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337A - 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92337A CN110892337A CN201880044400.9A CN201880044400A CN110892337A CN 110892337 A CN110892337 A CN 110892337A CN 201880044400 A CN201880044400 A CN 201880044400A CN 110892337 A CN110892337 A CN 110892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plate
- photosensitive drum
- drum unit
- electrical contact
- dr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78—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 G03G21/1882—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details of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emory,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03G21/1885—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details of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emory,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position of the memory; memory housings;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6—Electrical connecto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鼓单元搭载存储介质并且使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与外部的电接点接触的构造。该鼓单元(1)具备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一带电器(30a)、第三框架板(23)、第四框架板(24)以及存储介质。第一感光鼓(10a)和第二感光鼓(10b)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第三框架板(23)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第一感光鼓(10a)及第二感光鼓(10b)靠一方侧的位置。第四框架板(24)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第一感光鼓(10a)及第二感光鼓(10b)靠另一方侧的位置。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90)位于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因此,能够使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90)与外部的电极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鼓单元及具备鼓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鼓单元。鼓单元具有多个感光鼓。多个显影盒能够相对于鼓单元装卸。当显影盒被安装于鼓单元时,显影盒的显影辊与鼓单元的感光鼓接触。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鼓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8336号公报
另外,以往,已知一种具有存储介质的显影盒。在存储介质中存储与显影盒有关的各种信息。近年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不仅显影盒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鼓单元也处理大量的信息。因此,要求在鼓单元搭载存储介质。另外,在将存储介质搭载于鼓单元的情况下,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需要在鼓单元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框体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接点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鼓单元搭载存储介质并且使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与外部的电接点接触的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鼓单元,具备:第一感光鼓,该第一感光鼓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旋转;第二感光鼓,该第二感光鼓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旋转,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感光鼓隔开间隔地排列;第一带电器,该第一带电器能够使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带电;以及框架,该框架保持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所述鼓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由所述第一带电器带电;以及第二面,该第二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感光鼓的相反侧,所述框架具备框架和具有电接触面的存储介质,该框架具有:第一框架板,该第一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第二框架板,该第二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另一方侧;第三框架板,该第三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的相反侧;第四框架板,该第四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第一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电器具有栅控式电晕带电器。
本申请的第三发明是第一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电器具有带电辊。
本申请的第四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还具有第一清洁部件,该第一清洁部件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与所述第二感光鼓之间,所述第三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的相反侧,所述第四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的相反侧。
本申请的第五发明是第四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具有清洁辊。
本申请的第六发明是第四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具有清洁刮片。
本申请的第七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六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所述框架还具有:第一开口,在将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光鼓接触的第一显影辊的第一显影盒朝向所述第一感光鼓插入时,该第一开口供所述第一显影辊通过;以及第二开口,在将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感光鼓接触的第二显影辊的第二显影盒朝向所述第二感光鼓插入时,该第二开口供所述第二显影辊通过,所述第三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相反侧,所述第四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相反侧。
本申请的第八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还具备轴,该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的相反侧,并且所述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感光鼓之间。
本申请的第九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包括多个突起,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多个突起的外表面。
本申请的第十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具备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外表面的平板状的基板,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基板的外表面。
本申请的第十一发明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十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本申请的第十二发明是第十一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还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并且能够伸缩成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该第一状态是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状态,该第二状态是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的长度为比所述第一长度小的第二长度的状态,在所述电接触面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接点分离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成为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电接触面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成为所述第二状态。
本申请的第十三发明是第十二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
本申请的第十四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所述电接触面包括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面。
本申请的第十五发明是第十四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还具备电端子和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的中继基板,所述电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板与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第四框架板之间,所述电接触面还包括经由所述中继基板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接触面。
本申请的第十六发明是第十五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基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内表面。
