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0165A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00165A CN107500165A CN201710706120.7A CN201710706120A CN107500165A CN 107500165 A CN107500165 A CN 107500165A CN 201710706120 A CN201710706120 A CN 201710706120A CN 107500165 A CN107500165 A CN 1075001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ch
- side plate
- bearing
- plate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40—Control devices
- B66D1/42—Control devices non-automatic
- B66D1/44—Control devices non-automatic pneumatic of hydraul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车预紧装置,属于船舶机械领域。所述绞车预紧装置包括:机座、滚轮和预紧机构,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轮、中轴和驱动件,所述预紧轮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中轴上,且所述预紧轮与所述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中轴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所述中轴使得所述预紧轮靠近或远离所述滚轮。本发明解决了钢丝绳张力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绞车组是一种常见的船舶机械,通常用于储存和收放钢丝绳。常见的绞车组一般包括摩擦绞车和储缆绞车,储缆绞车用于储存钢丝绳,钢丝绳由储缆绞车伸出,经过摩擦绞车后与重物连接,从而使得重物的作用力被摩擦绞车承受,进而避免了储缆绞车因受力过大而出现陷绳、卡绳等故障。
然而,由于储缆绞车上的钢丝绳张力不足,所以有时会出现乱绳和撺绳的问题,此时需要船员手动调整钢丝绳,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钢丝绳张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车预紧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车预紧装置,所述绞车预紧装置包括:机座、滚轮和预紧机构,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轮、中轴和驱动件,所述预紧轮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中轴上,且所述预紧轮与所述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中轴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所述中轴使得所述预紧轮靠近或远离所述滚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座包括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滚轮和所述预紧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油缸和与两个油缸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板,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板分别各自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中轴的两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油缸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板,所述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各自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缸体中部分别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计装置还包括挡绳件,所述挡绳件包括第一挡绳板和第二挡绳板,所述第一挡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挡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挡绳板和所述第二挡绳板之间的间隙正对所述预紧轮和所述滚轮之间的间隙布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夹设在所述中轴和所述预紧轮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主轴,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分别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所述主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滚轮和所述第二轴承座。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均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均套装在所述主轴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测速部件,所述测速部件包括编码器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编码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基座、支撑架和加强筋板,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架垂直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侧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绞车预紧装置工作时,钢丝绳穿过滚轮然后缠绕至储缆绞车上,当需要提高钢丝绳上的张力时,驱动件推动中轴朝向滚轮运动,预紧轮随之靠近滚轮,使得钢丝绳被夹设在预紧轮和滚轮之间,由于此时转动的储缆绞车会向钢丝绳不断施力,所以钢丝绳上的张力会得到提高,从而解决了钢丝绳张力不足的问题。当不需要提高钢丝绳上的张力时,驱动件拉动中轴背向滚轮运动,预紧轮随之远离滚轮,使得钢丝绳脱离预紧轮的压紧,从而降低了钢丝绳上的张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绞车预紧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绞车预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绞车预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紧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机座,11-底座,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2-滚轮,3-预紧机构,31-预紧轮,32-中轴,33-驱动件,331-油缸,332-第一安装板,333-第二安装板,34-轴套,4-挡绳件,41-第一挡绳板,411-第一支脚,412-第二支脚,413-挡板,42-第二挡绳板,5-支承机构,51-第一轴承座,52-第二轴承座,53-主轴,531-限位凸台,532-第一卡环,533-第二卡环,54-轴承,6-测速部件,61-编码器,62-安装支架,621-基座,622-支撑架,623-加强筋板,A-摩擦绞车,B-储缆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车预紧装置,该绞车预紧装置适用于绞车组,如图1所示,绞车组可以包括摩擦绞车A和储缆绞车B,摩擦绞车A、储缆绞车B和绞车预紧装置依次间隔布置。
