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06C - 热定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热定影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606C CN1115606C CN98118509.6A CN98118509A CN1115606C CN 1115606 C CN1115606 C CN 1115606C CN 98118509 A CN98118509 A CN 98118509A CN 1115606 C CN1115606 C CN 111560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size
- pair
- continuous
- fix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122 polyamid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479 Ta2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influence of heat loss, e.g. due to the contact with the copy material or other roll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99—Timing, synchronis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9—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plural types of toner image handled by the fix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热定影设备,包括:一对用于形成辊隙的可移动定影部件;其中承载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材料通过所述辊隙以将未定影的图象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多个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移动所述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长于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定影设备,它被用于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图象形成设备中。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热定影设备—即它能够处理不同尺寸的记录纸:第一尺寸的和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
背景技术
以复印机或打印机为代表的某些图象形成设备采用了一种热定影设备。在本发明之前,已知且投入实际使用的主要是辊式定影设备。这些定影设备具有作为定影部件的转动筒形定影辊、转动筒形或圆柱形压辊、以及作为设置在定影辊的内空间中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
这种辊式定影设备是用于进行以下定影操作的。即,在定影操作中,带有未定影图象的记录纸通过一个定影辊隙或定影辊与压辊之间的接口,且在记录纸通过该定影辊隙的同时,热量和压力被施加到未定影的图象和记录纸上,从而使未定影的图象软化并熔合到记录纸上。
近来,提出了膜式热定影设备,作为图象形成设备的定影设备,且其中的某些已经被投入了实际使用。这些定影设备具有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膜、作为压力施加部件的筒形或柱形压辊、以及加热部件—它具有适当的表面以使定影膜在该表面上滑动或与该表面相接触地运动。
在膜式定影设备的情况下,定影膜和加热部件的热容量较低。因此,在借助加热部件施加热量时,定影膜和压辊之间的定影辊隙的温度上升得很快。因此,加热部件的功率刚好在带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纸进入定影辊隙时被接通,从而使加热部件的能量消耗减小,且防止了图象形成设备的内部温度上升得太高。
当小尺寸的记录介质(以下称为记录纸)—诸如普通信封—通过定影设备时,来自纸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的部分的热量不被传送到记录纸,因而定影部件的这些部分的温度与未传送到记录纸的热量成正比地上升。进一步地,记录纸越小,记录纸的横边缘与定影部件之间的距离越大,使得定影部件的热量难于借助通过定影辊隙的记录纸而被消耗掉。换言之,记录纸越小,定影部件的横向边缘部分中的温度上升越大。进一步地,当小的记录纸—诸如普通的信封—通过定影设备时,记录纸路径之外的辊隙部分的面积随着记录纸的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例如减小至普通信封的厚度。因此,定影部件的热量变得难于被传送到压力施加部件一侧。另外,随着记录纸的厚度的增大,需要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功率必须增大,这进一步提高了记录纸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部分的温度
当多个小的记录纸连续通过定影设备以定影图象时,在记录纸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部分的温度逐渐地上升。因此,如果在处理了前一组的小尺寸记录纸的最后一张之后立即使比该组小尺寸记录纸大的记录纸通过定影设备时,较大的记录纸的调色剂有时会被来自小尺寸记录纸的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部分的热量所过度熔化,并被转印到定影部件上;换言之,发生了所谓的“高温偏移”。
另外,在某些图象形成设备中,图象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和定影设备由共同的电源驱动。在这种图象形成设备中,共同的电源被保持为接通状态,直到最后一个记录纸被从图象形成设备排出,因此,定影部件和压力施加部件即使在定影操作结束之后仍然继续它们的转动。
定影部件在定影操作完成之后的这种转动(以下称为“后转动”)对于减小记录纸路径内的定影部件部分与记录纸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部分之间的温度差是有用的。然而,在本发明之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的设定并未考虑记录介质的尺寸。因此,后转动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不足以减小多个小尺寸记录纸(例如普通的信封)连续通过定影设备以定影图象之后的上述温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定影设备,它能够通过降低前一组记录介质的路径之外的定影部件部分的温度,而在该组记录介质连续通过定影设备之后,防止所谓的高温偏移,即记录介质上的图象由于定影部件的高温而被转印到定影设备的定影部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定影设备,包括:一对用于形成辊隙的可移动定影部件;其中承载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材料通过所述辊隙以将未定影的图象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多个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移动所述定影部件;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长于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影设备,包括:一对可移动的定影部件,用于形成一个辊隙;用于通过提供电功率提高所述定影部件的温度的装置;且其中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或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并带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材料通过所述辊隙,以将该未定影的图象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定影部件的移动的装置;其中在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记录材料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中断至定影设备的电功率供应而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内阻止所述一对定影装置进行定影操作。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热定影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并描述其总体结构。