本申请的第十七发明是第十五发明或第十六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还包括与所述存储器及所述电端子电连接的第三电接触面。
本申请的第十八发明是第十七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端子为四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所述电接触面包括一个所述第一电接触面、四个所述第二电接触面以及三个所述第三电接触面。
本申请的第十九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十八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而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或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另一方侧的端部而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一方侧的端部。
本申请的第二十发明是第十九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手柄,该手柄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一方侧的端部,或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另一方侧的端部。
本申请的第二十一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十九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手柄,该手柄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
本申请的第二十二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发明至第二十一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鼓单元和能够收纳所述鼓单元的内部空间。
本申请的第二十三发明是第二十二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能够在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安装位置与位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转印带,在所述鼓单元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转印带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所述鼓单元在所述脱离位置与所述安装位置之间移动时的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鼓单元位于所述安装位置时的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大。
本申请的第二十四发明是第二十三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第一显影盒,该第一显影盒具有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的第一显影辊并且所述第一显影盒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装卸,在所述第一显影盒安装于所述框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影辊与所述第一感光鼓在第四方向上排列,在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所述鼓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动。
本申请的第二十五发明是第二十四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罩,该罩能够在开放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位置和封闭所述内部空间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鼓单元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动。
本申请的第二十六发明是第二十五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接触。
本申请的第二十七发明是第二十五发明或第二十六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能够与所述电接触面接触的电接点,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
本申请的第二十八发明是在第二十四发明至第二十七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四方向。
本申请的第二十九发明是第二十四发明至第二十七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
本申请的第三十发明是第二十四发明至第二十七发明中的任一项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方侧。
本申请的第三十一发明是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具备:第一感光鼓,该第一感光鼓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旋转;第二感光鼓,该第二感光鼓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旋转,并且在作为所述鼓单元向图像形成装置的插入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下游侧;框架,该框架保持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并且具有第一框架板、第二框架板、第三框架板及第四框架板,所述第一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所述第二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另一方侧,所述第三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感光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四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上游侧;以及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具有电接触面,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第三十一发明,能够在鼓单元搭载存储介质,并且使存储介质的电接触面与外部的电接点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鼓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鼓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鼓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四个电端子、IC芯片、八个电接触面、以及将电端子、IC芯片及电接触面连接的配线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四个电端子、IC芯片、以及八个电接触面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7是电接触面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电接触面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单元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4是第三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5是第四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第四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第五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8是第五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9是第六变形例的鼓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感光鼓的轴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另外,将多个感光鼓排列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另外,将在鼓单元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鼓单元和转印带排列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
<1.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00是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例子,可举出激光打印机或者LED打印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鼓单元1、四个显影盒2、框体3、罩4以及转印带5。鼓单元1保持四个显影盒2。四个显影盒2能够相对于鼓单元1的框架20单独地装卸。框体3具有内部空间6。保持有四个显影盒2的鼓单元1能够收纳于框体3的内部空间6。
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从四个显影盒2分别供给的显影剂(例如色粉),在印刷纸张的记录面上记录图像。
四个显影盒2包括第一显影盒2a、第二显影盒2b、第三显影盒2c及第四显影盒2d。第一显影盒2a、第二显影盒2b、第三显影盒2c及第四显影盒2d分别供应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第一显影盒2a具有第一显影辊2ar。第二显影盒2b具有第二显影辊2br。第三显影盒2c具有第三显影辊2cr。第四显影盒2d具有第四显影辊2dr。第一显影辊2ar、第二显影辊2br、第三显影辊2cr及第四显影辊2dr分别具有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外周面。另外,第一显影辊2ar、第二显影辊2br、第三显影辊2cr及第四显影辊2dr分别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
另一方面,鼓单元1具有四个感光鼓10。具体而言,鼓单元1具有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三感光鼓10c及第四感光鼓10d。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三感光鼓10c及第四感光鼓10d分别具有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外周面。另外,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三感光鼓10c及第四感光鼓10d能够分别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
当四个显影盒2安装于鼓单元1时,第一显影辊2ar的外周面与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接触。另外,第二显影辊2br的外周面与第二感光鼓10b的外周面接触。另外,第三显影辊2cr的外周面与第三感光鼓10c的外周面接触。另外,第四显影辊2dr的外周面与第四感光鼓10d的外周面接触。
