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4229U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14229U CN208414229U CN201820863414.0U CN201820863414U CN208414229U CN 208414229 U CN208414229 U CN 208414229U CN 201820863414 U CN201820863414 U CN 201820863414U CN 208414229 U CN208414229 U CN 208414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pipe
- round tube
- float glass
- water inlet
- diaphrag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有锥管,第一圆管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竖隔板,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横隔板,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有进水管,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阀,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横隔板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第一圆管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该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用于退火过程中浮法玻璃的降温冷却作业,浮法玻璃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可根据需要将其降低到4~7℃或3~4℃,退火效果好,调节操作方便,实施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属于浮法玻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
目前在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其中退火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中连接锡槽成型和玻璃冷端切割搬运的一个重要设备,退火窑的作用就是将玻璃带由拉出锡槽时的温度,按照退火工艺要求逐渐冷却下来的过程,玻璃带经过退火窑逐渐冷却以便于切割和搬运。若玻璃带进入退火窑时温度低于退火上限温度,则需要适当加热和均热;若玻璃带进入退火窑时温度高于退火上限温度,则需要适当冷却和散热。
目前的退火窑在不同区域的温度各不相同,一般是按照玻璃板前进的方向按照设定好的温度梯度依次降低。通常控制退火窑内部各区域温度的是设置在玻璃板上方或下方的冷却水管,通过控制不同位置冷却水管内部冷却水的初始水温、流量、流速等参数从而控制退火窑内部各区域的温度;但是,在生产一些厚度较厚的浮法玻璃时,由于浮法玻璃的厚度较厚,而浮法玻璃自身的导热系数较低,这使得浮法玻璃在该退火窑中进行退火时,所述冷却水管为直型结构,该冷却水管周围的温度相差一般不超过2℃,而厚度较厚的浮法玻璃板由于中间部位的散热较慢,其中间部位的温度与边部之间的温度差甚至能够达到22℃以上,这易致使浮法玻璃表面受压应力,内部受张应力,从而易引起浮法玻璃发生弯曲,影响浮法玻璃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有锥管,所述锥管的大端与第一圆管的端部连通,所述锥管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所述锥管的小端与第二圆管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固设有封盖,所述第一圆管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的一端与竖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横隔板的另一端与封盖固定连接,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横隔板的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腔,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与进水管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封盖的外侧;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在横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腔,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一流量阀设置在封盖的外侧;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设置在横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锥管的内腔,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设置在封盖的外侧;所述横隔板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所述第一圆管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所述第二竖挡板均设置在横隔板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圆管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水平换热翅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管的锥度为7:50~22:50。
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用于退火过程中浮法玻璃的降温冷却作业,在降温冷却作业中,浮法玻璃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其边部降温少,浮法玻璃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可根据需要将其降低到4~7℃或3~4℃,退火效果好,调节操作方便,退火后的浮法玻璃不易发生弯曲,从而使得浮法玻璃的生产合格率得到保障,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换热翅片与第一圆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在退火窑中与浮法玻璃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21,所述第一圆管2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锥管22,所述锥管22的大端与第一圆管21的端部连通,所述锥管22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23,所述锥管2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2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23的尾端固设有封盖24,所述第一圆管2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竖隔板25,所述第一圆管21的中轴线与竖隔板25相互垂直,所述竖隔板2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横隔板26,所述横隔板26的一端与竖隔板2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横隔板26的另一端与封盖24固定连接,所述竖隔板25的左右两侧分别还设置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下方,所述进水管2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21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