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575A - 数据库存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库存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6575A CN1276575A CN00118098A CN00118098A CN1276575A CN 1276575 A CN1276575 A CN 1276575A CN 00118098 A CN00118098 A CN 00118098A CN 00118098 A CN00118098 A CN 00118098A CN 1276575 A CN1276575 A CN 12765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type
- mentioned
- database
- data
- docu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27—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where protection concerns the structure of data, e.g. records, types, quer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5—Inheriting rights or properties, e.g., propagation of permissions or restrictions within a hierarc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et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首先,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1中,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要素数据类型。然后,在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中,利用上述的要素数据类型的定义,保存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数据集合体的定义。进一步,在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中,保存根据该各种数据集合体的定义中的作为上述要素数据定义集合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建立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系统。尤其是,涉及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并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的数据库存取方法、数据库存取装置及记录了与该数据库存取装置有关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
当建立使用数据库的系统时,通常,首先是决定表格结构并根据该结构并按照表格名、栏目名生成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计算机程序。
但是,迄今,即使是具有类似功能的系统,如表格结构或栏目名哪怕是稍有不同就必须改变计算机程序。此外,在开始使用后,当必需变更表格结构或栏目名时,存在着不仅必须改变计算机程序而且还需要更换数据的问题。另外,即使是完全相同的系统,在将与数据库服务器的相应语言适应的表格名称、栏目名称变更为不同的语言时,也存在着必须改变计算机程序的问题。
作为对其进行改进的发明,有特开平11-249952和特开平11-265395,与本发明一样,对数据库输入或从其输出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复合数据,并设定与数据库的物理表格不同的结构定义数据,从而实现复合数据结构的可变性、多样性。在特开平11-249952中,将复合数据表示为可以变更属性的对象,在特开平11-265395中,以可变更与真实表格的关系的虚拟表格形式表示复合数据。
但是,在这两件公报中,没有像本发明那样以与复合数据的种类独立的方式定义要素数据的种类。此外,特开平11-249952和特开平11-265395,也没有公开对语言变更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特开平11-249952中,是将属性定义为对象的附属物。在特开平11-265395中,使虚拟表格的栏目与真实表格的栏目直接对应。因此,在特开平11-249952中不能表示出不同种类的对象共有公用属性的情况。而在特开平11-265395中,使真实栏目数据与虚拟表格栏目数据直接对应,因而不能表示出表格或栏目的种类,而且不能表示出多个复合数据类型共有意义相同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此外,也不能根据公用要素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值从所有不同的复合数据类型检索数据集合体。例如,不能表示出复合属性类型A、B、C共有数据登录日并将其作为要素数据类型进行管理而其他复合属性类型不对其管理的情况。此外,也不能根据数据登录日的日期时间对多个复合属性类型进行全面的检索。
例如,在实际的文件账册等、例如人事关系档案方面,在对象人的姓名、管理编号、设计关系文档中,在项目代码、保存年限等多个复合数据之间频繁地发生共用数据项目的情况,因此,如不能表示出这种情况,则在实用上将导致诸多不便。
另外,在特开平11-249952和特开平11-265395中,尽管通过设立结构定义数据而实现了数据结构的可变性、多样性,但在管理上没有在结构管理数据与使用者之间建立相关关系。因此,不能对特定的用户限定对每种数据结构的使用。这就相当于当无论是谁使用在实际的文件账册等中仅特定的工作岗位或有资格者才具有发行权限的文件账册的填写用纸或选择填写用纸时不得不从与本人无关的大量的填写用纸中选出自己想要的填写用纸,因而在实用上将导致非常的不便。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各种数据库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并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的数据库存取系统。
首先,本申请的第1发明的数据库存取方法,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方法,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同时,通过指定上述数据集合体识别码及特定的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对所存储着的各个数据进行特定和存取。另外,由于在按如上方式特定数据库中的数据时无需直接指定表格名、栏目名,所以在表格名、栏目名的记述中可以使用的语言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解决了为使语言一致而必须改变计算机程序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的数据库存取方法中,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上述数据库信息是以电子形式保存的文档,而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当生成文档时,首先从上述格式文档中选择用作基础的文档,并根据该文档生成所需的文档,所生成的文档,在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保存。此外,还可以将本申请的第1发明应用于文档属性管理系统。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的数据库存取方法中,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便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且必须将为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而指定上述要素数据类型或为进行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定义而指定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设定为属于任何一个群,并至少用上述群层次信息对可以指定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进行选择。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的数据库存取方法中,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及复合数据类型,保存指示作为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进一步,对该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保存与允许操作的其他群有关的信息及指示允许操作的种类的允许内容信息,并除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以外至少利用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内容信息对可以对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如下操作的用户进行选择,即参照或变更其定义内容、在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复合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上述数据集合体定义、以及其他的处理。
另外,本申请的第2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对应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数据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备有: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用于保存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至少保存作为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种类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对每个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存储着与其对应的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以便将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要素数据类型的集合;进一步,备有数据集合体存储部,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后,至少根据指定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附加于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保存通过附加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而进行的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每个区域内,同时,对存储着的各个数据,根据按每个数据集合体存储在数据集合体存储部内的复合数据类型识别码参照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从而识别应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在其中根据数据集合体识别码对应存取的数据进行特定和存取。
另外,在上述第2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还备有:群层次定义部,保存以至少形成一个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便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用户所属定义部,将为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而指定上述要素数据类型或为进行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定义而指定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设定为必须属于任何一个群;及用户选择部,至少用上述群层次信息对可以指定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进行选择。
另外,在上述第2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备有:管理源群信息保存部,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及复合数据类型,保存指示作为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允许内容信息保存部,对该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保存与允许操作的其他群有关的信息及指示允许操作的种类的允许内容信息,及用户选择部,除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以外至少利用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内容信息对可以对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如下操作的用户进行选择,即参照或变更其定义内容、在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复合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上述数据集合体定义、以及其他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第2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在数据库服务装置中,构成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同时将根据存储在该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内的信息自动生成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群存储在Web(万维网)服务装置内,同时将所生成的画面定义程序存储在该Web服务装置内,并利用该画面定义程序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个数据进行存取。
另外,在本发明中,Web服务装置,并不限定于最一般的型式,例如,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用户接口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因特网服务器。
本发明,在上述第2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设置多个上述Web服务器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在响应来自多个用户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并设有与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Web服务装置,将客户装置通过通信线路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通信线路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另外,在本发明中,Web浏览器,并不限定于最一般的型式,例如,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客户软件、或因特网客户机。
