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249A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39249A CN114039249A CN202111280453.0A CN202111280453A CN114039249A CN 114039249 A CN114039249 A CN 114039249A CN 202111280453 A CN202111280453 A CN 202111280453A CN 114039249 A CN114039249 A CN 1140392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ool
- proof
- space
- b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插接槽的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括遮蔽部、在第一方向设于遮蔽部两侧的两配合部,配合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让位空间,与电连接器插接的对接连接器,包括:设于对接连接器在第一方向的两侧的防呆部,两防呆部在第一方向的投影重合;在第二方向,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设于对接连接器两侧,防呆部位于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之间,且与第一板部之间、第二板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对接连接器插接于电连接器,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位于遮蔽部在第二方向的两外侧,防呆部收容于配合部,让位空间与第一间隙重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是指一种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结构复杂度,又能优化连接器对位结构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中国申请号为CN201820350321.8的专利,其揭示了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组合,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接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包括一个辅助配接结构和两个主要配接结构,其中一个辅助配接结构和两个主要配接结构分别对应用以与插头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设置的一个辅助配接件和两个主要配接件配合插接。
上述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
1、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相互配合的结构分别对应设于绝缘本体上,如此使得绝缘本体的成型工艺复杂且对产品精度的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2、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用以相互配合的结构设置有一个辅助结构和两个主要结构,如此使得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化,且由于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配合结构较多,还不利于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小型化。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且便于生产制造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即将电连接器的配合结构设置于金属外壳上,相较于设置在需要通过注塑成型的绝缘本体上,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及成本,同时无需设计辅助配接结构即可达成稳定连接,进一步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插接槽;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遮蔽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设于所述遮蔽部的两侧的两个配合部,每一所述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一对接连接器,所述对接连接器沿第三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配合插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其包括: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防呆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板部间隔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防呆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外侧,所述防呆部收容于所述配合部,所述让位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隙重合。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一外侧,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配合部抵接。
进一步,所述凸出部的部分位于所述让位空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外侧,且所述凸出部的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一防呆固定孔,每一所述配合部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内呈直线延伸形成一防呆固定部,所述防呆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防呆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的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对接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遮蔽部在远离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向所述第三方向凹陷形成一配合凹部,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配合凹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配合部具有与所述让位空间相连通的一卡扣孔,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且至少部分所述卡扣件显露于所述让位空间。
进一步,所述防呆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卡扣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卡钩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卡钩部凸伸出所述防呆部,且显露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卡钩部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
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相对且间隔设置;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一端壁;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二侧壁以及两第二端壁,两个所述第二端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包括遮蔽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遮蔽部两侧的两让位部,所述遮蔽部相对于所述让位部向外突出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壁、所述让位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壁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邻设置的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部位于所述让位空间和所述容纳空间之间;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部抵靠所述遮蔽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板部抵靠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防呆部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位于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防呆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在纵长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让位部的下方,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让位部抵接。
进一步,所述凸出部的部分位于所述让位空间的下方,且所述凸出部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一防呆固定孔,每一所述让位部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内呈直线延伸形成一防呆固定部,所述防呆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防呆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让位部具有与所述让位空间相连通的一卡扣孔,所述防呆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卡钩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卡钩部凸伸出所述防呆部,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卡钩部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且所述卡钩部显露于所述让位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遮蔽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设于所述遮蔽部的两侧的两个配合部,每一所述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第三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配合插接的一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一防呆部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对接连接器两侧