罩4能够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开放位置与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具体而言,罩4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7转动。当罩4配置在开放位置时,框体3的内部空间6被开放。当罩4配置在封闭位置时,框体3的内部空间6被封闭。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用户在罩4位于开放位置时,能够使安装有四个显影盒2的鼓单元1在位于框体3的外部的脱离位置和收纳于框体3的内部空间6的安装位置之间,经由中间位置移动。
当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用户首先将罩4配置在开放位置。接着,用户使安装有四个显影盒2的鼓单元1从脱离位置向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到中间位置。在鼓单元1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下,鼓单元1在第三方向上与转印带5面对。接着,用户使罩部4从开放位置向封闭位置转动。这样一来,鼓单元1从中间位置向比中间位置靠近转印带5的安装位置移动。此时,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第四方向是相对于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倾斜的方向。具体而言,第四方向是在第一显影盒2a安装于鼓单元1的框架20的状态下第一显影辊2ar与第一感光鼓10a排列的方向。
转印带5是用于搬送印刷纸张的环状的带。转印带5在鼓单元1配置在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四个感光鼓10的第三方向的一方侧。即,在鼓单元1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转印带5和四个感光鼓10在第三方向上彼此面对。
在此,将鼓单元1向第四方向移动之前的、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与转印带5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即,鼓单元1配置于中间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与转印带5的外周面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将鼓单元1向第四方向移动之后的、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与转印带5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即,鼓单元1配置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与转印带5的外周面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大。即,通过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四个感光鼓10接近转印带5。当鼓单元1配置于安装位置时,四个感光鼓10的外周面与转印带5的外周面接触。
<2.鼓单元的结构>
接着,对鼓单元1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及图3是鼓单元1的立体图。图4是以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的鼓单元1的剖视图。
如图2~图4所示,鼓单元1具有四个感光鼓10、框架20、四个带电器30、四个清洁部件40、轴50、四个电端子60、中继基板70以及IC芯片80(存储器的一例)。
感光鼓10是用于将从显影盒2供给的显影剂转印到印刷纸张的鼓。如上所述,鼓单元1具有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三感光鼓10c及第四感光鼓10d这四个感光鼓10。第一感光鼓10a、第二感光鼓10b、第三感光鼓10c及第四感光鼓10d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第一感光鼓10a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旋转。第二感光鼓10b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旋转。第三感光鼓10c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轴旋转。第四感光鼓10d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四轴旋转。
在鼓单元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插入方向(例如,第二方向)上,第二感光鼓10b位于比第一感光鼓10a靠下游侧的位置。另外,在同样的插入方向上,第三感光鼓10c位于比第二感光鼓10b靠下游侧的位置。另外,在同样的插入方向上,第四感光鼓10d位于比第三感光鼓10c靠下游侧的位置。
框架20是保持四个感光鼓10的框架。框架20具有第一框架板21、第二框架板22、第三框架板23及第四框架板24。第一框架板21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四个感光鼓10的一方侧。另外,第一框架板21相对于第一方向垂直地扩展,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框架板22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四个感光鼓10的另一方侧。另外,第二框架板22相对于第一方向垂直地扩展,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即,第一框架板21和第二框架板22隔着四个感光鼓10在第一方向上面对。四个感光鼓1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框架板21及第二框架板22。
第三框架板23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四个感光鼓10靠一方侧(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另外,第三框架板23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框架板21的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框架板22的一方侧的端部通过第三框架板23连接。第四框架板24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四个感光鼓10靠另一方侧(插入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另外,第四框架板24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框架板21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框架板22的另一方侧的端部通过第四框架板24连接。
框架20具有第一开口25a、第二开口25b、第三开口25c以及第四开口25d。第一开口25a与配置有第一感光鼓10a的空间在第四方向上连通。在将第一显影盒2a安装于框架20时,第一显影盒2a的第一显影辊2ar通过第一开口25a,朝向第一感光鼓10a向空间插入。第二开口25b与配置有第二感光鼓10b的空间在第四方向上连通。当将第二显影盒2b安装于框架20时,第二显影盒2b的第二显影辊2br通过第二开口25b,并朝向第二感光鼓10b向空间插入。
第三开口25c与配置有第三感光鼓10c的空间在第四方向上连通。当将第三显影盒2c安装于框架20时,第三显影盒2c的第三显影辊2cr通过第三开口25c并朝向第三感光鼓10c向空间插入。第四开口25d与配置有第四感光鼓10d的空间在第四方向上连通。当将第四显影盒2d安装于框架20时,第四显影盒2d的第四显影辊2dr通过第四开口25d并朝向第四感光鼓10d向空间插入。
此外,第三框架板23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感光鼓10b位于后述的第一清洁部件40a的相反侧。第四框架板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感光鼓10a位于后述的第一清洁部件40a的相反侧。另外,第三框架板23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开口25b位于第一感光鼓10a的相反侧。第四框架板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开口25a位于第一感光鼓10a的相反侧。另外,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感光鼓10a位于后述的轴50的相反侧。第四框架板24的外表面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后述的轴50位于第一感光鼓10a的相反侧。
带电器30是根据应印刷的图像使感光鼓10的外周面带电的装置。鼓单元1具有第一带电器30a、第二带电器30b、第三带电器30c以及第四带电器30d这四个带电器30。第一带电器30a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感光鼓10a的第一轴与第二感光鼓10b的第二轴之间。第一带电器30a能够使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感光鼓10a的比第一轴靠一方侧的外周面带电。第二带电器30b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二感光鼓10b的第二轴与第三感光鼓10c的第三轴之间。第二带电器30b能够使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感光鼓10b的比第二轴靠一方侧的外周面带电。第三带电器30c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三感光鼓10c的第三轴与第四感光鼓10d的第四轴之间。第三带电器30c能够使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感光鼓10c的比第三轴靠一方侧的外周面带电。第四带电器30d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四感光鼓10d的第四轴与第三框架板23之间。第四带电器30d能够使第二方向上的第四感光鼓10d的比第四轴靠一方侧的外周面带电。
带电器30例如具有栅控式电晕带电器。但是,带电器30也可以具有带电辊等其他方式的带电机构来代替栅控式电晕带电器。
清洁部件40是用于除去附着于感光鼓10的外周面的显影剂的部件。鼓单元1具有第一清洁部件40a、第二清洁部件40b、第三清洁部件40c及第四清洁部件40d这四个清洁部件40。第一清洁部件40a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感光鼓10a与第二感光鼓10b之间(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第一清洁部件40a通过与第一感光鼓10a接触,从第一感光鼓10a的外周面除去显影剂。第二清洁部件40b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二感光鼓10b与第三感光鼓10c之间(第二轴与第三轴之间)。第二清洁部件40b通过与第二感光鼓10b接触,从第二感光鼓10b的外周面除去显影剂。第三清洁部件40c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三感光鼓10c与第四感光鼓10d之间(第三轴与第四轴之间)。第三清洁部件40c通过与第三感光鼓10c接触,从第三感光鼓10c的外周面除去显影剂。第四清洁部件40d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第四感光鼓10d靠一方侧(第四轴与第三框架板23之间)。第四清洁部件40d通过与第四感光鼓10d接触,从第四感光鼓10d的外周面除去显影剂。
清洁部件40例如具有清洁辊。但是,清洁部件40也可以具有清洁刮片等其他方式的清洁机构来代替清洁辊。
轴50是用于将收纳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内部空间6的鼓单元1定位于安装位置的部件。轴5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第一感光鼓10a靠另一方侧的位置。换言之,轴5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四框架板24与第一感光鼓10a之间。另外,轴50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轴50的第一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第一框架板21靠一方侧的位置。轴50的第一方向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第二框架板22靠另一方侧的位置。即,轴50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第一框架板21及第二框架板22。
