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511621A -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1621A
CN109511621A CN201810908798.8A CN201810908798A CN109511621A CN 109511621 A CN109511621 A CN 109511621A CN 201810908798 A CN201810908798 A CN 201810908798A CN 109511621 A CN109511621 A CN 109511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limiting unit
ring
assembl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87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1621B (zh
Inventor
森本伸
森本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511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1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01K89/0193Frame details with bearing feat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能够容易地进行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组装。卷线筒拆装机构具有:第1轴承的外圈,其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向卷线筒轴的半径方向突出,具有第1侧面和第2侧面,其中,第1侧面朝向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侧,第2侧面朝向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相反的支承部侧;至少1个拆装部件,其安装于卷线筒,形成有限制部和按压操作部,其中,限制部具有能够与第2侧面相向的面并能够与外圈卡合,按压操作部在被向具有凸台部的卷线筒的旋转轴按压操作时,使限制部向脱离外圈的方向移动;环状弹簧,其对限制部沿卷线筒的半径方向向旋转轴施力;和保持部件,其将拆装部件保持于卷线筒的安装位置。

Description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能够对卷线筒轴拆装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机构,在单轴承渔线轮和纺车式渔线轮等钓鱼用渔线轮上设置有不使用工具而是通过单触操作就能够拆装卷线筒的卷线筒拆装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具有:作为突起部的第1轴承、拆装部件、施力部件和作为定位部件的盖部件。第1轴承具有第1侧表面和第2侧表面。拆装部件具有限制部和按压操作部。限制部与第2侧表面相向而卡合于第2侧表面。拆装部件能够沿径向在限制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限制位置是指限制部与第2侧表面相向的位置,分离位置是指离开第1轴承的位置。施力部件对拆装部件向限制位置施力。盖部件将被施力于限制位置的拆装部件定位于限制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3037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卷线筒拆装机构需要将对拆装部件向限制位置施力的螺旋弹簧从卷线筒的径向安装,这种安装难以进行。由于需要确保用于安装卷线筒拆装机构的空间,因此,也难以实现径向的小型化。并且,当装入螺旋弹簧时,存在螺旋弹簧变形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安装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为能够对卷线筒轴拆装钓鱼用渔线轮的、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该卷线筒拆装机构具有:突起部,其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向卷线筒轴的半径方向突出,具有第1侧面和第2侧面,其中,该第1侧面朝向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侧,该第2侧面朝向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相反的支承部侧;至少1个拆装部件,其安装于卷线筒,形成有限制部和操作部,其中,该限制部具有能够与第2侧面相向的面,并能够与突起部卡合,该操作部在向卷线筒的旋转轴被按压操作时,使限制部向脱离突起部的方向移动;环状弹簧,其对限制部沿卷线筒的半径方向向旋转轴施力;和保持部件,其将拆装部件保持于卷线筒的安装位置。
优选,拆装部件安装于狭缝,该狭缝从筒状凸台部的外周面贯通内周面,该凸台部设置于卷线筒的卷线主体部,卷线筒相对于卡合于突起部的拆装部件在卷线筒的轴向上的移动被狭缝限制。
优选,保持部件固定于卷线筒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顶端,将拆装部件保持于卷线筒的安装位置。
优选,突起部为以在轴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的滚动轴承,第2侧表面为滚动轴承的外圈的朝向支承部侧的面。
优选,一对拆装部件以在隔着卷线筒的旋转轴在径向上彼此相向的方式安装于卷线筒,环状弹簧将一对拆装部件的限制部彼此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力。
进一步优选,各拆装部件的限制部和操作部配置于隔着卷线筒的旋转轴相向的位置,拆装部件分别具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在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弯曲而连结限制部和操作部,环状弹簧卡合于限制部的径向外侧,对一对拆装部件的限制部彼此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力。
或者也可以是:各拆装部件的限制部和操作部配置于隔着卷线筒的旋转轴相向的位置,拆装部件分别具有连结部,连结部在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弯曲而连结限制部和操作部,环状弹簧卡合于操作部的径向内侧,对一对拆装部件的操作部彼此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
优选,环状弹簧由一根线材形成。
