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477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84776A CN114284776A CN202111110683.2A CN202111110683A CN114284776A CN 114284776 A CN114284776 A CN 114284776A CN 202111110683 A CN202111110683 A CN 202111110683A CN 114284776 A CN114284776 A CN 1142847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housing
- connector
- wall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0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formed by a metallic element crimped around the c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也能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对应的连接器。壳体(20)具有配置于后表面的周缘部的、在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的多个卡合部(27)、和从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配置的突部(22)。罩(70)具有:被卡合部(81~85),与卡合部(27)卡合而被保持;空间部(77),在罩(70)正规组装于壳体(20)的状态下突部(22)位于空间部(77)的内侧;以及干涉部,在罩(70)相对于壳体(20)处于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该干涉部与突部(22)干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具备壳体(连接器壳体)和以将壳体的后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于壳体的罩。壳体在后表面的周缘部具有在高度方向成对的侧壁,在各侧壁的宽度方向两侧各具有一对卡合部。罩在与各卡合部对应的位置各具有一对卡止突起部。通过各卡止突起部与各卡合部卡合,从而限制罩从壳体脱离。具备壳体和罩的连接器也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4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5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429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各卡合部在各侧壁上配置于在后视壳体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因此,即使将罩从专利文献1公开的状态在高度方向翻转,也能够使各卡合部和各卡止突起部卡合,能够将罩组装到壳体。通过这样对罩赋予可翻转性,能够变更电线的引出方向。
与此相对,也有时要求如下结构:通过将电线的引出方向规定成一方向,使罩的可翻转性丧失,从而阻止罩的误组装。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虽然能够与要求可翻转性的罩对应,但是有如下问题:不能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对应。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如下连接器为目的:也能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对应。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罩,其以将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后表面的周缘部的、在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的多个卡合部和从所述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配置的突部,所述罩具有:被卡合部,其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而被保持;空间部,在所述罩正规组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突部位于该空间部的内侧;以及干涉部,在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壳体处于与所述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该干涉部与所述突部干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也能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对应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罩的开口部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是与对方连接器处于嵌合状态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罩相对于壳体组装于初期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罩相对于壳体组装于组装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罩相对于壳体处于与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限制罩向壳体组装的状态的局剖立体图。
图6是壳体的后视图。
图7是从上侧观看罩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下侧观看罩的立体图。
图9是罩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在罩相对于壳体处于与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限制罩向壳体组装的状态的局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和罩,其以将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后表面的周缘部的、在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的多个卡合部和从所述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配置的突部,所述罩具有:被卡合部,其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而被保持;空间部,在所述罩正规组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突部位于该空间部的内侧;以及干涉部,在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壳体处于与所述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该干涉部与所述突部干涉。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罩的被卡合部与壳体的卡合部卡合、突部位于空间部的内侧的状态下,罩正规组装到壳体。与此相对,在罩处于与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干涉部与突部干涉,可限制罩的组装动作。这样,罩通过具有空间部及干涉部,能够实现以一定的姿势组装的状态,能够阻止相对于壳体误组装。
