數之 其他定劑量。在任何給定時間噴霧於鼻腔中之藥物劑量之數目將由用於投與流體藥物之給藥方案來判定。接著可重複給藥程序直至已投與瓶子910中之所有或幾乎所有流體。
為了導引在槓桿操作時流體分配器910於外殼4409中沿軸X-X之往復位移,止動器部分976之該對正好相反之凸起976r各具有一導軌976v及一引入表面976t。當流體分配器910安裝於外殼4409中時,固定止動器部分976之旋轉位置以致導軌976v對準形成於外殼4409之內表面上之互補軸向取向滑腳(未圖示)。使用時,當流體分配器910於外殼4409中軸向位移時,導軌976v支撐於滑腳上。導軌976v與滑腳之協同作用不僅導引流體分配器910於外殼4409中之縱向位移,且亦防止止動器部分976及事實上總體而言瓶子組合件於外殼4409中旋轉。應瞭解滑腳可提供於流體分配器910上且互補導軌提供於外殼4409之內側上以達到類似效果。
致動器4405進一步包含一用於安裝於外殼4409之前端上以覆蓋及保護噴嘴916之保護性端帽(未圖示)。該端帽為以VERAMYST使用且於US-A-2007/0138207中揭示之類型,其具有一對向後伸出凸耳,其用於容納於提供於外殼4409之前端之適當配置的通道4451a、4451b內以使端帽穩固地連接於外殼4409以覆蓋噴嘴916。保護性端帽亦於其內表面上具有一具有凸面形狀之面向後之彈性止動器,其經配置以當端帽處於噴嘴覆蓋位置時與噴嘴916中之流體 出口952密封嚙合。端帽適當地由與外殼4409相同之材料製造,例如塑膠材料,適當為ABS。止動器可由熱塑性彈性體製造,例如SANTOPRENE
當帽蓋處於噴嘴覆蓋位置時,凸耳中之一者干擾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之移動,且在此特定情況下干擾其槓桿4420,以致當端帽及凸耳以與VERAMYST大致相同之方式處於適當位置且處於US-A-2007/0138207中揭示之位置(亦即處於噴嘴覆蓋位置)時防止致動機構4415之致動(亦即鎖定移動)。更詳細而言,槓桿4420之前端具有一實心舌片4448。舌片4448支承於狹槽4409a之內緣上以防止槓桿4420經由狹槽4409a向外移動。另外,當保護性帽蓋容納於致動器外殼4409之前端上以覆蓋噴嘴916,帽蓋之懸垂凸耳中之一者位於舌片4448前方以防止槓桿4420向內移動。因此,為了使用致動器4405,使用者首先必須移除保護性端帽。
現將概述致動器4405之組裝及將流體分配器910插入其中。
外殼4409包含前半外殼4409e及後半外殼4409f,其搭扣配合在一起。在前半外殼4409e及後半外殼4409f搭扣配合在一起之前,槓桿4420之後端4420a插入形成於後半外殼4409f中之夾持通道4409b中以致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4415由後半外殼4409f保持。為確保在組裝外殼4409後雙臂曲柄4425相對於由前半外殼4409e提供之推動器表面4429正確取向,雙臂曲柄4425逆時針A樞轉,同時半外殼4409e、 4409f搭扣在一起。接著雙臂曲柄4425以順時針方向樞轉回來以致第二臂4425b接觸外殼推動器表面4429。
在半外殼4409e、4409f組裝後,將流體分配器910經由一後開口4471a插入外殼4409中直至噴嘴916容納於一前開口4471b中。就此而言,當流體分配器910經由外殼4409之後開口4471a插入或裝入外殼4409中時,止動器部分976之各導軌976v之前端處的漏斗狀引入表面976t有助於將導軌976v導引於外殼4409中之滑腳上。
此外,外殼內表面可具備與止動器部分凸起976r之外平面輪廓互補之輪廓(參見圖30B)。
前半外殼4409e具有相鄰於前開口4471b之用於搭扣配合連接於噴嘴916之彈性夾具4409h。為限制噴嘴916軸向插入外殼4409中,噴嘴916於其相反側面上具備一系列突起或肋狀物916p(參看圖10A中之特徵116p),當夾具4409h嚙合噴嘴916時,其鄰接外殼4409之前端之下側。因此,噴嘴916經固定以防相對於外殼4409移動。
當流體分配器910於外殼4409中向其前端向前移動時,噴嘴916之肩部916d及外裙部916s推動雙臂曲柄4425之第一臂4425a之下側以致雙臂曲柄4425逆時針A樞轉以免阻礙流體分配器910插入至其搭扣配合於外殼4409中之位置。
雙臂曲柄4425與自安裝部分4426突出之彈簧桿4480整體地形成。當在組裝期間流體分配器910插入外殼4409時雙臂曲柄4425向噴嘴916旁外殼4409之前端逆時針A樞轉時,使彈簧桿4480與槓桿4420之內表面4420d嚙合以便進行裝 載。一旦止動器部分976上之凸起976r越過雙臂曲柄4425之第一(後)臂4425a後,釋放彈簧桿4480之負荷以使雙臂曲柄4425向後樞轉回來以致第一雙臂曲柄臂4425a安置於凸起支承表面976u下方且第二雙臂曲柄臂4425b支承於外殼推動器表面4429上。
在插入外殼4409中期間流體分配器910藉由施加於其之插入力而移動至其發射位置。當流體分配器910搭扣配合於外殼4409中時,移除插入力,藉此回復彈簧918使瓶子組合件遠離受制噴嘴組合件(亦即向外殼後開口端4471a)移動。當雙臂曲柄4425之彈簧桿4480已使雙臂曲柄4425樞轉回其相對於推動器表面4429之靜止位置時,止動器部分976之後續回復移動使止動器部分476之凸起976r之支承表面976u與雙臂曲柄4425之第一臂4425a之相關提昇表面4431嚙合,或極接近於其,如圖34中所示,以致槓桿4420之向內移動現將使得雙臂曲柄4425提昇瓶子組合件。
隨後用一例如由ABS製造之端帽(未圖示)關閉後開口4471a,且接著致動器4405"準備使用"。
雙臂曲柄彈簧桿4480具有使流體分配器910能夠以倒置狀態組裝於致動器4405(亦即與圖34中所示之取向顛倒)之特定效用。一旦噴嘴916越過雙臂曲柄提昇臂4425a後,彈簧桿4480克服重力(傾向使雙臂曲柄4425保持於前樞軸位置)。
若致動器4405掉落,或經受其他碰撞,以使流體分配器910移動至其完全擴展(打開)位置(亦即使用一單獨載體構 件995之情況),則當止動器部分976遠離噴嘴916移動時,凸起976r迫使雙臂曲柄4425扭曲,因為槓桿4420由於槓桿舌片4448而不能向外移動。更詳細而言,由於凸起976r施加於其之向後力,迫使雙臂曲柄4425之第一或提昇臂4425a向後撓曲。此使雙臂曲柄提昇臂4425a保持與各別凸起支承表面976u嚙合,藉此僅向內推動槓桿4420將向前提昇瓶子組合件以將流體分配器910重設於其靜止位置。
致動器4405可經修改以於外殼4409之另一側面上具有另一對應致動機構(未圖示)。使用者將擠壓槓桿4420到一起且與此同時使得相關雙臂曲柄4425自其各側面向前提昇瓶子組合件。
如所陳述的,當載體構件995與止動器部分976整體地形成時,不可利用完全擴展位置及其防止流體分配器910之部分在掉落情況下破損之能力。然而,當瓶子970由與玻璃相比之輕質材料(例如塑膠材料)製造時,此抗掉落特徵可能嚴格而言不需要,儘管可能對於增加保護而言仍然較佳。換言之,一整合止動器部分976及載體構件995之使用可能需要與一輕質(例如塑膠)瓶子970組合,例如圖32中所示。
本文所述之流體分配器或致動器之由塑膠材料製造的彼等部件通常藉由模製方法且更通常藉由射出成形法來形成。
在例示性實施例中,流體分配器110、310、410等之流體出口152、352、452等處之密封配置用於防止或抑制微 生物及其他污染物經由流體出口152、352、452等進入分配器110、310、410等中且因此進入給藥腔室120、320、420等中及最終進入流體之瓶子/儲集器中。當流體為例如用於鼻投藥之液體藥物調配物時,此使調配物能夠不含防腐劑或更可能為含少量防腐劑之調配物。另外,密封件用於防止或抑制當分配器處於其在致動之間的靜止組態時給藥腔室中之等待劑量之流體流回供應源或儲集器中。此避免或減少分配器為其下一次使用進行灌注之需要(接著事實上灌注僅為第一次使用流體分配器以便填充給藥腔室所需,而非第一次使用後所需)。
在本文之流體分配器110、310、410等之修改中,一密封管狀套筒(例如呈筒形物之形式)可置於流體分配器上以致其於一個(後)點處(例如於一後套筒末端處或附近)密封至止動器部分176、376、476等或流體供應源170、370、470等之外表面及於另一個(前)點處(例如於一前套筒末端處或附近)密封至噴嘴116、316、416等之外表面。選擇用於密封套筒之材料以使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透不過,如在套筒與分配器部件之間形成密封。合適之材料及密封技術將為熟習此項技術之讀者所已知。該密封套筒將進一步保護分配器以防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進入其中。亦將允許分配器(亦即除尖端密封配置及瓶子密封件171、371、471等外)內之密封耐受性降低,因為此等密封件(例如128a、b/328a、b/428a、b;165h;365h/465h;197p等)接著將為除經由分配出口152、352、452等外之抵抗進入之防禦第 二線。該套筒將需要接納所連接之分配器部件互相相向及遠離移動,例如為可膨脹及/或可收縮的或在其最大分離距離處之密封點之間具有一段套筒材料,其於該最大距離處不能伸長,例如藉由在密封點之間具有一段過長套筒材料。因此,當在發射階段中分配器部件互相相向移動時,在套筒密封點之間可發生套筒材料之鬆弛。使用該密封套筒將在具有一個相對於另一個(例如前)部件移動以致動分配器之(例如後)部件的其他分配器中獲得應用。密封套筒將密封至各部件。