拆装部件和环状弹簧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优选,限制部具有:限制面,其与第2侧表面相向配置;和倾斜面,其配置于与限制面相反一侧,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距限制面的距离越大。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具有卷线筒主体;卷线筒轴,其悬臂支承于渔线轮主体;作为突起部的第1轴承,其防脱落地配置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第2轴承,其配置于比第1轴承靠悬臂支承侧;卷线用的卷线筒,其具有卷线主体部和筒状的凸台部,其中,凸台部与卷线主体部形成为一体而配置于卷线主体部的内周侧,并通过第1轴承和第2轴承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卷线筒轴;和第1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卷线筒拆装机构,仅将1个环状弹簧作为施力部件从卷线筒的顶端侧嵌入来进行组装,因此就能够容易地进行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拆装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拆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一对拆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按压操作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按压操作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6是安装有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环状弹簧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例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渔线轮主体;2:卷线筒轴;3:卷线筒;4:第1轴承;4c:第
1侧板;4d:第2侧板;5:第2轴承;6:卷线筒拆装机构;30:拆装部件;30a:第1表面;32:环状弹簧;32a:卡合部;32b:连结部;33:环状弹簧;33b:按压操作部;34:盖部件;35:卷线主体部;37:凸台部;37b:狭缝;40:限制部;40a:限制面;40b:倾斜面;42:按压操作部;44:连结部;50:限制部;50a:限制面;50b:倾斜面;100:单轴承渔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图中,在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主视图。单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和卷线筒3,其中,卷线筒3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渔线轮主体1,渔线卷绕于该卷线筒3的外周。渔线轮主体1包括圆盘状的框架10和用于安装钓竿RD的竿安装部12。框架10的直径比卷线筒3的直径小。操作设置于卷线筒3的手柄把手54,能够使卷线筒3旋转。在卷线筒3上设置有配重体56,该配重体56配置在隔着旋转轴的、与手柄把手54相向的位置。
一般而言,卷线筒3的渔线被卷绕于其上的面由旋转面构成。将使平面上的曲线绕着其平面上的直线旋转而形成旋转面时的该直线称为旋转轴。卷线筒3的旋转轴是用于形成卷线筒3的渔线被卷绕于其上的面的旋转面的旋转轴。
在卷线筒3上设置有一对拆装部件30,该一对拆装部件30隔着旋转轴相向设置。通过以向旋转轴彼此接近的方式操作拆装部件30的按压操作部42,能够将卷线筒3从渔线轮主体1上拆下。拆装部件30与卷线筒3一起旋转。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图。竿安装部12具有固定部12a、臂部12b和安装腿部12c。臂部12b与固定部12a形成为一体。臂部12b从固定部12a向框架10的径向外侧延伸后弯曲,与配置于卷线筒3的径向外侧的安装腿部12c连接。安装腿部12c与臂部12b形成为一体。安装腿部12c能够安装于在臂部12b的顶端沿前后方向配置的钓竿RD。
固定部12a为具有内周面12d的环状,该内周面12d嵌合于形成在框架10上的嵌合凸部14d的外周面14g。固定部12a具有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的多个(例如4个)固定孔12e。贯插于固定孔12e的螺栓部件16旋入形成于框架10的螺纹孔14e,来将竿安装部12固定于框架10。嵌合凸部14d以第2位置C2为中心配置,该第2位置C2相对于框架10的中心的第1位置C1偏芯设置。第1位置C1与卷线筒3的旋转轴的位置一致。
例如,螺栓部件16从竿安装部12侧旋入8个螺纹孔14e中的、每隔1个的4个螺纹孔14e中,来将竿安装部12固定于框架10。将竿安装部12固定于框架10的位置有8种变化,能够将安装于竿安装部12的钓竿RD和卷线筒3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改变为8个等级。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由图1的切割线Ⅲ-Ⅲ切割的剖面。卷线筒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卷线筒轴2,其中,卷线筒轴2固定于框架10。
卷线筒轴2被悬臂支承于框架10。被支承的端部称为支承部,另一方的未被支承的端部称为自由端部。自由端部的端面为自由端面。在卷线筒轴2上,于自由端部嵌合有第1轴承4,于支承部侧嵌合有第2轴承5。第1轴承4的内圈4a和第2轴承5的内圈5a固定于卷线筒轴2。卷线筒3嵌合于第1轴承4的外圈4b和第2轴承5的外圈5b,并以相对于卷线筒轴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卷线筒轴2。通过卷线筒拆装机构6,能够将卷线筒3安装于卷线筒轴2,或者将卷线筒3从卷线筒轴2拆离。上述的拆装部件30构成卷线筒拆装机构6。
<渔线轮主体的结构>
框架10具有:安装部14,其对卷线筒轴2悬臂支承,并且安装有竿安装部12;和防止咬线部15,其形成于缘部。安装部14具有安装有竿安装部12的第1安装部14a、和用于安装卷线筒轴2的第2安装部14b。
第1安装部14a具有:配置有竿安装部12的环状的配置部14c;从配置部14c呈圆形突出的嵌合凸部14d。配置部14c和嵌合凸部14d向与卷线筒轴2从配置部14c延伸的方向的相反一侧突出。如图2所示,在配置部14c上,用于将竿安装部12固定于框架10的多个(例如8个)螺纹孔14e以第2位置C2为中心等间隔地形成在周向上。
卷线筒轴2安装于第2安装部14b。第2安装部14b从嵌合凸部14d向卷线筒轴2的延伸方向突出设置。第2安装部14b以卷线筒轴2的轴芯即第1位置C1为中心呈圆筒状地突出形成。在第2安装部14b的中心形成有内螺纹部14f,卷线筒轴2旋入于该内螺纹部14f而被固定。内螺纹部14f配置于框架10的中心。
