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6905A - 车辆乘员约束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乘员约束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46905A CN113246905A CN202110156578.6A CN202110156578A CN113246905A CN 113246905 A CN113246905 A CN 113246905A CN 202110156578 A CN202110156578 A CN 202110156578A CN 113246905 A CN113246905 A CN 1132469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partition
- width direction
- down direction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1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the inflatable member formed as a belt or harness or combined with a belt or harness arrang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26—Rigid partitions inside vehicles, e.g. between passengers and load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2—Construction of belts or harn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12—Connections between seat belt and buckle tongu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60R2022/263—Front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中在车辆乘员约束结构中,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隔车厢的分隔部相对于座椅布置在车辆后侧。约束装置部分地附接至分隔部,并且约束装置的织带从分隔部侧抽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乘员约束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172040号(JP 2019-172040A)公开了一种涉及车辆乘员约束装置的发明。当向车辆施加制动或向车辆输入碰撞载荷时,乘员约束装置可以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并保护乘员。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织带从构成车身的侧部的一部分的中柱抽出。因此,需要将车辆座椅设置在车身的侧部附近。也就是说,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确保布置车辆座椅的位置的灵活性方面存在改进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能够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同时确保布置车辆座椅的位置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包括:车辆座椅,其设置在车厢中;分隔部,其相对于所述车辆座椅布置在车辆后侧,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隔所述车厢;以及约束装置,其部分地附接至所述分隔部,所述约束装置包括能够从分隔部侧抽出的织带,并且允许约束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利用上述构造,车辆座椅布置在车厢中,并且乘员坐在车辆座椅上。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被约束装置约束。
在将约束装置的织带从车身的侧部侧抽出的构造中,需要将车辆座椅布置在车身的侧部附近。因此,难以确保布置车辆座椅的位置的灵活性。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隔车厢的分隔部相对于车辆座椅布置在车辆后侧。约束装置部分地附接至分隔部,并且约束装置的织带从分隔部侧抽出。
因此,即使当车辆座椅远离车身的侧部时,也可以通过约束装置的织带来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所述分隔部可以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所述车辆乘员约束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一柱部,其布置在所述分隔部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二柱部,其布置在所述分隔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上横向部,其直接或经由第一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加强所述车顶板,以及下横向部,其直接或经由第二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加强所述地板面板。
如上所述,在确保布置车辆座椅的位置的灵活性的同时,可以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利用这种构造,分隔部设置成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车顶板构成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地板面板构成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因此,从车辆座椅侧经由约束装置输入的载荷经由分隔部传递至车顶板和中央地板面板。
此外,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柱部布置在分隔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柱部布置在分隔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此外,车顶板通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横向部被加强,并且上横向部直接地或经由构件附接至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此外,地板面板通过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下横向部被加强,并且下横向部直接地或经由构件附接至第一柱部和第二柱部。因此,车厢被构造成包括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为环形的环形结构部。
在此,上述分隔部和环形结构部是连续的,并且对乘员产生的惯性力经由约束装置和分隔部传递至环形结构部并被支撑。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约束装置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所述车辆座椅可以布置在所述车厢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并且所述乘员约束结构还可以包括相对于所述分隔部支撑所述车辆座椅的支撑部。所述约束装置可以包括卷收器和带扣,所述卷收器附接至所述分隔部并且织带能够从中抽出,并且所述带扣附接至所述车辆座椅或所述支撑部。
利用这种构造,车辆座椅布置在车厢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并且车辆座椅由支撑部相对于分隔部支撑。此外,约束装置包括:卷收器,其允许织带被抽出;以及带扣,其允许设置在织带上的舌板接合。卷收器附接至分隔部,并且带扣附接至座椅支撑部。
因此,即使当车辆座椅布置在车厢的在车辆宽方向上的中央侧时,约束装置的卷收器和带扣布置在车辆座椅附近使得约束装置的织带能够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分隔部可以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所述约束装置可以部分地附接至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可以将所述车厢分隔成驾驶室和乘客室,所述驾驶室和所述乘客室中的每一个包括车辆座椅。
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加强分隔板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可以与所述分隔板构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可以设置一对分隔板并且所述一对分隔板可以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布置。
