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2900A -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900A
CN1182900A CN97122553A CN97122553A CN1182900A CN 1182900 A CN1182900 A CN 1182900A CN 97122553 A CN97122553 A CN 97122553A CN 97122553 A CN97122553 A CN 97122553A CN 1182900 A CN1182900 A CN 1182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colorant
cleaning device
screw rod
described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2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54C (zh
Inventor
村山一成
森友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82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寿命鼓的清洁容器,其中去除色料通过具有防回流功能的色料输送器和向上输送器有效地收集,提供的光学充满检测装置用于故障发生前检测容器是否充满去除色料。清洁容器由一隔离板分为三个室:清洁室,去除色料收集室和中间传送室。在清洁室中,色料由螺杆传送,在中间传送室中,色料由在叶轮外圆周上具有肋、开口和突起的圆筒形叶轮和色料接受器、传送导向件向上传送。在由隔离肋隔离的去除色料小室中,色料用局部具有反向螺线结构的螺杆从上游侧开始贮存,并且,在最下游侧的小室中,用光学方法检测充满程度。充满检测窗口的清洁件依顶面窗口、侧面窗口的次序清洁,并具有防止色料流入窗口两侧的肋。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处理盒。这里,电摄影成像设备采用一电摄影成像系统在记录媒介上形成图像。例如,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静电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或类似物),传真机,文字处理机和类似物。
对于处理盒,至少将清洁装置和电摄影感光体一体地制成一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由于使用者能够将盒安装在主体上或从主体上取下,从而能够方便地维护主体。
在传统的使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中,把电摄影感光体和作用在其上的处理装置一体地制成一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在这种处理盒系统中,由于使用者自己能够维护设备而不需要维修人员,其可操作性明显提高。因此,这种处理盒系统广泛地应用在成像设备中。
显影单元同用于成像过程的处理盒是分开的,在处理盒中,电摄影感光体、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是整体形成的。所述显影单元能够方便地、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上,并依照每一主件的寿命使用。在所述处理盒中,由于清洁处理而清除的色料贮存在清洁容器中,该清洁容器具有充足的贮存体积以符合电摄影感光体的寿命。当更换处理盒时,清洁容器也被拆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和处理盒,该清洁装置和处理盒能有效容纳去除色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和处理盒,该清洁装置和处理盒的寿命延长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和处理盒,该清洁装置和处理盒保持的清洁能力比传统工艺的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和处理盒,在该清洁装置和处理盒中,第一室中的色料通过色料传送件被传送到开口部分,然后进入第二室。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水平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水平剖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水平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水平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水平剖视图。
图8是第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俯视图纵剖视图。
图9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向上传送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使用其它传送件的处理盒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使用其它传送件的处理盒的纵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使用其它传送件的处理盒的纵剖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介绍中,处理盒B的宽度方向与记录媒介的传送方向一致。处理盒B的长度方向与记录媒介的表面平行,并横切(基本上垂直于)记录媒介的传送方向,处理盒B在长度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13上。进一步说,从记录媒介的传送方向的上方看,相对于处理盒来说的左和右即表明了记录媒介的左和右。
实施例1
[成像设备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介绍成像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1是作为彩色成像设备的激光束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装有一成像部分和一中间转印体9。成像部分由一以常速转动的图像载体15、一固定的黑色显影单元21B和三个可转动的彩色显影单元20Y,20M,和20C构成。中间转印体9用于保存由成像部分显影并重复转印的彩色图像,并进一步将彩色图像转印到由供应部分供应的作为记录媒介的转印材料2上。然后,带有转印的彩色图像的转印材料2被传送到固色部分25,以使彩色图像固着在转印材料2上,并经过输出辊34,35和36输出到在设备顶面上的输出盘37上。可转动的彩色显影系统20Y,20M和20C和固定的黑色显影系统21B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13上。
下面依次介绍成像设备的每一部分的结构。
[电摄影感光鼓系统]
处理盒B同电摄影感光鼓15和也用作感光鼓15的支架的清洁容器14是整体形成的。相对于主体13,处理盒B是可拆卸地安装和固定的,并且,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感光鼓15的寿命,处理盒B是易于更换的。本实施例的感光鼓15是通过向直径约60mm的铝筒的外圆周提供一有机光导电层而形成的,并由也用作感光鼓15的支架的清洁容器14可转动地支承。清洁刮刀16和主要充电装置17设置在感光鼓15的边缘。将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到如图1中的后端,感光鼓15相应于成像操作逆时针转动。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17采用接触充电法,其中一导电辊与感光鼓15接触。通过向导电辊施加电压,感光鼓15的表面被均匀充电。
[曝光装置]
感光鼓15依据扫描部分30被曝光。具体地讲,当图像信号被提供给激光二极管时,激光二极管按照图像信号向多棱镜31发射图像束。多棱镜31通过扫描仪马达高速转动。由多棱镜31反射的图像束分别经过成像镜32和反光镜33在以常速转动的感光鼓15的表面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5上形成一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