另一方面,例如不具有干涉部的罩能够避免与突部干涉,能够使被卡合部与后视时配置于点对称位置的卡合部卡合,因此不区分高度方向的上下就能组装于壳体。因此,上述结构的连接器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和要求可翻转性的罩均能够对应。
(2)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能收纳端子零件的腔,所述突部呈将所述腔包围的筒状。据此,突部能够兼备阻止罩的误组装的功能和形成腔的功能,能够避免壳体的结构复杂化。
(3)优选的是,所述罩呈盖子状,并具有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对置壁、和将一对所述对置壁的后端部之间封闭的背壁,所述对置壁在内表面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所述干涉部构成为所述肋。据此,干涉部能够兼备阻止罩的误组装的功能和加强罩的功能,能够避免罩的结构复杂化。
(4)优选的是,所述罩具有在所述罩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向侧方开口的开口部和将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封闭的端壁,所述肋在所述对置壁的内表面中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所述端壁之间。据此,肋设置于靠近端壁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各对置壁以打开的方式变形。
(5)优选的是,所述肋从所述对置壁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尺寸比呈筒状的所述突部的径向厚度小。据此,在罩处于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肋的端部能够在突部的厚度范围内干涉。因此,能够避免肋与从突部的腔内突出的电线、橡胶栓等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电线、橡胶栓等损伤。
(6)优选的是,所述肋的前端配置于比所述对置壁的前端靠后方。据此,在罩处于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突部能够从进入到一对对置壁间的状态与肋干涉。其结果是,能够在肋与突部干涉前将肋和突部的相对位置配置于能干涉的位置。其结果是,在罩处于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可靠性良好地实现肋与突部干涉的状态。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能转动地支承于壳体20的杆50、以及组装于壳体20的罩70。如图2所示,壳体20能与对方连接器100嵌合。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壳体20在嵌合开始时与对方连接器100对置的面侧作为前侧。具体地,图1的右侧成为前侧。高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同义,除图2及图8之外的各图的上下方向成为基准。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同义,除图1之外的各图的左右方向成为基准。
(壳体)
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呈矩形块状,如图6所示,在后视时呈在宽度方向长的矩形。壳体20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腔21。各腔21在高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在壳体20中。各腔21中、在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图6的右端侧)配置的两个腔21构成为与其他的各腔21相比开口直径特别大的大径腔21A。
如图6所示,在壳体20的各腔21内插入收纳有金属制的端子零件11。端子零件11与电线12的末端部连接。如图3~图5所示,在电线12嵌装有橡胶制的橡胶栓13。
壳体20具有从后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后方突出的一对突部22。各突部22呈圆筒状,在高度方向排列配置。上侧的突部22的下端和下侧的突部22的上端相互连结。各突部22将大径腔21A的后部包围。如图5所示,各突部22的后端(是开口端,且是后述的朝向后方的端面33)位于壳体20的最后端。另外,其他的各腔21的后部被与各突部22相比为小径且突出尺寸小的筒状部23包围。在大径腔21A的后部插入橡胶栓13。橡胶栓13与各突部22的内周面密合。电线12从各突部22的后端向后方引出。
如图6所示,壳体20具有从后表面中的4个角侧的端部向后方突出的角壁部24。各角壁部24成为以沿着对应的角的方式在后视时弯曲地延伸的形状。在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上侧的角壁部24连结到上侧的突部22的上端,下侧的角壁部24连结到下侧的突部22的下端。
壳体20在隔着后表面的上下端部具有一对板壁部25。各板壁部25呈沿着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板状,在与各突部22及各角壁部24之间形成有能安装罩70的嵌合空间26。
如图6所示,在各板壁部25的内表面(上侧的板壁部25的下表面及下侧的板壁部25的上表面)突出地设置有后视为梯形的卡合部27。各卡合部27配置于各板壁部25的后端部中的隔着宽度方向中央的两侧的对称位置。特别是,上下的各卡合部27在后视时以壳体20的后表面的中央为中心配置于点对称的位置。
另外,在各板壁部25的内表面且比各卡合部27靠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突出地设置有后视为矩形的外侧卡合部28。各外侧卡合部28配置于各板壁部25的后端部中的隔着宽度方向中央的两侧的对称位置。特别是,上下的各外侧卡合部28在后视时以壳体20的后表面的中央为中心配置于点对称的位置。
壳体20在比各卡合部27及各外侧卡合部28靠前方具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通路29。另外,壳体20在各卡合部27与各外侧卡合部28之间具有向后方开放的接纳口31。罩70的后述的防脱部81~84在罩70组装时从接纳口31插入到通路29内(参照图3)。
如图6所示,壳体20在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面具有一对轴部32。各轴部32呈圆柱状,成为将杆50支承为能转动的部分。
(杆)
杆5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2所示,具有在宽度方向较长地延伸的操作部51、和从操作部5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互对置地突出的一对侧板部52。如图1所示,各侧板部52具有轴承孔53。杆50在使各轴部32与各轴承孔53嵌合的状态下能够以各轴部32为中心转动。作业者能够捏住操作部51进行杆50的转动操作。如图2所示,在各侧板部52形成有凸轮槽55。各侧板部52的凸轮槽55与对方连接器100的未图示的凸轮从动件卡合,通过杆50转动,从而两连接器10、100相互嵌合。操作部51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在两连接器10、100嵌合时锁定于罩70的杆侧锁定部54。
(罩)