本发明,在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并设有通过局域网与该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Web服务装置,同时将客户装置通过局域网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局域网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另外,在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并设有分别通过专用通信线路与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Web服务装置,将客户装置通过至少包括因特网的通信线路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通信线路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另外,还通过提供记录了对上述第2发明的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在上述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中,还通过提供一种记录了实现上述群层次定义部、上述用户所属定义部、及上述用户选择部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在上述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中,还通过提供一种记录了实现上述管理源群信息保存部、上述允许内容信息保存部、及上述用户选择部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本发明,在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的文档属性管理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当生成文档时,首先从上述格式文档中选择用作基础的文档,根据该文档生成所需的文档,所生成的文档,在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该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保存。
另外,在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的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备有:格式文档存储装置,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输入装置,当生成文档时,从上述格式文档中进行选择,并在保存根据该文档生成的文档时,用于设定适当的文档名、及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及文档存储装置,生成并保存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的文档。
另外,还通过提供记录了对上述格式文档存储装置、上述输入装置及上述文档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本发明,在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检索的数据库存取方法中,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了上述课题,即,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数据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当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检索时,通过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与其值的组合逻辑运算记述检索条件,并求得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另外,在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检索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还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备有:第1装置,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第2装置,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及第3装置,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当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检索时,通过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与其值的组合逻辑运算,记述检索条件,并求得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另外,还通过提供记录了对上述数据库装置的上述第1装置~第3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另外,本发明,在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对应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和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备有: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用于保存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至少保存作为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种类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对每个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存储着与其对应的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以便将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要素数据类型的集合;进一步,备有数据集合存储部,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后,至少根据指定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附加于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保存通过附加上述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而进行的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集合体进行检索时,根据通过逻辑运算对要素数据类型与要素数据值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组进行组合后构成的检索条件,参照上述数据集合体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及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从而求得适合检索条件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另外,还通过提供记录了对上述数据库存取装置的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解决了上述课题。
以下,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简单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典型数据库存取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1所示的数据库存取装置,是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而在本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具有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1、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2、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13。如图所示,将这些存储部作为数据库定义信息群10。此外,当根据数据库定义信息群10对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的实体数据库16进行存取时,使用复合数据记录表15。
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并且,首先,定义数据的类型,然后,通过指定所定义的数据类型而生成这些数据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在本发明中,无论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形态,或对该数据库的存取处理,都根据上述定义、具体地说根据各种表的定义进行设定。
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1,首先,保存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2,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1的定义之后,保存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数据集合体的定义。该数据集合体,也可以称为可以用作提供信息的数据结构的复合数据类型一览表。
然后,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13中,保存用于指示各复合数据类型由哪一种要素数据类型构成的定义。
另外,当根据数据库定义信息群10按数据库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至少将唯一特定各复合数据的识别码及复合数据类型记录在复合数据记录表内。进一步,对构成该复合数据类型的各要素数据类型,将要素数据连同该识别码一起在实体数据库16中存储在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在数据库中设有的存储区域内。当对存储在该实体数据库16中的各个数据进行存取时,首先在复合数据记录表中通过特定复合数据而取得标识符及复合数据类型。然后,根据复合数据类型参照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记录表,即可识别在实体数据库16中可以对按每个要素数据类型设置的存储区域中的哪一个存储区域进行存取,并通过在该区域中检索具有从复合数据记录表得到的标识符的数据,获得所需要的要素数据。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并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中对用户进行选择时的典型数据库存取装置结构的框图。图2所示的数据库存取装置,是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同时保存用于上述存取管理的信息的数据库存取装置。而在本发明的数据库存取装置中,具有群定义表存储部21、结构定义表存储部22、及使用者定义表存储部23。
在上述群定义表存储部21中,以按不同的群决定的群ID为单位保存与各个群有关的信息。在上述结构定义表存储部22中,对所属的各群或使用者,保存指示该群的群ID或指示该使用者的使用者ID与指示所属方的群ID的对应关系的定义。在上述使用者定义表存储部23中,以上述使用者ID为单位保存与各个使用者有关的信息。
在本发明中,按树形结构对各个群、及属于这些群的使用者进行定义。并且,该定义通过设定各种表进行,同时对这些表要精心设定。在本发明中,将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保存在这些表中,以便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此外,必须将至少参照数据库信息的用户设定为属于任何一个群。并且,至少用存储在上述表内的群层次结构信息对可以进行各数据库信息的参照、或其他处理的用户进行选择。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在对用户进行如上所述的选择的情况下,对各种数据结构也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并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另外,还可以将本申请的第1发明应用于文档属性管理系统。即,例如,可以按图3所示使用,并作为第2实施形态在后文中说明。图3是表示这种文档属性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中示出的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同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在由该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作为对象的文档中,有例如「付款通知单」等编制各种项目数据而构成的文档、由字处理软件生成的文档数据文件、或图纸等范围很宽的文档。对于图纸等,可以将由CAD软件生成的CAD数据文件的图纸作为文档处理。
在该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中,备有格式文档存储装置33、输入装置35、及文档存储装置34。另外,根据需要,还备有显示装置36。
首先,上述格式文档存储装置33,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在该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中,例如,包含指示文档名、文档所有者的属性项目。这种属性项目,是在文档管理上当保存文档时必须设定的项目。
在上述属性项目中,例如,包含着文档所有者等在文档管理中使用的信息、及文档检索等在文档以数据库的形式使用时所采用的信息。通常在保存文档时赋予的「文档名」,也可以考虑作为这种属性项目之一。
进一步,在上述属性项目中,例如像「付款通知单」等编制各种项目数据而构成的文档,也包含以「要求付款方」及「购入品名」等项目数据编入文档本身的信息。另外,在以同列的方式与属性项目构成集合的上述文档相关信息文件中,例如,包括由字处理软件生成的文档中的文档数据文件、将由CAD软件生成的图纸作为文档管理时的该图纸的CAD数据文件等。
上述输入装置35,当生成文档时,用于从上述格式文档中进行选择。此外,在保存根据所选文档生成的文档时,用于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上述文档存储装置34,生成并保存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的文档。
在该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中,当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该属性信息,可以用于文档检索、或其他文档管理等。
在该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中,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而当生成文档时,首先从上述格式文档中选择用作基础的文档,并根据该文档生成所需的文档,
于是,由于可以判明应赋予什么样的属性项目,所以,如果赋予与所生成的文档相应的属性值,则即可根据格式赋予必要的属性。因此,可以在减少作业的劳力或时间的同时正确且迅速地设定文档管理所需的各种属性。并且,所生成的文档,在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保存。
在上述文档属性管理系统中,由于可以正确且迅速地设定文档管理所需的各种属性,所以,可以在减少作业的劳力或时间的同时提高采用了上述属性的检索等的精度。此外,由于对各种数据库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用图2将对用户进行的选择可以应用于文档存取管理系统。即,例如,可以按图4所示使用,并作为第2实施形态在后文中说明。图4是表示这种文档存取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中示出的文档存取管理装置,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并在进行该保存时,保存用于文档存取管理的信息。而在该文档存取管理装置中,具有群层次结构信息存储装置43、文档存储装置41、及选择管理装置45。