为了使静电潜像图像可视,显影装置由三个可转动的显影单元20Y,20M,20C和一个黑色显影单元21B构成,分别用于显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
黑色显影单元21B是一固定的显影单元。套筒21BS相对着感光鼓15配置,与其有一微小间距(约300μm),以在感光鼓15上用黑色色料形成可视图像。
在黑色显影单元21B中,容器中的色料由送进机构送进。在压力的作用下与显影套筒21BS的外圆周接触的涂布刮刀21BB向图1中顺时针转动的显影套筒21BS的外圆周上提供一薄层色料,同时使色料带电(由摩擦引起的摩擦静电)。通过向显影套筒21BS施加一显影偏压,根据静电潜像图像,色料显影在感光鼓15上。
三个旋转的显影单元20Y,20M和20C分别由显影转盘23可拆卸地支承,此显影转盘等分并绕转盘转动轴22转动。当形成一个图像时,由显影转盘23支承的显影单元旋转并以转盘转动轴22为中心运动。显影单元中某个具体单元停在正对感光鼓15的位置。进一步说,显影套筒20YS,20MS和20CS中的任一个以一微小间距(约300μm)正对感光鼓15定位,根据感光鼓15上的静电潜像图像形成一可视的图像。当形成一彩色图像时,中间转印体9每转动一次,显影转盘23就按照黄色显影单元20Y,品红显影单元20M,青色显影单元20C,黑色显影单元的顺序转动以完成显影操作。
图1显示了黄色轮转显影单元20Y定位并保持在正对处理盒B的位置。在轮转显影单元20Y中,容器中的色料由送进机构送到涂布辊20YR。图1中顺时针转动的涂布辊20YR和在压力作用下与显影套筒20YS的外圆周接触的涂布刮刀20YB向顺时针转动的显影套筒20YS的外圆周提供一薄层色料,同时使色料带电(由摩擦引起的摩擦静电)。通过向正对其上形成有潜像的感光鼓15的显影套筒20YS施加一显影偏压,依据感光鼓15上的潜像,色料被显影。对于品红显影单元20M和青色显影单元20C,依据如上所述的同样机理,色料被显影。
当轮转显影单元20Y,20M和20C的显影套筒20YS,20MS和20CS转动并移到显影位置时,它们与设置在主体13中的各自的彩色显影高压电源和驱动器相连接。这些显影单元分别相继并有选择被提供电压,并与各自的驱动器相连。
[中间转印体]
在彩色成像操作时,为了接收由显影单元20Y,20M和20C四次(四种颜色Y,M,C和B的图像)显影在感光鼓15上的色料图像的多次转印,中间转印体9以与感光鼓15的外圆周速度同步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已经接受了多次转印的中间转印体9和被施加了电压的转印辊10一起夹持并传送转印材料2,以便中间转印体9上的每一色料图像同时复合地转印到转印材料2上。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体9通过在直径180mm的铝筒12的外圆周覆盖中间电阻海绵、中间电阻橡胶或类似物的弹性层11而形成。中间转印体9由一整体固定的齿轮(未画出)可转动地支承并由其驱动而转动。
[清洁装置]
当显影在感光鼓15上的色料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9后,清洁装置收集存留在感光鼓15上的色料。被收集的去除色料贮存在清洁容器14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对于感光鼓15圆周的运动方向而言,在清洁刮刀16的上游侧,清洁辊60的圆周在与感光鼓15的圆周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同时,有摩擦地滑动并移动。清洁容器14在完全充满去除的色料时,或在感光鼓15寿命期满被替换时被整体替换。清洁容器14的结构会在后面详述。
[纸张供应部分]
纸张供应部分向成像部分供应转印材料2,该部分主要由放有大量转印材料2的纸张供应盒1、纸张供应辊3、送进辊4、用于防止重叠纸张供应的阻止辊5、纸张供应导向件6和调整辊8组成。当形成一图像时,根据图像形成操作,纸张供应辊3被驱动并转动,使得转印材料2从纸张供应盒1被一张一张地分别供应,经过纸张供应导向件6的导向和传送辊7的传送到达调整辊8。在图像操作期间,调整辊8执行一个使转印材料2停放在待用部位上的非转动操作和一个使转印材料2按预定次序传送到中间转印体9的转动操作,并且,在随后的转印操作中,使图像与转印材料2对齐。
[转印部分]
转印部分由可摆动的转印辊10构成,该转印辊10由一绕有中间电阻泡沫弹性材料的金属轴构成,且该转印部分如图1所示由驱动源驱动垂直地运动。当四色色料图像在中间转印体9上形成时,即,当中间转印体9转动多次时,为了不干扰图像,如实线所示,转印辊10定位在下面,远离中间转印体9。
当四色图像在中间转印体9上形成时,根据彩色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2的时机,转印辊10在凸轮件(未画出)的作用下移向较上面的位置,如细线所示,即,该辊以一预定的压力隔着转印材料2被推向中间转印体。同时,向转印辊10施加一个偏压,中间转印体9上的色料图像被转印到转印材料2上。这里,由于分别地驱动中间转印体9和转印辊10,夹持在它们之间的转印材料2经过转印处理,在随后的处理中以预定的速度同步地传向图1中左侧的固色部分25。
[固色部分]
固色部分25使由显影装置20和21经过中间转印体9转印到转印材料2上的色料图像固色。如图1所示,固色部分由向转印材料2提供热能的固色辊26和使转印材料2在压力作用下与固色辊26接触的压力辊27构成。辊26和27是空的,各自有内部加热器28和29,这些辊同时被驱动和转动以传送转印材料2。具体地说,载有色料图像的转印材料2由固色辊26和压力辊27传送,同时提供热能和压力,使得色料图像固着在转印材料2上。
[清洁容器]
现在参照图2和3详述清洁容器14。清洁容器14装有隔离件41,用于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即清洁室43和去除色料收集室44。在隔离件41的附近设置一个转动螺杆a45,用于在平行感光鼓15的长度方向移动色料。在螺杆a45的传送终端附近,隔离件41设有一个开口46。在开口46的附近,螺杆a45的外圆周被压力壁42的一固定长度环绕。
在清洁室43中,感光鼓15由清洁刮刀16和清洁辊60清洁。按照本实施例,在清洁容器14中,清洁辊60紧靠在感光鼓15上,并逆时针转动以在感光鼓15上摩擦滑动。在开口46的下方,一倾斜板18以某一角度靠在感光鼓15上。感光鼓15上的色料通过紧靠的倾斜板18进入清洁室43。由清洁辊60擦去的色料最终由清洁刮刀16刮进容器。清洁之后,积累的色料由清洁辊60送到容器的后侧。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清洁辊60。然而,当仅用清洁刮刀16进行清洁时,色料可以通过代替清洁刮刀16的送进刮刀或移动件向后送进。
当色料到达由转动螺杆a45构成的色料传送件附近时,通过螺杆a45的转动,色料在平行感光鼓15的长度方向传送。开口46的形成为的是连接螺杆a45的转动范围,并在隔离件41上形成以将容器14分成两部分,该开口46设置在清洁处理范围16a的外侧并在螺杆a45传送方向的终端。进一步说,压力壁42这样设置为的是围绕螺杆a45的外圆周。因此,在压力壁42中送进的色料具有高的微粒压力,并能经过隔离件41上的开口46可靠地进入去除色料收集室44。螺杆a45被模制成螺线形,但是并不限于模制螺杆,只要它是螺线型即可。例如,螺杆a45可以由螺旋弹簧或其它金属材料形成。在清洁室43中,仍存在少量的色料,但不会向清洁部分施加额外的微粒压力。因此,总是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清洁。此外,压力壁42围绕螺杆a45的传送装置的某一恒定长度,以防止回流。
在操作期间,即使当处理盒B安装在主体13上或从主体13取下用于清洁其它的单元替换设备或主体13时,收集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的色料可避免回流至清洁室43,或者避免大量的色料流过清洁部分。因此,能确保可靠的清洁。甚至随着感光鼓15或电摄影感光鼓的高寿命而增加的去除色料也能可靠地被存贮。进一步说,当高寿命的可大量打印纸张的感光鼓15在服务寿命期满被取下时,由于被去除的色料贮存在清洁容器14中,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更换感光鼓而不会人为地弄脏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用作去除色料传送件的螺杆b48具有与清洁室43中的螺杆a45的传送方向相反的纵向传送方向。从清洁室43传送的去除色料由传送装置连续地传送到去除色料收集室44而被收集。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设置有螺杆b48。当收集的去除色料到达螺杆b48时,产生一个传送力,使得色料以螺杆b48的转动轴方向完全地被送进去除色料收集室44。结果,高寿命感光鼓15产生的去除色料能够完全地容纳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