本發明之流體分配器可用於分配液體藥物調配物,例如用於治療輕度、中度或嚴重急性或慢性症狀以用於預防性/姑息治療。所投與之精確劑量將視患者之年齡及病狀、所使用之特定藥物及投藥頻率而定且將最終由主治醫師之判斷決定。當使用藥物之組合時,一般而言該組合之各組份之劑量將為單獨使用時各組份所使用之劑量。
用於調配物之適當藥物可選自(例如):止痛藥,例如可待因(codeine)、雙氫嗎啡(dihydromorphine)、麥角胺(ergotamine)、芬太尼(fentanyl)或嗎啡鹼(morphine);心絞痛製劑,例如地爾硫卓(diltiazem);抗過敏藥,例如色甘酸鹽(cromoglycate)(例如呈鈉鹽)、酮替酚(ketotifen)或奈多羅米(nedocromil)(例如呈鈉鹽);抗感染藥,例如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青黴素(penicillins)、鏈黴素(streptomycin)、磺醯胺(sulphonamides)、四環素(tetracyclines)及噴他脒(pentamidine);抗組織胺,例如美 沙吡林(methapyrilene);消炎藥,例如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例如呈二丙酸酯)、氟替卡松(fluticasone)(例如呈丙酸酯)、氟尼縮松(flunisolide)、布地奈德(budesonide)、羅氟奈德(rofleponide)、莫米松(mometasone)(例如呈糠酸酯)、環索奈德(ciclesonide)、曲安西龍(triamcinolone)(例如呈縮丙酮化物)、6α,9α-二氟-11β-羥基-16α-甲基-3-側氧基-17α-丙醯氧基-雄固-1,4-二烯-17β-硫代碳酸S-(2-側氧基-四氫-呋喃-3-基)酯或6α,9α-二氟-17α-[(2-呋喃基羰基)氧基]-11β-羥基-16α-甲基-3-側氧基-雄固-1,4-二烯-17β-硫代碳酸S-氟甲酯;止咳藥,例如那可丁(noscapine);支氣管擴張劑,例如舒喘寧(albuterol)(例如呈游離鹼或硫酸鹽)、沙美特羅(salmeterol)(例如呈羥萘甲酸鹽)、麻黃鹼(ephedrine)、腎上腺素、非諾特羅(fenoterol)(例如呈氫溴酸鹽)、福莫特羅(formoterol)(例如呈反丁烯二酸鹽)、異丙腎上腺素、羥異丙腎上腺素、苯腎上腺素、苯丙醇胺、吡布特羅(pirbuterol)(例如呈乙酸鹽)、茶丙特羅(reproterol)(例如呈鹽酸鹽)、利米特羅(rimiter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例如呈硫酸鹽)、異他林(isoetharine)、妥布特羅(tulobuterol)或4-羥基-7-[2-[[2-[[3-(2-苯基乙氧基)丙基]磺醯基]乙基]胺基]乙基-2(3H)-苯并噻唑酮;PDE4抑制劑,例如西洛司特(cilomilast)或羅氟司特(roflumilast);白三烯拮抗劑,例如孟魯司特(montelukast)、普魯司特(pranlukast)及紮魯司特(zafirlukast);[腺苷2a促效劑,例如(2R,3R,4S,5R)-2-[6-胺 基-2-(1S-羥基甲基-2-苯基-乙基胺基)-嘌呤-9-基]-5-(2-乙基-2H-四唑-5-基)-四氫-呋喃-3,4-二醇(例如呈順丁烯二酸鹽);[α4整合素抑制劑,例如(2S)-3-[4-({[4-(胺基羰基)-1-哌啶基]羰基}氧基)苯基]-2-[((2S)-4-甲基-2-{[2-(2-甲基苯氧基)乙醯基]胺基}戊醯基)胺基]丙酸(例如呈游離酸或鉀鹽);利尿劑,例如胺氯吡脒(amiloride);抗膽鹼能藥,例如異丙托銨(ipratropium)(例如呈溴化物)、噻托銨(tiotropium)、阿托品(atropine)或氧托銨(oxitropium);激素,例如可的松(cortisone)、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或潑尼龍(prednisolone);黃嘌呤,例如胺茶鹼(aminophylline)、膽茶鹼(choline theophyllinate)、離胺酸茶鹼(lysine theophyllinate)或茶鹼(theophylline);治療性蛋白質及肽,例如胰島素或升糖素。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清楚,適當時,藥物可以鹽之形式(例如,呈鹼金屬鹽或胺鹽或呈酸加成鹽)或以酯(例如,低碳烷基酯)或以溶劑合物(例如,水合物)形式使用以最佳化藥物之活性及/或穩定性及/或將藥物在推進劑中溶解度降至最低。
較佳地,藥物為用於諸如哮喘及鼻炎之治療發炎性病症或疾病之消炎化合物。
在一態樣中,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化合物,其具有消炎特性。一種合適之糖皮質激素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學名稱:6α,9α-二氟-17α-(1-側氧基丙氧基)-11β-羥基-16α-甲基-3-側氧基-雄固-1,4-二烯-17β-硫代碳酸S -氟甲酯(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另一種合適之糖皮質激素化 合物具有以下化學名稱:6α,9α-二氟-17α-[(2-呋喃基羰基)氧基]-11β-羥基-16α-甲基-3-側氧基-雄固-1,4-二烯-17β-硫代碳酸S -氟甲酯。另一種合適之糖皮質激素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學名稱:6α,9α-二氟-11β-羥基-16α-甲基-17α-[(4-甲基-1,3-噻唑-5-羰基)氧基]-3-側氧基-雄固-1,4-二烯-17β-硫代碳酸S -氟甲酯。
其他合適之消炎化合物包括NSAID,例如PDE4抑制劑、白三烯拮抗劑、iNOS抑制劑、類胰蛋白酶及彈性蛋白酶抑制劑、β-2整合素拮抗劑及腺苷2a促效劑。
可包含在調配物中之其他藥物為6-({3-[(二甲基胺基)羰基]苯基}磺醯基)-8-甲基-4-{[3-(甲基氧基)苯基]胺基}-3-喹啉甲醯胺;6a,9a-二氟-11b-羥基-16a-甲基-17a-(1-甲基環丙基羰基)氧基-3-側氧基-雄固-1,4-二烯-17b-硫代碳酸S -氟甲酯;6a,9a-二氟-11i-羥基-16a-甲基-3-側氧基-17a-(2,2,3,3-四甲基環丙基羰基)氧基-雄固-1,4-二烯-17i-硫代碳酸S -氰基甲酯;1-{[3-(4-{[4-[5-氟-2-(甲基氧基)苯基]-2-羥基-4-甲基-2-(三氟甲基)戊基]胺基-6-甲基-1H-吲唑-1-基)苯基]羰基}-D-脯胺醯胺;及2007年4月18日申請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EP2007/053773號於實例24中所揭示之化合物,及尤其其中為24C之形式。
本文之流體分配器適合於分配用於治療鼻孔之發炎性及/或過敏性病狀(諸如鼻炎,例如季節性及常年性鼻炎)以及其他局部發炎性病狀(諸如哮喘、COPD及皮膚炎)之流體藥物調配物。
合適之給藥方法將為患者在清潔鼻腔後緩慢經由鼻吸入。在吸入期間,調配物將施用於一個鼻孔,同時用手壓住另一個鼻孔。接著對於另一個鼻孔重複此程序。通常,每日至多三次、理想地每日一次藉由上述程序投與每一鼻孔一或兩次吸入。各劑量例如可傳遞5 μg、50 μg、100 μg、200 μg或250 μg活性藥物。精確劑量為已知或容易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確定。
本文所有關於參數或特性之術語之使用,諸如"約"、"大約"、"大體上"及其類似物意欲包括精確參數或特性以及其不重要偏差。
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純粹為說明性的。本發明係關於本文所揭示之每個新穎態樣。此外,本發明並不侷限於用於投與藥物之流體分配器,而是關於一般流體分配器。
110‧‧‧具有給藥腔室、流體出口及活塞構件之流體分配器/分配器
112‧‧‧界定給藥腔室且具有末端之組件/主外殼
112a‧‧‧具有末端開口軸孔之管狀體
112b‧‧‧自管狀體突出之環形凸緣/主外殼環形凸緣
112c‧‧‧環形肩部突出至其中之末端開口軸孔
112d‧‧‧突出至末端開口軸孔中之環形肩部
112e‧‧‧由閥機構密封關閉之節流孔區段
112f‧‧‧安置於環形肩部之一側之前孔區段
112g‧‧‧安置於環形肩部之另一側之後孔區段
112h‧‧‧具備一對外圓周輪緣之前區段
112i‧‧‧外圓周輪緣
112j‧‧‧背面
114‧‧‧用於在流體分配器之給藥腔室中衝擊之活塞構件
114a‧‧‧提供活塞構件之前端之前區段/前活塞構件區段
114b‧‧‧提供活塞構件之開口後端之後區段
114c‧‧‧連接於前端及後端且包含內部孔網之中心區段
114d‧‧‧由後區段提供之開口後端
114e‧‧‧界定內部空腔之環形外周邊壁
114f‧‧‧具有嘴之內部空腔
114g‧‧‧在後端處開口之嘴
114h‧‧‧由前區段提供之前端
114i‧‧‧位於中心孔腔室之內部之環形凸緣/凸緣
114j‧‧‧由軸向區段及複數個橫向區段組成之內部孔網/孔網