因此,在将车辆座椅布置在车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的构造中,能够通过约束装置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中同样的符号表示同样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的,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的车厢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的,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的车身中的柱部周围的构造的剖视图(沿图6中的线2-2截取的剖视图);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的,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身中的车辆上侧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沿图6中的线3-3截取的剖视图);
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的车身中的柱部周围的构造的立体剖视图(沿图6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的,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的车身中的分隔部周围的构造的剖视图(沿图1中的线5-5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的车身的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实施例的示例。注意,箭头“前”(FR)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箭头“上”(UP)表示车辆上侧,而箭头“左”(LH)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侧,这在每个附图中适当示出。
如图6所示,应用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的车辆10包括钢制的车身12和由钢制成并支撑车身12的框架(未示出),它们共同构成所谓的框架结构。
车身12具有呈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形,并且相对于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见图5)基本对称。车身12构成车厢14的主要部分。如图1所示,车厢14由作为稍后所描述的分隔部的分隔部76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隔开。车厢14的相对于分隔部76在车辆前侧的一部分用作驾驶室16,并且车厢14的相对于分隔部76在车辆后侧的一部分用作乘客室18。
车身12被构造成包括:车顶部20,其构成车厢14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地板部22,其构成车厢14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第一柱部24和第二柱部26,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连接车顶部20和地板部22。
如图3所示,车顶部20被构造成包括:车顶板28,其构成车顶部20的上表面;一对车顶纵梁30,每个车顶纵梁30构成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以及加强车顶板28的上横向部32和加强板34。在图6中,为了更容易地理解车顶纵梁30和其他部件的构造,未示出车顶板28。
车顶板28具有矩形板形状,其中板厚方向是车辆的上下方向,并且当从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观察时,矩形形状的较长的一侧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车顶板28弯曲成在车辆中向上突出。
车顶纵梁30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布置在车顶板28的下方,并且被构造成包括车顶纵梁上部36以及车顶纵梁下部38,该车顶纵梁上部36构成车顶纵梁30的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该车顶纵梁下部38构成车顶纵梁30的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车顶纵梁30的外形为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其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长,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车顶板28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纵梁上部36。
如图6所示,车顶纵梁30沿着设置在车身12的侧部40中的门开口42的上缘部42A布置。滑动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车辆中的车顶纵梁30的下方。滑动门打开和关闭门开口42。
如图3所示,上横向部32沿着车顶板28布置在车辆中的车顶板28的下方,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上横向部32具有帽状,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在车辆中向上开口。凸缘部32A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板28。上横向部32和车顶板28构成一个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
如图6所示,安装件部32B设置在上横向部3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端,并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纵梁上部36。
如图6所示,加强板34从车顶纵梁上部36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端在车辆中向上延伸。加强板3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出部34A。加强板34在车辆上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板28,并且加强板34的在车辆下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纵梁上部36。
如图1所示,地板部22被构造成包括构成驾驶室16侧的一部分的前地板部22A和构成乘客室18侧的一部分的中央地板部22B。
前地板部22A包括前地板面板44和横向构件46。更具体地,前地板面板44构造成包括构成前地板面板44的在车辆前侧的一部分的前板部44A,以及构成前地板面板44在车辆后侧的一部分的后板部44B。
当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前板部44A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后板部44B从前板部44A的在车辆后侧的周缘部在车辆中向下和向后延伸。
横向构件46具有帽状,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在车辆中向下开口,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横向构件46布置在前板部44A在车辆后侧的部分中的车辆上侧,并且横向构件46的凸缘部46A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前板部44A。利用这种构造,横向构件46和前板部44A构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
中央地板部22B构造成包括用作地板面板的中央地板面板48,一对门槛板50和下横向部52,如图1和图6所示。
中央地板面板48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构成乘客室18侧的地板表面。中央地板面板48具有在车辆前侧的周缘部,其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后板部44B在车辆后侧的周缘部。
