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24063A -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4063A
CN115624063A CN202211264795.8A CN202211264795A CN115624063A CN 115624063 A CN115624063 A CN 115624063A CN 202211264795 A CN202211264795 A CN 202211264795A CN 115624063 A CN115624063 A CN 115624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m
soybean protein
milk powder
mixed
yogu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47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义
惠丹阳
华舒雨
李玉芹
周蓉
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647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4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4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4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15Non-milk proteins or fats; Seeds, pulses, cereals or soja; Fatty acids, phospholipids, mono- or diglyce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from; Egg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用大豆蛋白单独热处理然后和乳原料、果酱等混合发酵的生产方法,以大豆蛋白、脱脂奶粉、全脂奶粉、果酱、白砂糖、直投型乳酸菌种和洁净饮用水等为原料,大豆蛋白制作成溶液后经过单独热处理,再与其他原料一起混合均匀,加入活化后的乳酸菌种和果酱(或果浆),经发酵后冷藏后熟即得到大豆蛋白牛乳蛋白混合果酱酸奶。本发明采用大豆蛋白溶液单独热处理、混合、均质、杀菌、接种、发酵、冷藏后熟等制作混合大豆蛋白牛乳蛋白果酱酸奶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目前豆基酸奶所存在的豆腥味、酸奶凝乳分层、酸奶贮藏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本生产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乳制品或酸奶生产企业,尤其适合于大豆产量大、牛奶能源相对紧缺地区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大豆蛋白、牛奶和果酱加工制备酸奶的方法,归属于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有从大豆等植物种子获取蛋白质营养的传统,以弥补动物蛋白质的不足。鉴于大豆丰富的营养和富含生理活性因子、以及大量的大豆资源供应,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开始研究大豆酸奶,以弥补牛乳供应的不足,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有大量关于大豆酸奶的制备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纵观这些专利,基本上以豆浆、全豆豆浆、分离大豆蛋白等为原料,选用经过训育的适合豆制品发酵的乳酸菌种,经过发酵制成功能、品质各异的大豆酸奶,也有一些涉及大豆和牛奶混合发酵的酸奶,但是极少见混合大豆牛乳果酱酸奶。然而,所有现有的豆基酸奶都普遍存在几个问题:(1)存在较重的豆腥味乃至豆苦味或者其他特有的大豆味,几乎没有豆香味,虽然已经有很多处理豆腥味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是在生产豆奶及其他豆制品时有效,一旦用于豆基酸奶,效果并不如人意;(2)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在发酵过程中难以形成均匀一致的凝乳,往往产生分层的现象;(3)纯豆基酸奶的稳定性不如传统牛乳酸奶,其货架稳定期较短,即使添加各类稳定剂依然如此;混合牛乳的豆基酸奶一经贮藏,容易产生分层,也就是贮藏稳定性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豆蛋白凝乳和乳酪蛋白凝乳不能充分交混在一起,往往是大豆蛋白凝乳和乳酪蛋白凝乳各自自成体系,不能很好地充分混合成一种混合性凝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展开了比较长时间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全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豆基酸奶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它既能通过对大豆基原料的豆腥味进行处理,先期消除大部分豆腥味,又能通过加入果酱混合发酵,使残余的豆腥味转化为带有果香、发酵酸奶香和豆香味的怡人香味,并改善豆基酸奶的口感,使得豆基酸奶的口感风味体验不亚于传统果酱酸奶或者原味酸奶;并能使混合大豆和牛乳发酵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能均匀交混在一起的酸奶凝乳体系,消除分层的现象;还能通过复配稳定剂的加入,显著提高混合牛奶豆基果酱酸奶的贮藏稳定性,使得其贮藏稳定性不亚于传统的果酱酸奶。
为解决上述任务,一种豆基原料被单独加热处理的技术方法被采用。
为解决上述任务,其进一步的措施是:一种主要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复配的复配稳定剂被使用。
为解决上述任务,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有原料最终混合在一起经灭菌后接种、发酵、搅拌、冷藏后熟。
为解决上述任务,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与具体操作步骤为:
(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附图一
附图1说明:水和大豆蛋白混合后经热处理,均质;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糖和水混合溶解后均质;将热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和奶液以及复配稳定剂混合均匀后杀菌、冷却,然后加入杀菌冷却后的果酱,再接种乳酸菌种,然后发酵、冷藏。
(2)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0.15%,大豆蛋白0.95%~1.57%,乳糖 1.94%~3.2%,脱脂奶粉0.23%~2.11%,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6%~12%,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09%~0.15%,白砂糖7%~9%,洁净饮用水67.45%~77.44%;
(3)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即配料中的白砂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6~8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5℃以上,保持至少 10min,但保持时间不宜多于30min;然后冷却到60℃~65℃,20~25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8~10倍的水,浸泡2~6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0℃~65℃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0~25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如果采用冷冻浓缩果酱(或果浆)或者冷冻冰鲜果酱(或果浆),对包装进行清洗消毒后开封,取出果酱或果浆直接使用;如果是新鲜水果,则按照通用的果酱或果浆加工方法制备新鲜果酱或果浆,经过巴氏灭菌后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乳糖或白砂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30~60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 92℃~96℃杀菌3~5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39℃~ 42℃的温度下发酵2.5h~4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继续冷藏,通过冷链分销、销售;也可以经过巴氏灭菌后常温保藏、分销。
本发明采用大豆蛋白、脱脂奶粉、全脂奶粉、果酱、白砂糖、直投型乳酸菌种和水等为原料,并采用大豆蛋白单独热处理然后和乳原料、果酱等混合发酵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目前豆基酸奶所存在的豆腥味、酸奶凝乳分层、酸奶贮藏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
本发明的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技术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消除了豆腥味,并使混合酸奶具有明显的可与奶香味、水果香味相适应的豆香;
(2)通过加入果酱混合发酵,使残余的豆腥味转化为带有果香、发酵酸奶香和豆香味的怡人香味;
