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5889B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Google Patents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85889B CN115085889B CN202210631249.7A CN202210631249A CN115085889B CN 115085889 B CN115085889 B CN 115085889B CN 202210631249 A CN202210631249 A CN 202210631249A CN 115085889 B CN115085889 B CN 1150858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carrier
- carrier
- lte
- anchor
- frequency off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公开了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方法包括: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该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于2020年7月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CN2018/070111、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月3日、中国申请号为201880085184.2、发明名称为“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中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行链路(“DL”)、演进型节点B(“eNB”)、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物联网(“IoT”)、窄带物联网(“NB-IoT”或“NBIoT”)、长期演进(“LTE”)、多址(“MA”)、窄带(“NB”)、窄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NPDSCH”或“NB-PDSH”)、窄带物理广播信道(“NPBCH”或“NB-PBCH”)、窄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PDCCH”或“NB-PDCCH”)、下一代节点B(“gNB”)、窄带主同步信号(“NPSS”)、窄带辅同步信号(“NSSS”)、正交频分复用(“OFDM”)、物理资源块(“PRB”)、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参考信号(“RS”)、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信息(“SI”)、系统信息块(“SIB”)、系统信息块类型1-NB(“NB-SIB1”)、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
下行链路窄带物理信道对应于承载源自较高层的信息的资源元素集。定义以下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窄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NPDSCH;
窄带物理广播信道NPBCH;和
窄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NPDCCH。
在每个时隙的一个天线端口上发送的信号由大小为一个资源块的资源网格描述。仅支持Δf=15kHz。
对于承载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NB(NB-SIB1)和SI消息的NPDSCH,UE应根据传输方案对NPDSCH进行解码:“如果NPBCH天线端口的数目为一个,则使用单天线端口,端口0,否则使用发送分集”。
对于NB-IoT(窄带物联网)TDD下行链路,在锚定载波(anchor carrier)上发送NPSS/NSSS/NB-PBCH。
在每个无线电帧中的子帧#5上发送NPSS。
在每个偶数编号的无线电帧中的子帧#0上发送NSSS。
NB-PBCH在与NPSS/NSSS相同的载波上的每个无线电帧中的子帧9中。
由于用于NB-IoT的TDD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所以不能总是在锚定载波上发送NB-SIB1。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non-anchor carrier)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包括具有比锚定载波高或低的频率的非锚定载波的信息以及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绝对频率偏移值或其某个组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频率偏移。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频率偏移可以对称于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定载波处于LTE载波的保护带频率中,并且广播信号进一步包括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锚定载波对LTE载波的频率偏移。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可以取决于LTE载波的带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与锚定载波相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发射器,其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以及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其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不因此被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偏移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偏移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偏移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示NB-IoT DL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带内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在独立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描绘用于保护带的NB-IoT锚定载波部署的示例;
图8是图示保护带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保护带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11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该软件和硬件方面在本文中通常都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实施例可以采用体现在存储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访问代码的信号。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被标记为“模块”,以便于更特别地强调它们的独立实现。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用代码和/或软件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标识的代码模块可以例如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标识的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相干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地连接在一起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所述目的。