图2为绞车预紧装置的正视剖视图,参见图2,该绞车预紧装置包括:机座1、滚轮2和预紧机构3,滚轮2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座1上,预紧机构3包括预紧轮31、中轴32和驱动件33,预紧轮31可转动地套装在中轴32上,且预紧轮31与滚轮2位于同一平面上,中轴32安装在驱动件33上,驱动件33固定在机座11上,驱动件33被配置为通过驱动中轴32使得预紧轮31靠近或远离滚轮2。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绞车预紧装置工作时,钢丝绳C穿过滚轮2然后缠绕至储缆绞车B上,当需要提高钢丝绳C上的张力时,驱动件33推动中轴32朝向滚轮2运动,预紧轮31随之靠近滚轮2,使得钢丝绳C被夹设在预紧轮31和滚轮2之间,由于此时转动的储缆绞车B会向钢丝绳C不断施力,所以钢丝绳C上的张力会得到提高,从而解决了钢丝绳C张力不足的问题。当不需要提高钢丝绳C上的张力时,驱动件33拉动中轴32背向滚轮2运动,预紧轮31随之远离滚轮2,使得钢丝绳C脱离预紧轮31的压紧,从而降低了钢丝绳C上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包括底座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均垂直固定在底座11上,且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相互平行布置,滚轮2和预紧机构3均位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相互间隔布置,从而为滚轮2和预紧机构3提供了安装空间。并且,由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相互平行布置,滚轮2和预紧机构3安装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所以能避免滚轮2和预紧机构3发生倾斜,保证了滚轮2和预紧机构3的稳固安装。
具体的,驱动件33包括两个油缸331和与两个油缸331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板332,两个第一安装板332分别各自固定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两个油缸331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安装板332上,两个油缸331的活塞杆分别与中轴32的两端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一安装板332可以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两个油缸331均垂直于各自对应的第一侧板12或第二侧板13布置,使得两个油缸331均垂直于水平面。具体的,油缸331的缸体位于油缸331的活塞杆的上方,从而使得当油缸331的活塞杆伸出时,可以推动预紧轮31朝下移动,即使得预紧轮31靠近滚轮2移动;当油缸331的活塞杆收回时,可以拉动预紧轮31朝上移动,即使得预紧轮31远离滚轮2移动。
具体的,驱动件33还包括与两个油缸331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33,两个第二安装板333分别各自固定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两个油缸331的缸体中部分别插装在各自对应的第二安装板333中。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二安装板333可以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并在两个第二安装板333上均设有用于插装油缸331的插孔(图未视),在装配两个油缸331时,首先将油缸331的缸体穿过第二安装板333上的插孔,然后将油缸331的缸体的端部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板332上,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板332和第二安装板333实现了油缸331的稳固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板332和第二安装板333的形状并不限定为板状,其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响应的调整,例如块状、环装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绞车预紧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预计装置还包括挡绳件4,挡绳件4包括第一挡绳板41和第二挡绳板42,第一挡绳板41固定在第一侧板12上,第二挡绳板42固定在第二侧板13上,第一挡绳板41和第二挡绳板42之间的间隙正对预紧轮31和滚轮2之间的间隙布置。
具体地,第一挡绳板41和第二挡绳板42的结构可以相同,下面以第一挡绳板41举例,第一挡绳板41可以包括第一支脚411、第二支脚412和挡板413,第一支脚411和第二支脚412均安装在第一侧板12上,且相互间隔布置,挡板413的一侧面与第一支脚411和第二支脚412固定连接,挡板413的另一侧面朝向滚轮2布置,挡板413与第一侧板12相互平行。在绞车预紧装置工作时,第一挡绳板41的挡板和第二挡绳板42的挡板间隔布置,以构成用于容置钢丝绳C的空间,从而通过两个挡板实现了钢丝绳C的限位止挡,避免钢丝绳C脱出滚轮2。
图4为预紧机构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中轴32上套装有轴套34,轴套34夹设在中轴32和预紧轮31之间,从而避免了中轴32和预紧轮31之间产生磨损。
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支承机构5,支承机构5包括第一轴承座51、第二轴承座52和主轴53,第一轴承座51固定在第一侧板12上,第二轴承座52固定在第二侧板13上,第一轴承座51和第二轴承座52分别位于滚轮2的两侧,主轴53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51、滚轮2和第二轴承座52。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轴承座51、第二轴承座52起到了支承主轴53的作用,主轴53起到了支承安装滚轮2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轴承座51和第二轴承座52中均设有轴承54,两个轴承54均套装在主轴53上。