图2是流程图,它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辊隙中的温度改变。
图4显示了当在第一实施例中未进行控制时出现在定影辊隙中的温度变化。
图5是流程图,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定影辊隙中的温度变化。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定影辊隙中的温度变化。
图8是流程图,它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定影辊隙中的温度变化。
图10是流程图,描述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图1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1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示意剖视图。该实施例中的图象形成设备是基于电子摄影处理的激光束。
标号20表示设备的一个外部框。标号21表示作为图象承载部件的一个电子摄影感光鼓—它沿着由箭头表示的顺时针方向而以预定的线速度(处理速度)得到转动驱动。
当感光鼓21受到转动驱动时,周边表面被一个充电辊22均匀充电(初级充电)至预定的极性和电势。感光鼓21的充电的周边表面被暴露给一个扫描激光束L-它在受到表示所希望的图象的图象数据的串行数字电象素信号的调制的同时被从一个激光束扫描器投射出来。其结果,在感光鼓21的周边表面上形成了反映所希望的图象的图象数据的一个静电潜象。
该潜象由一个显影设备24显影成调色剂图象,且该调色剂图象行进到感光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一个转印辊隙。
同时,一个纸供给盒27中的记录纸P被一个纸馈送辊26一张一张地馈送到图象形成设备中。在被馈送到设备中之后,记录纸P通过一个纸通路28,并以预定的时序被引入一个转印辊隙n。在转印辊隙n中,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一个电场被从转印辊25的后侧加到记录纸P上。其结果,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象被转印到了记录纸P的表面上。
在接收调色剂图象并通过转印辊隙n之后,记录纸P被从感光鼓21的表面上分离下来,并随后被一个输送导向器29引导到一个定影设备30,即一种加热设备。在定影设备30中,调色剂图象被热定影到记录纸P上。随后,记录纸P通过一个纸通路31而被排放到图象形成设备之外。
在调色剂图象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之后,感光鼓21的周边表面借助清洁设备32而得到清洁,并重新被用于图象形成;感光鼓21的周边表面被重复地用于图象形成。
以下结合图1描述膜式定影设备,即所希望类型的定影设备,它采用了用于设置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图1是该实施例中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并描述了其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膜式定影设备包括一个陶瓷加热器10(以下称为加热器10)、一个支架16、一个定影膜15(以下称为膜15)、以及一个压辊17。加热器10构成了用于提高膜15的温度的装置,并大体上是矩形的。支架16是其上固定有加热器10的部件。膜15装在支架16周围。压辊17构成了压力施加部件。它是可转动的,并且是柱形或筒形的。
采用在上述膜式定影设备中的加热器10包括平坦或大体平坦的基底12、热发生电阻13a和13b-它们在接收到功率时产生热量、用于保护加热器10的表面的表面保护层11、以及用于检测加热器10的温度的热敏电阻式温度检测器14(以下称为热敏电阻14)。
加热器10的基底12沿着与其上有未定影的图象T的记录纸P的传送方向(以下称为方向A)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此实施例中,加热器10沿着其纵向方向的长度为270mm,且加热器10沿着方向A的长度为7.78mm。加热器10的厚度为0.635mm。
基底12的材料不一定限于具体的材料。然而,考虑到加热器10的迅速的温度上升,希望采用的是由氧化铝等为代表的耐热、电绝缘且低热容量的陶瓷材料。
加热器10的发热电阻13a和13b是通过以下步骤而形成的。首先,在基底12的一个表面上,沿着与基底12的纵向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方向,借助丝网印刷等方法,覆上由银/钯或Ta2N为代表的电阻糊。随后,使它们得到烧结。在此实施例中,发热电阻13a和13b沿着与基底1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都是1mm,且它们的厚度是10μm。
发热电阻13a和13b在它们接收来自设置在带有根据本发明的膜式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电源电路的功率时,都产生热量。当发热电阻13a和13b产生热量时,加热器10对膜15与压辊17之间的定影辊隙N进行加热。
加热器10的热敏电阻14与其中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膜式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温度控制电路相电连接。因此,在此实施例中,热敏电阻14检测到的温度被反馈到温度控制电路,且根据该温度数据,由温度控制电路设定将要从电源电路提供的电量,从而使加热器10的温度被保持在预定的水平。加热器10的功率由包括电源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的控制装置控制。
膜15被设置在上述膜式定影设备中,并能够与加热器10的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相接触地滑动。在此实施例中,膜15为30μm-100μm厚,且考虑到迅速的温度上升而主要由聚酰胺树脂制成。
虽然在此实施例中,膜15的主组分是聚酰胺树脂,膜15的材料不一定限于聚酰胺树脂;所要求的只是膜15的材料是耐热的。
另一方面,设置在膜式定影设备中的压辊17包括由诸如具有优越的分离性的硅橡胶的材料构成的弹性层(未显示)。它受到转动支撑从而使它能够沿着顺时针方向以预定的周边速度而得到设置在其中设置了膜式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驱动装置M的转动驱动,同时沿通过记录纸P而被压在膜15的外周边表面上。由于压辊17通过膜15而被压在加热器10上,它形成了定影辊隙n。
因此,膜15跟随着受到驱动装置M转动驱动的压辊17的转动,并与加热器10的表面保护层11相接触。在定影操作中,发热电阻13a和13b所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表面保护层11而传送到膜15上,并随后在记录纸P通过定影辊隙n的同时从膜15被传送到记录纸P。其结果,未定影的图象T借助热量和压力而被软化并永久地附着或定影到记录纸P上。在受到定影处理之后,记录纸P由于压辊17的周边表面的曲率而从压辊17的周边表面上分离下来。
作为设置在传统膜式定影设备中的压力施加部件的压辊的后转动的数目或持续时间已经被设定为适合于尺寸大于B5的记录纸(以下称为正常尺寸纸或具有第一尺寸的纸)的值。因此,当使用具有比正常记录纸小的尺寸的记录纸(以下称为小尺寸或第二尺寸的纸,例如普通的信封)时,在记录纸路径之外的部分上膜的温度上升成为问题。以下,为了简化描述,处于普通信封的路径之内的定影辊隙n的部分被称为第一区,且处于普通信封路径之外的定影辊隙n的部分被称为第二区。当小尺寸纸是普通信封时,至加热器10的功率增大,因为信封的厚度等于两层纸的厚度。因此,在小尺寸纸的路径之外的膜的部分上的温度上升增大。