另外,符号47,是用作存取等的对象的文档。该文档存取管理装置中,选择可对该文档进行操作的用户的对象,至少包括文档的参照操作。而在该文档存取管理装置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文档的更新操作。进一步,在上述用户选择的对象中,还可以包括与将参照权提供给其他用户等的文档管理有关的操作。
这里,必须将至少参照文档的用户设定为属于任何一个群。例如,根据需要,备有用户所属群管理信息存储装置44,以便将上述用户所属群的设定作为信息、即作为用户所属群管理信息保存,
另外,作为存取管理信息的至少一种,也可以将指示成为进行该文档更新和分配目标设定的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及指示允许存取群的允许存取群信息与对象的文档一起保存在上述文档存储装置41内。或如图所示,也可以设置一个与该文档存储装置41不同的用于保存该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存取群信息的存取管理信息存储装置42。
在图4中,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存储装置43,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便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上述文档存储装置41,在按每个文档保存指示成为进行该文档更新和分配目标设定的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及指示允许存取群的信息的同时,还保存各个文档。上述选择管理装置45,至少利用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及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对可以进行各文档的参照及其他处理的用户进行选择。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在该文档存取管理装置内,首先,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便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接着,必须将至少参照文档的用户设定为属于任何一个群。并且,按每个文档保存指示用作进行该文档更新和分配目标设定的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及指示允许存取群的信息。
然后,至少利用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及管理源群信息对可以进行各个文档的参照、及其他处理的用户48进行选择。因此,能以适合于实际业务的形态对可以进行各个文档的参照、及其他处理的用户48进行灵活的选择。此外,对该选择的指定或设定,也能以适合于实际业务的形态灵活且有技巧地进行。进一步,由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按照本发明,由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新颖的特点及优点,可从以下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清楚地看出。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典型数据库存取存取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对用户进行选择时的典型数据库存取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申请的第1发明的文档属性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可进行用户选择的文档存取管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该数据库存取装置中所包含的数据库服务装置及Web服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服务器配置和通信线路结构的第1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服务器配置和通信线路结构的第2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服务器配置和通信线路结构的第3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服务器配置和通信线路结构的第4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数据库结构的第1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数据库结构的第2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要素数据类型登录的数据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复合数据类型登录的数据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求取构成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的工作数据区域的数据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复合数据类型输入画面定义程序的一例的第1图表。
图19是接续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输入画面定义程序图表的第2图表。
图20是表示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输入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的图表。
图2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执行复合数据登录的数据操作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执行复合数据检索的数据操作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的一例的第1图表。
图24是接续上述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图表的第2图表。
图25是表示上述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的图表。
图2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执行复合数据显示的数据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的一例的第1图表。
图28是接续上述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图表的第2图表。
图29是表示上述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的图表。
图30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执行复合数据变更的数据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使用者信息数据库的结构的第1数据结构图。
图32是将使用者信息数据库的结构与上述数据结构图一起表示的第2数据结构图。
图3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群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及各群的父/子关系的树形图。
图34是表示记录本实施形态的要素数据类型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的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数据结构图。
图3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记录复合数据类型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数据结构图。
图36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形态的第1实施例中的主页上的输入格式及输入例的显示画面图。
图37是表示将信息存储在由本实施例产生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的记录中的状态的数据结构图。
图38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实际输入的数据将信息存储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的状态的数据结构图。
图3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按电子邮件的形式整形后的例的第1图表
图40是接续上述图表的第2图表。
图41是表示应用了本申请的第1实施形态的第2实施例中的输入画面及输入例的显示画面图。
图42是表示将实际输入的数据存储在由本实施例产生的复合数据类型表、要素数据类型表、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内的状态的数据结构图。
图43是表示将实际输入的数据存储在由本实施例产生的复合数据记录单及要素数据记录单内的状态的数据结构图。
图4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文档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5是表示由上述实施形态的文档管理服务装置生成的发送到客户装置的画面程序的一例的一部分的第1图表。
图46是表示接续上述第1部分的画面程序部分的第2图表。
图47是表示接续上述第2部分的画面程序部分的第3图表。
图48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群的层次结构的图表。
图49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中在数据库内建立的与文档分配记录有关的数据库结构的数据结构图。
图50是表示应用了本申请的第1实施形态的第3实施例中的显示为使用户选择构成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而显示的可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一览表的画面例的显示画面图。
图51是表示上述画面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第1图表。
图52是表示接续上述图表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第2图表。
图53是表示用于生成上述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4示出上述第3实施例中的显示为使用户选择复合数据类型而显示的可存取的复合数据类型一览表的画面例。
图55是表示上述画面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第1图表。
图56是表示接续上述图表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第2图表。
图57是表示用于生成上述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接着,说明应用了该第1实施形态的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在这之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而图6是表示该数据库存取装置中所包含的数据库服务装置61及Web服务装置62的结构的框图。
在本实施形态中,对将Web浏览器用作因特网客户机、将Web服务器用作因特网服务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也可以假定具有公共协议的其他因特网服务器、因特网客户机的组合。
在本实施形态中,数据库服务器72,通过Web服务器86与客户装置65进行通信。作为客户装置65,采用Web浏览器66。用于操作及输入输出的画面,作为画面定义程序保存在Web服务器86管理下的文件内。
从客户装置65上的Web浏览器66输入初始画面的URL(统一资源定位地址)。然后,Web浏览器66,通过通信线路63向该URL指示的Web服务装置62上的Web服务器86发送请求传送该URL指示的初始画面定义文件的报文。
与此对应地,Web服务器86,向发出请求的Web浏览器66传送相应的画面定义程序。Web浏览器66,解释、执行该程序,并显示由画面定义程序定义的画面。
当操作该画面上所设有的操作用对象时,从Web浏览器66向Web服务器86传送与该操作对应的服务处理请求。当接收到该服务处理请求时,Web服务器86,将控制转移到服务处理起动部84。于是,该服务处理起动部84,起动相应的服务处理程序。
作为该服务处理程序,本发明,在画面功能程序群76中,对每一种必要的画面功能备有画面功能程序77。画面功能程序群76,是执行本发明中使用的画面的各种功能的程序的集合。在该画面功能程序群76中,例如,包含着复合数据检索程序、及复合数据显示程序。
各画面功能程序77,具有包含在画面定义程序群80内的用于显示处理结果的画面定义程序81。在该画面定义程序81中,例如包含复合数据检索画面程序、及复合数据检索结果显示程序。上述画面定义程序81,具有各种功能,例如具有起动下一个画面功能程序77的功能。这样,即可根据需要依次起动画面功能程序群76及画面定义程序群80中的程序等,从而进行利用本发明的作业。
例如,在检索画面上通过按压检索执行按键而起动执行检索的画面功能程序77,并显示作为检索结果的一览表画面。接着的步骤为,在该显示的一览表上选择其中的一个,从而显示出详细显示画面。
画面功能程序77,根据需要,与数据库接口75进行通信,并通过数据库服务装置61上的数据库服务器72将数据写入该数据库服务装置61上的数据库71,并进行读出。
Web服务装置62与数据库服务装置61,也可以用同一硬件以复合的形式构成。但是,对数据库的存取,一般经由网络进行,所以,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这两个装置分别构成。此外,也可以将多台Web服务装置62与1台数据库服务装置61连接,从而可以将Web服务装置62的负荷分散。Web服务装置62与数据库服务装置61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63连接,但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了另设的专用线路。
作为在Web服务器上起动登录在服务器侧的程序的结构,有CGI、Microsoft公司提出的ASP、SunMicrosystems公司提出的JavaServlet等各种结构,本发明,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如本发明所述,作为对作为处理结果生成显示数据库存取结果的画面的处理特别适用的结构,可以举出SunMicrosystems公司提出的JSP(Java Server Pages;Java服务器页面)。
JSP,是用于在作为Web浏览器画面定义语言的HTML中将服务处理结果记述为变量并进一步还用Java语言记述服务处理本身的语法及与其实现处理有关的标准。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定义程序81相当于HTML部分,对应的画面功能程序77相当于服务处理记述部分。
与画面功能无关的公用程序,在数据库接口中,同样用用Java语言生成,并由各画面功能程序77共同使用。例如,如图11、图12、图31等所示的本发明规定的表的检索,将检索条件作为参数接收并将执行检索的程序输入数据库接口75。将其组合并执行图14、图15、图16等流程图所示的处理的程序,记述在画面功能程序77中。
现有的程序语言,通过编译记入其格式取决于操作系统的文件并通过变换而变换为与CPU有关的机械语言程序后执行。因此,如CPU或操作系统改变,则必须重新进行编译,这时,将因编译器或程序库的规格不同而发生各种问题。与此不同,Java语言,通过编译变换为与CPU及操作系统无关的中间语言,并在该阶段使动作规格标准化。因此,如上所述,由于用Java记述所有的程序,所以,具有在各种CPU或操作系统中都可以不加修改地使用编译后状态的程序的效果。
在数据库接口中,不仅进行公用处理,而且还包含与数据库服务器直接接口的部分。关于该部分的实现方法,是对用Java语言编制的程序提供一种被称作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性)的标准化接口规格的名为数据库驱动程序的软件,供数据库服务器厂商及各公司自制的数据库服务器使用。本发明的画面功能程序,通过编入基于该JDBC标准的数据库驱动程序而生成,所以,可以与各种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而无需变更程序。