防止咬线部15用于防止渔线咬入到渔线轮主体1的卷线筒3而设置。防止咬线部15的顶端部配置在卷线筒3的第1凸缘部36a所设置的环状槽36c内。防止咬线部15向环状槽36c弯曲而形成。
<卷线筒轴的结构>
卷线筒轴2被悬臂支承于第2安装部14b。卷线筒轴2具有:在顶端形成有内螺纹孔2a的第1轴承安装部2b、第2轴承安装部2c、凸缘部2d和外螺纹部2e。在为自由端部的第1轴承安装部2b上安装有第1轴承4。在内螺纹孔2a中旋入有用于防止第1轴承4脱落的防脱落螺栓18。防脱落螺栓18的头部18a与第1轴承4的内圈4a抵接。
第2轴承安装部2c的直径大于第1轴承安装部2b的直径,在第2轴承安装部2c的支承部侧安装有第2轴承5。第1轴承4的内圈4a和第2轴承5的内圈5a与配置于其之间的定位用的间隔套筒20接触。据此,第1轴承4的内圈4a和第2轴承5的内圈5a被定位。第2轴承5的外径大于第1轴承4的外径。
凸缘部2d具有比第2轴承安装部2c大的直径,对第2轴承5进行定位,并且与第2安装部14b抵接而将卷线筒轴2在轴向上定位。通过凸缘部2d和间隔套筒20限制第2轴承5的内圈5a在轴向上的移动。作为支承部的外螺纹部2e旋入内螺纹部14f,来将卷线筒轴2固定于第2安装部14b。
第1轴承4还作为卷线筒拆装机构6的突起部发挥作用。第1轴承4为从卷线筒轴2的自由端部向卷线筒轴2的半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第1轴承4的外圈4b具有:朝向自由端面的第1侧表面4c、和朝向与第1侧表面4c相反一侧的支承部侧的第2侧表面4d。
<卷线筒的结构>
卷线筒3例如为铝合金制等的轻金属制的环状部件,通过机械加工而形成。卷线筒3具有筒状的卷线主体部35、第1凸缘部36a和第2凸缘部36b,这些部件形成为一体。这些部件也可以以分体件的方式构成。如上所述,在第1凸缘部36a的外周侧的外侧表面形成有防止咬线部15进入的环状槽36c。如图1所示,在第2凸缘部36b的外周面通过机械加工形成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圆弧状的凹部36d,并且形成有连到圆板部38的多个开口部36e。
卷线主体部35具有:筒状的卷线部35a,渔线能够卷绕在其外周面;凸台部37,其在卷线部35a的内周侧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卷线筒轴2;和圆板部38,其连结卷线部35a和凸台部37。凸台部37为具有卷线筒轴2能够贯通的通孔37a的筒状部件。安装于卷线筒轴2的第1轴承4和第2轴承5嵌合于通孔37a。凸台部37的顶端侧被构成卷线筒拆装机构6的盖部件34封盖。
凸台部37的通孔37a形成为,其内径从顶端侧向基端侧以4级台阶状增大。按照从顶端侧开始的顺序,通孔37a具有第1台阶37d、第2台阶37e和第3台阶37f。当安装卷线筒3时,第1台阶37d与第1轴承4的外圈4b抵接。即,第1轴承4的第1侧表面4c与第1台阶37d抵接。第2台阶37e设置为,用于将第1轴承4容易地安装于通孔37a。即,通孔37a的比第2台阶37e靠顶端侧的部位正好嵌合于第1轴承4,但比第2台阶37e靠基端侧的部位的直径大于第1轴承4的外径且小于第2轴承5的外径。当安装卷线筒3时,第3台阶37f与第2轴承5的外圈5b抵接。
在卷线筒3和卷线筒轴2之间设置有通过卷线筒3的旋转而发声的发声机构22。通过操作图2所示的操作部件29,能够使发声机构22在发声位置和无声位置之间切换。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单轴承渔线轮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由图1的切割线Ⅳ-Ⅳ切割的剖面。在凸台部37上,在第2台阶37e的基端侧形成有贯通凸台部37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一对狭缝37b。一对狭缝37b隔着卷线筒3的旋转轴而相向配置。一对狭缝37b在其贯通部分的两侧分别具有缺口面37c,该缺口面37c是由平行于旋转轴的面切割而形成的彼此平行的面(参照图9)。狭缝37b引导拆装部件30,使得该拆装部件30在径向上能够移动而在轴向上不能够移动。
盖部件34被螺纹固定于凸台部37的顶端外周面。盖部件34是卷线筒拆装机构6的保持部件的一例。盖部件34具有旋入凸台部37的顶端外周面的螺纹部34a、和形成为直径比螺纹部34a的直径大的环状的定位部34c。为了限制拆装部件30向径向外侧移动而设置有定位部34c。
一对拆装部件30被安装于狭缝37b。在一对拆装部件30上卡合有1个环状弹簧32,该环状弹簧32将拆装部件30向卷线筒3的旋转轴施力。拆装部件30卡合于第1轴承4的第2侧表面4d。拆装部件30通过狭缝37b限制其相对于卷线筒3在轴向上移动,因此,通过狭缝37b限制卷线筒3相对于卡合于第2侧表面4d的拆装部件30在轴向上移动。
<卷线筒拆装机构的结构>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拆装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拆装部件的立体图。拆装部件30为呈大致C字状弯曲而形成的部件。拆装部件30具有限制部40、按压操作部42、连结部44和引导部46。拆装部件30以第1表面30a朝向卷线筒轴2的顶端侧的方式安装于卷线筒3的狭缝37b。限制部40从连结部44向与按压操作部42相向的位置弯曲而形成为直线状。
限制部40具有:与第1轴承4的第2侧表面4d相向配置的限制面40a;位于与限制面40a相反一侧的倾斜面40b。限制面40a由与卷线筒3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倾斜面40b由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距限制面40a的距离越大的平面构成。限制面40a卡止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第2侧表面4d,防止卷线筒3脱离卷线筒轴2。设置倾斜面40b的理由是,当将从卷线筒轴2拆下的卷线筒3安装到卷线筒轴2上时,使该倾斜面40b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外周面的角部接触,而利用其倾斜的形状将一对拆装部件30向相分离的方向按压。在限制部40的径向外侧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保持突起40c,该保持突起40c用于保持环状弹簧32。限制部40在内周部具有第1圆筒面40d。第1圆筒面40d的内径稍大于凸台部37的外径。
按压操作部42设置为,用于进行使拆装部件30由限制位置向径向外侧移动至脱离位置的按压操作。按压操作部42从连结部44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在按压操作部42上形成有收装凹部42b,该收装凹部42b在两个拆装部件30相向配置时,用于收装另一方的拆装部件30的保持突起40c。收装凹部42b通过从连结部44的内周面44a向径向外侧呈大致矩形地凹进而形成。