当鼓单元1收纳于框体3的内部空间6时,轴50的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与框体3的一部分接触。由此,轴50相对于框体3被定位。其结果是,鼓单元1相对于框体3被定位。
电端子60是能够与显影盒2所具有的IC芯片电接触的导体。电端子60设置于每个感光鼓10。即,鼓单元1具有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这四个电端子60。各电端子60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框架板21与第二框架板22之间。另外,各电端子6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三框架板23与第四框架板24之间。
当第一显影盒2a安装于鼓单元1时,第一电端子60a与第一显影盒2a具有的IC芯片的电接触面接触。当第二显影盒2b安装于鼓单元1时,第二电端子60b与第二显影盒2b具有的IC芯片的电接触面接触。当第三显影盒2c安装于鼓单元1时,第三电端子60c与第三显影盒2c具有的IC芯片的电接触面接触。当第四显影盒2d安装于鼓单元1时,第四电端子60d与第四显影盒2d具有的IC芯片的电接触面接触。
中继基板70是用于将四个电端子60、后述的IC芯片80、后述的多个电接触面90电连接的电路基板。中继基板70位于第三框架板23的内表面(第二方向的另一方侧的面,即朝向第四框架板24的面)。图5是四个电端子60、IC芯片80、八个电接触面90、以及将电端子60、IC芯片80及电接触面90连接的配线部71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中继基板70分别经由配线部71与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第四电端子60d、IC芯片80以及多个电接触面90电连接。配线部71的一部分沿着第三框架板23的内表面延伸。另外,配线部71的另一部分沿着第一框架板21的内表面延伸。
IC芯片80是具有存储器的小型的集成电路。如图2及图5所示,IC芯片80固定于中继基板70的第二方向的另一方侧的面。换言之,IC芯片80设置在中继基板70的朝向第四框架板24的面。但是,IC芯片80也可以配置在鼓单元1的其他位置。在IC芯片80内的存储器中存储有与鼓单元1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在IC芯片80中的存储器中存储与感光鼓10的寿命相关的信息。
<3.关于电接触面>
鼓单元1具有多个电接触面90。电接触面90由作为导体的金属构成。电接触面90直接或经由其他部件固定于第三框架板23。当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时,多个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以下,对电接触面90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四个电端子60、IC芯片80以及八个电接触面9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鼓单元1具有一个第一电接触面91、四个第二电接触面92a、92b、92c、92d以及三个第三电接触面93x、93y、93z共计八个电接触面90。IC芯片80及电接触面90构成本发明的存储介质的一例。
第一电接触面91经由中继基板70与包括存储器的IC芯片80电连接。第一电接触面91是用于对IC芯片80输入输出信息的电极。即,IC芯片80经由第一电接触面91输入或输出表示信息的电信号。
第二电接触面92a经由中继基板70与第一电端子60a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面92a是用于对与第一电端子60a接触的第一显影盒2a的IC芯片输入输出信息的电极。第二电接触面92b经由中继基板70与第二电端子60b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面92b是用于对与第二电端子60b接触的第二显影盒2b的IC芯片输入输出信息的电极。第二电接触面92c经由中继基板70与第三电端子60c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面92c是用于对与第三电端子60c接触的第三显影盒2c的IC芯片输入输出信息的电极。第二电接触面92d经由中继基板70与第四电端子60d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面92d是用于对与第四电端子60d接触的第四显影盒2d的IC芯片输入输出信息的电极。
第三电接触面93x经由中继基板70与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电连接。第三电接触面93x是用于对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供给电力的电极。第三电接触面93y经由中继基板70与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电连接。第三电接触面93y是用于对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供给时钟信号的电极。第三电接触面93z经由中继基板70与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电连接。第三电接触面93z是用于对IC芯片80、第一电端子60a、第二电端子60b、第三电端子60c、以及第四电端子60d供给接地电压的电极。
八个电接触面90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但是,八个电接触面90的排列顺序也可以不必如图6所示。
图7及图8是电接触面90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此外,图7表示电接触面90不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图8表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的面)设置有单元侧连接器231。单元侧连接器231从第三框架板23沿第四方向突出。并且,单元侧连接器231具有上述的八个电接触面90。图9是单元侧连接器231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单元侧连接器231包括沿第四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232。电接触面90设置在突起232的外表面。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具有主体侧连接器301。并且,主体侧连接器301具有能够与八个电接触面90接触的八个电接点(省略图示)。
如上所述,当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首先,鼓单元1在第二方向上向框体3的内部空间6插入。然后,通过关闭罩4,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这样一来,如图8所示,单元侧连接器231嵌入主体侧连接器301。其结果是,单元侧连接器231的八个电接触面90与主体侧连接器301的八个电接点接触。
这样,鼓单元1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具有电接触面90。因此,在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电接点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将搭载于鼓单元1的IC芯片8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电接点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接触面90能够相对于第三框架板23在第四方向上移动。即,电接触面90能够相对于第三框架板23在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移动。另外,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与电接触面90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33。螺旋弹簧233是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四方向的长度比第一状态短的第二状态之间沿第四方向伸缩的弹性部件。
在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分离的状态下,螺旋弹簧233成为第一状态。此时,第三框架板23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第四方向的长度成为第一长度。另外,在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螺旋弹簧233成为第二状态。此时,第三框架板23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第四方向的长度成为第二长度。第二长度比第一长度小。
这样,通过使电接触面90能够在第四方向上移动,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并且能够降低电接点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接触压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螺旋弹簧233作为弹性部件。然而,也可以使用扭簧、缓冲材料等其他种类的弹性部件代替螺旋弹簧233。另外,电接触面90也可以通过弹性部件的变形,不仅能够在第四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上移动,还能够在与第四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上移动。即,只要电接触面90能够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移动即可。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柄234。手柄234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电接触面90的单元侧连接器231在第一方向上比手柄234靠近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方侧的端部。因此,电接触面90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另一方侧的端部靠近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方侧的端部。
然而,包括电接触面90的单元侧连接器231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比手柄234靠近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即,电接触面90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方侧的端部靠近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框架板23的另一方侧的端部。
另外,电接触面90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手柄234的第一方向上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手柄234的第一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
<4.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下,关于各种变形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4-1.第一变形例>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与电接触面90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33。与此相对,在第一变形例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与电接触面90之间未设置螺旋弹簧233。在第一变形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与主体侧连接器301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302。螺旋弹簧302是能够在第三状态与第四方向的长度比第三状态短的第四状态之间沿第四方向伸缩的弹性部件。