(3)改善了豆基酸奶的口感,使得豆基酸奶的口感风味体验不亚于传统果酱酸奶或者原味酸奶;
(4)使混合大豆和牛乳发酵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能均匀交混在一起的酸奶凝乳体系,消除凝乳分层的现象;
(5)显著提高混合牛奶豆基果酱酸奶的贮藏稳定性,使得其贮藏稳定性不亚于传统的果酱酸奶;
(6)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模的酸奶或乳制品加工企业,尤其适合于大豆产量大、牛乳资源相对紧缺地区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与具体操作步骤为:
工艺流程见附图一:
实例1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大豆蛋白0.95%,乳糖1.94%,脱脂奶粉2.11%,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6%,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1%,白砂糖8%,洁净饮用水74.55%;
(2)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6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7℃,保持10min;然后冷却到60℃,20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8倍的水,浸泡2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0℃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5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采用冷冻浓缩菠萝酱(或菠萝浆),对包装进行清洗消毒后开封,取出果酱或果浆直接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乳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 30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2℃杀菌5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处理好的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40℃的温度下发酵3.5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继续冷藏,通过冷链分销、销售。
实例2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5%,大豆蛋白1.57%,乳糖3.2%,脱脂奶粉0.23%,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12%,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15%,白砂糖8%,洁净饮用水68.45%;
(2)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8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5℃,保持25min,然后冷却到65℃,25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10倍的水,浸泡6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5℃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2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将新鲜芒果按照通用的果酱或果浆加工方法制备新鲜芒果果酱或果浆,经过巴氏灭菌后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白砂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 60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2℃杀菌5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处理好的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42℃的温度下发酵2.5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继续冷藏,通过冷链分销、销售。
实例3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2%,大豆蛋白1.25%,乳糖2.53%,脱脂奶粉1.02%,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8%,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12%,白砂糖9%,洁净饮用水71.71%;
(2)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7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8℃,保持15min,然后冷却到62℃,23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9倍的水,浸泡4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3℃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1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采用冷冻冰鲜芒果酱(或芒果浆),对包装进行清洗消毒后开封,取出果酱或果浆直接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乳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 45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5℃杀菌3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处理好的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41℃的温度下发酵3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然后经过巴士灭菌,然后进行分销、销售。
实例4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3%,大豆蛋白1.12%,乳糖2.23%,脱脂奶粉1.43%,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10%,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13%,白砂糖8%,洁净饮用水70.71%;
(2)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7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6℃,保持20min,然后冷却到63℃,21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10倍的水,浸泡5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3℃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1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采用新鲜菠萝,按照通用的果浆加工方法制备新鲜菠萝果酱(或果浆),经过巴氏灭菌后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白砂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 50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5℃杀菌3.2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处理好的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42℃的温度下发酵3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继续冷藏,通过冷链分销、销售。
实例5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4%,大豆蛋白1.41%,乳糖2.94%,脱脂奶粉0.53%,全脂奶粉6.25%,芒果酱(或果浆)3%,菠萝酱(或果浆)7%,香水柠檬浆1%,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12%,白砂糖8%,洁净饮用水69.61%;