因此,在刚进行了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处理之后使正常尺寸的记录纸通过传统的膜式定影设备的情况下,压辊的后转动的持续时间不足以使压辊的周边表面上的温度分布返回到正常的分布。换言之,在正常尺寸的纸张开始进入定影辊隙n时,在定影辊隙n中,在第一区即前面的小尺寸记录纸的纸通路之内的区与第二区即在前面的小尺寸记录纸的路径之外的区之间仍然有较大的温度差。
其结果,在正常尺寸的记录纸上的未定影的图象有时接收到过量的通过第二区的热量,从而造成所谓的高温偏移,即正常尺寸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图象从正常尺寸记录纸的表面上转印到了定影膜的周边表面上。高温偏移的频率或量随着正常尺寸记录纸的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或者随着在正常尺寸记录纸增大之前刚通过定影设备的小尺寸记录纸的数目而增大。因此,不能产生准确地反映给定的图象形成数据的图象。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于转动驱动压辊17的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即在刚相继地处理了多个记录纸之后,使得压辊17沿着逆时针方向空转预定的次数,或者预定的时间(以下称为多重后转动)。更具体地说,在其中在刚在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之前的连续定影操作中处理的纸张是正常尺寸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中刚好在多重后转动之前连续处理了四或更少数目的小尺寸纸的情况下,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2.25秒(预定的第一长度的时间),而在刚好在多重后转动之前的连续定影操作中所处理的小尺寸纸张为五张或更多的情况下,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10秒(预定的第二长度的时间)。在此实施例中,加热器10即使在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期间也被保持在导通状态。
现在,参见图2,描述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一种方法。图2是流程图,显示了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中的步骤。
当用于处理多个记录纸P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开始时,发热电阻13a和13b通过从电源电路接收功率而产生热量,以在多个记录纸P中的第一个进入定影辊隙N之前把定影辊隙N的温度提高至预定的水平,并保持提高的温度,直到第一记录纸进入定影辊隙n(步骤S100)。
随后,在于一个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处理第一记录纸P之前或之后,判定在该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P是正常尺寸的还是小尺寸的(步骤S101)。
如果判定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P具有正常尺寸,驱动装置在处理了多个正常尺寸的记录纸P中的最后一个之后使压辊17转动2.25秒(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步骤S102),且多个正常尺寸记录纸P的连续的定影操作结束(步骤S103)。随后,定影设备为处理下一个定影操作的第一张记录纸P作好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在连续的当前定影操作中处理的记录纸P是小尺寸的,则随后判定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小尺寸纸张的数目是否为五个或更多(步骤S104)。如果小尺寸纸张P的数目是四个或更少,驱动装置在处理了四个小尺寸纸张P之后使压辊17转动2.25秒(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步骤S102),且如果小尺寸记录纸P的数目是五张或更多,驱动装置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P之后使压辊17转动10秒(预定的第二时间长度)(步骤S105),从而结束多个小尺寸记录纸P的连续的定影操作。随后,定影设备准备好进行随后的定影操作的第一张记录纸P。
如参见图2的上述描述可见,连续的定影操作在步骤S101与步骤S102之间、步骤S104和步骤S102之间、或步骤S104与步骤S105之间结束。
以下参见图3和4描述在此实施例中按照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改变来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这种温度改变是当采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时和当不采用它时发生的。图3是曲线图,显示了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这种温度变化是当执行该控制方法时发生的。图4是曲线图,显示了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这种温度变化是当不执行该控制方法时发生的。
参见图3,在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期间,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记录纸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区保持在热平衡状态,因为记录纸P的热吸收与加热器10的热产生实现了平衡,而在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以外的定影辊隙N的整个区域中,加热器10提供的过量的热量使加热器10、膜15、压辊17、支架16的温度上升,从而在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的处理结束时在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产生高至50度的温度差。
图3的曲线图显示了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其中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之后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预定的第二时间长度即10秒,它比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即2.25秒长得多,因而在处理了最后的小尺寸记录纸之后过去了预定的第二时间长度时,第一和第二区之间的温度差大大减小了。
另一方面,图4中的曲线图显示了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在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其中在最后的小尺寸记录纸得到处理之后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即2.25秒,即使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的温度差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之后将达到50度。因此,在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仍然有很大的温度差,即使是在压辊17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之后的多重后转动之后。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在多个正常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2.25秒,而在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10秒。因此,即使在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第一区即在小尺寸记录纸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记录辊隙N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在用于形成不同于形成在小尺寸记录纸上的图象的图象的正常尺寸记录纸进入定影辊隙N时,可通过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的热传递,而得到减小。因此,对于所有记录纸尺寸都能够防止高温偏移。