实际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数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之中、并且跨越数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标识和图示,并且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体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的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此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包括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在模块或模块的部分以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必要是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的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述:具有一个或多个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任何适当的组合。在本文献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能够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之结合使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量的行,并且可以以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等的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和/或诸如汇编语言的机器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最后的场景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的出现可以但不必要地全部指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的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一个”和“该”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任何的使实施例的各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此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用于块或者一些块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能够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示出根据各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可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块中标注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标注的次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次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尽管可以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符可以仅用于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枚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视时段。还将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由执行特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由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相同的数字指代所有附图中的相同元件,包括相同元件的可替选的实施例。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数字指代相似的元件,包括相似元件的可替选实施例。
图1描绘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基本单元(base unit)104。虽然图1中描绘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本单元104,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本单元104都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摄像头)、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称为订户单元、移动设备、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是IoT(物联网)的终端。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UL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基本单元104直接通信。
基本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基本单元104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基本单元104通常是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基本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该核心网络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如其他网络之中的互联网和公用交换电话网。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被图示,但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是公知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3GPP协议的LTE,其中基本单元104在DL上使用OFDM调制方案进行发送,并且远程单元102使用SC-FDMA方案或OFDM方案在UL上进行发送。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其他协议之中的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协议,例如WiMAX。
基本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为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服务。基本单元104在时间、频率和/或空间域中发送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102。
在各个实施例中,基本单元104可以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
图2描绘可以用于接收广播信号和系统信息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操作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4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202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适当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存储与系统参数有关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诸如键盘和触控面板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208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的可穿戴显示器。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的警报或通知(例如,嘟嘟声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基本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212用于从基本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在各个实施例中,接收器212可以用于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以具有任何适当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了可以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基本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基本单元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分别基本上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各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被用于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器312,但是基本单元104可以具有任何适当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4描绘可以在非锚定载波中发送系统信息NB-SIB1。如图4中所示,在锚定载波的每个无线电帧中的子帧#9上发送NB-PBCH;在锚定载波的每个无线帧中的子帧#5上发送NPSS;在每个偶数编号的无线帧中的子帧#0上发送NSSS。另一方面,由于用于TDD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作为系统信息的NB-SIB1不能总是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如图4中所示,可以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NB-SIB1。
锚定载波是至少承载同步信号和广播信号的载波。远程单元总是能够识别锚定载波并接收在锚定载波上发送的信号。然而,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必须被指示,使得远程单元知道非锚定载波的频率,以便获得系统信息NB-SIB1。
可以在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中发送NB-SIB1。由NB-MIB指示是否NB-SIB1在锚定载波或者非锚定载波上发送。NB-MIB是在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广播信号。
