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3882B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83882B CN108483882B CN201810568847.8A CN201810568847A CN108483882B CN 108483882 B CN108483882 B CN 108483882B CN 201810568847 A CN201810568847 A CN 201810568847A CN 108483882 B CN108483882 B CN 1084838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at glass
- tube
- pipe
- circular tube
- ann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5/00—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5/04—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 C03B25/06—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with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glass products
- C03B25/08—Annealing glass products in a continuous way with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glass products of glass she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窑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进入的进口,窑体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窑体的上部被上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上隔热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窑体的下部被下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进口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上退火区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下退火区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该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通过在窑体进口的外侧设置的风屏机构来形成风幕墙来阻挡外部热量进入退火窑内,保障退火效果,方便操作,不影响浮法玻璃的连续生产;通过上降温机构和下降温机构的配合,降低浮法玻璃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退火后的浮法玻璃不易发生弯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属于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
目前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其中退火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中连接锡槽成型和玻璃冷端切割搬运的一个重要设备,退火窑的作用就是将玻璃带由拉出锡槽时的温度,按照退火工艺要求逐渐冷却下来的过程,玻璃带经过退火窑逐渐冷却以便于切割和搬运。若玻璃带进入退火窑时温度低于退火上限温度,则需要适当加热和均热;若玻璃带进入退火窑时温度高于退火上限温度,则需要适当冷却和散热。
目前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存在如下缺陷:1)、锡槽中出来的玻璃板通过退火窑的进口从而进入到退火窑中进行退火作业,目前为防止锡槽中的高温热量干扰退火窑中的退火作业,在退火窑的进口处通常设置有挡帘,所述挡帘由隔热板制成,挡帘的作用就是阻挡这些巨大热量进入退火窑,使外界空气与窑内空气隔开。该挡帘在工作时,主要依靠其与玻璃板无限接近,这样可以隔断退火窑外面的热量进入退火窑,保证玻璃在退火窑内按退火工艺要求运行;但这种挡帘的弊端是:为最大限度保证隔热效果,所述挡帘与玻璃板无限接近,这使得如果玻璃板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即需要及时调整挡帘的位置高度,这易影响浮法玻璃的连续生产;如果不调整,那么将会影响退火窑的退火作业效果,从而影响浮法玻璃的生产质量。
2)、目前的退火窑在不同区域的温度各不相同,一般是按照玻璃板前进的方向按照设定好的温度梯度依次降低。通常控制退火窑内部各区域温度的是设置在玻璃板上方或下方的冷却水管,通过控制不同位置冷却水管内部冷却水的初始水温、流量、流速等参数从而控制退火窑内部各区域的温度;但是,在生产一些厚度较厚的浮法玻璃时,由于浮法玻璃的厚度较厚,而浮法玻璃自身的导热系数较低,这使得浮法玻璃在该退火窑中进行退火时,所述冷却水管为直型结构,该冷却水管周围的温度相差一般不超过2℃,而厚度较厚的浮法玻璃板由于中间部位的散热较慢,其中间部位的温度与边部之间的温度差甚至能够达到22℃以上,这易致使浮法玻璃表面受压应力,内部受张应力,从而易引起浮法玻璃发生弯曲,影响浮法玻璃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用来给浮法玻璃退火,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进入的进口,所述窑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排出的出口,所述窑体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均设置在浮法玻璃的上方,所述窑体的上部被上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所述上隔热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所述下隔热板与上隔热板之间设置有供浮法玻璃活动的间隔,所述下隔热板均设置在浮法玻璃的下方,所述窑体的下部被下隔热板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所述进口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所述风屏机构包括位于浮法玻璃上方的上排风管、位于浮法玻璃下方的下排风管、风箱、与热风源相连通的进风管,所述上排风管与浮法玻璃垂直,所述上排风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上排风管的上端与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一端与风箱连通,所述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上排风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下排风管与浮法玻璃垂直,所述下排风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下排风管的下端与风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的一端与风箱连通,所述第二连管的另一端与下排风管的下端连通,所述进风管与风箱连通;所述上退火区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所述上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管,所述第一锥管的大端与第一圆管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一锥管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锥管的小端与第二圆管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固设有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圆管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一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第一横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水管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的外侧,所述第一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在第一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的外侧;所述下退火区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所述下降温机构包括第三圆管,所述第三圆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锥管,所述第二锥管的大端与第三圆管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锥管的小端设置有第四圆管,所述第二锥管的小端与第四圆管的首端连通,所述第四圆管的尾端固设有第二封盖,所述第三圆管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横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一端与