术语“连续的定影操作”表示这样的定影操作,该定影操作是当在多个记录纸上连续形成图象时由用于启动图象形成的各个指令靠定影设备进行的。该指令可以直接给予该定影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辊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的转动按照转动持续时间而得到控制。然而,它也可按照转动数而得到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用于判定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纸张是否小尺寸的纸张的步骤之后,提供了用于找到在刚好在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被提供之前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数目的一个步骤。然而,在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外的区域中的温度上升刚好开始影响定影处理的情况下,用于找到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数的步骤可被省略。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记录纸的尺寸是B5或更大,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与B5尺寸记录纸的时间长度相同的时间长度。然而,随着记录纸尺寸按照A3→B4→A4→B5→信封的次序减小,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根据记录纸尺寸可得到延长,或者记录纸尺寸越小,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越长。借助这种设置,压辊17不用在处理了例如A3尺寸的多个记录纸之后转动不需要的次数。
以下,参见图5,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图5是流程图,显示了在此实施例中的图象形成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此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装在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引入了一个步骤,其中在处理了多个小尺寸记录纸中的最后一张之后驱动装置转动压辊17的持续时间(第二时间长度)根据刚好在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之前的定影操作中处理的小尺寸纸张的数目而得到改变,如表1中所示。利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方法所控制的定影设备的结构与结合图1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结构严格或基本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表1
连续通过的小纸张的数目(张) 后转动时间(秒)
1-4 2.25
5-9 5
10-19 10
≥20 20
以下参见图5描述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在图5中,与图2中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相同的控制步骤将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对它们的描述将被省略。
在用于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中,引入了以下步骤。即,当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处理多个记录纸P的第一张之前或之后,判定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P是正常尺寸的还是小尺寸的(步骤S101)。如果判定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P是小尺寸的,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小尺寸记录纸的数目得到确认(步骤S200)。随后,在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的处理之后驱动装置转动压辊17的持续时间(第二时间长度)根据小尺寸记录纸的确认数目与表1中给出的范围之间的比较而得到确定(步骤S201)。图5是流程图,显示了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在完成了其中处理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根据刚好在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之前连续处理的小尺寸记录纸的数目而得到设定,且驱动装置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使压辊17转动如此设定的持续时间。因此,即使在其中处理了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第一区即小尺寸纸张的路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之间的温度差可通过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 的热传导而得到进一步减小。因此,可对所有的记录纸尺寸防止高温偏移。
以下描述用于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方法控制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与结合图1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结构严格或基本上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包括与图2和5中的流程图中的步骤基本上相同的步骤,只是在此实施例中引入了以下的步骤。即,在其中处理了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构成加热器10的发热电阻13a和13b的电功率被中断,同时压辊17被驱动装置所转动。
以下,结合图6,描述当采用在此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时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图6是曲线图,它显示了当采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时定影辊隙N中发生的温度变化。