远程单元在接收到在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广播信号时,提取NB-MIB,以便知道在其上发送NB-SIB1的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TDD NB-IoT支持三种操作模式:独立、保护带和带内。在带内操作模式下,将LTE载波中的资源块用作载波。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下,LTE的边缘保护带中未使用的资源块被用作载波。在独立操作模式下,始终将宽度为200KHz的频谱重整的GSM频带用作载波。
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NB-MIB中的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指示是不同的。
图5描绘带内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在带内操作模式下,LTE载波中的一个PRB被配置为锚定载波。LTE载波中的其他PRB可以被配置为非锚定载波。优选地,作为锚定载波的PRB的相邻PRB被配置为非锚定载波。如图5中所示,对于10MHz LTE系统,如果将PRB#9配置为NBIoT锚定载波,则可以将PRB#8或PRB#10配置为非锚定载波。优选地,传统LTE中的资源块组(RBG)没有被分段。在图5的示例中,如果将PRB#9配置为锚定载波,则最好在PRB#10中而不是PRB#8中配置非锚定载波。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将PRB#14配置为锚定载波,则最好在PRB#13中而不是PRB#15中配置非锚定载波。
为了指示是否较低频率载波(PRB)或者较高频率载波(PRB)被配置为非锚定载波,在NB-MIB中有必要包括一个比特。另外,优选在NB-MIB中包括另一比特以区分是否用于发送NB-SIB1的载波是锚定载波或者非锚定载波。
表1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
表1:带内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指示
“00”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0中发送NB-SIB1。“01”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4中发送NB-SIB1。“10”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在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中发送NB-SIB1。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高180KHz(非锚定载波是LTE中与作为锚定载波的PRB相邻的较高PRB),即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180KHz。“11”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下发送NB-SIB1。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低180KHz(非锚定载波是LTE中与作为锚定载波的PRB相邻的较低的PRB),即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180KHz。
总之,NB-MIB中总共两(2)个比特是有必要的,以指示(1)是否NB-SIB1在锚定载波或者非锚定载波上发送,以及(2)非锚定载波是高于或者低于锚定载波,即在非锚定载波与锚定载波之间存在频率偏移X,其中频率偏移X是预定的、固定的或预先配置的正值。
图6描绘在独立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6中所示,在独立操作模式下,信道带宽为200KHz。因此,锚定载波和非锚定载波中的每个在信道频带内。在独立操作模式下,锚定载波和非锚定载波不是180KHz的相邻PRB。
在独立操作模式下,锚定载波应满足100KHz的信道栅格(raster)要求。另一方面,对于非锚定载波不存在100KHz的信道栅格要求。因此,除了用于指示是否载波是锚定载波或者非锚定载波的第一比特以及用于指示是否较低频率载波或者较高频率载波被配置为非锚定载波的第二比特之外,其他比特(例如,两个比特)对于指示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绝对频率偏移是必需的。绝对频率偏移应为正。可以通过从非锚定载波的中心到锚定载波的中心的子载波的绝对数(15KHz)来计算绝对频率偏移,或者可以通过从非锚定载波的中心到锚定载波的中心的PRB的绝对数(180KHz)来计算绝对频率偏移。
表2和表3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
表2:针对独立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
表3:针对独立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的载波偏移
为了与带内操作模式兼容,表2与表1基本上相同。“00”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0中发送NB-SIB1。“01”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4中发送NB-SIB1。“10”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在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中发送NB-SIB1。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高了X。即,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X(在本实施例中,X是子载波的绝对数(15KHz))。“11”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载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中发送NB-SIB1。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低了X。即,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X(在本实施例中,X是子载波的绝对数(15KHz))。
表3指示X的值。X由NB-MIB中的额外指示确定。“00”意指X=12个子载波(180KHz)。“01”意指X=13个子载波(195KHz)。“10”意指X=24个子载波(360KHz)。“11”被保留。
因此,总共四(4)个比特被用于指示。例如,指示1000意指该载波是非锚定载波,该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高12个子载波(或180KHz)。
可以看出,没有使用如上所述的4个比特的某些组合(换句话说,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例如,所有0000、0001、0010和0011可以表示该载波是锚定载波,并且子帧是0。
在表4中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表4:针对独立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的另一实施例
在表2和表3中所指示的解决方案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由(1)是否非锚定载波具有的频率高于或者低于锚定载波;以及(2)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绝对频率偏移值来表示。另一方面,在表4中所指示的解决方案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由相对频率偏移表示,该相对频率偏移可以是正值或负值。例如,如表4中所示,“010”表示非锚定载波从锚定载波偏移12个子载波,即,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12个子载波(正值)。“011”表示非锚定载波距离从锚定载波偏移-12个子载波,即,非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12个子载波(负值)。类似地,“100”、“101”、“110”和“111”表示非锚定载波分别从锚定载波偏移13个子载波、-13个子载波、24个子载波和-24个子载波。此外,可以看出,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频率偏移,即正值和负值,对称于零,例如,12个子载波和-12个子载波对称于零,13个子载波和-13个子载波对称于零,并且24个子载波和-24个子载波对称于零。
图7描绘用于保护带的NB-IoT锚定载波部署的示例。保护带NB-IoT部署对于不同的运营商/设备商可能会有所不同。频带,尤其是图7中所示的频率的详细编号,仅作为示例。
如图7中所示,对于20MHz和10MHz LTE系统带宽,从带内边缘开始计数,锚定载波可能放置在保护带中的第一PRB上。考虑到100KHz信道栅格要求,仅一个潜在的锚定载波可用于保护带的每一侧。
100KHz信道栅格要求意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应为100KHz的倍数。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下,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不能恰好是100KHz的倍数。而是,可能存在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对信道栅格的100KHz的偏移。根据NB-IoT标准,偏移最大为7.5KHz。实际上,偏移是2.5KHz或7.5KHz。
作为示例,对于10MHz LTE系统带宽,在带内每一侧处的保护带中存在两个载波。到LTE载波中心的中心频率分别为4597.5KHz和4777.5KHz或-4597.5KHz和-4777.5KHz(例如,假设LTE载波中心为0Hz)。基于在考虑到最大偏移为7.5KHz的情况下满足100KHz信道栅格要求的锚定载波的上述中心频率,仅可以使用到LTE载波中心的中心频率为4597.5KHz和-4597.5KHz的载波作为潜在的锚定载波。中心频率为4777.5KHz和-4777.5KHz的其他两个载波可以用作潜在的非锚定载波。顺带提及,带内内部的载波也可以用作潜在的非锚定载波。
