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7812A -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 Google Patents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37812A CN1437812A CN01806894A CN01806894A CN1437812A CN 1437812 A CN1437812 A CN 1437812A CN 01806894 A CN01806894 A CN 01806894A CN 01806894 A CN01806894 A CN 01806894A CN 1437812 A CN1437812 A CN 14378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group
- value
- entity
- entit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1195 anab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7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UGODCLHJOJPPHP-AZGWGOJFSA-J tetralithium;[(2r,3s,4r,5r)-5-(6-aminopurin-9-yl)-4-hydroxy-2-[[oxido(sulfonatooxy)phosphoryl]oxymethyl]oxolan-3-yl] phosphat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Li+].[Li+].[Li+].[Li+].O.C1=NC=2C(N)=NC=NC=2N1[C@@H]1O[C@H](COP([O-])(=O)OS([O-])(=O)=O)[C@@H](OP([O-])([O-])=O)[C@H]1O UGODCLHJOJPPHP-AZGWGOJFSA-J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719 Cassia obtus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552 Cassia to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01986 Cassia to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57612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SPS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5373 Panax quinquefol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6052 Phaseolus vulg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627 Phaseolus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91684 SPS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70 change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33—Object-oriented techniques, for repres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data, e.g.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4—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 H04L41/0843—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based on generic tem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4—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 H04L41/0846—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based on copy from other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6—Call signalling protocols; H.323 and rel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7—Telephone sets including 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53—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 H04M1/2535—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adapted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over a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 H04Q3/5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 H04Q3/5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using a stored programme
- H04Q3/54508—Configuration, initialisation
- H04Q3/54533—Configuration data, translation, passwords, databa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7—Telephone sets including 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 H04M1/2471—Configurable and interactive telephone terminals with subscriber controlled features modifications, e.g. with ADSI capability [Analog Display Services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44—Group features, e.g. closed user gro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04M3/42068—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where the identifier is used to access a profi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04M3/4211—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where the identifier is used to access a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 Paper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参数层进行组织的方法和系统,参数层含有多个参数组,每组参数含有一个或多个参数,比如设置参数;将多个参数组中的两组或多组组合起来为某一实体形成单独一组设置参数(即整体文件),这一实体与通讯网络相关。所生成的整体文件可用来对某一装置进行设置,例如对与这一实体相关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是数字信号产品,其中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可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具体执行的第一类信号。对于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以及属于实体组层中一个或多个实体组的实体而言,这些信号定义了多组对通讯网络中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参数。每组参数与一个实体或一个实体组相对应,对于每组参数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参数组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本发明还提供某种方法和系统,将某些值赋予与通讯网络相关的第一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该实体是实体组层的成员。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提取,每组参数与某一实体或某一实体组相对应。对于每组参数以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该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形成了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该整体文件由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成,每个参数由多组设置参数中一组所赋予的相应值构成。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申请针对共同拥有及同时申请的美国第60/190,613号临时申请享有优先权。上述的临时申请是2000年3月20日提交的,其标题为:为通讯系统组织设置信息的方法和设备,该申请的全文通过在此引证被并入本文。
本申请与共同拥有及同时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有关,该专利申请的标题为:一个或多个具有可编程功能的电话通讯装置的分布式通讯网络。该专利申请由James Baston等人(以下称为Baston申请)于2000年10月26日提交,该专利申请的全文在此通过引证被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在当今世界,被使用的通讯网络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从传统上看,通讯网络分为几种类型,它们提供特定类型的服务;电话通讯网络(如公共电话交换通讯网络)进行语音信号交换,无线通讯网络进行语音信号交换,电视通讯网络进行语音及图像信号交换,数据通讯网络(如本地网或大城市区域网)进行数据交换。
目前,由于各个领域中技术的改善,如晶体管制造技术、光纤技术、编码通讯技术、交换通讯技术、路游通讯技术、多路传输通讯技术及网络通讯工程技术的改善,传输速率增加了,因此网络的带宽扩大了。这使得通讯网络(如互联网)能够提供多种服务,其中服务涉及到语音、图像及数据服务任意组合形式的服务。
最近,通讯网络开始使用数据通讯网络在电话呼叫者与一个或多个受话者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和其他数据。这些数据通讯网络通常根据互联网协议进行数据传送。例如,当今的电话通讯网络(如互联网协议语音网络)可以提供多种电话、数据、甚至是图像服务。对于含有无线及有线通讯网络的典型电话通讯网络而言,网络的终端是电话通讯装置,如电话机或电话驱动的计算机。
正如本文所用的,电话通讯装置是一种能够执行下述传统电话功能的装置:通过向通讯网络的传送媒介发送信号来建立电话呼叫;检测及显示(如振铃、蜂鸣或闪烁)有电话正在呼入;确定用户已对电话做出响应(如接听检测、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或点击鼠标);向传送媒介发出代表拨号指令的信号、分别向用户传递及从用户接收语音信号并向通讯网络的传送媒介发射和接收介质(如语音数据)。
如本文所用,“呼叫控制”是指对电话呼叫的建立、保持及终止进行控制。对于与本地网相连的典型电话通讯装置而言,电话呼叫控制通常使用单一呼叫控制协议,该协议包括对等型协议,如通话时间初始协议或H.323协议,或包括主/从型协议,如中介通道控制协议、Megaco/H.248协议或者Cisco系统公司公布的小站点协议。
通话时间初始协议在RFC2543中所定义,通话时间初始协议是1999年3月由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开发出来的。H.323协议在国际电讯联盟的ITU-TN建议中有所说明,该建议为1998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提出的H.323基于存储的多媒体通讯系统。Megaco/H.248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的RFC2885和国际电讯联盟的H.248所定义。中介通道控制协议于1999年10月在RFC2705中有所说明。
通讯网络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装置,其中包括各种计算机,如个人计算机、主计算机、工作站、小型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讯装置,如电话通讯装置、数据库、交换装置、中央装置、链接装置、路游器、其他类型的连接装置、各种其他类型的网络装置。以及这些装置的各种组合。
网络设置可以根据网络装置共有的属性进行分类合并在一起,如根据网络装置的类型(交换装置、电话通讯装置、个人计算机等)、网络装置的制造商、网络装置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等合并在一起。可以建立网络装置集合层,在一个或多个通讯网络装置上可以保留(即储存)这种层的逻辑表达式。
此外,通讯网络可有一个或多个与网络相连的网络用户。这些用户可以与某一特定网络装置相连,也可独立于任何的网络装置。这些用户可以归为一组,例如根据这些用户共同的属性进行组合。可以建立用户集合层,在一个或多个通讯网络装置上可以保存(即储存)这种层的逻辑表达式。
用户可以是某些机构的成员,如某一企业的雇员。这些成员可以根据成员共有的属性分组到一起,如根据属于同一管理组,同一工作组或某一企业的同一部门进行分组。可以建立雇用人员集合层,在一个或多个通讯网络装置上可以保存(即储存)这种层的逻辑表达式。
正如本文所用的,“实体”是指某一装置(如某一网络装置)、某一用户、某一成员(如某位雇员),或单位组织中的任一基本单位。“实体集合”是指一组实体,其中包括装置组,这是一组网络装置;实体组还包括用户组、成员组或其他的单位组;用户组是一组用户,成员组(如工作小组)是某一组织的一组成员(如某一企业中的雇员)。“实体层”或“层”是指实体组及实体的逻辑排列,其中层包括多个级别,从最高级到最低级,其中一个或多个实体与层的最低级相对应,每个实体组与高于最低级的层级相对应,除与层的最高级别相对应的实体组外,每一实体组及实体属于更高一级的实体组。
层的类型可以包括网络装置及网装装置集合层、用户及用户组层、管理组及管理成员构成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单位及单位组构成的层。
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可具有对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相应设置参数。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网络装置可以有与其相对应的某他实体,如正在使用网络装置的网络用户,该用户可以是某一组织(如企业)的某位成员(如雇员)。
此外,正如前面所述的,每个实体(如网络装置、用户或成员)可以是某一实体组的一部分,实体和实体组可以是实体集合及实体层的一部分。通常希望的是对某一层的某一实体组定义出设置参数值,这样该实体组使可以对属于这一实体组的实体所使用的网络装置设置参数值实施某些控制。
例如,某一企业中某一部门的负责人希望对该部门雇员所使用的全部网络装置定义出设置参数,比如,该部门可以定义出该部门管理者网络装置的网址值。允许部门的负责人定义设置参数值可以使负责人贯彻该部门的政策并为特殊的雇员定出特别的权力。
还希望能使低级别的实体组或实体能够定出与这些实体具体相关的参数值。例如,希望能使某一雇员设定语音装置在该雇员网络装置上的基本停留时间。允许雇员设定设置参数值会带来灵活性和个性化。
此外,对于由实体组中某一实体所能定义的设置参数值而言,希望实体组能使用这些值的缺省值。例如,可能希望某一企业的负责人对某一雇员所用的某种类型的网络装置定义一个或多个缺省值;但如果该雇员要对网络装置进行具体规定,则一个或多个缺省值将由该雇员覆盖。
还希望允许实体组和属于该实体组的实体参与设置参数值的制定。例如,希望系统开发者或管理者定出一份在网络装置上运行的应用表,并允许某一网络装置添加到这一应用表中。
对于某些通讯网络而言,网络装置是用预先定好的设置参数设置好的。因此,要允许一个或多个实体组和/或某一实体定义与该实体相对应的网络装置设置参数值,这些值必须是预先确定的。例如,向某一企业提供服务的服务供应方的技术人员可以与企业每一部门的负责人和/或企业的单个雇员商定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的设置参数值。
此外,对于一个或多个雇员而言,某些设置参数在初次装入后可以由雇员进行特别设置。该组设置参数及它们的确定值希望保存在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中,例如,保存在与该实体相对应的网络装置中或另一个网络装置中。
这种定义设置参数值技术的第一个缺陷是,在网络装置安装后,许多设置参数值是固定死的。如果不使用手工重新确定网络装置的设置参数值,则很少或不能实现重新设置。虽然对于小型通讯网络来说这并不是很重要,但随着网络装置数量的增加,手工重新设置将变得十分耗时且成本很高。
这一技术的另一缺陷是,虽然可以有多个实体组与某一实体发生联系,但每个实体组与某一层级相对应,所以对该实体而言,只保留有一组设置参数和这些参数的确定值。因此,单独一组设置参数可能不含有(如储存表达式)关于单独一组中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确定值与实体集合层之间关系的信息;而这一关系可能对当前的设置参数值造成影响。
因此,该单独参数组中设置参数的当前值是否源自于实体组所确定的常数值,或者当前值是否是由一个或多个实体组或实体所改写的缺省值,或者是由某一实体及该实体所属的一个或多个实体组所确定值的集合,上述信息可能不被保存。这些信息在手工设定设置参数值之后可能会丢失。
因此,每当某一实体(如雇员)所属的两个或多个实体组(如工作小组及部门)确定常数值、缺省值或为同一参数提供部门值时,必须要确定如何将某个值赋予到单独参数组中的设置参数上。确定过程可能涉及到一个或多个人员(如涉及到一个或多个管理人员、某位雇员、某位技术人员、编程人员等);在确定设置参数的数值时,这些人员将确定如何最佳地适应每个实体及实体组的需求。每当改变设置参数值时,这种确定过程都必须要重复进行。
做为手工设置每个通讯网络装置的替代方式,某些通讯网络具有中央网络资源,通过这些资料可对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进行远程设置。例如,网络管理站或通讯网络的中央信息单元可以带有数据库,该数据库含有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的设置参数值。如果管理组的管理员被授权改变管理组一个或多个成员的设置参数值时,设置参数值可以被改变,如在网络管理站上进行改变;改变所涉及到的网络装置会收到改变的通知。希望网络装置根据从网络管理站收到的通知改变设置参数值。