每个门槛板50沿着中央地板面板48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周缘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4所示,每个门槛板50包括构成门槛板5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门槛板外部54和构成门槛板5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的门槛板内部56。每个门槛板50都具有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中央地板面板48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门槛板内部56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表面。
如图1和图4所示,下横向部52在车辆中的中央地板面板48的下方沿着中央地板面板48的在车辆前侧的周缘部布置,并且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布置为与上横向部32重叠。下横向部52具有帽状,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在车辆中向上开口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下横向部52的一对凸缘部52A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中央地板面板48。凸缘部52A设置在下横向部5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各个侧。下横向部52和中央地板面板48构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
如图6所示,第一柱部24部分地构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侧部40,并且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位于驾驶室16与乘客室18之间的边界部。第一柱部24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柱部24包括构成第一柱部2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柱外部58和构成第一柱部2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的柱内部60。第一柱部24具有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柱外部58在车辆上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车顶纵梁下部38,并且柱外部58在车辆下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门槛板外部54。
柱内部60在车辆上侧的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上横向部32,并且柱内部60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与门槛板内部56整合在一起。另外,下横向部5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柱内部60的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在图3中,柱内部60以双点划线示出,以便于更容易地理解车顶纵梁30和其他部件的构造。
返回到图2,第一柱部24的下部24A在车辆后侧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被第一侧外板62从外部覆盖。第一侧外板62构成侧部40的乘客室18侧上的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第一侧外板62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柱外部58。
下部24A在车辆前侧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被第二侧外板64从外部覆盖。第二侧外板64构成侧部40的驾驶室16侧上的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第二侧外板64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柱外部58。在图6中,为了更容易地理解第一柱部24和其他部件的构造,未示出第一侧外板62和第二侧外板64。
第二柱部26部分地构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右侧)的侧部41,并且具有与第一柱部24基本相同的构造。此外,上横向部32和下横向部52以与上横向部32和下横向部52接合至第一柱部24相同的方式接合至第二柱部26。利用这种构造,如图1和图6所示,驾驶室16和乘客室18之间的边界部具有环形结构部66,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环形结构部66具有环形形状。环形结构部66包括第一柱部24、第二柱部26、上横向部32和下横向部52。
在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乘员约束结构的特征在于驾驶室16内部的构造。以下,对构成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驾驶室16内部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驾驶室16的内部设有车辆座椅70(以下称为座椅70),作为支撑部的座椅支撑部72,以及约束装置74。驾驶员(乘员)68能够坐在座椅70上。约束装置74能够约束驾驶员68。分隔部76相对于驾驶室16设置在车辆后侧。
如图1和图5所示,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分隔部76布置在第一柱部24和第二柱部26之间,并且还构造成包括一对分隔板78、一对加强构件80、多个上支撑支架82和多个下支撑支架88。
当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每个分隔板78都具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彼此间隔地布置。此外,车辆前侧的分隔板78相对于上横向部32和下横向部52位于车辆后侧。
每个加强构件80都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帽状,其中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在车辆中向上开口。加强构件80间隔布置,以便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相对于中心线CL彼此对称,并在加强构件80插入分隔板78之间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分隔板78。
上支撑支架82沿着车辆前侧的分隔板78在车辆上侧的端部以预定间隔布置。每个上支撑支架82都包括接合件部82A和安装件部82B,当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接合件部82A和安装件部82B被构造成L形。
更具体地,接合件部82A沿着分隔板78布置,并且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分隔板78。安装件部82B沿着上横向部32的底壁部32C布置。使用设置在底壁部32C的车辆上侧的表面上的焊接螺母84和从车辆下方紧固至焊接螺母84的螺栓86,将安装件部82B附接至上横向部32。
下支撑支架88沿着车辆前侧的分隔板78的在车辆下侧的端部以预定间隔布置。每个下部支撑支架88都包括接合件部88A和安装件部88B,当从车辆的宽度方向观察时,接合件部88A和安装件部88B被构造成L形。
更具体地,接合件部88A沿着分隔板78布置,并且通过焊接等在接合部(未示出)处接合至分隔板78。安装件部88B沿着中央地板面板48布置。使用焊接螺母90和从车辆上方紧固至焊接螺母90的螺栓92将安装件部88B附接至中央地板面板48和下横向部52,该焊接螺母90设置在相对于下横向部52的车辆后侧的凸缘部52A的在车辆下侧的表面上。
也就是说,分隔部76设置成通过车辆上侧的上横向部32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28和中央地板面板48之间。此外,分隔部76可以被视为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连接车顶板28和中央地板面板48。
如图1所示,座椅70包括座垫94、座椅靠背96、头枕98和一对座椅导轨100,一对座椅导轨100允许座垫94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座椅70布置在车辆中的前地板部22A的上方,并且如图6所示位于车厢1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更具体地,当从车辆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座椅7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于中心线CL上。座椅70在车辆中从下方被座椅支撑部72支撑。
