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1407B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71407B CN111771407B CN201880089049.5A CN201880089049A CN111771407B CN 111771407 B CN111771407 B CN 111771407B CN 201880089049 A CN201880089049 A CN 201880089049A CN 111771407 B CN111771407 B CN 1117714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ployment mode
- anchor carrier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band deployment
- independ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所述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上述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新的载波部署模式组合的使用方法,从而可以避免现网中NB‑IOT终端因支持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不兼容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中5G新空口(new radio,NR)项目中,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将成为未来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可能涵盖智能抄表、医疗检测监控、物流检测、工业检测监控、汽车联网、智能社区以及可穿戴设备通信等领域。一种典型的蜂窝物联网是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OT,NB-IOT)。
在现有的NB-IOT版本中,为了减少终端的复杂度,运营商对于锚点载波和非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有一定限制。在NB-IOT最新的讨论中,希望可以扩展支持的载波部署组合(将4个不支持的载波部署组合变为4个支持的载波部署组合)。但是由于上述新的部署模式组合需要在新版本中实现,而现有的NB-IOT终端只能支持传统的部署模式,无法支持新的部署模式组合。如果直接在相应的载波配置中配置新的载波,这样会造成老版本的(现有的)NB-IOT终端不兼容。
因此,如何可以避免新的载波部署模式组合对于现网中的NB-IOT终端的影响成为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可以避免新的载波部署模式组合对于现网中的NB-IOT终端的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提供了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供终端设备使用,可以使得载波可应用于4种新的部署模式,从而可以避免现网中NB-IOT终端因支持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不兼容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提供非锚点载波的两种配置信息,第一种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使得载波可应用于4种新的部署模式,第二种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使得载波可应用于旧的部署模式组合,从而可以避免现网中NB-IOT终端因支持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不兼容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所述非锚点载波到所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提供相应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供终端设备使用,从而可以支持增强的载波部署模式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不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所述LTE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端口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提供相应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供终端设备使用,从而可以支持增强的载波部署模式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者,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系统信息块SIB22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SC-MCCH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的最大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所述非锚点载波到所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不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所述LTE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端口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者,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系统信息块SIB22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SC-MCCH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的最大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直接或者间接执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得以实现: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得以实现: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要求终端低复杂度、低功耗的通信系统,例如: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机(handset)、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物流用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终端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车辆网中的终端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任何设备,该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式,网络设备可以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构成。一个CU可以连接一个DU,或者也可以多个DU共用一个CU,可以节省成本,以及易于网络扩展。CU和DU的切分可以按照协议栈切分,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服务数据映射协议栈(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部署在CU,其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部署在DU。
本申请实施例对提及的载波的部署模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独立的载波部署模式可以不依赖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独立部署模式的载波部署带宽可以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小区完全解耦。作为另一个示例,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保护带部署模式的载波可以不占用其他通信系统的资源,例如,保护带部署模式的载波可以不占用LTE资源,可以部署在LTE边缘保频带中未使用的资源块上。作为另一个示例,载波的部署还可以是带内部署模式(inband),带内部署模式的载波可以部署在其他通信系统的工作带宽中,例如,带内部署模式的载波可以部署在LTE的工作带宽中。
本申请实施例对提及的载波的分类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载波上承载的信息的不同,将该载波分为不同的类型。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将承载同步信号、系统广播的载波称为锚点载波(anchor carrier)。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将承载单播传输、寻呼和随机接入的载波称为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
下面以载波的三种部署模式(standalone、guardband、inband)以及载波两种分类(anchor carrier、non-anchor carrier)为例进行说明。
上文指出,为了减少终端的复杂度,现有的NB-IOT版本(Rel-13/14)中对于锚点载波(anchor carrier)以及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三种部署模式组合有一定的限制。如下表1所示的锚点载波和非锚点载波的部署组合(anchor and non-anchorcarrier development combinations),锚点载波和非锚点载波的三种载波部署模式(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带内部署模式inband)的组合中,有4种部署模式为不支持(invalid),其分别为: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非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