与手工设置及手工改变设置相比,这种改变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中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值的方法虽然节省时间或成本,但这一技术仍不能弥补前面所述的缺陷,即只能保留单独一组与某一实体相关的设置参数,以及不能保留关于单独一组中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确定值与实体集合层之间关系的信息;而这一关系可能会对设置参数的当前值造成影响。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对集合层进行组织的方法和系统;集合层含有多个参数组,每个参数组含有一个或多个参数,如设置参数;该方法和系统保存这些参数组,并且将多个参数组中的两个或多个组合起来,为某一实体生成一组独立的设置参数(即实体文件),该实体与通讯网络有联系。所生成的实体文件可用于对装置进行设置,如对与该实体相关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层可以是各种层别中的一种,比如某一机构(如某一企业)的管理层,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成员(如雇员)、一个或多个管理组(如多个部门)、由网络装置及多组网络装置形成的网络装置层、由多个用户及多个用户组形成的用户装置层、以及某他类型的层,实体在其中根据共有的一个或多个属性而组合在一起。
通过确定参数的值以及将实体的属性与这些值联系起来,这样的系统和方法可用来使某一层中的实体组贯彻其方针;这些值决定了所确定出的值如何被影响,比如是被覆盖、加入新值还是不受影响。举例而言,如果该值被在该层较低位置的其他实体组为同一参数所确定的值定为一个常数。因此,与一个或多个被第一实体组所确定值有关的属性可能会限定对该层较低位置实体组的控制范围。
按此方式,对于其数值可以被赋予某一实体的参数组而言,通过将实体组与对应的设置组联系起来,一个或多个设置组可以向设置参数组中的子组贡献数值。
在某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是数字信息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可具体显现的第一类信号。对于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及属于实体集合层中一个或多个实体组的实体而言,这些信号定义了对通讯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每组参数与该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相对应,该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数值被赋予与通讯网络相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其中该实体是实体集合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对通讯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取自于计算机可读介质。每组参数与该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相对应,每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多个设置参数组合在一起生成了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该整体文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对于每个参数而言,整体文件包括由一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数值。
该实施案可做为计算机程序加以执行,程序中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信号,这些信号定义出了相应的指令。计算机执行这些指令时,计算机会执行这一实施方案前面所述的动作。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某种系统,该系统将数值赋予与通讯网络相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其中该实体是实体集合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系统包括设置管理模块,该模块含有一个或多个输入项,这些输入项从计算机可读介质接收多组用来对通讯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设置参数。每组参数与该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相对应,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这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设置管理模块还包括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的方法。该整体文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对于每个参数而言,该整体文件包括一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数值。设置管理模块还包括一个输出项,该项将整体文件输出出去。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是某一系统,该系统将数值赋予与通讯网络相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其中该实体是实体集合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系统包括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读取对通讯网络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的设备。每组参数与该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相对应,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这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该系统还包括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生成第一实体整体文件的设备。该整体文件包括一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数值。设置管理模块还包括一个输出项,该项将整体文件输出出去。
上述实施方案的特点及优势以及这些实施方案的其他特点和优势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容易地被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文所附图形进行说明。
图示简介
图1表明的是通讯网络的实例。
图2表明的是管理层的逻辑表达式,该管理层包括多组与该管理层中管理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
图3表明的是数据库结构的实例,该数据库结构至少完成设置参数集合层逻辑表达式的一部分。
图4是流程图,它表明的是从多组设置参数生成整体文件方法的实例。
图5A~5B是某一实例的流程图,它表明的是根据组合方法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形成整体文件的方法。
图6是某一实例的流程图,它表明的是保存整体文件的方法
图7是一幅表格,它表明的是多组设置参数和它们的相应属性。
图8表明的是从图7中表格所生成的整体文件的实例。
图9是数据流程图,它表明的是根据多组设置参数生成整体文件的系统的一个实例。
本发明的详述
图1是模块图,它表明的是通讯网络2这一实例。通讯网络2含有多个网络装置、多个网络连接装置和多个网络传输媒介部分(如电线、电缆、光纤、传送波)。网络装置用方块表示;网络连接装置用圆圈表示,网络传输媒介用线段表示。
网络装置可以是多种网络装置类型中的一种,包括任何种类的计算机,如包括个人计算机、主计算机、工作站、小型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讯装置,如电话通讯装置、数据库、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网络装置。
网络连接装置是一类网络装置,它能够在传输媒介的各部分间传递数据包。例如,网络装置可以是一个交换装置、中央装置、链接装置、路游器、某他类型的连接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
服务供应商服务器是另一种类型的网络装置,服务供应商服务器是提供与服务供应商有关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于电话通讯网络(如Centrex网络)而言,服务供应商服务器可以对电话通讯网络及一个或多个在这一通讯网络上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操作、维护和管理。
这些网络装置、网络连接装置和服务供应商服务器合在一起形成了通讯网络2的物理结构。
此外,通讯网络2可以包括Batson专利申请中所述的任意种类的网络装置和网络连接装置。
例如,网络装置可以是电话通讯装置,它能够被编程以用于一种或多种电话应用情况。这些可编程的电话通讯装置具有开放式的电话系统结构;这样,在初次使用这一装置之后,可以不依靠装置供应商而对电话通讯装置所确定的一种或多种用途进行改动。装置供应商控制着一种或多种电话用途的开发。这样的电话通讯装置可以是由本地网连接起来的电话,如麻省Pingtel公司生产的Pingtex XpresseTM。
这种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具有扩展的电话系统结构,通过在电话通讯装置中加入电话用途可以扩展这一系统所定义的电话功能。此外,在使用任何一种呼叫控制协议进行电话呼叫时,这种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有能力对连接进行控制;其中控制协议包括通话时间初始协议、H.323、介质通道控制协议、Megaco/H.248以及小站点协议。同样,对于涉及多处连接的电话呼叫而言,比如电话会议,电话通讯装置可以同时控制每一连接点的通讯,并能对每一连接点使用不同的呼叫控制协议。
第一个电话通讯装置驻留在通讯网络2上,通讯网络2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结构。通讯网络2可以是任何种类的通讯网络,可使用任何种类的无线协议、任何种类基于有线的协议,如IEEE802.3所定义的基于有线的Ethernet协议、用于3G通讯网络的协议或者IEEE802.11所定义的无线Ethernet协议;通讯网络2可带有任何种类的网络传输媒介,如载波和光纤电缆。
正如上面所述的,网络装置可以是电话通讯装置,可以是任何含有电话或计算机的装置。如果网络装置是电话机,则希望提供附加装置为电话机提供附加的资源,其中包括附加的电话功能、数据储存以及开发电话用途的环境。
例如,在用户的家庭或办公室中,用户可使用电话通讯装置参加电话会议,并可以用通用型计算机执行各种其他任务。虽然参加电话会议需要用户的电话具有更多的人机控制功能,但通用型计算机具有多种特点,这些特点更适于开发多种用途以及存储、提取和处理数据。例如,通用型计算机可以包括周边装置,如视频监视器、键盘和鼠标,电话通讯装置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这些周边装置。此外,通用型计算机可以含有更多的扩展内存来存储数据以及应用并执行这些用途。
要开发电话通讯装置的用途,附加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应用编程界面,如Batson申请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编程界面。要将这些用途加载到电话通讯装置上或从电话通讯装置上卸载这些应用,附加装置可以包括Batson申请中所述的应用管理器。
在附加装置中可以加载上管理软件以便对通讯网络2或其子网络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对于与其他网络资源,尤其是与电话通讯装置进行数据通讯和数据共享而言,附加装置可使用多种协议进行通讯,其中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超级文本传输协议、远程方法呼叫协议、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文件传送协议以及零散文件传送协议。
一个或多个电话用途可完全存储在电话通讯装置中并完全由电话通讯装置实施,一个或多个用途可以进行分散,这样至少一部分用途被储存在另外的网络资源中,一个或多个用途可通过远程方式储存在另一网络资源的电话通讯装置中,该电话通讯装置为远程应用留有地址计数器。因此,应用服务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应用服务器做为网络资源将储存一个或多个用途以及至少一个或多个用途的某些部分。例如,应用服务器可含有语言邮件功能或客户/服务器的服务器功能,其中客户一侧驻留在一个或多个电话通讯装置中。
随着通讯网络2中电话通讯装置数量或其他类型网络装置数量的增加,有必要将某些电话通讯装置提供的电话功能移交给其他网络资源,例如移交给一个或多个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可被委以多个电话用途,这些用途也可以委以某个电话通讯装置。另外,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可以对电话通讯装置进行设置和管理、对电话通讯装置上的软件进行升级、确定哪些用途应该安装在哪些电话通讯装置上、将多个电话通讯装置设置成电话通讯装置集合层,例如,按地理区域、城市区域、业务部门、业务类别、建筑物、楼层、组别及通向用户来设置电话通讯装置集合层。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还可向电话通讯装置或其他类型的网络装置提供几种其他的服务。
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可以在管理数据库中储存某些应用和数据。管理数据库可以是任何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包含面对对象的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或文件系统。这种管理数据库可以是下面图9所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306的一部分。此外,要与其他网络装置进行通讯,包括与一个或多个电话通讯装置及附加装置进行通讯,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可以使用多种协议进行通讯,这些协议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超级文本传输协议、远程方法呼叫协议、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文件传送协议以及零散文件传送协议。
除具有物理结构外,通讯网络2可以以任意类型的方式组成多个子网络。例如,通讯网络2可以包括多个由通讯网络2不同部分的占用方所确定的子网络。因此,通讯网络2可以包括子网络7和子网络8,子网络7与第一企业(如某一公司)相对应(如被该企业所租用或拥有),子网络8与第二个企业(例如,Acme Widgets,Inc.)相对应。
服务供应商,如服务供应公司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子网络,如子网络7和8提供服务;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器,如SPS6型服务器。一个或多个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可以向通讯网络2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子网络提供服务。例如,另一服务供应商可使用SPS4型服务器向一个或多个其他子网络提供服务。
对于每个子网络而言,例如对于与某企业相对应的子网络8而言,出于便于管理及其他考虑,与该子网络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或其他实体(如用户)被归到一起。一般希望将具有共同属性的网络装置组合起来。例如,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包括网络装置14在内被组合到装置组12中。其他的网络装置可以组合到网络装置组17中,而再有一些网络装置可以组合到装置组15中。网络装置组12、15、17又可以根据任何共有的属性组合到一起,比如每一装置对应特定的制造商。(例如,如果网络装置位置的共同属性都在通讯网络的结构之内)虽然这种组合不必严格遵照这种结构,但网络装置的组合可以严格按照子网络8的结构进行。
此外,其他的实体,如可以被定义为只与单一一个网络装置相关的实体,如与网络装置14相关的用户可与多个网络装置发生联系或独立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网络装置。此外,这些其他实体可粗略地按照子网络8的物理结构进行组合,或独立于子网络8的物理结构进行组合。例如,某个用户属于与网络结构大致相仿的用户组。
网络装置可以位于网络装置层的最低级,这些网络装置组,如装置12、15和17可以与网络装置中高级的管理级相邻。
网络装置组,如装置给12、15和17可自身组成一个或多个更高级别的装置组。例如,装置组12、15和17可以组成装置组10;装置组10可以是普通类型的网络装置组,例如是电话通讯装置、个人计算机或网络连接装置。其他的装置组,如装置组11和13(未画出)也可以是普通类型的网络装置组,例如,装置组11可以代表电话通讯装置类型的网络装置,装置组13可以代表个人计算机类型的网络装置。
此外,装置组10、11和13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更高级别的装置组。例如,装置组10、11和13可以全部属于与子网络8相对应的装置组。此外,Acme Widgets公司某位雇员的网络身份为用户1,网络装置14可以为该雇员所使用。与前面所述的关于网络装置的情况相似,用户可以组合成一个或多个用户组,这些一个或多个用户还可以再组成一个或多个某他的用户组。
用户可以出于多种原因组合到一起,比如具有多个共同的属性。例如,用户可以根据用户所属组织的管理层组合到一起。例如,网络装置14可以为Acme Widgets公司的某位雇员所使用,这位雇员属于某一工作小组,该小组属于公司的某一部门。此外,该公司和其他企业在与服务供应商相对应的管理组下可以组合在一起。
图1只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子网络的通讯网络2的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这样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所面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各种其他通讯网络和子网络均在本文后面所提出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虽然本文后面关于使用多个与某层中实体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生成实体文件的方法和系统主要是根据管理层的管理组进行说明的,但这种方法和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实体集合层,例如可以用于上面所述的装置组和网络用户组。
不考虑实体(如网络装置、网络用户、或像某位雇员这样的管理层成员)和与该实体相对应的实体组(如装置组、网络有户组、管理组),一般希望对某一实体组中的所有实体确定出某些共同的设置参数,并允许每个实体对其他的设置参数进行个别定义。
设置参数可以包括对装置进行设置的任何类型参数,例如对像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这样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参数;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可以是Pingtel公司生产的XpressaTM型电话通讯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可以控制网络装置及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装置的音量控制、显示控制、安全性能、应用参数及网络地址的设定值;其他网络装置比如可以是服务器等。如果网络装置是像Pingtel公司XpressaTM型电话机这样的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则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可以定义:可以下载到该可编程电话通讯装置上的应用的控制设定值、呼叫控制协议的参数、呼叫等待能力、扬声器音量、振铃音量、通话时间初始协议注册服务器的地址、通话时间初始协议代理服务器、话机的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端口、调度服务器的地址等;其中呼叫控制协议参数例如是通话时间初始协议参数。其他的设置参数可按Pingtel公司的《Pingtex XpressaTM电话安装及设置》手册加以指定。同样,对网络装置还可规定出各种其他的设置参数。
