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3990A -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23990A CN1923990A CN 200610087536 CN200610087536A CN1923990A CN 1923990 A CN1923990 A CN 1923990A CN 200610087536 CN200610087536 CN 200610087536 CN 200610087536 A CN200610087536 A CN 200610087536A CN 1923990 A CN1923990 A CN 1923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ster
- alcohol
- accordance
- mutually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将油脂和C1-C6一元醇提供给反应器进行酯交换反应;将反应后的粗产物分成酯相和甘油相;从酯相蒸出未反应的一元醇;将蒸出一元醇的酯相水洗;将水洗后的酯相进一步分成酯相和水相,并收集酯相。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流程简单,而且可得到高纯度脂肪酸酯,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油脂和一元醇反应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酸甲酯可通过油脂与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反应一般是甘油三酯与低碳醇(如C1-C8的一元醇)进行反应。反应产物中有脂肪酸酯,即生物柴油,单甘酯,二甘酯,甘油,醇和甘油三酯即原料。它的制备方法可分为酸催化法,碱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
CN1473907A采用植物油精炼的下脚料及食用回收油为原料,催化剂由硫酸、盐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萘磺酸等无机和有机酸复配而成,经酸化除杂、连续脱水、酯化、分层、减压蒸馏等工序进行生产,连续真空脱水的压力为0.08~0.09Mpa,温度60~95℃,脱水至水含量0.2%以下,酯化步骤催化剂加入量1~3%,酯化温度60~80℃,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后产物先中和除去催化剂,然后,分层除去水,去水后产物经减压蒸馏得到脂肪酸酯。
酸催化与碱催化相比,反应速度慢得多,而且有大量废酸产生。
DE3444893公开了一种方法,用酸催化剂,常压,50~120℃,将游离脂肪酸与醇进行酯化,对油料进行预酯化处理,然后在碱金属催化剂下进行酯交换反应,但遗留的酸催化剂要被碱中和,碱金属催化剂的量会增加。采用预酯化,使加工流程变长,设备投资,能耗大幅上升,另外,需把碱性催化剂从产物中除去,有大量废水产生。甘油浓度低,回收甘油困难。
CN1472280A公开了一种方法,以脂肪酸酯作为酰基受体,在生物酶的存在下,催化生物油脂进行转酯反应,生产生物柴油。采用酶催化剂存在不足是:反应时间长、效率较低,酶较贵,且在高纯度甲醇中易失活。
CN1111591C公开了一种油脂和一元醇反应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甲醇同油脂反应来获得脂肪酸酯,在280℃,12Mpa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生成率为6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减压蒸馏蒸出脂肪酸酯的步骤,即可得到高纯度脂肪酸酯,使装置投资减少,生产的能耗大幅下降。
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脂和C1-C6一元醇提供给反应器进行酯交换反应;
(B)将反应后的粗产物分成酯相和甘油相;
(C)从酯相蒸出未反应的一元醇;
(D)将蒸出一元醇的酯相水洗;
(E)将水洗后的酯相分成酯相和水相,并收集酯相,即得高纯度脂肪酸酯。
在步骤(A)中,油脂和醇可单独提供给反应器,或将它们预混合后提供给反应器,在提供给反应器之前,可用预热器将物料预热,也可直接进入反应器,这样,反应器既起到预热器的作用,也起到反应器的作用。如采用预热器,可将油脂和醇分别预热或混合后一起预热。
原料油可以是植物油或动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牛油、羊油、猪油等各种油酯。可以是精制油,也可以是未精制的毛油。酸值也可在大的范围内变化,例如,可以是0~100mgKOH/g。
一元醇可以是C1-C6的脂肪醇,优选甲醇或乙醇。可以是一种醇或多种醇的混合物。
反应器温度200-350℃,最好240-320℃,压力5-12Mpa,最好7~12Mpa,醇/油摩尔比为3-60∶1,最好4-12∶1。
酯交换反应温度升高,反应转化率越高,因为从动力学角度而言,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但温度过高时,反应产物颜色发黑,有焦质产生。因此,酯交换反应温度保持在250-350℃,最好270-320℃为宜。
压力越高对反应越有利,但压力太高,使装置的投资和操作费用提高较多,所以,压力应在5~12Mpa,最好为7-11Mpa。
液时空速为0.1~20h-1。
整个物系或油脂和醇中的一种物料可以处于超临界状态,也可以不处于超临界状态。
一元醇与油脂的摩尔比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醇与油的摩尔比过高会使物料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缩短,转化率下降。也使装置能耗和操作费用增加,使设备的利用率下降。所以,较好的醇/油摩尔比为3-60∶1,优选的醇/油摩尔比为4-12∶1。
酯交换反应中可以选择性地加入碱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所述的碱性化合物选自周期表中|A、||A元素的氢氧化物、醇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C12~C24脂肪酸盐,优选钠、钾、镁、钙、钡的氢氧化物、醇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脂肪酸盐,更优选以下化合物:钠、钾、镁的氢氧化物、氧化物、醇化物、C12~C24脂肪酸盐。碱性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油脂重量的0.005~0.08%,优选0.008~0.05%。
在步骤(B)中,从(A)步骤得到的反应粗产物分成酯相和甘油相,可以沉降分离或通过纤维束分离器分离,优选通过纤维束分离器分离。所说的纤维束分离器由分离筒和接收罐组成,分离筒中安装有不锈钢丝组成的纤维束,产物混合物先流过分离筒,再进入接收罐分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分离条件是温度20-150℃,优选50~100℃,压力大于一个大气压或常压均可,空速0.1-25h-1,优选1-10h-1,更优选1~5h-1。
在步骤(C)中,从(B)步骤得到的酯相闪蒸出一元醇,闪蒸可在大于一个大气压,常压,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甘油也可在闪蒸一元醇后作为副产物进一步加工处理。蒸出的醇可循环使用。
在步骤(D)中,对步骤(C)中闪蒸出一元醇的酯相进行水洗。水的加入量为油量的10-100重%,最好为油量的20-80重%;水的温度为25-100℃,最好为40-80℃。水洗可进行一次,也可多次。如果步骤(C)中得到的酯相酸值较高,可在水中加入碱性物质进行碱洗,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碱液浓度5-40重%,最好为5-20重%。