表1 锚点载波和非锚点载波的部署组合
在最新的讨论中,希望可以将上述4种invalid的载波部署组合变为可以支持(valid)的载波部署组合。如果直接在相应的载波配置中配置上述4种支持的载波部署组合,会造成老版本的(现有的)NB-IOT终端不兼容。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提供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供终端设备使用,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4种新的载波部署组合,而不是直接在相应的载波配置中配置新的载波,从而可以避免为了实现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现网中NB-IOT终端不兼容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每一个非锚点载波所包含的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也可以称为第一配置信息列表。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以下4种新的载波部署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如果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如果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如果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的场景包括上文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的载波部署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任何有关可以供终端设备使用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非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网络设备可以在每一个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中发送LTE小区的相关信息。作为一个示例,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LTE小区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该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PCI)与LTE小区的ID相同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该非锚点载波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该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PCI)与LTE小区的ID不相同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该LTE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的端口信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非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或者保护带部署模式时,该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该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是独立部署模式还是保护带部署模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信令更加详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
具体的,上文信令中的“inband Carrier Info-r13”可以用于表示载波的配置信息,该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
上文信令中的“entea Control Region Size-r13”可以用于表示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非锚点载波可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LTE小区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信息。
上文信令中的“samePCI-Indicator-r13”可以用于表示当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非锚点载波可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的PCI与LTE小区的ID相同或不相同时,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包括的配置信息。
上文信令中的“samePCI-r13”、“index To Mid PRB-r13”可以用于表示如果该非锚点载波的PCI与LTE小区的ID相同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非锚点载波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
上文信令中的“differentPCI-r13”、“eutra-Num CRS-Ports-r13”可以用于表示如果该非锚点载波的PCI与LTE小区的ID相同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LTE小区CRS的端口信息。
上文信令中的“Cond non-anchor-guardband-or-standalone”可以用于表示如果非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独立部署模式,也可以是保护带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非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是独立部署模式还是保护带部署模式。
上文信令中的“non-anchor-inband”可以用于表示该字段强制性表示了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否则该字段是不存在的。(The field is mandatory presentif the non-anchor carrier is an inband carrier;otherwise it is not present.)
上文信令中的“non-anchor-guardband-or-standalone”可以用于表示该字段强制性表示了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还是独立部署模式,否则该字段是不存在的。(The field is mandatory present if the non-anchor carrier is anguardband or standalone carrier;otherwise it is not present.)
上文信令中的“anchor-guardband-or-standalone”可以用于表示该字段强制性表示了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还是独立部署模式,否则该字段是不存在的。(The field is mandatory present if operation Mode Info is set to guardband orstandalone in the MIB:otherwise it is not present.)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供终端设备使用,从而可以避免为了实现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现网中NB-IOT终端不兼容问题。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以及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上文提及的4种新的载波部署组合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第二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旧的载波部署组合(例如表1中提及的5种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将可以应用于新的部署组合与旧的部署组合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分别发送给终端设备,供终端设备使用,从而可以避免为了实现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现网中NB-IOT终端不兼容问题。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其中非锚点载波可以包括的配置信息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该非锚点载波的相应配置信息接收寻呼。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时,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随机选取发起随机接入的上行载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承载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22上。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SIB22,可以将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用于寻呼或随机接入的非锚点的配置信息的发送和使用方法。应注意,图2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2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应理解,图2中的基站(eNB)可以对应于上文中的网络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以对应于上文中的终端设备。