连结部44连结限制部40和按压操作部42。连结部44的内周面44a具有:内径稍大于凸台部37的外周面的第2圆筒面44b、平面部44c。平面部44c的长度实质上与拆装部件30的移动量相同。在连结部44与厚度较薄的限制部40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平面部44c呈直线状延伸的台阶面44d。
引导部46从按压操作部42向与连结部44相反一侧弯曲而形成。设置引导部46是为了与限制部40卡合来将一对拆装部件30彼此沿径向引导。限制部40的厚度和引导部46的厚度的合计厚度与连结部44的厚度相等。当将两个拆装部件30以各自的限制部40相向的方式配置时,一方的限制部40重叠于另一方的引导部46的下方,一方的限制部40被另一方的引导部46引导。引导部46在其顶端部具有引导面46a,该引导面46a与另一方的拆装部件30的台阶面44d平行且接触。引导部46的内周面46b具有与第2圆筒面44b相同的内径,与第2圆筒面44b的延伸的形状重合。
在拆装部件30的第1表面30a上形成有从第1表面30a突出的定位突起48,该定位突起48与盖部件34接触。定位突起48以避开环状弹簧32的方式形成。通过定位突起48抵接于盖部件34,将拆装部件30保持于凸台部37。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立体图。环状弹簧32具有:彼此相向的2个卡合部32a,其分别与拆装部件30的保持突起40c卡合;彼此相向的2个连结部32b,其连结卡合部32a。环状弹簧32由一根线材形成。在实施方式1中,环状弹簧32不是无缝圆环,而是在一处被切开有间隙32c的形状。在此,在一处留有间隙32c的非无缝圆环弹簧也称为环状弹簧。环状弹簧32也可以是无间隙32c的无缝圆环形状。
当环状弹簧32从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使卡合部32a彼此远离时,对卡合部32a作用彼此向接近方向的施力。另外,当以使连结部32b彼此接近的方式压缩时,能够使卡合部32a彼此以相互远离的方式扩展。
相反,当环状弹簧32从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使卡合部32a彼此接近时,对卡合部32a作用彼此向相离方向的施力。另外,当使连结部32b彼此以相离的方式扩展时,能够使卡合部32a彼此接近。
图8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一对拆装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一对拆装部件30安装于凸台部37,而仅表示处于限制位置状态的拆装部件30。在图8中省略了定位突起48的图示。
在图8的状态下,限制部40嵌入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中,限制面40a位于与第1轴承4的第2侧表面4d卡合的位置。在该状态下,限制部40的第1圆筒面40d与凸台部37的外周面抵接,限制部40不会处于比图8的状态彼此更接近的状态。
在将一对拆装部件30安装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并保持于图8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从凸台部37的顶端侧,即在图8中来讲,使环状弹簧32从上方以卡合部32a卡合于保持突起40c的方式嵌入。环状弹簧32在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下,两个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小于一对拆装部件30的限制部40彼此在处于接近的限制位置时的保持突起40c彼此的距离。若使连结部32b彼此向接近的方向压缩,则卡合部32a彼此能够以相互远离的方式扩展。在卡合部32a彼此以远离的方式扩展的状态下,若将卡合部32a插入于收装凹部42b并将对连结部32b彼此压缩的力松开,则能够使两个卡合部32a分别卡合于保持突起40c。
在安装了环状弹簧32之后,安装盖部件34。盖部件34覆盖除了按压操作部42之外的拆装部件30和环状弹簧32,从卷线筒3的顶端侧只能看到按压操作部42(参照图1)。
图9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9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IX-IX切割的剖面。一对拆装部件30以隔着卷线筒轴2而使各自的限制部40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图9表示拆装部件30处于限制位置的状态。
在图9中,按照从中心开始的顺序,图示为防脱落螺栓18和内螺纹孔2a、第1轴承安装部2b(虚线)、第2轴承安装部2c、第1轴承4的内圈4a(虚线)、间隔套筒20、外圈4b和凸台部37。拆装部件30的限制部40配置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一方的拆装部件30的引导部46位于比另一方的限制部40靠纸面的背面侧的位置,与限制部40的限制面40a的表面接触。环状弹簧32保持于保持突起40c,分别将限制部40向卷线筒轴2施力。
在图9的状态中,限制部40的第1圆筒面40d与凸台部37的外周面抵接,或者限制部40的连结部44侧的直线部分与凸台部37的缺口面37c抵接。限制部40从狭缝37b的贯通部分进入到凸台部37的通孔37a内,限制面40a卡合于外圈4b的第2侧表面4d。拆装部件30通过狭缝37b限制其相对于卷线筒3在轴向上移动,因此,通过狭缝37b限制卷线筒3相对于卡合于第2侧表面4d的拆装部件30在轴向上移动。
在各拆装部件30中,由于按压操作部42位于隔着限制部40和卷线筒轴2而相向的位置,而限制部40被环状弹簧32向卷线筒轴2施力而位于接近卷线筒轴2的位置,因此,按压操作部42位于离开卷线筒轴2的位置。
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按压操作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与图9一样,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Ⅸ-Ⅸ切割的剖面。图10表示拆装部件30处于脱离位置的状态。
在各拆装部件30中,限制部40位于隔着按压操作部42和卷线筒轴2相向的位置,根据图9的状态,当将一对拆装部件30的各按压操作部42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时,限制部40从卷线筒轴2向径向外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使限制部40脱离第1轴承4的外圈4b。在图10的状态下,由于限制部40的限制面40a未卡合于第2侧表面4d,因此能够使卷线筒3脱离卷线筒轴2。
此时,由于拆装部件30被盖部件34保持,因此,拆装部件30不会脱离凸台部37。另外,一方的保持突起40c进入到另一方的收装凹部42b,而一对拆装部件30不会彼此干涉。
在实施方式1中,环状弹簧32在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下,两个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小于一对拆装部件30的限制部40彼此在处于接近的限制位置时的保持突起40c彼此的距离。另外,即使连结部32b彼此的内部尺寸不小于凸台部37的外径,也能够使两个卡合部32a彼此远离到限制部40脱离第2侧表面4d的位置。