图7~图10,是分别表示服务器配置及通信线路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将数据库服务装置61、Web服务装置62、及利用这两个装置的所有客户装置65连接在同一局域网63A上的例。这种结构,适用于企业内部等只是有限的使用者使用的情况。
图8将Web服务装置62置于因特网63C上。并且,是通过局域网63B将Web服务装置62与数据库服务装置61连接的例。从客户装置65对因特网63C的访问,也可以直接连接。此外,在个人的情况下,通过电话线路63D与因特网提供者提供的因特网连接服务器67连接,并经由该因特网连接服务器67连接于因特网63C。或者,在企业或公共部门等情况下,如果对局域网63E设置了因特网连接服务装置67,则也可以经由该局域网63E和因特网连接服务装置67连接。
该图8所示的结构,适用于构成允许未经特别指定者使用的服务站点的情况。
图9是将多个Web服务装置62在设置在因特网63G上并通过专用通信线路63F将其与单一的数据库服务装置61连接的例。这种结构,将Web服务装置6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地区,可以分别构成允许未经特别指定者使用的服务站点。此外,由于上述多个服务站点共用数据库服务装置61,所以,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集中维护。
另外,图10是将上述图9的例以缩小的比例变形后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以关系数据库为具体例,对数据库进行说明,但只要能以本实施例中示出的表单位特定数据的种类、按本实施例中的表内的记录单位对数据进行集中识别、并将在表中进行特别指定作为条件,也不一定必须是关系数据库。
在图11和图12中,示出本实施形态的数据库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特征在于,对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数据的复合体,不是直接定义物理的表格结构和栏目结构,而是可以由用户定义、变更多种数据结构。
因此,在本发明中,首先,在存储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内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中,进行数据结构的定义。即,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类型。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中,作为栏目,至少具有特定要素数据类型的ID及数据类型。在本实施形态中,还具有要素数据类型的识别名。要素数据类型ID,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中不允许重复。
接着,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11的定义之后,在存储在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内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中,保存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作为栏目,至少具有特定复合数据类型的ID。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名。复合数据类型ID,在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中不允许重复。
参照数据库时的记录的定义,定义为构成该记录的数据的要素数据的集合。即,将该记录定义为一个复合数据类型,同时将该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作为该记录的构成要素的多个要素数据类型的集合。该复合数据类型与要素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在存储在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内的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中使复合数据类型ID与要素数据类型ID相对应进行。
在图11中,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内定义16种要素数据类型,在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内定义4种复合数据类型。在图11中的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中,将具有ID“1”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A型」。该复合数据类型「A型」,定义为由3个要素数据类型(ID分别为“1”、“2”、“7”)构成。同样,具有ID“2”的复合数据类型「B型」,定义为由5个要素数据类型(ID分别为“1”、“5”、“6”、“8”、“11”)构成。具有ID“3”的复合数据类型「C型」,定义为由6个要素数据类型(ID分别为“3”、“4”、“7”、“10”、“12”、“13”)构成。具有ID“4”的复合数据类型「D型」,定义为由6个要素数据类型(ID分别为“1”、“2”、“9”、“14”、“15”、“16”)构成。
以上,说明了数据结构的定义。
按照上述定义,在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用图12的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对上述每个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在各个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实体数据库16A内。即,在上述每个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表中将数据存储在用作实体数据库的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
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中,至少记入特定复合数据的ID及复合数据类型ID。在本实施例中,还记入复合数据的识别名。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记录指示哪个复合数据的要素的复合数据ID、及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中定义的数据类型的数据。
存储在该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的各个数据,通过指定作为复合数据记录表15A中的ID的数据集合体识别码、及特定的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参照数据库定义信息群10的同时进行特定和存取。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利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按如上所述的方式进行定义。
实际的数据库数据,记入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在生成要素数据类型时按每个要素数据类型生成的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在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中,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设置着要素数据记录表16a~16c……。在图12中,定义着图11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的一例,要素数据记录表16a,存储着ID为“1”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要素数据记录表16b,存储着ID为“2”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要素数据记录表16c,存储着ID为“7”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
当实际输入复合数据时,在Web浏览器66上显示要素数据类型的一览表及输入栏,并有必要将所输入的数据记入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
在图13的流程图中,示出根据以上数据结构在本系统中登录和使用数据的基本程序。
在图13中,首先,在步骤201中,定义必要的要素数据类型。在步骤202中,使用该定义对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定义。
接着,在步骤203中,检查复合数据类型的结构,并显示备有要素数据输入栏的复合数据输入画面,以便输入复合数据。然后,由使用者进行输入。
在步骤204中,根据在复合数据输入画面上输入的数据登录复合数据。在步骤205中,为参照所需的复合数据,进行复合数据检索。接着,在步骤206中,选择所需的复合数据,并显示该数据。然后,在步骤207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变更。
以下,用与上述每个步骤对应的流程图详细说明本图各步骤中的数据库上的数据操作程序。在这些程序中,假定用数据库接口75执行画面功能程序77中的一个程序。
首先,根据图14的流程图,详细说明上述步骤201的要素数据类型登录的数据操作程序。
对该处理,假定输入想要登录的要素数据类型的类型和识别名。首先,对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进行检索,并以与已有的要素数据类型ID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新的要素数据类型ID。然后,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中生成新的记录,并记入新决定的要素数据类型ID、及所输入的识别名和数据类型。接着,根据所输入的数据类型生成新的要素数据记录表。通过以上步骤登录要素数据类型。
根据图15的流程图,详细说明上述步骤202的复合数据类型登录的数据操作程序。
对该处理,假定输入想要登录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名、及所构成的要素数据类型ID的一览表。首先,对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进行检索,并以与已有的复合数据类型ID不重复的方式决定新的复合数据类型ID。然后,在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中生成新的记录,并记入新决定的复合数据类型ID、及所输入的识别名。接着,在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中对所输入的每个要素数据类型ID生成新的记录,并记入新决定的复合数据类型ID、及所输入的要素数据类型ID。通过以上步骤登录复合数据类型。
根据图16的流程图,详细说明上述步骤203的为显示复合数据输入画面而求取构成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操作程序。
本程序,假定输入复合数据类型ID。此外,在本程序中,记入与构成作为对象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有关的信息,并使用图17所示的工作数据区域。以下,对应于图16流程图的各步骤,以图11的复合属性类型1为例,示出工作数据区域的内容。
首先,根据所提供的复合数据类型ID,对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进行检索,并将构成所提供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ID的一览表记入工作数据区域。
接着,对该一览表的各项,根据要素数据类型ID检索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求得要素数据类型的识别名、类型,并将其与各要素数据类型对应地记入工作数据区域内。
最后,利用该工作数据区域内的数据,根据构成所提供的复合数据类型ID的要素数据类型的记入栏、复合数据名称记入栏、及所记入的要素数据,生成具有用于对Web服务器86发送起动将复合数据记入数据库的画面功能程序的请求的按键的画面定义程序(示于图18和图19),并将其输出到服务处理起动部84。服务处理起动部84,经由Web服务器86,向请求处理的客户装置65的Web浏览器66传送画面定义程序。
在图18和图19中,示出通过图16的数据操作生成的复合数据类型输入画面定义程序的例。而在图20中,示出该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
接着,由图21的流程图示出在由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输入画面定义程序显示的画面上用所输入的数据执行复合数据登录的数据操作处理程序。
本程序,作为输入假定提供复合数据类型ID、复合数据名称、及构成该复合数据的要素数据群。参照图6等说明将其正确地记录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的相应的表内的程序。假定要素数据群由要素数据类型ID与数据值的组构成。在本程序中,假定用数据库接口75执行画面功能程序77中的一个程序。
在图21中,首先,以与已有的复合数据不重复的方式决定ID。接着,将所决定的复合数据ID、复合数据类型ID、复合数据名称记入复合数据记录表的尚未记入的记录内。然后,按要素数据群的每个要素,将数据值和复合数据ID对所有要素记入与要素数据类型ID对应的要素数据记录表的空闲记录内。
由图22的流程图示出执行复合数据检索的数据操作处理程序。
检索条件,以使特定的一个要素数据值与某个值一致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也可以设定通过AND、OR等逻辑运算将与多个要素数据有关的条件组合后的复合条件。另外,与各要素数据有关的条件,除与特定值一致外,也可以是对数值数据指定数值范围、或对字符数据指定开头一致、末尾一致、任意部分一致。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输入假定提供应检索的复合数据类型ID、该应一致的值。参照图6等说明将其正确地记录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的相应的表内的程序。
在图22中,首先,选择与要素数据类型ID对应的要素数据记录表20,并用作为输入提供的值对其进行检索,求得在记录中记录的具有一致的值的所有的复合数据ID。
接着,对所求得的各复合数据ID检索复合数据记录表19,求得对应的复合类型识别名,并记入图23和图24所示的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即,按上述方式自动生成该程序。
最后,将所完成的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输出到服务处理起动部84。
在图23和图24中,示出通过上述图22的数据操作生成的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的例。而在图25中,示出该复合数据检索结果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
其次,由图26的流程图示出执行复合数据显示的数据操作程序。
本程序,作为输入,假定提供应显示的复合数据的ID。
首先,在最初的步骤中,用输入的复合数据ID检索复合数据记录表19,并求得该复合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ID。
接着,用该复合数据类型ID检索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8,并求得构成应显示的复合数据的要素数据类型。
然后,对这里求得的各要素数据类型ID,用应显示的复合数据ID检索对应的要素数据记录表20,以求得要素数据值,并记入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图27和图28)。通过该记入自动生成该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
在最后的步骤中,将该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输出到服务处理起动部84。
在图27和图28中,示出通过图26的数据操作生成的复合数据显示画面定义程序的例。而在图29中,示出该画面定义程序的Web浏览器画面显示例。
其次,由图30的流程图示出执行复合数据变更的数据操作程序。