罩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7~图9所示,呈向前方开放的盖子状。罩70以将壳体20的后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于壳体20。具体地,罩70具有:一对对置壁71A、71B,在高度方向的上下对置地配置;背壁72,以将各对置壁71A、71B的后端部之间封闭的方式配置;开口部73,在罩7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向侧方开口;以及端壁74,在罩7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将该另一端部封闭的方式配置。如图3及图4所示,一对对置壁71A、71B中的上侧的对置壁71A装配于壳体20的上表面侧,下侧的对置壁71B装配于壳体20的下表面侧。如图7所示,在上侧的对置壁71A的上表面(外表面)突出地设置有能与杆侧锁定部54卡止的罩侧锁定部75。另外,罩侧锁定部75不设置于下侧的对置壁71B。
罩70内的前部成为与后部相比将各对置壁71A、71B的内表面(上侧的对置壁71A的下表面及下侧的对置壁71B的上表面)间的宽度方向间隔增大的间隔扩大部76。如图1所示,罩70的间隔扩大部76在后述的第2肋88与开口部73之间具有空间部77,各突部22能嵌合地配置于空间部77。
另外,如图2所示,罩70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从背壁72向后方突出的突壁部78,还具有与开口部73连通并向后方开放的电线导出口79。电线导出口79被突壁部78分隔。从壳体20的各筒状部23及各突部22延伸的各电线12在罩70内弯折而集中于电线导出口79内。并且,各电线12通过捆扎带等捆束带80固定于突壁部78,以该状态向罩70的后方导出。
如图7及图8所示,各对置壁71A、71B在前端部具有能与壳体20的各卡合部27卡合的被卡合部81~85。被卡合部81~85具有从各对置壁71A、71B的前端部的外表面(上侧的对置壁71A的上表面及下侧的对置壁71B的下表面)突出的主视为矩形的多个防脱部81~84。各防脱部81~84在各对置壁71A、71B的前端部的端缘从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开口部73侧)到另一端侧隔开间隔地依次配置,通过第1防脱部81、第2防脱部82、第3防脱部83以及第4防脱部84构成。
另外,被卡合部81~85在各对置壁71A、71B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具有一对卡止部85。各卡止部85在比各第2防脱部82靠后方(图7的里侧)能挠曲变形地形成于各对置壁71A、71B上所形成的切口间。各卡止部85朝向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悬臂状延伸,在延伸方向的顶端部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爪状的卡止突起86。如图4所示,各卡止部85的卡止突起86能卡止于各卡合部27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端面。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在各对置壁71A、71B的外表面且比卡止部85靠后方设置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突条部89。在罩70组装于壳体20时,在突条部89与各防脱部81~84之间以夹着的方式配置各卡合部27(参照图3)及各外侧卡合部28(参照图1)。
如图7~图9所示,在罩70的内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从各对置壁71A、71B横跨背壁72连续地延伸的肋87及第2肋88。肋87及第2肋88相互平行地配置。肋87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第2肋88与端壁74之间。
肋87及第2肋88的突出尺寸设定得比各突部22的径向厚度小。如图7及图8所示,肋87及第2肋88各自的前端(延伸方向的两端)位于比各对置壁71A、71B的端缘靠后方(里侧)。第2肋88的前端与各卡止部85相邻,且位于比各卡止部85靠后方(里侧)。肋87构成为如后所述在罩70处于与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与各突部22干涉的干涉部。
(罩向壳体组装的组装结构)
在罩70没有组装于壳体20的状态下,各端子零件11从后方插入到壳体20的各腔21内。与各端子零件11连接的电线12以从各突部22及各筒状部23各自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各橡胶栓13嵌入到各突部22内及各筒状部23内。各突部22及各筒状部23与各电线12之间被各橡胶栓13液密地密封。如图5所示,各橡胶栓13的后端部从各突部22的后端向后方局部露出。
接着,罩70从后方盖到壳体20上,如图3所示,组装于初期位置。在初期位置上,各对置壁71A、71B进入到嵌合空间26,第1防脱部81及第3防脱部83通过接纳口31插入到通路29内,并且第2防脱部82及卡止突起86在各卡合部27间通过而插入到通路29内。另外,第4防脱部84在壳体20的侧方以面向通路29内能进入的方式配置。
接着,罩70被朝向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图3的右侧)压入,从初期位置向组装完成位置移动。在罩70即将到达组装完成位置之前,卡止突起86与图3的右侧的卡合部27干涉,卡止部85挠曲变形。当罩70到达组装完成位置时,卡止部85弹性复原,如图4所示,卡止突起86能与卡合部27的端面卡止地配置。由此,可限制罩70相对于壳体20向返回初期位置的方向移动。另外,当罩70到达组装完成位置时,第1防脱部81及第4防脱部84与外侧卡合部28的前方对置地配置,并且第2防脱部82与卡合部27的前方对置地配置。由此,可限制罩70相对于壳体20向从后方脱离的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在罩70位于组装完成位置时,各突部22遍及全高插入到罩70的空间部77内。各突部22能与各对置壁71A、71B的内表面接触地配置在空间部77内。通过罩70的开口部73,能够从侧方视觉确认从各突部22的后端露出的各橡胶栓13及从各突部22的后端延伸的各电线12。
在与对方连接器100嵌合时,首先,壳体20与对方连接器100较浅地嵌合。接着,杆50转动,操作部51从壳体20的上方前侧朝向上方后侧移位(参照图1及图2)。然后,杆侧锁定部54卡止于罩侧锁定部75,两连接器10、100保持为嵌合状态。如图2所示,各电线12通过罩70的电线导出口79从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向后方导出。
与此相对,在罩70将要处于关于高度方向与上述反向的姿势组装到壳体20的情况下,开口部73朝向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图2的右侧),但是第1防脱部81及第3防脱部83配置成能插入到接纳口31。当在该状态下进行罩70的组装动作时,各突部22一边沿着各对置壁71A、71B的内表面一边插入到罩70内。在此,各突部22与肋87的前方对置地配置。因此,当进行罩70的组装动作时,如图5及图10所示,各突部22的后端(图10所示的朝向后方的端面33)与各肋87的前端(图5所示的朝向前方的端面91)碰触,限制罩70的进一步的组装动作。
如图10所示,罩70的间隔扩大部76的上下尺寸以与各突部22的上下尺寸相同或者接近相同的尺寸(肋87和突部22的厚度范围内的尺寸差)构成。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从各突部22嵌入到罩70的间隔扩大部76的入口的状态开始各突部22和各肋87干涉的状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阻止罩70相对于壳体20误组装。特别是,肋87的前端(朝向前方的端面91)在各突部22的后端(朝向后方的端面33)的厚度范围内碰触。因此,能够避免肋87与从各突部22的后端露出的各橡胶栓13及各电线12干涉。