第二竖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封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三圆管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水管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的外侧,所述第二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第四圆管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外侧壁与第四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横隔板的下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所述第二竖挡板均设置在第一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三竖挡板,所述第三圆管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三竖挡板相互交错的第四竖挡板,所述第四竖挡板均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径等于第一锥管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管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小端的外径等于第二圆管的外径;所述第三圆管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三圆管的外径等于第二锥管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二锥管小端的内径等于第四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小端的外径等于第四圆管的外径。
本发明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通过在窑体进口的外侧设置的风屏机构来形成风幕墙来阻挡外部热量进入退火窑内,保障退火效果,不但方便操作,而且还不影响浮法玻璃的连续生产;通过上降温机构和下降温机构的配合,使得退火过程中的浮法玻璃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其边部降温少,浮法玻璃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由现有的22℃以上减小到4~7℃,退火效果好,退火后的浮法玻璃不易发生弯曲,从而使得浮法玻璃的生产质量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上降温机构、下降温机构与浮法玻璃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上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下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用来给浮法玻璃1退火,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2,所述窑体2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进入的进口21,所述窑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排出的出口22,所述窑体2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23,所述上隔热板23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上方,所述窑体2的上部被上隔热板23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24,所述上隔热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25,所述下隔热板25与上隔热板23之间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活动的间隔,所述下隔热板25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下方,所述窑体2的下部被下隔热板25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26。所述浮法玻璃1从进口21进入到窑体2,在窑体2内部进行退火作业,退火作业完成后从出口22排出。在窑体2中,不同位置的上退火区24、下退火区26中的温度各不相同,上隔热板23、下隔热板25的存在是为了降低相邻的区域之间的干扰。
如图1所示,所述进口21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所述风屏机构包括位于浮法玻璃1上方的上排风管31、位于浮法玻璃1下方的下排风管32、风箱33、与热风源相连通的进风管34,所述上排风管31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上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331,所述第一连管331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一连管331的另一端与上排风管31的上端连通,所述下排风管32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下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332,所述第二连管332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二连管332的另一端与下排风管32的下端连通,所述进风管34与风箱33连通。
所述浮法玻璃1在进入窑体2时,热风源能够产生高温热风,该高温热风通过进风管34进入到风箱33中,风箱33中的高温热风一部分通过第一连管331、上排风管31从第一出气口吹出,第一出气口吹出的高温热风在浮法玻璃1的上方形成上风幕墙;风箱33中的高温热风另外一部分通过第二连管332、下排风管32从第二出气口吹出,第二出气口吹出的高温热风在浮法玻璃1的下方形成下风幕墙;上风幕墙和下风幕墙能够隔断外界的多余热量进入到窑体2,同时上风幕墙和下风幕墙本身的温度还能够通过调节热风源产生的高温热风的温度,进而调整浮法玻璃1在进口21处附近的温度,使其达到合适的退火上限温度,满足退火工艺要求,从而防止玻璃缺陷的形成,保证浮法玻璃1的生产质量。由于上风幕墙和下风幕墙的存在,即使浮法玻璃1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及时调整第一出气口吹出的高温热风以及第二出气口吹出吹出的高温热风的流量、流速即可,无需变动上排风管31、下排风管32的位置高度,不但方便操作,而且还不影响浮法玻璃1的连续生产。
所述上退火区24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40,所述上退火区24中的温度是通过该区域中的上降温机构40来控制。如图2、3所示,所述上降温机构40包括第一圆管41,所述第一圆管4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管42,所述第一锥管42的大端与第一圆管4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43,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4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43的尾端固设有第一封盖44,所述第一圆管4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一竖隔板45,所述第一圆管41的中轴线与第一竖隔板45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隔板46,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4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7,所述第一进水管47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41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水管47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采用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8,所述第一排水管48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43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48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采用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下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49,所述第一圆管4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49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410,所述第二竖挡板410均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41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4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41的外径等于第一锥管42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管4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43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42小端的外径等于第二圆管43的外径。