如图6的曲线图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压辊17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之后被转动时,至构成加热器10的发热电阻13a和13b的功率被中断。因此,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的温度,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的温度,比采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用于带有膜式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时下降得更快。因此,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之后当过去了压辊17的多重后转动的第二时间长度时,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的温度差得到了进一步的减小。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加热器10至少在压辊17的第二多重后转动的持续时间内不向压辊17施加热量。因此,即使在其中处理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通过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的热传导而得到减小。因此,能够对于所有记录纸尺寸防止高温偏移。
以下描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方法。用该实施例的方法控制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结构与结合图1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结构严格或基本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之一的步骤基本相同的步骤,只是在此实施例中引入了以下步骤。即,压辊17在多重后转动的第二时间长度中转动的周边速度被设定为70rpm(第二周边速度),该速度比54rpm(第一周边速度)快得多,而第一周边速度是压辊17在多重后转动的预定第一时间长度中所被设定至的周边速度。
在此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当它被用于其中压辊17受到与驱动图象形成设备的其他部件的驱动装置相分离的驱动装置的转动驱动时,将更为有效。
以下结合图7描述采用带有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时定影辊隙N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图7是曲线图,显示了当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时在定影辊隙N中发生的温度变化。
如从图7可见,在此实施例中,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纸张之后,压辊17的周边速度从54rpm切换到70rpm,即驱动装置在压辊17的第二多重后转动期间使压辊17以70rpm转动。因此,从加热器10至膜15和压辊17的热传导得到了改善,使过量的热量至定影辊隙N的周围区域等中的辐射进行得更快。因此,在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的处理之后过去了压辊17的第二时间长度的多重后转动时,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得到进一步的减小。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在第二多重后转动期间使压辊17以70rpm的周边速度转动,从而与第一多重后转动期间压辊17与膜15之间的接触相比在累积接触面积上增大了压辊17与膜15之间的接触。因此,即使在其中处理了多个小尺寸记录纸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通过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的热传导而得到迅速减小。因此,能够对于所有记录纸尺寸防止高温偏移。
以下参见图8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图8是流程图,显示了上述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此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引入了以下的步骤。即,在其中处理了多个记录纸P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2.25秒(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具体地,在其中处理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2.25秒(预定的第一时间长度),且随后热定影设备被关闭预定的15秒。
在热定影设备被关闭的同时,至加热器10的功率被中断,且压辊17不受到驱动,以防止进行定影操作。
采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而受到控制的热定影设备的结构与参见图1而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结构严格或基本上相同,且因而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以下结合图8描述带有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图8中,与图2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相同的控制步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它们的描述得到了省略。
从该流程图可见,在用于带有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第一记录纸P的处理之前或之后,判定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纸P是正常尺寸的还是小尺寸的(步骤S101)。如果判定记录纸P是小尺寸的,则随后判定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小尺寸纸张的数目是否五张或更多(步骤S104)。如果小尺寸纸张P的数目是四张或更少,驱动装置在处理了第四张小尺寸纸张P之后使压辊17转动2.25秒(预定长度的时间)(步骤S102),从而结束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步骤S103),且设备为下一个记录纸P作好准备。如果小尺寸记录纸P的数目是五张或更多,驱动装置在处理了最后一张小尺寸记录纸P之后使压辊17转动2.5秒(预定长度的时间)(步骤S102),且随后定影设备关闭15秒(步骤S300),从而结束多个小尺寸记录纸P的连续的定影操作。随后,定影设备为随后的记录纸P作好准备。图8是显示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图9描述当采用设置了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时发生在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图9是曲线图,显示了当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时发生在定影辊隙N中的温度变化。
如从图9可见,在其中处理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第一区即小尺寸纸张的纸张通路的边界之内的纸张通路的区域保持在热平衡状态,因为小尺寸纸张P的热吸收与加热器10的热产生达到了平衡,而在第二区即第一区以外的纸张通路的整个区域中,加热器10提供的过度的热量使加热器10、膜15、压辊17、以及支架16的温度上升,因而在压辊17在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的多重后转动的2.25秒结束时,在第一与第二区之间仍然有显著的温度差。