一般希望将为某一实体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以及为这样的实体组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合起来,形成一组单独的设置参数。此外,还希望将某一实体和/或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为某一设置参数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值加合起来,以确定出这一设置参数的值,该值对实体组中的所有实体而言是一个常数,并且定义出这一参数的缺省值,该缺省值可被实体组或该层中较低的实体改写。
设置参数可以按照后面图9中的说明进行组织、定义、保存和组合。
图2是模块图,它表明的是管理层逻辑表达式20的实例。逻辑表达式20包括多个管理级别:服务供应商级别22、企业级别24、部门级别26、工作组级别28和雇员级别30。在Z轴方向上级别位置越高,在管理层中相应的级别就越高。在X-Y平面上,每个级别代表相应级别的设置参数,可以定义该参数的值。每个设置参数由X-Y平面内的一个点所代表。
每个级别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这些参数组在图2中用椭圆来代表,其中每个设置参数组为该管理级别的管理组或实体规定了一组设置参数。例如,服务供应商级别22可以包括设置参数值31、32、33和35,其中每组设置参数为某一特定的服务供应商定义出了一组设置参数。例如,设置参数组33可以对应某一会计服务供应商,设置参数组33定义的值可以是与该会计服务供应商相关的会计参数。
允许每一管理级别具有多组设置参数可以对与该管理级别相关的每个管理组或实体定义出管理控制的范围。对于某一管理组或实体而言,这一范围由与该组或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中的设置参数所定义。例如,设置参数组40定义会计部门的设置参数组,而设置参数组41和43分别定义销售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的设置参数组。会计部门的负责人有权定义设置参数组40中的设置参数值,但无权定义设置参数组41和43中的设置参数值。
虽然设置参数组为同一级别中不同的管理组或实体定义不同的范围,但同一级别的不同管理组或实体可以含有定义同一设置参数值的设置参数组。例如,如逻辑表达式20中椭圆所表明的,企业管理级别的设置参数组36和37共同定义了一个或多个相同的设置参数,部门管理级别的设置参数组41和43的情况与设置参数组36和37的情况相同。
对于某个给定的参数而言,级别22~30中的一个或多个级别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对该参数进行定义的设置参数组。例如Z轴的线段34表明了由坐标(X1,Y1)所定义的参数可具有由服务供应商设置参数组32、企业设置参数组36、部门设置参数组40、用户组设置参数组42和用户设置参数组43所分别定义的值。
设置参数组间的线段代表设置参数组间的层级关系。对于某一管理级别的第一个管理组而言,第一个管理组可以与相邻的下一管理级别中的一个或多个管理组或实体发生联系,下一级管理级别属于第一个管理组。举例而言,正如将设置参数组32和设置参数组36~38连接起来的直线所表示的,像服务供应商公司这样的服务供应商实体可以同与设置参数组36和37相对应的企业,如Acme Widgets公司发生联系。
相类似的是,某一管理级别上的已知管理组或实体也可以属于相邻的更高管理级别中的一个或多个管理组。例如,与设置参数组44相对应的雇员可以属于由连接设置参数组42和44的直线所代表的工作组2,工作组2与设置参数组42相对应。
虽然管理组和实体在本文中被经常描述为属于相邻更高级别的管理组,并由此大部分逻辑表达式20所表明的设置参数组与相邻较高级别中的设置参数组形成等级关系,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可以选择的是,实体或管理组不属于相邻较高级别中的某一管理组,因此,设置参数组不与相邻较高级别中的设置参数组形成等级关系。
例如,某人不属于某一工作组或某一部门,但属于AcmeWidgets公司。这样一个实体可能是该公司的行政人员、另一办公人员、董事或雇员,他的职位不属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工作组。因此,与这一人员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45可以与设置参数组38形成等级关系,但与部门级别26或工作组级别328中的设置参数组不形成等级关系,如图2所示。
与已知管理组或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包括由与更高级别中另一管理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所定义的参数值,已知的管理组或实体属于较高级别中的另一管理组。此外,设置参数组可以定义某些参数值,较高管理级别中其他管理组相应的设置参数组没有定义这些值。
例如,工作组级别中的工作组2属于部门级别中的会计部门。设置参数组42与工作组2相对应,设置参数组42定义与坐标(X1,Y1)相对应的参数的值。设置参数组40与该会计部分相对应,设置参数组也对与坐标(X1,Y1)相对应的参数值进行了定义。
比较而言,虽然会计部门属于企业级别,设置参数组40定义与坐标(X2,Y2)相对应的参数的值,但与企业级别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38并没有定义与坐标(X2,Y2)相对应的参数的值。
正如下面将要详细说明的,某一管理层中不同管理级别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对同一参数进行定义,这使得在每一管理级别上的管理组和实体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设置参数的值实施控制。此外,所定义的设置参数值可带有某些属性,这样这些值可以按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以确定出一个单独的参数值。
虽然图2表明的是管理层的逻辑表达式20,但逻辑表达式20也可以代表其他类型的层,例如可以代表网络装置层或用户层,其中级别22~30可分别代表网络装置或用户层的级别,并且有多个设置参数组分别与装置组及网络装置、用户组及用户相对应。
逻辑表达式20只是管理级别层逻辑表达式的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这一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后面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范围构成限制,该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各种其他的逻辑表达式均在本文后面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逻辑表达方式20可以使用各种数据格式及数据结构得到。例如,使用过程编程语言,如使用一个或多个记录和/或矩阵;或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使用一个或多个级、对象或其他提取项,可以在本地内存中完成逻辑表达式20;使用各种数据库技术,如使用由一个或多个数据表组成的关系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对象组成的对象型数据库或任意其他类型的数据库也可得到表达方式20;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文件的文件系统也能得到逻辑表达式20。
一个数据库,例如一个关系数据库通常储存在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中,例如储存在磁带、一个或多个磁盘或光盘中。本地内存通常是集成电路内存元件,例如是动态随机访问内存或是静态随机访问内存。这一本地内存通常由计算机(如网络装置)的处理单元(如微处理器)进行更近似地定位,并且能被计算机的处理单元更快地访问,而数据库在这二方面不如计算机的处理单元。在由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所定义的应用的执行过程中,这一应用通常临时储存在本地内存中,并由处理单元执行,处理单元对本地内存的访问相对快一些。
正如本文所用的,“提取项”是某一事物的逻辑表达式,其中逻辑表达式可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具体体现,例如在集成电话内存元件、磁盘、磁带或其他介质上。“被保存的提取项”是在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上具体体现的提取项,如在磁带或磁盘上具体体现。
图3是模块图,它表明的是关系数据库框架60的示范性实例,该数据库框架为实体层生成多个设置参数组,例如至少生成图2中逻辑表达式20的一部分。数据库框架60包括设置组表格62、标准设置组表格72、设置组参数许可表格82、设置组参数表格92以及标准参数表106。
标准参数表106可以是所有可被层定义的设置参数的目录,因此,可从表106创建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并将设置参数储存在设置组参数表92中,下面将对设置组参数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标准参数表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项108,每个输入项可以含有标准参数标识区110、名称区112,纵值标识区114、加合区116、活动区118和类型区120。区域110是进入输入项的钥匙。区域114、116、118和120每一个都对应由区域110所标识参数种类的属性。区域110、112、120和122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数据类型,例如是某一数字或一个字符串。区域114、116和118可以是布尔型值。
标准参数表106的每个输入项108与某个参数相对应,该参数由图2中管理级别22~30中某一级别的X-Y坐标来代表。
对每个输入项108而言,标准参数标识区110储存参数种类的特殊标识。名称区储存由区域110所标识的参数的名称。
终值标识区114储存布尔型值,对于区域110所标识的参数种类而言,布尔型值表明某一这类参数的确定值是否是具有区域112所指定名称的参数的终值。下面将结合图5A~5B对参数的终值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对于由区域110所标识的参数种类而言,加合标记区域116表明这种类型参数的确定值是否可同区域112所指定参数的确定值进行加合。下面将结合图5A-5B对可加合的参数值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类型区域120可用来对区域110所标识的参数进行分类。例如,如果通讯网络2是电话通讯网络,则类型区域120指示出区域110所标识的参数被分类为用户型参数、电话型参数或应用型参数。出于多种原因,这种分类是十分有用的。
输入项109是标准参数表106输入项108的一个实例。输入项109指定具有标准参数标识09的参数所属的种类,参数被命名为FEATURE-APPS,该参数是非终值、可加合、可活动的“A”型(如代表应用型)参数。
标准设置组表格72是某层可用设置参数组的种类目录。因此,从表格72可创建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并将这些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设置组表格62中,下面将对设置组表格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参考设置组表格72可以包括多个输入项74,每个输入项都包括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76,该区域是输入项和级别区域78的钥匙。标准设置级表格72的输入项7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80。区域76、78和80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数据,例如数据是某个数字或字符串。
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76为设置参数组的种类指定特别的标识符,级别区域78指定区域76所标识的设置参数组种类层中的级别。级别区域78可用来定义及改变某层中级别的数量。
对于每一个输入项74而言,其他区域80中的一个可以是名称区域,该名称区域与级别区域78所指定的级别相对应。例如,在图2中,对于级别22的设置参数组而言,级别区域78可包含整数5,名称区域含有“服务供应商”这些字符。另外,名称区域可以不是输入项74的一部分,其他的系统单元或过程可以与级别区域78所指定的级别名称联系起来。
输入项75是标准设置组表格72输入项74的一个实例。输入项75指定级别1中且带有R55标识的设置参数组的类型。
设置组参数许可表格82为一种或多种设置参数组定义一个或多个允许用于这种设置参数组的参数种类。设置组参数许可表格82含有一个或多个输入项84,其中每个输入项含有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86和标准参数标识区域88。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86与标准设置组表格72中的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76相对应;标准参数标识区域88与RP表格106中的标准参数标识区域110相对应。设置组许可表82的每个输入项8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90。输入项84的每个区域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例如可以是某一数字或某一字符串。
输入项85是设置组参数许可表格82中输入项84的一个实例。输入项85规定,表格72输入项75所指定的设置参数组种类可以包括表格106中输入项109所指定的参数种类。
因此,当创建某一特殊种类的设置参数组时,可以进入表格82的一个或多个输入项84,以确定将何种设置组参数加入到设置参数组中。
表格72、82及106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其他的表格。例如,表格72、82及106可以组合成一个单独的标准表格,该标准表格含有一个或多个输入项,其中每个输入项都含有标记设置参数组种类及这些种类级别的区域,还含有标记所有允许的参数种类、所允许的参数种类名称、对于每种允许的参数种类而言与参数种类有关的属性的区域以及其他区域。
设置组表格62列出当前为某一层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设置组表格6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项64,其中每个输入项含有设置组标识区域66,该区域是输入项和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68的钥匙,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68与标准设置组表格72中的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76相对应。设置组表格62的每个输入项6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70。
设置组标识区域66为某一设置参数组指定一个特定的标识,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68做为标准设置组表72输入项74的钥匙指定设置参数组的种类。设置组表格62中输入项的每个区域可以含有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数字或字符串。
输入项65是设置组表格62中输入项64的一个实例,输入项65规定,设置参数组077是一种由标准设置组表格72中输入项75所指定的设置参数组。
表格62中的每个输入项64与图2中的某个设置参数组相对应。此外,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70可以是名称区,名称区为输入项64指定由区域66所定义设置参数组的名称。这一名称是区域66所指定设置参数组的描述。例如,表格62中的输入项67可以代表图2中的设置参数组38,该设置参数组可以与AcmeWidgets公司相对应。因此,输入项67的名称区可以将该设置参数组的名称指定为“Acme设置参数组”或指定为另一名称。
设置组参数表格92对每个由设置组表格62中输入项64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定义参数。设置组参数表格9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项94,其中每个输入项94可以含有设置组标识区96,该标识区与设置组表格62中的设置组标识区66相对应,输入项94还含有设置组参数标识区98,该区域为区域96所标识的设置参数组中的参数指定一个特殊的标识。设置组参数标识区域98是输入项的钥匙。
每个输入项94还可以包括标准参数标识区100,该区域是进入标准参数表格106中输入项108的标准参数标识区110的钥匙,区域100指定区域98所标识参数的种类。
此外,输入项94可以包括数值区域102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104;数值区域102含有为区域98所标识参数所定义的值。设置组参数表格92中输入项94的每个区域可以含有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数字或字符串。
输入项95是设置组参数表92中输入项94的一个实例。输入项95规定,参数P200是一种由标准参数表格106中输入项109所指定的参数。P200的值为“W.exe,X.exe”,P200属于设置组表格62中输入项65所指定的设置参数组。
输入项94与属于图2所示某一设置参数组的参数相对应,尤其与由设置组标识区域96所标识的设置参数组相对应。
设置组表格62和设置组参数表格92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以生成一个或多个表格。例如,表格62和92可以组合成单独的表格,其中每个输入项包括:对设置参数组进行特殊标识的设置组标识区66、对区域66所标识设置参数组的种类进行标识的标准设置组标识区域68、对区域66所标识设置参数组中的参数进行标识的设置组参数标识区98、对区域98所标识参数的种类进行标识的标准参数标识区100以及含有区域98所标识的设置组参数值的数值区域102。
此外,表格72、82和10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与表格62和/或表格92中的一个或二个组合成一个或多个表格。例如,对于设置组表格62或表格62与92的组合表的每一输入项而言,该输入项还可以包括级别区域78,该区域指定与区域66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相关的级别,输入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属性区114~120,属性区规定标准参数标识区100所指定参数种类的属性。