进一步说,如图5所示,为了在任意位置产生一指向与主传送方向相反的传送力,通过在一处或多处设置一恒定长度的螺线部分52可改进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的螺线结构。在该结构中,反向的螺线结构产生一传送力,用于在与主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推动色料。因此,被传送的色料以反向的螺线部分52的开始位置为中心,从轴向到径向开始膨胀,当去除色料在径向的膨胀变得大于反向的螺线部分的结构时,色料由正向的螺线部分运送,并再次开始向清洁容器14的纵向正向传送方向传送。而且,当色料到达下一反向的螺线部分52的开始位置时,色料又开始以到达点为中心积聚。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反向的螺线部分52,去除色料可被有效地收集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
另外,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垂直于螺杆b48的转动轴设置有多个去除色料隔离肋53,以进一步将去除色料容器14分成小室。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可以从容器14的下边突出,或者同用于将容器分成清洁室43和去除色料收集室44的隔离件41整体构成。可替换地,肋53能够与在清洁容器14顶面上的容器盖50整体构成。通过用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分离去除色料收集室44,能够从螺杆b48的上游侧可靠地贮存去除色料。当色料有效地贮满上游侧的每一小室后,色料开始收集在下游侧的小室中。因此,去除色料能被有效地贮存在容器的整个体积中。进一步说,假设使用者将处理盒B安装到主体13上,或从主体13取下处理盒B时,由于每一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的作用,防回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因此,能够稳定地提供具有高寿命感光鼓15的处理盒B。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由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分隔的小室中,在最下游侧的小室44E中装有一去除色料充满的探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光学操作。透光窗口54和55分别设置成对着去除色料收集室44的顶面和后侧面。通过用在处理盒B外的光发射和接收部分58向小室44E发射光,可检测是否在那里存在去除色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上述的去除色料传送件,色料最终被送进小室44E。当收集的去除色料到达充满检测装置的窗口时,色料阻断了来自外面的光,光接收部分检测不到光,就可检测出容器已充满了去除色料。过个信息传递到主体13,并直接显示在操作板或计算机上,从而通知使用者该换处理盒B了。此时,由于清洁室43没有填充去除色料,不会有清洁故障发生。通过在最下游部分设置所述的充满检测装置,无论感光鼓15的寿命如何,清洁容器14都能够避免充满去除色料,从而防止有故障的清洁。主体13也能够避免由于去除色料泄漏引起的故障。
按照本发明的充满检测装置,充满检测窗口54和55用转动的清洁刮刀56清洁。清洁刮刀56的转动方向调整为容器转动方向C,使得在容器顶面上的充满检测透光窗口54被首先清洁,然后充满检测透光窗口b55被擦净。进一步为了避免清洁刮刀56刮下的色料流入窗口,在充满检测透光窗口的两侧设置了防止回流的充满检测肋57。即使当积聚的色料到达充满检测窗口时,光能够首先通过清洁刮刀56传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容器14的结构和清洁室43和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的传送方法,大量体积的去除色料能被收集以完全填满处理盒B的有效空间。进一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高度安全的的处理盒B,其在容器充满去除色料时能进行检测。
实施例2
参照图6介绍清洁容器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仅介绍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第二实施例通过在第二传送室中沿着作为传送装置的螺杆b48提供一传送导向件而形成。
由于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的螺杆b48具有去除色料室传送导向件51,尤其是在上游侧,去除色料被高效地传送,并且传送装置的上游部分有利于避免由过量的压缩色料引起的堆积。
进一步说,去除色料室传送导向件51具有多个孔。这些孔被设置在包括反向螺线结构的开始和结束点的地方。在具有如此结构的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色料经过这些孔确实被传送进去除色料收集室44,然后进入依次的小室。另外,由于去除色料室传送导向件51横穿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被设置,当清洁容器14倾斜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色料回流。因此,去除色料的状态是相当稳定的。并且,即使当清洁容器14的具有充满检测装置的下游侧向下倾斜时,也能利用去除色料室传送导向件51和去除色料室隔离肋53有效地避免去除色料流入充满检测室。假使少量的色料流入最下游侧的小室,也不影响充满检测。
实施例3
参照图7和8介绍清洁容器14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仅介绍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第三实施例与其它实施例明显不同之处在于:隔离件41将清洁容器14分为三个室,即清洁室43,去除色料收集室44,和第三室亦即中间传送室47,如图7和8所示。从清洁室4进入中间传送室47的开口46设置在清洁处理区域之外,具有防止回流的功能,从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清洁处理。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三中间传送室47中,在中间传送室47中转动的叶轮和中间传送导向件65向上推起清洁室43传送的色料。叶轮63在圆筒形转动体的外缘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在径向有恒定高度的叶轮肋64,并在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叶轮开口66。
在第三实施例中,开口66以恒定间隔设置在叶轮肋64的上游侧,并装备有恒定长度的凸起68。当色料开始收集在中间传送室47中时,色料被放在叶轮63的叶轮肋64上,并沿着中间传送导向件65被向上推起。如果没有凸起68,被推起的色料传送到叶轮63转动中心的上方,然后沿叶轮肋64经过叶轮开口66落入叶轮63。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装备有凸起68,色料基本上是被推到叶轮63的转动最高部分,然后经叶轮开口66落入叶轮63的转动体。在叶轮63转动中心的上方,在不妨碍叶轮63的范围内,尽可能高地设置一色料接收器67,落下的色料收集在色料接收器67中。色料接收器67也用作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的去除色料传送件的螺杆b48的色料室传送导向件51。在去除色料收集室44中,色料从上游侧开始积聚。
按照这种结构,在清洁容器14中,去除色料能够有效地被向上送进清洁容器14。因此,同传统的清洁容器相比,所提供的清洁容器14能够更有效地在一有限的空间内收集去除色料。而且,中间传送室47作为防回流装置能避免色料积聚在清洁部分。