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在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2.25秒,且随后热定影设备关闭15秒。因此,当下一个定影操作开始时,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的温度差减小到不明显的水平。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在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使压辊17转动2.25秒,且随后,热定影设备被关闭15秒。因此,即使在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由于在热定影设备被关闭的15秒内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的热传导,而在下一个定影操作开始时被减小到不显著的水平。因此,能够对于所有记录纸尺寸防止高温偏移。
以下结合图10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图10是流程图,显示了在此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此实施例中的带有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引入了以下步骤。即,热定影设备在完成了多重后转动之后的关闭时间根据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处理的小尺寸纸张的数目而得到改变,如下面给出的表2所示。利用在此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控制的热定影设备的结构与结合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膜式定影设备的结构严格或基本上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表2
连续通过的小纸张的数目(张) 强行等候时间(秒)
1-4 0
5-9 8
10-19 15
≥20 25
以下结合图10描述带有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在图10中,与图5或8中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且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0所示,根据带有在此实施例中的热定影设备的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首先,在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对第一记录纸P的处理之前或之后,判定记录纸P是正常尺寸的还是小尺寸的(步骤S101)。如果判定记录纸P是小尺寸的,则确认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小尺寸纸张的计数(步骤S200)。随后,用于多个正常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结束(步骤S103),且定影设备为处理随后的记录纸P作好准备。在五或更多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驱动装置转动2.25秒(步骤S102),且随后热定影设备关闭根据小尺寸纸张的确认的计数与表2给出的范围的比较而选定的具体时间(步骤S400),从而结束了用于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步骤S103),且热定影设备为随后的记录纸P的定影操作作好准备。图10是显示上述控制方法中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在多个小尺寸纸张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热定影设备被关闭的具体时间是根据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小尺寸纸张的计数而选定的,且热定影设备被关闭选定的时间。因此,第一区即处于小尺寸纸张的路径的边界之内的纸张路径的区域与第二区即除了第一区之外的整个纸张路径区域之间的温度差,由于在根据连续的定影操作中处理的小尺寸纸张的计数而设定的具体时间中发生的沿着压辊17的轴向方向的热传导,而在下一个定影操作中处理第一张正常尺寸的记录纸时得到进一步减小。因此,能够防止所有记录纸尺寸的高温偏移。
已经参照在此公布的结构而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给出的细节,且本申请应该覆盖改进的目的或所附权利要求书之内的修正和改变。
Claims (17)
1.一种热定影设备,包括:
一对用于形成辊隙的可移动定影部件;
其中承载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材料通过所述辊隙以将未定影的图象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在多个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之后移动所述定影部件;
其中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长于所述定影部件在多个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该时间是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该时间是转动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当在一个定影操作中连续处理的记录材料的计数不少于一个预定数目时,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长于或大于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时间根据在所述一对定影部件的移动开始之前处理的记录材料的计数而得到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提供电功率而提高所述定影部件的温度的装置;
其中至所述温度提高装置的功率在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所述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同时被中断。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所述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速度大于所述一对定影部件在具有所述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是信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之一是一个膜,在其的一圈内设置有一个加热器,且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中的另一个是一个辊,该辊通过所述膜而压在所述加热器上。
11.一种定影设备,包括:
一对可移动的定影部件,用于形成一个辊隙;
用于通过提供电功率提高所述定影部件的温度的装置;且
其中具有第一尺寸的记录材料或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并带有未定影的图象的记录材料通过所述辊隙,以将该未定影的图象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定影部件的移动的装置;
其中在具有第二尺寸的多个记录材料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中断至定影设备的电功率供应而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内阻止所述一对定影装置进行定影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时间是持续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这种阻止是在定影部件在具有所述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连续的定影操作完成之后被移动了一个预定时同之后实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该时间根据在阻止所述一对定影部件的移动之前进行的连续的定影操作中的记录材料的计数而得到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具有所述第二尺寸的记录材料是一个信封。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温度提高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定影设备,其中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中的一个是一个膜,在其的一圈内设置有一个加热器,且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中的另一个是一个辊,该辊通过所述膜而压在所述加热器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5908/1997 | 1997-08-28 | ||