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两个所述防呆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防呆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外侧,所述防呆部收容于所述配合部,所述让位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隙重合,如此设计使得当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让位空间与较宽的所述第一间隙重合,而当所述对接连接器在错误方向插设时,所述让位空间不能收容进入较窄的所述第二间隙,从而使得所述配合部和所述防呆部相互挡止,起到防反插的作用,本发明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电连接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配合部,而无需设置其他辅助配接结构,在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的同时还能降低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度,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对接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结构设置于金属外壳上,而不是设置在绝缘本体上,故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的精度要求降低,提高了良品率,从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插接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电连接器组合插接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在对接连接器的卡扣件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在对接连接器的卡扣件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插接后在对接连接器导电端子处的剖视图;
图6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为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为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对接连接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合100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第二方向为Y轴,第三方向为Z轴。
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合100的最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一电连接器1以及与所述电连接器1沿所述第三方向配合插接的对接连接器 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即为纵长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即为上下方向,以下将统一以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进行解释说明,但本实施例中方向的定义仅为了方便说明,不能作为限定范围的依据。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0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 10的金属外壳11,所述绝缘本体10为绝缘的塑胶注塑成型,其包括两第一端壁10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端壁101之间的一插接槽102,所述插接槽102用以收容至少部分所述对接连接器2以将所述电连接器1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达成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本体1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背向凸伸形成一凸出部103,所述凸出部103具有一防呆固定孔1031,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贯穿所述凸出部103。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1由一金属板(未图示)冲压弯折形成,其包括一第一侧壁111、一第二侧壁112以及两第二端壁11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端壁115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一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11包括遮蔽部113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遮蔽部113两侧的两个让位部114,每一所述让位部114 具有一卡扣孔1140以及一防呆固定部1141,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是所述让位部114 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内呈直线延伸形成的,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收容于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所述第二侧壁112也具有遮蔽部113’,自所述第二侧壁112的所述遮蔽部113’向所述第三方向凹陷形成一配合凹部1120。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1的所述遮蔽部113相对所述让位部114向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12的方向突出设置,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在所述让位部114的位置形成一让位空间12,换句话说,即所述让位部114向所述第二侧壁112的方向凹陷从而形成所述让位空间12,且所述凸出部103的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 1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侧壁112的部分与每一所述第二端壁115 和每一所述让位部114构成一配合部P,所述配合部P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凸出部103的上方,且所述配合部P和所述凸出部103相互抵接,所述配合部P内形成一容纳空间13,所述容纳空间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1大于所述让位空间12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2,换句话说,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两个容纳空间13,每一所述容纳空间13分别由一个所述第一端壁101、一个所述第二端壁115、一个所述让位部114以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112围设形成,两个所述容纳空间13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槽102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通过所述第一端壁101分隔开,所述容纳空间13与所述让位空间1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且所述让位空间12和所述容纳空间13通过所述卡扣孔1140相互连通。
如图5至图7所示,每一所述第一端壁101设有一定位面1010,所述第一侧壁111 具有与所述定位面1010配合从而将所述绝缘本体10和所述金属外壳11组装定位的一配合面116,即所述绝缘本体10和所述金属外壳11在组装配合时,所述定位面1010 和所述配合面116用以校正所述金属外壳11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位置,使得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准确插入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中,从而将所述金属外壳11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外侧,但当所述金属外壳11沿错误方向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时,由于所述凸出部103的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1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且所述容纳空间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1大于所述让位空间12 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2,使得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不居中设置,换句话说,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在所述凸出部103上的位置设置使得当所述金属外壳11沿错误方向组装时,所述凸出部103会向上挡止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从而阻碍组装的操作,起到防呆的作用。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所述对接连接器2包括一对接部2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对接部20两侧的第一板部22和第二板部2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对接部20两侧的两个防呆部24以及两个卡扣件26,两个所述防呆部2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且所述防呆部2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部22和所述第二板部23之间,所述对接部20用于与所述插接槽102配合插接,且其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1,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1具有一连接部210,所述连接部210位于所述第二板部23和所述对接部20之间,所述第一板部22和所述防呆部24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S1 ,所述第二板部23与所述防呆部24之间具有第二间隙S2,所述第一间隙S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3大于所述第二间隙S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4。