114k‧‧‧自內部空腔之前面中之後開口向前延伸至接 合點之軸向區段/軸向孔區段
114l‧‧‧自中心區段之外圓周表面中之各個前開口橫向向內延伸至接合點以與軸向孔區段接觸之橫向區段/橫向孔區段
114m‧‧‧後開口
114n‧‧‧前面
114p‧‧‧接合點
114q‧‧‧在中心區段周圍等角度配置之前開口
114r‧‧‧自前區段中之環形凸緣之後表面向後延伸至環形肋狀物之軸向取向溝槽
114s‧‧‧後表面
114t‧‧‧位於中心區段上之環形肋狀物
114u‧‧‧尖端部件
114v‧‧‧圓周輪緣
114w‧‧‧內凹部分
116‧‧‧可滑動地連接於止動器部分之噴嘴
116a‧‧‧向後定向滑腳/滑腳
116b‧‧‧向外伸出夾具/夾具
116c‧‧‧具有用於插入人類鼻孔中之尺寸及形狀之噴嘴區段
116d‧‧‧滑腳依靠於其上之肩部
116e‧‧‧具有後開口端之內部空腔/噴嘴內部空腔
116f‧‧‧後開口端
116g‧‧‧提供於內部空腔之相對側面上之T形導軌/T 形鏤空
116i‧‧‧前端壁
116l‧‧‧界定導軌之縱向區段
116n‧‧‧夾住噴嘴插入物之足之一者的隅角
116v‧‧‧橫臂區段
118‧‧‧使活塞構件偏移至其相對於給藥腔室之後(靜止)位置之彈簧
120‧‧‧由主外殼界定之給藥腔室
120a‧‧‧形成計量腔室之前區段/前給藥腔室區段
120b‧‧‧後區段/後給藥腔室區段
12Oc‧‧‧前端壁
120d‧‧‧形成於台階中之軸向溝槽或凹槽
120s‧‧‧在向前方向F上向內變尖以使後區段連接於前區段之台階
128‧‧‧提供活塞構件與給藥腔室之後區段之間的永久性動態(滑動)密封之管狀後密封元件/後密封元件
128a、128b‧‧‧具有大於後給藥腔室區段之內徑的外徑之彈性環形密封唇/密封唇/密封件
128c‧‧‧密封唇依靠於其上之管狀體
128d‧‧‧安置於內凹部分之前端處之內圓周輪緣
146‧‧‧由噴嘴插入物與帽蓋之間形成之環形間隙界定的流體分配腔室
148‧‧‧包含管狀體且提供軸向末端開口孔之管狀前 密封元件/前密封元件
148a‧‧‧依靠於管狀體上之彈性環形密封唇/密封唇
148b‧‧‧密封唇依靠於其上之管狀體
148c‧‧‧具備溝槽之前端
148d‧‧‧後端
148g‧‧‧於前孔開口處交叉之溝槽
149‧‧‧包含前孔區段及後孔區段及擴大中心腔室之軸向末端開口孔/前密封元件孔
149a‧‧‧自中心腔室延伸至前密封元件之前端中之開口的前孔區段
149b‧‧‧自中心腔室延伸至前密封元件之後端中之開口的後孔區段
149c‧‧‧具備一對穿過管狀體之正好相反之窗的擴大中心腔室/中心腔室/中心孔腔室
149d‧‧‧橫向取向前端壁
149e‧‧‧橫向取向後端壁
149f‧‧‧穿過管狀體之正好相反之窗
152‧‧‧形成於噴嘴區段中之流體出口
153‧‧‧形成於噴嘴內部空腔之前端壁中之渦流室
153a‧‧‧中心圓柱形腔室/中心腔室
153b‧‧‧在中心腔室周圍以切向關係等距間隔之進料通道
153c‧‧‧通道/渦流室通道
153d‧‧‧斜切表面
154‧‧‧安裝於帽蓋之密封尖端上之密封構件
154'‧‧‧密封構件
154"‧‧‧密封構件
154b'‧‧‧背面
154c‧‧‧前面
154d‧‧‧側面
160‧‧‧經調適以嚙合流體出口或覆蓋該流體出口之密封件之末端/乳頭狀突起/密封尖端
165‧‧‧界定給藥腔室且具有末端之組件/單獨圓柱形帽蓋/帽蓋
165a‧‧‧形成內部圓柱形腔室之邊界壁之環形側裙
165b‧‧‧形成內部圓柱形腔室之邊界壁之前端壁
165c‧‧‧在帽蓋之後端處開口之內部圓柱形腔室/內部腔室
165d‧‧‧後端
165e‧‧‧形成於前端壁中之孔
165f‧‧‧具備一對圓周輪緣之內環形側面
165g‧‧‧圓周輪緣/內部輪緣
165h‧‧‧彈性環形密封唇/密封件
165i‧‧‧向外突出環形凸緣/凸緣
170‧‧‧流體供應源/瓶子
171‧‧‧插入止動器部分與流體供應源之間的密封環/瓶子密封件
172‧‧‧插入管狀突出物之內部空腔中之供應(汲取) 管/供應管
176‧‧‧具有外環形裙部及內環形裙部之圓柱形止動器部分/止動器部分
176a‧‧‧包圍瓶子頸部之凸緣之外周邊表面的外環形裙部/外裙部
176b‧‧‧被瓶子頸部178塞住之同心配置之內環形裙部/內裙部
176c‧‧‧自外裙部徑向地向內延伸至內裙部之頂面
176d‧‧‧自頂面中之開口向後延伸之內部空腔
176e‧‧‧開口/頂面開口
176f‧‧‧狹長管狀突出物自其向上豎立之底面
176g‧‧‧具有開口後端、前端壁、內部空腔及前開口之狹長管狀突出物/管狀突出物
176h‧‧‧開口後端
176i‧‧‧前端壁
176j‧‧‧自開口後端向前延伸至前端壁之內部空腔
176k‧‧‧位於前端壁中以使內部空腔流動連通之前開口
176m‧‧‧互補導軌/導軌
176n‧‧‧在頂面開口周圍等角度配置之正好相反之主要突起
176p‧‧‧固定於載體構件之環形凸緣中之互補溝槽中的較小突起
176q‧‧‧圓周取向輪緣/輪緣
176s‧‧‧提供於管狀突出物之外圓周表面上之圓周輪緣
178‧‧‧頸部/瓶子頸部
180‧‧‧包圍瓶子頸部之凸緣
187‧‧‧位於載體構件與主外殼之間的環形間隙
189‧‧‧包含圓柱形狹長閥元件之閥機構
191‧‧‧經安裝用於在前孔區段中軸向移動之圓柱形狹長閥元件
191a‧‧‧圓柱形前區段
191b‧‧‧具有前部分及截頭圓錐形後部分之同軸擴大後區段/後區段
191c‧‧‧前部分
191d‧‧‧具有密封地固定於主外殼之節流孔區段中以將其關閉之尺寸的截頭圓錐形後部分
191e‧‧‧形成於後區段之外周邊表面中之軸向溝槽
191f‧‧‧環形凸緣
193‧‧‧自帽蓋之前端壁之內表面向後延伸至閥元件之後區段之前端處的環形凸緣上之回復壓縮彈簧
195‧‧‧包圍主外殼之管狀體之圓柱形載體構件/載體構件
195a‧‧‧在主外殼之管狀體外徑向地間隔之環形本體
195b‧‧‧向內突出環形凸緣/載體構件環形凸緣
195c‧‧‧後端
195d‧‧‧安置於由齒形輪廓界定之舌狀物上之向外突出夾具/夾具
195e‧‧‧前端
195f‧‧‧由齒形輪廓界定之舌狀物
197‧‧‧包圍安裝於主外殼之前區段上之帽蓋的管狀噴嘴插入物/噴嘴插入物
197'‧‧‧噴嘴插入物
197"‧‧‧噴嘴插入物
197a‧‧‧於其前端處具有端壁之中空本體
197b‧‧‧前端
197c‧‧‧具備穿過其之孔之端壁
197d‧‧‧穿過端壁之中心孔
197d'‧‧‧中心孔
197e‧‧‧自前端壁向後延伸之第一環形區段
197f‧‧‧由複數個間隔開之向後伸出腿提供之後端
197g‧‧‧包含向外伸出足之間隔開之向後伸出腿/腿
197h‧‧‧後開口
197i‧‧‧向外伸出足/足/噴嘴插入物足
197j‧‧‧在第一環形區段後方間隔之第二環形區段
197k‧‧‧安置於主體之外圓周上且延伸於第一環形區段及第二環形區段之間的對角線路徑上之間隔開之彈性肋狀物
197l‧‧‧正好相反、向前取向之彈性舌狀物
197m‧‧‧環形唇
197n‧‧‧孔
197p‧‧‧用於與噴嘴之內表面形成密封之外圓周輪緣/ 密封件
254‧‧‧由塑膠材料製造之環形背襯板/背襯板
254c‧‧‧前面
254d‧‧‧側面/板側面
254n‧‧‧通孔
254y‧‧‧提供於板側面上之縱向溝槽或凹槽
255‧‧‧坐於噴嘴插入物上之密封銷
255a‧‧‧經由背襯板中之通孔伸出且進入渦流室之中心腔室中之前密封區段
255b‧‧‧錐形輪廓之擴大後端
255c‧‧‧相對於背襯板之後側面密封之前環形凸緣
255d‧‧‧限定密封銷插入帽蓋通孔中之後環形凸緣
265‧‧‧經修改帽蓋
265b‧‧‧前端壁
265n‧‧‧通孔
297‧‧‧經修改噴嘴插入物/噴嘴插入物
310‧‧‧流體分配器
312‧‧‧主外殼
312b‧‧‧環形凸緣
328‧‧‧前密封元件
328a/328b‧‧‧密封件
354‧‧‧密封構件
360‧‧‧密封尖端
365h‧‧‧密封件
371‧‧‧瓶子密封件
376‧‧‧止動器部分
376c‧‧‧頂面/止動器部分頂面
376t‧‧‧自止動器部分之頂面向前突出之環形夾持壁
414‧‧‧活塞/活塞構件
420‧‧‧給藥腔室
420a‧‧‧前給藥腔室區段/前區段
420d‧‧‧軸向凹槽
428a、428b‧‧‧密封件
448‧‧‧固定於活塞上之經修改前密封元件
448a‧‧‧相對於前給藥腔室區段滑動地密封之前唇形密封件/唇形密封件
465h‧‧‧密封件
471‧‧‧瓶子密封件
510‧‧‧流體分配器/分配器
512‧‧‧主外殼
514‧‧‧活塞構件
516‧‧‧噴嘴
518‧‧‧支撐於載體構件突起之頂部上之回復彈簧
520‧‧‧給藥腔室
520a‧‧‧前給藥腔室區段
520d‧‧‧軸向凹槽
528‧‧‧後密封元件
528a‧‧‧具備圓形唇狀物之前唇形密封件
528b‧‧‧後唇形密封件
546‧‧‧流體分配腔室
548‧‧‧前密封元件
548a‧‧‧前唇形密封件/唇形密封件
548d‧‧‧後端/加寬後端
548m‧‧‧自後端向前延伸之軸向溝槽或凹槽
552‧‧‧流體出口
553‧‧‧渦流室
553c‧‧‧流體出口通道
554‧‧‧具有用於關閉流體出口之前凸出之密封構件
554s'‧‧‧用於固定於凹口中之後凸出
554t'‧‧‧用於關閉流體出口之前凸出
560‧‧‧密封尖端
560a'‧‧‧凹口
565‧‧‧帽蓋
565b‧‧‧前端壁
576‧‧‧具有一系列較小突起、形成頂面開口之伸出部且具有錐形引入表面之止動器部分
576e‧‧‧頂面開口
576p‧‧‧較小突起/止動器部分較小突起
576u‧‧‧錐形引入表面
595‧‧‧具有一系列徑向向內定向突起之載體構件
595a‧‧‧環形本體
595h‧‧‧與止動器部分較小突起互相固定之徑向向內 定向突起
595j‧‧‧自環形本體徑向地向外伸出之正好相反之臂
597‧‧‧噴嘴/噴嘴插入物
597c‧‧‧前端壁/端壁