在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分离的状态下,螺旋弹簧302成为第三状态。此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与电接点之间的第四方向的长度成为第三长度。另外,在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螺旋弹簧302成为第四状态。此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与电接点之间的第四方向的长度成为第四长度。第四长度比第三长度小。
这样,通过使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能够向第四方向弹性位移,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接触,并且能够降低电接点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接触压力。此外,在该第一变形例中,使用螺旋弹簧302作为弹性部件。然而,也可以使用扭簧、缓冲材料等其他种类的弹性部件。
<4-2.第二变形例>
图11及图12是第二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图11表示电接触面90不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图12表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中,在设置于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的单元侧连接器231设置有电接触面90。与此相对,在第二变形例中,在设置于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的平板状的基板235设置有电接触面90。具体而言,基板235的外表面成为电接触面90。电接触面90朝向第四方向。
当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首先,鼓单元1在第二方向上向框体3的内部空间6插入。然后,通过关闭罩4,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这样一来,如图12所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在这样的构造中,在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也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电接点303接触。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与电接触面90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33。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变形例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与主体侧连接器301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302。与此相对,在第二变形例中,在第三框架板23的外表面与电接触面90之间也未设置螺旋弹簧,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与主体侧连接器301之间也未设置螺旋弹簧。在第二变形例中,支承电接点303的支承部304自身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电接点303能够通过支承部304挠曲而在第四方向上移动。在这样的构造中,也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并且能够降低电接点303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接触压力。另外,由于不需要与支承部304独立地准备弹性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鼓单元1的部件数量。
此外,也可以代替支承电接点303的支承部304而将支承基板235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部分作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或者与支承电接点303的支承部304一起将支承基板235的第三框架板23的一部分作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
<4-3.第三变形例>
图13及图14是第三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图13表示电接触面90不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图14表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
在第二变形例中,支承电接点303的支承部304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与此相对,在第三变形例中,支承电接点303的支承部304成为弹性小的刚体。另外,在第三变形例中,支承基板235的第三框架板23成为弹性较小的刚体。具有电接触面90的基板235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于第三框架板23。基板235相对于第三框架板23的固定方法例如使用利用粘接剂的固定、螺纹固定等。即使是这样的构造,只要电接点303与电接触面90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容许范围内,就能够使用。
<4-4.第四变形例>
图15及图16是第四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图15表示电接触面90不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图16表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中,电接触面90朝向第四方向。与此相对,在第四变形例中,电接触面90朝向第二方向的一方侧。即,电接触面90在第二方向上朝向远离第四框架板24的方向。
当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首先,鼓单元1在第二方向上向框体3的内部空间6插入。然后,通过关闭罩4,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该第四方向的移动包括向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的移动成分。因此,如图16所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在这样的构造中,在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也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电接点接触。
<4-5.第五变形例>
图17及图18是第五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局部立体图。图17表示电接触面90不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图18表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中,电接触面90朝向第四方向。与此相对,在第五变形例中,电接触面90朝向第三方向的一方侧。即,电接触面90在第三方向上朝向转印带5。
当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首先,鼓单元1在第二方向上向框体3的内部空间6插入。然后,通过关闭罩4,鼓单元1在第四方向上移动。该第四方向的移动包括向第三方向的一方侧的移动成分。因此,如图18所示,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接点303接触。在这样的构造中,在将鼓单元1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时,也能够使电接触面90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框体3的电接点接触。
<4-6.第六变形例>
图19是第六变形例的鼓单元1的剖视图。上述实施方式的鼓单元1具有栅控式电晕带电器作为带电器30。然而,如图19所示,鼓单元1也可以具有带电辊作为带电器630。更详细而言,第六变形例中的鼓单元1具有第一带电器630a、第二带电器630b、第三带电器630c、第四带电器630d。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鼓单元1具有清洁辊作为清洁部件40。然而,如图19所示,鼓单元1也可以具有清洁刮片作为清洁部件640。更详细而言,在第六变形例中,鼓单元1具有第一清洁部件640a、第二清洁部件640b、第三清洁部件640c、第四清洁部件640d。
<4-7.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一个鼓单元1安装四个显影盒2。然而,能够安装于鼓单元1的显影盒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IC芯片80和一个第一电接触面91构成存储介质。然而,存储介质也可以由IC芯片和多个电接触面构成。另外,存储介质也可以具有IC芯片以外的存储装置。
另外,关于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另外,也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
符号说明
1鼓单元
2显影盒
2a第一显影盒
2b第二显影盒
2c第三显影盒
2d第四显影盒
2ar第一显影辊
2br第二显影辊
2cr第三显影辊
2dr第四显影辊
3框体
4罩
5转印带
6内部空间
7转动轴
10感光鼓
10a第一感光鼓
10b第二感光鼓
10c第三感光鼓
10d第四感光鼓
20框架
21第一框架板
22第二框架板
23第三框架板
24第四框架板
25a第一开口
25b第二开口
25c第三开口
25d第四开口
30、630带电器
30a、630a第一带电器
30b、630b第二带电器
30c、630c第三带电器
30d、630d第四带电器
40、640清洁部件
40a、640a第一清洁部件
40b、640b第二清洁部件
40c、640c第三清洁部件
40d、640d第四清洁部件
50轴
60电端子
60a第一电端子
60b第二电端子
60c第三电端子
60d第四电端子
70中继基板
71配线部
80IC芯片
90电接触面
91第一电接触面
92a、92b、92c、92d第二电接触面
93x、93y、93z第三电接触面
100图像形成装置
231单元侧连接器
232突起
233螺旋弹簧
234手柄
235基板
301主体侧连接器
302螺旋弹簧
303电接点
304支承部
Claims (31)
1.一种鼓单元,具备:第一感光鼓,该第一感光鼓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旋转;
第二感光鼓,该第二感光鼓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旋转,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感光鼓隔开间隔地排列;
第一带电器,该第一带电器能够使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带电;以及
框架,该框架保持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
所述鼓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具有:
第一面,该第一面由所述第一带电器带电;以及
第二面,该第二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感光鼓的相反侧,