如图1、图3和图9所示,每一所述防呆部24设置有一收容空间25,所述卡扣件 26包括一主体部260以及与所述主体部260一体连接的卡钩部261,所述主体部26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5,所述卡钩部261凸伸出所述收容空间25,且显露于所述第一间隙S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接时,所述让位部114向所述第二板部23的方向抵接所述卡钩部261,使得所述卡钩部261向所述收容空间25内收缩变形,所述电连接器1插接于所述对接连接器2,所述第一板部22抵靠所述遮蔽部113的外侧,所述第二板部23抵靠所述第二侧壁112的外侧,所述防呆部 24插接于所述配合部P,从而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13,所述让位空间12位于所述防呆部24与所述第一板部22之间,且所述让位空间12与所述第一间隙S1重合,所述第二侧壁112位于所述第二板部23和所述防呆部24之间,所述配合凹部1120与所述连接部21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卡钩部261凸伸于所述让位空间12。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1及其制造方法有下列有益效果:
1、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以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外侧的金属外壳11 ,所述金属外壳11包括遮蔽部113、分别在第一方向上设于所述遮蔽部113的两侧的两个配合部P,每一所述配合部P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一让位空间1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第三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1配合插接的一对接连接器2,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的一防呆部24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对接连接器2两侧的第一板部22和第二板部23,两个所述防呆部2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防呆部24位于所述第一板部22和所述第二板部23之间,每一所述防呆部24与所述第一板部22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S1,每一所述防呆部24与所述第二板部23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S2,且所述第一间隙S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3大于所述第二间隙S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4;所述对接连接器2 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所述第一板部22和所述第二板部23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遮蔽部 1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外侧,所述防呆部24收容于所述配合部P,所述让位空间12 与所述第一间隙S1重合,如此设计使得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所述让位空间12与较宽的所述第一间隙S1重合,而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在错误方向插设时,所述让位空间12不能收容进入较窄的所述第二间隙S2,从而使得所述配合部P和所述防呆部24相互挡止,起到防反插的作用,本发明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电连接器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配合部P,而无需设置其他辅助配接结构,在有利于电连接器1的小型化的同时还能降低电连接器1和对接连接器2的结构复杂度,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1用于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配合的配合结构设置于金属外壳11上,而不是设置在绝缘本体10上,故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述绝缘本体10注塑成型的精度要求降低,提高了良品率,从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2、所述绝缘本体1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103,所述凸出部103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P的一外侧,且所述凸出部103与所述配合部P 抵接,所述配合部P能够得到所述绝缘本体10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1不会因为多次误插而轻易变形,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3、所述凸出部103的部分位于所述让位空间1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外侧,且所述凸出部103的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12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凸出部103具有一防呆固定孔1031,每一所述配合部P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内呈直线延伸形成一防呆固定部1141,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固定于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使得当所述金属外壳11在错误方向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0时,由于所述防呆固定孔1031的位置设置,所述防呆固定部1141会受到所述凸出部103的抵止,从而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1不能组装到绝缘本体10上。
4、所述对接连接器2具有与所述插接槽102配合插接的一对接部20,所述对接部20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1,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1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板部23和所述对接部20之间的连接部210,所述遮蔽部113在远离所述让位空间12的一侧向所述第三方向凹陷形成一配合凹部1120,所述对接连接器2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1,所述配合凹部112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210相对设置,所述金属外壳11的边缘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毛刺,而所述电连接器1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又限定了插接方向,故设置所述配合凹部1120避免了因所述第二侧壁112上的毛刺与所述导电端子21的连接部210接触从而造成的短路。
5、所述配合部P具有与所述让位空间12相连通的一卡扣孔1140,所述对接连接器2具有一卡扣件26,所述卡扣件26与所述卡扣孔1140配合卡接,且至少部分所述卡扣件26显露于所述让位空间12,在配合部P设置卡扣孔1140,即使使用者在错误方向让电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2配合插接,由于所述第一间隙S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H3和所述第二间隙S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H4不一致,所述卡扣件26也不能与所述金属外壳11锁固,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不能卡锁固定,从而起到防呆的作用。
6、所述防呆部24具有一收容空间25,所述卡扣件26包括一主体部260以及一卡钩部261,所述主体部26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25,所述卡钩部261凸伸出所述防呆部 24,且显露于所述第一间隙S1,所述对接连接器2与所述电连接器1电性连接,所述卡钩部261与所述卡扣孔1140配合卡接,所述卡钩部261显露于较宽的所述第一间隙S1 ,使得所述卡钩部261显露于所述第一间隙S1的体积相对设置在较窄的所述第二间隙 S2来说较大一些,当所述卡钩部261在受到所述让位部114的抵接力时,所述卡钩部 261的弹性变形较大,所述卡钩部261与所述卡扣孔1140配合锁定时,所述卡扣件26 与所述让位部114的抵接力较大,所述电连接器1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的锁定更稳定,进一步,相对于将所述卡钩部261设置在所述防呆部24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侧来说,本发明将所述卡钩部261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S1,使得可以充分的利用所述对接连接器2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对接连接器2的小型化。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连接器,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插接槽;
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遮蔽部、分别在第一方向上设于所述遮蔽部的两侧的两个配合部,每一所述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一对接连接器,所述对接连接器沿第三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配合插接,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其包括:
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防呆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设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板部间隔设置;