676‧‧‧具備僅兩個較小突起之經修改止動器部分/止動器部分
676n‧‧‧主要突起
676p‧‧‧形成自主要突起之一者伸出之徑向伸出部的較小突起
776‧‧‧經修改止動器部分/止動器部分
776t‧‧‧組成部件
812'‧‧‧主外殼
812e'‧‧‧節流孔區段
814'‧‧‧活塞構件
816'‧‧‧噴嘴
820'‧‧‧給藥腔室
848'‧‧‧前密封元件
848c'‧‧‧具有向前伸出突出物或接頭之前端
848s'‧‧‧突出至主外殼中之節流孔區段中之長度的向前伸出突出物或接頭
870‧‧‧具備抗旋轉特徵之瓶子
870a‧‧‧位於溝槽中之正好相反之軸向肋狀物/瓶子抗旋轉特徵
870b‧‧‧溝槽/圓周溝槽
870c‧‧‧軸向間隔開之圓周輪緣
870d‧‧‧錐形底
876‧‧‧止動器部分
876q‧‧‧固定於圓周溝槽中之圓周取向輪緣/環形區段
889'‧‧‧單向閥
891'‧‧‧閥構件
891"‧‧‧閥構件
891d"‧‧‧後端
891s"‧‧‧突出物
893'‧‧‧回復彈簧
910‧‧‧容納於外殼中之流體分配器
916‧‧‧噴嘴
916d‧‧‧肩部
916p‧‧‧突起或肋狀物
916s‧‧‧外裙部
970‧‧‧流體供應源/輕質瓶子
976‧‧‧止動器部分
976r‧‧‧提供於流體分配器之止動器部分上之正好相反的凸起
976t‧‧‧引入表面
976u‧‧‧由凸起提供之支承表面/凸起支承表面
976v‧‧‧導軌
995‧‧‧載體構件
4405‧‧‧具有中空硬質塑膠外殼之致動器
4409‧‧‧包括用於留在觀察流體供應源中之流體量之窗的中空硬質塑膠外殼/外殼
4409a‧‧‧狹槽
4409b‧‧‧形成於外殼中之軸向通道/夾持通道
4409e‧‧‧前半外殼
4409f‧‧‧後半外殼
4409h‧‧‧相鄰於前開口之用於搭扣配合連接於噴嘴916之彈性夾具
4415‧‧‧用於將提昇力施加於沿軸X-X定向之流體分配器之手指可操作致動機構
4420‧‧‧安裝於外殼上以與軸X-X橫切相對於外殼向內-向外移動之手指可操作之硬質第一構件/第一構件/槓桿
4420a‧‧‧固定於軸向通道中且第一構件樞轉所圍繞之後端
4420d‧‧‧內表面
4220q‧‧‧提供於槓桿之內表面上之托架
4425‧‧‧支撐於第一構件上以便同時移動且提昇流體分配器之瓶子組合件之第二硬質構件/第二構件/第二部件/雙臂曲柄
4425a‧‧‧自安裝區段之末端伸出之臂/第一臂/第一(後)臂/第一雙臂曲柄臂/雙臂曲柄提昇臂/提昇臂
4425b‧‧‧自安裝區段之末端伸出之臂/第二臂/第二雙 臂曲柄臂
4426‧‧‧用於安裝於槓桿上之安裝區段
4426a‧‧‧用於樞接於槓桿之心軸
4427‧‧‧固定樞軸點/樞軸點
4428‧‧‧內表面
4429‧‧‧軸向取向推動器表面/推動器表面/外殼推動器表面
4431‧‧‧提昇表面
4448‧‧‧支承於狹槽之內緣上之實心舌片/舌片
4451a、4451b‧‧‧通道
4471a‧‧‧後開口/向外殼後開口端
4471b‧‧‧前開口
4480‧‧‧自安裝部分突出之彈簧桿
A‧‧‧箭頭/逆時針方向/逆時針
F‧‧‧向前方向/箭頭/橫向力/力
L-L‧‧‧縱軸
X-X‧‧‧外殼軸/軸
圖1A至1C為根據本發明之流體分配器之透視側視圖,其中圖1A展示處於完全擴展(打開)位置之流體分配器且圖1B及1C分別展示處於其靜止及發射位置之流體分配器。
圖2A至2C說明圖1A-C之流體分配器之組合件。
圖3A至3C為圖1A-C之流體分配器分別處於其擴展、靜止及發射位置之橫截面側視圖。
圖4為圖1至3之流體分配器之噴嘴區域的放大橫截面圖,其展示尖端密封件配置。
圖5A及5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活塞構件之側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6A及6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安裝於圖5A-B的活塞構件上之後密封元件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7A及7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可滑動地安裝於圖5A-B的活塞構件上以形成單向閥之前密封件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8A及8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滑動地容納圖5A-B的活塞構件之主外殼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9A及9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安裝於流體供應源上且其上安裝有圖5A-B的活塞構件之止動器部分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10A及10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滑動地安裝於圖9A-B的止動器部分上之噴嘴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11為圖10A及10B之噴嘴之透視後視圖,其展示在其末端面形成之渦流室。
圖12A及12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滑動地安裝於圖10A-B及11的噴嘴上之載體構件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13A及13B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安裝於圖8A-B的主外殼中之閥機構之閥元件的透視圖。
圖14A及14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插入圖10A-B及11的噴嘴中之噴嘴插入物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15A及15B分別為圖1至4之流體分配器之安裝於圖8A-B的主外殼上之帽蓋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16A至16J為根據本發明之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的修改形式之橫截面側視圖,其展示在灌注分配器期間其中之液體之連續前進。
圖17對應於圖11,其展示對渦流室之修改。
圖18對應於圖4,但展示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之替代性尖端密封件配置。
圖19A及19B分別為圖18中之噴嘴插入物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20對應於圖4,但展示另一替代性尖端密封件配置。
圖21對應於圖4,但展示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之替代性密封配置。
圖22A及22B分別為圖21中之密封銷之側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23A及23B分別為圖21中之背襯板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24A及24B分別為圖21中之噴嘴插入物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25A及25B分別為圖21中之帽蓋之透視圖及橫截面側視圖。
圖26為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之另一修改形式的橫截面側視圖,該流體分配器以其發射狀態展示,但以垂直於圖3A至3C中之截面所獲得之截面觀察。
圖27為圖1至15之流體分配器之另一修改形式的橫截面側視圖,該流體分配器以其發射狀態展示,但尖端密封配 置在分配結束時已重新關閉。
圖28為圖27之流體分配器之前密封件的透視圖。
圖29為圖27之流體分配器之替代性尖端密封配置的放大斷片視圖。
圖30A及30B分別為第一替代性止動器部分之透視圖及下平面圖。
圖31為第二替代性止動器部分之透視圖。
圖32為用於本發明之流體分配器之瓶子的透視圖。
圖33為止動器部分中之圖32之瓶子的剖視平面圖。
圖34為在形成手持式、手可操作之流體分配系統時安裝於致動器中之圖27的流體分配器之側面剖視圖。
圖35A及35B為圖34之致動器之雙臂曲柄的透視圖。
圖35C對應於圖35A,但展示相對於由致動器提供之推動器表面之雙臂曲柄。
圖36A及36B為安裝圖35A及35B之雙臂曲柄之圖34的致動器之槓桿之透視圖。
圖37為展示圖1至15、16、26或27之流體分配器之活塞構件及閥元件的替代性組態之斷片視圖。
圖38為展示圖1至15、16、26或27之流體分配器之活塞構件及閥元件的另一替代性組態之斷片視圖。
110‧‧‧具有給藥腔室、流體出口及活塞構件之流體分配器/分配器
112‧‧‧界定給藥腔室且具有末端之組件/主外殼
112b‧‧‧自管狀體突出之環形凸緣/主外殼環形凸緣
112e‧‧‧由閥機構密封關閉之節流孔區段
112h‧‧‧具備一對外圓周輪緣之前區段
112j‧‧‧背面