所述框架具备框架和具有电接触面的存储介质,该框架具有:第一框架板,该第一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第二框架板,该第二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另一方侧;第三框架板,该第三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的相反侧;第四框架板,该第四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
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带电器具有栅控式电晕带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带电器具有带电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还具有第一清洁部件,该第一清洁部件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与所述第二感光鼓之间,
所述第三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的相反侧,
所述第四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一清洁部件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洁部件具有清洁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洁部件具有清洁刮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还具有:第一开口,在将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感光鼓接触的第一显影辊的第一显影盒朝向所述第一感光鼓插入时,该第一开口供所述第一显影辊通过;以及
第二开口,在将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感光鼓接触的第二显影辊的第二显影盒朝向所述第二感光鼓插入时,该第二开口供所述第二显影辊通过,
所述第三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相反侧,
所述第四框架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相反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还具备轴,该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感光鼓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的相反侧,并且所述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四框架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感光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包括多个突起,
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多个突起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具备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外表面的平板状的基板,
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基板的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还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外表面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并且能够伸缩成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电接触面之间的长度为比所述第一长度小的第二长度的状态,
在所述电接触面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接点分离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成为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电接触面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成为所述第二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
所述电接触面包括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还具备电端子和中继基板,所述电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板与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与所述第四框架板之间,所述中继基板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
所述电接触面还包括经由所述中继基板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接触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基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内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还包括与所述存储器及所述电端子电连接的第三电接触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端子为四个,
所述存储器为一个,
所述电接触面包括一个所述第一电接触面、四个所述第二电接触面以及三个所述第三电接触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而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或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另一方侧的端部而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一方侧的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还具有手柄,该手柄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
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一方侧的端部,或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所述另一方侧的端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还具有手柄,该手柄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
所述电接触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
2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鼓单元;以及
能够收纳所述鼓单元的内部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单元能够在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安装位置与位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转印带,在所述鼓单元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转印带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
所述鼓单元在所述脱离位置与所述安装位置之间移动时的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鼓单元位于所述安装位置时的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第一显影盒,该第一显影盒具有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的第一显影辊,并且所述第一显影盒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装卸,
在所述第一显影盒安装于所述框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显影辊与所述第一感光鼓在第四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所述鼓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罩,该罩能够在开放所述内部空间的开放位置和封闭所述内部空间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
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鼓单元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感光鼓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印带的外周面接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能够与所述电接触面接触的电接点,
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鼓单元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移动,之后,所述罩从所述开放位置向所述封闭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四方向。
29.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方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面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方侧。
31.一种鼓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感光鼓,该第一感光鼓能够绕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旋转;
第二感光鼓,该第二感光鼓能够绕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旋转,并且在作为所述鼓单元向图像形成装置的插入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下游侧;
框架,该框架保持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并且具有第一框架板、第二框架板、第三框架板及第四框架板,所述第一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一方侧,所述第二框架板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感光鼓及所述第二感光鼓的另一方侧,所述第三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感光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四框架板将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另一方侧的端部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感光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上游侧;以及
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具有电接触面,
所述电接触面位于所述第三框架板的外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49328 | 2017-08-01 | ||