其它实施例
所介绍的是使用其它传送件将去除色料从清洁室43传送到中间传送室47的实施例。
图10,11和12显示了在图8和9介绍的清洁容器14中将去除色料从清洁室43传送到中间传送室47的装置的修改型式。仅介绍修改之处。
在图10和11中,考虑到感光鼓15的圆周的运动方向,在清洁刮刀16的上游侧,送进刮刀61平行螺杆a45设置。图10显示了具有一象十字形状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并沿轴向延伸的送进刮刀61。图11显示了由在轴向延伸的可转动全属片61a和固定在金属片61a的长边缘的弹性软片61b构成的送进刮刀61。送进刮刀接收来自主体13的驱动力而逆时针转动,使色料移向螺杆a45。
在图12中,在前述送进刮刀61的位置设置一送进件62。该送进件是不紧靠在感光鼓上的一辊子,并以基本上与送进刮刀61相同的方式运作。
如前所述,按照上述实施例,即使当处理盒B是已安装的,已拆下的或在运行期间取下维修时,也能避免去除色料从第二室移向第一室。总能保持充分的清洁操作。并且,在运作时,能避免色料经开口泄漏。
按照上述实施例,色料传送件沿着在第一室的长度方向的容器隔离件设置,且该色料传送件是其一端对着开口的螺杆。因此,传送装置占据的空间很小,第一室能制作得小些,使第二室的色料容纳空间变大。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覆盖螺杆的压力壁正对开口设置,该开口用材料封住了,能避免去除色料的泄漏,并且第二室装置有用于从在纵向有开口的一侧传送色料的传送装置。因此,甚至一增大的第二去除色料容纳空间也能填满去除色料,长期使用是可行的。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传送装置是螺杆,能用一简单件将色料送进第二室中深处;并且,由于第二室中设置的螺杆在中间具有反向螺线部分,色料能连续地贮存在第二室中。第二室能被色料填满而不留下任何间隙。
按照上述实施例,第二室在纵向被多个隔离件隔离,第二室的螺杆穿过隔离件。由于色料从在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用隔离件隔离的小室开始连续积聚,在运行时,色料不会进入第二室。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小室装配有用于检测去除色料充满的检测装置,可以避免过限使用;由于引导由螺杆传送的色料的传送导向件沿着第二室的螺杆装置,使得色料不会落下,色料能在清洁容器的长度方向可靠传送;并且,传送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室中螺杆的不包括反向螺线部分的部位,色料能连续地贮存在第二室的预定部位。
按照上述实施例,第一室中的色料由色料传送件传送到容器隔离件的开口,经过开口送进第三室的色料在第三室中被举起以送入第二室。在清洁容器中,色料颗粒能被容易地送到较高的上方。因此,在清洁容器中没有浪费的空间,清洁容器本身能以所需要的最小尺寸制备。现有技术受到清洁容器的形成必须位于清洁地点下方的限制,与其不同。本发明的清洁容器能够根据主体中的空间任意制备。
按照上述实施例,设置在第三室中的向上传送装置由一圆筒形转动体、一传送导向件和一下落色料接收器构成。圆筒形转动体在圆简结构的外圆周上具有多个恒定高度的径向肋,并在每一肋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开口。传送导向件在离转动体外圆周某一距离处设置,并在转动体内的转动轴方向和转动体转动中心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接收从转动体开口落下的色料的色料接收器。因此,送到第三室的色料能有效地传送到较高位置。
按照上述实施例,在转动体外圆周上的肋作为向上传送装置用于向上传送色料,由于在肋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开口离该肋得一段距离,在肋的前方能移动更多的色料,并且,色料能传送得较高。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第三室的色料接收器用作第二室的传送导向件,色料能够平稳地从第三室传送到第二室;使主体能够避免由于使用装满色料的清洁装置而引起的故障。
按照上述实施例,清洁件的确能擦净顶面上的第一检测窗口,从而避免色料不必要的流入,并保持窗口稳定的透光性能;在清洁件的转动轴方向,清洁容器在两侧离检测窗口的一定距离处具有离清洁容器壁恒定高度的肋。因此,即使当色料积聚在检测窗口部分时,色料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流入,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的光透射性能。
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的开口在清洁处理区域之外,因此,在清洁处理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中,色料传送件将色料送入开口。假使来自清洁处理的色料积聚在开口附近,清洁操作也几乎不受影响。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色料能被有效地容纳。

Claims (51)

1、一种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的清洁装置,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它包括;
装有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的清洁件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由所述清洁件从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清除的色料的第二室;
用于从第一室向第二室传送色料的色料传送件;以及
用于隔离第一和第二室的隔离件;
设置在感光体纵向一端的开口部分;
其中:第一室中的色料由色料传送件送到开口部分,然后从开口部分送进第二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料传送件在第一室的长度方向沿着隔离件设置,该色料传送件是一端对着所述开口部分的螺杆。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覆盖螺杆的压力壁对着开口部分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室设置有第二室色料传送件,用于在其纵向从开口部分一侧传送色料。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二室色料传送件是螺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二室螺杆在中间具有反向螺线部分。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室具有由多个隔离件在纵向隔离的小室,第二室螺杆穿过隔离件,使得色料从在第二室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小室开始连续积聚。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检测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小室是否充满去除色料的检测装置。
9、按照权利要求4-8中之一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沿第二室螺杆设置的传送导向件,用于引导由螺杆送进的色料而不使其落下。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室螺杆的不包括反向螺线部分的部位。
11、一种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的清洁装置,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去除色料,并具有清洁容器,包括:
装有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的清洁件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由所述清洁件从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清除色料的第二室;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室之间的第三室,其具有将色料从第一室送进第二室的第一色料传送件;