JP9245908A JPH1173055A (ja) | 1997-08-28 | 1997-08-28 | 加熱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45908/97 | 1997-08-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0287A CN1210287A (zh) | 1999-03-10 |
CN1115606C true CN1115606C (zh) | 2003-07-23 |
Family
ID=1714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1850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606C (zh) | 1997-08-28 | 1998-08-28 | 热定影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51462A (zh) |
EP (1) | EP0899630B1 (zh) |
JP (1) | JPH1173055A (zh) |
CN (1) | CN1115606C (zh) |
DE (1) | DE69819432T2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43607C (zh) * | 2004-06-21 | 2009-09-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像加热装置及用于该装置上的加热器 |
CN100555111C (zh) * | 2004-06-21 | 2009-10-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加热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14252B1 (en) * | 2000-03-09 | 2001-11-06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 forming image |
JP3501735B2 (ja) | 2000-07-10 | 2004-03-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54868B2 (ja) * | 2001-07-03 | 2012-10-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86352A (ja) * | 2001-12-19 | 2003-07-0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81286A (ja) * | 2003-03-18 | 2004-10-07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 |
US7218873B2 (en) | 2003-03-31 | 2007-05-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
JP2005157180A (ja) * | 2003-11-28 | 2005-06-1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298542B2 (ja) * | 2004-02-20 | 2009-07-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US7046937B2 (en) * | 2004-03-23 | 2006-05-16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xing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
JP4455144B2 (ja) | 2004-04-27 | 2010-04-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04038B2 (ja) * | 2004-06-21 | 2011-10-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ヒータ |
US7283145B2 (en) * | 2004-06-21 | 2007-10-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therefor |
JP4579626B2 (ja) * | 2004-09-01 | 2010-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4773785B2 (ja) * | 2004-09-28 | 2011-09-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2006313234A (ja) * | 2005-05-09 | 2006-11-1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03992A (ja) * | 2005-06-27 | 2007-01-11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34204A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17345B2 (ja) * | 2007-11-27 | 2011-01-26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73464B2 (ja) * | 2008-02-08 | 2013-04-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97465B2 (ja) * | 2009-03-30 | 2013-05-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55493B2 (ja) * | 2009-07-30 | 2014-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0114150A1 (ja) * | 2009-03-30 | 2010-10-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18771B2 (ja) | 2010-11-11 | 2014-11-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5854634B2 (ja) * | 2011-05-17 | 2016-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JP6032525B2 (ja) * | 2012-02-09 | 2016-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43254B2 (ja) * | 2012-04-25 | 2014-12-1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873669B2 (ja) * | 2016-12-05 | 2021-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139959A (ja) | 2021-03-12 | 2022-09-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69876A (ja) * | 1984-02-14 | 1985-09-03 | Canon Inc | 記録装置 |
JPS63231383A (ja) * | 1987-03-20 | 1988-09-27 | Fujitsu Ltd | 熱定着器の制御方式 |
