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621596B -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1596B
CN108621596B CN201810185496.2A CN201810185496A CN108621596B CN 108621596 B CN108621596 B CN 108621596B CN 201810185496 A CN201810185496 A CN 201810185496A CN 108621596 B CN108621596 B CN 108621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length
maximum
length
label
pr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54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1596A (zh
Inventor
村山纪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21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1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1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1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25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for a variable printing material feed amou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2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width
    • B41J11/003Paper-size detection, i.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he length and/or width of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能够以使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部,控制部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L),获取最大标签长度(Lmax),在作为计算出的标签长度(L)的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Description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打印标签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程序以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如下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标签制成装置):通过生成根据粘贴区域的长度和计算出的印字长度而设定有空白量的打印数据(印字数据),使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印字标签长度)变短,从而抑制印字带的无用消耗。另外,在本段落中,括号内的语句表示专利文献1中的名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9899号公报
在现有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中,对将印字长度和空白量相加而得的标签长度超过粘贴区域的长度的情况不做任何考虑。因此,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超过粘贴区域的长度的情况下,无法以使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制成打印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使所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程序以及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部,控制部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部,控制部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根据该结构,在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因此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与计算标签长度相等,比最大标签长度短。另外,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因此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因此,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或比最大标签长度短。因此,能够以使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以使打印在标签上的字符的字符尺寸、字符的字体、字符彼此之间的字符间隔量、标签的空白量中的至少一项与第一打印数据不同的方式,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根据该结构,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的字符尺寸、字体、字符间隔量、空白量中的至少一项是从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变更后的。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
根据该结构,当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变更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而变更最大标签长度,使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时,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因此,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最大标签长度信息,该最大标签长度信息表示用于使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最大标签长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因此能够使用户识别优先将最大标签长度变更为哪个值。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和用于不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选项中选择了用于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的情况下,不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根据该结构,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当选择用于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而解除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时,不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因此,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的选项。
根据该结构,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因此,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中,即使字符在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通过选择用于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的选项而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也能够抑制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变长,从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标签。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将字体变更为字符在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改变而字符在标签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字体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字体的选项。
根据该结构,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变更为字符在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改变而字符在标签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字体。因此,通过选择用于变更字体的选项而变更字体,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中,能够抑制字符在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而空白变长,从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标签。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部获取多个标签所共用的最大标签长度,对多个标签分别判断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