另一方面,与图2所示的方式相反,在想要将各电线12从壳体2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向后方导出的情况下,只要准备上述罩70不具有肋87的罩即可。当为不具有肋87的罩时,第1防脱部81及第3防脱部83能够从图5所示的状态开始通过接纳口31插入到通路29内,能够将罩组装于壳体20。该情况下的罩优选在上下两面分别具有罩侧锁定部。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无论相对于要求能翻转使用的可翻转性的罩,还是相对于要求阻止误组装的一定的组装性的罩70,均能够对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罩70的被卡合部81~85与壳体20的各卡合部27卡合,在各突部22位于空间部77的内侧的状态下,罩70正规组装到壳体20。与此相对,在罩70当组装时处于与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肋87与各突部22干涉,可限制罩70的组装动作。由此,能够阻止罩70相对于壳体20误组装。
另外,因为各突部22能够兼备阻止罩70的误组装的功能和形成腔21的一部分的功能,所以能够避免壳体20的结构复杂化。而且,因为肋87能够兼备阻止罩70的误组装的功能和加强罩70的功能,所以能够避免罩70的结构复杂化。特别是,肋87在各对置壁71A、71B的内表面中设置于罩7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端壁74之间,且配置于比第2肋88靠近端壁74,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各对置壁71A、71B以打开的方式变形。
另外,因为肋87的前端在各突部22的后端的厚度范围内干涉,所以能够抑制从各突部22露出的各电线12及各橡胶栓13被肋87损伤。
而且,因为肋87的前端配置于比各对置壁71A、71B的前端靠后方,所以在肋87与各突部22干涉前,各突部22进入到各对置壁71A、71B间,能够到达能与肋87干涉的位置。其结果是,肋87能够与各突部22可靠地干涉,能够提高阻止罩70误组装的可靠性。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卡合部以在壳体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相同形状的方式形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各卡合部只要配置于在壳体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即可,不必是相同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肋在罩的内表面中以从各对置壁横跨背壁而延伸的方式形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肋也可以以仅向各对置壁的至少一方的内表面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干涉部由肋构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干涉部也可以仅由凸部或者凹状的台阶面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卡合部通过防脱部(第1防脱部、第2防脱部、第3防脱部以及第4防脱部)和卡止部构成,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被卡合部也可以通过防脱部和卡止部的任一方构成。另外,被卡合部也不必设置于与多个卡合部对应的每个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1:端子零件
12:电线
13:橡胶栓
20:壳体
21:腔
21A:大径腔
22:突部
23:筒状部
24:角壁部
25:板壁部
26:嵌合空间
27:卡合部
28:外侧卡合部
29:通路
31:接纳口
32:轴部
33:朝向后方的端面
50:杆
51:操作部
52:侧板部
53:轴承孔
54:杆侧锁定部
55:凸轮槽
70:罩
71A:上侧的对置壁(对置壁)
71B:下侧的对置壁(对置壁)
72:背壁
73:开口部
74:端壁
75:罩侧锁定部
76:间隔扩大部
77:空间部
78:突壁部
79:电线导出口
80:捆束带
81:第1防脱部(防脱部、被卡合部)
82:第2防脱部(防脱部、被卡合部)
83:第3防脱部(防脱部、被卡合部)
84:第4防脱部(防脱部、被卡合部)
85:卡止部(被卡合部)
86:卡止突起
87:肋(干涉部)
88:第2肋
89:突条部
91:朝向前方的面
100:对方连接器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和
罩,其以将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覆盖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后表面的周缘部的、在后视时成为点对称的位置的多个卡合部和从所述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配置的突部,
所述罩具有:被卡合部,其与所述卡合部卡合而被保持;空间部,在所述罩正规组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突部位于该空间部的内侧;以及干涉部,在所述罩相对于所述壳体处于与所述正规反向的姿势的情况下该干涉部与所述突部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能收纳端子零件的腔,
所述突部呈将所述腔包围的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罩呈盖子状,并具有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对置壁和将一对所述对置壁的后端部之间封闭的背壁,
所述对置壁在内表面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
所述干涉部构成为所述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罩具有在所述罩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向侧方开口的开口部和将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封闭的端壁,
所述肋在所述对置壁的内表面中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所述端壁之间。
5.根据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肋从所述对置壁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尺寸比呈筒状的所述突部的径向厚度小。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肋的前端配置于比所述对置壁的前端靠后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61944 | 2020-09-28 | ||
JP2020161944A JP7428973B2 (ja) | 2020-09-28 | 2020-09-28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84776A true CN114284776A (zh) | 2022-04-05 |
CN114284776B CN114284776B (zh) | 2024-05-03 |
Family
ID=8082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10683.2A Active CN114284776B (zh) | 2020-09-28 | 2021-09-18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99233B2 (zh) |
JP (1) | JP7428973B2 (zh) |
CN (1) | CN114284776B (zh) |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3864A (zh) * | 1998-04-28 | 1999-11-0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阳插接件和阴插接件对及配合插接件套件 |