具体地,在主轴53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凸台531、第一卡环532和第二卡环533,限位凸台531位于第一卡环532和第二卡环533之间,位于第一轴承座51内的轴承54夹装在第一卡环532和限位凸台531之间,位于第二轴承座52内的轴承54夹装在第二卡环533和限位凸台531之间,从而通过限位凸台531、第一卡环532和第二卡环533实现了两个轴承54的定位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测速部件6,测速部件6包括编码器61和安装支架62,安装支架62固定在机座1上,编码器61安装在支架上,编码器61的输入轴与主轴53同轴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测速部件6用于检测滚轮2的转速,由于钢丝绳C的张力与滚轮2的转速有关,滚轮2的转速越大,钢丝绳C的张力越大,滚轮2的转速越小,滚轮2的转速越小。当滚轮2的转速低于设定值时,钢丝绳C容易出现张力不足的情况,此时可以伸出油缸331,通过预紧机构3对钢丝绳C进行夹紧,以提高钢丝绳C的张力;当滚轮2的转速大于设定值时,钢丝绳C的张力能够得到保证,此时可以收回油缸331,停止预紧机构3对钢丝绳C的夹紧,以保障钢丝绳C的正常运动。
具体地,安装支架62包括基座621、支撑架622和加强筋板623,基座621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架622垂直安装在基座621上,加强筋板623的一侧与机座1固定连接,加强筋板623的另一侧与支撑架622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预紧装置包括:机座、滚轮和预紧机构,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预紧机构包括预紧轮、中轴和驱动件,所述预紧轮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中轴上,且所述预紧轮与所述滚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中轴安装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所述中轴使得所述预紧轮靠近或远离所述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底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滚轮和所述预紧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油缸和与两个油缸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板,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板分别各自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中轴的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油缸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板,所述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各自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两个油缸的缸体中部分别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计装置还包括挡绳件,所述挡绳件包括第一挡绳板和第二挡绳板,所述第一挡绳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挡绳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挡绳板和所述第二挡绳板之间的间隙正对所述预紧轮和所述滚轮之间的间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夹设在所述中轴和所述预紧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主轴,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分别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所述主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滚轮和所述第二轴承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均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均套装在所述主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预紧装置还包括测速部件,所述测速部件包括编码器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编码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与所述主轴同轴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绞车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基座、支撑架和加强筋板,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架垂直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侧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06120.7A CN107500165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06120.7A CN107500165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00165A true CN107500165A (zh) | 2017-12-22 |
Family
ID=6069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06120.7A Pending CN107500165A (zh) | 2017-08-17 | 2017-08-17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0016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0181A (zh) * | 2020-11-11 | 2021-02-23 |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 卷扬绳预紧装置及工程机械 |
CN113353831A (zh) * | 2021-04-22 | 2021-09-07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摩擦绞车 |