步骤210中:eNB可以向UE系统广播的载波配置信息列表可以承载在SIB22上。可以包括下行载波配置列表(dl-confilist)、下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dl-confilist-enh)、上行载波配置列表(ul-confilist)、上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ul-confilist-enh)。上述4种载波配置列表可以包括每一个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下面分别对上述4种载波配置列表进行详细描述。
下行载波配置列表(dl-confilist)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如表1中提及的5种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该非锚点载波可以用于寻呼。
上行载波配置列表(ul-confilist)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如表1中提及的5种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该非锚点载波可以用于随机接入。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可以将用于寻呼的载波部署模式为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的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信息配置在下行配置列表增强版(dl-confilist-enh,也就是如上文提及的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一配置信息列表),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例如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可以将用于寻呼的载波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的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信息配置在下行配置列表增强版(dl-confilist-enh,也就是如上文提及的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一配置信息列表),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例如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可以将用于随机接入的载波部署模式为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的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信息配置在上行配置列表增强版(ul-confilist-enh,也就是如上文提及的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一配置信息列表),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例如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可以是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可以将用于随机接入的载波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的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配置信息配置在下行配置列表增强版(ul-confilist-enh,也就是如上文提及的第一配置信息或第一配置信息列表),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例如表1中提及的4种in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UE可以获取SIB22中的两个上行载波列表以及两个下行载波列表,并可以生成新的用于寻呼的下行载波列表以及用于随机接入的上行载波列表。
具体的,如果该UE是现网中的NB-IOT终端设备,UE可以在下行载波配置列表(dl-confilist)中选取自身的寻呼请求,并且可以根据该载波配置列表中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接收寻呼。
如果该UE是现网中的NB-IOT终端设备,UE可以在上行载波配置列表(ul-confilist)中随机选取可以发起随机接入的上行载波。
具体的,如果该UE是新版本的NB-IOT网络终端设备,UE可以将下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dl-confilist-enh)串接在下行载波配置列表(dl-confilist)之后,可以生成一个新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UE可以在新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中选取自身的寻呼请求,并且可以根据该载波配置列表中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接收寻呼。
如果该UE是新版本的NB-IOT网络终端设备,UE可以将上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ul-confilist-enh)串接在上行载波配置列表(ul-confilist)之后,可以生成一个新的上行载波配置列表。UE可以在新的上行载波配置列表中随机选取可以发起随机接入的上行载波。
应理解,系统广播的上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ul-confilist-enh)以及下行载波配置列表增强版(dl-confilist-enh)中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下列载波部署模式组合。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用于寻呼或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用于寻呼或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应理解,增强版的载波配置列表(例如,ul-confilist-enh以及dl-confilist-enh)中可以配置的非锚点载波数量与原有的载波配置列表(例如,ul-confilist以及dl-confilist)中可以配置的非锚点载波数量之和,不能大于原有的载波配置列表中可以配置的非锚点载波的最大值。
下面结合具体的信令更加详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SIB22中的载波配置列表。
具体的,上文信令中的“DL-ConfigCommonList-NB-r14”可以用于表示原有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
上文信令中的“UL-ConfigCommonList-NB-r14”可以用于表示原有的上行载波配置列表。
上文信令中的“dl-ConfigList-Enh-r15”可以用于表示增强版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
上文信令中的“ul-ConfigList-Enh-r15”可以用于表示增强版的上行载波配置列表。
上文信令中的“DL-ConfigCommonList-NB-r14”可以用于表示原有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中的非锚点载波的相关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承接寻呼。(List of DL non-anchorcarriers and associated configurat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paging and/orrandom access.)
上文信令中的“dl-ConfigList-Enh-r15”表示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可以在dl-ConfigList-Enh中配置一个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保护带部署模式的非锚点载波。(EUTRAN configures DL non-anchorcarriers for which the mode of operation,standalone or inband/guardband,isdifferent from the anchor carrier in dl-ConfigList-Enh.)
上文信令中的“dl-ConfigList-Enh-r15 DL-ConfigCommonList-NB-r14”可以用于表示如果UE可以支持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可以将增强版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与原有的下行载波配置列表串接形成一个新的载波配置列表,可以用于承接寻呼。增强版的载波配置列表与原有的载波配置列表中可以配置的非锚点载波数量之和,不能大于原有的载波配置列表中可以配置的非锚点载波的最大值。(If the UE supports operation modeenhancements,it appends dl-ConfigList-Enh to the end of dl-ConfigList tocreate a single list for paging and/or random access.The total maximum numberof non-anchor carriers in dl-ConfigList and dl-ConfigList-Enh ismaxNonAnchorCarriers-NB-r14.)