CN2397633Y (zh) * | 1998-05-08 | 2000-09-2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防止错误对接的连接器总成的配置 |
CN174724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CN101572358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连接器和用于将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的结构 |
CN102110931A (zh) * | 2009-12-23 | 2011-06-29 | 祥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结构 |
CN102255173A (zh) * | 2010-05-20 | 2011-11-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544880A (zh) * | 2010-10-08 | 2012-07-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570143A (zh) * | 2010-10-08 | 2012-07-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WO2015008608A1 (ja) * | 2013-07-16 | 2015-01-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5215956A (ja) * | 2014-05-08 | 2015-12-0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
CN105789960A (zh) * | 2015-01-14 | 2016-07-2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杆的连接器 |
CN105811176A (zh) * | 2015-01-16 | 2016-07-2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EP3117490A1 (de) * | 2014-03-14 | 2017-01-18 |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 Verpolungsschutz |
CN106936011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及户外通信设备 |
US20180026389A1 (en) * | 2016-07-25 | 2018-01-25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CN207320438U (zh) * | 2017-09-21 | 2018-05-04 |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及具有所述插头的连接器 |
KR101914537B1 (ko) * | 2017-04-28 | 2018-11-02 |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CN109787015A (zh) * | 2017-11-14 | 2019-05-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2020017346A (ja) * | 2018-07-23 | 2020-01-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ダミープラグ |
CN210489980U (zh) * | 2019-10-30 | 2020-05-08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耳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37008B2 (ja) | 1999-06-30 | 2002-10-2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589167B2 (ja) | 2000-08-28 | 2004-11-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306608B2 (ja) | 2004-12-28 | 2009-08-0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分割コネクタ |
US7150640B2 (en) | 2005-04-08 | 2006-12-19 | Yazaki Corporation | Lever type connector |
JP4602218B2 (ja) | 2005-10-18 | 2010-12-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5407959B2 (ja) * | 2010-03-17 | 2014-02-0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624874B2 (ja) * | 2010-12-24 | 2014-11-12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ワイヤカバー |
CN102855138B (zh) * | 2012-07-20 | 2015-12-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api的拦截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JP5946377B2 (ja) | 2012-09-07 | 2016-07-0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935750B2 (ja) * | 2013-04-26 | 2016-06-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16207414A (ja) | 2015-04-21 | 2016-12-0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185960B2 (ja) * | 2015-05-27 | 2017-08-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55533B2 (ja) | 2016-02-09 | 2019-08-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10236618B1 (en) * | 2017-12-07 | 2019-03-19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dress cover |
JP7259429B2 (ja) * | 2019-03-14 | 2023-04-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
JP7021150B2 (ja) * | 2019-05-27 | 2022-02-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及びレバー式コネクタの組み付け方法 |
JP7276077B2 (ja) * | 2019-11-01 | 2023-05-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20