在上降温机构40中,所述第一圆管41、第一锥管42和第二圆管43均使用导热性优良的铜管制成;在第一竖隔板45的分隔下,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为换热室一;所述换热室一在第一横隔板46的分隔下被分成位于第一横隔板46上方的副换热区一4a、位于第一横隔板46下方的主换热区一4b,所述主换热区一4b与副换热区一4a之间通过第一横隔板46与第一竖隔板45之间的间隙来连通。在主换热区一4b中,第一竖挡板49和第二竖挡板410所在区域为第一分区4b1;第一分区4b1之外的区域为第二分区4b2。所述第一竖隔板45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第一横隔板46和第一竖挡板49均可采用隔热板制成,所述第二竖挡板410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进水端与冷却水源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区一4a连通,冷却水通过第一进水管47进入到副换热区一4a,然后冷却水通过第一横隔板46与第一竖隔板4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分区4b1,在第一分区4b1中,由于第一竖挡板49和第二竖挡板410交错分布构成通道,这能够延长冷却水在第一分区4b1的滞留时间,同时第二竖挡板410能够增大换热面积,使得第一圆管41的下半段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效率显著提高,这导致第一分区4b1的温度要比副换热区一4a的温度高15~25℃,而在第二分区4b2中由于不存在阻碍,再加上第一锥管42本身的结构,所述第一锥管42位于浮法玻璃1边部的上方,这使得第二分区4b2的换热效果明显低于第一分区4b1的换热效果,从而使得第二分区4b2的温度要比第一分区4b1的温度高5~10℃;第二分区4b2的冷却水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一排水管48向外排出。由于所述第一圆管41位于浮法玻璃1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锥管42位于浮法玻璃1边部的上方,并且第一锥管42的位置使其越靠近浮法玻璃1的边部,其与浮法玻璃1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靠近浮法玻璃1的边部,所述上降温机构40对浮法玻璃1的降温效果越差,这使得浮法玻璃1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边部降温少。其中,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互为对称结构,第一竖隔板45的优良导热能力,使得浮法玻璃1中部的温度相接近,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差。第一横隔板46和第一竖挡板49的隔热性能还使得副换热区一4a、第一分区4b1、第二分区4b2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能够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
所述下退火区26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50,所述下退火区26中的温度是通过该区域中的下降温机构50来控制。如图2、4所示,所述下降温机构50包括第三圆管51,所述第三圆管5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锥管52,所述第二锥管52的大端与第三圆管5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设置有第四圆管53,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与第四圆管5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四圆管53的尾端固设有第二封盖54,所述第三圆管5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二竖隔板55,所述第三圆管51的中轴线与第二竖隔板55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横隔板56,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一端与第二竖隔板5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另一端与第二封盖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57,所述第二进水管57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下方,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三圆管51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水管57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采用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58,所述第二排水管58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四圆管53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58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外侧壁与第四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采用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三竖挡板59,所述第三圆管5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三竖挡板59相互交错的第四竖挡板510,所述第四竖挡板510均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管51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5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三圆管51的外径等于第二锥管52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二锥管5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四圆管53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52小端的外径等于第四圆管53的外径。
在下降温机构50中,所述第三圆管51、第二锥管52和第四圆管53均使用导热性优良的铜管制成;在第二竖隔板55的分隔下,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为换热室二;所述换热室二在第二横隔板56的分隔下被分成位于第二横隔板56下方的副换热区二5a、位于第二横隔板56上方的主换热区二5b,所述主换热区二5b与副换热区二5a之间通过第二横隔板56与第二竖隔板55之间的间隙来连通。在主换热区二5b中,第三竖挡板59和第四竖挡板510所在区域为第三分区5b1;第三分区5b1之外的区域为第四分区5b2。所述第二竖隔板55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第二横隔板56和第三竖挡板59均可采用隔热板制成,所述第四竖挡板510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进水端与冷却水源相连,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区二5a连通,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水管57进入到副换热区二5a,然后冷却水通过第二横隔板56与第二竖隔板5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三分区5b1,在第三分区5b1中,由于第三竖挡板59和第四竖挡板510交错分布构成通道,这能够延长冷却水在第三分区5b1的滞留时间,同时第四竖挡板510能够增大换热面积,使得第三圆管51的上半段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效率显著提高,这导致第三分区5b1的温度要比副换热区二5a的温度高15~25℃,而在第四分区5b2中由于不存在阻碍,再加上第二锥管52本身的结构,所述第二锥管52位于浮法玻璃1边部的下方,这使得第四分区5b2的换热效果明显低于第三分区5b1的换热效果,从而使得第四分区5b2的温度要比第三分区5b1的温度高5~10℃;第四分区5b2的冷却水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二排水管58向外排出。由于所述第三圆管51位于浮法玻璃1中部的下方,所述第二锥管52位于浮法玻璃1边部的下方,并且第二锥管52的位置使其越靠近浮法玻璃1的边部,其与浮法玻璃1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靠近浮法玻璃1的边部,所述下降温机构50对浮法玻璃1的降温效果越差,这使得浮法玻璃1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边部降温少。