根据该结构,通过获取多个标签所共用的最大标签长度,对于打印的多个标签中的任意一个标签,标签长度都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或比最大标签长度短。因此,对于多个标签中的任意一个标签,都能够以使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由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由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程序的特征在于,该程序使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以及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程序的特征在于,该程序使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以及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具有:控制部,其生成打印数据;以及打印部,其根据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控制部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在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具有:控制部,其生成打印数据;以及打印部,其根据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控制部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与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根据该结构,由于根据以使打印的标签的标签长度变短的方式生成的打印数据来进行打印,因此能够减少打印介质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和安装在带打印装置中的带盒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带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通过自动长度打印处理而打印的标签的图。
图5是示出通过固定长度打印处理而打印的标签的图。
图6是示出通过最大长度打印处理而打印的标签的图。
图7是示出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变更确认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和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的图。
图10是示出带宽度变更选项和带宽度非变更选项的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变更确认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和最大标签长度非解除选项的图。
图14是示出字体变更选项和字体非变更选项的图。
标号说明
30:标签;30a:第一标签;30b:第二标签;30c:第三标签;L:标签长度;Lmax:最大标签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打印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
根据图1,对带打印装置A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带打印装置A具有操作面板1、显示器2、罩3、盒安装部4、打印头5、压纸轴6、卷绕轴7、切割器8。
在操作面板1上设置有字符按钮、选择按钮以及打印按钮等各种按钮,受理字符的输入操作、选项的选择操作以及打印执行的指示操作等各种操作。这里,所谓字符是包含平假名、片假名、汉字、罗马字、数字、符号以及图形字符等在内的概念。
显示器2显示从操作面板1输入的字符。另外,显示器2显示各种选项。另外,作为显示器2,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
罩3对盒安装部4进行开闭。罩3在用户将带盒100相对于盒安装部4装卸时等进行开闭。
带盒100可装卸地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带盒100具有带芯101、色带放出芯102、色带卷芯103、压辊104以及将它们收纳的盒壳体105。在带芯101上,带T卷绕成辊状。在色带放出芯102上,墨带R卷绕成辊状。另外,关于带盒100准备了带T的宽度不同的多种带盒。
在盒安装部4上设置有打印头5、压纸轴6以及卷绕轴7。
在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时,打印头5与压辊104之间夹持带T和墨带R。在该状态下,通过打印头5发热而将墨带R的墨转印到带T上。
压纸转子(省略图示)可旋转地设置在压纸轴6上。当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时,压纸轴6插入于压辊104,压纸转子与压辊104卡合。在该状态下,通过压纸转子旋转,压辊104旋转而输送夹持在压辊104与打印头5之间的带T和墨带R。
卷绕转子7a可旋转地设置在卷绕轴7上。当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时,卷绕轴7插入于色带卷芯103,卷绕转子7a与色带卷芯103卡合。在该状态下,通过卷绕转子7a旋转,色带卷芯103旋转,而从色带放出芯102放出的墨带R卷绕在色带卷芯103上。
在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的状态下,当进行打印执行的指示时,像后述那样生成打印数据,根据生成的打印数据,压纸转子和卷绕转子7a旋转并且打印头5发热。由此,对所输送的带T打印输入的字符。被进行了打印后的带T朝向带排出口9输送。
切割器8设置在盒安装部4与带排出口9之间。切割器8对从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的带盒100输送的带T在带T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切断。由此,带T的打印完成部分被切离,从带排出口9排出。排出的带T的打印完成部分作为标签30(参照图4等)来使用。
根据图2,对带打印装置A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带打印装置A除了上述的操作面板1等之外还具有进给电动机11、切割器电动机12、控制器20。
进给电动机11是使压纸转子和卷绕转子7a旋转的驱动源。切割器电动机12是使切割器8进行切断动作的驱动源。另外,也可以由兼备两者的功能的一个电动机构成进给电动机11和切割器电动机12。
控制器20对带打印装置A的各部进行控制。即,控制器20对驱动显示器2、打印头5、进给电动机11以及切割器电动机2的驱动电路(省略图示)输出控制信号。另外,在控制器20中输入有来自操作面板1的输出信号。
控制器20具有CPU 2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 22(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CGROM 23(Character Generator ROM:字符发生器ROM)、RAM24(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CPU 21读出存储在ROM 22中的程序,使用RAM 24来执行各种运算处理。在ROM 22中存储有各种程序。各字符的打印用的点图案数据按字体与多个字符尺寸量字符代码对应地存储在CGROM23中。
在RAM 24中设置有文本存储区域24a、打印缓冲器24b、字符尺寸存储区域24c、字体存储区域24d、字符间隔量存储区域24e、空白量存储区域24f、运算结果存储区域24g、标志存储区域24h、固定长度存储区域24i、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
与从操作面板1输入的字符对应的字符代码依次存储在文本存储区域24a中。从CGROM 23依次读出的点图案数据与存储在文本存储区域24a中的字符代码对应地依次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4b中。控制器20从CGROM 23依次读出与存储在文本存储区域24a中的字符代码对应的点图案数据,并将读出的点图案数据在打印缓冲器24b中展开,由此生成打印数据。控制器20根据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对打印头5、进给电动机11以及切割器电动机12进行控制而执行打印。
在字符尺寸存储区域24c中存储有设定的字符尺寸的数据。字符尺寸的设定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例如,“大”、“中”、“小”等)中选择出的选项来进行的。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的尺寸根据设定的字符尺寸而变化。另外,在后述的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的情况下,以使计算标签长度(Ln)为不超过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的值的方式,自动地调整为比设定的字符尺寸小的字符尺寸。同样地,在后述的最大长度打印处理中,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以使计算标签长度(Ln)为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值的方式,自动地调整为比设定的字符尺寸小的字符尺寸。
在字体存储区域24d中存储有设定的字体的数据。字体的设定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例如,“明朝体”、“哥特式(Gothic)体”等)中选择出的选项来进行的。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的字体根据设定的字体而变化。另外,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的尺寸也可以根据设定的字体而变化。例如,当从等宽度字形的字体变更到比例字形的字体时,字符在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