若从图10的状态松开对按压操作部42进行按压操作的力,则通过环状弹簧32恢复力,恢复到图9的状态。这样一来,能够将卷线筒3安装于卷线筒轴2。或者,若不用被脱离了的卷线筒3来按压操作按压操作部42而使卷线筒轴2贯插于凸台部37的通孔37a,则拆装部件30返回到图9的位置,因此,限制部40的倾斜面40b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第1侧表面4c的角部抵接。若该状态下直接压入凸台部37,则拆装部件30通过倾斜面40b向径向外侧移动,而使其在外圈4b的外周面滑动,由此能够使限制面40a卡合于第2侧表面4d。
在实施方式1的卷线筒拆装机构6中,一对拆装部件30通过1个环状弹簧32被向卷线筒3的旋转轴施力。实施方式1的卷线筒拆装机构6在将一对拆装部件30配置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的状态下,仅通过将环状弹簧32嵌入于拆装部件30的保持突起40c就能够进行安装。
此外,环状弹簧32不局限于图7的形状。例如,不局限于线材,也可以由板材加工而形成。如上所述,有无间隙32c均可。例如,也可以加工线材而加工成图7所示的形状后,将间隙32c焊接而连接。不局限于通过弯曲加工形成的卡合部32a,例如,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卡合部32a。另外,环状弹簧的“环状”不是指围绕整周的意思。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不是通过两个连结部32b连结两个卡合部32a,而是通过任意一方的连结部32b来连结卡合部32a。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卡合部32a均未形成有间隙32c,而连结部32b的省略的部分相当于间隙32c。
除此之外,盖部件34也可以不是通过螺纹部34a固定于凸台部37,而是构成为,例如在盖部件34上形成环状凹部,使形成于凸台部37的环状凸部卡合于该环状凹部,并且是通过使该凹部和凸部弹性变形来嵌入。
拆装部件30的定位突起48不局限于图5和图6所示的形状。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定位突起48。在这种情况下,环状弹簧32与盖部件34接触,拆装部件30通过环状弹簧32间接地被保持。
实施方式2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2中,卷线筒拆装机构6仅包含有1个拆装部件30。
实施方式2的环状弹簧32中,形成有嵌合部32d,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环状弹簧32的一对卡合部32a中的、1个卡合部32a。嵌合部32d嵌合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在图11的环状弹簧32中也形成有间隙32c。间隙32c也可以形成于嵌合部32d,而不是形成于卡合部32a。另外,环状弹簧32也可以为无缝圆环,而不具有间隙32c。
图12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12与图9一样,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Ⅸ-Ⅸ切割的剖面。在实施方式2中,1个拆装部件30安装于凸台部37。环状弹簧32的卡合部32a卡合于保持突起40c。另外,嵌合部32d嵌合在与插入有限制部40的狭缝37b相向的另一方的狭缝37b中。
在实施方式2中,在图12的状态下,以限制部40朝向卷线筒轴2被施力的方式形成有环状弹簧32。限制部40从狭缝37b的贯通部进入通孔37a内,而与外圈4b的第2侧表面4d卡合。
在实施方式2中,在将拆装部件30安装于凸台部37,并保持在限制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从凸台部37的顶端侧安装环状弹簧32。在安装了环状弹簧32之后,安装盖部件34。盖部件34覆盖除了按压操作部42之外的拆装部件30和环状弹簧32,从卷线筒3的顶端侧只能看到按压操作部42(参照图1)。
从限制位置的状态,用手指按住按压操作部42和盖部件34的隔着旋转轴与按压操作部42相向的位置,通过对按压操作部42进行朝向卷线筒轴2的按压操作,来能够使限制部40脱离第2侧表面4d。此时,环状弹簧32的嵌合部32d被连结部44和引导部46按压,而不会脱离狭缝37b。
在实施方式2中,零部件数量减少,而更容易进行组装。另外,环状弹簧的“环状”不是指围绕整周的意思。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不是通过两个连结部32b来连结卡合部32a和嵌合部32d,而是通过任意一方的连结部32b来连结卡合部32a和嵌合部32d。在这种情况下,在卡合部32a和嵌合部32d均未形成有间隙32c,连结部32b的被省略的部分相当于间隙32c。
实施方式3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在实施方式3中,不是通过环状弹簧32直接对限制部40施力,而是通过由环状弹簧32对按压操作部42向径向外侧施力,来间接地对限制部40向径向内侧施力。
在实施方式3中,拆装部件30在按压操作部42的内侧具有保持突起42c,来代替保持突起40c。实施方式3的环状弹簧32为与图7的环状弹簧32同样的形状,但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不同。在实施方式3中,环状弹簧32在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下,两个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大于一对拆装部件30的限制部40彼此在处于接近的限制位置时的保持突起42c彼此的距离。另外,即使连结部32b彼此的内部尺寸不比凸台部37的外径小,也能够在限制部40卡合于第2侧表面4d的位置,使两个卡合部32a彼此远离。因此,在图13的状态下保持一对拆装部件30,从而能够从凸台部37的顶端侧安装环状弹簧32。
如图13所示,环状弹簧32卡合并保持于形成在按压操作部42的内侧的保持突起42c。环状弹簧32在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下,两个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大于一对拆装部件30处于限制位置时的保持突起42c彼此的距离,因此,在图13的状态下,按压操作部42彼此向分离的方向被施力。