其中,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互为对称结构,第二竖隔板55的优良导热能力,使得浮法玻璃1中部的温度相接近,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差。第二横隔板56和第三竖挡板59的隔热性能还使得副换热区二5a、第三分区5b1、第四分区5b2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能够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上降温机构40和下降温机构50之间的配合,再加上浮法玻璃1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边部降温少,浮法玻璃1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在4~7℃,相对于现有高达22℃以上的温差,浮法玻璃1不易发生弯曲,从而使得浮法玻璃1的生产质量得到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用来给浮法玻璃(1)退火,所述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包括窑体(2),所述窑体(2)的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进入的进口(21),所述窑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排出的出口(22),所述窑体(2)的内部固设有多个上隔热板(23),所述上隔热板(23)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上方,所述窑体(2)的上部被上隔热板(23)分隔出多个上退火区(24),所述上隔热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25),所述下隔热板(25)与上隔热板(23)之间设置有供浮法玻璃(1)活动的间隔,所述下隔热板(25)均设置在浮法玻璃(1)的下方,所述窑体(2)的下部被下隔热板(25)分隔出多个下退火区(2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21)的外部设置有风屏机构,所述风屏机构包括位于浮法玻璃(1)上方的上排风管(31)、位于浮法玻璃(1)下方的下排风管(32)、风箱(33)、与热风源相连通的进风管(34),所述上排风管(31)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上排风管(31)的上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管(331),所述第一连管(331)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一连管(331)的另一端与上排风管(31)的上端连通,所述下排风管(32)与浮法玻璃(1)垂直,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下排风管(32)的下端与风箱(3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管(332),所述第二连管(332)的一端与风箱(33)连通,所述第二连管(332)的另一端与下排风管(32)的下端连通,所述进风管(34)与风箱(33)连通;所述上退火区(24)中设置有上降温机构(40),所述上降温机构(40)包括第一圆管(41),所述第一圆管(4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管(42),所述第一锥管(42)的大端与第一圆管(4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43),所述第一锥管(4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4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43)的尾端固设有第一封盖(44),所述第一圆管(4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一竖隔板(45),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隔板(46),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一端与第一竖隔板(4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另一端与第一封盖(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7),所述第一进水管(47)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41)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水管(47)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4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所述第一竖隔板(4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8),所述第一排水管(48)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下方,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43)的内腔,所述第一封盖(44)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48)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4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封盖(44)的外侧;所述下退火区(26)中设置有下降温机构(50),所述下降温机构(50)包括第三圆管(51),所述第三圆管(5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锥管(52),所述第二锥管(52)的大端与第三圆管(51)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设置有第四圆管(53),所述第二锥管(52)的小端与第四圆管(5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四圆管(53)的尾端固设有第二封盖(54),所述第三圆管(5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第二竖隔板(55),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横隔板(56),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一端与第二竖隔板(5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另一端与第二封盖(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57),所述第二进水管(57)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下方,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三圆管(51)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水管(57)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57)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所述第二竖隔板(5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58),所述第二排水管(58)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四圆管(53)的内腔,所述第二封盖(54)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58)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外侧壁与第四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58)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二封盖(5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隔板(46)的下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49),所述第一圆管(4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49)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410),所述第二竖挡板(410)均设置在第一横隔板(46)的下方;所述第二横隔板(56)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三竖挡板(59),所述第三圆管(5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三竖挡板(59)相互交错的第四竖挡板(510),所述第四竖挡板(510)均设置在第二横隔板(5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41)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4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41)的外径等于第一锥管(42)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管(4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43)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42)小端的外径等于第二圆管(43)的外径;所述第三圆管(51)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5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三圆管(51)的外径等于第二锥管(52)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二锥管(5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四圆管(53)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52)小端的外径等于第四圆管(53)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8847.8A