在字符间隔量存储区域24e中存储有设定的字符间隔量的数据。字符间隔量的设定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例如,“宽”、“普通”、“窄”等)中选择出的选项来进行的。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彼此之间的间隔的尺寸根据设定的字符间隔量而变化。
在空白量存储区域24f中存储有设定的空白量的数据。空白量的设定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例如,“长”、“普通”、“短”等)中选择出的选项来进行的。设置于打印的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空白的尺寸根据设定的空白量而变化。另外,在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以使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相等的方式,与设定的空白量无关地自动调整设置于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空白的尺寸。同样地,在最大长度打印处理中,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以使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的方式,与设定的空白量无关地自动调整设置于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空白的尺寸。
在运算结果存储区域24g中存储有像后述的计算标签长度(Ln)那样的CPU 21的运算结果。
在标志存储区域24h中存储有固定长度打印标志的标志数据和最大长度打印标志的标志数据。固定长度打印标志在设定了后述的固定长度打印处理时被设置。最大长度打印标志在设定了后述的最大长度打印处理时被设置。固定长度打印处理的设定例如是通过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用于执行后述的自动长度打印处理的选项、用于执行固定长度打印处理的选项以及用于执行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选项中选择用于执行固定长度打印处理的选项来进行的。对于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设定也是同样的。
在固定长度存储区域24i中存储有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所使用的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的数据。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中选择出的选项或根据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输入栏中输入的值来设定的。
在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中存储有最大长度打印处理中所使用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数据。最大标签长度(Lmax)与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同样地例如是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中选择出的选项或根据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输入栏中输入的值来设定的。
参照图4至图6并根据图3对控制器20所执行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控制器20通过CPU 21执行存储在ROM 22中的打印控制程序来执行打印处理。另外,带打印装置A具有通过一次打印处理来打印多个标签30的功能,这里,对通过一次打印处理来打印三张标签30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下,将第一张打印的标签30称为第一标签30a,将第二张打印的标签30称为第二标签30b,将第三张打印的标签30称为第三标签30c。从操作面板1分别输入“ABCDEF”作为打印在第一标签30a上的字符串,输入“ABCDEFGHIJKLMNOPQR”作为打印在第二标签30b上的字符串,输入“ABCDE”作为打印在第三标签30c上的第一行的字符串,输入“12345”作为打印在第三标签30c的第二行的字符串。
在步骤S01中,控制器20对是否对操作面板1进行了打印执行的指示、更具体而言对是否按压了打印按钮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进行了打印执行的指示的情况下(S01:“是”),前进到步骤S02。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未进行打印执行的指示的情况下(S01:“否”),反复进行步骤S01。
在步骤S02中,控制器20参照存储在标志存储区域24h中的最大长度打印标志,对是否设置有最大长度打印标志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未设置最大长度打印标志的情况下(S02:“否”),前进到步骤S03。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设置有最大长度打印标志的情况下(S02:“是”),前进到步骤S06。
在步骤S03中,控制器20参照存储在标志存储区域24h中的固定长度打印标志,对是否设置有固定长度打印标志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未设置固定长度打印标志的情况下(S03:“否”),前进到步骤S04。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设置有固定长度打印标志的情况下(S03:“是”),前进到步骤S05。
在步骤S04中,控制器20执行自动长度打印处理。图4示出在执行自动长度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得到的第一标签30a、第二标签30b以及第三标签30c。如该图4所示,在自动长度打印处理中,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可以根据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像第三标签30c那样,在字符串被打印在多行上的情况下是各行的字符数(m))和字符的尺寸等而按每个标签30不同。在该情况下,像第二标签30b那样,在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较多的标签30中,由于标签长度(L)变长,因此带的消耗量增加。控制器20在步骤S04之后返回到步骤S01,等待下一个打印执行指示。
在步骤S05中,控制器20执行固定长度打印处理。图5示出在执行固定长度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得到的第一标签30a、第二标签30b以及第三标签30c。如该图5所示,在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关于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不管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等如何,任意一个标签30的标签长度(L)均与存储在固定长度存储区域24i中的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相等。在该情况下,像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那样,在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m)数较少的标签30中,由于带T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空白变长,因此带T被无用地消耗。另外,在第二标签30b中,由于打印成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因此与图4中的第二标签30b进行比较,各字符被缩小并被打印。因此,字符相对于带宽度较小(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变长),对于用户而言,有时会感到外观很差。控制器20在步骤S05之后返回到步骤S01。
在步骤S06中,控制器20执行最大长度打印处理。图6示出在执行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得到的第一标签30a、第二标签30b以及第三标签30c。如该图6所示,在最大长度打印处理中,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存储在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中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或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即,第二标签30b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的标签长度(L)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换言之,在最大长度打印处理中,第二标签30b的标签长度L与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的第二标签30b的标签长度L相等。另外,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的长度L分别与自动长度打印处理中的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的长度L相等。