类似地,对于20MHz LTE系统带宽,只有中心频率为9097.5KHz和-9097.5KHz的载波才有资格作为潜在的锚定载波。保护带中的其他八个载波可以用作潜在的非锚定载波。
对于15MHz和5MHz LTE系统带宽,为了满足100KHz的信道栅格要求的要求,应在带内PRB网格和保护带PRB网格之间添加3个空子载波(每个具有15KHz的带宽)。对于保护带的每一侧,只有一个潜在的锚定载波可用。对于15MHz的LTE系统带宽,可用的潜在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为6892.5KHz和-6892.5KHz。对于5MHz LTE系统带宽,可用的潜在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为2392.5KHz和-2392.5KHz。保护带中的其他载波是潜在的非锚定载波。
图8描绘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只有保护带中的载波是潜在的非锚定载波,这意指NBIOT的部署是保护带(锚定载波)+保护带(非锚定载波)。
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中,将要指示LTE载波带宽、对LTE载波的锚定载波偏移、非锚定载波偏移以及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两个比特用于LTE载波带宽,即,5MHz、10MHz、15MHz和20MHz。表5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LTE载波带宽 |
00 | 5MHz |
01 | 10MHz |
10 | 15MHz |
11 | 20MHz |
表5:LTE载波带宽
一个比特用于指示相对于LTE载波的锚定载波偏移。表6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锚定载波相对于LTE载波 |
0 | 较高/右保护带 |
1 | 较低/左保护带 |
表6:锚定载波对LTE载波的偏移
例如,对于10MHz的LTE系统带宽,中心频率为4597.5KHz的锚定载波位于较高/右保护带中,而中心频率为-4597.5KHz的锚定载波位于较低/左保护带中。
为了与带内操作模式兼容,使用两个比特来指示非锚定载波偏移。表7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表7: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
在表7中,“00”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0中发送NB-SIB1。“01”意指在锚定载波的子帧#4中发送NB-SIB1。“10”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在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中发送NB-SIB1。“11”意指在非锚定载波的子帧#0(在小区ID为偶数的情况下)或子帧#5(在小区ID为奇数的情况下)中发送NB-SIB1。
如图8中所示,仅靠近锚定载波的载波,即,标记为A或B的那些载波被选择作为非锚定载波。因此,在确定非锚定载波高于或低于锚定载波的情况下,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是固定的。因此,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取决于LTE载波的带宽信息。
表8是表5-7的组合。
表8: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
例如,根据表8,“01 0 10”表示在10MHz带宽中,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高180KHz。具体而言,“01”意指LTE载波带宽为10MHz(请参见表5)。“0”意指锚定载波高于LTE载波(请参见表6),这暗指锚定载波的中心频率为4597.5KHz(请参见图8)。“10”意指非锚定载波高于锚定载波。通过参考图8,中心频率为4777.5KHz的非锚定载波只有一种选择。因此,假设LTE载波的中心为0Hz,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偏移肯定为180KHz(4777.5-4597.5)。
在5MHz和15MHz系统带宽中,从LTE载波到锚定载波存在三个子载波的移位以满足100KHz信道栅格的要求。
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中也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其中NBIOT的部署是保护带(锚定载波)+保护带(非锚定载波)或保护带(锚定载波)+带内(非锚定载波)。表9和表10提供该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LTE载波带宽 |
00 | 5MHz |
01 | 10MHz |
10 | 15MHz |
11 | 20MHz |
表9:LTE载波带宽
表10: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的另一实施例
表11是表9和表10的组合。
LTE载波带宽 | X | Y |
5MHz | / | 4785 |
10MHz | 180 | 9375 |
15MHz | 180 | 13965 |
20MHz | 180 | 18375 |
表11: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的另一实施例
表11提供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默认偏移。通过参考图8,在5MHz LTE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当中心频率为2392.5KHz的带为锚定载波时,将中心频率为-2392.5KHz的带(Y=2392.5+2392.5=4785)配置为非锚定载波。在LTE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当中心频率为4597.5KHz的带为锚定载波时,中心频率为4777.5KHz的带(X=4777.5–4597.5=180)或中心频率为-4777.5KHz的带(Y=4597.5+4777.5=9375)将被配置为非锚定载波。对于15MHz和20MHz LTE系统带宽,可以类似地确定X和Y。
图9描绘保护带操作模式下的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的另一实施例。在图8的实施例中,在非锚定载波位于保护带中的情况下,非锚定频带也位于保护带中。图9示出非锚定载波可以位于保护带中或带内。
在所述另一实施例中,将要指示LTE载波带宽、对LTE载波的锚定载波偏移、非锚定载波偏移以及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一个比特用于LTE载波带宽,即,5MHz/15MHz和10MHz/20MHz。
表12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LTE载波带宽 |
0 | 5/15MHz |
1 | 10/20MHz |
表12:LTE载波带宽
一个比特用于指示相对于LTE载波的锚定载波偏移。表13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锚定载波相对于LTE载波 |
0 | 较高/右保护带 |
1 | 较低/左保护带 |
表13:锚定载波对LTE载波的偏移
为了与带内操作模式兼容,使用两个比特来指示非锚定载波偏移。
表14示出详细的实施方式。
表14: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载波指示
如图9中所示,只有与锚定载波相邻的载波,例如,标记为A或B的载波可以被选择作为非锚定载波。因此,在确定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偏移(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偏移是固定的。
表15是表12-14的组合。
表15: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
例如,根据表15,“0 0 10”表示在5/15MHz带宽中,非锚定载波比锚定载波高180KHz。第一个“0”意指5/15MHz(参见表12)。第二“0”意指锚定载波高于LTE载波(请参见表13)。“10”意指非锚定载波高于锚定载波(7072.5–6892.5=180KHz)。
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中也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表16和17提供该实施方式。
MIB中的额外指示 | LTE载波带宽 |
0 | 5/15MHz |
1 | 10/20MHz |
表16:LTE载波带宽
表17: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载波指示的另一实施例
表18是表16和表17的组合。
LTE载波带宽 | X | Y |
5/15MHz | 180 | 225 |
10/20MHz | 180 | 180 |
表18:针对保护带操作模式的非锚定载波指示的另一实施例
通过参考图9,因为在5/15MHz带宽中从LTE载波到锚定载波存在三子载波的移位以满足100KHz信道栅格的要求,所以作为非锚定载波的频带B具有距离锚定载波的225KHz的移位。另一方面,对于10/20MHz带宽的LTE载波,因为不存在锚定载波的移位,所以频带A和B具有距离锚定载波的180KHz的移位。
表19是实施例的概述。
表19:实施例的概述
如表19中所示,在带内操作模式下,总共两个比特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在独立操作模式下,最多七个比特可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其中最多五个备用比特可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在保护带操作模式下,总共四或五个比特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其中最多三个备用比特可用于指示LTE带宽和锚定载波对LTE载波的偏移。