进水管27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管27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27的进水端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竖隔板25的左右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28,所述第一排水管28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23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28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阀281,所述第一流量阀281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竖隔板25的左右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211,所述第二排水管211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进水端设置在锥管22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211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满焊来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阀212,所述第二流量阀212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横隔板26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29,所述第一圆管2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29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210,所述第二竖挡板210均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圆管21的内径等于锥管2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21的外径等于锥管22大端的外径,所述锥管2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23的内径,所述锥管22小端的外径等于第二圆管23的外径。
本文所述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而言。浮法玻璃10在退火窑中进行退火作业时,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成对设置;在每一对中,上下两个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是以浮法玻璃10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
以图1为参照说明,冷却水源与进水管27的进水端相连,第二流量阀212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一圆管21、锥管22和第二圆管23均使用导热性优良的铜管制成;在竖隔板25的分隔下,竖隔板25的两侧分别为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在横隔板26的分隔下被分成位于横隔板26下方的副换热区2a、位于横隔板26上方的主换热区2b,所述主换热区2b与副换热区2a之间通过横隔板26与竖隔板25之间的间隙来连通。在主换热区2b中,第一竖挡板29和第二竖挡板210所在区域为第一分区2b1;第一分区2b1之外的区域为第二分区2b2。所述竖隔板25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横隔板26和第一竖挡板29均可采用隔热板制成,所述第二竖挡板210可用导热性优良的金属板(如铜板)制成。所述进水管27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区2a连通,所述进水管27中的冷却水被输送到副换热区2a,然后冷却水通过横隔板26与竖隔板2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分区2b1,在第一分区2b1中,由于第一竖挡板29和第二竖挡板210交错分布构成通道,这能够延长冷却水在第一分区2b1的滞留时间,同时第二竖挡板210能够增大换热面积,使得第一圆管21的上半段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效率显著提高,这导致第一分区2b1的温度要比副换热区2a的温度高15~25℃,而在第二分区2b2中由于不存在阻碍,再加上锥管22本身的结构,所述锥管22位于浮法玻璃10边部的下方,这使得第二分区2b2的换热效果明显低于第一分区2b1的换热效果,从而使得第二分区2b2的温度要比第一分区2b1的温度高5~10℃;第二分区2b2的冷却水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一排水管28向外排出;所述第一流量阀281能够控制第一排水管28的排出的水的流量。
由于所述第一圆管21位于浮法玻璃10中部的下方,所述锥管22位于浮法玻璃10边部的下方,并且锥管22的位置使其越靠近浮法玻璃10的边部,其与浮法玻璃10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靠近浮法玻璃10的边部,对浮法玻璃10的降温效果越差,这使得浮法玻璃10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边部降温少。其中,竖隔板25的两侧互为对称结构,竖隔板25的优良导热能力,使得浮法玻璃10中部的温度相接近,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差。横隔板26和第一竖挡板29的隔热性能还使得副换热区2a、第一分区2b1、第二分区2b2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从而能够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
当将第二流量阀212打开,同时设置使得第一流量阀281的排水流量远小于第二流量阀212的排水流量时,此时排水主要是靠第二排水管211来进行排水。由于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进水端设置在锥管22的内腔,相对于第一排水管2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23的内腔,利用第二排水管211来大流量的排水,由于第一排水管28排水的流量非常小,这使得锥管22内腔中的大部分水不能够及时排出,随着时间的积累,锥管22内腔中在靠近第二圆管23的区域的水温要显著高于靠近第一圆管21的区域的水温,再加上靠近第一圆管21的区域的水会及时被第二排水管211排出,这使得锥管22对应浮法玻璃10边部的换热效果变得更差,浮法玻璃10边部的降温变得更少,有利于进一步缩小浮法玻璃10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启动第一排水管28进行排水,这会导致第二圆管23的内部以及锥管22和第二圆管23交界处附近的水由于长期积累大量的热量会使得水温急剧升高,这会导致锥管22小端处的降温效果急剧下降,这会显著影响浮法玻璃10边部的降温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圆管2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设有水平换热翅片213。在水平换热翅片213的作用下,这有利于提高浮法玻璃10的换热降温速率。