因此,在像第二标签30b那样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较多的标签30中,标签长度(L)也不会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因此能够抑制带T的消耗量增大。另外,在图5和图6中,为了进行比较,用双点划线示出通过自动长度打印处理而打印的第二标签30b。另外,在像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那样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较少的标签30中,不会使标签长度(L)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而空白变长,因此能够抑制带T被无用地消耗。控制器20在步骤S06之后返回到步骤S01。
根据图7对最大长度打印处理进行说明。在步骤S11中,控制器20使变量n初始化为n=1。
在步骤S12中,控制器20参照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获取最大标签长度(Lmax)。
在步骤S13中,控制器20例如根据下面的式(1)来计算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第n张打印的标签30的计算标签长度(Ln),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是在后述的步骤S15中生成的打印数据。计算出的计算标签长度(Ln)存储在运算结果存储区域24g中。
Ln=a×m+b×(m-1)+c (1)
a:字符尺寸(字符在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b:字符间隔尺寸(字符彼此之间的间隔的尺寸)
c:空白尺寸(分别设置于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空白的尺寸的总和值)
m:字符数(在字符被打印在多行上的情况下是各行的字符数)
控制器20根据存储在字符尺寸存储区域24c中的字符尺寸的数据和存储在字体存储区域24d中的字体的数据来获取字符尺寸(a)。控制器20根据存储在字符间隔量存储区域24e中的字符间隔量的数据来获取字符间隔尺寸(b)。控制器20根据存储在空白量存储区域24f中的空白量的数据来获取空白尺寸(c)。控制器20根据存储在文本存储区域24a中的字符代码的个数来获取字符数(m)。
在步骤S14中,控制器20对在步骤S13中计算出的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在步骤S12中获取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步骤S14:“否”),前进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控制器20针对第n张标签30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即,控制器20在从CGROM 23读出与存储在文本存储区域24a中的字符代码对应的点图案数据时,读出与存储在字符尺寸存储区域24c中的字符尺寸和存储在字体存储区域24d中的字体对应的点图案数据。另外,控制器20以包含基于存储在字符间隔量存储区域24e中的字符间隔量的数据的空白点数据和基于存储在空白量存储区域24f中的空白量的数据的空白点数据的方式,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因此,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计算标签长度(Ln)相等。另外,控制器20在步骤S04的自动长度打印处理中也与第一打印数据同样地生成打印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步骤S14:“是”),前进到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控制器20针对第n张标签30生成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即,控制器20以使字符尺寸与第一打印数据不同的方式生成第二打印数据。更具体而言,控制器20将记录在字符尺寸存储区域24c中的字符尺寸变更为比它小的字符尺寸,并读出与变更后的字符尺寸对应的点图案数据,由此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另外,控制器20与存储在空白量存储区域24f中的空白量无关地以使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为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方式调整空白部分的空白点数,由此生成第二打印数据。根据这样生成的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另外,控制器20在步骤S05的固定长度打印处理中,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固定长度标签长度(Lc)的情况下,也与第二打印数据同样地生成打印数据。
在步骤S17中,控制器20针对变量n判断是否n=k。k是指通过该打印处理而打印的标签30的张数,这里k=3。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是n=k的情况下(S17:“否”),前进到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控制器20将变量n递增,并返回到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中,控制器20在判断为n=k的情况下(S17:“是”),前进到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器20对在k张标签30中是否存在至少一张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S19:“否”),前进到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控制器20执行打印。即,控制器20针对在步骤S14中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根据在步骤S15中生成的第一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另外,控制器20针对在步骤S14中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根据在步骤S16中生成的第二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计算标签长度(Ln)相等,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另一方面,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即,图6所示的三张标签30中的第一标签30a和第三标签30c是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第二标签30b是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控制器20在步骤S20之后返回到图3的步骤S01。
另一方面,在步骤S19中,控制器20在判断为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S19:“是”),前进到步骤S21,进行变更确认处理。
参照图9和图10并根据图8对变更确认处理进行说明。在步骤S31中,如图9所示,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和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31b。所谓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是用于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选项,所谓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31b是用于不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选项。另外,选择候选的选项以黑白反转的方式显示在显示器2上。
另外,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最大标签长度信息31c。最大标签长度信息31c是将用于使计算标签长度(Ln)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作为推荐最大标签长度来示出的。推荐最大标签长度是与k张标签30中的最大的计算标签长度(Ln)相同的值或比它大的值。通过该最大标签长度信息31c而使计算标签长度(Ln)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因此能够使用户识别优先将最大标签长度(Lmax)变更为哪个值。
在步骤S32中,控制器20对是否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选择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而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31b的情况下(S32:“否”),前进到步骤S34。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的情况下(S32:“是”),前进到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控制器20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即,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用于供用户选择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选项或用于输入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输入栏。用户参考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最大标签长度信息31c,进行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选择或输入。控制器20根据从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选项中选择的选项或根据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输入栏中输入的值,来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变更后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数据存储在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中。控制器20在步骤S33之后返回到图7的步骤S11,在步骤S14中,对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变更后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进行判断。