114‧‧‧用於在流體分配器之給藥腔室中衝擊之活塞構件
114b‧‧‧提供活塞構件之開口後端之後區段
114i‧‧‧位於中心孔腔室之內部之環形凸緣/凸緣
114j‧‧‧由軸向區段及複數個橫向區段組成之內部孔網/孔網
114l‧‧‧自中心區段之外圓周表面中之各個前開口橫向向內延伸至接合點以與軸向孔區段接觸之橫向區段/橫向孔區段
116‧‧‧可滑動地連接於止動器部分之噴嘴
116a‧‧‧向後定向滑腳/滑腳
116b‧‧‧向外伸出夾具/夾具
116c‧‧‧具有用於插入人類鼻孔中之尺寸及形狀之噴嘴區段
116d‧‧‧滑腳依靠於其上之肩部
118‧‧‧使活塞構件偏移至其相對於給藥腔室之後(靜止)位置之彈簧
120‧‧‧由主外殼界定之給藥腔室
120a‧‧‧前區段/前給藥腔室區段
120b‧‧‧後區段/後給藥腔室區段
120c‧‧‧前端壁
120d‧‧‧形成於台階中之軸向溝槽或凹槽
128‧‧‧提供活塞構件與給藥腔室之後區段之間的永久性動態(滑動)密封之管狀後密封元件/後密封元件
146‧‧‧由噴嘴插入物與帽蓋之間形成之環形間隙界定的流體分配腔室
148‧‧‧包含管狀體且提供軸向末端開口孔之管狀前密封元件/前密封元件
148a‧‧‧依靠於管狀體上之彈性環形密封唇/密封唇
149c‧‧‧具備一對穿過管狀體之正好相反之窗的擴大中心腔室/中心腔室/中心孔腔室
152‧‧‧形成於噴嘴區段中之流體出口
153‧‧‧形成於噴嘴內部空腔之前端壁中之渦流室
153c‧‧‧通道/渦流室通道
154‧‧‧安裝於帽蓋之密封尖端上之密封構件
160‧‧‧經調適以嚙合流體出口或覆蓋該流體出口之密封件之末端/乳頭狀突起/密封尖端
165‧‧‧界定給藥腔室且具有末端之組件/單獨圓柱形帽蓋/帽蓋
170‧‧‧流體供應源/瓶子
171‧‧‧插入止動器部分與流體供應源之間的密封環/瓶子密封件
172‧‧‧插入管狀突出物之內部空腔中之供應(汲取)管/供應管
176‧‧‧具有外環形裙部及內環形裙部之圓柱形止動器部分/止動器部分
176a‧‧‧包圍瓶子頸部之凸緣之外周邊表面的外環形裙部/外裙部
176b‧‧‧被瓶子頸部178塞住之同心配置之內環形裙部/內裙部
176c‧‧‧自外裙部徑向地向內延伸至內裙部之頂面
176g‧‧‧具有開口後端、前端壁、內部空腔及前開口之狹長管狀突出物/管狀突出物
176m‧‧‧互補導軌/導軌
176q‧‧‧圓周取向輪緣
178‧‧‧頸部/瓶子頸部
180‧‧‧包圍瓶子頸部之凸緣
187‧‧‧位於載體構件與主外殼之間的環形間隙
189‧‧‧包含圓柱形狹長閥元件之閥機構
191‧‧‧經安裝用於在前孔區段中軸向移動之圓柱形狹長閥元件
191d‧‧‧具有密封地固定於主外殼之節流孔區段中以將其關閉之尺寸的截頭圓錐形後部分
193‧‧‧自帽蓋之前端壁之內表面向後延伸至閥元件之後區段之前端處的環形凸緣上之回復壓縮彈簧
195‧‧‧包圍主外殼之管狀體之圓柱形載體構件/載體構件
195b‧‧‧向內突出環形凸緣/載體構件環形凸緣
197‧‧‧包圍安裝於主外殼之前區段上之帽蓋的管狀噴嘴插入物/噴嘴插入物
197n‧‧‧孔
F‧‧‧向前方向
L-L‧‧‧縱軸

Claims (27)

  1. 一種與一流體供應源聯用之流體分配器,該分配器具有一給藥腔室、一流體出口及一經配置以在下列方向上於該給藥腔室中密封地衝擊之活塞構件:(i)在第一方向上衝擊以用來自該供應源之流體填充該給藥腔室;及(ii)在第二方向上衝擊以自該腔室朝該流體出口分配流體,其中:該給藥腔室具有不同寬度之第一及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比該第二區段窄且位於相對於第二區段之該第二方向上,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衝擊時,其與該第二區段持續密封接觸,但僅在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一部分衝擊中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當該活塞構件不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時,該第一及第二區段係流體相連通,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二方向上衝擊時,該活塞構件與該第一區段之密封接觸,係使該第一區段密封隔離於該第二區段,並使該活塞構件可抽汲該被密封之第一區段內之流體朝向該流體出口,該活塞構件具有一用以與該流體供應源連通之流體管道,且在使用時,當該活塞構件在該一方向上衝擊時,流體經由該流體管道自流體供應源輸送至該給藥腔室中,且該流體管道具有一出口,該出口包含至少一定位在該活 塞構件上之開口,以對準該給藥腔室之第二區段,使流體被從該流體供應源輸送入該第二區段。
  2. 如請求項1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具有一用於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之密封件,該密封件具有不小於該第一區段寬度且小於該第二區段寬度之外尺寸。
  3. 一種與一流體供應源聯用之流體分配器,該分配器具有一給藥腔室、一流體出口及一經配置以在下列方向上於該給藥腔室中密封地衝擊之活塞構件:(i)在第一方向上衝擊以用來自該供應源之流體填充該給藥腔室;及(ii)在第二方向上衝擊以自該腔室朝該流體出口分配流體,其中:該給藥腔室具有不同寬度之第一及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比該第二區段窄且位於相對於第二區段之該第二方向上,該活塞構件具有一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之密封件,該密封件具有不小於該第一區段寬度且小於該第二區段寬度之外尺寸,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二方向上衝擊時,該活塞構件密封件與該第一區段之密封接觸,係使該第一區段密封隔離於該第二區段,並使該活塞構件可抽汲該被密封之第一區段內之流體朝向該流體出口,及該活塞構件密封件形成一單向閥,其使在該活塞構件於該第一方向上衝擊期間,允許流體自該第二區段流動至該第一區段,而且使該活塞構件密封件在該第一方向 上。
  4. 如請求項3之分配器,其中該密封件為一彈性唇形密封件,其在該活塞構件於該第一方向上衝擊時撓曲,以使流體以容許流過。
  5. 如請求項4之分配器,其中該密封件係位於該活塞構件之一末端上。
  6. 如請求項1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具有一用於密封接觸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二區段之密封件。
  7. 如請求項3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具有一用於與該流體供應源連通之流體管道,且在使用時在該活塞構件於該第一方向上衝擊期間,當該由活塞構件密封件所形成之單向閥開起時,流體經由該流體管道自該流體供應源輸送至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二區段中。
  8. 如請求項7之分配器,其中該流體管道具有一出口,該出口包含至少一定位在該活塞構件上之開口,以對準該給藥腔室之第二區段,以在使用時,使流體被從該流體供應源輸送入該第二區段。
  9. 如請求項1或7之分配器,其係經調適以使得在使用時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二方向上衝擊時,該給藥腔室中之流體自該給藥腔室排出直至該活塞構件密封地接觸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區段為止。
  10.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包含一位於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區段與該流體出口之間的閥,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二方向上衝擊並在其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之前,該閥 保持關閉。
  11. 如請求項3之分配器,其中該單向閥係經調適以當該活塞構件在該第一方向上衝擊而該密封件與該第一區段密封接觸時打開,以使流體能夠進入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區段中。
  12.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具有一位於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的台階。
  13.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具備自該第一區段延伸至該第二區段之至少一個流體流道。
  14.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係同軸。