本程序,作为输入,假定提供应变更的复合数据的ID、与应变更的各要素数据有关的要素数据ID与变更后的值的组。对所输入的各要素数据类型ID,用输入值的复合数据ID检索对应的要素数据记录表20,并将检索到的记录的要素数据值变更为输入值。
在图31和图32中,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使用者信息数据库的结构。
该使用者信息数据库,由存储在群定义表存储部内的群定义表21A、存储在结构定义表存储部内的使用者群对应表22A和群层次定义表22B、存储在使用者定义表存储部内的使用者定义表23A构成。
首先,使用者定义表23A,具有使用者定义中的使用者名等栏目。使用者ID,在该使用者定义表23A内不允许重复。
在群定义表21A中,至少具有对群进行特定的群ID,及群名等栏目。群ID,在该群定义表21A内不允许重复。
使用者ID与群ID,其中的任何一个可为负值,且在使用者ID与群ID之间也不允许重复。使用者与群的对应关系的建立,通过在使用者群对应表22A中使群ID与使用者ID彼此对应进行。使用者与群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无论是一个使用者属于多个群或使多个使用者属于一个群都可以。
群层次定义表22B,以根据群ID使各分层上的父/子群彼此对应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图31和图32中,有从a用户到p用户的16名使用者及从A群到D群的4个群。
按如上方式设定的群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及各群的父/子关系,如图33的群的树形结构所示。
在图33中,a用户、b用户、c用户属于A群,d用户、e用户、f用户、h用户属于B群,d用户、f用户、g用户、j用户、i用户、m用户属于C群,k用户、l用户、m用户、n用户、o用户、p用户属于D群。另外,B群、C群、D群,是A群的子群。使用者可以属于多个群,d用户,属于B群和C群。
使用者可以定义自用的要素数据类型,并可以用该自用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自用的复合数据类型。此外,也可以将其用作某个群。
在图34中,示出记录要素数据类型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的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而在图35中,示出记录复合数据类型与使用者的对应关系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27。
首先,图34的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栏目,有要素数据类型ID、使用者ID或群ID。图35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栏目,有复合数据类型ID、使用者ID或群ID。
这里,在图34和图35中,以及在上述的图31和图32中,可以根据其值的正负区分使用者ID和群ID。即,如该值为负,则为群ID。而如该值为正,则为使用者ID。使用者/群ID的空栏,表示尚未定义所有者,无论是谁都可以使用。
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记录,与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一致,所以,也可以与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合并为同一个表。此外,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记录,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一致,所以,也可以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合并为同一个表。
在下文中,示出上述实施形态的实施例。即,示出由使用者定义具体的要素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并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作为第1实施例,说明如图36~39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使用者的一个使用例的文电接收系统。
本实施例,采用应用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形态,设置命名为「E-mail」的因特网主页。并且,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应用本发明将由「E-mail」收集的信息的通信地点直接以数据库形式保存和供检索用。
首先,在图36中,示出本实施例的主页上的输入格式及输入例。而在图37中,示出将信息存储在由本实施例生成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的记录中的状态。在图38中,示出实际输入的数据将信息存储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不是通常所谓的电子邮件(E-mail),而是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以数据库形式保存,所以不传送收到通知,因而存在着回信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但是,采用如下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在可对数据库服务装置61或数据库服务器72进行存取的Web服务装置62上设置定期进行自动处理的服务器自动处理服务程序。并且,按照该服务器自动处理服务程序,定期监视新输入的数据,并将新输入的数据整形为通常的电子邮件形式。然后,在需要回信的情况下,当输入数据中有输入者的电子邮件地址时,即可将该地址作为回信地址,并传送预先设定好的发送到接收者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
在图39和图40中,示出将图38所示的输入数据整形为电子邮件形式的例。
通过不仅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子邮件而且应用于主页上的用户登录、商品购入申请等输入格式,可以在主页上生成输入格式而无需在服务器上生成输入格式处理程序。此外,以往,即使利用因特网提供者等提供的HTML程序用空间开设主页也不允许在该主页上登录自用的服务处理程序因而不能开设参照主页而从其他公司接收数据输入的输入格式的用户,如利用本系统,便可以在主页上开设输入格式。
以下,参照图41~图43说明第2实施例的采用了本系统的顾客联络管理系统。
本实施例,用于由企业、商店等将记入了来自顾客的对商品或业务的查询、要求、希望等的管理单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
首先,在图41中,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输入画面及输入例。
在图42中,示出将实际输入的数据存储在由本实施例生成的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12A、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11A、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13A中的状态。而在图43中,示出将实际输入的数据存储在复合数据记录表15A及要素数据记录表群16A内的状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可以有效地应用本发明。此外,本实施形态,例如还可以按实施例所示有效地使用。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图4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文档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形态,由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及任意个数的客户装置110构成。客户装置110,通过网络与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连接。
在各客户装置110内,安装着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浏览器。在该客户装置110中,用WWW浏览器进行如显示画面112或116所示的画面显示。此外,WWW浏览器,可以一边操作所显示的画面上的按键、例如起动按键113或117一边实现必要的功能。
在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内,包括服务器·程序连接结构部121、通用文档管理机构部123、用于文档管理以外的用途的处理记述127或128、这些用途所固有的程序·程序库、即应用固有程序·程序库161或162、数据库150和数据库接口部152、检索部155、文档文件存储部156。
上述服务器·程序连接结构部121,包含着中间件·程序,用于对WWW服务器·程序、及来自备有美国IBM公司的Web·空间区域等的JSP(Java Server Pages)执行管理部或Servlet执行管理部等的WWW浏览器的除WWW服务器·程序以外的程序转发处理请求报文。这些中间件·程序,也可以在从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侧提供客户装置110侧的显示画面时使用。
另外,上述通用文档管理机构部123,包括:包含着用符号131~138指示的各种应用·程序的核心程序·程序库130及进行与客户装置110之间的各种处理的程序即处理记述125或126。
在核心程序·程序库130中,作为文档管理程序群,具有文档属性管理部134、文档存取管理部135、版本管理部136。另外,该核心程序·程序库130,还具有全文检索操作部137,用于通过文档文件操作部138操作以进行存取的文档文件存储部156为检索对象的作为通用全文检索工具的检索部155。此外,还具有数据库存取部133,用于通过数据库接口部152对作为通用数据库的数据库150进行存取。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当使用者为接受所提供的需要功能而操作客户装置110时,从该客户装置110上的WWW浏览器向该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发送请求起动该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上的文档管理程序的报文。
于是,在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中,服务器·程序连接结构部121,响应报文的请求,选择与其对应的处理记述125并将其起动。接着,根据其中的服务处理记述将核心程序·程序库130中的所请求的例如符号134~136的文档管理程序、或其他程序起动。为了将起动后的程序的处理结果显示在客户装置110上,根据处理记述125中的客户画面记述生成显示该处理结果的画面程序,并由服务器·程序连接结构部121发送到发出请求的客户装置110。然后,由该客户装置110执行并通过该执行显示上述处理结果。该画面程序的一例,示于图45~图47。
通过上述画面程序,显示出例如显示画面112。而在该显示画面112上,配置着用于执行相关功能的起动按键113等。
接着,使用者一边用鼠标等定位设备指示例如显示画面112的按键113,一边按压该定位设备的点击按键等,即可按压该起动按键113。然后,如上所述,利用由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生成并发送到客户装置110的画面程序检测该按压。与此同时,从客户装置110向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发出与按压后的起动按键113对应的请求起动服务器·程序的报文。
当接收到该报文时,在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中,进行所请求的处理。例如,可以由核心程序·程序库130的文档属性管理部134经由处理记述126检索文档管理数据具有特定值的文档。或者,可以由全文检索操作部137检索包含特定字符串的文档。
该请求处理的结果,与上述的处理记述125和该处理记述125之后的处理一样,例如可以由处理记述126等在客户装置110上显示出显示画面116。例如,如果该请求处理是文档检索,则在客户装置110上将该相应的文档以显示画面116显示出一览表。
进一步,使用者也可以根据显示画面执行随后的处理。例如,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客户装置110侧选择上述文档一览表中的特定的文档,执行参照文档管理服务装置120侧的文档管理数据的一系列的文档管理操作。
这里,说明本申请的第1发明在本实施形态中的应用。
第1发明,在本实施形态中,主要应用于由文档属性管理部134进行的属性设定等管理、及由全文检索操作部137或检索部155进行的文档检索。
在本实施形态中,首先,存在着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等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是在数据库150、或文档文件存储部156等数据库中用作对照的数据形式。此外,也可以是用FORTRAN、COBOL、或C语言等一般的计算机语言表示的形式。
另外,将任意个数的分别具有上述基本数据类型并定义了尺寸的数据组合后附加固有的名称,从而定义为各自的属性类型,并保存在属性类型主文件中。在本实施形态中,用字节数表示尺寸,但也可以用其他形式。例如可以定义像文档文件那样的通路+尺寸+名称+扩展符等由分别具有数据类型并定义了尺寸的多个数据构成的属性类型。属性类型,在定义后不允许变更。仅当不使用时才可以删除。通过按如上方式定义属性类型,当在文档检索及其他操作中使用时,如果以群的形式处理则可以有效地使用多个数据。
进一步,通过从属性类型主文件中选择属性类型并附加固有的名称,可以定义为属性并保存在属性主文件中。如上所述,由于作为属性可以相当自由地设定固有名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判明下述的文档类型的定义。该属性,也可以用于文档的检索等。
接着,通过从属性主文件中选择所需个数的必要属性并作为属性的集合,可以在附加固有名称后定义为文档类型,并保存在文档类型主文件中。文档类型,只能在定义后追加属性。仅当不使用时才可以删除。该文档类型,也可以用于文档的检索等。
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当生成文档时,通过从文档类型主文件中选择一个文档类型而对文档进行定义。作为原始格式使用的格式文档,也可以按同样的方式对格式文档赋予并定义典型的属性后,保存该格式文档。
于是,本实施形态中的文档,首先,具有为实现上述核心程序·程序库130提供的功能所需的基本属性集合。进一步,本实施形态中的文档,根据由如上所述的应用程序定义并设定的文档类型具有属性的集合,因此可具有属性类型的集合。
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一个文档可以设定一个文档类型。但是,也可以设定多个文档类型。作为原始格式使用的格式文档也是一样。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设有属性值主文件,以便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很容易地得到属性值。该属性值主文件,对属性定义其取得值的选择分支,并加以保存。属性值主文件,在定义后不允许变更所登录的属性。属性值主文件,仅在没有由所登录的属性使用时删除。通过使用属性值主文件,当指定属性的名称时,即可得到该属性值的集合。因此,当管理文档时,如设定和输入属性值,则只需从该集合选择该相应的值即可,由于可以将输入作业换成选择作业,所以,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作为一例,可以定义「对象」的固有名作为属性。进一步,可以定义「要求规格书」、或「估价单」等固有名的文档类型。此外,在该「要求规格书」、或「估价单」的文档类型中,也可以包含上述「对象」的属性。并且,本实施形态,可以在管理的文档中设定一个上述的「要求规格书」、或「估价单」的文档类型。或者,也可以设定多个文档类型。
在上述的例中,可以将「要求规格书」、或「估价单」的文档类型指定为检索关键字,从而进行文档的检索。进一步,即使在不同的文档类型中,也可以将相同的属性识别为同一个属性,所以,例如对文档类型的「要求规格书」、或「估价单」,也可以将属性「对象」作为公用的关键字进行检索。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能够有效地应用本发明。因此,通过正确且迅速地设定文档管理所需的各种属性,可以在减少作业的劳力或时间的同时,提高采用了上述属性的检索等的精度。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中进行用户选择的情况。
当用图2进行如上所述的用户选择时,在本实施形态中,主要应用于由文档存取管理部135进行的可进行存取的使用者的设定及基于该设定的存取管理。此外,还应用于由全文检索操作部137或检索部155进行的文档检索等。