上文信令中用于的“ul-ConfigList-Enh-r15 UL-ConfigCommonList-NB-r14”可以参考信令“dl-ConfigList-Enh-r15 DL-ConfigCommonList-NB-r1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业务配置信息列表。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业务配置信息列表。该业务配置信息列表中可以对上述多播业务进行配置。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可以承载在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ontrolchannel,SC-MCCH)上。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SC-MCCH,可以将业务配置信息列表发送给终端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多播业务。应注意,图3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3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步骤310中:eNB可以向UE系统广播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可以承载在SC-MCCH上,可以包括原有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以及增强版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业务配置信息列表中的每一个业务所在的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下面分别对上述2种业务配置信息列表进行详细描述。
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中可以配置的多播业务可以在非锚点载波上发送,给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如表1中提及的5种valid组合中的至少一种的。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是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可以将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可以将该多播业务配置在增强版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中发送。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是带内部署模式(inband)或保护带部署模式(guardband),可以将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standalone),可以将该多播业务配置在增强版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中发送。
UE可以获取SC-MCCH上承载的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以及增强版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并且可以根据业务的ID,可以在相应的载波上使用相应的配置信息来接收多播业务。
应理解,系统广播的增强版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中可以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下列载波部署模式组合。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独立部署模式,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如果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应理解,增强版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中可以配置的多播业务的数量与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中的业务数量之和,不能大于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中可以配置的业务数量的最大值。
下面结合具体的信令更加详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承载在SC-MCCH上发送的多播业务列表。
具体的,上文信令中的“sc-mtch-InfoList-r14”可以用于表示承载在SC-MCCH上的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该列表可以提供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载波的配置信息。(Provides the configuration of each SC-MTCH in the current cell.)
上文信令中的“sc-mtch-InfoList-Enh-r15”可以用于表示承载在SC-MCCH上的增强版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EUTRAN可以在该sc-mtch-InfoList-Enh中配置与锚点载波的部署模式不相同的非锚点载波,该非锚点载波可以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保护带部署模式。(EUTRAN configures the downlink non-anchorcarriers for which the mode of operation,standalone or inband/guardband,isdifferent from the anchor carrier in sc-mtch-InfoList-Enh.)
具体的,上文信令中的“sc-mtch-InfoList-Enh-r15 SC-MTCH-InfoList-NB-r14”可以用于表示可以将增强版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Enh)与原有业务配置信息列表(sc-mtch-InfoList)串接形成一个新的业务配置信息列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定位业务,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或定位服务器)发送对于载波部署模式增强的支持能力。定位服务器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支持的能力为终端设备配置频点进行定位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计了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对于载波部署模式增强的使用方法,从而可以避免现网中NB-IOT终端因支持载波部署模式的增强而造成的不兼容问题。
上文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4,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中的通信设备400可以执行图1-图3的任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方法。图4的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和通信接口420。通信接口420用于所述通信设备40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410中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400实现上文任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方法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版本的配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第二版本的配置,所述第二版本早于所述第一版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
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
所述非锚点载波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
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不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
所述LTE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端口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者,
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系统信息块SIB22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SC-MCCH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之和不大于仅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的最大值。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版本的配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第二版本的配置,所述第二版本早于所述第一版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
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
所述非锚点载波到LTE中心频点的参考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长期演进LTE小区信息:
如果所述非锚点载波的物理小区与所述LTE小区的ID不相同,所述LTE小区信息包括所述LTE小区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信息;或者,
所述LTE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端口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非锚点载波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保护带部署模式;或者,
指示所述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寻呼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随机接入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当锚点载波为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时,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串接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形成第三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中选取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当所述锚点载波为独立部署模式时,所述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带内部署模式或保护带部署模式;
当所述锚点载波为保护带部署模式或带内部署模式,所述用于发送多播业务的非锚点载波应用于独立部署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系统信息块SIB22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锚点载波的配置信息承载在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道SC-MCCH上。
20.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之和不大于仅收到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的载波数量的最大值。
2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22.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具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直接或者间接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中在如下任一设备上的功能得以实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23.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48765.4A CN117769025A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076527 WO2019153350A1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48765.4A Division CN117769025A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1407A CN111771407A (zh) | 2020-10-13 |