  15.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包含一用於一流體供應源之容器,且其中該活塞構件係安裝於該容器上以便固定,防止在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其間之相對移動。
  16. 如請求項15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係包含在一安裝於該容器上的帽蓋結構中。
  17. 如請求項16之分配器,其中該帽蓋結構為該容器之一止動器。
  18. 如請求項15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係提供於該流體分配器之一噴嘴中,該流體出口係形成於該噴嘴中。
  19. 如請求項18之分配器,其中該噴嘴係安裝於該容器上以於其間相對移動而使該活塞構件在該給藥腔室中之第一及第二方向上衝擊。
  20. 如請求項18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係包含在一安裝 於該容器上的帽蓋結構中,該容器具有安裝在該帽蓋結構上之噴嘴,以使其間可相對移動。
  21. 如請求項1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及第二區段係分別為前區段及後區段,其中該活塞構件係經安裝以在該給藥腔室中該第二方向上向前及該第一方向上向後進行往復移動,其中該活塞構件與該給藥腔室之前區段之間之密封接觸係由一密封件所形成,該密封件係由密封地滑動於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之一壁上之該活塞構件所提供,其中該密封件可在使用時之向後衝擊期間,脫出於與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之該壁之密封接觸,使流體能夠向前流動穿過該密封件而進入該活塞構件前方之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中,以填充該前區段。
  22. 如請求項21之分配器,其中該密封件為一經調適以在該向後衝擊期間向內偏離之唇形密封件。
  23. 如請求項10之分配器,其中該給藥腔室之該第一及第二區段係分別為前區段及後區段,其中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具有一出口,其被偏移之該閥所關閉,其中該活塞構件係經安裝以在該給藥腔室中該第二方向上向前及該第一方向上向後在該給藥腔室中進行往復移動,其中該活塞構件之向後衝擊使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能夠由來自該流體供應源之流體填充,且該活塞構件之向前衝擊經由該給藥腔室中之該出口抽汲存在於該給藥腔室之該前區段中之流體,其中該分配器係經組態及配置以使得在該活塞構件之向前衝擊結束時該閥可抗閥偏移地保持 打開。
  24. 如請求項23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及該閥係經組態及配置以合作使該閥在該向前衝擊結束時保持打開。
  25. 如請求項24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及該閥具有合作表面,經由該等表面該活塞使該閥在該向前衝擊結束時保持打開。
  26. 如請求項24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及該閥中之至少一者具有一突出物,其互相作用以致該閥在該活塞之該向前衝擊結束時保持打開。
  27. 如請求項1或3之分配器,其中該活塞構件經配置以在該第一方向上衝擊至一衝擊末端位置,在該位置,該活塞構件不設置於該給藥腔室之第一區段中。
TW097120364A 2007-05-30 2008-05-30 流體分配器 TWI474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710315A GB0710315D0 (en) 2007-05-30 2007-05-30 Fluid dispenser
GB0723420A GB0723420D0 (en) 2007-11-29 2007-11-29 Fluid dispens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198A TW200916198A (en) 2009-04-16
TWI474870B true TWI474870B (zh) 2015-03-01

Family

ID=3961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0364A TWI474870B (zh) 2007-05-30 2008-05-30 流體分配器
TW103135740A TW201515714A (zh) 2007-05-30 2008-05-30 流體分配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740A TW201515714A (zh) 2007-05-30 2008-05-30 流體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8678243B2 (zh)
EP (1) EP2162231B1 (zh)
JP (3) JP5744515B2 (zh)
KR (2) KR101548498B1 (zh)
CN (2) CN104623772A (zh)
AR (2) AR066788A1 (zh)
AU (1) AU2008257489C1 (zh)
BR (1) BRPI0812353A2 (zh)
CA (1) CA2688540A1 (zh)
CO (1) CO6251297A2 (zh)
IL (1) IL202344A (zh)
MX (1) MX2009013035A (zh)
NZ (1) NZ581439A (zh)
RU (2) RU2466797C2 (zh)
SG (2) SG182139A1 (zh)
TW (2) TWI474870B (zh)
WO (1) WO200814571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8869B (zh) * 2017-11-17 2019-05-11 統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分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10666D0 (en) * 2006-05-30 2006-07-05 Glaxo Group Ltd Fluid dispenser
TWI474870B (zh) * 2007-05-30 2015-03-01 Glaxo Group Ltd 流體分配器
KR20150030780A (ko) 2007-11-29 2015-03-20 글락소 그룹 리미티드 분배 장치
DE102011106261A1 (de) * 2011-05-18 2012-11-22 Meadwestvaco Calmar Gmbh Spender zur dosierten Abgabe von flüssigen Medien
JP2014532445A (ja) * 2011-10-21 2014-12-08 レオ ファーマ エイ/エスLeo Pharma A/S 投薬システム
USD734447S1 (en) * 2012-11-28 2015-07-14 Meadwestvaco Calmar Gmbh Dispenser
USD734449S1 (en) * 2013-05-21 2015-07-14 Meadwestvaco Calmar Gmbh Dispenser
US20160333234A1 (en) * 2014-01-30 2016-11-17 Zeon Corporation Lamin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RS60691B1 (sr) 2014-09-02 2020-09-30 F Holzer Gmbh Dozator za lekove
JP6474590B2 (ja) * 2014-11-21 2019-02-27 株式会社ダイゾー 塗布部材および該塗布部材を備える塗布製品
JP6670671B2 (ja) * 2016-04-28 2020-03-2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器
AT518627B1 (de) * 2016-05-12 2021-09-15 Joma Kunststofftechnik Gmbh Abgabevorrichtung
IT201600080879A1 (it) * 2016-08-01 2018-02-01 Giorgio Mezzoli Erogatore
US10376917B2 (en) * 2016-08-12 2019-08-13 Ecolab Usa Inc. Retractable nozzle for dosing or dispensing high viscosity materials