座椅支撑部72包括一对前支撑部102和一对后支撑部104。前支撑部102由槽钢制成并且在车辆中从横向构件46向上延伸。
使用固定构件(未示出)将每个前支撑部102的在车辆下侧的端部固定至横向构件46的上壁46B。使用固定构件(未示出)将每个座椅导轨100在车辆前侧的端部固定至相应的前支撑部102在车辆上侧的端部。
每个后支撑部104都包括:上壁部104A,其板厚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一对侧壁部104B,其板厚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以及后壁部104C,其板厚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每个后支撑部104都具有箱形,其中车辆前侧和车辆下侧是开口的。
使用焊接螺母106和从车辆前方紧固至焊接螺母106的螺栓108将每个后壁部104C固定至分隔部76,该焊接螺母106设置在车辆前侧的分隔板78的在车辆后侧的表面上。另外,使用固定构件(未示出)将座椅导轨100在车辆后侧的端部固定至相应的上壁部104A。
约束装置74是所谓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并且包括织带110、卷收器112、舌板114、带扣116、下锚固件118和肩部锚固件120。
织带110在不使用时缠绕在卷收器112上,并且在使用时从卷收器112中抽出,使得能够约束驾驶员68。
卷收器112布置在座椅7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并且使用固定构件(未示出)固定至分隔部76。如上所述,织带110可以以使织带110可抽出并存储在卷收器112中的方式缠绕在卷收器112上。此外,当向车辆10输入碰撞载荷时,卷收器112限制织带110的抽出。
当织带110插入到舌板114中时,舌板114附接至织带110,并且舌板114也能够与带扣116接合。
带扣116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的后支撑部104中附接至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的侧壁部104B,并且舌板114能够附接至带扣116和从带扣116分离。
下锚固件118设置在织带110的端部,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侧的后支撑部104中附接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侧的侧壁部104B。
肩部锚固件120布置在车辆中的卷收器112上方,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头枕98的左侧。使用固定构件(未示出)将肩部锚固件120固定至分隔部76。从卷收器112抽出的织带110插入到肩部锚固件120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织带110能从分隔部76侧抽出。
然后,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约束装置74中,当碰撞载荷被输入至车辆10时,由驾驶员68作用在织带110上的载荷由分隔部76支撑。
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座椅70布置在车厢14中,并且驾驶员68坐在座椅70上。坐在座椅70上的驾驶员68由约束装置74约束。
在将约束装置74的织带110从车身12的侧部40侧抽出的构造中,需要将座椅70布置在车身12的侧部40的附近。因此,难以确保布置座椅70的位置的灵活性。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将车厢14分隔的分隔部76相对于座椅70布置在车辆后侧。约束装置74部分地附接至分隔部76,并且约束装置74的织带110从分隔部76侧抽出。
因此,即使当座椅70远离车身12的侧部40时,也能够通过约束装置74的织带110约束坐在座椅70上的驾驶员68。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保证布置座椅70的位置的灵活性的同时约束坐在座椅70上的驾驶员68。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76设置成桥接在构成车厢14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的车顶板28和构成车厢14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的中央地板面板48之间。因此,从座椅70侧经由约束装置74输入的载荷经由分隔部76传递至车顶板28和中央地板面板48。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柱部24布置在分隔部76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柱部26布置在分隔部76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此外,如图3所示,车顶板28被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横向部32加强,并且上横向部32被直接或经由构件附接至第一柱部24和第二柱部26。
如图4所示,中央地板面板48由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下横向部52加强,并且该下横向部52直接连接至第一柱部24和第二柱部26。因此,车厢14构造为包括从车辆的前后方向观察时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结构部66。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分隔部76和环形结构部66是连续的,并且经由约束装置74和分隔部76将对驾驶员68产生的惯性力施加到环形结构部66并由其支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约束装置74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座椅70上的驾驶员68。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座椅70布置在车厢1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并且座椅70由座椅支撑部72相对于分隔部76支撑。此外,约束装置74包括:允许织带110抽出的卷收器112,和允许设置在织带110上的舌板114接合的带扣116。卷收器112附接至分隔部76,并且带扣116附接至座椅支撑部72。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这种构造,即使当座椅70布置在车厢1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时,约束装置74的卷收器112和带扣116布置在座椅70附近,使得约束装置74的织带110能够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车辆座椅布置在车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的构造中,能够通过约束装置74以稳定的状态约束坐在座椅70上的驾驶员68。
实施例的补充说明
(1)在上述实施例中,卷收器112附接至分隔部76。然而,布置卷收器112的位置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卷收器112可以内置在座椅70的座椅靠背96中,以便减少要附接至车身12的部件的数量。
(2)在上述实施例中,带扣116附接至座椅支撑部72的后支撑部104。然而,带扣116的布置位置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例如,可以根据车辆10的规格和车身12的构造将带扣116附接至座椅70。
(3)在上述实施例中,座椅70经由构件与分隔部76连接。然而,座椅70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座椅70可以例如根据车辆10的规格和车身12的构造而直接连接至分隔部76,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4)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分隔部76经由上横向部32连接至车顶板28。然而,分隔部76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分隔部76可以直接连接至车顶板28,使得例如可以根据车辆10的规格在分隔部76和车顶板28之间直接传递载荷。
(5)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座椅70布置在车厢1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然而,座椅70的位置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座椅70的位置可以根据车辆10的规格设定至任意位置,例如,在座椅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比车身12的侧部40、41更靠近中心线CL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座椅,其设置在车厢中;