即,在结构上,由文档存取管理部135实现图1所示的群层次结构信息存储装置43、用户所属群管理信息存储装置44、及选择管理装置45的功能。另外,在结构上,还由文档文件存储部156实现文档存储装置41及存取管理信息存储装置42的功能。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中的用户,及群的管理。假定以存取权为设定单位构成用户群。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记帐管理限制对通用文档管理机构部123进行存取的用户,并由此而将限制对文档进行存取的用户作为存取管理的总的方针。应用对象,基本上假设一个业务文档,因此,假定文档存取权的设定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群内的用户,对相同的文档具有相同的存取权。
因此,作为存取管理的程序,首先生成群,并在群与文档之间对每种操作定义存取权。
另外,在这种与群有关的管理中,如下所述,构成假定了业务组织的群层次,并将实现业务文档的自然使用作为群管理方针。
本实施形态,在文档存取管理方法中,将各使用者个人称为用户,并作为存取管理的最小单位。在存取运行记录中将用户作为单位,是为了进行每个人的记录。此外,用户属于一个群。将该群称作主群。在本实施形态中,当称为「兼职」并使用户属于其他群时,提供与主群同样的存取权。
如上所述的群,构成任意数的树。上位群是唯一的或不设置。在这种群结构中,对树的上位/下位群自动提供文档参照权,并进行参照权的分配。按这种方式,即可进行与一般业务文档阅览权相同的管理。
另外,在进行文档登录、及进行下一节所述的分配时,设定公用文档/限定文档的选择。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谓文档的分配,是指对分配目标的群赋予参照权的设定。可以根据要求对分配目标另行通知赋予上述参照权的情况,也可以自动进行该通知。
在进行文档登录及下一节所述的分配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参照权将波及到群树的直系上位群。而对下位群则参照权仅涉及公用文档。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中的分配管理。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谓文档的分配,意味着与各个文档对应的存取权设定。此外,在分配管理中,指示出按规定进行该设定、及根据所设定的存取权进行文档的参照及其限制的管理。
在本实施形态的分配管理中,文档的更新责任集中于管理源群,仅允许管理源群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文档的参照,以可以灵活地允许对每个文档进行设定而不受群结构的约束作为总体方针。
这里,当对本实施形态的分配管理进行具体说明时,对各个文档设定唯一的管理源群作为文档管理源。与文档本身或其属性的更新有关的权利,仅管理源群具有。进一步,文档管理源群,也具有与文档参照有关的权利。具体地说,至于可以进行哪一种操作,由操作主文件定义。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谓文档的分配,意味着文档的参照许诺,并将与文档参照或其属性参照有关的权利许诺称为分配。管理源群可以文档为单位进行这种参照许诺的设定,并通过该设定从管理源群向任意的群提供相应文档的参照许诺。
分配目标群管理者,对按上述方式分配的文档进行确认处理。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该确认处理称为验收。文档的分配、及对所分配的文档的验收,保存在分配运行记录内。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还有一种所谓系统外分配的分配形态。该系统外分配,是将本实施形态中管理的文档分配给本实施形态的用户以外的例如承包者等。在系统外分配中,将该记录记入分配运行记录。此外,可以通过邮寄等另外的方式进行实际文档分配。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图4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中的群的层次结构的图表。
如该图所示,首先,定义分层的「群」。然后,使用户属于群。此外,存储管理以群为单位进行。
在本实施形态中,应用本发明并设定文档管理源,与文档一起保存。即,在各文档内设置「管理源群」。
在本实施形态中,文档分配,意味着对分配目标提供文档参照权。通过管理源用户的「分配」操作,对管理源以外的群的用户进行该分配,因而可以对管理源以外的群的用户提供文档参照权。
这里,图49是表示在数据库150内建立的与文档分配记录有关的数据库结构的数据结构图。
在本实施形态中,分配,通过对多个群指定多个文档进行。这时,如图49所示,对1次分配,在数据库中生成如符号C1~C4的1群的分配记录。这些分配记录,分别为相应的表中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之间,可以根据项目名和ID相互参照。
当想要分配某个文档时,在该阶段,首先,在图49的分配记录表C1内追加1个记录。该记录,每次分配都要追加。而当设定要分配的文档时,在分配文档表C3中追加记录。
当回收文档时,虽然所回收的文档本身仍继续保存在文档文件存储部156内,但回收目标将失去参照该文档的权利,回收目标不能再参照该文档。此外,与上述回收有关的设定,在图49中,通过对回收记录表C4追加记录进行。
在本实施形态中,分配目标的设定,在图49中,通过对分配目标表C2追加记录进行。
另外,对分配目标的群层次的上位群,自动赋予参照权。例如,在图48的分配目标的F部,在符号A的范围内,自动设定参照权。
另一方面,对下位群是否赋予参照权,在分配时对每个分配目标指定。例如,在图48的分配目标的F部,是否在符号B的范围内赋予参照权,在分配时对每个分配目标指定。
进一步,在本实施形态中,还对分配目标的文档验收确认进行管理。该管理,通过分配目标群的用户的验收操作,在分配记录内记入验收标记。
按照如上所述的实施形态,能够有效地应用本发明。因此,能以适合于实际业务的形态对可以进行各个文档的参照、及其他处理的用户进行灵活的选择。进一步,对该选择的指定或设定,也能以适合于实际业务的形态灵活且有技巧地进行。
因此,在如上所述的第2实施形态中,通过应用本发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也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以下,作为应用了第1实施形态的第3实施例,说明使想要登录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利用图34所示的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登录仅用该用户可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构成的复合数据类型的程序。通过将该程序插入图13的复合数据类型登录步骤202的前面,可以登录仅用该用户可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构成的复合数据类型。这里,说明允许用户对由在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使用者/群ID栏中记载着自己的用户ID的由记录的要素数据类型ID指示的要素数据类型、或由在该栏中记载着在图33所示的群层次结构中自己所属的群及其任何一个下位群的群ID的由记录的要素数据类型ID指示的要素数据类型进行存取的情况。用可根据群层次结构记述的其他方法也可以决定可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
在图50中,示出为了由用户选择构成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而显示的表示可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的一览表的画面例。在图51和图52中,示出该画面的画面定义程序。对一览表中的每个要素,记述着要素数据类型ID和识别名。在将识别名显示在画面上并用鼠标等定位设备指定识别名时,将要素数据类型ID记入另外的画面,这里是记入存储着构成想要登录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要素数据类型的画面。
在图53中,用流程图示出用于生成图51和图52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的处理步骤。输入是用户ID。首先,由用户ID检索图31所示的使用者-群对应表,求取自己所属的群的群ID。接着,用自己所属群的群ID以递归方式检索图32所示的群层次定义表,求取从自己所属的群起的所有下位群。然后,根据用户ID、自身群ID、下位群ID、或空栏的OR条件,检索图34的要素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所求得的要素数据类型ID的群,就是允许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ID。空栏,表示谁都可以进行存取。最后,用检索结果生成画面定义程序。
以下,说明对想要登录复合数据的用户利用图34所示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仅选择可由该用户存取的复合数据类型并登录复合数据的程序。通过将该程序插入图13的复合数据类型显示步骤203的前面,可以指定仅该用户可存取的复合数据并登录复合数据。
这里,说明允许用户对由在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的使用者/群ID栏中记载着自己的用户ID的由记录的复合数据类型ID指示的复合数据类型、或由在该栏中记载着在图33所示的群层次结构中自己所属的群及其任何一个下位群的群ID的由记录的复合数据类型ID指示的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存取的情况。用根据群层次结构记述的其他方法也可以决定可存取的复合数据类型。
在图54中,示出为了由用户选择复合数据类型而显示的表示可存取的复合数据类型的一览表的画面例。在图55和图56中,示出该画面的画面定义程序。对一览表中的每个要素,记述着复合数据类型ID和识别名。在将识别名显示在画面上并用鼠标等定位设备指定识别名时,将复合数据类型ID作为参数,起动进行图16所示的复合数据输入画面显示的画面功能程序。
在图57中,用流程图示出用于生成图55和图56的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的处理步骤。输入是用户ID。首先,由用户ID检索图31所示的使用者-群对应表,求取自己所属的群的群ID。接着,用自己所属群的群ID以递归方式检索图32所示的群层次定义表,求取从自己所属的群起的所有下位群。然后,根据用户ID、自身群ID、下位群ID、或空栏的OR条件,检索图35的复合数据类型所有者定义表。所求得的复合数据类型ID的群,就是允许存取的复合数据类型ID。空栏,表示谁都可以进行存取。最后,用检索结果生成画面定义程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有效地应用本发明,对各种数据结构都无需生成新的程序即可通过设定各种定义表而建立数据库,所以,也可以在减少建立数据库所需时间、劳力和费用的同时能够放宽对建立该数据库的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
对本技术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如上所述的实施形态,显然只是对本发明原理的例证性说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设计出多种其他结构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数据库存取方法,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方法的特征在于: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的结构,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同时,通过指定上述数据集合体识别码及特定的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对所存储着的各个数据进行特定和存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库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库信息是以电子形式保存的文档,而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当生成文档时,首先从上述格式文档中选择用作基础的文档,根据该文档生成所需的文档,所生成的文档,在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该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库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且将为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而指定上述要素数据类型或为进行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定义而指定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必须设定为属于任何一个群,并至少用上述群层次信息对可以指定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进行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库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及复合数据类型,保存指示成为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进一步,对该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保存与允许操作的其他群有关的信息及指示允许操作的种类的允许内容信息,并除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以外至少利用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内容信息对可以对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如下操作的用户进行选择,即参照或变更其定义内容、在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复合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上述数据集合体定义、以及其他的处理。