这样,在带打印装置A中,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而变更最大标签长度(Lmax),当计算标签长度(Ln)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时,生成第一打印数据。因此,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在步骤S34中,如图10所示,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带宽度变更选项34a和带宽度非变更选项34b。所谓带宽度变更选项34a是用于变更带T的宽度的选项。所谓带宽度非变更选项34b是用于不变更带T的宽度的选项。
另外,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带宽度信息34c。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中在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情况下,带宽度信息34c示出将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为适当长度的带T的宽度,作为推荐带宽度。通过该带宽度信息34c,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中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不变长,因此能够使用户识别优先将带T的宽度变更为哪个宽度。另外,控制器20在k张标签30中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不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在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中将字符不向标签30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带T的宽度作为推荐带宽度来示出。
在步骤S35中,控制器20对是否选择了带宽度变更选项34a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选择带宽度变更选项34a而选择了带宽度非变更选项34b的情况下(S35:“否”),返回到图7的步骤S20,执行打印。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选择了带宽度变更选项34a的情况下(S35:“是”),前进到步骤S36。用户在选择了带宽度变更选项34a的情况下,参考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带宽度信息34c,变更带T的宽度。更具体而言,用户更换为收纳有如下带T的带盒100,该带T的宽度比已安装在盒安装部4上的带盒100中收纳的带T窄。
在步骤S36中,控制器20对是否进行了打印执行的指示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进行了打印执行的指示的情况下(S36:“是”),返回到图7的步骤S20,执行打印。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未进行打印执行的指示的情况下(S36:“否”),反复进行步骤S36。
这样,在带打印装置A中,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变更带T的宽度。因此,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中,即使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通过选择用于变更带T的宽度的带宽度变更选项34a而变更带T的宽度(更具体而言,使带T的宽度变窄),也能够抑制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变长,从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标签30。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A具有:控制器20,其生成打印数据;以及打印头5,其根据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30。控制器20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计算计算标签长度(Ln)。控制器20获取最大标签长度(Lmax)。控制器20在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打印数据。控制器20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生成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
根据该结构,在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30,因此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计算标签长度(Ln)相等,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另外,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30,因此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因此,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或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因此,能够以使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另外,由于根据以使标签长度(L)变短的方式生成的打印数据来进行打印,因此能够减少带T的消耗量。即,在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较多的标签30中,标签长度(L)也不会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因此能够抑制带T的消耗量增大。另外,在打印在标签30上的字符数(m)较少的标签30中,不会使标签长度(L)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而空白变长,因此能够抑制带T被无用地消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A中,控制器20获取多个标签30所共用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控制器20对多个标签30分别判断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
根据该结构,通过获取多个标签30所共用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对于打印的多个标签30中的任意一个标签,标签长度(L)都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或比最大标签长度(Lmax)短。因此,针对多个标签30中的任意一个标签,都能够以使标签长度(L)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换言之,在带打印装置A不具有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功能的情况下,为了得到与执行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情况相同的标签30,需要通过自动长度打印处理来打印第一标签30a,通过固定长度打印处理来打印第二标签30b,通过自动长度打印处理来打印第三标签30c。在该情况下,用户在每次打印一张标签30时,必须进行用于设定为自动长度打印处理或固定长度打印处理的操作,因而很费人工。与此相对,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A具有最大长度打印处理的功能,因此用户能够仅通过进行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设定来得到以使标签长度(L)尽可能短的方式打印的多个标签30,从而能够抑制带T被无用地消耗。
接着,对带打印装置A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内容省略适当说明,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根据图11对在第一变形例的带打印装置A中控制器20所执行的最大长度打印处理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的最大长度打印处理在判断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之前生成第一打印数据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在步骤S41中,控制器20使变量n初始化为n=1。
在步骤S42中,控制器20参照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获取最大标签长度(Lmax)。
在步骤S43中,控制器20针对第n张标签30生成第一打印数据。