用于从第一室向第三室传送色料的第二色料传送件;
用于隔离第一和第三室的第一隔离件;
设置在感光件纵向一端的开口部分,该部分在第一和第三室之间;
用于隔离第二室和第三室的第二隔离件;
其中:第一室中的色料由第二色料传送件传送到开口部分,并且经过开口部分被送入第三室的色料在第三室中被举起以传送到第二室。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料传送件是一端对着所述开口部分的螺杆,在它的长度方向沿着第一隔离件设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覆盖螺杆的压紧壁对着开口部分设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三传送件,提供用来在第二室的纵向从第二室传送色料。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三传送件是螺杆。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螺杆在中间具有反向螺线部分。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室具有由多个隔离件在纵向隔离的小室,第二室的螺杆穿过隔离件,使得色料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小室开始连续积聚。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检测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小室是否充满去除色料的检测装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4-18中之一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二室螺杆设置有传送导向件,用于引导由螺杆送进的色料而使其不落下。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室螺杆不包括反向螺线部分的部位。
21、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色料传送件向上传送色料,并且,第一色料传送件由一圆筒形转动体、一传送导向件和一下落色料接收器构成,圆筒形转动体在圆筒结构的外圆周上具有多个恒定高度的径向肋,在每一肋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开口,所述传送导向件在离转动体外圆周某一距离处设置,并在转动体内的转动轴方向和转动体转动中心的上方装置有用于接收从转动体开口落下的色料的色料接收器。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传送件的转动体的外圆周上的肋的转动方向上游侧的开口部分距肋有一定距离。
23、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室的色料接收器用作第二室的传送件。
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分在清洁处理的区域之外。
25、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处理盒,包括:
一静电复印感光件,和一用于清除存留在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的色料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一清洁容器,清洁容器具有:
装有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的清洁件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由所述清洁件从所述静电复印光体上清除的色料的第二室;
用于从第一室向第二室传送色料的色料传送件;
用于隔离第一和第二室的隔离件;以及
设置在感光体纵向一端的开口部分;
其中:第一室中的色料由色料传送件送到开口部分,然后从开口部分送进第二室。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料传送件是一端对着所述开口部分的螺杆,在第一室的长度方向沿着隔离件设置。
27、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覆盖螺杆的压力壁对着开口部分设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室设置有第二室色料传送件,用于在纵向从开口部分侧传送色料。
29、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二室色料传送件是螺杆。
30、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二室螺杆在中间具有反向螺线部分。
31、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室具有由多个隔离件在纵向隔离的小室,第二室螺杆穿过隔离件,使得色料从在第二室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小室开始连续积聚。
32、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检测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小室是否充满去除色料的检测装置。
33、按照权利要求28-32中之一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沿第二室螺杆设置的传送导向件,用于引导由螺杆送进的色料而不使其落下。
34、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室螺杆的不包括反向螺线部分的部位。
35、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处理盒,包括:
一电摄影感光鼓,和一用于清除存留在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的色料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一清洁容器:
装有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的清洁件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由所述清洁件从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清除的色料的第二室;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室之间的第三室,其具有将色料从第一室送进第二室的第一色料传送件;
用于从第一室向第三室传送色料的第二色料传送件;
其中:第一室中的色料由第二色料传送件传送到开口部分,并且经过开口部分被送进第三室的色料在第三室中被举起以传送到第二室。
36、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料传送件是一端对着所述开口部分的螺杆,该色料传送件在它的长度方向沿着第一隔离件设置。
37、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覆盖螺杆的压力壁对着开口部分设置。
38、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三传送件,提供用于在第二室的纵向从第二室传送色料。
39、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第三传送件是螺杆。
40、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螺杆在中间具有反向螺线部分。
41、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室具有由多个隔离件在纵向隔离的小室,第二室中的螺杆穿过隔离件,使得色料从设置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小室开始连续积聚。