分隔部,其相对于所述车辆座椅布置在车辆后侧,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分隔所述车厢;以及
约束装置,其部分地附接至所述分隔部,所述约束装置包括能够从分隔部侧抽出的织带,并且允许约束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上的乘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车辆乘员约束结构还包括
第一柱部,其布置在所述分隔部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第二柱部,其布置在所述分隔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上横向部,其直接或经由第一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加强所述车顶板,以及
下横向部,其直接或经由第二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部和所述第二柱部,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加强所述地板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座椅布置在所述车厢的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并且所述车辆乘员约束结构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分隔部支撑所述车辆座椅的支撑部;并且
所述约束装置包括卷收器和带扣,所述卷收器附接至所述分隔部并且所述织带能够从中抽出,并且所述带扣允许设置在所述织带上的舌板接合并且附接至所述车辆座椅或所述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
所述约束装置部分地附接至所述分隔板;并且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车厢分隔成驾驶室和乘客室,所述驾驶室和所述乘客室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车辆座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加强分隔板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构件,其中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分隔板构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对分隔板并且所述一对分隔板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车辆乘员约束结构进一步包括加强分隔板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构件,其中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分隔板构成闭合的截面结构,其中从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截面是闭合的并且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设置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桥接在车顶板和地板面板之间,所述车顶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上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地板面板构成所述车厢在车辆下侧的一部分;并且
设置有一对分隔板并且所述一对分隔板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布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20949 | 2020-02-10 | ||
JP2020020949A JP6856150B1 (ja) | 2020-02-10 | 2020-02-10 | 車両用乗員拘束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46905A true CN113246905A (zh) | 2021-08-13 |
CN113246905B CN113246905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7455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56578.6A Active CN113246905B (zh) | 2020-02-10 | 2021-02-04 | 车辆乘员约束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40500B2 (zh) |
EP (1) | EP3862253A1 (zh) |
JP (2) | JP6856150B1 (zh) |
KR (1) | KR102537657B1 (zh) |
CN (1) | CN1132469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42837B2 (ja) * | 2020-10-22 | 2023-09-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7452498B2 (ja) * | 2021-06-22 | 2024-03-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JP2023002334A (ja) * | 2021-06-22 | 2023-01-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支持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74390A1 (en) * | 2004-03-12 | 2005-09-14 | C.R.F. Societa' Consortile per Azioni |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with a collapsible front passenger seat |
CN102218996A (zh) * | 2011-05-16 | 2011-10-19 | 镇江富士野营特装车有限公司 | 房车座椅及安全带装置布置结构 |
CN104724187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多用途车辆 |
US20160090062A1 (en) * | 2014-09-30 | 2016-03-31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seat belt assembly |
JP2016088157A (ja) * | 2014-10-30 | 2016-05-2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パーティショントリムのシートベルトのロック防止構造 |
WO2019115461A1 (fr) * | 2017-12-11 | 2019-06-20 | Renault S.A.S | Clois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2868U (ja) * | 1993-10-01 | 1995-04-25 | 西日本鉄道株式会社 | バス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DE4438234C2 (de) | 1993-11-05 | 2002-03-21 | Volkswagen Ag |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
JPH11165659A (ja) * | 1997-11-30 | 1999-06-22 | Isuzu Motors Ltd | キャブにおけるシートベルト取付構造 |
DE19813670C1 (de) * | 1998-03-27 | 1999-07-08 | Daimler Chrysler Ag |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den Rücksitzbereich vom Vordersitzbereich abtrennenden Trennwand |
US6669259B2 (en) * | 2001-11-09 | 2003-12-30 | Pro-Gard Industries, L.P. | Vehicle partition |
GB2384464B (en) * | 2002-01-25 | 2004-11-10 | Primera Consultancy And Design | A bulkhead for a van |
US7303209B2 (en) * | 2005-03-29 | 2007-12-04 | Ming Yat Kwok | Transportation riders web restrain system |