图10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10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由诸如基本单元104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000可以包括:1002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在各个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包括具有比锚定载波更高或更低的频率的非锚定载波的信息以及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绝对频率偏移值或其某个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频率偏移。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相对频率偏移可以对称于零。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定载波处于LTE载波的保护带频率中,并且广播信号进一步包括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锚定载波对LTE载波的频率偏移。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可以取决于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锚定载波与锚定载波相邻。
图11是图示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11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4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100可以包括1102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广播信号包括非锚定载波对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装置,包括: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锚定载波处于长期演进(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包括从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组中选择的LTE载波带宽;以及
所述发射器进一步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指示:
所述锚定载波与所述LTE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以及
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或者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对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相邻。
3.一种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包括:
在锚定载波上发送广播信号,其中所述锚定载波处于长期演进(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包括从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组中选择的LTE载波带宽;并且
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系统信息,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指示:
所述锚定载波与所述LTE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以及
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或者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对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相邻。
5.一种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其中所述锚定载波处于长期演进(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包括从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组中选择的LTE载波带宽;以及
所述接收器进一步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指示:
所述锚定载波与所述LTE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以及
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或者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对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相邻。
7.一种用于指示非锚定载波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包括:
在锚定载波上接收广播信号,其中所述锚定载波处于长期演进(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包括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所述LTE载波的带宽信息包括从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组中选择的LTE载波带宽;并且
在非锚定载波上接收系统信息,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并且所述广播信号指示:
所述锚定载波与所述LTE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以及
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之间的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或者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对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基于所述频率偏移指示所述非锚定载波处于与所述锚定载波相同侧的所述LTE载波相关联的保护带内,所述非锚定载波与所述锚定载波相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31249.7A CN11508588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80085184.2A CN11155707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CN202210631249.7A CN11508588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PCT/CN2018/070111 WO2019134074A1 (en) | 2018-01-03 | 2018-01-03 | Non-anchor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indication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5184.2A Division CN11155707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85889A CN115085889A (zh) | 2022-09-20 |
CN115085889B true CN115085889B (zh) | 2024-10-18 |
Family
ID=6714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5184.2A Active CN11155707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CN202210631249.7A Active CN11508588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85184.2A Active CN111557079B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19969B2 (zh) |
EP (1) | EP3735756B1 (zh) |
CN (2) | CN111557079B (zh) |
WO (1) | WO20191340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53350A1 (zh) * | 2018-02-12 | 2019-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
US11324030B2 (en) * | 2018-08-18 | 2022-05-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delivery for narrowband user equipment |