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防呆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每一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遮蔽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外侧,所述防呆部收容于所述配合部,所述让位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隙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一外侧,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配合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部分位于所述让位空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外侧,且所述凸出部的部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一防呆固定孔,每一所述配合部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内呈直线延伸形成一防呆固定部,所述防呆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防呆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的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对接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遮蔽部在远离所述让位空间的一侧向所述第三方向凹陷形成一配合凹部,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配合凹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具有与所述让位空间相连通的一卡扣孔,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且至少部分所述卡扣件显露于所述让位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卡扣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卡钩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卡钩部凸伸出所述防呆部,且显露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对接连接器插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卡钩部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
7.一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相对且间隔设置;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一端壁;
一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一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第二侧壁以及两第二端壁,两个所述第二端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包括遮蔽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遮蔽部两侧的两让位部,所述遮蔽部相对于所述让位部向外突出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端壁、所述让位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壁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邻设置的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部位于所述让位空间和所述容纳空间之间;
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板部抵靠所述遮蔽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板部抵靠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防呆部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让位空间位于所述防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防呆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纵长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让位部的下方,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让位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部分位于所述让位空间的下方,且所述凸出部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让位空间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凸出部具有一防呆固定孔,每一所述让位部在对应所述防呆固定孔的位置向所述防呆固定孔内呈直线延伸形成一防呆固定部,所述防呆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防呆固定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具有与所述让位空间相连通的一卡扣孔,所述防呆部具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卡钩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卡钩部凸伸出所述防呆部,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卡钩部与所述卡扣孔配合卡接,且所述卡钩部显露于所述让位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8199.4A CN115377756B (zh) | 2021-07-22 | 2022-06-20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CN202222756446.XU CN218919487U (zh) | 2021-07-22 | 2022-10-19 |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791427 | 2021-07-22 | ||
CN202121679142 | 2021-07-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39249A true CN114039249A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4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80453.0A Pending CN114039249A (zh) | 2021-07-22 | 2021-10-29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CN202122640140.3U Active CN216818845U (zh) | 2021-07-22 | 2021-10-29 | 电连接器 |
CN202222756446.XU Active CN218919487U (zh) | 2021-07-22 | 2022-10-19 |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40140.3U Active CN216818845U (zh) | 2021-07-22 | 2021-10-29 | 电连接器 |
CN202222756446.XU Active CN218919487U (zh) | 2021-07-22 | 2022-10-19 |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1403924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46687A (zh) * | 2022-02-23 | 2022-05-06 |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开关及电动工具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80453.0A patent/CN114039249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0-29 CN CN202122640140.3U patent/CN216818845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19 CN CN202222756446.XU patent/CN2189194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46687A (zh) * | 2022-02-23 | 2022-05-06 |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开关及电动工具 |
CN114446687B (zh) * | 2022-02-23 | 2024-02-06 |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开关及电动工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7756A (zh) | 2022-11-22 |
CN218919487U (zh) | 2023-04-25 |
CN216818845U (zh) | 2022-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3778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962499B2 (en) | Electronic unit by which connector can be securely coupled with mating connector | |
CN107851941B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CN113228424A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20220200208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 |
CN117410748B (zh) | 线缆连接器 | |
JP5587807B2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 |
US1101186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2952423A (zh) |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4039249A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TW202207536A (zh) | 電連接器 | |
JP3447040B2 (ja) | バルブソ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 |
CN114122771A (zh) | 电连接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7154441B (zh) |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 |
EP4117123A1 (en) |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 |
CN115377756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11829308U (zh) | 连接器 | |
CN222320576U (zh) | 一种弹性连接器 | |
CN221305031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9321678U (zh) | 一种连接器公端 | |
CN217562879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18299839B (zh) | 线束连接器组件 | |
CN219286793U (zh) | 一种连接器母端 | |
CN222441006U (zh) | 线束连接器 | |
CN221530316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