(2)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8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5℃,保持18min,然后冷却到63℃,23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8倍的水,浸泡5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2℃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2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采用冷冻浓缩芒果酱(或果浆)、冷冻冰鲜菠萝果酱(或果浆)、冷冻冰鲜香水柠檬浆,对包装进行清洗消毒后开封,取出果酱或果浆直接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乳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 45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3℃杀菌4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2℃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处理好的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41℃的温度下发酵3.5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然后经过巴士灭菌,然后进行分销、销售。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思,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还可对此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料水比、大豆蛋白的添加比例、全脂奶粉与脱脂奶粉的用料比例、果酱的种类及添加比例、乳糖及白砂糖的用量、稳定剂的种类与用量、具体的加工工艺条件等的变换与修改。然而,类似的这种变换和修改均属于本发明的实质。

Claims (1)

1.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辅材料配比
按质量分数计:高活性乳酸菌直投型菌种0.1%~0.15%,大豆蛋白0.95%~1.57%,乳糖1.94%~3.2%,脱脂奶粉0.23%~2.11%,全脂奶粉6.25%,果酱(果浆)6%~12%,复配稳定剂(PGA、ADA、瓜尔豆胶分别以质量分数33.6%、52.3%和14.1%的分量均匀混合在一起所得)0.09%~0.15%,白砂糖7%~9%,洁净饮用水67.45%~77.44%;
(2)具体操作步骤
A、原料准备
选择符合GB 19644的全脂奶粉和GB/T 5410的脱脂奶粉、符合GB/T 22493的大豆蛋白粉、符合GB/T 317的蔗糖(即配料中的白砂糖)、符合GB 25595的乳糖、以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或自来水);选择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直投型酸奶发酵剂;
大豆蛋白的处理:将大豆蛋白与6~8倍水混合,边搅拌边加热至95℃以上,保持至少10min,但保持时间不宜多于30 min;然后冷却到60℃~65℃,20~25 Mpa均质;
复配稳定剂的处理:复配稳定剂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和瓜尔豆胶组成,三者混合后与等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稳定剂量8~10倍的水,浸泡2~6 h,搅拌成糊状液;
奶粉及其他配料的处理:将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剩余的白砂糖乳糖及水在60℃~65℃的温度下搅拌溶解成溶液,20~25 Mpa均质;
果酱的处理:如果采用冷冻浓缩果酱(或果浆)或者冷冻冰鲜果酱(或果浆),对包装进行清洗消毒后开封,取出果酱或果浆直接使用;如果是新鲜水果,则按照通用的果酱或果浆加工方法制备新鲜果酱或果浆,经过巴氏灭菌后使用;
菌种的活化:将高活性冻干乳酸菌种放入1%的乳糖或白砂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活化30~60 min;
B、混合、杀菌
将均质后的大豆蛋白液、牛奶混合液和稳定剂溶液混合到一起,搅拌混合均匀后,在92℃~96℃杀菌3~5 min;
C、接种、发酵
待杀菌后的物料冷却到40℃时,将活化后的菌种和果酱加入并搅拌均匀,然后在39℃~42℃的温度下发酵2.5 h~4 h;待凝乳完全成形,进入0℃~4℃的低温库,结束发酵;
D、冷藏后熟
发酵好的酸奶0℃~4℃的条件下冷藏12 h以上,完成后熟;
E、包装、冷藏
采用通用的密闭容器将大豆牛乳混合酸奶进行密闭包装、继续冷藏,通过冷链分销、销售;也可以经过巴氏灭菌后常温保藏、分销。
CN202211264795.8A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5624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795.8A CN115624063A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795.8A CN115624063A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4063A true CN115624063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4795.8A Pending CN115624063A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40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9962A (zh) * 2023-06-27 2023-08-11 湘潭大学 一种纳豆果酱酸奶的加工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2367A (zh) * 2018-12-27 2019-03-12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椰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0805A (zh) * 2019-12-20 2020-02-18 成都师范学院 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2367A (zh) * 2018-12-27 2019-03-12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椰浆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0805A (zh) * 2019-12-20 2020-02-18 成都师范学院 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小艳等: "复配稳定剂影响杧果酸奶流变性质的机理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vol. 42, no. 1, 31 December 2021 (2021-12-31), pages 230 - 23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9962A (zh) * 2023-06-27 2023-08-11 湘潭大学 一种纳豆果酱酸奶的加工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7587B (zh) 发酵乳清调制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54011B (zh) 一种高香型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5541A (zh) 一种活菌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018A (zh) 一种水牛奶奶酪及其生产方法
CN107927163A (zh) 一种常温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516087A (ja) 貯蔵安定な発酵乳製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6912603A (zh) 一种法式浓缩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7156325A (zh) 一种含多酚的开菲尔菌发酵乳清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JPS6041441A (ja) 多培養のヨ−グルト、固形スプレツドおよびコテ−ジチ−ズ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3960359B (zh) 一种山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9357A (zh) 柠檬味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24063A (zh) 一种混合大豆蛋白和牛奶果酱酸奶的加工方法
CN110731382A (zh) 一种百香果汁发酵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04338A (zh) 一种超高压均质杀菌牛乳的生产方法
CN103070238A (zh) 一种胡萝卜酸奶、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106172757A (zh) 一种巴氏杀菌热处理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69962A (zh) 一种纳豆果酱酸奶的加工制备方法
CN106857831B (zh) 一种鲜酪乳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JP4825157B2 (ja) 乳酒の製造方法
CN109329435A (zh) 一种大豆活性乳酸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0336A (zh) 一种含有果蔬颗粒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99972A (zh) 一种双倍蛋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5549A (zh) 一种甜茶麦冬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46610A (zh) 一种凝固型黄浆水酸奶的加工制备方法
CN105010536A (zh) 一种蓝莓味长保质期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