US12245064B2 (en) * | 2020-02-20 | 2025-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ross-channel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14449546B (zh) * | 2020-11-02 | 2023-09-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异构网锚点调优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7097A (zh) * | 2017-11-14 | 2020-08-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送系统信息的技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69670B2 (ja) * | 2008-10-31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EP3627748A1 (en) * | 2008-10-31 | 2020-03-2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multiple carriers in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communications |
US8620334B2 (en) * | 2009-03-13 | 2013-12-3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ssignment, configuration and switching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WO2010123793A1 (en) * | 2009-04-23 | 2010-10-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information |
CN102907152B (zh) * | 2009-09-25 | 2016-08-17 | 黑莓有限公司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WO2017136000A1 (en) * | 2016-02-05 | 2017-08-1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bch desig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 (nb-iot) |
US10477537B2 (en) | 2016-02-11 | 2019-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RB operation for narrowband systems |
US10231198B2 (en) | 2016-03-31 | 2019-03-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
CN107294684B (zh) * | 2016-04-01 | 2021-07-09 | 夏普株式会社 | 配置非锚物理资源块的方法和基站、确定非锚物理资源块位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7294681A (zh) * | 2016-04-01 | 2017-10-24 | 夏普株式会社 | 配置非锚物理资源块的方法和基站、确定非锚物理资源块位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7371240B (zh) * | 2016-05-11 | 2022-12-06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
CN110199557B (zh) * | 2017-01-25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8696384B (zh) * | 2017-04-10 | 2022-09-1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窄带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JP6818139B2 (ja) * | 2017-11-15 | 2021-01-20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Tdd狭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システム情報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EP3522433B1 (en) * | 2017-11-15 | 2021-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tdd narrowban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11147008B2 (en) * | 2017-11-15 | 2021-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for new radio |
-
2018
- 2018-01-03 WO PCT/CN2018/070111 patent/WO2019134074A1/en unknown
- 2018-01-03 EP EP18898539.4A patent/EP3735756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1-03 CN CN201880085184.2A patent/CN11155707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03 US US16/959,956 patent/US121199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03 CN CN202210631249.7A patent/CN1150858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7097A (zh) * | 2017-11-14 | 2020-08-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送系统信息的技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amsung.R1-1720266 Discussion on DL common channel/signal for TDD NB-IoT.3GPP tsg_ran\WG1_RL1.2017,正文第1-4小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57079A (zh) | 2020-08-18 |
CN115085889A (zh) | 2022-09-20 |
CN111557079B (zh) | 2022-06-21 |
US12119969B2 (en) | 2024-10-15 |
EP3735756A1 (en) | 2020-11-11 |
US20210067282A1 (en) | 2021-03-04 |
EP3735756B1 (en) | 2025-04-09 |
WO2019134074A1 (en) | 2019-07-11 |
EP3735756A4 (en) | 2021-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65641B (zh) | 设备的交错确定 | |
CN115085889B (zh) | 非锚定载波频率偏移指示 | |
US12058681B2 (en) |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packet duplication | |
US11456816B2 (en) | Flexible uplink/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076598A (zh) | Ra-rnti的确定装置、rar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CN115244960A (zh) | 主信息块(mib)类型确定 | |
CN117957805A (zh) | 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配置带宽部分 | |
US10659263B2 (en) |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de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0034188A1 (en) | Srs configurations and srs transmission | |
CN109479268B (zh) | 用于进一步emtc的资源指配指示 | |
TW201826747A (zh) | 資源映射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 |
CN107734677A (zh) | 随机接入信号配置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系统 | |
WO2018228497A1 (zh) | 一种指示方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8228496A1 (zh) | 一种指示方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2153241A1 (en) | Configuring channel occupancy sharing | |
CN104469950A (zh) |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WO2022238907A1 (en) | Communicating a number of resource blocks (rbs) parameter and a mapping types parameter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configuration | |
EP3818647B1 (en) | Applying random phase to multicast data | |
WO2016063599A1 (ja) | 端末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
WO2017045104A1 (en) |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630921A (zh) | 控制消息传输 | |
WO2023143428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