42、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检测在第二室中的螺杆的色料传送方向的最下游侧的小室是否充满去除色料的检测装置。
43、按照权利要求38-42中之一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二室螺杆设置有传送导向件,用于引导由螺杆送进的色料而不使其落下。
44、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室螺杆的不包括反向螺线部分的部位。
45、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色料传送件向上传送色料,并且,第一色料传送件由一圆筒形转动体、一传送导向件和一下落色料接受器构成,所述圆筒形转动体在圆筒结构的外圆周上具有多个恒定高度的径向肋,在每一肋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开口,所述传送导向件在离转动体外圆周某一距离处设置,并在转动体内的转动轴方向和转动体转动中心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接收从转动体开口部分落下的色料的色料接收器。
46、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传送件的转动体的外圆周上的肋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开口部分离所述肋有一定距离。
47、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室的色料接收器用作第二室的传送导向件。
48、一种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的清洁装置,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去除色料,包括:
装有用于从电摄影感光体上去除色料的清洁件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由所述清洁件从所述电摄影感光体上清除的色料的第二室;
用于从第一室向第二室传送色料的色料传送件;
一对设置在第二室中的检测窗口,用于检测贮存在第二室的色料的体积,一用于清洁窗口的清洁刮刀,和在清洁容器外面的相对着的光发射和接收部分。
49、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一清洁容器,其中相对着的检测窗口的第一检测窗口设置在容器的顶面,第二检测窗口设置在容器的侧面,当刮刀转动时清洁检测窗口,转动方向设定得使清洁件从第一检测窗口开始清洁。
50、按照权利要求4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容器,其中相对着的检测窗口的第一检测窗口设置在容器的顶面,第二检测窗口设置在容器的侧面,当刮刀转动时清洁检测窗口,在清洁件的转动轴方向,清洁容器在两侧离检测窗口的一定距离处具有高清洁容器壁恒定高度的肋,使得肋在清洁刮刀转动轴径向的转动范围内。
51、电摄影成像设备中使用的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装置有清洁部分的第一室;
用于收集去除色料的第二室;
从第一室到第二室设置的传送件。
CN97122553A 1996-09-30 1997-09-30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7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961/96 1996-09-30
JP27896196A JP3604840B2 (ja) 1996-09-30 1996-09-30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900A true CN1182900A (zh) 1998-05-27
CN1097754C CN1097754C (zh) 2003-01-01

Family

ID=1760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2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754C (zh) 1996-09-30 1997-09-30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98217B1 (zh)
EP (1) EP0833225B1 (zh)
JP (1) JP3604840B2 (zh)
KR (1) KR100307480B1 (zh)
CN (1) CN1097754C (zh)
DE (1) DE69719653T2 (zh)
HK (1) HK100952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7072C (zh) * 2004-07-20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废调色剂收集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454174C (zh) * 2002-03-29 2009-01-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部件及影像形成设备
CN101329542B (zh) * 2007-06-22 2010-12-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利用废墨密度检测废墨量的成像设备
CN103293929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765326A (zh) * 2011-08-30 2014-04-30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部件、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2203A (ja) * 2001-09-13 2003-06-06 Canon Inc 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5917A (ja) 2002-01-24 2003-07-30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72362B2 (ja) 2002-03-14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5458A (ja) * 2002-07-08 2004-02-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1690A (ja) * 2002-09-06 2004-04-0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45327B2 (ja) * 2002-09-30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747195B2 (ja) * 2002-11-20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18822B1 (ko) * 2003-06-18 2005-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이저 프린터의 폐토너 회수장치
US7085507B2 (en) * 2003-08-25 2006-08-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waste toner collection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70217B2 (ja) * 2003-08-29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19779B2 (ja) * 2003-08-29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205738B2 (en) * 2004-03-24 2007-04-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based dc motor commutation