CN108483882B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8847.8A CN108483882B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3882A CN108483882A (zh) | 2018-09-04 |
CN108483882B true CN108483882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6334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68847.8A Active CN108483882B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838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123284A1 (de) * | 2018-09-21 | 2020-03-26 | sedak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Tempern von Glasscheiben |
CN111423101B (zh) * | 2019-01-09 | 2022-09-23 |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锡槽装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 |
CN116119911A (zh) * | 2022-12-29 | 2023-05-16 | 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端浮法玻璃的退火窑 |
CN116947305B (zh) * | 2023-08-18 | 2024-02-27 |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退火窑 |
CN118359369A (zh) * | 2023-10-18 | 2024-07-19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生产温度调节方法及其玻璃生产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33804U (zh) * | 2014-05-07 | 2014-09-17 | 云南云翔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
CN203922996U (zh) * | 2014-04-02 | 2014-11-05 | 洛阳建材机械厂 | 一种玻璃退火窑冷却风管节能系统 |
CN104829097A (zh) * | 2014-02-12 | 2015-08-12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CN104944749A (zh) * | 2014-03-26 | 2015-09-30 |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浮法玻璃板的浮法工艺和浮法玻璃板 |
CN206494840U (zh) * | 2016-11-22 | 2017-09-15 | 重庆市渝琥玻璃有限公司 | 浮法玻璃热应力消除装置 |
CN207062135U (zh) * | 2017-04-17 | 2018-03-02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退火窑边部升温装置 |
CN208414230U (zh) * | 2018-06-05 | 2019-01-22 |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6576A (zh) * | 2014-06-24 | 2014-09-03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玻璃退火窑强制对流区的等温降速度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
-
2018
- 2018-06-05 CN CN201810568847.8A patent/CN1084838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9097A (zh) * | 2014-02-12 | 2015-08-12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CN104944749A (zh) * | 2014-03-26 | 2015-09-30 |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制造浮法玻璃板的浮法工艺和浮法玻璃板 |
CN203922996U (zh) * | 2014-04-02 | 2014-11-05 | 洛阳建材机械厂 | 一种玻璃退火窑冷却风管节能系统 |
CN203833804U (zh) * | 2014-05-07 | 2014-09-17 | 云南云翔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
CN206494840U (zh) * | 2016-11-22 | 2017-09-15 | 重庆市渝琥玻璃有限公司 | 浮法玻璃热应力消除装置 |
CN207062135U (zh) * | 2017-04-17 | 2018-03-02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退火窑边部升温装置 |
CN208414230U (zh) * | 2018-06-05 | 2019-01-22 | 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3882A (zh) | 2018-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83882B (zh)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
WO2009033356A1 (fr) | Système de refroidissement commandé pour élément électrolytique en aluminium | |
CN113845292A (zh) | 一种用于超白玻璃生产的熔窑池壁冷却系统及玻璃熔窑 | |
CN107902870A (zh) | 一种环保单元玻璃棉节能窑炉 | |
CN110698052B (zh) | 一种用于玄武岩纤维加工的拉丝漏板 | |
CN203033871U (zh) | 一种用于玄武岩纤维生产的多漏板窑炉 | |
CN102966968A (zh) | 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 | |
CN205917326U (zh) | 海绵钛还原炉通风管结构 | |
CN208414230U (zh)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
CN208414228U (zh)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冷却组件 | |
CN217503983U (zh) | 一种集成式热风炉 | |
CN208155036U (zh) | 生产岩棉用的冲天炉 | |
CN212403923U (zh) | 一种玻璃生产线溢流口温度调节装置 | |
CN204661545U (zh) | 一种玄武岩连续纤维拉丝装置 | |
CN103451723A (zh) | 一种新型单晶炉导流筒 | |
CN114543066A (zh) | 一种集成式热风炉 | |
CN209383719U (zh) | 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 | |
CN207180401U (zh) | 一种凉水塔 | |
CN204251493U (zh) | 一种厚微晶玻璃成型设备 | |
CN208071568U (zh) | 一种环保单元玻璃棉节能窑炉 | |
CN206531276U (zh) | 一种新型燃煤空气热风炉 | |
CN111979608A (zh) | 一种制造活性碳纤维低温碳化炉 | |
CN107285608A (zh) | 一次成型负压平板玻璃生产装置及工艺 | |
CN202955721U (zh) | 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 | |
CN208414229U (zh)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