5.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对应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将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备有: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用于保存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至少保存作为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种类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对上述每个复合数据类型存储着与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以便将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要素数据类型的集合;进一步,备有数据集合体存储部,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后,至少根据指定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附加于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保存通过附加上述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而进行的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同时,对存储着的各个数据,根据按每个数据集合体存储在数据集合体存储部内的复合数据类型识别码参照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从而识别应存取的要素数据类型的数据存储区域,并在该区域上根据数据集合体识别码对应存取的数据进行特定和存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库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群层次定义部,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对多个群进行定义后的信息,以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用户所属定义部,将为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而指定上述要素数据类型或为进行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定义而指定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设定为必须属于任何一个群;及用户选择部,至少用上述群层次信息对可以指定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进行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库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备有:管理源群信息保存部,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及复合数据类型,保存指示用作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允许内容信息保存部,对该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保存与允许操作的其他群有关的信息及指示允许操作的种类的允许内容信息,及用户选择部,除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以外至少利用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内容信息对可以对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如下操作的用户进行选择,即参照或变更其定义内容、在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复合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上述数据集合体定义、以及其他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库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库服务装置中,构成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同时将根据存储在该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内的信息自动生成画面定义程序的画面功能程序群存储在Web服务装置内,并利用该画面定义程序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个数据进行存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库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上述Web服务器装置。
10.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用户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设有与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Web服务装置,将客户装置通过通信线路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通信线路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11.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并设有通过局域网与该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Web服务装置,同时将客户装置通过该局域网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局域网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12.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库存储在数据库服务装置内,设有分别通过专用通信线路与数据库服务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Web服务装置,将客户装置通过至少包括因特网的通信线路连接于该Web服务装置,并由该客户装置所设有的Web浏览器经由上述通信线路及上述Web服务装置对上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记录了对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了实现如下各部的计算机程序,即,群层次定义部,保存以至少形成一种树形结构的层次结构定义多个群的信息,以使不多于1个的群直接存在于各群的上位;用户所属定义部,将为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而指定上述要素数据类型或为进行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定义而指定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设定为必须属于任何一个群;及用户选择部,至少用上述群层次信息对可以指定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的用户进行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了实现如下各部的计算机程序,即,管理源群信息保存部,对每个要素数据类型及复合数据类型,保存指示用作管理源的群的管理源群信息;允许内容信息保存部,对该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保存与允许操作的其他群有关的信息及指示允许操作的种类的允许内容信息,及用户选择部,除上述群层次结构信息以外至少利用上述管理源群信息及允许内容信息对可以对各个要素数据类型或复合数据类型进行如下操作的用户进行选择,即参照或变更其定义内容、在要素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复合数据类型定义、在复合数据类型的情况下将其用于上述数据集合体定义、以及其他的处理。
16.一种文档属性管理方法,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该文档属性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当生成文档时,首先从上述格式文档中选择用作基础的文档,根据该文档生成所需的文档,所生成的文档,在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保存。
17.一种文档属性管理装置,以电子形式保存文档并保存指示用于管理文档的各文档属性的信息,该文档属性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格式文档存储装置,将生成文档时预先用作原始格式的各种格式文档作为应赋予的典型属性项目及文档相关信息文件的集合保存;输入装置,当生成文档时,从上述格式文档中进行选择,并在保存根据该文档生成的文档时,用于设定适当的文档名、及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及文档存储装置,生成并保存设定上述集合所包含的在保存阶段必须设定的属性项目的属性值或追加的属性项目及属性值后的文档。
18.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记录了对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上述格式文档存储装置、上述输入装置及上述文档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19.一种数据库存取方法,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检索,该数据库存取方法的特征在于: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当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检索时,通过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与其值的组合逻辑运算,记述检索条件,并求得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20.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检索,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着眼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数据集合体的数据结构,备有:第1装置,首先,进行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第2装置,然后,根据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的集合进行复合数据类型定义,接着,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通过将识别码附加于上述数据集合体而进行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及第3装置,当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各个数据时,对每个上述要素数据类型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存储区域,并将数据连同其构成的数据集合的识别码一起存储在各要素数据类型的区域内;当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检索时,通过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与其值的组合逻辑运算,记述检索条件,并求得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21.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记录了对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述第1装置~第3装置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22.一种数据库存取装置,响应来自多个使用者的访问而输出数据库所存储着的信息或输入应存储的信息,该数据库存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对应于将构成上述数据库信息的单一数据或其集合作为要素并由至少一个要素构成的集合即数据集合体、或构成该数据集合体的数据结构,首先,备有: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用于保存至少根据数据类型及识别名定义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的种类的要素数据类型定义;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至少保存作为上述各种数据集合体种类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对每个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存储着与至少一个要素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以便将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为要素数据类型的集合;进一步,备有数据集合体存储部,在指定了预先定义的多个复合数据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后,至少根据指定的复合数据类型的识别码及附加于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保存通过附加上述数据集合体的识别码而进行的对使用者提供的各种上述数据集合体的定义,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集合体进行检索时,根据通过逻辑运算对要素数据类型与要素数据值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组进行组合后构成的检索条件,参照上述数据集合体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从而求得适合检索条件的数据集合体而与复合数据类型无关。
23.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记录了对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上述要素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上述复合数据类型定义表存储部、及上述复合数据类型要素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部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892499 | 1999-06-07 | ||
JP158924/1999 | 1999-06-07 | ||
JP349570/1999 | 1999-12-08 | ||
JP11349570A JP2001056810A (ja) | 1999-06-07 | 1999-12-08 | データベース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6575A true CN1276575A (zh) | 2000-12-13 |
Family
ID=2648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18098A Pending CN1276575A (zh) | 1999-06-07 | 2000-06-07 | 数据库存取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26406B1 (zh) |
EP (1) | EP1059592A1 (zh) |
JP (1) | JP2001056810A (zh) |
CN (1) | CN12765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2999C (zh) * | 2005-06-06 | 2008-11-12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Oracle下利用表结构体对整记录进行数据存取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22303A (ja) * | 1999-05-10 | 2000-11-24 | Fujitsu Ltd | 統合ドキュメ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ドキュメント引出装置、ならびにドキュメント引出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20020035645A1 (en) * | 1999-12-30 | 2002-03-21 | Tuatini Jeffrey T. |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
JP3844933B2 (ja) * | 2000-02-16 | 2006-11-1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ベースサーバ処理方法 |
US6678788B1 (en) * | 2000-05-26 | 2004-01-13 | Emc Corporation | Data type and topological data categorization and ordering for a mass storage system |
US20040205671A1 (en) * | 2000-09-13 | 2004-10-14 | Tatsuya Sukehiro | 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 system |
US6961773B2 (en) * | 2001-01-19 | 2005-11-01 | Esof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