- 2020-09-28 JP JP2020161944A patent/JP7428973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17 US US17/477,767 patent/US1179923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9-18 CN CN202111110683.2A patent/CN1142847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3864A (zh) * | 1998-04-28 | 1999-11-0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阳插接件和阴插接件对及配合插接件套件 |
CN2397633Y (zh) * | 1998-05-08 | 2000-09-2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防止错误对接的连接器总成的配置 |
CN1747249A (zh) * | 2004-09-06 | 2006-03-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CN101572358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连接器和用于将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的结构 |
CN102110931A (zh) * | 2009-12-23 | 2011-06-29 | 祥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结构 |
CN102255173A (zh) * | 2010-05-20 | 2011-11-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544880A (zh) * | 2010-10-08 | 2012-07-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570143A (zh) * | 2010-10-08 | 2012-07-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5359349A (zh) * | 2013-07-16 | 2016-02-2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WO2015008608A1 (ja) * | 2013-07-16 | 2015-01-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EP3117490A1 (de) * | 2014-03-14 | 2017-01-18 |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 Verpolungsschutz |
JP2015215956A (ja) * | 2014-05-08 | 2015-12-0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
CN105789960A (zh) * | 2015-01-14 | 2016-07-2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带杆的连接器 |
CN105811176A (zh) * | 2015-01-16 | 2016-07-2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6936011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及户外通信设备 |
US20180026389A1 (en) * | 2016-07-25 | 2018-01-25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KR101914537B1 (ko) * | 2017-04-28 | 2018-11-02 |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CN207320438U (zh) * | 2017-09-21 | 2018-05-04 | 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及具有所述插头的连接器 |
CN109787015A (zh) * | 2017-11-14 | 2019-05-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JP2020017346A (ja) * | 2018-07-23 | 2020-01-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ダミープラグ |
CN210489980U (zh) * | 2019-10-30 | 2020-05-08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耳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潘立: "锚具式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 no. 0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799233B2 (en) | 2023-10-24 |
US20220102905A1 (en) | 2022-03-31 |
CN114284776B (zh) | 2024-05-03 |
JP7428973B2 (ja) | 2024-02-07 |
JP2022054752A (ja) | 2022-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48563B2 (en) |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s | |
JP3211735B2 (ja) | 雌型コネクタ | |
CN100511860C (zh) | 杠杆式连接器 | |
US7416425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JP3498886B2 (ja) |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 |
JP3301329B2 (ja) | コネクタ | |
JP3987736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JP3987737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KR20100027008A (ko) | 전기 커넥터를 위한 단자 위치 확정 부재 | |
US6250945B1 (en) |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 |
CN111697374B (zh) | 杆式连接器 | |
US6004164A (en) |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retainer | |
US7066747B2 (en) | Connector | |
CN113169479A (zh) | 连接器 | |
CN116848737A (zh) | 连接器 | |
CN114284776A (zh) | 连接器 | |
CN111834788A (zh) | 带有端子锁的电端子壳体 | |
JP2005174813A (ja) | コネクタ | |
CN114762196B (zh) | 连接器 | |
JPH07176342A (ja) |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 |
JP6933559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12821102A (zh) | 连接器 | |
CN112688105B (zh) | 连接器 | |
WO2022176580A1 (ja) | コネクタ | |
JP7243551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