在一对拆装部件30的各自中,由于限制部40配置于隔着卷线筒3的旋转轴与按压操作部42相向的位置,因此,当按压操作部42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被施力时,限制部40向接近旋转轴的方向被施力。因此,一对拆装部件30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将一对拆装部件30安装于凸台部37的狭缝37b,并保持于图13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从凸台部37的顶端侧,使环状弹簧32以卡合部32a卡合于保持突起42c的方式嵌入。环状弹簧32在被释放了的自由状态下,两个卡合部32a彼此的距离大于一对拆装部件30处于限制位置时的保持突起42c彼此的距离。若将连结部32b彼此向远离的方向扩展,则卡合部32a能够压缩成彼此接近。或者,也可以使卡合部32a压缩成彼此直接接近。在卡合部32a压缩成彼此接近了的状态下,将卡合部32a插入于收装凹部42b,若松开使连结部32b彼此扩展的力,则能够使两个卡合部32a分别卡合于保持突起42c。
图14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按压操作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14与图9一样,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Ⅸ-Ⅸ切割的剖面。图14表示拆装部件30处于脱离位置的状态。
在一对拆装部件30的各自中,限制部40位于隔着卷线筒轴2与按压操作部42相向的位置,当将一对拆装部件30的各按压操作部42从图13的状态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时,限制部40从卷线筒轴2向径向外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使限制部40脱离第1轴承4的外圈4b。在图14的状态下,由于限制部40的限制面40a未卡合于第2侧表面4d,因此能够使卷线筒3脱离卷线筒轴2。此时,由于拆装部件30被盖部件34保持,因此,装部件30不会脱离凸台部37。
在实施方式3中,环状弹簧32也可以不围绕整周。也可以构成为,例如不是通过两个连结部32b来连结两个卡合部32a,而是通过任意一方的连结部32b来连结卡合部32a。在这种情况下,在卡合部32a未形成有间隙32c,被省略的连结部32b的部分相当于间隙32c。
实施方式4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15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Ⅸ-Ⅸ切割的剖面。实施方式4为拆装部件和环状弹簧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环状弹簧33具有拆装部件30和环状弹簧32的功能。环状弹簧33通过环状的弹簧部件构成。环状弹簧33具有两个限制部50和两个按压操作部33b。两个限制部50配置在环状弹簧33的彼此相向的位置。另外,两个按压操作部33b配置在环状弹簧33的彼此相向的位置。连结限制部50彼此的线与连结按压操作部33b彼此的线正交。当与实施方式1的环状弹簧32比较时,限制部50相当于卡合部32a,按压操作部33b相当于连结部32b。
环状弹簧33在被释放了的自由的状态下,两个限制部50彼此的内部尺寸小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内径。在图15的状态下,环状弹簧33从被释放了的状态成为使限制部50彼此远离的状态,因此,在限制部50上被施加彼此向接近方向上的力。环状弹簧33的内周与狭缝37b的缺口面37c的角部抵接而呈稳定状态。
环状弹簧33在向使按压操作部33b彼此接近的方向、即朝向卷线筒3的旋转轴而被按压操作时,使限制部50彼此远离。即,使限制部50向脱离外圈4b的第2侧表面4d的方向移动。
图16是安装有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环状弹簧时的卷线筒拆装机构的剖视图。图16与图15一样,表示由图3的切割线Ⅸ-Ⅸ切割的剖面。经过限制部50的径向内侧的顶端和按压操作部33b的径向内周的、环状弹簧33的虚拟内周VC的长度大于凸台部37的截面的外周的长度。因此,对按压操作部33b彼此向接近的方向按压,而如图16所示的变形,从而能够使凸台部37贯插。在狭缝37b的位置使环状弹簧33的变形恢复到原状,如图15所示那样,而能够在限制位置安装环状弹簧33。
在将环状弹簧33安装于狭缝37b之后,将盖部件34安装于凸台部37的顶端。如果使盖部件34的外径大于安装环状弹簧33时的按压操作部33b彼此的外部尺寸,在从盖部件34的外部使限制部50彼此的距离大于凸台部37的外径之前,无法使环状弹簧33变形,从而无法使环状弹簧33脱离。也可以在环状弹簧33上形成当对按压操作部33b彼此进行按压操作时与盖部件34的外周抵接的弯曲部。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环状弹簧的例子的立体图。图17的环状弹簧33例如,在环状弹簧上嵌件成型而形成有限制部50。环状弹簧例如可以如图7的环状弹簧32那样,通过加工1根线材而形成。在环状弹簧上具有间隙32c时,能够在被嵌件成型的限制部50中配置间隙32c。另外,如果在限制部50中使环状弹簧弯曲,那么限制部50无法绕着弹簧件旋转。
在图17的环状弹簧33中,按压操作部33b形成为从环状弹簧的表面立起的弯曲部。在将环状弹簧33安装于凸台部37并安装了盖部件34的状态下,无法使按压操作部33b彼此的距离小于盖部件34的外径。其结果,环状弹簧33被保持于盖部件34。
限制部50具有:与第1轴承4的第2侧表面4d相向配置的限制面50a;位于与限制面50a相反侧的倾斜面50b。限制面50a由与卷线筒3的旋转轴正交的平面构成。倾斜面50b由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距限制面50a的距离越大的平面构成。限制面50a卡止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第2侧表面4d,防止卷线筒3从卷线筒轴2脱落。设置倾斜面50b理由是,当将从卷线筒轴2拆下的卷线筒3安装在卷线筒轴2上时,使该倾斜面50b与第1轴承4的外圈4b的外周面的角部接触,而利用其倾斜的形状将限制部50向相分离的方向按压。
在实施方式4的卷线筒拆装机构6中,由于拆装部件和环状弹簧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量,而更容易进行组装。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作为突起的滚动轴承,即第1轴承4为示例进行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突起也可以是滑动轴承。另外,突起也可以与卷线筒轴形成为一体。尤其是,在突起为合成树脂制的情况下,可以使突起兼用于轴承,另外也容易将突起与卷线筒轴设置为一体。另外,也可以将突起通过嵌件成型等成型法,来与卷线筒轴设置为一体。
在实施方式中,对在卷线筒3上设置手柄把手54的单轴承渔线轮10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卷线筒拆装机构也能够适用于使卷线筒能够从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拆装于卷线筒轴的钓鱼用渔线轮。例如,在将手柄把手设置于与渔线轮主体的卷线筒相反侧,内置有驱动机构的单轴承渔线轮上也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卷线筒拆装机构。除此之外,在纺车式渔线轮上也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卷线筒拆装机构。