JP4572327B2 (ja) * 2004-09-29 201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回収容器および該トナー収容容器を搭載する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7257363B2 (en) * 2005-09-22 2007-08-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evice for moving toner with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693570B2 (ja) * 2005-09-27 2011-06-01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13393B2 (ja) * 2005-12-07 2012-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トナー収容器・廃トナー収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4903433B2 (ja) * 2005-12-28 2012-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4432B2 (ja) * 2006-02-22 2008-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13716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Igt Personalization of video and sound presentation on a gaming machine
US7660550B2 (en) * 2006-12-11 2010-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96748B2 (ja) * 2007-01-16 2012-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83589B2 (en) * 2007-01-31 2011-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73463B2 (ja) * 2007-11-30 2012-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像担持体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3770B2 (ja) * 2008-07-24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7012B2 (ja) * 2008-09-29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と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8417172B2 (en) * 2009-10-09 2013-04-09 Fuji Xerox Co., Ltd. Powder collec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91991B2 (ja) * 2009-10-15 2014-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7595A (ja) * 2009-11-20 2011-06-02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剤回収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3213B2 (ja) 2010-01-13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支持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33726B2 (ja) * 2010-03-11 2014-1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06656B2 (ja) 2010-06-2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44884A (ja) * 2011-08-23 2013-03-04 Oki Data Corp 現像剤回収装置、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1925B2 (ja) * 2011-12-27 2016-0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740329B2 (ja) * 2012-02-29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28B2 (ja) * 2012-02-29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像担持体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5789566B2 (ja) * 2012-06-21 2015-10-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像担持体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5716927B2 (ja) 2012-08-10 2015-05-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6099A (ja) * 2012-09-12 2014-03-2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23947B2 (en) 2012-09-26 2016-12-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ime-based commu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fuser assembly
US8836747B2 (en) 2012-10-02 2014-09-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aser scanning unit of an imaging apparatus
JP5549823B2 (ja) * 2013-03-21 2014-07-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2233B2 (ja) 2015-10-14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収容ユニッ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885302B (zh) 2016-08-26 2024-12-03 佳能株式会社 鼓单元、盒、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及联接构件
MX2019002227A (es) 2016-08-26 2019-06-06 Canon Kk Unidad de tambor, cartucho,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es electrofotograficas y miembro de acoplamiento.
JP7262983B2 (ja) 2018-11-30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05417B2 (ja) 2019-04-25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13235A1 (de) * 1976-03-27 1977-10-06 Agfa Gevaert Ag Reinigungseinrichtung
JPS6326826Y2 (zh) 1979-06-08 1988-07-20
US4530594A (en) * 1982-05-21 1985-07-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JPS60230178A (ja) * 1984-04-27 1985-11-1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複写機のトナ−回収装置