在步骤S44中,控制器20对第n张标签30计算计算标签长度(Ln)。这里,也可以与步骤S13同样地,控制器20根据式(1)来对计算标签长度(Ln)进行计算。另外,控制器20也可以根据在步骤S43中生成的第一打印数据中的标签30在长度方向上的点数来对计算标签长度(Ln)进行计算。
在步骤S45中,控制器20对在步骤S44中计算出的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在步骤S42中获取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步骤S45:“否”),前进到步骤S47。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步骤S45:“是”),前进到步骤S46。
在步骤S46中,控制器20针对第n张标签30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在步骤S47中,控制器20针对变量n判断是否为n=k。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是n=k的情况下(S47:“否”),前进到步骤S48。
在步骤S48中,控制器20将变量n递增,并返回到步骤S43。
另一方面,在步骤S47中,控制器20在判断为n=k的情况下(S47:“是”),前进到步骤S49。
在步骤S49中,控制器20对在k张标签30中是否存在至少一张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S49:“否”),前进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控制器20执行打印。即,在步骤S45中,控制器20不会对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生成第二打印数据,而根据在步骤S43中生成的第一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另外,在步骤S45中,控制器20针对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根据在步骤S46中生成的第二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
另一方面,在步骤S49中,控制器20在判断为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S49:“是”),前进到步骤S51,进行变更确认处理。
如上所述,第一变形例的带打印装置A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器20。控制器20对要根据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计算计算标签长度(Ln)。控制器20获取最大标签长度(Lmax)。控制器20在计算标签长度(Ln)未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不生成标签长度(L)与最大标签长度(Lmax)相等的第二打印数据。控制器20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在第一变形例的带打印装置A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以使打印的标签30的标签长度(L)变短的方式生成打印数据,从而能够减少带T的消耗量。
参照图13和图14并且根据图12对在第二变形例的带打印装置A中控制器20所执行的变更确认处理进行说明。在步骤S61中,如图13所示,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和最大标签长度非解除选项61b。所谓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是用于解除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设定的选项,所谓最大标签长度非解除选项61b是用于不解除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设定的选项。
在步骤S62中,控制器20对是否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选择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而选择最大标签长度非解除选项61b的情况下(S62:“否”),前进到步骤S64。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的情况下(S62:“是”),前进到步骤S63。
在步骤S63中,控制器20解除最大带长度的设定。即,控制器20将存储在标志存储区域24h中的最大长度打印标志复位并且将存储在最大长度存储区域24j中的最大标签长度(Lmax)复位。控制器20在步骤S63之后返回到图3的步骤S02。其结果是,控制器20由于执行自动长度打印处理,因此不会生成第二打印数据,与第一打印数据同样地生成打印数据。
这样,在带打印装置A中,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当选择用于解除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设定的最大标签长度解除选项61a而解除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设定时,不生成第二打印数据。因此,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在步骤S64中,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字体变更选项64a和字体非变更选项64b。字体变更选项64a是用于将字体变更为所述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改变而字符在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字体(以下称为“小字体”)的选项,字体非变更选项64b是用于不变更字体的选项。
另外,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字体信息64c。字体信息64c是将一个以上的小字体作为推荐字体来示出的。通过该字体信息64c,使得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会变小、即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不会变长,因此能够使用户识别优选从能够设定的字体中设定哪个字体。
在步骤S65中,控制器20对是否选择了字体变更选项64a进行判断。控制器20在判断为不选择字体变更选项64a而选择了字体非变更选项64b的情况下(S65:“否”),返回到图7的步骤S20,执行打印。另一方面,控制器20在判断为选择了字体变更选项64a的情况下(S65:“是”),前进到步骤S66。
在步骤S66中,控制器20变更字体。即,控制器20使显示器2显示用于供用户选择字体的选项。用户参考显示在显示器2上的字体信息64c来选择字体。控制器20根据所选择的字体来变更字体。变更后的字体的数据存储在字体存储区域24d中。控制器20在步骤S66之后返回到图7的步骤S11,在步骤S13中,根据字符尺寸(a)对计算标签长度(Ln)进行计算,其中,该字符尺寸(a)是根据字体的变更而变更的。
这样,在带打印装置A中,在存在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标签30而生成第二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选择是否变更为所述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改变而字符在标签3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字体。因此,通过选择用于变更字体的字体变更选项64a而变更字体,在根据第二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30中,能够抑制字符在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即标签30的宽度方向上的空白变长,从而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标签30。
打印头5是“打印部”的一例。控制器20是“控制部”的一例。CPU 21是“处理器”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上述实施方式除了上述之外还能够变更为以下那样的方式。
控制器20以使字符尺寸或字体与第一打印数据不同的方式生成第二打印数据,但不限定于此。即,控制器20也可以以使字符尺寸、字体、字符间隔量、空白量中的至少一项与第一打印数据不同的方式生成第二打印数据。
控制器20不限于在进行了打印执行的指示之后进行变更确认处理,也可以在字符的输入过程中进行变更确认处理。即,控制器20在每次输入字符时,计算该时刻的计算标签长度(Ln),并对计算出的计算标签长度(Ln)是否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进行判断。而且,控制器20也可以在判断为计算标签长度(Ln)超过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情况下,开始变更确认处理。
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和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31b的方式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分别是“变更最大标签长度”和“不变更最大标签长度”这样的语句。对于其他选项也是同样的。
最大标签长度信息31c不需要显示在与显示有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和最大标签长度非变更选项31b的画面相同的画面上,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选择了最大标签长度变更选项31a的情况下,显示在用于选择或输入最大标签长度(Lmax)的画面上。对于带宽度信息34c和字体信息64c也是同样的。
带打印装置A的打印方式不限定于热敏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喷墨方式、点阵方式或电子照相方式。打印介质不限定于带T,例如也可以是卷纸等长条状的打印介质。本发明不仅能应用于带打印装置A,还能应用于例如将生成的打印数据输出给外部的打印装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另外,也可以将打印控制程序保存在由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CD-ROM、闪存等)中来进行提供。