Claims (11)

1.一种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能够对卷线筒轴拆装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具有:
突起部,其从所述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向所述卷线筒轴的半径方向突出,并具有第1侧面和第2侧面,其中,所述第1侧面朝向所述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侧,所述第2侧面朝向与所述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面相反的支承部侧;
至少1个拆装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卷线筒,并形成有限制部和操作部,其中,所述限制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2侧面相向的面,并能够与所述突起部卡合,所述操作部在被向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按压操作时,使所述限制部向脱离所述突起部的方向移动;
环状弹簧,其对所述限制部沿所述卷线筒的半径方向朝向旋转轴施力;和
保持部件,其将所述拆装部件保持于所述卷线筒的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部件安装于狭缝,其中,所述狭缝从筒状凸台部的外周面贯通到内周面,所述凸台部设置于所述卷线筒的卷线主体部,
所述卷线筒相对于卡合于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拆装部件在所述卷线筒的轴向上的移动被所述狭缝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固定于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方向的顶端,将所述拆装部件保持于所述卷线筒的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为以在轴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的滚动轴承,
所述第2侧表面为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的朝向所述支承部侧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拆装部件以在隔着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在径向上彼此相向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卷线筒,
所述环状弹簧对所述一对拆装部件的所述限制部彼此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拆装部件的所述限制部和所述操作部配置于隔着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相向的位置,
所述拆装部件分别具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弯曲而连结所述限制部和所述操作部,
所述环状弹簧卡合于所述限制部的径向外侧,对所述一对拆装部件的限制部彼此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拆装部件的所述限制部和所述操作部配置于隔着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相向的位置,
所述拆装部件分别具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卷线筒的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弯曲而连结所述限制部和所述操作部,
所述环状弹簧卡合于所述操作部的径向内侧,对所述一对拆装部件的操作部彼此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弹簧由一根线材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部件和所述环状弹簧形成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限制面,其与所述第2侧表面相向配置;和倾斜面,其配置于与所述限制面相反侧,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距所述限制面的距离越大。
11.一种单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卷线筒主体;
卷线筒轴,其悬臂支承于所述渔线轮主体;
作为突起部的第1轴承,其防脱落地配置于所述卷线筒轴的自由端部;
第2轴承,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轴承靠所述悬臂支承侧;
卷线用的卷线筒,其具有卷线主体部和筒状的凸台部,其中,凸台部与所述卷线主体部形成为一体而配置于所述卷线主体部的内周侧,并通过所述第1轴承和所述第2轴承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卷线筒轴;和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线筒拆装机构。
CN201810908798.8A 2017-09-19 2018-08-10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Active CN109511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8890 2017-09-19
JP2017178890A JP6968640B2 (ja) 2017-09-19 2017-09-19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着脱機構および片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1621A true CN109511621A (zh) 2019-03-26
CN109511621B CN109511621B (zh) 2022-02-18

Family

ID=6577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8798.8A Active CN109511621B (zh) 2017-09-19 2018-08-10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68640B2 (zh)