JPS6255686A (ja) 1985-09-05 1987-03-11 Mita Ind Co Ltd トナ−回収装置
US4768062A (en) * 1985-10-30 1988-08-30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JPH087520B2 (ja) * 1987-11-10 1996-01-29 コニ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48531Y2 (ja) * 1988-07-20 1994-1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回収装置
JP2622171B2 (ja) 1989-02-09 1997-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2302784A (ja) * 1989-05-18 1990-12-14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回収装置
JPH04366877A (ja) * 1991-06-13 1992-12-1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000493B2 (ja) * 1991-07-15 2000-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ナ・トナー・マガジン
JP3005114B2 (ja) * 1991-07-19 2000-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前記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63372B2 (ja) * 1992-05-07 1999-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341200A (en) * 1992-12-28 1994-08-23 Xerox Corporation Removable process unit with waste toner storage
JP3080832B2 (ja) * 1994-03-15 2000-08-2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3129146B2 (ja) * 1994-09-07 2001-01-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4174C (zh) * 2002-03-29 2009-01-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部件及影像形成设备
CN100407072C (zh) * 2004-07-20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废调色剂收集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329542B (zh) * 2007-06-22 2010-12-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利用废墨密度检测废墨量的成像设备
CN103765326A (zh) * 2011-08-30 2014-04-30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部件、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3293929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110430B2 (en) 2012-02-23 2015-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293929B (zh) * 2012-02-23 2016-03-16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19653D1 (de) 2003-04-17
EP0833225A1 (en) 1998-04-01
KR19980025160A (ko) 1998-07-06
JP3604840B2 (ja) 2004-12-22
JPH10105012A (ja) 1998-04-24
EP0833225B1 (en) 2003-03-12
US6298217B1 (en) 2001-10-02
HK1009522A1 (en) 1999-06-04
CN1097754C (zh) 2003-01-01
DE69719653T2 (de) 2003-11-13
KR100307480B1 (ko) 200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2900A (zh)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CN1214299C (zh)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CN1303485C (zh) 处理盒翻新方法
US682315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sealing member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sealing members
CN1101559C (zh) 显影盒以及电照相成像装置
CN1303482C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US8620203B2 (en) Waste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129048C (zh) 具有刷辊的清洗装置、处理盒、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215178A (zh) 成像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940762A (zh) 清洁部件、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CN1607472B (zh)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CN1743978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834821A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340745A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US7227562B2 (en) Electrophotograhic apparatus
CN1356598A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静电复制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电接触元件
CN1991625A (zh) 成像装置
CN1010677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除电装置、图像形成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00118A (zh) 中间转印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300644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59A (zh)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140850C (zh) 包含清理元件的清理装置
CN163765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55303A (zh) 成像装置
CN1577177A (zh)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