Claims (14)

1.一种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将变量n初始化为1,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2.一种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具有生成打印数据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将变量n初始化为1,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使打印在所述标签上的字符的字符尺寸、所述字符的字体、所述字符彼此之间的字符间隔量、所述标签的空白量中的至少一项与第一所述打印数据不同的方式,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最大标签长度信息,该最大标签长度信息表示用于使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解除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和用于不解除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解除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解除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设定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不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打印介质的宽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的选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将所述字体变更为所述字符在所述标签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改变而所述字符在所述标签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的字体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字体的选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获取多个所述标签所共用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对多个所述标签分别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9.一种打印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将变量n初始化为1,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10.一种打印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将变量n初始化为1,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11.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使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将变量n初始化为1;
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
获取最大标签长度;
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
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
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以及
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12.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使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所具有的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将变量n初始化为1;
获取最大标签长度;
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
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标签计算标签长度;
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
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以及
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13.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具有:
控制部,其生成打印数据;以及
打印部,其根据所述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
所述控制部将变量n初始化为1,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所述标签计算标签长度,获取最大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未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14.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装置具有:
控制部,其生成打印数据;以及
打印部,其根据所述打印数据来打印标签,
所述控制部将变量n初始化为1,获取最大标签长度,生成第一所述打印数据,对要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而打印的所述标签计算标签长度,在计算出的所述标签长度即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标签长度与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相等的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判断为所述变量n与所述标签的张数k不同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变量n,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不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一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对于被判断为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标签,根据第二所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计算标签长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和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选项,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不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所述打印数据,在从所显示的所述选项中选择了用于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的所述选项的情况下,变更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根据变更后的所述最大标签长度来判断所述计算标签长度是否超过所述最大标签长度。
CN201810185496.2A 2017-03-21 2018-03-07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Active CN1086215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4260 2017-03-21
JP2017054260A JP6852490B2 (ja) 2017-03-21 2017-03-21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1596A CN108621596A (zh) 2018-10-09
CN108621596B true CN10862159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358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5496.2A Active CN108621596B (zh) 2017-03-21 2018-03-07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2029B2 (zh)
JP (1) JP6852490B2 (zh)
CN (1) CN108621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2516B2 (ja) * 2019-01-21 2022-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9918037B (zh) * 2019-02-22 2020-11-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码输出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JP7243484B2 (ja) * 2019-06-26 2023-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7349064B2 (ja) * 2019-09-20 2023-09-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処理システム