如果锥管22的锥度过大,那么易使得浮法玻璃10的边部降温效果变得非常差;如果锥管22的锥度过小,那么易使得浮法玻璃10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降温效果相差不大,这不利于降低浮法玻璃10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锥管22的锥度;进一步地,所述锥管22的锥度为7:50~22:50。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浮法玻璃10的中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多,而边部降温少,这使得浮法玻璃1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小。在排水时如果只使用第一排水管28来排水,浮法玻璃1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在4~7℃,相对于现有高达22℃以上的温差,浮法玻璃1不易发生弯曲,从而使得浮法玻璃1的生产合格率得到保障。在排水时如果第一排水管28和第二排水管211共同来排水且第一排水管28的排水流量远小于第二排水管211的排水流量时,浮法玻璃1的边部与中部之间的温差在3~4℃,这使得所述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可用于更厚的浮法玻璃1的冷却降温,从而在厚度不同的浮法玻璃1的生产中,更方便操作调节,实施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管(21),所述第一圆管(2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锥管(22),所述锥管(22)的大端与第一圆管(21)的端部连通,所述锥管(22)的小端设置有第二圆管(23),所述锥管(2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2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23)的尾端固设有封盖(24),所述第一圆管(21)内腔的中间位置固设有竖隔板(25),所述竖隔板(2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隔板(26),所述横隔板(26)的一端与竖隔板(25)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横隔板(26)的另一端与封盖(24)固定连接,所述竖隔板(2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下方,所述进水管(27)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圆管(21)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进水管(27)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管(27)的外侧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27)的进水端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竖隔板(2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一排水管(28),所述第一排水管(28)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进水端设置在第二圆管(23)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28)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28)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流量阀(281),所述第一流量阀(281)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竖隔板(25)的两侧分别还设置有第二排水管(211),所述第二排水管(211)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进水端设置在锥管(22)的内腔,所述封盖(24)上设置有与第二排水管(211)相匹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211)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流量阀(212),所述第二流量阀(212)设置在封盖(24)的外侧;所述横隔板(26)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第一竖挡板(29),所述第一圆管(21)的内壁固设有与第一竖挡板(29)相互交错的第二竖挡板(210),所述第二竖挡板(210)均设置在横隔板(2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21)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水平换热翅片(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22)的锥度为7:50~22: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63414.0U CN208414229U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63414.0U CN208414229U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14229U true CN208414229U (zh) | 2019-01-22 |
Family
ID=6511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63414.0U Active CN208414229U (zh) | 2018-06-05 | 2018-06-05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14229U (zh) |
-
2018
- 2018-06-05 CN CN201820863414.0U patent/CN2084142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8245235A (ja) | ファイバー製造用低プロフィール成形炉 | |
CN201217680Y (zh) | 热镀锌机组炉鼻子内锌灰锌渣的清除装置 | |
CN107445458B (zh) | 一种马弗炉中引流板的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414229U (zh)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专用冷却装置 | |
CN108842098B (zh) | 一种钛合金管的加工工艺 | |
CN208414228U (zh)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冷却组件 | |
CN106587584A (zh) | 一种玻璃钢化加热炉及包含该加热炉的钢化玻璃生产设备 | |
CN110170636A (zh) | 一种改善单晶叶片凝固条件的铸造设备 | |
CN208414230U (zh)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专用退火窑 | |
CN209024408U (zh) | 一种用于玻璃生产时退火炉内温度和应力的控制装置 | |
CN209522876U (zh) | 一种节能型金属热处理加工设备 | |
CN206721034U (zh) |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线中退火窑用挡帘结构 | |
CN203187552U (zh) | 浮法玻璃退火窑c区冷却结构 | |
CN106670412B (zh) | 镁合金铸轧系统和基于该铸轧系统的铸轧工艺 | |
CN212982776U (zh) | 一种超薄玻璃生产用双层拉边机杆保温装置 | |
CN208649132U (zh) | 一种冷却装置及玻璃纤维的成形装置 | |
CN204842894U (zh) | 水冷结晶器 | |
CN208869486U (zh) | 隔热板和玻璃热弯机 | |
US3226216A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nnealing sheet glass | |
CN109277408B (zh) | 一种硅钢片成型设备及制造工艺 | |
CN108526421B (zh) | 一种薄板坯窄面高斯凹形曲面结晶器及其设计方法 | |
CN206447900U (zh) | 一种双频感应淬火装置 | |
CN205556458U (zh) | 宽板压延退火窑 | |
CN202099186U (zh) | 浮法玻璃生产线中退火窑入口处的挡帘 | |
CN214360989U (zh)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用钢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