例如,表格62、72、82、91和106中的输入项可组合成一个与表格230相似的单独数据库表格,下面将结合图7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数据库框架60只是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它可以为实体层建立多个设置参数组。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后面所提出的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为实体层建立多个设置参数组的任何其他种类数据库框架,比如数据库框架60的各种变化形式均在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图2所示的两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成一组单独的设置参数,该组设置参数是与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正如本文所用的,“整体文件”是一组参数,比如是一组设置参数,用这一组参数可对某一装置进行设置,如对某一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例如,两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每个设置参数组都对应某一层中不同的级别,这些设置参数组可以组合成某一整体文件,下面将结合图4和图5A~5B对此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该整体文件可用来对网络中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虽然下面将要对通过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成某一实体的整体文件的方法和系统进行说明,但这样的方法和系统还有其他几种用途。例如,除设置参数之外,该方法和系统还可用来对多组其他类型的参数进行组合。
将多组与某层不同级别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组合成一组单独的设置参数可以被看做是将多维设置参数投影到单维设置参数上,或是将多维参数组投影到参数组的平面上。
方法140使用多组设置参数生成某一整体文件,图4是表明方法140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步骤142,某一实体(如网络装置、网络用户或雇员)的标识被接纳。例如,该实体可以是电话通讯网络中电话通讯装置的逻辑表达式,或者是与电话通讯网络中一个或多个电话通讯装置相关的用户。
如果方法140由网络装置中的单元所执行,例如由储存在内存中某一应用的一部分或由网络装置的硬件单元所执行,则标识可以从网络装置的其他单元接收到。另外,标识可以从第一个网络装置之外的另一网络装置接收到。另外,标识可以做为任何形式的通讯的一部分进行接收,例如,该标识可以做为用户登录的一部分或做为生成整体文件请求的一部分而被接受。
虽然本文经常描述整体文件是根据用户的登录或生成某一特定实体整体文件的请求而生成的,但一个或多个整体文件也可以根据为某一特定实体组所有实体生成整体文件的请求而生成,其中的实体组例如是网络用户组、管理组(如工作组或部门)或装置组。例如在步骤142,收到某一管理组的标识,然后对该管理组的这一标识进行确认,比如按步骤144所述进行确认。
接下来,可以访问代表所标识实体组的保存抽取项(如排序的数据对象或数据库表格输入项)。该保存抽取项包括实体组的标识或相邻下一级别(如果有的话)到所标识实体组之间的实体的标识。例如,以逻辑表达式20为例,所标识的实体组是与管理级别24相对应的一个企业,在该情况中,保存的抽取项包括管理级别26中一个或多个部门的表达式。
接下来,可以访问代表一个或多个实体组或相邻下一级别中实体的被保留实体。可以对实体组或相邻下一级别(如果的话)中的实体进行标识和访问。这一过程可重复进行,直至最底层级别中的实体被加以标识。另外,代表最先被标识实体的保存提取项可以包括实体组和/或多个(如全部)级别的实体,这些实体属于所标识的实体组。例如,如果所标识的实体组是与管理级别22相对应的管理组,则保存的实体可以包括管理组及属于所标识管理组雇员的表达式,管理组中的每位雇员与管理级别24~30中的一个或多个级别相对应。
然后,可对每个实体组以及属于所标识实体组实体实施步骤144~152,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144中,将确定所收到的标识是否真实有效。例如,所收到的标识可以与实体标识保存表中的标识进行比较,这些实体与网络相关。这些网络实体可以做为任何种类数据结构的一部分以任何类型的数据格式保存起来,比如以文本文件格式、排序数据对象、关系数据库表格输入项、寄存器等格式进行保存。所保存的实体标识表可以与正在执行的方法140储存在同一网络中,或储存在另一网络装置中。
有关要为其生成整体文件的实体的其他信息可以随该实体的标识一同接收到。例如,实体整体文件的某一版本标识是某一序号,该标识可随实体的标识一同收到。这一版本标识表明整体文件的版本,另一装置单元或另一网络装置认为(或保存)这一版本是该整体文件的最新版本。
按此方式,在接下来的步骤145中,可以确定所收到的版本标识是否指定了实体整体文件的最新版本。例如,可以从数据库或文本文件中得到所保存的实体整体信息。所保存的实体信息可以包括实体整体文件最新版本的版本标识。如果所保存的版本标识与所收到的版本标识相同,则方法结束运行,因为装置中的其他单元或其他网络装置已具有了整体文件的最新版本。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这二个版本标识不同,即保存的版本标识大于所收到的版本标识,则在步骤146中确定使用哪一组合过程来生成整体文件。
再一种情况是,如果步骤144所收到标识是有效的,则不执行步骤145而执行步骤146。例如,在所收到的标识中没有版本标识,这样步骤145无法执行,或者在所收到的标识有效时方法140被定义为自动执行步骤146~152。
整体文件可以使用各种组合过程来生成。例如,如果方法140正根据用户对通讯的登录而执行,则可以使用第一种组合过程。该第一种组合过程可以是缺省过程,用户在任何时间登录通讯网络时都将使用这一过程。可以使用另一过程根据网络装置是否被接通电源来生成网络装置的整体文件。
对于不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组合过程。例如,某一特定的网络装置运行不正常时,为了确定该问题,可以使用特定的组合过程将只与该实体相关的某些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例如,只是将与某层中与特定级别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通过限制被组合成整体文件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将导致问题的设置参数组分离出来。
例如,参考图2中所说明的逻辑表达式20,组合过程可以定义只用服务供应商、企业和部门级别设置组来组合成雇员级别中某位雇员的整体文件。按此方式,要生成雇员A的整体文件,只需将设置参数组32、38和40组合起来,设置参数组42和44不用组合。因此,可以确定出该位雇员所使用的网络装置出现的问题是否是由设置参数组42或44所定义的值引起的。
例如,与雇员A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定义在该雇员所使用电话通讯装置上所要加载以及所要执行的用途,和/或可以定义与一个或多个应用相关的应用参数。如果雇员A一直使用的电话通讯装置继续出现错误,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特定的组合过程对雇员A生成一个整体文件,这一特定的组合过程不对与雇员A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进行组合,照此方式,当对雇员A所用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时,不使用与雇员A相关的设置参数组所定义的用途或用途参数来对网络装置进行设置,这样可以确定出雇员A所使用的网络装置出现的问题是否是由雇员A的设置参数组所定义的用途或用途参数引起的。
正在运行方法140的网络装置可以根据从网络管理员收到的指令使用特定的组合过程,或者被设置执行特定的组合过程。此外,根据实体生成整体文件的请求,可对正在运行方法140的网络进行设置(如编程),以便确定和选择使用哪一种组合过程以及正在生成的整体文件的状态、其他标准、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因此,步骤146包括从多种组合过程中选择一种组合过程,并将该组合过程用于步骤148所取出的设置参数组,以生成整体文件。这些所选的设置参数可以从通讯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中得到,包括从正在运行方法140的网络装置中得到。
接下来,在步骤148中,可以取得用于该实体的设置参数值。步骤148首先包括确定与实体有关的设置参数值。这一确定过程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例如,可对所保存的代表用户的提取项进行访问,如对面向对象的数据库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或关系数据库中一个或多个表格或表格输入项进行访问。这样的提取项可以指定为该实体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
此外,保存的提取项还可以对该实体所属的其他级别中的实体组进行标识。例如,如图1和2所示,该实体可以是某位雇员并属于某一工作组,该工作组可以属于某一部门,该部门可以属于某一企业,而该企业实体又可以属于某一服务供应商。在对这些其他的实体组进行标识之后,代表这些实体组的保存提取项可以被访问,为这些实体组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可以被加以标识。
另外,代表该实体的保存提取项不仅能够定义该实体所属的实体组,还可以定义与这些实体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这样就不必对代表实体组的每个提取项逐一进行访问以确定出与这些实体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
根据所标识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取得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例如,从关系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表格中取得设置参数组,如从上面结合图3所说明的数据库框架60的表格62和表格92中取得设置参数组。
可选择的是,步骤148可以根据管理层对所取得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进行排序。例如,参考图2,如果实体是雇员A,他属于工作组2,该工作组属于会计部门,而该会计部属于AcmeWidgets公司,该公司属于服务供应商公司,则取得的设置参数组可以分别是设置参数组44、42、40、38和32。设置参数组可以从层的顶级向层的底级排序,即以下列顺序排列:32、38、40、42及44。
步骤148可以进行任何其他类型的排序。
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对设置参数组进行排序,例如,可以通过保存地址计数器表格进行排序,其中该表中的每个位置都指向代表相应设置参数组的提取项,或者通过保存已排序的设置参数组表本身来进行排序,其中顺序中的每个位置包含相应的设置参数组。
例如,图7是表格230,这是设置参数组表格的一个实例,其中的设置参数组与正在生成整体文件的实体相关。表格230可以包括多个行(即输入项)231,其中每一输入项代表一个设置参数。
表格230中的每一输入项231可以与前面结合图3所说明的设置组参数表格92中的输入项94相对应。例如,输入项233、235和237可以分别与输入项103、99和101相对应;输入项239和241可以分别与输入项91和93相对应,输入项243、245可以分别与输入项95、97相对应。此外,每个输入项可以包括多个与设置参数相对应的区域。例如,每个区域可以与前面结合图3所说明的数据库框架60中表格62、72、82、92和106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相对应。
每个输入项231可以包括设置组标识区域232、级别区域234、设置组参数标识区域236、名称区域238、数值区域240、终值区域242、可加合区域244和一个或多个其他区域246。
正如表格230所示的,设置参数组表并不包括与级别2相对应的组。没有级别2的设置参数组有多种原因。例如,实体可能不属于级别2上的任何实体组,或者没有为实体所属的级别2中的实体组定义设置参数组。
设置组标识区域232可以为设置参数组指定一个特殊的标识,区域236所标识的参数属于该设置参数组。设置参数组区域232所含有的值是数字或字符串或其他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对设置参数组进行特殊标识。级别区域234表示区域232所标识设置参数组所属的层中的级别。级别区域234所含的值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成其他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标只出该层的级别。
参数区域236可以为输入项231上的参数指定一个特殊的标识。区域236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或其他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对该参数进行特殊地标识。
名称区域238所含的值指定区域236所标识参数的名称。不同设置参数组(即表格230中不同输入项)的不同参数可以有相同的名称,这一点的重要性可通过下图图5A和5B中方法170的说明变得清淅明了。
数值区域240可以含有区域236所指定参数的数值。终值区域242可以含有布尔型数值,该布尔型值表明区域240所指定的值是否是其名称由名称区域238指定的参数的终值,加合区域240可以含有布尔型数值,该布尔型型表明区域240所指定的值地否是其名称由区域238指定的参数的加合值。区域242和244将结合方法140和方法170中的步骤15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表格230所示的表可以使用各种数据格式及数据结构进行建立,例如通过提取记录中的数组、使用某一对象或其他数据结构建立该表。
现回到图4,在接下来的步骤150中,所取得的设置参数组根据步骤146所决定的组合过程进行组合,以生成某一实体的整体文件。正如前面所述的,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组合过程将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
图5A~5B是表明方法170实例的流程图,方法170根据某一组合过程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一个整体文件。
在步骤172,可以对下一个与该实体相关的设置参数组进行访问,如对第一个设置参数组进行访问。例如,如果该设置参数组是按照层进行排序的,则与该层下一个最高级别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可以被访问,如访问设置组表格62的输入项64。
另外一种情况是,正如结合方法140中的步骤148所说明的,所取出的设置参数组可以以表的形式进行排序,例如以图7所示的表格形式排序。因此,步骤172可以包括对与下一个设置参数组相对应的表格230的输入项进行访问。
在接下来的步骤174中,可以确定所访问的设置参数组是否带有它定义值的参数。例如,对于设置组表格62的每一输入项64而言,设置组参数表格92可以含有由设置组标识区域96及设置组参数标识区域98所指定的一个或多个输入项94。步骤174可以确定对于设置组标识区域66及96所标识的设置组是否存在下一个输入项94。
另外一种情况是,步骤174包括对表230的访问以确定这一设置参数组是否有下一个它所定义值的参数。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由输入项237所标识的参数组,则步骤174包括确定设置参数组167不带有下一个要定义值的参数,因为输入项237是表格230为组167所准备的最后一个输入项。
如果在步骤174中确定出这一设置参数组没有下一个要定义值的参数,则在步骤176中可以确定是否有为这实体而定义的下一个设置参数组,以及由正在执行的组合过程所许可的下一个设置参数组。步骤176包括对步骤148所生成的表进行访问,以确定是否为这一实体定义下一个设置参数组。
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设置组标识077所标识的参数组,则步骤174包括确定不需要为实体定以下一个设置参数组,因为参数组077是表格230所列出的最后一个参数组。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设置组标识22所指定的组,则步骤176包括确定有下一个设置参数组,要为该实体定义参数组077。
同样,根据正在进行的组合过程,即使需要为这一实体定义下一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过程也可以不再允许下一个设置参数组被认作是组合过程的一部分。例如,正如前面所述的,某些组合过程被用来测试为某一级别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是否是某一实体所出现问题的根源。因此,某一组合过程可以确定任何为该实体所定义的设置参数组以及与一个或多个级别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到组合过程中以生成该实体的整体文件。
例如,表格230表明,设置参数组167对应级别4,设置参数组022对应管理级别3,设置参数组077对应管理级别1。正如前面所述的,级别4、3及1分别对应企业级别、部门级别和雇员级别。此外,输入项245表明,设置参数组077的值为“H·323”,该值由参数CALL_CONTROL_PROTOCOL所定义。为了确定这一呼叫控制协议是否是实体077所出现问题的根源,组合过程可以规定,级别1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到该实体的整体文件中去。
如果应用这样的组合过程,则生成的整体文件将使用输入项237所指定的通话时间初始协议做为呼叫控制协议。照此方法,使用通话时间初始协议对该实体进行设置可以确定H·323协议是否是造成该实体所出现问题的根源。
如果在步骤176中确定没有下一个与该实体有关的设置参数组或没有该组合过程许可的下一个设置参数组,则步骤176结束运行。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确定有一个与该实体有关的设置参数组被组合过程所许可,则步骤172按前面所述的进行。
如果在步骤174中确定出设置参数组没有要定义值的下一个参数,则在步骤178中可以确定是否有来自另一个设置参数组的值在组合过程进行中被赋予这一参数。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22,当前的参数是CORE_APPS(见输入项239),则在步骤178中可以确定已经从设置参数组167(见输入项233)为这一参数取出了值“A.exe,B.exe,C.exe”。
如果确定,在组合过程进行中某个值曾被赋予这一参数,则在步骤180中可以确定这个被赋予该参数的值是否是终值。某一参数的终值是组合过程的一部分,终值在组合过程进行过程中不能被后来被该参数所取出的值所覆盖。
如果步骤180确定以前赋予参数的值是该参数的终值,则该参数值不再变化,并按前面所述执行步骤174。例如,输入项233为设置参数组167定义了值“A.exe,B.exe,C.exe”,这个值是参数CORE_APPS的终值。照此方式,如果当前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22,当前参数是参数CORE_APPS(见输入项239),则步骤180可以确定以前为参数“CORE_APPS”所取出的值“A.exe,B.exe,C.exe”是终值,在执行步骤174时不用改变CORE-_APPS的值。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在步骤180中确定以前所赋予的值不是该参数的终值,则在步骤182中从该设置组取出为该参数所定义的值。
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77,当前的参数是CALL_CONTROL_PROTOCOL(见输入项245),则该参数曾被赋予“通话时间初始协议”值(见输入项237),这一值被定义为非终值。按此方式,这种非终值状态在步骤180被确定,在步骤182,设置参数组077所定义的值H.323被取回。
在接下来的步骤184,可以确定以前所赋予这个参数的值是否是可以加合的。即使某个值做为当前组合过程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参数,这个值仍然是可以加合的,其他设置参数组为该参数所定义的值可以加合(即与之相加)到已经赋予该参数的值上。
如果步骤184确定以前所取出的该参数值是可以加合的,则在步骤186中从该设置参数组所取出的该参数值可以与以前所赋予该参数的值进行加合。