CN113443574A (zh) * | 2021-05-20 | 2021-09-28 | 刘根田 | 一种卷扬设备抱死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26671A (en) * | 1943-02-04 | 1943-08-10 | Jr Joseph C Patterson | Sheave and pressure rider |
US3388890A (en) * | 1967-03-06 | 1968-06-18 | Abex Corp | Winch cable anti-slack unit |
US3633809A (en) * | 1970-01-05 | 1972-01-11 | Abex Corp | Antislack unit |
US3889928A (en) * | 1972-12-11 | 1975-06-17 | France Etat | Winch with constant tension cable |
DE3121733A1 (de) * | 1981-06-01 | 1983-01-27 | Jung Jungenthal GmbH, 5242 Kirchen | Seilfuehrung fuer eine seilwinde |
CN101927969A (zh) * | 2010-09-07 | 2010-12-29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CN102145865A (zh) * | 2011-02-14 | 2011-08-10 | 苏州市永福红木家具厂 | 钢丝绳主动紧绳器 |
CN102745615A (zh) * | 2012-07-12 | 2012-10-2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压绳装置及具有该压绳装置的起重机 |
CN204265365U (zh) * | 2014-11-03 | 2015-04-15 | 无锡晟欧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起重机用防跑偏装置 |
-
2017
- 2017-08-17 CN CN201710706120.7A patent/CN10750016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26671A (en) * | 1943-02-04 | 1943-08-10 | Jr Joseph C Patterson | Sheave and pressure rider |
US3388890A (en) * | 1967-03-06 | 1968-06-18 | Abex Corp | Winch cable anti-slack unit |
US3633809A (en) * | 1970-01-05 | 1972-01-11 | Abex Corp | Antislack unit |
US3889928A (en) * | 1972-12-11 | 1975-06-17 | France Etat | Winch with constant tension cable |
DE3121733A1 (de) * | 1981-06-01 | 1983-01-27 | Jung Jungenthal GmbH, 5242 Kirchen | Seilfuehrung fuer eine seilwinde |
CN101927969A (zh) * | 2010-09-07 | 2010-12-29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CN102145865A (zh) * | 2011-02-14 | 2011-08-10 | 苏州市永福红木家具厂 | 钢丝绳主动紧绳器 |
CN102745615A (zh) * | 2012-07-12 | 2012-10-2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压绳装置及具有该压绳装置的起重机 |
CN204265365U (zh) * | 2014-11-03 | 2015-04-15 | 无锡晟欧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起重机用防跑偏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0181A (zh) * | 2020-11-11 | 2021-02-23 |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 卷扬绳预紧装置及工程机械 |
CN113353831A (zh) * | 2021-04-22 | 2021-09-07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摩擦绞车 |
CN113443574A (zh) * | 2021-05-20 | 2021-09-28 | 刘根田 | 一种卷扬设备抱死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00165A (zh)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
AU2017396538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ension of a steel wire rope of an ultra-deep vertical shaft at a hoisting-container-end | |
CN103803439B (zh) | 钢丝绳卷扬装置 | |
WO2020006887A1 (zh) | 一种超深提升系统多根钢丝绳的张力平衡装置 | |
CN105035803A (zh) | 卷绕系统 | |
CN106621235A (zh) | 一种用于在球胆上绕线的设备 | |
JP201205671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6847497A (zh) | 变压器线圈缠绕机 | |
CN110479792A (zh) | 一种提拉式放线架 | |
CN103318791B (zh) | 托绳张紧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 |
CN209721444U (zh) | 四滚轮式钢丝绳导向机构 | |
EP2492232A1 (de) | Spannvorrichtung in einer Aufzugsanlage | |
CN205687451U (zh) | 单点吊机主动排绳装置 | |
CN203764700U (zh) | 一种三辊式卷板机 | |
JP2012020820A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106629443B (zh) | 一种平台绞车缠绳装置 | |
CN213707574U (zh) | 一种自带排绳器的液压绞车 | |
CN108069351A (zh) | 一种绳间强制并紧式防乱绳绞车 | |
CN109081254A (zh) | 一种用于绞车的张紧装置 | |
CN211169641U (zh) | 起升机构压绳装置及其塔式起重机 | |
CN204265250U (zh) | 电动轨道式物料吊 | |
JPWO2007020705A1 (ja) | 転向滑車装置 | |
CN209685206U (zh) | 压绳器、卷扬机及起重机 | |
CN202609798U (zh) | 可调式绞车用排缆装置 | |
CN110844819A (zh) | 一种起升机构压绳装置及其塔式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