CN110520180B (zh) * 2017-02-01 2022-03-22 海默赛根分配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体的排放装置
ES2946743T3 (es) 2017-10-18 2023-07-25 Softhale Nv Junta de sellado para un dispositivo de inhalación
CN109745603B (zh) * 2017-11-06 2021-05-28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输送装置
DE102018216060A1 (de) * 2018-09-20 2020-03-26 F. Holzer Gmbh Pumpkopf sowie Dosiervorrichtung
HRP20220285T1 (hr) * 2019-05-16 2022-05-13 Brill Engines, S.L. Uređaj prikladan za dispenziranje tekućih tvari
US11660407B2 (en) 2020-05-14 2023-05-30 Eli Lilly And Company Nasal delivery device with safety rod
CN113679910A (zh) * 2020-05-19 2021-11-23 顾瑜 雾化装置
KR102265107B1 (ko) 2020-12-31 2021-06-15 주식회사 태승뷰티산업 실온 배합이 가능한 친환경 주방세제용 조성물
NL2028039B1 (en) * 2021-04-22 2022-11-02 Mind Scouts Innovators B V Personal care fluid manual dosing device, personal care fluid dispenser combination and method for dosing a personal care fluid with such a manual dosing device
CA3240602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Jeroen Gerrit Anton Gebbink Liquid dosing dispenser and liquid container comprising said liquid dosing dispenser
NL2031330B1 (en) * 2021-12-09 2023-06-26 Smartseal As Liquid dosing dispenser and liquid container comprising said liquid dosing dispenser
US11759586B1 (en) * 2022-04-13 2023-09-19 Ferrer Medical Innovations, LLC Nasal spray bottle with improved nozzle and system of application
CN115158873B (zh) * 2022-07-25 2025-02-28 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耐压高分子旋转锁扣按压真空膏霜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2823A (en) * 1977-06-02 1981-04-21 Mitani Valve Co., Ltd. Atomizing pump
US5176296A (en) * 1990-08-07 1993-01-05 Valois (Societe Anonyme) Precompression metering-proportioning pump enabling its efficiency to be improved by early admission into the pump working sp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86A (en) * 1862-07-15 Improvement in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walking figures
US26224A (en) * 1859-11-22 Improvement in centrifugal water-wh eels
US236434A (en) * 1881-01-11 hodges
US1579806A (en) 1922-02-04 1926-04-06 Technicolor Motion Picture Registration of complemental images in cinematography
USRE28366E (en) * 1966-11-21 1975-03-18 Atomizing pump
US3786963A (en) * 1971-11-04 1974-01-22 Mennen Co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mixed components
AU471702B2 (en) * 1973-06-26 1976-04-29 Precision Valve Australia Pty. Limited Pump
JPS5824183B2 (ja) * 1974-05-17 1983-05-19 コンドウ ヒロシ チクアツフンムソウチ
FR2325346A1 (fr) 1975-09-26 1977-04-22 Broilliard Bernard Perfectionnements a un distributeur doseur pour des produits liquides ou pateux
CH641248A5 (en) 1977-05-02 1984-02-15 Leeds & Micallef Manually actuated piston pump for delivering contents from a container, e.g. packaging container, into the open air
US4249681A (en) * 1979-06-11 1981-02-10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Leak-proof sprayer
JPS57165264U (zh) * 1981-04-13 1982-10-18
US4527741A (en) * 1983-06-13 1985-07-09 The Afa Corporation Trigger pump sprayer
DE3339180C2 (de) * 1983-10-28 1993-10-14 Pfeiffer Erich Gmbh & Co Kg Austragvorrichtung für Medien
US4669664A (en) 1984-04-09 1987-06-02 Waynesboro Textiles, Inc. Hand manipulatable sprayer
DE3445562A1 (de) 1984-12-14 1986-06-19 Ing. Erich Pfeiffer GmbH & Co KG, 7760 Radolfzell Schubkolben-pumpe fuer wirkstoff-spender
US4735347A (en) 1985-05-28 1988-04-05 Emson Research, Inc. Single puff atomizing pump dispenser
FR2674747B1 (fr) * 1991-04-05 1993-07-30 Step Soc Tech Pulverisation Dispositif distributeur de gouttes de petit volume, notamment pour soins ophtalmologiques.
GB9109717D0 (en) 1991-05-03 1991-06-26 Penn Laurence 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dispenser for liquid and a container for use with the dispenser
FR2708314B1 (fr) 1993-07-28 1995-09-29 Conceptair Anstalt Perfectionnements aux pompes doseuses.
FR2716873B1 (fr) * 1994-03-03 1996-04-19 Frank Clanet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à fermeture étanche du contenu d'un récipient pressurisé ou d'un récipient à pompe.