US7909379B2 (en) * | 2008-09-18 | 2011-03-22 | Global Ip Holdings, Llc | Kit and bulkhead assembly for cargo vehicles |
US7806452B2 (en) | 2009-02-09 | 2010-10-05 | Xtreme Metal Fab, Inc. | Adjustable security partition for a vehicle |
IT1397078B1 (it) | 2009-11-23 | 2012-12-28 | Piaggio & C Spa | Veicolo a quattro ruote |
US8651525B2 (en) * | 2011-10-07 | 2014-02-18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Utility vehicle |
JP6011711B2 (ja) * | 2013-02-19 | 2016-10-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室内構造 |
DE102016009145A1 (de) * | 2016-07-28 | 2018-02-01 | Man Truck & Bus Ag | Stütze mit zumindest einer Sicherheitsgurt-Montagevorrichtung |
US10239425B2 (en) * | 2017-06-16 | 2019-03-2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ovable parti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with stowable jumpseat |
JP2019151196A (ja) | 2018-03-02 | 2019-09-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
JP2019172040A (ja) | 2018-03-28 | 2019-10-10 | 株式会社Subaru | 乗員拘束装置 |
JP6795109B1 (ja) * | 2020-02-10 | 2020-12-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室構造 |
US11679732B2 (en) * | 2020-06-04 | 2023-06-20 | Mark Matijevich | Driver barrier |
JP7342837B2 (ja) * | 2020-10-22 | 2023-09-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
2020
- 2020-02-10 JP JP2020020949A patent/JP6856150B1/ja active Active
- 2020-12-14 JP JP2020207021A patent/JP7131601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02 KR KR1020210014696A patent/KR102537657B1/ko active Active
- 2021-02-04 CN CN202110156578.6A patent/CN113246905B/zh active Active
- 2021-02-04 US US17/167,086 patent/US1144050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2-05 EP EP21155632.9A patent/EP386225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74390A1 (en) * | 2004-03-12 | 2005-09-14 | C.R.F. Societa' Consortile per Azioni |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with a collapsible front passenger seat |
CN102218996A (zh) * | 2011-05-16 | 2011-10-19 | 镇江富士野营特装车有限公司 | 房车座椅及安全带装置布置结构 |
CN104724187A (zh) * | 2013-12-24 | 2015-06-24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多用途车辆 |
US20160090062A1 (en) * | 2014-09-30 | 2016-03-31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seat belt assembly |
JP2016088157A (ja) * | 2014-10-30 | 2016-05-2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パーティショントリムのシートベルトのロック防止構造 |
WO2019115461A1 (fr) * | 2017-12-11 | 2019-06-20 | Renault S.A.S | Cloison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46905B (zh) | 2023-05-02 |
JP6856150B1 (ja) | 2021-04-07 |
JP7131601B2 (ja) | 2022-09-06 |
KR20210102073A (ko) | 2021-08-19 |
EP3862253A1 (en) | 2021-08-11 |
JP2021127105A (ja) | 2021-09-02 |
US20210245702A1 (en) | 2021-08-12 |
KR102537657B1 (ko) | 2023-05-26 |
US11440500B2 (en) | 2022-09-13 |
JP2021126918A (ja) | 2021-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03915B1 (ko) | 차실 구조 | |
CN113246905B (zh) | 车辆乘员约束结构 | |
US10315704B2 (en) |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20100270822A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that includes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 |
JP2008238885A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11613223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JP5002624B2 (ja) | スライドドア付き車体構造 | |
JP2000001156A (ja) | リヤシート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構造 | |
JP2005001473A (ja) |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4332722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US20240166273A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 |
JP4828573B2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
JP6079732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 |
JP5965278B2 (ja) |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取付構造 | |
JP4314991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2008105575A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JP2008105507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2008110636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2580176Y2 (ja) | 自動車の車体マウント構造 | |
JP7525034B1 (ja) | 車両 | |
JP2008105508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2008105536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2014076741A (ja) |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取付構造 | |
JP2020050019A (ja) | 車両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