CN111771407B true CN111771407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6754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9049.5A Active CN111771407B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CN202311548765.4A Pending CN117769025A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48765.4A Pending CN117769025A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28879B2 (zh) |
EP (1) | EP3745789A4 (zh) |
JP (1) | JP7073511B2 (zh) |
CN (2) | CN111771407B (zh) |
WO (1) | WO20191533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214994A4 (en) * | 2020-09-21 | 2024-11-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pparatus of scheduling resource for terminal devic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3723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联合传输的方法、系统及锚点网元 |
WO2017133702A1 (zh) * | 2016-02-05 | 2017-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81207B1 (en) * | 2000-01-11 | 2005-12-27 | Ecora Software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ocumentation of configurable systems by outputting explanatory information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in a narrative format an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differences |
EP1305909A2 (en) * | 2000-03-20 | 2003-05-02 | Ping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for an entity profile |
US7493532B2 (en) * | 2005-10-14 | 2009-02-17 | Lsi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optimizing SAS domain link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
JP5158958B2 (ja) * | 2008-07-31 | 2013-03-0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Ofdmシンボル検出方法、ofdm受信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回路モジュール |
US20100130218A1 (en) * | 2008-11-21 | 2010-05-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
EP2673913B1 (en) * | 2011-02-11 | 2015-05-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ulti-carrier hsdpa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3378897B (zh) * | 2012-04-23 | 2017-1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cmmb分集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US10149125B1 (en) * | 2015-04-10 | 2018-12-04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adjustment of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ervice |
US10278180B2 (en) * | 2016-01-15 | 2019-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ster design for narrowband operatio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US10912089B2 (en) * | 2016-04-01 | 2021-02-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NB-IoT carriers |
WO2017192624A1 (en) | 2016-05-02 | 2017-11-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with multiple anchor carriers in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 |
RU2698252C1 (ru) * | 2016-05-12 | 2019-08-23 |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стем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
US10917875B2 (en) * | 2016-06-06 | 2021-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st and/or broadcast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and/or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 |
EP4307818A3 (en) * | 2016-08-12 | 2024-03-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w dci formats for non-anchor operations |
US11265726B2 (en) * | 2016-11-18 | 2022-03-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exible standalone spectrum for NB-IoT |
CN109451791B (zh) * | 2017-07-28 | 2021-08-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结果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15085889B (zh) * | 2018-01-03 | 2024-10-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
2018
- 2018-02-12 JP JP2020542999A patent/JP7073511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2-12 EP EP18905486.9A patent/EP374578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2-12 WO PCT/CN2018/076527 patent/WO2019153350A1/zh unknown
- 2018-02-12 CN CN201880089049.5A patent/CN11177140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12 CN CN202311548765.4A patent/CN11776902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8-11 US US16/990,672 patent/US1202887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3723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联合传输的方法、系统及锚点网元 |
WO2017133702A1 (zh) * | 2016-02-05 | 2017-08-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el-14 dedicated carrier configuration;Ericsson;《3GPP TSG-RAN WG2 #97,Tdoc R2-1700770》;20170217;第2节 * |
Revised WID on Further NB-IoT enhancements;Huawei等;《3GPP TSG RAN Meeting #77,RP-172063》;20170914;第4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45789A1 (en) | 2020-12-02 |
JP7073511B2 (ja) | 2022-05-23 |
WO2019153350A1 (zh) | 2019-08-15 |
EP3745789A4 (en) | 2021-01-27 |
CN117769025A (zh) | 2024-03-26 |
US20200374886A1 (en) | 2020-11-26 |
US12028879B2 (en) | 2024-07-02 |
JP2021513293A (ja) | 2021-05-20 |
CN111771407A (zh) | 2020-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43274B (zh) |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115886B2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radio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core network entity,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CN109600834B (zh)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WO2019228434A1 (zh) | 一种传输策略的方法、pcf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JP7019793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 |
WO2021163938A1 (zh) | 天线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 | |
CN11129493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692033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EP3637818A1 (en) |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1690342A (zh) | 用于提供网络搜索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19525545A (ja) | 周波数帯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3491519A (zh) | 一种混合组网下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 |
WO2020082395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 |
KR102501134B1 (ko) | 무선 통신들에서의 유연한 다운링크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 |
WO2020056607A1 (zh) | 同步信号传输的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 |
CN111771407B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
US20220225197A1 (en) | Inter-network mobil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WO2020056774A1 (zh) | 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479256B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2147796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632148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4189947B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15918008B (zh) | 路径损耗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US20230354264A1 (en)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node | |
CN106341774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