US5467900A (en) 1994-03-16 1995-11-21 Afa Products, Inc. Precompression valve for trigger sprayer
EP0688608A1 (en) * 1994-03-25 1995-12-27 GUALA S.p.A. An atomizer device for manually operated pumps
WO1995028336A1 (fr) * 1994-04-14 1995-10-2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Dispositif de pompe pour recipient
US5464120A (en) 1994-05-27 1995-11-07 Flurry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ozen dessert dispensing
US5655688A (en) * 1994-10-19 1997-08-12 Aptargroup, Inc. Atomizing pump with high stroke speed enhancement and valve system therefor
US5547132A (en) * 1994-10-20 1996-08-20 Calmar Inc. Sprayer having variable spray pattern
US5676133A (en) 1995-06-14 1997-10-14 Apotheus Laboratories, Inc. Expiratory scave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oxygen control system for post anesthesia care patients
US6050457A (en) * 1995-12-06 2000-04-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High pressure manually-actuated spray pump
DE19610456B4 (de) 1996-03-16 2006-10-19 Ing. Erich Pfeiffer Gmbh Austragvorrichtung für Medien
US5850948A (en) * 1996-09-13 1998-12-22 Valois S.A. Finger-operable pump with piston biasing post
FR2758801B1 (fr) * 1997-01-27 1999-03-26 Valois Systeme d'obtu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JP3731192B2 (ja) * 1997-03-24 2006-01-05 伸晃化学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用のポンプ機構
DE19729516C2 (de) * 1997-07-10 1999-04-22 Georg Wiegner Pumpe zum dosierten Austragen von flüssigen, gelartigen oder viskosen Substanzen
AUPO957097A0 (en) 1997-10-01 1997-10-30 Rear, Ian Graeme Hammer
TW442432B (en) 1998-12-10 2001-06-23 Afa Polytek Bv Liquid dispenser and assembly methods therefor
FR2796921B1 (fr) 1999-07-28 2001-10-05 Valois Sa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avec systeme d'obturation
US6056163A (en) * 1999-07-28 2000-05-02 Lai; Jenn-Shyang Liquid dispenser
US6302101B1 (en) * 1999-12-14 2001-10-16 Daniel P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of medicament into the nasal passage
DE10017438A1 (de) 2000-04-07 2001-10-11 Otto Katz Cremespender
US6413246B1 (en) 2000-05-18 2002-07-02 John E. Harrold Metered, mechanically propelled, liquid dispenser
ES1046844Y (es) * 2000-07-17 2001-07-01 Innovacio Tecnologica Catalana Inyector-dosificador volumetrico proporcional.
FR2815611B1 (fr) 2000-10-23 2003-04-11 Valois Sa Tete de distribution et distributeur de produit fluide comportant une telle tete de distribution
US6761286B2 (en) 2000-10-23 2004-07-13 Medical Instill Technologies, Inc. Fluid dispenser having a housing and flexible inner bladder
US6516976B2 (en) * 2000-12-19 2003-02-1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osing pump for liquid dispensers
US6540117B2 (en) * 2001-03-30 2003-04-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osing pump for liquid dispensers
CN2483350Y (zh) * 2001-05-16 2002-03-27 丁要武 具有防进液气道的乳液泵
PL200833B1 (pl) * 2001-09-21 2009-02-27 Pfeiffer Erich Gmbh & Co Kg Dozownik z pojemnikiem aplikowanego środka oraz pompka do dozownika
FR2835912B1 (fr) * 2002-02-12 2004-04-30 Spc France Dispositif de dosage volumetrique differentiel
CN100488640C (zh) 2002-03-19 2009-05-20 国际喷雾有限公司 分配器
DE10229618A1 (de) 2002-06-25 2004-01-29 Ing. Erich Pfeiffer Gmbh Dosierpump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K1539366T3 (da) 2002-08-06 2009-07-06 Glaxo Group Ltd Afgiveindretning
SE0202800D0 (sv) 2002-09-23 2002-09-23 Pharmacia Ab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quid products, particularly medicinal products
JP4242639B2 (ja) 2002-12-13 2009-03-25 テルモ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04188121A (ja) 2002-12-13 2004-07-08 Terumo Corp 加湿器
NZ523949A (en) 2003-01-30 2003-04-29 Instr Supplies Ltd Animal drenching gun used to deliver viscous drenching fluids
JP2005048875A (ja) 2003-07-29 2005-02-24 Exedy Corp スプリング組立体
GB2406330B (en) 2003-09-29 2005-12-07 Bespak Plc A dispensing apparatus
US20050087555A1 (en) 2003-10-28 2005-04-28 Hatton Jason D. Fluid dispensing components
FR2862009B1 (fr) 2003-11-07 2007-01-05 Valois Sas Tete de pulverisation de produit fluide et pompe de distribution comportant une telle tete.
US7678089B2 (en) 2003-11-14 2010-03-16 Medical Instill Technologies, Inc.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delivery
JP4234577B2 (ja) 2003-12-15 2009-03-04 有限会社 タグチホームサービス 車止めポスト
GB0402690D0 (en) 2004-02-06 2004-03-10 Glaxo Group Ltd A fluid dispenser
FR2871786B1 (fr) * 2004-06-16 2007-08-10 Valois Sas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EP1616629B1 (de) * 2004-07-13 2014-04-02 Aptar Radolfzell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Medienspender
FR2885887B1 (fr) * 2005-05-20 2010-11-05 Rexam Dispensing Sys Pompe a pointeau pour la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liquide
GB0610666D0 (en) * 2006-05-30 2006-07-05 Glaxo Group Ltd Fluid dispenser
ITMI20061266A1 (it) * 2006-06-29 2007-12-30 Microspray Delta Spa Pompa semplificata di mandata di sostanze fluide prelevate da un contenitore
TWI474870B (zh) * 2007-05-30 2015-03-01 Glaxo Group Ltd 流體分配器
FR2919275B1 (fr) 2007-07-24 2012-04-27 Valois Sas Organe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KR101408641B1 (ko) * 2007-11-01 2014-06-17 주식회사 종우실업 내용물을 변질시키지 않는 거품발생 펌프
FR2933679B1 (fr) 2008-07-10 2010-09-03 Valois Sas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FR2933680B1 (fr) 2008-07-11 2013-01-18 Valois Sa Pompe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2823A (en) * 1977-06-02 1981-04-21 Mitani Valve Co., Ltd. Atomizing pump
US5176296A (en) * 1990-08-07 1993-01-05 Valois (Societe Anonyme) Precompression metering-proportioning pump enabling its efficiency to be improved by early admission into the pump working spa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8869B (zh) * 2017-11-17 2019-05-11 統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流體分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02344A (en) 2016-10-31
CA2688540A1 (en) 2008-12-04
MX2009013035A (es) 2010-06-15
NZ581439A (en) 2013-03-28
CN104623772A (zh) 2015-05-20
SG2014009625A (en) 2014-05-29
RU2012133332A (ru) 2014-02-10
SG182139A1 (en) 2012-07-30
CN102762309B (zh) 2015-08-05
TW201515714A (zh) 2015-05-01
EP2162231B1 (en) 2018-01-10
AR081258A2 (es) 2012-07-18
US20140203049A1 (en) 2014-07-24
BRPI0812353A2 (pt) 2015-02-03
CO6251297A2 (es) 2011-02-21
JP2014050720A (ja) 2014-03-20
AU2008257489C1 (en) 2014-07-03
KR20100038328A (ko) 2010-04-14
AU2008257489A1 (en) 2008-12-04
EP2162231A2 (en) 2010-03-17
US9821333B2 (en) 2017-11-21
RU2466797C2 (ru) 2012-11-20
WO2008145714A2 (en) 2008-12-04
JP2010527859A (ja) 2010-08-19
US8678243B2 (en) 2014-03-25
RU2009145212A (ru) 2011-07-10
AU2008257489B2 (en) 2013-12-12
AR066788A1 (es) 2009-09-09
TW200916198A (en) 2009-04-16
JP5744515B2 (ja) 2015-07-08
IL202344A0 (en) 2010-06-30
CN102762309A (zh) 2012-10-31
US20100163582A1 (en) 2010-07-01
KR101548498B1 (ko) 2015-09-01
KR101618351B1 (ko) 2016-05-04
JP2015147054A (ja) 2015-08-20
KR20150013912A (ko)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870B (zh) 流體分配器
TWI519327B (zh) 施配裝置
CN101454085B (zh) 流体分配器
AU2013263698A1 (en) Fluid dispenser
AU2013267071A1 (en) A dispen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