在步骤(E)中,将步骤(D)得到的水洗后的混合物再分成酯相和水相,可以沉降分离,优选通过纤维束分离器分离,分离条件是温度20-150℃,优选50-100℃,压力大于一个大气压或常压均可,空速0.1-25h-1,优选1-10h-1,更优选1~5h-1。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流程简单,不需要减压蒸馏蒸出脂肪酸酯的步骤,在酯相和甘油相、酯相和水相分离中采用纤维束分离器,使分离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从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得到高纯度脂肪酸酯。按照上述流程得到的酯相中,脂肪酸酯含量可达98%、酸值0.25mgKOH/g、游离甘油<0.02w%、金属离子含量≤0.7ppm,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毛植物油(酸值17mgKOH/g油)和甲醇分别以600克/小时和150克/小时的速率提供到预热器中,预热器温度200℃,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01%NaOH,将预热后的物料连续不断地提供到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器中温度260℃,压力8.5Mpa,反应转化率100%,流出反应器粗产物流速750克/小时,减压到0.1~0.6Mpa后,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52℃,液时空速20h-1条件下,分出酯相和甘油相,将酯相和甘油相进入各自闪蒸塔,分别连续闪蒸出甲醇,在蒸出甲醇后,酯相酸值0.6mgKOH/g,在酯相中加入52℃、10%水(以油脂重量为基准)进行洗涤,洗涤后混合物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52℃,液时空速20h-1,分成酯相和水相,产物收率97~98%,脂肪酸酯纯度98w%,游离甘油含量0.012w%。
实施例2
将毛植物油(酸值26mgKOH/g油)和甲醇分别以600克/小时和100克/小时的速率提供到预热器中,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03%NaOH(以油脂重量为基准),预热器温度200℃,将预热后的物料连续不断地提供到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器中温度280℃,压力8Mpa,反应转化率100%,流出反应器粗产物流速700克/小时,减压到0.1~0.6Mpa后,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40℃,液时空速10h-1,分出酯相和甘油相,将酯相和甘油相进入各自闪蒸塔,分别连续闪蒸出甲醇,蒸出甲醇后,酯相酸值1.4mgKOH/g,在酯相中加入40℃、5%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后混合物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40℃、液时空速10h-1,分出酯相和水相,酯相酸值0.25mgKOH/g,产物收率96~98%,脂肪酸酯纯度98w%,游离甘油含量0.015w%。
实施例3
将油料(酸值92mgKOH/g油)和甲醇分别以600克/小时和160克/小时的速率提供到预热器中,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03%NaOH(以油脂重量为基准),预热器温度200℃,将预热后的物料连续不断地提供到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器中温度260℃,压力9Mpa,反应转化率100%,流出反应器粗产物流速760克/小时,减压到0.1~0.6Mpa后,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60℃,液时空速5h-1,分出酯相和甘油相,将酯相和甘油相进入各自闪蒸塔,分别连续闪蒸出甲醇,蒸出甲醇后,酯相酸值3.9mgKOH/g,在酯相中加入60℃、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后混合物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60℃、液时空速5h-1,分出酯相和水相,在酯相中加入60℃、60%水(以油脂重量为基准)进行洗涤,洗涤后混合物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60℃,液时空速5h-1,分出酯相和水相,得到脂肪酸甲酯酸值≤0.3mgKOH/g、脂肪酸酯纯度98w%以上,游离甘油含量0.013w%、Na+含量≤0.7ppm。
实施例4
将毛植物油(酸值30mgKOH/g油)和甲醇分别以600克/小时和140克/小时的速率提供到预热器中,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03%NaOH(以油脂重量为基准),预热器温度200℃,将预热后的物料连续不断地提供到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器中温度280℃,压力7Mpa,液时空速1.2h-1,反应转化率100%,流出反应器粗产物流速740克/小时,减压到0.1~0.6Mpa后,静置沉降,分出酯相和甘油相,将酯相和甘油相进入各自闪蒸塔,分别连续闪蒸出甲醇,蒸出甲醇后,酯相酸值1.5mgKOH/g,在酯相中加入40℃、5%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后混合物进入纤维束分离器,在温度40℃、液时空速10h-1,分出酯相和水相,酯相酸值0.26mgKOH/g,产物收率96~98%,脂肪酸酯纯度98w%,游离甘油含量0.014w%。
Claims (11)
1.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脂和C1-C6一元醇提供给反应器进行酯交换反应;
(B)将反应后的粗产物分成酯相和甘油相;
(C)从酯相蒸出未反应的一元醇;
(D)将蒸出一元醇的酯相水洗;
(E)将水洗后的酯相分成酯相和水相,并收集酯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元醇是甲醇或乙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反应器温度为200-350℃,压力为5-12Mpa,醇/油摩尔比为3-60∶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反应器温度为250-320℃,压力为7-11Mpa,醇/油摩尔比为4-12∶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酯交换反应中选择性地加入碱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所述的碱性化合物选自周期表中IA、IIA元素的氢氧化物、醇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C12~C24脂肪酸盐。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化合物选自钠、钾、镁、钙、钡的氢氧化物、醇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C12~C24脂肪酸盐。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油脂重量的0.005~0.08重%。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油脂重量的0.008~0.05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E)通过纤维束分离器分离。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E)的分离条件是温度20-150℃,空速0.1-25h-1。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水洗条件是:水的加入量为油量的10-100重%,水的温度为25-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6100875367A CN1923990B (zh) | 2005-08-31 | 2006-06-14 |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093790 | 2005-08-31 | ||
CN200510093790.3 | 2005-08-31 | ||
CN2006100875367A CN1923990B (zh) | 2005-08-31 | 2006-06-14 |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3990A true CN1923990A (zh) | 2007-03-07 |
CN1923990B CN1923990B (zh) | 2010-12-22 |