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22,当前的参数是参数FEATURE_APPS(见输入项241),则值“T.exe,U.exe,V.exe”可以与设置参数组167所定义的值“S.exe”进行加合,并可以与以前赋予该参数的值进行加合。这一加合可以进行,因为设置参数组167将参数FEATURE_APPS定义为一个可加合值。
如果在步骤184确定以前所取出的该参数值是不可加合的,则在步骤188这一以前所取出的值被新取出的值所取代或所覆盖。因此,当前设置参数组所定义的该参数值覆盖了以前由其他设置参数组所赋予这一参数的值。
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77,当前的参数是CALL_CONTROL_PROTOCOL(输入项245),则这一参数可被定为等于“H.323”,因为以前赋予这一参数的值“通话时间初始协议”被设置参数组167定义为非终值及不可加合值。因此,被级别1(如网络用户级别)的参数组077所定义的值“H.323”覆盖了由级别4(如企业级别)的组167所定义的值“通话时间初始协议”。
现在回到步骤178,如果步骤178确定以前没有为该参数取出过值,则在步骤183从该设置参数组中取出为这一参数所定义的值。
例如,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167,当前的参数是参数FEATURE_APPS(输入项235),则值“S.exe”被取出并赋予这一参数。
在步骤183、186或188执行完毕之后,在步骤190中可以确定这一设置参数组所定义的参数值是否是终值,例如,表格230中输入项231通过访问区域242可以确定参数值是否是终值。
在步骤190中,如果确定当前的设置参数组将这一参数值确定为终值,则在步骤196中将这一参数被赋予的值标记为终值,例如,通过插入一面旗子加以标记。举例而言,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077,当前参数是参数CALL_CONTROL_PROTOCOL(输入项245),由于在区域242中这一参数值被设置参数组077定义为终值,所以该参数被赋予的值可以被标记为终值。在执行完步骤196后,可按前面所描述的执行步骤174。
在步骤190中,如果确定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没有将这一参数值定为终值,则在步骤192中可以确定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否将这一参数值定义为了可加合的值,例如,通过访问表格230中输入项的区域244可以确定参数值是否是可加合值。
如果步骤192确定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没有将该参数值定为可加合参数值,则该参数值就不被标记并按照上述进行步骤174。举例而言,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167,当前的参数是参数CALL_CONTROL_PROTOCOL(输入项237),由于加合区域244将此值定义为不可加合值,所以“SIP”这一值不被标记为可加合值,并按照上述进行步骤174。
如果步骤192确定当前的设置参数组将当前的参数值定为可加合参数值,则在步骤194中将取出的这一参数值标记为可加合值,例如,用一面旗子加以标记。举例而言,如果当前的设置参数组是参数组167,当前的参数是参数FEATURE_APPS(输入项235),由于加合区域244将此值定义为可加合值,所以“S.exe”这一值被标记为可加合值。
方法170可能还包括一些图5A和5B没有示出的步骤。例如,在步骤182或步骤183为当前的参数取出值之后,可以确定所取出的值是否可被当前的设置参数组移动。通过访问表格106中相应输入项108的移动性区域188可以完成这一确定过程。另一种情况是,通过访问表格230中相应输入项231的其他区域246可以完成这一确定过程。
移动性区域的值或者为“可移动的”或者是“不可移动的”,该值表明被定义的参数值是否可以被赋予正在为一个移动实体所生成的整体文件所用的某一值,比如移动实体是一个用户。移动实体能够与通讯网络中多个网络装置(更具体而言是一个以上的网址)发生联系(能够登录到通讯网络中)。用户被认为是移动实体,因为用户可从多个网络装置登录到通讯网络。静止实体是只与通讯网络中一个网络装置发生联系的实体。举例而言,一个网络装置就是一个静止实体。
如果确定所取出的值是可移动的,则方法170按前面所述的分别继续执行步骤184或步骤188。
如果确定所取出的值不是可移动的,则可以确定这一值是为静止实体,如网络装置定义的,还是为移动实体,如用户定义的。
如果确定该值是为静止实体定义的,则方法170按前面所述的分别继续执行步骤184或步骤188。
如果确定该值是为移动实体定义的,则可以确定该移动实体目前是否正在使用被赋予该移动实体的网络装置或者正在使用没有被赋予该移动实体的另一通讯网络装置。一种情况是,该移动实体没有被赋予任何网络装置,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参数值被定义为不可移动的,所以该值不能被赋予当前的参数,方法170则继续执行步骤174。
此外,如果确定移动实体没有正在使用赋予该实体的网络装置,则取出的值不能被赋予当前的参数,方法170可以继续执行步骤174。
举例而言,某些应用应是能够对用户正在使用的任何网络装置进行设置,因此应被定义为可移动的。然而,有一些类型的设置参数用户不希望将其定为可移动的。例如,对于某一装置、用户和/或环境而言,音量和序幕对比度通常是特定的。在安静的办公室中,用户希望装置的音量设置固定的,而在嘈杂的实验中,用户最希望同样的装置具有不同的音量设定档次。同样,对比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装置据环境的照明情况有及具体用户的喜好。对于与用户或用户组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而言,这些设置参数应被定义为不可移动的,这样当用户登录不属于该用户的网络装置时,为这一设置参数所定义的值就不可能做为正在为该用户所生成的整体文件的一部分而被赋予该参数。
按如下所述将方法170应用于表格230可以生成图8中文本文件260所示的整体文件。首先,在步骤172对表格230中的设置参数组167进行访问。接下来是对输入项233~237进行步骤174~196,参数CORE_APPS被赋予值“A.exe,B.exe,C.exe”并被标记为终值,参数FEATURE_APPS被赋予值“S.exe”并被标记为可加合值,参数CALL_CONTROL_PROTOCIOL被赋予值“通话时间初始协议”。
接下来是在步骤172中从表格230对设置参数组022进行访问。接下来是在步骤174中通过访问输入项239确定设置参数组022将参数CORE_APPS定义为值“D.exe”。
在接下来的步骤178和180中可以确定值“A.exe,B.exe,C.exe”是否已经被赋予了参数CORE_APPS以及确定该值是否已被标记为终值。因此,参数CORE_APPS的值保持与“A.exe,B.exe,C.exe”相等。
照此方式,在接下来的步骤174,通过访问输入项241可以确定设置参数组022是否将参数FEATURE_APPS定义为了值“A.exe,B.exe,C.exe”。通过使用步骤178和180,可以确定参数FEATURE_APPS以前是否曾经被赋予过值,但这一以前所赋予的值不是这一参数的终值。
接下来在步骤182,可以从区域240取得值“A.exe,B.exe,C.exe”。在随后的步骤184,可以确定该参数的以前值“S.exe”被标识为可加合值。因此,在步骤186中,“T.exe,U.exe,V.exe”这一值可以与“S.exe”这一值进行加合,以便为参数FEATURE_APPS生成“S.exe,T.exe,U.exe,V.exe”这一值。
接下来,通过步骤190和196,参数FEATURE_APPS被新赋予的值被标记为终值,如加上标记旗。
接下来,在步骤172,从表格230对设置参数组077进行访问。通过步骤174~180,通过访问输入项243可以确定设置参数组077为参数FEATURE_APPS定义了值“W.exe,X.exe”,但是“S.exe,T.exe,U.exe,V.exe”已经被赋予这一参数并被标记为终值。因此,参数FEATURE_APPS的值仍然等于“S.exe,T.exe,U.exe,V.exe”。
接下来,通过执行步骤174、178、180、182、184和188并通过访问输入项245,参数CALL_CONTROL_PROTOCOL以前被设置参数组16所定义的值“通话时间初始协议”被设置参数组077所定义的值“H.323”所覆盖并被“H.323”所取代。因此,正如图8中的文本文件260所示的,所生成的整体文件包括含有下列值的下列参数:CORE_APPS=“A.exe,B.exe,C.exe”;FEATURE_APPS=“S.exe,T.exe,U.exe,V.exe”;CALL_CONTROL_PROTOCLOL=“H.323”。
该整体文件的提取项可储存在本地内存的易失性记录介质中。根据执行方法140的应用工具的类型(如用C语言,C++语言或Java语言写成的应用软件)可以完成这一内存表达式。
方法140只是根据组合过程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案。这一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下面提出的任何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任何其他种类的根据组合过程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的方法,例如方法170的变化形式均在本文下面所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现在返回到图4,在步骤150执行完毕后,在步骤152将整体文件进行保存。正如本文所使用的,“保存”一词以及该词的衍生词意思是指储存到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中。整体文件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技术加以保存。
图6是保存整体文件所用方法210应用实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212,可以确定整体文件提取项要保存的位置。例如,这一位置可被指定为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或其他类型的位置显示器。从对网络装置进行特别标识的多个属性可以确定这一URL。例如,该URL可以是域名、指定网络装置的可能路径或网络装置上特殊目录的组合。
在接下来的步骤214,可以确定利用整体文件的提取项生成所要保存的整体文件的提取项所用的执行过程。所执行的过程取决于所要保存的整体文件中的数据格式。例如,整体文件可以以文件的方式保存在文本文件中,其中的文本可以是多个代表设置参数和由方法170所确定值的名称/数值对;整体文件也可以保存为扩展标识语言文件或面向对象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或任何一种其他的数据结构。
在接下来的步骤216中,将执行过程应用于整体文件以生成要保存的提取项,在步骤218中,所生成的提取项可以保存在步骤212所确定的位置上。例如,在步骤216,使用执行过程可生成图8中的文本文件260,该文本文件可以储存在步骤212所确定的位置上。
在接下来的步骤220,可以对整体文件的序号或其他版本标识进行更新。例如,在方法140执行之前整体文件的序号是一个整数,在步骤220可以在这一整体数上再加上1。
在接来来的步骤222,该序号可以储存在数据结构中,数据结构还包括整体文件中被保存的提取项的标识以及保存的地址。例如,数据结构可以是关系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含有多个输入项,每个输入项对应一个实体,每个输入项含有储存该实体独特标识的区域、储存整体文件中被保存提取项的标识的区域、储存提取项保存位置的区域以及储存被保存提取项的序号的区域。其他的数据结构也可用来储存被保存部分的序号、位置以及标识。
方法210所执行步骤的顺序不受图6所示顺序的限制,这些步骤也可按其他顺序执行。例如,步骤214可在步骤212之前执行。此外,方法210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步骤串行执行也可以并行执行。举例而言,至少步骤212和214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并行执行。
方法210只是保存整体文件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案。这一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下面提出的任何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任何其他种类的根据组合过程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的方法,例如方法210的变化形式均在本文下面所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方法140所执行步骤的顺序不受图4所示顺序的限制,这些步骤也可按其他顺序执行。例如,步骤148可在步骤146之前执行。此外,方法140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步骤串行执行也可以并行执行。举例而言,至少步骤146和148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并行执行。
方法140只是保存整体文件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案。这一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下面提出的任何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任何其他种类的根据组合过程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的方法,例如方法140的变化形式均在本文下面所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上面所说明的方法140、170和210使用同一层中与某些实体及实体组相对应的多个设置参数组生成整体文件。然而,可以结合与某些实体及不同层的实体组的两个或更多个设置参数组来生成整体文件。
例如,销售部的某个雇员可以坐在工程部的电话通讯装置前成功地登录到通讯网络上。多个与雇员所属的管理层相关的设置参数组包括与销售部相关但与工程部不相关的设置参数组,这些设置参数组可以组合成该雇员的整体文件。此外,多个与工程部的电话通讯装置所属的装置层有关的设置参数组可以组合成该电话通讯装置的整体文件。同样的实例包括第一个企业的雇员登录到另一企业的个人计算机上。多个与第一个企业而不是第二个企业所属的管理层发生联系的设置参数组可以组合成该雇员的整体文件。此外,多个与第二个企业的个人计算机所属的装置发生联系的设置参数组可以组合成该个人计算机的整体文件。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雇员的整体文件和装置(电话通讯装置或个人计算机)的整体文件可以组合成结果整体文件。组合过程可以包括只对两个整体文件中参数/数值对的加合,或者可以包括从一个整体文件提供参数值,这一参数值优先于另一整体文件的值。这种优先可以各种方式加以实现。例如,装置整体文件所定义的参数值优先于雇员整体文件所定义的参数值,反之亦然。
在整体文件组合形成之后,则可以用结果整体文件对正在使用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另外,这些整体文件不能被组合,但第二个整体文件可用来对正在被使用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可对网络装置进行编程,这样所定义的第一个参数值不能被覆盖,或者最后一个值具有优先权。也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来确定哪个参数值具有优先权。
任何种类的系统可用来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生成整体文件。图9是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成整体文件的系统280的一个实例。
系统280包括设置管理模块284和数据库管理系统306。设置管理模块284可包括设置控制单元286、组合单元290和执行单元294。
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接收实体信息282并使用实体标识296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以取出保存的实体信息298。所收到的实体信息282包括实体的各种信息。例如,正如前面关于方法140中步骤142的说明,实体信息包括实体的标识,如某个独特的标记,以及该实体的整体文件版片的标识(如序号)。
实体信息282可以从第一个网络装置接收到,设置管理模块284可以驻留在第二个网络装置上。另外,实体信息282可以从设置管理模块284所驻留的网络装置中另一模块接收到。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可以接收实体信息以便确定该实体信息是否是最新的实体信息。具体而言,可以对实体信息282进行接收以便确定包含实体信息282的整体文件版本是否是实体信息的最新版本。
根据实体信息282的接收,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从数据库管理系统306取出所保存的实体信息298。例如,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访问储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中被实体标识296所标记的数据,实体标识296是所收到的实体信息282的一部分。所保存的实体信息298可以是储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设置数据308的一部分。设置数据308可以包括以多种不同格式储存的多个不同数据。例如,设置数据可以包括以任何种类格式储存的整体文件,比如以扩展标识定位器文件格式、排序的数据对象、或其他数据格式储存的整体文件。
此外,设置数据308可以包括前面结合图3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表格62、72、82、92和106,并可以包括其他的关系数据库表格,比如包括多个实体的表格,其中每个输入项对应于一个实体或一个实体组,其中一个输入项可以与实体标识296所标识的网络输入项相对应。
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将保存的实体信息298与接收到的实体信息282进行比较。例如,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将保存的实体信息298中的整体文件版本标识(如序号)与实体信息282中所含的版本标识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版本是相同的,则设置控制单元可以向网络装置中送出实体信息282的另一模块发出指示,表明另一模块或网络装置拥有最新版本的整体文件。
另外一种是,如果版本不相同,则设置控制单元286可以向组合单元290发出创建整体文件的指令288。
在收到指令288后,组合单元290可使用实体标识29从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例如,可对组合单元290进行设置,使其执行前面图4及图5a~5b所述的步骤146~150。然后组合单元290按图4和图5a~5b所述将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302组合起来,生成整体文件数据292。
执行单元294可以接收整体文件数据292,并生成整体文件304的保存的提取项;例如,整体文件292以前面图6所述的内存表达式被接收;提取项的生成可按前面图6所述的进行。
可以对执行单元294进行设置,使其将整体文件304的保存表达式储存到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中,例如,将其做为设置数据308的一部分储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06中;以及使其将整体文件304的保存提取项发送到其他的目的地,例如,发送到设置管理模块284所驻留的通讯网络上另一网络资源的用户界面中。