JPH03163464A (ja) * | 1989-11-21 | 1991-07-15 | Mita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56043A (ja) * | 1991-06-28 | 1993-0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444521A (en) * | 1991-07-15 | 1995-08-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heating overshoot |
DE69217436T2 (de) * | 1991-09-24 | 1997-07-10 | Canon Kk | Bildheizgerät mit mehreren Temperaturdetektoren |
JPH05205851A (ja) * | 1991-11-14 | 1993-08-13 | Canon Inc | ヒーター及び定着装置 |
US5464964A (en) * | 1991-12-11 | 1995-11-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hanging set temper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emperature of heater |
JP3170857B2 (ja) * | 1992-03-27 | 2001-05-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装置 |
JP3142977B2 (ja) * | 1993-02-24 | 2001-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装置 |
JP3301162B2 (ja) * | 1993-04-28 | 2002-07-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装置 |
JPH06314008A (ja) * | 1993-04-28 | 1994-11-08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 |
US5325166A (en) * | 1993-06-18 | 1994-06-28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Fuser overheat control |
JPH07248697A (ja) * | 1994-03-11 | 1995-09-26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 |
JPH07253731A (ja) * | 1994-03-14 | 1995-10-03 | Canon Inc |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491973B2 (ja) * | 1994-06-24 | 2004-0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加熱装置 |
US5801360A (en) * | 1994-10-05 | 1998-09-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ixing apparatus |
-
1997
- 1997-08-28 JP JP9245908A patent/JPH1173055A/ja active Pending
-
1998
- 1998-08-26 US US09/140,762 patent/US615146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8-27 DE DE69819432T patent/DE69819432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8-27 EP EP98116244A patent/EP089963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8-28 CN CN98118509.6A patent/CN11156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43607C (zh) * | 2004-06-21 | 2009-09-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像加热装置及用于该装置上的加热器 |
CN100555111C (zh) * | 2004-06-21 | 2009-10-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加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9819432T2 (de) | 2004-08-12 |
JPH1173055A (ja) | 1999-03-16 |
CN1210287A (zh) | 1999-03-10 |
EP0899630A1 (en) | 1999-03-03 |
US6151462A (en) | 2000-11-21 |
DE69819432D1 (de) | 2003-12-11 |
EP0899630B1 (en) | 2003-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606C (zh) | 热定影设备 | |
JP5257691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88751C (zh) | 定影装置 | |
CN1818810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11310C (zh) | 成像装置 | |
CN1704854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122200C (zh) | 成像装置中的定影装置 | |
JP459897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338536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20413C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4106460A (ja) | 定着制御装置、定着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854943A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CN1673893A (zh) | 采用电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01812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3371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350334C (zh) | 图像加热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复印装置和温度控制方法 | |
JP755234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194207A (ja)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7541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99177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1100581A (ja) | 加圧用回転体、加熱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51857A (ja) | 加熱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2910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046667A (zh) | 定影装置及包含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30245A (ja) | 定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