JP2017149328A JP7047277B2 (ja) | 2017-08-01 | 2017-08-01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CT/JP2018/013601 WO2019026345A1 (ja) | 2017-08-01 | 2018-03-30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92337A true CN110892337A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522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4400.9A Pending CN110892337A (zh) | 2017-08-01 | 2018-03-30 | 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10401789B2 (zh) |
EP (1) | EP3663862B1 (zh) |
JP (1) | JP7047277B2 (zh) |
CN (1) | CN110892337A (zh) |
WO (1) | WO20190263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47277B2 (ja) | 2017-08-01 | 2022-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572768B2 (ja) * | 2017-12-27 | 2024-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195975A (ja) * | 2018-05-11 | 2019-1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DE112020000691T5 (de) | 2019-02-06 | 2021-10-2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cht 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Licht emittierende Einrich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Anzeigevorrichtung und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
JP7255231B2 (ja) | 2019-02-22 | 2023-04-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272001B2 (ja) | 2019-02-22 | 2023-05-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272002B2 (ja) * | 2019-02-22 | 2023-05-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26893B2 (ja) * | 2019-06-06 | 2023-08-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ロワ |
US11204566B2 (en) | 2019-07-17 | 2021-12-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
JP7391573B2 (ja) * | 2019-08-29 | 2023-1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1039173A (ja) | 2019-08-30 | 2021-03-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
JP7358849B2 (ja) * | 2019-08-30 | 2023-10-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JP7318436B2 (ja) * | 2019-09-11 | 2023-08-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 |
JP7363237B2 (ja) | 2019-09-11 | 2023-10-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651257B2 (ja) * | 2019-12-27 | 2025-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512605B2 (ja) * | 2020-02-06 | 2024-07-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13089B2 (ja) | 2020-03-06 | 2024-0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37740B2 (ja) | 2020-03-23 | 202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447622B2 (ja) * | 2020-03-30 | 2024-03-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1162781A (ja) * | 2020-04-01 | 2021-10-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7600535B2 (ja) * | 2020-04-01 | 2024-12-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7639296B2 (ja) | 2020-09-30 | 2025-03-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6666A (en) * | 1996-08-29 | 1999-07-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nec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contacts |
JP2003241462A (ja) * | 2002-02-19 | 2003-08-27 | Seiko Epson Corp | コネクタ、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30215261A1 (en) * | 2002-05-17 | 2003-11-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storing medium, unit,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4126017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Canon Inc | コネクター、通信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078978A1 (en) * | 2003-10-08 | 2005-04-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060024080A1 (en) * | 2004-07-30 | 2006-02-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7047397A (ja) * | 2005-08-09 | 2007-02-22 | Canon Inc | メモリ手段の交換方法 |
CN101109918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充电部件清洁辊、充电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
US20090269100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0128337A (ja) * | 2008-11-28 | 2010-06-10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JP2010175619A (ja) * | 2009-01-27 | 2010-08-1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13268A (ja) * | 2009-06-30 | 2011-01-20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193373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193474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株式会社理光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 |
CN104137003A (zh) * | 2012-02-24 | 2014-11-05 | 夏普株式会社 | 处理单元和具备该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50617A (zh) * | 2014-03-31 | 2015-09-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感光盒 |
US20160258490A1 (en) * | 2015-03-04 | 2016-09-08 | Fuji Xerox Co., Ltd. | Guide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coupl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guide mechanism |
US20160349699A1 (en) * | 2015-05-29 | 2016-12-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2017116828A (ja) * | 2015-12-25 | 2017-06-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47344A3 (en) | 2002-03-20 | 2007-10-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carri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3280491A (ja) | 2002-03-20 | 2003-10-02 | Seiko Epson Corp |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80321A (ja) | 2002-03-20 | 2003-10-02 | Seiko Epson Corp |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10205B2 (ja) * | 2005-11-30 | 2011-1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KR101324185B1 (ko) * | 2006-11-27 | 2013-1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전원제어방법 |
JP4280772B2 (ja) | 2006-12-28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7856192B2 (en) | 2006-12-28 | 2010-12-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KR100941421B1 (ko) * | 2008-02-21 | 2010-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현상제 저장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
JP4710965B2 (ja) | 2008-11-28 | 2011-06-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
JP4930537B2 (ja) | 2009-03-27 | 2012-05-1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構造体 |