此外,如果执行单元294不将整体文件的提取项储存到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中,则执行单元294可将整体文件304的提取项做为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储存为网络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文件。例如,整体文件的拷贝可以储存在设置管理模块284所驻留的网络装置中,整体文件的其他拷贝可储存在网络的其他网络装置中。这些拷贝可被网络服务器访问,如可被超级文本传输协议服务器访问。
除了将提取项储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中,整体文件提取项的一个或多个文件还储存在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中,这样,当数据库管理系统306出现故障或不能为一个或多个网络装置所用时,上述储存方式提供了冗余保护。此外,整体文件的这些拷贝提供了对整体文件的更快速访问,例如,网络浏览的访问速度快于数据库管理系统306的访问速度,整体文件的这些拷贝还实现了通讯网络的负载平衡。
设置管理模块284可以使用各种软件、固件、硬件、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创建。例如,使用Palo Alto太阳微系统中的Enterprise Java Beans可以制做出设置管理模块284,EnterpriseJava Beans可以从下述网址获得:http://www.javasoft.com/products/ojb/index.html,其中EJB通话时间可被用来建立单元286、290和294,并从多个设置参数组生成整体文件。使用任何种类的数据管理软件都可以制做出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例如,使用Postgre SQL可以制做出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从加拿大的Postgre SQL公司可以获得Postgre SQL。
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306与设置管理模块间的传递而言,可以使用Java数据库的连接性能,例如,可以使用太阳微系统公司使用为Javasoft定义的API所开发出的Java数据库连接性能。Java数据库连接性能可由数据库供应商(如甲骨文公司)制作出来。照此方式,设置管理模块284可以为从数据库表格中提取的每个输入项创建一个单独的EJB实体。
要同设置管理模块所驻留的网络装置之外的其他网络装置进行通讯,设置管理模块包括网络容器,该容器含有一个或多个Java服务器和/或Java服务器页,其中每个Java服务器页或Java服务器对应一个远程网络装置。网络容器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技术与前面所述的EJB通话时间进行通讯,例如使用远程方法创新技术、互联网的Inter-orb协议、或它们的组合方式进行通讯。远程方法创新是一种能力,API是Java语言的一部分,例如是太阳微系统公司的Javasoft的一部分。互联网的Inter-orb协议是使用共同对象请求中间结构体进行通讯的标准技术。共同对象请求中间结构体是为远程目标定义面向对象界面的一种技术,远程目标在不同的机器(即网络装置)或过程中发挥功能。照此方式,远程方法创新及互联网Inter-Orb协议是在相同或不同网络装置上的两个或多个过程间提供过程通讯的技术。有关远程方法创新及互联网Inter-Orb协议的更详细信息,请见:http//www.javasoft.com/products/rmi-iiop/index.html。
设置管理模块284还包括在网络容器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装置进行通讯的表达层(未画出),其中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装置与设置管理模块284进行通讯。
此外,设置管理模块可以驻留在通讯网络的任何类型网络装置中,例如驻留在电话通讯装置、附属电话通讯装置调度服务器、或电话通讯网络装置的组合系统中。
系统280及其中的单元284、286、290、294和296可以是软件(如C语言、C++语言、Java语言或它们的组合)、硬件(如一个或多个有具体用途的集成电路)、固件(如电子编程的内存)或是这些软硬件的组合。系统280及其单元可以驻留在同一机器上,例如驻留在电话通讯装置或驻留在前面所述的图1中电话通讯网络的调度服务器中。系统280及其单元也可以是模块化的,驻留在多个互连的机器中。例如,所有单元284、286、290、294和306驻留在电话通讯装置或调度服务器上,这些单元的组合或其中的子单元可以分布在一个或多个电话通讯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调度服务器上。
此外,在每台含有系统280或其单元的机器上,系统280及其单元可以驻留在该机器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例如,系统280的不同部分和/或单元284、286、290、294及306可以驻存在计算机内存(如随机访问内存、只读内存、磁盘等)的不同区域。每台这样的计算机可以包括多个已知的文件,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内存系统、磁盘存储系统、一个或多个网络界面、一个或多个母线或其他将各种元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内部通讯线路。
系统280只是从多组设置参数生成某一整体文件所用系统的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文后面所提出的权利要求范围构成限制;该示范性实施方案只起到示范作用,使用多个设置参数组建立整体文件的任何其他种类的方法,比如系统280变化形式均在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前面结合图4~6所述的方法140、170和210以及其中的步骤,其中分别包括步骤142~152、步骤172~196以及步骤212~222,以及各种实施方案和这些方法及步骤的各种变化形式,无论是单独的还是组合在一起的,均可以做为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可具体体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加以实现,举例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易性记录介质、集成电路内存单元、或这些介质的组合。这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可具体体面的计算机可读信号,其中这些信号定义各种指令,例如,做为计算机所执行的结果,一个或多个程序的一部分指示计算机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或步骤,和/或各种实施方案以及上述方法、步骤、实施方案的变化形式和组合形式。这种指令可以用任何种类的编程语言写成,例如用Java语言、C语言、C++语言或这些语言的任意组合语言写成。
到目前为止,本文对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将在本文的后面提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十分清楚,前面所述的内容只是示范性的,并非限制性的,这些说明是以实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有能力进行各种修改或设计出其他的实施方案,但这些修改和其他实施方案均在本文以下所提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尤其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所给出的许多实例涉及到方法步骤或系统单元的特定组合,但应该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和单元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进行组合而达到相同的目的。本文中只与某一系统或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有关的步骤、单元及部分并不意味着这些步骤、单元及部分不能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起到同样的作用。此外,对于本文下面权利要求所引述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功能而言,其中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本文所示的用于执行所述功能的装置,而是意味着包括任何等同的装置,包括现在已知的及今后开发出的用于执行所述功能的装置。
Claims (75)
1.一种将值赋予与通讯网络有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方法,其中该实体是实体组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中含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取出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其中每组参数对应于某个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对于每组参数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一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
(b)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其中整体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对每个参数而言,整体文件还包括多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值。
2.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c)使用整体文件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组合步骤包括如下:
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将来自设置参数组的值赋予设置参数。
4.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层是某一管理层,实体组是管理实体组。
5.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装置层,实体组是网络装置组。
6.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用户层,实体组是网络用户组。
7.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组合过程在通讯网络上可以被访问,第一组合过程定义了对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的过程,其中步骤(b)还包括:
根据该组合过程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
8.如权利要求7中的方法,其中在通讯网络中有多个组合过程可用,包括第一个组合过程,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从多个组合过程中选择第一个组合过程。
9.如权利要求7中的方法,其中第一个组合过程指定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与该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其中的步骤(b)还包括:
不对一个或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这些参数组与第一个组合过程所指定的实体组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7中的方法,其中多组设置参数中的第一组与该层的最高级实体组相对应,其中步骤(b)包括:
根据层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组合从第一组设置参数开始。
11.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定义第一个值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所以不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第一个值定义为可加合的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可加合。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可加合的值,所以将第二值与第一个值进行加合以生成一个加合值,并将该加合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通过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来覆盖第一个值。
14.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实体是电话通讯装置,该电话通讯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的实体是网络装置用户,网络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多个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关系数据库中,步骤(b)包括:
访问该关系数据库以便取出多个设置参数组。
17.一种将值赋予与通讯网络有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系统,其中该实体是实体组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中含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系统包括:
设置管理模块,该模块由一个或多个输入项组成,这些输入项接收来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多个设置参数组,这些设置参数组参通讯网络中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其中每组参数与一个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相对应,对于每组参数而言,参数组定义了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值以及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的方法,整体文件由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组构成,对于每个参数而言,多个设置参数组中的一组赋予参数相应的值,整体文件还包括整体文件的输入项。
18.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可以使用整体文件对通讯网络中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中的每个参数而言,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可以将来自多个设置参数组中的一组的值赋予设置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管理层,实体组是管理实体组。
21.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装置层,实体组是网络装置组。
22.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用户层,实体组是网络用户组。
23.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合过程在通讯网络上可以被访问,第一组合过程定义了对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的过程,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根据该组合过程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
24.如权利要求23中的系统,其中在通讯网络中有多个组合过程可用,包括第一个组合过程,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从多个组合过程中选择第一个组合过程。
25.如权利要求23中的系统,其中第一个组合过程指定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与该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不对一个或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这些参数组与第一个组合过程所指定的实体组相对应。
26.如权利要求23中的系统,其中多组设置参数中的第一组与该层的最高级实体组相对应,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根据层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组合从第一组设置参数开始。
27.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定义第一个值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所以不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28.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第一个值定义为可加合的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可加合。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可加合的值,所以将第二值与第一个值进行加合以生成一个加合值,并将该加合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29.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通过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来覆盖第一个值。
30.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的实体是电话通讯装置,该电话通讯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31.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的实体是网络装置用户,网络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32.如权利要求17中的系统,其中多个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关系数据库中,其中设置管理模块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访问该关系数据库以便取出多个设置参数组。
33.一种将值赋予与通讯网络有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系统,其中该实体是实体组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中含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系统包括:
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取出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的装置,其中每组参数对应于某个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对于每组参数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一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