JP7635605B2 (ja) * 2021-03-30 2025-0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252A (zh) * 1996-08-20 2003-07-09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文字信息印制装置
CN1616234A (zh) * 2003-11-10 2005-05-18 国誉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JP2006330803A (ja) * 2005-05-23 2006-12-07 Brother Ind Ltd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
CN103488444A (zh) * 2013-09-13 2014-01-01 首钢总公司 一种钢卷标签字体大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3222A (ja) * 1994-12-28 1996-07-16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3478106B2 (ja) * 1997-12-19 2003-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ラクタ画像割付装置
JP3660127B2 (ja) * 1998-03-30 2005-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その装置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3578005B2 (ja) * 1999-08-10 2004-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長設定方法
US20010035964A1 (en) * 2000-04-20 2001-11-01 Hiroyasu Kurashina Tape cartridge, tape printing method,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abel-producing method
JP2002254715A (ja) * 2001-02-28 2002-09-11 Canon Ntc Inc テープ状印刷媒体印刷装置
JP3626124B2 (ja) * 2001-08-27 2005-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方法
JP2003226056A (ja) * 2002-02-01 2003-08-12 Canon Ntc Inc 長尺媒体印刷装置
JP2004130675A (ja) 2002-10-10 2004-04-30 Brother Ind Ltd テープ印字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3982378B2 (ja) 2002-10-10 2007-09-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字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302806A (ja) * 2003-03-31 2004-10-28 Brother Ind Ltd 文字サイズ調整装置及び文字サイズ調整プログラム
CA2558489A1 (en) * 2004-03-10 2005-09-22 Kroy Llc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inting
WO2006126481A1 (ja) * 2005-05-23 2006-11-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及びラベル編集装置
JP4808559B2 (ja) * 2006-07-14 2011-11-02 株式会社キングジム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印刷プログラム
JP4702291B2 (ja) * 2007-01-22 2011-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4784537B2 (ja) 2007-03-16 2011-10-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ラベル作成装置、ラベル作成方法、およびラベル作成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60810B2 (ja) * 2010-03-23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の段落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4040014A (ja) * 2012-08-21 2014-03-06 Toshiba Tec Corp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4213605A (ja) * 2013-04-30 2014-11-17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ラベル編集装置
US9132674B2 (en) * 2013-09-27 2015-09-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prin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252A (zh) * 1996-08-20 2003-07-09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文字信息印制装置
CN1616234A (zh) * 2003-11-10 2005-05-18 国誉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JP2006330803A (ja) * 2005-05-23 2006-12-07 Brother Ind Ltd タグラベル作成装置
CN103488444A (zh) * 2013-09-13 2014-01-01 首钢总公司 一种钢卷标签字体大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72760A1 (en) 2018-09-27
JP6852490B2 (ja) 2021-03-31
US10752029B2 (en) 2020-08-25
CN108621596A (zh) 2018-10-09
JP2018154080A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1596B (zh) 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及打印装置
EP1775136B1 (en) Label data creating apparatus, label data cre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038358B2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tape print program
US20110222946A1 (en) Tape prin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ape prin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587821B2 (en) Tape prin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ape prin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057278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H10157255A (ja) 画像作成装置
JP2009048480A (ja) テキスト処理装置、テープ印刷装置、テキスト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407340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CN105984242B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1064365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therefor
JP6874458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JP6390652B2 (ja) 印刷装置
JP4000925B2 (ja) 感熱記録装置
JPH07156477A (ja) 印刷装置
US11628678B2 (en) Tape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ape printing device
JP4894799B2 (ja) 印字装置、印字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47559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US2022037417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094812B2 (ja) 複数行印刷できるテープ印刷装置
JP2018114733A (ja) 印刷装置
JP2546196B2 (ja) 任意行数のブロックを複数個印刷可能なテープ印刷装置
JP6269416B2 (ja) 印刷装置
JP2019055490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601307B2 (ja) 印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