JP4826667B2 (ja) | 2009-09-29 | 2011-11-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3712B2 (ja) | 2009-09-29 | 2012-07-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75747A (ja) | 2009-09-30 | 2011-04-14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25558B2 (ja) | 2012-02-24 | 2014-06-18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連結機構、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34753A (ja) * | 2012-12-13 | 2014-07-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7615B2 (ja) * | 2013-05-21 | 2017-05-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濃度制御方法 |
JP2015145906A (ja) | 2014-01-31 | 2015-08-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318723B2 (ja) | 2014-03-11 | 2018-05-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機器、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状態報知方法 |
KR101580224B1 (ko) * | 2014-03-12 | 2015-12-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JP6337572B2 (ja) | 2014-03-31 | 2018-06-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581797B2 (ja) * | 2015-04-03 | 2019-09-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17699B2 (ja) * | 2015-07-21 | 2017-10-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電線保持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360834B1 (en) * | 2015-09-15 | 2016-06-07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
JP2017156441A (ja) * | 2016-02-29 | 2017-09-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76567B2 (ja) * | 2016-03-18 | 2020-10-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47277B2 (ja) * | 2017-08-01 | 2022-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572768B2 (ja) * | 2017-12-27 | 2024-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7
- 2017-08-01 JP JP2017149328A patent/JP70472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30 US US15/941,275 patent/US10401789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30 EP EP18840728.2A patent/EP366386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3-30 WO PCT/JP2018/013601 patent/WO2019026345A1/ja unknown
- 2018-03-30 CN CN201880044400.9A patent/CN1108923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8-13 US US16/539,631 patent/US1084575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18 US US16/951,096 patent/US1126269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17 US US17/674,416 patent/US118530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10-31 US US18/498,200 patent/US1227114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6666A (en) * | 1996-08-29 | 1999-07-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nec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contacts |
JP2003241462A (ja) * | 2002-02-19 | 2003-08-27 | Seiko Epson Corp | コネクタ、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30215261A1 (en) * | 2002-05-17 | 2003-11-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storing medium, unit,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4126017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Canon Inc | コネクター、通信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50078978A1 (en) * | 2003-10-08 | 2005-04-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060024080A1 (en) * | 2004-07-30 | 2006-02-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7047397A (ja) * | 2005-08-09 | 2007-02-22 | Canon Inc | メモリ手段の交換方法 |
CN101109918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充电部件清洁辊、充电装置、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
US20090269100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0128337A (ja) * | 2008-11-28 | 2010-06-10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JP2010175619A (ja) * | 2009-01-27 | 2010-08-1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13268A (ja) * | 2009-06-30 | 2011-01-20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193474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株式会社理光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设备 |
CN102193373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137003A (zh) * | 2012-02-24 | 2014-11-05 | 夏普株式会社 | 处理单元和具备该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50617A (zh) * | 2014-03-31 | 2015-09-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感光盒 |
US20160258490A1 (en) * | 2015-03-04 | 2016-09-08 | Fuji Xerox Co., Ltd. | Guide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coupl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guide mechanism |
US20160349699A1 (en) * | 2015-05-29 | 2016-12-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2017116828A (ja) * | 2015-12-25 | 2017-06-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072698A1 (en) | 2021-03-11 |
US20220171331A1 (en) | 2022-06-02 |
EP3663862A4 (en) | 2021-03-17 |
US10845755B2 (en) | 2020-11-24 |
US20190041792A1 (en) | 2019-02-07 |
EP3663862B1 (en) | 2023-08-02 |
US11262695B2 (en) | 2022-03-01 |
JP7047277B2 (ja) | 2022-04-05 |
JP2019028345A (ja) | 2019-02-21 |
EP3663862A1 (en) | 2020-06-10 |
WO2019026345A1 (ja) | 2019-02-07 |
US11853002B2 (en) | 2023-12-26 |
US10401789B2 (en) | 2019-09-03 |
US12271148B2 (en) | 2025-04-08 |
US20240061372A1 (en) | 2024-02-22 |
US20190369552A1 (en) | 2019-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92337A (zh) | 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7000730B2 (ja)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062875B2 (ja)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693020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727058B (zh) | 供电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8693732B (zh) | 显影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12051719B (zh) | 抽屉 | |
CN108255035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6922265B2 (ja) |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4360141B2 (ja) | 給電装置 | |
EP3644126B1 (en) | Manufacturing or regeneration method | |
WO2022270243A1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CN106527081B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102193421A (zh) | 辊支承机构、图像形成装置和组装体 | |
JPH106316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7441136A (zh) | 处理盒 | |
CN119365831A (zh) | 用于墨粉盒的电接触部分的结构 | |
CN117546103A (zh) | 鼓盒及处理盒 | |
JP2009294410A (ja) | 電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