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的装置,其中整体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对每个参数而言,整体文件还包括多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值。
34.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使用整体文件对通讯网络中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装置。
35.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组合装置包括: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中的每个参数而言,将来自多个设置参数组中的一组的值赋予设置参数的装置。
36.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管理层,实体组是管理实体组。
37.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装置层,实体组是网络装置组。
38.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用户层,实体组是网络用户组。
39.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合过程在通讯网络上可以被访问,第一组合过程定义了对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的过程,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根据该组合过程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的装置。
40.如权利要求39中的系统,其中在通讯网络中有多个组合过程可用,包括第一个组合过程,该系统还包括:
从多个组合过程中选择第一个组合过程的装置。
41.如权利要求39中的系统,其中第一个组合过程指定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与该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不对一个或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的装置,这些参数组与第一个组合过程所指定的实体组相对应。
42.如权利要求39中的系统,其中多组设置参数中的第一组与该层的最高级实体组相对应,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根据层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的装置,组合从第一组设置参数开始。
43.如权利要求33中的方法,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定义第一个值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
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的装置;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所以不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的装置。
44.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第一个值定义为可加合的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可加合值的装置;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可加合的值,所以将第二值与第一个值进行加合以生成一个加合值,并将该加合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的装置。
45.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组合装置还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的装置;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的装置;
通过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来覆盖第一个值的装置。
46.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的实体是电话通讯装置,该电话通讯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47.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的实体是网络装置用户,网络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48.如权利要求33中的系统,其中多个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关系数据库中,取出装置包括:
访问该关系数据库以便取出多个设置参数组的装置。
4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如下组成:
计算机可读介质;
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信号,该信号定义了指令,做为计算机执行的结果,这些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将值赋予与通讯网络相关的第一个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的过程,其中实体是实体集合层中的成员,通讯网络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过程包括如下组成:
(a)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取出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多组设置参数,其中每组参数对应于某个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对于每组参数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一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
(b)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个实体的整体文件,其中整体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对每个参数而言,整体文件还包括多组设置参数所赋予的相应值。
50.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过程还包括如下步骤:
(c)使用整体文件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
51.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组合步骤包括:对于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将来自设置参数组的值赋予设置参数。
52.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管理层,实体组是管理实体组。
53.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装置层,实体组是网络装置组。
54.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用户层,实体组是网络用户组。
55.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组合过程在通讯网络上可以被访问,第一组合过程定义了对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的过程,其中步骤(b)还包括:
根据该组合过程将多组设置参数组合起来。
56.如权利要求55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通讯网络中有多个组合过程可用,包括第一个组合过程,该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c)从多个组合过程中选择第一个组合过程。
57.如权利要求55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个组合过程指定一个或多个实体组,与该实体相对应的设置参数组不被组合,其中的步骤(b)还包括:
不对一个或多组设置参数进行组合,这些参数组与第一个组合过程所指定的实体组相对应。
58.如权利要求55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多组设置参数中的第一组与该层的最高级实体组相对应,其中步骤(b)包括:
根据层将多个设置参数组组合起来,组合从第一组设置参数开始。
59.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定义第一个值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所以不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60.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第一个值定义为可加合的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并将第一个值标记为可加合值;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由于第一个值被标记为可加合的值,所以将第二值与第一个值进行加合以生成一个加合值,并将该加合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61.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第二组设置参数定义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二个值,其中步骤(b)包括:
访问第一组设置参数;
将第一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
访问第二组设置参数;
通过将第二个值赋予第一个设置参数来覆盖第一个值。
62.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实体是电话通讯装置,该电话通讯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63.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的实体是网络装置用户,网络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64.如权利要求49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多个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关系数据库中,步骤(b)包括:
访问该关系数据库以便取出多个设置参数组。
65.一种数字信息产品,其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可具体体现的第一类信号,对于与通讯网络相连的实体以及属于实体集合层中一个或多个实体组的实体而言,该信号定义了多组对通讯网络的网络装置进行设置的设置参数,其中每组参数对应于某个实体或实体组中的一个,对于每组参数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参数而言,该组参数定义了设置参数的值。
66.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多组设置参数中的至少两组定义了同一设置参数的值。
67.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管理层,实体组是管理实体组。
68.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装置层,实体组是网络装置组。
69.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的层是某一网络用户层,实体组是网络用户组。
70.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定义第一个值为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终值。这样第一个值就不能被其他设置参数组为第一个参数所定义的另一值所覆盖。
71.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并将第一个值定义为可加合值。这样另一组设置参数为第一个参数所定义的另一个值可以与第一个值进行加合。
72.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第一组设置参数定义了第一个设置参数的第一个值,这样第一个值可以被其他设置参数组为第一个参数所定义的另一值所覆盖。
73.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的实体是电话通讯装置,该电话通讯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74.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的实体是网络装置用户,网络装置是通讯网络的一部分。
75.如权利要求65中的数字信息产品,其中多个设置参数组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关系数据库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9061300P | 2000-03-20 | 2000-03-20 | |
US60/190,613 | 2000-03-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7812A true CN1437812A (zh) | 2003-08-20 |
Family
ID=2270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806894A Pending CN1437812A (zh) | 2000-03-20 | 2001-03-20 |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059404A1 (zh) |
EP (1) | EP1305909A2 (zh) |
JP (1) | JP2003528409A (zh) |
KR (1) | KR100467401B1 (zh) |
CN (1) | CN1437812A (zh) |
AU (1) | AU2001252937A1 (zh) |
CA (1) | CA2402695A1 (zh) |
WO (1) | WO2001071979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4203B (zh) * | 2004-10-08 | 2011-01-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设置管理的设备、方法、系统及程序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90745B2 (en) * | 2001-03-02 | 2009-09-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 router in a shared network system |
US20030018701A1 (en) * | 2001-05-04 | 2003-01-23 | Gregory Kaestle | Peer to peer collaboration for supply chain execution and management |
DE60205450D1 (de) * | 2002-03-08 | 2005-09-15 | Sun Microsystems Inc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die Bereitstellung von Konfigurationsdaten |
JP2003323364A (ja) * | 2002-05-08 | 2003-11-14 | Canon Inc |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管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US7451458B2 (en) | 2002-08-02 | 2008-11-11 | Tuchow Jonathan A | Software methods of an optical networking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multi-protocol optical networking modules having packet filtering resources |
US8914509B2 (en) * | 2002-08-02 | 2014-12-16 | Null Networks Llc | Extensible configuration methods for optical networking apparatuses with multiple multi-protocol optical networking modules |
US8161288B2 (en) * | 2003-05-28 | 2012-04-17 | Belarc, Inc. | Secure user access subsystem for use in a computer information database system |
US7809809B2 (en) * | 2004-01-13 | 2010-10-05 | Nokia Corporation | Client provisioning using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template with flag parameters |
US7467386B2 (en) * | 2004-01-16 | 2008-12-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arameter passing of data structures where API and corresponding stored procedure are different versions/releases |
KR101054080B1 (ko) * | 2004-02-06 | 2011-08-03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망 관리에서의 조직 관리 방법 및 그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기록매체 |
US8218457B2 (en) * | 2004-06-29 | 2012-07-10 |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ing multiple signaling protocols |
US9160811B2 (en) * | 2004-08-10 | 2015-10-1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lient provisioning with enhanced linking |