Family
ID=37816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875367A Active CN1923990B (zh) | 2005-08-31 | 2006-06-14 |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2399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7922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
CN103421614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 |
CN105001035A (zh) * | 2014-12-12 | 2015-10-28 | 北京恩泽福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生物基烯烃的方法 |
CN105273851A (zh) * | 2014-06-17 | 2016-01-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
CN105087084B (zh) * | 2014-05-08 | 2017-09-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74A (zh) * | 1992-12-26 | 1993-06-23 | 天津市轻工业化学研究所 | 一种脂肪酸甲酯生产方法 |
US6274750B1 (en) * | 1998-07-21 | 2001-08-14 | Cognis Corporation | Dimer and trimer acid esters from epoxidized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
JP3837950B2 (ja) * | 1998-09-09 | 2006-10-25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脂肪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脂肪酸エステルを含む燃料 |
RU2004113446A (ru) * | 2001-10-03 | 2005-09-10 | Ачер-Дэниелс-Мидленд Компани (Us) | Хим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1,3-диглицеридных масел |
CN1580218A (zh) * | 2003-08-06 | 2005-02-16 | 重庆正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连续法制备脂肪酸短链酯的方法 |
-
2006
- 2006-06-14 CN CN2006100875367A patent/CN1923990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7922A (zh) * | 2011-05-31 | 2012-12-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
CN103421614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 |
CN103421614B (zh) * | 2012-05-14 | 2016-02-03 |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 |
CN105087084B (zh) * | 2014-05-08 | 2017-09-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CN105273851A (zh) * | 2014-06-17 | 2016-01-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
CN105273851B (zh) * | 2014-06-17 | 2019-01-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
CN105001035A (zh) * | 2014-12-12 | 2015-10-28 | 北京恩泽福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生物基烯烃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3990B (zh) | 201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615712C (en) |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carboxylic alkyl esters | |
CN101195572A (zh) | 一种脂肪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0569912C (zh) |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 | |
US9938487B2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fatty acid alkyl ester using fat | |
AU2010296982A1 (en) | A process for conversion of low cost and high FFA oils to biodiesel | |
CN101200648A (zh) |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1469293B (zh) | 一种降低油料酸值的方法 | |
CN101215233B (zh) | 脂肪酸甲酯生产工艺 | |
CN1923990B (zh) | 制备脂肪酸酯的工艺方法 | |
CN101338212B (zh) |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1200649B (zh) |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3160379A (zh) | 一种利用高酸值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 |
CN103013676B (zh) | 降低生物柴油粗产品酸值的方法以及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2477357A (zh) |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
CN1900224B (zh) |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3224836A (zh) | 一种高杂质油脂的预处理方法 | |
CN100460482C (zh) | 以混合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
CN103013678A (zh) | 降低生物柴油粗产品酸值的方法以及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0548963C (zh) | 一种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 |
CN1904013A (zh) | 一种降低油脂酸值的方法 | |
CN101525367A (zh) | 一种从植物沥青中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 | |
CN102329695B (zh) | 一种降低油料酸值的方法 | |
CN118207045A (zh) | 一种采用固体催化剂制备脂肪酸酯的方法 | |
CN208562275U (zh) |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装置 | |
WO2008150152A1 (en) | A continuous waterless biodiesel unit attached to a vegetable oil refin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