US20040056878A1 (en) * | 2001-01-30 | 2004-03-25 | Lau Johnny Sya Chung | Digital assistants |
FI20010724A (fi) * | 2001-04-06 | 2002-10-07 | Ajatuspaja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hajautetun tietokannan ja sitä hyödyntävän sovelluksen käyttämiseksi päätelaiteriippumattomasti |
US20020194295A1 (en) * | 2001-06-15 | 2002-12-19 | Groupe 2Mb Inc. | Scalable data-sharing architecture |
US7353394B2 (en) * | 2002-06-20 | 2008-04-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signature authentication of SMS messages |
US20030234967A1 (en) * | 2002-06-21 | 2003-12-25 | Rodriguez Eric D. | Interactive document capture and processing software |
US7448066B2 (en) * | 2002-09-19 | 2008-11-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lication server object-level security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domains |
JP4282312B2 (ja) | 2002-11-27 | 2009-06-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Webサーバ、Javaサーブレットの機能を有するWebサーバ、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WO2004107209A2 (en) * | 2003-05-30 | 2004-12-09 | Ath Technology (Pt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
US20050125290A1 (en) * | 2003-08-01 | 2005-06-09 | Gil Beyda | Audience targeting system with profile synchronization |
US9118812B2 (en) | 2003-08-01 | 2015-08-25 | Advertising.Com Llc | Audience server |
US9117217B2 (en) | 2003-08-01 | 2015-08-25 | Advertising.Com Llc | Audience targeting with universal profile synchronization |
US8150732B2 (en) * | 2003-08-01 | 2012-04-03 | Tacoda Llc | Audience targeting system with segment management |
US9928522B2 (en) * | 2003-08-01 | 2018-03-27 | Oath (Americas) Inc. | Audience matching network with performance factoring and revenue allocation |
US7805332B2 (en) | 2003-08-01 | 2010-09-28 | AO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gmenting and targeting audience members |
US8464290B2 (en) | 2003-08-01 | 2013-06-11 | Tacoda, Inc. | Network for matching an audience with deliverable content |
US8640090B2 (en) * | 2003-11-10 | 2014-01-28 | Sap Ag | Active and modifiable data dictionary |
US7890532B2 (en) * | 2004-12-15 | 2011-02-1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plex data access |
JP4615344B2 (ja) * | 2005-03-24 | 2011-01-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ベースの管理方法 |
US20060291644A1 (en) * | 2005-06-14 | 2006-12-28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cripts across service centers according to business conditions |
JP5183866B2 (ja) * | 2005-08-08 | 2013-04-17 | Jfe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帳票セキュリティ管理方法及び電子帳票サーバ装置 |
US20070038628A1 (en) * | 2005-08-12 | 2007-02-15 | Quixam,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documents |
US20070100857A1 (en) * | 2005-10-31 | 2007-05-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tool,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a business document in an enterprise softwar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
US8200668B2 (en) * | 2008-06-24 | 2012-06-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calar representation for a logical group of columns in relational databases |
US20100125606A1 (en) * | 2008-11-19 | 2010-05-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at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
US8352218B2 (en) * | 2009-07-08 | 2013-01-08 | Graphisoft | Activ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AU2013302743B2 (en) * | 2012-08-15 | 2018-07-05 |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 Searchable encrypted data |
US9087209B2 (en) * | 2012-09-26 | 2015-07-21 | Protegrity Corporation | Database access control |
US20160012160A1 (en) | 2014-07-11 | 2016-01-14 | Graphisoft | Building model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use |
JP6891837B2 (ja) * | 2018-03-12 | 2021-06-1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カタログファイル作成支援装置、カタログファイル作成支援方法、および、カタログファイル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
JP7439913B2 (ja) * | 2020-04-16 | 2024-02-2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データカラムの分類方法および分類システム |
CN113127928B (zh) * | 2021-04-29 | 2022-04-22 |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4661A (en) | 1985-11-19 | 1988-09-27 |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Information Systems |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ctive data dictionary |
JPH0619744B2 (ja) | 1989-05-15 | 1994-03-16 | インターナシヨ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ヨン | 複合データ構造の作成方式 |
JPH0736756A (ja) * | 1993-07-21 | 1995-02-07 | Hitachi Ltd | オブジェクト管理方式 |
US5754772A (en) | 1996-03-26 | 1998-05-19 | Unisys Corporation | Transaction service independent HTTP server-to-transaction gateway |
JPH1011452A (ja) * | 1996-06-19 | 1998-01-16 | Hitachi Ltd | データベース装置、データベースカスタマイズ方法、文書検索装置および検索情報登録方法 |
US5781739A (en) | 1996-12-31 | 1998-07-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IMS/WWW mapping system |
JPH11143910A (ja) * | 1997-11-11 | 1999-05-28 | Nec Corp | 複合オブジェクト展開方式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H11249952A (ja) * | 1998-03-05 | 1999-09-17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データ入出力方法および装置とデータ入出力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H11265395A (ja) | 1998-03-18 | 1999-09-28 | Hitachi Ltd | データベース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
US6269380B1 (en) * | 1998-08-31 | 2001-07-31 | Xerox Corporation | Property based mechanism for flexibility supporting front-end and back-end components hav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US6385619B1 (en) * | 1999-01-08 | 2002-05-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user interest profile generation from structured document access information |
US6360227B1 (en) * | 1999-01-29 | 2002-03-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taxonom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s |
-
1999
- 1999-12-08 JP JP11349570A patent/JP2001056810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06-02 US US09/585,418 patent/US652640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6-06 EP EP00111818A patent/EP105959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6-07 CN CN00118098A patent/CN12765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2999C (zh) * | 2005-06-06 | 2008-11-12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Oracle下利用表结构体对整记录进行数据存取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1056810A (ja) | 2001-02-27 |
US6526406B1 (en) | 2003-02-25 |
EP1059592A1 (en) | 2000-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6575A (zh) | 数据库存取系统 | |
CN1248139C (zh) | 用于表达频道化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0347696C (zh) | 企业业务过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94319C (zh) | 对表格式数据进行查找、列表及分类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4935C (zh) | 设备控制装置及设备判断方法 | |
CN1317758A (zh) | 工作管理系统、工作管理装置以及工作管理方法 | |
CN1173285C (zh) | 固定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18699A (zh) | 信息图像利用系统、信息图像管理装置、信息图像管理方法、用户信息图像、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703701A (zh) | 用于管理门户服务器中的门户构件集合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21277A (zh) | 数据库系统 | |
CN1703700A (zh) | 为了经同步的内容显示使网络接入点的关联小型端口协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58348A (zh) | 将基于模式的分级数据结构转换成平面数据结构的方法以及系统 | |
CN1363071A (zh) | 信息分发系统 | |
CN101044498A (zh) | 工作流服务体系结构 | |
CN1437812A (zh) |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 |
CN101044484A (zh) | 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 |
CN1366266A (zh) | 锁柜系统,锁柜控制方法,控制中心和记录介质 | |
CN1112637C (zh) | 信息获取代理系统和信息传送管理系统 | |
CN1722170A (zh) | 内容系统、内容终端、参考服务器、内容程序和参考程序 | |
CN1388930A (zh) | 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布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 |
CN1232215A (zh) | 网络访问管理系统和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328668A (zh) | 用于指定网络上的位置的系统和处理 | |
CN1794729A (zh) | 数据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和装置以及程序 | |
CN1629871A (zh) | 工作流管理设备及方法 | |
CN1692354A (zh) |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