KR100600813B1 (ko) * | 2004-11-19 | 2006-07-1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메가코 프로토콜 변환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7617479B2 (en) * | 2005-06-28 | 2009-11-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ervice frameworks |
US20070082660A1 (en) * | 2005-10-11 | 2007-04-12 | Smith Brian K |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aware applications |
JP5033322B2 (ja) * | 2005-11-10 | 2012-09-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連結関係情報を用いた情報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
US20070184858A1 (en) * | 2006-02-09 | 2007-08-09 | Agere Systems Inc. | Method of attach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asks to a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odule car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GB2435980A (en) * | 2006-03-09 | 2007-09-12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Optimizing routing of demands in a network |
US8122111B2 (en) * | 2006-07-25 | 2012-02-21 | Network Applianc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er configur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
US8032617B2 (en) * | 2007-04-05 | 2011-10-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pplication settings migration using virtualization |
US9704162B2 (en) | 2007-08-20 | 2017-07-1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Enterprise structure configurator |
US20090089698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Bruce Gordon Fuller | Automation visualization schema with zooming capacity |
US9313108B2 (en) * | 2007-12-14 | 2016-04-12 | Ericsson Ab | Flexible and scalab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subscriber services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
FI20085112L (fi) * | 2008-02-08 | 2009-08-09 | Teliasonera Ab | Käyttäjän päätelaitteen asetuksien konfigurointi 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
EP2093969B1 (en) * | 2008-02-21 | 2013-05-29 | Alcatel Lucent | Multi-layer profile architecture for H.248 controlled media gateways |
US20090288068A1 (en) * | 2008-05-13 | 2009-11-19 | Facton Gmbh | Domain model concept for developing computer applications |
US20100049573A1 (en) * | 2008-08-20 | 2010-02-25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utomated security provisioning for outsourced operations |
US20100088671A1 (en) * | 2008-10-07 | 2010-04-08 | Heiko Rentsch | Project scopes for configuration based computer application projects |
JP2012008871A (ja) * | 2010-06-25 | 2012-01-12 | Ricoh Co Ltd |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及び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
US9406043B1 (en) * | 2010-12-15 | 2016-08-02 | A9.Com, Inc. | Techniques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US8966595B1 (en) * | 2010-12-15 | 2015-02-24 | A9.Com, Inc. | Techniques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ing a “shared secret” |
US9323466B2 (en) | 2011-04-27 | 2016-04-26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ient policy assignment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
US9125135B2 (en) * | 2011-05-09 | 2015-09-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identities in 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4070055A1 (en) * | 2012-10-31 | 2014-05-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 configuration file template |
US9667491B2 (en) * | 2014-08-22 | 2017-05-30 | Spectralink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US9594621B1 (en) * | 2014-12-30 | 2017-03-14 | Juniper Networks, Inc. | Online network device diagnostic monitoring and fault recovery system |
US10721121B2 (en) * | 2016-12-11 | 2020-07-21 | Nutanix, Inc. |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nfigurations between computing systems using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s |
CN111771407B (zh) * | 2018-02-12 | 2023-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CN108923952B (zh) * | 2018-05-31 | 2021-11-30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服务监控指标的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0795806B2 (en) | 2019-03-08 | 2020-10-06 | Voluntis S.A.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stream of health-related dat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2928A (en) * | 1995-02-24 | 1999-02-16 | Cabletron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and enforcing policies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6421719B1 (en) * | 1995-05-25 | 2002-07-16 | Aprisma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ctive and deliberativ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US5889953A (en) * | 1995-05-25 | 1999-03-30 | Cabletron Systems, Inc. | Policy managemen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
EP0752652B1 (en) * | 1995-07-03 | 1998-12-16 | Sun Micro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hierarchical policy for computer system administration |
US5875327A (en) * | 1997-02-18 | 1999-02-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erarchy of preferences and preference groups |
US6170009B1 (en) * | 1998-07-17 | 2001-01-02 | Kallol Mandal | Controlling devices on a network through policies |
US6615218B2 (en) * | 1998-07-17 | 2003-09-0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Database for executing policie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n a network |
US6101539A (en) * | 1998-10-02 | 2000-08-08 | Kennelly; Richard J. | Dynamic presentation of management objectives based on administrator privileges |
US6167445A (en) * | 1998-10-26 | 2000-12-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and implementing high-level quality of service policies in computer networks |
US6327618B1 (en) * | 1998-12-03 | 2001-12-0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cognizing and processing conflicts in network management policies |
US6301613B1 (en) * | 1998-12-03 | 2001-10-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Verifying that a network management policy used by a computer system can be satisfied and is feasible for use |
US6393474B1 (en) * | 1998-12-31 | 2002-05-21 | 3Com Corporation | Dynamic policy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ctive network devices |
US6539425B1 (en) * | 1999-07-07 | 2003-03-25 | Avaya Technology Corp. | Policy-enabl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6587876B1 (en) * | 1999-08-24 | 2003-07-0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 Grouping targets of management policies |
US6578076B1 (en) * | 1999-10-18 | 2003-06-10 | Intel Corporation | Policy-bas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dynamic policy generation |
US6598057B1 (en) * | 1999-12-22 | 2003-07-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onfiguration files using policy descriptions |
US6674743B1 (en) * | 1999-12-30 | 2004-01-06 | 3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licy-based services for internal applications |
US6684244B1 (en) * | 2000-01-07 | 2004-01-2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ggregated policy deployment and status propagation i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
-
2001
- 2001-03-20 AU AU2001252937A patent/AU20012529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3-20 WO PCT/US2001/009011 patent/WO2001071979A2/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3-20 US US09/814,246 patent/US2002005940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3-20 CN CN01806894A patent/CN1437812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3-20 CA CA002402695A patent/CA240269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3-20 JP JP2001570027A patent/JP2003528409A/ja active Pending
- 2001-03-20 EP EP01926399A patent/EP1305909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3-20 KR KR10-2002-7012437A patent/KR10046740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4203B (zh) * | 2004-10-08 | 2011-01-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设置管理的设备、方法、系统及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1252937A1 (en) | 2001-10-03 |
WO2001071979A9 (en) | 2003-10-23 |
EP1305909A2 (en) | 2003-05-02 |
KR20020081477A (ko) | 2002-10-26 |
KR100467401B1 (ko) | 2005-01-25 |
WO2001071979A2 (en) | 2001-09-27 |
CA2402695A1 (en) | 2001-09-27 |
JP2003528409A (ja) | 2003-09-24 |
WO2001071979A3 (en) | 2003-03-06 |
US20020059404A1 (en) | 2002-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37812A (zh) |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 |
CN1252642C (zh) | 集成化提供与多重终端仿真、超媒体及电话系统的并行交互作用的远程服务工作站 | |
CN100347696C (zh) | 企业业务过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76575A (zh) | 数据库存取系统 | |
CN1115884C (zh) | 可编程的呼叫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321277A (zh) | 数据库系统 | |
CN1172505C (zh) | 在互联网的服务器与具芯片卡的终端间传送数据的方法 | |
CN1214840A (zh) | 用于通信网络的服务生成设备 | |
CN100336018C (zh) | 用于对应用启动进行管理的便携式终端和方法 | |
CN1771712A (zh) | 个性化的服务发现 | |
CN1044175A (zh) | 单元管理系统 | |
CN1208534A (zh) | 提供电信业务的方法 | |
CN1208536A (zh) | 提供电信业务的方法 | |
CN1363071A (zh) | 信息分发系统 | |
CN1317758A (zh) | 工作管理系统、工作管理装置以及工作管理方法 | |
CN101044498A (zh) | 工作流服务体系结构 | |
CN1906604A (zh) | 网络中资源信息的路由 | |
CN1842782A (zh) | 网络资源信息路由的服务器结构 | |
CN1522432A (zh) | 用于语音应用分布式系统中提高语音识别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27195A (zh) | 用于访问在一个网络上的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08535A (zh) | 访问用于电信系统中的业务资源项的方法 | |
CN1074319A (zh) | 电信交换系统的软件结构 | |
CN101051937A (zh) | 一种基于xml的用户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40367A (zh) | 电信服务干扰 | |
CN1339748A (zh) | 信息的发布、分拣和访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564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