KR (1) KR102604720B1 (zh)
CN (1) CN109511621B (zh)
TW (1) TWI7492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3127A (ja) * 1982-10-02 1984-04-10 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フイツシングリ−ル
JP2003204741A (ja) * 2002-01-15 2003-07-2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JP2007020522A (ja) * 2005-07-20 2007-02-01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部品
JP2011072237A (ja) * 2009-09-30 2011-04-14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クラッチ装置
CN103563868A (zh) * 2012-08-02 2014-02-12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
JP2014087309A (ja) * 2012-10-31 2014-05-15 Shimano Inc 片軸受リール
US9480246B1 (en) * 2015-11-25 2016-11-01 Better Fishtrap, Inc. Detachable line cartrid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152A (ja) * 1997-06-24 1999-01-19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着脱機構
JP6134133B2 (ja) * 2012-12-04 2017-05-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ドラグつま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釣り用リール
JP6649699B2 (ja) * 2015-05-27 2020-02-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3127A (ja) * 1982-10-02 1984-04-10 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フイツシングリ−ル
JP2003204741A (ja) * 2002-01-15 2003-07-2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JP2007020522A (ja) * 2005-07-20 2007-02-01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部品
JP2011072237A (ja) * 2009-09-30 2011-04-14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クラッチ装置
CN103563868A (zh) * 2012-08-02 2014-02-12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
JP2014030372A (ja) * 2012-08-02 2014-02-20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着脱機構
JP2014087309A (ja) * 2012-10-31 2014-05-15 Shimano Inc 片軸受リール
US9480246B1 (en) * 2015-11-25 2016-11-01 Better Fishtrap, Inc. Detachable line cartridg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0785A (ja) 2019-04-04
KR102604720B1 (ko) 2023-11-22
CN109511621B (zh) 2022-02-18
JP6968640B2 (ja) 2021-11-17
TWI749243B (zh) 2021-12-11
KR20190032171A (ko) 2019-03-27
TW201914419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8535B2 (ja) ロータ組付け装置
US20020057974A1 (en) Compressor
CN104334071B (zh) 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具有该弯曲操作装置的内窥镜
CN104917325B (zh) 电动机结构
CN109511621A (zh) 钓鱼用渔线轮的卷线筒拆装机构和单轴承渔线轮
JPH04224284A (ja) 冷凍用圧縮機とその組立方法
US6717306B1 (en) Coreless motor
JP3236822B2 (ja) ヨーヨー
US6964387B2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backlash of spool used in baitcasting reel
KR20060119752A (ko) 모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664167A (zh) 一种销轴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JP6188304B2 (ja) モータ
TWI554208B (zh) 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裝卸機構
US5700153A (en) Relay device for rotating members
KR200298843Y1 (ko) 코일 권선기용 권선장치
CN210013932U (zh) 带阻尼转动底座
CN220747982U (zh) 轿车行李厢门电动撑杆的导向机构
JPH0325347Y2 (zh)
JP2016082902A (ja) 魚釣用リール
CN221079068U (zh) 一种可提供轴向位移的扭力运动机构
CN221421382U (zh) 一种缝纫机的夹线器
CN217384191U (zh) 一种磁吸式微型顶尖
JPH0285711A (ja) 回転検出器の取付構造
JP2000225494A (ja)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形機
JPH0814901A (ja) 伸縮可能な測量用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